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都市空間綠化環境意義之探討

於都市空間中創造多樣性的綠化空間,可增加都市的舒適感、愉悅 感,同時可提供經濟效果,以減輕溫度變化對結構物的影響,且能節約 能源;而就社會性效果來看,可改善都市之環境,提昇都市景觀效果。

綠化的目的在於維持生物素材(植物)之永續生命,因此對於植物本身 的特性應有深切地了解,並給予其適當之生存空間,讓自然中之水、二 氧化碳、光及溫度能提供其生活所需;並藉由綠化創造一完整之生態環 境。

綠化可達到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及心理之效果。就物理性效果 而言,可藉由綠化達到防火帶的功能,延緩火災蔓延擴大的功能,同時 也可成為自然災害之避難所及救援空間。而都市空間中的溫度異常上升 所導致的熱島現象,可藉由綠地形成一道風向,且其葉片的水分蒸散,

可減緩氧化熱的產生。而化學性效用則藉由植栽行光合作用過程中,吸 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以達到淨化空氣之效果。另就生物性效用而言,

則可提供多樣生物的生存環境,產生生物棲息地,讓都市中的居民擁有 淨化心靈之生活空間。就心理層面而言,綠帶可安定人的心理,恢復視 覺的疲勞,同時提供休閒、運動等活動空間。

都市是一追求快速、方便的生活空間,其破壞了自然給予人類之環 境條件,而創造另一活動型態;因此,為提昇都市之生活品質、增加綠 化,需改善都市之熱島效應、淨化空氣品質、減低雨水之逕流、美化街 道空間,方能創造出更舒適豐富的都市空間。

二、綠化空間的概念

在都市的各種建築、構造物,其屋頂、人工地盤、室內、天井、壁 面、陽台等空間皆是可加以綠化、改善都市生態環境的可利用綠化空 間,而在進行此空間之綠化應注意環境及節省能源,並從綠化之方法,

在維護管理上尋求省時省工之方式。而針對植栽應考慮土壤、採光、給 排水、空調等設備,選擇合適之植物生長環境,並依空間之不同,做光、

水、土、溫度、風等之環境改善。另一方面應了解植物的特性,安排合 宜之空間,讓植物能夠展現其最美之姿態,以達到空間美化之用。

為維持空間長效性之舒適,必須視綠化型態採用合宜的維護管理方 式,又能達到作業自動化、省力、省水、太陽能之利用,同時減低對環 境造成負擔,讓植物能夠生長得宜以提升環境美質。

三、植物與環境

植物之生存及生長將是綠化空間成功與否之關鍵,而生育環境將依 植栽的各部分組織結構,尋求最適之生理活動,達到植物最佳成長之生 長,依植物生長的需求可分為氣候環境、土壤環境及生態循環。

(一)氣候環境

即自然界中之大氣與日照,大氣則包括空氣、氣溫、溫度、濕度、

風等因素。空氣中的氧、二氧化碳、氮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變化

(如交通流量大的地區)。氣溫則與植物的發芽發根產生互動,同時 不同氣溫會產生植物種類之差異性,進而影響其組織結構。風對植物 則產生促進或阻礙生育之影響;微風可使空氣流通促進蒸散作用,提 高植物的存活率;而風速增加,則會破壞植物之組織,造成其生長失 敗。日照與綠葉所共同完成之光合作用,也會對植物生長產生重大影 響,光度弱則光合作用量也低,會減低植物之生長。而植物的種類也 分為陽性樹(喜光)及陰性樹(耐陰),因此對於日照會有不同之需 求。樹木之受光皆在樹冠的外側,樹蔭下的光度則會下降 10%,樹下空 間之植栽則需仔細考量。

(二)土壤環境

土壤是決定植栽生長好壞之重要因素,土壤的粒子、有機物、含 水量;土壤中的生物及其深度都會影響植栽生長。而植物的根部則與 土壤產生重要之關係,因此應考慮根的條件及型態,配合土壤的深度

及含水性,讓根系獲得最好的水分、養分來促進植栽之生長。

(三)生態循環

兩性環境即自然水系的循環經過植物之各部器官,再轉換為地上 的自然現象,也就是尋求自然現象與植栽平衡之生長環境,也就是選 擇植栽合適之生長環境,藉由植栽良好的生長再回饋於大自然。

四、綠化空間之執行程序

1.規劃階段:瞭解空間特性與業主之需求,並對結構體、法規做深入的探討。

2.設計階段:針對自然環境、人文需求及管理條件,檢討綠化內容、方法、技術;

以及未來施工期、完工之維護管理作計畫及調整。

3.施工。

4.維護管理。

5.設施(給水、灌水、電力、排水等)執行方法制訂,協調專業者、業主等 之執行方式。

五、綠化空間注意事項 (一)屋頂及人工地盤

就目前台北市建築基地開發模式,大部分都面臨地下室開挖問 題;因此,對綠化空間、植物生長環境有所限制的情況相當之多,而 屋頂層之綠化,除需面臨人工地盤的挑戰外,強風、乾燥、排水、冷 卻水塔、屋突…等,更是影響植栽生長的因素,其綠化應考慮環境特 性與物理特性。

1.環境特性 (1)風

說明:隨建築物高度之增加,風速愈大,蒸發及蒸散作用愈強,並有折 枝與倒伏之危險。

對策:

a.選定耐風、抗旱之植栽種類。

b.檢討防風支架之設置。

(2)溫度

說明:夏季有酷熱之虞,冬季則有寒害之患。

對策:選擇生性強健、耐高溫之植栽特性。

(3)濕度

說明:因無地下水補充,有乾燥化之虞 對策:

a.選擇保水性佳之土壤介質

b.灌溉設置及表面覆蓋材料之檢討 c.選擇耐旱性植栽

(4)日照

說明:屋頂無遮蔽,日照條件良好;但仍有可能受到周圍建築物遮檔之 情形。

對策:視基地日照情況選擇耐陰或耐日照的植物。

(5)其他

說明:屋頂依情況不同,可能有空調冷卻水飛散污染,排氣設備影響植 物生長,瓦斯管線影響種植空間,並且構造物為鹼性水泥材料之 虞。

對策:

a.選擇適宜之植物及土壤改良方式 b.適當之規劃設計綠化空間

2.物理特性

(1)結構版載重問題 對策:

a.加強結構強度。

b.選擇輕質培養界質。

c.盡量將大樹或重量較大之設施物配置於樑柱位置。

(2)土壤涵水、建物防、排水問題 對策:

a.全面防水及局部加強防水。

b.不織布、排水層(排水版、碎石級配…)、防根層。

c.選擇淺根性之植栽。

(3)使用者安全問題 對策:

a.設置防止滑落欄杆。

b.材料運用選擇耐滑、耐磨。

(4)維護管理 對策:

a.運用自動灌溉系統節省人工化。

b.利用省工管理型綠化方法。

c.訂定詳細之維護管理計畫。

(二)壁面與陽台

壁面及陽台是極為重要的建築外觀,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因此適 宜的綠化設計將產生畫龍點睛之效。而綠化面的方向、日照、雨水供 給、風會影響植栽的生長;日後的管理維護更需要注意,以免造成植 栽生長不良產生視覺之破壞。

1.環境特性 (1)風

說明:由於建築物高度造成風之複雜性,迎風面可分為上升風、下降風、

旋風等。側面有強風吹襲易造成植物與壁面剝離現象。

對策:

a.選擇耐乾旱型植物。

b.選擇抗污染植物。

c.強化支架的穩定性。

(2)溫度

說明:壁面容易保留溫度,即夏季高溫與冬季低溫會造成植物的生長問

題。

對策:

a.選擇耐熱、耐寒之植物。

b.植物種植注意避免直接碰觸壁面。

(3)濕度

說明:在環境條件下不容易接受大自然水分之滋潤,因此容易產生乾燥 問題。

對策:

a.選擇保水性高的土壤。

b.加強灌溉裝置的設置。

c.植栽選擇耐旱性高的植栽。

(4)日照

說明:由於建築物座向及壁面色澤之不同,對日照會產生不同的變化。

對策:依照日照條件選擇合適之植栽。

2.物理特性

(1)土壤涵水及排水問題 對策:

a.不織布、排水層(排水版、碎石級配…)、防根層。

b.選擇淺根性之植栽。

(三)天井

天井綠化應考慮自然採光之有無,空間感及空調方式等情況,而自然環境 之日照、雨水、溫度、氣流與外在環境不同,因此天井之綠化應注意相應之手 法。

1.環境特性 (1)日照

說明:天井採自然採光的情況下,外部光在 85%以下,而地下空間基本 上缺少自然光,應設置補助光源。

a.選定植物種類應考量適光性。

b.利用照明設備及控制來補助光源之不足。

(2)氣流

說明:由於天井有半室內之效果,空氣對流會採用人工方式,其中排風 口會造成植物的傷害。

對策:

a.植栽配置考量自然、人工風之影響。

b.選定合宜之植栽種類。

(3)溫度、濕度

說明:由於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較少,因此溫度濕度要作適當的調節。

對策:

a.加強土壤種類及灌溉系統之設置。

b.選定合宜之植栽。

2.物理環境 (1)承載輕量化

對策:

a.選擇輕質土壤。

b.植栽容器輕薄化。

(2)簡易管理維護 對策:

a.利用自動灌溉系統裝置。

b.降低人為管理方式。

六、綠化技術之探討 (一)土壤

土壤是植栽存活之命脈,其種類分為自然土壤、改良土壤及人工 輕質土壤,而土壤之比重不同需要的厚度及灌溉設備、施工方式皆不 同,因此選擇土壤應考量載重強度及空間條件。

比較項目 自然土壤工法 改良土壤工法 人工輕質土壤工法

(三)灌溉及保水

通常屋頂、人工地盤及植栽槽因受覆土深度限制,含養水份的功 能較自然土壤差,且無法穫得地下水源的補注,所以容易受到日照及 風的效應造成培養介質不當的失水;因此,須有適當的人工灌溉設施 以補充流失的水份。

通常灌溉方式因應空間之特性而有不同方法。屋頂及人工地盤其 灌溉方式可採用地上噴灌,而壁面(以日本為例)則採用地中及底面灌 水方式,而灌溉方法大多以手動或自動的裝置為主要。另外,為防止

通常灌溉方式因應空間之特性而有不同方法。屋頂及人工地盤其 灌溉方式可採用地上噴灌,而壁面(以日本為例)則採用地中及底面灌 水方式,而灌溉方法大多以手動或自動的裝置為主要。另外,為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