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訓育學報
第二十一輯民國 ~OO年六月第 109-131 頁
Bulletin of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Vol 剖, June.2011 , pp.109-131
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新課程綱要內蘊
之公民教育典範探討
陳素秋 章ZT 匕師較大學 ""0'"共事務與合民教育學家摘要
本文嘗試探詢,我國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新課綱之修訂,反映出什麼 樣的公民教育典範預設?此公民教育典範預設,如何呼應我國當前公民 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以自由主義、公民共和主義以及多元文化主義三項 公民教育典範為分析之理念型進行分析,本文指出:新課綱的修訂內容, 反映出強化多元文化主義的新趨勢,而其具體內容則表現在新增加了「文 化性存有」與「階級議題」兩項新課題的相關討論。 新課綱的多元文化主義新取向,對於我國公民教育具有下述二項正 面意義:1.文化性存有的討論,可調整過去將多元文化僅限於不同文化並 陳的介紹方式,並開啟新的多元文化對話教學模式,因而得以深化不同 文化相互尊重之基礎; 2. 勞動人權的討論,可調整過去課程的中產階級價 值取向,深化對階級再製的思考,修正長期以來,我國公民教育對於階 級議題的忽視。然而,此新課綱也帶來如何化解自由主義與多元文化主 義之衝突的教學挑戰。 關鍵字:公民教育、多元文化主義、九年一貫課綱、文化性存有、階級壹、前
、一=口
公民教育為政治社群培養理想公民的重要機制,因此,公民教育的內涵也往往反 映出特定政治社群所追求的公民身份( citizenship) 典範。然而,什麼樣的公民身份應 為政治社群所欲,向來有不同主張,因此形成不同公民教育典範。受到歷史因素、思 想傳統、政治體制、社會脈絡等種種因素的交互影響,各國在發展公民教育制度時, 往往採取不同的典範模式,以體現不同公民身分要求。 自一九九 0年代以來,由於公民身份之相關研究議題開始受到各國重視(蘇峰山,1996 ; Kymlica
&
Nonnan ' 1994)
,許多國家更加重視公民教育的發展,也引發更多 對於公民教育相關哲學議題與公民教育典範的關注。尤其當國家進行教育改革,因而 調整、修正義務教育課程綱要時,其所形成對公民教育意涵的重新界定與釐清,更成 為重要探討焦點。例如,英國2002 年設置公民科後,其課程綱要內容便引發學者討論 是否存在著「強調社群認同」與「強調相互容忍之人權價值」的相互衝突(Andrews&
Mycock ' 2007)
;又如日本學者反思2002 年課程改革後,該國公民教育雖然強化了全 球化教育以符合世界趨勢所需,但卻忽略了自由主義對國家批判的反思(at凹 '2008 )。 這反映出,釐清特定課程架構預設的公民教育典範'有助於澄清並反思該教育體制可 能對於政治社群生活產生的影響,重新回到根源思考:課程架構所規制出的內容,是 否吻合我們希望公民在政治社群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確保公民教育發揮其功能。 本文正是在上述提問框架下,嘗試分析我國將於100 年實施之九年一貫新微調課 綱的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探究此一新課程綱要中所內蘊的公民教育典範。由於九 年一貫課綱為我國重要教改轉變,因此自九年一貫課綱公布以來,已有許多學者提出 相關研究。在此次課綱修訂前,對於社會學習領域課綱,也已出現不少討論成果,不 過大多偏重討論課綱如何落實於教學(宋佩芬,2007
;高博詮, 2007) ,在相對來說 較為少數針對課綱內容本身進行分析的研究裡'學者指出課綱中的能力指標仍偏重認 知層面的知識傳遞(秦謀琦,2005)
,或認為課綱之鋪陳缺之對於如何進行統整教學 之說明(陳新轉,2002) 等,而針對社會學習領域課綱之公民教育意涵所進行的探究, 則僅有張秀雄主張,社會領域課綱之內容實現了全人教育取向的多面向公民資質願景 (張秀雄, 2002) 。 此次課綱微調結果公布後,教育部雖說明新課綱微調修正的原則,但並未針對內 容提出分析報告。在前述的研究成果上,本文針對微調課綱所反映出的公民教育提出 詮釋,希望有助於社會學習領域中公民養成教育的探究與思考。概要來說,本文主張此一新課程綱要反映出我國公民教育的重要轉向,亦即,轉 為更加重視落實多元文化主義精神,但於此同時,此一轉向也引發實現多元文化主義 所可能帶來的爭議與衝突。在文章鋪陳上,除第一節的前言外,第二節首先簡要介紹、 分析三項公民教育典範模式,第三節則由課綱修正的歷史脈絡談起,並從能力指標、 能力指標之附註與基本內容三面向,歸納此次課綱修正之主要內容,第四節則以公民 教育模式的理念型,檢視修正內容,提出本文對修正內容所反映出我國公民教育典範 轉向之詮釋,最後則討論此轉向對於現階段臺灣公民教育的重要意義,以及其可能引 發之挑戰。
貳、三種公氏教育典範
為探究九年一貫社會領城中所內蘊的公民教育哲學基礎,我們首先有必要瞭解公 民教育哲學的不同主張,以此作為探究依據o 因此,以下首先簡要介紹三種不同的公 民教育哲學:一、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興起的背景在於掙脫宗教壓迫以及王權擴張的歐洲社會脈絡,嘗試建立 出個人得以決定個人事務之自主空間的正當性基礎o 因此,自由主義的核心主張便在 於'個人為具備理性之獨立自主個體,有能力追求個人所欲之美好生活。而為了實現 此一核心主張,在公民身份上,自由主義一方面主張國家應確保公民具備各項基本權 利,使公民得以追求其美好生活,另一方面,則主張最小政府,以及價值中立性,亦 即國家應盡量不要干預公民對其生活的決定,以及公民彼此之間的交往互動(江宜樺'2001)
0 由前述可知,強調自由主義的公民教育傾向於討論:強調個人作為權利載體, 公民的基本權利內涵,以及在確保公民權利保障理念下,討論法治國原則,以避免國 家對於公民造成侵害o二、公民共和主義
公民共和主義源自於古希臘的城邦生活脈絡。古希臘哲學家相信,個人生命至善 的實現與城邦生活密不可分,因為善的實現總是在特定脈絡中,亦即總是與社群的價 值界定有所關連,因此個人要實現美好生活時,必然需要考量共同體的價值取向。其 次,公民共和主義也相信個人生命最高價值的實現在於參與公共事務上,因為在參與 公共事務的論辯時,個人得以進入超越個人僅為延續生命活動所需而努力的狀態,展 現自己特質與能力,因而能達成「秀異」之理想生命狀態(Arendt , 1958) 。由前述理想出發,公民共和主義取向的公民教育不僅重視建立對政治社群的愛國心,實現共善, 更重視公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
三、多元文化主義
多元文化主義源起於對於社會中不同群體所經歷之不同社會處境的反思。多元文 化主義者指出,在思考政治社群生活時,我們有必要意識到不同文化群體,有著不一 樣的社會處境,而不同文化群體所推崇的生活價值與美好生活理想也有所不同。因此, 在擬定政治社群規範時,必須尊重不同文化群體的理想生活,但此一尊重不是一種不 干預的價值中立(蕭高彥, 1998) ,而是應針對群體的社會處境,提供不一樣的資源。 這裡所謂的資源除了物質資源外,也同時重視特定群體的文化價值是否被污騁或邊緣 化,才不會使得主流文化意義成為理解世界的唯一架構 (Taylor' 1994) 。因此,由多 元文化主義出發的公民教育強調的是理解個人認同與存在與所屬文化群體之間的關 連,並分析弱勢群體如何受壓迫,以及進一步探討如何落實尊重不同文化群體的差異 政策 O 以上自由主義、公民共和主義、多元文化主義為公民教育的三項主要典範。但在 以此對於新課綱進行分析之前,有兩點是必須說明的: 首先、此三種公民教育典範是一種理念型 (idealtype)
,是進行比較與討論的模 型依據,而非真實之反映,甚至作為理念型而言,三項典範也並非不存在著類型劃分 的內在爭議 O 這意昧著,一方面,我們瞭解到並不存在著單一典範的純粹類型,因為 任何實行的公民教育模式,幾乎總是有著不同程度的類型混合。另一方面,我們也意 識到,對於此三項典範的劃分,往往不免落入一定程度的化約與武斷。例如,在前述 的介紹裡'儘管我們將自由主義界定為強調價值中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由主義的公 民教育會宣稱不需要倡導特定公民品德價值l; 而前述理念型指出多元文化主義重視不 同群體的價值,但多元文化主義卻可能因為避免個人基本權利受侵害,因此對於特定 群體文化之保障而有所保留(如割除陰蒂之習俗)2 。這提醒我們,所謂的三項典範劃 分,其實有著許多潛在的模糊界線,是必須被謹慎面對的。不過,本文認為,在抱持 對於此可能之簡化與爭議的警敏下,我們仍可透過此理念型,針對特定公民教育制度, 進行其內蘊意涵的分析。 l 例如 'S. Macedo 與 J. Rawls 等自由主義學者也同樣強調特定之公民德行養成的重要(林火旺,2002
)。 2 例如, Kymlicka 強調在實現多元文化主義,保障群體文化時,應區分內在限制與外在保障, 亦即應讓群體內部成員有權得以不遵循群體內的傳統規範與習俗,但群體的特有傳統是否能 ~續,卻不受外部決定的影響 (1995:
35) 。其次、所有正式制度的規範文本之形成,包含各項法律條文、政治政策等,都是 一種競爭性論述交互協商的結果。由於官方文本總是牽涉著權力的分配與行使,因此, 在文本的形成過程裡,往往會有不同力量的團體提出競爭性論述,試圖發揮其影響力。 公民教育制度的建立也同樣會歷經此一論述競爭過程,因而使得不同主張同時兼容並 存。正如學者指出當初九年一貫改革上路時,也同樣存在各方利益團體競爭下的不同 意見,因而使得九年一貫當中出現了自我矛盾的各項規範(沈珊珊 '2005 ;游振鵬、 王逸慧, 2008) 。這說明了,各國在發展公民教育上,並非有意識地選擇單一哲學基 礎作為其依據,而是在不同團體、不同主張的彼此競爭與協商下,形成一種非預期性 的混合性後果。對於此一競爭性論述之協商歷程的分析,以及其如何影響最後文本的 形成,都是課綱研究的重要議題,尤其如果能獲得論述形成過程之實際參與者的觀察 與意見,對於教育政策形成與發展將有更深入之掌握。例如,謝小苓與李淑菁透過訪 問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實際執行與參與者,瞭解其中性別教育政策的形成(謝小苓、 李淑菁,
2008)
,或是張茂桂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小組召集人的參與者位置,來分 析 99 課綱訂定過程中,內部與外部的各項力量角力等(張茂桂,2009)
,都有助於我 們由文本形成所涉入的政治與社會行動,來耙梳其內在之分歧或甚至可能不一致的理 路 e 不過,園於筆者力量有限,因此本文並末針對課綱文本之形成加以探究,而僅選 擇分析現階段形成之定案文本之內蘊意涵。此僅就文本內容而末分析其過程的研究取徑,也意味著本文並非意欲論斷課綱的修正乃是一有意識的政策選擇方向
3 ,而是探究
最後形成的結果,可能對我們的公民教育帶來什麼樣的意義,或者帶來什麼樣的課題 與挑戰。參、社會學習領域新課網之修訂
此次課程綱要的修訂,乃承襲既有課程綱要以進行微調,因此在介紹此次課綱修 訂前,有必要對於過去的歷史脈絡,先加以介紹分析。一、社會學習領域課綱之修訂脈絡與架構體系
(一)社會學習領域謀網之修訂 此次課綱修訂為社會學習領域課綱自89 年首次公布之後的第二次修正。其制訂與 修訂之沿革如下: 3 誠如審查者所提醒,課綱的形成往往並非根據特定的哲學邏輯或典範所發展,而往往是對當 下社會情境反思後,所欲追求之特定目標,抑或甚至為當下社會脈絡中所流行之價值的體現。社會學習領域為九年一貫課程之七大學習領域之一。因此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的制訂與修正,也自然與九年一貫課程的總綱密切相關。早在民國 86 年研擬九年一貫 總綱的同時,教育部也隨即透過學者組成的研究小組,研發社會學習領域課綱。在當 時兩年 (1997-1999 )的研發過程裡,透過理論探究,以及針對中小學教師與相關學者 進行的問卷調查、分區座談與焦點團體唔談等方式,確立了社會學習領域的主題軸, 以及各大主題軸的基本能力指標(詹志禹, 2003) 。之後並透過「國民中小學課程修 訂審議委員會」審議確認領域課綱的適當性。在完成前述一連串的研發與審議過程後, 教育部在 89 年公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4的同時,也公布了包含社會 學習領域在內的各領域課程綱要(教育部,
2000)
89 年所公布的既然名為暫綱,於是教育部在經過相關的課程試辦與推動工作後, 叉於 92 年發布了修訂後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以及各學習領域課綱。此即為教育部網站 與坊間一般所稱之為的92 年課綱,而這也是社會學習領域的第一次修訂。 本文所探討的新課綱則是於97 年公布的新版本。前述92 年課綱在實行一段時間 後,為了符應各界對於綱要內涵應與時代脈絡結合之期待、回應教學現場對於能力指 標解讀之疑義等問題,以及配合中小學一貫課程體系之建置,於是包含總綱與各學習 領域課綱叉有了第二次的修正。此次修正由教育部下設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審議 委員會」與「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研究發展小組」二常設性組織採取任務編組方式, 進行課程綱要調整工作。但此次調整從一開始便設定為「微調J '亦即課程架構不變, 學習領域劃分不變,學習節數不變,而僅針對課綱內容加以修正調整(教育部,2008a; 教育部, 2009) 。修正後的微調課綱,已於97 年 5 月正式公布,正式名稱為九年一貫 微調課綱,教育部網站則稱其為97 年課綱,而由於此課綱將於100 年正式實施,因此 也有學者稱為 100 課綱(以下通稱為97 年課綱)。 (三)社會學習領域謀網之體烹 社會學習領域綱要的體系在89 年首次公布時,主要由五個部分構成,基本理念、 課程日標、分段能力指標、分段能力指標與十大基本能力,以及實施要點。這五個主 要構成要素一直到97 年課綱仍維持,且同樣為其他各學習領域所採取。 然而,社會學習領域課綱不同於其他學習領域之課綱的一個獨特之處在於'此領 域課綱自 94 年起,增加了七至九年級基本內容。所謂基本內容乃依據課綱主題軸與能 4 此暫綱其實為九年一貫總綱的第二版本,第一版本為87 年公布的〈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 程總綱綱要卜但在此總綱裡尚未述及各學習領域學習階段之劃分。各總綱之比較可參考李坤 崇 (2008 )。力指標,擬定七至九年級所分別應學習的主題軸,以及在此主題軸下應學習的具體內 容。之所以會出現此一基本內容,根據教育部的說法是為了增進各版本內容的交集, 以利教科書編輯、師生教學、學測命題之參酌,俾以貫徹「一綱多本」的政策精神(教 育部, 2005) 。由此看來,基本內容的性質不僅在於促進課程設計與教學者更有效落 實課綱中的課程目標與能力指標,同時也應為教科書出版公司與教科書審定機關所依 循(教育部,
2008a :
22) 。而學者的研究也指出,基本內容確實可補充課程綱要的不 足(鄧毓浩, 2006) 。因此,在以下探討社會學習領域課綱內容之意酒時,基本內容 的修訂也是文本分析的重要部份。二、社會學習領域新課綱之修訂內涵
新課程綱要在歷經公聽會、專家討論歷程後完成修訂,並將於 100 學年度正式實 施,在此次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的修訂中,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部分,大致上而言, 僅屬文字之調整,主要修訂仍在於九大主題軸的分段能力指標,以及以此衍生對於基 本內容的相關修正。因此,概要來說,其修訂主要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來討論:第一部 份是能力指標的修正;第二是此次修訂版本中所新增的能力指標之註腳部分;第三部 分則是七至九年級的基本內容修訂。以下便就此三大部分中主要的修訂加以歸納說明:一、分段能力指標的修訂
依據教育部所公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修正草案對照 表 J '能力指標的修訂除了語意釐清的文字調整外,主要包含下述五項修正: 1.第一主題軸「人與空間」裡,增加了六項海洋能力指標:因應政府加強海洋教 育之政策,加入了六條與海洋教育的能力指標,涵蓋海洋地理、海洋政治、海 洋資源與海洋文化等不同主題(教育部, 200的: 6-7) 。 2. 第五主題軸「權力、規則與人權」裡'增加了一項能力指標 6-4-4 :舉例說明法 律與其他社會規範的差異及相互關係,以及違反義務或發生衝突時的法律責任 (教育部,2008b : 12-13)
3. 第七主題軸「生產、分配與消費」裡'增加了一項能力指標7-4-9 :探討經濟發 展對受雇者的影響(教育部,2008b : 14-15)
4. 第八主題軸「科學、技術與社會」裡,考量舊有能力指標難度過高,因此大幅 濃縮並簡化了科技與各項規範之交互影響的相關能力指標(教育部,2008b: 15) 。 5. 第九主題軸「全球關連」裡,多項能力指標的文字敘述裡增加了勞工、生物保 育與媒體融入等三項概念之相關敘述(教育部,2008b :
1 7)。二、新增之註腳
此次課程綱要修訂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在能力指標中增加了過去未曾有過的註 腳。在公布的課綱與修正對照表的說明中指出,此註腳的新增是為了「讓使用者對於 指標的解讀更一致並避免指標敘述過於冗長,且便於使用者閱讀 J (教育部,2008b :
4-5)
,因此教材編輯與教學者有必要參考此註腳(教育部,2008a :
2) 。 註腳既然屬於能力指標的說明文字,故對於教科書的編寫同樣也具有規範作用, 因此,在分析課綱文本之內蘊公民教育模式時,自然有必要加以分析。值得注意的是, 誠如教育部所指出,註腳的說明是為了讓對於較抽象之能力指標的解讀可以較為一 致,但這種說明的方式,其實間接對於學習內容,形成定義與排除的規制效果,因而 確立與強化特定規範取向。例如,能力指標 6-2-1 要求說明「權力如何影響個體或群體 的權益 J '而在此能力指標裡有一註腳 31 '即指明「可以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或是勞 資衝突為例做說明 J (教育部,2008a :
7)。權力的影響可以有眾多層面,受迫害的 群體權益也可能有多種,但由於有了註腳的說明,加上中小學教科書課文數字有限的 情況下,幾乎確定了註腳的示例,將成為課本中僅可能出現的例子。這說明了註腳所 發揮的作用不僅是說明,更可能隱含著排除其他議題討論的規制作用。而由於這次課 綱定位為微調,因此在能力指標調整不多的情況下,修正課綱的轉向也就特別表現於 註腳所形成的約束。 歸納來看,此次修訂一共增加了 55 個註腳。筆者檢視所有註腳,發現主要皆扣和 海洋教育、媒體(含大眾傳播科技)及勞動三項概念,其相關之註腳分別有 16 、 23 、 3 個。三、基本內容的修正
七至九年及之基本內容為社會領域教科書編寫的重要依據,而在基本內容裡,也 因應能力指標的修訂,因此有所調整,主要調整部分包含: 1.七年級裡,第一主題軸「人與空間」裡,將人口議題整併入新增的「台灣人文 環境」主題,將生態特色調整為環境問題與保護(教育部,2008b :
33) 。 2. 第五主題軸「自我、人際與群己」裡明確區分校園互動中同儕與師生應有的互 動原則,並澄清群體差異之形成、特色及其引發之衝突(教育部,2008b : 35-36
)。 3. 第六主題軸「權力、規則與人權」中強調法律保障子女在家庭中的基本權利(教 育部,2008b : 36-37)
4. 八年級裡,第六主題軸「權力、規則與人權J '刪除公共財概念,改為要求明 確說明政府在經濟上應扮演的功能及相關之爭議(教育部,2008b :
40) 。肆、新修訂課程綱要所反映的公氏哲學預設轉變
檢視前述所列出的此次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修正,雖然調整幅度不算太大,但 從前一節中所提出的公民教育哲學預設的理念型來看,我們仍發現此次修正中反映出 值得我們關注與進一步探究的公民教育哲學預設之重要轉變。簡要來說,本文嘗試指 出:此次的課程綱要修正,具有讓我國公民教育更進一步落實多元文化主義精神之特 色,而此一轉變,對於目前的台灣公民教育成效提升有其重要意義。至於'課綱修訂 的哪些內涵如何反映了多元文化主義的實現?叉落實了什麼樣的多元文化主義主張? 分析修訂內容,本文認為此課綱得以進一步落實多元文化主義精神之處,主要有下述 兩點 5一、文化性存有的受重視
以多元文化主義為基礎的公民教育,強調尊重不同文化,且重視實現促進不同文 化平等之相關政策。然而,要能建立公民的多元文化素養,實現上述尊重與平等之理 想,其實有一重要前提,亦即我們有必要認識並肯認個人是一文化性存有。這意指瞭 解到多元文化中的「文化 J '並非僅是一種被欣賞、分析的外在事物,而是特定群體 成員為了對世界賦予意義,而採用的一組生活實踐、意識型態和價值觀,也就是說, 此群體乃是在此文化中定義和實現他們的生命期待 (Taylor'1989 ;
McLar凹,2003)
,
我們因此可將人稱為文化性存有。 此一文化性存有的認識是實踐多元文化主義的重要出發點。若未能意識到個人為 文化性存有,那麼就難以暸解多元文化主義的根本主張:認真看待個人所屬群體之文 化屬性對於個人的影響。此肯認個人為文化性存有衍生出來的重要洞見在於,在政治 社群生活中,我們不應輕忽特定文化價值對該群體成員的重要意義,因為文化特性不 是得以任意拋棄、擇取的外加包袱。也正因為看重特定文化屬性對於其群體成員的重 要性,因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重視、分析特定群體文化屬性如何在社會中被再現, 5 對於此處所提出的文化性存有與階級,感謝審查人提醒應思考二者是否屬同一層次概念、抑 或具概念階層序位關係?針對此問題,作者以為儘管從古典馬克思主義來看,階級為社會結 構根本,因此特定群體所賦予世界之意義與價值,乃受到階級所影響,但如果以 Bourdi凹的 實作 (practice) 理論觀點來看,則文化價值的展現雖受階級影響,但同樣的,階級的再製也 必須透過主體展現意義的行動來完成( Bourdi帥, 1977) 。作者傾向於接受 Bourdieu 所提出二 者為辯證性關係的主張。而對此三項概念關係的釐清,也提醒我們,無論在詮釋課綱或將課 綱落實於教學時,都不應忽略討論三項議題之相關現象的交互影響。並探討當特定群體之文化屬性在社會的再現體系中被污名化時,對於該群體成員會帶 來什麼樣的傷害與痛苦。
文化性存有的概念對於多元文化主義實踐有其根本性,然而,本文以為,在過去 台灣的公民教育中,對此概念的討論相對來說是較為薄弱的。這或許是因為,相對於
文化性存有,一種個人得以超越、脫離社會脈絡的預設,也就是 Sadndel 所指稱的無負
擔自我(
unencumbered
sel f)的本體預設 (Benhabib' 1992)
,很容易與當代教育所強 調的個人獨立批判思考混為一談,也因此使得獨立思考與反思文化認同的重要性似乎 對立了起來。從我國的公民教育發展來看,當我們的公民教育得以擺脫道德規訓包袱, 開始重視培養獨立思考的公民時,相對來說,卻忽略了深入討論,群體之文化屬性對 於個人看待與實現生命意義的關連性。 正是在上述脈絡下, 100 新課綱中對於文化性存有概念的強調與著墨,顯得更具 突破性 O 具體來說,新課綱中得以彰顯此文化性存有的主要修訂如下: 1.進一步明確指出客觀因素對於個人自我認識與定義環境之影響 能力指標 5-2-2 由「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 觀的」調整為 5-4-2 ,-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會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J ' 由主動、主觀轉為受主客觀影響,新的能力指標調整為在認識自我與對環境的認識與 定義上,即便出於主動,也同樣無可避免受個人所屬文化脈絡因素之客觀因素影響。 此一重視客觀因素對於定義自我與環境的影響,有可能引導出文化對於自我認同建立 與建立生命意義的議題探討,使得 100 新課綱更能貼近前述文化性存有所強調的文化 屬性影響。亦即,此一能力指標的調整,有助於將文化與個人的自我認識加以連結, 這樣的修正正如探究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的學者所指出,教師可透過適當課程設計,讓 學生察覺在互動中,個人看待自己與詮釋他人行為所慣於採取的模式,此一自我察覺 將使得學生意識到自己是一文化性存有,也因而促使學生對自己觀點的轉換更有能力 予以分析,並進一步提升其培養跨文化觀點 (Johnson' 1998)
2. 加入媒體此文化脈絡因素的影響 如前所述,此次的課程綱要修正十分重視媒體議題的討論。尤其是註腳裡,多處 要求討論媒體議題。對於媒體議題的重視,固然是因為考量當代社會已然進入媒體社 會時代,個人生活越來越仰賴媒體之趨勢,但從新課綱註腳所要求討論的媒體議題, 我們可以發現新課程綱要對於媒體影響力的肯認,主要集中在探究媒體對於個人認知 建構的影響。亦即,體認到個人的理解與判斷乃深受個人所處意義脈絡之影響,並非 僅出自於個人主觀判斷,而媒體正是當代社會意義生產與建構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引導學生探究媒體訊息與個人認知之間的關連。所以我們會發現,在註腳 28 、 29 、 30 、 32 、 43 、 53 等都要求課程應討論並說明,媒體塑造的刻板印象與傳遞的特定 價值,且這些意義如何影響我們的思考與生活等 o 這部分的討論將有可能使學生察覺 媒體如何再現特定群體,且這些再現如何影響個人文化認同等文化性存有的相關重要 議題。 3. 重視同一政治社群中所存在的不同文化群體 討論文化與個人之關連的相關主題,在修訂前的課程綱要裡其實並非不存在,但 修訂前的課程綱要,比較偏重傳統文化學的討論方式,亦即探討不同時空下的不同文 化特質,這樣的探討方式傾向於將同一時空下的社會視為一同質文化體,而較少進一 步探究社會中因不同社會身份所產生的不同文化屬性。相對來說,多元文化主義卻十 分重視瞭解社會中不同的文化群體,以及其所佔據的不同權力位置。 100 新課綱基本內容中,明白的指出各種群體屬性的差異,可說補充了多元文化 主義此一面向的相關討論。在七年級基本內容第五主題軸「自我、人際與群己」的修 正說明裡,指出了該段內容的調整是將「差異的存在及其解決」整併至「社會群體的 意義與差異 J '形成新的主題「群體屬性的差異與平等」。對比修正前後的基本內容, 我們看到在原本的內容裡,首先肯認了社會中有著不同的群體身分,但接著討論「差
異的存在及解決時 J '則將爭議的來源歸因於民主社會中個人意見的不同 6 。但在修正
後的基本內容裡'第一段首先肯認不同社會身份的存在後,並說明這些社會身份所產 生的不同群體屬性(亦即,文化特質) ,造成了各項差異;接著訴求平等對待這些社 會屬性(社會身分) ,並強調這些群體屬性有些是可以透過個人選擇,但有些則是不 容易選擇也難以改變的;最後,在衝突的解決機制上,則強調不同群體因為價值差異 與利益競爭帶來衝突,故有賴協商妥協並在法治基礎上解決問題。 本文認為此前後調整蘊含下述重要轉折:首先,肯定了各項群體屬性的差異存在, 包括過去較常指出的性別、族群、宗教等,但甚至進一步指出身體特徵、語言、職業 帶來的不同群體屬性,可以說擴大了對於多元文化的認識。其次,將差異的基礎轉而 6 此群體與差異的基本內容修正前之內容主要有三部分: (l)個人的多重社會群體身分與認同 的關係:說明個人具有多重的社會群體身分,例如同時具有學生、族群、性別等群體身分。 各族群可能有其獨特的文化觀念或歷史經驗,宜相互尊重。 (2) 社會中不同價值觀的差異衝 突:說明價值觀或生活方式可能因為時間或空間、道德、宗教信仰、所屬群體而有所差異。。 (3)爭議、溝通與民主的解決機制:說明民主的生活方式應容忍甚至鼓勵每個人表達自己的 看法,因此會形成多元的複數意見。並說明民主社會中,應透過理性溝通、相互妥協以形成 多數意見並遵守之,俾能促進社會永續發展。歸屬於群體之因素,而非個人因素。亦即將差異由個人的不同意見,轉為以「群體」 為基本單位一貫地處理人際與群己之主軸。此一以群體為討論人際與群己議題之基本 單位的取徑(
approach)
,呼應著多元文化主義訴求群體權益與關注群體問權力壓迫的 核心主軸。二、階級議題的加入
新課綱中所反映出強化多元文化主義精神的另一重要特點,在於突破過去較偏向 族群與性別的討論,進一步明確納入階級議題。就族群議題而言,由於台灣多元文化 教育一開始的發展便是從對於原住民族之族群議題討論開始(譚光鼎、劉美慧、游美 惠編著,2001)
,加上近年來,移工與移民相關議題因社會運動團體的推動與學者大 量投入相關研究,促使新住民議題越來越受重視,因此族群議在教育體制中也就更加受到重視7 。而就性別議題來說,一九九0 年代中期以來性別平等連動在國內的蓬勃發
展,也使得九年一貫在一開始擬定時,便將性別教育列為當時的六大重要議題之一九相對於族群與性別議題,多元文化主義十分關注的階級議題卻向來被忽略
9 。之所
以如此,本文認為可能的原因有二:首先、既然公民教育深受政治意識型態與政治體 制所影響,而在台灣過去的歷史發展脈絡裡,強調階級的左派思想被等同於執政當局 所強力打壓話毀的共產主義,因此在台灣的相關論述發展上,左派的傳統便似乎較為 薄弱。學者所指出,台灣的社會階層研究成果裡,缺乏馬克斯主義為主的衝突論傳統 或許可映證此項觀察(蔡明瑞,2008)
;其次,正如學者研究所指出,台灣人民的階 級認同上,似乎大多自認為中產階級,因此未發展出如西方的農民與工人的階級意識, 對於階級的討論與民間社會運動,相對來說也較末蓬勃發展(謝雨生、黃毅志,2003),
或許正因為如此,所以即便在兩岸敵對情勢改變,甚至歷經政權轉換,左派思想不再 是禁忌、後,階級議題仍不受重視。 但在這次的課綱修訂裡'經由特定團體的提倡與重視 10 ,因此,我們看到勞動人權 的階級相關議題明顯出現於課程綱要中。包括能力指標第七主題軸所新增的「重視經 濟發展對受雇者的影響 J '可能引導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與思考,如何不讓經濟發展 榮景遮掩受雇者可能受剝削、犧牲的議題;第九主題軸裡'也在 9-3-4 與 9-4-5 列入勞 7 例如,台北縣教育局裡增加了移民教育科,並要求各級學校應針對新移民辦理相關教育活動, 甚至辦理將此相關議題融入教育。 8 當時稱為兩性議題,後來因應強調性別認同之多元主張,因此於 2005 年改為性別平等議題。 9 在修訂前的課課程綱要裡(含能力指標與基本內容) ,僅有在能力指標 (6-2-4 )中提到階層一 詞。 10 在教育部公布的課綱修正對照表裡'清楚地指出階級議題之納入來自於全國教師會之建議。工保護之議題 o 其次,在新增的註腳裡,除了建議應以勞資衝突為討論案例外,十分 不同於以往的,更是在討論生產要素時,特別指出應將勞動者視為具有 gii.皮EZg 吾¥9fJ1Iih聲(粗斜體為作者自加) ,此一要求可說明顯呼應多元文化主義所呼籲重視對 弱勢文化群體的肯認。上述各項修正,反映出 100 新課綱的討論將原本既有的多元文 化討論擴大至階級面向,亦反映出公民教育對多元文化主義的進一步落實。
伍、多元文化主義轉向對台灣公氏教育發展的
意義與挑戰
在因應全球化移民人口日增以及以關注弱勢群體為核心的社會正義反思下,多元 文化公民身分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確保不同文化與該文化群體之公民獲得平等發展 機會,成為重要討論議題 (Kymlicka'
1995) 。相應地,如何實踐吻合多元文化主義 精神的公民教育,也成為許多國家不得不重視的重要議題 (Banks'
2006) 。 台灣從一九九0年代開始推動多元文化教育,十多年來已逐漸累積相當成果。不 僅修訂前的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在多處能力指標中反映出對多元文化的 重視 11 ,修訂前的六大重要議題也明顯以多元文化主義為訴求目標。然而,這次新課程 綱要修訂所反映出的多元文化主義課程取向,相對於過去課程綱要中討論多元文化的 模式來說,仍具有突破性的正面意義,但也同時帶來新的挑戰:一、新課綱落實多元文化主義的正面意義
多元文化主義的討論早在一九九0年代起便逐漸出現在我國公民教育之中,但新 課綱所體現的多元文化主義,卻得以突破先前討論多元文化之模式,因而具有下述兩 項正面意義: 1.文化性存有的討論可能深化不同文化相互尊重之基礎 如前所述,修訂前的課綱便已列入多元文化之相關主題,然而,本文認為,修訂 前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對於多元文化主義的探討,傾向於以「各族群可能有其獨特的文化觀念或歷史經驗,宜相互尊重」 l2這樣的論述基調來討論多元文化主義 13 。此一
11 例如, 4-4-2 、 9-1-2 、 9-4-2 都是修訂前便已列入且符合多元文化主義精神的能力指標。 12 此為修訂前七年級的基本內容,屬「自我、人際與群己」主題軸之內容。此次修訂後已調整 刪除。 13 本文初稿曾發表於研討會,十分感謝與會的晝秀蘭教授提供意見指出,我國之所以採取此一 取向來討論多元文化主義,有兩項可能之原因:一方面是我們採取了多元文化教育中頌讚差強調彼此不同文化相互尊重的主張當然相當重要,但本文認為,如果論述鋪陳上,缺 乏讓學生先瞭解個人是一文化性的存有,也就是缺少討論群體之文化屬性對於個人看 待與實現生命意義的關連性,那麼,學生不僅將較難以理解不同文化屬性對群體成員 之自我認同的核心性,也難以進一步體會並分析在政治社群中,弱勢文化屬性往往受 到忽視或污名化所帶來的壓迫作用。而忽略掉這兩層重要思考,將可能使得對於不同 文化之獨特性的介紹,僅僅成為奇觀異景之並陳,而所謂不同文化之間相互尊重的訴 求也成為一種口號,或終究落空 14 。 進一步來看,當我們未能意識到特定文化特性對於其群體成員自我認同的核心性 時,就可能未能認真看待並理解不同群體所抱持之價值差異,尤其當強勢文化群體成 員,認為可輕易加以理解弱勢群體之文化時,其權力優越性,可能使其擅自代為發言, 或認為只要透過溝通即可浪除彼此之間的差異,而這樣的現象將可能再次強化權力不 平等。這正是為什麼當代多元文化主義學者 Iris Young 會強調,在提倡民主溝通、尊重 差異的道德價值時,首先應認真看待不同文化屬性、社會身份所形成的觀點界域,以 開放的心胸聆聽差異,如果太輕易認為每個群體都可以理所當然地瞭解不同觀點,那 麼所謂的相互尊重,也許將反而阻礙了認真看待差異的可能 (Young' 1994) 。在 Young 的論述啟發下,我們認為可建立一種新的多元文化討論模式,亦即,相對於以往介紹 差異後即主張透過溝通以達成共識的模式,我們反而應在指出差異後,分析不同文化 群體之間瞭解的不易。此瞭解並非旨在創造政治社群中的疏離,而是基於相信當公民 對於不同群體間彼此瞭解不易的現象能保持敬意時,反而更能落實對彼此差異的尊重。 以發生於 2005-2006 年的丹麥報紙刊登阿拉肖像的漫畫事件為例,如果未能認真 看待宗教文化對於其成員的生命核心性(亦即該肖像漫畫會如何地傷害了伊斯蘭教徒 的生命情感) ,那麼,我們也可能輕易地以相互尊重、容忍不同言論為訴求,主張媒 體理所當然有權刊登該系列之漫畫,放棄了進一步思考主流文化群體之言論所可能帶 來的傷害作用。國內於 2010 年所發生雇主逼迫伊斯蘭教勞工吃豬肉的事件,某種程度 似乎也反映出,國人對於群體文化屬性對於其成員生命認同之核心性的認識不足。這 些事例提醒我們,在面對文化差異,訴求培養相互尊重的態度前,我們或許更有必要 認真瞭解該文化對其成員所具有之意義。此次課綱多處註腳中所強調的媒體再現之反
異 (celebration
of
diversity) 之模式,男一方面,則受到我國文化強調和諧(h訂mony) 之影 響。14 學者對於美國多元文化教育師資培育課程的研究也同樣指出,多數的多元文化教育師資培育
課程的討論,容易落入將不同文化呈現為文化他者(
cultural
other) 的模式,而這樣的討論方思,也讓課程的討論更有可能引導學生思考媒體對於弱勢文化群體再現的議題 15 。 由此看來,我們認為 100 新課綱改變了過往呈現多元接著便跳入訴求尊重的課綱 設計,也就是能在得出尊重的結論前,先能夠討論不同群體的文化屬性差異,以及其 不同社會生活處境。在此課綱引領下,教師在教學上,若能在介紹不同文化時,關注 於討論文化屬性與群體成員生命認同之關連,並且能分析不同文化之間相互瞭解的不 易,並進一步探討在現行社會脈絡中,特定群體文化如何被再現與污名等,相信將可 引導學生對文化差異的進一步瞭解,因而能深化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 2. 勞動人權的討論可能深化對階級再製的思考 如上一節所討論,新課程綱要中突破性地強化了對於勞工議題的討論,本文認為, 此一勞工議題的引入具有反思主流意識型態造成階級再製的重要意義。如同多元文化 教育學者與教育社會學者所指出,學校教育本身往往具有強烈階級意識型態 (Banks&
Banks '
2008)
,傾向於以中產階級的價值取向為主,而在此價值取向主導下的學校制 度,往往對於勞動階級不利。然而這種不利處境,對於忽略結構歸因,而僅重視個人 歸因的思維模式下是無法被看見的。 以台灣社會而言,一昧重視成就動機取向的「愛拼才會贏」文化,往往傾向於將 個人的階級地位,歸因於個人因素。而這樣的思考模式,其實非常不利於勞動階級。 因為強調個人成就動機取向的思考往往間接暗示著,勞動階級者個人本身有著某種缺 陷與能力不足,正因為不夠努力或是天分不足,才造成個人成為底層階級。在這樣的 思維下,勞動者的資源缺乏與不利處境被忽略,因而促成階級的不斷再製1人 要突破上述的思考陷阱,我們有必要跳脫個人因素思維模式,重視勞動群體的社 會處境。此次 100 新課綱的修正,不僅要求討論經濟發展可能如何影響勞工、正視勞 工為尊嚴個體、強調勞工爭取權利的正當性以及媒體呈現的勞資衝突,在討論群體屬 性時,討論父母的職業背景對個人群體身份的影響,也可能引導思考個人階級地位的 取得。 由此看來,新課綱可說突破了過去課程僅討論勞工法律權益的限制,進一步更廣 15 這呼應了多元文化主義學者所指出:所謂尊重不同文化,應該還包括檢視、分析弱勢群體文 化如何在再現中被污名,避免將多元文化主義的實踐僅停留在物質資源的再分配,而忽略了 文化帝國主義所形成的壓迫力量(Young,
1990) 。 16 勞動者在我們的文化中,向來鮮少被看見,而晚近以來所出現以勞動者為主題的機能性飲料 廣告,雖突顯出勞動者的正面形象,但探究其內容,卻又是以一種詩意手法彰顯勞動者的辛 勤,表彰勞動者認命的美德,作者以為這種政治經濟權力運作的美學化手法(the
aestheticization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power)
,強化的是對勞動者的道德約束力量,並同泛地思考勞動者的社會處境,這樣的討論設計,有助於學生思考社會中的階級再製' 瞭解勞工群體的資源弱勢處境,而非貶抑勞動群體。教師若能以適當實例引導學生檢 視階級位置的再製性,相信將有助於帶領學生從結構歸因來思考問題,引發學生改善 階層不公平的動機與行動。
二、新課綱落實多元文化主義帶來的挑戰
如前述討論所指出,公民教育的規劃往往有特定哲學立場傾向,而這些不同的哲 學立場彼此之間,也往往有所抵觸與衝突 o 倘若我們接受本文前述所指出,此次新修 正課程綱要內容具有深化多元文化主義取向之論述,那麼,新課綱似乎便無可避免地 將存在著多元文化主義與自由主義此三種不同公民教育哲學預設的衝突,而此一衝突 也將成為未來的重要教學挑戰。 隨著民主化發展,以及對於過去威權體制的反思,過去幾年來,自由主義逐漸成 為我國公民教育的重要預設,包括如強調公民抵抗國家不當統治、反思國家是否過度 干預甚至侵犯公民自由權等的自由主義取向主張,都越來越受到重視。例如,在此次 新課程綱要七年級基本內容關於「權力、規則與人權」的部分,修訂內容所強調「于 女並非父母財產,並說明法律對於家庭中于女基本權利的保障 J '便明顯具有強化自 由主義中強調個人作為自由獨立個體的重要意義。就公民教育成效來說,這些思辯與 討論的加入,毫無置疑對於台灣的民主化有重要意義。 不過,在新課程綱要修正重視多元文化主義精神的同時,多元文化主義與自由主 義之間可能存在的衝突,也同樣反映於此課綱中,成為另一項重要議題。例如,在討 論「政府的經濟功能與角色」時,強調政府必須提供如社會福利制度等服務,但也明 白強調不可隨意介入或干預市場的自由競爭價值,因此基本內容中,明白要求課程應 討論「照顧弱勢群體」與「自由競爭」二種體制之間的互斥,說明政府如何在兩者之 間做取捨,以及能否兼顧兩者 17 0 事實上,因為不同哲學預設,因此形成公民教育上的衝突的情形,也發生在其他 國家裡,特別在國家有意識地修正教育實施方針與綱要時,往往出現這樣的矛盾與衝 突。例如,英國在新設公民科的同時,雖然因反思英國社會缺乏公民參與所帶來的弊 病,因此採取公民共和主義取向之路徑、強調建立英國人認同(britishness )
,但與此 同時,也因為強調尊重不同族群,而採取尊重蘇格蘭、威爾斯等不同地區傳統的多元 17 國內學者在研究九年一貫的重大議題時,也指出七大議題中,可能存在如人權與丈化權、環 境權、女權三者之間的衝突(洪如玉,2010)
,這樣的衝突正反映出自由主義與多元丈化主義 之間的緊張。125
文化主義,這樣的分歧,成為英國公民教育的重要挑戰之一 (Andrews
&
Mycock '
2008)
;叉如,法國由於以其共和傳統為榮,一再於公民教育中強調應重視每個人的 平等權利,但重視平等的理想,卻也引發忽視國內弱勢群體權益之批評,如巴黎暴動、 禁止宗教象徵衣飾進入校園等事件,都使得訴求多元文化主義的反思聲浪日益高漲, 因此如何在向來偏向自由主義的課程架構中,融入多元文化主義取向之課程,也成為 重要討論議題 O 面對此不同公民教育典範預設的主張,新修正的課程綱要求討論「二種體制的互 斥 J '等於是有意識地採取面對衝突的因應方式,此一方式應有助於相關議題的深化 討論,但另一方面來看,要在國中課程裡處理這樣的衝突議題,也似乎將成為教師教 學的一大挑戰18 。 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新課程綱要內蘊之公民教育典範探討 玲:asBFizE 設計叮咬志丹結
陸、小
本文以自由主義、公民共和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的三個公民教育典範作為理念 型,來檢視此次課綱修正後新舊課綱之差異。針對整體的修正文本,提出作者自身的 詮釋與觀察,主張此修正文本顯露出一多元文化主義取向,並提出以「文化性存有」 以及「階級」兩項議題來歸納與概念化修正內容。這樣的分析方式,有兩點限制是必 須說明的:第一、本文主張整體而言前述兩項議題的浮現,是課綱修正的最主要改變 趨向,然而,此次修正當然還包含了超越此兩項議題的內容,例如註腳49 、 51 強調討 論生物科技,便與多元文化主義相關性低,叉如,明確新增了六項海洋能力指標,學 者也指出其所反映出的則是對海洋教育的重視與提升(李坤崇,2009)
,因此本文的 主張並未意欲涵蓋全面修訂內容,而僅嘗試指出在關於公民教育典範的預設上,此次 修正所顯露出的重要趨向;第二、誠如第一點所指出,作者的詮釋是對修改文本內容 予以篩選、而賦予意義,由此也可以看出,作為詮釋者,作者自身的知識旨趣與學術 訓練所形成的視域,必然會影響著作者如何詮釋課綱文本。因此本文所主張「此課綱 修正,對照舊課綱來看,其最顯著也最具促進民主意義之處,主要在於文化性存有與 階級議題之提出」的詮釋,也無可避免地具有作者視域下的偏見與任意性,而作者的 18 儘管指出此挑戰,但本文並非主張,課綱的發展應該遵循一個特定的哲學主張或公民教育典 範'以實現其內在一致性。對於課綱的擬訂與實現,筆者以為可用審議式民主的角度來看待, 亦即考量現階段社會脈絡下的重要價值命題,作為課綱編訂的依據,但重要的是,課綱制訂 者與教學者有必要意識到各種社會所欲求之價值間,可能有的衝突,並能將此適當地帶入課 程討論中。公民養成的重要任務之一,就在於學習如何面對衝突之價值,因此,課綱之價值 取向的內在衝突並非必然為負面之事,值得擔慮的或許應該是對此矛盾的漠視與缺乏討論。詮釋是否適切,則以作者所提供的對應課綱文本內容,留待讀者的批判性檢視。 如果作者所指出的多元文化主義轉向之主張可以被接受,那麼回顧我國公民教育 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公民教育由早年黨國時代,歷經威權統治轉民主化不同階段, 其內容所反映的基本哲學預設從早期強調道德規訓、愛國心,到解嚴後開始轉而重視 自由主義傳統,已歷經重要轉折。而此次修訂進一步強化對於多元文化主義的重視, 叉形成另一次有意義的轉變。此種從道德規訓取向到自由主義,再到強化多元文化主 義,如前所述,並非是一有意識的預期性結果,但重要的是,此新課綱對於落實尊重 少數,實現社會正義有其重要意義。 然而,課程綱要的修正,僅是落實教育理念的起點,如何將課綱內容體現於課程 與教學中,更是一大挑戰。尤其是如何分析、認識以群體為基礎的文化屬性、肯認文 化屬性對自我認同的核心性,以及跳脫個人成就動機取向、轉而以結構歸因來看待階 級現象等內容,在以往的公民教育裡'相對來說是較少被討論,甚至是跳脫以往課程 之基本預設的,因此如何在接續下來的教科書編撰與教師教學中,開展相關討論與思 辨,更是此多元文化主義取向課程實現的關鍵。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江宜樺 (2001) 。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 李坤崇 (2008 )。九年一貫課程的總綱四次變革及展望。教育研究,第 175 期,頁 5-21 。 李坤崇 (2009 )。九年一貫課程海洋教育議題之研訂、實施及配套。屏縣教育季刊, 第 38 期,頁 5-15 沈珊珊 (2005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探討:從社會脈絡與國際發展觀點 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第 65 期,頁 17-34 。 宋佩芬 (2007 )。漸進改革?一從國中社會學習領域觀察改革的跡象。教育研究學報。 第 41 卷 2 期,頁 1-17 。 林火旺 (2002 )。自由主義與我國的公民道德教育。見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編邁 向二十一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洪如玉 (2010 )。九年一貫七大議題正當性之批判性檢視。教育研究與發農期刊,第 六卷第二期:頁 33-57 。高博詮 (2007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的檢討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第 76 期, 頁的 -60 。 秦碟琦 (2005) 0 社會領域第三學學習階段能力指標的解讀途徑探討。教育研究月刊, 第 136 期,頁 134-145 。 陳新轉 (2002 )。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評析與建議。人文及社會學科教 學通訊,第 13 卷第 3 期,頁 25-44 。 教育部 (2000) 0 90 年暫行綱要。 http://teach.eje.edu.
tw/9CC2/9cc_90. php
0 教育部 (2005) 0 社會學習領域七至九年級基本內容,http://www.edu.tw/files/site
content
/b
0056/social-l.doc
0 教育部( 2008a)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 ohttp://teach.eje.edu. tw/
9CC2/9cc_97. php
0 教育部 (2008b) 0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修正草案對照表。http://teach.eje.edu.
rn仿CC2/9cc_97.php 0 教育部(2009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微調暨配套措施 Ohttp://newweb.tp.edu.tw/public
lD
ownFile/69/9811
031.pdf 。 張秀雄 (2002 )。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中的公民道德教育。公民訓育學報O 第 11 期,頁 39-52 0 謝小苓、李淑菁,(2008)
,性別教育政策的形成:從行政院教改會到九年一貫課程 改革。研究薑灣,卷期:4 期,頁 119-147 。 張茂桂 (2009 )。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 第 20 期,頁 1-31 0 詹志禹 (2003 )。導論: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發展。見黃炳埋編社 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鄧毓浩 (2006 )。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公民基本內容評析。公民訓育學報,第 18 期,頁卜的 O 歐慧敏、李坤崇 (2008) 0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海洋教育議題之研修。教育研究。 第 175 期:頁 59-74 。 蔡明瑞 (2008 )。台灣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的研究:一個倒 U 字型的發展趨勢。見謝 國雄編群學爭端。台北:群學 O 謝雨生、黃毅志 (2003 )。社會階層化。見王振寰,塵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8:流。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 (2001) 。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蘇峰山(
1996)
,公民身分與公民教育的理論探討。國立編譯館通訊,第9 卷第 4 期: 頁 19-26 。 蕭高彥 (1998) 。多元丈化與承認政治論,見蕭高彥、蘇丈流編多元主義。台北:中 研院中山丈社會科學研究所。 游振鵬;王逸慧 (2008 )。教育利益團體之意識型態及其在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制訂過程 的權力運作。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卷期:18 期:頁次:頁 123-143 翻譯書目Mclaren
,
P.
(2003) 。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蕭昭君、陳巨壁譯。台北:巨流。Banks
,
J.
&
Banks
,
C. M.
(2008) 。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陳枝烈等譯。臺北:心理。英文書目
Arendt
,
H.
(1
958).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Andrews
,
R.
&
Mycock
,
A.
(2008). Dilemmas of Devoluti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the
‘
Politics ofBritishness'. British Politics Vo
l.
3
,
139-155.
Andrews
,
R.
&
Mycock
,
A. (2007).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he UK: Divergence Within a
Multi-National State. Citizenshi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13
,
No.1
,
Apri12007
Benhabib
,
S.
(1
992). Situating the sel
f:
gender
,
communi紗,and postmodernism in
contempora η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