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閩南語新調群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閩南語新調群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Master Thesis. 指導教授:蕭 宇 超. 治. 政 Advisor:Yuchau 大E. Hsiao.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台灣閩南語新調群分析. n. al. er. io. Tone Group Parsing of Taiwan Southern Min.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楊 雯 婷 撰 Student:Wen-ting Yang 中華民國⼀零五年⼗⼆⽉ December, 2016 .

(2) 台灣閩南語新調群分析. Tone Group Parsing of Taiwan Southern Min. 立. 政 治 大 BY. ‧ 國. 學. 楊雯婷. Nat. n. al. er. io. sit. y. ‧. Wen-ting Yang. Ch. i. i n U. v. e n gSubmitted ch A Thesis to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cember 2016 .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Copyright © 2016 Wen-ting Yang All Rights Reserved !iii.

(5) . 誌謝 論文完稿,字裡行間充斥許多人的影子。許多人在這條路上皆幫了我一. 把,此處因篇幅限制,無法一一言謝,但對於幫助過我的你,皆感激在心底。. 最最感謝是研究所的貴人蕭宇超老師。跟在老師身邊真的學習不少,除 了人生態度,還有對學術研究的嚴謹以及為人處世的圓融,這些於我皆非常寶 貴 。謝謝老師在學術及研究工作上給予的指導,也營造一個溫暖的學術大家庭, 使我研所生涯滿載而歸。此篇論文從議題的熟悉、完成架構的雛形至最後通篇 完稿,老師皆是背後最重要的推手。也感謝老師提拔我至國外參與國際研討會, 才讓此篇論文的議題有機會發表。若無老師的諄諄教誨與處處提攜指點,便無. 政 治 大. 此篇論文誕生,非常感激蕭老師!. 再來感謝口試委員吳瑾瑋老師及林蕙珊老師,感恩老師們細心指教,也. ‧ 國. 學. 立. 敬佩老師們於學術上的細心及嚴謹的態度。如今論文完稿,字裡行間皆能看到. ‧. 另亦感謝研所期間的所有修課老師:黃瓊之老師、何萬順老師、萬依萍. sit. y. Nat. 老師給予的寶貴建議。於此對兩位老師表達滿滿的感謝。. io. er. 老師、Rik 老師、詹惠珍老師、徐嘉慧老師及張郇慧老師。經過你們課堂的訓. al. n. 練,才有後來的我。也謝謝所辦的惠玲學姊,解答及幫忙我許多,你總是像親. i n Ch 切的大姊姊一樣,給予即時的協助,非常謝謝。. engchi U. v. 同樣感謝的是在這段期間有緣相聚的工作室夥伴們。和你們一起共事、 討論和歡笑真是非常寶貴又難忘的回憶。其中要特別感激旺楨及子權,感謝你 們撥冗在論文上的建議及指教;也感謝其他同儕及學弟妹的陪伴,謝謝聖瑋、 郁萱、威洋、旻欣、奕傑、多惠及怡臻,想到你們就覺得溫馨及歡喜,總是想. 哈哈大笑一番。. 另外也特別感激身心健康中心的洪逸涵老師,感謝老師的帶領,使我人 生的迷霧漸散,能專心投注於論文寫作上,實在非常感激。. !iv.

(6) . 當然也非常感謝提供我語料的好友及同學們,感謝你們的幫助,才有這. 份研究成果誕生。.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謝謝親愛的爸爸、媽媽和哥哥,我愛你們。媽媽是 我永遠的強力後盾,而爸爸是我人生中的甘霖,滋潤我的生命。謝謝爸爸,也 謝謝媽媽,也感激哥哥溫暖的關懷及問候。我的生命因為有你們陪伴,增添我 許多色彩也賦予我許多勇氣。當然還有即將成為家人的你,謝謝你陪我走過這. 一段路,當然也謝謝你即將陪我走過未來的無數道路,我愛你。. 最後的最後,再次謝謝我的指導教授:笑容如太陽般溫暖的蕭宇超老師。 雯婷真的非常非常感謝,能成為您的學生,和老師學習的這段時日是我這一輩. 政 治 大. 子非常美好而珍貴的一段時光。師恩難忘。. 立. ‧. ‧ 國. 學. 2017 年農曆年前 於寒冷卻溫暖的台北政大.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目次. 誌謝. iv. 中⽂摘要. viii. English Abstract. ix. 1. 介紹 (Introduction). 1. 2. ⽂獻回顧 (Literature Review). 2. 2.1 聲調系統及變調規則 (Tonotactics). 2. 2.2 ⾳韻句法互動理論 (Phonology-Syntax Interface). 5. 政 治 大. 2.2.1 直接指涉論 (Direct Reference Hypothesis). 5. 2.2.2 間接指涉論 (Indirect Reference Hypothesis). 7. 立. ‧ 國. 學. 2.2.2.1 基本概念 (Basics) 2.2.2.2 韻律⾳韻學 (Prosodic Phonology). 7. ‧. 11. y. 11. sit. 8. 14. 2.3 優選理論 (Optimality Theory). Nat. 2.3.1 基本概念 (Basics). er. io. 2.3.2 概括對整 (Alignment). 16. 2.4 閩南語變調範域研究 (Tone Sandhi Domain of TSM). 17. al. n. 2.3.3 語⾔變異:ROE 理論 (Language Variation: ROE). Ch. engchi U. v ni. 2.4.1 直接指涉論 (Direct Reference). 17. 2.4.1.1 鄭良偉:詞組分界 (Phrasal Boundary). 18. 2.4.1.2 陳淵泉:變調群組 (Tone Group). 19. 2.4.2 間接指涉論 (Indirect Reference) 2.4.2.1 蕭宇超:⾳韻詞組 (Phonological Phrase) 3. 語料庫分析 (Corpus Analysis). 22 22 27. 3.1 語料庫 (Corpus). 27. 3.2 新調群分析 (Tone Group Parsing). 27. 3.2.1 動詞主要語 (V-Head). 27. !vi.

(8) 3.2.1.1 V-NP 結構 (V-NP). 28. 3.2.1.2 V-QP 結構 (V-QP). 30. 3.2.2 附加語 XP (Adjunct XP). 33. 3.2.2.1 QP-A 結構 (QP-A). 33. 3.2.2.2 AdvP-V 結構 (AdvP-V). 36. 3.2.3 新調群:定義及⼩結 (TG Definition and Summary). 39. 3.3 新調群:語⾔變異 (Language Variation). 42. 4. 優選理論分析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49. 4.1 動詞主要語 (V-Head). 51. 政 治 大 4.1.2 V- QP 結構立 (V-QP) 4.1.1 V-NP 結構 (V-NP). 55. ‧ 國. 學. 4.2 附加語 XP (Adjunct XP). 51. 4.2.1 QP-A 結構 (QP-A). Nat. 4.3 分析總結 (Summary). io. sit. 5. 論⽂結論及後續議題 (Conclusion and Further Issues). n. al. er. 5.1 總結 (Conclusion). 5.2 後續探討問題 (Further Issues) 參考⽂獻 (Bibliography). Ch. engchi. 附錄:語料庫調群邊界總計. i n U. v. 58 60 62. y. ‧. 4.2.2 AdvP-V 結構 (AdvP-V). 58. 66 66 68 69 76. !vii.

(9) 中文摘要. 研究所別:語言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台灣閩南語新調群分析. 指導教授:蕭宇超博士. 研究生:楊雯婷. 論文提要內容:(共一冊,20224字,分五章十三節;並扼要說明內容,共499字). 本文調查年輕世代 (1988 至 1995 年間出生者) 閩南語的變調範域 (Tone Sandhi Domain),即調群 (Tone Group)。文中以「傳統調群」表文獻記載的變調 範域,以「新調群」表本文重新調查的變調範域。論文的研究立基於音韻句法 互動之上,並持間接指涉假設觀點,從韻律音韻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句法音韻. 政 治 大. 間存有一韻律介面,且調群為此介面上的韻律單位:音韻詞組 (Phonological. 立. Phrase, ϕ)。. ‧ 國. 學. 本文發現新調群與傳統調群的劃分相異。前人研究指出,調群邊界 (#) 標於音韻詞組右端,音韻詞組為一最大投射 XP,且不可為附加語及附著語。新. ‧. 調群僅部分可以傳統音韻詞組界定,其他則對應至句法上的主要語 X,以及附 加語最大投射 XP。此外,新調群的邊界為選擇性地出現,具語言變異。新調群. Nat. sit. y. 出現四種於傳統調群未見的劃分形式:依調群邊界前的語法單位分為主要語 X. n. al. er. io. 類別:(1) V # NP # (2) V # QP # 及附加語 XP 類別: (3) QP # A # (4) AdvP # V #。. i n U. v. 本文提出調群新定義,並以優選理論中的 ROE 模型進行分析,提出三個. Ch. engchi. 新制約:Align-R (XP-Fnc, ϕ)、ϕ-min 及 Align-R (X-head, ϕ)。Align-R (XP-Fnc, ϕ) 用 以區分功能性投射與詞彙性投射︔ϕ-min 限制音韻詞組至少含兩音節;Align-R (X-head, ϕ) 解釋調群邊界標註於主要語 X 右端。分析時著重制約 Align-R (XP-Fnc, ϕ) 、ϕ-min 及 Align-R (X-head, ϕ) 與切分線 | (Critical Cut-Off Line) 的關係。整體制 約排序為:Ident-T-Rϕ | Align-R (XP-Fnc, ϕ) >> ϕ-min >> Align-R (X-head, ϕ) >> *T >> Align-R (XP-Lex, ϕ)。除信實性制約 Ident-T-Rϕ 之外,其他標記性制約皆列於切 分線之下,預測語言變異。. 關鍵字:變調範域、位置變調、語言變異、音韻句法互動、韻律音韻學、優選 理論、台灣閩南語、ROE (Rank-Ordering Model of EVAL). !viii.

(10) English Abstract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tone sandhi domain, tone group. (hereafter, TG), of Taiwan Southern Min of younger generation. A corpus is built and analyz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Prosodic Theory, a derived theory from the Phonology-Syntax Interface Theory. In the literature, TG boundary # was marked at the right edge of an XP which is neither an adjunct nor a clitic. However, the TG boundary # of younger generation is marked at the right edges of a maximal XP, an adjunctive XP and an X-head. Moreover, language variation is observed in the TG parsing: the presence of TG. 治 政 (1) V # NP # (2) V # QP # (3) QP # A # (4) AdvP # 大 V #. 立. boundary # is optional. There are four TG parsings not observed in the literature:. TG is redefined as a Phonological Phrase which syntactically corresponds to a. ‧ 國. 學. maximal XP, an adjunct XP, an X-head but not to a clitic XP. The four TG parsings are then analyzed with Rank-Ordering Model of EVAL (ROE), a subtheory within the. ‧. Optimality Theory domain which particularly addresses language variation.. sit. y. Nat. According to ROE, constraints on the right side of critical cut-off line participate in the prediction of variation. Three constraints involving in variation are proposed:. io. n. al. er. Align-R (XP-Fnc, ϕ), ϕ-min and Align-R (X-head, ϕ). Align-R (XP-Fnc, ϕ). Ch. i n U. v. distinguishes lexical projection and functional projection, ϕ-min requires a. engchi. Phonological Phrase to be minimally disyllabic, and Align-R (X-head, ϕ) predicts # to occur at the right edge of an X-head. The analysis centers around the three constraints’ relation with the critical cut-off line. The constraint rankings are: Ident-T-Rϕ | Align-R (XP-Fnc, ϕ) >> ϕ-min >> Align-R (X-head, ϕ) >> *T >> Align-R (XP-Lex, ϕ). Except for the faithfulness constraint Ident-T-Rϕ, the other markedness constraints are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cut-off line in order to predict language variation.. Key Words: Tone Sandhi Domain, Positional Tone Sandhi, Language Variation, Phonology-Syntax Interface, Prosodic Phonology, Optimality Theory, Taiwan Southern Min, Taiwanese, ROE (Rank-Ordering Model of EVAL) . !ix.

(11) 1. 介紹 (Introduction). 此論文研究台灣閩南語 (Taiwan Southern Min, TSM; 以下簡稱閩南語) 的變 調,探討其變調範域 (Tone Sandhi Domain) 。本文以調群1 (Tone Group,變調群 組) 指稱變調範域。為便於區分,以「傳統調群」指稱文獻記載的變調範域,以 「新調群」指稱本文所調查的變調範域。. 閩南語的調群歷經多位學者討論修訂。周辨明指出,調群與句法單位存 在一對一的對應關係 (Chiu 1931)。鄭良偉認為,調群等同句法上的特定結構,. 政 治 大. 諸如名詞詞組 (NP)、動詞詞組 (VP)、句子 (S) 及修飾句子的副詞詞組 (Sentential. 立. AdvP) 等等 (Cheng 1968)。陳淵泉重新詮釋,認為調群不侷限於詞類,而應將調. ‧ 國. 學. 群邊界標註於非附加語最大投射 (Non-Adjunct XP) 右端 (Chen 1987)。蕭宇超進一 步指出,此最大投射不可為附加語及附著語 (Non-Adjunct and Non-Clitic),而且. ‧. 屬於韻律單位,即音韻詞組 (Phonological Phrase) (Hsiao 1995)。. sit. y. Nat. io. er. 然而,經本文調查,前人研究所提參數無法解釋及預測當代年輕人的調. al. 群。本文觀察發現,除一般最大投射 XP 右端之外,年輕語者的調群邊界也可. n. v i n C h 及主要語 (Head 出現於附加語最大投射 (Adjunct-XP) e n g c h i U / X) 右端,並且呈現語言變. 異 (Language Variation)。基於此現象,此研究選定年輕世代 (生於 1988 年至 1995 年間),重新調查調群的形成,並從韻律音韻學 (Prosodic Phonology) 及優選理論 (Optimality Theory) 的角度提出參數及制約預測新調群。. 本文組織架構如下:第二章回顧閩南語調群的文獻及本文所遵循的理論 架構;第三章說明語料庫的語料來源,描述年輕世代的調群劃分並提出新調群 的定義;第四章設立相關制約及討論制約排序,第五章總結本文研究及建議後 續探討議題。. 1. . 中文譯名「調群」係採自陳怡芬 (2005)。. !1.

(12) . 2. ⽂獻回顧 (Literature Review) 此節首先介紹閩南語音韻系統,隨後分兩部分:(一) 簡述本文所運用的 理論架構。包含:句法音韻互動理論、優選理論及處理語言變異的 ROE 模型。 (二) 整理閩南語調群研究的文獻,回顧調群研究的發展,並以例句比較各文獻 的分析方法,最後以調群的性質轉變總結。. 2.1 聲調系統及變調規則 (Tonotactics). 政 治 大. 閩南語為漢語八大方言之一 (Bao 1999)2 ,於台灣約有 75% 以上的人口使. 立. 用 (黃宣範 1993)3。就音韻特徵而言,其為聲調語言,具連續變調的特色。閩南. ‧ 國. 學. 語的句尾或語法段落的末字讀本調 (或稱深層調型 Citation / Base Tone)4,其餘 讀變調 (或稱連字調,Sandhi Tone)。然而,閩南語非單純的後字誘發前字變調,. ‧. 其變調係受到語法結構所規範,為位置變調 (Positional Tone Sandhi);連續變調. Nat. sit. y. 運作於某特定的語法單位內,故一句子常劃分 (Parse) 為數個語法單位;每單位. al. n. 即調群。. er. io. 內的末字讀本調,其餘讀變調。就本文討論主軸而言,此語法單位為變調範域,. Ch. engchi. i n U. v. 傳統上將閩南語歸納為七個聲調 (陰平、陽平、陰上、陰去、陽去、陰入、 陽入) ,其中包含兩個平調 (Even Tone) 、一個上升調 (Rising Tone) 及兩個降調 (Falling Tone) (蕭宇超 2000)。其中,清音聲母 (Voiceless Onset) 字出現於聲調為 陰平、陰上、陰去及陰入的音節中。閩南語的聲調系統 (Tonology) 列於 (1)5:. !2 漢語八⼤⽅⾔為華語 (Mandarin)、吳語 (Wu)、粵語 (Yue)、湘語 (Xiang)、客家 (Kejia)、南閩 (Southern Min)、贛語 (Gan)及北閩 (Northern Min) (Bao, 1999)。。本⽂研究為台灣所說的南閩⽅⾔,通常稱為台灣閩南語。 !3 據記錄,1990 年閩南語使⽤⼈⼜數約有 1706 萬⼈,佔當時台灣總⼈⼜數的 88% (⿈宣範. (1993). <<語⾔、社會與族 群意識:台灣語⾔社會學的研究>>. ⽂鶴)。 !4 弱讀⾳節前亦讀本調,但因非本⽂研究主軸,不納入討論。 !5 因實際調值與本論⽂討論無關,此處延續蕭宇超的做法,將聲調由調⾼ (Tone Levels) H, M, L 表⽰。其中 H = high, M = mid, L = low (Hsiao, 1995)。另採⽤陳淵泉的表⽰⽅法,將聲調依其調型分類表⽰。其中 E= even, R= rising, F= Falling (Chen, 2004)。. !2.

(13) . (1) 聲調系統 (Tonology)6. 調名. 陰平. 陽去. 陽平. 陰上. 陰去. 陰入. 陽入. 例字. 批. 慢. 行. 買. 看. 百. 賊. phue. ban. kiann. be. khuann. pah. tshat. ‘letter’. ‘slow’. ‘walk’. ‘buy’. ‘look’. ‘hundred’. ‘thief’. 本調. HH. MM. LM. HL. ML. M. H. 變調. MM. ML. MM. HH. HL. H. M. 調類. 1. 7. 4. 8. E. 立. 入聲. 學. 舒聲. ‧ 國. 調型. 政5 治2 大3 R F. ‧. (整理自 Chen 1987: 111; 2004 及 Hsiao 1995: 28). Nat. sit. y. 如 (1) 所示,閩南語的音節可歸為兩類:舒聲7 (Smooth Syllable) 及入聲8 (Checked. n. al. er. io. Syllable) ;閩南語的聲調載體 (Tone Bearing Unit) 為音節,每音節有兩種詞素音. i n U. v. 位變異成分 (Morphotonemic Alternants),即本調及變調 (Chen 2004)。閩南語變調 的基本規則為 (2):. Ch. engchi. (2) 變調規則 (Tone Sandhi, TS). T → T’ / ___T. T = 本調, T’= 變調. (譯自 Hsiao 1995: 29). !6 台灣閩南語將濁母上聲字 (陽上) 的調值,⼀部分讀陰上,⼀部分讀陽去,故無第 6 調 (詳參周辨明ㄧ⽂ (Chiu, 1931) )。調類參考⾃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7 平、上、去為舒聲字。 !8 入聲字為韻尾以 -p, -t, -k, -ʔ 結尾的⾳節。當韻尾為 -ʔ 的⾳節位於變調位置 (Sandhi Position) 時,-ʔ 丟失 (Chen 1987: 112)。. !3.

(14) . 於連貫發音 (Connected Speech) 中,音節單獨出現、位於句末或後接停頓 (Pause) 時,念本調 (以 T 表示),其餘音節則讀變調 (以 T’表示)。此外,閩南 語具連續變調的特性:一字串中,無論音節數量,最右邊的音節不變調;此現 象說明閩南語的右重 (Right Prominent) 性質 (Hsiao 1991: 143) 。Bodman (1955) 將 閩南語9變調規則以變調迴圈 (Tone Circle) 表示,起始處表本調,箭頭端為相對 應的變調,如 (3) 所示:. (3) 閩南語變調迴圈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閩南語的變調複雜,每一音節後接任何聲調皆會變調,但每一種本調所. y. Nat. io. sit. 對應的變調具規律性。例如,於 (3) 中,本調為陽去 [MM] 的音節,其變調必為. n. al. er. 陰去調 [ML],而陰平調 [HH] 的變調必為陽去調 [MM]。此外,入聲字的變調系. Ch. i n U. v. 統額外獨立,兩入聲字互為彼此的變調 (Chen, 1987: 111),列於 (3) 右端 (H ← → M)。. engchi. !9 Bodman 當初研究的閩南語為福建⽅⾔ (Amoy Hokkien),因台灣的閩南⽅⾔與該⽅⾔聲調系統相同,故亦具研究參考 價值。南閩⽅⾔分佈於福建、廈⾨及台灣,對於台灣的南閩⽅⾔,常⾒的稱呼除了本⽂所⽤之「台灣閩南語」(Taiwan Southern Min) 外,還包含「河洛話」(Hoklo)、福建話 (Hokkien)、Hagu 以及 Amoy (Chen, 1987)︔現亦使⽤ Taiwanese ⼀詞。此變調系統是閩南⽅⾔中最具共通性的系統 (鄭良偉,1997: 27)。. !4.

(15) . 2.2 ⾳韻句法互動理論 (Phonology-Syntax Interface). 1980 年代中期,音韻與句法互動為熱門議題。於研究音韻句法關係的理 論中,主要含兩對立假說:「直接指涉論」 (The Direct Reference Hypothesis) 及. 「間接指涉論」(The Indirect Reference Hypothesis) 。. 以 Kaisse (1985) 代表的「直接指涉論」主張音韻轉換的過程直接仰賴句 法所提供的訊息;而以 Selkirk (1984) 、Nespor & Vogel (1986) 等為首的「間接指 涉論」,則支持句法和音韻透過一中介的韻律介面 (Prosodic Level) 互相影響。. 治 政 大 2.2.1 直接指涉論 (Direct Reference Hypothesis) 立 ‧ 國. 學. Kaisse (1985) 提出直接指涉假設,主張音韻規則「直接」受句法影響。亦 即,句法上的參數直接規範音韻規則所運作的範域。例如,語流中的規則常被. ‧. 某種句法詞組 (Syntactic Configuration) 所規範。此假設中的經典概念有 Kaisse. Nat. sit. n. al. er. io. 件,如 (4):. y. (1985) 提出的「範域 c -統制」(Domain c-command) 條件及「分支」(Branching) 條. Ch. engchi. (4) 範域 c-統制及分支條件. (a) 範域 c-統制 (Domain c-command) 10. i n U. v. 於最大投射結構 [Xmax… α…] 中,最大投射語定義為 α 的範域。. 此時 α c-統制此範域中的任何 β。. (譯自 Kaisse, 1985: 159). ! Kaisse 由 Chomsky 於 1983 年的課堂筆記所改寫。 10. !5.

(16) . (b) 分支條件 (Branch Condition). 相鄰的 α 和 β 可誘發變調。前提是 α 位於其所在的語法單位的. 左支。. 換言之,位於語法單位「端點」的成分才可變調。. (譯自 Kaisse, 1985: 159). (4a) 規範,α 於其座落的最大投射 (XP, Xmax) 中,c-統制 (c-command) 同一投射內. 政 治 大. 的任何 β;而 (4b) 要求兩成分須位於同一語法單位的端點 (無論左右) 才可產生. 立. 變調。此外,兩毗鄰成分 (Adjacent Terms) 間必須存有 c-統制的關係。Kaisse 亦. ‧ 國. 學. 指出,邊界概念於解釋普遍 (Unmarked) 變調所運作的範域時,為重要條件11; 另外,變調為一種受句法制約的 (Syntactic Conditioned) 音韻規則,部分音韻規則. ‧. 和句法條件其實非常相似,僅是因兩者屬不同語法層次,才使相似性不明顯. er. io. sit. y. Nat. (Kaisse 1985: Ch8)。. Kaisse 將音韻規則分為兩類,其中一類為連貫發音的音韻規則. al. n. v i n C hSpeech) ,其對於句法和型態詞彙 (Phonological Rule of Connected (Morpholexical) engchi U. 的環境具敏感度。此類規則於音韻中自成一層 (Stratum);而透過此層可顯示出 句法和音韻的關係。. ! 例如,Kaisse (1985: 170) 指出,華語的三聲變調可以邊界的概念詮釋。 11. !6.

(17) 2.2.2 間接指涉論 (Indirect Reference Hypothesis). 2.2.2.1 基本概念 (Basics). 間接指涉論將句法、韻律、音韻視為三個獨立語法層次,主張句法透過 韻律介面「間接」影響音韻。韻律介面上形成韻律範域 (Prosodic Domain) (如語 調詞組及音韻詞組等),而音韻規則作用於該範域內。此範域係參考句法訊息所 形成 (Selkirk 1984; Nespor & Vogel 1986; Shih 1986; Inkelas 1989; Hsiao 1991, 1995 等) 。以音韻詞組為例,前人研究說明,其由句法單位 XP 衍生而來,並以此解 釋音韻現象的運作範圍 (如 Chen (1987) 的變調群組, Kanerva (1990) 的焦點音韻詞 組等)。. 政 治 大. 立. 間接指涉論與直接指涉論概念的差異可以 (5) 表示:. (5) 直接指涉論 & 間接指涉論. y 音韻. sit. →. →. (直接指涉論). er. Nat. 句法. io. 句法. ‧. ‧ 國. 學. n. a韻律層級 v l C → 音韻U n i(間接指涉論) hengchi. 直接指涉論認為句法直接影響音韻規則,例如:變調範域等於一詞組 (Phrase)。 間接指涉論則認為,影響音韻規則的是中間的韻律層級 (Prosodic Hierarchy),例 如:變調的範域可由韻律層級上的音韻詞組 (Phonological Phrase) 界定。有關韻 律層級的討論,詳見下節。. !7.

(18) . 2.2.2.2 韻律⾳韻學 (Prosodic Phonology). 韻律音韻學 (Prosodic Phonology)12 研究音韻與其他語法層面的互動,為一 建立於間接指涉論上的理論。其主軸為語流會劃分為具組織性的音韻單位,而 每個音韻單位皆參考其他語法層面 (構詞、句法、語意) 的訊息形成。例如,一 音串 (Phonological String) 因參考不同句法訊息 (如主要語 X 及最大投射 XP 等) 而劃分為不同韻律單位 (Prosodic Categories / Constituents)13。其中,音韻與句法. 的互動可以 (6) 示意 (摘自 Nespor & Vogel, 1986: 302):. 政 治 大. (6) 韻律音韻學與句法的互動. 立. →. Syntactic. Phonological. Mapping Rules. Deep Structure. Phonological Rules. →. Phonological Surface Structure. n. al. er. io. sit. y. Nat. 音韻表層結構. ‧. Phonology. 音韻規則. 學. Prosodic. ‧ 國. 韻律音韻學 對應句法規則 音韻底層結構. i n U. v. 最早對音韻句法關係進行探究的學者為 Selkirk (1984, 1986) 。其認為語句. Ch. engchi. 的韻律結構決定音韻規則的運作範域,並據此提出具層級特性的韻律結構 (Selkirk 1980)。韻律層級的理論依據為,音韻規則是由一組普遍存於 (Universally Determined) 語言中的韻律單位所組成。韻律層級後經 Selkirk (1980, 1986) 、 Nespor & Vogel (1982, 1986) 等人的討論修訂;此處舉 Nespor & Vogel (1986)14 修 訂的韻律層級為例,層級中包含各韻律單位,最上層為音句 (Utterance),最下層 為音節 (Syllable),見 (7):. !12 又稱短語⾳韻學 (Phrase Phonology) (⾺秋武 2008) !13 Selkirk (1984) 將韻律單位稱為”units of prosodic structure”。 !14 Selkirk (1978) 提出的最早版本並無 Clitic Group,到 Hayes (1989) 及 Nespor & Vogel (1986: Ch5) 才提出將其列為韻律 單位。. !8.

(19) (7) 韻律層級 (Prosodic Hierarchy). UT . IP . (Intonational Phrase). Ph . 立. ‧ 國. PW . al. ϕ. (Phonological Phrase). (Clitic Group). 音詞 . 政 治 大 附著語群 C. CG . n. 音韻詞組. io. I. ω. (Phonological Word) Ft . 音步 . (Foot). Σ. ‧. 學. 語調詞組. Nat. (Utterance). ʊ. y. 音句. sit. er. iv. n C hSyl 音節 Uσ. engchi (Syllable). (7) 右端為韻律單位名稱及代表符號,左方為層級樹狀圖。韻律層級的概念為: 語言中存在韻律結構,且此結構具階層性 (Hierarchical),即語言由不同的韻律單. 位層層構成。. 層級中的韻律單位皆遵守「嚴層假設」(Strict Layer Hypothesis, SLH) 15 (Selkirk 1984, Nespor & Vogel 1986) 。嚴層假設為韻律層級理論中的次理論,其. ! 請詳參 Nespor & Vogel (1986) 與 Hayes (1989) 等 。 15. !9.

(20) 討論所有韻律單位間關係的建立,包含兩個原則 (一) 嚴層 (Strict Layering) 16 及 (二) 完整劃分 (Exhaustive Parsing)17。根據原則,每個韻律單位形成一範域,而 每單位皆把其下一層的單位當成其主要語;每層級的單位僅隸屬於高於其上一 層的單位,且此時較低層級的韻律單位被嚴格分層 (Strictly Layered) (Selkirk 1984)。下一層的韻律單位結合後形成其上一層的單位,如此重複循環,直到整. 個語串 (String) 皆完整地 (Exhaustively) 被劃分至每個層級。. 此外,以下三種情況不得出現於韻律層級內:(a) 同一單位不可於兩層級 重複出現 (Recursive) 、(b) 單位間的支配關係不可跳級 (Skipping) 及 (c) 單位關係. 政 治 大. 不可上下顛倒 (Inverting),各類的違反情況如 (8):. 立. (8) 嚴層假設規則違反. 學. ʊ. |. I. /\. …I. ʊ. |. ϕ /\. …ω. n. y. (*ʊ 和 ϕ 間略過 I). Ch. I. |. ω. /\. …ϕ. sit. io. al. (*I 自我支配). (c) *關係顛倒. ‧. (b) *跳級. Nat. (a) *重複出現. engchi. er. ‧ 國. i n U. v. (* ϕ 和 ω支配關係顛倒). Selkirk (1984, 1986) 、Nespor 和 Vogel (1986) 等人皆由此發展出相關理 念。其中,Selkirk (1986) 的邊界理論 (End-Based Theory) 以主要語 X 和最大投射. (9) 邊界參數 (End-based Parameters). XP 為句法參數,界定 (#) 韻律範域,如 (9) 所示:. (a) #[Xhead. (b) Xhead]#. (c) #[Xmax. (d) Xmax]#. (Selkirk 1984, 1986). !16 Strict Layering: any constituent at a given level of the Prosodic Hierarchy is exclusively contained in the constituent at the next higher level of the hierarchy. !17 Exhaustive Parsing: a domain at a given level of the Prosodic Hierarchy is exhaustively parsed by each domain at the next lower level of the hierarchy.. !10.

(21) . 「邊界參數」(End-Based Parameters) 的概念為,音韻規則的作用範域由句 法上的主要語 X 及最大投射 XP 的右端或左端界定。從邊界參數亦可衍伸出兩 種音韻詞組。於 Selkirk (1986)18中,即區分由最大投射 XP 所派生出的「大音韻 詞組」(Maximal Phonological Phrases) 以及由主要語 X 派生出的「小音韻詞組」 (Small Phonological Phrases)。邊界參數被廣泛運用於閩南語變調範域的研究中, 其可用於界定調群邊界。例如,蕭宇超便指出,變調範域可以大音韻詞組的右 邊界來界定 (Hsiao 1991) (詳見 2.4 的文獻整理)。. 2.3 優選理論 (Optimality Theory) 2.3.1 基本概念 (Basic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優選理論係音韻學家 Alan Prince 和 Paul Smolensky (1993 / 2004) 提出,屬 非派生 (Non-Derivational) 理論。其捨棄傳統 SPE 的串行處理模式 (Serialism)19,. ‧. 但仍以傳統音韻理論為發展基礎。優選理論主張普遍語法 (Universal Grammar,. Nat. er. io. 語言根據其特性將制約做不同排序 (Ranking) 。. sit. y. UG) 是由語言內部的制約 (Constraints)20 構成,制約間彼此互相衝突,而不同的. al. n. v i n Ch 優選理論可視為語言的類型學研究,因其主張所有的語言皆含相同的制 engchi U 約,僅是因制約排序不同而變化出不同語言。另外,語言表現反映出兩種制約 的交互作用:標記性制約 (Markedness Constraint)21 及信實性制約22 (Faithfulness Constraint) 。標記性制約促進語言變化,信實性制約則傾向語言維持不變。. !18 Selkirk 於 2011 年發表的雙邊對整理論 (Match Theory) 承襲其 1986 年的說法,將邊界的概念結合優選理論,以制約 的形式表⽰。此屬於韻律⾳韻學的延伸。 !19 傳統⾳韻學認為語⾔有底層 (Underlying Representation) 及表層 (Surface Representation) 兩層⾯,並以改寫規則 (Rewrite Rule) 推導底層到表層的映射過程。底層結構透過語法規則 (Grammatical Rules) ⽽衍⽣出表層的語⾳形式 (Surface Form) 。⽽優選理論只注重表層的制約。 !20 制約規範語⾔的體現形式。例如:制約 ONSET 規範⾳節要有聲母才算合乎語法。 !21 標記性制約的本質為,觸發語⾔變化以使得語⾔形式容易表達。是根據⼈類語⾔的普遍觀察提出的⼀類制約,其要 求語⾔形式對⼈類⽽⾔易於表達 (Ease of Articulation) 。 22 信實性制約傾向阻⽌語⾔變化,以保留語⾔中具區辨性的特徵 (Distinctive Feature) 。其促進語⾔的多樣性,要求輸 入值與輸出值之間須保留相似性。. !11.

(22) . 與傳統衍生音韻學理論不同的是,優選理論以「表層」制約為理論重點, 認為語言中普遍的制約條件 (Universal Constraints) 為可違反 (Violable)。語言的語 法是透過所有制約交互作用,之後形成一制約集合 (Constraint Set, CON) ,最後 由此集合決定語言的輸出值 (Output) 。此制約集合依照重要性將制約排列,對 所有的輸入值 (Input) 並行處理 (Parallelism),「一次」(One-Step) 選出最優 / 最和 諧 (Optimal) 的輸出值。. 其運作概念為,輸入值到輸出值是一對一的對應過程,期間經過兩系統: 生成器 (Generator, GEN) 及評估器 (Evaluator, EVAL),如 (10) 所示:. 立. (10) 優選理論流程圖. 學. ‧ 國. 政 治 大. /輸入值/→生成器→{候選值1, 候選值2...候選值n}→評估器→[輸出值]. ‧. (譯自 Prince and Smolensky, 1993: 19). y. Nat. sit. 輸入值通過生成器後,生成器會針對該輸入值衍生無限個候選值 (Candidate)23,. n. al. er. io. 即所有可能的語音形式。這些候選值集合 (Candidate Set) 隨後進入評估器接受. i n U. v. 評估。評估器內為所有制約的等級排列 (Constraint Hierarchy, 通常以 H 表示) ,. Ch. engchi. 這些制約等級排列,依照絕對優先 (Strict Priority) 原則24,對候選值集合「同 時」進行比較評估,選出一最佳25候選值 (Optimal Candidate,優選項) 輸出 (Alan. Prince & Paul Smolensky,1993 / 2004)。. 於實際操作上,優選理論使用競選表 (Tableau) 表示制約間的互動,並以 Hasse 圖解 (Hasse Diagram) 說明制約間的優先順序,見 (11) : . !23 此為優選理論中,詞庫 (Lexicon) 的基礎豐富性 (Richness of the Base, ROTB) 概念,亦即對候選值無任何限制,故候 選值可為任何語⾳形式。 !24 最⾼排序的制約最先對所有候選值進⾏評估。 !25 「最佳」並非指完全滿⾜,⽽是相對其他候選值⽽⾔,該候選值「違反制約的程度最低」。. !12.

(23) . (11) 競選表 及 Hasse 圖解. (a) 競選表 (Tableau). (b) Hasse 圖解 (Hasse Diagram). 競選表: 制約1 >> {制約2, 制約3}. Hasse 圖解: 制約1 >> {制約2, 制約3}. /輸入值/. 制約1 制約2 制約3. ☛候選值a. **. 候選值b. *!. 制約1. * 制約2 制約3. 政 治 大. (11a) 的競選表中,最上面一行為制約,制約根據重要程度由左至右排列,. 立. 排序最高者位於最左方。排列越高的制約越重要,且越不可違反;反之,排列. ‧ 國. 學. 低的制約重要性越低,且總是被違反。兩制約中,若左方制約高於右端制約, 表格以實線表示,如 [制約1|制約2];若兩制約的排序高低無法分辨,則表格以. ‧. 虛線表示,如 [制約2 制約3]。競選表最左邊一列為所有的候選值,候選值違反. sit. y. Nat. 某制約一次,則於該制約下對應的空格內標註一星號 ( * ) ;若一候選值違反的. io. al. er. 制約比另一個候選值所違反的制約高,則此候選值會被淘汰 (以 ! 表示) 。灰格. v. n. 意指,此處候選值的違反對於選出優選項 (Optimal Output) 無影響。最終勝出的. Ch. engchi. 優選項 (輸出值) 則於其前以符號 ☛ 表示。. i n U. (11b) 的 Hasse 圖解說明,語言的制約集合中,各制約間的支配關係,即 該語言的語法。最高層級的制約1 位於最上方,被其支配的制約則以實線連結, 置於其下方。若兩制約無分層級,則於 Hasse 圖解中列於同一水平。此處 (11b) 的制約關係為 [制約1 >> 制約2 , 制約3]。其中制約1 支配 (以「>>」表示) 制約2 和 制約3,而制約2 和制約3 處於平行關係 (以「, 」表示)。 . !13.

(24) 2.3.2 概括對整 (Alignment). 概括對整制約 (Generalized Alignment) 立基於邊界理論 (Selkirk, 1986; Inkelas, 1989) 發展,實際運作規則由 McCarthy & Prince (1993) 提出。. Selkirk (1986) 的討論指出,句法韻律間的對應隨語言改變。語言選定特 定句法及韻律單位的右或左邊界,將指定的邊界互相對齊,且此對應出的單位 須遵守嚴層假設的規範。McCarthy & Prince 認為,有鑒於「邊界」(Edge) 於構詞 /句法和音韻上具語法功能26,將邊界理論整理為概括對整制約,規範相關單位. 政 治 大. 的邊界 (Constituent-Edges) 須互相對齊,以此解釋不同語法層次間的互動。概括 對整制約條件如 (12):. 立. (12) 概括對整 (Alignment)27. 對齊 (成分1, 邊界1, 成分2, 邊界2) = 定義. ‧. ‧ 國. 學. 對所有 (∀) 成分1 至少存在 (∃) 一個 成分2. 使得 成分1的 邊界1 與 成分2 的 邊界2 對齊.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y. Nat. i n U. v. 其中. 成分1, 成分2 包含 (∈) 韻律成分與句法成分的聯集. 邊界1, 邊界2 包含 (∈) {右, 左}. (譯自 McCarthy & Prince 1993:2). !26 其⽂ (1993:1) 以菲律賓 Tagalog 語中的內綴 (Infix) -um- 為例,其內綴必須盡量靠近詞幹 (Stem) 的左邊界︔⽽ Ulwa 語的詞綴 (Affix) 則必須位於主要⾳步 (Head Foot) 的右邊界。 !27 成分 = Category ; 邊界 = Edge. !14.

(25) 上述定義中,成分1 和 成分2 可為韻律單位或構詞單位,其邊界分別為 邊界1 與 邊界2。其中每個 成分1 皆有與之對應的 成分2,且兩者邊界對齊;而 邊界1 與 邊界2 非左即右。換言之,韻律成分 (Prosodic Category) 及構詞/句法成分 (Grammatical Category) 的邊界須對齊。對整制約廣泛運用於對齊韻律單位和句法 單位的邊界 (Selkirk 1986, 1995 ; McCarthy & Prince 1993) 。例如,陳淵泉分析廈 門話時,便指出句法單位的右邊界和調群右邊界有關 (Chen 1987)。. Selkirk (1986, 1995) 提出邊界對整制約,其中與閩南語相關的制約 為 (13):. 政 治 大. (13) 對整制約:XP 與 音韻詞組. 立. ALIGN-XP, R: ALIGN(XP, R; P, R)28 . ‧ 國. 學. 對於每一個 XP 皆存在一個 P 使得 XP 的右邊界與 P 的右邊界對齊. ‧. (註:P = 音韻詞組). sit. y. Nat. n. al. er. io. (13) 規範音韻詞組 (Phonological Phrase) 右邊界須與 XP 右邊界對齊。概括對整制. i n U. v. 約常用於解釋韻律構詞上的對應 (Prosody/Morphology Correspondence) 及界定. Ch. engchi. (Delimit) 音韻規則作用的範域。例如,McCarthy & Prince (1993) 使用對整制約解 釋菲律賓 Tagalog 語中,其內綴 (Infix) 的左邊界須對齊詞幹 (Stem) 的左邊界之 現象;Selkirk (2003) 亦使用對整制約,指出英文的重音 (Stress) 可藉由對齊音步 (Foot) 與韻律詞 (Prosodic Word) 的左邊界預測;而蕭宇超 (2000) 於分析閩南語時, 便使用制約 AlignP-R 解釋調群,指出調群與音韻詞組的右邊界對齊,因此變調 僅在音韻詞組的範域內作用。. ! 原⽂為 “For each XP there is a P such that the right edge of XP coincides with the right edge of P. 28. !15.

(26) . 2.3.3 語⾔變異:ROE 理論 (Language Variation: ROE). 於優選理論對語言變異的研究中,學者 Antilla (1997) 及 Reynolds (1994) 認為,語言中存在一組無層級制約 (Unranked Constraints)。因評估器 EVAL 選出 「不同層級排序」的制約,每次皆導出不同候選值,因而造成語言變異。另一 方面,Boersma (1998) 及 Boersma & Hayes (2001) 則指出,語言變異是因語言內無 絕對的合乎語法性 (Absolute Grammaticality),導致某些候選值被制約導出的機率 (Frenquency) 較低或高。Coetzee (2006) 亦針對候選值被導出的機率討論,發展出 ROE 模型解釋語言變異。. 治 政 大. 經典優選理論著重於在候選值中選出最佳輸出值,對其餘非最佳候選值 立 (Non-Optimal Candidates) 無過多著墨。Coetzee (2006) 遵循優選理論基本原則,提 ‧ 國. 學. 出 ROE 模型 (Rank-Ordering Model of EVAL) 解釋語言變異。Coetzee 於文中提到,. ‧. 其實在競選表的制約排序中,就已暗示這些非最佳候選值之間具優劣之分。因 此此模型針對非最佳候選值,比較這些「失敗者」(Losers) 的合乎語法性 (Well-. y. Nat. n. er. io. al. sit. Formedness) ,如 (14) 示意:. i n U. (14) ROE 模型 (Rank-Ordering Model of EVAL). 輸入值. Ch. engchi. v. 制約1 制約2 制約3 制約4. ☛ 1 候選值a. * *. ☛ 2 候選值b 3 候選值c. *!. 4 候選值d *!. 於競選表 (14) 最左列,評估器 (EVAL) 將越合乎語法的候選值,排序於越高的 位置。Coetzee 認為,語者會根據合乎語法性將候選值排列,於表中以數字表示 (1 > 2 > 3 > 4),數字 1 表該候選值最合乎語法,數字 4 表該候選值最不合乎. !16.

(27) 語法。此模型中,除依循傳統選出最佳候選值a,其他的「失敗者」亦被比較, 依照出現頻率來解釋候選值的「合乎語法性」。換言之,越合乎語法的候選值 於語言中出現的機率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制約集合中包含一關鍵的切分線 | (Critical Cut-Off. Line),表格中以粗直黑線表示。語言變異發生於此線以下的制約集合 (此處的 制約3及制約4)。若候選值於切分線之上違反任何制約,則被淘汰;候選值違反 切分線以下的制約,則皆成為優選項。如 (14) 即選出兩優選項29 a 及 b,反映出 語言的變異現象。因合乎語法性與出現的頻率成正比,故可說明語言中優選項a. 政 治 大. 比優選項b 更常出現。第四章將以 ROE 模型解釋年輕世代新調群的變異。. 立. 2.4 閩南語變調範域研究 (Tone Sandhi Domain of TSM). ‧ 國. 學. 「調群」一詞由陳淵泉 (Chen 1987) 提出,邊界符號 # 則由鄭良偉 (Cheng. ‧. 1968) 提出,其採用衍生音韻學的「邊界」(Boundary) 概念,詮釋閩南語變調對. y. Nat. sit. 範域敏銳 (Domain-Sensitive) 的特質。邊界符號的功用是將一詞組或子句劃分成. n. al. er. io. 許多調群。閩南語中的調群很早便受注意,早期所持觀點偏向直接指涉,1990 年起始有間接指涉的觀點出現。. Ch. engchi. i n U. v. 2.4.1 直接指涉論 (Direct Reference). 觀察調群的學者最先注意到其與句法結構的連結。例如,周辨明 (Chiu, 1931: 24) 指出調群30和句法單位間屬於一對一的關係 (One-to-One Mapping);句中 若出現本調,表該音節同時位於調群末端以及詞彙句法單元 (Morphosyntactic Units) 的末端。以句法關係探討調群的觀點一直持續到 1990 年代,主要研究的 學者有鄭良偉 (Cheng Robert L.) 及陳淵泉 (Chen Mathew Y.) 等。. !29 按照傳統優選理論,(14) 僅能導出單⼀優選項 a !30 「調群」(Tone Group) ⼀詞直到陳淵泉 (Chen 1987) 年時才提出,為便於討論,本⽂中統⼀⽤此稱呼。. !17.

(28) 2.4.1.1 鄭良偉:詞組分界 (Phrasal Boundary). 鄭良偉 (Cheng 1986, 1973) 沿用衍生音韻學的「邊界」概念,將每個調群 右端放置一井號 # 作為邊界標記 (Boundary Marker)。其認為,語法關係控制變 調的範域,因此調群等於語法單位,即:名詞詞組 (NP)、動詞詞組 (VP)、子句/ 句子 (S’/S) 和修飾句子的副詞詞組 (Sentence AdvP)。換言之,這些詞組右端的分 界即為調群邊界。若以「阿媽上愛聽音樂」一句為例,據鄭良偉的定義,應劃 分為 (15):. 政 治 大. (15) 以詞組分界劃分調群. 立. 阿 媽]NP 上. 愛]AP 聽]V. a -má. siōng ài. 音 樂]VP. (奶奶最愛聽音樂). 學. thiann im -ga̍ k 31. grandma most love listen-to music.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r. io. sit. y. Nat. ‧. ‧ 國. 依照鄭良偉的分析,此句因含一個 NP 及一個 VP,總共包含兩個調群:1[阿媽]#. n. al. Ch. 2[上愛聽音樂]#。「上愛AP」為一修飾. i n U. v. VP 的副詞,故其右端無調群邊界。. engchi. 然而,陳淵泉 (Chen, 1987: 115-117) 提及,此作法需區別詞類 (Categorial Distinction),無論於理論上(Theoretical) 或實證上 (Empirical) 皆無法盡善。且閩南 語變調現象非常普遍 (Productive),若說此語言中的變調須考慮詞類,則不合理; 實際語言中,也並非每個 NP 右端都有調群邊界,像是「孩子NP番A ]#」一詞. 中,名詞詞組「孩子NP」右端便無調群邊界 (#)。. !31 本⽂例句所使⽤拼⾳為台羅拼⾳,⽤字參考⾃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詞辭典網站 (http://twblg.dict.edu.tw/ holodict_new/index.html)。. !18.

(29) 2.4.1.2 陳淵泉:變調群組 (Tone Group). 陳淵泉 (Chen 1987, 1992) 主張變調規則運作的範域由句法決定,不受韻 律訊息影響。其認為廈門語的變調規則侷限於調群內,為延續傳統,以井號標 示 (#) 調群右邊界。相關規則如 (16):. (16) 變調群組規則. (a) 變調規則 (Tone Sandhi Rule). 變調規則 (TSR): T ➞ T’ / __ T 於調群中,. (b) 調群構成 (Tone Group Formation). I. 調群構成 (TGF):. 每個 XP 右邊界標註一個 #,. 除非該 XP 為附加語 (adjunct) 並 C-統制 (c-command) 其. 詞彙性主要語 (lexical32 head). 政 治 大. 立. (譯自 Chen, 1987: 113). 學 sit. n. Ch. engchi. er. io. al. II. XP 為 Y 的附著語, 如果 XP. y. Nat. ‧. ‧ 國. 其中 T = 本調; T’ = 變調 . i n U. v. i) 出現於 […XP…]YP 之中,且. ii) 並非一個被 Y 嚴格次範疇化 (strictly subcategorised). 的論元 (argument). III. A C-統制 (c-command) B,假如第一個支配 (dominate) A 的分支點. (branching node) 亦支配 B. (譯自 Chen 1987, 1992). ! 此規則中的「Lexical」⼀字為陳淵泉於 1992 年的⼿稿中新增 (⾒ (Chen 1992))。(此訊息參考⾃林若望 (1994)。) 32. !19.

(30) 於 (16a) 中,閩南語連續變調於單一調群中運作,變調規則 (TSR)「同時」作用 於調群內所有音節。除最後一音節讀本調,其餘音節都變調。故語流中,本調 的數量可代表調群的數量。而 (16b) 說明,調群等於一最大投射 XP33 ,且此 XP 不可為一 C-統制主要語的附加語。陳淵泉另提到,「X」為一詞類參數 (Categorial Variable),亦即「X」可代表各種詞類 (A, N, V, P 等) (Chen 1987)。. 陳淵泉的調群定義背後有兩基本概念:單位性 (Constituency) 及修飾性 (Modification)。故其定義的調群建立於三個前提上:(A) 無須區辨詞性 (Categorial Distinction),重視句法的成分層級34 (Categorial Hierarchy) 、(B) 須區辨論元. 政 治 大. (Argument) 和附加語兩種語法功能及 (C) 調群與句法分界 (Bracketing) 須互相對 應35。. 除解釋普遍的變調,陳淵泉發現,副詞 AdvP 為附加語,但調群定義無. ‧ 國. 學. 立. 法解釋其變調行為。因此特別討論副詞變調 (Chen, 1987: 6.2)。其依語法功能將. ‧. 副詞分成兩類:修飾句子的副詞 (S-Adv) 及修飾動詞的副詞 (V-Adv),本文以下. sit. y. Nat. 簡稱「句副詞」及「動副詞」。變調時,句副詞右端有一調群邊界 (Tone Group. n. al. er. io. Boundary, #),而動副詞因位於調群內部,其右端無調群邊界,如 (17):. Ch. engchi. ! 陳淵泉採⽤ X-bar 理論中的最⼤投射定義。 33 34 亦即 X-bar 理論中的 X0, X1, 及 Xmax三個階層。 ! 調群放置 # 標⽰右邊界 ( ] ),忽略左邊的句法分界 ( [ )。 35. !20. i n U. v.

(31) . (17) 副詞變調行為. 我]NP 加哉]Adv. 坐]V 這. 班. guá. ka-tsài. tsē tsit. pang ki . I. fortunately take Det CL. 機]NP]VP. (幸好我坐了這班飛機). plane.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副詞 (S-Adv). 這 个 囡仔]NP 骨 力]Adv 讀]V 冊]NP]VP tsit. ê. gín-á kut-la̍ t. Det CL child. tha̍ k -tsheh. 政 治 大. actively study book. 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副詞 (V-Adv). 學. ‧ 國. (這個孩子很勤勞唸書) . 由 (17) 可知,句副詞「加哉AdvP」(「幸好」之意) 獨立形成一調群,而動副詞. ‧. 「骨力AdvP」(意:勤勞地) 則與其所於的 VP 共同形成一調群。於句法特徵上,. y. Nat. 陳淵泉提出三個區辨方式:(A) 否定時,句副詞於語意否定的範圍之外,而動副. er. io. sit. 詞於範圍內36;(B) 句副詞可前置句首 (Proposing),動副詞則不可37;(C) 動副詞 C-統制實詞 (Lexical)38。本文將採取陳淵泉的論點來區別語料中的句副詞以及動. al. n. 副詞。. Ch. engchi. i n U. v. 根據調群定義,「阿媽上愛聽音樂」一句應劃分為 (18):. (18) 以調群構成劃分調群. 阿 媽]NP 上. 愛]AP 聽]V 音 樂]NP]VP. a -má siōng ài. (奶奶最愛聽音樂). thiann im -ga̍ k. grandma most love listen-to music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以 (17) 的例⼦說明:我「加哉」 [無坐這班機] ︔ 這个囡仔 [無「骨⼒」讀冊]。 (無bo為否定助動詞) !37 以 (17) 的例⼦說明:我「加哉」坐這班機 ︔ *「骨⼒」這个囡仔。 (*表⽰不合語法) 38 以 (17) 的例⼦說明:「加哉」對句法的 INFL 成分 C-統制︔「骨⼒」對其主要語「讀V」C-統制。. !21.

(32) 例子 (18) 中,「上愛AP」為動副詞,故其右端無調群邊界。此時句子 (18) 含兩 調群:1[阿媽]# 2[上愛聽音樂]#。調群邊界分別出現於 NP 與 VP 右端。. 遵循 SPE 傳統及上述幾位學者看法,句法投射 (Syntactic Projection) 內的 邊界符號 # 可界定出調群的範圍,因此調群被定義為兩個邊界符號 # 的區間範 圍 (Span)。調群定義可解釋多數的變調情形,但蕭宇超提出疑問,認為閩南語 中的調群若單純以句法來詮釋並無法盡善 (Hsiao 1991),討論詳見下節。. 2.4.2 間接指涉論 (Indirect Reference). 政 治 大. 支持間接指涉論的學者對調群的看法與持直接指涉觀點的學者相反。例. 立. 如,Inkelas 和 Zec (1990) 討論陳淵泉的調群構成 (見 (16b)),認為應以韻律單位. ‧ 國. 學. 來解釋調群。此外,陳淵泉 (Chen 2000) 參考林若望 (Lin 1994) 及蕭宇超 (Hsiao 1991, 1995) 的觀點,修訂調群規則,認為其為音韻詞組39,將討論回歸間接指涉. ‧. 的範疇內。持間接指涉論的主要學者為蕭宇超,其將調群以韻律觀點詮釋,認. Nat. er. io. sit. y. 為調群實為韻律單位,非句法單位。. 2.4.2.1 蕭宇超:⾳韻詞組 (Phonological Phrase). n. al. Ch. engchi. i n U. v. 蕭宇超以 Inkelas 和 Zec (1990: Introduction) 對調群的討論佐證,認為閩南 語的變調規則運作於韻律範域中,而非句法範域 (Hsiao 1991)。其從變調範域和 語法單位的不同步 (Non-Isomorphic, Mismatch) 證明,閩南語的調群並無法對應 句法單位,如 (19):. 39 陳淵泉對⾳韻詞組的參數定義為:{Right, Xmax}, Xmax not lexically governed (Chen 2000)。. !22.

(33) . (19) 調群與語法單位邊界不同步. 鳥. 鼠]NP 濟. 甲]C. 阮 某]NP 咇. 掣]VP]CP. (老鼠多到我老婆. niáu -tshí. tsuē kah. mouse. many COM my wife shiver.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gún bóo. 咇. phı̍ h-phı̍ h-tshuah#. 全身發抖). (Hsiao, 1991: 146). 政 治 大 [濟甲阮某] 非完整句法單位,其分屬 濟甲] 及 阮某] 立. 例句 (19) 中,共有三個調群 1[鳥鼠]# 2[濟甲阮某]# 3[咇咇掣]#。其中第二個調群 2. C. NP. 兩句法單位。蕭宇超. 藉此單位間的不一致指出韻律介面的重要性40。例如, (19) 若由韻律介面的觀. ‧ 國. 學. 點詮釋,第二個調群 2[濟甲阮某] 便可視為一完整韻律單位。因此,蕭宇超將調. ‧. 群重新定義為韻律單位,規範變調規則於韻律單位內運作。相關規則為 (20):. T → T’ / ___ ]ρ 其中 ρ = 韻律單位 (prosodic constituent) . sit. n. al. er. io. y. (20) 韻律聲調變化 (Prosodic Tone Alternation). Nat. Ch. engchi. i n U. v. (譯自 Hsiao, 1995: 68). (20) 指出,變調在韻律單位之內發生;換言之,韻律單位限制變調發生 的範圍。另外,蕭宇超指出,調群並不等由附著語 (Clitic) 界定。 其指出,一個 音韻詞組至少包含一個音詞 (Phonological Word);而一個音詞係包含一個實詞 (Content Word) 並選擇性地 (and / or) 加上一個或數個功能詞 (Function Word)。其 以代名詞 (Pronoun) 及分類詞 (Classifier) 為證,說明調群並不僅為兩個邊界符號 間的區間範圍 (Span),而需考慮單位內的功能詞 (代名詞及分類詞) 會產生附著 40 蕭宇超指出,⽂讀 (Literary Expression) 和俗諺 (Folk Proverb) 中,屬節律範域 (Metrical Domain) 的⾳步 (Foot) 也可界 定變調群組。此時語句有兩種變調⽅式,因為韻律範域與節律範域重疊並互相⼲擾。當變調違反⾳韻詞組的定義時, 調群等於節律範域: (1) # 出現於附加語 XP 右端 (例:窗邊 #⽉娘 #) 、 (2) # 未於非附加語 XP 的右端出現 (例:情深 # 似海 #) 及 (3) 調群邊界於 XP 內部出現 (例:報答 #恩情 #) 。 因此論⽂探討⼜語變調,暫省略不談。詳參蕭宇超⼀⽂ (Hsiao, 1991: 148-168, 174-183). !23.

(34) 語化 (Cliticization),其提出相關規則 (21) 解釋此現象。例如,不同於普通名詞, 代名詞附著語 (Pronominal Clitic) 無法獨立形成一音韻詞組 (Hsiao, 1995: 72),實 際例子如 (22) 所示:. (21) γ-附著語化 (γ-Cliticization). 一功能詞 γ不可往右附著 (Cliticize),倘若 (a) 和 (b) 為真:. (a) γ為一語法上具分支 (Branching) 的 XP 之主要語 (Head). (b) γ包含該 XP 最右側的音節. 立. 政 治 大. 我]NP 的]C]CP 罐. 頭]NP. ‧ y. kuàn-thâu. POSS. can-head. ___________________]#. n. al. er. 1S . io. sit. ê. Nat. guá. ‧ 國. (22) 傳統調群:附著語不可為音韻詞組. 學. (譯自 Hsiao, 1995: 82). Ch. engchi U. v ni. (Hsiao, 1995: 81). 例 (22) 中,雖「我NP」為一最大投射 NP,但因其在語法單位的分類上屬於一附 著語,無法與其後的三個音節形成一調群,故右端未出現調群邊界;而「我的 CP」則為名詞詞組「罐頭NP」的附加語,其右端亦未出現調群邊界。以此為証,. 可知調群除不可為附加語外,亦不可為一附著語。其重新制定閩南語調群的定 義後如 (23):. !24.

(35) . (23) 音韻詞組 (Phonological Phrase, ϕ). 音韻詞組 = < ]#, XP-a ^ -c>. 其中 -a = 非附加語 (non-adjunct), -c = 非附著語 (non-clitic). ] = 右邊界, ^ = 與. (譯自 Hsiao, 1995: 83). 根據 (20) 的定義,閩南語的變調於一韻律單位中運作;承襲邊界參數的概念, (23) 的規則則說明,閩南語的變調範域為音韻詞組 (ϕ),兩個音韻詞組邊界之間. 治 政 的區間範圍 (Span) 便為調群。而此音韻詞組以最大投射 大 XP 的右邊界定義,但 立 此 XP 不可為附加語及附著語 。. 41. ‧ 國. 學. 「阿媽上愛聽音樂」一句,若依照 (23) 的定義分析,預測的調群和陳淵泉. ‧. 的調群構成 (Chen 1987, 1992) 相同。唯此時調群不再為句法單位,屬於韻律單. sit. io. (24) 以音韻詞組劃分調群. n. al. er. y. Nat. 位中的音韻詞組,需表示成 (24):. 阿 媽]NP 上. engchi. 愛]AP 聽]V 音 樂]NP]VP. a -má siōng ài. Ch. i n U. v. (奶奶最愛聽音樂). thiann im -ga̍ k. grandma most love listen-to music . _______)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ϕ. 除韻律音韻學的詮釋,蕭宇超 (2000) 持非派生觀點,從優選理論角度討 論,認為調群為聲調制約 (Tonal Constraint) 與韻律制約 (Prosodic Constraint) 同時 作用的結果。其透過對應理論 (Correspondence Theory) 說明,語法為句法、韻律、 !41 蕭宇超對最⼤投射語的定義為:一主要語 (Head),以及所有其管轄 (Govern) 的單位。其⽂提到,雖然句法學家對於 最⼤投射語的範域有諸多看法,但⾳韻學家從「主要語—補語」間的關係著眼,衍⽣出此定義 (Hsiao, 1991: 144)。. !25.

(36) 音韻三層次間的對應,由此支持調群應以韻律介面解釋。其所提出的制約排序 為:Ident-T-R, *T2/D, AlignP-R >> Ident-T, AlignP-L, *ProsSt,為傳統調群所遵 循的制約排序。. (25) 為文獻整理,列出學者們採納的不同參數,由此亦可看出調群屬性. 有所轉換。. (25) 調群文獻整理. 學者. 政 治 大. 語法訊息參數. 立. 鄭良偉 區辨詞類 (NP, VP, S, Sentential AdvP). ‧ 國. 蕭宇超 最大投射 區辨附加語 區辨附著語. 句法單位 直接指涉 韻律單位 間接指涉. ‧. 互動論點. 學. 陳淵泉 最大投射 區辨附加語 C-統制. 音韻句法 調群屬性. 從直接指涉論到間接指涉論,調群起初被定義為句法單位,而後. y. Nat. io. sit. 轉為韻律單位。但調群形成並未悖離理論原則,仍參考句法訊息形成。本文延. n. al. er. 續此原則,以韻律單位定義年輕世代的「新調群」。並將蕭宇超所提出的音韻. Ch. i n U. v. 詞組 (23) (Hsiao, 1995: 83),視為「傳統調群」的定義,由此出發,比較「傳統. engchi. 調群」與「新調群」的異同。以下第三章介紹語料庫及呈現新調群的實例。. !26.

(37) 3. 語料庫分析 (Corpus Analysis). 3.1 語料庫 (Corpus). 本文於 2015 年 1 月建立一閩南語的口語語料庫,語料採自 11 位語者,. 每位語者各別念讀 273 句日常口語的句子。. 語者的年齡介於 20 至 2742 歲之間,含男性 4 人,女性 7 人。其原生地區 為台灣北部 (桃園、台北、基隆) ,教育程度皆為大學或研究所。為保持語者同. 政 治 大 不同區域之語者。語者們的閩南語程度皆可與他人進行簡單或流利的對話。. 立. 質性,排除原居於外地而後移居北部之語者;為保留語者異質性,選擇居住於. ‧ 國. 學 ‧. 3.2 新調群分析 (Tone Group Parsing). 傳統調群的邊界出現於音韻詞組右端,此音韻詞組於語法上可對應至一. y. Nat. sit. 最大投射 XP,且不可為附加語及附著語。但觀察語料庫發現,新調群的邊界可. n. al. er. io. 出現於 (1) 動詞主要語 V 及 (2) 附加語 QP 及 AdvP 右端。. Ch. 3.2.1 動詞主要語 (V-Head). engchi. i n U. v. VP 於傳統調群中被劃分為單一調群,亦即調群邊界僅於 VP 右端出現。 但新調群中,當動詞主要語 V 後為 NP 及 QP 時,主要語 V 的右端亦出現調群 邊界。. ! 以 2015 年初計算 42. !27.

(38) 3.2.1.1 V-NP 結構 (V-NP). V-NP 結構於傳統調群中,整個 VP 被劃分為一調群。然而,新調群中, V-NP 結構被劃分為兩調群,於主要語 V 及最大投射 VP 右端皆出現調群邊界 #, 如 (1):. (1). 阿. 媽]NP 上. a. -má. 愛]AP 聽]V. siōng ài. 音. thiann im. 樂]NP]VP (奶奶最愛聽音樂). -ga̍ k 43. 政 治 大. grandma. most love listen-to music. HH HL. MM ML HH. MM HL# ML HL. HH M . HH#. 深層調型. 學. MM M# 新調群. ‧. ‧ 國. 立. [-媽 -má]、[聽 thiann] 及 [-樂 -ga̍ k] 因位於調. sit. Nat. 2[上愛聽] 3[音樂]。依照規則,音節. y. 例 (1) 中,調群邊界出現於第一個 NP、V 及 VP 右端,共含三個調群:1[阿媽]. n. al. er. io. 群右邊界,故保留本調,分別讀為 [-媽 HH]、[聽 HH] 及 [-樂 M],其餘音節則 讀其相對應的變調。. Ch. engchi. i n U. v. 值得注意的是,例句 (1) 若以傳統調群的模式劃分,則只含兩調群 (參考 第二章例句 (15) 及 (18));V 與其右端的 NP 屬同一調群,亦即調群邊界僅位於 最大投射 VP 右端,而音節 [聽 thiann]V 因位於變調範域內部 (Domain-Internal) 須 讀成變調 [聽 MM]。但新調群中,因調群邊界位於主要語 V 的右端,故 [聽 thiann]V 的本調保留,讀作 [聽 HH]。另一主要語 V 右端出現調群邊界的例子列 於 (2):. !43 本⽂例句所使⽤的拼⾳為台羅拼⾳,⽤字參考⾃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詞辭典網站 (http://twblg.dict.edu.tw/ holodict_new/index.html)。. !28.

(39) . (2). 研. 究]V 選. 舉]NP]VP. gián -kiù suán -kí study. election. HH ML HL HL . 深層調型. HH ML# HH HL#. 新調群. 例 (2) 中,調群邊界出現於 V 及 VP 右端。其中,動詞末音節 [-究 kiù] 依照傳統. 治 政 大 調群讀法,應讀為變調 [-究 HL],而此處因調群右邊界出現於 V 右端,其讀為 立 本調 [-究 ML]。. ‧ 國. 學. 含 V-NP 結構的句子於語料庫中共有 1748 句,其中 VP 被劃分為兩調群. ‧. 者,有 531 句;VP 被劃分為單一調群者,有 1217 句。詳細數據整理為表 (3):. al. er. io. (3) 語料庫調群模式:V-NP 結構. sit. y. Nat. n. v i n C結構調群劃分統計 (a) V-NP hengchi U V NP] # V # NP] # VP. 句數. VP. 1217 (70%). (Token) (單一調群). 531 (30%). 總句數 1748 (100%). (兩調群). 由表 (3a) 可觀察,在不考慮音節數的前提下,年輕世代語者傾向將 V-NP. 結構劃分為單一調群,有 70% 的機率。. !29.

(40) (b) V 音節數分類統計 單音節 V V NP]VP #. V # NP]VP #. 總句數. 句數. 948 (90%). 102 (10%). 1050 (100%). (Token). (單一調群). (兩調群) 雙音節 V. V NP]VP #. V # NP]VP #. 總句數. 句數. 269 (39%). 429 (61%). 698 (100%). (Token). (單一調群). (兩調群). 政 治 大 根據表 (3b),可觀察調群的劃分受 V 的音節數影響。當 V 為單音節 立. ‧ 國. 學. (Monosyllabic) 時,無論後面的 NP 為幾音節,VP 被劃分為單一調群的比例較高 (90%);當 V 為雙音節 (Disyllabic) 時,無論後面的 NP 為幾音節,VP 被劃分為. ‧. 兩調群的比例皆較高 (61%)。於語料庫中,每位語者皆有將 VP 念讀為兩調群的. sit. y. Nat. 現象,此種調群的劃分於每位語者出現的機率無顯著差異 (見附錄 1-1)。. n. al. er. io. 3.2.1.2 V-QP 結構 (V-QP). Ch. engchi. i n U. v. 當動詞主要語 V 右端以量詞詞組 QP (Quantifier Phrase) 修飾時,V 右端亦 出現調群邊界,如 (4):. !30.

(41) . (4). 跳]V. 三. 尺]QP. tn̂ g. jump three meter. long. HH HH. M. ML# MM MM HL. 長]A]VP. thiàu sann kong -tshioh. ML. 公. LM. 深層調型. LM#. 新調群. 政 治 大. 如 (4) 所示,調群邊界出現於 V 及 VP 右端。主要語 V [跳 thiàu] 及 VP 末音節. 立. [長 tn̂ g] 因其右端的調群邊界 (#) 而讀成本調,分別為 [跳 ML] 及 [長 LM];而. ‧ 國. 學. (4) 的 VP 也因此被劃分為兩調群:1[跳] 2[三公尺長]。V-QP 結構若按傳統調群 定義劃分,則僅含單一調群,以 (4) 為例則為 1[跳三公尺長]。另一於 V 右端出. ‧. 現調群邊界的例句列於 (5):. sit. n. al. er. io. (5). y. Nat. 已. 經]AdvP 趖]V 半. 點. í. -king sô. engchi. Ch. i n U. v. 鐘]QP 久]A]VP (已經摸魚半小時久). puann tiám-tsing kú. already. linger half. hour. long. HH HH. LM. HL HH. HL. HL MM. LM# HL. ML. HH MM HL#. 深層調型 新調群. 例 (5) 中,亦有兩調群邊界,分別出現於 V 及 VP 右端。其中主要語 V [趖 sô] 於傳統調群中,因其右端無調群邊界,讀為變調 [趖 MM];而此處因調群邊界 出現於 V 右端,其讀為本調 [趖 LM]。. !31.

(42) . V-QP 結構的句子於語料庫中共計有 416 句,其中 VP 被劃分為兩調群者,. 有 91 句;而 VP 被劃分為單一調群者,有 325 句。詳細數據整理為表 (6):. (6) 語料庫調群模式:V-QP 結構. (a) V-QP 結構調群劃分統計 V QP]VP #. V # QP]VP #. 總句數. 句數. 325 (78%). 91 (22%). 416 (100%). (Token). (單一調群). (兩調群). 政 治 大 單音節 V. (b) V 音節數分類統計. V QP]VP #. V # QP]VP #. 總句數. 句數. 309 (82%). 69 (18%). 378 (100%). (Token). (單一調群). (兩調群). 學. 16 (42%). 22 (58%). n. al. V # QP]VP #. C h(單一調群) engchi. (Token). 總句數. sit. io. 句數. V QP]VP #. er. Nat. 雙音節 V. y. ‧. ‧ 國. 立. 38 (100%). iv n (兩調群) U. 由表 (6a) 可知,年輕世代語者傾向將 V-QP 結構劃分為單一調群,亦即於 V-QP 結構中,有 78% 的機率形成傳統調群的劃分方式。而觀察表 (6b),V-QP 結構的 調群劃分受 V 的音節數影響。當 V 為單音節時,V 後出現調群邊界的機率僅有 18%,顯示年輕語者避免讓單音節的動詞形成一調群;當 V 為雙音節時,V 後 出現調群邊界的機率則高達 58%。語料庫中,每位語者皆有將 VP 劃分為兩調 群的情況,年紀較長及較輕的語者較易觀察到此現象 (見附錄 1-2)。. !32.

(43) 3.2.2 附加語 XP (Adjunct XP). 3.2.2.1 QP-A 結構 (QP-A). 閩南語中,分類詞 (Classifier, CL) 屬於量詞 (Measure Word) 的一類 (Chao 1968)44。量詞與分類詞雖在語法結構上有共通性,但兩者功能不同 (田意民,曾. 志朗,洪蘭,2002)45。. 就量詞的分類而言,楊秀芳 (1991: 203-210) 將量詞分為個體量詞(如: 「張」、「口」、「隻」、「間」)、容器量詞 (如:「盒」、「箱」、「包」、. 政 治 大. 「盆」)、標準量詞 (如:「尺」、「斤」、「升」、「分」、「月」、「年」)、. 立. 群體量詞 (如:「雙」、「打」、「對」、「列」)、不定量詞 (如:「點」、. ‧ 國. 學. 「些」)、分類量詞 (如:「種」、「款」、「門」、「類」)、暫時量詞 (如: 「身軀」、「腹肚」) 及動作量詞 (如:「聲」、「步」、「喙」、「目」)。本. ‧. 文調查發現,年輕世代的閩南語僅在標準量詞右端出現調群邊界。. y. Nat. 標準量詞 (Quantifier) 係指用以度量衡、量測時間以及錢幣單位的詞。其. io. sit. n. al. er. 中「月」、「點」及「分」若前加數詞,指時間點,如:「四月」、「三點」、. Ch. i n U. v. 「十分」;若加名詞,則指時間的量。另外,「年」和「日」作為量詞時,不. engchi. 加名詞亦可指時間的量,如:「三年」和「五日」(楊秀芳, 1991: 207)。 . 本文調查發現,分類詞與量詞的變調行為一致,其右端的調群邊界皆具 語言變異的現象,故本文將兩者歸為同一類。但在語法結構上,分類詞右端無 法接形容詞修飾,而標準量詞右端則可加上形容詞作為其修飾語。. !44 趙元任認為分類詞為量詞(或稱量度詞)的⼀種,兩者最⼤差異在於「個體計量」的功能。其⽂中將分類詞稱為 「個體量詞」 (Chao 1968)。 !45 分類詞與量詞在語法結構上有共通性,皆可出現於指⽰詞/數詞與名詞之間。但兩者的功能上有差異:分類詞將名詞 分類,⽽量詞則⽤於表達名詞的度量⽅式。此外,分類詞須依名詞的特徵決定,且此關係永遠存在 (如:⼀張紙 & *⼀ 尾紙)︔相對⽽⾔,量詞則較無限制 (如:三⽄⽶ & 三⽄⾁)。(⽥意民,曾志朗,洪蘭 2002). !33.

(44) . 就結構而言,台灣閩南語中,用以衡量單位的形容詞 (Adj),常加於標準 量詞 (Quntifier) 右端,用於估計數量,形成內部為 QP-A 結構的 AP [[. ]QP[. ]A]AP。而此 AP 亦可拿來修飾動詞46,形容動作所持續的時間或移動. 的距離。而 QP-A 結構於傳統調群中,調群邊界僅出現於最大投射 AP 右端,但 於新調群中,邊界除出現於 AP 右端,亦出現於 QP 右端,如 (7):. (7). 爸. 爸]NP 駛]V 車]NP]VP 駛]V 半. sai puann-kang ku . 政 治 大 drive half day long . father. drive car. ML ML. HL. HH. HL. HH M#. HH. HH#. HH HL. ‧ 國. 立. ML. HH. HL . HH# HL# . 深層調型. 新調群. ‧. sai. 學. pah-pah. tshia. 工]QP 久]A]AdjP]VP (爸爸開車開了半天). sit. y. Nat. 於例 (7) 中,「半工QP」屬 「半工久AdjP」中的附加語,修飾其主要語「久A」;. io. er. 而「半工久AdjP」則為動詞「駛V」的補語 (Complement)。例句 (7) 的第一個 NP、. al. 第一個 VP、QP 及第二個 VP 分別對應至四個調群:1[爸爸] 2[駛車] 3[駛半工]. n. v i n Ch [久]。其中,位於調群邊界前的音節讀本調,分別讀為 [爸 M]、[車 HH]、[工 engchi U. 4. HH] 及 [久 HL],而其餘音節讀變調。同樣地,和傳統調群相比,新調群的 QP 右端出現一調群邊界,故同樣結構的句子於新調群中被劃分出多一個調群。另 一例 QP 右端出現邊界的例句列於 (8):. 46 楊秀芳 (1991) 以「等半⼯AP」(意:等半天) 為例,說明「半⼯QP」為動詞「等V」的賓語。. !34.

(45) . (8). 八. 十. peh. tsa̍ p gōo. eighty. 五. 公. 斤]QP 重]A]AdjP. kong -kin. -five kilogram. tāng weight. M. H. MM HH HH MM. 深層調型. H. M. ML MM HH# MM# . 新調群. 例 (8) 中,調群邊界出現於 QP 及 AP 右端。其中,QP 末音節 [斤 -kin] 在傳統調. 政 治 大. 群中,因其右端並無調群邊界,讀為變調 [斤 MM]。而此處因調群邊界出現於. 立. QP 右端,其讀為本調 [斤 HH]。. ‧ 國. 學. 含 QP-A 結構的句子於語料庫中共計有 343 句,其中 AP 被劃分為兩調群. ‧. 者,有 194 句;被劃分為單一調群者,有 149 句。詳細數據整理為表 (9):. sit. y. Nat. n. al. er. (9) 語料庫調群模式:QP-A 結構. io. Ch. (a) QP-A 結構調群劃分統計. engchi. QP A]AP #. i n U. v. QP # A]AP #. 總句數. 句數. 149 (43%). 194 (57%) 343 (100%). (Token). (單一調群). (兩調群). 由表 (9a) 可知,新調群於劃分 QP-A 結構時,有 57% 的機率將 AP 劃分 為兩個調群,亦即有超過一半的機率與傳統調群的劃分相同。. !35.

(46) (b) QP 音節數分類統計 雙音節 QP QP A]AP #. QP # A]AP #. 總句數. 句數. 26 (70%). 11 (30%). 37 (100%). (Token). (單一調群). (兩調群) 三音節 QP. QP A]AP #. QP # A]AP #. 總句數. 句數. 123 (40%). 183 (60%). 306 (100%). (Token). (單一調群). (兩調群). 政 治 大 但觀察 (9b) 則發現,QP 的音節數影響調群劃分:當 QP 為雙音節時,AP 有較 立. ‧ 國. 學. 高機率 (70%) 被劃分為單一調群;當 QP 為三音節 (Trisyllabic) 時, AP 則是有較 高機率 (60%) 被劃分為兩調群。但整體而言,表 (9a) 顯示,AP 大部分時候. ‧. (57%) 被劃分為兩調群,而於語料庫中,此劃分模式於各年紀的語者皆可觀察. sit. y. Nat. 到 (見附錄 1-3)。. n. al. er. io. 3.2.2.2 AdvP-V 結構 (AdvP-V). Ch. engchi. i n U. v. 依照傳統調群的定義,若 XP 為附加語,其右端不可出現調群邊界 (Hsiao, 1991, 1995)。另外,陳淵泉對副詞的討論提及,句副詞 (Sentential Adverb) 單獨成為一調群,而動副詞 (Verb-Phrase Adverb) 則與 VP 形成一調群 (Chen 1987:. 6.2),故動副詞右端無調群邊界。本文綜合此兩點觀察討論新調群。. 新調群中,動副詞 AdvP 為修飾動詞的附加語,其右端卻出現調群邊界 (#),如例 (10) 中的「頇顢AdvP」:. !36.

(47) . (10). 阿 a. 兄]NP 實 在. 頇. 顢]AdvP 交]V 女. -hiann sı̍ t -tsāi hân -bān. brother. indeed. HH HH. H. kau lú. maladroit. 朋. 友]NP]VP (哥哥在交女友. pîng -iú . 方面很遲鈍). make girl-friend. MM HH MM. HH HL. MM HH# ML ML MM MM#. MM HL . MM HH MM HL#. 深層調型. 新調群. 例句 (10) 中,調群邊界出現於第一個 NP、AdvP 及 VP 右端,其共含三個調群:. 政 治 大. 1[阿兄] 2[實在頇顢] 3[交女朋友]。同樣地,調群末端音節讀本調,分別讀成. 立. [兄. HH]、[顢 MM] 和 [友 HL]。其中 AdvP 末音節 [顢 -bān] 於傳統調群中,因其位. ‧ 國. 學. 於 VP 內部,應讀成變調 [顢 ML],但此處 AdvP 右端出現調群邊界,故其保留. ‧. y. m̄. -thang. 別. 人]NP]VP . n. al. 拖]V. khan-thua. Ch. pa̍ t -lâng. engchi. sit. 通]AdvP 牽. io. 毋. (別連累他人). er. (11). Nat. 本調,讀作 [顢 MM]。另一 AdvP 右端出現調群邊界的例子列於 (11):. i n U. v. don’t. implicate. people. MM HH. HH HH. ML LM. 深層調型. MM HH#. MM MM. ML LM#. 新調群. 例 (11) 中,調群邊界出現於 AdvP 及 VP 右端。其中 AdvP 末音節 [拖 -thua] 於 傳統調群中,因其右端並無調群邊界,應讀為變調 [拖 MM]。而此處因調群邊 界出現於 AdvP 右端,其讀為本調 [拖 HH]。. !37.

(48) 含 AdvP-V 結構的句子於語料庫中共計有 1763 句,其中 VP 被劃分為兩. 調群者,有 451 句;被劃分為單一調群者,有 1312 句。詳細數據整理為 (12):. (12) 語料庫調群模式:AdvP-V 結構. (a) AdvP-V 結構調群劃分統計 AdvP V]VP #. AdvP # V]VP #. 總句數. 句數. 1312 (74%). 451 (26%). 1763 (100%). (Token). (單一調群). (兩調群). 學. ‧ 國. 政 治 大 (b) AdvP 音節數分類統計 立 單音節 AdvP AdvP # V]VP #. 總句數. 句數. 691 (99.9%). 1 (0.1%). 692 (100%). (Token). (單一調群). (兩調群) 雙音節 AdvP. n. (Token). AdvP # V]VP #. 621 (58%). 450 (42%). Ch. er. io. al. AdvP V]VP #. sit. Nat. 句數. y. ‧. AdvP V]VP #. i n U. v. 總句數. 1071 (100%). i e n g c h(兩調群). (單一調群). 由表 (12a) 可知,新調群於劃分 AdvP-V 結構時,有 74% 的機率將整個 VP 劃分 為單一調群。觀察表 (12b) 可知,在 AdvP-V 結構中,調群劃分與 AdvP 的音節 數相關:當 AdvP 為單音節時,VP 幾乎全部 (99.9%) 被劃分為單一調群;當 AdvP 為雙音節時,VP 則是有一半以上的機率 (58%) 被劃分為單一調群。顯示 年輕世代的語者避免將單音節的 AdvP 視為一調群。而語料庫中,此劃分方式 於各年紀的語者平均分佈 (見附錄 1-4)。. !38.

(49) 3.2.3 新調群:定義及⼩結 (TG Definition and Summary). 解釋新調群時,無論是以句法角度出發的調群構成 (第二章 (16b)) 或以韻 律單位音韻詞組定義 (第二章 (23)) 皆無法解釋新調群,因傳統調群的右邊界僅 出現於最大投射 XP 右端,其內部的其他投射及主要語 X 右端並不允許出現調 群邊界。此定義與新調群有明顯出入,此節對調群重新定義。. 本文認為,新調群仍等於音韻詞組,惟音韻詞組的本質與傳統調群不同。 修改傳統調群的規則後,新調群的音韻詞組對應至新的句法單位,如 (13):. 政 治 大 (13) 新調群規則:音韻詞組 (ϕ). 立. ‧ 國. 其中 -c = 非附著語, ] = 右邊界. 學. 音韻詞組 = < ]# X, XP-c >. ‧. 重新定義後,新調群的右邊界仍可與音韻詞組 ϕ 右邊界對齊,但音韻詞組參考. sit. y. Nat. 的句法訊息和傳統調群不同。音韻詞組 ϕ 可對應至句法單位 X 及 XP,而 XP 可. io. er. 為一般最大投射 (Xmax) 及附加語投射 (XP-Adjunct),但不可為附著語投射 (XPClitic)。同傳統調群,新調群中,當 XP 為附著語時,其右端不可出現調群邊界,. al. n. 如 (14):. Ch. engchi. i n U. v. (14) 新調群:附著語不可為調群. 阿母]NP]你]NP毋 免]AdvP 煩惱]V. 我]NP]VP (媽媽你不用擔心我). a-bú. guá. lí. m̄ -bián. huân-ló. Neg . worry.about 1S. mother 2S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調群. !39.

(50) 例句 (14) 中,「你NP」為一 XP,但因其為附著語,右端不可出現調群邊界;因 此,「你NP」與其後的五個音節共同形成一調群 TG[你毋免煩惱我],其亦產生變 調。. 根據此節分析,本文以三個角度詮釋年輕世代的新調群:(A) 調群數量, (B) 調群範圍 (Span) 大小 及 (C) 本調數量。. 若以語句中,調群所含數量而言,相較於文獻記載,年輕世代的語句中 包含較多調群;亦即同樣的句子,於年輕世代的閩南語中,被劃分為較多調群。 若以調群的大小而言,則與文獻所記語料相較,年輕世代的變調運作於較小的. 政 治 大. 範域 (Smaller Domain) 中。另因調群的末音節必讀本調,我們亦可解釋,同樣語. 立. 句於年輕世代的閩南語中,可觀察到至少多一個本調音節出現。以上詮釋可以. ‧. ‧ 國. 學. 1[S. S. 1[S. B#]. S = 變調 (Sandhi Tone), B = 本調 (Base Tone). io. al. B#]. n. 2[S. 2[S. S S B#]. 傳統調群. 3[S. S S B#]. 新調群. Ch. engchi. er. S B#]. y. (15) 傳統調群與新調群區別. Nat. sit. (15) 表示:. i n U. v. 例 (15) 為假設同樣的句子於傳統調群及新調群被劃分的情況。其顯示,當傳統 調群的句中含兩調群時,新調群含三個調群;而傳統調群的句中僅含兩個本調 音節,新調群則包含三個本調音節。此外,與傳統調群相比,新調群劃分所涵 蓋的範圍較小;例如,傳統調群的第一個調群 1[S S S B#] 包含四個音節,而新. 調群的第一個調群 1[S B#] 則只包含兩個音節。. 以下整理例句作為各結構的代表例句。見表 (16): . !40.

(51) (16) 新調群例句. 結構 V # NP. 新調群劃分 欣賞 # 電影#. 偷提 # 物件#是一件#有夠夭壽#e代誌# (偷拿東西是很要不得的事). 愛講話#使弄 # 別人#e感情#. (愛說話挑撥他人感情). 我真同情 # 無錢#讀冊#e人# V # QP. (我很同情沒錢可讀書的人). 洗身軀洗 # 一點鐘久#. (洗澡洗了一個鐘頭久). 跳 # 三公尺遠#. 政 治 大. 已經盧 # 半點鐘久#. 立 講電話#已經講五點鐘 # 久#啊 放 # 兩禮拜久#. QP # A. 過年#放假#連紲#放兩禮拜 # 久#. (已經無理取鬧半小時了). ((放假)放兩個禮拜久) (講電話已講五個鐘頭久了). 學. ‧ 國. (過年放假連續放兩個禮拜久). 隔壁#阿姨#e喙#有八公分 # 闊#. (他比賽時跳三公尺高). ‧. 伊比賽#e時#跳三公尺 # 懸#. (隔壁阿姨的嘴巴有八公分寬). Nat. io. 伊挑工 # 使弄#咱e友情#. (他故意挑撥我們的友情). n. al. 他比賽 #時#有夠認真 # 走#e. Ch. (媽媽竟然打爸爸). sit. y. AdvP # V 阿母# 竟然 # 打阿爸#. er. engchi. 大聲 # 嚷#足無禮貌#e. !41. i n U. v. (他比賽時實於非常認真跑). (大聲喊叫是非常沒禮貌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Colors are OK, but details (intensity high- frequency) are blurred.. Gamma on

• Colors are OK, but details (intensity high- frequency) are blurred.. Gamma on

• Fredo Durand, Julie Dorsey, Fast Bilateral Filtering for the Display of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SIGGRAPH 2002. • Erik Reinhard, Michael Stark, Peter

• Patrick Ledda, Alan Chalmers, Tom Troscianko, Helge Seetzen, Evaluation of Tone Mapping Operators using a High Dynamic Range Display,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L1:add eax,C_minutesInDay ; totalMinutes+=minutesInDay call WriteString ; display str1 (offset in EDX) call WriteInt ; display totalMinutes (EAX) call Crlf. inc days

臺大機構典藏NTU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二 Repository, http://ntur.lib.ntu.edu.tw) 經驗與協助推 動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 (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Key words: Compressible two-phase flow, Five-equation model, Interface sharpening, THINC reconstruction, Mie-Gr¨ uneisen equation of state, Semi-discrete wave propagation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