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第二年追蹤第二年未到測之樣本及其毒品使用盛行率,如表 三。本次追蹤2005 年未到測大學生曾經至少使用一種毒品的盛 行率約為 3.7%(8 人),其中,有 3.7%的大學生曾使用過搖頭丸 (8 人)、0.5%(1 人)的大學生曾使用過強力膠、0.5%(1 人)的大學 生曾使用過大麻,1.4%(3 人)的大學生曾使用過 K 他命。在追蹤 2005 年未到測樣本於各類非法毒品使用之盛行率最高的是搖頭 丸,其次為K 他命,再來是強力膠。

2.表四為針對整體大學生樣本各類非法毒品整併第二年與第三年 追蹤未施測者之樣本後之各種毒品盛行率與根據母群體男女比 例所校正之盛行率,使用校正後盛行率結果。

3.進一步校正整體母群盛行率,即校正後盛行率=1.20%(女生使用 毒品盛行率)*50.1%(女生佔全體樣本百分比)+ 3.0%(男生使用毒 品盛行率)*49.9%(男生佔全體樣本百分比)=2.10%,故校正後之 至少曾使用過一種毒品之盛行率約為2.10%。

二、樣本特性分析

(1)性別:在 2004 年與 2005 年的使用毒品男女比例上有達顯 著,但本年度追蹤樣本未有顯著性的差異(χ2=1.615, p=.204)。

(2)年級:與 2005 年相同,無顯著差異(χ2=.954, p=.812)。

(3)生活狀況:使用毒品大學生有男女朋友的比例和未使用毒品 大 學 生 的 未 達 顯 著 性 差 異(χ2=3.233, p=.072

>.001) ,每月支出和獨居比例未有明顯之差異 (t=.005, p=.945);而在每月所得(t=.3.976, p=.048) 和打工時數(t=47.250, p=.000) 方面,有使用毒品 的大學生較沒有使用的大學生組為高,達顯著性 的差異。

(4)認知:本年度追蹤樣本之使用毒品大學生相較於未使用者,

在對毒品之正向預期和效能上達顯著性,使用毒品的 大學生對毒品正向預期偏高(t=18.070, p=.000),且對 於拒絕使用毒品的效能偏低(t=37.041, p=.000),然在 負向預期方面的差異是未達顯著性。

(5)情緒適應:使用毒品之大學生有較高之憂鬱情緒(t=15.699, p=.000)。

三、以逐步迴歸找出主要預測變項:

為了能找出最能預測毒品使用之重要變項,以做為未來編製 篩選量表或篩選高危險群進行早期預防介入之參考;本研究利用 逐步羅吉思迴歸分析,放入前述與毒品相關的所有因子;發現拒 用效能、毒品取得難易程度、不良場所和,結果如表五。

四、本土化毒品使用途徑模式

基於使量化資料建構下的使用模式得以貼近本土化的毒品使 用途徑,研究者透過質性訪談方式,邀請曾使用或目前仍持續使 用毒品的受訪者進行訪談。在擬定和設計訪談大綱內容時,依據 先前透過量化資料分析後所建構的理論模式進行設計,研究者以 時間推展方式作為訪談進行之基本框架,透過開始接觸、使用過 程和現況等前、中、後三部份之時序,逐步地將前兩年所發現之 重要因素編制為訪談大綱進行訪談。

1.訪談大綱發展(附件一)

(1)相關人口變項之收集:主要針對瞭解受訪者目前或過去之相關 重要人口變項條件,如:經濟、家庭互動或身心狀態等。

(2)開始接觸毒部分:訪談大綱著重於瞭解使用者開始接觸時的情 境、接觸時當時的感受和想法,是否有嘗試拒絕?在接觸該毒品 後,個人的生理、心理或想法、或行為反應等,藉此重新還原個 體初次接觸毒品時的情境。

(3)持續吸食的階段:訪談大綱著重於瞭解在初次接觸毒品後,哪些 原因讓個體會持續地使用該毒品的相關因素,是否包含消除戒斷 反應、降低渴求等因素於其中,加上,瞭解個體當時對使用毒品 的好壞處。

(4)目前吸食的情況:著重於瞭解個體目前使用毒品的情況,包含是 否持續使用呢?環境中他人對個體持續使用毒品的態度和想 法?該如何去因應和取得毒品的管道等。

2.文本模式之建構

研究者透過將錄音內容轉為逐字稿的方式,進行文本分析。在文 本中找尋文本中重要的概念或範疇,在找到之後,將概念或範疇 加以編碼,同時給予一個簡短的標籤。本次訪談的對象主要為12 位,摘要列出受訪者特性(見表二)。

在分析文本後,研究者試圖重新建構出有效的本土使用途徑 模式,發現可分三類毒品使用之途徑與模式,分別為搖頭丸/K 他 命/大麻之毒品使用途徑、安非他命/海洛因之毒品使用途徑和多 重物質使用之毒品使用途徑。詳細說明如下:

(1) 搖頭丸/K 他命/大麻之毒品使用途徑(見圖一)

在背景資料方面:會有年紀比較輕(5/5)、有比較廣泛的人際圈 (5/5)、且大多數使用這類毒品的受訪者都很早就離家在外生活 (3/5),經濟來源多以打工為主(5/5),這些打工內容包括:泡沫紅

茶店、茶坊或理髮店等。此外,這些受訪者在未接觸毒品時,本 身對於毒品使用(包括:海洛因和安非他命等高階毒品)的態度 抱持反對的立場(5/5),但對於使用搖頭丸等類俱樂部毒品所可能 引起的傷害卻是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例如:認為不會上癮、

或不傷身體等(4/5)。

開始使用毒品階段:部分的受訪者提到在使用毒品之前受到特定 的生活事件所困擾(3/5),以感情因素居多。會引發個體接觸毒品 的因素以好奇心、同儕壓力和對使用俱樂部毒品的正向預期為主 (5/5),這些預期包括:和朋友在一起感覺很舒服、抒解壓力、氣 氛會很 High 等。加上,免費的毒品提供的誘因會讓個體更傾向 願意主動嘗試使用。

持續使用的階段:促使個體繼續使用該毒品的原因以毒品易接近 性(4/5)和對毒品的正向預期(4/5)兩部分。初次的使用後正向感受 會促進個體抱著尋求刺激、情緒抒解或舒暢感受的正向期待下,

同時,處於容易接近毒品的情境或場所時(5/5),加上,同儕能免 費提供毒品的使用情形時(4/5),似乎更讓個體難以抗拒使用該毒 品。

(2) 安非他命/海洛因之毒品使用途徑(見圖二)

在背景資料方面:以求學中輟(5/5)、有限的人際圈(4/5)、且這些 受訪者在未接觸毒品時,本身對於毒品使用(包括:安非他命等 高階毒品)的態度抱持僥倖或中性的立場(5/5)。

開始使用毒品階段:部分的受訪者提到在使用毒品之前受到特定 的生活事件所困擾(5/5),以感情因素和經濟壓力居多。會促使個 體接觸毒品的因素,多數的受訪者認為在面對壓力事件時,恰巧 遇到有在使用毒品的同儕邀請使用毒品(3/5),和對毒品使用的正 向預期為主(5/5),這些預期包括:改善心情、逃避性壓力因應策

略等。

持續使用的階段:促使個體繼續使用該毒品的原因以毒品易接近 性(5/5)和對毒品的正向預期(5/5)兩部分。初次的使用後正向感受 會促進個體抱著情緒抒解、改善疾病痛苦或提神的正向期待下,

同時,為了降低身體渴求反應(3/5)和戒斷症狀(2/5),使得個體會 傾向有高頻率的毒品使用情況(3/5)。

(3) 多重物質使用之毒品使用途徑(見圖三)

在背景資料方面:多重毒品使用的個體似乎是先前兩類使用的合 併過程,主要包含僥倖的毒品使用態度、求學中斷的經驗、但人 際關係是廣泛的,有複雜的工作經驗和較多收入的情況,曾加入 過幫派,而個人特性有尋求刺激的傾向。

開始使用毒品階段:曾使用過低階毒品,且對於毒品使用抱持著 正向的預期,且環境中對毒品易接近性高。

持續使用的階段:仍以毒品易接近性和對毒品的正向預期為主,

透過毒品使用降低渴求反應,也讓毒品使用的頻率逐漸增加。

三、毒品預防介入本土方案:

本研究進行焦點團體前,已針對先前所建構之本土使用模式擬定 團體進行時之討論議題(見附件二)。研究者彙整討論內容後,

根據三級預防概念並整合量性資料所分析的結果和焦點團體與 會專家的建議後,提出毒品預防介入本土方案:

(一)初級預防-減少危險因子,增加保護因子:根據本研究 所分析資料及質性訪談後,歸納出幾項危險因子,包含 個人特性部分,包含:憂鬱情緒、獨居、對毒品使用的 正向預期、偏低的拒用毒品效能、及環境因子如:毒品 的可及性、朋友使用程度、和涉及不良場所等因素,分 別呈現降低各風險因子之策略:

(1). 憂鬱情緒:大學生面對環境的適應、課業與人際壓 力,若缺乏足夠的情緒調節技巧和人際互動技巧,

容易導致其情緒低落的情況;提高使用毒品的動 機。因此,針對入學新生和在學生定期進行憂鬱情 緒狀態篩檢的情況,並在新生入學後定期輔導與幫 助大學生提高生活適應能力,並鼓勵參考各種社團 活動。

(2). 獨居:在大一升大二之後,大學生通常會搬離宿舍 自行居住,在本研究質性和量性資料分析結果中,

獨居因素對於毒品使用具有偏高的影響性,為降低 該危險因子,建議首先應加強導師制度對學生外宿 與工讀狀態的瞭解,定期舉辦班上團體性活動,提 供適當的居住資訊,減少大學生居住環境中有可接 觸毒品的機會。

(3). 對毒品使用的正向預期:越高的正向預期會使得大 學生使用毒品的機會,降低正向預期的方式,就是 幫助大學生瞭解毒品使用的負向後果,此外,在焦 點團體的討論中,有專家提出以下建議:各級醫療 單位應結合學校、社團、各級學校三方面,以「毒 品防治」為主題,針對校內師生辦理相關巡迴講座,

講座內容力求創意和觸動人心為主,透過邀請戒治 成功之案例現身說法,並搭配醫療相關人員之專業 說明,增進師生對毒品使用的認識;進行巡迴講座 時,應搭配相關毒品使用法規之介紹與說明,為避 免法令宣導流於形式化,可透過有獎徵答、或行動 劇方式進行。

(4). 偏低的拒用毒品效能:對於降低該危險因子,在焦 點團體的討論中,有專家提出以下建議:建議培養 學生其他的生活興趣和重心,以降低毒品使用的可 能性,且定期舉辦活動或自我肯定訓練課程,以加 強教導學生如何說不。

(5). 毒品的可及性和涉及不良場所:對於降低該危險因

(5). 毒品的可及性和涉及不良場所:對於降低該危險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