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休閒活動的投入對安養機構經營效率之影響
全文
(2) 謝. 誌. 人生旅途中,這一站,兩年多的時光,終於來到了謝誌的撰寫。從小就喜歡學 習的我,在著作論文的日子裡,所參與的任何課程、活動、實習、社團等,再再地 豐富了人生的經驗。而能夠再踏進校園當學生,著實感謝老天給予機會延續為學的 熱誠,從中亦瞭解機會是可以靠自己去爭取的,再接續開創更多無限的可能。當然, 這一路上還有許多貴人的相助。 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尤其是父親,不僅支持繼續求學也盡全力予以協 助,接著,要感謝兩位恩師,您們就像扮演著嚴父的方進義老師與嚴母的林儷蓉老 師,相當地有耐心以及不厭其煩地指導,而且不斷的鼓勵要積極努力與創新,特別 也提醒任何事情都必須要謹慎用心等金玉良言,學生也定當謹記於心。 感謝口試委員邱逸榛教授在口試期間對於論文細心的審查及提出意見,讓本論 文更臻完善,以及感謝協助填答問卷的善心人士們,由衷的感激! 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感謝劉元安導師的諄諄教誨與鼓勵,您誠摯的用心以及對 學生們的付出與關懷和協助,令人動容。以及,感謝所有老師的教導和鼓勵,實之 獲益良多。 謝謝愉悅蓉門夥伴們的鼓勵與協助以及方家夥伴們還有一些同學及學弟妹的 幫忙,感謝好友徐老鴨的一路支持以及鼓勵、劉阿姐的從一開始的面試資料指導與 加油打氣、蘇珊娜的英文指導、外星人老兄的義氣相挺檢查、黃先生的意見提供, 以及所有關心及鼓勵和協助的朋友,謝謝有你們無私的協助!. 最後,祝福有緣的大家未來能夠心想事成,也期許自己不斷學習與繼續成長!. 陳瑩蓁 謹誌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4.02 iii.
(3) 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休閒活動的投入 對安養機構經營效率之影響 2014 年 1 月 研 究 生:陳瑩蓁 指 導 教 授:方進義 博士 共 同 指 導:林儷蓉 博士 中文摘要 由於臺灣高齡人口比例增加,未來高齡者人數將迅速攀升,推估在民國 114 年 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因此,高齡者之照顧需求日趨重要。由於社會變遷,過去傳統 家庭的社會結構已漸轉型為折衷家庭,臺灣對於高齡者的照顧方式也日益成熟及多 元,安養機構係為照顧選擇之一,其經營效率亦相當重要。安養機構之服務對象為 日常生活能自理的高齡者,機構也安排各種休閒活動之服務,亦屬其經營一環,但 相關研究鮮少將休閒活動變數納入經營效率作探討,故本研究欲探討休閒活動之投 入是否會影響安養機構之經營效率,本研究以全臺共 52 家之安養機構及合併型機構 含安養之部分,就純安養之範圍為研究對象,研究資料係透過郵寄問卷資料予管理 者之方式蒐集 2012 年之全年資料,共計回收 31 家,研究透過各投入項(護理人員數、 社會工作人員數、照顧服務員數、床位數、休閒活動服務次數),以及產出項(入住 實際人數、平均入住年數)為變項,以資料包絡分析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進行經營效率評估,再以成對樣本 t 檢定檢驗納入休閒活動與否對效率值是 否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納入休閒活動會對機構經營效率有影響,未納入休閒 活動服務次數平均效率值為 0.84,納入休閒活動服務次數平均效率值為 0.9,顯示 納入休閒活動服務次數之效率值較高,有效率者為 18 家,未達效率者為 13 家。因 此,納入休閒活動服務次數的 DEA 模型較能正確衡量安養機構的效率值。本研究 依照差額變數分析值後建議未達效率之機構應減少投入資源,以提昇經營效率。建 議未來研究方向可進一步調查住民對於機構休閒活動之品質作為探討。 關鍵詞:安養機構、資料包絡分析法、經營效率、休閒活動. iv.
(4) Incorporating Leisure Activities into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Assess the Senior Home Operating Efficiency. January, 2014 S t u d e n t : Ying-Jane Chen Advisor : Dr. Chin-Yi Fang Advisor : Dr. Li-jung Lin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in Taiwan’s elderly population, elderly cares become an essential issue. Senior homes change their role from taking aging residents in to offering residents a range of leisure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xpand their caring function and expedi te their efficiency. However, the extant researches neglect the issue of the senior homes efficiency. This study incorporating the frequency of leisure activities assesses the senior home efficiency through the multiple-objectiv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Th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2013 through mail and telephone reminders for 52 senior homes including the continuing care institutions. Usable responses from 31 senior homes were collected, yielding a 60% response rate. The research assesses the efficiency of 31 senior homes with considering input variables ( the number of registered nurses, social workers, nurse aids, the number of beds and the frequency of leisure activities) and output variables ( the number of residents and the average duration o f their stay) through an input-oriented DEA. The study further uses a paired t-test examining the efficiency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efficiency evaluation models with/without including the frequency of leisure activities. The test showed that the inclus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affected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observed senior homes. The average efficiency score of the DEA model without including the input variable of the number of leisure activities is 0.84. In contrast to this, the average efficiency score of the DEA model v.
(5) including the input variable of the number of leisure activities is 0.9, indicating that the efficiency without including the variable of leisure activity has been underestimated. Of 31 total observed senior homes, 18 were assessed in the efficient frontier. Thus 13 were valued as inefficient senior homes. According to the slack value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senior homes should reduce the average input resources as to promot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Future research could incorporate the impact of the quality of leisure activities on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se senior homes.. Keyword : senior home, data dnvelopment analysis, operating efficiency, leisure activities. vi.
(6) 目. 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論文通過簽名表 ..................................................................................... i 論文授權書 ................................................................................................................................ ii 謝. 誌 ....................................................................................................................................... iii. 中文摘要 ................................................................................................................................... iv Abstract ...................................................................................................................................... v 目. 次 ...................................................................................................................................... vii. 表. 次 ....................................................................................................................................... ix. 圖. 次 ........................................................................................................................................ 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安養機構與經營效率 .......................................................................... 7. 第二節. 高齡者參與休閒活動之重要性相關文獻探討 ................................. 14. 第三節. 效率評估方法和資料包絡分析方法之效率評估探討 ...................... 1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樣本選取與資料來源 ................................................................. 25 vii.
(7) 第二節. 投入產出項目 .................................................................................... 25. 第三節. 資料包絡分析法與效率檢定 ............................................................. 27.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3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結果分析 ........................................................................ 33. 第二節. 成對樣本 t 檢定結果分析 ................................................................. 39. 第三節. 效率值分析 ........................................................................................ 40. 第四節. 投入差額變數分析 ............................................................................ 43. 第五節. 管理意涵 ............................................................................................ 4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4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4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49. 參考文獻 ............................................................................................................................... 51 中文部分 ........................................................................................................... 51 英文部分 ........................................................................................................... 55. 附錄......................................................................................................................................... 58 附錄一. 安養機構營運環境調查問卷表 ......................................................... 58. viii.
(8) 表. 次. 表 2-1 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 8 表 2-2 安養機構類型與基本要求........................................................................................... 11 表 2-3 研究方法採用 DEA 探討之研究彙整 ........................................................................ 21 表 3-1 本研究評估效率之投入項目表定義........................................................................... 26 表 3-2 本研究評估效率之產出項目表定義........................................................................... 26 表 4-1 回收問卷資料之彙整................................................................................................... 33 表 4-2 本研究大型與小型機構樣本之投入、產出項之敘述性統計表............................... 37 表 4-3 本研究公立與私立機構樣本之投入、產出項之敘述性統計表............................... 39 表 4-4 成對樣本 t 檢定 ........................................................................................................... 40 表 4-5 資料包絡分析結果....................................................................................................... 42 表 4-6 各機構投入差額變數分析結果................................................................................... 45. ix.
(9) 圖. 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6. x.
(10)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欲探討休閒活動的投入項目對安養機構經營效率之影響,依照研究背景 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流程,將分成四節敘述並依序探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由於少子化的影響,社會型態的更迭,台灣高齡人口比例增加,根據 1993 年 到 2012 年六月底,65 歲以上高齡人口在總人口的比例由 9.24%攀升至 10.98% (內 政部統計處,2012) ,推估未來高齡人口將迅速擴增 (Ozcan, Wogen & Mau, 1998), 並在 107 年進入高齡化社會,114 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所占比率分 別為 14%、20%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因此,對高齡者照顧之需求也日 趨重要,實為國家發展重要課題之一。 隨著時代更迭,延伸至現代的社會變遷,過去傳統家庭的社會結構已漸轉型為 折衷家庭,致使社會引發新的需求與問題,而這個層面亦逐日受到政府相關單位以 及各界社會福利人士的重視。如何有效地落實高齡者福祉,讓高齡者維持尊嚴和自 主的生活是一項挑戰,因此,台灣對於高齡者的照顧模式也日益成熟及多元,並在 政府與民間的合作下,延伸出許多不同的方案供民眾選擇,包括居家照顧陪伴、機 構安養及日托服務等,但各種方案之服務方式與收費卻有所不同,茲彙整表 1-1。. 1.
(11) 表 1-1 各種照顧形式入住費用研究彙整 機構類別 服務內容 居家照顧陪伴 提供「家事管 (以台北地區為 理」、「居家陪 例) 伴」及「居家 照顧」等服 務。僅需日常 生活家務協 助、陪伴、陪 診、購物之 65 歲以上長者。 機構安養(以臺 提供健康狀態 北市政府社會 足以自理生活 局老人自費安 者照顧之服 養中心為例) 務。 日間照顧中心 提供生活照顧 (以中山老人住 管理。 宅暨服務中心 之日間照顧中 心為例). 收費方式 C 級: 每週一至週五 每月 16,100 元. 收費範疇 不含入住費。. 單人套房 每月 10,480 元. 含入住費、服 務及維護費、 伙食費。. 輕、中度: 每月 15,000 元 重度: 每月 16,000 元 每週一至週五 上午 7:30 至 下午 7:00(國 定例假日休 息). 含午餐、點心 照顧、服務費 專業服務費、 不含入住費。. 附註 依不同等級收 費,其中 C 級 服務對象為可 自己行動,僅 需日常生活家 務協助、陪 伴、陪診、購 物之 65 歲以 上長者。. 經專業診斷且 領有身心障礙 手冊之輕、 中、重度失智 與失能之長 者。.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表 1-1 所示,各種照顧形式之收費與提供的休閒活動可謂是截然不同,如:居 家照顧陪伴之服務內容係為「家事管理」、「居家陪伴」及「居家照顧」等服務,僅 針對日常生活家務協助、陪伴、陪診、購物之 65 歲以上長者;機構安養之服務內容 係為生活可自理者全天候照顧之服務;日間照顧中心之服務內容係為白天之生活照 顧管理。在這些服務形式之中,就服務內容及範圍而言,安養機構提供了全天候以 及生活所需之服務,如交通、食宿,甚至是安排團體活動等,可謂一應俱全。 就提供的休閒活動而言,日間照顧中心服務收容對象為六十歲以上且為輕、中 度失能的高齡者,其住民多數為生活無法自理者,可自由選擇從事活動機會較少, 中心之服務內容主要包含了短期復健、醫療及護理服務、文康娛樂活動 (蔡碩倉, 謝雅萍,蘇慶昌,2008 ; 曾思瑜,2010 ) ; 機構安養服務收容對象為生活可自理者, 2.
(12) 可自由選擇從事活動機會較多,機構提供的休閒活動則較為多元,例如,以內政部 北區老人之家頤苑自費安養中心(2012) 為例,其提供各種活動類別之社團方式,如 : 卡拉 OK 社、合唱團、國劇社、書法社、土風舞社等休閒活動服務,其所提供的休 閒活動多以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維持為目的 (曾思瑜,2005 ) ; 就收費而言, 日間照顧中心及居家照顧服務的收費皆高於安養機構,在現今經濟不景氣之時代, 對於經濟能力不佳的需求者(如高齡者自身、具照顧責任的子女或配偶、親屬等)造 成極大的負擔,因此相較之下,機構式之安養服務花費較為低廉,可為一般大眾合 宜之選擇。由於入住機構已成為高齡者安養的主要選擇之一 (Li, Chang, Yeh, Hou, Tsai & Tsai, 2010),安養機構之經營層面更相形重要。為因應高齡化社會,政府當局 以經濟安全、健康維護、生活照顧等面向為政策規畫之主軸。此外,積極地建構長 期照顧體系,提升老人福利機構安養照顧服務品質,以及推展高齡者休閒活動及促 進高齡者社會參與等,得以提供高齡者完善的身心照顧 (內政部社會司, 2012 a)。近 年來,老人福利機構也紛紛成立,進而顯現出照顧方式的多元化,因而各家機構也 面臨市場競爭壓力,所以,各家機構提供的照顧品質與經營效率息息相關,但是, 社會資源有限,如何有效地運用並兼具良好品質之提供,是項需要探討與重視之課 題。 此外,過去研究指出,高齡者透過參與休閒活動可以增加其獨立性也可以提升 其生活品質 (Li et al., 2010),依照老人福利法,安養機構設立標準之日常活動場所, 其中應設置休閒、康樂活動室等必要設施或設備。據內政部民國 98 年老人狀況調查 報告中指出 (內政部統計處,2009),從事休閒娛樂與相關活動為高齡者日常生活中 最主要的活動項目之一,因此,部分安養機構也開始多方安排休閒活動供入住者參 與。安養機構以日常生活能自理之高齡者為照顧對象 (內政部社會司, 2012a),須擁 有較好的身體活動力,或透過他人協助情形較少,獨立性較佳,活動參與係出於受 照顧者之自發性,其擁有較佳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夠自我判斷與自我選擇,以及自 我決定的行為能力,進而體現自我。因此,安養機構住民較有能力參與機構所安排 3.
(13) 休閒活動。所以,機構投入休閒活動與否,遂成為安養機構在營運上重要考慮因素 之一,其甚至可能影響機構之經營效率。安養機構經營之理念,在於提供安養、長 期照顧之住民有一安全可靠之安居場所,此一服務模式整合家庭、民間機構、團體 及政府的力量,使住民得以在機構內安養,甚或以機構的資源增進住民之福祉。在 這之中,可藉由相關效率指標檢視經營過程中可持續維持或是改善調整之處,因此, 經營效率之評估更是不可或缺。 由於安養機構的經營效率之品質衡量重要性和相關性日趨重要,也有相關研究 以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模型探討長期照護機構的經營 效率 (陳世能,2002;張淑卿、吳肖琪,2011 ; 楊志慶,2008 ; Björkgren, Häkkinen & Linna, 2001 ; Fried, Schmidt & Yaisawarng, 1999 ; Laine, Finne-Soveri, Björkgren, Linna, Noro & Häkkinen, 2005;Ozcan, Wogen & Mau, 1998;Shimshak, Lenard & Klimberg, 2009),藉由各家單位營運方面的投入項與產出項兩者間衡量,檢視各家 機構在經營效率管理上之情況,並尋得經營上之標竿對象,加以參考之,進而期以 最小投入資源,產出最大之效益。過去也有研究探討長期照護機構經營效率的照顧 服務和機構品質等方面 (Kleinsorge & Karney, 1992 ; Lenard, Wagner, Shimshak, Porell & Klimberg, 2004 ; Salinas-Jimenez & Smith,1996 ; Shimshak, Lenard & Klimberg, 2009),其提及品質對於機構之經營效率是不可或缺的,而休閒也是影響 機構品質重要指標之一 (Buettner, 1988 ; Haberkost & Dellmann-Jenkins, 1996 ; Li, Chang, Yeh, Hou, Tsai & Tsai, 2010 ; Salamon, 1986 ; Shary & Iso-Ahola, 1989; Stevens, 1972 ; Voelkl, 1986 )。綜合上述之情況,休閒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許多安養機構在營運上也安排了休閒活動服務供住民參與。而安養機構於營運上具 有多投入項及多產出項之特性,休閒亦為機構營運服務項目之一,其亦影響經營效 率,但顯少研究將之納入,因此,本研究將探討提供休閒活動服務次數是否影響安 養機構的經營效率。基於此出發點,期以探討其中之影響,並將結果提供予相關老 人福利機構相關單位以及政府機關政策上之擬定參考。 4.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瞭解並比較目前台灣地區安養機構及合併型機構含安養部分之經營效率。 二、探討休閒活動服務次數投入對安養機構營運效率之影響。.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依據內政部社會司之老人福利法所立案之安養機構及合併型安養護機 構,就其提供安養服務的部分為研究範圍,研究資料係透過郵寄問卷資料予管理者 之方式蒐集,資料蒐集期間為 2012 年。 研究以 DEA 進行經營效率評估,再將效率結果以成對樣本 t 檢定,檢驗納入休 閒活動服務次數與否是否對各效率有顯著差異性。惟資料乃透過機構逕自提供,故 僅以所取得之資料進行分析之,而所回收之樣本較少,故以 90%信賴區間檢驗,是 為本研究之限制。. 第四節. 研究流程. 研究共分為五章,各章之內容如下 : 第壹章為緒論:包括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流程、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貳章為文獻探討:包括分析長期照護機構經營效率之衡量項目相關文獻、以 DEA 評估長期照護機構經營效率之相關文獻。 第參章為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樣本及資料來源之說明、DEA 方法之說明、迴歸檢定 之說明。 第肆章為研究結果與討論:資料包絡分析法之結果說明與分析。 第伍章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論及後續之建議。. 5.
(15) 研究背景與動機.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結果與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6.
(1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欲作相關文獻探討,將分成三節進行。分別是 : 第一節為安養機構與經 營效率、第二節為高齡者參與休閒活動之重要性相關文獻探討、第三節為效率評估 方法和資料包絡效率評估之方法探討。. 第一節. 安養機構與經營效率. 一、安養機構之意涵 敬老尊賢向來是華人社會所遵循之觀念,自古至今,古籍上便有記載關於此一 傳統文化,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第五》 ;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大。同篇》 ;義寂疏曰: 「安心養身。故曰安養」《佛說無量壽經》。因此,能讓年長者得以安心、安身、安 養,是種普世的理想。安心,即為心情安定、平靜、寧靜、 穩定、心無旁騖,無後 顧之憂;安身,即為容身,生活上有著落《教育部國語辭典》 ,與週遭環境互動良好, 有安定之居所,使社會上的高齡者得以安享天年,滿足高齡者生活中之物質安全、 愛與尊敬、自我肯定及平和安適等安養之需求 (施教裕,1994)。因此,安養可謂結 合心理、生理、社會等各方面之良好和諧狀態,而且個人能夠自由地選擇安養之形 式。 隨著年紀的增長,許多生理機能以及身心方面更是有所轉變,甚至於,某些因 素使得行動自如的高齡者也需要生活上的照顧,以致社會上提供照顧的方式更加多 元。根據老人福利法所訂定的長期照顧機構與安養機構規範,就照顧對象而言,依 據健康程度差異也有不同的照顧服務方式,若是以機構式服務,長期照護機構則是 以照顧身心羸弱且生活無法自理之高齡者為主,且依照顧對象之不同情況,機構的 營運型態又可分為長期照護型、養護型、失智照顧型等類別;安養機構之服務對象 是單以生活能自理,但需他人照顧或無扶養親屬或扶養親屬無扶養能力之高齡者(老 7.
(17) 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機構的營運型態並無其他分類,係以協助高齡者在高度支持 的環境下安享晚年,並以維持其良好生活品質為最終目標。根據內政部社會司老人 福利機構設立標準 (內政部社會司, 2012b ),茲就不同服務範圍內之各類機構,依照 其類型及定義作整理,如表 2-1 所示。 表 2-1 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 項目 長期照顧機構. 安養機構. 其他老人福 利機構. 類型. 長期照 護型. 養護型. 失智照顧型. 無分類. 無分類. 定義. 以罹患 長期病 症, 且需要 醫護服 務之高 齡者為 照顧對 象。. 以生活 自理能 力缺損 需他人 照顧之 老人或 需鼻胃 管、導尿 管護理 服務需 求之高 齡者為 照顧 象。. 以精神科等 專科醫師診 斷為失智症 中度以上、 具行動能 力,且需受 照顧之高齡 者為照顧對 象。. 以需他人照顧或無 扶養義務親屬或扶 養義務親屬無扶養 能力,且日常生活 能自理之高齡者為 照顧對象。. 提供高齡者 其他福利服 務。.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老人福利法法規。註: 本研究係依照老人福利法法規所整理,安養機構並 無分類。. 安養機構之類型及基本要求,如表 2-2 所示,依據老人福利法之規範,依各機 構屬性,可分為公辦公營、公辦民營、私立等。其住民消費方式可分為自費及公費。 採自費者,多為經濟狀況尚可,且為自由選擇之方式,係由高齡者或高齡者之親屬 在經濟狀況允許之下,安排高齡者進住安養機構接受照顧;採公費者,係接受政府 全然救濟,可能住民出於無可奈何或親屬無力扶養之緣由。就老人福利法之規範, 各級政府設立及辦理財團法人登記之安養機構,其設立規模以收容老人為五十人以 上、二百人以下為限,若機構住民人數為五十人以下,則屬小型機構 (內政部,2012b)。 8.
(18) 基於規模大小的不同,如大型與小型的空間設置及人力配置,各投入資源也會不同, 因此,營運資源投入與營運效率會不會因為規模大小不同而有所差異也成為本研究 考量之因素。 在服務人力方面,安養機構設置適當服務比例的專業人員予以住民生活上之協 助,如護理人員、社會工作人員、照顧服務員等,在日間及夜間均有不同人員比例 之規範,以提供良好之服務品質;在空間大小方面,安養機構均規劃每寢室之住民 適當之居住空間及床位數。另外,機構亦依照住民之健康情形,提供適合住民的三 餐,以及個人衛生清潔之衣物盥洗服務。因應安全上之考量,機構內設置適合高齡 者活動之場所,如:餐廳、會客室、閱覽室、休閒、康樂活動室、宗教聚會場所, 及其他必要設施或設備(無障礙設施),提供住民活動上各種不同需求,並避免碰撞 甚至跌倒等意外傷害 (曾思瑜,2005)。在外出方面,提供交通之問題等照顧與協助。 另外,因應政府提出之推展高齡者休閒活動及促進高齡者社會參與之政策 (內政部 社會司,2012 a),安養機構整合民間機構、團體及政府的力量,經常舉辦休閒育樂 活動,希望透過友善關懷與寓教於樂的交流,甚至提供高齡者參與社團的機會,如: 休閒、康樂、文藝、技藝及聯誼等,透過休閒活動相關工作人員協助或帶領住民進 行,增進住民在機構式住宅的社會互動關係及豐富生活,協助心理、生理及社會的 層面需要的關切及滿足 (內政部北區老人之家頤苑自費安養中心,2012)。 除此之外,為了提昇老人福利機構經營管理品質及高齡者的權益,並確保高齡 者在機構得到完善之服務,機構須進行內政部老人福利機構評鑑。而老人福利機構 評鑑實施計畫 (內政部社會司,2013)的機構評鑑項目包含了行政組織及經營管理和 生活照顧及專業服務、員工制度等範疇,其中的管理類指標涵蓋了機構行政文書處 理及保管情形、機構收容人數符合主管機關許可立案床數、日常活動空間(如閱覽區、 活動區、會客區)有足夠之設施及設備,以滿足服務對象交誼所需 ; 員工制度部分 則依照老人福利法法令進行規範各專業人力設置,如護理師人員、社會工作人員、 照顧服務員設置,以及視機構業務需要之其他與服務相關之專業人員,而且,所有 9.
(19) 聘用人員資格須符合該法規標準規定以進行各項專業之服務,並且各專業人員聘任 須依照機構規模大小設置各適當比例人數,例如 : 護理人員方面,公立/財團法人 安養機構及小型安養機構規定,全天至少 1 人值班 ; 照顧服務員方面,公立/財團 法人安養機構及小型安養機構規定,在日間須符合 1 位人員照顧 15 位住民,在夜間 須符合 1 位人員照顧 35 位住民等比例,且夜間須以本國籍員工計算 ; 社會工作人 員方面,公立財團法人安養機構規定,機構住民未滿 80 人,至少設置 1 名社會工作 人員,機構住民 80 人以上者,每 80 人應設置 1 名社會工作人員,機構住民 49 人以 下者,以專人或特約辦理 ; 採特約者,每週至少提供 2 天服務,小型安養機構視 情況設置專任或特約社工師。日常活動場所方面,公立/財團法人安養機構規定,應 設餐廳、會客室、閱覽室、休閒、康樂活動室、宗教聚會場所及其他必要設施或設 備,其中會客室、閱覽室、休閒、康樂活動室平均每人應有六平方公尺以上,小型 安養機構規定,應設多功能活動所需之空間及設備。另外,其他方面視業務需要, 公立財團法人安養機構規定,須設置職能治療室、社會服務室、健身房、觀護室或 其他設施、輔導員、行政人員、專任或特約醫師、職能治療人員、營養師或其他工 作人員,小型安養機構規定,機構得視業務需要設置其他設施或專任或特約社工師 或其他必要人員。 所以,機構規模不同,人力亦有不同之設置安排,該機構設置須符合該法規規 範,設置專業服務人力、合適床位設備、多樣化的休閒活動及日常生活場所等多種 投入,並以提供良好的居住品質與完善的服務。. 10.
(20) 表 2-2 安養機構類型與基本要求 機構類型 公立/財團法人安養機構 樓地板面積 平均 20 平方公尺/人 寢室樓地板面積 平均 7 平方公尺/人 每一寢室床位數 至多 3 床 護理站 需設置 護理人員 全天至少 1 人值班 社會工作人員 未滿 80 人,至少 1 人;80 人 以上者,每 80 人應設置 1 人。 49 人以下者,以專人或特約 辦理;採特約者,每週至少提 供 2 天服務。 照顧服務員. 日常活動場所. 機構類型 其他. 小型安養機構 平均 10 平方公尺/人 平均 5 平方公尺/人 至多 3 床 視需要情形設置 全天至少 1 人值班 視情況設置專任或特約 社工師。. 日間:1:15 夜間:1:35 夜間須以本國籍員工計算。. 日間:1:15 夜間:1:35 夜間須以本國籍員工計 算。 應設餐廳、會客室、閱覽室、 應設多功能活動所需之空 休閒、康樂活動室、宗教聚會 間及設備。 場所及其他必要設施或設 備,其中會客室、閱覽室、休 閒、康樂活動室平均每人應有 六平方公尺以上。 公立/財團法人安養機構 機構得視業務需要: 1.設置職能治療室、社會服務 室、健身房、觀護室或其他設 施。 2.設置專業人員,如:輔導 員、行政人員、專任或特約醫 師、職能治療人員、營養師或 其他工作人員。. 小型安養機構 機構得視業務需要: 1.設置其他設施。 2.設置專業人員,如:專 任或特約社工師或其他 必要人員。.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老人福利法法規 。. 二、經營效率與衡量 Coelli, Rao, O’Donnell 與 Battese (2005) 指出效率係為衡量從投入到產出轉 換程度之 高低, 可 用 以探討組 織的營 運情 況,並改 善與發 展組 織目標 (Szilagyi, 1981),效率評估對企業而言相當重要,企業可藉由其評估作策略規劃,以瞭解資源 運用狀況,抑或作為組織未來訂定經營目標時的重要參考指標。效率乃是企業組織 11.
(21) 運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指標 (Robbins, 1990)。齊若蘭 (2009) 指出效率可以效 率作為衡量指標,在特定時間內以投入與產出的比率關係來衡量,若是運用於組織 經營方面,便可透過經營效率檢視資源運用之情形。 組織特性為影響企業經營效率因素之一 (Capon, Farley & Hoenig, 1990),根據 企業營運性質與目的不同,可區分為營利面向及非營利面向,其經營效率評估指標 也有所不同,各有其適切的評估方法。 余佩珊 (2004) 提到非營利組織並非是酬償性導向,而是造福人群的使命和理 念所驅使。因此,組織之經營效率衡量可以從不同層面加以分析及探討。張苙雲 (1990) 指出用以衡量經營效率之指標,包含:生產力、效率、利潤、品質、成長、 曠職比例、人員流動比率、工作滿意度、控制、衝突、凝聚力、彈性和適應力、外 在實體對組織的評價等。所以,對於安養機構來說,組織目標之達成可從效率指標 加以評估並瞭解。薄喬萍 (2008) 指出一般常用的效率評估方法為: (一). 比率分析法 (Ratio Analysis) 此方法只能處理單項投入及單項產出,此法僅為評估作業效率指標之一,無法. 概括整體組織效率 。例如:報到率、論文發表比率、得獎率、師生比等。 (二). 迴歸分析法 (Regression Analysis) 以各受評對象之各種投入變項作為自變項,產出變項為應變項,計算出之值作. 為效率值之預測,但無法評估出何者是有效率或無效率的,且須假設為常態分配, 研究資料筆數也不宜過少。 (三). 財務比率分析法(Financial Ratio Analysis) 以財務觀點進行分析,其一般可分為五大類:流動性比率 (Liquidity Ratios) 、. 財 務 槓 桿 比 率 (Leverage Ratios) 、 活 動 力 比 率 (Activity Ratios) 、 獲 利 率 比 率 (Profitability Ratios) 及收支比率 (Income-expense Ratios) 。 (四). 多準則評估法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此方法為能夠同時進行多個目標決策之數學規劃法,其目的在協助決策者於有 12.
(22) 限資源及目標衝突之情況下,求得較佳方案。 (五). 生產效率分析法(Productivity Evaluation) 即是在某一生產技術下,一組投入所可能生產之最大產出所構成之集合。. (六). 資料包絡分析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此法可以同時處理多項投入及產出,由於 DEA 所得出的效率前緣,是由各受. 評單位最佳的條件下之組合線,並以此線作為其他單位的學習標竿對象,具有相互 比較的功能。另外,DEA 還可以評估各受評單位在不同時期之效率,檢視該受評單 位是否進步,或是仍於原地駐足 (薄喬萍,2008)。 一般企業經營之道大多以賺取利潤為營運目的,而安養機構係為社會福利產業 之一,其經營目的有別於一般企業,是為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是指具備法人資 格之正式結構的民間組織,營運須以公眾服務為使命目的,須於政府立案並接受相 關法令規章管理,須為政府立案並在相關法令規章下運作,組織營運使命以公益服 務為目的,經營享有政府賦稅上的優惠與捐助或贊助,不以營利或組織盈餘不分配 給內部成員為目的 (彭錦鵬、江瑞祥、許耿銘,2011),例如,依照民法之規定取得 立案許可之財團法人機構(法務部全球資訊網,2013),與非營利組織營運目的相同, 其須以從事公益為目的,而多數安養機構之設立亦以財團法人形式取得立案許可, 因此,在管理上並非是營利導向,而是以維持住民身體機能和提供社會支持為主要 目的 (Shortell & Kaluzny, 1983),並在安全及經營管理層面,使有一安全可靠之安 居場所 (內政部, 2012b),甚至是在服務品質上,透過機構內各領域專業人士之專職 服務與照顧,並結合民間團體及政府力量等協助,提供各種團體活動及休閒娛樂的 安排,促使入住者之身心狀況更加安適。因此,為了能夠在營運上提供良好的服務, 經營效率評估對安養機構而言相當重要,藉由經營效率評估瞭解資源運用狀況,亦 可作為組織未來訂定經營目標的參考指標,提供組織發展之策劃方針。. 13.
(23) 第二節. 高齡者參與休閒活動之重要性相關文獻探討. 一、 高齡者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 2012 指出高齡者年齡定義 乃因不同國家和不同時空背景變化下而有所差異,在已開發國家大致上係為 60 或 65 歲訂定之。WHO 將年齡加以分類,44 歲以下為青年人;45 歲至 59 歲為中年人; 60 歲至 74 歲為年輕的高齡者;75 歲至 89 歲為高齡者;90 歲以上為長壽高齡者。 除此之外,在生物學、醫學觀點、社會學與老人學等領域也有不同之界定觀點。從 心裡、生理以及社會之三方面也有不同之定義,生理的老年,係因身體上機能退化, 缺乏正常活力者;心理的老年,係為人格或認知上多傾向成熟型、防衛型、搖椅型、 怨懟型等;社會的老年,係指社會對高齡者所設定的行為模式和社會制度,如:生 活中屆臨退休年限之標準而稱之,多以 60 歲或 65 歲為限 (蔡文輝,2008),其可能 面臨到個人與他人互動關係間的轉變、角色的轉換,甚至是生活重心之移轉。我國 根據老人福利法,高齡者的年齡標準係為年滿六十五歲以上者稱之。 因為每個人的老化情形不同,單就生理、心理等方面來定義,並非能全然代表 高齡者,畢竟,老化可從不同角度加以闡述。一般的社會多半以法定年齡作為高齡 者之界定,凡達到此準則即稱之 (江亮演等人,2001)。本研究所稱高齡者之年齡範 疇則以機構訂定之入住年齡標準為主。 二、休閒的意涵 休閒一詞之英文為 Leisure,係源於拉丁文 Licere,其為允許、自由之意,亦即 是在無拘無束之情況下從事自願之活動,其可提升生活在免於文化和物質環境之外 在迫力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狀態,且個體能夠在內心的驅動下,以自己所喜愛且感到 值得的方式進行 (葉怡矜、吳崇旗、王偉琴、顏伽如、林禹良,2005),休閒在不同 的背景下有不同的概念,是個人在生活中的自由時間且自願及自我決定下進行,人 們在休閒狀態下可處於放鬆狀態,並且得到片刻舒緩,同時,休閒以可以培養自我 技能,一些活動的參與可激發個人的才華、能力與潛力等 (涂淑芳,1996)。休閒是 14.
(24) 由各層面所形成,可以不同觀點定義。在時間的觀點定義下,是指在生活中免於社 會責任時間之外的自由時間,個體藉由自行安排與規劃,有相對較多的時間可以做 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恣意或者於自訂之時間參與之;在活動的觀點定義下,Kelly 與 Godbey (1992) 提出休閒是為一種行動,從中體驗主要意義之自我決定之行動,亦 是在非工作時間自願愉悅地進行活動;在存在狀態或心靈狀態的觀點定義下,是指 知覺自由情形下的心情處於平靜及愉悅等狀態 (葉怡矜,2005),換言之,休閒是個 體出於自願而且在自由之時間所進行之行為,是時間、活動、個體自願三者結合之 過程,個體透過休閒的互動和參與,進而使個體在休閒經驗中滿足自我需求,甚至 是從中體現生命中的意義,充實生活內涵,所以,休閒不僅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亦可以說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三、休閒活動參與對安養機構住民之影響 (一) 高齡者休閒活動之意涵與類型 休閒活動乃休息閒暇時的活動 (教育部,2012)。Russell (1982) 提出休閒活動 是個人在自由時間中並自願參與之過程,使個體達到活力、放鬆、娛樂、休息等經 驗,並且過中感受充實與共、享受、滿足需求、愉悅之福祉。Driver, Brown & Peterson (1991) 認為休閒活動是個人屏除生活中所需時間、工作及社會義務責任之外的時間, 並且是自願地、自發地所從事之行為經驗。休閒活動可謂在自由時間裡,個體從事 自由且有益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行為之活動,不僅在過程中,使個體身心獲得滿 足、愉悅、成就感等狀態,並可休息、放鬆、恢復 (詹皓宇,2001)。研究指出休閒 活動對生活品質上的心理、生理、社會面有顯著且正面的影響,使個體在參與過程 中可以獲得放鬆、充實、滿足需求、愉悅之福祉,陶冶自我性靈,並能在社會環境 有良好之互動 (Li, Chang, Yeh, Hou, Tsai & Tsai, 2010 ; Stevens, 1972 ; Buettner, 1988; Salamon, 1986 ; Shary & Iso-Ahola, 1989;Voelkl, 1986)。所以,一般休閒活動對 於人們有正向之影響,而且休閒亦能夠促使高齡者獲得滿足、愉悅、學習與成長。 根據內政部民國 98 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中指出,高齡者生活中最主要從事的 15.
(25) 活動為休閒娛樂活動 (內政部統計處,2009)。林惠生與張明正 (1996) 指出多數台 灣高齡者從事之休閒活動為消遣娛樂性質,如看電視、觀賞影片、園藝散步、宗教、 聊天。陳宇嘉與吳美玲 (1984) 將台灣地區老人的休閒活動型態依不同性質區分為: 1.消遣性質:看電視、聊天、聽廣播和散步;2.嗜好性質:個人喜好、習慣、專業 能力;3.遊憩性質:運動、登山、旅遊;4.學習性質:繪畫、文學、進修、技藝; 5.服務性質:志工團體等五種休閒類型。Allison 與 Geiger (1993) 指出美國地區華 人高齡者從事的休閒活動最常為看電視、散步、閱讀,運動 (如晨間體操) 、烹飪 等。 本研究經參考前人文獻研究並透過參訪與瞭解頤苑自費安養中心及內政部社 會局老人安養自費中心等機構安排之休閒活動,整理出由機構之員工舉辦且提供住 民自由選擇參與的休閒活動服務包含:卡拉 ok 活動、影片觀賞活動、戲劇欣賞活動、 書報閱覽活動、旅遊活動、宗教信仰活動、體操活動、節慶活動、慶生活動、手工 藝活動、太極拳活動、講座活動、書畫棋藝活動、才藝表演觀賞活動、球類活動、 土風舞活動、義剪服務活動、輔療服務活動(動物、懷舊活動、音樂活動、園藝活動), 故凡經由安養機構花費成本所投入相對人力或次數等,並組織及安排之休閒活動, 即為本研究所欲探討之休閒活動範疇。 (二) 休閒活動參與對安養機構住民之影響 對於機構住民而言,機構中休閒活動的參與對其個人心理、生理,以及社會互 動方面應有正面的影響。Stevens (1972) 提出參與休閒活動是必要的。高齡者透過 休閒參與,如看電視,有助於其增添心流體驗,進而提升生活滿意度,而且,除了 在重新安置之生活上有歸屬感之外,亦可陶冶高齡者心靈,所以,機構須協助設置 挑選合適的節目或影集,以促進住民之生活品質 (張樑治、劉吉川、余嬪,2004), 另外,亦有許多研究指出,機構之住民參與休閒活動能獲得正面之影響,如:護理 之家住民參與休閒的價值,是來自於機構提供合適的休閒活動設備,以及提供促進 住民的柔軟度、活動力等伸展身體之活動,使住民能夠擁有良好的身心狀態 16.
(26) (Buettner, 1988) ; 增 加 獨 立 性 和 自 我 控 制 及 提 高 意 志 力 和 自 尊 感 (Shary & Iso-Ahola, 1989)。另外,住民參與慶生會、園藝休閒活動,對於其自我意識和自我 價值感的提升有關 (Shary & Iso-Ahola, 1989;Voelkl, Fries & Galecki, 1995)。休閒活 動的參與對護理之家的住民於減輕壓力、無助感和絕望感受,是一種有益的治療作 用,如其透過身體活動(如伸展動作)、社交活動之賓果遊戲、特別活動之每月生日 會、戲曲、音樂會等機構舉辦之活動,增進居民彼此間的互動,同時,機構人員須 宣傳活動、運用各種技巧,瞭解他們對於活動的需求,以及,鼓勵居民參加,而且, 活動時間不能太長,並盡可能提供舒適的活動 (Salamon, 1986)。休閒活動的參與也 有助於減少護理之家住民的焦慮和憂鬱,如透過看電視、兒童陪伴或是寵物陪伴等 活動 (Haberkost & Dellmann-Jenkins, 1996)。Voelkl (1986) 研究結果指出,相較於那 些沒有參與休閒活動的高齡者,在護理之家住民因參與休閒活動的影響,如參與個 人休閒輔療活動發展規劃,以及機構舉辦活動定期改變,因而使其顯現出較好的身 體機能、心理反應靈敏和生活滿意度,也可減輕甚至是避免在機構內的無助感及絕 望感等負面影響。 Li, Chang, Yeh, Hou, Tsai 與 Tsai (2010) 研究提到,機構住民的 獨立性與積極參與休閒活動間有正向影響,乃其透過參與書法、園藝活動、繪畫等 活動,而且,參與休閒活動頻率較高的高齡者憂鬱情緒較低,除此之外,機構亦須 提供合適的場地、以及課程技巧等,供住民參與和學習。侯青雲 (2005) 研究提及, 高齡者參與治療性的活動(如音樂、藝術、寵物陪伴、娛樂等)是有益的,能夠促進 其在機構內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功能增加,並且提升生活品質,而且也能降低醫 療花費。舒昌榮 (2008)研究指出,高齡者透過適當、有規律地參與休閒活動,能 夠增強其生理機能、正向心理情緒等提升,並可延緩身體機能退化,亦能減少醫療 的花費等。 綜上所述,休閒活動影響機構住民甚深,個人在自由時間中參與休閒活動,能 夠達到充實、享受、滿足需求、愉悅之福祉等感受,而機構之住民透過休閒活動參 與,除了使其於所處環境中有歸屬感之外,亦可豐富高齡者心靈,以及維持良好的 17.
(27) 身心狀態,且在生活品質上擁有心理、生理、社會之正面影響,此更彰顯出,休閒 對於入住者十分重要,也可構成機構維持營運品質之重要因素。同樣地,對於機構 管理者而言,維持機構的營運品質是必要的,除了提供良好的服務外,亦須兼顧營 運資源是否發揮其效用,因此,在休閒活動的部分,除了合適場地的設置外,適當 的活動與活動時間的安排亦相形重要,而且,機構藉由舉辦休閒活動供住民參與, 提供好的照顧,不僅能夠維持住民之健康,還可降低其疾病產生,減少機構照顧住 民的醫療成本支出,進而在營運執行上更有效率。. 第三節. 效率評估方法和資料包絡分析方法之效率評估探討. 前述一般的效率評估方法,其中又以 DEA 為最合適之方法,其係為估計各個 決策單位衡量相對效率的一種方法,藉以評估執行的狀況,並參考效率評估之標準, 檢視當下受評單位(Decision Making Unit;DMU) 與效率前緣間的距離,其結果可作 為管理上須調整或參考之情形,引導該組織或個人朝目標邁進。此法適用於具多種 投入與多種產出的生產單位。本研究探討投入休閒活動對安養機構經營效率之影響, 又安養機構具有多種投入資源與多種產出之特性,故本研究以 DEA 評估安養機構 之經營效率。本研究係評估安養機構之經營效率,因安養機構與護理之家投入之人 力與資本相近,惟研究安養機構相關文獻較少,故回顧同屬照顧產業之護理之家相 關文獻進行探討。 一、 應用 DEA 於探討安養機構經營效率之文獻探討 在長期照護機構經營效率之研究已有許多採用 DEA 方法進行分析與探討(見表 2-3) (陳世能,2002 ; 張淑卿、吳肖琪,2011 ; 楊志慶,2008 ; Björkgren, Häkkinen & Linna, 2001 ; Fried, Schmidt & Yaisawarng, 1999 ; Laine, Finne-Soveri, Björkgren, Linna, Noro & Häkkinen, 2005 ; Shimshak, Lenard & Klimberg, 2009) 。其中 DEA 方法又可分為兩種模型,一種為固定規模報酬模型,係由 Charnes, Cooper 與 Rhodes 18.
(28) 等三人在 1978 所提出,稱為 CCR 模型( CCR-DEA ) ; 另一種為變動規模報酬模型, 係 由 Banker, Charnes 與 Cooper 等 三 人 在 1984 年 所 提 出 , 稱 為 BCC 模 型 ( BCC-DEA )。另外,DEA 也可分為兩種導向,係為投入導向(Input Orientation) 及 產出導向(Output Orientation) 。 Fried, Schmidt 與 Yaisawarng (1999) 以 CCR 模型投入導向 DEA 方法探討經環 境調整後機構之技術效率,研究結果發現大型醫院附屬護理之家較多超額投入的護 理師,教學醫院附屬護理之家較多超額投入之護士,營利屬性有較少超額投入的行 政人員,非營利屬性則有較多超額投入的行政人員。Björkgren, Häkkinen 與 Linna (2001) 以 CCR 模型投入導向 DEA 方法探討芬蘭的長期照護機構的經營效率,研究 結果指出護理人員的人力配置可減少雇用護理師及護佐員,採以多聘用中階層級護 士,以減少人力支出。陳世能 (2002) 以 CCR 模型產出導向 DEA 方法、M-W 檢定 (Mann-Whitney U 檢定,M-W 檢定) 以及 K-W 檢定(Kruskal-Wallis 檢定,K-W 檢 定) 、Wilcoxon 符號等級檢定、Tobit 迴歸評估安養護機構經營效率,並比較權屬別、 機構別、規模別、時間別對經營效率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有四成一的機構屬於有 效率;有五成九的機構屬於無效率,顯示可減少雇用人力之投入,以提高效率。另 外,以無母數檢定出規模對機構影響程度最大,亦對安養護機構效率評估最具解釋 力的投入與產出組合,分別為 : 投入項之醫護人員、社工師、行政人員、監護工人、 救護與交通車輛、床位數 ; 產出項為實際收容人數。Laine, Finne-Soveri, Björkgren, Linna, Noro 與 Häkkinen (2005) 以 CCR 模型投入導向 DEA、K-W 檢定、M-W 檢 定方法探討長期照護機構的醫療品質和技術效率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考慮 品質因子(病例組合)下 則機構規模越小效率越好。楊志慶 (2008) 以 CCR 模型環境 變數調整 DEA 探討老人福利機構經營效率-環境變數調整 DEA 方法投入導向之應 用,研究結果發現考慮投入面的環境變數(老年人人口數)不會對經營效率產生影響; 考 慮 產 出 面 的 環 境 變 數 會 對 經 營 效 率 產 生 影 響 。 Shimshak, Lenard 與 Klimberg (2009) 以 CCR 模型 & BCC 模型投入導向 DEA 方法探討納入品質衡量護理之家經 19.
(29) 營效率之個案研究,研究以三種方法探討,最後以 MODEA ( Multiple Objective DEA, MODEA ) 進行最後衡量,其研究結果可找出達有效率之機構同時兼具良好品質。 張淑卿與吳肖琪 (2011) 以 BCC 模型投入導向 DEA 方法探討臺灣地區護理之家經 營效率分別以兩種模式探討整體效率及技術效率,研究結果發現在技術效率與整體 效率方面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較獨立型護理之家有效率,乃因醫院附設護理之家投入 的共用護理人力與最適人力比高於獨立型護理之家。 表 2-3 歸納出過去 DEA 研究所採用之投入與產出項目及其結果,投入項多以人 力、床位數 (楊志慶,2008) 為主,其中,人力又多為護理人員人數 (張淑卿、吳 肖琪,2011 ; 陳世能,2002 ; 楊志慶,2008 ; Björkgren, Häkkinen & Linna, 2001; Fried, Schmidt & Yaisawarng, 1999 ; Laine, Finne-Soveri, Björkgren, Linna, Noro & Häkkinen, 2005 ; Shimshak, Lenard & Klimberg, 2009)、行政人員人數 (陳世能, 2002 ; 楊志慶,2008 ; Shimshak, Lenard & Klimberg, 2009);研究產出項多以入 住天數、入住人數為主計算 (Chattopadhyay & Ray,1996 ; Ozcan, Wogen & Mau, 1998) 以 及住 民 依 病 例組 合 之 健康 程度 分 類 計 算 (Björkgren, Häkkinen & Linna, 2001 ; Laine, Finne-Soveri, Björkgren, Linna, Noro & Häkkinen, 2005 ; Shimshak, Lenard & Klimberg, 2009) 作分類。另外,過去有研究將品質納入產出項,如:護理 之 家 住 民 納 入 病 例 組 合 權 重 下 計 算 的 住 院 天 數 (Laine, Finne-Soveri, Björkgren, Linna, Noro & Häkkinen, 2005) ; 住民總數、依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s)分類之病歷組合住民人數、沒有使用導管的住民人數、沒 有受限的住民人數、沒有褥瘡的住民人數 (Shimshak, Lenard & Klimberg, 2009) 。. 20.
(30) 表 2-3 研究方法採用 DEA 探討之研究彙整 作者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Fried, Schmidt 經環境調整 CCR 模型 & Yaisawarng, 後之技術效 投入導向 (1999) DEA 率衡量. Björkgren, Häkkinen & Linna (2001). 芬蘭的長期 CCR 模型 照護機構的 投入導向 DEA 效率衡量. 投入項 1.護士人數 2.護理師人數 3.非支薪人員 數 4.其他人員數. 產出項 1.一般照護 需求住民入 住天數。 2.專業照護 需求住民入 住天數. 1.護理師數 2.護士數 3.護佐員數 4.床位數. 兩種病例組 合入住天數 模型. 21. 研究結果 1.大型醫 院附屬護 理之家較 多超額投 入的護理 師。 2.教學醫 院附屬護 理之家較 多超額投 入之護 士。 3.營利屬 性較少超 額投入的 行政人 員。 4.非營利 屬性較多 超額投入 的行政人 員。 人力配置 可採以中 階層級之 護士以減 少人力費 用支出。 續下頁.
(31) 表 2-3 研究方法採用 作者 陳世能 (2002). DEA 探討之研究彙整(續)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投入項 產出項 研究結果 台灣地區安 CCR 模型 1.醫護人員數 1.實際收容 有四成一 療養機構經 產出導向 2.行政人員數 人數 的機構屬 營效率之分 DEA 3.社工人員數 2.生活可全 於有效率; M-W Test 析-資料包 4.看、監護人 自理人數 有五成九 K-W Test 絡分析法。 員數 3.生活可半 的機構屬 Wilcoxon 5.救護與交通 自理人數 於無效 Tobit 迴歸 車數量 4.生活無法 率,顯示可 6.床位數 自理人數 減少雇用 5.意外事故 人力之投 頻率 入,以提高 效率。另 外,以無母 數檢定出 床位數對 機構經營 效率影響 程度最 大。 Laine, 長期照護機 CCR 模型 1.護理師人數 病例組合權 考慮品質 Finne-Soveri, 構的醫療品 投入導向 2.護士人數 重的住院天 因子則機 Björkgren, 質和技術效 DEA 3.護佐人數 數 構營運規 Linna, 率之間的關 K-W Test 4.床位數 模越小,效 Noro & M-W Test 聯性 率越好。 Häkkinen (2005) 楊志慶 老人福利機 CCR 模型 1.行政人員人 實際入住人 考慮投入 (2008) 構經營效率 環境變數 數 數 面的環境 分析-環境 調整 DEA 2.直接服務老 變數不會 變數調整 人人數 對經營效 DEA 方法之 3.床位數 率產生影 應用。 4.可收容人數 響;考慮產 5.地區老人數 出面的環 境變數會 影響經營 效率。 續下頁. 22.
(32) 表 2-3 研究方法採用 DEA 探討之研究彙整(續) 作者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投入項 Shimshak, 納入品質 CCR 模型 1.護理師人 Lenard & 以資料包 & BCC 模 數 Klimberg 絡分析法 型投入導 2.護士人數 (2009) 探討護理 向 DEA 3.護佐人數 之家績 4.輔助性非 效:個案研 護理專業的 究 工作人員人 數 5.輔助性非 護理非專業 的員工人數 6.行政人員 人數. 張淑卿、吳 臺灣地區 肖琪 (2011) 護理之家 經營效率 分析. BCC 模型 1.全職護理 投入導向 人員數 DEA 2.全職本籍 照顧服務人 員數 3.全職外籍 照顧服務人 員人數 4.開業床位 數. 產出項 (一)、 1.住民總數 2.依 ADLs 分類之病歷 組合住民 (二)、 1.沒有使用 導管的住民 人數。 2.沒有受限 的住民人 數。 3.沒有褥瘡 的住民人 數。 1.實際入住 人數 2.ADLs 住 民人數. 研究結果 研究以三種方法 探討,最後以 (Multiple Objective DEA, MODEA)進行最 後衡量,其結果 達有效率之機構 同時兼具良好品 質。. 醫院附設護理之 家較獨立型護理 之家有效率,乃 因醫院附設護理 之家投注之共用 人力較多。.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然而,研究指出休閒活動對機構住民居住品質有顯著正面影響,如護理之家住 民參與休閒使住民能夠減少負面感受,並且擁有良好的身心狀態,具有益之治療作 用 (Buettner, 1988;Haberkost & Dellmann-Jenkins, 1996 ; Shary & Iso-Ahola, 1989 ; Stevens, 1972;Voelkl et al., 1995),而且,多數安養機構亦提供休閒活動予高齡者等 服務,其須投入專業人力及活動相關資源等,亦屬經營的一環,且也有研究以 DEA 方法探討高齡照顧產業,但過去尚無研究探討休閒活動是否也會影響經營效率,有 可能原因為過去參考之文獻機構為長期照顧產業之養護型機構,其住民為生活無法 自理者,提供之活動較少休閒性質,而安養機構之住民為生活可以自理者,其可以 23.
(33) 自由的選擇及有能力可以從事休閒活動,住民透過參與休閒活動對其生活品質有所 影響。 Kleiber, Walker 與 Mannell (2011) 提及,衡量休閒可基於個人參與的活動, 在其所花費的時間和參與的類型及頻率。然而,機構住民參與的休閒活動乃由機構 所提供辦理,因此,本研究逕向各研究對象蒐集相關資料,如機構提供的休閒活動 的類型、休閒活動時間、休閒活動強度、休閒活動頻率等,以及機構住民在休閒活 動的類型、休閒活動時間、休閒活動強度、休閒活動頻率等參與情況,但基於個人 及部分資料取得不易,故機構僅提供其所舉辦活動次數之統計資料,因此,本研究 遂將休閒活動服務次數納入投入項目衡量安養機構經營效率之影響因素。另外,雖 然機構會在新住民入住機構時測量住民的 ADL,但每位住民的入住時間並未一致, 因而住民之 ADL 資料也取得不易,遂本研究並未將其納為衡量項目。 綜上所述,本研究參考過去文獻及老人福利機構評鑑指標之護理人員數、社會 工作人員數及照顧服務員數、床位數等,因此,投入變項以人力(護理人員數、社會 工作人員數照顧服務員數)、休閒活動服務次數、床位數等作為變數 ; 產出變項以 入住人數、入住年數(平均)等變數進行效率評估。. 24.
(3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將介紹研究方法,一共為三節,分別是 : 第一節為研究樣本選取與資料來 源、第二節為投入產出項目定義、第三節為資料包絡分析法與效率檢定。. 第一節. 研究樣本選取與資料來源.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係以內政部社會司所立案之全 臺安養機構及合併型含安養 之機構 (內政部社會司, 2012c),一共有 52 家,其中有 13 家為安養機構,39 家為合 併型含安養類型機構,由於本研究主要以是休閒活動投入之角度進行探討,而安養 機構收容對象係為生活能自理者,其較能自由選擇從事休閒活動,而養護機構收容 對象為生活無法自理者,其對於休閒活動選擇有較多限制,故研究就純安養部分之 營運範圍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資料蒐集係來自郵寄問卷至各機構管理者,藉以收 集機構營運相關資料,並於寄出後以電話確認並進行後續追蹤,以增加資料的回收 率,研究資料為 2012 年。. 第二節. 投入產出項目. 依據第貳章文獻回顧,本研究採用 DEA 進行安養機構之效率評估,所採用之 投入與產出項目,除參考過去文獻所採用之投入項(包括專業人力、床位數),尚納 入機構提供休閒活動服務次數投入數作為新增之投入項目,產出項目則為入住人數、 入住年數,茲將其定義整理如表 3-1 與表 3-2:. 25.
(35) 表 3-1 本研究評估效率之投入項目表定義 投入項 社會工作人員數 指機構純安養部分 2012 年到(自 1 月至 12 月)領有專業社工 師證書人員數及社工員人員數。 照顧服務員數 指機構純安養部分 2012 年到(自 1 月至 12 月)提供住民日常 生活照顧的服務人員數。 護理人員數 指機構純安養部分 2012 年到(自 1 月至 12 月)領有專業護理 師或護士證書人員數。 床位數 指 2012 年到(自 1 月至 12 月)機構純安養部分設施開業床位 數。 休閒活動服務次數 指 2012 年到(自 1 月至 12 月)各機構純安養部分所提供之休 閒活動服務之舉辦總次數。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3-2 本研究評估效率之產出項目表定義 產出項 入住人數 入住年數(平均). 指 2012 年到(自 1 月至 12 月)機構純安養部分住民累積總入 住人數。 指 2012 年到(自 1 月至 12 月)機構純安養部分住民總平均之 入住年數。.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3-1 中之投入項目分別為:專業人力(社會工作人員數、照顧服務員數、護理 人員數)、床位數、休閒活動服務次數,係為 2012 年 (自 1 月至 12 月) 機構純安養 區域部分,其中,護理人員數可分為護理師人員及護士人員,但機構中的護理師及 護士工作內容相同,故護理人員數項目是護理師人員數或護士人員數;社會工作人 員數包含社工師及社工人員;照顧服務員為有執照之提供住民日常生活照顧人員數; 床位數則因機構規模大小而有所不同 ; 休閒活動服務次數為各機構所舉辦之休閒 活動總次數。 表 3-2 中之產出項目分別為 : 係為 2012 年(自 1 月至 12 月) 機構純安養區域部 分,入住人數為機構住民累積之入住人數 ; 入住年數(平均)為機構住民總平均之入 住年數(平均在院年數=所有住民的總在院年數/所有住民數)。. 26.
(36) 第三節. 資料包絡分析法與效率檢定. 以下簡介本研究所使用之兩種資料包絡分析法,可分為 CCR-DEA (Charnes, Cooper & Rhodes, 1978) 及 BCC-DEA (Banker, Charnes & Cooper, 1984 )模式,本節 將介紹兩者之定義及其數學式。 一、CCR-DEA Farrell (1957) 提出整體效率可分成技術效率與配置效率,係以單一投入項及單 一產出項計算而得,Charnes, Cooper 與 Rhodes (1978) 將其發展出在固定規模報酬 CRS (Constant-Return-to-Scale, CRS ) 條件下,以具有同質性且均為正數之多投入項 及多產出項的數學模型進行衡量每一受評單位 (Decision Making Unit;DMU) ,本 研究之 DMU 是指衡量之各家安養機構,所求得之結果是為每一安養機構之相對效 率,且效率須小於或等於 1。若安養機構的效率值等於 1 時,表示其為各安養機構 相對有效率,處於最佳狀態,且位在效率前緣上,其有效率之安養機構可作為各受 評單位學習參考之標竿對象,另外,若安養機構的效率值小於 1 時,代表其相對較 無效率,表示在營運方面仍有空間尚待調整,亦即,該受評單位無效率之結果可提 供營運方面予以改善之方向。 CCR 模式衡量是為總技術效率線性規劃模式 (Linear Programming;LP) ,在整 體效率值不得大於 1 的限制下,尋求對該安養機構最有利的投入項與產出項之加權 值,假設共有 j 個 (j=1,…,n) 安養機構,採用第 i 個 (i=1,…,m) 投入項 X,第 r 個 (r=1,…,s) 產出項 Y,則可衡量出第 K 個安養機構之效率 h,其衡量之模式如下: s. Maxh k. =. u Y. rj. v X. ij. r 1 m. i 1. r. i. s. s.t.. u Y. rj. v X. ij. r 1 m. i 1. r. i. 1 ,j 1 , n. . . ,. 27. (1).
(37) 𝑢𝑟, 𝑣𝑖 ≧0. r=1,2,…,s. i=1,2,…,m. 其中,有 n 個安養機構之數量;有 m 個投入項之數值;有 s 個產出項之數值, 且兩者均為非負數。 h k 是為第 k 個安養機構之相對效率值; Y rj 是為第 j 個安養機 構的第 r 個產出項之值; X ij 是為第 j 個安養機構的第 i 個投入項之值; u r 是為第 r 個產出值之權重數; v i 是為第 i 個投入值之權重數。 但由於上述 (1) 式分數線性規劃式子中在求解時,會產生無窮多組解之情形, 因此,Charnes, Cooper and Rhodes (1978) 將其轉換為線性規劃模式,也就是將分母 設限為 1,其 LP 模式示之如下: s. Maxh k u rY rj r 1. m. s.t.. v X. ij. i. i 1. 1. s. u Y r. r 1. u ,v r. i. m. rj. v i X ij 0, j 1,..., n. (2). i 1. ≥0. r=1,2,…,s. i=1,2,…,m. 由於 (2) 式線性規劃模式的限制式個數多於變數個數,因此,為方便計算,故 將其轉換成對偶模型,遂 CCR 之對偶模式表示如下:. Minh k k m. s.t.. X j. i 1. ij. s. Y r 1. . j. j. rj. ≤. X. ≥. Y. k. ij. rj. ≥0. 𝜆1 , 𝜆2 ,…, j ≥ 0 j=1,…,n. (3) i=1,…,m. r=1,…,s. 28.
(38) . k. 是為第 k 個安養機構之效率值; j 是為第 j 個安養機構為正值的權重數。. 二、BCC-DEA CCR 模式假設所有安養機構均在固定規模報酬前提之衡量效率,然而,當安養 機構無效率時,並非全然出自於技術無效率,可能為總體營運規模不當之緣故。因 此,Banker, Charnes 與 Cooper (1984) 提出別於 CCR 模式之形式,其將固定規模 報酬模式衡量的集合限制加上線性組合之凸性限制式,此模式是為變動規模報酬模 型 (Variable Return to Scale , VRS) ,稱之為 BCC 模式。 透過該模式,可經由比較規模效率及純技術效率兩者,藉以檢視該安養機構無 效率之緣由,亦可作為進一步改善之空間。若其純技術效率值小於規模效率值,則 表示其無效率的原因,可能使用過多投入項,或產出項生產較少之故;若其純技術 效率值大於規模效率值,則須調整其生產規模,以提高其技術效率值。 投入導向之 BCC 模式表示如下: s. Maxh t =. u Y r. r 1. rj. u0. m. v X i. i 1. ij. s. u Y u j. r. r 1. s.t.. m. v X i 1. uv r,. i. ≥ 0. i. r=1,…,s. 0. 1, j 1,..., n. (4). ij. i=1,…,m. 其中,當 𝑢0 =0,代表規模報酬固定;當𝑢0 >0,代表規模報酬遞減; 當𝑢0 < 0,代表規模報酬遞增。 m. 但上述 (4) 式不易求解,亦可能產生無限多組解,為方便計算,則使 v 1, i X ij i 1. 改寫成線性規劃模式,如下所示 : s. Maxh t =. u Y r 1. r. rj. u0. 29.
(39) m. v X. ij. i. i 1. 1. (5). s. m. r 1. i 1. u rY rj v i X ij u 0 0, j 1,..., n. u ,v r. ≥ 0. i. r=1,…,s. i=1,…,m. 由於第 (5) 式線性規劃模式的限制式個數多於變數個數,因此,為方便計算, 故將其轉換成對偶模型對偶模式,式子如下所示:. Minht t. s.t.. n. X j. j 1. n. Y j. j 1. n. j 1. . j. j. t X. i j. rj. i j. Y rj. (6). 1. ≥0. 𝜆1 , 𝜆2 ,…, j ≥ 0 j=1,…,n. i=1,…,m n. 在對偶模式中可由. j 1. j. r=1,…,s. 1 檢視規模報酬的情況,當. n. j 1. j. 1 時,代表規模. 報酬固定,表示各安養機構之生產規模每增加一投入單位,產出單位亦以固定之比 n. 率增加;當 j 1. . j. > 1時,代表規模報酬遞減,表示各安養機構之生產規模每增加一 n. 投入單位,產出單位將逐漸減少;當 j 1. . j. < 1時,代表規模報酬遞增,表示各安養. 機構之生產規模每增加一投入單位,產出單位將逐漸增加。 由於 BCC 模式較 CCR 模式多了一項凸性限制式,資料之包絡可更為集中。研 30.
(40) 究中所衡量的技術效率( Technical Efficiency, TE ),可分為純技術效率值(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PTE)和規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 SE)。BCC 模式衡量的是 式(6)之. TE. CRS k. . VRS. t. ,為純技術效率 TE t. ,CCR 模式衡量的是式(3)之. . k. 是為總技術效率. ,藉由 CCR 模式與 BCC 模式之間的關係,則規模效率值可經由技術效率值. 及純技術效率值計算而得,兩者的差異即為規模效率,即規模效率=總技術效率/ 純技術效率。也就是說,技術效率值之衡量係由規模效率值及純技術效率值兩者相 乘所求得,上述之計算亦可由式子 (7) 呈現如下: SE TE TE. CRS k VRS. (7). t. 就效率評估而言,又可分為投入導向 (Input Orientation) 及產出導向 (Output Orientation)。投入導向係為給定既定之產出水準下,藉由投入項應減少之調整,以 達到效率前緣;而產出導向則為在既有的投入水準下,應極大化多少的產出,才能 達到效率前緣。本研究以休閒活動服務次數的投入對安養機構經營效率之影響加以 探討,除了評估其整體效率外,希望更進一步瞭解影響整體效率係規模因素或純粹 技術效率所致,遂同時以投入導向之 CCR 模型及 BCC 模型進行評估安養機構的經 營效率。 三、效率值檢定之方法 研究分為兩種情形進行經營效率比較之分析。第一次先不納入休閒活動服務次 數之投入項目,第二次再納入休閒活動服務次數之投入項目,並比較兩者執行後結 果之效率值以成對樣本 t 檢定,檢驗兩者之效率值是否有顯著之差異性。 由式(3)與式(6)所衡量之安養機構整體技術效率值與純粹技術效率值分別以不 納入休閒活動服務次數之投入項衡量之效率值,以( 1, 2,..., m )為代表,納入休閒 活動服務次數投入項之效率值以(. lei1,. . lei 2,...,. 成對樣本 T 檢定之計算如下 :. 31. leim. )為代表,m 為安養機構個數。.
(41) {. 𝜃1 , θ θ. 2,…,. θ. 2 𝑚 𝑖𝑖𝑑 ~ (𝑢1 ,𝜎1 ). 𝜃 θ 2 𝑙𝑒𝑖1, 𝑙𝑒𝑖2,…, 𝑙𝑒𝑖𝑚𝑖𝑖𝑑 ~ (𝑢2 , 𝜎2 ). 𝐷𝑖 = θ − θ 𝑖. 𝑙𝑒𝑖𝑖. , ∀𝑖 = 1,2, … 1𝑚, => 𝐷1, 𝐷2 , … , 𝐷𝑚 𝑖𝑖𝑑 N(𝑢𝐷 , 𝜎𝐷2 ) ~. m. D. {. D i 1. i. m. H0 ∶ 納入休閒活動投入項目與未納入休閒活動投入項目對效率值無顯著差異: 𝜇1 = 𝜇2 H1 ∶ 納入休閒活動投入項目與未納入休閒活動投入項目對效率值有顯著差異: 𝜇1. 顯著水準 : α = 10% 檢定統計量 : T =. − 𝐷 𝑆𝐷 √𝑚. ~. 𝑡(𝑚 − 1). 計算檢定統計量之樣本觀察查值 : 𝑇0 =. − 𝐷 𝑆𝐷 √𝑚. 32. ≠. 𝜇2.
(42) 第肆章.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敘述性統計結果分析. 本研究以郵寄問卷方式,在 2013 年 4 月中寄出,共寄出 52 份問卷,於 6 月中 回收完畢,一共回收 31 份問卷,回收率達 59%,並以此 31 份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未能回收的有 21 份,其中私立機構有 21 家,大型機構有 1 家,小型機構有 20 家, 以及全部皆為合併型安養護之機構。未能回收之原因可能為機構資料統計流程較費 時,主管無法在時間內配合完成,或是填答意願不高等 (徐聯恩、謝瑞史,2001)。 表 4-1 為回收樣本之各家機構之投入產出項目概況,其中機構之描述又分為機 構形式、規模大小及構屬性等說明之;就機構形式而言,則可分為合併型安養護及 純安養等,純安養機構以 1 表示,合併型安養護機構以 2 表示,純安養機構共有 7 家,合併型安養護機構共有 24 家 ; 就規模大小方面,則可分為大或小,大規模機 構有 22 家,小規模機構有 9 家 ; 就機構屬性方面,則可分為私立及公立,公立機 構有 7 家,私立機構有 24 家。研究樣本回收資料彙整如表 4-1 所示。 表 4-1 回收問卷資料之彙整 機構 編號. 機構 形式. 規模 大小. 機構 屬性. 入住 年數. 入住 人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2 1 1 2 2 2 2 2 2 1. 大 大 小 小 大 大 大 大 大 大. 私立 私立 私立 私立 私立 私立 私立 公立 公立 私立. 5 4 3 7 7 8 6 8 8 7. 38 40 23 17 80 50 10 216 126 32. 社會 工作 人員 數 1 1 1 1 2 1 1 3 2 1. 照顧 服務 員數. 護理 人員 數. 床位數. 8 5 6 4 11 6 3 57 13 6. 2 1 3 3 6 4 3 8 1 5. 52 66 25 20 110 72 56 230 175 100. 休閒 活動 服務 次數 120 273 82 92 21 67 240 720 183 380 續下頁. 33.
(43) 表 4-1 回收問卷資料之彙整 (續) 機構 機構 規模 機構 編號 形式 大小 屬性. 入住 年數. 入住 人數. 社會 工作 人員 數. 照顧 服務 員數. 護理 人員 數. 床位數. 休閒 活動 服務 次數. 11. 2. 小. 私立. 4. 38. 2. 17. 3. 49. 12. 12. 2. 大. 公立. 7. 85. 5. 6. 3. 140. 1039. 13. 1. 大. 私立. 9. 209. 2. 25. 4. 332. 2120. 14. 2. 大. 私立. 8. 139. 1. 25. 7. 317. 3109. 15. 2. 大. 公立. 7. 411. 2. 55. 8. 500. 10104. 16. 2. 小. 公立. 11. 14. 2. 4. 3. 24. 2328. 17. 2. 大. 私立. 15. 84. 1. 9. 1. 89. 672. 18. 2. 大. 私立. 6. 46. 1. 5. 3. 52. 50. 19. 1. 大. 私立. 8. 52. 2. 10. 5. 60. 104. 20. 2. 大. 私立. 12. 78. 2. 6. 4. 128. 420. 21. 2. 小. 私立. 5. 30. 1. 5. 3. 30. 730. 22. 2. 大. 私立. 2. 26. 1. 5. 2. 51. 720. 23. 2. 小. 私立. 3. 30. 1. 9. 2. 49. 860. 24. 1. 小. 私立. 3.5. 31. 2. 9. 4. 36. 320. 25. 1. 大. 公立. 8.3. 298. 5. 29. 6. 378. 1080. 26. 2. 小. 私立. 4.9. 29. 1. 4. 1. 46. 186. 27. 2. 大. 私立. 4. 212. 4. 31. 5. 212. 804. 28. 2. 大. 公立. 10. 205. 3. 14. 7. 309. 1440. 29. 2. 大. 公立. 6.5. 126. 2. 13. 3. 475. 778. 30 31. 2 2. 小. 私立. 大. 私立. 3 5. 37 18. 1 1. 2 9. 8 3. 12 86. 18 192. 註:機構形式若是純安養機構以 1 表示 ; 若是合併型安養護機構以 2 表示。. 由於大型及小型機構之營運於法規上各有不同之規範,故本研究依規模大小分 別進行分析與探討。 本研究投入及產出變數資料之敘述統計量,在 31 個樣本中,其中有 22 間為大 型機構,其就社會工作人員數,最小值為 1,也就是代表至少設置 1 名,最大值為 5, 也就是代表最多設置 5 名 ; 就照顧服務人員數,最小值為 2,也就是代表至少設置 34.
相關文件
專案執 行團隊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We showed that the BCDM is a unifying model in that conceptual instances could be mapped into instances of five existing bitemporal representational data models: a first normal
Given a graph and a set of p sources,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minimum routing cost spanning tree (MRCT) is NP-hard for any constant p > 1 [9].. When p = 1, i.e., there is only
Digital PCR works by partitioning a sample into many individual real-time PCR reactions, some portion of these reactions contain the target molecules(positive) while others do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by economic-based analysis to provide for government
In this study, the Taguchi method was carried out by the TracePro software to find the initial parameters of the billboard.. Then, full factor experimen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study use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technology develop- ment evaluation models adopted by Asian (Taiwan, Japan, Korea, Singapore, and Main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