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金融體系與經濟成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1980 年代時期,由 Romer (1986)首先提出內生成長模型(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Romer 認為在經濟體系中,個別產業的投資增加將會帶動其他產業的 產出及投資的增加,產業間會產生正面的外溢效果,因此 Romer 將其它廠商的

平均投入納入生產函數中作為生產財貨時的考量因素之一,由模型中得出的每人

所得、每人消費及每人資本皆由內生參數決定並且持續穩定的成長,Romer 所提

出的模型解決了早期的經濟成長率由外生參數所決定的困境。

在 Romer 的模型提出不久後,Lucas (1988)修改了 Romer 的模型,強調除

了實質資本外,另外亦將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納入考量,透過人力資源的培

訓用以影響產出及人力資本的累積,進而使經濟體系能持續的成長。自 Romer

提出內生成長模型後,使經濟成長的研究更顯得多元,例如將研究發展(R&D)、

國際金融及貿易、金融中介與信用分配及政府經濟活動等經濟環境應用於內生成

長模型中用於解釋促進經濟成長的各種因素。

第二節 金融體系與經濟成長

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在早期即由 Bagehot (1873)、Schumpeter (1936)

及 Gurley and Shaw (1955)指出金融的發展有助於經濟的成長。早期多以金融中

介(主要為銀行)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主要為政府壓抑金融(repress financial

markets)或壓低存放款利率(setting deposit and loan interest rates floor and ceiling) 與經濟成長的關聯性。Mckinnon (1973)即指出壓低利率上限與信用管制等措施,

將扭曲自由市場的機能,阻礙經濟的成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然而自 1980 年代內生成長的模型出現後,許多學者進一步將金融中介引入

內生成長模型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金融中介促進經濟成長的管道被歸納如下:

(一)降低流動性風險

報酬率較高的投資常需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利,但一般的儲蓄者皆不太有意願將資

金長時間貸予投資者,因大部分的儲蓄者皆會擔心未來的突發事件導致發生流動

性不足的風險。而若有金融機構的存在,儲蓄者可將大部分的資金存入金融機構,

且每位儲蓄者需要資金的時間點大多不相同,因此金融機構只須保留一部分具有

流動性的資金即可,如此一來可將資金導入報酬率較高的投資計畫中,亦可降低

流動性風險,而報酬率較高的投資其資本累積亦較快,可促進經濟成長。此部分

以 Bencivenga and Smith (1991)為代表,其模型主要架構為存在金融中介後,只

須保留一部分的資金應付流動性偏好較強的儲蓄者即可,可將剩餘資金貸給長期

投資者,透過資本累積促進經濟成長。

(二)有效集資,以利資本累積及技術創新

社會上常存在規模經濟的生產方式或需研發新技術創新產品等,此大多需要投入

大量的成本,因此投資者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才可能達成,而一般儲蓄者大部

分擁有的資金有限,投資者不易透過市場籌得足額資金。若有金融機構的存在將

可吸收眾多存款,具有集資(funds-pooling)的功能,再把大量的資金借給投資者,

使投資計畫可順利進行進而促進經濟成長。而 Greenwood and Jovanovic

(1990)即將金融中介具有集資的功能模型化,探討金融機構的集資功能如何使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本累積和技術創新,促進經濟成長。

(三)利用資產組合分散風險

一般的儲蓄者皆屬於風險趨避者,高報酬的投資亦伴隨較大的風險性,因此大部

分的人不喜歡將資金借給高風險的投資者,因而使得許多投資計畫無法順利運作。

而當金融機構存在時,在獲得大眾所存入的存款後,可將資金貸給不同風險的投

資者,具分散風險的功能,因此金融機構較個別儲蓄者所面臨的風險較小,亦可

使許多投資可順利推動,而使經濟成長產生正面效益。

(四)透過借貸契約的設計減少逆選擇問題,降低監督成本

個別儲蓄者將資金貸給投資者後,將需花費許多時間與成本進行監督,亦常需擔

心投資者在取得資金後是否會轉向風險較大的投資,因此 Bencivenga and Smith

(1993)提出經濟模型解決此問題。其認為金融機構可設計合理的貸款契約自動區

分投資者不同的風險趨避程度,進而降低監督成本,且在有大量的投資者必須監

督下亦可進一步達到規模經濟的效果,大量的降低監督成本,因此有更多的資金

可提供給投資者進行投資促進經濟。

(五)提高徵信能力,減少訊息成本

借貸契約的設計並不是唯一區分投資者風險程度的方法,Bose and Cothren

(1996)認為提高銀行的徵信能力,使用過濾方法亦可過濾出品質好壞的投資者,

降低逆選擇問題發生。個別儲蓄者常需蒐集關於投資者財務狀況且通常無法獲得

足夠的資訊,而金融機構可代為對投資者進行徵信且徵信能力與品質亦較專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在大量的投資者必須徵信下,銀行所面臨的成本將比個別儲蓄者來得少,因此有

更多的資金可貸給投資者,促進經濟成長。

金融中介雖可利用許多傳遞管道促進經濟成長,但 Diamond and Dybvig

(1983)的模型中指出在有傳聞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對長期存款者而言,若無法即

時透過其它金融市場拋售存單時,將產生大量的銀行擠兌,致使銀行營運更加困

難,阻礙經濟發展。因金融中介存在此問題,許多學者亦開始嘗試將股票市場納

入內生成長模型中加以研究,例如 Levine (1991)及 Greenwood and Smith (1997)

等學者主要研究在引進股票市場後,使長期存款者在面臨暫時流動性不足時,可

透過股票市場進行資產的交易,解決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此時許多學者亦進行實證研究,例如 Atje and Javanovic (1993)及 Levine and

Zerros (1996)利用不同國家的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股票市場與經濟成長為高度 正相關,Levine and Zerros (1998)利用資料驗證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對經濟成長有

貢獻。因此股票市場的發展對經濟成長的影響隨之受到廣泛的討論。

許多學者利用不同的傳遞管道研究股票市場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因此股票市

場影響經濟成長的管道被歸納為:創造流動性(Levine,1991;Greenwood and

Smith,1997)、資訊收集(Miwa and Ramseyer,2003)及控管公司(Demirguc-kunt

and Levine,1999)等。

雖然早期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文獻中,大多以金融中介為研究對象,之後

股票市場才漸漸被討論,但 Zysman (1983)即把金融體制分成銀行導向(bank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based)和市場導向(market-based)兩大類型,到目前為止,區別銀行導向與市場 導向較簡單的定義為一國銀行的總資產占該國股市資本總額的比重判定1

銀行導向(金融中介)和市場導向(股票市場)各有不同的傳遞管道能促進經

濟成長,但何種金融體制對經濟成長較具貢獻,亦引起學者各具不同的主張,因

此有學者將兩種不同的金融體制同時納入研究,如 Chakraborty and Ray (2006)

即指出銀行導向與市場導向對經濟成長的影響並沒有明確的優劣,Levine (2002)

亦利用跨國資料進行分析,指出不同的金融體制並不會影響經濟成長的表現。因

此銀行導向或市場導向何者對經濟成長較具貢獻,於目前文獻上尚未明確的分辨

優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