• 沒有找到結果。

pcDNA3 原本具有的 MCS(multiple cloning site)不敷後續質體建構上 使用,因為上面的酵素切位大多可以作用在報導基因 lacZ 或是登革熱病毒 的 genome 上。為了日後質體建構的方便,觀察過 pBluescriptⅡSK(+)上的 MCS 後,決定以 pBluescriptⅡSK(+)上的 MCS 取代 pcDNA 的 MCS,建構 出含有新的MCS 的 pcDNA3-NCS(請參照結果 4.1.1)。經限制酵素作用後,

在 BamH I 及 Stu I 進行作用的組別有一條不符合預期的 DNA 片段(band z),請參照「圖二十三」,由於此 DNA 片段大小界於 5kb 至 6kb 之間,而 pcDNA3-NCS 的大小為 5.4kb,故推測 band z 應該是酵素作用不完全所造成。

實驗計畫先行建構出含有登革熱毒病全長的cDNA clone,以尋找出登 革熱病毒的組裝訊號,並建立可行的實驗架構。在實驗的過程中,參考Siburi 等人的建議(Sriburi et al., 2001),以抗生素濃度減半(25μg/ml)及低溫(25

℃)的條件篩選登革熱病毒full length cDNA clone。在進行結構性基因或非 結構性基因報導質體建構時,也採用相同的條件,對含有登革熱病毒基因 序列的報導質體進行篩選。

在 pCR-XL-TOPO/DV2F 質體建構過程中,曾試圖提高篩選溫度至 37

℃,然而在此條件下,得到的質體長度並不符合預期。而在以上述 Siburi 等人建議的條件下,培養約 24 至 48 小時,獲得的質體長度,大多符合預 期。在限制酵素作用時,由於並沒有 PL046 strain 的基因序列,只能根據 NGC strain 的序列做為參考,再根據不同菌落所得到的質體經限制酵素作用 後所得到的DNA 片段互相比較,並對所產生的 DNA 片段長度進行加總,

觀察質體的總長是否符合預期。

在後續的質體建構過程中,所得到的質體在以限制酶作用後,皆會與 pCR-XL-TOPO/DV2F 做比較,觀察是否有突變的狀況發生。儘管如此,假 設在質體內有發生點突變(point mutation)或小片段的刪除(deletion),以 限制酵素作用的方式確認,可能還是無法偵測到。在登革熱基因序列發生

了點突變或小片段刪除的狀況下,如果沒有使整個RNA 的二級或三級結構 發生改變,對於整個組裝訊號的搜尋,應該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影響。但亦 無法排除登革熱基因序列僅發生了小片段刪除或點突變卻造成RNA 的二級 或三級結構發生巨大改變的可能性。

5.2 登革熱二型病毒感染性質體建構及表現

根據結果4.1.5 顯示,質體建構得到的五個登革熱二型病毒感染性質體 皆無法表現出具感染性的病毒;在結果4.1.6 顯示,雖然無法表現出具感染 性的病毒,但可以轉錄出RNA;在結果 4.1.7 顯示,以 pcDNA3-NCS/DV2F

(clone P1)質體進行建構的 pcDNA3-NCS/5’S3’UTR 經過基因定序後,發 現在第2512 的位置(第 806 個胺基酸位置)發生了一個點突變,使得原本 應為榖胺醯胺(glutamine)的 CAA 變成 TAA,造成蛋白質轉譯的停止;為 得知突變發生的時間點,再將pCR-XL-TOPO/DV2F(clone P)進行定序,

結果顯示,在pCR-XL-TOPO/DV2F(clone P)本身就已發生突變,即此一 突變應該是在RT-PCR 過程就已發生。

由於只針對其中一個感染性質體進行結構性基因的序列分析,無法得 知其它四個質體的DNA 序列是否也有發生突變。綜合上述結果,針對下列 二點進行討論:一、pcDNA3-NCS/DV2F 突變發生的可能成因。二、假設 在未發生突變的狀況下,造成 pcDNA3-NCS/DV2F 在細胞內無法製造出感 染性質體的原因。

一、pcDNA3-NCS/DV2F 突變發生的可能成因:第一,突變是在 RT-PCR 或 是 質 體 建 構 過 程 中 發 生 , 造 成 質 體 無 法 正 常 表 現 , 所 得 到 的 pCR-XL-TOPO/DV2F 與後續建構的 pcDNA3-NCS/DV2F,質體內所含的登 革熱病毒基因序列都是不具功能性的。第二,突變是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

pCR-XL-TOPO/DV2F 內所含的登革熱病毒基因序列是具有功能性的,而接 續建構的質體 pcDNA3-NCS/DV2F 所含的登革熱病毒基因序列是不具功能 性的。整個實驗設計的目的在於簡化過去在建構感染性質體時,常採用的 方法:利用SP6 或 T7 啟動子在 in vitro 狀況下合成出病毒 RNA 再對細胞進

行轉染。相對的,本實驗利用pcDNA3 上的 CMV 啟動子,直接以質體進行 細胞轉染,讓細胞自行合成出病毒 RNA,轉譯出病毒所需的蛋白。然而,

過去在進行 flavivirus 感染性質體的建構研究指出,flavivirus 完整的 DNA 序列所產生出來的蛋白可能對 E. coli 具有毒性(Varnavski et al., 2000)。另 外,Lewin 等人針對五種病毒啟動子在 E. coli 菌體內進行分析,除了來自 HSV I 基因上 Thymine kinase 的啟動子以外,包含 CMV 等四種病毒的啟動 子可以被 E. coli 驅動並表現螢光蛋白(Lewin et al., 2005)。Mishin 等人證明 CMV 啟動子在 E. coli 內確實會被轉錄,並轉譯出螢光蛋白,若去除 CMV 啟動子的enhancer,可使螢光蛋白表現量下降 5 至 6 倍。隨後,他們便以缺 少 enhancer 的 CMV 啟動子,成功的建構出日本腦炎病毒的感染性質體 (Mishin et al., 2001)。另外,在 CMV 啟動子含有 enhancer 的狀況下,他們 則藉由在日本腦炎病毒基因序列中插入intron 的方式,使得整段病毒序列在 E. coli 中無法表現日本腦炎病毒的蛋白,但可在真核細胞內藉由 splicing 的 過程,去除intron 產生病毒蛋白,也成功的建構出感染性質體(Yamshchikov et al., 2001) 。 我 們 在 質 體 建 構 過 程 中 亦 發 現 , 含 有 lacZ 的 pcDNA3-NCS/5’Z(YEP)3’UTR(含有 CMV 啟動子 enhancer、CMV 及 T7 啟動子)轉形至 E. coli DH5α,如果在培養基上加入 X-gal,可以得到藍色 的菌落,即CMV 與 T7 啟動子在 E. coli DH5α strain 中至少有一個有 leaky 的現象。在登革熱二型病毒感染性質體的設計是利用含有enhancer 的 CMV 啟動子,可是沒有對登革熱病毒的ORF 中做任何的修飾。可能因登革病毒 產生的蛋白對 E. coli 具有毒性,導致質體建構得到的 pcDNA3-NCS/DV2F 是經過突變不具感染性的質體。

二、假設在未發生突變的狀況下,造成 pcDNA3-NCS/DV2F 在細胞內 無法製造出感染性質體的可能改善如下:最近的研究指出,正確的 flavivirus 之3’UTR 是在病毒複製時所必需的(Yu et al., 2005);亦可提升細胞對病毒 RNA 進行轉譯的效率(Holden et al., 2004)。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可能在 RT-PCR 及質體建構過程皆未發生突變,整個 ORF 的序列是可以合成出完 整的多胜肽鏈(polypeptide),然而由於在實驗設計時,未將載體上 5’UTR

上游及3’UTR 下游多餘的 DNA 序列進行刪除(deletion),留下多餘的基因 序列(請參照表三)。在蛋白質合成出來後,即便合成出完整的登革熱病毒,

感染到下一個細胞,但由於 5’及 3’UTR 兩側多出來的 RNA 序列,可能影 響 RdRp 與 RNA 的結合,干擾 RNA 的複製,使得病毒不具感染性。根據 稍早文獻指出,RNA 病毒的 5’及 3’端若存在有非病毒本身的核苷酸會大幅 減少病毒的感染力(infectivity),並推測這些多出的核苷酸可能會妨礙 RNA 的合成。至於影響的程度,則與非病毒本身核苷酸的序列、長度及病毒的 種類有關(Boyer et al., 1994)。在 Kunjun virus(同屬 flavivirus)的研究中指 出,在3’UTR 後面加上一個 HDVr(hepatitis delta virus ribozyme),將多餘 的 RNA 切除,可以使整個感染率上升大約 2.6 倍(Liu et al., 2003)。關於 flavivirus 在 5’端的非病毒序列與病毒感染力的分析,並沒有查詢到相關的 文獻記載;但過去在設計病毒感染性質體時,皆採取直接在啟動子後方加 上 5’端的病毒序列,減少 5’端的非病毒序列的生成。雖然多餘的 3’端的非 病毒序列並不至於造成病毒感染力完全喪失,但亦無法排除 5’端的非病毒 序列或者 5’與 3’端的非病毒序列同時存在時,使得病毒感染力喪失的可能 性。

綜合上述的二個問題,接下來需要確認所得到的登革熱病毒基因序列 是否能表現。建議可以利用 PCR 方法,以 pCR-XL-TOPO/DV2F 當模板,

合成出不含非病毒本身核苷酸序列並帶有SP6 或 T7 啟動子的登革熱病毒全 長DNA,利用 in vitro 方式轉錄出病毒 RNA,加上 5’端 cap 後,對 BHK-21 細 胞 進 行 轉 染 及 空 斑 測 試 , 以 確 認 所 獲 得 的 5 個 cDNA clone

(pCR-XL-TOPO/ DV2F)內含的登革熱病毒序列是否具有功能性。在確認 合成出來的蛋白是具有功能性之後,再針對登革熱病毒 PL046 株去做更深 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5.3 報導基因的表現

登革熱病毒的基因序列只有一個 ORF,在細胞進行轉譯後,生成一條 多肽鏈,再藉由細胞內的酵素(signalase)將結構性蛋白與非結構性蛋白分

開(von Heijne, 1985)。一開始實驗在設計報導質體的建構時,原本想利用上 述方式,合成出一條含有β-半乳糖苷酶與登革熱病毒的結構性或非結構性 蛋白的多肽鏈,再藉由細胞內的酵素,將β-半乳糖苷酶與登革熱病毒的結 構性或非結構性蛋白分開。然而,在建構出 pcDNA3-NCS/5’ZNS(MONO) 3’UTR 並轉染至 BHK-21 細胞後,結果顯示報導基因的表現狀況不佳(請 參照結果4.6)。

為了增加報導基因表現的量,針對了三個方向做修正。第一,根據黃 熱病毒replicon 的研究指出,要讓 replicon 所含的報導質體順利表現,主要 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 monocistronic 的方法,報導基因與黃熱病毒基因共 用一個ORF,並在中間插入一個 2A(autoproteolytic peptide from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的基因序列,當多肽鏈合成出來後,2A 蛋白可將報導 基因蛋白與黃熱病毒蛋白切開,讓報導基因蛋白順利表現。第二種是 bicistronic 的方法,也就是將報導基因與黃熱病毒基因各為一個 ORF,在二 個 ORF 中間插入一段 IRES,以使第二段 ORF 轉譯效率增加(Jones et al., 2005)。由於使用單一 ORF 的方法,在質體建構完成後,若要更動其中的某 段基因片段,需要考慮in frame 的因素,會使整個過程變得複雜,因此我們 選擇 bicistronic 的方式。在β-半乳糖苷酶與登革熱結構性或非結構性基因 中間加入IRES,做為實驗設計的藍圖。第二,我們發現到報導基因的來源 YEP363 內所含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序列有變異,造成限制酶 Eco RI 切位 消失。於是更改報導基因來源,改採用pBAG 上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為 報導基因來源。最後,根據Kozak 發表的文章,在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上游 加入Kozak sequence,希望能增加β-半乳糖苷酶的表現量(Kozak, 1981)。

為了增加報導基因表現的量,針對了三個方向做修正。第一,根據黃 熱病毒replicon 的研究指出,要讓 replicon 所含的報導質體順利表現,主要 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 monocistronic 的方法,報導基因與黃熱病毒基因共 用一個ORF,並在中間插入一個 2A(autoproteolytic peptide from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的基因序列,當多肽鏈合成出來後,2A 蛋白可將報導 基因蛋白與黃熱病毒蛋白切開,讓報導基因蛋白順利表現。第二種是 bicistronic 的方法,也就是將報導基因與黃熱病毒基因各為一個 ORF,在二 個 ORF 中間插入一段 IRES,以使第二段 ORF 轉譯效率增加(Jones et al., 2005)。由於使用單一 ORF 的方法,在質體建構完成後,若要更動其中的某 段基因片段,需要考慮in frame 的因素,會使整個過程變得複雜,因此我們 選擇 bicistronic 的方式。在β-半乳糖苷酶與登革熱結構性或非結構性基因 中間加入IRES,做為實驗設計的藍圖。第二,我們發現到報導基因的來源 YEP363 內所含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序列有變異,造成限制酶 Eco RI 切位 消失。於是更改報導基因來源,改採用pBAG 上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為 報導基因來源。最後,根據Kozak 發表的文章,在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上游 加入Kozak sequence,希望能增加β-半乳糖苷酶的表現量(Kozak, 198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