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轉型時期西伯利亞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在文檔中 西伯利亞區經濟開發之研究 (頁 82-110)

壹、轉型時期的西伯利亞區開發 一、 經濟全球化與蘇聯解體的問題

90 年代,西伯利亞社會經濟發生天崩地裂的大變動。除了生產大幅下滑以外,

西伯利亞地區各行業的產品由國內市場急劇轉向國外市場(包括獨聯體國家的市 場)。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俄羅斯國內市場。地區工業綜合體對外聯繫的方向向世 界市場方向移動,越來越深入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西伯利亞從蘇聯時期的統一國民經濟綜合體,到俄羅斯聯邦時期自由市場經 濟,經濟開發的變遷,可由下列簡表得知。

二十世紀 90 年代地緣政治的變化,最直接地反映在西伯利亞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首先,這與俄羅斯(作為蘇聯解體後的法定繼承者)在世界經濟與世界政治角色的大 幅下滑有關。因此,許多西伯利亞與遠東的生產者,從相關的商品市場被排擠出去,同 時,也使得鄰國(日本、韓國與中國)非法使用俄國海域資源、破壞邊境制度,以及對領 土關心的行為更加強烈。

第二,經互會(СЭВ)的瓦解,與社會主義國家及蘇聯盟國“單一市場”的消失,

對西伯利亞與遠東來說,這象徵著:(1)失去了一個極廣大的武器市場 (更精確的說,是 失去了生產武器的國家訂單)﹔(2)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冶金、機械製造、化學及其他企業 的產品對上述國家的出口劇烈減少﹔(3)相對的,上述地區停止大規模供應廉價高品質的 農產品尤其是罐頭蔬菜及水果。

第三,在前蘇聯地區經濟趨於惡化的新興國家,結果不僅造成西伯利亞產生新的國 界,同時也破壞了過去單一經濟體系內各企業的生產技術、經濟與財政的聯繫。

第四,俄國失去了波羅的海和黑海流域的主要出口,造成太平洋港口的地位劇升,

並進一步刺激西伯利亞和遠東政府重新將其經濟與政治利益調整,轉向亞太地區。102 蘇聯解體與新地緣政治形勢產生的結果,照說應該在相當程度上加強西伯利亞、遠 東與歐俄地區幾世紀以來所建立的經濟聯繫﹔然而,結果卻相反。這些經濟聯繫劇烈弱 化,而俄羅斯聯邦亞洲地區企業商品潛力,相當大的部分已經轉向亞太地區的市場。

102 B 庫列紹夫,“中國的強大將發展西伯利亞,西伯利亞的富饒將發展中國-世紀之交的西伯利亞 經濟,” 東歐中亞市場研究,第12期,2000年,頁 14-15。

表七 2003№1, с.14-28.

時期 國家的政治理

品產量劇減(65-80%),高科技及科技集中產品的產量下跌 90%104

依據 1997 年的資料,俄國的勞動生產力較西歐低 3.8 倍,較美國低 6.8 倍。

而與中國相較,俄國的勞動生產力較中國高出 1.2 倍,但中國的成長速度在加快 當中,而俄國是在下降當中105。以煉鋼量而言,1990 年就有 13,266,000 噸,到 1998 年剩下 5,657,000 噸,2001 年漸恢復到 9,518,000 噸。1990 年與 1996-1999 年全 俄各聯邦區商業生產總量比較,西伯利亞區一直維持在 14%左右,但以其資源衡之 顯然偏低。

表八

1990 年與 1996-1999 年全俄各聯邦區商業生產總量(百分比)

聯邦區 1990 年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中央區 28.1 21.2 20.8 20.9 21.2 西北區 10.5 10.2 10.3 11.3 12.7

南區 10.0 6.7 6.4 6.3 6.2

伏爾加區 22.1 23.9 24.5 24.4 23.9 烏拉爾區 11.7 17.1 18.1 17.2 16.6 西伯利亞區 12.8 15.5 14.6 14.1 13.6

遠東區 5.0 5.4 5.2 5.7 5.7

資料來源:О.КУЗНЕЦОВА,M.ШЕСТАКОВА,А.ШЕХОВЦОВ,ФЕДЕРАЛЬНЫЕ         ОКРУГА РОССИИ: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Е В 1996-1999гг.(俄羅斯聯邦區:1996-1999 年間之社經發        展)ВОПРОСЫ ЭКОНОМИКИ No.10 2000/10 c.56 .

整個改革的結果,不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在西伯利亞反映得都最為明顯。

從一方面來看,蘇聯時代用整個蘇聯的經濟與科技實力建造起來的最大的西伯利 亞與遠東企業,其產品被極充分的需求與使用。這裡指的主要是石油、天然氣工 業、石油加工、有色與金色金屬冶金、化學工業、電力動力等企業。這些強大的 生產經濟單位在最短的時間內被優先民營,而這些企業也最能適應俄國與外國市 場經濟的現實環境。

另一方面來看,西伯利亞與遠東一些傳統部門,如木材、紙漿、漁業及其他 傳統產業都慘跌。貝加爾─阿穆爾幹線區(БАМ ),成了最不景氣的廣大區域。

本區集中了最沒有落實的開發計畫,而這些計畫原來預計是絕對有利可圖的計畫。

號稱“最西伯利亞”的產業部門之一─煤礦業,由於大量的礦山關閉,近十年來 不斷被改組當中。

104 В. Андрианов, "Россия в ми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ке: 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конкурентоспособность (世界經 濟中的俄羅斯:比較競爭力),"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國際生活). 2000,№ 8-9. с.123.

105 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МЭМО 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 2000,№

5.с.78.

俄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帶來工業結構的改變,也造成了產業部門間比例 的改變,特別是在工業生產方面。從下表可見全俄工業生產進程 1996-2000 年較 前五年增加一倍,且將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相加,其生產力雖可觀,但整體 言仍然是落後的。以托木斯克州為例,可以發現一些在蘇聯時期相當重要的工業 部門,如機械製造、金屬加工業等,在該地區可說完全失去地位106

   表九

西伯利亞聯邦區煉鋼量(Выплавка стали)  (千噸)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西伯利亞聯邦區 13266 8788 7916 6686 5657 7905 9361 9518

布里亞特共和國 17,1 8,7 7,3 5,0 2,3 4,1 7,2 8,0 哈卡斯共和國 13,5 4,7 4,1 4,0 4,1 6,2 6,6 1,7 阿爾泰邊疆區 258 30,9 16,6 20,0 8,8 22,0 24,9 22,7 克拉斯諾亞爾斯

克邊疆區

301 66,5 53,4 48,5 44,1 42,6 44,4 52,1 伊爾庫次克州 43,2 13,7 9,5 7,9 9,1 6,4 9,2 10,3

克麥羅沃州 12203 8500 7703 6513 5523 7773 9214 9351 新西伯利亞州 89,0 48,3 39,5 24,5 30,7 37,1 36,2 35,4 鄂木斯克州 76,8 19% 17,8 17,4 10,7 7,0 4,0 2,9 扥木斯克州 0,3 0,2 0,1 0,07 0,04 0,03 0,02 -

赤塔州 263 95,3 63,9 45,4 24,3 6,1 14,3 33,2 資料來源: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2002. М.:Госкомстат, 2002.

      С. 367.

以 1991-1999 年間,俄國機械製造品整體下跌約 56%,且是所有工業部門中 最嚴重者之一(整體工業的下跌指數將近 49%),而托木斯克州的機械製造生產量在 同一時期下跌 69%107。機械製造和金屬加工業在各工業部門中,可說最難適應經濟 危機與市場改革的環境。在一片生產下跌的趨勢中,1999 年出現了轉機。十年來 機械製造與金屬加工業首度出現正成長(122%),其中許多產品都有正成長。

接近 1999 年時,托木斯克州的機械製造與金屬加工業中,有一群企業開始 進行生產的改造與現代化,並開始生產一些對國內或國外市場都具競爭力的產 品。出口的機械製造產品,大致平均分布在獨立國協國家與較遠的鄰國。價格和 稅額(首先關係到燃料及能源供應的城鎮,以及企業及居民的運輸服務)的自由 化,在西伯利亞與遠東的經濟社會情況下,形成全面的衝擊。

106 Э. П. Амосенок, "Роль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в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Томской области,"Регион,(Сибиль)2002,№ 3.

107 Э. П.Амосенок, "Роль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в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Томской области,"

Регион,(Сибиль)2002,№ 3ю

表十

工業生產區域結構轉變的趨勢-全俄工業生產進程 (%)

1990-1995 1996-2000 1990-2000

全俄羅斯 49,36 109,5 54

歐洲地區 47,7 113,6 54,2

北區 61 117 71,4

西北區 42,54 110,5 47

中央區 42 113,1 47,5

伏爾加維亞特區 48 108,7 52,2

中央黑土區 57 110,1 62,7

伏爾加河流域區 54 117,1 63,2 北高加索區 41 114 46,7

東部地區 52,5 102,7 53,9

烏拉爾區 50 103,5 51,7

西西伯利亞 56 103,1 57,7

東西伯利亞 57 100,8 57,4

遠東區 46 102 46,9

資料來源:Ф. Клоцвог; И. Кушникова; В. Костин; Е. Наумова,<Тендеции       изменения региональной структуры 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Экономист, 2002 №3, с.66-с.73.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企業私有化引發了西伯 利亞冶金業的許多問題:企業所有制形式發生重大變化,失去了國家財政預算,

企業自籌資金渠道不暢;管理和經營方式不適應現代冶金企業要求;西伯利亞有 色冶金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需求萎縮,擠入國際市場乏力等。凡此種種都給西伯利 亞有色冶金業造成了負面影響。

1992——1995 年俄經濟連年衰退,西伯利亞眾多的採礦企業減產、停產甚至 倒閉,還有些企業則為重獲生機而苦苦掙扎。鄂木斯克州奧爾洛夫斯基採礦場的 鎢產量從 1993 年的 46 萬噸銳減到 1995 年的 8 萬噸。阿欽斯克鋁礬土產量從 1990 年的 89 萬噸下降到 1996 年的 41.2 噸,1997 年產量雖略有回升,也只達到 58.2 萬噸。1995 年 10 月,阿爾泰邊疆區的卡爾古特採礦場停產。90 年代中期,作為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鋰、鉭供應商之一的外貝加爾斯克採礦場的產品已經無人問津 了。同一時期,克麥羅沃州的薩萊爾斯克採礦廠也陷入了難以為繼的困境。108 西伯利亞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從總體上說好於採礦企業,其中,煉鋁企業堪稱 一枝獨秀。90 年代最初幾年,國內盧布不斷貶值,客觀上刺激了俄羅斯的出口,

108 趙立枝,“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色冶金企業回眸與前瞻”, 東歐中亞市場研究,第 11 期,

  2000 年,頁 38。

有色金屬國際市場上鋁又是價格看好的搶手貨,西伯利亞煉鋁企業憑借這些輕而 易舉地把產品推向了國際市場,創造了可觀的外匯收入,為企業的後續發展注入 了新的活力。鋁出口量從 1996 年起呈現上揚趨勢,從 66.7 萬噸升到 1997 年的 71.8 萬噸。鋁的出口市場也在不斷拓寬。例如,1992 年美國、日本從俄羅斯進口的鋁 僅占其出口量的 10.9%,1995 年這一指標達到 73.3%。109

俄石油天然氣主要產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但石油天然氣的消費卻主要是 西部一些企業、獨聯體國家和東歐一些國家。路程長、運輸費用相應增大,建設 長距離石油、天然氣運輸管道造價大,採油成本和各種費用的增加直接影響了石 油天然氣部門的發展。資金短缺導致石油天然氣產區社會基礎設施嚴重滯後。西 伯利亞和遠東氣候嚴寒,投資短缺使這裡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

為瞭解決石油天然氣部門存在的上述問題,並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需要,俄 羅斯政府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1. 對石油天然氣部門在管理體制上進行了重大改革,組建了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公 司,代表國家管理石油,天然氣工業。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俄羅斯國家天然 氣公司的主要職能是:代表國家管理石油、天然氣工業,促進各生產聯合公司 實行股份制、協助企業改組,代表國家控股;頒發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許可 證,監督和確保向國家提供石油、天然氣,執行俄與其他國家簽定的石油天然 氣貿易協定。

2. 吸引外資參與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持續幾年的經濟危機使國家的財 政狀況不斷惡化,預算投資不斷減少,俄羅斯非常希望通過吸引外資來彌補石 油、天然氣部門預算投資的不足,並利用外資對現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 更新。110

1995 年俄羅斯吸引外資總額達 28 億美元,其中能源工業的外國投資約為 2.6 億美元,占總投資額的 9.3%,化學和石化工業外商投資額為 1.6 億美元,占總投 資額的 5.9%。可見,石油天然氣工業外國投資額並不大,這除了與俄吸引外商投 資的總體環境欠佳有直接關係外,就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部門吸引外資的具體情

1995 年俄羅斯吸引外資總額達 28 億美元,其中能源工業的外國投資約為 2.6 億美元,占總投資額的 9.3%,化學和石化工業外商投資額為 1.6 億美元,占總投 資額的 5.9%。可見,石油天然氣工業外國投資額並不大,這除了與俄吸引外商投 資的總體環境欠佳有直接關係外,就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部門吸引外資的具體情

在文檔中 西伯利亞區經濟開發之研究 (頁 82-11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