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代景觀思潮的演變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5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5 近代景觀思潮的演變

一、 近代環境景觀發展趨勢

(一)浪漫主義興起

18 到 19 世紀間,自然觀念延伸到包括對自然事物的愉悅及享受,

開啟了與環境的戀愛關係,這就是所謂的浪漫主義(the Romantic movement)1 。故自然界對人而言,應於快樂、靈感、美麗之象徵;此 時期人對自然的態度與價值,可由美術繪畫呈現出,影響中國及歐洲 之園林設計。

(二)環境規劃的起源與發展

19 世紀時,由於一些與環境有關之疾病發生(例如瘧疾),環境遂 被人由科學角度,視察其與公眾健康之關係,而發展出現階段之衛生 工程,如 1885 年北美興建完成的芝加哥下水道系統為最早衛生工程。

影響現階段「環境規劃」理念發展最鉅的,當屬 19 世紀在美國,以 John Muir 與 J.J.Audubon 為首之保育(conservation movement),鑑於人 對土地之誤用,建立國家公園系統,並引導美國許多與保育有關之聯 邦機構與計畫。1960 年代,環境保育觀念開始影響土地利用規劃,以 生態觀點及土地利用區位的適宜性,考量環境的敏感性以及對人類的 容受力(carrying capacity)。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景觀建築及區域 規劃系創造人 lan L. Mcharg 在 1969 年出版的 Design with Nature,

不但啟蒙了景觀規劃專業與教育,並影響了都會區以環境為出發點的

1 環境景觀規劃,李麗雪,田園城市,p8。

土地使用規劃 1

美國在 1920 年代,時值能源轉變與都市工業化之快速發展時期,

且為因應工商業發展之需,大量開採自然資源。在大量人口集中都市,

復又破壞生活環境品質,以及大量開採自然資源而導致資源耗竭等區 域不平衡(reguonal imbalance)學說之興起,呼籲人與環境間之和 諧發展(Friedman and Weaver,1979)。1930 年代羅斯福總統任內之時 期,其主要公共政策之一即為河谷綜合開發(comprehensive river basin development),以解決自然環境與行政範圍界線不吻合所造成 之區域性衝突、以及經濟不景氣所造成之就業問題,提供了往後區域 發展與資源開發之典範。美國區域規劃學會(Regional Planning Aassociation of America)亦於 1923 年成立,其主要宗旨為以生態 觀點重新塑造實質環境,以促進高水準之文化建設以及以生物科技為 基礎之經濟發展2

1930 年代,在鼓勵合理、有效地開發資源以促進區域發展之情形 下,環境資源分析均強調在單一因素(single-factor)之資源分析方 法,例如水資源、土壤等,至 1950 年代,則漸傾向以系統觀點,綜合 分析多種自然環境因素,兼顧量與質之考量,並擴充至分析自然環境 在空間分析之差異性3

1960 年代人類所意識到之資源耗竭與污染公害等環境危機,促使 美國在 1969 年制訂國家環境政策法案(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of 1969; NEPA),然而,其重點為與環境品質有關之 治標性方案措施,以及環境影響評估(EIA)制度的建立,但在喚起世

1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黃書禮,詹氏書局,p2。

2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黃書禮,詹氏書局,p3。

3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黃書禮,詹氏書局,p5。

人對環境問題之警惕後,「環境規劃」理念與方法日益成熟 1

(三)花園城市運動

21 世紀初期,花園城市的概念起源於浪漫式郊區住宅,一位名為 伊賓納瑟•霍華德(Ebenezer Howard)的法庭書記於 1898 年正式提 出。他想像城市是一系列的同心圓,內部核心的公有地或公園中應該 有市民中心,最外環將撥作農業綠帶和機關使用,在兩者之應該是住 宅區和作為工業區,並應根據所選定基地的特殊地形和交通條件而被 應用2

花園城市的概念在英格蘭試驗過,分別在 1908 年列區瓦玆花園城 市(Letchworth Garden City)和 1924 年威靈花園城市(Wellwyn Garden City),前者在經濟上並不成功,而威靈卻成功實踐,在工業村落或公 司轉變為一般規模的浪漫式郊區住宅,今日更擴張到規模完整的花園 城市。1920 花園城市的構想在美國被認為可能是良好住宅問題的解決 方案,建築師克列倫斯•史坦(Clarence Stein)和亨利•萊特(Herry Wright)是兩個成功的例子;徹底改變出現在新澤西的雷特朋

(Radburn),扭轉起居空間與接到正常關係的樓層設計,包括道路的 秩序與人行步道動線,皆賦予新的規劃3

(四)永續發展

1980 年代,在「永續發展」觀念的影響下,環境規劃觀念亦始邁 入永續發展時期。自 1992 年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議」決定以「21

1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黃書禮,詹氏書局,p4。

2 景觀專業實務,郭瓊瑩,A1-11。

3 景觀專業實務,郭瓊瑩,A1-11。

世紀議程」(Agenda 21)作為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行動綱領後,永續 發展的思潮已成為聯合國及世界各國未來發展的模式,並對全球化與 在地化之爭論提供一解決出路。永續發展社會的基本價值觀是建構一 個不會奪取未來世代的機會,卻又能滿足當前世代需求的經濟體系。

永續發展是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以及社會正義三大基礎 上,必須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為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長期 永續經營,強調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與地球環境的承載力取得協調,

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而非對環境資源予取予求,

而且在發展的同時還必須兼顧社會公平正義。因此,要在看似衝突的 經濟、環境及社會的三個面向上尋求動態永續的平衡,使人類能夠永 續發展1

(五)極簡主義(Minimalism)運動

極簡主義(Minimalism)起緣於 60 年代紐約的一項藝術運動,重 點在於強調理性、直線、幾何、對比等形式;這些極簡的藝術概念後 來在繪畫、文學、建築、音樂等方面都產生了相當程度的影響,進而 衍生出近代許多重要的藝術派別。

近年來台灣大量出現「極簡主義」名詞,說穿了跟紐約緣起的藝 術運動本質早就拖了鉤,反而是受到台灣具有相當知名度的日本建築 安藤忠雄影響頗大。極簡主義能被台灣廣泛接受其實也反映了美學品 味的成熟與良性發展,樸實自然的清水模、刷石子、枯山水等漸漸成 為主流,足見不重視過度裝飾的自然環保意識,開始在過度文明發展

1 景觀專業實務,郭瓊瑩,A1-11。

的現代人心中發酵 1

(六)全球化在地化的影響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近年來景觀界相當熱門的一個話題,

應用範圍廣大,似乎是處處可見之名詞。全球化的產生主要是因為隨 著商業與工業水平的提升,交通運輸系統已經相當便捷與經濟,在加 上網路的迅速發展而形成「地球村」。全球化與地域化的關係和當時的 環境、社經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資本主義的效果之下,帶動 了全世界的全球化風潮,但在全球化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勢必也該討 論一些在地的差異,而所謂全球在地化將是未來景觀風潮下的主要發 展議題。

(七)社區營造、民眾參與機制的影響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自 1994 年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雖 然陸續在執行計畫名稱上有所更替,但回顧這十多年來成效最為顯著 且影響範圍擴及政府組織、民間社團與一般企業者,當屬社區總體營 造工作,其「社區營造從人營造開始」的基本精神,反應出社區民眾 才是地方事務的主人,透過賦權與學習的過程,重新打造美好的生活 環境。並表示社區工作不可忽視三大系統觀念的轉變:行政、信仰與 藝術文化,特別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視宗教信仰,從廟會活動中聯絡感 情、分享經驗,並藉此延續地方文化的傳承,這是社造工作的最高境 界;今日經濟發達,社群走向專業分工,人們多變得以功利取向,對 地方文化事務關注不如以往,反造成凝聚民眾社造意識困難重重。

1 景觀專業實務,郭瓊瑩,A1-12。

二、景觀專業與設計思潮發展

景觀專業為一依其特色,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而有不同的變化,因 此景觀專業與設計的發展可以說是反映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所衍生的 產物,亦是一門內容涵蓋相關廣泛的藝術,由以下表 2-4、表 2-5 幾項 議題的發生及理論觀點來說明景觀專業之發展歷程與針對景觀設計思 潮做相關理論之回顧。

表 2-4 景觀專業之發展歷程

時間 內容

1899~1924 年 景觀專業之啟蒙期,關注於應用科學、植物生態、藝術整合,也開創 人類福祉之關注與專業責任之養成。

1925~1945 年 隨著景觀專業系所成立,景觀教育也較有系統發展出專業訓練之範疇 與能力,並視專業為公共服務。

1945~1965 年 為景觀專業最大轉淚點與挑戰期,提升對於更大尺度之開發使用、對 於環境結合開創之整合性品質。

1966~1974 年 景觀專業之多元發展,更深入探討自然景觀之保護與修復、如何提昇 都市核心區高密度社區及參與式社區規劃與社會相關議題之挑戰。

1975~1981 年 此時期有許多小型事務所誕生,發展出各類主題園、植物園、水岸更 新發展以及閒置工業區再利用….等,更精準設計象度。

1982~1989 年 景觀專業事務所開始在規模上、制度上、形式上及執業專業範疇上有 精準之市場區隔,並逐漸以整合團隊合作(Team Work)方式呈現。

1990 年~今 環境規劃、永續發展、經濟遲緩發展,促動了專業者對傳統價值與新 科技之重新整合與認知。

生態危機帶動了生態教育、生態保存以及文化景觀復育、修復之更深 刻責任。

景觀生態學之發展也帶動專業界在教育與實務運作上對於大尺度景 觀問題之整合思維。

Green Way 之運動結合環境教育、社區再發展與景觀修復正是這十年 來具體之景觀網絡串聯之成果。

減量設計思潮帶動另一波融合意境與生態之風潮。

歐洲景觀界也自 80 年代起即自生態保育、復育之角度,開創更多地 域性思維、地域工法以及具地域性、自明性之地方發展操作。另東歐 在景觀生態學方面之研究,以及歐盟對景觀分類之共同合作下,也開 創出區域合作(Regionalism)之新視野,區域規劃(Regional Planning)再度被重視。

資料來源:郭瓊瑩,2004,整理自 21 世紀景觀建築師之責任與願景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5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