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電影行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電影行銷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1972)及 Richard P. Bagozzi (1979)將行銷定義為解 決交換的問題。

所以了解阻礙「交換」的原因,並消除它,就能達到「交換」的目的。

根據社會學家布羅(Peter M. Blau)的結構交換理論:交換是因為交換者期待其結 果是對自已有利的。

行銷的內涵是利用各種工具來促成與顧客之間的交換,滿足其欲望及需要,同時達 到企業經營的目標。行銷要從了解消費者開始,最終在於滿足消費者。

一、行銷相關理論

(一)、傳統以產品導向的行銷管理程序學派 4P 行銷理論:

1960 年麥卡錫(E. Jerome McCarthy)在《Basic Marketing 》書中提出行銷的程 序應是先做環境分析,包括大環境背境分析、產業分析、消費者需求分析,再做策略 思考 STP(市場區隔 Segmentation、目標市場 Target Market、產品定位 Positioning),

而後根據產品定位,去設計它的行銷工具 4P(產品 Product、價格 Price、通路 Place、

推廣 Promotion),透過 4P 的行銷動作,達成行銷的目的。而後其他學者提出更多 P 的理論,如 1986 年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提出大市場行銷策略(Megamarketing Mix Theory),再多加了權力(Power)跟公共關係(Public Relations),簡稱 6P,

都是以 4P 為基礎核心所衍生。

圖 2-5-1 行銷管理程序學派行銷概念

資料來源:邱志聖,2010,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與實務應用,台北:智勝文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行銷 4C 理論:

1990 年由羅伯特.勞特朋(Robert Lauterborn)提出顧客(Consumer)、成本(Cost)、

便利(Convenience)、溝通(Communication)的 4C 行銷理論,強調企業要從顧客 的利益和需求出發,去生產滿足顧客需要的產品。

筆者以為 4P 及 4C 此二個理論,乍看似乎是不一樣,甚至是相反,但仔細思考,

其本質是一樣的,只是說法不同罷了,4P 中的「產品(Product)」不正是需要考量 4C 中「顧客(Consumer)」的需求所生產,「價格(Price)」的定價策略也要考慮 到消費者能接受的「成本(Cost)」、「通路(Place)」點的選擇當然要以顧客的「便 利(Convenience)」為主,才能接觸到最大數量的消費者、而「推廣(Promotion)」

的目的不就是要跟消費者做「溝通(Communication)」。

(三)、以交易及交換成本理論為基礎的策略行銷分析 4C 架構:

2001 年邱志聖 於《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與實務應用》一書中,將阻礙買賣雙方的 交易(交換)問題歸因於 4 大主要成本:

1.外顯單位效益成本:消費者考慮自己所付出的總成本跟得到的產品或服務的總 效益的比。對買方來說此成本愈低愈好,然而,一般消費者並不只有考慮外顯單位效 益成本而已。此成本相類似於 4P 中的價格問題。

2.買者資訊搜尋成本:消費者為了解決消費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必須花時間和精 力去搜尋各種可能的產品資訊的成本。企業做廣告等宣傳作為來讓消費者知道或了解 產品,選擇消費者最容易接觸到的銷售點,就有降低消費者此成本的效用。

3.買者道德危機成本:即消費者對於企業及商品信任的問題,是一種消費者的風 險成本,消費者懷疑、害怕產品或服務是否能達到自己預期的效能,或廠商在交易前 宣稱的功能與承諾。

4.買者專屬陷入成本:消費者在交易(換)後不能再轉移到其他企業或商品的陷入 成本。消費者為了保持擁有專屬資產的價值,只好再與賣方繼續交易。所以若能增加 顧客移轉到其他品牌的成本,將有助於廠商留住客戶,如手機綁約,信用卡紅利點數。

在操作此 4C 行銷工具時大部份是有順序的,首先要解決外顯單位效益成本的問 題,接著是降低消費者資訊搜尋的成本,而後是道德危機成本的問題,最後則是累積 消費者對產品的專屬陷入成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5-2 策略行銷分析 4C 架構

資料來源:邱志聖,2010,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與實務應用,台北:智勝文化 (四)、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

E.M.Rogers 的創新擴散理論:「一項創新事物透過特定溝通管道,於一段時間內 在社會體系中的某些成員之間傳播。」

其中包含了四個重點因素:創新(Innovation)、溝通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s)、

時間(Time)及社會體系(A Social System)。而這 4 個重點因素各含有其影響創新擴散 速度的變數。

創新(Innovation)

Rogers 認為只要接收端的人或團體認為是新的,不管是觀念(idea)、行為 (practice)或事件(object),都是一種創新。即使該商品或服務已經存在,只要對採 用者而言,和過去使用經驗不同,就代表是種創新。而每部電影的上映都是給消 費者一種新的體驗,故都等同是一個創新的商品上市,所以 Rogers 的創新擴散理 論基本概念是適用電影商品的。

而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相容性(Compatibility)、複雜性(Complexity)、

可驗證性(Trialability)、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等五個創新的認知屬性,會影響大 眾是否採用該創新事物,是新事物本身影響創新擴散速度的因素。

1.相對優勢:創新相對於舊事物的優勢程度。創新事物相對於舊事物越好的 話,採用和擴散的速度就會愈快。如經濟因子(價格、C/P 值、奬勵)、社會因子(地 位、認同)等。

2.相容性:創新與過去經驗、現有的價值觀和大眾的需求的共通程度越高,

越容易被接受及採用。如社會價值、信仰、觀念、個人需求、命名、定位等。

3.複雜性:創新若越複雜、越難用、越難被理解的話,則越不易被接納,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延緩被採用的速度。

4.可試驗性:創新若可以試用、可被驗證,會降低大眾疑慮,則容易被採用。

5.可觀察性:創新的後果越是容易被看見的話,則越容易被採用,擴散的速 度也越快。

溝通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s)

溝通管道是指某個體把資訊傳遞到另一個個體的方法或手段,其途徑有兩類:

大眾媒體(Mass Media)與人際間傳播管道(Interpersonal Channels),而這二項也是 影響創新擴散速度的因素。人際間傳播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訊息交流,而且同質 性的人之間更容易進行溝通,傳遞速度更快,現在網際網路中社群的發達已變成 人際間傳播的重要方式,所以網路也已變成創新事物擴散的重要管道;大眾傳播 一般是讓大眾在接收、認識創新事物訊息最快、最有效率的方法,如電視、廣播、

報紙……等等。

時間(Time)

時間在擴散過程的測定因素有:1.創新決策過程;2.接受創新時間的相對早 晚;3.體系的接受率。

Rogers 認為對創新事物採納的決策過程的五個步驟為:

(1)認知(Knowledge):個人或單位取得資訊而認知和了解創新事物的存在和 部份效用。這階段大眾傳播管道通常最有效傳遞這些資訊。

(2)說服(Persuasion):個人或單位對創新事物對自身利害評估,考慮採用此項 新產品與否。

(3)決策(Decision):個人或單位做出採用或不採用創新事物的決定。

(4)實行(Implementation):個人或單位對創新事物的取捨決定付諸行動。

(5)確認(Confirmation):個人或單位對創新事物的取捨決定予以再確認。

Rogers 認為消費大眾對於接受創新事物的時間過程近似於常態分配,所以依 消費者接受創新事物的採用時間,把創新的採用者分為:創新者(Innovators)、

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

和落後者(Laggards)5 類。

(1)創新者:他們是勇敢的先行者,願意開發新事物的人約,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早期採用者:他們屬於意見領袖型,樂意嘗試新鮮事物,約 13.5%。

(3)早期大眾:他們較其他人能接受新事物,是追求流行的人,約 34%。

(4)晚期大眾:他們是當大眾接受了新事物後,他們才會採用,約 34%。

(5)落後者:他們是當事物發展成為主流時,他們才會接受,約 16%。

而第 3 個涉及時間的因素接受率是指群體成員接受創新事物的相對速率,而 接受創新的累積人數與時間的分布曲線會呈現S狀,這可以衡量創新事物被某群 體接受的情形,其中接受率在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間的擴散是擴散過程的引爆點 (tipping point),也是擴散成功與否的關鍵。

圖 2-5-3 創新擴散採用時間與累積人數曲線

資料來源:Risk Management 網站,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http://www.rmmagazine.com/2011/11/01/the-erm-tipping-point/diffusion-of-innovations-theory 社會體系(A Social System)

社會體系依 Rogers 的定義是為解決共同問題,以達成共同目標的相互關聯的 單位。

而社會體系中影響創新擴散速度的因素有:(1)社會結構;(2)體系傳統規 範;(3)意見領袖;(4)創新推廣人員;(5)社會體系中的創新決策模式。

社會體系中存在著其一定的結構,而社會體系內的結構有正式結構,如職務 階級;也有非正式的,如人際關係團體,而這樣的社會結構會影響新事物的擴散,

它的影響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所以研究創新擴散對於了解接受者背 後的社會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超過接受者個人特質對接受度的影響。

傳統規範是社會體系內成形的眾人行為準則或標準,它界定了體系成員的行 為範圍,它常是創新擴散的阻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意見領袖是體系中大多數人認定的楷模,他們往往有較高的社經地位,處於 人際溝通網絡的中心,還有常與體系外聯繫、可親性的特質,能夠透過非正式管 道影響他人態度。

創新推廣人員是代表創新推廣單位的專家,是受過專業訓練想直接影響社會 體系成員對於創新事物的決策,使其符合創新推廣單位的希求,他們多半是來自 體系外。

社會體系中的創新決策模式有 3 種:個人抉擇、集體表決、權威式。

個人抉擇:自己即可決定要不要接受創新事物。

集體表決:以群體多數人意見為決策,個人可表達意見。

權威式:個人對決策沒有影響力。

Takada & Jain(1991)對於產品擴散型態的研究發現:刊物與大眾媒體對創新 產品的採用決策上,在比較個人主義的低脈絡14文化社會體系(如西方國家)比較有 用;而人際溝通與口碑效果對於創新產品的採用與否的影響,在比較集體主義的 高脈絡文化社會體系(如東方國家)比較大。(王薇雲,2003)

二、電影行銷

為什麼要做電影行銷?因為在消費者在消費電影之前,無法確實了解其內在產品線 索,只能依靠電影外在的產品線索,即宣傳、廣告、影評、口碑等來評估。(劉又菁,

2003)

所以電影行銷是在電影產業中,全面性地思考消費者的需求,整合溝通訊息,協調 的分配資源,發展出行銷組合,透過各種傳播工具的運用,幫助電影能夠引起目標消費

所以電影行銷是在電影產業中,全面性地思考消費者的需求,整合溝通訊息,協調 的分配資源,發展出行銷組合,透過各種傳播工具的運用,幫助電影能夠引起目標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