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香港、台灣的數學課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香港、台灣的數學課程

一、五個地區數學課程的整體目標

馬來西亞的數學課程目標期待學生能夠理解數學概念、擴展基本的計算能力、能夠進 行數學溝通、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並做出決策、利用數學做跨領域理解、掌握適當的技 術來建構、取得、解決、探討各數學領域、具備數學知識並有效地發展技能、培養對數學的 積極態度、以及懂得欣賞數學的重要性與數學美(CDC,2004)。對於馬來西亞獨中體制下 的學校,董總也發展出一套與國家數學課程大同小異的數學課程,其目標也在於讓學生擁有 數、量、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運 用數學來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科學態度及創造力,並引導學生認識數學的功用以提高學生 對數學的興趣(董總,2013)。

19

新加坡的數學課程目標則希望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程度的數學,讓自己在未來生活中受 益,而對於有興趣且有能力的人,能夠追求更高層次的數學。此外,他們也主張,學生需要 獲得並運用數學概念及技能、透過數學方法來解決問題以發展出認知和後設認知技能、以及 培養積極的數學態度(Ministry of Education,2012)。透過中國的義務教育學習,其數學課 程目標期許學生可以適應社會生活和發展所需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 活動經驗、體會數學與數學、其他學科、生活之間的聯係,並運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增強發 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了解數學價值、提高學生的數學興 趣、增強對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也是他們的目標之 一(中國教育部,2011)。

香港的數學教育目標則旨在通過數學來提高 構思、探究、推理及傳意的能力,以及利 用數學來建立及解決日常生活和數學問題的能力、運用數字、符號及其他數學物件的能力、

建立數字感、符 號感、空間感及度量感及鑑辨結構和規律 的能力、以及對數學採取正面的態 度,以及從美學和文化的角度欣賞數 學的能力(香港課程發展議會,1999)。在十二年國民 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台灣的數學課程目標是爲了提供所有學生公平受教、適性揚才的 機會、培育探索數學的信心與正向態度、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及觀察規律、演算、抽象、推論、

溝通和數學表述等各項能力、培養學生使用工具,運用於數學程序及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

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日常生活應用與學習其 他領域/科目所需的數學知能、以及培養學生欣賞數學的人文內涵中,以簡馭繁的精神與結構 嚴謹完美的特質(台灣教育部,2014)。

整體來看,發現這五個地區的數學課程目標大部分相似。爲了有效適應越來越進步的 時代,學生必須在有基本的數學基礎上,有能力運用數學來解決、分析、反思問題,再配合 掌握數學工具的能力,連結其他領域來擴展更深更廣的能力,以及具有積極的數學學習態度 和懂得欣賞數學美。

二、五個地區的畢氏定理與相似形課程目標

表 1 五個地區的畢氏定理課程目標

地區 課程内容 學習目標

馬來 西亞

1. 畢氏定理

2. 畢氏定理的逆定理 3. 距離公式

1. 掌握畢氏定理及其逆定理 2. 應用距離公式

新加坡 1. 畢氏定理 1. 畢氏定理的應用

20

21

2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