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閱讀歷程理論

閱讀涉及複雜的歷程,Catts 和 Kamhi(1999)認為,閱讀歷程須經過書面文字,

12

與讀者本身的背景經驗與先備知識,交互作用來獲得意義。第一節介紹的識字歷 程只是閱讀歷程的基礎,能獲得文本意義才是閱讀的最終目的,而其關鍵就在於 閱讀理解。不同的學者對閱讀歷程所提出的理論及看法不同,本節重點在回顧閱 讀歷程理論,以了解學生在閱讀歷程中可能發生的困難有哪些差異性。

以下針對不同學者所提出的閱讀歷程理論加以介紹,包括:Kintsch 的「建構 -整合」理論、LaBerge 與 Samuels 的閱讀歷程理論、基模理論,及 Goodman 提 出的「社會文化心理語言回應交流」歷程理論(洪月女,2009;魏靜雯,2004;Samuels

& Kamil,1984;Kintsch, 2005)。

(一) Kintsch 的建構整合理論

Kintsch (1988)提出「建構—整合理論」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簡稱 CI Model。此模式主要在描述閱讀理解的產生,是讀者的先備知識和文本內容經 由「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歷程相互作用,所「建構」與「整合」而成。

理解的初期為「建構」階段,讀者原有與文本相關的知識、概念,都會被激發,

呈現混亂的狀態,因此讀者還無法區分訊息正確是否;理解的後期是「整合」階 段,此時期各種知識和訊息還是一直持續被激發與擴散,越接近文本的的概念越 容易被激發;反之,則會被抑制。兩階段不斷的循環,最後獲取最接近文本的意 義(魏靜雯,2004;Samuels & Kamil, 1984;Kintsch, 2005)。

Kintsch 將閱讀所建構的心理表徵,分為「文本模式」和「情境模式」。1.文本 模式(text-base model):指讀者客觀的閱讀文章呈現的內容,如:字形、語法、字 義,或是文章所描述的知識、事件…等,來建構出和文本相符的心理表徵。不涉 及讀者本身背景知識的影響,以吸取文本知識為主。主要在理解文章的細部內容、

特定或具體的知識、文章重點與文章段落間的關係。2.情境模式:指理解需結合 文本內容和讀者背景知識來建構。在實際的閱讀歷程中,通常兩種模式都會存在,

要獲取文章基本資訊時,會使用文本模式;而做高層次的推論,則會使用情境模 式(魏靜雯,2004;Kintsch, 2005)。

13

(二) 自動化理論

LaBerge 與 Samuels(1974)提出閱讀自動化模式(automaticity model of

reading),認為讀者需將基本的識字歷程自動化以後,才可集中注意力在閱讀理解 上,所以識字自動化是成功閱讀的關鍵。研究顯示,閱讀能力弱者讀簡化後的文 本,對其助益較大,但閱讀能力好者則無太大影響。因此識字熟練與否,會影響 注意力與認知資源的分配(LaBerge & Samuels, 1974;Fuchs, Fuchs & Maxwell, 1988)。

而後 Samuels(2006)提及自動化理論(automaticity theory),認為閱讀的歷程包 括四個要素:1.解碼(Decoding):指文章上的每個字所能夠產生的音韻或發音,2.

理解(Comprehension):指閱讀時,文本的訊息結合讀者的先備知識,產生有意義 的理解。由於讀者在閱讀的過程會形成心理意象,而所添加的訊息,往往超出文 本中的資訊。因此理解並非只是單一技巧,而是多面向的能力,包含:字面理解、

推理理解和批判論證等。3.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指讀者在閱讀時有主動監控 和管理的能力。涉及自我覺察是否理解文本資料和決定使用哪些策略性知識來理 解。4.注意力(Attention):指集中注意力,使認知資源用來處理文章的訊息。將注 意力放在文章上來建構意義,不讓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項。

Samuels(2006)亦認為人類大腦的訊息處理能力有限,因此在閱讀時,閱讀能 力弱者和閱讀能力好者會使用不同的策略來閱讀。閱讀能力弱者,會先將注意力 放在解碼上,待完成後才能進行其它任務,如:理解、自我監控等,由於每個任 務都要花費心力,因此無法在同一時間完成。而閱讀能力好者,將大部分的注意 力放在理解和後設認知,因此可以建構出文本意義。

(三) 基模理論

基模(schema)是各種相關的基本知識相互串連組織而成,為儲存在長期記憶中 的抽象知識結構,可用來吸收新的資訊(魏靜雯,2004;Rumelhart, 1980;Carrell, 1983)。Mayer(1983)認為基模包含下列四項特徵:1.普遍性:能被廣泛運用,做為

14

了解訊息的基本架構;2.知識性:存在記憶中;3.結構性:圍繞某些主題被組織;

4.包含性:存有一些空間可以被特殊的訊息(如:人、事、時、地、物等訊息)所填 補(林清山,1990)。

基模有「內容基模」(content schemas)和「文本基模」(textual schemas)兩種,

可以用來做為學習的基本架構(Armbruster, 1986)。內容基模:指的是讀者存有文 章中人、事、物與情境等方面的先備知識,用來了解文章所描述的內容;文本基 模:則為文章結構、段落組織、修辭等與文體相關的知識,因此說明文和敘述文 所使用的文本基模不同(魏靜雯,2004;林清山,1990)。由於基模可以用來同化新 的訊息,且建構出與新的訊息一致的回憶,因此文本語義的理解過程,是提取基 模整合新資訊,所產生的結果。所以閱讀時讀者需要建構適當的基模才能推論文 本意涵,因此閱讀是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但閱讀的過程也會受到基模的影響,

而產生錯誤的推斷,造成文本語意的誤解,或是未建構合適的基模,而詮釋錯誤(林 清山,1990;岳修平,1998;魏靜雯,2004;Rumelhart, 1980;Carrell, 1983)。

(四) 社會文化心理語言回應交流模式

「社會文化心理語言回應交流模式」是 Goodman 所提出,認為建構文義是閱 讀最重要的目的,而用語言線索來建構意義,理解過程中所處理的語言訊息,會 經過四個階段的循環,包括:視覺循環、感知循環、語法循環及語意循環。首先,

用視覺循環時反覆掃瞄文本重點,提供腦部視覺刺激;接著,用感知循環將視覺 刺激形成感知,來預期文本內容;再者,用語法循環來預測文章語法結構,決定 拆解或結合句子;最後,用語意循環來理解文義。當文義和預期不相符時,又會 加入額外的訊息重讀,不停的循環直到理解為止。由此可知,此模式是動態的歷 程,讀者會受背景知識與文化脈絡影響,與「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或「交互 模式」的歷程不同(引自洪月女,1998;2009)。

閱讀歷程所牽涉的層面十分廣泛,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Goodman 認為 閱讀是經過閱讀循環與應用策略來理解語言線索的歷程,當用錯誤類型分析探討

15

學生閱讀歷程中困難的癥結時,Goodman 提出的閱讀歷程模式,比其它模式較能 解釋在真實閱讀情境所發生的錯誤,進而評估學生誤用的閱讀策略。因此本研究 依 Goodman 的理論,使用錯誤類型分析學生朗讀文本時所發生的錯誤。

綜合識字歷程與閱讀理解歷程理論可知,影響有效閱讀的原因很多,其中識 字的基礎、識字熟練度、流暢度與理解程度…等,是常被提及的部分。而基本識 字能力是閱讀的基礎,當識字能力不佳時就無法快速的提取而產生解碼問題,使 朗讀流暢度變慢無法自動化,進而影響閱讀理解。當識字能力好時,會使朗讀流 暢,有助於理解。而閱讀理解能力好壞,也會影響朗讀流暢的表現。當閱讀理解 能力好時,通常朗讀也會較平穩流暢;但朗讀流暢度佳,卻不一定能確保理解文 義。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林清山,1990;Fuchs, Fuchs & Maxwell, 1988)。如果能 了解學生在閱讀歷程中所發生的現象,就能提供有效的幫助,因為學生在閱讀表 現上會有程度的差異。因此本研究將研究對象依不同閱讀表現程度劃分為四組,

分別是:閱差朗差字差(識字困難、朗讀流暢度困難及閱讀理解困難)、閱差朗差字 好(識字一般、朗讀流暢度困難及閱讀理解困難)、閱差朗好字好(識字一般、朗讀 流暢度一般及閱讀理解困難)及對照組學生(識字一般、朗讀流暢度一般及閱讀理解 一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