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

Copied!
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

*

林東泰

**

投稿日期:2010 年 6 月 17 日;通過日期:2011 年 3 月 16 日。 * 作者感謝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意見及編輯委員會的辛勞。

(2)

《摘要》

近 20 年來,新聞與敘事理論結合,新聞敘事結構研究蔚 為風潮,有關報紙和電視新聞敘事結構迭有佳績;惟國內提出 報紙新聞敘事結構以降,尚未看到有關電視新聞敘事結構的討 論,本文參酌 M. Bal、A. Bell、S. Chatman、W. Labov、M. Montgomery 和 T. A. van Dijk 等觀點,針對電視新聞,試擬內 容與形式融於一體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不僅提出電視新聞的 敘事基模(組),並突顯電視新聞的人際敘事傳播(社會敘事 學)特質,尤其電視新聞背後的隱含作者更值學界和實務界關 注。 關鍵詞: 內容與形式、社會敘事學、故事與話語、敘事結構、 電視新聞、隱含作者

(3)

壹、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自從新聞傳播研究引進敘事理論,從敘事理論觀點檢視新聞敘事結 構(narrative structure)蔚為風潮(蔡琰、臧國仁,1999;Anthonissen, 2003; Bell, 1991, 1998; Berger, 1997; Scannell, 1991; van Dijk, 1988, 1991 ) , 不 論 對 於 報 紙 或 電 視 新 聞 敘 事 結 構 研 究 成 果 都 相 當 豐 碩 (Fulton, Huisman, Murphet, & Dunn, 2005; Hoskins & O’Loughlin, 2007; Montgomery, 2007)。但在國內,自從蔡琰與臧國仁(1999)提出報紙 新聞敘事結構以來,十幾年似尚未見有關電視新聞敘事結構的深入討 論 , 本 文 嘗 試 延續 蔡 琰與 臧 國 仁 的 取 徑, 除 了 Bal(1985)、Bell (1991, 1998)、Chatman(1978, 1990)、與 van Dijk(1988, 1991)等 人觀點之外,並援引 Herman(1999, 2007)、Labov(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與 Montgomery(2007)論點,提出電視新聞 敘事結構。

自俄國形式主義以降,結構主義敘事學者主張敘事結構分為內容與 形式(content and form)兩個層面(高辛勇,1987;Chatman, 1978; Prince, 1987)。但結構主義諸多觀點近年迭遭批判,尤其晚近敘事學者 多認為,形式主義主張的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觀點,只是解析敘事結構 的方法論觀點(Eco, 1962/1989),其實就敘事文本的實務作為而言, 任何文本型態(text-type)的創作實現(actualization),故事和情節 (內容與形式)完全融入敘事文本,故事內容與表達形式渾然融為一體 (fusion; Chatman, 1990, p. 29),而且這也正是敘事文學追求的藝術極 致,所以敘事結構從二元分立到二元一體,見證了敘事分析從方法到實 現的不同層次和境界。

(4)

電視新聞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敘事文本型態,它匯聚聲光、畫面、語 言、文字、圖像等符號,兼具敘事理論自亞里斯多德以降所指稱的模仿 與描寫(mimesis and diegesis)特質(Chatman, 1978, 1990),一方面既 與完全依賴文字描寫的報紙新聞有相當大的歧異,另方面又力求再現社 會真實而非杜撰,所以又與講求美學藝術加工處理的電影也大不相同, 惟作為影像與語文兼備的電視新聞而言,卻非得同時兼顧模仿敘事與描 寫敘事二者不可。 因此,電視新聞必須將新聞事件融入影視表達形式,將內容與表達 結合為一,也必須同時兼備模仿與描寫的敘事元素,才能突顯電視此一 特殊媒材處理新聞的特質。可見,電視新聞敘事結構既要兼具報紙新聞 與電影的敘事結構某些特質,同時又要排除它們敘事結構的某些部分元 素,藉以突顯電視新聞敘事結構既兼備聲光畫面和語文圖像特質,卻又 與報紙新聞和電影的敘事手法有所不同。 基本上,由於電視新聞不僅兼具聲光影像與語文圖像優勢,更拜 SNG 直播衛星科技之賜直擊事件現場,讓閱聽大眾有如即時身處新聞 事件現場,增進臨場感。它與只靠文字描寫的報紙,媒材實質上就有所 歧異,所以兩者表達形式當然不同(Chatman, 1978)。另方面,電影講 究的是故事情節美學藝術加工處理,而且題材可以無邊無際充滿想像, 但是電視新聞與報紙一樣,務求再現社會真實,任何新聞都要有憑有 據,既不能誇大不實,更不能憑空捏造。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與報紙和電影,固然有所不同。但是電視新聞和 報紙畢竟都是報導新聞,所以基於新聞確實、公正、客觀等專業要求則 是本體上完全相同,只是媒材表達形式不同。基於兩者的媒材差異性,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可分為二個面向:(一)電視媒材實質所造就的特有 表達形式;和(二)電視透過聲光畫面與旁白再現新聞事件的特有敘事

(5)

結構表達形式。

電視再現新聞事件的聲光畫面與旁白特有敘事表達形式,乃是電視 新聞敘事結構的重點所在,包括如何將有關事件、人物、行動、場景、 情節等敘事元素(Bal, 1985; Chatman, 1978, 1990)將新聞事件融入電視 媒材的敘事表達形式(Anthonissen, 2003; Berger, 1997; Lacey, 2000; Montgomery, 2007)。 電視除了媒材特質所造就的特有敘事表達形式之外,它與報紙都按 照新聞價值呈現的「倒寶塔」敘事順序,因此Bell(1991, 1998)和 van Dijk(1988, 1991)的報紙敘事結構,對電視新聞敘事結構頗具參考價 值。 綜上所述,本文目的在於結合新聞學與敘事理論,研擬電視新聞敘 事結構。為實踐此目的,本文研究架構的思考脈絡如下: (一) 參酌敘事理論做為結合新聞學以研擬電視新聞敘事結構的理 論依據; (二) 比較電視與報紙敘事結構上的差異,並以 van Dijk(1988, 1991)的新聞基模和 Bell(1991, 1998)的報紙新聞話語結 構 , 以 及 Chatman ( 1978 ) 的 影 視 敘 事 結 構 、 Labov (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的人際敘事基 模、Montgomery(2007)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等,做為研 擬電視新聞敘事結構的參照;以及

(三) 跨越形式主義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的傳統觀點,力求影視與 語文兩種媒材融合為一(Chatman, 1978),做為構思電視新 聞敘事結構的思考架構。

(6)

貳、文獻探討

本文研擬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圖,其理論依據與思維架構基本上來自 三個理論淵源。第一,就是傳統敘事理論,以此做為新聞結合敘事的理 論基礎,試圖從傳統敘事理論梳理足以結合新聞敘事的元素成分。第 二 , 串 接 新 聞 報 導 與 講 述 故 事 之 間 的 關 聯 性 (Barthes, 1977/1988; Herman, 1999, 2007; Labov, 1972),根據 van Dijk(1988, 1991)與 Bell (1991, 1998)所發展出來的新聞基模(news schema)和新聞話語結構 (discourse structure of news),做為電視新聞結合敘事理論的實務參 考。姑不論 van Dijk(1991)後來以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為 主,但van Dijk 和 Bell 所發展出來的報紙新聞基模和新聞話語結構,都 是結合新聞與敘事的重要里程碑,殆無疑義。其三則是著重電視新聞敘 事結構,其中 Chatman(1978, 1990)結合文字敘事與影視敘事所彙整 出來的敘事結構,兼具語言文字與聲音影像的媒材特質,頗具指標作 用,而 Montgomery(2007)對於電視新聞結構的解析,層次分明也值 得參考,尤其與Labov(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的人 際敘事基模接榫,並融合Herman(1999, 2007)面對面口頭敘事的社會 敘事學觀點,更能突顯電視新聞面對閱聽大眾娓娓敘說新聞故事的景 況,與電視新聞實際運作具有畫龍點睛之妙。

一、傳統敘事理論文獻探討:從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至二元融合

自俄國形式主義以降,敘事學就把敘事作品劃分內容與形式、素材 與情節(fabula and syuzhet)、故事與情節(story and plot)、故事與話

(7)

語(story and discourse)、內容與文體(content and style)等各種區分 方法,可見敘事結構的二元分立其來有自。 Shklovsky(1917/1965)提出故事的素材與情節的區分,認為素材 就是敘事的原材料,是按照時間順序和因果邏輯串聯起來,由人物所引 起或經歷、且尚未經過美學藝術加工處理的一系列事件。至於情節,則 是作品所出現的敘事,是經過作者美學藝術安排的故事。 惟情節對於事件的敘事順序,與其在素材中的時間順序不同。因為 素材中的事件,未經藝術處理,是依時間先後、邏輯因果發展;情節的 敘事秩序則經藝術安排處理,不論人、事、物的鋪陳為了展現美學安 排,就有可能將時間先後顛倒、倒敘、插敘等各種巧妙佈局設計。 Bal(1985, pp. 3-5)區分素材與故事,故事就是以某種狀態呈現 (presented in a certain manner)的素材;素材就是一系列具有邏輯性和 時間性關聯,且為主角所引發或經驗的事件;事件就是從某一情境到另 一情境的轉變。

Barthes(1977/1988)指出敘事包括功能、行動和講述(function, action, narration)等三個層次。功能(或 Propp [1928/1968] 的行動功 能)乃是敘事基本單位,分主要功能與次要功能。主要功能在故事情節 具關鍵作用,能導致其它功能出現。次要功能是促成主要功能浮現的細 節。行動層處理人物結構,不論事件或人物都可做為行動關注焦點,而 非事件情節為主、人物為輔。 一般咸認,敘事理論將敘事作品分為故事與話語兩個層次,係源自 俄 國 形 式 主 義 者 將 敘 事 分 為 內 容 與 形 式 的 傳 統 觀 點 ,Shklovsky (1917/1965 ) 和 Eichenbaum( 1925 ; 轉 引 自 Matejka & Pomorska, 1971)將敘事分為故事與情節。故事就是敘事內容,係指按實際時間及 其因果關係等條件所排列的所有事件;而情節則是作者對這些素材所做

(8)

的形式加工或藝術處理。

Todorov(1969)最早提出敘事學概念,並區分故事與話語,指陳 故事就是敘事素材,而話語就是指表達形式(form of expression)。 Chatman(1978)在其《故事與話語:小說與電影的敘事結構》(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即明確標誌敘 事結構的二元分立:故事(內容)結構和話語(形式)結構。 Chatman(1978, p. 19)指陳敘事兩個結構:故事結構與話語結構, 故 事 是 內 容 的 層 面 , 話 語 則 是 表 達 的 層 面 。 此 概 念 源 自 Hjelmslev (1969)對敘事的分類,認為符號可分為表達面(plane of expression) 和 內 容 面 (plane of content ) , 且 兩 者 又 各 自 再 包 含 形 式 與 實 質 (substance)兩個面向,所以一個符號就可分為四種面向:表達形式、 表達實質、內容形式和內容實質。所謂內容實質,是指涉未經語言整理 或傳述的原始材料。而表達的實質,是指涉表達的媒介體本身,譬如文 字或電影等。所以,一般敘事結構所探討的對象無非就是內容形式或表 達形式兩者。 Chatman(1978)不僅將語文與影視敘事結合一體,更將形式主義 內容與形式融合一體,他指出任何類型的敘事文本,在原初素材被轉化 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敘事情節時,此一實現為敘事文本的創作和轉化過 程,都已經將故事內容與形式渾然融合一體(Chatman, 1990, p. 29), 無法再將素材與情節、或內容與形式再切割開來。 Chatmat(1978)指出,任何敘事都包含故事和話語兩個層面。故 事指涉內容或連串事件(即行動或事件的發生)(actions, happenings) 的 動 態 過 程 , 再 加 上 靜 態 的 存 在 物 ( 即 人 物 和 場 景 ;characters, setting)兩者融合一體才能產生敘事功能。人物必須有所行動才能產生 行動功能,形塑人物角色的特徵,遂成為故事的重要成分。可見,內容

(9)

與形式或故事與話語,原本就是二元一體,只是在解析敘事文本時,從 方法論視角才將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 俄國形式主義將敘事區分為內容與形式或故事與情節二種不同層 面,其主要目的和貢獻,在於拆解敘事結構具有內容與形式二種截然不 同成份,此二元分立概念尤其是有關表達形式的啟發,對後來敘事理論 和文學批評在故事情節的表達形式探究功不可沒。自俄國形式主義將內 容與形式二元分立處理,故事內容與表達形式遂成為結構主義敘事理論 的重要標竿,惟縝密思考形式主義觀點,其實它係站在方法學角度 (Eco, 1962/1989)解析敘事文本的結構,針對任何一件敘事文本創作 實現,都將故事內容與表達形式兩者融合為一,充分發揮藝術創作、美 學加工等各種專業手法,將故事與情節透過美學藝術形式呈現出來。 所以,所謂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宜視為方法論上解析敘事結構的 概念層次,蓋有助於敘事創作或敘事文本的敘事解析,尤其針對情節的 美學加工和藝術處理,更能突顯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對敘事分析在方法 學上的助力。但任何類型的敘事創作,在素材被轉換成為具有吸引力的 故事情節的創作和轉換過程時,都已經將內容與形式渾然融合成為一 體 , 任 何 敘 事 文 本 的 實 現 與 創 作 , 都 是 兼 具 故 事 內 容 與 表 達 形 式 (Chatman, 1990, p. 110),無法再將素材與情節、內容與形式切割開 來,而這也正是文學小說創作與影視吸引閱聽大眾之處。 此一敘事內容與形式融合一體的觀點,當然適用於新聞報導,新聞 就是一種獨特的敘事文本型態,它不會將新聞事件的故事內容和表達形 式分開處理,而是在報導裡頭同時呈現故事內容與其表達形式,所以新 聞敘事如同其它任何文本型態,都是在具有新聞價值的素材成為新聞的 實現過程,它已經將內容和形式渾然融合在一起,再也無法分割。

(10)

二、報紙新聞敘事結構文獻探討

在新聞報導嘗試結合敘事理論的發展過程,van Dijk(1988, 1991) 提出的新聞基模結構,和 Bell(1991, 1998)提出的新聞話語結構,最 受新聞傳播學界重視。蔡琰與臧國仁(1999)主要就是依據 Bell 與 van Dijk 的論點,將新聞視為敘事,並從故事與形式兩個面向探尋新聞之內 在結構。

(一)van Dijk 新聞基模結構

van Dijk(1988, 1991)整理的報紙新聞基模結構,明顯區分為新聞 摘要和故事(新聞內容)兩個單元,其中摘要包括標題和導言。從結構 主義敘事理論觀點而言,van Dijk 此二單元的劃分,係屬敘事結構的表 達形式,亦即報紙新聞都有標題、導言和故事內容。而且基模結構裡故 事單元的情境、插曲、背景、脈絡、歷史、前事件、主事件、結局等, 除卻新聞表達形式之外,又有新聞故事內容結構。所以van Dijk 新聞基 模結構,既非完全的新聞表達形式亦非完全的新聞故事內容結構,而是 新聞的表達形式與故事內容結構相互摻拌的綜合體,可見van Dijk 的新 聞基模結構,已可明顯看到內容與形式二元一體的融合實現。 但是 van Dijk(1988, 1991)將新聞分為摘要和故事,似乎意謂摘 要(標題和導言)裡沒有故事,此一觀點猶待斟酌,下文將進一步解 析。 蔡琰與臧國仁(1999,頁 18)針對 van Dijk(1988, 1991)的新聞 話語基模結構,主張「新聞敘事應包括論述和故事二個相容、互利且移 動的概念」。本文則進一步認為,不僅兩者相容,而且根本就是彼此交

(11)

融合為一體,惟有內容與形式二元融合一體才能體現敘事文本的創作與 實現。

但是van Dijk 側重話語分析(Garrett & Bell, 1998, pp. 7-8),著重 新聞文本實際所說的和沒有說的,藉以揭露潛藏在新聞話語背後的意識 型態或偏見如種族歧視等,所以他在其新聞基模中特別重視新聞當事人 (即敘事學的 “actants”)的言說反應意見。雖然他從敘事理論和 Labov (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的論點汲取了敘事的成份來 建構報紙新聞基模,卻不以敘事分析為標的,而是選擇投入話語分析 (即批判話語分析;林東泰,2010),但不折損該模式開創新聞敘事結 構探究的重要性。

(二)Bell 新聞話語結構

蔡琰與臧國仁(1999)雖然參照 Bell(1991, 1998)與 van Dijk (1988, 1991)觀點,惟其論點與所提新聞敘事之修正結構則以 van Dijk 為主,1對於Bell 承續敘事理論觀點對於新聞敘事結構闡釋較少,

所以本文將對Bell 論點做較詳細引介。

Bell(1991, 1998)的新聞話語結構,自承主要參據 Labov(1972; 另參見Labov & Waletzky, 1967)的人際敘事基模和 van Dijk(1988)新 聞基模(Bell, 1991, pp. 148-155; 1998, pp. 66-67)。

Bell(1991, 1998)在其新聞話語結構,彰顯 Labov(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的摘要、取向、複雜行動等敘事單元,尤其是 對於複雜行動,更透過新聞事件一層層展開,充分展現新聞事件背後複 雜的來龍去脈,且在每一事件裡,都含攝敘事人物、行動以及時空背景 等四要件,並將敘事基模與新聞學的5W1H 做對照,更突顯他在發展新 聞話語結構過程,對於敘事理論的重視。Bell 指稱,在傳統新聞學

(12)

5W1H 裡頭的 “how” 和 “why” 兩者通常是一般新聞報導比較忽略且無 法說得明白的部分,與此相對則發現Labov 人際經驗敘事基模特別著重 評價和複雜行動,對新聞報導的5W1H 似有補充功能。 雖然 Bell(1991, 1998)並不像 Chatman(1978)明確將敘事區分 為動態過程(行動和事件的發生)和靜態場景(人物、景物),卻遠比 van Dijk(1988, 1991)僅以主事件和背景予以交待,更能突顯事件背景 的層層因果關係來龍去脈,充分顯示Bell 結合新聞與敘事的細膩作為, 這是Bell 與 van Dijk 兩人模式中最大的差異。

至於 Bell(1991, 1998)在主要新聞事件之外,還附加背景、評論 和後續發展三者,自認對新聞的理解有所助益,其實此三者來自 van Dijk(1988, 1991)的新聞基模觀點。倒是 Bell 所提屬性(attributions), 則是van Dijk 新聞基模所無,也非 Labov(1972)人際敘事單元,因它 純指新聞來源或記者署名。 Bell(1991)強調新聞報導的時間結構,指出係依新聞價值重要性 排 序 (newsworthy order ) , 而 非 其 它 敘 事 類 型 的 時 間 序 列 (chronological order);為此,他仿照敘事理論,提出事件結構(event structure ) 與 話 語 結 構 的 差 異 , 並 比 較 事 件 結 構 與 時 間 結 構 ( time structure)的差異,指出事件的發生固有其時間序列,但新聞報導並非 完全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而是依據新聞專業的新聞價值判斷,也就是 所謂的倒寶塔寫作格式,這也是新聞文本與其它敘事文本的差異所在。 以下是Bell 提出的新聞話語結構:

(13)

圖一:Bell 的新聞話語結構

資料來源: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 (p. 171), by A. Bell, 1991, Oxford, UK: Blackwell.

(14)

三、電視新聞敘事結構文獻探討

本文研擬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其理論依據主要來自Chatman(1978, 1990)、Montgomery(2007)、Labov 等人(Labov, 1972; Labov & Waletzky, 1967)理論觀點。其中,Chatman 首創結合文字與影視的敘事 結構,兼具語言文字與聲音影像的媒材特質,堪為電視新聞敘事結構標 竿。Montgomery 針對電視新聞整體結構的分層逐一解析,也具參考價 值。尤其Labov 的人際敘事基模,與 Herman(1999, 2007)的社會敘事 學觀點,更能突顯電視新聞面對閱聽大眾娓娓敘說新聞故事的類人際親 身傳播(para-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lumler & Katz, 1974)景 況,與電視新聞敘事結構頗為契合。

(一)Chatman 的影視敘事結構概念

根據Chatman(1990, p. 3)觀點,不論是報紙或電視,所有新聞主 要都是在報導新聞事件的情節、人物和場景,亦即所謂敘事三要素。其 中,人物和場景的組合就是靜態的存在物(existent),而情節涉及的行 動和事件的發生,就是敘事的動態過程,而事件又是行動和發生過程的 組合(Chatman, 1980, p. 19)。 Chatman(1978, p. 267)在其敘事結構圖將敘事的故事結構觀點展 現無遺,認為話語比較貼近作者(包括真實的和隱含的作者)與敘述 者,是經過作者的創作處理才能實現;故事則比較貼近閱聽人(包括真 實的和隱含的閱聽人)。並將故事區分為靜態與動態兩大類,並提出對 故事的獨到區分:事件與存在物。事件就是動態的行動和發生過程,其 間又有核心與次要事件之別;存在物就是靜態的人物、背景、時、地、

(15)

物等,可按情節顯著程度和不同面向,再細分為角色、背景、身份、品 質、特點和氣氛等。 Chatman(1978)的敘事結構概念,不僅結合文字與影視敘事媒材 特質,而且此一敘事結構基本上含蓋了新聞要件的 5W1H,以下是 Chatman 敘事結構與新聞學 5W1H 與敘事元素的對照: 表一:新聞學的新聞元素與 Chatman 敘事結構元素對照表 新聞學的新聞元素 敘事學的敘事元素 1. 誰 who 1. 人物 2. 做∕說什麼 what 2. 行動 3. 何處 where 3. 場景 4. 何時 when 4. 時間邏輯 (1)內在時間邏輯:故事時間結構,場景 時空的一部分 (2)外在時間邏輯:講述的時間結構 5. 如何 how 5. 事件的發生 6. 為何 why 6. 情節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從表一可以看出,新聞敘事的單元與傳統新聞學5W1H 若合符節, 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就敘事學觀點而言,敘事單元似乎又比傳統新聞學 5W1H 更具有故事性(eventuality; Cohan & Shires, 1988)或敘事性 (narrativity; Prince, 2004; White, 1987),而非僅僅提示 5W1H 六個個 別概念而已。因為敘事對於場景的交待遠比單純的在「何處」發生,更 具時空背景概念;Chatman(1978)對於事件發生過程的動態情境並結 合靜態的人物和場景,也勝過新聞學 “how” 一個簡要概念;尤其敘事

(16)

學強調的情節,遠比傳統新聞學的「為何」更具可看性、可讀性和敘事 性,所以從敘事學觀點看新聞與敘事的結合,相信可以晶化並且提升新 聞報導的理念與實務工作。

再者,新聞敘事的情節如同其他敘事文本,都具有獨特的時間邏輯 和雙重時間邏輯(chronologic, doubly temporal logic; Chatman, 1990, p. 9)。新聞敘事就是報導某段時間的事件發生與狀態改變(Bal, 1985), 而新聞敘事的時間邏輯,如同其他敘事,也包含內在時間邏輯和外在時 間邏輯,所謂內在時間邏輯,就是依時間序列構成情節的事件鏈所需的 期間,也就是故事;而新聞敘事的外在時間邏輯,就是按新聞價值呈現 新聞事件所需的期間,也就是話語或講述行為(narration; Chatman, 1990, p. 9)。新聞敘事與其他敘事文本型態類似,就是以講述的時間邏 輯打破素材原初的時間序列,惟新聞敘事又與一般敘事文本截然不同, 獨特地將最重要情節置放在最開頭標題或導言,電視新聞主播也先強調 新聞重點,然後再按照新聞價值,以倒寶塔式式呈現新聞故事。

(二)Montgomery 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概念

Montgomery(2007)強調,電視新聞是媒體組織根據新聞價值專 業判斷,在新聞時段所選擇播出的內容,就語言學觀點而言,電視新聞 有其特有的話語結構,而電視新聞就是一種話語實踐,透過此一話語實 踐,彰顯了電視新聞與其它新聞類型不同的特質。 Montgomery(2007, pp. 39-48)將電視新聞分為開頭結構、代言結 構和結尾結構(opening frame, delegation frame, closing frame)三單元。 而開頭結構又以各台標誌(opening signature visuals)開始,繼而新聞標 題和新聞內容,最後是各台結尾標誌(closing visuals),Montgomery (2007, pp. 39-40, 52-59)亦將新聞又分為核心新聞和次要資訊(news

(17)

kernel and news subsidiary),而不論是核心新聞或次要資訊,除了記者 播報之外,現場訪談也是電視新聞重要成分,而此乃電視新聞特色所 在。

(三)Labov 的人際敘事結構概念

在 新 聞 敘 事 結 構 發 展 過 程 ,Labov ( 1972 ; 另 參 見 Labov & Waletzky, 1967)所發展出來的人際敘事基模頗具啟發性。Labov 與 Waletzky(1967, p. 12)明確指陳,就是要找出「最簡單且最具根基的 敘事結構」,從大量人際敘事案例中理析出五單元鑽石狀的敘事形式結 構 , 後 來 又 增 加 一 個 「 摘 要 」 , 遂 成 為 六 單 元 的 全 面 性 敘 事 結 構 (Labov, 1972, p. 362)。此六單元為:摘要、定向、錯綜複雜行動、評 價、解決和結尾。 故事的種類何其多,卻有相當共通性(Bell, 1998; Labov, 1972; Rumelhart, 1975; van Dijk, 1988),尤其是 Labov 所提的人際敘事基模 六單元對新聞敘事結構更具參考價值,不論 Bell 所提新聞話語結構或 van Dijk 所提新聞基模,無不建基於 Labov 的敘事基模(Bell, 1991, p. 163, 1998, pp. 66-67; van Dijk, 1988, pp. 49-52),van Dijk(1988, p. 49) 更指陳Labov 六單元就是故事話語的敘事基模。 以下除簡介此六單元,並嘗試與新聞實務結合,藉供試擬電視新聞 敘事結構之參考: 1. 摘要(abstract) 當故事內容複雜時,人際敘事的摘要重點非常有用。新聞標題和導 言亦然,電視和報紙新聞通以標題和導言來提示重點,而標題又是摘要 中的摘要。

(18)

2. 定向(orientation) 人際敘事的定向是為了確定某種場景,包括人物、時間、地點和初 始情境或行動,完全吻合敘事理論基本觀點。而新聞敘事更需要此四要 件作為定向。 4. 行動/複雜行動(complication/complicating action) 事件序列乃是人際敘事的核心,就是要告訴別人:「到底發生了什 麼事?」但新聞未必按照時間序列,因為就新聞而言,行動或過程都不 是重點,結果才是重點,而且新聞一直追逐最新結果、報導最新發展。 5. 評價(evaluation) Labov(1972)認為,評價即敘事觀點與意義,若缺乏某種觀點, 就不值得向別人敘說這個故事,所以評價就是「為什麼要說這個故 事?」敘事必存在某種特定觀點,那就是敘事者意圖,讓故事有敘說價 值。就新聞而言,就是新聞價值,只有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才值得報 導。Labov 將評價置放鑽石型敘事結構圖最頂端,顯示評價在敘事結構 的重要性。 6. 解決(resolution) 在人際敘事,從事件發生到解決有先後順序的敘事邏輯,但是新聞 通常把結果放在導言,然後再回過頭來敘說事件發生過程。由於新聞報 導只是針對某一新聞事件,無法預知未來結局,只能報導目前現階段的 (暫時)結果,這也是新聞不以時間序列呈現的理由。 7. 結尾(coda) 在人際敘事結構會給個結尾,其目的就是要讓人際敘事狀態回復到

(19)

當下,好讓對方知道故事講完了。電視新聞更是如此,不會在最後又來 個總結尾,而只是透過電視新聞的特殊敘事形式,譬如現場記者自報姓 名和事件地點、主播的口頭轉折交待、鏡頭的轉換、標題的更迭等不同 形式,告訴閱聽人這則電視新聞結束了。 綜上 Labov(1972)的六單元敘事結構,雖然沒有論述內容與形式 二元分立的基調,卻明顯比Chatman(1978, p. 267)的敘事結構要來得 簡單明瞭,而且更適合運用到新聞敘事結構。因為Chatman 的敘事結構 係幾十部文學名著和電影的敘事情節所彙整而來,而Labov 的敘事結構 則是從人際敘說故事的情境中整理出來,人際敘事情境更接近電視新 聞。雖然 Bell(1991, 1998)認為適用於新聞報導的必要單元只有摘 要、取向和評價三者,另外三者如行動、解決和結尾,則是有選擇性的 可有可無。但個人認為,Bell 見解係從報紙敘事結構觀點出發,若就電 視新聞結構而言,此六單元都是必要者,最後的結尾則是以電視新聞特 有的表達形式出現電視螢幕。以下是Labov 敘事六元素與新聞主要元素 的比較: 表二:Labov 敘事六單元與新聞元素的比較 1. 摘要:主要說什麼? 2. 取向:誰、時、地、什麼? 3. 行動:發生何事? 4. 評價:新聞觀點與新聞價值;那又怎樣? 5. 解決:最後結果為何? 6. 結尾:電視新聞以特有敘事表達形式告知觀眾這則新聞結束了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0)

依據Labov(1972, p. 370)觀點,敘事即重新概述(recapitulating) 過去經驗的手法,它具有兩種不同的敘事功能:包括指涉功能與評價功 能(referential function and evaluative function),這兩種功能彼此相互 界定,從系列子句的線性事件出發,卻並非僅止於講述故事本身,而是 對被講述的故事予以評價,藉以標誌敘事的重點(point)所在。所以 「評價」隨著講述者意圖而改變,它既非屬故事本身,又可偏離事件序 列,旨在彰顯事件的可敘性(tellability),展現此一故事值得敘說的價 值。 可見,評價雖與其它敘事形式融合一體成為敘事結構的一個重要單 元,卻非囿於敘事結構裡某個特定序列位置,它並非屬事件本身,而是 講述者所添加。Labov(1972)此一敘事觀點就與新聞學構連起來,畢 竟天底下每天發生的千千萬萬事件,到底何者值得向閱聽大眾報導、如 何報導,完全取決於新聞記者的專業判斷。再者,各國、各地的媒體, 即使對相同的新聞事件,也各有不同的「評價」,這些專業判斷和評 價,就是新聞價值的判斷,所以Labov 的評價正是新聞學的新聞價值。 Herman(1999, 2007)將 Labov(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理析出來的人際敘事結構,稱為「Labovian 模式」(Labovian model),並將人際敘事互動提升為敘事學研究核心,認為敘事結構分 析務求敘事溝通(narrative communication)實踐的特質(Herman, 1999, p. 219),並指稱 Labovian 模式對社會科學敘事研究影響長達 40 年之 久,包括Linde(1993)、Polanyi(1989)、Schiffrin(1994)等人,因 而開啟了社會敘事學(socionarratology)研究先河(Herman, 1999)。 Polanyi(1989)指出,人際敘事結構會受到自己所處文化與社會的影 響。Linde(1993)認為,個人生活故事要講述得精彩,Labov 的敘事結 構是基本要素。Schiffrin(1994)同意 Labov 觀點,並指出敘事具線性

(21)

結構特性,惟獨評價分散在敘事結構各處,講述者可從故事世界之外, 來評價此一事件,亦可將它懸疑地擺置在定向裡,甚至可以藉由修改句 法來透露故事重點所在。 Herman(1999, 2007)所提社會敘事學,跳脫以文學文本作為結構 主義敘事形式解析的敘事研究傳統,融入了以現實生活講述故事作為人 際口頭互動情境的社會溝通實踐,不僅重視如何講述,更重視如何與閱 聽人溝通,不僅重視敘事結構,更重視敘事溝通能力。可見,社會敘事 學整合了互動社會語言學(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與結構主義敘 事分析,相當裨益於新聞學與敘事學的結合,尤其更適合運用於電視新 聞敘事結構分析,突顯電視新聞此一類似面對面的口頭敘事傳播情境與 特質。 本文特別重視 Labov(1972)人際敘事基模,是基於電視新聞的敘 事特質與人際敘事情境相近,蓋電視新聞不僅和報紙一樣,都是在報導 新聞,更重要的是電視新聞遠比報紙更貼近閱聽大眾,直接面對面向坐 在客廳的觀眾娓娓講述故事,Labov 的敘事基模就是來自人際交談所彙 整的敘事結構,而人際交談與電視新聞的類人際溝通模式十分類似 (Blumler & Katz, 1974),都具有面對面娓娓敘述故事的特質,其人際 傳播情境更勝於平面媒體只能藉由文字敘說故事的景況,所以本文特別 強調Labovian model 敘事基模對電視新聞敘事結構的重要性。

參、電視新聞敘事結構與其析論

一、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圖

(22)

圖二:電親新聞敘事結構圖

(23)

合 Bal(1985)、Bell(1991, 1998)、Chatman(1978, 1990)、Labov (1967, 1972)、Montgomery(2007)、van Dijk(1988, 1991)、蔡琰 與臧國仁(1999)、林東泰(2009)的敘事結構論點,本文將循著 van Dijk 、 Bell 、 蔡 琰 與 臧 國 仁 尋 繹 報 紙 新 聞 敘 事 結 構 的 路 徑 , 參 酌 Chatman、以及 Barthes(1977/1988)的影視敘事特質觀點,並結合 Labov 與 Herman(1999, 2007)人際敘事觀點,試擬一個形式與內容二 元融合一體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圖,把一則電視新聞從新聞主播、新聞 標題出現,到報導核心新聞、次要資訊、現場訪談等一併呈現在同一個 敘事結構圖。並以電腦程式迴圈形式,呈現電視新聞節目從台呼開始以 迄於節目結束的整個電視新聞播報的循環結構模式。

二、電視新聞敘事結構特色解析

本文研擬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圖,最大特色在於同時兼具電視新聞 表達形式與故事內容結構,亦即兼具電視新聞的敘事形式與內容,落實 前述電視新聞的形式與內容二元融合於一體的論點。針對結合聲光畫面 和語言文字於一體的電視新聞文本型態特質,透過主播和現場文字與攝 影記者的互動,將動態的新聞事件和靜態的人、事、物場景,藉由諸多 敘事理論觀點囊括統攝在敘事結構圖中。 本文研擬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同時包含故事內容與話語表達形 式,尤其是動態的事件(包括行動、事件的發生)與靜態的景物(包括 人物和場景;Chatman, 1978),更是影視媒體吸引目光最佳賣點,所以 電視新聞首要敘事策略,務求事件現場影像的再現,突顯電視新聞影像 敘事特質,透過鏡頭帶領觀眾親臨事件現場,增進閱聽觀眾身歷其境的 視覺與心理感受。惟電視新聞的影像再現,並非主觀或武斷的截取,而 是務求影視再現的能指(signifier)得以確實、公正、客觀地意指所指

(24)

(signified; Barthes, 1977/1988)。 本文研擬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圖,從新聞導言和新聞標題到核心新 聞,都標誌 Labov(1972)的評價觀點,亦是新聞學核心的新聞價值所 在,足見此電視新聞敘事結構與新聞學觀點完全吻合,並且展現 Labov 敘事基模在電視新聞敘事結構中的重要性。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對於「新聞事件」的報導,完全展現 Chatman (1978)觀點,兼具動態的事件過程包括行動與事件的發生和靜態的場 景人物時間地點等要素,讓觀眾親眼目睹當事人(actants)的行動和一 切發生的事情與過程。 本文研擬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基於電視媒材融匯聲光、影像、語 言、文字、圖像等多種符號的特質,除了核心新聞之外,還特別強調現 場採訪的重要性,不論核心新聞或次要新聞的現場採訪都很重要,而且 其重要性都遠超乎報紙。因為並非所有電視新聞都能提供事件發生過程 的現場live 鏡頭,除非攝影記者正好在事件現場,否則只能事後才趕赴 現場報導。對此缺憾,電視新聞的敘事策略就運用它優勢媒材實質的畫 面功能,不斷播出事件當事人(加害人/受害人/旁觀者)的影像和現 場場景畫面,透過現場記者旁白(voice-over)的表達形式(Chatman, 1990)刻意連結,好像當事人就曾出現在事件現場似的,雖然只是現場 採訪的資料畫面,仍會讓不少觀眾緊盯電視螢幕不放。 本文研擬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強調主播、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三者 互動共同建構電視新聞,透過三者的連線、對話、串接,讓主播能夠對 遙遠發生的新聞事件,即時帶進客廳向觀眾敘說。由於電視新聞的敘事 形式透過影像畫面的模仿,讓觀眾有如置身故事世界(新聞事件)當中 (Chatman, 1990)。尤其電視新聞的講述者包括主播與現場記者,再加 上雙方的互動一唱一和,更讓閱聽人有如置身新聞現場。

(25)

本文所擬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分別參照 Montgomery(2007)的電視 新聞敘事結構與van Dijk(1988, 1991)、Bell(1991, 1998)的報紙敘 事結構,將電視新聞分為標題、導言、核心事件和次要事件等。但此核 心與次要新聞與電影敘事裡的核心情節事件和次要情節事件(kernels and satellites)概念(Chatman, 1978)有所不同,電影次要情節事件是 要輔助核心情節事件,讓觀眾掌握情節發展脈絡的旁枝細節;但電視新 聞的次要新聞,常常因為都是事件發生後才到現場,無法取得行動與事 件的直接畫面,只好透過現場其他相關人士訪談來烘托事件現場氣氛, 藉以彌補無法取得行動與發生經過畫面的缺憾。所以電視新聞敘事策 略,就要在事件現場做訪問,以訪談資訊做為輔助的次要新聞,藉以突 顯事件現場氣氛並展現電視新聞影視媒材的科技特質。 除上述電視新聞畫面外,電視新聞也在語言(主播的導言、現場記 者旁白、主播與現場記者對話)、文字(新聞標題)充分掌握新聞敘事 原則,一再強調摘要和評價(Bell, 1991, 1998; Labov, 1972; van Dijk, 1988, 1991)的新聞價值,並巧妙適時地交待其他敘事結構如定向、行 動和最新發展狀況(Labov, 1972)或情境、背景、脈絡、歷史、插曲等 (Bell, 1991, 1998; Chatman, 1978, 1990; van Dijk, 1988, 1991),都將故 事內容和表達形式,透過聲光畫面語言文字圖像,融合一體呈現觀眾面 前。尤其是主播的開場、串場、結尾、主播與現場記者的對話,都充分 展現Labov 人際敘事的特質,有如電視主播和現場記者正在向閱聽觀眾 進行面對面的人際敘述故事。此一電視新聞人際敘事特質,誠屬報紙新 聞或 Bell、van Dijk、以及蔡琰與臧國仁(1999)的敘事結構所無,這 也是電視新聞吸引廣大閱聽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後,本文研擬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圖,是將電視新聞節目從頭到 尾,藉由電腦程式迴圈概念呈現,含蓋整個電視節目的新聞敘事結構。

(26)

三、 與 Bell、Chatman、Labov、Montgomery、van Dijk 等人敘

事結構的比較

本文研擬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基本上汲取 Bell(1991, 1998)、 Chatman(1978, 1990)、Labov(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Montgomery(2007)與 van Dijk(1988, 1991)等人的敘事結 構精華,同時關照電視新聞形式與內容二元合一的敘事特質,所以既有 諸人敘事結構的優點,卻又比他們更契合電視新聞敘事結構。

Bell(1991, 1998)與 van Dijk(1988, 1991)的報紙新聞話語結構 和新聞基模結構,主要係針對報紙新聞的敘事結構,兩人都將摘要(標 題和導言)與故事拆解開來,而且都認為摘要單元純粹只是表達形式卻 無任何故事(新聞事件)的敘事結構;本文研擬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 不論是標題或導言,都有明確的新聞事件敘事結構成分,即 Labov 的 「評價」(Labov, 1972; Labov & Waletzky, 1967)。本文特將 Labov 的 「評價」單元置放在「摘要」單元的標題與導言,明確指陳新聞標和導 言,不僅是新聞文本型態不可或缺的表達形式,它更具體而微地掌握了 每則新聞的新聞價值,藉以突顯新聞標題和導言兼具內容與形式的新聞 文本型態重要特質。

再者,Bell(1991, 1998)與 van Dijk(1988, 1991)兩人創建的報 紙新聞敘事結構,雖然對新聞事件都能掌握敘事理論的場景和「行動」 要意,卻未觸及 Chatman(1978)對於電視敘事結構「事件的發生」的 動態過程;本文研擬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則兼具Chatman 影視敘事結 構動態與靜態的成分,藉以突顯電視新聞有如目睹事件發生的特質,此 乃報紙無法望其項背者,也是Bell 和 van Dijk 兩人的敘事結構所無。

(27)

但是,Chatman(1978)敘事結構裡的次要事件,係影視敘事情節 中核心事件的陪襯角色,用來交待核心事件的來龍去脈或因果關係等, 或者藉以烘托故事人物的特質與個性等;而 Bell(1991, 1998)與 van Dijk(1988, 1991)都將次要事件當做核心事件的背景介紹,為閱聽大 眾提供更多相關訊息,藉以了解該核心事件的前因後果等。本文所擬電 視新聞敘事結構,除了將次要事件資訊當做提供更多前因後果的相關資 訊之外,更將現場訪談視為現場記者帶領觀眾有如親赴現場的臨場感功 能,此與Chatman 的影視敘事結構比較接近,讓觀眾感受新聞事件發生 的現場氛圍,充分展現電視新聞的類人際親身傳播特質(Blumler & Katz, 1974)。 至於 Montgomery(2007)所提的開頭結構、新聞內容和結尾結 構,對本文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將一則電視新聞切割為三個段落具有啟發 作用,惟Montgomery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卻未如 Bell(1991, 1998)、 Chatman(1978)或 van Dijk(1988, 1991),將一則新聞的敘事結構解 析得如此細緻。本研究遂將 Montgomery 的電視新聞開頭、內容和結尾 等敘事結構概念,擴大到整個電視新聞節目,從電視節目台呼伊始到新 聞節目收播,包括電視台或電視頻道的標誌(logo)、各則新聞報導、 主播與現場記者的對話等,都引用 Montgomery 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概 念,並結合傳統敘事學對表達形式與故事內容的二元融合觀點,對整個 電視新聞節目和各則電視新聞,分別就表達形式和故事內容做了完整性 的敘事結構解析。

Labov(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的人際敘事基模和 Herman(1999, 2007)的社會敘事學觀點,對電視新聞的類人際傳播情 境頗具啟發作用,所以本文所研擬的敘事結構圖,遂將 Labov 的評價分 別置放於新聞標題、新聞導言和核心新聞裡,一來藉以展現Labov 人際

(28)

敘 事 結 構 與 新 聞 學 構 連 的 特 色 , 二 來 也 突 顯 本 文 與 Bell ( 1991, 1998)、Chatman(1978)、van Dijk(1988, 1991)、蔡琰與臧國仁 (1999)不同之處。因為不論 Bell 或 van Dijk 似乎都不十分重視新聞報 導可能涉入媒體組織或記者個人主觀評價的因素,或者只是將評價置放 在評論單元裡,根本無法顯現新聞實務潛藏的意識型態等問題。所以本 文不僅重視評價在新聞中的重要性,更將評價與隱含作者及其視角相互 呼應(Chatman, 1978, 1990),藉以提醒新聞實務操作難免涉入媒體組 織或個人的主觀成分,而此一做法也相對展現 Barthes(1977/1988)對 影視再現的重視,更進而提醒新聞工作者要力求公正客觀的專業意理。 惟Labov(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的人際敘事基 模和Herman(1999, 2007)的社會敘事學觀點似乎較侷限於人際面對面 口頭敘事情境,不若電視新聞既兼具聲光畫面與語言文字多種符號,又 融入主播與現場記者的連線對話,誠可謂電視新聞的敘事多元性比 Labov 和 Herman 所理解的人際口頭敘事更為繽紛多元。 本文研擬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同時兼具新聞畫面與記者講述、新聞 內 容 與 形 式 、 新 聞 主 播 與 現 場 記 者 , 則 是 Bell ( 1991, 1998 ) 、 Montgomery(2007)與 van Dijk(1988, 1991)的敘事結構所缺乏的特 色。

四、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其他特質簡介

(一)電視新聞兼具描寫與模仿敘事

描寫與模仿兩者,自亞里斯多德以降即為敘事學核心概念,描寫的 敘事(narrative with diegesis)和模仿的戲劇(drama with mimesis)之間 的差異,更是敘事學者探索的焦點所在。電視與報紙之間的敘事差異,

(29)

就如同模仿與描寫、搬演與敘說(showing and telling)或圖像與非圖像 符號之間的差異。電視新聞除了武斷能指(arbitrary signifier)的語言文 字,還運用可類比(analogous)鏡頭手法,並以在地文化可以理解的方 法模仿人物、行動和場景(Chatman, 1990, pp. 111-112),構建電視新 聞的敘事特質。 電視新聞的主播、現場文字記者、攝影記者,都是新聞故事的講述 者,他們並非故事世界裡的人物,根本無法親身經驗故事世界的情節, 而電視新聞有別於報紙,在於報紙的記者不僅是描寫者,甚至是劇外人 描寫的講述者(heterodiegetic narrator; Chatman, 1990, p. 121),係因報 紙新聞使用的文字就是用武斷的能指來模仿所指。就 Chatman(1990) 觀點,由於報紙新聞除了新聞照片之外,概以文字敘說新聞事件,這種 以武斷能指符號表徵社會真實,就是一種描寫敘事,但未必能夠如實表 徵所指,常常夾帶敘述者特有視角(point of view/slant),所以才被 Chatman 稱為是劇外人描寫的敘述。 電視新聞除了語言文字還透過聲音和畫面再現新聞事件,固尙不足 以 宣 稱 電 視新 聞 即是 Genette(1983/1988)所稱劇中人描寫敘述者 (homodiegetic narrator)所報導的新聞,至少它透過鏡頭敘事(camera-eye narration; Chatman, 1990, p. 145),多了報紙新聞所沒有的劇中人描 寫的聲音(homodiegetic voice; Chatman, 1990, p. 121)。運用 Chatman (1990)援引 Genettet 劇中人與劇外人描寫講述者的槪念來區辨報紙新 聞與電視新聞,主要在於電視新聞兼具文字描寫與影像模仿,電視新聞 的表達形式讓閱聽人有一種置身新聞事件的臨場感,電視新聞記者彷彿 就是劇中人物向閱聽人娓娓敘說故事一般。 但不能因此遽下斷言電視新聞就是客觀的新聞、報紙新聞就是不客 觀的新聞。正如前述,不論新聞標題、新聞導言都存在媒體組織與記者

(30)

個人的評價成分,而此一評價誠難完全擺脫主觀涉入,潛藏著隱含作者 及其視角,所以不宜以電視新聞兼具語言文字和影音圖像,就遽言它是 公正客觀或比報紙新聞公正客觀。

(二)電視新聞的隱含作者與其視角

Goffman(1981)指出,說話形式有三種:作者(author)、製作者 (animator)和決策者(principal),其中不論是報紙或電視記者都是作 者殆無疑義,他們都負責撰寫新聞稿。主播未必就是作者,通常只是照 本宣科的讀稿者,也就是製作者;可是當主播與現場記者連線對話,主 播就不再只是讀稿而是主導整個新聞播報內容。雖然新聞學強調編輯室 自主權,但是就Goffman 觀點而言,自主的編輯卻未必就是真正的決策 者,媒體老板才是真正決策者。Goffman 此一觀點與 Chatman 的視角有 關,既然新聞記者只是新聞事件的敘述者,所以在用字遣詞難免會涉入 敘 述 者 的 視 角 , 也 就 是 “slant” (有 別於故 事世界 劇中 人物視 角的 “filter”; Chatman, 1990, p. 143)。 電視新聞記者並非新聞敘事真正的作者,真正作者乃是隱身新聞幕 後決定新聞視角的隱含作者(implied author)(Booth, 1961; Chatman, 1990),如同存在於敘事小說的代理者(agency),引導著小說如何閱 讀,他才是敘事作品真正的意向(intent)所在。有的隱含作者含蓄低 調的隱藏新聞幕後,有的則是明白張膽甚至張牙舞爪指點電視新聞的製 播,所以電視新聞記者其實並非真正的作者,電視新聞真正的作者就是 新聞背後的隱含作者,隱含作者的意向才真正是新聞敘事視角的決定者 (Chatman, 1990)。 就新聞專業意理而言,媒體組織自主決定新聞視角,所以 Labov (1972)敘事六單元裡的評價就是新聞視角,就是根據其專業所認定的

(31)

新聞價值。但媒介生態顯示的卻是媒介市場邏輯或媒體所有權人的視角 或意識型態決定了新聞價值取向。值得關注的是,電視新聞視角不僅引 導閱聽大眾如何理解這則新聞,更引導閱聽大眾如何觀看外在世界,再 建構外在世界、再建構隱含作者的意向(Chatman, 1990, p. 74)。

五、電視新聞與報紙新聞的比較

(一)敘事形式不同

報紙純粹以文字(和有限照片)再現新聞事件,純係描寫敘事;電 視新聞則結合聲光影像的模仿與語言文字的描寫,兼具描寫敘事與模仿 敘事兩種特質,所以向來被認為比較客觀,至於此一認知是否為真,猶 待深論。作為電視新聞工作者如何充分運用電視媒材的聲光畫面圖像等 多樣符號元素,將新聞事件的敘事元素,透過新聞專業判斷,結合敘事 學與新聞學理念確實、公正、客觀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才是電視新聞核 心意旨,也是職責與挑戰所在。由於電視新聞敘事符號比報紙更為多樣 性,所以電視新聞的敘事形式、轉換和實現過程,也比報紙複雜許多。

(二)敘事風格互異

不同媒材有不同的敘事情節,只有情節能夠安排素材進入文本,而 風格實現了此一安排,亦即風格實現了整個故事(Chatman, 1990, p. 125)。電視新聞敘事風格就是強調動態的新聞畫面,所以電視除了按 照新聞價值重要性程度所呈現的倒寶塔敘事順序之外,由於媒材特質, 它在表達新聞故事的風格和手法,與報紙大不相同。除了語言文字,它 還大量倚賴聲音和畫面,所以兼具描寫和模仿兩種敘事類型特質。此 外,兩者的隱含作者敘事風格互異,報紙基本上是「選擇武斷的或象徵

(32)

的符號來呈現描寫敘事」,而電視新聞則是「選擇類比的或有動機的符 號,來呈現模仿敘事;也可能或者混雜兩者的混合敘事」(Chatman, 1990, p. 114)。而電視新聞的聲光畫面往往比文字更為重要,不論是核 心新聞或次要資訊都要求要有現場新聞畫面,才符合電視新聞基本要 求,因此常常看到許多電視新聞徒有採訪畫面,內容卻極其貧乏。

(三)電視主播與報紙編輯的差異

電視新聞主播不僅是新聞的講述者,更是電視新聞節目指標性角 色,與報紙編輯都肩負新聞摘要或標題的畫龍點睛重要職責(Bell, 1991, 1998)。但兩者大不相同,報社從總編輯、副總編輯以至於各版 編輯都能決定新聞的取捨(inclusion and/or exclusion)、標題版面大小 和標題內容,但只有資深權威的電視主播才能決定電視新聞的取捨和編 排順序(rundown),否則只是讀稿機,靠的是臉蛋和口齒清晰,無法 對新聞內容置喙。這種讀稿機式的主播,就是 Goffman(1981)所說的 製作者。至於 Labov(1972)所說的結尾,在報紙是以標題或美編手法 顯示每一則新聞的起始與結束,電視新聞則透過主播或與現場記者的口 頭轉折交待一則新聞的終了。

(四)電視與報紙新聞講述者不同

電視新聞和報紙記者,都是敘事學所說的講述者而非故事人物。新 聞記者既然只是新聞事件的講述者而非參與者,所以並非親身經驗故事 世界(story world)事件發生過程(Chatman, 1990)。即使記者正好身 處事件現場,如會議、記者會或抗爭場所等,也要務求公正客觀立場, 而非涉入新聞事件成為當事人。正因為新聞記者只是事件講述者而非參 與者,只能透過語言文字或畫面轉敘、再現新聞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前

(33)

因後果,所以新聞對於社會真實,到底是反映抑或扭曲(reflect or refract; Voloshinov, 1973/1986, p. 10),其間落差偏誤,迭遭爭議。 電視與報紙記者的講述者角色,也略有不同。報紙記者通常採取第 三人稱講述者角色,電視新聞平時固然以扮演第三人稱講述者為主,惟 有時為了強調臨場氣氛,現場記者就扮演第一人稱講敘述者,模仿事件 人物(當事人)動作或境況,尤其是運動競技場景,屢見不鮮。

六、電視新聞敘事結構試析:以災難新聞為例

災難新聞一開始,新聞主播在導言,就要明確指出災難的嚴重程度 或受災程度,此即 Labov(1972)所說的評價,也就是新聞學所說的新 聞價值。同一時間,畫面出現新聞標題和災難現場,透過聲光畫面直接 呈現災難事件的嚴重程度。 根據 Montgoemry(2007)災難新聞分為核心新聞和次要資訊兩個 部分。動態的核心事件,包括行動、事件的發生(Chatman, 1978)、行 動者、受害人(Greimas, 1966; Scholes, 1974)。既是災難新聞,新聞畫 面一定要有事件狀態改變後的場景(Bal, 1985),包括災難地點、現 場、時間和相關人物等。這些動態過程和靜態場場景,正是Chatman 敘 事結構的要件。至於次要資訊,則基於電視新聞的類親身傳播特質,特 別著重現場訪問,試圖藉由現場訪問烘托災難事件的可怕、驚恐、震撼 等附加效果,讓閱聽大眾有如身臨其境感覺。所以災難事件的場景,遂 成為電視災難新聞首要敘事元素。這就是因為電視新聞敘事本質上就有 某種程度的模仿或模仿的敘事,而非報紙新聞純屬描寫(Chatman, 1990, p. 110)。 惟災難新聞,受災的並非只有人類,譬如颱風來襲,像房屋、稻

(34)

田、果園、漁塭、牲畜、山路、橋樑等,都可能是受災對象,這就是 Chatman(1990, p. 115)所說非人類代理者來表演的敘事行動類型,這 些非人類替代物不僅可以入鏡,而且經常是災難新聞最能向觀眾直接敘 說災情的標的。當鏡頭呈現強風暴雨、水深及腰、滾滾溪河、或黃沈沈 的土石流等各種風災水災景象,無不令人驚嘆非人類的代理者往往更甚 於語言文字所能描寫,這正是電視災難新聞呈現動態事件場景遠比報紙 更吸引觀眾的特性。 災難新聞如果能夠捕捉得到新聞事件的行動與事件發生的經過,必 然大大添增電視新聞的收視率,像「911 事件」(2001 年 9 月 11 日),全球觀眾都在電視螢幕目睹美國紐約世貿雙星大樓遇襲倒塌鏡 頭,幾天幾夜電視新聞不斷重複該鏡頭,電視主播和記者都成了配角, 因為鏡頭已經明明白白敘說了 911 事件最重要的行動和事件發生經過, 而且鏡頭敘事遠遠超越其它任何能指符號。 災難事件若有人傷亡,當然更具新聞價值,但電視新聞除了像「八 掌溪事件」(2000 年 7 月 22 日),鮮少能夠直接取得第一手現場畫 面,所以事後訪問現場其他相關人士,遂成為災難新聞核心新聞的輔助 性次要資訊,其敘事策略就是希望透過現場親友的口述,再現災難事件 想像的行動和發生過程,藉以強化災難事件震撼效果和增添災難現場的 氣氛。 若災難發生之際,有英雄救人的感人故事,更是新聞媒體追逐的情 節所在,像「八八水災」(2009 年 8 月 8 日)屏東三位山青奮勇搶救 數十位村民下山,隔天就成為頭條新聞。新聞媒體都是事後才獲知,當 然無法取得當時搶救的畫面,但是電視新聞一定要想盡辦法,透過聲 光、畫面、語言、文字、圖像等各種符號,甚至到現場以模擬手法,向 觀眾敘說此一感人的救村救人英勇義行。

(35)

通常當災難事件發生過後,記者才能抵達現場進行報導,所以電視 新聞就會以災難最嚴重的災情做為背景畫面,而以現場訪問做為報導重 點,於是乎原本只是次要資訊的現場訪問,遂可能搖身一變成為新聞重 點。譬如北二高走山(2010 年 4 月 25 日),無人能夠預料此一嚴重走 山災情,電視新聞只能趕赴現場,以走山畫面為背景,採訪走山之際正 好路經該處且僥倖逃過一劫人士,於是走山事件那一二天,正好路過該 處的藝人陳美鳳,遂成為新聞受訪焦點。

肆、檢討與建議

近 20 年來,新聞與敘事理論掀起科際整合風,新聞敘事研究蔚為 風潮,但國內除十幾年前蔡琰與臧國仁(1999)探討報紙新聞敘事結 構,迄今對電視新聞敘事似猶未深入討論,本文試擬電視新聞敘事結構 做為討論起點,期盼未來能有更深入論析以促進新聞敘事的結合,對新 聞傳播學界和實務都有所裨益。 本文以敘事理論為基,從俄國形式主義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到二元 融合一體的敘事文本實現觀點,做為本文析論電視新聞敘事結構的理論 基礎,並參酌國內外近年來報紙和電視新聞敘事結構論點,試圖整合出 一個兼具新聞故事內容與表達形式、影像模仿敘事與語文描寫敘事於一 爐的電視新聞敘事結構。 本文與過去國內外電視新聞敘事結構不同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 鋪陳敘事理論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至二元一體的思考脈絡, 直指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純屬方法論上拆解敘事結構的概念 性指引,而在任何文本型態敘事文本實現故事情節的創作轉 換過程,內容與形式業已渾然融合為一。並以電視新聞敘事

(36)

文本為例,析論內容與形式二元分立至二元一體的在敘事結 構方法論面向與電視新聞文本實現面向的差異;

(二) 汲 取 Bell ( 1991, 1998 ) 、 Chatman ( 1978 ) 、 Labov (1972;另參見 Labov & Waletzky, 1967)、Montgomery (2007)、van Dijk(1988, 1991)等人所提敘事結構精華, 結合描寫和模仿二種敘事質素,關照電視新聞兼具語言文字 與聲光畫面的多元繽紛敘事特質,研擬電視新聞文本型態的 敘事結構; (三) 融匯 Labov(1972)人際敘事基模、Herman(1999, 2007) 社會敘事學觀點與閱聽人使用電視媒體特質,突顯電視新聞 類似面對面溝通的人際敘事特色;以及 (四) 揭露電視新聞敘事結構的隱含作者;敘事結構原本就是新聞 表象背後的深層結構,惟電視新聞敘事結構背後猶有更深層 的結構,如隱含作者與視角等,本文只是蜻蜓點水猶未深 論,此一議題可構連批判理論尚待進一步析論。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原本極其複雜,除了主播和現場記者報導新聞事 件的人、事、物之外,它匯聚聲光、畫面、語言、文字和圖像等多種符 號,共同再現新聞事件,既遠比其它單一媒材如報紙複雜許多,也可能 比本文試擬架構更為複雜,本文只是一個起點,至少尚有以下幾點猶待 繼續探究: (一) 電視是一種高度科技媒材,如何充分有效結合敘事美學與新 聞專業意理,猶待努力; (二)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既要分別擷取影視和報紙兩種不同媒材的 敘事結構精華,又要分別排除影視和報紙敘事結構中不適用 於電視新聞者,如何有效拿捏尚待細緻析論;

(37)

(三) 本文對 Bell(1991, 1998)、van Dijk(1988, 1991)以及蔡 琰與臧國仁(1999)報紙新聞敘事結構的比較,只是針對電 視新聞敘事某些特色,並非全面性的探討。有關不同媒材的 新聞敘事結構比較分析,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 路等猶待後續更週延探究; (四) 以電視鏡頭再現新聞事件與社會真實,容易讓人誤以為眼見 為真、影像等同真實,此一誤解猶甚於報紙新聞以武斷能指 再現所指的問題,亟待進一步深論;以及 (五) 尤其電視鏡頭只能拍攝有限角度和場景,此一電視新聞視角 可能宰制觀眾理解外在世界的認知與對相關事件人事物的臧 否評價,所以有關電視新聞隱含作者視角與意識型態等有更 深入析論必要。

註釋

1 由於蔡琰與臧國仁(1999)一文中,對 van Dijk(1988, 1991)新聞基模已有詳 細介紹,故本文從略。

參考書目

林東泰(2009 年 7 月)。〈新聞敘事結構有兩種:故事結構與話語結構〉,「中華 傳播學會2009 年年會論文」,新竹:玄奘大學。 林東泰(2010 年 7 月)。〈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中華傳播學會 2010 年年 會論文」,嘉義:中正大學。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 究》,58: 1-28。

Anthonissen, C. (2003). Interaction between visual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Changing patterns in the printed media. In G. Weiss & R. Wodak (Eds.), Critical discourse

(38)

analysis: Theor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pp. 297-312). London, UK: Palgrave Macmillan.

Bal, M. (1985).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Barthes, R. (1988). Image/music/test (S. Heath, Trans.). New York, NY: Noonda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7)

Bell, A. (1991).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 Oxford, UK: Blackwell.

Bell, A. (1998).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of news stories. In A. Bell & P. Garrette (Eds.), 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pp. 64-104). Oxford, UK: Blackwell.

Berger, A. A. (1997). 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ks, CA: Sage.

Blumler, J. G., & Katz, E. (Eds.). (1974).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 CA: Sage.

Booth, W. C. (1961).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90). Coming to terms: 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han, S., & Shires, L. M. (1988). Telling stori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Eco, U. (1989). The open work (A. Cancogni,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2)

Fulton, H., Huisman, R., Murphet, J., & Dunn, A. (2005). Narrative and media. Lond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rett, P., & Bell, A. (1998). Media and discourse: A critical overview. In A. Bell & P. Garrett (Eds.), Approach to media discourse (pp. 1-20). Oxford, UK: Blackwell. Genette, G. (1988). Narrative discourse revisited (J. E. Lewin, Tran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3)

Goffman, E. (1981). Forms of talk.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Greimas, A. J. (1966). Semantique structurale. Paris, France: Larousse.

Herman, D. (1999). Toward a socionarratology: New ways of analyzing natural-language narratives. In D. Hermand (Ed.), Narratologies: 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analysis (pp. 218-246). Columbus, OH: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erman, D. (Ed.). (2007).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narrative.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jelmslev, L. (1969). Prolegomena to a theory of language. Madison, WI: Wisconsin University Press.

Hoskins, A., & O’Loughlin, B. (2007). Television and terror: Conflicting times and the crisis of news discourse.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39)

experience. In J. Helm (Ed.), Essays on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 (pp. 12-44). Sea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Labov, W. (1972).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Studies in the black English vernacular.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acey, N. (2000). Narrative and genre: 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 London, UK: MacMillan.

Linde, C. (1993). Life stories: The creation of coherence.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tejka, L., & Pomorska, K. (1971). Reading in Russian poet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ontgomery, M. (2007). The discourse of broadcast news: A linguistic approach. London, UK: Routledge.

Polanyi, L. (1989). Telling the American story: A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storytelling.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Prince, G. (1987).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Prince, G. (2004). Revisiting narrativity. In M. Bal (Ed.), Narrative theory: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pp. 11-19). London, UK: Routledge. Propp, V. (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L. Scott, Trans.).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8)

Rumelhart, D. E. (1975). Notes on a schema for stories. In D. G. Bobrow & A. Collins (Eds.), Repres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 211-236).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Scannell, P. (Ed.). (1991). Broadcast talk. London, UK: Sage. Schiffrin, D. (1994).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UK: Blackwell.

Schole, R. (1974). 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hklovsky, V. (1965). Art as technique. In L. T. Lemon & M. Reis (Eds. & Trans.),

Russian formalist criticism: Four essays (pp. 3-24).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17)

Todorov, T. (1969). Grammar of narrative. The Hague, Netherlands: Mouton.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Erlbaum.

van Dijk, T. A. (1991). Racism and the press: Critical studies in racism and migra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Voloshinov, V. N. (1986).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 Matejka & I. R. Titunik,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3)

White, H. (1987).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40)

An Inquiry into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elevision News

Tung-Tai Lin

*

ABSTRACT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research 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newspaper stories has shown tremendous achievement, while that of television news is still scarce in Taiwan.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model of studyi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elevision news by combining perspectives from M. Bal, A. Bell, S. Chatman, W. Labov, M. Montgomery, and T. A. van Dijk. The model demonstrates that the structuralistic duality components of story and discourse are integrated into one whole while actualizing the events into news stories. The paper then goes on further with the discussion of several underlying structures beyond the narrative structures, such as the implied author and his or her viewpoints as emphasized by Chatman and Eco.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elevision news is quite appropriate for representing the social interactional essence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scoionarratology, such as Labov and Herman contend.

Keywords: content and form, implied author, narrative structure,

socionarratology, story and discourse, television news

* Tung-Tai Lin is Professor at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copyright of the materials for this workshop belongs to the Education Bureau (EDB)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Schools are allowed to use them for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More able students and those who have interest may further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pop music, cartoons, movies, television, etc.) in post-war Hong Kong to

application in audio-visual media of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People need high level critical thinking skill to receive and deconstruct media messages and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this era when people are pursuing “fast”, “interesting” and “new” in everything, some media and netizens will forward media information without first

Discovering the City by Mining Diverse and Multimodal Data Streams – IBM Grand Challenge: New York City 360. §  Exploring and Integrating Multiple Contents and Sources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