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戒環《法華經要解》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戒環《法華經要解》之研究"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南. 華 宗. 教. 大 學. 研. 學.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戒環《法華經要解》之研究 A Study of Jiehuan's Fa Huan Jing Yao Jie. 研 究 生:劉瑞蓉(釋地潔) 指導教授:黃 國 清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六. 月.

(2)

(3) 摘. 要. 戒 環 是 宋 代 臨 濟 宗 黃 龍 派 的 禪 僧,他 一 生 著 作 有 三 部: 《楞嚴經要 解 》、《 華 嚴 經 要 解 》、《 法 華 經 要 解 》 ( 簡 稱《 要 解 》)。《 要 解 》以 華 嚴 . 禪為中心,融通諸經。有學者將他視繼法雲、吉藏、智顗、窺基等之 後為中國法華學五大家之一。 宋代佛教文化環境的特色,儒釋道三教逐漸形成融合,佛教內部 也在進行整合,佛教較不重視深廣義理的探討,朝向禪淨等佛法實踐 面向展開。在《要解》裡,廣引經文與宗派思想,以詮釋《法華經》 反 映 宋 代 文 化 的 融 合 特 質。 《 要 解 》中 多 處 引 用 經 文,以《 楞 嚴 經 》 、 《華 嚴經》 、 《 維 摩 詰 經 》為 主,其 中 以《 楞 嚴 經 》的 如 來 清 淨 心 貫 穿 釋 文 ; 宗派思想方面,受到華嚴宗思想的影響最大,再融攝天台、法相、禪 宗等,強調眾生皆有佛性。戒環以《楞嚴經》佛性思想為基礎,藉此 會通經文與宗派思想。 注釋態度方面,戒環以簡約風格注解,融通內外,沒有繁複的名 相 解 釋,而 是 把 握 言 簡 易 懂 文 字,使 得 釋 文 簡 潔 曉 暢。經 題 解 釋 方 面 , 指 出「 一 心 」就 是 真 心 , 聖 凡 不 二 , 同 具 此 心 。 科 判 方 面 ,《 要 解 》 正 宗 分 範 圍 雖 然 與 窺 基 雷 同,但 彼 此 立 論 主 張 不 同:戒 環 佛 性 遍 及 無 性; 窺基部分佛性。 佛性思想、一乘思想、實踐思想為《要解》思想特色。佛性思想 是各宗一乘思想的核心問題,亦關係到各宗對於《法華經》一乘思想 的說法:智顗認為此經講述諸法圓融相即的圓教義;吉藏以中觀的中 道 佛 性 詮 釋 之;窺 基 依 唯 識 教 義 貫 通 之;戒 環 佛 性 思 想 受 到《 楞 嚴 經 》 真心觀的影響,其具有圓融性的特質。佛性依據為成佛的條件,其實 踐方法,不出戒、定、慧三學範圍,戒環認為戒學是修定最重要的基 礎,而慧學方面則以禪宗思想攝受《楞嚴經》理體之禪觀,藉以融通 各宗之心性為其特色。 戒環以恢宏的角度在縱的方面,融攝歷來各宗派思想爭執之要 點;在橫的方面,會通佛教與儒、道二家,顯示《要解》的注解觀點 不同於歷來的法華注釋家。. 關鍵詞:戒環、臨濟宗、黃龍派、融合、一乘思想、佛性思想。. I.

(4) Abstract Jiehuan was a Zen monk belonged to the Huanglong school of Linji school in the Sung Dynasty. He wrote three books: The Yao Jie of the Śūra j gama Sūtra(《 楞 嚴 經 要 解 》) , The Yao Jie of the Huayan Sūtra (《 華 嚴 經 要 解 》) , and The Yao Jie of the Lotus Sūtra(《 法 華 經 要 解 》) ( for short Yao Jie). The circle of the Yao Jie, in which Jiehuan blended some sūtras, is the Huayan and Zen. Many scholars think that in addition to Fa-yn, Jizang, Zhiyi, Kuiji, he is the fifth class of the Chinese Lotus school.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Buddhism in the Sung Dynasty is that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ere blended stage by stage. At that time, the interior of the Buddhism was integrating. It did not focus on a probe of the deep and extensive doctrine but turn towards to spread up the Buddhist practice of the Zen and Pure Land. Jiehuan quoted the Buddhist sūtras and the sects’ thought extensively in the Yao Jie to explain the Lotus Sūtra. It reflects the ble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Sung Dynasty culture. The main ones of the sūtras quoted in the Yao Jie are the Śūra j gama Sūtra, the Huayan Sūtra and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 What links every part of the book is the tathāgata pure mind adopted from the Śūra j gama Sūtra. Moreover, though Jiehuan took the thoughts from Tiantai Sect, Faxiang Sect and Zen Sect into his own thought, yet his is influenced by the Huayan Sect most. He emphasized the being has the Buddha-nature. Jiehuan took the Buddha-nature adopted from the Śūra j gama Sūtra as the basis. By this way he compared and adjusted the contents of scripture and the thought of school. As for his attitudes towards annotation, Jiehuan combined inside and outside and applied simple and clear words to annotate the Yao Jie briefly and fluently, without any complicated explanations for the names and appearances. Concerning explaining the title, he pointed out “one mind” is true mind. The sinners and saints are the one and only way.. II.

(5) They all have the mind. In the class differentiation, even though how Jiehuan classified the body(正 宗 分 ) of the Lotus Sūtra in the Yao Jie is similar to Kuiji, they did not have the same opinion. The Buddha-nature in the Yao Jie is included the without a nature but Kuiji’s is not. The Buddha-nature, the vehicle of one-ness and the practice thoughts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o Jie. In every sect, the Buddha-nature is the core question when referring to the vehicle of one-ness thought. It is also discussed about the vehicle of one-ness of the Lotus Sūtra. Zhiyi thought the sūtra mentioned the complete doctrine of the complete combination and phenomenal identity. Jizang used the Meditatin on the Mean of the Buddha-nature to explain it. Kuiji based on the vijñāna doctrine to understand thoroughly. Jiehuan’s thought of the Buddha-nature was influenced by that in the wholehearted concept of the Śūra j gama Sūtra, so he has the complete combination characteristic. Having the Buddha-nature is why the being has the chance to become a Buddha. The practice method is the wila, samādhi and prajñā. Jiehuan thought the wila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undation in practicing samādhi. In the prajñā, he thought the Zen meditation should absorb the fundamental substance of the Śūra j gama Sūtra and blend the Immutable mind-corpus of every sect. This is his characteristic. In the length, Jiehuan blended the sects’ thought argument; in the breadth, he compared and adjusted the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e expressed the different views of the Yao Jie from the previous annotators of the Lotus Sūtra.. Keywords: Jiehuan, Linji school, Huanglong school, blend, the vehicle of one-ness thought, Buddha-nature thought.. III.

(6) 【目錄】. 第 一 章 緒 論 .................................................................................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 ........ 2 第 二 節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探 討 ................................................................. ... 10 一 、 戒 環 《 要 解 》 方 面 ............................................................... ....... 11 二 、 戒 環 其 他 著 作 方 面 ............................................................... ....... 12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 ........................ 14 一 、 文 獻 學 方 法 ................................................................... .............. 15 二 、 史 學 研 究 法 ................................................................... .............. 16 三 、 思 想 研 究 法 ................................................................... .............. 17 第 四 節 全 文 結 構 述 要 ............................................................... ............. 17. 第 二 章 戒 環 時 代 背 景 及 生 平 事 蹟 ...............................................21 第 一 節 時 代 背 景 ........................................................... ........................ 21 一 、 山 家 山 外 ............................................................... ...................... 21 二 、 華 嚴 學 .......................................................... ............................... 23 三 、 禪 宗 ........................................................... ................................. 25 四 、 唯 心 淨 土 ............................................................... ...................... 28 第 二 節 生 平 事 略 與 法 脈 傳 承 ............................................................... . 31 一 、 生 平 事 略 ............................................................... ...................... 31 二 、 法 脈 傳 承 ............................................................... ...................... 33 第 三 節 著 作 考 察 ........................................................... ........................ 37 一 、《 華 嚴 經 要 解 》 ........................................................ .................... 37 二 、《 楞 嚴 經 要 解 》 ........................................................ .................... 41 第 四 節 小 結 ............................................................. ............................. 43. IV.

(7) 第 三 章 《 法 華 經 要 解 》 的 經 文 引 用 與 宗 派 影 響 ..........................45 第 一 節 經 文 引 用 ........................................................... ........................ 45 一 、《 楞 嚴 經 》 .......................................................... ......................... 45 二 、《 華 嚴 經 》 .......................................................... ......................... 50 三 、《 維 摩 詰 經 》 ......................................................... ...................... 53 四 、 其 他 經 文 ............................................................... ...................... 56 第 二 節 宗 派 思 想 ........................................................... ........................ 61 一 、 華 嚴 宗 .......................................................... ............................... 61 二 、 其 他 宗 派 ............................................................... ...................... 71 第 三 節 小 結 ............................................................. ............................. 84. 第 四 章 《 法 華 經 要 解 》 之 注 經 態 度 : 經 題 解 釋 與 科 判 分 解 .......87 第 一 節 註 經 融 通 態 度 與 簡 約 風 格 ......................................................... 87 一 、 釋 經 方 法 ............................................................... ...................... 87 二 、 注 解 形 式 ............................................................... ...................... 89 三 、 內 外 融 攝 ............................................................... ...................... 92 第 二 節 釋 經 解 題 ........................................................... ........................ 94 一 、 版 本 ........................................................... ................................. 94 二 、 妙 法 ........................................................... ................................. 95 三 、 蓮 華 ........................................................... ................................. 97 第 三 節 科 判 分 析 ........................................................... ...................... 100 一 、 判 教 方 面 ............................................................... .................... 100 二 、 科 判 理 由 ............................................................... .................... 102 三 、 分 科 要 旨 ............................................................... .................... 105 第 四 節 小 結 ............................................................. ........................... 107. 第 五 章 《 法 華 經 要 解 》 之 思 想 特 色 ........................................... 109 第 一 節 佛 性 思 想 ........................................................... ...................... 109. V.

(8) 一 、 佛 性 界 定 ............................................................... .................... 109 二 、 佛 性 普 及 ............................................................... .................... 112 三 、 授 記 問 題 ............................................................... .................... 116 第 二 節 一 乘 思 想 ........................................................... ...................... 120 一 、 三 車 說 法 ............................................................... .................... 121 二 、 佛 慧 ........................................................... ............................... 124 三 、 九 喻 ........................................................... ............................... 126 第 三 節 實 踐 思 想 ........................................................... ...................... 128 一 、 戒 學 ........................................................... ............................... 128 二 、 定 學 ........................................................... ............................... 131 三 、 慧 學 ........................................................... ............................... 133 第 四 節 小 結 ............................................................. ........................... 136. 第 六 章 結 論 .............................................................................. 139 第 一 節 思 想 特 點 ........................................................... ...................... 139 一 、 佛 性 思 想 ............................................................... .................... 139 二 、 一 乘 思 想 ............................................................... .................... 140 三 、 實 踐 思 想 ............................................................... .................... 141 第 二 節 融 通 精 神 及 其 影 響 ................................................................. . 142 一 、 內 外 兼 融 ............................................................... .................... 142 二 、 對 後 世 佛 學 的 影 響 ............................................................... ..... 143. 【 參 考 書 目 】 ............................................................................ 145. VI.

(9) 第一章 緒論 《法華經》 ,可 稱 得 上 中 國 大 乘 經 典 流 傳 久 遠,盛 行 的 其 中 一 部 。 最 早 由 西 晉.竺 法 護 譯 出 的《 正 法 華 經 》 ( 286)研 究 的 人 不 多,後 來 , 姚 秦 . 鳩 羅 摩 什 ( 343-413) 重 譯 的 《 妙 法 蓮 華 經 》( 406), 由 於 文 字 優美、闡釋會三歸一、開權顯實、佛身觀、諸法實相等,義理思想的 廣博論述,對各宗派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加上南北朝時局混亂,觀 世音菩薩信仰深入民間,該經甚得各階層人士的研讀與喜愛。歷代注 解 此 經 甚 多 , 從 道 生( 355-434)、 光 宅( 467-529)、 智 顗( 538-597)、 吉 藏 ( 549-623 )、 窺 基 ( 632- 682 ) 等 法 華 觀 已 樹 立 了 深 遠 的 教 學 影 響。中國祖師認為《法華經》是佛陀一代說法的總結,如大小河川匯 集 所 在,各 宗 派 想 要 廣 及 佛 教,不 論 講、說、著 述 必 定 觸 及《 法 華 經 》。 所 以 ,《 法 華 經 》 永 遠 有 它 的 魅 力 所 在 , 亦 是 佛 陀 精 神 的 躍 動 。 1 《法華經》對中國的影響很大,南北朝至隋唐研究的很多,如: 法雲、智顗在判釋教相方面認為此經為佛陀最圓滿的教法;吉藏認為 佛陀教法以眾生根器而施予不同教法,教義以覺悟為最重要;窺基以 唯識觀點注解此經,祖師們以各自的立場表現不同的法華思想。而宋 代 研 究 比 較 少 , 所 以 對 宋 代 ( 960-1279) 戒 環 《 要 解 》 產 生 想 要 研 究 的 動 機 。 戒 環 ( ? -1129? ) 博 學 多 聞 、 深 入 經 藏 , 雖 然 本 身 學 禪 , 但 對 於 教 理 有 深 入 的 研 究。他 一 身 的 著 作 有 三 部: 《華嚴經要解》 、 《楞嚴 經要解》 、 《法華經要解》 ,此 三 部 著 作 都 有 相 互 關 連 之 處,其 中《 要 解 》 是 戒 環 的 核 心 思 想,且 其 闡 釋 立 場 不 同 於 先 前 祖 師。戒 環 在 佛 教 史 上, 不是閃耀的人物,其著作尚未受到學界重視,但他的《要解》不僅因 應 時 代 之 特 性,而 且 有 助 於 消 解 宗 派 之 間 思 想 的 對 立,非 常 值 得 研 究。 本 章 是 全 篇 論 文 的 導 論 , 共 分 四 節 :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 說明想研究戒環《要解》思想的因緣,以及欲達成的目的;第二節評 介目前學界對於戒環著作研究之概況、成果和不足之處;第三節「研 究方法」 ,說 明 研 究 題 材 的 選 擇、研 究 的 進 路;第 四 節「 全 文 結 構 述 要 」 。. 1. 稻 荷 日 萱: 《法華經一乘思想の研究》 ( 東 京:山 喜 房 佛 書 林 ,1 9 7 5 年 ),頁 6 0 - 6 1 。. 1.

(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 化 融 合,是 宋 代 文 化 一 大 特 徵。史 學 大 師 陳 寅 恪 說: 「華夏民族 之 文 化 , 歷 數 千 載 之 演 進 , 造 極 于 趙 宋 之 世 。 」 2 鄧 廣 銘 也 指 出 :「 宋 代的文化,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截至明清之際的西學東漸 的 時 期 為 止 , 可 以 說 , 已 經 達 到 了 登 峰 造 極 的 高 度 。 」3宋 代 , 中 國 文 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有其文化特徵:承繼隋唐,開啟明清。宋代也是 中 國 古 代 史 上 的 一 個 重 要 轉 折 點。4 歷 代 以 來,宋 代 的 國 勢 最 弱,與 遼、 金、西夏幾個政權相峙併立,其對立的局面與宋一代相始終,反觀宋 代文化卻是高度的發展,學界考察其背後原因有多方面:政治上,防 止武人專擅,因應外患,採中央集權制,但也有許多文明和理性的做 法,如不以文字罪人、不得殺士人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等。這些政治運 作 文 明 化 和 理 性 化 ,造 作 學 術 文 化 和 科 學 技 術 的 高 度 發 展。5經 濟 上 , 在土地政策的自由、放任之下,地主階級可以恣意地兼併土地,私有 土地自由買賣進一步增強,加上官、私手工業如火藥、活字印刷術、 火柴等商品貨物市場日益需求衝擊下,傳統均田制和租庸調法走向崩 潰 , 經 濟 轉 向 自 由 貿 易 方 式 。 6科 舉 制 度 上 , 技 術 層 面 、 錄 取 人 數 更 盛 於前朝,促使隋唐時期門閥士族壟斷政治權利現象和平轉移至中下階 級 , 社 會 階 層 打 破 籓 籬 且 具 有 流 通 性 , 官 學 、 私 學 盛 行 。 7文 化 上 , 主 張儒、佛、道三教併行政策,扶持佛、道,強調儒學為趙宋王朝的統 治思想。如宋太祖即位之初,即詔有司增修祠宇、塑繪先聖、先賢之 像 ; 宋 真 宗 即 位 後 , 親 赴 曲 阜 , 到 孔 廟 行 禮 , 稱 孔 子 為「 人 倫 之 表 」, 稱 儒 學 為 「 帝 道 之 綱 」。 8 政 治 、 經 濟 、 科 舉 、 文 化 等 方 面 突 破 性 的 進 展,開創宋代文化高度的發展。 2. 陳 寅 恪 :《 金 明 館 叢 稿 初 編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1 9 8 0 年 ), 頁 2 4 5 。. 3. 鄧 廣 銘 :《 鄧 廣 銘 治 史 叢 稿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 1 9 9 7 年 ), 頁 6 6 。. 4. 關 履 權 :《 兩 宋 史 論 》( 河 南 : 中 州 書 畫 社 , 1 9 8 3 年 5 月 第 一 刷 ), 頁 7 。. 5. 姚 兆 余: 〈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點〉 ,收 錄 於《 甘 肅 社 會 科 學 》 ,第 1 期( 2 0 0 1 年 ), 頁 7 5 。. 6. 漆 俠 :《 知 困 集 》( 河 北 : 河 北 教 育 出 版 社 , 1 9 9 2 年 5 月 第 1 版 ), 頁 1 8 - 1 9 。. 7. 姚 兆 余 :〈 簡 評 宋 代 文 化 的 歷 史 地 位 〉, 收 錄 於 《 理 論 學 刊 》, 第 2 期 ( 2 0 0 1 年 3 月 ), 頁 1 2 7 - 1 2 8 。. 8. 郭 學 信: 〈試論兩宋文化發展的歷史特色〉 ,收 錄 於《 江 西 社 會 科 學 》 ,第 5 期( 2 0 0 3 年 ), 頁 1 2 8 。. 2.

(11) 宋之前,外來的佛教與本土儒、道兩教引起諸多的問題。魏晉南 北 朝 時 期,三 教 的 問 題 產 生 禮 法 不 同、夷 夏 不 同 和 靈 魂 存 在 與 否 之 爭, 經由衝突與磨合,彼此產生共同理念:佛和成聖是相同的、人死後有 不 同 的 歸 宿,相 信 靈 魂 存 在、佛 教 因 緣 果 報 強 化 儒 家 的 報 應 觀 等 。9廬 山 慧 遠 也 指 出 儒 以 治 世 、 佛 以 治 心 的 不 同 發 展 理 念 做 為 調 合 。 10隋 朝 ( 581-618)統 一 天 下,奠 定 唐 朝( 618-907)盛 世。唐 代 前 期 國 勢 強 盛 , 幅員廣大,三教的併存外,還有伊斯蘭教、袄教、景教、摩尼教等, 其兼容併包產生多元文化與多元的社會,如此開放心態奠定宋代文化 融 合 的 基 礎 。 1 1 其 間 雖 有「 三 武 一 宗 」法 難 1 2 , 隨 著 時 代 的 變 遷 , 長 時 期 相 互 瞭 解,三 教 日 趨 融 合。宋 初,儒 佛 既 對 立 又 融 合,如 孫 復 的《 儒 辱 》、 石 介 的 《 怪 說 》、 李 覯 的 《 潛 書 》、 歐 陽 修 的 《 本 論 》 等 , 這 些 都 是 承 續 唐 代 韓 愈 極 力 排 佛 的 餘 緒 。 13這 些 士 大 夫 的 影 響 力 大 , 尤 以 歐 陽修與韓愈齊名,皆屬唐宋八大家。這些士人皆為社會各界所倚重之 名 士 , 佛 教 面 臨 這 股 排 佛 浪 潮 的 困 境 , 以 契 嵩( 1007-1072)為 首 的 禪 僧,倡導儒佛會通。他公開承認儒家倫理對佛教倫理的支配地位;認 為孝為佛教的戒之開端,盡孝成了覺悟成佛的必備前提,與孝相連的 忠 , 也 為 佛 教 僧 眾 所 重 視 。 14由 於 契 嵩 的 主 張 , 緩 和 儒 佛 兩 教 的 緊 張 關 係,儒 家 反 而 也 主 動 與 佛 教 融 合,儒 佛 的 會 通 加 速 佛 教 儒 化 的 現 象, 使得佛教更具有中國化的特色。宋代呈現三教「以王權政治為中心思 想,三綱五常的世俗倫理道德觀,成為儒釋道三家倫理思想共同的核 心 內 容。」1 5 順 應 政 治 環 境 的 需 求 也 反 映 佛、道 兩 家 靠 攏 儒 家 的 傾 向 。. 9. 李 申 :〈 傳 統 的 儒 、 佛 、 道 三 教 觀 〉, 收 錄 於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研 究 生 院 學 報 》, 第 6 期 ( 2 0 0 2 年 ), 頁 2 7 。. 10. 聶 士 全 :〈 宋 代 以 前 的 三 教 關 係 述 論 〉, 收 錄 於 《 河 池 學 院 學 報 》, 第 2 7 卷 第 4 期 ( 2 0 0 7 年 ), 頁 2 9 。. 11. 洪 修 平 :〈 隋 唐 儒 佛 道 三 教 關 係 及 其 學 術 影 響 〉, 收 錄 於 《 南 京 大 學 學 報 》( 哲 學 . 人 文 科 學 . 社 會 科 學 ), 第 4 0 卷 第 6 期 ( 2 0 0 3 年 ), 頁 1 3 9 。. 12. 指 中 國 佛 教 史 最 嚴 重 的 四 次 法 難。三 武,指 北 魏 太 武 帝( 4 4 6 ) 、北 周 武 帝( 5 7 4 ) 及 唐 武 宗 ( 8 4 5 ); 一 宗 , 指 後 周 世 宗 ( 9 5 5 )。. 13. 呂 澂 :《 中 國 佛 教 思 想 概 論 》( 台 北 : 天 華 出 版 社 , 1 9 8 2 年 ), 頁 4 3 0 - 4 3 1 。. 14. 魏 道 儒: 〈 從 倫 理 觀 到 心 性 論 -契 嵩 的 儒 釋 融 合 學 說 〉 ,收 錄 於《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 第 2 期 ( 1 9 9 6 年 ), 頁 3 3 - 3 4 。. 15. 魯 湘 子 :〈 略 論 儒 釋 道 三 教 合 一 的 內 在 因 素 〉, 收 錄 於 《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 第 6 期 ( 2 0 0 0 年 ), 頁 8 3 。. 3.

(12) 三 教 能 在 中 國 併 存,顯 示 其 內 在 理 路 有 其 相 通 之 處,也 有 互 補 的 作 用: 儒家以現世人生為主,對於死後未予置喙,欠缺宇宙觀與人生哲學, 而佛教補充其不足;佛教重出世不重入世也為世人所詬病,儒家在這 方面啟發佛教落實人間,出世與入世因而接軌;道教心物合一、效法 自然、返璞歸真,以實現精神的絕對自由,在某些精神層面上與佛教 有 類 似 之 處 , 其 消 極 避 世 的 心 態 , 佛 教 、 儒 家 可 填 滿 其 缺 陷 。 16宋 代 提倡三教併行不僅迎合時代的需求,而且直接推動文化的發展。三教 共容共存,顯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廣納異己。 宋朝當政者提倡三教併行,扶植佛教不遺餘力,宋太祖官派沙門 一五七人印度求法、雕刻大藏經;宋太宗設立譯經院、佛法院、印經 院 等。1 7 這 些 的 措 施 促 使 佛 教 文 化 事 業 快 速 發 展,包 括 經 錄 的 編 纂、 《大 藏 經 》 的 刊 刻 、 佛 教 史 籍 的 整 理 、 譯 經 事 業 等 等 。 18宋 代 的 佛 教 文 化 是興盛的,在三教合一和佛教文化的影響下,佛教內部日趨於融合, 以下關於天台、華嚴、禪宗、淨土等宗,考察宋以前到宋代的變遷。 天 台 宗 方 面,對 智 顗 判 釋《 法 華 》之 形 容,視 該 經 為 眾 經 之 王,有「 純 圓純妙」 、 「 教 觀 雙 美 」的 特 色。華 嚴 宗 對 天 台 宗 的 立 場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 它以《華嚴經》為宗,視該經為眾經之首,其一乘的境界更勝於《法 華 經 》一 乘 妙 法,形 成 兩 宗 思 想 的 爭 競。天 台 中 興 教 主 湛 然( 711-782) 受 到 《 大 乘 起 信 論 》( 簡 稱 《 起 信 論 》) 真 如 不 變 之 理 論 影 響 , 論 証 無 情有性,藉以評擊法藏詮釋真如具有不變與隨緣二義,其理論延伸有 情 有 佛 性 、 無 情 無 佛 性 , 雙 方 論 諍 更 加 嚴 重 。 19入 宋 , 天 台 宗 與 禪 宗 的 論 爭 起 於 知 禮 ( 960-1028) 曾 著 《 十 不 二 門 指 要 鈔 》, 藉 以 論 述 達 摩 ( ? -536? ) 門 下 尼 總 持 、 道 育 、 慧 可 ( 487-593) 得 法 的 深 淺 , 以 顯 示 自 宗 圓 義 的 殊 勝 2 0;而 付 法 相 承 的 問 題,契 嵩 著 作 了《 傳 法 正 宗 記 》、 16. 洪 修 平 :〈 論 儒 道 佛 三 教 人 生 哲 學 的 異 同 與 互 補 〉, 收 錄 於 《 社 會 科 學 戰 線 》, 第 5 期 ( 2 0 0 3 年 ), 頁 4 8 。. 17. 中 國 佛 教 協 會 編 :《 中 國 佛 教 》( 上 海 : 知 識 出 版 社 , 1 9 9 1 年 7 月 第 四 刷 ), 頁 79。. 18. 張 清 泉 :《 北 宋 契 嵩 的 儒 釋 融 會 思 想 》( 台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 , 1 9 9 8 年 7 月 第 一 刷 ), 頁 1 2 - 1 8 。. 19. 潘 桂 明 . 吳 忠 偉 :《 中 國 天 台 宗 通 史 》( 南 京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 , 2 0 0 1 年 1 2 月 第 1 版 第 一 刷 ), 頁 2 9 9 。. 20. 高 雄 義 堅 著 . 陳 季 菁 等 譯 :《 宋 代 佛 教 史 研 究 》, 收 錄 於 藍 吉 富 主 編 :《 世 界 佛. 4.

(13) 《 傳 法 正 宗 定 祖 圖 》、《 傳 法 正 宗 論 》 等 書 , 提 倡 二 十 八 祖 說 , 否 定 天 台 宗 引 為 根 據 的 《 付 法 藏 傳 》 的 法 系 師 承 。 21知 禮 在 世 時 , 天 台 宗 即 有 山 家 、 山 外 之 爭 , 山 外 派 傾 向 接 近 華 嚴 哲 學 。 22山 家 派 一 直 是 保 持 天台基本教義的正統派,面臨內外雙重困境,有人體認到堅守自宗的 思想,不利天台發展,也有融通傾向。鈴木哲雄認為,知禮門下山家 派 , 分 裂 為 廣 智 尚 賢 ( ? -1028) 的 廣 智 系 、 禪 照 本 如 ( 982-1051) 的 神 照 系 、 南 屏 梵 臻( 1051-1103)的 南 屏 系 三 系 統 , 其 中 南 屏 系 與 禪 僧 之 頻 繁 接 觸 , 學 風 近 於 禪 風 , 神 照 系 接 近 淨 土 教 。 23衡 量 天 台 諸 師 普 遍抱持的心態,一面維持天台宗的立場於不墜,另一方面天台教學中 禪 修 的 思 想 部 分 與 禪 宗 相 吻 合 。 24天 台 宗 人 就 在 這 種 情 勢 之 下 , 逐 漸 融合他宗思想。 華嚴與天台二宗自唐以來,在判教、義理思想上是不同的。華嚴 五教說除了頓教,小、始、終、圓四教未出天台學化法四教的思想模 式 , 而 四 祖 澄 觀( 737-838)對 頓 教 之 看 法 , 引 用 禪 宗 之 絕 言 ; 對 別 教 一乘之看法,認為華嚴為頓中之頓,而天台為漸中之頓,華嚴優於天 台 , 處 處 引 起 天 台 學 人 的 不 滿 與 反 駁 。 2 5 到 了 五 祖 宗 密 ( 780-841) 原 為荷澤神會五世之裔孫,崇仰澄觀,為其法子,從禪門入教門,他提 倡教禪一致和三教融合。華嚴從澄觀到宗密,基本上以華嚴教理與禪 門 宗 旨 做 為 融 通 。 2 6 入 宋 ,「 二 水 四 家 」 2 7 致 力 於 唐 代 華 嚴 典 籍 的 收 集 與 整 理 , 南 北 宋 略 有 不 同 。 北 宋 ( 960-1127) 的 華 嚴 學 以 澄 觀 和 宗 密 學 名 著 譯 叢 》 4 7 ,( 台 北 : 華 宇 出 版 社 , 1 9 8 7 年 五 月 初 版 ), 頁 8 1 - 8 2 。 21. 高 雄 義 堅 著 . 陳 季 菁 等 譯 :《 宋 代 佛 教 史 研 究 》, 收 錄 於 藍 吉 富 主 編 :《 世 界 佛 學 名 著 譯 叢 》 4 7 ,( 台 北 : 華 宇 出 版 社 , 1 9 8 7 年 五 月 初 版 ), 頁 8 4 - 8 6 。. 22. 安 藤 俊 雄 著 . 演 培 法 師 譯 :《 天 台 性 具 思 想 論 》( 台 北 : 天 華 出 版 社 , 1 9 8 9 年 9 月 天 華 1 版 ), 頁 1 8 6 。. 23. 鈴 木 哲 雄: 《宋代禪宗の社會的影響( 》 東 京:山 喜 房 佛 書 林 ,2 0 0 2 年 ),頁 2 5 2 - 2 5 3 。. 24. 安 藤 俊 雄 著 . 蘇 榮 焜 譯 :《 天 台 學 - 根 本 思 想 及 其 開 展 》( 台 北 : 慧 炬 出 版 社 , 1 9 9 8 年 1 0 月 初 版 ), 頁 4 4 3 。. 25. 李 耀 仙 :〈 判 教 是 中 國 佛 教 發 展 的 必 然 趨 向 〉, 收 錄 於 《 中 華 文 化 論 壇 》, 第 4 期 ( 1 9 9 5 年 ), 頁 7 1 。. 26. 韓 煥 忠: 〈圭峰宗密對禪宗的判釋〉 ,收 錄 於《 宗 教 學 研 究 》 ,第 4 期( 2 0 0 7 年 ), 頁 100。. 27. 二 水 : 北 宋 長 水 子 璿 ( 9 6 5 - 1 0 3 8 )、 晉 水 淨 源 ( 1 0 11 - 1 0 8 8 ); 四 家 : 北 宋 道 亭 ( 1 0 2 3 - 11 0 0 ) 、南 宋 觀 復( ? - 11 5 2 ? ) 、師 會( 11 0 2 - 11 6 6 ) 、希 迪( ? - 1 2 1 8 ? )。. 5.

(14) 的 學 說 為 主 , 南 宋( 1127-1279)因 師 會 和 其 弟 子 希 迪 等 人 發 揚 智 儼 和 法 藏 的 學 說 而 盛 行 法 界 觀 和 五 教 章 的 研 究 。 28由 於 受 到 三 教 融 合 與 佛 教內部整合的影響,華嚴學依然保持一定的活力,但也出現特殊的理 論,如:戒環本身是禪僧,他所作《華嚴經要解》融合其他宗派的思 想,所詮釋的義理為華嚴思想注入不同的元素;非華嚴學人而作華嚴 的 有 呂 惠 卿 , 其 所 作 的《 華 嚴 法 界 觀 》, 為 當 時 流 行 華 嚴 典 籍 之 一; 張 商 英 與 禪 僧 廣 泛 接 觸,從 不 同 角 度 解 釋《 華 嚴 經 》 ;朱 長 文 不 僅 比 較《 華 嚴 經 》 和 《 易 經 》, 也 比 較 兩 者 的 義 理 。 2 9 不 同 宗 派 的 詮 釋 , 產 生 不 同 的 華 嚴 學。 「 諸 宗 的 教 理 融 合 的 傾 向 更 臻 於 明 顯,而 華 嚴 思 想 的 獨 自 性 更為稀薄,及華嚴思想與禪和念佛的實踐更深連結,而栽培了實踐佛 教 者 的 思 想 。 」 30宗 派 意 識 薄 弱 , 華 嚴 思 想 更 能 滲 入 當 時 盛 行 的 淨 土 信仰和禪宗,更貼近於實踐的面向。 禪宗興起於初唐,傳說中國禪宗始祖菩提達摩,於梁武帝 ( 520-526 ) 時 入 中 原 , 傳 至 五 祖 弘 忍 ( 601-674 ), 其 門 下 弟 子 慧 能 ( 639-713)與 神 秀 , 因 對 禪 的 看 法 不 同 , 神 秀 往 北 方 發 展 , 慧 能 往 嶺 南 傳 法,其 後 遂 有 南 北 禪 法 之 稱。慧 能 講 求 心 地 法 門,不 論 處 於 何 處 , 識達本心即是禪,不認為神秀的靜坐凝心才是禪,其主張一切時中行 住坐臥皆可體會禪境。慧能常以文句簡易的《金剛經》義開示,希望 擺脫名相繁瑣的束縛,澈達心源。之後,禪宗轉盛,傳到後來以「不 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著稱,遠離政治,流行平 民階層;與天台、法相、華嚴等宗高談義理玄奧,深受當朝皇帝、士 大夫的歡迎和扶持,截然不同。唐末,政治傾軋,財政困難,教團腐 敗 , 引 起 「 會 昌 法 難 」( 841-846 ) 毀 佛 事 件 , 只 有 禪 宗 受 到 較 少 的 衝 擊 , 唐 末 五 代 十 國 ( 907-960) 時 局 的 紛 擾 , 擴 大 禪 宗 發 展 的 空 間 。 宋代禪宗的五家逐漸形成,其禪宗的特質迴異以往,與政治社會環境 緊 緊 相 扣。有 學 者 認 為: 「 社 會 條 件 下 形 成 的 專 制 制 度,給 予 意 識 形 態 28. 高 雄 義 堅 著 . 陳 季 菁 等 譯 :《 宋 代 佛 教 史 研 究 》, 收 錄 於 藍 吉 富 主 編 :《 世 界 佛 學 名 著 譯 叢 》 4 7 ,( 台 北 : 華 宇 出 版 社 , 1 9 8 7 年 五 月 初 版 ), 頁 1 3 5 - 1 3 7 。. 29. 魏 道 儒 :《 中 國 華 嚴 宗 通 史 》( 南 京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 , 1 9 9 8 年 7 月 第 一 刷 ), 頁 214-216。. 30. 木 村 清 孝 著 , 李 惠 英 譯 :《 中 國 華 嚴 思 想 史 》( 台 北 : 東 大 圖 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1 9 9 6 年 2 月 出 版 ), 頁 2 1 7 。. 6.

(15) 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在倫理觀念和價值取向上,變化尤為劇烈。 國家至上,君主至上,化作忠君報國,成為那個時代的最強音,也是 思 想 綱 領 和 道 德 標 準 。 」 31國 家 處 在 內 憂 外 患 中 , 士 大 夫 憂 國 憂 民 , 抑鬱難伸只好求助於不同的宗教尋求安身立命,同一個士大夫在不同 時 間 、 場 合 , 展 現 不 同 的 行 為 方 式 和 扮 演 不 同 的 角 色 。 32在 當 時 是 很 普遍的現象,這說明了宋代士大夫兼具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 世 的 特 色 。 3 3 儒 佛 的 會 通 ,「 入 宋 以 來 , 儒 家 汲 取 佛 理 而 在 哲 學 上 得 以 深 化 , 禪 門 則 進 一 步 受 到 儒 家 文 以 載 道 思 想 的 熏 染 。 」 34僧 人 「 援 儒 入 佛 」或 士 大 夫「 援 佛 入 儒 」的 情 形 非 常 普 遍。另 外,永 明 延 壽( 904-975) 延 續 宗 密 禪 教 一 致 的 理 念 , 其 著 作 有《 宗 鏡 錄 》、《 萬 善 同 歸 集 》, 不 僅 吸收華嚴宗之心性思想,也融入了天台宗、法相宗的心性思想,已為 他 宗 所 接 受 。 35另 外 , 禪 師 們 講 華 嚴 , 也 往 往 用 《 易 經 》 來 解 釋 , 特 別 喜 歡 唐 代 李 通 玄 長 者 ( 635-730 ) 所 作 的 《 華 嚴 經 論 》, 此 論 就 是 用 《 易 經 》 的 思 想 做 注 釋 。 36禪 宗 發 展 到 宋 代 有 些 重 大 的 改 變 , 如 由 叢 林走向城市、由平民到貴族、由不立文字到不離文字,基本上還是延 續慧能一切時皆可參禪的心地法門。 淨土宗是佛教的一個派別,指信仰阿彌陀佛,稱名念佛以求生西 方極樂世界的淨土者。淨土宗不同於淨土信仰,因為從大乘佛教經典 中 談 到 淨 土 有 很 多 種,其 中 比 較 有 影 響 的 是 阿 閦 佛 淨 土、藥 師 佛 淨 土、 彌 勒 淨 土 、 文 殊 淨 土 、 唯 心 淨 土 以 及 阿 彌 陀 淨 土 。 37目 前 這 些 的 淨 土 思想繼續在我們世界流行,只有彌勒淨土和彌陀淨土,而彌陀淨土離 31. 杜 繼 文 . 魏 道 儒 :《 中 國 禪 宗 通 史 》( 江 蘇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 , 1 9 9 5 年 2 月 第 1 版 第 二 刷 ), 頁 3 7 8 。. 32. 郭 學 信 :〈 宋 代 士 大 夫 生 活 世 俗 化 探 析 〉, 收 錄 於 《 歷 史 教 學 》( 高 校 版 ), 第 1 期 總 第 5 1 9 期 ( 2 0 0 7 年 ), 頁 3 8 。. 33. 韓 毅 :〈 宋 代 佛 教 的 轉 型 及 其 學 術 史 意 義 〉, 收 錄 於 《 青 海 民 族 學 院 學 報 》( 社 會 科 版 ), 第 3 1 卷 第 2 期 ( 2 0 0 5 年 4 月 ), 頁 3 5 。. 34. 麻 天 祥 . 段 淑 雲 :〈 概 論 宋 代 混 融 三 教 的 文 字 禪 〉, 收 錄 於《 武 漢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科 學 版 ), 第 5 9 卷 第 6 期 ( 2 0 0 6 年 ), 頁 7 2 8 。. 35. 楊 曾 文 :《 宋 元 禪 宗 史 》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 2 0 0 6 年 1 0 月 第 一 刷 ), 頁 53。. 36. 呂 澂 :《 中 國 佛 學 思 想 概 論 》( 台 北 : 天 華 出 版 社 , 1 9 8 2 年 ), 頁 2 8 7 。. 37. 陳 揚 炯 :《 中 國 淨 土 宗 通 史 》( 南 京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 , 2 0 0 0 年 1 月 第 1 版 第 一 刷 ), 頁 2 1 。. 7.

(16) 三 界 、 發 大 誓 願 更 勝 於 彌 勒 淨 土 三 界 內 、 十 善 之 特 質 。 38唐 代 的 淨 土 思 想 經 由 道 綽 ( 562-645)、 善 導 ( 613-681)、 慧 日 ( 680-748) 等 人 的 努 力 , 淨 土 信 仰 在 各 地 道 俗 間 廣 泛 地 傳 播 。 39隋 唐 是 中 國 佛 教 宗 派 競 起的時代,三論、天台、華嚴、法相等宗義理的詮釋,是中國佛教思 想史中最璀璨晶亮的時代,但不包括淨土宗,是否淨土宗只知念佛而 沒 有 理 論 的 基 礎 ? 提 倡 淨 土 思 想 的 曇 鸞( 476-542)從 大 乘 中 觀 學 的 角 度,以空而不空之理調和淨土往生與無生觀念之間的矛盾,將淨土往 生作為無生之生,強調只有承認淨土往生,才是真正符合大乘中觀學 空 而 不 空,無 生 而 生 之 理。 4 0 曇 鸞 用 中 觀 學 派 的 思 想 闡 揚 淨 土 的 思 想 , 哲理很強,其思惟角度不同於隋唐諸宗派。台、賢、禪各宗在宋之前 皆已受到淨土思想的影響,尤其在宋代之後,念佛法門簡單易持,各 宗 藉 以 傳 遞 思 想,形 成 各 宗 匯 歸 于 淨 土,又 都 成 為 淨 土 的 弘 傳 者。 4 1 不 同的,是修持上的差異。如:智顗把淨土思想引入天台宗,提出「觀 心 念 佛 」 和 「 心 觀 念 佛 」, 成 為 天 台 學 人 修 持 的 方 向 4 2 ; 華 嚴 一 真 法 界 包 含 出 世 、 世 間 法 , 法 法 相 通 , 圓 融 無 礙 , 念 佛 也 能 證 得 成 佛 43; 禪 宗 念 佛 一 心 不 亂 即 是 禪 , 主 張 唯 心 淨 土 。 44佛 教 各 宗 派 在 理 論 與 實 踐 層面明顯不同,目的是一致的;且皆融攝淨土念佛法門的思想。從宋 代佛教文化的興盛,以禪和淨土普遍流行平民階層而論,高雄義堅認 為 , 宋 代 的 佛 教 傾 向 民 眾 的 自 覺 , 更 帶 有 顯 著 的 社 會 性 。 45. 38. 陳 揚 炯 :《 中 國 淨 土 宗 通 史 》( 南 京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 , 2 0 0 0 年 1 月 第 1 版 第 一 刷 ), 頁 5 3 - 5 4 。. 39. 望 月 信 亨 著 . 釋 印 海 譯 :《 中 國 淨 土 教 理 史 》( 台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 , 1 9 9 年 4 月 3 版 ), 頁 1 6 5 。. 40. 劉 長 東 :《 晉 唐 彌 陀 淨 土 信 仰 研 究 》( 成 都 : 巴 蜀 書 社 , 2 0 0 0 年 5 月 第 一 刷 ), 頁 135。. 41. 陳 揚 炯 :《 中 國 淨 土 宗 通 史 》( 南 京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 , 2 0 0 0 年 1 月 第 1 版 第 一 刷 ), 頁 4 1 4 。. 42. 曾 其 海 :〈 淨 土 思 想 對 天 台 宗 的 影 響 〉, 收 錄 於 《 台 州 師 專 學 報 》, 第 1 8 卷 第 5 期 ( 1 9 9 6 年 ), 頁 8 1 - 8 2 。. 43. 陳 揚 炯 :《 中 國 淨 土 宗 通 史 》( 南 京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 , 2 0 0 0 年 1 月 第 1 版 第 一 刷 ), 頁 4 5 3 。. 44. 陳 揚 炯 :《 中 國 淨 土 宗 通 史 》( 南 京 : 江 蘇 古 籍 出 版 社 , 2 0 0 0 年 1 月 第 1 版 第 一 刷 ), 頁 4 2 1 。. 45. 高 雄 義 堅 著 . 陳 季 菁 等 譯 :《 宋 代 佛 教 史 研 究 》, 收 錄 於 藍 吉 富 主 編 :《 世 界 佛 學 名 著 譯 叢 》 4 7 ,( 台 北 : 華 宇 出 版 社 , 1 9 8 7 年 5 月 初 版 ), 頁 11 3 。. 8.

(17) 由以上宋代三教融合與佛教各宗派發展的情況,可以瞭解中國佛 教追求和諧融通的思想特質。從魏晉南北朝的判教史,到隋唐各宗的 興起,無非探尋佛陀圓滿的教法。祖師各人之詮釋角度不同,豐富佛 學之內涵,形成佛學思想的相互爭競。各宗派講圓滿,表述大不同: 天台三諦圓融、華嚴一真法界、禪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等,皆 不離佛教的緣起法與自性空等思想。各宗對於佛性、如來藏等義理之 詮釋,而有遮詮或表詮的不同開展。佛教思想由分裂至融合、出世法 至世間法、貴族至平民,逐漸匯聚,至宋時形成三教、各宗融合的情 形極為明顯。融合思想不再只是哲學的玄想、思辨的過程,而是做為 修持與世俗應用的指導;不僅「說」的圓融,且是「行」的圓融。唯 有將高深、精湛的義理哲學實踐於人間,才能顯出佛教作為一個宗教 的真正精神。 自《法華經》譯出以後,歷代祖師的注疏不斷有深邃、創新的理 論 出 現,宋 以 前 非 常 重 視 該 經,宋 代 也 是。 4 6 在 宋 代 的 文 化 背 景 之 下 , 戒環《要解》呈現怎樣的面貌?又戒環以何種立場注解《法華經》? 《要解》云: 於 是 兩 載 覃 思《 華 嚴 經 論 》 ,深 考 吾 佛 降 靈 之 本 致。復 咨 謀 宗 匠 探賾講肆,歷窮智者慈恩廣疏古今作者注解,摭其所聞,參諸 《 圓 覺 》、《 楞 嚴 》、《 維 摩 》 諸 經 , 稽 覈 宗 趣 、 證 正 事 法 , 然 後 命 筆 。 雖 立 科 釋 義 有 異 舊 說 , 而 綜 文 會 意 , 稍 合《 華 嚴 》, 削 繁 錄 實 , 務 在 疏 明 。 47 《 華 嚴 經 論 》是 唐 代 李 通 玄 長 者 的 著 作,他 以《 易 經 》注 解《 華 嚴 經 》, 該論甚受宋代士人的歡迎。戒環又研讀天台、法相等宗之注疏,參考 《 圓 覺 》、《 楞 嚴 》、《 維 摩 》 等 諸 經 , 目 的 去 減 少 繁 瑣 名 相 , 實 現 簡 明 易持的特性。由序論得知,戒環《要解》充分表達深受當時三教合一 與 佛 教 各 宗 融 合 的 影 響,以 文 化 融 合 的 立 場 注 釋《 法 華 經 》 。這 是 筆 者 所要探討的動機之一。. 46. 試 經 才 能 取 得 出 家 資 格 , 自 唐 到 宋 南 渡 皆 以 《 法 華 經 》 為 主 。 黃 敏 枝 :《 宋 代 佛 教 社 會 經 濟 史 論 集 》( 台 北 : 台 灣 學 生 , 1 9 8 9 年 ), 頁 3 6 1 。. 47. 《 法 華 經 要 解 》 卷 1 ,《 續 藏 經 》 冊 3 0 , 頁 5 3 9 上 。. 9.

(18) 戒環《要解》一書共有七卷,二十八品,科判為一大特色。其組 織 結 構 分 為 序 分、正 宗 分、流 通 分。序 分 為〈 序 品 〉 ;正 宗 分 有 十 九 品 , 分 為 二 部 分 : 一 、 三 周 開 示 有 十 品 , 從〈 方 便 品 〉第 二 至〈 見 寶 塔 品 〉 第十一,二、顯妙勸持有九品,自〈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到〈常不輕 菩薩品〉第二十;流通分於〈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至最後。正宗分 的 範 圍 除 了 窺 基 之 外 , 與 歷 代 祖 師 大 德 科 文 大 不 同 48, 這 個 科 判 表 現 對《 要 解 》整 體 架 構 有 什 麼 特 殊 的 理 解 ? 這 是 筆 者 所 要 探 究 動 機 之 二。 諸師注釋經典,詳密科判,往往帶入個人特殊思想,那戒環在宋 代簡約風格文化背景、及其個人特殊學思歷程之下,以怎樣的態度注 解《法華經》呢?到底表達怎樣的思想呢?這是筆者所要研究動機之 三。 本研究詳密的研讀,由上述的動機中,希望釐清問題如下: 一、戒環《要解》表現文化融合,融合諸宗義理態度為何? 二、戒環的科判架構,對《法華經》全經呈現出如何的理解? 三 、《 要 解 》 戒 環 以 何 種 方 法 注 解 ? 四 、《 要 解 》 展 現 什 麼 樣 的 特 殊 思 想 ?.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探討 目前學術界研究戒環的著作者,找到六篇,其中三篇關於《要 解 》, 另 外 三 篇 關 於 戒 環 其 他 的 著 作 , 可 分 為 如 下 二 類 :. 48. 正 宗 分 的 分 法 , 以 法 雲 、 智 顗 、 吉 藏 、 窺 基 為 例 。 法 雲 ,「 方 便 品 」第 二 到 「 分 別 功 德 品 」 第 十 七 彌 勒 說 偈 。 智 顗 , 分 為 「 總 一 經 三 段 」 與 「 別 二 經 大 段 」。 總 一 經 三 段 的 正 宗 分 ,「 方 便 品 」 第 二 到 「 分 別 功 德 品 」 第 十 七 的 格 量 偈 ; 別 二 經 大 段 , 分 為 前 十 四 品 為 「 跡 門 」, 後 十 四 品 為 「 本 門 」, 各 細 分 三 段 。「 跡 門 」的 正 宗 分, 「 方 便 品 」第 二 到「 授 學 無 學 人 記 品 」第 九;本 門 的 正 宗 分, 「從 地 涌 出 品 」 的 後 半 到 「 分 別 功 德 品 」 第 十 七 的 格 量 偈 。 吉 藏 ,「 方 便 品 」 第 二 到「 分 別 功 德 品 」的 格 量 偈。窺 基,有 二 種 組 織 架 構,一 為「 方 便 品 」第 二 至 「 授 學 無 學 人 記 品 」第 九;二 為「 方 便 品 」第 二 到「 常 不 輕 菩 薩 品 」第 二 十 。 稻 荷 日 萱: 《法華經一乘思想の研究( 》 東 京:山 喜 房 佛 書 林 ,1 9 7 5 年 ),頁 4 1 - 5 8 。. 10.

(19) 一、戒環《要解》方面 ( 一 )〈 戒 環 の 法 華 經 要 解 の 研 究 〉 4 9 此 篇 論 文 為 水 野 弘 元 所 作 , 分 為 兩 大 節 : 1. 書 名 與 作 者 部 分, 一 方面詳細說明《要解》書名文獻、漢譯《法華經》譯本和此書的組識 結 構 ; 另 一 方 面 概 略 敘 述 作 者 生 平 事 略 。 2.《 要 解 》 之 內 容 與 特 徵 的 部 分,一 方 面 強 調 作 者 注 解 此 經 之 獨 特 看 法,以 及 科 判 為 何 如 此 分 法; 另一方面作者提出個人的特異點。 此 篇 已 解 決 的 問 題 : 1.《 要 解 》文 獻 的 部 分 提 供 充 分 的 說 明 ; 2 . 詳 細 羅 列 科 判 及 分 析 科 判 與 歷 代 注 釋 大 德 不 同 之 理 由;3.對 於 戒 環 生 平 事 略 作 了 分 析 , 尤 其 對 於 其 往 生 之 年 作 了 考 察 ; 4.《 要 解 》 是 戒 環 獨自的看法,舉出此看法有所依據,沒有落入獨斷和偏見,具有研究 的 價 值 ; 5. 明 確 指 出 《 要 解 》 以 《 華 嚴 經 》 解 釋 《 法 華 經 》; 6. 指 出 部分錯誤之處和特異點。筆者認為這篇不足之處,是思想方面未能深 入探討。. ( 二 )《 法 華 經 一 乘 思 想 の 研 究 》 5 0 此 書 為 稻 荷 日 萱 所 作,書 中 第 一 章 第 五 小 節 有 題 名 戒 環,其 指 出: 1.以 華 嚴 和 禪 的 立 場 解 釋《 法 華 經 》 ;2.對 法 雲、智 顗、吉 藏、窺 基 、 戒環列有詳細圖表的科判,戒環正宗分劃分的部份與歷代諸位大德注 疏 不 同,所 持 之 理 由 與 水 野 弘 元 大 致 相 同;3.最 早 提 出 序 分、正 宗 分 、 流 通 分 三 階 段 之 分 法 , 作 者 提 出 個 人 的 看 法 ; 4. 強 調《 法 華 經 》是 一 乘思想。以上稻荷日萱提供框架,對於內容沒有詳細的討論。. 49. 水 野 弘 元 :〈 戒 環 の 法 華 經 要 解 の 研 究 〉,《 法 華 經 の 中 國 的 展 開 》( 京 都 : 平 樂 寺 書 店 , 1 9 7 2 年 ), 頁 3 9 3 - 4 1 4 。. 50. 稻 荷 日 萱: 《法華經一乘思想の研究( 》 東 京:山 喜 房 佛 書 林 ,1 9 7 5 年 ),頁 5 8 - 6 1 。. 11.

(20) ( 三 )〈 宋 代 戒 環 《 法 華 經 要 解 》 的 釋 經 態 度 與 注 解 方 法 〉 5 1 此 篇 論 文 為 黃 國 清 所 抒 寫 ,其 主 要 內 容 分 為 三 部 分 : 1.說 明《 法 華經》對中國佛教的思想與文化產生深遠影響,作者指出南北朝至明 清時代研究此經諸大德,獨缺宋代注疏之研究,目前可見之相關研究 者 只 有 水 野 弘 元〈 戒 環 の 法 華 經 要 解 の 研 究 〉和 稻 荷 日 宣《 法 華 經 一 乘思想の研究》兩篇日文作概略討論,這是作者為何寫作這篇論文的 動 機;2.從 簡 明 扼 要 的 釋 經 風 格 和 內 外 兼 容 的 融 通 精 神 例 舉 文 本 事 項 , 論 述 戒 環 釋 經 態 度 ; 3.從 訓 解 漢 文 音 義 、解 釋 佛 教 名 相 、串 講 文 句 意 義、說明譬喻之義、分析篇章結構等方面分析戒環的注解方法。 此 篇 針 對《 要 解 》作 專 業 研 究 , 釐 清 了 許 多 問 題 : 1. 清 楚 說 明 宋 代《法華經》注疏不足的原因,也指出專以義學高度為判定準則劃分 隋唐佛教興盛而宋代佛教衰弱,這是不公允的,有些學者開始嘗試抉 發 宋 代 佛 教 不 同 於 隋 唐 佛 教 的 特 質。2.對 於 戒 環 簡 約 與 融 通 精 神 的 釋 經 風 格,作 者 深 入 解 釋,易 於 理 解,啟 發 筆 者 掌 握 抒 寫 的 方 向。3. 《要 解》中難字難詞、佛教專用術語、文句意義、寓言故事,以及分析篇 章結構等作者提出說明,使筆者更能掌握戒環思想的意蘊。. 二、戒環其他著作方面 ( 一 )〈《 首 楞 嚴 經 》 の 研 究 〉 5 2 此 篇 是 大 松 博 典 所 寫 , 分 成 三 部 分: 第 一 部 分, 說 明《 首 楞 嚴 經 》 版 本 文 獻 問 題、此 經 受 到 各 界 歡 迎 的 情 況、日 本 目 前 研 究 此 經 的 狀 況; 第二部分,說明宋代佛教各宗派注疏《首楞嚴經》的情形、戒環《楞 嚴經要解》教判的獨特性;第三部分,論到此經在中國佛教經典的特 殊性,對中國佛教的影響無法估計。. 51. 黃 國 清 :〈 宋 代 戒 環 《 法 華 經 要 解 》 的 釋 經 態 度 與 注 解 方 法 〉,《 佛 教 文 獻 與 文 學 國 際 學 術 研 究 會 》( 嘉 義 縣 : 南 華 大 學 文 學 系 , 2 0 0 8 年 1 0 月 ), 頁 8 1 - 1 0 5 。. 52. 大 松 博 典 :〈《 首 楞 嚴 經 》 の 研 究 〉, 收 錄 於 《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研 究 》 第 3 9 卷 第 2 號 ( 日 本 : 東 京 , 日 本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會 , 1 9 9 1 年 3 月 ), 頁 1 3 0 - 1 3 3 。. 12.

(21) 此篇作者簡單敘述宋代佛教各派注解《首楞嚴經》的概況,其中 論 及 戒 環 《 楞 嚴 經 要 解 》 的 教 判 , 認 為 《 般 若 》、《 華 嚴 》、《 法 華 》 此 三經說明佛一大事因緣是相同的,而且《首楞嚴經》會通此三經。此 外,略談戒環生平,及推論所屬為曹洞宗。這篇論文提供筆者瞭解宋 代注解《首楞嚴經》的概況,不是針對《要解》做詮釋,。. ( 二 )〈 戒 環 の 楞 嚴 經 教 判 に つ い て 〉 5 3 此 篇 崔 昌 植 所 作, 分 為 八 個 主 題 研 究 , 1. 研 究 的 目 的: 說 明 為 何 戒環《楞嚴經要解》在宋代流行狀況不清楚,但在高麗佛教教團大為 流 行 , 作 者 就 從 戒 環《 楞 嚴 經 要 解 》的 教 判 分 析 , 及 檢 討 其 經 觀 。 2 . 生 涯 與 著 書:簡 介 戒 環 生 平 事 略,考 查 其 著 作,確 認 戒 環 的 一 生 有《 要 解 》、《 華 嚴 經 要 解 》、《 楞 嚴 經 要 解 》 等 三 種 著 作 ; 根 據 韓 國 的 資 料 , 證 明 他 屬 於 臨 濟 宗 的 法 脈。3.流 通 版 本 與 其 他 的 註 釋 書:說 明 戒 環《 楞 嚴經要解》版本有二十卷和十卷本二種,還有《續藏經》和流行高麗 的 其 他 版 本 共 有 八 種 。 4.《 楞 嚴 經 要 解 》 的 教 判 : 首 先 列 出 慧 振 的 八 段,再來說明長水的十門,最後解說戒環的教判;比較仁岳、長水和 戒環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不同,藉此說明戒環正宗分中五段分 法 的 理 由 。 5. 通 釋 經 題 : 戒 環 解 釋《 大 佛 頂 如 來 密 因 修 證 了 義 諸 菩 薩 萬 行 首 楞 嚴 經 》的 經 名 , 並 說 明 此 經 名 的 由 來 。 6. 通 敘 科 判 : 列 出 從 唐 代 到 宋 的 註 釋 書 有 二 十 二 種,戒 環 參 考 了 其 中 的 七 種;在 教 判 方 面, 明白解釋戒環主張「一會同說論」和「法華前說論」的理由,反對長 水 等 人 的 異 會 分 說 論 和 法 華 後 說 論。7.正 釋 經 文:細 分 正 宗 分 的 部 分 有見道分、修道分、證果分、結經分、助道分等五分法,加以解說此 五 分 法 的 範 圍 與 內 容 。 8.《 楞 嚴 經 要 解 》 的 特 徵 : 戒 環 的 教 判 和 長 水 的十門,從教起的因緣、藏乘的分齊、教義的分齊、教跡的前後、傳 譯的時間等五點的比較。. 53. 崔 昌 植 :〈 戒 環 の 楞 嚴 經 教 判 に つ い て 〉(《 大 久 保 良 順 先 生 傘 壽 紀 念 集 : 佛 教 文 化 の 展 開 》, 1 9 9 4 年 ), 頁 2 8 7 - 3 1 0 。. 13.

(22) ( 三 ) 〈 《 楞 嚴 經 》 の 韓 國 流 傳 に つ い て 〉 54 此 篇 作 者 崔 昌 植,可 分 幾 點 說 明:1.論 述 此 經 不 僅 適 合 中 國 人 的 氣 質,也 合 於 以 禪 宗 為 主 的 韓 國 佛 教;2.說 明 此 經 如 何 傳 入 韓 國;3. 描述在韓國研究《楞嚴經》主要以戒環《楞嚴經要解》為主,共有幾 種 版 本 , 以 及 普 幻 禪 師 的 刪 補 ; 4. 敘 述《 楞 嚴 經 》中「 楞 嚴 咒 」保 護 禪 修 者 的 重 要 性 ; 5. 關 於「 楞 嚴 禪 」的 看 話 禪 。 這 篇 論 文 有 助 於 筆 者 瞭解戒環《首嚴經要解》在韓國流行的情況。 綜觀以上所介紹幾種資料,其中五篇是日文資料:二篇針對《要 解》 ,尤 以 水 野 弘 元 所 提 到 的 重 點 為 最 重 要;三 篇 有 關《 楞 嚴 經 要 解 》, 傾向判教方面,以及流傳韓國的情形。這五篇論文,有一個共同的特 色 : 在 思 想 的 論 述 , 都 有 不 足 之 處 。 此 外 , 歷 代 祖 師 注 解《 法 華 經 》, 所樹立的法華思想是無可取代的,戒環沒有扭轉此趨勢,他只是以文 化 融 合 的 角 度 詮 釋 該 經,突 顯 文 化 背 景 的 特 殊 點,展 現 不 同 的 法 華 學。 對於《要解》所要呈現當時文化背景的意涵,以及所要表達的特殊思 想,此五篇沒有論及,甚為可惜。反觀國內學界對戒環著作的研究相 當少,只有黃國清這篇論文,可供作參考。因此,筆者對《要解》詳 細研讀補足一些空白跟不足之處。.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湯 用 彤 在《 漢 魏 兩 晉 南 北 朝 佛 教 史 》說: 「 佛 法,亦 宗 教,亦 哲 學。」 55. 佛法是具有解行並重的特質,又含有豐富的哲學思想。當佛學作為. 一種學問,與自然科學、人文學科同樣具有學術性,這個學術性體現 在佛教學者的成果與他們的學術活動。佛學若能善用研究方法,不僅 能 激 發 學 術 的 思 惟,且 達 到 預 期 的 研 究 目 標;反 之,若 不 得 其 門 而 入 , 不僅雜亂無章,且徒勞無功。 本論文藉由探討戒環的《要解》著作,在特定時代背景之下,期 54. 崔 昌 植 :〈《 楞 嚴 經 》 の 韓 國 流 傳 に つ い て 〉, 收 錄 於 《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研 究 》 第 4 1 卷 第 1 號( 日 本:東 京 ,日 本 印 度 學 佛 教 學 會 ,1 9 9 2 年 1 2 月 ),頁 1 2 7 - 1 3 2 。. 55. 湯 用 彤 :《 漢 魏 兩 晉 南 北 朝 佛 教 史 . 跋 》, 收 錄 於 藍 吉 富 《 現 代 佛 學 大 系 》 2 7 , 台 北 縣 : 彌 勒 出 版 社 , 1 9 8 2 年 11 月 初 版 。. 14.

(23) 望能夠見到與其他佛教注釋家不同的注經特色。本論文從三個面向來 探 討 《 要 解 》: 首 先 , 探 討 在《 要 解 》裡 , 引 用 諸 多 經 典 和 宗 派 思 想 , 與文化融合的關係。其次,考察《要解》通釋經題與科判,瞭解注經 之旨趣。最後,透過經文全盤之瞭解,解析戒環注經之態度與思想的 特色。由於研究內容涉及多個面向,故因應實際的需要,採用多種的 研究方法。吳汝鈞在其著作《佛學研究方法論》中,整理歐美和日本 通行的佛學研究方法,有文獻學方法、考據學方法、思想史方法、哲 學 方 法 等 。 56在 這 些 研 究 方 法 中 , 適 用 於 本 論 文 , 而 且 有 助 於 達 成 研 究目的,主要有:文獻學方法、史學研究法、思想研究法三種。. 一、文獻學方法 文獻學,又稱為語言文獻學,既可作為獨立的研究趨向,也是思 想研究的基礎。吳汝鈞認為文獻學是文獻資料研究之事,舉凡校訂、 整理、翻譯、注釋資料的原典及原典與譯文的字彙對照等都可屬於其 中。對於注釋的內容是多面向,包含字義、文法、歷史、思想、文學 等。他認為這些方法中,以語言學和目錄學為基柱,而語言學,更是 佛 教 典 籍 研 究 的 根 本 。 57所 以 文 獻 學 的 範 圍 很 廣 , 且 是 佛 學 研 究 必 備 的方法與步驟。掌握這些文獻資料,進而加以分析、概括,對內容的 來龍去脈獲得一定的瞭解,對研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佛教歷史悠久,留下各式各樣的典章文物資料非常多,對這些文 獻資料如何有效運用與掌握,使其作為研究者最佳材料,是典籍文獻 研究的重要目的。杜澤遜認為,文獻學主要包括研究文獻的形態、文 獻的整理方法等等。目的在於全面認識文獻,在最短的時間,找到自 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有能力對這些資料進行鑒別,進而對原始文獻 整 理 、 研 究 , 不 僅 自 己 使 用 , 還 可 以 提 供 更 多 人 運 用 。 58 易 言 之 , 依 個人研究的主題內容,找出相關的全部文獻資料,再從資料中進行版. 56. 吳 汝 鈞 :《 佛 學 研 究 方 法 論 》( 台 北 : 台 灣 學 生 書 局 , 1 9 8 9 年 9 月 第 二 刷 ), 頁 93-157。. 57. 吳 汝 鈞 :《 佛 學 研 究 方 法 論 》( 台 北 : 學 生 書 局 出 版 ), 頁 9 7 。. 58. 杜 澤 遜 :《 文 獻 學 概 要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 2 0 0 5 年 5 月 第 五 刷 ), 頁 5 。. 15.

(24) 本的比對、校勘,進而從事精細與嚴密的分析研究。 今將本論文中運用到文獻學方法之處,概略說明如下:對於《要 解》的卷數與版本,透過目錄學、版本學的考察。關於「引用經文與 宗 派 思 想 」的 部 分 , 運 用 歷 代 典 籍 的 查 考 、 CBETA 電 子 佛 典 的 搜 尋 , 匯聚相關資料,將本書的文句與可能引用文獻資料來源對照,加以整 理 歸 納 , 以 瞭 解 本 書 引 用 資 料 的 情 況 。 關 於「 名 相 與 文 句 的 解 明 」, 有 關法性、禪定解脫、六通三明、法華三昧、如來藏、佛性等等,這些 名相的解釋,歷代的祖師各自有他特殊不同的解釋,這是很複雜的問 題。本論文以戒環的釋文為中心,透過文句的反覆閱讀,瞭解整體的 文 脈,再 配 合 相 關 經 論 的 名 相 詮 說,從 而 掌 握 戒 環 對 名 相 意 義 的 解 釋, 幫助對文句的理解。. 二、史學研究法 史學研究首重史料的考證,史料的考證分為外部考證與內部考 證:外部考證,從外表衡量史料,是否為真偽等問題;內部考證,考 證 史 料 的 內 容 是 否 與 客 觀 的 事 實 相 符 合 等 。 59所 以 , 史 料 經 由 考 證 、 收集、歸納、比較、綜合等方法,期望史料更具嚴謹性與精確性,再 此基礎進行史料的解釋。 研究歷史人物的著作,瞭解作者的時代背景有其幫助,因為不同 的歷史階段,有其時代的特質。此外一部著作常涉及與前期、同期整 體思想文化背景有所關連。方天立認為:中國佛教思想有其內在的歷 史演變過程,不同的歷史階段有其獨自的特點。研究中國佛教發展史 中不同階段的哲學思想演變、理論創見、發展趨勢等,有助於揭示中 國 佛 教 哲 學 思 想 的 前 進 過 程 和 嬗 變 規 律 。 60不 僅 思 想 史 具 有 時 間 的 連 續性,其他像佛教史、文化史、各宗發展史等方面,也有「史」的意 義。. 59 60. 杜 維 運 :《 史 學 方 法 論 》( 台 北 : 三 民 書 局 , 1 9 8 3 年 1 2 月 6 版 ), 頁 1 5 3 。 方 立 天 :〈 中 國 佛 教 哲 學 研 究 的 方 法 論 問 題 〉, 收 錄 於 《 中 國 哲 學 史 》, 第 2 期 ( 2 0 0 3 年 ), 頁 1 5 、 1 6 。. 16.

(25) 本論文中牽涉到史學研究法之處,可分為歷史考證與思想史兩方 面。歷史考證方面,用於關於戒環生平事蹟的記載不詳,又摻雜了一 部份的神話色彩,藉由蒐集相關史料,加以考證、判斷,期望還原事 實真相。思想史方面,藉由與前期《法華經》注疏追究出戒環的法華 同期佛教思想資料的對比,與前期、同期的可能關連。. 三、思想研究法 思想的研究,不能單靠一句話或一個字作論斷,這很容易流於武 斷, 「 雖 然 這 一 點 思 想 片 斷 對 某 些 人,可 能 產 生 啟 發,但 不 能 充 分 體 現 整 個 思 想 體 系 的 價 值 。 」 61所 以 做 思 想 詮 釋 者 必 須 全 面 性 、 整 體 性 瞭 解研究的範圍,以掌握一部著作具有特色的中心思想。思想研究有其 治學方法與步驟,徐復觀認為:古人的思想保留在遺留的文獻裡面, 要瞭解這些的文獻需有訓詁考據的工夫,但僅靠訓詁考據並不能把握 到古人的思考。所以,讀古人的書,應由各字以通一句之義,積句成 章;由各句以通一章之義,以此積章成書,貫通一書之義。因此,由 局部積累到全體,由全體落實到局部,反復印證,以發現其抽象的思 想 。 62此 即 站 在 語 言 文 獻 學 解 明 文 句 意 義 的 基 礎 之 上 , 進 一 步 思 索 典 籍中的思想意蘊。 考察思想與特色,站在文獻學基礎上,闡釋戒環的法華思想,其 方法與步驟如下:第一步驟,在《要解》的通釋經題中,掌握全經的 旨趣。第二步驟,透過書中的科判瞭解戒環對全經脈絡的理解。第三 步驟,找出《要解》具有重要性或特色的思想主題,匯集相關資料以 詮釋各個思想主題。. 第四節 全文結構述要 本論文結構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考察戒環生平事蹟及 61. 周 桂 鈿 :《 中 國 哲 學 研 究 方 法 論 》( 太 原 : 山 西 教 育 出 版 社 , 2 0 0 6 年 7 月 第 一 刷 ), 頁 2 8 6 。. 62. 徐 復 觀 :〈 有 關 思 想 史 的 若 干 問 題 〉, 收 錄 於 《 中 國 思 想 史 論 集 》( 台 北 : 臺 灣 學 生 , 1 9 9 3 年 第 九 刷 ), 頁 11 3 - 11 6 。. 17.

(26) 時代背景;第三章探討《要解》中引用那些宗派思想、經文及其特異 點;第四章論述《要解》的注經態度;第五章探討《要解》的思想特 色;第六章為結論。 第 一 章 〈 緒 論 〉, 共 分 四 節 。 第 一 節 「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 略 述 想 要 研 究 的 動 機 與 目 的。第 二 節「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探 討 」 ,說 明 目 前 學 界 研 究 戒 環 的 著 作 者 , 分 為 兩 方 面 進 行 : 一 方 面 關 於《 要 解 》; 另 一 面 有 關 其 他 著 作 方 面, 幫 助 瞭 解 戒 環 整 體 的 思 想。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 主 要 以文獻學方法、史學研究法、思想研究法等三種進路,有助於達到研 究 的 目 的 。 第 四 節 「 全 文 結 構 述 要 」。 第 二 章〈 戒 環 生 平 事 蹟 及 時 代 背 景 〉, 共 分 三 節 。 第 一 節「 時 代 背 景」 ,略 述 當 時 重 要 的 佛 教 思 想,可 能 影 響 戒 環 思 想 的 形 成。第 二 節「 生 平事略與法脈傳承」 ,說 明 戒 環 的 生 平 及 重 要 的 紀 實,瞭 解 其 學 思 的 過 程 。 第 三 節「 著 作 考 察 」, 分 別 探 討《 華 嚴 經 要 解 》、《 楞 嚴 經 要 解 》等 著作,考察其內容梗概。 第 三 章 〈《 法 華 經 要 解 》 的 經 文 引 用 與 宗 派 影 響 〉, 分 為 二 節 。 第 一 節 「 經 文 引 用 」, 包 括 《 楞 嚴 經 》、《 華 嚴 經 》、《 維 摩 結 經 》, 以 及 其 他經文等,說明這些經文中,那一部經文影響最深,以及受到這些經 文 那 方 面 的 影 響,這 些 不 同 的 經 文 立 場 又 是 如 何。第 二 節「 宗 派 思 想 」 , 有華嚴宗、天台宗、法相宗和禪宗。依據這些宗派不同立場考察那一 宗派影響最大,以及受到宗派那些方面的影響。 第 四 章 〈《 法 華 經 要 解 》 之 注 經 態 度 : 經 題 解 釋 與 科 判 分 解 〉, 分 為 三 節 。 第 一 節「 注 經 融 通 態 度 與 簡 約 風 格 」, 戒 環《 要 解 》序 言 中 , 強調明白曉暢的道理與融通的精神。第二節「釋經解題」透過通釋經 題 , 瞭 解 全 經 之 旨 趣。 第 三 節「 科 判 分 析 」, 藉 以 說 明 戒 環 科 判 的 獨 特 性。 第 五 章 〈《 法 華 經 要 解 》 之 思 想 特 色 〉, 分 為 三 節 。 第 一 節 「 佛 性 思 想 」, 由 戒 環 的 語 意 中 , 理 解 佛 性 的 界 定 、 眾 生 皆 有 佛 性 的 普 及 性 , 以 及 授 記 問 題 。 第 二 節「 一 乘 思 想 」, 分 別 從 三 車 說 法 、 佛 慧 意 涵 , 以 及 九 喻 來 說 明 。 第 三 節「 實 踐 思 想 」, 戒 環 融 通 這 些 經 論 , 如 何 在 戒 、 定、慧三學中實踐。. 18.

(27) 第 六 章〈 結 論 〉, 總 結 本 論 文 , 共 分 二 節 。 第 一 節「 思 想 特 點 」; 第 二 節 「 融 通 精 神 及 其 影 響 」。. 19.

(28) 第二章 戒環時代背景及生平事蹟 本章主要探討戒環時代背景、生平事略與法脈傳承,以及著作考 察。第一節戒環的時代背景,分析當時重要佛教思想潮流,可能對戒 環的著作裡,形成那些深刻的思想。第二節生平事略與法脈傳承,主 要探討戒環生平、學思的過程和承襲的法門宗派思想。有關戒環生平 史 料 缺 乏,目 前 找 得 到 的 只 有 明 代 釋 元 賢 所 編《 泉 州 開 元 寺 志 》 ,其 屬 於 《 中 國 佛 寺 志 》 第 58 冊 , 與 清 代 俞 味 奄 所 編 《 新 續 高 僧 傳 》, 其 在 民 國 六 十 三 年 再 版。另 外 再 輔 以 近 代 學 者 相 關 資 料。第 三 節 著 作 考 察, 從 戒 環 的 著 作 《 華 嚴 經 要 解 》、《 楞 嚴 經 要 解 》 中 , 找 出 其 與 《 要 解 》 共同思想的特色。. 第一節 時代背景 瞭解戒環所處時代的環境,對於其思想的形成與著作的產生有所 幫助。戒環的思想可能受到當時的山家山外之爭、華嚴學,以及盛行 的禪宗、唯心淨土的影響。. 一、山家山外 唐末五代佛教典籍散失殆盡,到了宋代佛教的復興得之於日本惠 心 僧 都 ( 942-1017 ) 與 朝 鮮 諦 觀 ( ? -970 ) 之 助 , 他 們 延 請 佛 教 典 籍 回 國,其 中 以 天 台、華 嚴 的 典 籍 最 多,使 得 華 嚴、天 台 二 宗 重 獲 生 機 。 1. 而智顗的《金光明經玄義》是其中典籍之一,但產生廣、略兩種版. 本,各有其支持者。 宋 代 天 台 內 部 分 裂 山 家、山 外 之 爭,雖 然 源 於 對《 金 光 明 經 玄 義 》 廣、略本的爭執,而在思想上,卻與他們對《起信論》和《十不二門 論 》具 有 不 同 理 解 和 解 釋 有 深 刻 的 關 連。2 山 家 派 認 為《 金 光 明 經 玄 義 》. 1. 惠 谷 隆 戒 :《 中 國 佛 教 史 》( 京 都 : 佛 教 大 學 通 行 教 育 , 1 9 6 8 年 11 月 第 一 刷 , 1 9 9 3 年 3 月 第 五 刷 ), 頁 2 1 8 - 2 2 2 。. 2. 龔 隽 :〈 北 宋 天 台 宗 對 《 大 乘 起 信 論 》 與 《 十 不 二 門 》 的 詮 釋 與 論 爭 〉, 收 錄 於 《 中 國 哲 學 史 》, 第 3 期 ( 2 0 0 5 年 ), 頁 8 3 。. 21.

(29) 有上下卷,即廣本;而山外派只堅持上卷,即略本。二派於《金光明 經 玄 義 》的 釋 義 產 生 爭 執,即 妄 心 真 心 二 觀 之 爭。晤 恩 認 為 要 觀 法 性 , 直接觀之,不必通過觀心,他只詳說法性問題,而沒有提到「五重玄 義」中的「觀心」一義。知禮認為晤恩此種說法是有偏頗的,他認為 天 台 宗 以 止 觀 雙 修 為 原 則,他 承 襲 智 顗 觀 心 論,認 為 所 謂 的 觀 心, 「即 是把所要觀的道理集中在心上來說。要是像略本所說只講法性,乃是 有 教 無 觀 , 這 和 天 台 宗 一 向 主 張 教 觀 並 重 的 宗 旨 是 相 違 的 。 」3 而 山 外 派也不甘示弱批評知禮,認為「觀法性即真觀心,而山家離法性以觀 心 , 只 是 妄 觀 心 而 已 。 」4二 家 之 爭 論 始 終 未 能 統 一 , 顯 然 山 外 派 主 張 真心觀是受到華嚴宗的影響。 《起信論》是一部重要的經典,法藏因詮釋此經,而確立其權威 地位。歷來對《起信論》真偽問題爭議很多,它盛行於初唐,其思想 融 會 地 論 師 、 攝 論 師 不 同 說 法 的 基 礎 上 講 止 觀 的 論 著 。 5而 《 起 信 論 》 所說的眾生心是攝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一切法真如平等、如來藏具 足無量功德、一切凡聖都依此心而為其體,所以眾生心為佛法修行之 本。華嚴宗的真如不變隨緣、法界一相的思想;天台宗的性具說及止 觀;禪宗無相無體、無住為本、無念為宗,以及後來的禪淨合一等都 受到此經甚深的影響。6 運用《起信論》的思想明確使用在荊溪湛然的時代,他反對法藏 思想中佛性所蘊涵的無情無佛性的觀點。他引用《起信論》水、波關 係 來 說 明 真 如 與 萬 法 的 關 係,他 說: 「 是 則 無 有 無 波 之 水,未 有 不 濕 之 波,在濕詎間於混澄,為波自分於清濁。雖有清有濁,而一性無殊; 縱 造 正 造 依 , 依 理 終 無 異 轍 。 」7 湛 然 以 水 波 關 係 比 喻 佛 性 隨 緣 表 現 萬 法而恒常不變,萬法在佛性的基礎上得到統一。佛性本身沒有差別相 狀,但 不 能 反 過 來 說 有 差 別 相 狀 的 萬 法 沒 有 佛 性。 8 湛 然 佛 性 論 的 觀 點 3. 呂 澂 :《 中 國 佛 學 思 想 概 論 》( 台 北 : 天 華 出 版 社 , 1 9 8 2 年 ), 頁 2 9 2 - 2 9 3 。. 4. 呂 澂 :《 中 國 佛 學 思 想 概 論 》( 台 北 : 天 華 出 版 社 , 1 9 8 2 年 ), 頁 2 9 3 。. 5. 呂 澂 :《 中 國 佛 學 思 想 概 論 》( 台 北 : 天 華 出 版 社 , 1 9 8 2 年 ), 頁 2 1 9 。. 6. 陳 勇 :〈 試 述 《 大 乘 起 信 論 》 與 大 乘 佛 法 之 修 行 〉, 收 錄 於 《 宗 教 學 研 究 》, 第 1 期 ( 2 0 0 7 年 ), 頁 1 9 8 。. 7. 《 金 剛 錍 》 卷 1 ,《 大 正 藏 》 冊 4 6 , 頁 7 8 2 下 。. 8. 曾 其 海 :〈 關 於 天 台 宗 與 華 嚴 宗 的 爭 論 〉, 收 錄 於 《 台 州 學 院 學 報 》, 第 2 8 卷 第. 22.

(30) 突顯於法藏無情無佛性的思想,他中興天台宗,重振天台宗義理的權 威性。 山 家 、 山 外 兩 派 都 重 視《 起 信 論 》, 除 了 思 想 上 面 的 原 因 , 最 重 要 是由於唐代法藏透過注解《起信論》真如緣起的思想來進行判教建立 自己一家圓教的地位。判教直接涉及到正統性的抉擇,於是天台不得 不對《起信論》重新判釋。山家知禮之融攝《起信論》有很明顯地爭 正 統 的 意 思,其 重 要 的 目 的 是 借 此 批 評 華 嚴 和 山 外。他 認 為《 起 信 論 》 為圓門而通別位,而華嚴對《起信論》的詮釋判為別教隨緣,而不是 圓 教。 9 誠 如 呂 澂 所 說「 宋 代 以 後,賢 台 兩 家 關 係 就 集 中 在《 起 信 》上 , 自 宗 之 內 的 分 岐 , 也 集 中 在 《 起 信 》 上 。 」 10山 家 、 山 外 兩 派 的 正 統 之爭,雖然山家派爭得正統地位,但面對宋代外在環境趨勢:禪淨的 盛行,義學的衰微,山家派的勝利只是短暫性,因為山家派的生存也 面 臨 窘 境,其 不 得 不 順 應 時 代、群 眾 的 需 求,而 與 淨 土 念 佛 法 門 結 合 。. 二、華嚴學 宋代的華嚴學亦如天台宗一樣,有正統之爭:智儼、法藏系統與 澄觀、宗密系統。智儼、法藏系統屬於華嚴宗的基本教義;而澄觀、 宗 密 系 統 有 意 識 地 吸 納 諸 教 直 到 禪 教 合 一 。 1 1 兩 系 統 之 爭 與《 起 信 論 》 大有關係。 法 藏 推 崇《 起 信 論 》 ,從 其 判 教 上 得 出,他 把《 起 信 論 》判 為 終 教 。 清 涼、圭 峰 把 它 提 高 判 為 終、頓 兼 圓。他 們 一 方 面 講《 華 嚴 》的 圓 融 , 另方面又講如來藏心,於是把《起信論》看成華嚴學說的另一個組成 面 向 。《 華 嚴 》 是 圓 融 無 盡 , 而 圓 融 無 盡 的 根 本 , 就 是 如 來 藏 真 心 。 1 2 法藏時的如來藏心還是佛的清淨心,到澄觀時,吸收天台性具思想的. 4 期 ( 2 0 0 6 年 8 月 ), 頁 6 。 9. 龔 隽 :〈 北 宋 天 台 宗 對 《 大 乘 起 信 論 》 與 《 十 不 二 門 》 的 詮 釋 與 論 爭 〉, 收 錄 於 《 中 國 哲 學 史 》, 第 3 期 ( 2 0 0 5 年 ), 頁 8 4 - 8 5 。. 10. 呂 澂 :《 中 國 佛 學 源 流 略 講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 1 9 7 9 年 第 1 版 ), 頁 2 6 6 。. 11. 王 頌 :《 宋 代 華 嚴 思 想 研 究 》( 北 京 : 宗 教 文 化 出 版 社 , 2 0 0 8 年 1 月 ), 頁 7 3 。. 12. 呂 澂 :《 中 國 佛 學 思 想 概 論 》( 台 北 : 天 華 出 版 社 , 1 9 8 2 年 ), 頁 2 9 1 。.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

• ‘ content teachers need to support support the learning of those parts of language knowledge that students are missing and that may be preventing them mastering th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