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量表建構流程研究對象與資料蒐集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量表建構流程研究對象與資料蒐集

本 研 究 首先是透過質性研究,以具有相關實務經驗的4位專家,以及現職服務 年資為3年以上的員工14位進行實際訪談。並將彙整訪談結果,設計出初始問卷的構 面及題項。當初始構面及題項產生後,便開始發放問卷,詳見表9。

表9

專家樣本資料

專家 資深員工 發放 4份 14份 有效 4份 14份 有效百分比 100% 100%

有效樣本共 18份

本研究的樣本資料蒐集,主要是以 T 公司資訊部門員工以及 S 公司員工為研究 對象。問卷發放是採用不具名的方式,且不危害基本的原則下,進行內部服務品質的 問卷調查。問卷發放期間於2007年11月1日至2007年11月23日,共23天。發放問卷樣 本為180份,回收問卷為180份,扣除未回收、填答不完全等,共計有1份無效問卷,

有效問卷為179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9.44%,且以李克特五點量表(Likert Scale)來衡 量,分為別「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沒意見」、「同意」、「非常同意」,

以1至5分來代表該題項的分數,若無法評估該題項的滿意程度時,可勾選「沒意見」

來表示。故所回收有效問卷的樣本資料如表10所示。

表10

問卷樣本資料

T公司資訊部門員工 S公司員工

發放 150份 30份

有效 149份 30份

有效百分比 99.3% 100%

有效樣本共 179份

第三節 量表建構的資料分析工具及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分析工具有SPSS 12.0版以及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LISREL 8.72版等統計套裝軟體,主要分析方法包含敘述統計分析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效度分析(Validity Analysis)、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驗證性因素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以及迴歸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分述如下:

一、敘述統計分析(Descriptive Sataistics Analysis)

本研究用SPSS統計軟體分析受訪者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職位及 年資等基本資料,說明其樣本特性。

二、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

信度分析主要是用來衡量題項之間是否具有一致性及穩定性,通常都是使用 Cronbach’s α係數方式來衡量同一個構面下各題項之間的內部一致性。Nunnally(1978) 提出判斷信度之準則如表11所示。Nunnally(1978)建議Cronbach’s α係數需大於0.7。

表11

Cronbach’s α判斷準則

α < 0.3 信度低 0.35 < α < 0.7 中信度 0.7 < α 高信度

資料來源:”Psychometric theory 2nd(Eds.)”,by Nunnally, J.C.,McGraw-Hill : New York(1978).

三、內部一致性分析(Internal Consistency Analysis)

內部一致性分析主要針對量表題項、構面與整體構念相互之間的關係進行檢測,

首先檢測「題項總分」之項目總相關值(Item-to-Total Correlation)部份,若該題項之「題 項總相關」小於0.4或呈負值,則考慮刪除之。接著再檢視「提升Cronbach α係數值」

部份,若刪除該題項能夠幫助提升Cronbach α係數值,也尌是能夠提升量表信度時,

則應考慮刪除之。當以上二者皆成立時,則將該題項予以刪除。當所有數值皆達到標 準,則表示題項之間有較高的相關性。

四、效度分析(Validity Analysis)

效度分析主要是檢測衡量工具是否真正能夠測量出研究主題。本研究的效度分析 包括了內容效度、建構效度,分別說明如下:

(一)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內容效度主要在檢測該衡量工具足夠涵蓋研究主題的程度。由於內容效度的檢測 相當主觀,是以邏輯判別法來決定測驗是否具有內容代表性,並參考以往學者類似之 研究,加上與實務或專家的討論,即可視為具有相當的內容效度。

(二)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建構效度主要是檢測衡量工具能測量所建構理論概念的程度,如果所產生的結構 能符合原先結構,則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常見的建構效度有收斂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和區別效度(Discriminate Validity)等兩種(張紹勳,2004)。收斂效度是檢測題 項是否能夠有效地代表該構面,也尌是說測量變項與潛在變項之間是否具有較高的相 關性。Fornell and Larcker(1981)建議若各構面的平均變異抽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值)均大於0.5,表示具有收斂效度。區別效度是指說不同的構面之間 應具有較低的相關性,相關性愈低表示不同的構面之間有較大的差異性。

五、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探索性因素分析主要目的在簡化測量的題項,將為數眾多的題項加以歸併,透過 共同因素的抽取,重新歸併成幾個新的、為數較少的題項構面。它可以用較少的維數 (dimension,即構面因子)來表示原有的資料結構,而又能保存原有資料結構所提供 的大部分資訊(何金銘,2001)。在進行因素分析前,先以KMO(Kaiser-Meyer-Olin

Coefficient)與Bartlett檢定方法來判斷資料是否適合進行因素分析,Kaiser(1974)提出,

利用KMO係數是用來判別取樣適切性量數之標準,如表12所示。

表12

Kaiser 取樣適切性量數之標準

KMO統計量值 因素分析適合性

0.90 以上 極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0.80 以上 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0.70 以上 尚可進行因素分析

0.60 以上 勉強進行因素分析

0.50 以上 不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0.50 以下 非常不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資料來源:”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by Kaiser, H.F., Psychometrika,Volume.

39(1), pp.31-36.

此外,本研究的抽取方法是透過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Methods),抽 取共同變異(Common Factor),再依據特徵值(Eigenvalue)大於1為標準來萃取因素個 數,並利用最大變異轉軸法來進行萃取。Antil and Bennett(1979)建議題項因素負荷量 若低於0.5以下,或者是與其他的因素之因素負荷量相差為絕對值小於0.3,皆可考慮 刪除,此外必頇排除只擁有單一題項之因素。

六、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驗證性因素分析主要是檢測測量題項與潛在題項之間的關係,根據理論知識及實 證研究得知,研究者必頇先提出測量題項與潛在題項之間的關係,並建立一套結構模 型。本研究以LISREL8.50統計軟體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來評估整體模型的適配度,

且檢驗測量變項與潛在變項之間的信效度、及評估整體模型的適配度。Hair et al.(1998)將評量整體模型適配方面分為三種類型:絕對適配衡量指標、相對適配衡量 指標、及簡效適配衡量指標等,其衡量指標如表13所示。

表13

適配度指標

整體模型適配衡量 性質 判斷值

絕對適配衡量指標

卡方值(X2 test) 理論模型與觀察模型的契合程度 P<0.05 X2/df 考慮模型複雜度後的卡方值 <3.00

GFI 假設模型可以解釋觀察資料的比例 >0.90

AGFI 考慮模型複雜度後的GFI >0.90

RMR 未標準化整體模型的標準殘差 愈小愈好

SRMR 建立絕對的標準化來檢定模型的適配度 <0.05

RMSEA 比較理論模型與飽和模的差距 <0.05

相對適配衡量指標

NFI 比較假設模型與獨立模型的卡方差異 >0.90

NNFI 考慮模型複雜度的NFI >0.90

CFI 假設模型與獨立模型的非中央性差異 >0.90 簡效適配衡量指標

PNFI 每一個自由度所能達較高適配程度 >0.50

PGFI 考慮模型的簡約性 >0.50

CN 產生不顯著卡方值的樣本規模 >200

資料來源:海外團體套裝旅遊外部服務品質量表之建構與驗證,林心韻,2008,碩士 論文,頁51。

本研究即利用這三種指標作為評估整體模型適配度,此三種類型說明如下:

(一)絕對適配衡量指標(Absolute Fit Measures)

用以確定整體模型可以預測共變數或相關矩陣的程度,詳細說明如下:

1.卡方值(Chi-Square):

線性結構方程式模型中,卡方值越小表示模型適配情形越好,樣本大小會影響卡 方值大小,樣本越多,卡方值越大。因此通常以卡方值與自由度的比值來檢定模型適 配度。Hair et al.(1998)建議,此比值應小於3,代表有良好的模型適配。

2.最佳適合度指標(Good-of Fit Index):

GFI不會受到樣本大小和偏離常態分配所影響;GFI的值介於0與1之間,其值愈 接近1時,表示模型適合度愈佳,愈接近0時,表示模型適合度愈低。Byrne(1994)建議 GFI值應大於0.9,代表有良好的模型適配度。

3.調整後的適合度指標(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

AGFI是依據題項數目和模型的自由度修正GFI值而來的,且不受樣本大小和偏離

常態分配所影響,Byrne(1994)建議AGFI值應大於0.9,代表有良好的模型適配。

4.均方根殘差(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RMR模型是一種平均殘差共變數,用來作為比較同一資料在兩個不同模型的比 較。Hair et al.(1998)建議RMR數值較小者,表示該模型相對較佳。RMR 的可接受標 準,隨著其輸入矩陣的型態而異,若分析矩陣是相關矩陣,則必頇低於0.05;若分析 矩陣是共變異矩陣,則RMR較難判定其意義,不過一般而言,RMR至少需小於0.1,

方可接受。

5.標準化均方根殘差(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RMR無法建立絕對的標準來檢定模型的適配性,利用相關矩陣修改公式,成為 SRMR指標。SRMR數值介於0與1之間,數值愈接近0表示模型適配愈佳。Hair et al.(1998)建議此數值必頇小於0.05。

6.近似殘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主要在說明模型較些虛無模型改善程度。Hair et al.(1998)建議RMSEA數 值小於0.05,表示理論模型可以被接受,表示此模型為「良好適配」;若RMSEA數 值介於0.05到0.08之間,表示此模型為「不錯適配」;0.08到0.10之間,表示此模型為

「中度適配」;RMSEA大於0.1時,則表示此模型為「不良適配」。

(二)相對適配衡量指標:

主要是比較所發展的理論模型與基準線模型(baseline model)的差異,其衡量指標 詳細說明如下:

1.標準適配度指標(Normed Fit Index)與非標準適配度指標(Non-Normed Fit Index):

NFI與NNFI主要是測量模型是否達到契合度,通常NFI與NNFI的值一般均在0到1 之間,越大表示契合度越高。Byrne(1994)建議NFI與NNFI值應大於0.9來判定測量模 型是否達到契合標準。

2.比較適配度指標(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指標主要是反應出假設模型與獨立模型的非中央性差異,用來說明模型較虛 無模型的改善程度。Bentler(1990)建議以0.9為評量的標準。

(三)簡效適配衡量指標:

估計係數所能獲致的適合程度,衡量指標如下:

1.簡效規範適配指標(Parsimonious Normed Fit Index;PNFI):

PNFI為每一個自由度所能達較高適配程度,若值愈高愈好。Bentler(1990)建議 PNFI大於0.5,表示此模型通過標準。

2.簡效良性適配指標(Parsimonious Goodness-of-Fit Index;PGFI):

PGFI主要考慮模型簡約性,說明模型簡單程度。Bentler(1990)建議大於0.5,表示 此模型接受的標準。

3.臨界N指數(Critical N;CN):

1983年Hoelter (Hoelter’s Critical N)提出臨界數,主要的目的檢測樣本數是否足夠 估計模型參數及模型適配的合理指標。Hair et al.(1998)建議CN值若大於200,表示樣 本數足夠檢定模型。

七、迴歸分析

迴歸分析分為簡單迴歸分析與複雜迴歸分析,本研究採取簡單迴歸分析來探討工 具、環境、政策與程序、團隊合作、溝通、訓練、信賴、目標認同、獎酬與褒揚及管 理支持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