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

第三節 GPS 輔助自率光束法空三平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0.02 -0.46 -0.77 -0.02 0.01 0.00 0.29 -0.04 -0.06 -0.02 -0.85 -0.07 -0.38 0.01 0.50

κ 0.38 0.07 0.00 0.00 -0.14 -0.01 X0 0.02 0.00 0.01 0.38 0.00

Y0 0.06 -0.16 0.00 -0.42 Z0 0.02 0.01 0.56

x0 0.00 -0.18 y0 -0.04

f

圖 3- 11 GPS 輔助單像後方交會其未知數之間相關係數矩陣(袁修孝,2001) 但從過去研究顯示,GPS 定位成果因含有許多系統誤差,無法直接加 入自率光束法空三平差中作控制使用。其誤差來源包涵:(1) 將定位成果從 GPS 天線歸算至相機投影中心未精確; (2)時間內插不完全;(3) 週波脫落 未完全清除,將使得整數週波未定值求解含有誤差;(4) 橢球高與正高之間 高程基準不同之問題;(5) 未模式化之系統誤差:如大氣折光差、衛星軌道 誤差等。在第二章節文獻回顧曾提及線性漂移參數可解決上述第一項至第 五項所引起之系統誤差,但大多數文章介紹線性漂移參數皆著重於第二項 至第五項,針對第一項 GPS 天線至相機投影中心偏移量較少著墨,但對於 本研究而言,線性漂移參數是否能夠克服 GPS 天線至相機投影中心偏移量 無法量測才是考量重點,因此於此節將著重於克服天線至相機投影中心偏 移量無法量測之數學模式。

性漂移參數即可補償上述所提及之誤差(Fraser, 1995)。

每組線性漂移參數包含六個參數,三個常數項以及三個隨時間成線性 變化的乘數項。在光束法空三平差中,線性漂移參數可以利用附加參數的 形式加在觀測方程式中,因此整個 GPS 觀測方程式可將式 3-9 加上線性改 正參數而變成以下形式(Ackermann, 19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 曝光時與航帶開始之時間差 i : 表示第 i 張相片

因此,本研究可透過線性漂移參數消除 GPS 天線至相機投影中心偏移 量無法量測所帶來之系統誤差。過去研究雖提及可透過線性漂移參數補償 GPS 天線至相機投影中心偏移量無法量測問題,但文字著墨不多,實驗皆 是與週波脫落、整數週波未定值、高程基準問題一併處理,未有實驗單純 設計以附加漂移參數克服 GPS 天線至相機投影中心偏移量無法量測並驗證 其可行性。因此,本研究將透過實驗驗證線性漂移參數克服 GPS 天線至相 機投影中心無法量測之問題。

三、地面控制點佈設

上述於每條航帶加入一組線性漂移參數,空三平差系統將涵蓋更多未 知數,將造成航帶間幾何不足,導致法方程式奇異解,使得求解過程不穩 定的情形發生。因此,Ackermann(1994)曾對 GPS 輔助空三平差提出以下三 種地面控制點佈設方法,以加強幾何條件,解決奇異解問題:

(1) 將標準 20%側向重疊提升至 60%,見圖 3-13;

圖 3- 13 GPS 輔助空三平差地面控制點分佈圖(一) (Ackermann, 19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2) 航帶首尾增加鏈狀高控點,見圖 3-14;

圖 3- 14 GPS 輔助空三平差地面控制點分佈圖(二) (Ackermann, 1994) (3) 航帶首尾各增加一條正交航帶,見圖 3-15。

圖 3- 15 GPS 輔助空三平差地面控制點分佈圖(三) (Ackermann, 1994) 上述三種方法相較之下,方式(1)因左右重疊率提高情況之下,造成室 內空三處理工作更加繁重,較不符合經濟效益;而方式(2)的高控點則是必 須佈設在航帶重疊之處,才能有效控制高程精度,若重疊區不易設站或製 圖區不可及將造成問題。方式(3)可透過正交航帶有較好幾何條件及可靠度 較高,且在經濟效益考量之下,一般是建議採用方法(3)作為 GPS 輔助空三 使用的標準控制點佈設模式(Ackermann, 1994)。

而地面控制點來源,大部分研究皆採用高精度地面測量方式施測控制 點及供檢核用之檢核點,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時間及成本。隨著 GPS 技術發展,控制測量可藉由 RTK 施測,其操作容易且快速,並可透過內政 部公告之大地起伏程式求得大地起伏,便可快速將橢球高轉為正高,獲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輔助光束法區域網平差中,佈設於四角之地面控制點的可靠性相當差,並 且在 X、Y、Z 三坐標分量上的可靠度不均勻,只有在 X、Y、Z 坐標觀測 值包含粗差,且粗差在三分量達 240σ、108σ、131σ時,才可偵測出粗差 (袁修孝,2001)。因此,在使用點特徵航空影像控制資訊於 UAV 影像空三 之地面控制點來源時,必須確認地面控制點不含粗差,必須量測多次取平 均以確定地面控制點觀測無粗差。

談論到地面控制點配置,與 Ackermann(1994)所建議方式相比之下,本 研究 UAV 影像因使用非量測相機需引入自率附加參數,Ackermann 所提出 方法(2)及方法(3)是否仍適用,有待確定。另一方面,控制點資訊獲取容易,

隨著點特徵航空影像控制資訊發展及地面實測快速,三維地面控制資訊較 以往容易取得,因此本研究修改方法(2)形成第一種控制配置(見圖 3-16),

其高程控制點替換為全控點,使迭代過程穩定求解未知參數。

圖 3- 16 GPS 輔助自率光束法空三平差地面控制點配置一

而 Ackermann 所提方法(3)正交航帶控制點佈設方式,則形成本研究之 第二種及第三種控制配置,即將高程控制點替換為全控點(見圖 3-17 左)形 成第二種控制配製。第三種方式則是在正交航帶中央加設一全控點,而減 少首尾所需之高程控制點見圖 3-17 右。而正交航帶改良皆將地面控制點移 至南北航帶及東西航帶之重疊區,將地面控制點之控制效果提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圖 3- 17 GPS 輔助自率光束法空三平差地面控制點配置二(圖左)及三(圖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