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理論探討

2.3 PN 接面

圖 2.6 是 PN 接面的示意圖。為了簡化起見,我們將考慮一個步階接面 (step junction),其中在每個區域的掺雜濃度都是均勻的,而且在接面處為 陡峭的掺雜改變。在 N 型區中的多數載子電子會擴散進入 P 型區中,而在 P 型區中的多數載子電洞則會擴散進入 N 型區中。電子因擴散而離開 N 型 區,會留下帶正電的施體原子(donor);而電洞因擴散離開 P 型區,留下帶 負電的受體原子(acceptor)。在 N 型區及 P 型區中,正電荷及負電荷會在接 近接面的地方產生由正電荷至負電荷的電場。淨正電荷區及淨負電荷區稱 為空間電荷區(space charge region)或空乏區(depletion region) ,如圖 2.7 所 示。

P N

圖 2.6 PN 接面的簡化幾何結構

P N

-+ -+ -+ + + + + + + 空乏區

電場

圖 2.7 PN 接面的空乏區及電場圖

2.3.1 零外加電壓

當沒有電壓跨降在 PN 接面上,則接面是處於熱平衡的狀況—整個系 統的費米能階是一個固定的常數。在 P 型區與 N 型區間,傳導帶與價帶相 對於費米能階的位置會有所改變,因此在空乏區的地方,傳導帶和價帶的 能量必然會彎曲,如圖 2.8 所示。在 N 型區傳導帶中的電子試圖移動至 P 型區傳導帶會遇到一個位勢障礙。這個位勢障礙稱為內建位勢障礙(built-in potential barrier),以符號 Vbi表示。

圖 2.8 PN 接面在熱平衡時能帶圖

由能帶圖中,我們可知

最後,將(2.3)與(2.5)代入(2.1)中,可得到步階接面的內建位勢障礙為

V kT

對一維的分析而言,電場可由帕松方程式(Poisson equation)來決定

d x

N x

a p

= N x

d n (2.11)

圖 2.11 PN 接面中整個空乏區的電位

PN 接面空乏區的長度稱空間電荷寬度(space charge width)。可將(2.11) 改寫成

同樣的,由(2.11)代入(2.14)亦可求得

x V

2.3.2 反向偏壓

在 N 型區相對於 P 型區之間加上一個正電壓時,則半導體將不再是處 在一個平衡狀態下,通過系統的費米能階也不再是固定不變的,如圖 2.12 所示。由於正電壓在圖 2.12 的電子位能圖中是往下遞增的,N 型區的費米 能階會低於 P 型區的費米能階。

圖 2.12 反向偏壓 PN 接面能帶圖

在外加位勢是反向偏壓時,標示為

V

total的總位勢障礙升高,

V

total

=

φFn

+

φFp

+ V

R

= V

bi

+ V

R (2.19)

其中

V

R是外加反向偏壓電壓的大小,

V

bi是在熱平衡時所定義的內建位勢障 礙。

由於外加電壓的作用,空間電荷區中的電場會升高。電場是源自於正 電荷,而會在負電荷處終止;這表示如果電場升高,正電荷與負電荷的數 目必須增大。因此只有當空間電荷寬度

W

增大時,空乏區中的正電荷及負 電荷數目才能增加。所以空間電荷寬度

W

會隨著反向偏壓

V

R的增加而變

將內建位勢障礙用總位勢障礙來取代,由(2.18),可以得到空間電荷寬

2.3.3 順向偏壓

圖 2.13 順向偏壓 PN 接面能帶圖

在順向偏壓的情況下,由於總位勢障礙被降低了,如圖 2.13 所示。較 小的位勢障礙意指電場也會被降低。較小的電場則無法將電子與電洞分別 拉回 N 型區與 P 型區。電洞將會由 P 型區中流向 N 型區;電子則由 N 型 區流向 P 型區。這種電荷的流動會產生一個通過接面的電流。電流密度與 順偏電壓的關係[18]如下

J J eV

S

kT

= F

a

HG I KJ L NM O

QP

exp 1

(2.26) 其中

J

s為理想反向飽和電流密度,

V

a為外加順偏電壓。由(2.26)可知,順 向偏壓電流是順向偏壓電壓的指數函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