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S-P 表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 S-P 表分析理論之內容與意義;第二節探討部分 給分;第三節則是針對試題分析的內容予以探討。

第一節 S-P 表

壹、S-P表

S-P表理論(Student-Problem Chart Analysis Theory),是用來加以分析學生 與問題的作答反應組型,由日本學者佐藤隆博(Takahiro Sato)博士所提出(Sato, T. 1980),其中的S代表的是學生(Student),而P代表的是問題(Problem),

也就是試卷中的試題。

作答的結果是由對和錯來反應,也就是沒有所謂的答對一半的結果,由「1」、

「0」來表示,沒有所謂0.5的結果,所以比較適合是非題或單選的選擇題題型,

因而在國中、國小的試題題型中,最常出現的是非題和選擇題就非常適合用以S-P 表分析理論來加以分析。

S-P表理論歸納學生的學習類型與試題優劣,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與 狀況,也可以改善試題好壞(葉律吟,2009),進而能更有效的提升整體學生的 學習方向。

一、製作S-P表

在進行S-P表分析之前,都要先將測驗結果做適當的整理,在經過整理後的資 料,就可以歸納出一些規則,再由統計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差異後,就可以當作 測驗後的檢討依據。以下再針對S-P原始資料表、排序後S-P資料表、S曲線、P 曲線、差異係數和完美量尺詳加說明之。

(一) S-P原始資料表

將學生的考試結果資料蒐集整理後,先以學生的座號和試題的題號排序,可 以得出一個N×M階矩陣資料,而N代表學生的數量,M代表考試題目的數量,而

6

矩陣上的資料中,其中「1」代表答題為第n個學生中的第m題的答題結果為正確,

而「0」則代表相反,為答題錯誤,這個NxM階矩陣且未經任何處理的考試結果 資料稱之為「S-P原始資料表」,如表2-1-1所示(余民寧,2002)。

表2-1-1 S-P原始資料表

(二) 排序後S-P資料表

先依據學生答對題數的多寡,由上往下排列,答對題數越多的學生排在越上 面,越少排在越下面,相同步驟,再依據試題的答對人數的多寡,由左至右排列,

答對人數越多的試題排在越左邊,越少排在越右邊,如表2-1-2為完成排序後的 S-P資料表(余民寧,2002)。

P S

試題號碼 總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 學

生 座 號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 2 1 0 0 1 1 1 1 1 0 1 7 3 1 1 0 1 1 0 1 0 1 0 6 4 1 1 1 0 1 1 0 1 0 1 7 5 0 1 0 1 1 0 1 1 1 1 7 答對

人數

4 4 2 4 5 3 4 4 3 4 37

7

8

9

尺」是 S 曲線與 P 曲線分離的情形,用以測量兩曲線分離程度的量化指標,即為 差異係數,通常以 D符號來表示。

佐藤隆博認為在正常情況下,差異係數 D會介於 0 到 1 之間(佐藤隆博,1975;

1985)。在大多數的實例中,當 D 0.4 時,係指教師授課與學習者反應兼具高 密切性(宮地功,1997;勘久保庆一,1988);形成性測驗是以 D 0.4 前後而 標準學力測驗是以 D 0.5 左右為標準值;標準學力測驗或形成性測驗以 D 0.6,形成性非選擇測驗以 D 0.5,來顯示教師應注意學習者對測驗表徵含有異 質因素,應檢討對學習者的指導過程,並適當的修改(佐藤隆博,1985;勘久保 庆一,1988)。

表 2-1-5 差異係數說明 差異係數 情況說明

正常的範圍 0~1 之間 0.4~0.5 標準值

0 學生能力與試題難度相符,是為最完美狀態

>0.6或 0.4 表示測驗含有異質因素,應注意學生的作答狀況,或對試題做 檢討與修改

2.學生注意係數(caution index for student,簡稱 CS)

S-P 表理論的「注意係數」是使用於判斷個別學生和試題是否有異常現象的 指標,一為「學生注意係數」,一為「試題注意係數」。注意係數指的是 S-P 表資 料的實際反應組型與完美反應組型的差異,佔完美反應組型之最大差異的一種比 值,當注意係數值愈大,即表示反應組型愈為異常或不尋常的情況愈嚴重,注意 係數值愈小則相反。學生注意係數以下列公式表示之:

10

資料來源:Sato, 1980; Sato & Kurata, 1997 圖 2-1-1 學生診斷分布圖

本研究應用學生注意係數分析,將學生的學習類型,區分成六大類型:學習 穩定型、粗心大意型、努力不足型、缺乏充分型、學力不足型、學習異常型等六 種學習類型。

3.試題注意係數(caution index for items,簡稱 CP)

根據試題的注意係數和答對人數百分比,診斷個別試題品質的良窳與適當性,

11

資料來源:Sato, 1980; Sato & Kurata, 1997 二、部分給分 S-P 表

12

13

表 2-1-6 部分給分 S-P 原表 試題

學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總分 1 0 1 .7 1 1 0 0 1 1 .3 6 2 0.5 1 .9 1 1 1 1 1 1 .6 9 3 0.5 1 .6 1 1 1 1 0 1 .4 7.5 4 1 1 .7 1 1 0 0 1 1 .3 7 5 1 1 1 1 1 1 1 1 1 1 10 6 1 1 .8 1 1 1 1 1 0 .7 8.5 7 0.5 1 .5 1 1 1 1 1 0 .5 7.5 8 1 1 .7 1 1 0 1 1 1 .3 8 9 0 1 .5 1 1 0 1 1 1 .5 7 10 0.5 1 .6 1 0 0 1 1 1 .4 6.5 積分 6 10 7 10 9 5 8 9 8 5 77

資料來源:俞克斌、許天維(2012)

由表 2-1-6 可知學生 1 答對題目 2,4,5,8,9;答錯 1,6;部分答對 3,10,喔 而得總分 6 分,將原表依照每位學生得分總分高低,由上往下依序排列,如有總 分相同時,則依與積分的點二系列相關係數從大道小順序排列,如表 2-1-7。

14

表 2-1-7 按學生總分高低,由上往下排列 試題

學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總分 5 1 1 1 1 1 1 1 1 1 1 10 2 .5 1 .9 1 1 1 1 1 1 .6 9 6 1 1 .8 1 1 1 1 1 0 .7 8.5 8 1 1 .7 1 1 0 1 1 1 .3 8 3 .5 1 .6 1 1 1 1 0 1 .4 7.5 7 .5 1 .5 1 1 1 1 1 0 .5 7.5 4 1 1 .7 1 1 0 0 1 1 .3 7 9 0 1 .5 1 1 0 1 1 1 .5 7 10 .5 1 .6 1 0 0 1 1 1 .4 6.5

1 0 1 .7 1 1 0 0 1 1 .3 6 積分 6 10 7 10 9 5 8 9 8 5 77

接下來,按照試題答對人數積分多者,由左到右依序排列,遇有相同積分之 試題,亦可依與總分的點二系列相關從大到小順序排列,如表 2-1-8。

15

表 2-1-8 按試題答對人數積分多寡,由左至右排列 試題

學生 2 4 5 8 7 9 3 1 6 10 總分 5 1 1 1 1 1 1 1 1 1 1 10 2 1 1 1 1 1 1 .9 .5 1 .6 9 6 1 1 1 1 1 0 .8 1 1 .7 8.5 8 1 1 1 1 1 1 .7 1 0 .3 8 3 1 1 1 0 1 1 .6 .5 1 .4 7.5 7 1 1 1 1 1 0 .5 .5 1 .5 7.5 4 1 1 1 1 0 1 .7 1 0 .3 7 9 1 1 1 1 1 1 .5 0 0 .5 7 10 1 1 0 1 1 1 .6 .5 0 .4 6.5

1 1 1 1 1 0 1 .7 0 0 .3 6 積分 10 10 9 9 8 8 7 6 5 5 77

最後,根據每位學生答對題數的總分,從左向右數出與總分相同之試題個數,

並在右邊畫上一條分界線,由高分往低分畫出每位學生總分相對應的分界線,再 將這些分界線的下方利用直線連接,則會形成一階梯狀之曲線,此曲線即稱為「S 曲線」,如表 2-1-9 的實線所示。同理,依據每道試題答對人數的積分,從上往 下數出與積分相同之學生個數,並在旗下邊畫上一條分界線,由左端往右端分別 畫出每道試題之答對人數積分所對應的分界線,則會形成一階梯狀之曲線,此曲 線即稱為「P 曲線」,如無表 2-1-9 的虛線所示。

16

表 2-1-9 畫出 S 曲線(實線)P 曲線(虛線)

試題

學生 2 4 5 8 7 9 3 1 6 10 總分 5 1 1 1 1 1 1 1 1 1 1 10 2 1 1 1 1 1 1 .9 .5 1 .6 9 6 1 1 1 1 1 0 .8 1 1 .7 8.5 8 1 1 1 1 1 1 .7 1 0 .3 8 3 1 1 1 0 1 1 .6 .5 1 .4 7.5 7 1 1 1 1 1 0 .5 .5 1 .5 7.5 4 1 1 1 1 0 1 .7 1 0 .3 7 9 1 1 1 1 1 1 .5 0 0 .5 7 10 1 1 0 1 1 1 .6 .5 0 .4 6.5

1 1 1 1 1 0 1 .7 0 0 .3 6 積分 10 10 9 9 8 8 7 6 5 5 77

S 曲線士紙學生得分的累加分不曲線,是用來區分學生答對與答錯的分界線。

而 P 曲線士紙試題答對人數的累加分佈曲線,是用來區分試題答對與答錯人數的 分界線。排列再 S-P 表左上者,代表能力較好之學生愈較簡單之試題,大多數是 被期望答對的試題,所以,這個區域應該出現大多數的 1。相反,在 S-P 表右下 方者,應該出現大多數的 0。以學生 3 為例,x = 7.5;m = [x ] = [7.5] = 7;

又 x= = 7.7,故得

CS3= 1 − × × . × . × . . × .

× . . × .

= 1 −59.2 − 57.75

64 − 57.75 = 1 − 0.232 = 0.768 此外,又以題目 3 為例,x = 7; = [x ] = [7] = 7;

17

18

19

20

21

構。

許芳郡(2009) 施測對象為國小五年級 934 位 學生及國小六年級 724 位學 生,施測內容為 16 題的填空 題,依解題情況分別給予 0 或 1 分,答案正確給 1 分,錯誤 或空白則不給分。

整合 S-P 表以及多元計分 次序理論的分析,可發現 不同類 型的學 生之 概念 階層結構特徵,顯示整合 分析具 有實務 上之 重要 功能,可提供教師在認知 診斷及 進行補 救教 學上 之參考。

在相關研究中,發覺 S-P 表的研究中,大都是使用二元計分的測驗,甚少使 用非二元計分的測驗,本研究採取部分給分 S-P 表以協助老師及學生瞭解其學習 狀況。

2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