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理解

壹、閱讀理解的定義

早期行為主義學派視閱讀為單純的轉碼過程,亦即是一種精熟的技巧,為一 種刺激與行為反應的聯結,認為只要能掌握語彙知識,能分析詞彙結構,就可以 閱讀。後來,認知學派從不同的觀點來詮釋閱讀, Kintsch (1988)認為閱讀是經 由讀者、文本、閱讀情境的互動過程並提取讀者先備知識與經驗,對文本融會貫 通後得到的認知與理解,再內化成為讀者個人的文本意義。Margaret (2002)認為 閱讀是讀者透過先備知識來建構文本意義的過程,並將閱讀解釋為讀者、文本與 閱讀情境的互動過程。其中,閱讀的情境、文本的語言或組織結構以及讀者的背 景知識、生活環境、經驗與文化等等,將會影響讀者對文本的理解,讀者所詮釋 的文本意涵可能與作者所要傳達的訊息有所不同。

綜合上述,閱讀並非只是單純的編碼、解碼活動,而是對文本深層意涵的理 解,經由讀者、文本、閱讀情境的互動過程並提取讀者先備知識與經驗,將文本 融會貫通後所得到的認知與理解,進而內化而建構出屬於讀者個人的文本意義。

貳、閱讀理解的模式

閱讀的目的在於獲得意義,而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是閱讀認知歷 程中最重要的成份,這是一項複雜的認知活動。對於閱讀理解的探討,一直是心

理學家和教育學者從事文章閱讀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在認知心理學復甦之後,

對於閱讀理解歷程之研究應運而生(陳密桃,1990)。目前閱讀歷程的研究幾乎 都在訊息處理模式的導引下進行。自 60 年代起,心理學家把人類的心理運作視 為一個訊息處理系統,閱讀的歷程可以有下列幾個模式(連啟舜,2002):

一、由下而上模式(Buttom-up Models)

此模式認為閱讀是由內而外的歷程,這過程是從最基礎的「視覺處理」、「字 詞彙辨識」開始,一直到最高級的「記憶」和「理解」,也就是如何把視覺的文 字影像轉換成有意義的訊息。這個從文字的「視覺刺激」到「大腦皮層」的過程,

就是「由下而上」的歷程。「由下到上」強調的是「解碼」歷程,不重視讀者的 既有知識、後設認知能力等(Gough, 1972)。

二、「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s)

主張「由上而下」閱讀模式的學者為 Goodman(1986) 和 Smith(1981) 兩人,

他們認為閱讀的核心概念為「預測」兩字。Goodman 曾提出了「閱讀是一種心 理語言的猜測遊戲」的名言來說明其理論,也就是說我們在閱讀一篇文章時,讀 者會根據其先備知識、閱讀策略及文章的前後脈絡,不斷地形成假設,預測下文 會出現的結果。因此要了解文章的意義就需有充分的先備知識,才可以幫助讀者 推論出文章的意義。

三、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s)

交互模式強調讀者是一個主動的訊息處理者,處理的目的在於建構出一個可 以說明文章意義的模型。此模型的重要性在於,它不僅強調了先備知識的重要之 外,它還包含一系列處理策略,從特殊的文字解碼一直到高層次的後設認知,都 含括在內。所以交互模式是包含「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雙向歷程(Rayner

& Pollatek, 1989)。

四、建構統整模式(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建構統整」模式(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簡稱 CI Model)是目前最 有影響力的理論(Kintsch,1998)。此一模式假定讀者是以命題(proposition)來進行文

章分析,在文章理解的過程中,其實是心理表徵不斷被「建構」與「統整」的循 環歷程,這兩個階段是不斷循環、交錯進行,因此在不斷建構新的表徵的同時,

讀者先前所建構的每一個表徵,都可以一再的被擴散與活化,直到讀者形成穩定 的理解表徵為止(Kintsch, 1998)。根據此模式,文章理解過程中是由許多命題所組 成的網路,可以分為「文本模式」(textbase model),和「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

(一)文本模式:文本模式假定讀者在分析文章時會以「命題」作為基本單位,

並聯結各個命題,形成有意義的心理表徵。讀者對文章的理解與記憶會受 到文章本身的「微觀結構」(micro-structure)和「鉅觀結構」(macro-structure) 所影響。「微觀結構」是指在文章局部(local)層次的命題,是一些較為細 部的描述,通常是特定的或者較為具體的知識與事件。「鉅觀結構」則是 文章中整體(global)部分的命題,是一種階層式的命題表徵,是較一般性或 者較為抽象的知識與事件,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或文章摘要(Kintsch,1998;

引自連啟舜,2002)。

(二)情境模式:情境模式假定讀者在閱讀時不但受到「文本」(textbase)的影響,

而且還會將一些與文章有關的經驗或先備知識加入文章之中,讀者將兩者 重新統整,轉換為新的階層結構。閱讀完文章之後,若讀者能從文本中整 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和知識形成「情境模式」,也就代表能夠有效地理解文 章意義(Kintsch,1998;引自連啟舜,2002)。

叁、閱讀理解的歷程與形式

一、Gagn′e(1985)則將閱讀歷程分成四個階段(陳密桃,1992):

(一)解碼(decoding):解碼認字是閱讀的基礎,根據閱讀心理學家 Ehri(1982) 的解釋,解碼歷程分成兩種,一是比對(matching)歷程,意指當讀者看到書 頁上的單字時,不需發出聲音或或猜測,及能直接地、瞬間地瞭解單字的 意義。二是轉碼(recoding)歷程,意指當讀者看到書頁上的單字時,需先將

(二)文意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在解碼歷程中,字義被確認後產生了文意 上的理解歷程。Gagn′e(1985)認為它是由兩個歷程構成的,一為字彙存取 (lexical access)歷程,在於確認字的意義,當字彙被確認之時,會從長期記 憶中檢索出與這些字彙相聯結的意義來,但因個人經驗感知的心理差異,

會影響其推論理解。另一歷程為語法解析歷程(parsing),旨在於將各種字 義的關係連結在一起,以了解文句的意思。閱讀經由上述兩個歷程而得以 了解文句表面的意義,若要深入理解文意,則需進行推論上的理解。

(三)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這個歷程提供讀者對於閱讀概念更深 入和更廣泛的的理解。推論上的理解歷程有包含統整(integration)、摘要 (summarization)和詳細闡述(elaboration)。「統整」使文章概念的心理表徵 (mentalrepresentation)更連貫,通常讀者會運用先備知識去統整文章的概 念,而使文章更具意義。「摘要」是指在讀者的記憶中,對文章的主要概 念,能產生一種鉅觀結構(macrostructure),類似一個心理大綱,被認為能 代表主要概念的一套命題。「詳細闡述」則是指讀者藉著新的訊息與舊的 知識相互連,結而產生新的理解,進而對新的訊息進行舉例、引申或類推,

而達成文意的連貫。

(四)理解監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理解監控是指讀者能理解文意並察 覺自己的閱讀歷程,其功能在於確保讀者能有效地達成閱讀理解,理解監 控的歷程包含目標設定 (goal setting)、策略選擇 (strategy selection)、目標 檢核 (goal-checking)及採取補救措施(remediation)。這套廣泛的技巧,已被 稱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Flavell, 1979),意指個人對自己認知歷 程的自我覺知。

二、Burns , Roe & Ross(1999)認為閱讀是為了全然理解文本內容,因此會適用不 同的閱讀理解形式,包含以下四種:

(一)字面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指讀者能從文本段落中找出明確的、直接 敘述的的細節,才得以導出主旨、事件順序、事件因果關係等。

(二)詮釋理解(interpretive comprehension):推斷文本的深層涵義,如作者的目 的、主角的動機、求得結論、找出文中暗示的物件、時代、位置、主要想 法及因果、探討比喻字詞意義、探討作者營造的氣氛等。

(三)批判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讀者評估文本中所得到的訊息並主動積 極的發問、搜尋事實,藉以導出精確合宜的結論,批判性理解也可針對作 者的觀點、主題和立論加以批判。

(四)創造理解(creative comprehension):指發揮創造性思考去解決文本中的問 題,是結合讀者原有經驗來解讀文本的言外之意,創造性理解是指讀者在 預測結局、全新創作、解決問題、以圖像式的思考表達方面的理解能力。

三、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 究,簡稱 PIRLS)是由國際教育學習成就調查委員會(IEA)主辦的國際測驗,

從 2001 年開始,針對小學四年級學生,五年一次所進行國際性閱讀評量所 設定的閱讀能力中,包含有四項閱讀理解層次(引自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

游婷雅,2008):

(一)直接提取(focus on and retrieve explicitly stated information):讀者找出文中 清楚寫出的訊息,其閱讀能力包含括:找出與閱讀目標有關的訊息、找出 特定觀點、搜尋字詞或句子的定義、指出故事的場景(例如時間、地點)、

在文章明顯陳述出來時,能找到主題句或主旨等。

(二)直接推論(make straightforward inferences):讀者需要連結文中兩項以上訊 息,如:推論出某事件所導致的另一事件、在一串的論點後,歸納出重點、

找出代名詞與主詞的關係、歸納文章的主旨、描述人物間的關係。

(三)詮釋整合(interpret and integrate ideas and information):讀者需要提取自己 的知識以便連結文中未明顯表達的訊息,其閱讀能力包括:清楚分辨出文 章整體訊息或主題、考慮文中人物可選擇的其他行動、比較及對照文章訊 息、推測故事中的情緒或氣氛、詮釋文中訊息在真實世界的適用性等。

(四)檢驗評估(examine and evaluate content, language, and textual elements):

讀者需批判性考量文章中的訊息,其閱讀能力包括:評估文章所描述事件 實際發生的可能性、揣測作者如何想出讓人出乎意料的結局、評斷文章中 訊息的完整性、找出作者的觀點等。有技巧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都會直接 且自動的進行「直接提取」和「直接推論」,而在「詮釋、整合觀點和訊 息」以及「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元素」上則需要讀者提取既有 的先備知識,建構自己對文章深層的理解。

以上的閱讀理解歷程及形式當中,Gagn′e(1985)閱讀歷程中的「解碼」與「文 意理解」、Burns , Roe & Ross(1999)閱讀形式中的「字面理解」以及 PIRLS 閱讀理 解層次中的「直接提取」、「直接推論」是較低層次的理解,相當於 Kintsch 建構 統整模式中的「文本基礎」,而 Gagn′e(1985)閱讀歷程中的「推論理解」與「理解 監控」、Burns , Roe & Ross(1999)閱讀形式中的「詮釋理解」、「批判理解」、「創造 理解」以及 PIRLS 閱讀理解層次中的「詮釋整合」、「檢驗評估」是較高層次的理 解,相當於 Kintsch 建構統整模式中的「情境模式」。低層次是高層次理解的基礎,

而閱讀的最終目標即是希望讀者能獲得高層次的理解。因此,閱讀不僅是從文本

而閱讀的最終目標即是希望讀者能獲得高層次的理解。因此,閱讀不僅是從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