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言與性別研究:文獻回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語言與性別研究:文獻回顧"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語言與性別研究:文獻回顧

蘇席瑤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助理教授

摘要

此文回顧語言與性別研究的重要文獻,文中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回顧國際間語言與性 別研究的重要發展方向及作品,期能對此領域的整體發展有較全面的瞭解。第二部分則回顧 以臺灣的語言與性別現象為主題的研究,較之以國外語言與性別研究的概況,期能指出以臺 灣現象為語料的特殊價值,及本土研究尚未有所發展的方向,以供本土之語言與性別學者參 考。由本文之回顧可見,以本土語料為主題的語言與性別研究數目並不多,題材所涵蓋的範 圍雖然可謂稍具廣度,但是未來研究仍有相當大的著墨空間,值得語言與性別學者繼續投注 研究心力。 關鍵詞:文獻回顧、性別、語言、臺灣 通訊作者:蘇席瑤,Email: hsysu@ntnu.edu.tw 收稿日期:2011/11/01;修正日期:2012/01/29;接受日期:2012/03/15。

(2)

壹、導言

無論中外,語言學的研究都早有其歷史及傳統,但可視為語言學之分支,社會語言學 (sociolinguistics)次領域的語言與性別研究(language and gender studies),卻是相當晚近才 興起的一個研究領域。11975年,美國語言學家Robin Lakoff在當代女性主義思潮的影響下,

出版了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一書,此書隨即廣被閱讀及討論,並吸引了更多學者投入

此一領域的研究,為語言與性別研究重要的奠基之作。 此書出版三十餘年後的現在,語言與性別研究已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但以臺灣 的語言與性別現象作為研究主題的論文,相較於以歐美社會或某些亞洲國家(如日本)為本 的研究,仍屬少數。此外,性別研究在臺灣已有良好的根基,但以語言為切入點的語言與性 別研究相較之下也為數不多,殊為可惜。此文的目的因此有二: 一、回顧國外語言與性別研究的重要發展方向及作品,期能對此領域的整體發展有較全 面的瞭解。 二、回顧以臺灣的語言與性別現象為主題的研究,較之以國外語言與性別研究的概況, 期能指出以臺灣現象為語料的特殊價值,及本土研究尚未有所發展的方向,以供本土之語言 與性別學者參考。2

貳、語言與性別研究重要發展方向之回顧

如導言裡所言,Robin Lakoff的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一書,為語言與性別研究的重 要基石之作。在此書之前並非全無語言與性別的相關研究,但較為零星,且從今日眼光看來 缺乏實證。例如Otto Jespersen(1922)指出,女性的字彙較男性為少,會避開粗俗的字眼, 並愛好較高雅、隱晦及間接的表達方式。女性保存了語言的純潔,但男性的語言則充滿了活 力、想像力及創造力。若無男性,則語言將失之於淡而無味(246)。此說引起了後世學者 的諸多批評,被指缺乏實證外,亦認為其視男性的語言為常模及男性智慧的表徵,隱然暗示 了女性的語言遜於男性的語言(以及女性遜於男性)的較低位階。

1973年,Robin Lakoff出版了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一文於Language in Society期刊

1語言與性別研究為一跨領域學科。廣泛定義之,範圍可跨足社會語言學、語言人類學、文化研究、性

別研究、媒體研究等。此文主要著眼於以語言角度切入,語言分析層面所占比重較多者。

2本文將文獻回顧分為國外研究及本土研究,並非將本土題材之研究自外於國際間之語言與性別研究,

而是欲以他山之石提供本土題材之研究發展之借鏡。文獻中之國外研究以歐美研究居多,乃因歐美地區研究 在國際學術界的能見度較高及作者本身所接觸文獻之限制所致。

(3)

上(Lakoff 1973),1975年以此文再增篇幅出版了同名專書。此文(書)出版後同意其論 點者及反對者爭議不斷,但從此開啟了語言與性別研究的蓬勃發展則是不爭的事實。Lakoff 在此書中,指出了「女性語言」(women’s language)的存在,此詞彙泛指女性特有的說話 方式,有時也用以指稱關於女性如何說話的刻板印象。Lakoff所稱的「女性語言」有以下例 子: 一、精細的色彩用字:如「灰棕色」(beige)、「水綠色」(acquamarine)、「薰衣草 紫」(lavender)等。 二、表達感受(讚許或仰慕)的「空泛」形容詞(“empty” adjectives):近似於「太美 妙了」之意的形容詞,通常無具體表義功能,如divine、adorable、charming等。 三、語尾語調上揚:在直述句語尾語調上揚,聽覺效果類似問句。 四、附加問句:在直述句後加上附加問句,以上兩者皆有減低直述句確定性的效果。 五、特別禮貌的言語:不使用粗字,或者用「去世」(passed away)代替「死」 (died)。 六、閃避語(hedges)的使用:閃避語的功能為降低語氣的確定性。例如「有點」(sort of,kind of)、「你知道」(you know)及well等。

七、加強語氣詞(intensifier)的使用:如「太」(so)、「很」(very)的大量使用。 八、語調較誇張。 九、大量使用標準文法。 Lakoff認為,「女性語言」為一女性在社會化之下的產物,其特性在於造成語氣的不確 定性,削弱話語的力道及過度的禮貌。3女性因此陷入一個困境:若不使用社會期待的「女性 語言」,則被認為沒有女人味;若使用之,則顯得說話沒有份量及缺乏自信。Lakoff並認為 上述「女性語言」的特徵,在地位較低的男性身上也看得到,並非女性獨有。因此,「女性 語言」實則為「弱者語言」。 Lakoff此書開啟了語言與性別研究的發展,迄今已有大量相關研究,也有多本以語言 與性別為題的英文教科書出版。要鉅細靡遺的在此文回顧所有文獻有實行上的困難,因 此以下回顧將以Mary Bucholtz在2004年重新編輯的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 Text and Commentaries一書中導言所列出的五大問題為本,依此五大方向,簡述重要作品及發現。

Bucholtz(2004)將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一書重新編輯其三十年紀念版,除附上 原文,邀請原作者Robin Lakoff為之加註外,並邀集當代語言與性別學者附上短評。在此書導 言中,Bucholtz總結了因此書衍生出的五個重要的研究命題:

一、女性的語言有哪些特徵?一般社會上有哪些和女性語言相關的意識型態(非一般

(4)

所指之政治意識型態,而是泛指對女性語言的態度及看法)?(What linguistic practices and ideologies are associated with women’s speech?)

二、人們如何在談論女性時流露出性別意識型態(或性別刻板印象)?(How are gender ideologies made manifest in the ways women are spoken of ?)

三、以上所言的這些與性別相關的語言社會現象和兩性的權力不平等這件事有何關聯? (What is the role of gender-based power inequality in these sociolinguistic processes?)

四、以上所言的這些與性別相關的語言社會現象和各種文化機制(包含核心家庭裡的 社會化過程、異性戀傾向的養成過程、媒體的性別呈現,及其他巨觀的社會架構)間有何關 聯?(What is the role of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socialization in the nuclear family and into heterosexuality, representations in the media, and other large-scale social structures?)

五 、 以 語 言 為 基 礎 的 文 化 系 統 ( 例 如 禮 貌 現 象 ) 如 何 複 製 性 別 不 平 等 ? (How do linguistically based cultural systems, such as politeness, reproduce unequal gendered arrangements?)

以下逐一討論。

一、女性語言的特徵及相關之態度

語言與性別研究最基本的問題之一,是不同性別是否真有不同的語言行為?兩性的語言 之間,到底是相似處多,還是相異處多?此問題又可以不同的語言層面,諸如語音、構詞、 語法、言談策略來區分。許多從事語言變異研究(language variation studies)的社會語言學家 發現,在許多社會裡,女性較之以同一社經地位的男性,使用較多的標準音或標準語法。此 現象在語言變異的經典研究,諸如Labov(1972)、Trudgill(1974)、Macaulay(1978)、 Newbrook(1982)及Eisikovits(1987)皆可見。Milroy(1980)、Cheshire(1982)及Eckert (2000)同樣發現了性別與語言(語音、構詞、語法層面)的關聯,但認為社經地位不是最 理想的區分方式,意即同一社經地位者,當其社會網絡不同時,其所表現的語言行為也不 同。男性和女性的社會網絡及交友模式常有所不同,不同社經地位者社會網絡也常有所不 同,社會網絡可能才是導致差異更根本的原因。除了指出兩性在語音、構詞、語法上的差異 外,語言變異研究對性別研究的另一重要貢獻,在於指出了性別在語言變遷上產生的影響。 上述的Labov(語料來自美國)、Trudgill(語料來自英國)及Milroy(語料來自愛爾蘭)等 人的研究,及Gal(1978)以奧地利Oberwart小鎮語料為本的經典研究,都指出女性雖然使用 較多標準音及語法,在語言變遷裡卻經常扮演領先潮流的角色。 語音、構詞、語法之外,從事言談分析的學者也經由實證研究發現,Lakoff(1975)所 提到的閃避語(hedges)及附加問句(tag questions),並不似其所言以女性使用居多,也不 似其所言必然是不確定語氣或缺乏自信的表示。Holmes(1984, 1987)將閃避語及附加問句

(5)

進一步按其功能分類。Holmes(1987)發現閃避語如you know,當其語調不同時,在某些 狀況下表現的是說者的自信及確定,其他狀況下表現的則是說者的不確定;當加入性別考慮 時,Holmes發現女性多用you know表確定,男性多用其表不確定,此差異並達統計差異的標 準。Holmes(1984)則發現附加問句可分為表疑問不確定者,及用以使他人加入談話者,或 批判時緩和語氣者。男性使用時多用以表疑問不確定,女性使用時多用在對話時使對方投入 談話。簡言之,男女在閃避語及附加問句使用的不同,主要不在量的差異,而在於使用方式 的不同。 著眼於兩性語言使用上的差異,Maltz與Borker(1982)及其後的Tannen(1991)認為, 兩性的言談風格有不少差異,因而容易造成兩性間的誤解,而這差異源自於兩性幼時在同性 玩伴裡建立起的不同言談風格,此看法被稱為文化差異理論(difference theory)。另有研究 認為,在同性朋友的互動上,女性傾向於使用較合作式的風格,而男性傾向於使用較競爭式 的言談風格。此風格上的不同可以從話題及話題轉換的方式、對說話者的回應(如「嗯」或 點頭等表示)、閃避語的使用、問題的使用、命令或請求的口吻等方面觀察得到(Goodwin 1980, 1990; Tannen 1990, 1994; Coates 1996, 2004)。但Cameron(1998)特別提醒研究者,合 作或競爭可以是一體之兩面。研究時切忌先入為主,認為男性語言一定較有競爭性,女性語 言一定較有合作性,因而對號入座。她不認為兩性為不瞭解彼此文化的兩個群體,而是對一 般社會對兩性的看法皆有瞭解,依著不同場合扮演不同的性別角色。此看法又被稱為後現代 理論(post-modern theory)或表演理論(performance theory)。

以上討論之文獻多以歐美國家的語料為本,但在亞洲國家裡,日本的語言與性別研究也 有其歷史。1980年代開始已有不少研究探究joseego「女性語言」與danseego「男性語言」之 特徵(例如Ide 1979; Ide and McGloin 1990; Shibamoto 1985; Reinoruzu-Akiba 1993)。這些研 究普遍指出,日本男性與女性在自稱詞、敬語、句尾的終助詞、詞彙選擇、語調及聲調高低 等層面上皆有明顯差異。 然而1990年代以降,亦漸有研究指出,此類強調男性語言與女性語言之不同的看法並不 能代表日本男女語言使用的真實情況。過去的研究的語料多來自所謂的標準日語,不重同性 群體內部的差異及不同情境之下所產生的多種變化。這些近期研究逐漸將觸角伸進不同群體 (如藍領階級勞工,職業婦女等)及不同社會情境裡,並開始觀察同性之間的語言差異性。 Okamoto及Shibamoto Smith(2004)所編之Japanese Language, Gender, and Ideology一書為一 顯例。此研究方向的轉變也和前述表演理論的興起有密切關係。

二、性別刻板印象及其功能

流傳於各個社會,關於女人的語言行為之刻板印象不在少數。西方社會裡「嘮叨」 (nagging)和「刻薄碎嘴」(bitching)常被和女性連在一起。同樣的行為出現在男性身

(6)

上,卻常不會被冠以同樣的描述(Talbot 2005)。Spender(1980)則認為,女人之所以被 認為「多話」,不是因為女人話說得比男人多(事實上有不少實證研究指出男人在許多場合 比女人說得多),而是因為女性的完美形象是安靜不語的。Eckert(2004)也指出,Lakoff (1975)一書裡的說著「女性語言」的女人,不是所有的女人,而是社會認為的「完美女 人」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通常不是真實寫照,而是簡化分類,而這些簡化分類後的呈現與 文化霸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刻板印象可視為一種社會控制,這種控制並非硬性,而是以 大眾同意的方式所行之控制(Talbot 2005)。 Lakoff(1975)一書所提到的「女性語言」的特徵,在二十年後的美國社會依然是理想 女性的刻板印象。Hall(1995)訪談了電話性服務的工作者,其工作內容為於電話中給予客 戶性的想像。受訪的工作者甚至包含了在電話中假扮成女人的男性,因此其工作可視為投顧 客所好的語言展演,而非女人原本如何說話的表現。受訪者提出,客戶喜好的女性化語言即 包括了精密的顏色用字、提高聲音、輕聲細語等等。Hall一文,除指出其訪談語料與Lakoff的 女性語言的關聯外,也點出了「性別」的表演性質(即前所述之表演理論)。

三、兩性權力不平等與性別相關之語言現象的關係

語言與性別研究學者早期致力的目標之一,在於凸顯具性別歧視意味的語言(sexist language)。1970及1980年代,在Lakoff(1975)及Spender(1980)等經典文獻的影響下, 對性別歧視之語言的討論日增,也具體影響了今日社會大眾對英文的使用。這些顯露性別不 平等的語言,包含了以指稱男性的代名詞作為男女通用的代名詞(generic pronoun)、兩性頭 銜的不對等及針對女性的輕蔑用詞,如bitch、ho等。 時至今日類似的討論在英語系國家的學術領域裡已慢慢減少,因一般認為語言已有所改 革,此類現象已少。然而Mills(2008)強調,以字詞為主的明顯歧視(overt sexism)雖然 已減少,但透過語言所顯露的性別不平等仍然以較不明顯的方式存在於言談(discourse)之 中。Mills因此認為,對sexist language的討論應跳脫字詞層面,將言談的層面納入考慮,並應 有一個更完整的理論模型,同時更宏觀地考慮性別歧視語言背後之社會及文化機制因素,及 更微觀的探討個別互動層面的性別語言現象。 兩性的權力不平等也具體展現在兩性日常對話上,諸如對話中打斷對方將話題岔開的 頻率、長篇大論不將發言權轉移給對方,或是對對方所言不予回應或延遲回應,這些在對 話裡顯現一方優勢的特徵,是否和性別相關,是許多研究探討的問題。Zimmerman與West (1975)在美國蒐集了數十個兩人間的對話錄音,20個為同性之間(男男或女女),11個為 一男一女,並分析其中打斷對方岔開話題的次數。發現20個同性對話僅有7個打斷岔題,11個 跨性別對話卻有高達48個打斷岔題,其中男性打斷女性有46例,女性打斷男性僅有2例。West (1998)檢視醫生與病人間的話題打斷現象,一般而言,位階較高者打斷位階較低者的頻率

(7)

較反之為高,以醫病關係而言,醫生位階較高打斷病人的次數也較多,醫生為男性時其打斷 病人的次數是病人打斷醫生的兩倍以上。但當醫生為女性,病人為男性時,病人打斷醫生的 次數比醫生打斷病人還多。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職場女上司和男下屬之間,Woods(1989) 比較兩個職場對話,各一名上司與兩名一男一女之下屬,差別在於一個對話裡上司為男性; 一個對話裡上司為女性。在上司為男性的對話裡,比較三人發言量,上司最多。但在上司為 女性的對話裡,比較三人發言量,為男性下屬最多。DeFrancisco(1998)則檢視私領域裡 七對夫妻的日常對話,發現男性不回應對方或延遲回應對方的頻率較女性高出甚多。綜上所 述,不管是公領域或私領域,男性在跨性別的對話裡均顯現出較優勢的地位。

四、家庭與學校教育與性別相關之語言現象的關係

前述Bucholtz五大命題裡的第四項為各式文化機制與性別和語言間的關係。但因文化機 制包含甚廣,此節僅回顧文獻豐富的家庭與學校教育裡的社會化這部分(其中略有牽涉異性 戀的養成過程)。媒體的性別建構,因媒體研究領域著墨已多,此處不再贅述。 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前聲帶構造並無差異,但多項研究顯示(例如Edwards 1979; Lee, Hewlett, and Nairn 1995; Sachs, Lieberman, and Erickson 1973)成人以聲音辨識男孩或女孩的成 功率可達七成以上,顯示男女孩在年幼之時便已逐漸區分兩性語言方式並隨之調整。以聲音 來說,孩童藉著改變唇型或發音方式,讓聲音聽起來較似女聲或男聲(Coates 2004; Sachs et al. 1973)。女孩也如貳之一節提到的女性一樣,較男孩傾向於使用較標準的發音和語法,且 此傾向在年紀愈大的女孩身上愈明顯(Romaine 1984; Eisikovits 1998)。在言談風格方面, 男孩在幼時就發展出了上一節所提到的對話優勢,在同有男孩女孩的對話裡所占的說話時間 較女孩為多,發言次數也較頻繁(Haas 1978, 1979; Swann 1998)。這樣的型態在家庭和學校 裡都可觀察得到。Erickson(1990)和Ochs與Taylor(1995)分別檢視了兩個美國家庭的晚餐 對話,發現母親常開啟引導話題,但隨即將發言權轉至父親及兒子身上,並由父親評論當日 所言,母親和女兒其後常扮演聽眾的角色。這些晚餐對話複製了傳統的性別角色,孩童並由 此類的家庭談話中學習男孩強勢、女孩弱勢的性別角色。 多項歐美研究也顯示在學校裡,男孩得到的注意比女孩多。男孩較強勢的說話方式使得 他們在課堂上較占優勢。教師常不自覺的問男孩較多問題,給予男孩較長的發言時間,並較 容許男孩打斷別人發言(Kelly 1988; Spender 1988; Swann 1992; Swann and Graddol 1998)。

及至青春期,同儕壓力與異性戀市場(heterosexual market)(Thorne 1993)的形成, 也為中學生的語言行為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得到異性的青睞和校內同學的認可,男孩與 女孩都需要修正其言語及其他行為以符合一般社會下的性別期待,否則就容易在同儕裡邊緣 化。以美國為例,美國的中學的許多活動皆隱然充滿異性戀價值,明顯的例子有明星校隊運 動員與啦啦隊員之一主一從,及畢業舞會票選之舞王與舞后(Prom King and Queen)。這個

(8)

從孩童到青少年的轉變過程,可以見到許多語言行為上的改變。例如小女孩從較動態的遊戲 方式到逐漸進入青少年期「坐下來談男孩」的行為,皆為社會化過程的一部分(Eckert 2000; Eckert and McConnell-Ginet 2003)。

五、禮貌現象與性別

Brown與Levinson(1987)提出的禮貌理論(politeness theory)對語言與性別研究有不少 影響。Brown及Levinson所言的禮貌,除包含一般所言之禮貌外(如請、謝謝、對不起的使用 等),包含更廣。他們認為人都同時具有希望被別人喜歡(positive face)但不希望被別人打 擾或施壓(negative face)的兩種特質。他們因之將禮貌行為分成兩種:一種是表達對他人的 欣賞之情的語言行為,稱為正面禮貌(positive politeness)。一種是避免對別人造成壓力不快 的語言行為,稱為反面禮貌(negative politeness)。而這兩種禮貌,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語 言形式來呈現。前述的請、謝謝、對不起等為反面禮貌的一種,而讚美則可視為正面禮貌的 一種。 Brown(1998)進一步研究了墨西哥的馬雅社群的禮貌現象,以馬雅語裡加重語氣或放 輕語氣的語氣詞為檢視對象,發現女人對女人、女人對男人,以及男人對女人說話時正面及 反面禮貌的總數差異不大,但唯獨男人對男人說話時,無論正面禮貌或反面禮貌使用都較 少。顯示在探討禮貌行為,不能只著重說者的性別,其對象的性別及兩人間的關係也是相當 重要的一環,語言與性別的建構實為一個動態的過程。Holmes(1988)則檢視了其紐西蘭語 料中的讚美現象,發現其語料中的讚美現象,超過一半是女人讚美女人,男人讚美男人只占 9%,為數最少,男人讚美女人及女人讚美男人分別占23.1%及16.5%。讚美雖是正面禮貌的呈 現,不當的讚美卻有可能造成他人的不快,反而違反了反面禮貌。因此讚美實為十分複雜的 一項語言行為。 另外,請求也可視為反面禮貌的一種。Goodwin(1980, 1990, 1998)比較男孩與女孩 在遊戲時所做的請求,發現男孩傾向於命令式的說話(例如,給我那個鎚子,我要那個鎚 子),女孩則較常使用「我們一起來找罐子吧」的舒緩語氣。Engle(1980)則發現,父親 跟孩子遊戲時,傾向使用較命令式的句子(例如「來玩積木」),而母親則傾向使用較和緩 的語氣(例如「你想玩積木嗎?」)。West(1998)發現,男性醫師和女性醫師要求病人時 也有同樣的差異。有趣的是,West也發現,女性醫師要求的口氣較和緩,但病人的配合度較 高;男性醫師口氣較命令式,聽起來似乎較有權威,但病人的配合度反而較低。因此命令式 語氣是否就是權力的表徵,似有待商榷。

六、小結

以上以五個主題回顧其主要研究發現。若以時間脈絡來看,則可發現語言與性別研究有

(9)

逐漸走向視性別為一動態過程(而非個人一貫的固定特徵)的傾向。若以試圖解釋性別差異 的理論來看,最早期的研究(如Jesperson)視女性語言為一種次於男性語言的變體,此看法 也被稱為「次等理論」(deficit theory),後來則有「優勢理論」(dominance theory)及「差 異理論」(difference theory),前者認為性別差異來自於男人在社會上的權力優勢,後者認 為差異來自於兩性文化差異。較近期的研究則愈來愈注重性別的建構過程,在不同情境之 下,每個個人表現性別的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而非總是恆定不變的。這樣的看法愈來愈視 性別為一種展演(即前所言之表演理論),在分析上也更重視語料細節,認為性別角色常常 是在言談中逐漸建構並浮現的。

參、研究本土現象的語言與性別研究回顧

以臺灣社會中的語言與性別現象為素材之研究,大致而言可分為兩大類別。4一為探討兩 性之語言使用的差異(或是語言態度的差異),一為探討人們如何談論男性或女性,在談論 兩者時透露出哪些和語言相關的社會期待。以下分節述之。

一、兩性語言之差異

關於兩性語言的差異,較早期的系列研究有李壬癸(Li 1980, 1982, 1983)對泰雅語之 Mayrinax及Paʔkualʔi方言(分別使用於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汶水及苗栗縣泰安鄉八卦村) 所做之研究。其研究發現,此二泰雅語方言裡有個十分特殊的現象,即男性與女性的詞彙 形式有系統性的差異,例如「火」一詞,女性版本為hapuy,男性版本為hapuniq。其研究更 進一步指出,女性的詞彙較接近於古老的泰雅語,男性的詞彙則較多較新的變化。李壬癸 (1983)則回顧了關於兩性語言起源的四種學說:(一)不同語言或方言的結合;(二)口 語禁忌;(三)社會態度;(四)秘密語言,並認為秘密語言一說最能解釋泰雅語汶水方言 的系統性兩性差異,但仍需要其他學說的支持輔助以解釋秘密語言一說所難以解釋之處。 李壬癸這一系列的泰雅語男性女性方言的研究揭示了一個在世界語言裡並不多見的現 象,亦即男性與女性的語言有系統性與結構性的明顯差異,甚至可以「男性方言」及「女性 方言」來敘述之。此兩性方言差異並與語言的變遷有密切的關係,但與貳之一節述及之歐美 語言變異研究的結果有所不同,此研究中女性語言為較保守不變者。 4本文將「本土研究」定義為以臺灣社會中的語言與性別現象為素材之研究,作者背景不限。但以此條 件歸類時,參之二節所回顧的書寫系統中的性別期待這一部分的文獻就可能有所爭議。本文所採取的做法 是詳閱相關文獻之內容是否述及語料採集的方式及地點,其探討之社會是否以臺灣社會為主。按此做法, Farris(1988)視為本土研究,而Fan(1996)及Ettner(2002)則不包含在列。施玉惠(1984)未明確述及 語料採集的地點及其與臺灣社會之關係,但由於作者為本地學者,且此文在臺灣之語言與性別研究中屬早期 重要之作,因此列入回顧。

(10)

然而在多數的語言與性別研究裡,兩性語言的差異多半是頻率上的相對差異而非絕對的 系統結構性差異。郭賽華在1990及2000年代的一系列研究則探討女性(及男性)在私領域的 私人對話和公領域的電視播報及訪問裡言談風格所具之特徵。郭賽華(Kuo 1993a, 1993b)一 部分語料來自女性友人間的對話,指出其對話風格充滿了以下特徵:在他人說話時也同時說 話,打斷彼此、說話快速,並使用常見的表對立的詞語來表現不同意對方看法。簡言之,女 性友人間的言談風格與一般東方文化講求禮貌,溫和的刻板印象有很大的差異。然而此風格 表面看來充滿衝突,但卻是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郭賽華(Kuo 1996)則比較了對話的三種 組合:純男性、純女性及男女混合的對話,發現男性及女性在說笑話/回應笑話,及給予對 方建議的頻率上有明顯不同。男性較常說笑話,女性則較常以笑聲回應笑話,顯示男女在對 話裡的分工狀態。女性友人之間給予彼此建議的頻率,也較男性友人之間高出許多。郭賽華 (Kuo 1999)並檢視了年輕女性對話裡談論身為女性的困擾的部分,發現此話題常能引起對 談者的高度共鳴,若仔細分析對話的形式,也可看出許多顯示同意的言談特徵。此語言現象 可歸因於社會因素,即便女性在1990年代在許多方面已較前一代的女性享有較平等的權利, 仍有許多令年輕女性憂慮之處。 郭賽華(Kuo 2003, 2008)則轉向公領域繼續探索語言與性別的關聯。郭賽華(Kuo 2003)檢視了總長24小時的球賽轉播,比較其中男性播報員與女性播報員播報或評論賽事 時第二人稱代名詞「你」的使用。她將「你」按其語用功能分為三類:指稱某特定對象的 「你」、非指稱特定對象的「你」,以及加強語氣製造誇飾效果的「你」。其研究發現,男 性播報員使用「你」的方式較為多樣化,女性播報員則較常使用非指特定對象的「你」。郭 賽華認為,此現象有別於一般認為男性公領域語言較為正式,不帶情緒的印象。一個可能的 解釋是球賽轉播節目的觀眾以男性居多,因此男性播報員在播報評論時試圖複製一個類似私 領域男性朋友間的對話的氛圍,因此產生了較非正式、較誇飾的類似對話的播報方式。女性 播報員則同樣基於觀眾以男性居多的原因,因此反而採用了比較正式不帶情緒的播報方式。 此研究隱然呼應了前述之表演理論,可見語言與性別的關係並非總是固定不動,而必須視場 合及對象而定。郭賽華(Kuo 2008)則以前副總統呂秀蓮的電視訪問為語料,檢視其言談風 格,認為呂秀蓮的言談風格直接,具權威性及挑戰權威之感,並慣常使用以下特徵:打斷訪 問者,提出已有預設答案的反問等。郭賽華認為,對呂秀蓮負面輿論其實來自於女性政治人 物之兩難:若言談風格「像個淑女」,則被視為太溫和無魄力,但若直接而權威,則被認為 缺乏女人味。呂秀蓮直接而具挑戰意味的言談風格使她足具政治領袖的氣勢,但卻也使她遭 受不少負面批評。 Catherine Farris(1991, 2000)則將語言與性別研究與幼兒發展的議題連結起來,以幼稚 園內的男孩與女孩為對象,Farris觀察幼兒自身如何認知自己的性別,此種認知及性別社會化 的過程又是如何透過語言顯現。Farris(1991)探討同性幼兒間的互動,發現3~8歲的幼兒已

(11)

顯現相當不同的性別差異。男孩間彼此競爭,言語及行為都較具侵略性,常用各式擬聲詞模 仿周遭的聲音,說話較為粗野、大聲;女孩間則強調類似家庭的角色關係,說話較不直接, 時有撒嬌,顯示情感的語言及行為。Farris(2000)則以5~6歲的幼稚園孩童為對象,檢視男 孩群和女孩群之間發生衝突摩擦時,孩童如何反應並維持性別的界線(例如「男生在那邊女 生在這邊,不准你們過來」)。Farris對幼兒群體互動的觀察,指出性別差異在幼兒期即已 存在。但幼兒並非只是被動的呈現差異;反之,男孩女孩也主動參與在這些性別角色的建構 裡。而許多的性別社會化或對性別關係的感知,就是在一次次同性幼兒間的遊戲經驗,或異 性幼兒群間的磨擦裡建構出來,並且複製及強化的。

科技的進步,也帶給語言與性別研究新的研究場域。江文瑜及蔡佩舒(Chiang and Tsai 2007)即以BBS網路語言為語料,探討談話對象的性別及談話題材是否影響了下列四項言談 策略的使用:(一)句末語助詞(如「吧」);(二)加強語氣詞(如「真」、「超」); (三)語符轉換(如中文轉英文);(四)表情符號(如 ^^)。統計結果顯示,談話對象 的性別(同性或異性)對句末語助詞、加強語氣詞及表尷尬的表情符號有所影響。談話題材 (訊息交換或情緒抒發)則對表快樂的表情符號之使用有所影響。江文瑜與蔡佩舒也探討了 前述與性別相關的三種理論:優勢理論、差異理論及表演理論,並認為三種理論各自解釋了 一部分的語料。 以上之文獻回顧僅包含已出版之期刊或專書論文,然而亦有不少碩士論文以兩性差異為 主題。以下簡述以供讀者參考。陳淑美(1996)以call-in節目為語料,探討男、女在言談使 用上的差異;林瓊瑤(1998)研究大學男、女學生拒絕語的使用;李怡慧(2004)探討高中 生交談風格的性別差異;劉靜孺(2005)以臺灣電視談話性節目之內容為語料,探討男、女 言談的差異;謝伊琪(2006)檢視日常對話中的性別差異;紀韋呈(2008)探討國語及臺灣 閩南語間之語符轉換的性別差異;彭威鈴(2008)檢視部落格(blogs)語言的兩性差異;歐 陽君怡(2010)同時檢視了三種電腦溝通媒介語言裡的性別差異;鄭雯璇(2011)以手機簡 訊為本檢視性別差異。

二、兩性如何被談論

人們談論或看待男性或女性的方式是否有所不同,也是性別與語言研究裡的重要主題。 在本土的研究中,一個較不常見於國外語言性別研究的主題,為中文這個語言(文字)系統 裡所顯現出不同的性別期待。施玉惠(1984)一文,從文字結構(如從「女」部的字,及 「婦」一詞由「女」「帚」組成,表女人職在家務等)、詞彙及詞序(多為男前女後)、 命名方式(男子名重成就及光宗耀祖,女子名重美麗嫻淑),及俗語經典對男女的描述

(12)

(如「最毒婦人心」「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等),探討中文裡看待兩性之不同。5Farris (1988)則探討中文裡的「隱性」性別。不同於印歐語系語言,中文並無文法上的性別 (grammatical gender),在代名詞的使用上也無性別的差異,但不表示中文裡沒有標記性別 的方式。6Farris檢視了臺灣地區使用的國語裡的各式詞彙,包含了一般稱謂、親屬稱謂、與 生命週期相關詞彙(如青年、壯年、嬰兒、婦女等)、職業名稱、針對男人及女人的負面用 詞(如潑婦、色狼等)、詞序、命名方式及與性別相關之動詞(如善妒、撒嬌等),其結論 認為中文雖無文法上的性別,但在詞彙的層面卻有許多隱性的性別標記。這些性別標記並非 來自文法本身,而是來自社會文化價值。而男性在中文裡仍然是較女性具主要地位的性別。 其他較近期從漢語語言結構面及使用面探討對兩性看法的差異(或不平等)之研究尚有Fan (1996)及Ettner(2002)等,但由於其探討的社會背景以中國大陸為主,故不在此回顧。

廖招治及施玉惠(Liao and Lii-Shih 1993)以大學生為對象,做了針對語言夾雜(純國 語、國語夾雜臺語、國語夾雜日語及國語夾雜英語)及說話者性別語言態度的實驗。受試者 聆聽四個不同講者(兩男兩女)混雜不同語言的多種錄音,並以之評斷其人格特質及能力 等。結果顯示國語夾雜臺語容易被評為較友善易親近,國語夾雜英語或純國語易被評為較有 權威感,國語夾雜英語及國語夾雜臺語易被評為較有幽默感。另外,女性較男性容易被評為 友善、有吸引力、勤奮、坦白、值得信任。男性較女性容易被評為有幽默感,及喜愛出風 頭。足見社會對兩性的仍有相當程度的刻板印象。 魏美瑤(Wei 1999, 2001)以選戰裡競選口號中隱喻的使用,探討與性別相關的隱喻對 不同性別的候選人產生的作用。1996年總統大選的四對正副總統角逐者,七位為男性,一位 為女性(王清峰)。王清峰的競選口號裡,以「母親」、「女兒」、「模範生」、「正義女 神」等女性相關的隱喻形容王清峰,強調女性服務、包容、服從及超高道德的標準。雖加深 選民對王不同於其他候選人的女性特質印象,但也忽略了王的行政魄力、領導能力等在政治 上仍然被視為主流特質的能力。魏美瑤(Wei 2001)並檢視了1997年縣市長選舉其對手針對 三位女性候選人的負面文宣,指出女性候選人的家庭及婚姻狀況,較之以男性候選人,常被 放大檢視並用以攻擊。顯示社會仍傾向將女性及家庭兩者緊密連結。 與政治上攻擊文宣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對演藝人員的負面評論。王宏均(Wang, 2009) 以蘋果日報裡「木瓜霞吐槽」,一個以戲謔批評口吻評論演藝圈人士/事件的專欄為語料, 檢視男女藝人在專欄裡被評論的原因是否反應了性別角色的社會期待。分析顯示女藝人多被 評為善妒好鬥、拜金,其單身/婚姻狀態(意即是否能順利走入婚姻)也是評論重點之一。 5施玉惠此文的後半段也探討了男性與女性語言使用上的不同,諸如用字、句型、說話方式、語音等面 向,這部分的探討較近似於參之一節的主題。 6「他」與「她」,以及「你」與「妳」的差別,是較晚近才興起的書寫上的差異,在口語上兩者仍然 沒有區別。

(13)

男藝人之評論則多圍繞在自身外貌及以感情事件炒作知名度等。 蘇席瑤(Su 2008)一文以常見用詞「氣質」一詞為出發點,探詢其與性別及語言態度之 間的關係。以大學生訪談內容的語料,此研究搜尋「氣質/沒氣質」及相關詞如「文雅」、 「高雅」、「粗俗」、「song(臺語,約可翻譯為「俗氣」)」等在訪談何處出現,是否用 在評論某語言或某種語言行為。結果顯示訪談中,「沒氣質」較常與「髒話」、「臺灣國 語」、「臺語」等連結在一起。「氣質」一詞同時也用於女性居多,此詞因此可視為社會性 別期待及語言態度兩者同時浮現之處。當理想的女性形象是具備「氣質」時,可能造成規範 女性語言使用,使之傾向少用臺語的作用。此研究不只反映性別相關之現象,也試圖探索性 別及語言相關之意識型態形成及再製的過程。

三、小結

較之以第貳節語言與性別文獻的整體回顧,針對本土語料的語言與性別研究數目雖不 多,但也涵蓋了第貳節所言之五大主題。其中參之一節的本土研究可對應至貳之一的「女性 語言的特徵及相關之態度」之主題,參之二節的本土研究則可對應至貳之二的「性別刻板印 象及其功能」主題。而參之一及參之二節回顧之研究,也可能個別觸及貳之三至貳之五的另 外三個主題。其中施玉惠(1984)、Farris(1988)、Wei(1999, 2001)、Kuo(2008)、 Su(2008)皆探討了「兩性權力不平等與性別相關之語言現象的關係」(貳之三的主題)。 Farris(1991, 2000)則為探討「學校教育與性別相關之語言現象的關係」的研究(貳之四 主題)。而施玉惠(1984)、Kuo(1993a, 1993b, 2003)、Farris(2000)、Chiang與Tsai (2007)、Su(2008)則為觸及廣泛定義之「禮貌現象」之作(貳之五主題)。

肆、結語

此文首先回顧了國外語言與性別研究的重要發展方向及作品,期能藉此對此領域的整體 發展產生較全面的瞭解。後半部分則回顧以臺灣的語言與性別現象為主題的研究,較之以國 外語言與性別研究的概況,期能指出以臺灣現象為語料的特殊價值,及本土研究尚未有所發 展的方向,以供語言與性別學者參考。由此回顧可見,以本土語料為主題的語言與性別研究 數目並不多,題材所涵蓋的範圍雖然可謂稍具廣度,但是未來研究仍有相當大的著墨空間。 近年來國際間語言與性別研究逐漸走向視性別為一種展演,並著重於性別如何在互動中透過 言談而建構。同時也致力於瞭解語言及性別相關之意識型態如何交互影響。此類研究在以臺 灣現象為主題的研究中尚不多見,為未來研究可發展的方向。 由此回顧也可看出以本土語料為題材對語言與性別研究整體領域可能有的特殊貢獻。 若論題材特殊性,南島語言的性別現象,以及漢語書寫系統(包含網路語言)的性別相關現

(14)

象,均十分不同於西方語言與性別研究之取材,也開啟了語言與性別研究的另一個面向。而 本土社會文化也孕育出許多不同於西方的社會語言現象,「氣質」一詞與性別與語言之關聯 及選戰裡女性候選人的語言策略皆為顯例。臺灣因其歷史及人口特性,發展為一多語、多文 化的社會。而各種語言及語言現象常被賦予不同之社會意涵,並經常與性別議題緊密相扣, 以臺灣多樣之語言現象切入性別議題應為十分具有發展潛力的研究方向。綜合以上所論,足 見本土題材之語言與性別研究仍然十分具有蓬勃發展之潛力,值得語言與性別學者繼續投注 研究心力。

誌謝

感謝研究助理李婉歆在資料查詢及書目整理上對此文之幫助。

(15)

參考文獻

李壬癸。〈汶水方言男性語形衍生的類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期 (1983):1-18。 李怡慧。《臺灣高中學生交談風格之性別差異》(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2004)。 林瓊瑤。《大學男女生拒絕語在中文使用上的比較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 所,1998)。 施玉惠。〈從社會語言學觀點探討中文男女兩性語言的差異〉,《教學與研究》,6期 (1984):207-229。 紀韋呈。《國語與閩南語語碼轉換之性別差異:社會語言學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語 言學研究所,2008)。 陳淑美。《男女言談互動關係:臺灣地區一個Call-in廣播節目中言談策略的研究》(碩士論 文,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系,1996)。 彭威鈴。《臺灣網路語言使用上的性別差異~以部落格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語言學 研究所,2008)。 劉靜孺。《從社會語言學觀點看男女言談之差異―以臺灣電視談話性節目為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2005)。 歐陽君怡。《電腦溝通媒介語言中的性別差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010)。 鄭雯璇。《簡訊中的語言性別差異》(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語言學碩士班, 2011)。 謝伊琪。《大學生日常對話之性別語用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 所,2006)。

Brown, Penelope. “How and Why are Women More Polite: Some Evidence from a Mayan Community,” in Language and Gender: A Reader, ed. Jennifer Coates (Oxford: Blackwell, 1998), 81-99.

Brown, Penelope and Stephen Levinson. Politen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Bucholtz, Mary, ed. 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 Text and Commentar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Cameron, Deborah. “Performing Gender Identity: Young Men’s Talk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eterosexual Masculinity,” in Language and Masculinity, eds. Sally Johnson and Ulrike Hanna

(16)

Meinhof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 47-64.

Cheshire, Jenny. Variation in an English Diale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Chiang, Wen-Yu and Pei-Shu Tsai. “PICE: Four Strategies for BBS Talk in Taiwan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Gender Configuration and Topic Orientati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8 (2007): 417-466.

Coates, Jennifer. Women Talk: Conversation between Women Friends (Oxford: Blackwell, 1996). Coates, Jennifer. Women, Men, and Language: A Sociolinguistic Accoun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ondon: Pearson Longman, 2004).

DeFrancisco, Victoria L. “The Sounds of Silence: How Men Silence Women in Marital Relations,” in Language and Gender: A Reader, ed. Jennifer Coates (Oxford: Blackwell, 1998), 176-184. Eckert, Penelope. Linguistic Variation as Social Practice (Oxford: Blackwell, 2000).

Eckert, Penelope. “The Good Woman”, in 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 Text and Commentaries,

ed. M. Bucholtz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65-170.

Eckert, Penelope and Sally McConnell-Ginet. Language and Gend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Edwards, John R.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x in Children’s Speech,”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6 (1979): 121-127.

Eisikovits, Edina. “Sex Differences in Inter-group and Intra-group Interaction among Adolescents,” in Women and Language in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Society, ed. Anne Pauwels (Sydney: Australian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1987), 45-58.

Eisikovits, Edina. “Girl-talk/Boy-talk: Sex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Speech,” in Language and Gender: A Reader, ed. Jennifer Coates (Oxford: Blackwell, 1998), 42-54.

Engle, Marianne. “Language and Pla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rental Initiatives,” in Language: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eds. Howard Giles, Peter W. Robinson, and Philip Smith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0), 29-34.

Erickson, Frederick.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Coherence in a Family Dinner Table Conversation,” in Convers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ed. Bruce Dorval (NJ: Ablex, 1990), 207-238.

Ettner, Charles.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 are Equal-or-Women and Men are Equal,” in The Lingnistic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and Men, eds. Marlies Hellinger and Hadumod Bussmann (Amsterdam and Philadelephia: John Benjamins, 2002), 29-55.

Fan, Carol C. “Language, Gender and Chinese Cul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10.1 (1996): 95-114.

(17)

Farris, Catherine S. “Gender and Grammar in Chinese: With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Universals,”

Modern China, 14 (1988): 277-308.

Farris, Catherine S. “The Gender of Child Discourse: Same-Sex Peer Socialization through Language Use in a Taiwanese Preschool,” Journal ofLinguistic Anthropology, 1 (1991): 198-224.

Farris, Catherine S. “Cross-sex Peer Conflict and the Discursive Production of Gender in a Chinese Preschool in Taiwan,”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 (2000): 539-568.

Gal, Susan. “Peasant Men Can’t Get Wives: Language Change and Sex Roles in a Bilingual Community,” Language in Society, 7 (1978): 1-16.

Goodwin, Marjorie Harness. “Directive-response Speech Sequences in Girls’ and Boys’ Task Activities,” in Women and Language in Literature and Society, eds. Sally McConnell-Ginet, Ruth Broker, and Nellly Furman (New York: Praeger, 1980), 157-173.

Goodwin, Marjorie Harness. He-said-she-said. Talk as Social Organization among Black Childre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Goodwin, Marjorie Harness.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cross Girls’ Play Activities,” in

Language and Gender: A Reader, ed. J. Coates (Oxford: Blackwell, 1998), 121-146.

Haas, Adelaide. “Sex-associated Features of Spoken Language by Four-, Eight-, and Twelve-year-old Boys and Girls,” in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Sweden, August 14-19, 1978, by Uppsala University.

Haas, Adelaide. “Male and Female Spoken Language Differences: Stereotypes and Evid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1979): 616-626.

Hall, Kira. “Lip Service on the Fantasy Lines,” in Gender Articulated: Language and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Self, eds. Kira Hall and Mary Bucholtz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183-216. Holmes, Janet. “Hedging Your Bets and Sitting on the Fence: Some Evidence for Hedges as Support

Structures,” Te Reo, 27 (1984): 42-62.

Holmes, Janet. “Hedging, Fencing and Other Conversational Gambits: An Analysi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New Zealand Speech,” in Women and Language in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Society, ed. Anne Pauwels (Sydney: Australian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1987), 59-79.

Holmes, Janet. “Paying Compliments: A Sex-preferential Politeness Strategy,” Journal of Pragmatics,

12 (1988): 445-465.

Ide, Sachiko. Onna no kotoba otoko no kotoba (Women’s Language, Men’s Language) (Tokyo: Nihon Keizai Tsushinsha, 1979).

Ide, Sachiko and Naomi Hanaoka McGloin, eds. Aspects of Japanese Women’s Language (Tokyo: Kuroshio, 1990).

(18)

Jespersen, Otto. 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London, UK: Allen & Unwin, 1922).

Kelly, Alis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Research in Education, 39 (1988): 1-23.

Kuo, Sai-Hua. “Sociable Arguments among Chinese Friends: Process and Management,” Th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23 (1993a): 253-285.

Kuo, Sai-Hua. “Formulaic Opposition Markers in Chinese Conflict Talk,” in Georgetown Round Tabl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ed. James Alati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3b), 388-402.

Kuo, Sai-Hua. “Gender and Discours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le-female Differences in Conversational Style,” in Proceedings of NSC Linguistic Research Project Reports, 1996, b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6), 18.1-18.20.

Kuo, Sai-Hua. “To be a Woman is Extremely Bothersome!: How Young Chinese Women Talk about Their Predicaments,” Th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29 (1999): 511-532.

Kuo, Sai-Hua. “Involvement vs. Detachme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Televised Sports in Taiwan,” Discourse Studies, 5 (2003): 479-494.

Kuo, Sai-Hua. “A Woman Warrior or a Forgotten Concubine? Verbal Construction of a Feminist Politician in Taiwan,” in Discourse of Cultural China in the Globalizing Age, ed. Doreen Wu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53-70.

Labov, William.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Oxford: Blackwell, 1972).

Lakoff, Robin. “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 Language in Society, 2.1 (1973): 45-80. Lakoff, Robin. 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5).

Lee, Alison, Nigel Hewlett, and Moray Nairn. “Voice and Gender in Children,” in Language and Gender: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d. Sara Mills (London: Longman, 1995), 194-204. Li, Paul Jen-Kuei. “Men’s and Women’s Speech in Mayrinax,” Honor of Professor Lin Yu-k’eng

on Her Seventieth Birthday, eds. Paul Jen-Kuei Li, George Yung-Chao Chen, Morris Wei-Hsin Tien, and Frederic Feng-Fu Taso (Taipei: Wen Shin Publishing Co., 1980), 9-17.

Li, Paul Jen-Kuei. “Male and Female Forms of Speech in the Atayalic Group,”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53 (1982): 265-304.

Li, Paul Jen-Kuei. “Sex Differences in Speech and Their Origins,” The Continent, 67 (1983): 40-46. Liao, Chao-Chih and Yu-Hwei Lii-Shih.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Attitudes on Code-mixing and

(19)

Macaulay, Ronald K. S. “Variation and Consistency in Glaswegian English,” in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in British English, ed. Peter Trudgill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132-143.

Maltz, Daniel N. and Ruth A. Borker. “A Cultural Approach to Male-Female Mis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 ed. John Gumper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95-216.

Mills, Sara. Language and Sex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Milroy, Lesley. Language and Social Network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Newbrook, Mark. “Sociolinguistic Reflexes of Dialect Interference in West Wirral” (Ph.D. diss., Reading University, 1982).

Ochs, Elinor and Carolyn Taylor. “The ‘Father Knows Best’ Dynamic in Dinnertime Narratives,” in Gender Articulated: Language and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Self, eds. Kira Hall and Mary Bucholtz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97-120.

Okamoto, Shigeko and Janet S. Shibamoto Smith, eds. Japanese Language, Gender, and Ideology: Cultural Models and Real Peop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Reinoruzu-Akiba, Katsue, ed. Onna to Nihongo (Women and the Japanese Language) (Tokyo: Yushindo, 1993).

Romaine, Suzanne. The Languag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Acquisition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4).

Sachs, Jacqueline, Philip Lieberman, and Donna Erickson. “Anatomic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Male and Female Speech,” in Language Attitudes: Current Trends and Prospects, eds. Roger Shuy and Ralph Fasold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73), 74-84.

Shibamoto, Janet Smith. Japanese Women’s Languag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5). Spender, Dale. Man Made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1980).

Spender, Dale. “Talking in Class,” in Learning to Lose: Sexism and Education, eds. Dale Spender and Elizabeth Sarah (London: The Women’s Press, 1988), 149-154.

Su, Hsi-Yao.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Girl with Qizhi?: Refinement, Gender, and Language Ideologie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12 (2008): 334-358.

Swann, Joan. Girls, Boys and Language (Oxford: Blackwell, 1992).

Swann, Joan. “Talk Control: An Illustration from the Classroom of Problems in Analyzing Male Dominance in Education,” in Language and Gender: A Reader, ed. Jennifer Coates (Oxford: Blackwell, 1998), 185-196.

Swann, Joan and David Graddol. “Gender Inequalities in Classroom Talk,” English Education, 22 (1998): 48-65.

(20)

Talbot, Mary. “Gender Stereotypes: Reproduction and Challenge,” in 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Gender, eds. Janet Holmes and Miriam Meyerhoff (London: Blackwell, 2005), 468-486. Tannen, Deborah.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nversational Coherence: Physical Alignment and

Topical Cohesion,” in Convers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ed. Bruce Dorval (NJ: Ablex, 1990), 167-206.

Tannen, Deborah.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 (London: Virago, 1991).

Tannen, Deborah. Gender and Discourse (NY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Thorne, Barry. Gender Play: Girls and Boys in School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3). Trudgill, Peter. The Social Differentiation of English in Norwi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Wang, Hung-Chun. “Language and Ideology: Gender Stereotypes of Female and Male Artists in Taiwanese Tabloids,” Discourse & Society, 20 (2009): 747-774.

Wei, Jennifer M. “Gender Differentiation in Political Discourse: A Case Study of the 1996 Taiwan Presidential and Vice-Presidential Election,” Journal of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 10 (1999): 79-103.

Wei, Jennifer M. Virtual Missiles: Metaphors and Allusions in Taiwanese Political Campaigns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1).

West, Candace. “When the Doctor is a ‘Lady’: Power, Status and Gender in Physician-patient Encounters,” in Language and Gender: A Reader, ed. Jennifer Coates (Oxford: Blackwell, 1998), 396-412.

Woods, Nicola. “Talking Shop: Sex and Status as Determinants of Floor Apportionment in a Work Setting,” in Women in Their Speech Communities, eds. Jennifer Coates and Deborah Cameron (London: Longman, 1989), 141-157.

Zimmerman, Don and Candace West. 1975. “Sex Roles, Interruptions and Silences in Conversation,” in Language and Sex: Differences and Dominance, eds. Barrie Thorne and Nancy Henly (MA: Rowley, 1975), 105-129.

(21)

Language and Gender Studies: A Review

Hsi-Yao Su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ssistant Professor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gender. The first half reviews the general trends and findings of language and gender studi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 second half focuses on studies that have investigated language and gender phenomena in Taiwan. The review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studies that have drawn on local data is still rather limited. Although loc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diversity and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language and gender studies in general, room for future development still remains.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urriculum planning - conduct holistic curriculum review and planning across year levels to ensur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 in content, organisation

* 2 Learning contents to be replaced by the learning elements covered in the enriched TEKLA curriculum starting from 2016/17 school year... The enriched

Therefore, it is our policy that no Managers/staff shall solicit or accept gifts, money or any other form of advantages in their course of duty respectively without the

Macro Evolution of core-collapse supernovae (giant P violation) Chiral kinetic theory. Son, Yamamoto (2012); Stephanov, Yin

Graphene: leading the way in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2010 Nobel Prize

Quantum Hall Effect in Black Phosphorus 2DEG.. Likai Li

Attributable to the upward adjustment of school tuition fees in the new academic year; higher housing rent and expenses of house maintenance; and rising prices in fish and

15 Pierce Salguero ed., Buddhism and Medicine: an anthology of Premodern sourc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7.. Pierce Salguero ed., Buddhism and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