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議題脈絡分析多年期計畫研究架構

第二章 高中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議題脈絡分析多年期計 畫研究架構

以下將針對三年之研究期程分別敘述各年度之研究與總計畫其他子計畫相 關性說明。

壹、與總計劃與其他子計劃相關性說明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藝術生活課綱為例」為整合 型計劃「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課程綱要為例」中的子計 畫七,於本段中先說明本研究計畫與總計劃及其他子計畫間的關係,其後再依序 說明本研究計畫的研究計畫之背景、目的、重要性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情況與重要 參考文獻之評述等。

本研究計畫與總計劃及其他子計畫間的研究結構如下圖所示。

根據圖一,「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課程綱要為例」

整合型研究計畫主要之目的為針對普通高中各科課程綱要政策理念與型塑過 程、政策文本內涵、實施情形與實務議題等層面,進行全面、連貫的多年期探討 研究,深入檢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所涉入之高中教育定位、學科知識結構、信念 價值、意識型態,以及社會新興議題等,藉以釐清課程改革之社會歷史脈絡意義。

在探索前述議題時,除語文、社會等主要升學考試科目外,亦希望能檢視藝術生 活等「非考科」在我國高中課程綱要中的定位與實施面向。尤其這些非考科目以

「必選修」方式進行規劃,使得這些科目在實施上有著不確定的因素,其在我國 高中教育中之意義與被規劃方式背後的意識形態,有被檢視的需要。

以藝術領域而言,雖然我國各級教育目標均彰顯國民藝術涵養的重要性,「美 感素養」也已成為當下各個國家重要的競爭力,然而,這些重要性卻似乎未反映 在高中階段的課程政策中。藝術領域科目往往因「必選修」的「彈性」假象,使 之成為學校排課上的犧牲品。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草案》(以下簡稱98 課綱草案)中,藝術領域的修習學分數甚且被刪減,更突顯了藝術領域的邊緣化 地位。在高中藝術教育中,「藝術生活」是新增科目,其學科結構從新設科(民 國八十四年)為選修,到《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以下簡稱95暫綱)成 為必選修,再到98課綱草案,皆呈現了流動不定的現象,使得藝術生活的實施相 較於其他音樂、美術等藝術領域科目,衍生更多的爭議性議題,值得探究。因此,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藝術生活課綱為例」子計畫的實 施,將能使整合型計劃所欲耙梳之議題,更形完整。

在與其他子計劃相關性的部份,由於整合型計劃中「子計畫一」將處理「普 通高中定位及其課程政策型塑」的理念與議題研究,並將收集國外相關政策理論 與研究,適可作為本研究計劃分析藝術生活科相關議題時的參照基礎。而在為期 三年的研究期程中,本研究計劃將在研究方法與研究資源上與其他子計畫互相支 援並互相補強。使整合型計劃與本研究計畫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對於我國高中課 程綱要的政策與課程研究,能提供一完整且具結構性之參考價值。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藝析-以高中藝術生活課綱為例」專題 研究計劃之目的,為探究我國高中「藝術生活」科目自民國八十四年設置,95 暫 綱轉為必選修,到98 課綱草案學科知識結構轉向的發展脈絡與政策形塑過程,

並檢視「藝術生活」課程實施後,對教科書的編撰與審定的影響,以及教師對課

7

程的詮釋、教學實踐與評價,學生對課程的詮釋、學習經驗與評價等。根據研究 目的與問題,將本計劃規劃為兩階段、三年期的連續性研究,分階段逐年探討各 項議題。

以下依次說明本研究計畫的整體研究架構、所選取的研究方法、信效度檢驗 與資料分析,再依研究階段逐年說明各年度的進行步驟、執行進度等。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計畫主要針對高中藝術生活課程政策的型塑及實施所涉及的議題,進 行脈絡分析,因此整體研究設計預計以三年時間,分兩階段,對高中藝術生活課 程政策的型塑與實施,進行深入的議題脈絡探討與解析。兩階段之研究架構設計 如下:

圖三:高中藝術生活政策實施層面探討階段 架構圖

二、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計劃的研究方法方面,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考慮不同研究階段探 討議題與研究對象的性質,將採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相輔的模式進行。預計將採 用文獻分析、論述分析、深度訪談、焦點團體、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收集研究資 料,以下說明本研究計畫之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於本研究計劃中之主要應用目的有二。首先,由於「藝術生 活」科於我國高中藝術教學領域尚屬成立未久的新興學科,於本研究中,將收集 國內外高中藝術教育課程相關之文獻與研究,包含國內、外書籍、期刊、論文、

研究報告、政府出版品等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比較、整理與綜合,並且從理論 與實務等面向進行分析探討,用以發展歸納本研究所需之理論與實務基礎,並嘗 試建構高中「藝術生活」的課程理論,作為未來發展問卷之參考。其次,應用文 獻分析法的目的則在針對我國高中藝術教育課程發展的過程,蒐集與彙整相關法 規、新聞等文獻資料,分析、比較、歸納三階段(八十四年高中課程標準、95 暫綱、98課綱草案)藝術生活課程的內涵,以及三者間的異同。希望透過前述文 獻的分析過程,除釐清本研究計劃的理論架構外,並於未來研究進行的過程中,

9

時時修正研究範疇、研究設計等。

(二)論述分析法

由於本研究計畫是以課程政策的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為主要問題意識,而 課程政策即是一種論述(歐用生,2006),因此,本研究計畫將應用「論述分析 法」的研究策略,梳理在高中藝術生活課程產製與形塑的過程。在未來研究進行 時,將計劃申請人的腳色定位為「課程政策研究者」,希冀能自所收集到的文本 件,包含法令條文,新聞輿論,網路訊息等,耙梳「課程政策決定者」對於課程 政策的形塑,以及「課程政策接受者」對於課程政策的詮釋與實踐。在分析所收 集到的文件時,將探討高中藝術生活課程政策是如何成形?形塑的過程中,誰有 權力說?說些什麼?用了哪些語言、學理來支撐其立論?說話的人各自的意識型 態為何?課程政策形成及轉向的社會脈絡、政治脈絡、利益脈絡又為何?期望能 在三年的研究期程中,以單一的問題意識出發,從眾多文本中梳理其間的意義,

建構高中藝術生活課程政策形塑與實踐的脈絡。同時,於研究過程中,也將根據 所收集文本的性質,採用不同的分析方式,如「文件分析」、「輿論分析」等,

進行不同類型資料的探察。

(三)深入訪談法

根據Kvale(1996),深入訪談時,研究者透過與研究對象面對面的交互作 用,較能了解研究對象以自身語言陳述其生活、經驗等內心世界的觀點。因此,

為了解高中藝術生活課程政策的形塑與實施,本研究計劃將以「深入訪談法」作 為面對研究個體,收集深入之研究資料的主要方式。預計在第一年中,本研究計 劃將以曾參與藝術生活課程形塑與決策過程的人員為訪談對象,預計將包括三次 藝術生活課程(八十四年課程標準、95暫綱、98課綱草案)的課綱委員、課程決 策者,以及教育行政人員等。在第二年中,本研究計劃將以曾參與藝術生活教科 書產製過程的人員為訪談對象,將包括藝術生活教科書的編撰者、審查委員、出 版書商等。在第三年中,在問卷調查結束後,將分別以立意取樣選取高中藝術生 活教師、學生為訪談對象。在各年度訪談時,將以「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收 集,亦即,計畫申請人屆時將依各年度研究主軸,擬定訪談大綱,引導訪談的進 行,並保持開放空間,使受訪者能充分表達其對課程的認知、感受與內在想法。

(四)焦點團體法

本研究計劃之目的為探究我國高中藝術生活課程政策的形塑與實施,預計將 於第三年的研究期程中,分別探察教師對課程的詮釋、教學實踐與評價,以及學 生對課程的詮釋、學習經驗與評價等。「焦點團體法」是針對某特定問題或特定 族群組成團體進行資料收集,以小團體訪談方式,在具彈性的情境中,激發成員 彼此間的互動,討論廣泛性或具爭議性的議題,因而適用於探索性研究,探查較 新的研究領域與方向時之用。因之,調查群眾對政策的反應時,即可使用焦點團 體法(Grbich,1999)。因此,初步收集教師對課程的詮釋、教學實踐與評價,

以及學生對課程的詮釋、學習經驗與評價。所得之資料,除回應各年度研究問題 之外,尚將作為發展「台灣高中藝術生活教師教學信念調查問卷」的基礎。

(五)問卷調查法

在本研究計畫中,為能了解高中藝術生活課程政策的實施層面,將於第三年 以高中藝術生活教師、學生為對象,探討教師與學生對於高中藝術生活課程的詮 釋以及評價,並以焦點團體方式,建構教師與學生對於藝術生活課程的初步詮釋 以及評價。在建構初步資料之後,將根據收集資料,分別設計問卷,以全國高中 藝術生活教師為研究母群,進行具代表性的抽樣後,實施問卷調查,了

在本研究計畫中,為能了解高中藝術生活課程政策的實施層面,將於第三年 以高中藝術生活教師、學生為對象,探討教師與學生對於高中藝術生活課程的詮 釋以及評價,並以焦點團體方式,建構教師與學生對於藝術生活課程的初步詮釋 以及評價。在建構初步資料之後,將根據收集資料,分別設計問卷,以全國高中 藝術生活教師為研究母群,進行具代表性的抽樣後,實施問卷調查,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