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的再省思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的再省思"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59(Nov ’06)1-15 ISSN 1023-2125

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的再省思

Rethinking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吳 明 德

Ming-Der Wu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mail: mdwu@ntu.edu.tw

【摘要 Abstract】

大學圖書館必須有足夠的經費才能建立適當的館藏資源,以支援教學及研究需求。但近年來大部份 圖書館都面臨經費不足以及圖書資料費用上漲的問題,電子資源越來越多也對館藏發展造成影響。在這 種情形下,大學圖書館採取減少圖書經費、刪訂紙本期刊、加強館際互借及文獻傳遞服務、參與館際合 作組織、建立合作館藏發展計畫等等措施。本文引用國內外相關數據探討這些措施,指出這些措施雖然 解決了館藏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但也產生另一些新的問題。圖書館不應忽略館藏發展最核心的工作--選擇,尤其要做好電子資源的選擇。館際間資源共享固然要加強,但也必須提昇彼此支援的能力。館員 更要充實對本身館藏的瞭解,才能使館藏充分為讀者所利用。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facing challenges i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due to shrinking budgets, the rising costs of materials, and the growth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Several methods of preserving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clude reducing expenditures for monographs, canceling print periodical subscriptions, enhancing interlibrary loan and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s, participating in library consortia, and establishing cooperativ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rograms. This paper cites related statistics data to discuss these methods. The paper also indicates that certain solutions may bring about new problems. Librarians need to rethink these issues in terms of

ownership and access. In addition, librarians should not neglect the responsibility of selection, which makes up the core work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collection demonstrates the expertise and specialization of the librarian profession.

關鍵詞 Keyword

電子資源 館藏發展 合作館藏發展 資源共享

(2)

壹、前言

數位時代的來臨,對於圖書館館藏發展造成很 大的影響。許多大學圖書館從原先以紙本為主的館 藏轉變為以電子資源為優勢的館藏,在館藏發展政 策方面必須要做一些調整。電子資源數量日益增 多、圖書期刊價格也不斷上漲,對於經費不足但又 必須購買大量圖書資料的大學圖書館來說,真是陷 入困難的處境。紙本資料利於保存,但電子資源受 到讀者歡迎,二者之間的取捨也令圖書館面臨抉 擇。再者,電子資源及網路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 的資料可以透過網路免費取得、或是透過文獻傳遞 服務機構迅速取得,以「取得」(Access)代替「收 藏」(Ownership)的館藏觀念也不斷地被提起,但爭 論亦是不少。(吳明德,民 87) 電子資源為圖書館帶來方便,但背後卻仍有些 待解決的問題存在。Morey (2004)認為電子資源的 取得帶來著作權、使用權、過刊檢索的相關議題, 著作權法和使用權協議通常限制館際合作時電子 資源的使用,此外,較舊的電子資源通常在一段時 間後就無法取得。當然,電子資源帶來的問題絕不 僅於此。圖書館對電子資源通常只有使用權而不是 擁有權,對於重視資源保存的圖書館來說,即是一 項難以解決的問題。不同電子資源的計價方式往往 不同,圖書館也要以談判方式取得最佳的採購模 式,談判及簽約都會造成圖書館額外的負擔。以包 裹(Package)方式訂購,也使得圖書館無法像傳統選 擇圖書資料一樣以單件(Item)來選擇電子資源。 大學圖書館為了因應電子資源費用高漲以及 經費縮減的困境,採取了一些措施。例如,Younger ( 2002)提到有些圖書館開始刪訂紙本期刊,而改以 提升文獻傳遞的使用來滿足資訊需求。Lee (2000) 也提到以借閱代替購買的模式,另一方面,許多學 術圖書館探討共同採購學術性資源的合作模式。雖 然多年來大學圖書館已有許多館際合作的經驗,但 電子資源的特性及其採購方式與紙本資料有相當 差異,圖書館在電子資源的合作館藏發展方面必須 不斷摸索調整。 參與電子資源聯盟共同採購是一個有效的方 式。聯盟成功的理由在於可取得資源較低的價格、 提供小館核心資料及該館無法提供的昂貴資源。 (Genoni & Jones, 2004)但是共同採購電子資源也 可能使得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重疊性增加,因為聯合 採購造成各館購買相同的電子資源,如此會使館際 之間的合作或資源共享產生困難。Snyder(2004)指 出,當圖書館提出各自的期望與需要時,聯盟要滿 足個別圖書館的目標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 Perrault (1994)提到,由於採購的圖書減少, 圖書館界開始懷疑資源分享是不是確實可以解決 圖書館館藏缺乏讀者所需資料的問題,一個更令人 關心的問題是,是否當前圖書館的採訪計劃確實有 採 訪 到 適 當 的 主 題 領 域 資 料 來 支 援 研 究 。 Haar(2003)認為有系統、採分散式任務工作為特色 的合作館藏發展仍然不多,大部分合作計畫主要是 專注在區域研究。Genoni & Jones (2004)認為合作 模式的典範從分散式收藏轉為分享使用權,不可避 免使得館藏之間異質性變成同質性,館藏資源重疊 性高。經費用於電子資源,犧牲了紙本期刊及圖書 的經費,聯盟的各個圖書館擁有可供借閱或複印的 獨一館藏減少。雖然合作館藏發展是圖書館界的共 識,長久以來也在推動許多合作計畫,但詹麗萍(民 94)指出,合作館藏發展到目前為止在圖書館資源 共享活動中並未占有重要地位,並無顯著成就,電 子資源蓬勃發展,雖然圖書館盛行以聯盟方式採 購,但資源共享反而比以前更不容易。

貳、圖書館採取的因應措施

從上述可知,電子資源的興起,使得圖書館館 藏發展面臨許多挑戰,圖書館必須調整館藏發展政 策,並採取相關措施來因應這些挑戰,主要包括:

(3)

減少紙本圖書經費、刪訂紙本期刊、加強館際互借 及文獻傳遞服務、參與館際合作組織或聯盟、建立 合作館藏發展計畫。上述措施是否真能解決大學圖 書館館藏發展面臨的問題?還是在解決問題的同 時又產生一些新的問題?圖書館對於館藏發展是 否應該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想法、新的方向?這 些都是值得探討的議題,本文擬援用一些與館藏發 展有關的數據來探討這些議題。

一、減少紙本圖書經費

近年來,期刊及電子資源的龐大費用不斷壓縮 紙本圖書的經費。在網路時代,取用便利也往往成 為選擇資訊的第一考量。因此,當大學圖書館經費 拮据時,紙本圖書經費的刪減是不可避免的事。以 美國為例,近年來研究型大學圖書館購買紙本圖書 的平均經費雖然逐年稍有增加(見表一),但平均購 買紙本圖書的冊數確是逐年下滑(見表二)。 表一:美國研究型大學圖書館平均購買圖書經費 年份 平均購買圖書經費(NT$) 2002 71,511,616 2003 72,222,464 2004 75,120,640 資料來源:ARL Statistics。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14 日。網址: http://www.arl.org/stats/arlstat/index.html (本研究整理) 表二:美國研究型大學圖書館購買圖書數量 年份 平均購買圖書數量 2002 42,013 2003 41,835 2004 40,492 資料來源:ARL Statistics。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10 日。網址: http://www.arl.org/stats/arlstat/index.html (本研究整理) 雖然許多人預期圖書館儘管人數逐漸減少,因 此借書的人次也會隨之遞減。但是,讀者對紙本圖 書的需求是否已經減少?圖書館圖書的流通量是 否已減少?從美國研究型大學圖書館的平均流通 量來看,讀者借閱圖書的數量其實是逐年增加的 (見表三)。

(4)

表三:美國研究型大學圖書館圖書流通數量 年份 平均流通量 2002 666,034 2003 678,271 2004 699,883 資料來源:ARL Statistics。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10 日。網址: http://www.arl.org/stats/arlstat/index.html (本研究整理) 從館際互借(紙本圖書)的數量來看,也是持續 增加。美國研究型大學圖書館平均館際互借的數 量,從 2002 年到 2004 年逐年增加(見表四)。以我 國的情形來看,從 2003 年到 2004 年,館際互借圖 書的數量也是增加的(見表五)。 表四:美國研究型大學圖書館圖書館際互借數量 年份 平均館際互借數量 2002 24,999 2003 26,181 2004 27,477 資料來源:ARL Statistics。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10 日。網址: http://www.arl.org/stats/arlstat/index.html (本研究整理) 表五:我國圖書館際互借及資料複印數量 資料複印總數 國內圖書館 借書總數 國外圖書館 借書總數 所有申請件總數 2003 212,470 28,728 0 241,198 2004 185,638 31,122 180 216,940 資料來源: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民 94)。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北部分區業務討論會。 台北市: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北部分區委員會。 也有人認為紙本的出版量會逐年減少,但事實 並非如此。印刷技術的進步,從編排至印刷,以往 費時製作的紙本,現今所需時間大幅縮短,因此紙 本圖書的出版比以前更為容易。電子資源出版數量 的增加並不意味紙本圖書出版量的減少。近年來, 美國及我國的圖書出版量仍然逐年持續增加(見表 六、表七)。(註:表七所示數據來自全國新書資訊 網刊載之「各年度書目資料筆數統計」,係指申請 ISBN 之筆數)

(5)

表六:美國圖書出版量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種數 122,108 141,703 147,120 171,061 181,199 資料來源:Bookwire . U.S. book production.。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10 日。

網址:http://www.bookwire.com/bookwire/decadebookproduction.html 表七:我國申請 ISBN 書目資料筆數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種數 38,578 40,060 42,849 43,428 44,815 資料來源:「各年度書目資料筆數統計」,國家圖書館全國新書資訊網。上網日期: 民 95 年 1 月 10 日。網址:http://lib.ncl.edu.tw/isbn/index.htm 圖書出版量持續增加,讀者借閱圖書的數量逐 年增加,館際互借圖書的數量也在成長,但大學圖 書館購買紙本圖書的數量卻逐年減少。這樣的作法 是否符合讀者的需求?圖書館如何解決?購買電 子書是否可以解決? 大學圖書館熱衷電子書是股潮流,在漸少紙本 圖書購買的同時,有些大學圖書館似乎想以電子書 來代替紙本圖書。但是電子書可以代替紙本圖書 嗎?先就電子書的數量來看,以國內圖書館購置最 多的電子書 NetLibrary 為例,總數約九萬種,我國 圖書館購置者為其中的五萬種左右。因為經費減少 而未被購買的紙本圖書,可以這五萬種電子書可以 替代嗎?顯然並非如此,因為並非所有的紙本圖書 都會以電子書的型式出版,電子書也不像紙本圖書 一樣隨時出版隨時可以購買。電子書受讀者歡迎 嗎?吳明德(民 92)的研究指出,超過六成的大學生 及研究生認為電子書滿足需求的程度低於百分之 六十。另外,OhioLINK 的例子顯示(見表八),在 2004 年,該聯盟電子書最高的使用次數是 510 次, 整體平均每本電子書被使用 11.5 次,這些數字看 起來可以接受,但如果以 OhioLINK 擁有會員 85 個圖書館來看,則個別圖書館電子書的使用情形並 不理想。雖然電子書有其便利性,但仍有一些使用 上的不便及限制,例如,電子書篇幅較長,不適於 網上閱讀、與紙本圖書比較,借期較短;電子書價 格雖較便宜,除非以買斷方式訂購,圖書館僅有使 用權,當停止購買時即不能使用。圖書館欲以電子 書替代紙本圖書是否適當,恐怕需要進一步探討。 表八:OhioLINK E-Book 使用次數 年 份 使 用 2002 2003 2004 高度使用 671 460 510 中度使用 5 5 6 平均使用 8.9 9.5 11.5 資料來源:OhioLINK. Snapshot。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10 日。網址: http://www.ohiolink.edu/about/publications.html (本研究整理)

(6)

當大學圖書館減少紙本圖書經費時,紙本圖書 的選擇就變得非常重要。圖書館及拮据的經費無法 滿足讀者推薦的需求,因此圖書館就不會依賴讀者 的推薦。專家推薦的圖書,尤其是標準書目推薦的 圖書可能就是圖書館最主要的選擇來源。以英文圖 書為例,Choice 是許多大學圖書館選書時重要的 選書工具,也是許多圖書館據以建立核心館藏的依 據。當大部份圖書館都採用同樣的選書工具時,館 際間圖書的重疊性必然增加。如果大學圖書館持續 減少紙本圖書經費,各館紙本圖書重疊的比例也將 隨著增加,則各館可以互享的紙本圖書就會降低。

二、刪訂紙本期刊

當圖書館訂購的電子期刊越來越多,在經費不 足的情況下,紙本期刊的刪訂也是必然的趨勢。電 子期刊的訂購原先是附屬於紙本期刊的訂購,亦即 必須訂購紙本期刊才能免費使用電子期刊,或是額 外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才能使用電子期刊,而目前 大部份的電子期刊都能單獨訂購。由於電子期刊的 使用便利,紙本期刊的使用量明顯減少,因此,圖 書館刪訂紙本期刊似乎比較不會引起讀者的反 對。但是,並非所有的讀者都同意圖書館刪訂紙本 期刊。吳雅慧(民 91)的研究即指出,人文學科研究 生與電資學院研究生對於紙本期刊及電子期刊的 使用情形及看法有顯著的差異。當被問及期刊同時 擁有電子版及紙本時,絕大部份的電資學院研究生 會選擇電子版,但只有不到一半的文學院研究生會 選擇電子版。在撰寫報告或論文時,引用電子期刊 比例超過 80%者,電資學院研究生約有 60%,而 文學院研究生只有 5%左右,當被問到是否希望紙 本期刊被電子期刊取代,將近 85%的文學院研究 生表示不希望或非常不希望紙本期刊被電子期刊 取代,也有超過 50%電資學院的研究生表示同樣 的看法。由此可知,大學圖書館在做紙本期刊刪訂 的決策時,學科的差異性是應該納入考慮的因素。 圖書館通常會從品質及使用情形等因素來決 定刪訂哪些紙本期刊。未被索引摘要收錄、未被標 準書目收錄、引用次數少、使用情形不佳的期刊往 往是優先被考慮刪訂的對象。另一方面,圖書館也 常依據所謂的核心期刊清單來刪訂期刊。核心期刊 有一定的品質,圖書館保留核心期刊也能夠滿足讀 者的基本需求,但是,如果各館在刪訂紙本期刊時 都保留同樣的核心期刊,則紙本期刊的重疊性即會 提高,而影響了館際間期刊資源的相互支援。 目前圖書館訂購的許多電子期刊都以包裹 (Package)方式訂購,換句話說,圖書館是一次選擇 數十、數百、甚至上千種期刊,而無法像紙本期刊 一樣一種一種單獨選擇,這樣的選擇方式顯然不符 合圖書資料的選擇原則。在同一包裹中的電子期刊 並非全部都是圖書館所需要,即使其中有百分之 十、百分之廿、或百分之卅的期刊不符圖書館選擇 標準,圖書館可能都會勉強訂購,這樣的情形在紙 本期刊是不太可能發生的。另外,圖書館通常都會 訂購若干電子期刊包裹,但有些期刊會同時被不同 的包裹收錄,等於圖書館重複付費,這些情形都造 成圖書館經費的浪費。再者,在續訂的時候,有些 出版社或代理商不允許或僅允許圖書館做很小幅 度的刪訂,這些限制都會造成期刊館藏發展的困 擾。

三、加強館際互借及文獻傳遞服務

大學圖書館透過館際互借及文獻傳遞服務,可 以達到資源共享、彌補各館館藏不足的情形。上述 表四表五之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及美國大學圖書館 的館際互借數量近年來明顯地增加。但是,這些數 據並不能推論大學圖書館的讀者都會利用館際互 借或文獻傳遞服務來滿足資訊需求。事實上,使用 這些服務的讀者僅佔少數。Bancroft, Croft, Speth & Phillips(1998)的研究顯示,在大學圖書館所提供的 眾多服務中,讀者使用館際互借的比例最少。圖書

(7)

館界都認為 OhioLINK 是館際合作的模範,該聯盟 的運作模式成為其他圖書館聯盟效法的對象。但是 各館之館際互借數量佔流通量比例並不高,舉例而 言,Ohio University 館際互借數量佔該館流通量的 12.92%,Ohio State University 館際借閱量佔該館流

通量的 4.43%。但是即使像 OhioLINK 館際互借流 通數量很高,從統計數據顯示,絕大部份讀者借閱 的圖書是來自於本館的實體收藏,而非透過館際互 借取得。 表九:館際互借與流通量分析 學校 藏書量 館際借閱量 流通量 佔流通量之比例 館際借閱量 Ohio 2,550,511 65,063 503,389 12.92% Ohio State 5,809,505 82,458 1,860,280 4.43% 資料來源:ARL Statistics。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10 日。網址: http://www.arl.org/stats/arlstat/index.html (本研究整理) 圖書館往往認為,如果本館未蒐藏某些資料, 只要圖書館能夠利用適當的管道協助讀者取得資 料,讀者即會感到滿意。但是,吳明德(民 92)的研 究指出,大部份的讀者在本館無法取得所需資料 時,會選擇放棄或自行想辦法解決,會利用館際互 借的大學生僅有 7.1%,研究生利用館際互借者較 多,有 22.6%。另外,Condic(2004)的研究也顯示, 當讀者找不到所需的資料時,有四分之一的讀者會 在館內尋找可取代的資料,僅有極少數的讀者會利 用館際互借合作。吳明德(民 76)的另一個研究顯 示,讀者不利用館際互借的原因是自己找尋比較方 便,館際互借時效太慢,申請手續麻煩。 我國大學圖書館對於館際互借或是文獻傳遞 服務絕大多數都是採取收費方式。對學生而言,無 論是圖書借閱或是期刊文章複印都是一筆不小的 負擔。使用者付費固然有理,但圖書館本身館藏不 足造成讀者的不便,卻還要讀者負擔費用去取得資 料,似乎有違圖書館服務讀者的宗旨。

四、參與館際合作組織或聯盟

為了節省經費,圖書館在採購電子書、電子期 刊、或是電子資料庫等電子資源,都會儘可能採取 參與聯盟之方式。除了經費的因素,參與聯盟可以 減少個別圖書館與代理商或出版社談判、採購、以 及簽約等作業所需的人力,也可以透過聯盟的集體 力量爭取更多的權益。但是,參與聯盟也可能會產 生與各館館藏發展政策違背的情形。一般而言,聯 盟採購電子資源的價格低於個別圖書館自行採購 的價格,而價格的多寡與圖書館的數量有關,如果 某種電子資源已有許多圖書館透過聯盟採購,往往 會較一些僅有少數圖書館可能採購的電子資源更 受到圖書館青睞,即使該電子資源並非圖書館的首 選。聯盟採購電子資源的陷阱在於,圖書館可能會 認為花了較少的經費即可擁有數量不少的電子資 源,但忽略了這些電子資源是否為讀者所需。圖書 館選擇圖書資料,應從本身圖書館的目的、讀者的 需求、原有館藏的強弱等等因素來考量,但在採購 電子資源時,卻有可能受到同儕圖書館的壓力而參 與聯盟採購,喪失了選擇的自主權。 我國大學圖書館積極參與館際合作組織,以 「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而言,絕大多數大 學校院圖書館都是該協會的會員,透過「全國文獻

(8)

傳遞服務系統」,讀者可以向他館借閱圖書或是要 求複印期刊文章,達到館際間資源共享的目的。近 幾年我國大學圖書館也積極組成地區性聯盟,地區 性聯盟由於有地域之便,圖書館之間溝通容易,館 藏資源的互通也較方便且更有效率。但若從資源共 享的觀點來看,地區性聯盟的效益值得探討。吳明 德(民 92)的研究指出,地區性聯盟圖書館館藏的相 互支援程度不高。舉例而言,同一地區三所圖書館 的 西 文 期 刊 館 藏 重 疊 性 低 , 各 館 獨 有 的 佔 85.98% 、 二 館 重 疊 者 佔 12% 、 三 館 重 疊 者 佔 2.02%,理論上應該有互補作用。但再進一步分析 博碩士論文引用文獻,館藏量較多的圖書館可自館 藏量次之的圖書館獲得支援的程度為 8.91%,可自 館藏量較少的圖書館獲得支援的程度為 6.49%,比 例都極低。再從申請館際互借的情形來看,在一年 半之內,館藏量較多的圖書館總共向外申請複印 1406 件,但其中向館藏量次之的圖書館申請者僅 有 2.56%,向館藏量最少的圖書館申請者僅有 1.92%,比例同樣極低。陳靜宜(民 93)的研究也有 類似發現。她以引用文獻分析法比較北部一個地區 性聯盟三所大學圖書館館藏的支援程度。雖然三所 大學圖書館館藏重疊性不高,但除了其中一所大學 圖書館可以獲得他館支援的比例有 72.3%,其餘兩 所大學圖書館獲得支援的比例並不高,分別為 22.4 %、39.8%。其中館藏量較多的圖書館及館藏量次 之的圖書館因學校相同科系較多,所以可以支援的 程度較高。另外,分析三校的館際複印記錄,以館 藏量較多的圖書館為例,50%的中文資料無法自聯 盟其他成員支援,71%的英文資料無法自聯盟獲得 支援。 從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若未擁有彼此可以 互相支援的館藏,參與地區性聯盟並不能保證讀者 所需的大部份資料都可以從聯盟圖書館獲得,聯盟 圖書館的館藏重疊性低也不能保證彼此館藏可以 互相支援。

五、建立合作館藏發展計畫

任何一所圖書館都無法自己自足,合作館藏發 展使得圖書館能夠藉助館際間資源共享來滿足讀 者的需求,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圖書館積極參與 合作館藏發展計畫來彌補本身館藏不足,確有其必 要性。國內外圖書館,長久以來都努力推動合作館 藏計畫,但是,似乎很少有真正成功的例子。吳明 德 ( 民 80) 指 出 , 以 美 國 而 言 , 法 明 敦 計 畫 (Farmington Plan)是美國第一個全國性的合作採訪 計畫,但在執行卅年後終止,原因是圖書館的蒐藏 興趣改變、代理商的服務品質不佳、圖書館經費緊 縮等等。1983 年開始的北美館藏要覽計畫(North American Collection Inventory Project, NCIP)是擬 發展一個可以線上查詢北美地區研究資料的要 覽,同時也希望可以協助圖書館進行全國性研究資 源館藏的協調管理,透過分工合作,集合北美地區 圖 書 館 共 同 建 立 豐 富 的 研 究 館 藏 。 館 藏 綱 要 (Conspectus)及 NCIP 在 1980 年代引起許多討論, 但 1990 年代初期即逐漸消失,原因是館藏綱要撰 寫不易且缺乏標準,圖書館也無法長期承諾蒐藏責 任。我國圖書館界也早有合作館藏發展的共識,自 民國六十年代起規畫合作採購西文圖書,並且有各 館分擔不同學科書刊蒐藏責任的構想,但未能付諸 實施。另外,我國國家圖書館在民國八十四年完成 的「推動全國圖書館館藏發展計畫」研究報告,建 議國家圖書館推動期刊中心、大學圖館推動西文科 技期刊資料合作館藏計畫、專門圖書館推動醫學期 刊資料合作館藏計畫、公共圖書館推動特色館藏合 作發展計畫等等(曾濟群,民 84 ),但至今似仍無 具體成效。 Atkinson (2003)將合作館發展計畫分為協調 式(Synergism)及互補式(Complementarity)二種。協 調式的合作館藏計畫要求參與的圖書館改變館藏 發展行為,共同建立館藏來滿足所有圖書館的需

(9)

求;互補式的合作館藏發展則是各館購置本身讀者 需要的館藏,但透過館際互借的方式來彼此支援, 美國研究型大學圖書館努力嘗試推動協調式合作 館藏發展計畫,但在 1990 年代轉向互補式的合作 館藏發展。上述美國及我國的合作館藏發展計畫可 以歸類為協調式,都是期望結合眾多圖書館之力, 建立完整的館藏,達到各館資源共享互相支援的目 標。但是,協調式合作館藏發展不易成功,原因如 下:協議蒐藏責任並不容易,讀者興趣改變使圖書 館無意繼續承擔分工責任、圖書館經費緊縮使圖書 館無法長期承諾蒐藏責任、協議分工蒐藏造成各館 喪失館藏發展的自主權、圖書館本身可能會失去部 分主導館藏發展政策的權力。總結而言,協調式的 合作計畫由上而下,為了全國研究資源的完整性而 將蒐藏的責任加諸於個別圖書館,違背了圖書館館 藏發展的目的—建立能滿足本館讀者需求的館藏。

參、取得與收藏的館藏觀念

為了因應經費不足及電子資源對館藏發展造 成的影響,大學圖書館減少圖書經費、刪訂紙本期 刊、加強館際互借及文獻傳遞服務、參與館際合作 組織或聯盟、建立合作館藏發展計畫。如上節所 述,這些措施解決了館藏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但 也產生另一些新的問題。圖書館或許可以從收藏、 取用二個館藏觀念來思考這些問題的內涵。 1990 年代圖書館界熱烈討論收藏與取用二個 館藏概念。有人認為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圖書館 不應再像以前一樣重視圖書資料實體的收藏,而應 在讀者需要的時候能透過館際互借或文獻傳遞服 務即時將資料提供給讀者。虛擬館藏固然可以彌補 館藏的不足,但是,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圖書館收 藏的實體館藏才能帶給他們對圖書館的信心。 Clapp(1951)認為「即時性(Immediacy)」是無替代 的,所謂即時性是指讀者所需的書就在書架上;即 時性對讀者非常重要,為了達到即時性而造成書架 擁擠也在所不惜。瀏覽是讀者在圖書館找尋資料時 常見的行為,瀏覽能讓他們有機會親自審閱資料, 從中挑擇最適當的資料;在書架間瀏覽,也能讓讀 者有意外發現的驚喜。當圖書館未收藏某些資料 時,雖然可以透過館際互借或文獻傳遞服務取得所 需資料,但在取得之前,讀者多半僅依據索引、摘 要或目錄的描述來判斷資料的適用與否,在這樣的 情形下,很有可能浪費金錢取得並不合適的資料。 香港大學圖書館曾經研究評估以購買代替館 際互借的效益。購買可以說是收藏,館際互借則是 取用。研究結果顯示,館際互借的平均費用為美金 33 元,購買的平均費用為 66 元,館際互借所需時 間平均為 34 天,購買所需的平均天數為 45 天。從 這些數據看來,館際互借是較合乎成本效益。但該 研究也同時發現,購買的圖書有 55%使用超過一 次,26%使用 2-3 次,25%使用 4-6 次,有 4%使用 7-10 次。(Rosemary & Chan, 2004)館際借的圖書使 用一次即要歸還,購買的圖書卻保存在圖書館收 藏,供讀者繼續使用,所以長久來看,對某些資料 而言,收藏比取用更合乎成本效益。取用的館藏觀 念當然重要,圖書館也必須提供適當的管道與服務 協助讀者取得所需的圖書資料。但是,大學圖書館 還是應該積極增加館藏數量,以本身的館藏滿足讀 者大部份的需求,這才是符合讀者立場的館藏觀 點。研究指出,大學教師仍然認為館藏量的多寡以 及圖書資料的收藏對大學圖書館非常重要。(吳明 德,民 87) 我國大學近年來積極追求學術卓越,希望能與 國際一流大學並駕齊驅,五年五百億的計畫就是想 達到這個目標。一流大學必須有一流的圖書館,但 我國大學圖書館在圖書經費及館藏數量上面與國 際一流大學還有一段距離。美國許多一流大學歷史 較為悠久,圖書館的藏書量自然較為豐富,我國大 學圖書館要達到美國之水準當然不太可能。我國政 府及大學當局都應該認清,如果要追求卓越,我國

(10)

大學圖書館無論是圖書經費、或是館藏圖書資料數 量,都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或許有人會認為館藏數量大並不能保證讀者 一定會使用,有些研究也確實指出大學圖書館的館 藏有相當比例無人使用,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的 研究是最好的例子。該研究指出,1969 年納入館 藏的圖書,其中有百分之四十在入館後七年從未流 通過;( Galvin & Kent, 1977)另一個規模較小的 Macalester College 也有類似的發現,1974-75 年間 新入藏的圖書,其中百分之五十在入藏第一年未被 使用過。(Gore, 1981)館藏未被使用的比例高,可 能發生在許多大學圖書館,不論其規模大小,但這 並不能推論圖書館增加圖書數量是沒有作用的。許 多研究者都指出,大學圖書館館藏數量與大學的學 術水準有關。(吳明德,民 80)館藏量越大,越能滿 足讀者的資訊需求。陳靜宜以引文析法探討大學圖 書館支援研究生撰寫論文的程度,研究結果清楚顯 示,館藏圖書或期刊的數量越多,其支援程度越 高。 前述有關地區性聯盟的討論,亦足以顯示館藏 量對於大學圖書館的重要性。由於館藏量不足,因 此成員之間館藏彼此支援的程度不高。館藏重疊率 並不是影響合作館藏發展效益的絕對因素,即使館 藏重疊率低,各館館藏不見得一定能互相支援,因 為如果館藏量不夠龐大,某館所缺的館藏,其他館 亦不一定蒐藏。但在推動合作館藏發展計畫時,館 藏重疊性分析可以顯示各館獨特的館藏以及重疊 館藏分佈的情形,做為規畫合作採訪的重要參考依 據。另外,大學系所的學科相似性也會影響合作效 益。系所學科越相近,則館藏彼此互相支援的程度 較高,有越多獨特系所,則能從其他館獲得的支援 程度越低,支援其他館的程度也越低。(陳靜宜, 民 93) 資源共享是圖書館界的共識,透過館際互借或 文獻傳遞服務使得各館的館藏能夠互相支援,提昇 讀者取得所需資料的機率。雖然研究顯示僅有少數 讀者利用館際互借服務,但如果圖書館能夠建立良 好的機制、加強取得資料的時效,應當能夠鼓勵更 多讀者利用。不過,資源共享是互惠的,無論大館 小館都要有所貢獻。Williams(1999)認為共享貧窮 並不會提昇圖書館的服務,每一所圖書館都要自行 建立館藏,才能提供資源與其他圖書館分享。換句 話說,資源共享是共享富裕,當各個圖書館都有適 當的館藏數量,才能結合成為豐富的館藏讓所有圖 書館分享。如果各個圖書館的館藏量都不足,即使 可以互借,也難以互相支援。 如前所述,當圖書館經費不足時,圖書館往往 減少紙本圖書的訂購,但也容易造成各館紙本圖書 館藏的重疊性增加,而降低互相支援的程度。當圖 書館增加電子期刊的館藏時,尤其是以包裹方式訂 購電子期刊,各館電子期刊的館藏數量雖然增加, 但重疊率可能增加,因此期刊館際互印的需求也可 能隨之降低;與紙本期刊時代比較,各館期刊的獨 特性可能降低。而紙本圖書剛好相反,因為圖書館 的紙本圖書數量減少,館際互借的需求可能增加。 表五為我國館際互借及資料複印的數量,從 2003 年到 2004 年,可以發現資料複印的件數減少,從 21 萬餘件減少為 18 萬餘件,但圖書互借的數量增 加,從 28 萬餘件成長為 31 萬餘件;表四也顯示美 國大學圖書館圖書館際互借的數量持續成長。因 此,在規畫合作館藏發展計畫時,紙本圖書是特別 需要注意的資料類型。 如果沒有協調,圖書館紙本圖書的重疊性會增 加,以 OhioLINK 的館藏重疊分析可以看出,有五 個以上會員圖書館收藏的圖書資料的重疊程度,從 1996 年開始即逐漸上昇。OhioLINK 注意到這個現 象,與圖書代理商 YBP 合作建立聯盟閱選訂購計 畫,聯盟圖書館的成員可以在線上看到其他圖書館 的閱選訂購書單,聯盟內已購買多少複本、有哪些 圖書還未被購買。因此,圖書館會儘量避免重複訂

(11)

購,而儘量去訂購其他會員圖書館沒有訂購的圖 書,透過這種採購機制,會員圖書館圖書的重疊率 降 低 , 而 圖 書 的 廣 度 增 加 (Gammon & Zeoli,

2003),換句話說,增加了聯盟共同擁有而可以分 享的圖書資源,OhioLINK 的作法值得我國圖書館 參考。 表十:OhioLINK 館藏重複分析 年份 1 館 2 館 3 館 4 館 5 館 5 館+ 2004 58.0 % 13.5 % 6.8 % 4.7 % 3.2 % 13.7 % 2003 57.7 % 13.5 % 6.8 % 4.8 % 3.3 % 13.9 % 2002 57.0 % 14.0 % 7.0 % 5.0 % 3.0 % 14.0 % 1999 55.9 % 14.0 % 7.0 % 5.3 % 3.5 % 14.3 % 1998 56.0 % 14.0 % 7.8 % 5.0 % 3.4 % 13.8 % 1997 56.5 % 14.8 % 7.3 % 4.5 % 3.3 % 13.6 % 1996 57.1 % 15.9 % 7.9 % 4.7 % 3.3 % 11.1 % 資料來源:OhioLINK Snapshot。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10 日。網址: http://www.ohiolink.edu/about/publications.html (本研究整理) 我國大學圖書館多年來致力於建立合作機 制,但在合作館藏發展計畫方面則一直難有突破。 經過圖書館界多年的努力,建立了合作的共識,加 上資訊科技的運用,館際互借及文獻傳遞服務已有 一定的成效。但是,以我國大學圖書館的館藏內容 及館藏數量來看,讀者的需求是否都能夠透過館際 互借機制獲得滿足,則令人懷疑。以美國的情形而 言,雖然全國性的合作館藏發展計畫也是窒礙難 行,但是美國大學及學院計有 4000 多所,合計起 來的藏書量必然相當驚人。若以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的會員圖書館(包括加拿大)來 看,123 所會員圖書館的館藏量都超過 150 萬的圖 書,總藏書量約為 4.5 億冊(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2006)。因此,即使沒有全國性的合作館 藏發展計畫,但共同擁有的館藏既廣且深,互補性 高,透過館際互借服務,讀者的需求自然可以獲得 滿足。反觀我國,目前大學校院圖書館約 150 所, 總計藏書量僅約 4.4 千萬冊(林呈潢,民 94),藏書 數量不多,學科的深度及廣度也可能不夠,即使有 良好的館際互借服務,讀者的需求也不見得能夠滿 足。 對於合作館藏發展,圖書館應該有正確的觀 念。參與合作館藏發展,圖書館仍應保有自主性。 館藏發展是自私的,每一個圖書館都應該為自己讀 者的需要建立館藏,而不是無私地為了圖書館共同 的需要而建立館藏。Williams(1999)提到,即使是 參與聯盟,也是因為它能符合本身讀者的利益。如 果為了聯盟整體的利益,分工蒐集並非本館讀者需 要的資料,事實上是違背館藏發展的原則。尤其是 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圖書館如果做這種決策,更 無法得到讀者支持。圖書館的經費應都應該用於購 買符合本館讀者需求的圖書資料,即使是參與合作 館藏計畫而被賦與蒐藏責任,所購置的資料也必須 如此。 全國性的館藏發展計畫不易成功,小規模的合 作計畫比較容易實施,例如特殊資料或是地區研究

(12)

資料的合作計畫。美國 Center for Research Libraries 是一個好的例子,它主要蒐集具有研究價值、卻可 能罕用、也可能很少圖書館會蒐藏的資料,例如, 外國政府出版品、外國大學學位論文、外國報紙、 南 亞 及 東 南 亞 出 版 的 期 刊 及 圖 書 。 Center for Research Libraries(2006)是採會員制的聯盟,以聯 盟的經費共同採購圖書資料供成員共享,避免圖書 館浪費金錢重複購買需要卻可能罕用的資料。它也 與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以 及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共同推動全球 研究資源網路計畫(Global Resources Network ),也 是透過與美國國內或國外圖書館的合作計畫,蒐集 美國以外(例如,德國、非洲、拉丁美洲)的研究資 源或提供取得這些資源的管道。UC Berkeley、 Stanford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的 拉丁美洲資源合作採訪計畫,也是類似的例子。 (Research Library Cooperative Program)上述的作法 可說是小規模的合作館藏發展,集合各個圖書館之 力,共同建立有研究價值、但不易取得、罕用、或 僅有少數讀者會使用的圖書資料。這樣的合作館藏 發展計畫,也值得我國大學書館借鏡。除了地區研 究資料,針對某個特定出版社的出版品、或某個學 會的出版品,或某個標準書目收錄的圖書資料、或 某種電子資料庫,如果數量多而且價格昂貴,都可 以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協調多所圖書館承擔蒐藏 責任,合力將所需資料蒐集完整;當然,也可以經 過協調由單一圖書館承擔蒐藏責任。

肆、結語

對任何類型的圖書館來說,建立館藏的目的就 是要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而對於多數讀者都有特 定需求的大學圖書館而言,如何建立適當的館藏的 確是極大的挑戰。數位時代大學圖書館的館藏發展 遭遇許多問題,圖書館也如上所述,採取了因應措 施。但是,圖書館在採取這些因應措施的同時,絕 對不能忽略了館藏發展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工作---選擇。當圖書館在選擇電子期刊包裹時是否只注意 它所收錄的數量而疏忽了評鑑它所收錄的期刊品 質?當圖書館參與聯盟採購電子資料庫時是否真 正瞭解它的內容?當圖書館在購買電子書時有無 考慮本館讀者使用的習性?當圖書館在選擇圖書 時 是 否 考 慮 到 它 跟 原 有 館 藏 的 關 係 ? Johnson(2004)即指出,由於電子資源的複雜性,往 往使得圖書館在選擇時未以圖書館之任務或目標 為 首 要 條 件 。 她 引 述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的研究顯示,有 76%的圖書館認為最重 要會以合約內容決定是否選擇電子資源,只有 46 %的圖書館會以圖書館策略目標為選擇的首要依 據。 Drury(1930)在美國圖書館學會出版的 Book Selection 一書,開宗明義就說:「圖書選擇的終極 目的是在最適當的時機提供最適當的圖書給最適 當的讀者」。Haines (1950)認為圖書館的服務不僅 僅是將圖書提供給讀者,而是要將適當的圖書提供 給適當的讀者。Ranganathan(1952)的圖書館學五律 提到「書為讀者所用、每一書有其讀者、每一讀者 有其書、節省讀者的時間、圖書館是成長的有機 體」。館員在選擇每一本書的時候不僅是要判斷它 的品質,也要瞭解它對讀者的影響,Shera(1976/ 鄭肇陞譯,民 75,p. 55-56)說:「一本書和相關書 籍結合在一起,喚起單獨一本書所無法引發的觀 念、關聯、和深刻的思路;…一所真正的圖書館, 並不只是一連串偶然情況下聚集在一起的書堆而 已,而是為刺激讀者作有目的的思考而設計的。」 在資訊爆炸及電子資源的浪潮中,上述學者有關圖 書選擇的格言相信可以帶給大學圖書館員深思與 啟發。 圖書館員要知書知人(Shera, 1976),瞭解館藏 之 中 品 質 好 的 圖 書 、 瞭 解 讀 者 的 真 正 需 求 。 Powoell(1957)認為圖書館員若與圖書沒有實體及

(13)

智性的接觸,是致命的傷害,因為他將沒有能力引 導讀者利用圖書。Briscoe(2001)將大學圖書館館藏 分為索引、百科全書、經典、檔案四個同心圓,經 典是館藏的核心,包含各學科最重要的文獻,圖書 館員必需熟知這些經典。郝明義(民 90)在<從大英 圖書館的下午談起>一文中,讚佩大英圖書館館員 的專業,「…他們只推薦三本、兩本書,那不是草 率,也不是武斷,而是一種對自己館藏圖書了然於 胸的信心之中,還帶著對讀者的體貼,體貼讀者從 最方便的入口進去摸索一條閱讀的途徑。」這段話 為圖書館員的角色做了最好的寫照。建立適當的館 藏是圖書館員最基本的責任,將圖書分類編目只是 方便讀者利用,但是,將讀者與書連結在一起才是 圖書館員最終的責任。 (本文由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研究生陳世 娟小姐協助完成) (收稿日期:2006 年 8 月 8 日)

參考書目:

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民 94)。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北部分區業務討論會。台北市:中華圖書資訊館際 合作協會北部分區委員會。 吳明德(民 76)。 我國公立大學圖書館支援研究所學術研究之探討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76-0301-H002-13)。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暨研究所。 吳明德(民 80)。館藏發展。臺北市:漢美圖書有限公司。 吳明德(民 87)。從圖書館及教師的立場探討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的館藏發展(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7-2411-H002-044)。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暨研究所。 吳明德(民 92)。逢甲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暨研究所。 吳雅慧(民 91)。電子期刊使用-以國立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及文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圖 書資訊研究所,台北市。 林呈潢(民 93)。大專校院圖書館。在民國九十三年圖書館年鑑(國家圖書館編,頁 131-154)。台北市:國家圖書 館。 郝明義(民 90)。從大英圖書館的下午談起。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8 日。網址: http://www.netandbooks.com/taipei/magazine/book_1.asp# 國家圖書館。全國新書資訊網。各年度書目資料筆數統計。上網日期:民 95 年 1 月 10 日。網址: http://lib.ncl.edu.tw/isbn/index.htm 陳靜宜(民 93)。區域性大學圖書館聯盟期刊館藏重疊與館藏支援程度之研究:以文山區大學圖書館聯盟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台北市。 曾濟群研究主持(民 84)。推動全國圖書館館藏發展計畫。台北市:教育部社教司。 詹麗萍(民 94)。電子資源與圖書館館藏發展。台北市:麥田。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RL statistics.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6, from: http://www.arl.org/stats/arlstat/index.html

(14)

Bancroft, Audrey F., Croft, Vicki F., Speth R. & Phillips D.M. (1998). A forward-looking library use survey: WSU librarie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4(3), 216-224.

Bookwire. U.S. book production.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6, from: http://www.bookwire.com/bookwire/decadebookproduction.html

Briscoe, P. (2001). Reading the map of knowledge: The art of being a librarian. Grand Terrace: Palo Verde Press. Center for Research Libraries.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6, from: http://wwwcrl.uchicago.edu/

Clapp, Verner W., et al. (1951). The balance of conflicting interests in building of collections: comprehensiveness versus selectivity. In Changing Patterns of scholarship and the future of research libraries: a symposium in celebration of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ibrary(pp.65-89).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Condic, K. (2004). Student preferences for purchase given limited library budgets. Collection Building, 23(1), 5-12. Drury, F. K. W. (1930). Book Selection.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Galavin, T. J. & Kent, A. (1977). Use of a University Library Collection: A Progress Report on a Pittsburgh Study. Library Journal, 15, 2317-2320.

Gammon J. A. & Zeoli M. (2003). Practical cooperative collecting for consortia: books-not-bought in Ohio. Collection Management, 28(1/2), 77-105.

Genoni, P. & Jones, M. (2004). Collection coherence and digital abundance: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ocument supply. Interlending and Document Supply, 32(2), 109-116.

Gore, D. (1981).Curbing the growth of academic libraries. Library Journal, 15, 2183-2187.

Haar, J. (2003). Assessing the state of cooperativ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Report of the wording group to map current cooperativ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rojects. Collection Management, 28(3), 183-190.

Haines, H. E. (1950). Living with Books. (2nd ed.).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ohiolink.edu/about/publications.html

Johnson,P.(2004).Fundamentals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 management.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ction. Lee, S. H. (2000). Management for research libraries cooperation: papers from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ARL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program for electronic publishing and shared global resources.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29(3/4), 1-4.

Morey, O. T. (2004).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a resource sharing agreement: A case study of an academic health sciences library and a specialized hospital library. Journal of Interlibrary Loan, Document Delivery and Information Supply, 14(4), 39-48.

OhioLINK. Snapshot.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6, from:

Perrault, A. H. (1994). The shrinking national collection: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diversion of funds from monographs to serials on the monograph collections of research libraries. Library Acquisitions: Practice and Theory, 18(1), 3-22. Powell, L. C. (1957). Care and feeding of the bookish administrator. Library Journal 82, 3159-60.

(15)

Research Library Cooperative Program. Latin American Collections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6, from: http://www-sul.stanford.edu/depts./hasrg/latinam/rlcp/lascooperative.html

Rosemary, G. & Chan, Y. C. (2004). Purchase instead of borrow: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library Loan, Document Delivery & Information Supply, 14(4), 23-37.

Shera, J. H. (1976).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 basic elements of library service. Littleton, Colo., Libraries Unlimited. Shera, J. H. (1976)。圖書館學導論:圖書服務的基本要素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 basic elements of library service)

(鄭肇陞譯)。新竹市:楓城。

Snyder, C. A. (2004). The role and future of consort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library directors. Library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18(1), 4-7.

Williams, D. E. (1999). Living a cooperative world: Meeting local needs through OhioLink. In Chen, Ching- chih (Ed.),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Consortia. (pp. 137-161). Taip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uncil.

Younger, J. A. (2002). From the inside out: An organization view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collec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36(3), 19-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2021年已成立15年,現由本館擔任召集館。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簡稱 WOS)為引用文獻索引資料庫,可同時檢索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簡稱 SCIE,即通稱的 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典藏服務組張端桂編審及系統資訊組蔡玉紋組員參加土耳其柯克大學(Koç University)舉辦之 Istanbul International Library Staff Week

(Auberge de Ganne),今日已經成了一間博物館,館內收藏著一

巡迴於全國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展示,巡展內容包括書展、海報等,從豐富的展品 及展書中呈現各國文化內涵,至今已巡展全臺超過 100 所公共圖書館,廣受各巡 展館好評,並於

館內請安靜 看書不飲食 書籍不摺損

• Enhancing Students’ Literacy Skills Development through Promoting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in the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Classroom. • Enhancing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se include new 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frameworks, a rang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s, autonomy for schools to select and manage staff, flexibility in the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