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動代步車座椅底板設計的初步結論

四、 電動代步車座椅底板的設計改良

4.2 電動代步車座椅底板的設計

4.2.5 電動代步車座椅底板設計的初步結論

座椅底板輕量化的設計,首先,針對新、舊設計的座椅底板承受正向力的負 載,藉由 Solid Works COSMOS X-Press 分析應力、應變、位移與安全係數,並 擷取其座椅底板重量(kg)與最小安全係數兩項,彙整如表 20 所示。

表 20 新、舊設計的座椅底板承受正向力後的強度比較表

座椅底板編號 座椅底板重量 kg 最小安全係數 底板的板厚 mm NO.1(舊設計 XL4)

4.7 kg FS=2.3 主板 4.0/副板 4.0

NO.2(舊設計 ML4)

2.4 kg FS=1.5 主板 3.5/副板 3.0

NO.3(新設計一)

(新設計一~新設計十一的外 型皆一致)

2.8 kg FS=2.9 主板 3.5/副板 3.5

NO.4(新設計二) 2.5 kg FS=1.4 主板 3.0/副板 3.0 NO.5(新設計三) 2.4 kg FS=1.9 主板 3.0/副板 2.5 NO.6(新設計四) 2.3 kg FS=1.6 主板 3.0/副板 2.0 NO.7(新設計五) 2.2 kg FS=1.8 主板 3.0/副板 1.5 NO.8(新設計六) 1.9 kg FS=1.1 主板 2.5/副板 1.5 NO.9(新設計七) 2.0 kg FS=1.0 主板 2.5/副板 2.0 NO.10(新設計八) 2.1 kg FS=1.2 主板 2.5/副板 2.5 NO.11(新設計九) 2.5 kg FS=1.4 主板 3.5/副板 3.0 NO.12(新設計十) 2.4 kg FS=1.9 主板 3.5/副板 2.5 NO.13(新設計十一) 2.3 kg FS=1.6 主板 3.5/副板 2.0

座椅底板承受正向力的強度分析結果:

新設計的座椅底板使用低碳鋼板製作,分為主板與副板兩塊,以 CO

2

焊接加工。設定座椅底板承受 550LB(250kg)的正向力,位置於座椅底板 的中央。分析的結果如表 20 所示,編號 NO.1 與 NO.2 為舊有的設計。NO.3~

NO.13 共 11 款為新設計,其差異為主板與副板的厚度調整不同。

承受 550LB(250kg)的正向力,設定座椅底板上的最小安全係數不得 低於 1.5,低於 1.5 視為失敗。由表 20 中發現 NO.3、NO.5、NO.6、NO.7、

NO.12 與 NO.13 符合最小安全係數不得低於 1.5 的要求。但基於成本考量,需 選擇重量最輕的座椅底板 NO.7(主板 3.0mm/副板 1.5mm)。

再將舊設計座椅底板 NO.1、NO.2,與新設計座椅底板 NO.7(主板 3.0mm/

副板 1.5mm)比較,如表 21 所示。座椅底板重量方面,舊設計座椅底板

(XL4)NO.1 為 4.7 kg,舊設計座椅底板 NO.2(ML4)為 2.4 kg,而新設計座椅底 板 NO.7(新設計五)僅 2.2 kg。

安全係數方面,舊設計座椅底板(XL4)NO.1 的安全係數為 2.3,舊設計座 椅底板 NO.2(ML4)的安全係數為 1.5,而新設計座椅底板 NO.7(新設計五)雖只 有 1.8,不及舊設計座椅底板(XL4)的 2.3,但已達本文設定的安全係數 1.5,

承受正向力的強度已經足夠。

表 21 新、舊設計的座椅底板的重量比較表

座椅底板編號 座椅底板重量 kg 最小安全係數 底板的板厚 mm NO.1(舊設計 XL4)

4.7 kg FS=2.3 主板 4.0/副板 4.0

NO.2(舊設計 ML4)

2.4 kg FS=1.5 主板 3.5/副板 3.0

NO.7(新設計五)

2.2 kg FS=1.8 主板 3.0/副板 1.5

座椅底板承受彎矩的強度分析結果:

再由表 20 中找出,新設計座椅底板重量與舊設計(ML4)相同的做比較。新設 計座椅底板 NO.5、NO.12 與舊設計(ML4)均為 2.4kg。如表 22 所示。

新設計座椅底板承受彎矩後的最小安全係數,不論在哪個方向上,皆大於舊 設計(ML4)的 FS=0.78(前壓後拉)、FS=0.54(左壓右拉)與 FS=1.00(左前、左後與 右前壓,右後拉)。此顯示新設計座椅底板,承受彎矩的能力大於舊設計(ML4) 的座椅底板。

表 22 新、舊設計的座椅底板承受彎矩的強度比較表

表 23 新、舊設計的座椅底板承受彎矩的強度比較表(部分)

座椅底板編號 座椅底板重量 最小安全係數 底板的板厚 mm NO.1(舊設計 XL4)

4.7 kg

FS=2.51(前壓,後拉) FS=2.41(左壓,右拉) FS=2.35(左前、左後 與右前壓,右後拉)

主板 4.0/副板 4.0

NO.12(新設計十)

2.4 kg

FS=1.85(前壓,後拉) FS=1.89(左壓,右拉) FS=1.75(左前、左後 與右前壓,右後拉)

主板 3.5/副板 2.5

第五章 結論

9. 動力模組測試實驗,可以得知零件的品質水準或性能特性,以及相 互間搭配的限制。

10. 可由座椅底板的設計,了解造型與結構強度之間的影響。例如,板 材的折邊(I 值,慣性矩)增加,使得結構強度相對地增加。

5.2 本論文未來可以延續的方向

本論文的研究,僅侷限於馬達性能、動力模組搭配與座椅底板的設計上,對 於一部電動輪椅或電動代步車,仍有很多值得研究與探討的組件、性能和機構。

現將可能的方向大致歸納如下:

1. 輪胎與地面的磨擦係數研究,改善雨天駕駛、急速轉彎下坡或跨越段差 (階梯)的性能。

2. 重心位置與機械結構的關係,改善長久以來三輪形式的代步車,重心不 穩定的情形。

3. 如何使控制器、馬達、變速箱、車體重量和承載重量等五個因子,以尋 找出最佳化的設計,進而達到節能的目標。

4. 前置式動力模組與後置式動力模組,對改善操控性或跨越段差(階梯)的 影響。

參考文獻

[1]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http://www.iek.itri.org.tw/internet/home/home.aspx [2] 美國進口商的補助規則SADMERC http://www.sadmerc.com [3] ISO 7176-8 sec.10.5:1998

http://www.iso.org/iso/catalogue_detail.htm [4] ISO 7176-8 sec.10.4:1998

http://www.iso.org/iso/catalogue_detail.htm

[5] Kenjo Tak,電動馬達與控制Electric Motors and Their Controls,曹昭 陽,五南出版社,民國 88 年。

[6] 堀洋一/寺谷達夫/正木良三著,汽車馬達技術,林百福/陳秀美譯,全華出 版社,民國 94 年。

[7] 賴耿陽,機器人運動機構,復漢出版社,民國 77 年。

[8] 顏鴻森,機構學,東華出版社,民國 86 年。

[9] A.L. Nelson and M.Y. Chow ,Senior Member “Characterization of Coil Faults in an Axial Flux Variable Reluctance PM Motor"

pp340-348,IEEE 2002

[10] L. Parsa, Student Member, IEEE, and H.A. Toliyat, Senior

Member ,“Five-Phase Permanent-Magnet Motor Drives"pp30-37, IEEE 2005

[11] G.J. Su , John W.McKeever ,Kelly S.Samons ,“Modular PM Motor Drives for Automotive Traction Applications",pp119-124,IEEE 2001 [12] Danilo de Carvalho ,Teodiano F.Bastos Filho ,Hansjors

A.Scheenebeli , “Adapting a PMDC Brush Motor to Work Like a Thruster in a ROV",pp738-741,IEEE 2000

[13] F. Wang ,L. Xu ,“Calcu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Radial and Axial Forces for A Bearingless PMDC Motor"pp249-252,IEEE 2000

[14] G.H.Chen and K.J.Tseng ,“Design of a Permanent-magnet

Direct-driven Wheel Motor Drive for Electric Vehicle"pp1933-1939,

IEEE 1996

[15] Osamu Lchikawa,Akira Chiba and Tadashi Fukao ,“Development of homo polar type bearingless Motors"pp1223-1228,

IEEE 1999

[16] J.B. Lee ,J.H. Choi,J.K. Chung and J.H. Li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Drive Circuit for a Small BLDC Motors"pp491-494,IEEE 2000

[17] P.R. Upadhyay, K.R. Rajagopal,senior Member,IEEE,and B.P. Singh,

senior Member,IEEE ,“Design For a Compact Winding for an Axial-Flux Permanent-Magnet BLDC Used in an Electric

Two-Wheeler"pp2026-2028,IEEE 2004

[18] Yoshihiko Takahashi,Shinobu Ogawa and Shigenori Machida,“Front wheel raising and inverse pendulum control of power assist wheel chair robot" pp668-673,IEEE 1999

[19] Yoshihiko Takahashi,Shinobu Ogawa and Shigenori Machida,

“Analysis of front wheel raising and inverse pendulum control of power assist wheel chair robot" pp96-100,IEEE 2000

[20] Yoshihiko Takahashi,Shinobu Ogawa and Shigenori Machida,“Step climbing using power assist wheel chair robot with inverse pendulum control "pp1360-1365,IEEE 2000

[21] Yoshihiko Takahashi,Tsuyoshi Takagaki,Jun Kishi and Yohei Ishii,

“Back and forward moving scheme of front wheel raising for inverse pendulum control wheel chair robot "pp3189-3194,IEEE 2001 [22] Yoshihiko Takahashi,Nobutake Ishikawa and Yoshihide Hagiwara,

“Soft raising and lowering of front wheels for inverse pendulum control wheel chair robot" pp3618-3623,IEEE 2003

[23] 林景祥,「輪椅機器人之實驗運動分析」,大葉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4年。

[24] 廖莉嘉,「具人機互動之輪椅機器人虛擬操控介面」,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94年。

民國94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