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03特招自然科.doc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3特招自然科.doc"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03

國中特色招生

自 然 科 題 本

(   ) 1. 某高山中河谷兩側的岩壁上,觀察到曾經生活於海洋的生物化石裸露於表面,從 上述內容推測,該地的地層必曾受到下列何組作用的影響? (A) 板塊張裂的沉降作用與河水的侵蝕作用 (B) 板塊張裂的沉降作用與河水的沉積作用 (C) 板塊擠壓的抬升作用與河水的侵蝕作用 (D) 板塊擠壓的抬升作用與河水的沉積作用 【答案】C 【解析】欲看到生活在海洋的生物化石出現於高山的岩壁上,必須要經過地層抬升的 作用,之後還需要經過河水的侵蝕作用,才能夠使地層當中的化石出露於河 谷兩側的岩壁之上。 (   ) 2. 右圖為某日地面天氣簡圖,圖中甲、乙為兩個 氣壓系統。依據此圖判斷,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 確? (A) 此時臺灣北部為晴朗天氣 (B) 此時影響臺灣天氣的鋒面為冷鋒 (C) 依等壓線分布判斷,甲、乙皆為高氣壓 (D) 當甲增強且乙減弱時,鋒面將往西北移動 【答案】C 【解析】由天氣圖中的等壓線可推知,甲、乙皆為高氣壓,臺灣上空有滯留鋒。(A) 此時台灣北部由於有滯留鋒過境,故為陰雨天氣; (B) 此時影響台灣天氣的 鋒面為滯留鋒;(D) 當甲(大陸冷氣團)增強而乙(太平洋暖氣團)減弱時, 由於大陸冷氣團的勢力較大,此時滯留鋒會往東南方移動。 (   ) 3. 某種生物分別在甲、乙區皆有族群分布,已知某日 甲區的平均氣溫為 34℃ ,乙區的平均氣溫為 27 ℃ ,科學家分別記錄甲、乙兩區中此種生物在當日 的體溫變化,如右圖所示。根據此資料推測,有關此 種生物的體溫調節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A) 主要藉由脂肪的代謝來增加體溫 (B) 主要藉由體溫調節中樞維持體溫 (C) 主要藉由肌肉的收縮來調節體溫 (D) 主要藉由外界的熱量來改變體溫 【答案】D 【解析】題目中有提及是「同一種生物」分布在不同的甲區和乙區,則甲區的體溫範 圍在 31℃ ~ 35℃ 左右,但在乙地區的體溫範圍約在 24℃ ~ 28℃ ,顯 示該生物可在不同的區域表現不同的體溫,故屬於「外溫動物」。其體溫調 控主要是根據外界的環境變動來調整。

(2)

(    ) 4. 某種植物能進行 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已知此種植物的花瓣顏色是由一 對等位基因所控制,紫色為顯性(A ),白色為隱性 (a )。右表為此種植物的某一親代與其子代的性狀表 現和基因型,在不考慮突變的情況下,依據此表判斷該親代的生殖方式,下列敘述 何者最合理? (A) 依據基因型可確定為有性生殖 (B) 依據基因型可確定為無性生殖 (C) 依據性狀表現可確定為有性生殖 (D) 依據性狀表現可確定為無性生殖 【答案】A 【解析】親代的基因型為AA ,表現型為紫色(顯性);後代的基因型為 Aa ,在無 突變的狀況下應該是進行有性生殖。且親代AA 必定與 Aa 或aa的該種植物 雜交之後,才有機會產生後代為 Aa 基因型的表現。 (   ) 5. 利用擴散作用的原理,廠商可將咖啡豆浸泡在適當的溶液中,以改變咖啡豆中可 溶於水的「香味成分X 」及「咖啡因」之濃度,其裝置簡單表示如下圖。現有甲、 乙、丙、丁四種溶液,其內的香味成分X 及咖啡因之濃度,如下表所示。已知某種 咖啡豆原本含有26%的香味成分 X 及 1.20 %的咖啡因,若只想降低咖啡豆中咖啡因 的濃度,且維持原有香味成分X 的濃度,則應選用下列哪一溶液浸泡? 溶液代號 香味成分X 濃度 咖啡因濃 度 甲 5 % 0.01 % 乙 26% 1.20 % 丙 26% 0.01 % 丁 5 % 1.20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此題所要測驗的概念需要符合兩大條件,第一需要符合原有的X 濃度,那麼 只剩下丙可做選擇;另外一條件須符合咖啡因要降低,那麼只有丙的溶液符 合該兩個條件。 (   ) 6. 宇宙中有甲恆星及乙星系。下列有關兩者與太陽系、銀河系的推論,何者最合理? (A) 若甲恆星在太陽系內,則甲恆星一定也在乙星系內 (B) 若甲恆星在乙星系內,則甲恆星一定也在銀河系內 (C) 若甲恆星在太陽系內,則甲恆星一定也在銀河系內 (D) 若甲恆星在銀河系內,則甲恆星一定也在太陽系內 【答案】C 【解析】星系由大量恆星、星雲、星團所構成,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當中,而乙星系與 銀河系同屬於星系階層,位於銀河系之外。(A) 若甲恆星位於太陽系內,由 於乙星系與銀河系同屬於星系階層,同樣為大量的恆星所構成,所以甲恆星 不可能同時位於乙星系當中; (B) 若甲恆星在乙星系內,由於乙星系與銀河 親代 子代 性狀表現 紫花 紫花 基因型 AA Aa

(3)

系同屬於星系階層,同樣為大量的恆星所構成,所以甲恆星不可能同時位於 銀河系當中;(D) 若甲恆星在銀河系內,由於銀河系由大量恆星構成,甲恆 星不一定位於太陽系當中。 (   ) 7. 右圖為小正家附近某斷層的剖面示意圖。有一天 斷層上的P 處岩層開始斷裂錯動而引發地震,參考 圖上的標示,小正家離震央的距離大約有多遠? (A) 5 公里 (B) 6 公里 (C) 7 公里 (D) 10 公里 【答案】B 【解析】震央位於震源正上方的地表投影處,圖中P 處岩層開始斷裂錯動,可知 P 處 為震源,P 處正上方的地表投影處為震央,小正家離震央的水平距離大約有 6 公里遠。 (   ) 8. 老師要學生在白板上寫下四種造成降雨的原因,並針對該原因各舉出一個例子說 明,如下圖所示。下列四種原因與舉例中,何項舉例最恰當? 甲-空氣受地表加熱產生上升氣流:冷鋒鋒面過境導致降雨 乙-空氣向地面低壓中心流入:梅雨季期間連續數日的降雨 丙-氣流受地形影響而降雨:東北季風增強造成迎風坡降雨 丁-冷暖氣團交會導致降雨:颱風降雨分布會受到山脈影響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甲:空氣受地表加熱產生上升氣流,午後雷陣雨為典型例子,而冷鋒過境導 致的降雨為冷暖氣團交會,暖氣團抬升所造成。乙:空氣向地面低壓中心流 入造成的降雨,以颱風、低氣壓為代表,而梅雨季造成的連續降水與滯留鋒 面過境有關。丁:冷暖氣團交會導致的降水,以鋒面造成的降水為代表,而 颱風降水分佈受山脈影響主要和氣流受地形影響有關。 (   ) 9. 若將地殼、地函、地核分別用深灰色、淺灰色、白色三種顏色的黏土來表示,下 列四個用黏土所捏出的圓球,何者最能當作地球內部結構的厚度關係示意圖? (A)   (B)   (C)   (D)

(4)

【答案】D 【解析】地殼的平均厚度約8 ~ 35 km 左右,是地球內部分層當中最薄的一層,而地 核的深度範圍由2900 km ~ 6371 km ,約三千多公里厚,為地球內部分層當 中最厚的一層。 (   )10. 花的觀察實驗中,下列有關其實驗方法或結果的敘述,何者最合理? (A) 利用刀片縱切花藥後就可以觀察到胚珠 (B) 不同種植物花朵的胚珠數目不一定相同 (C) 通常用肉眼就可以觀察出花粉粒的形狀 (D) 通常需用複式顯從鏡才能看到胚珠外形 【答案】B 【解析】(A)(D) 胚珠構造需使用解剖顯微鏡或是較大放大倍率的放大鏡才能看到; (B) 單胚珠的植物只能產生一顆種子、多胚珠的植物可產生多顆種子; (C) 花粉粒極小,需要使用複式顯微鏡才能看到。 (   )11. 小儒將幼苗栽種於小容器中並橫放於水平地面上,先置於黑暗(甲環境)中生長 一段時間,然後再給予光源持續照射(乙環境),整個實驗設計及結果如下圖所示。 根據此實驗,有關幼苗在甲、乙環境中向性的表現或所受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最 合理?        (A) 幼苗在甲環境中表現出莖的背光效應 (B) 幼苗在甲環境中表現出莖的背地效應 (C) 幼苗在乙環境中受光線的影響,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 (D) 幼苗在乙環境中受地球引力的影響,不受光線的影響 【答案】B 【解析】(A)(C) 甲環境中為黑暗環境,不需考慮光線的影響,但受到地心引力的刺激 而表現出莖的背地性;(B)(D) 在乙環境中雖然有光線存在,莖表現出向光性, 但同時也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表現出莖的背地性。 (  )12. 阿智蒐集有關「紅䴉、智利紅鶴、大紅鶴」分類階層的資料,其中大紅鶴只有找到 其 學名,他將所得的資料整理如下表所示。根據此表,下列有關大紅鶴的推論,何者

(5)

最合理?

名稱 紅䴉 智利紅鶴 大紅鶴

學名 Eudocimus ruber Phoenicopterus chilensis Phoenicopterus ruber 分類階層 鳥綱 鳥綱 - 鸛形目 紅鶴目 - 朱鷺科 紅鶴科 - (A)和紅䴉同綱 (B) 和智利紅鶴不同科 (C)和紅䴉可以自然互相交配產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 (D) 和智利紅鶴可以自然互相交配產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 【答案】A 【解析】(A)(B) 由學名中的第一個字(屬名)可發現大紅鶴與智利紅鶴屬於同屬不同 種生物,所以大紅鶴在屬以上的分類階層與智利紅鶴相同,皆屬於紅鶴科、 紅鶴目、鳥綱;(C)(D) 自然互相交配且生下具有生殖能力的後代,需要為同 種生物。而同種生物的學名需要相同,故這三種鳥內都非同種生物。 (   )13. 下圖為小慧在習作本中對某一問題的回答:   關於小慧的舉例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 舉例不完整,因為 I 、 II 皆為吸熱反應 (B) 舉例不完整,因為 I 、 II 皆為放熱反應 (C) 舉例完整, I 為吸熱反應, II 為放熱反應 (D) 舉例完整, I 為放熱反應, II 為吸熱反應 【答案】D 【解析】 I 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外界溫度升高; II 反應為吸熱反應,因為吸收了外 界的熱而產生分解反應。 (  )14. 氦原子(He)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所組成。下表以代號列出這三種粒子的性質(未 依照順序)。 代號 性質 甲 為三者中唯一不帶電的中性粒子 乙 為三者中質量最小的粒子 丙 與乙帶有相等電量或電性相反的粒子 根據表中敘述判斷,下列示意圖中,何者可以正確表示氦原子(He)中,甲、乙和 丙粒子的相對位置與數目?

(6)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甲為中子、乙為帶負電的電子、丙為帶正電的質子;在題目中提到氦原子的 原子序為2 ,表示原子核內部有 2 顆帶正電的質子丙,同時外圍有 2 顆帶負 電的電子乙。最後氦原子的原子量為4 ,表示原子核內有 2 顆質子丙和 2 顆 中子甲。 (   )15. 在室溫下,小麗以右圖的裝置進行酸鹼滴定的實驗, 關於此實驗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 滴定前,可觀察到錐形瓶內液體顏色呈粉紅色 (B) 應在滴定管內裝入 pH < 7 的液體,才能進行上 述實驗 (C) 從滴定管上端倒入液體時,應將開關打開再倒入 (D) 滴定前,將滴定管開關下端的空氣排出,才能準 確記   錄液體的使用量 【答案】D 【解析】(A) 酸鹼指示劑放置在錐形瓶中,而圖形標示使用「酚酞指示劑」,其在酸 性溶液下呈現無色,在鹼性環境下呈現粉紅色。圖形中錐形瓶內為鹽酸,故 應呈現無色; (B) 酸鹼滴定為一酸一鹼的溶液反應,在錐形瓶內已經放置鹽 酸溶液,故滴定管內應放置 pH > 7 的鹼性溶液; (C) 到入液體到滴定管時, 底部開關需關閉,以免液體滴出。 (    )16. 小芸新買了一個具有刻度標示的杯子,她想知道在200 mL 、 400 mL 二處刻度的容量標示是否準確,因此做了以下實驗: 步驟一:將空杯秤重,測得質量為80 g 。 步驟二:加入液體甲至杯身刻度 200 mL 處,秤重後,總質量為 220 g 。 步驟三:再加入液體甲至杯身刻度 400 mL 處,秤重後,總質量為 380 g 。 已知液體甲的密度為0.75 g / cm3,且不考慮實驗誤差的影響,則關於杯身上此二 處刻度的容量標示是否準確,下列判斷何者正確? (A) 只有 200 mL 處準確 (B) 只有 400 mL 處準確 (C) 二處都準確

(7)

(D) 二處都不準確 【答案】B 【解析】題目中提到甲液體的密度為0.75 g / cm3,表示每 1 cm3 的甲液有0.75 g 。 (A) 加入了 200 mL 的甲液體,代表應該加入了 0.75 × 200 = 150 g 的甲液 體,加上空杯的重量80 g ,故步驟二之後應該測得 150 +80= 230 g ; (B) 加入了 400 mL 的甲液體,代表應該加入 0.75 × 400 = 300 g 的甲液體,加 上空杯的 重量80 g ,故步驟三之後應該測得 300 +80= 380 g 。 (   )17. 小安利用乙醇和氧氣,在不同的反應條件下,分別進行下列二個反應: C2H5OH+3 O2 完全燃燒 2 X+3 Z C2H5OH+O2 酵素作用 Y+Z 已知上述反應式的係數均已平衡,則可推知生成物Y 為何? (A) H2O    (B) CO2   (C) C2H6   (D) CH3COOH 【答案】D 【解析】C2H5OH + 3 O2 →2 CO2 +3 H2O ,其中 X 為 CO2、Z 為 H2O ,又第二個反 應式與第一個反應式都有Z ,所以 Z 皆為 H2O 。故根據原子不滅原理, Y 應 該為C2H4O2,有這樣組成的分子只有(D) 選項的 CH3COOH 。 (   )18. 阿石駕車於筆直的道路上向東行駛,右圖是他在時間 t = 0 ~ 10 s 位置( x )與時間( t )的關係圖,若在 t = 10 s 後,阿石仍向東行駛但速率逐漸變慢,則當 t =15 s 時,他可能到達圖上哪一點所表示的位置?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A) 連結到甲,向東行駛,速率變快(每秒移動約25公尺); (B) 連結到乙, 向東行駛,速率不變(每秒移動10公尺); (C) 連結到丙,向東行駛,速率 變慢(每秒移動5 公尺),故為正確答案; (D) 連結到丁,向西行駛,速率 變慢(每秒移動約5 公尺)。 (   )19. 質量分別為l kg 與 10 kg 的甲物體與乙物體,同時從離水平地面 10 m 高的位置 自由落下,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在甲、乙兩物體掉落到地面前,其加速度分別為 g1、g2;接著將甲、乙兩物體綁在一起,從離水平地面 10 m 高的位置自由落下, 掉落到地面前,其加速度為g3,則關於g1、g2、g3大小的關係,下列何者正確? (A) g3 =g1   (B) g3 = 5.5 g1    (C) g2 = 0.1 g1    (D) g2 = 10 g1 【答案】A 【解析】在地球上,具有質量的物體都受到同一地球重力加速度(g )的作用,所以

(8)

g1=g2=g3。 (   )20. 遙控器內部通常都會有如右圖的電池座裝 置,圖中的、分別代表安裝時電池正、負極 擺放的位置。若在此電池座上裝兩個電壓均 為 1.5 V 的電池,可使圖中接出的導線兩端 提供 3 V 的電壓,則電池內部的電路設計應符合下列何種情形? (A) P 、 Q 兩點接通,兩顆電池為串聯 (B) P 、 Q 兩點接通,兩顆電池為並聯 (C) Q 、 R 兩點接通,兩顆電池為串聯 (D) Q 、 R 兩點接通,兩顆電池為並聯 【答案】A 【解析】每個電池為 1.5 V ,若要成為 3 V 的電源,則應該要兩顆電池串聯才能提高 電位差達到3 V 。電池的串聯需要正負相接,故 P 須連接 Q 。 (   )21. 如右圖所示,有甲、乙、丙三個電阻器,其電阻值分別固 定為 3Ω 、 6Ω 、 12Ω ,與一電壓固定為24 V的電池連接成 通電的電路,且導線的電阻及電池的內電阻忽略不計。若通 電2 分鐘的期間,甲、乙、丙三個電阻器消耗的電能分別為 E甲、 E乙、 E丙,則 E甲、 E乙、 E丙 的關係,下列何者正 確? (A) E 甲> E乙   (B) E 丙> E甲   (C) E 丙= 0.5 E 甲   (D) E 乙= 4 E 甲 【答案】B 【解析】電功率(P)=VI=I2R=V2/R,使用 P=I2R 的概念,因為電阻串聯,表示 通過三個電阻的電流大小都相同,故 P 正比於 R。 而電能(E)=電功率(P)× 時間(t),在同樣時間 t 的狀況下,E 正比於 P,又 P 正比於 R,即 E 也正比於 R,也就是說: E甲:E乙:E丙=P甲:P乙:P丙=R甲:R乙:R丙=3:6:12=1:2:4。 (   )22. 以兩個相同的穩定熱源同時分別加熱甲、乙兩杯純水,甲、乙兩杯內水的質量分 別為 100 g 、 500 g ,初始溫度分別為 10℃ 、 50℃ 。已知加熱 1 分鐘後,甲杯 水的溫度升高 10℃ ,假設加熱過程中水的比熱固定,熱源釋放出來的熱量完全被 水吸收,且不計水的蒸發與熱量散失,則兩杯水由初始溫度加熱到達相同溫度所需 的最短時間為多少? (A) 4 分鐘   (B) 5 分鐘   (C) 9 分鐘   (D) 10 分鐘 【答案】B 【解析】 (1) 甲杯純水為 100 克,初溫為 10℃ ,加熱1 分鐘之後溫度可提高 10℃ (即達到 20℃ ),所以根據 ΔH = mSΔT = 100 × 1 × 10 =1000卡,可

(9)

推算出該穩定熱源1 分鐘可提供1000卡的熱量。      (2) 經過同樣時間之後,兩者可提高到同一溫度,代表兩者所獲得的熱量一 樣多的。假設兩者皆提高到X 度,則 ΔH =m甲 × S 水 × ( X -10)=m乙 × S 水 × ( X -50),可得到 X 為 60℃ 。      (3) 以甲杯 100 克水,初溫為 10℃ ,升高到 60℃ 時,需要吸收熱量 ΔH = 100 × 1 × (60-10)=5000卡。又由步驟 (1) 得知該穩定熱源一 分鐘可提供1000卡的熱量,所以5000卡需要加熱 5 分鐘。 (   )23. 下圖為酵素Y 之活性與溫度的關係圖,酵素 Y 置於超過 50℃ 的環境中,就無法 再回復催化的能力。小庭在甲、乙、丙三支試管內都先裝入等量的澱粉液及酵素 Y ,再分別置於三種不同溫度的環境中,在進行實驗的第 0 、35、70分鐘時,分別 從三支試管內各取出液體用碘液檢測,其呈色結果如下表所示,已知小庭所使用的 實驗溫度是 10℃ 、 30℃ 、 55℃ ,則此三支試管最可能各置於何種溫度中? 試管 時間 ( 分 )  結 果 甲 (?℃) 乙 (?℃ ) 丙 (?℃ ) 0 藍黑 藍黑 藍黑 35 黃褐 藍黑 藍黑 70 黃褐 黃褐 藍黑 (A) 甲為 10℃ ,乙為 30℃ ,丙為 55℃    (B) 甲為 30℃ ,乙為 10℃ ,丙 為 55℃ (C) 甲為 55℃ ,乙為 30℃ ,丙為 10℃    (D) 甲為 55℃ ,乙為 10℃ ,丙 為 30℃ 【答案】B 【解析】由題幹和上表可知:該酵素Y 可將澱粉液分解,所以碘液無法檢驗出澱粉的 存在。而丙試管中皆為藍黑色,表示澱粉液沒有被分解,故該酵素Y 已經失 去活性,丙試管最有可能放置在 50℃ 以上的環境;甲、乙試管的最終結果 都變成黃褐色,表示澱粉液已經分解結束,但是甲的分解時間較短,顯示甲 所放置的溫度較接近最佳作用的溫度 30℃ 。 (   )24. 右圖為颱風通過時北半球某地的地面天氣簡圖,圖中 的圓圈狀黑線為等壓線,此時該地X 測站的地面風向儀 記錄到的風向為東南風,Y 測站的地面風向儀記錄到的 風向為西北風。若依據等壓線判斷且不考慮地形影響, 則X 測站與 Y 測站最可能分別在下列何地? (A) 乙地;丙地 (B) 甲地;丁地 (C) 丙地;甲地 (D) 丁地;乙地

(10)

【答案】D 【解析】颱風為低氣壓,北半球的低氣壓為逆時針旋轉,可由等壓線來判斷風向,其 中甲地約為東北風,乙地約為西北風,丙地約為西南風,丁地約為東南風, 故X 測站可能位於丁地, Y 測站可能位於乙地。 (   )25. 某日早上6 時左右天空漸亮,住臺灣的小財往東方看去,發現月亮仍靠近地平線。 若以☆表示小財在地球上的位置,則在下列月球繞地球的軌道示意圖中,何者最能 代表當時的太陽、地球及月亮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 (A)    (B) (C)    (D) 【答案】B 【解析】若在早上六點左右可見月亮位於東方地平線附近,此時可能為農曆初一前後。 (   )26. 小仕將乙醇、醋酸和少許的濃硫酸混合後,隔水加熟,反應 產生物質甲和有機物乙。他將物質甲和有機物乙各 5 mL ,依 序加入含有等量純水的X 、 Y 二支試管中,如右圖所示,混合 後靜置一段時間,下列何者為小仕觀察到這二支試管內的狀況? (A)    (B)    (C)    (D) 【答案】A 【解析】乙醇+醋酸(乙酸),以濃硫酸作為催化劑,生成無機物 ── 水(物質甲 )和有機物 ── 乙酸乙酯(物質乙)。其中乙酸乙酯無法溶解於水中且密 度比水小,故放在水中時會在水的上方。 (   )27. 甲、乙、丙三個木塊在無摩擦力的水平桌面上,各自受 相同大小的合力作用,進行直線運動,但作用時間皆不相 同。三個木塊在合力作用期間的速率(v )與時間( t ) 的關係圖, 如右圖所示,有關木塊質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甲與乙的質量相等 (B) 乙與丙的質量相等 (C) 甲質量為乙質量的一半 (D) 乙質量為丙質量的一半 【答案】B

(11)

【解析】 (1) 不需考慮速度的方向性,先算出甲、乙、丙三個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即可。      (2) 加速度( a )的定義為單位時間內的速度變化,所以由上圖可算出 a 甲 =2 m / s2(方向為負)、a 乙= 4 m / s2(方向為正)、a丙= 4 m / s2(方向為正)。      (3) 因三者受到同樣大小的力,故作用力( F )=m甲 × a 甲= m乙 ×a 乙= m丙 × a 丙,結合步驟 (2) 的加速度大小,則m甲: m乙: m丙= 2 : 1 : 1 。 (   )28. 如右圖所示,凸透鏡的主軸分別 與屏幕、燈泡支架交於P 、 Q 兩點, 一顆發亮的燈泡固定於Q 點上方 3 cm 處,移動屏幕使成像清晰後, 觀察發現燈泡的像在P 點下方5 cm 處,若欲使屏幕上的成像清晰且與 P 點的距離小於3 cm,在固定凸透鏡的情形下,應如何移動燈泡及屏幕? (A) 燈泡遠離透鏡,屏幕遠離透鏡   (B) 燈泡遠離透鏡,屏幕靠近透鏡 (C) 燈泡靠近透鏡,屏幕遠離透鏡   (D) 燈泡靠近透鏡,屏幕靠近透鏡 【答案】B 【解析】根據圖示結果,表示凸透鏡右側的燈泡放置在該凸透鏡鏡前1f~2f之間,故 呈現在凸透鏡鏡後2f以後的位置,且為倒立放大實像;接著題目中提到要使 成像與P 之間小魚3 cm,表示成像為倒立縮小實像,表示物體(燈泡)須放 在凸透鏡鏡前2f之外,成像才會在凸透鏡鏡後1f~2f之間。根據上述,應該 將燈泡往右側移動(遠離透鏡),屏幕向右移動(靠近透鏡)。 (   )29. 超聲波是指頻率大於20000 Hz的聲波,下列何者必屬於超聲波? (A) 週期大於 20000 s 的聲波   (B) 週期大於 s 的聲波 (C) 週期小於 20000 s 的聲波   (D) 週期小於 s 的聲波 【答案】D 【解析】頻率f =次數/秒= 1 / T (週期),故週期 T = 1 / f (頻率)=秒/次, 則 T < 1 秒/ 20000 次,表示其 f >20000 次/ 1 秒,故選 (D) 。 (   )30. 阿傑將「電池與電流的化學效應」之重點歸納整理如下表所示,其中甲、乙、丙、 丁四個位置塗改後忘記補上,則填入的內容下列何者正確? 甲反應 乙反應 鋅銅電 池 負極:Zn→Zn2 + 2 e 正極:Cu2 + 2 e Cu 鋅片鍍 銅 正極:Cu→Cu2 + 2 e負極:Cu2 + 2 e Cu 電解水 丙: 2 H2O→4 H ++ O2 +4 丁: 2 H2O + 2 e -→ H2 +2

(12)

e- OH- (A) 甲:氧化,乙:還原,丙:正極,丁:負極 (B) 甲:氧化,乙:還原,丙:負極,丁:正極 (C) 甲:還原,乙:氧化,丙:正極,丁:負極 (D) 甲:還原,乙:氧化,丙:負極,丁:正極 【答案】A 【解析】甲反應為失去電子,屬於氧化反應;乙為得到電子,為還原反應;丙為電解 水的正極反應,可得到氧氣;丁為電解水的負極反應,可得到氫氣。 (   )31. 甲、乙、丙、丁四個實心物體,將其置入水中,待物體靜止後, 四個物體的浮沉情形如右圖所示。已知水與油的密度分別為1.0 g / cm3與0.8 g/ cm3,若將物體改置於油中,且四個物體不與油、 水發生吸收、溶解及化學反應,則下列何者最可能是靜止平衡後 四個物體的浮沉情形?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據物體置於水中的圖可知:密度為乙>水= 1 g / cm3=甲=丁>丙;將 甲、乙、丙、丁放入0.8 g/ cm3的油中,可確定乙、甲、丁三者必沉入油中, 但是從題目的線索中無法得知丙的密度是否大於油,故最有可能浮沉情形是 (D) 。 (   )32. 如右圖 ( 一 ) 所示,在室溫 25℃ ,一 大氣壓的環境下,將一個裝滿水銀的玻璃 管鉛直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中,並固定此 玻璃管,此時玻璃管內與容器中水銀液面 的高度差為76 cm ,玻璃管內液面至玻璃 管頂端的距離為20 cm 。若在容器中加入 水銀,使容器內液面上升 10 cm ,如右圖 ( 二 ) 所示,則玻璃管內 液面至玻璃管頂端的距離最可能為多少? (A) 10 cm    (B) 15 cm    (C) 20 cm    (D) 30 cm 【答案】A 【解析】在容器內加入水銀使其液面提高10 cm ,於相同大氣壓力的環境下,管內與 容器中的水銀液面高度差固定不變,管內水銀柱仍會提高76 cm ,所以上端    圖(一)        圖(二) 

(13)

的空間僅剩下20-10= 10 cm 。 (   )33. 右圖是人體甲、乙、丙三種不同血管中血液流動的示意圖, 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若血管內血液中的 O2 含量為甲高 於丙,則甲對應的血管名稱可能為下列何者? (A) 肺動脈 (B) 肺靜脈 (C) 肝動脈 (D) 肝靜脈 【答案】C 【解析】 (1) 根據血流方向判斷可知甲為小動脈、乙為微血管、丙為小靜脈。      (2) 題目中提到甲的氧氣含量高於丙,表示流過乙之後的氧氣濃度會下降, 則該器官不可能為肺臟,故選 (C) 。 (   )34. 近年來,都會區新的高樓大廈愈建愈高,使得低矮住宅因高樓的陰影遮蔽,而減 少被陽光照射到的機會,遂有了爭取「日照權」的意識。臺灣「建築技術規則」有 一條:「建築物在冬至日所造成的日照陰影,應使鄰近基地有一小時以上之有效日 照。」關於此規則以「冬至日」作為判斷的標準,最主要的考量是當日日照的何種 特性? (A) 當日的日出時間,是一年當中最晚的一天 (B) 當日正好在臺灣的冬季,所以最需要日照 (C) 當日太陽正好直射南半球,所以北半球陽光微弱 (D) 當日是正午時建築物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長的時候 【答案】D 【解析】根據建築技術規則,以冬至日作為判斷的標準,最有可能的原因為冬至日為 北半球所見太陽仰角最低的一天,當天有最長的影子,故當天建築物影子所 遮蔽的面積最大,若高樓大廈的高度太高,極有可能讓低矮的建築整天都無 法被陽光照射。 (   )35. 如右圖所示,安安在一斜坡上由高處向下滑 雪,他經過甲點時的速率為v ,他在此時開始 減速,到乙點時恰好停下來,則關於安安由甲 點至乙點的動能與重力位能的變化,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 動能變大,重力位能變小 (B) 動能變大,重力位能變大 (C) 動能變小,重力位能變小 (D) 動能變小,重力位能變大 【答案】C 【解析】甲到乙的垂直高度下降,所以重力位能變小;甲到乙的速度變慢,所以動能 也變小。 冬至日是指冬至當日

(14)

(   )36. 已知乙酵的化學式為C2H5OH ,關於乙醇溶於水時,乙醇粒子狀態的示意圈,下 列何者正確? (A)   (B)   (C)  (D) 【答案】D 【解析】(D) 酒精為非電解質,所以無法解離。 (   )37. 下圖 ( 一 ) 為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圖 () 為小莉配製某氯化物水溶液的步驟 示意圖,根據圖中資訊判斷,小莉配製的可能是下列何種氯化物水溶液? 圖 ( 一 ) 圖 ( 二 )

(A) KCl    (B) NaCl   (C) CaCl2  (D) MgCl2

【答案】D 【解析】(1) 0.1 M的氯化物水溶液代表每 1 公升中有 0.1 mole 的氯化物,即每 500 mL 中有0.05 mole的氯化物。     (2) 0.05 mole 的氯化物= 4.76 g 該氯化物的分子量,該氯化物的分子量約為 95.2 。      (3) 根據週期表內的原子量可知: (A) 原子量約為 74.55 、 (B) 原子量約為 58.44 、 (C) 原子量約為 110.98 、 (D) 原子量約為 95.21 ,故選 (D) 。 (   )38. 在實驗室中,取 140 g 的化合物甲與30 500 mL 量瓶:為一種配製溶液的器材,且溶液至刻度線時,溶液體積恰為 500 mL

(15)

g 的化合物乙完全反應恰可生成 170 g 的化合物丙,其反應的分子示意圖如右圖所 示,甲表示為 ,乙表示為 ,丙表示為 ,則甲:乙:丙的分子量比 為多少? (A) 1 : 3 : 2    (B) 14 : 3 :17   (C) 14 : 9 :28   (D) 28 : 2 :l7 【答案】D 【解析】三個化合物乙的質量為30 g ,故一個化合物乙的質量為 10 g ,兩個化合物丙 的質量為 170 g ,故一個化合物丙的質量為 85 g 。而分子量的比值為質量的 比值,請見下表: 化合物 甲 乙 丙 分子量比 140 10 85 最簡分子量比 28 2 17 (   )39. 有甲、乙兩個呈水平的電路裝置分別置於上 下擺放的磁鐵之間,如右圖所示。在兩裝置的 ㄇ型導線上均置有一條可左右移動的銅線,ㄇ 型導線上的開口向左。按下開關K 後,兩銅線 均有電流通過卻未移動,若只考慮此載流的銅 線在磁鐵磁場中的受力,則此時銅線與導線間 「摩擦力」的方向分別為下列何者? (A) 甲:向左,乙:向左   (B) 甲:向左,乙:向右 (C) 甲:向右,乙:向左   (D) 甲:向右,乙:向右 【答案】A 【解析】根據右手開掌定則,甲的銅線會往右方移動、乙的銅線會往右方移動,而摩 擦力方向與受力方向相反,所以甲、乙的銅線與導線間的摩擦力都往左方。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40~41題:   某書介紹特殊的葉片標本之製作方法,如下表 ( 一 ) 所示。小璋以此方法為依據,藉 由改變NaOH 溶液濃度或加熱時間,來進行五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各處理方式及結果如表( 二 ) 所示。 表(一) 步驟 製  作  過  程 一 將葉片浸泡於 NaOH 溶液中,並加熱一段時間。 二 以鑷子夾出葉片,再用刷子去除葉片的表皮及葉肉組織。 三 將葉片留存的部分以重物壓平、乾燥,即得到成品。 表(二) 處理 NaOH(g) H2O(mL) 加熱時間(分) 結果 ① 15 500 30 葉肉殘留: ② 25 500 30 輪廓完整: ③ 50 500 30 輪廓破損: ④ 25 500 10 葉肉殘留: ⑤ 50 500 10 輪廓完整:

(16)

(   )40. 根據表 ( 一 ) 推測,此葉片標本留存的構造原本應具有下列何種功能? (A) 運送水分   (B) 供氣體進出   (C) 防止水分散失   (D) 可產生有機養分 【答案】A 【解析】葉片中被腐蝕的部份為葉肉組織,其功能為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養分;遺 留下來的為維管束組織,可運輸水、礦物質與有機養分。 (   )41. 阿梅也以表 ( 一 ) 的方法為依據,使用自定的 NaOH 溶液濃度及加熱時間,結果 為輪廓破損。若她希望下次得到輪廓完整的結果而去請教小璋,小璋根據表 ( 二 ) 會建議阿梅做哪些調整? (A) 增加 NaOH 溶液濃度,或縮短加熱時間 (B) 增加 NaOH 溶液濃度,或增加加熱時間 (C) 降低 NaOH 溶液濃度,或縮短加熱時間 (D) 降低 NaOH 溶液濃度,或增加加熱時間 【答案】C 【解析】輪廓破損的處理為③,若要保留外在輪廓完整,可同時比較②、③,在加熱 時間相同下降低NaOH 濃度;或者是同時比較③、⑤,在同濃度下縮短加熱 時間。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42~43題:   下圖為筱楓的筆記本,其中一頁為金屬元素的重點整理,另一頁為非金屬元素的重點 整理。

(17)

(   )42. 筆記本上四種元素的性質整理,哪一個內容最正確? (A) C    (B) O    (C) Na    (D) Al 【答案】D 【解析】 (A) C 棒在碳鋅乾電池中為正極,功能為將電子導出; (B) 氧氣是具有「助 燃性」,而非「可燃性」;(C) IA 族金屬與水反應之後,會產生鹼性水溶液。 (   )43. 筱楓查到另外一種元素的性質如下:「具有紅色光澤,活性較小,為電與熱的良 導體,導電性僅次於銀,常做為電線的材件,可與鋅或錫形成合金。」關於此元素 的分類與筆記本上位置的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A) 為金屬元素,應寫在第15頁 (B) 為金屬元素,應寫在第16頁 (C) 為非金屬元素,應寫在第15頁 (D) 為非金屬元素,應寫在第16頁 【答案】B 【解析】根據性質判斷,此元素為銅,是導電性良好的金屬元素,應寫在第16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礎研究強調 科學問題的突 破 ,應用研究則強調 實務問題 的解決 ,專題研究計畫應透過 加強計畫執行方法及步驟的可行 性,使研究工作能確實執行並產 生效益。透過專題研究計畫

二、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學習

各校應於招生年度前一年 4 月底前提出特色招生申請計畫,本就學區特色招 生審查會於 7

為降低藥品安全性與有效性試驗的成本與其耗費的時間,

108課綱即將於108學年度開始實施。108課綱中的自然科領域的基本

• 接下來是光的反射,會讓孩子去玩接光遊戲,體 驗光的反射,並融入簡易萬花筒、潛望鏡、雙面 ( 多面

黑色色調(bk) 屬於深調(dp) 屬於亮調(v) 灰色調(ltGy).. 兩色比較 兩色調關係

EPA)與世界衛生組 織(WHO),分別建議飲用水的鉻含量不可高於100 ppb與50 ppb( 10  9 ,即十億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