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丁雪茵、鄭伯壎(1994)。〈研究者角色與主觀性:以兩個研究為例〉。載於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 次科際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

丁碧雲(1984)。《兒童福利通論》。台北:中正。

王順民(2004)。〈兒童福利服務的新思維—育幼院機構照顧服務的困境、轉折 與展望〉。載於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主編),《二十一世紀福利國家 社會安全議題研討會會議手冊》,頁56-84。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 利系。

何雪鳳(2000)。《國中中輟生接受社會福利服務過程之因應行為探討》。東海大 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中。

但昭偉(1999)。〈教育工作者的四個惡德與兒童權利的保障〉。《學校行政》,2,

62-67。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周真真(2000)。《服務過程中案主權益維護之探討--以台北市居家照顧服務為 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 8,409-456。

邱智慧(1988)。《家庭模式兒童福利機構內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中國文化 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

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7。台北:巨流。

胡慧嫈(1996)。〈社會工作者協助未成年從娼少女之途徑—未成年從娼少女認

知處遇方案探討〉。《社區發展季刊》,76,102-112。

胡慧嫈(2006)。〈孩子回「家」時—兒少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對逃離案主返院的 處遇困境與因應歷程之省思〉。《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第十二屆論文發 表會》。台中:東海大學。

胡慧嫈(2008)。〈『何〈處是而家』-從兒少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對逃離院生返院 之處遇省思安置機構如何為「家」〉。論文發表於《靜宜大學「青少年兒 童及少年權益:行動與挑戰學術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 福利系。

徐德慧、蔡怡佳(1995)。〈「離合」在青少年發展歷程的意義〉。《本土心理學 研究》,3,93-140。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 秘密--研究倫理》,頁31-84。台北:三民。

陳宇嘉、姚淑芬(1995)。《不幸少女生涯期待報告》。雲林:雲林教養院。

陳玫伶(2006)。〈兒童及少年機構安置服務的內涵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 114,324-335 。

陳國強(主編)(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恩楷。

陳皎眉(1994)。《台北市少年福利服務網絡建構之研究-雛妓心理特質及其對 策探討》。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陳皎眉(1995)。《「機構工作模式-雛妓的團體輔導」研究成果報告》。台北:

內政部社會司。

陳慧女(1992)。《從娼少女之個人及家庭特質與其逃家行為之分析》。東吳大 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淑華(2007)。〈機構安置:保護他(她)?傷害他(她)?-兒童少年保護工作 人員眼中之機構虐待圖像〉。《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6,1-36。

彭淑華(編著)(2003)。《台閩地區兒童福利機構第一次評鑑評鑑總報告(育 幼機構)》(未出版)。台北:內政部兒童局。

曾華源(1996)。《強化不幸少年教養輔導方案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游淑華(1996)。《從事色情工作雛妓生活現況之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雅君(2008)。《社會福利服務方案對高風險少年充權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戲劇表達活動方案為例》。靜宜大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秋芬(1996)。《社會工作員對兒童保護案件處遇計畫的價值抉擇之研究》。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榮利(1987)。《社會工作理論與模式》。台北:五南。

廖榮利(1994)。〈社會生態系統與人類社會行為-從人體特質與社區生活面探 討〉。《社區發展季刊》,66,82-90。

廖鳳池(1990)。《認知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天馬文化。

劉玉鈴(2002)。《女性社工員性別意識對專業關係之影響—以婚姻暴力防制社 會工作員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

劉秀娟(2000)。〈兒童福利的資源網絡與服務推展〉。載於馮燕等(編著),《兒 童福利》,頁173-195。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蔡怡佳(1992)《從國中離家少女的敘說探討「離」在青少年發展歷程的意義》。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麗燕(2002)。〈保護措施與案主權益的平衡〉。論文發表於《「折翼天使的「另 類天堂」兒少安置機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勵馨社會 福利事業基金會主辦。

蕭建民、曾鎮平(1993)。〈不幸少女對機構需求之研究:以雲林教養院的學藝 學員為例〉。未出版。

賴秀芬、郭淑珍。(1996)。〈行動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 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39-248。台北:巨流。

謝秀芬(1980)。〈個案工作的基本概念〉。《社會建設》,39,16-24。

簡春安、鄒平宜(1998)。《社會工作與質性研究。社會工作研究法(第五章)》。 台北:巨流。

嚴祥鸞(1996a)〈訪談的倫理和政治-研究者的自我反思〉。論文發表於《拓邊 /扣邊:社會學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系、台灣社會學社主辦。

嚴祥鸞(1996b)〈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 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2。台北:巨流。

Amir, Y. (1969). Contact hypothesis in the ethnic rel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1,319-342.

Aronson, E., T. D. Wilson, & R. M. Akert(原著),余伯泉、李茂興(合譯)

(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弘智。

Baron, R. A., & D. Byrne(原著),曾華源、劉曉春(合譯)(2000)。《社會心 理學》。台北:洪葉。

Baron, R. A., Byrne, D., & Branscombe, N. R.(原著),梁家瑜(譯)(2009)。《社 會心理學》。台北:心理。

Barker, R. L. (2003). Social work dictionary (5th ed). Washington, DC: NASW.

Bodenhausen, G. V., G. P. Kramer, & K. Susser (1994). Happiness and stereotypic thinking in social judg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 621-632.

Boss, P. (1988). Family stress management.CA: Sage.

Bradshaw, J.(原著),鄭玉英、趙家玉(合譯)(1993)。〈家庭會傷人—自我 重生的契機〉。台北:張老師文化。

Elliot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Gilbert, D. T. & J. G. Hixon (1991) The trouble of thinking: Ac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ereotypic belief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509-517.

Hart, E., & M. Bond (1995). Action Research for Health and Social Care : A Guide to Practic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Hollis, F. (1972) Casework: A Psychosocial Therapy (2nd). Random House.

Holter, I. M., & D. Schwartz-Barcott (1993). Action Research : What Is It ? How

Has It Been Used and How Can It Be Used in Nursing ?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8, 298-304.

Jussim, L., Nelson, T. F., Manis, M., & S. Soffin (1995). Prejudice, stereotypes, and Labeling effects: Sources of bias in person persp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 509-517.

Kettner, P. M., R. M. Moroney, & L. L. Martin(原著),高迪理(譯)(1999)。《服 務方案之設計與管理》。台北:揚智。

Kemmis, S. & R. McTaggart (1982).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Austral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Kunda, Z., & K. C. Oleson (1995). Matintaining stereotypes in the face of disconfirmatyion: Constructing grounds for subtyping devia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 565-579.

Lee, Y. T., & V. Ottati(1993). Determinants of ingroup and outgroup perceptions of heterogeneity : An investigation of Sino-American differenc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5, 146-158.

Lieberman, M. A.(1980).Group methods. In F.H.Hanfer,& A.P. Goldstein, Macrae, C.N., Hewstone, M. & Griffiths, R. J.(1993). Processing load and memory for stereotype-based infor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3, 77-87.

Light, D., & S. Keller 原著),林義男(譯)(1988)。《社會學(精節本)》。台北:

巨流。

Mann, L., & D. A. Sabatino(原著),黃慧真(譯)(1994)。《認知過程的原理

-補救與特殊教育上的應用》。台北:心理。

McNiff, J., P. Lomax, & J. Whitehead (1996). 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London, Routledge.

McNiff, J., P. Lomax, & J. Whitehead(原著),吳美枝、何禮恩(合譯)(2001)。

《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濤石。

McNiff, J. & J. Whitehead(原著),朱仲謀(譯)(2001/2004)。〈行動研究—原 理與實作〉。台北。台灣:五南。

Patton, M. Q.(原著),吳芝儀、李奉儒(合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

台北:桂冠。

Payne, M.(原著),周文琪、葉琇珊(等譯)(1995)。《當代社會工作:批判 與導讀》。台北:五南。

Pettigrew, T. F. (1981). Extending the stereotype concept. In D. L. Hamilton (Ed.), Cognitive Processes in stereotyping and intergroup behavior(pp.303-331).

Hillsdale, NJ : Erlbau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 173-185

Pettigrew, T. F. (1997). Gemeralized Intergroup contact effects on prejudice.

Philip, N., & B. Newman(原著),郭靜晃、吳幸玲(合譯)(1994)。《發展心 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Rycjlak, J. F.( 1981).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and psychotherapy A theory-contraction approach.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Scherz, Fronce E. (1970).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amily Therapy of Theories of Social Casework, edited by Robert W. Roberts and Probert H. Ne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don .

Taifel, H., & J. C.Turner(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G.. Austin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2nd ed., pp. 7-24). Monterey, CA: Brooks-cole.

White, R. K. (1977). Misperception in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3, 190-221

Wilder, D. A. (1984). Intergroup contact : The typical member and the exception to the ru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0, 177-19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