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學童參與運動社團之行為意圖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學童參與運動社團之行為意圖研究"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小學童參與運動社團之行為意圖研究

屏東縣仕絨國小

王耀聰

*

臺東大學

洪煌佳

#

摘 要

目的:本研究在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童參與運動社團行為意圖影響情形。 方法:以臺灣地區99 學年度國小高年級學童採分層隨機叢集抽樣進行問卷調查,共獲 得有效問卷455 份。所得資料使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簡單相關、多元階層迴 歸進行分析。結果:國小學童參加運動社團的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和行為意 圖呈現正相關,且參加運動社團的行為會受到性別、經驗和態度的影響。結論:曾經參 加過運動社團的學童在參與態度上優於不曾參加者,且他們在參加運動社團的行為意圖 會受到個體態度的情感信念 (β = .19 ) 和工具信念 (β = .18 ) 影響,其中男性的參加意 圖高於女性,尤其是曾經參加過運動社團者的行為意圖更高。 關鍵詞:運動社團、計畫行為理論、行為意圖 *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

(2)

A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Clubs

Abstract

Purpose: This study planed to explore the intensions of primary students who joined sport clubs by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Method: 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Taiwan in the academic year of 2010. A total of 455 valid responses wer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simple correlation analysis, &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ed the attitudes of students who joined sport clubs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s to subjective norm,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behavior intention. And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ports clubs would be affected by gender, experience and attitudes. Conclusion: Those students who joined sport clubs before had better participating attitudes than those who did not. Also, their intentions to the sport clubs were influenced by personal beliefs on emotions and instruments. The male students had higher intentions than female students,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had sport club experience.

(3)

壹、緒論

運動參與可以促進身心健康一直是社會普遍認同的觀念,而多數人接觸運動大多 來自學校教育除了一般的體育課程之外,學校的運動社團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吳明 欽、江書良,2006;林章榜,2007;教育部,2007)。學校運動社團係指學校單位以提 供學生活動參與機會為目的,而正式成立的運動性質社團並設有指導教師指導,所有具 有興趣的學生皆可參與,且可與校內外團隊進行區域性交流的團隊(教育部體育司, 2003)。因此,教育部積極推動的「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計畫中,也鼓勵各級 學校至少每一個學校都設有三個運動社團,以藉由運動社團的組成,可廣泛提供全體學 生加入運動團隊參與團體性體育活動機會(洪嘉文,2003)。藉以透過運動社團的參與 來建立學生成就感和團隊精神,並藉由體能活動的機會激發對身體活動的興趣。這是由 於在身體活動方面,學齡時期的運動行為對於個體日後建立持續運動習慣有很大的關 係,且早期的身體活動習慣亦會是決定個體將來成人以後身體活動型式與活動量的重要 因素 (Kelder, Perry, Kleep, & Lytle, 1994)。且國小學童可塑性高學習能力快,在學校的 運動經驗,對其未來的身心發展及運動觀念的建立、運動習慣的養成及運動技能的培養 影響深遠(陳民修、張少熙,2007)。換句話說,兒童時期的運動行為發展是一個重要 的關鍵,從小養成規律的運動的習慣不僅可以促進發展、增進兒童健康及身體適能,並 且會影響未來長大持續從事運動行為的參與。

有關行為意圖的研究,社會科學領域陸續發展出許多理論模式來預測人們的行 為,諸如「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s Model) (Rosenstock, 1974)、「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Fishbein & Ajzen, 1975)…等,這些理論都試圖從個體的認 知層面來解釋與預測人們的行為意圖。而理性行為理論假設行為可由個人的意志所完全 控制,並認為個人採取某一特定行為最直接的決定因素就是行為意圖 (Behavioral Intention);而行為意圖主要的決定因素有二,其一是個人內在本身對某項行為的「態度」 (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其二是影響個人採取某項行為的外在「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Ajzen, 1985, 1991)。然而,「理性行為理論」假設行為是可由個人意

(4)

解釋力就會降低 (Ajzen, 1985, 1991)。因此,Ajzen (1985) 納入「知覺行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予以補充理性行為理論,提出「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來解釋個人在意志控制以外的行為,期望能夠對個人行為有更適當的 預測與解釋。 從目前有關運動行為意圖的文獻發現,已有多篇研究應用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行 為意圖,大多以運動代表隊參與意圖(許建民,2004;劉萁、黃英哲,2009;Chen, 2009)、 職棒觀賞意圖(林錫波,2009;鍾志強,2008)、育樂營參與意圖(張俊一、許建民, 2008)等範疇;也有以運動社團參與意圖作探討(張千培、鄭志富,2009)。研究對象 年齡除了中等學校以上(翁誌誼,2007;張志銘、王于寧、詹正豐,2007;張千培、鄭 志富,2009;鍾志強,2008;Chi & Hsu, 2005)之外,也不乏有針對國小學童進行探討 (張俊一、許建民,2008;許建民,2004)。且相關結果發現不同性別似乎對於運動校 隊的參與意圖沒有差異;但具有運動校隊參與經驗者的行為意圖較無經驗者佳(許建 民,2004)。可是,許建民(2004)認為過去經驗對行為意圖的影響不夠大且解釋變異 量偏低,有進一步的探討空間。而性別與過去經驗在參與運動社團上有無差異?若在考 量納入其他影響行為意圖的變項之後有無改變?影響為何?這都是本研究所欲瞭解的 問題。因此,透過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國小學童參加運動社團的行為意圖有其適切性與 價值。 再就目前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運動參與行為意圖的影響機制而言,多次驗證態 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意圖有很好的預測力(呂宛蓁、鄭志富,2008; 李永祥,2010;李柏慧、劉淑燕,2005;翁誌誼,2007;張千培、鄭志富,2009;鍾志 強,2008)。再者,有些文獻發現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意圖有較強的預測力,就是知 覺行為控制比態度、主觀規範更能預測意圖(呂宛蓁、鄭志富,2008;翁誌誼,2007; 張千培、鄭志富,2009;Gretebeck et al., 2007; Guinn, Vincent, Jorgensen, Dugas, & Semper, 2007)。但另有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態度對意圖的影響力最大(許建民,2004;Gird & Bagraim, 2008)。然而,張俊一、許建民(2008)的研究卻是以主觀規範對意圖的影響 最大。由此可知,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探討行為意圖時,可能會受到研究對象,及探

(5)

討行為的差異而產生不一致的研究發現,但肯定的是,基本上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 為控制三個變項似乎都對於行為意圖都有一定的預測力,也都初步符合理論假設。 另外,相關研究透過計畫行為理論發現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 意圖的影響情形,由於背景變項也可能會對於行為意圖有影響,但是過去的研究實例並 沒有對於背景變項做進一步的統計控制,以致於研究結果可能在受限於沒有對有關干擾 變項之影響進行排除,而會導致干擾變項影響所造成的虛假關係(瞿海源,2007)。諸 如許建民(2004)研究發現的影響力介於 .08~ .48 之間,又有林錫波(2009)研究發現 的影響力介於 .22~ .33 之間,且張俊一、許建民(2008)的研究發現則介於 .03~ .48 之間。可以發現影響力高達 .33 和 .48,這就出現所得到的結果不容易釐清是所探討的 變項間真正有影響,還是干擾變項的影響所造成的虛假相關(徐正光、黃順二,1979)。 因此,仍應該將背景變項納入做進一步統計控制之用。 因而,除了這些相關研究受限於調查區域太小的樣本特性之外,且在使用迴歸分 析或結構方程模式探討時,並未加入控制變項,使得這些變項的解釋力可能有被高估的 情形發生。因此,一方面為了釐清因為樣本過度集中和避免統計分析時產生虛假效應帶 來的疑慮,另一方面也為了能夠進一步透過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參加運動社團行為意圖有 更進一步的瞭解。而以國小學童作探討,是因為國小學童可塑性高學習能力快,在學校 的運動經驗,對其未來的身心發展及運動觀念的建立、運動習慣的養成及運動技能的培 養影響深遠,且會影響未來成人的行為(陳民修、張少熙,2007;Scott & Willits, 1998)。 所以,本研究擬以臺灣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透過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 童參與運動社團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意圖的影響情形,希望藉由瞭解影 響學童參與運動社團行為意圖的因素,提供學校行政單位及運動社團指導老師作為規劃 及推展學校運動社團的參考,使其促進學童參與意願。

(6)

貳、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以臺灣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為本研究母群體 (N = 1,519,456)(教育 部,2011)。為使抽樣樣本更具代表性,本研究以分層比率隨機叢集取樣原則,根據教 育部99 學年度國民小學概況資料,以臺灣地區北部(833 所)、中部(559 所)、南部(966 所)、東部(276 所)等四個區域的國民小學總計 2,634 所學校(教育部,2011),依照 1%比例隨機抽取出北部 8 所、中部 5 所、南部 10 所,及東部 3 所學校,共計抽取 26 所小學,再從各校隨機選取高年級各1 班集體施測問卷,共計發出 520 份問卷,回收並 剔除無效問卷後,合計有效問卷共455 份。

二、變項測量

(一)控制變項 1. 性別:男性為 1,女性為 0,迴歸分析時做虛擬變項。 2. 有無參加過運動社團:有為 1,無為 0,迴歸分析時做虛擬變項。 (二)預測變項 參酌相關文獻(翁誌誼,2007;張千培、鄭志富,2009;張志銘,2007;張俊 一、許建民,2008;許建民,2004)針對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等進行編 製,其各量表經項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之後,獲有良好的信效度(如表1 所示)。其中,根據王國川(1999)研究指出,透過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 制的測量,如果採用間接測量及多向度的計分方法,其結果有助於提升預測的信、 效度;此外,結果信念與結果評價採取「單極×單極」或「單極×雙極」這兩種計分 法都比採取「雙極×雙極」的計分法使信念與態度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更密切,也更 能貼近實際社會情形。另參考計畫行為理論相關研究的計分方式(呂宛蓁、鄭志富, 2008;李柏慧、劉淑燕,2005),因此,本研究的計分方式採用「單極×單極」 (+1~+5×+1~+5)計分方法,單題分數最低為 1 分,最高為 25 分。 1. 態度:態度係指個人對於從事某一特定行為所感受積極或消極的價值 (Ajzen,

(7)

1991)。採用「非常可能~非常不可能」測量態度信念的可能程度(態度信念), 再乘上「非常重要~非常不重要」測量可能導致結果的評價(結果評價),包含 「工具信念」和「情感信念」兩個分量表變項。題目如:參加運動社團可以讓 我促進健康。 2. 主觀規範:主觀規範是指個人從事某種行為所感受的社會壓力 (Ajzen, 1991)。 採用「非常應該~非常不應該」測量樣本對重要參考對象認為他應不應該參與 運動社團的信念程度(規範信念),再乘上「非常願意~非常不願意」測量樣本 對重要參考對象的依從程度(依從動機),包含「重要他人」一項分量表變項。 題目如:朋友是影響我參與運動社團的主要因素。 3. 知覺行為控制:知覺行為控制是個人從事某一行為所知覺到困難或容易程度的 評價(Ajzen, 1991)。採用「非常可能~非常不可能」測量樣本認為某些狀況是否 會妨礙或促進他參與運動社團的影響程度(知覺強度),再乘上「非常重要~ 非常不重要」測量樣本認為某些狀況是否會妨礙或促進他參與運動社團的可能 程度(控制信念),包含「自我效能」和「便利條件」兩個分量表變項。題目 如:有沒有足夠的運動能力會影響我參與運動社團的意願。 表1 各信念量表的信、效度 量表 構面 題目 累積解釋變異量% Cronbach's α 態度 工具信念 6 55.91 .87 情感信念 5 主觀規範 重要他人 4 59.10 .77 知覺行為控制 自我效能 4 59.90 .85 便利條件 5 (三)效標變項 行為意圖:行為意圖是指個人主觀評估未來參與某一行為的意願或可能性 (Ajzen, 1991)。題目有兩題,分別為我可能會報名參加運動社團及我願意報名參加 運動社團,採非常可能~非常不可能 5 點尺度計分。

(8)

三、資料處理

以描述性統計包含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來說明樣本在各變項的 分佈情形,接著以獨立樣本t 考驗來分析背景變項對預測變項的差異情形,再以簡單相 關來呈現各變項之間的相關情形。最後採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將性別和有無參與過運動 社團做控制變項,進行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參與意圖的影響情形。

參、結果與討論

一、樣本結構分析

可以發現,男性234 位佔樣本總數 51.4%,女性 221 位佔樣本總數 48.6%,且曾經 參加運動社團有324 位佔樣本總數 71.2%,未曾參與者有 131 位佔樣本總數 28.8% (如 表2 所示)。 表2 樣本結構分析表 (N = 455) 變項 內容 人數 百分比 (%) 性別 男性 234 51.4 女性 221 48.6 是否參加過運動社團 是 324 71.2 否 131 28.8

二、控制變項對預測變項的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學童對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的差異分析 不同性別學童對態度(工具信念、情感信念)、主觀規範(重要他人)及知覺 行為控制(自我效能、便利條件)均未達顯著水準(如表3 所示)。顯示性別在預 測變項上並無不同,此結果與張俊一、許建民(2008)在影響學童參與暑期運動育

(9)

樂營意圖之研究結果相部分符合,認為性別在計畫行為理論的預測變項上較少有異 質性。 表3 性別在預測變項的 t 檢定分析表 變項 男性 (n = 234) 女性 (n = 221) M SD M SD t 態度 工具信念 116.97 26.65 113.48 26.26 1.41 情感信念 95.13 25.17 93.11 24.83 0.86 主觀規範 重要他人 48.58 22.71 45.57 20.52 1.48 知覺行為控制 自我效能 64.47 23.02 65.62 21.63 -0.55 便利條件 67.03 29.59 68.90 27.54 -0.70 (二)有無參加過運動社團經驗對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的差異分析 學童有無參加過運動社團經驗在態度(工具信念、情感信念)變項上達到顯著 水準,且有參加過運動社團的學童都顯著高於未參加過的學童。但在主觀規範(重 要他人)及知覺行為控制(自我效能、便利條件)均未達顯著水準(如表4 所示)。 顯示學童有參加過運動社團經驗在工具信念和情感信念上會優於沒有運動社團經 驗者。此結果與張俊一、許建民(2008)的研究結果一致,他們認為個體的許多行 為信念,大多來自於自己的過去經驗或他人所提供的二手資訊,因此,有參與運動 社團經驗的學童,在這些信念上會抱持較正向的看法。

(10)

4 有無參加過運動社團經驗在預測變項的 t 檢定分析表 變項 有 (n = 324) 無 (n = 131) M SD M SD t 態度 工具信念 117.40 26.57 110.02 25.64 2.71* 情感信念 97.41 24.31 86.08 24.93 4.47* 主觀規範 重要他人 47.93 21.90 45.11 21.17 1.26 知覺行為控制 自我效能 65.42 23.26 64.06 19.91 0.63 便利條件 68.33 30.46 66.98 23.44 0.51 * p < .05

三、各變項的相關分析

各變項之間的相關介於 .17~ .74 之間,而除了便利條件變項與行為意圖之間的相 關並未達到顯著(如表5 所示)。其中,態度的工具信念及情感信念與行為意圖達到中 度 相 關 (r = .39~ .41) , 而 重 要 他 人 及 自 我 效 能 與 行 為 意 圖 僅 呈 現 低 度 相 關 (r = .16~ .74)。也就是說,國小學童在參與運動社團的行為意圖,與他們對於參加運動社 團的態度有關。此一結果也與翁誌誼(2007)一致,認為個體在態度方面的情感成分重 於工具成分。可能原因為高年級學童接觸運動社團可能有相關的經驗或認識,且他們對 於參加運動社團能夠獲得的成就感或快樂的需求,以及對運動能夠帶來的效益有良好的 認知。其次,重要他人的影響與個體的行為意圖有關,此結果與相關研究(翁誌誼,2007; 張俊一、許建民,2008;許建民,2004)相符,認為受到師長或同儕等重要他人的意見 會影響個體的行為意圖,因此對於學童週遭重要他人的態度與認知也必須加以重視。再 者,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圖有關 (r = .17, p < .05),此一結果也與相關研究(張千培、鄭 志富,2009;張俊一、許建民,2008;許建民,2004)發現一致為低相關,但便利條件 與行為意圖的相關則不顯著 (r = .08, p > .05)。其中,許建民(2004)認為可能是學童 認為參不參加可以受其自己的意志決定,則知覺行為控制中自我效能和便利條件的影響

(11)

會大大減弱。且張俊一、許建民(2008)則認為有部分可能是因為國小學童尚無法清楚 瞭解自我效能的概念,也或者是因為活動地點都是在學校,使得作息與日常生活沒有兩 樣,這時自我效能所強調個體知覺到的困難或容易程度評價,及所認知到的便利條件等 影響則較不明顯。因而,導致學童本身在自我效能和便利條件與行為意圖等變項的相關 較不明顯或有低估的情形。 表5 各變項之間的相關情形 變項 M SD 1 2 3 4 5 6 1.工具信念 115.27 26.49 1 2.情感信念 94.15 25.00 .74* 1 3.重要他人 47.12 21.70 .25* .24* 1 4.自我效能 65.03 22.34 .33* .29* .25* 1 5.便利條件 67.94 28.60 .18* .18* .34* .58* 1 6.行為意圖 7.92 1.84 .39* .41* .16* .17* .08 1 * p < .05

四、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的影響

為瞭解國小學童參與運動社團的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的影 響,研究中將性別、有無曾經參與運動社團作控制變項,再加入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 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進行影響分析,結果如表6 所示。可以發現,在行為意圖模式 (1) 中,男性學童 (b = .94, p < .05) 的行為意圖高於女性學童,解釋變異量達到 7%。緊接 著,在行為意圖模式 (2) 發現,加入有無參加過運動社團後,男性學童 (b = .73, p < .05) 的行為意圖高於女性學童,但影響力些微下降;而曾經參加過運動社團者 (b = 1.43, p < .05) 的行為意圖也比無參加過者高,解釋變異量增加 12%,達到 19%。另外,在行為 意圖模式 (3) 中,加入態度(工具信念、情感信念)、主觀規範(重要他人)、知覺行 為控制(自我效能、便利條件)等變項之後,性別及參加過運動社團仍達到顯著,且態 度中的工具信念 (β = .18, p < .05) 和情感信念 (β = .19, p < .05) 亦達到顯著,解釋變異 量增加 13%,達到 32%。研究結果顯示,男性且曾參加過運動社團的高年級學童擁有

(12)

良好的工具信念和情感信念有助於提升參加運動社團的行為意圖。亦即,態度是影響學 童參加運動社團的重要影響因素。 這個研究結果與許建民(2004)的發現有部分相符,其透過計畫行為理論預測學 童參與運動代表隊意圖的研究顯示,在間接測量下的控制信念對意圖的影響最大 (β = .48)、其次是主觀規範 (β = .29),而態度 (β = .08) 的影響最小的結果部分相符,皆發 現態度是影響行為意圖的主要變項。然而,該研究透過間接測量的變項影響力最高達 到 .48(許建民,2004)。再者,張俊一、許建民(2008)探討影響學童參加暑期運動 育樂營意圖的發現,以主觀規範 (β = .48) 影響最大,再來是態度 (β = .26),不過知覺 行為控制卻不顯著。可是,不論是許建民(2004)或張俊一、許建民(2008)的發現, 皆是未加入控制變項的結果,就會使得研究影響力有高估的情形,而不容易釐清這些變 項的實際影響情形。另外,張俊一、許建民(2008)的研究結果,他們認為知覺行為控 制在統計上不顯著,原因是因為學童參加暑期運動育樂營的行為是在校內環境,學童太 熟悉學校環境而削減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同樣地,本研究的對象也是探討學童參加校 內的運動社團,除了是校內因素而沒有感到受到限制或更加便利的條件之外(如表5 所 示便利條件與行為意圖無相關),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的對象在區域上分布較為廣泛,且 迴歸分析發現過去曾經參加運動社團經驗者有較佳的行為意圖,顯示國小學童的行為意 圖會受到過去參加運動社團經驗影響。此一結果也適度呼應許建民(2004)認為過去經 驗對行為意圖的正向影響,且透過大樣本的調查發現,解釋力在控制性別變項後也不低 (達到12%)。另外,學童本身知覺的主觀規範對參與運動社團行為意圖影響不明顯, 則也有可能是來自於重要他人影響,因為運動社團雖然也是學校正式設立的組織,然而 在目的上是提供學生參與活動且有興趣者均可參加(教育部體育司,2003),但教師指 導規範及要求上相較於運動校隊或體育課程來得低,且在課餘和同儕共同參與下也提升 學生們的參與興趣。因此,在本文樣本分佈結構中曾經參加過運動社團的學生佔了71% 以上,也就不難發現規範要求較低的運動社團及過去經驗可能是削減主觀規範及知覺行 為控制對參加運動社團的行為意圖影響。

(13)

表6 各變項對行為意圖的迴歸分析表 模式 行為意圖 (1) 行為意圖 (2) 行為意圖 (3) 投入變項 b β b β b β 性別 男性(女性參照) 0.94* .26 0.73* .20 0.69* .19 參加過運動社團 有(未參加過參照) 1.43* .35 1.17* .29 態度 工具信念 0.01* .18 情感信念 0.01* .19 主觀規範 重要他人 0.00 .03 知覺行為控制 自我效能 0.01 .07 便利條件 0.00 -.03 常數項 7.43* 6.52* 3.63* R square .07 .19 .32 * p < .05

肆、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曾經參加過運動社團的學童在參與態度上優於不曾參加者。 (二)國小學童參加運動社團的行為意圖會受到個體態度的情感信念 (β = .19 ) 和工 具信念 (β = .18 ) 影響,其中男性的參加意圖高於女性,尤其是曾經參加過運 動社團者的意圖更高。

二、建議

(一)本研究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參加運動社團的行為意圖主要是受到態度影響, 尤其是有參加過運動社團經驗者在意圖上更正面。然而,根據計畫行為理論,

(14)

重要他人與知覺行為控制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學校教育機關除了維持 學童在參加運動社團的態度之外,可以再針對學童對參加運動社團的重要他人 及知覺行為控制進行強化,例如推展運動社團活動時,以團體性運動團隊鼓勵 同學結伴參加,另更對於運動社團的活動技能循序漸進規劃具有挑戰性的活動 內容,也針對社團實施的便利性做改善,將有助於提升學童參加運動社團的行 為意圖。另外,曾經有參加運動社團經驗的學童在參與行為意圖上較佳,這也 提供學校單位辦理運動社團時,可以規劃運動社團的展演和鼓勵學童積極參與 各項運動活動,提升對某些運動單項的參與經驗,也有助於提高他們的參加意 圖。 (二)未來研究建議方面,本研究發現影響意圖主要是受到態度的影響,然而,根據 計畫行為理論,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似乎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是,本 研究並未發現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有影響,可能是大規模施測的樣本傾向 或者是國小學童的特性影響所致,建議未來可進一步進行驗證。另外,對於學 童特性本身,未來也可以試著加入團體性或單獨性運動社團內容、家長支持、 家庭社經地位、城鄉差異、自主性意願,或者是曾經參加過運動社團的時間做 控制或干擾變項的影響探討,以進一步探討變項之間的影響關係。

(15)

參考文獻

王國川(1999)。計分方式對於信念與態度之關係的影響—兼考慮量表結構與加權方法 之角色。師大學報教育類,44(1&2),1-17。 吳明欽、江書良(2006)。提高學校體育活動參與的理念與做法。學校體育雙月刊,16, 35-41。 呂宛蓁、鄭志富(2008)。職棒觀眾觀賞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 57-71。 李永祥(2010)。臺灣科技大學學生參與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賞意圖之研究:計畫行為 理論驗證。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4(1),35-55。 李柏慧、劉淑燕(2005)。民眾從事健走行為意圖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147-156。 林章榜(2007)。高中學生知覺父母期望─價值信念對運動涉入的影響。運動休閒餐旅 研究,2(1),81 - 92。 林錫波(2009)。以計畫行為理論及階段行為改變模式探討大學生在中華職棒之觀賞意 圖。大專體育學刊,11(2),57-68。 洪嘉文(2003)。學校體育之未來展望。學校體育,75,5-13。 徐正光、黃順二譯(1979)。調查分析的邏輯(Rosenberg, M. 著)。臺北市:黎明。(原 著出版於1968 年) 翁誌誼(2007)。大學新生規律運動行爲意圖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靜宜大學爲例。真理 大學運動知識學報,4,307-314。 張千培、鄭志富(2009)。高中階段學生運動社團參與意圖模式之研究。體育學報,42 (3),95-112。 張志銘(2007)。桌球運動階段對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知差異研究。生 物與休閒事業研究,5(1),15-27。 張志銘、王于寧、詹正豐(2007)。主觀規範之重要他人對休閒運動行為影響。運動與 遊憩研究,2(2),26-40。 張俊一、許建民(2008)。影響學童參與暑期運動育樂營意圖之研究—以新竹市國小五

(16)

年級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9(2),73-88。 教 育 部 (2007 )。 快 活 計 畫 。 時 間 : 2011/03/10 。 取 自教 育 部 健 康 資 訊 網 http://140.122.72.62/policy/index 教 育 部 (2011 )。 國 民 中 小 學 概 況 統 計 。 時 間 : 2011/05/20 。教 育 部 教 育 統 計 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13/99basic.xls 教育部體育司(2003)。學校運動團隊暨規律運動人口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許建民(2004)。以計畫行為理論預測學童參與運動代表隊意圖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 論叢,14(2),11-26。 陳民修、張少熙(2007)。國小學童體育學習成就與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國北教 大體育,2,166-173。 劉萁、黃英哲(2009)。個人態度、社會因素對國小運動員非運動家精神行為之預測。 大專體育學刊,11(3),15-25。 鍾志強(2008)。職業棒球消費者與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1),35-45。 瞿海源(2007)。調查研究方法。臺北市:三民。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n (Eds.),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1-39). Heidelberg, Germany: Springer.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Chen, W. (2009). The effect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theory planned behavior on elementary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ducational

Studies, 4(1), 70-87.

Chi, L. & Hsu, C. (2005). The prediction of regular exercis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 test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Bulleti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of Taiwan, 7, 115-129.

(17)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Gird, A. & Bagraim, J. J. (2008).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 predictor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 amongst final-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8(4), 711-724.

Gretebeck, K. A., Black, D. R., Blue, C. L., Glickman, L. T., Huston, S. A., & Gretebeck, R. J. (2007). Physical activity and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31, 203-214.

Guinn, B., Vincent, V., Jorgensen, L., Dugas, D., & Semper, T. (2007). Predicting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low-income Mexican American wome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31, 115-122.

Kelder, S. H., Perry, C. L., Kleep, K. I., & Lytle, C. C. (1994). Longitudinal tracking of adolescent smok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food choic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4, 1121-1126.

Rosenstock, I. M. (1974).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2(4), 328-335.

Scott, D. & Willits, F. K. (1998). Adolescent and adult leisure patterns: A reassessment.

(18)

數據

表 4  有無參加過運動社團經驗在預測變項的 t 檢定分析表  變項  有  (n = 324) 無  (n = 131)  M SD M SD  t  態度      工具信念  117.40 26.57 110.02 25.64 2.71*      情感信念  97.41 24.31 86.08 24.93 4.47*  主觀規範      重要他人  47.93 21.90 45.11 21.17 1.26  知覺行為控制      自我效能  65.42 23.26 64.06 19.91 0.6
表 6  各變項對行為意圖的迴歸分析表  模式  行為意圖 (1) 行為意圖 (2) 行為意圖 (3) 投入變項  b β b β b  β 性別  男性(女性參照)  0.94* .26 0.73* .20  0.69* .19  參加過運動社團  有(未參加過參照)  1.43* .35  1.17* .29  態度  工具信念     0.01*  .18  情感信念  0.01* .19  主觀規範  重要他人  0.00   .03  知覺行為控制  自我效能  0.01   .07  便利條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正向成就 (positive accomplishment) 正向目標 (意義) (positive purpose) 正向健康 (positive health)..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