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聯詞指標與閱讀理解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關聯詞指標與閱讀理解

本研究採用之「中高年級文本理解測驗」依照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

設定的四項閱讀理解層次:直接提取、直接推論、詮釋整合以及檢合評估來進行 命題,旨在探討受試學生通過率、指標分數與閱讀理解層次之間的關係,再以逐 步迴歸的方法來探究不同閱讀理解層次題型對高低能力學生通過率的最佳預測

模式並討論對不同能力學生通過率最具解釋力的閱讀理解層次題型。 -.797,rIRT=-.795)、假設關聯詞(rCTT=.620,rIRT=.617)以及承接關聯詞(rCTT

=.529,rIRT=.532)。因果關聯詞與直接提取題型通過率呈現高度的負相關,表 示當文章當中的因果關聯詞出現越多,受試學生學生在直接提取類型的題目上通

以全體通過率為例,與直接推論題型相關較高的指標為承接關聯詞以、轉折 關聯詞及假設關聯詞,皆為中度正相關(rCTT=.423~.495,rIRT=.491~.495)。表 示當文章當中的這三類關聯詞出現越多,受試學生學生在直接推論類型的題目上

=.774,rIRT=.772),表示當文章當中的假設關聯詞出現越多,受試學生學生在 詮釋整合類型的題目上通過率就越高。目的關聯詞(rCTT=.435,rIRT=.427)與 條件關聯詞(rCTT=-.404,rIRT=-.406)和詮釋整合題型通過率呈現中度相關,表 示當文章當中的整體關聯詞出現越多,受試學生學生在詮釋整合類型的題目上通 過率就越高;而條件關聯詞出現越多,受試學生學生在詮釋整合類型的題目上通 過率反而更低。其他關聯詞指標與詮釋整合題型通過率呈現皆低度相關。

表 4-5-3 S3 詮釋整合題型與指標分數相關係數摘要表

9 目的 -0.657 -0.524 -0.599 -0.630 -0.565 -0.598 10 整體 0.580 0.591 0.590 0.600 0.576 0.589

茲將上述四種閱讀理解題型與指標相關情形整理如表 4-5-5:

表 4-5-5 閱讀理解題型與指標相關情形一覽表

1 並列 2 遞進 3 選擇 4 承接 5 轉折 6 假設 7 因果 8 條件 9 目的 10 整體

S1 直接提取 (-) ○ ○ ● ●(-) S2 直接推論 (-) ○ ○ ○ (-)

S3 詮釋整合 (-) ● ○(-) ○ ○

S4 檢驗評估 ○ ○ ○ (-) (-) ○(-) ○(-) ○ 註:●高度相關(r>0.6) ○中度相關(r=0.4~0.6) (-)負相關

二、受試學生高低能力分組在閱讀理解層次題型上的表現分析

本研究將四年級、六年級及所有受試學生在古典測驗理論及試題反應理論的 通過率以分數高低依序排列,取前四分之一為高分組,後四分之ㄧ為低分組,用 以比較四年級、六年級及所有受試學生高低分組在閱讀理解層次題型上的表現,

並以逐步迴歸的方法來探究各閱讀理解層次題型對高低分組學生能力的解釋及 預測力。

四年級高低分組受試人數各為 93 人,六年級高低分組受試人數各為 106 人,

全體受試者高低分組受試人數各為 199 人,各年級高低分組通過率的平均數與標 準差詳見「中高年級文本理解測驗技術報告」(郭伯臣等,2013)及未出版碩士 論文「兒童文本詞類指標分析系統建置與應用」(陳建宏,2013)。

(一)受試者高低分組通過率與不同閱讀理解層次題型之相關

表 4-5-7 的研究結果為受試者高低分組通過率與不同閱讀理解層次題型之相 關,茲就古典測驗理論與試題反應理論兩種記分方式加以討論。

1.古典測驗理論

低分組通過率與閱讀理解層次題型的相關在四、六年級及全體受試者間 有一致性的趨勢,與 S1 直接提取、S2 直接推論、S3 詮釋整合題型的相關都 呈現中度到高度的相關(r=.505~.761),而與 S4 檢驗評估題型則呈現中度

到低度相關(r=.314~.508),表示低分組通過率與 S1、S2、S3 的相關皆高 於 S4。

高分組通過率在各年級間的趨勢較不一致,四年級高分組中與 S2、S3 為高度相關,S1 為中度相關,S4 為低度相關,;六年級高分組與中 S1、S3 為中度相關,S2、S4 為低度相關,全部受試者高分組中 S1、S2、S3 的相關 為中度相關,高於 S4 的低度相關。

2.試題反應理論

無論低分組或高分組中,四年級、六年級或全體通過率與每一個閱讀理 解層次題型都呈現極高度相關(r=.967~.999),代表無論何種題型的得分 都與通過率有直接影響。

古典測驗理論與試題反應理論中的相關結果有明顯的差異,顯然因為兩 種理論的特性不同所造成,古典測驗理論中,所有受試者的測驗分數具有相 同的測量誤差,無法反應出受試者間的個別差異。而在試題反應理論中,測 量誤差的估計因受試者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可提供不同受試者的個 別能力估計值,給予不同的準確度評估。在古典測驗理論中,測驗結果的解 釋通常是將受試者在測驗中答對的試題予以計分,忽視了受試者答對試題的 難度有高有低;而在試題反應理論中,則考慮試題難度的訊息,因此原始得 分相同者,能力估計值不見得相同。由此可見古典測驗理論與試題反應理論 擷取的高低分組受試者群是有所差異的,古典測驗理論中是以得分高低為分 組依據,試題反應理論是以不同能力之受試者在試題上的答對機率來區分高 低組,含有高低能力分組的實質意義。

(三)閱讀理解層次題型對高低能力學生通過率的最佳預測模式

本研究採逐步迴歸的方法來探究不同閱讀理解層次題型對高低能力 學生通過率的最佳預測模式並討論對不同能力學生通過率最具解釋力的 閱讀理解層次題型。調整後 R 平方解釋量達 100%的所有預測變項組合為

最佳模式,以下分為古典測驗理論和試題反應理論兩種計分方法所得的結 果加以討論,詳細數值如表表 4-5-8 所示。

1.古典測驗理論

對四年級低分組預測度由高到低的閱讀理解層次題型依序為 S2 直接推 論(31.7%)、S3 詮釋整合(31.4%)、S1 直接提取(24%)、S4 檢驗評 估(12.9%),而對四年級高分組解釋量由高到低的閱讀理解層次題型依序 為 S3 詮釋整合(42.3%)、S2 直接推論(30.1%)、S1 直接提取(15.2%)、

S4 檢驗評估(12.4%)。

對六年級低分組解釋量由高到低的閱讀理解層次題型依序為 S1 直接提 取(57.4%)、S2 直接推論(20.4%)、S3 詮釋整合(16.7%)、S4 檢驗評 估(5.5%),而對六年級高分組解釋量由高到低的閱讀理解層次題型依序為 S1 直接提取(28.9%)、S3 詮釋整合(26.5%)、S2 直接推論(29.8%)、

S4 檢驗評估(14.8%)。

對全體受試者低分組解釋量由高到低的閱讀理解層次題型依序為 S1 直 接提取(38.7%)、S2 直接推論(31.2%)、S3 詮釋整合(22.3%)、S4 檢 驗評估(7.8%),而對全體受試者高分組解釋量由高到低的閱讀理解層次題 型依序為 S1 直接提取(32.5%)、S3 詮釋整合(31.7%)、S2 直接推論(21.7

%)、S4 檢驗評估(14.1%)。

綜合上述結果得知,在古典測驗理論的計分方法中對於高、低分組較具 解釋力的變項皆為 S1 直接提取、S2 直接推論及 S3 詮釋整合,S4 檢驗評估 的解釋力為最小。

2.試題反應理論

在四年級逐步迴歸的最佳模式裡,高、低分組變項選入單一變數後 R 平 方解釋量即達 100%,低分組預測變項為 S1 直接提取,高分組預測變項為 S4 檢驗評估。在六年級和全體受試者的逐步迴歸的最佳模式裡,低分組的預 測變項皆為 S1 直接提取(99.6%、99%)、S2 直接推論(0.4%、1%)高分

組的預測變項皆為 S4 檢驗評估(98%、99.1%)、S2 直接推論(2%、0.9

息、找出特定觀點,能搜尋字詞或句子的定義或指出故事的場景等淺層的 閱讀能力,此種層次對於低能力的閱讀者是比較能掌握的能力,研究結果 即顯示此種題型最能預測低能力閱讀者的得分,而與直接提取呈現高度負 相關的是因果關聯詞指標,亦即因果關聯詞出現較多的文章對於直接提取 題型的得分較不利,因果關聯詞呈現的句子需要有進一步推論的能力 , 對於低能力的閱讀者可能是較無法掌握的文章。

(三)高分組的最具預測變項為檢驗評估題型。

檢驗評估題型的閱讀理解層次主要在評估文章所描述事件實際發生 的可能性,揣測作者的想法,評斷文章中訊息的完整性並能找出作者的觀 點。此種閱讀能力屬最高層次,能掌握此種題型的學生通常是高能力的閱 讀者,研究結果即顯示此種題型最能預測高能力閱讀者的得分,而與直接 提取呈現中度正相關的關聯詞指標有並列、遞進、選擇、整體關聯詞,亦 即高能力閱讀者對於文章當中的各種關聯詞能確實了解其意涵並能做出 正確的連結推論,因此,文章當中關聯詞的使用的確能促進其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