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顧客滿意理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0-3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 顧客滿意度指標

2.2.2 顧客滿意理論

從Cardozo (1965)首開風氣之後,各位學者對於顧客滿意度的研究探討大 量出現,Oliver & Desarbo (1988)綜合各家學說將顧客滿意的理論歸納成三大 類:

一、期望落差確認 (Expectancy Disconfirmation) 模式

期望落差確認理論分為兩個部份:一是期望,即顧客在消費或服務 前對未知的服務所抱持的期待觀感,因此期望對整個消費過程中提供了 最基礎的比較基準;一是落差確認,顧客消費前對產品或服務的期望與 消費後的實際認知兩者間之差距,即產生落差確認 【27,45】;關於落差 的衡量,Swan and Trawick 在1981 年提出一種全面性的去測量「認知落 差」模型,稱為「推論之落差」(inferential disconfirmation)。Oliver 也在 1985 年提出分開個別計算顧客在接受服務前與服務後的評估,即可得到 顧客對服務的預期與認知服務績效之間差異的程度。另外有此一說,與 Swan and Trawick 不同的是,Oliver是個別測量,是一種「差距得分」的 概念。而顧客滿意理論以期望落差確認理論為基礎的論述,主要有下列 五種:

(一)同化理論 (Assimilation Theory)

1957年由Festinger所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衍生而來的【18】,主要的論點在於當產品表現與消費者預 期產生差距時,即發生認知失調,當顧客之預期與產品績效間存在著 差距時,顧客會自行調整原來對產品績效的認知去符合預期,以減少 失調現象。

(二)對比理論 (Contrast Theory)

1957年由 Hovland, Harvey & Sherif等人提出,其基本假設為:

當顧客對產品的事前預期與產品的表現有所差距時,顧客會擴大此差 距。所以當產品表現績效低於期望時,將使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較實 際情形更差;反之,產品表現績效高於期望時,消費者也會擴大此差 距【

47

】。

(三)同化一對比理論 (Assimilation – Contrast Theory)

1957年由Hovland, Harvey & Sherif 等人結合類化理論與對比理 論,而提出同化一對比理論。他們認為顧客心中對產品實際績效與產 品預期的差距存在接受域與拒絕域,當此差距落在接受域,顧客會去

縮減差距(同化過程),並感到滿意;相反地,如果這個差距落在拒絕 域,則產生對比效果,顧客將會跨大此差距(對比過程),並感到不滿 意。Harvey and Sherif (1961)並提出三項論點:

1. 當實際績效在預期可接受之範圍內,預期將會主宰實際績效。

2. 當實際績效與預期兩者不一致之差距變小時,顧客對實際績效的 認知會被期望類化。

3. 當實際績效在預期可接受之範圍之外時,實際績效會主宰預期。

因此若產品表現績效低於期望,將會被顧客認為比實際上的表現 更差;而若產品表現績效高於期望時,則會被顧客認為比實際上的表 現更佳。

(四)一般否定理論 (Generalized Negativity Theory)

1963年由Carl & Aronson所提出【1995 彭榮祥】,該理論指出當 顧客對產品的預期與產品的表現績效有差距產生時,不論這個差距大 小與正負,顧客將會對該產品一律採取否定的態度,除非預期與產品 績效一致,消費者才會感到滿意。否則,顧客一律不滿意。

(五)適應水準理論 (Adaptation Level Theory)

1964年由Helson所提出的理論,認為個體會建立起自己的「調適 水準」,而個體只在此調適水準下,才會感受到外來刺激,並以此作 為是否達到滿意度的評估標準。

這 個 適 應 水 準 是 由 刺 激 本 身 知 覺 、 刺 激 內 容 以 及 個 體 本 身 (organism)生理與心理的特徵所構成的函數,一旦被建立後只要在原 始狀態附近之剌激,便以此適應水準做為評估的標準,在剌激水準的 衝擊夠大時,個體才會改變其最後的評價。Oliver(1981) 將此運用在 顧客滿意的研究上,認為購買前的預期水準、產品或服務表現績效與 預期水準相較的變異程度是影響顧客滿意的決定因素。Oliver並認為 其會有三種可能:

1. 當產品表現績效高於調適水準,產生正向差距效果(有正面評價),

顧客滿意。

2. 當產品表現績效低於調適水準,產生負向落差效果(有負面評價),

顧客不滿意。

3. 當產品表現績效等於調適水準,產生確認效果。

顧客的事前期望為評價標準的基礎(即調適水準),並成為滿意度 的先決條件。也就是說,期望水準是落差判斷的基準。當事前期望越 高,判斷標準也越高。正向的不確認效果會提高滿意度的判斷,反之 亦然。

(六)顧客期望理論(customer expectation theory)

1993年由Parasuraman, Zeithaml, and Berry提出顧客期望理論,認 為顧客滿意是顧客對產品或服務之預期與實際表現認知間的差距。而 影響預期的因素有四項:

1. 有形的服務承諾。

2. 無形的服務承諾。

3. 口碑。

4. 過去的購買經驗等。

二、利益觀點 (Perspective of Interest) 模式

顧客滿意度理論以利益觀點為架構發展的,主要有下列二種:

(一)公平理論 (Equity Theory)

公平理論原屬於社會學領域,1978年由Huppertz, Arenson & Evan 首先應用在行銷領域上,。公平理論指的是參與交易中的顧客與其他 交易中的伙伴相互比較,若其投入(input)與獲得(output)成適當 比例時,將覺得受到公平待遇而滿意。只有當顧客知覺的品質與價格

的比值 (Quality to price ratio) 與其他交易中的伙伴相等時,也就是心 理感到公平時,才會感到滿意。因此,當顧客感受其所獲得的服務較 其他交易中夥伴多時,滿意度便會提升;相反的,當其所得到的服務 較差時,滿意度自然降低 (Oliver, 1993)。

(二)歸因理論 (Attribution Theory)

歸 因 理 論 同 樣 源 自 於 社 會 學 領 域 ,1978年Weiner, Rusell &

Lerman將歸因理論引入顧客滿意的架構,認為顧客滿意程度是一些 歸因傾向的人滿意程度較高,所謂歸因是顧客無意識的因果思考的結 果(spontaneous causal thing)。而Folkes (1984) 也得到同樣的證明,當 顧客將所感受到的服務歸因於能力或努力時之滿意程度較高。Folks (1984)認為公平與歸因兩要素為學者近期普遍所認同,除事前期望、

實際認知以及不確認性之外,影響滿意度之重要因素。

三、補償過程 (Redress Process) 理論

Richins (1983) & Keaveney (1995) 的研究主要在探討顧客感到不滿 意時,他們是否會採取行動與\採取何種行動來獲得補償的過程,他間接 探討顧客滿意對購後行為會有何影響。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0-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