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聆聽音樂後情緒的測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聆聽音樂後情緒的測量

楊治良(1997)指出傳統心理學研究情緒的基本方法可蓋括兩種:印象法 (impression method)和表現法(expression method),印象法乃是通過談話或問答 來了解受試的情緒體驗,其典型方法是:給受試一個情緒刺激,然後要求受試者 報告他內部體驗,而此法主要缺點是帶有較多的主觀色彩,且來自不同受試者情 緒體驗的內省報告,在比較時發生困難,例如實驗者很難判斷一個受試者所說的 情緒形容詞,並不等於另一個受試者所說的形容詞;而表現法是將有機體的生理 和行為變化作為情緒的指標加以測量和記錄,主要優點是較為客觀,今日的研究 者可使用各種電子儀器,以各種方法測量並記錄伴隨情緒發生的生理變化,以達 到對情緒較為客觀的測量。但要注意的是,伴隨情緒的生理變化本身並不等同於 情緒,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對生理變化的測量只是對有機體「喚醒」水平的測量。

因此,情緒研究者一般認為,比較適宜的做法是兩者併用,既用表現法取得對情 緒的客觀記錄,又用印象法記錄受試者的主觀體驗。

丁紹璠(2008)也指出情緒的喚醒與兩因素有關:一是生理機能的激發,二是 認知的參與,音樂作為一種刺激源,激發個體生理機能產生變化,使個體產生主 觀體驗,是愉悅或憂傷,需要個體認知活動的參與,亦即情感就是音樂與個體的 認知活動交互作用的產物。

薑萊(2007)認為情緒測量中最常用的檢測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是自陳報告 (self-report)。其測量的方法是在受試者進行一段音樂體驗後,讓受試者自主報 告其情緒體驗。近年來,實驗中多採用的是情緒量表或問卷調查的形式。如最常 用的心境測量量表--形容詞核對表(簡稱ACL),即是讓受試者聆聽體驗後,選擇 與其心境狀態相符的情緒描述形容詞,向研究者陳述報告他的主觀感受是愉快的 還是不愉快的,是壓抑的還是興奮的等等,用這類量表可測查受試者即時存在和 體驗著的情緒;其二是生理測量,對生理心理學家來說,通過對自主神經和中樞

20

神經系統生理資訊的測量,來反應情緒的變化是最基礎及傳統的一種實驗方式。

在當代對情緒的研究中,更是少不了對生理反應的即時測量。然而,Scherer (1994) 卻針對受試者自陳聆聽音樂時,所使用的文字選單提出意見,認為一般研究測量 音樂的情感使用了語言標籤(linguistic labels),這些字句標籤很容易造成一些問 題,因為這鼓勵實驗參與者簡化他們真正經驗到的感受(引自Bigand 等人,

2005)。同時,Whang、 J. E Kim 及C. J Kim (1996)指出目前對於聲音所產生的 情緒以及愉悅性反應的量測,多屬於主觀的問卷測量,例如1957由Osgood與其 同事發展出的語意分析法。然而近年來由於科技的發展,人類心理客觀的反應可 以藉由儀器將生理訊號伴隨而得的心理反應加以測量,且不會對人類造成負面的 影響,因此運用此類儀器可將心理的狀態藉由生理訊號加以質化與量化的分析 (引自簡佑宏、陳建雄、黃室苗、張文德及江潤華,2005)。

Lewis (2002)在其論文中提及,人類有機體引發情緒反應的同時,必定會伴 隨著低級自主神經系統(心率、呼吸、皮溫、汗腺等)一系列生理指標的變化,以 及一系列高級生理反應信號(流淚、顫抖等)。對情緒這種動態的心理現象之評價 來說,生理測量的一個優點便是它的客觀性,自主神經系統不受任何有意識的主 觀因素影響,以有效地檢測受試者是否確實發生了情緒反應(引自薑萊,2007)。

綜合上述論點,音樂喚起情緒受到認知以及生理反應的影響,為了減少如 Scherer 等學者對於主觀認知誤差之擔心,故而加入生理儀器測量。結合認知評 量及生理數據的變化,更能有效判斷聆聽者的情緒反應。

本研究彙整以往進行音樂情緒研究之相關理論文獻,以求更了解音樂情緒反 應的測量方式,作為本實驗進行的方針:

一、 音樂情緒反應的認知評量

音樂透過聆聽者的認知功能才產生情緒反應,認知學家的觀點,認為是聆聽 者辨識音樂中的情感後,而表達出了情緒感受。Gard (1997)提出這樣的看法:

這是源自於胎兒對聲音的反應,因為早期的連結,聽覺相對於視覺更能喚起情緒

21

反應,同時音樂也能啟動記憶,讓我們想起過去曾有的經驗。丁紹璠(2008)認為 從音樂心理學視角思量,聆聽者對於音樂的情感反應是一種物質現象—音樂激起 了機體的強烈反應繼而使個體產生了主觀體驗;而從社會心理學審視,聆聽者對 於音樂的情感反應是一種社會及文化現象—是聆聽者個體情感傳達的方式之一。

人們通過音樂進行認識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首先是先認識客觀存在的音響 運動,其次是它的民族特點、時代風格、體裁樣式以及作曲家想表現的某種情緒 或情感。也許聽者在樂曲中捕捉到某種與自然或現實世界中某一事物的音響特徵 相類似的音型時,會通過聯想而去「認識」某一種客觀現象,如自然界的某種事 物、某一生活場景等。但這種判斷和認識往往是音樂表現手法的經驗累積和一定 的音樂知識為前提的(宋艷,2007)。想像可以幫助被音樂激蕩起來的情感去尋覓 它依附的對應物,即是「客觀現象」。它可以幫助人們將儲存於內心的生活表象 和藝術表象重新組合,表現音樂的情緒、情感,這些對應物即「心中景」,不是 原始的、自然型態的,而是經過欣賞者頭腦的加工、提煉,因而更典型,更具有 美感價值。所以說,音樂想像力又是人腦意識對音樂作出的畫面補充 (曹藝峰,

2007)。陳聲鋼(2006)也指出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只有在有內心聽覺參與的情況 下,才能把外在的物理震動波內化成音樂活動的樂音感受,也才能把所聽到的物 理音高轉化成心理音高,從而產生音樂形象,理解和感悟音樂作品。

薑萊(2007) 指出,關於音樂與情緒反應,人們已達成這樣的共識:音樂是 人類情感體驗的產物,出於人的內心活動,反過來又對人的內心活動產生影響。

人在聽音樂時,情緒便會產生波動,其實作用在於改變人的行為。音樂,同語言 一樣,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腦科學家推測,人們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人 類有機體內部似乎有某種生物結構負責引發人類得到一定的情緒體驗。

人們的情緒反應已被證實與認知歷程有關,因此部分研究也憑藉聆聽者聆聽 音樂後的認知判斷,來作為探測音樂情緒反應的方式。黃靜芳與吳舜文(2007)

為了瞭解音樂聆賞與情緒反應的關聯性,自編「音樂聆賞情緒量表」 (Scale of

22

Music Listening Emotion)。題目編製為「快樂的-悲傷的(happy-sad)」、「激動 的-平靜的(agitated-calm)」、「幽默的-嚴肅的(humorous-serious)」、「熱切 的-沮喪的(longing-depressed)」、「壯闊的-細緻的(majestic-delicate)」。最後 採用語意區分技術,訂定聆聽音樂時五向度情緒,每向度採用五點式量表加以陳 述,如:「快樂的」為「5」,「悲傷的」為「1」,其間的等級依此類推,以實 際瞭解受試者在聆賞樂曲時之情緒反應。以179 位修習音樂通識課程的大學生為 研究對象,選取12 首音樂,以隨機選取的方式播放長度二分鐘的音樂,每首音 樂間隔30 秒;研究指出,由五個情緒向度的角度來看,可發現全部樂曲中,高 達 91.67%的樂曲可產生「快樂的-悲傷的」、「激動的-平靜的」的情緒;約 有 66.67%的樂曲能產生「熱切的-沮喪的」與「壯闊的-細緻的」之情緒;但 只有 58.33%的樂曲會產生「幽默的-嚴肅的」的反應。並認為這份研究結果與 情緒分類中,正負向及激勵程度可作呼應,正負向的分類可呼應「快樂的-悲傷 的」,而激勵程度(arousal)則近似於「激動的-平靜的」的情緒。聆賞者對整 體樂曲的熟悉程度將會影響其喜愛程度,兩者間具有顯著正相關,亦即熟悉度高 則喜愛度也高,熟悉度低則喜愛度相對較低。

而 Fischer 及 Krehbiel (2001)進行音樂喚起情緒的研究,邀請8位年齡介於 18至23歲的大學生進行實驗,這些實驗參與者平均受過4.25年的音樂課程訓練,

但皆非主修音樂的大學生。參與者皆須完成兩階段各30分鐘的實驗,第一個是屬 於思考情境("Think" condition)的實驗,要求這些學生藉由對作曲者及演奏者的 認識,指出他們認為且預期音樂會喚起哪些情緒?第二個是屬於感受情境("Feel"

condition)的實驗,要求學生指出聆聽音樂時,他們當下的情緒反應。同時主試 者使用電腦設備,在螢幕上顯示出情緒向度,該向度是引用Barrett及Russell (1999) 訂定情緒環(emotion circumplex),採用兩向度的架構來定義音樂情緒,兩向度分 別是愉悅(pleasantness)及激發程度(activation),正向感受(positive feelings)的文 字顯示在右半圈;負向感受(negative feelings)的文字顯示在左半圈;而激發程度

23

較高的情緒在上半位置;激發程度較低的情緒在下半位置。

同時螢幕上有一個紅色的「X」符號,參與者可以使用滑鼠移動螢幕上的「X」

至他們感受到的情緒文字,而當參與者感受到情緒改變時,則再移動螢幕上的

「X」至更適切的情緒文字,比方實驗參與者感受到平靜的情緒,則將「X」移 動到螢幕上有「平靜」這個文字的位置,若接下來受試者感到緊張,則再將「X」

移動到螢幕上有「緊張」這個文字的位置。

主試者以隨機的方式播放如 John oltrane 的“Alabama”、Rimsky-Korsakov 的

“Scheherazade”、J.S. Bach 的“Sarabande, Suite # 6 D Major”……等十首無人聲的 音樂,每首播放1 至 2 分鐘。

這份研究兩階段的實驗目的在於驗證「思考」與「感受」的情境下,對愉悅 或活化程度兩向度的交叉比較,亦即「思考」該音樂情緒的愉悅程度及活化程度;

另外也「感受」該音樂情緒的愉悅程度及活化程度。此研究結果發現,不論運用 思考或是運用感受模式,音樂喚起的情緒多數是呈現正相關的,但其中三首音樂

另外也「感受」該音樂情緒的愉悅程度及活化程度。此研究結果發現,不論運用 思考或是運用感受模式,音樂喚起的情緒多數是呈現正相關的,但其中三首音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