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城市建築3D數位博物館---總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城市建築3D數位博物館---總計畫"

Copied!
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1) 研究背景

數位內容已經成為網路時代中最重要的資源,如何將人類過去以及未來在人文、藝術、科技、 自然等等的知識,以數位的方式呈現共享,成為近年來各國重要的課題。本計劃企圖將台灣歷 史上城市與建築的空間變遷,在網路上以三度空間的方式供人體驗(而非僅二度空間的瀏覽), 同時又能在相同類型的城市建築空間中,體驗不同時間的變化(第四度象限的穿梭),因而有 機會在人類實體空間的基礎上,以數位內容創造與其共構的虛擬空間(圖 1)。 圖 1. 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共構 另外,為求總計劃與各子計劃能有具體的成果及進度,並能立即在一年後供人體驗與穿梭各時 空的城市與建築,應掌握下列幾點: 1. 台灣城市建築空間發展與變遷 由於受近 400 年來歷史的影響,台灣的城市與建築竟能豐富的反映東方與西方的空間特質,因 此,了解台灣的城市建築空間經驗,就有機會對人類在不同時空的空間發展與知識初具概念。 台灣的城市與建築發展可大致分為以下四個時期:荷蘭人與西班牙人來台及明朝末年鄭成功開 發台灣時期﹙清代以前﹚、清代經營台灣時期﹙清代﹚、日本人治理台灣時期﹙日據時代﹚、 民國以後至當代等時期。不同時期的台灣城鎮或民間聚落的規模、組成的目的與方式等,都有 其時空環境的差異與特點。一、清代以前:明朝天啟元年(1621 年),荷蘭人入侵澎湖並且在澎 湖風櫃尾建造城堡。鄭氏光復臺灣之後,即確定行政區域,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 於普羅文蒂亞城。二、清代:清代初期聚落的發生及城市的形成,清代中期臺灣的漢人活動區 域仍以西部為主,至於在明鄭或清初已開發之聚落現在都發展為市街或城市。清代末期之城市 由於撫番的成就,原住民與漢人之關係日趨和諧,有些漢番共處的城市就出現了。三、日據時 代:日人在臺灣的都市建設是以西方的計劃觀念著手的,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吸取了大量的 西方文明,獲得了臺灣之後,就開始有計劃的實施於臺灣,其內容是殖民政策與近代化路徑相 輔相成的結果。四、民國以後至當代:台灣由於受到歐美日等國以及整個建築與規劃思潮的影 響,加上政治上自由開放的風氣逐漸盛行,以及民眾參與的營造與規劃方式也開始受到重視, 城市建築的風貌也更顯得多樣與複雜。 實體空間 (現存的空間) 東西方城市 東西方建築 台灣史上的城市 台灣史上的建築 虛擬空間 (過去、現在、未來 可出現的空間) 東西方城市 東西方建築 台灣史上的城市 台灣史上的建築 空間體驗與時間穿梭

(2)

2 2. 應用性目標﹙ 而非學術性﹚ 歷史理論、設計創作、網路資料、空間媒材等 4 類教授共同加入。 本研究計劃的目的著重於社會性的應用,除基本的歷史與建築理論基礎外,為掌握空間的應用 性和設計性,也邀請設計創作、網路資料管理、空間媒材等三類的教授加入本計劃,分別配合 學術研究性的教授在各個子計劃中相互合作,如圖 2。本計劃中總計劃的目的雖然是以應用為 主,希望讓大眾能透過網路感受 3D 空間,然而也期望藉此機會探討部份研究性議題,讓數位內 容整合研究性的課題以發展出更成熟的數位內容及整合經驗,將來可應用於整體架構中第二或 第三階段的工作內容中。 圖 2. 歷史理論、設計創作、網路資料管理、空間媒材等 4 類建築教授共同加入 3. 與其他建築類數位博物館的區隔 國 立 台 灣 美 術 館 網 站 ( spl.tmoa.gov.tw/art/index.htm ) 、 國 科 會 台 灣 建 築 史 數 位 博 物 館 (www.dm.isu.edu.tw)及台灣古蹟數位博物館(建置中)是國內目前較為人所熟知的建築類數 位博物館,本計劃除必須在呈現及內容上與其有所區隔外,也將以網路與這三館相連結以期提 供更為豐富的影像、文字及空間資料。在區隔的方式上,台灣美術館網站及台灣建築史數位博 物館的內容主要在以文字及圖像式的二度空間方式來供大眾瀏覽,而本計劃企圖以三度的空間 呈現供人體驗,因此在內容與介面上便自然與此兩館有所區隔;此外,本計劃也將與古蹟數位 博物館進行合作,古蹟博物館雖然也是 3D 博物館,然其目的在呈現古蹟存於現代之風貌,而本 計劃則希望呈現各古蹟最精采甚至是初建時的風貌,除加以區隔外也期望在兩館合作下,能呈 現出古蹟之時間變遷與更完整的數位資料。

(2) 研究目標

1. 人類空間經驗的延伸 空間媒材研究 與應用 施弘晉(中 國) 鄭泰昇(成 大) 簡聖芬(台科大) 施宣光(台科大) 網路資料管理 林峰田(台大) 張登文(交大) 邱茂林(成大) 郭中人(文化) 城市建築 設計創作 施向誠(交大) 張基義(交大) 何宏文(明道) 城市建築 歷史理論 施植明(台科大) 王維周(樹 德 ) 應用性的數位博物館 整合:劉育東(交大)

(3)

3 本計劃是為了建構數位博物館的虛擬空間以與實體空間相對應,目的希望突破以往在平面網頁 上做資訊蒐集的模式,讓人也能在網路上經驗三度的數位虛擬空間。 2. 台灣在人類空間發展中的知識建構 本計劃雖然以台灣的城市建築空間為數位化之主體,然而此主體實際上是受到東西方城市與建 築發展影響下的產物。所以,我們必須在了解世界城市與建築空間變遷的基礎上,來探討台灣 城市與建築的空間變遷。 3. 以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整合各類城市建築知識 以數位資料來整合既有建築與城市領域中的各種知識(Knowledge),除了文字、2D 圖像(草 圖及影像)外、也希望將其建構為三度空間、甚至是連續空間序列經驗(動畫、VR 全景圖)來 加以呈現;目的在敘述其歷史變遷外,也能以空間資料加以支援達到更完整的資料共享。 4. 數位內容在立即完備性與未來研究性的探討 本計劃的重點不僅在將此領域已完備的各種文字及圖像資料作立即的數位化,也由於人類在城 市與建築上的知識永遠不足,而應該透過本計劃依各個子題的性質及條件分別進行相當比例的 新研究,作為刺激人類再次創造知識的契機。因此,本計劃預計涵蓋 60%~90%的立即完備性資 料,也將視各子題情況納入 10%~40%尚未完備但需進一步加以研究的新資料。 5. 網路媒材在時空(4D)呈現上的研究 目前的電腦與網路媒材,已經能提供三維空間的導覽(navigation)技術。「台灣城市建築 3D 數位博物館」更需要的,則是一個能「穿梭時空」的導覽方式。本計畫預定,以目前網路新興 的 Virtools 與 Muse 3D 瀏覽介面為主,並與通行的 VRML 瀏覽介面為輔,或全景影像瀏覽介面為 基礎,附加時間向度的變動控制,開發「建築 4D 時空模型」與其網路瀏覽介面。此一研究成果, 亦支援其他子計畫。 6. 網路媒材在空間呈現及使用者介面上的研究 本數位博物館的目的不只是要以 2D 資料來介紹城市建築空間,也希望以 3D 的呈現讓使用者在 網路中進行空間體驗,為了能提供更好的使用者介面,及連結實體與虛擬空間的瀏覽經驗,因 此在總計劃中提出空間化的使用介面、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的互動聯繫介面-以流動資訊為例 及使用者經驗導覽 3D 之使用介面等 3 個子題來作進一步之研究。

(3) 研究團隊之架構與合作模式

1. 整體架構 總計劃﹙劉育東、林峰田、施宏晉﹚: 1. 統籌制定整體計劃之發展方向、工作模式及呈現方式與格式

(4)

4 2. 東西方城市與建築在歷史上的回顧,以便暸解台灣在全球城市建築空間發展中的脈絡 關係 3. 空間呈現在網路媒材及使用者介面上的研究 子計劃內容: 子計劃一:城市空間﹙鄭泰昇、邱茂林、施向誠﹚ 子計劃二:民居建築與聚落空間﹙郭中人、何宏文﹚ 子計劃三:公共建築空間﹙張登文、張基義﹚ 子計劃四:宗教建築空間﹙簡聖芬、王維周﹚ 子計劃五:工商建築空間﹙施植明、施宣光﹚ 2. 各子計畫的暫時分工與長期整合 城市是以建築為單元,建築也是都市形成的一環,本計劃雖將整體架構分為城市與建築兩大類, 實際上兩者是一個大的整體而密不可分,但為了整體工作上的有效性及易於分工,因此暫時將 其分離,未來在整體呈現上則會將其整合再加以呈現(圖 3)。 圖 3. 各子計畫的暫時分工與長期整合

(4) 完成清單

1. 城市時空館 安平古堡 台南市 海山館 台南市 妙壽宮 台南市 ? 記洋行 台南市 台南 新 竹 台 北 未來城 民居建築 與聚落空間 公共建 築空間 宗教建 築空間 工商建 築空間

(5)

5 東興洋行 台南市 單伸手民宅 台南市 2. 民居與聚落 霧峰林家花園 台中縣 台北賓館 台北市 青年國宅 台北市 首璽一品花園 台北市 摘星山莊 台中縣 筱雲山莊 台中縣 璞園 台南市 華崗 台北市 3. 公共建築 理學堂大院 台北市 台北城門 台北市 監察院 台北市 總統府 台北市 台北中山堂 台北市 國立科學館 台北市 國父紀念館 台北市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市 台北松山機場 台北市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 表演學院建築群 台北市 台北捷運劍橋站 台北市 4. 宗教建築 埔里中台禪寺 南投縣 淡水鄞山寺 台北市 大天后宮 台南市 內埔昌黎祠 屏東縣 二結王公廟 宜蘭縣 台北清真寺 台北市 萬金天主堂 屏東縣 青寮天主堂 台南縣 路思義教堂 台中市 聖家堂 台北市 5. 工商建築

(6)

6 迪化街 台北市 錦記茶行 台北市 西門町 台南市 菊元百貨 台北市 台泥大樓 台北市 環球商業大樓 台北市 宏國辦公大樓 台北市 新光人壽保險摩天大樓 台北市 中國石油公司總部大樓 台北市 京華城觀光休閒購物中心 台北市

(7)

7

附錄 A

(8)

8

中 華 民 國 92 年 3 月 15 日

台灣城市建築 3D 數位博物館-子計畫一:

台灣城市時空館

(Preparation of NSC Project Reports)

計畫編號:NSC 91-2422-H-006-3002

執行期限:91 年 3 月 1 日至 92 年 2 月 28 日

主持人:鄭泰昇 成功大學建築系(所)

主持人:邱茂林 成功大學建築系(所)

施向誠 交通大學建築所

計畫參與人員:陳麟、儲裕娟、施慧谷、楊基辰

成功大學建築系(所)

一、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以「城市空間」為數位 典藏內容,將城市空間構築在數位網路的 虛擬空間中,以數位媒材所呈現的數位 3D 城市空間作為數位典藏內容,保存台灣城 市空間的場所精神。研究的範疇包括 1)建 構數位城市的電腦三度空間模型,2)空間 在網際網路多媒體的呈現與互動。3D 模型 建構的範圍,則以台南市安平文化園區為 主,為了突破數位博物館平面網頁的資訊 呈現模式,我們研發互動式網路空間的概 念與技術,使參觀者得以透過在網際網路 三度虛擬空間的經驗,體驗台灣城市的空 間涵構與變遷過程,更深刻的體驗城市空 間的變遷與發展。 關鍵詞:數位博物館、數位城市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develop digital city as the digital contents for museum collections. We are motivated to utilize web technology to represent city cyberspaces over Internet. This work includes 1)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ies with 3D models; 2) supporting city spaces navigation in an interactive web environment. Our interest is on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An-Pin area in Tainan. Sophisticated multimedia web interfaces are developed for

interactive navigation in digital museums.

Keywords: Digital Museums, Digital City

一、 典藏計劃範圍與架構 數位城市的呈現,依據空間層級,可 分為體狀空間、面狀空間、線狀空間與點 狀空間,如圖一所示。 1. 體狀空間:介紹台南安平之整體輪 廓。 2. 面狀空間:以安平的主要街道如延平 街,作區域面狀之介紹。 3. 線狀空間:將安平聚落中的巷道空 間,以虛擬技術呈現街道風貌。 4. 點狀空間:介紹單一建築或建築群導 覽。 以台南市安平區為典藏計劃範圍,如圖二 所示。 都市層級 區域層級 建築層級 圖一:不同層級的城市空間架構導覽

(9)

9 圖二: 台南市安平地圖 初步先選定兩個主要的街廓作為數位模型 的建置重點。其中將模型分成三種描繪程 度─量體,較細緻的量體,和細緻模型描 繪,如圖三所示。 圖三: 台南市安平古堡量體模型 以線上即時 3D 運算作導覽方式,如圖四所 示。 圖四: 台南市安平古堡細緻模型描繪、材 質貼圖、線上即時 3D 導覽 二、典藏內容 以台南安平地區古蹟為主,共完成七個細 緻描繪模型,包括:安平古堡、海山館、 妙壽宮、德記洋行、東興洋行、單伸手民 宅、延平街商家。 安平古堡 海山館 妙壽宮 德記洋行 東興洋行 單伸手民宅 圖五:台南安平地區古蹟典藏內容 三、瀏覽方式 數位台灣城市時空館瀏覽方式共分三種等 級 1. 平面導覽模式(都市層級) 2. 3D 非即時運算量體導覽(區域層級) 3. 3D 即時運算導覽(建築層級) 圖六: 平面導覽模式(都市層級)

(10)

10 圖七: 3D 非即時運算量體導覽(區域層級) 圖八: 3D 即時運算導覽(建築層級) 四、數位模型製作流程與互動技術 本研究以 3D Studio MAX 建構擬真的城市 三度空間電腦模型,配合Flash/Director,使 3D 的數位城市空間得以在網路上擬真互 動呈現。 1. 量 體模型以及細緻 量體 模型製 作 流 程: 2. 細緻描繪模型製作流程: 3. 使用的軟體包括:  “3DS MAX4.2”

 “SWIFT3D PLUGIN FOR MAX”

“DIRECTOR8.5”  “FLASH 5”  “DREAMWEAVER ULTRADEV” 五、計畫成果評估與後續研究 本計畫以網路多媒體技術,提供數位 台南安平文化園區互動式網路界面。依據 使用者在網際網路所選取的互動式界面, 以虛擬三度空間呈現城市空間的特質,後 續研究可以包含以下二點 (Chen and Jeng, 2003): 1. 加入時間軸的城市空間涵構─運用多 媒體的技術,使數位博物館在網際網 路中,呈現互動式(interactive)的第 四度空間─時間,使參觀者得以瀏覽 城市發展史與空間構成涵構,如圖九 所示。 在 3DSMAX 裡建完 model 使用 SWIFT3D 將動畫轉成向量檔 利用 FLASH 編排動畫向量檔 現場實地調查,拍照製作材質 在 3DSMAX 裡建完 model 將模型匯出成 W3D 檔案 將模型匯出成 W3D 檔案 用 DIRECTOR8.5 編輯線上 VR PERIPHERAL TIME BUILDI SITE / DISTRICT CITY space

(11)

11 圖九: 加入時間軸的空間涵構與城 市發展脈絡 2. 數位博物館互動媒體空間─整合實體 與虛擬的互動空間模組,配合台灣未 來數位博物館實體空間設計要求,整 合實質空間與虛擬環境,建構不同尺 度的互動媒體空間原型,提供前瞻性 的數位空間概念。 圖十: 未來數位博物館- 成大建築系互動 媒體空間實驗的實景拍攝 六、參考文獻

[1] Chen, J. and T. Jeng, “Exploring Digital City with Physical Interactions”, Proceedings of CAADRIA2003, May, 2003, Thailand.

[2] 王明衡 (2000)《台南市安平文化園區都 市設計綱要計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 系 重要參考網站 1. 【台灣建築史】網站,國科會數位博 物館專案。

(12)

12

附錄 B

(13)

13 台灣城市建築 3D 數位博物館─子計畫二

台灣民居建築與聚落空間時空館

計劃主持人:郭中人* 共同主持人:何宏文** 計畫執行時間:91 年 02 月 28 日至 92 年 03 月 01 日 關鍵詞:虛擬實境,建築空間,民居建築,聚落

摘要

台灣因地理位置、氣候及地形地勢,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生活環境。特殊的鄉土風俗、歷 史演進、族群聚落、文化思想以及政治等因素的交流、衝突、融合及再造,更為台灣創造了 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也同時的塑造了獨特的本土文化。文化的薪傳,其具體的表現,也因 為科技的演進,不斷的注入新血,而轉型、演進,再與文化產生互動,進而演發出新的層次。 台灣大部分的傳統建築源起於大陸地區的傳統建築,早期的建築由唐山引進建造師傅 及主要建材,然而因為氣候及地域性建材的影響,也造成了建築上的變化。隨著時空 轉移及阻隔,台灣的傳統建築也就逐漸的走出自己地域性的風格。馬關條約後,成為 日本的殖民地的台灣,更因為日本建築師引進日本的巴洛克及洛可可風格的大正建 築,使得建築設計的語彙更加豐富。二次大戰後,政治的變遷及技術演進,為建築發 展的主要動力。也因其後工商業與國際化的發展,建築的型態也隨著不同。 民居與聚落為最主要的人類活動空間,也就成為生活哲學的真實寫照,由民居與聚落 的建築形式、使用情形、建材、結構等等,可以觀察到當時的生活形態及文化價值。 政治、經濟、族群、技術演進、以及其它的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在民居與聚落的設 計空間上。歷史的痕跡,也經由設計及構件,深深的刻畫在民居與聚落的空間上,而 由回顧民居與聚落的發展過程,能讓我們對生長的這塊土地有更切身的體驗。 本研究以整合建築時空資訊為重點,希望藉多媒體,以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的來呈 現台灣不同時期及地區的民居和聚落之特色。藉著不同的分類方式與角度來切入民居與聚落 空間文化發展的軌跡,本子計畫希由無遠弗屆的網路來推廣台灣的建築文化,也就是本數位 博物館研究案的成形主因。 * 郭中人,中國文化大學 建築暨都市設計學系 助理教授 **何宏文,明道管理學院 數位設計系 講師兼系主任

(14)

14

Evolution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s and

Settlements in Taiwan

Chung-Jen Kuo * Hung-Wen Ho**

Keywords: residential, settlement, virtual reality, architecture history

ABSTRACT

Due to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climate, and location features, Taiwan provides a very different living environment compared to the Mainland. In additional to the natural formation, the isolated island has created its own multi-cultural society; thru the collaboration and confliction of diverse groups of people with different origins and their own local customs, a new culture has emerged and blossomed.

A large portion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Taiwan was influenced by the building styles in the Mainland China. Many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settlements were even built by building masters from the Mainland. To accommodate the local conditions, a combination of building variations has been created and local style thus emerged. Being a Japanese colony also brought new design vocabularies from the Europe into Taiwan’s already diverse situatio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s, economic achievements and technical advancements motivated original concepts and ideas, which pushes Taiwan to move toward a new design level.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settlements are the most direct responses mirroring the philosophy toward life. From observing their spatial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s, usages and design elements, we can clearly fi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al, racial,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their building era. By reviewing the spac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settlements, we can re-experience the life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our own history.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fusion and representation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By the way of multimedia and story telling,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give a broad and general view on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settlement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and areas in Taiwan. With the advancements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the spatial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of Taiwan can be spread and promoted globally to reac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rners of the world, which is the anticipation this research wishes to achieve.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台灣因地理位置、氣候及地形地勢,而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生活環境。特殊的鄉土風俗、 歷史演進、族群聚落、組成的族群、文化思想以及政治等因素的交流、衝突、融合及再造, 更為台灣創造了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也同時的鑄造了獨特的本土文化。文化的薪傳,其具 體的表現也因為科技的演進 斷的注入新血,並轉型、演進,再與文化產生互動而演發出新的層次。 台灣大部分的傳統建築源起於大陸地區的傳統建築,早期的建築由唐山引進建造師傅 及主要建材,然而因為氣候及地域性建材的影響也造成了建築中的變化。隨著時空轉 移及阻隔,台灣的傳統建築也就逐漸的走出自己地域性的風格。馬關條約後,成為日 本的殖民地的台灣,更因為日本建築師引進日本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大正建築,

* Chung-Jen Kuo,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 Urban Design

Assistant Professor

(15)

15 使得建築設計的語彙更加豐富。二次大戰後,政治的變遷及演進,為建築發展的主要 動力。也因其後工商業與國際化的發展,建築的型態也隨著不同。 民居與聚落為最主要的人類活動空間,也就成為生活哲學的真實寫照,由民居與聚落的 建築形式、使用情形、建材、結構等等,可以觀察到當時的生活形態及文化價值。政治、經 濟、族群、技術演進、以及其它的事件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在民居與聚落的設計空間上。歷史 的痕跡,也經由設計及構件,深深的刻畫在民居與聚落的空間上,而由回顧民居與聚落的發 展過程,能讓我們對生長的這塊土地有更切身的體驗。

二、研究目的

1、民居建築與聚落之空間經驗的延伸 本計劃的目的除了建構民居建築與聚落空間的基本資料以及它們的虛擬空間,並使之與 實體空間相對應外,也希望能夠突破以往只在平面網頁(二度空間)上做資訊蒐集的模式, 讓人也能在網路上體驗三度的數位虛擬空間。 2、以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整合民居建築與聚落空間的建築知識 以數位的內容及方式來整合既有民居建築與聚落空間領域中的各種資訊,除了一般平面 上的文字、2D 圖像外、也同時建構三度空間的模型、甚至是以動畫或 VR 全景的方式呈現連 續的序列活動;經由數位的方式,不僅探討了歷史變遷及建築特性,也同時能達到資料的共 享與支援。 3、數位內容的立即完備性與未來研究性 因對於台灣民居與聚落上的研討常感不足,計劃的重點不僅努力將完備的相關文字及圖 像資料作立即的數位化外,另一面,也希望透過本研究就民居與聚落在個別空間特性及空間 組合上的定義,作更進一步的探討。 4、網路媒材在空間呈現上的研究 (1)透過數位化的概念與技術,有助於珍貴的台灣古蹟史料或環境設計教學資料的保存,同 時也利於資訊的交流、整合與再利用。尤其應針對如:歷史、圖學、結構學、材料學、 建築設計等專業學科領域之特質加以重新整理與組織。 (2)將台灣古蹟所可能涉及的人、事、物,甚至是現場的施作情景等教學資料數位化,將能 再現(represent)或模擬(simulate)不同時空環境下的設計情境,營造具親和力且不失真的 學習場域,有利於台灣古蹟文化學習效果的大幅提昇。 (3)台灣民居建築與聚落空間與網路的整合,將加速並擴大台灣各地區間、台灣與世界各地 古蹟文化資訊的傳遞,引導民眾從地區、社會、國家、世界等尺度轉換的比較學習過程, 培養民眾地域與國家的認同感進而發展出世界整體的宏觀視野。同時經由互動式的參與 方式,依民眾的自我意識,主動學習的積極態度與終身學習的觀念得以建立。

三、原始典藏重要性

1、以數位的方式為台灣的文化資產建檔 民居與聚落建築為最好的台灣生活紀錄,藉由數位的方式,我們得以為歷史以另一個角 度來作記錄,對台灣的精神及奮鬥歷程的回憶,轉化為一份永恆的文化資產。 2、歷史痕跡的另一種保存方式 台灣許多民居與聚落,不論其年代是否久遠,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拆除是一種不可避 免的開發過程,許多不同的民居與聚落,不論當初興建的目的是為了長期或是暫時的使用, 因開發而消失。即使是新如 921 地震後,所興建的臨時組合屋,也都記載了發生於台灣並造 成影響的事件,其歷史的意義並不因其當初臨時任務設定的達成而消失。數位的紀錄方式將 已消失的建築物以非實體的方法保存,而成為另類的古蹟保存方式。

(16)

16 3、由定址的保存到無所不在的文化知識分享 傳統的古蹟保存,僅能以原地維護及遷地重建的兩種方式保存,因地理因素的限制,影響所 及的層面有限。經由網路的傳播,古蹟成為不受地理限制世人都能共享的文化資源。

四、網址

http://140.137.123.66/ (暫訂,若有變更請更改)

五、研究方法與數位內容

台灣民居建築與聚落空間時空館的架構以三年期的發展為原則,建築物的選擇以能夠涵蓋 臺灣自開台後具有代表性的住宅或是聚落。其重要性以下幾個原則為準: 1. 年代 就以建築的年代為分類的方式。因清代以前之民居建築與聚落的沒有留存下來以及其測 繪方面的資料都無從考據,因此不列入本研究案的典藏內容。本研究案的年代分類方式 為清時期、日據時期、光復初期、近代與現代。 2. 地理位置 以台灣的地理位置為分類方式。例如宜蘭、北部、竹苗沿海、台中及鹿港、嘉南平原、 高屏地方、外島等。 3. 身份地位 以業主的身分為分類方式。例如官式住宅、商人住宅及一般老百姓為主要分類。 4. 族群 就台灣的主要族群為分類方法。主要分為原住民及漢民族兩類。漢民族下又可因傳統的 地域區分為不同的發源地。如彰、泉、福州等。 5. 空間的活動及使用方式 就居住者平日活動的空間及其使用方式為主要分類。例如活動空間為居住空間所包圍、 活動空間與住宅平行平行、活動空間包圍住宅等。 6. 結構方式及建材 以結構方式為主要分類方式。例如石材、木材、土角磚、磚構、RC 等為主要分類。 7. 特殊事件所導致的建築趨勢 因最後的呈現方式會以不同的角度及故事的方式介紹及導覽,在此不一一列舉單獨的事 件內容。 數位博物館內容的資訊主體架構可分成素材架構以及展覽資訊,素材資料為數位內容建構過程 中所蒐集或製造出數位影像、文字、數據與動畫等觀察材料;展覽資訊為經專家或使 用者所提出的評論、說明、分析、討論與主題展示等等經過主觀詮釋的資訊。一般的 使用者透過導覽介面可以閱讀展覽資訊並參與討論,管理者則透過管理介面對展覽資 訊與素材資料進行管理。展覽資訊依照個別主題連結其所需要的素材資料,一個主題 可以連結多筆素材資料,而同一筆素材資料也可以透過資料庫的連結多次使用在不同 的展覽主題上。

六、設計原則與案例介紹

(17)

17 (一)網頁內容描述 第一年的網頁設計以基本的網頁架構規劃為出發點,並考慮未來後續研究所增加的資料 種類,預留整合空間 數位博物館資料描述格式素材架構可分成基本資料與展示資料,基本資料在描述設計、 營造與修護記錄等過程,展覽資料主要可分為文字、圖片、照片、環場照片、動畫、互 動與虛擬空間等,其描述方式如下: 清 時 期 日 據 時 期 光 復 初 期 近 代 官 富 商 一 般 百 姓 宜 蘭 台 北 盆 地 竹 苗 沿 海 台 中 及 鹿 港 嘉 南 平 原 高 屏 地 方 外 島 住空間所包圍 活動空間為居 活動空間與住 宅平行 活動空間包圍 住宅 石 材 木 材 土 角 磚 加 強 磚 造 RC 造 圖 1 民居數位博物館資料架構示意圖 本研究整理 1. 分類編號年代 分類編號五碼,前一碼為建物類別,b 為單棟建築,c 為聚落形式,第二碼為資料建構 時間,1 表示西元 2001 年建構,2 表示 2002 年建構,編號後三碼為流水編號。 2. 設計類 設計類分成建築設計者、設計風格、基地面積、建蔽率、容積率、及其他等。 3. 營造類 建造者、營造方式、建築材料及其他描述方式,建造者應用於傳統建築中主要是在描述 匠師,營造方式則是在描述建築工法,建築材料則可分成土角埆牆、石牆、RC 柱樑結 構及鋼構造等。 4. 修護記錄 主要針對年代久遠傳統建築做一修護記錄。 年 代 身份地位 地理位置 空間的活動 及使用方式 結構方式及 建材 文字描述 2D 圖片 3D 模型 語音描述 database main server

(18)

18 5. 歷史沿革與特色 針對每一主題作描述。 6. 媒體類型 可分成文字、平面圖、圖片、照片、環場照片、3D 動畫、及虛擬空間等。 表 1 首璽一品花園資料描述表 欄位名稱 實際案例 分類編號 b1003 建築材料 建物聚落類別 B(單棟建築 b 聚落 C) 類 其他描述 流水號 1003(1001-1099) 重建或修護 名 稱 首璽一品花園 修護時間 地 址 台北市內湖區基湖路 修護重點 設計年代 修 護 紀 錄 其他描述 完工年代 歷史沿革與特色 國內第一座綠建築示範社區 業 主 全坤興業 文字 Text ta 設計者 平面圖 Plan Pl 設計風格 圖片 Diagram Di 基地面積 照片 Picture Pi 建蔽率 環場 Para Pa 容積率 媒 體 類 型 虛擬空間 Vr vr 設 計 類 其他 備註 建造者 填表者 營 造 營造方式 日期 本研究整理 (二)建築物介紹 第一年所建構的內容分類,將以年代及業主的身份地位為主要向度,年代將依清、日據時期、 光復初期、近代及現代分成五項,業主的身份地位主要可分成官、富商、一般百姓及其他等 四項,其內容分別如下: 1、以年代為主要向度 (1)清時期—霧峰林家花園,西元 1860 年 台北林安泰厝,西元 1823 年 (Ⅰ)霧峰林家花園,西元 1860 年 霧峰林家花園,下厝建於清同治初年,萊園建於清光緒十九年,頂厝於清光緒末 年全部完工。霧峰林家花園為一官宅,林家世代為官,其中以林獻堂為最有名,林家 的「頂厝」,共有三落,兩旁均建有護龍與外護。先入「景薰樓」,又稱太子樓,該樓 內構造非常精緻美觀,古色古香,廳堂內懸掛有林奠國畫像及段祺瑞所題字聯。在正 廳的門上,懸有金碧輝煌的木匾一方,上書「文魁」二字,是林文欽於光緒十九年中

(19)

19 式舉人。頂厝各建築物之間,均有小巷,以便通行,巷的兩旁築有大牆,用以防禦火 災之蔓延,日據時期本省社會運動先驅林獻堂即居於此。下厝為一巨大宅院,門廳懸 有「宮保第」的木匾一面,金銀燦爛,彫刻精緻,該「厝」於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 四年)中法戰爭勇將林朝棟之故居而著稱。下厝的祠堂,因年久失修頻臨倒潰,情景 荒涼,原有華麗戲台一座,現僅殘留其部份礎石。祠堂已倒塌大半,斷垣殘壁,到處 可見。 (Ⅱ)台北林安泰厝,西元 1823 年 林安泰古厝建於道光初年,為林家遷台第四代林志能,因在艋舺經商獲利而在大 安地區購地所建,據傳有部分在較早年代即已建成,該宅為台北盆地所剩唯一最細工 民宅建築,但被劃入考慮不週的都市計劃道路用地。民國 66 年市長林洋港建議拆遷於 他地,經多位建築學術界及藝術界人士呼籲原地保存案失敗後,已於 67 年 7 月由市政 府拆下構材保存,幾經波折後,於圓山重建。主體為兩落四護龍,惟外護龍為日據時 期再重修者,左側另建書房,屋脊為燕尾式。 (2)日據時期—台北賓館,西元 1901 年 台北賓館建於 1901 年,並於 1912 年改建,原為日據時代之台灣總督官邸,光復 後,由外交部使用,主要作為接待外賓之場所,建築主體雄偉精緻,敷地廣闊並設置 庭園,為台灣現存之近代建築中,相當珍惜而保存完整的重要史蹟。並於 1998 年由內 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其建築特色為:主體建築為文藝復興樣式,材料為磚、石、鐵 材、混凝土,庭園則為池泉式純日式風格。 (3)近代—青年國宅,西元 1980 年 成功新村國宅,西元 1981 年 (Ⅰ)青年國宅,西元 1980 年 國宅的興建為政府照顧低收入戶的住宅發展規劃重點,高層及高密度的國宅設計 在 60 至 80 年代間為主要的設計方式,現代建築的都市設計觀,在台灣的這個年代, 得到具體而微的實踐。位於台北市,緊鄰青年公園的青年國宅為當時的代表。建築群 圍繞出居民的活動空間,每層的住戶排列在直線通道的一邊,居民的鄰里關係如同早 期眷村的高層化。 (Ⅱ)成功新村國宅,西元 1981 年 成功新村國宅位於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為陸軍成功新村改建而成,其規劃理念 採大街廓整體規劃、人車分離、公園、綠地及廣場之軸線系統構成,配置方式採風車 型四併住宅單元之組合而成,住戶面積約為 30 坪、28 坪、26 坪、24 坪及 20 坪等形式, 施工特色為當時第一棟採用塑鋼模版及電熱模版等新式工法建造。 (4)現代—首璽一品花園,西元 2001 年 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建築設備科技的提昇以及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永續建 築與綠建築的觀念,近十年來在台灣成為一項重要的建築討論議題。位於大直新矽谷 特區的首璽一品花園為近年來第一座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環保住宅。其空間的規劃及對 環境的重視,為台灣的下一階段的民居建築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例。 2、業主的身份地位為主要向度 (1)官—摘星山莊,西元 1871 年 摘星山莊位於台中縣潭子鄉大豐村潭富路二段八十八號,是林家來台第三代林其 中,於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左右,開始鳩工興建,至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 年全部完工,歷時八年。林其中,道光十二年壬辰生於潭仔鄉大埔村,因驃悍善戰,

(20)

20 屢建戰功,是傳說中台灣助平太平天國之役十八大老之一,當時人稱「十八大老」,台 灣中部戴潮春之役,隨軍返台助剿,解甲歸鄉後,建造摘星山莊以享餘年。在現存傳 統民居建築中,摘星山莊原是一座保存完整、形制宏偉、據研究價值的古厝,在磚雕、 石雕、交趾陶、泥塑、大木結構、裝飾彩繪及防禦系統上,都相當具有精緻的表現, 而被譽為當今傳統民居的典範。 (2)富商—筱雲山莊 位於神岡鄉三角村大豐路上的筱雲山莊,建於清同治五年 ,至今已一百三十年。 興建山莊的主人呂炳南,據稱是 當年在豐原南坑地發現白銀的人,呂氏家族門祚就此 昌隆,因此筱雲山莊的樓台庭園,美不勝收,門樓上還設有統 眼,兩側護龍有罕見的 魚麟瓦,氣派非凡。除了典雅建築 外,筱雲山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山莊的藏書豐 富,當時上自經史子集,以迄籙碑之類,羅列一室,總計有二萬 一千三百三十四卷, 是台灣古籍藏書最豐的私人圖書館。 (3)一般百姓—璞園 位在台南市西區成光段 1463 地號,其用途 B1F 娛樂室、1F 自用車庫、儲藏室, 2-5F 住宅,璞園和一般商業建築一樣是兩棟雙併住宅,設計的概念源自於中國人的生 活觀「外圓內方」。將「外圓內方」的精神轉換成建築空間安排的主要架構,而前後半 層差的空間處理,使室內空間流暢、明亮、連繫性極佳。連貫上下空間之間的元素─ ─樓梯成為整個室內空間重要的焦點,自然光線從樓梯最上層的玻璃罩揮灑而下,使 室內空間在不同的時間裏亦能體驗到不同光影的變化,重新和「時間」建立起原有最 自然的感受和關係,中國建築空間裡的「空」,除了空間的尺度良好和相關親切的造型 語彙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時間」在那個空間裏你可以感受到時間的存在和你的生命 是並行著,而讓人留下難以忘懷的空間體驗,這種對時間的體驗亦是本棟建築塑造的 重點。 (4)其他—華崗 長久以來陽明山國家公園特區內土地均為禁建、限建區,能夠蓋房子的土地又早 被外國使節、政商名流等財團卡位,形成山仔后地區多以一棟棟風格獨特的美式別墅; 而「華崗」位於台北市陽明山山仔后地區,由樂揚建設投資興建,許烈嘉建築師事務 所設計的網路休閒小套房,全棟採寬頻網路架構設計,並有防盜防災保全系統,並強 調結構防震設計,是現代單身及 SOHO 族最愛的網路住宅。

七、數位內容呈現方式

民居建築與聚落空間為組成生活圈的主要活動空間,為瞭解民族文化歷史遺產時,不可 或缺的一個項目。對使用者而言,不但提供了一個遮風避雨的庇護所,也更是象徵了心靈寄 託的避風港。由上述所提的七個向度,在全案完成時,將以網絡交織的方式呈現個案的不同 風貌與內涵。任何一個單一案例都可同時具備多個向度的特性。 本研究依據資料網絡的觀點,將個案在各向度上的資料以超連結的方式貫穿,使用者可 依其興趣或喜好的向度作為搜尋及導覽的主軸,在深入個案的資料時,其他向度的資料隨時 可以依據需要隨時讀取。個案的資料內容將以文字、2D 圖案和照片、動畫、等方式呈現。

(21)

21 1、入口網頁一 2、入口網頁二 3、首頁 4、台北賓館網頁 圖 2 民居數位博物館網頁示意圖 網頁入口意象以台 灣島來形塑 宇宙時空之意象 主標題 主要按鈕 互動區 最新公告 音效控制圖示 意象圖示 互動產生區 導覽地圖 互動圖示 網頁回覆圖示 其他案例連結區

(22)

22 互動呈像 1(台北賓館一角) 互動呈像 2(台北賓館一角) 互動呈像 3(台北賓館一角) 圖 3 台北賓館網頁互動展開圖 互動呈像 4(台北賓館室內) 意象互動感應區 互動呈 像區 意象互動感應區 互動呈 像區

(23)

23 互動呈像 5(台北賓館建築) 圖 4 台北賓館網頁互動展開圖二

八、參考文獻

(一)專書及調查報告 1. 李乾朗,1980,《台灣近代建築》,雄獅出版社,台北。 2. 李乾朗,1992,《台灣近代建築之風格》,室內雜誌,台北。 3. 李乾朗,1979,《台灣建築史》,北屋出版社,台北。 4. 李重耀,1991,《林安泰古厝拆遷計劃-中國閩南建築之個案研究》,詹氏,台北。 5. 盧毓駿,1969,《現代建築》,華岡出版,台北。 6. 郭中端,1979,〈日據建築〉,都市住宅 1979 年 2 月號。 7. 楊裕富,1987,《台北市住宅社區建築原形之研究》,臺北市政府國宅處,台北。 8. 楊仁江,1993,《義芳居古厝研究調查與修護》,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9. 楊仁江,2001,《台中縣定古蹟摘星山莊整體修復工程委託調查研究》,台中縣政府。 10. 楊仁江,1996,《台中縣龍井林宅研究》,台中縣文化中心。 11. 楊逸詠等,1976,〈研究台灣建築的幾個線索〉,建築師雜誌 1976 年元月號。 12. 閻亞寧等,2000,《台北市市定古蹟大稻埕辜宅之調查研究》,中國技術學院,台北市。 13. 薛昭信,2000,《2000FOCUS國家建築金質獎信義富邦--世紀館》,薛昭信建築師事務 所。 14. 國家建築金質http://www.gold-medal.org.tw/index.htm。 (二)文章及論文 1. 謝潮儀,1974,《台北市住宅區使用管制之研究》,中興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 2. 唐學斌,1975,《大台北區國民住宅之需求及興建個案研究》。 3. 蕭天賜,1972,《適應於臺灣地區的預鑄住宅之分析》。 4. 溫榮彬,1975,《國民住宅空間利用之研究》。 5. 涂明達,1977,《台灣傳統住宅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6. 姜雪峰,1977,《台灣省國民住宅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7. 廖學新,1978,《台北市住宅區之研究》。 8. 張國禎,1978,《台北市國民住宅居住環境問題之研究》。 9. 廖乙勇,1990,《台北市國民住宅室內空間格局適用性之探討》,淡江建築研究所碩士 論文。 意象互動感應區 互動 呈像

(24)

24 10. 劉樹鶴,1993,《住宅社區意象特色之研究》,成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11. 郭淑貞,1994,《臺北市區住宅預售屋購買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 研究所。 12. 李信佩,1997,《家戶組成對住宅租購選擇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13. 楊裕富,1997,《住宅社區建築原型》。 14. 包哲民,1998,《公共住宅之社會歷史》。 15. 陳宗來,1999,《台灣地區開放式住宅營建問題與對策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16. 詹景超,1999,《以 RC 住宅建築耐震行為檢討 VISION 2000 設計目標》,成功大學工 程技術研究所。 17. 梁永森,1999,《台灣地區住宅開發經濟規模之探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18. 陳淑美,2000,《家戶住宅調整決策與區位選擇之研究- --兼論女性的影響力分析》,政 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25)

25

附錄一 成果彩現圖

(26)

26 (二)林安泰古厝

(27)

27 (三)聯合新村

(28)

28 (四)首璽一品花園住宅

(29)

29 (五)華岡

(30)
(31)

31 (六)霧峰林家景薰樓

(32)

32 (七)筱雲山莊

(33)

33 (八)摘星山莊

(34)

34 (九)樸園

(35)

35 (十)青年國宅

(36)

36

附錄 C

(37)

37

公共建築數位空間館

(一) 背景介紹

城市為眾人群聚之場所,處理公共事務的公共建築一直扮演著述說其城市空間之歷史與歷程 的重要媒介。就台灣城市空間而言,在解嚴以前,在市民整體的自我意識並未彰顯的情況之 下;公共建築更是一直以當權者的主導意識為主,而藉由設立具指標性的公共建築,對人民 所提出的一種統治宣示,其中又以日治時期為最明顯。藉由政府的號招,一群日本年輕建築 師引進了大量的西式建築,奠基現代台灣城市的基礎。相呼應出當代的新校園運動及新公共 建築經驗,建築師將公共建築作為建設一個理想的新台灣城市的重要工具,而形成台灣都市 空間及公共文化的獨特性。 廣義而言,公共建築包含官署機構,學校,博物館及美術館,集會堂及戲院,及基礎建設: 如早期的城堡及城門,和後期的車站等,具有廣義之公共機能及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為主。也 因此,公共建築空間之演變發展常隨著時空而有不同之轉變和意義。如早期(光復以前)以 官署機關建築為主的公共建築,掌控了台灣都市的統治性意像及天際線。在國父紀念館之後, 公共建築開始進入市民生活,扮演著公共空間的主角。更由於公共建築常盤據著都市中之重 要開放空間,其品質的好壞更直接影響整體都市之空間經驗。 數位典藏在此扮演著重要的紀錄及文化傳承之角色。本子計畫:公共建築空間數位博物館, 期藉由相關之數位建築資訊,及空間內容的整合與再現,有系統地呈現住自清代以降公共建 築之空間體驗及變遷過程。將公共政策及都市建築之整合案例,以網路多媒體及3D空間場 景之方式紀錄及解說,進而讓國人更能體會及欣賞公共建築,則為本子計劃之重要動機。

(二) 公共建築數位空間館典藏內容

公共建築資料種類繁複,日治以前之公共建築,如未列為三級古蹟者(目前已有“台灣 古蹟建築數位博物館”相關專案進行中),多已遭拆除或損毀(日治時期即有計劃地大量拆 除清代遺留之公共建築)。而影響台灣現代城市的風貌之公共建築,又多自日治開始,而在 當代蓬勃發展。因此,本計劃著力在日治以降的台灣現代城市空間的代表性公共建築,兼顧 地域性及時間性的主軸。第一年將以首善之區:台北為主,再延伸至北部地區(第二年)及 中南部地區(第三年)。時間分類則分為 1.清代(含明鄭)(1684-1894)2.日據時期(1895-1945) 3.光復後(1945-1989)4.當代(1990-2001)。其典藏內容如下:  理學堂大院,1882  台北城門,1884  監察院(台北市政府)森山松之助 1913  總統府(台灣總督府廳舍) 長野宇平治、森山松之助,1919  台北中山堂(台北公會堂) 總督府營繕課(井手薰),1936

(38)

38  國立科學館 盧毓駿,1959  國父紀念館 王大閎,1972  台北市立美術館 高而潘 1983  台北松山機場 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學院表演學院建築群 李祖原,1993  台北捷運劍橋站 沈祖海,1994 1. 公共建築數位空間館的URL:

 Flash format: www.arch.nctu.edu.tw/~3dCOBS/

 Muse format: FTP 140.113.75.28:6888(ps: 必須先下載在http://www.musecorp.com/ 下載 Muse)

2. 公共建築數位空間館設計方法與原則

本子計劃之研究方法為依據1)公共建築與歷史的關係(Civic buildings and

History),2)公共建築與公共政策的關係(Civic buildings and Policy),3)公共建築 對都市空間之形成及影響(Civic buildings and Urban space),4)公共建築對建築組構之 形成及影響(Civic buildings and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5)公共建築對建築型式 之形成及影響(Civic buildings and Architectural Style),分類及整理所數位化之資料, 並配合著時間及地域性的主軸,以呈現公共建築的空間體驗及歷史風貌。因此,研究步驟分 為兩類:1)依據上述的分類及解析,收集及研判相關因素之建築資料,並將收集之建築資 料轉化成主要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2)透過 Muse,Flash,VRML,3Dmax/FormZ 等 軟體建立及發展如何呈現所收集之3D空間經驗之技術。 3. 數位內容呈現方式 本子計劃負責之數位內容為台灣城市空間體驗中的公共建築,其主要之數位內容呈現, 除將所收集到之靜態資料分類及數位化之外,並將為配合總計劃的五項原則而為:1.台灣公 共建築資訊的檢索查詢系統;2.電腦動畫的公共建築導覽與特效;3. 公共建築的虛擬設計- 建築空間的 3D 模型建構、變化與組合;4. 公共建築空間的全景影像;5. 公共建築的虛擬實 境。資料的繁複常使瀏覽者無法確切掌握及體驗主題性的內容。本子計劃除將資料收集及數 位化之外,並將以時間及地域性為軸,透過使用者主動式介面(Intelligent Filter,如圖一), 將資料作選擇性之呈現以加強主題性之體驗。

(39)

39 圖一:數位公共建築空間呈現架構

(三) 建築物索引

(四) 其他研究內容

1. Navigation in 3D Information Landscape—A 3D Museum for Civic Buildings 2. Companying Physical Space with Virtual Space—A Co-existence Approach

(五) 參考文獻

1. 內政部營建署編(2000),九二一震災區公共建築物興建個案調查資訊處理系統,內政 部營建署,臺北市 2. 戴育澤(1986),台灣都市中近代公共建築之維護與再利用,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 3. 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1998),《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劃定之研究(一)(二)》,行 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執行。 4. 林草英(1986)提昇公共建築工程品質之研究,高雄巿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5. 郭崑謨,池進通,張惠真(1987),台北市公共建築工程規劃作業之研究,臺北市政府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臺北市

(40)

40 6. 巫基褔(1995),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 : 以台灣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為例 ,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7. 陳嘉琳(1998),歷史性建築增建空間,結構及美學議題之探討 : 以台灣日據時期公共 建築為例 ,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8. 孫全文(1992),《台灣傳統都市空間之研究》,IHTA 研究報告 9,成功大學建築研 究所。 9. 張志群,施植明(2001),《歷史性空間意識型態變遷之初探--以東門城廣場為例》,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三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10. 陳淳頎,林建業(1992),現世化對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建築影響之研究,規畫與設計學 報,1:1,頁 1-20。 11. 黃富三編(1995),《台北建城百年史》,台北巿文獻委員會。 12. 劉育東(1997),《新竹市東門城廣場傳統空間美化與發展規劃》,文建會專案計畫期 末報告。 13. 王啟宗(1987),台灣的書院建築,台中: 台灣省政府新文處 14. 李乾朗,俞怡萍(2001),古蹟入門,四版,流遠出版公司,台北 15. 李乾朗(2001),20 世紀台灣建築,四版,玉山社,台北 16. 李乾朗(1998),台灣建築百年,室內,台北 17. 李乾朗(1999),理學堂大書院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台北縣政府,台北 18. 李乾朗(1996),鳳山鳳儀書院調查研究,高雄縣政府,高雄 19. 李乾朗(1993),台灣近代建築,三版三刷,雄獅圖書,台北 20. 李乾朗(1986),台灣建築史,五版,雄獅圖書,台北 21. 傅朝卿(1999),日治時期台灣建築 1895—1945,大地地理,台北 22. 傅朝卿(1996),光復後臺南市現代建築,台南市府,台南 23. 傅朝卿(1993),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南天, 台北 24. 張玉璜(1994),媽宮 1604--1945:一個台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成大建 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25. 漢寶德(1991),台灣省立博物館之研究與修護計畫,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台北 26. 戴震宇(2001),台灣的老火車站,遠足文化,台北 27. 張幼雯等(1981),台灣三百年,戶外生活圖書公司,台北 28. 黃盛琳主編(1992),台北古城之旅,遠流出版,台北 29. 莊展鵬主編(1995),台南歷史散步(上),流遠出版,台北 30. 莊展鵬主編(1995),台南歷史散步(下),流遠出版,台北 31. 台北市發展史,台北市文獻會 32. 施植明(2001),台北建築 MAP,木馬文化,台北 33. 林崇傑,陳宇進,陳惠婷,盧維屏 (1998),市民的城市,創興,台北 34. 台灣建築,台北: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41)

41 35. 建築(Dialogue),台北:美兆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建築雜誌社。

36. 建築師,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出版社全國聯合會雜誌社。 37. Myerson, Jeremy (1996), New Public Architecture, Calmann & King Ltd.

38. Dattner, Richard (1994), Civil Architecture, The New Public Infrastructure, McGraw-Hill Inc.

39. Rowe, Peter G. (1997) Civic Realism MIT Press.

40. Mitchell, W. (1992) The Reconfigured Eye: Virtual Truth in the Post-Photographic Era.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41. Anders, Peter and Livingstone, Daniel (2001) Reinventing the Discourse - How Digital Tools Help Bridge and Transform Research,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n Architecture, the Proceedings of 21th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Aided Design in Architecture, Buffalo (New York), pp. 350-355

42. Bimbo, Alberto Del (1999). Visu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43. Braithwaite, G., Radford, A., Huang, E., Chang, T.-W., Jones, D., Woodbury, R., and

Sweeting, R. (1997). The computer modelling of development proposals: A routine part of development control. In Liu, Y.-T., editor, CAADRIA 97, volume 2, pages 123-132, Hsinchu, Taiwan.

44. Bridge, A. and Charitos, D. (1997).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Virtual Environment, in R. Judge(ed), the proceedings of CAAD Future ’97, Munich, Germany, p.719-732,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45. Chang, Teng-Wen and Huang, Jessica H. (2002). A pilot study of role-interplay in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Taylor and Francis. 39(1):75-85.

46. Clayton, M.J., Warden, Robert B., Parker, Th.W.(1999). Virtual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e Using 3D CAD and Simulation. Media and Design Process, the Proceedings of ACADIA ’99, Salt Lake City, pp. 316-324

47. Chang, Teng-Wen and Lai, Ih-Cheng (2003). Reflective Navigation in Information Landscape—A 3D Museum for Civic Buildings, the Proceedings of 8th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CAADRIA), Thailand.

48. Chien, Sheng-Fen (1998). Supporting Information Navigation in Generative Design Systems, Dissert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ress

49. Chiu, Mao-Lin (2000). Museum of Interface-Designing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in Tan, B-K, Tan, M. and Wong, Y-C (eds), the Proceedings of 5th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CAADRIA), Singapore, pp 471-480.

50. Datta, S., Chang, T.-W., and Woodbury, R. F. (1997). Describing temple cellas in SEED-Config. In Liu, Y.-T., editor, CAADRIA 97,volume 2, pages 367-376, Hsinchu, Taiwan.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in Asia, National Chiao Tung

(42)

42 University.

51. Donath, D., Beetz, J., Grether, K., Petzold, F. and Seichter, H. (2001). Augmented Reality Techniques for Design and Revitalization in Existing Built Environments, Reinventing the Discourse - How Digital Tools Help Bridge and Transform Research,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n Architecture, Proceedings of 21th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Aided Design in Architecture, Buffalo (New York), pp. 322-329

52. Fayyad, Usama (2001).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53. Fukai, Dennis (1996) A World of Data: An Animated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s a Virtual Hypergraphic Environment, Design Computation: Collaboration, Reasoning, Pedagogy. ACADIA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ucson (Arizona / USA), pp. 267-274

54. Gibson, J.J. (1986).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illsdale, NJ.

55. Hix, Deborah and Schulman, Robert S. (1991).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Development Tools : A Methodology for Their Evaluation.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March, 1991. 34:75-87

56. Inanc, B. Sinan (2000). Casebook: A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for housing floor plans, the Proceedings of 5th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CAADRIA), Singapore, pp 389-398.

57. Lai, Ih-Cheng and Chang, Teng-Wen (2003). Companying Physical Space with Virtual Space—A Co-existence Approach, the Proceedings of 8th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CAADRIA), Thailand.

58. Lynch, Kevin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MIT press

59. Muse (2003). http://www.musecorp.com/.

60. Novak, Marcos J. (1988). Computational Composition in Architecture.Computing in Design Education, ACADIA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n Arbor (Michigan / USA), pp. 5-30

61. Passini, Romedi (1984), Wayfinding in Architecture, Van Nostrand Reinhold press

62. Pereira, Gilberto Corso (2001). Urba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 The Salvador project. Architectur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e proceedings of 19th eCAADe Conference, Helsinki (Finland) 29-31 August 2001, pp. 517-521

63. Pressman, Roger S. (1992). Software Engineering-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3rd Edition, McGraw-Hill. Press

64. Sanchez, Santiago, Zulueta, Alberto and Barrallo, Javier (1997). CAAD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imulation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15th eCAAD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Vienna (Austria)

65. Shneiderman, Ben. (1987). 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 Addison-Wesley

66. Shneiderman, Ben (1998). 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Human-Computer, 3rd Edition, Addison-Wesley press.

67. Spence, Robert (2001).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ddison –Wesley press

68. Wan, P.-H. Liu, Y.-T. and Lee, Y.-Z. (2002).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Physical Space and Cyberspace - A Case Study, Connecting the Real and the Virtual - design e-ducation, 20th eCAAD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Warsaw (Poland), pp. 597-602.

(43)

43 69. Ware, Colin (2000).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Perception for Design/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press 多媒體部分 1. 【台中望想記:台中十大城市空間】導覽光碟,台中市政府、長安建設。 2. 【台灣建築史】網站,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 3. 【二十世紀台灣美術】網站,國立台灣美術館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sql.tmoa.gov.tw/art/html/0/home.htm 4. 【臺北老街懷舊之旅─大同、萬華區】網站,http://www.dot.taipei.gov.tw/tour/p00.htm。 5. 【台灣北部及東部地區古蹟使用調查與評估】網站,文化資產研究報告,行政院文化資 產委員會,http://www.cca.gov.tw/culture-net/books/1119/conta.html。 6. 【訪府城孔廟】導覽光碟,A+工作室。

7. 【Destination Caribbean】Web Site, http://www.destination360.com/caribbean.htm. 8. 【Frank Lloyd Wright】CD-ROM.

9. 【Le Corbusier Architect/Artist】CD-ROM, Infinitum, UK.

10. 【Lost Cities Adventures】Web Site, http://www.studio360.com/lostcities.htm. 11. 【Mysteries of the Nile】Web Site, http://www.pbs.org/wgbh/nova/egypt/.

12. 【Travel the Globe】Web Site, http://www.qtvrworld.com/html/qtvr_gallery.html.

13. 【VizAbility】CD-ROM, Woolsey, K. H., Kim, S. and Curtis, G. PWS Publishing Co, Boston, MA, 1996.

(44)

44

附錄 D

(45)

45

台灣城市建築3D 數位博物館

子計畫四

台灣宗教建築時空館

結案報告

簡聖芬、王維周 2003 年3 月

研究內容簡介

台灣宗教建築,由於典藏資料涵蓋範圍非常廣泛,並且其中一部分為古蹟建築(目前已 有「台灣古蹟建築數位博物館」專案進行中)。因此,本計畫初期設定的典藏重點,分 為「民間宗教、道教與佛教建築發展變遷」與「天主教、基督教與回教建築發展變遷」 兩類。每一類中選擇時間發展階段之代表建築一座,以五到六座代表性建築來闡述該類 宗教建築的時空變遷,並側重當代的宗教建築案例。代表建築若為古蹟建築,則本計畫 旨在呈現該建築於不同重要時間階段的空間組織,以強調時空變遷為目的,應有別於 「台灣古蹟建築數位博物館」專案的呈現目的;此舉亦可與「台灣古蹟建築數位博物 館」專案成果共享,而有相輔相成之功。 本計畫採用之研究方法,依據時間與宗教二個不同的向度,作宗教空間歷史風貌的呈現。 依據時間呈現之宗教建築風貌 1. 明鄭時期 . 台南大天后宮:1684 年初建;以明鄭時期寧靖王之府邸改成;為較完備的宮。 2. 清代 . 屏東內埔昌黎祠:乾隆初年建;標準的祠,入口大門退縮,牆身突出屋面, 有如照壁之造型,為台灣其他廟宇所沒有。 . 淡水鄞山寺(汀州會館、定光佛廟):約建於1822 年;最典型的中型廟宇, 包括前殿、正殿及兩側的護龍。 . 萬金天主堂:屏東萬金,1861 年建,1960 年大修;台灣目前所存古教堂中最 不失原貌者;整體言之,是西班牙教堂,但略帶中國裝飾的細部。 3. 民國以後至當代(含短期的未來) . 青寮天主堂:台南後壁;Gottfried Bohm 設計,金字塔型教堂。 . 路思義教堂:台中東海大學。 . 清真寺:台北市;參照伊斯蘭教法、阿拉伯建築設計施工興建。 . 聖家堂教堂:台北市;以水泥結構做出天主教教堂高聳的感覺,教堂內光源 由狹縫透入,仿自哥德大教堂特有的神秘感。 . 南投中台禪寺:二十世紀末;立基於「實用」與「前瞻性」,建築師指出宗 教建築必須透過給人不尋常印象的「異法門」,塑造印象深刻,進而帶動對 空間的不同體會。 4. 二十一世紀與未來 . 宜蘭二結王公廟,設計建造中;動用了千人進行移廟的工作,將舊廟平移了

(46)

46 一百六十多公尺,並且轉了向,而在原廟地上另行興建新型的廟宇結合社區 生活,把舊有的傳統留住,孕育新的生命。 依據宗教類別呈現之宗教建築演變 1. 民間宗教、道教與佛教建築發展變遷 . 台南大天后宮:1684 年初建。 . 屏東內埔昌黎祠:乾隆初年建。 . 淡水鄞山寺:約建於1822 年。 . 南投中台禪寺:二十世紀末。 . 宜蘭二結王公廟:設計建造中。 2. 天主教、基督教與回教建築發展變遷 . 萬金天主堂:1861 年建,1960 年大修。 . 青寮天主堂:二十世紀。 . 路思義教堂:二十世紀。 . 聖家堂教堂:二十世紀。 . 清真寺:二十世紀。 數位內容與呈現方式 1. 台灣宗教小史 . 佛教 . 民間信仰與道教 . 天主教與基督教 . 回教 2. 台灣宗教建築發展史 . 佛教建築之發展 . 民間信仰與道教建築之發展 . 天主教與基督教建築之發展 . 回教建築之發展 3. 台灣宗教建築案例 . 案例建築之發展歷史:所屬宗教、創建年代、修建過程、人文社會脈絡 . 案例建築之建築特色:形式、材料、構造 . 案例建築之虛擬實境:於不同年代之數位空間模型 針對每個建築案例,本研究除了建構3D 數位模型資料之外,並以Shockwave 3D 建構 擬真的宗教建築三度空間電腦模型,使3D 的數位宗教建築空間得以在網路上擬真呈現。 在網際網路的電腦介面方面,則是以Flash 動畫為主,使用者得以啟動虛擬空間事件, 透過網際網路傳送多媒體資訊。

(47)

47

附錄 E

(48)

48 壹、簡介: 一、研究背景 台灣的城市與建築的變遷蘊含著移民與殖民文化相互交織形成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背 景。1684 年清朝設置隸屬福建省的台灣府將台灣納入版圖,加速漢人來台移墾的發展,由漢 人與原住民以物易物的趕集市場逐漸發展成為沿街店舖的水平式商業空間。 日據時期在「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下,雖然使得台灣工業無法發展,不過從十八世 紀便以牛或人力作為動力形成「糖廓」或「蔗廓」的製糖工業仍由日人在 1901 年引進機械生 產技術,建造現代化糖廠使製糖業邁入機械化時代,提高了台灣糖業產量並開始外銷。 1949 年 12 月 7 日中華民國政府決定遷都台北,台灣從 1953 開始施行各項經濟計畫,從發展 自給自足的民生產業、有利出口的消費品產業、紡織工業等勞力密集的工業逐漸轉向技術密 集的電子、電機、石化、造船、精密機械工業,創造了台灣奇蹟的經濟發展。 二. 研究目的: 本計畫針對工商建築空間的數位典藏將同時具備資訊管理與資訊表達的重點,以充分發揮電 腦、多媒體互動技術以及網際網路的整合優點。 針對這兩項重點,本計畫提出一個資訊架構,兼顧管理的便利性、有效性,提供互動性、多 樣化的展覽可能形式或者資訊表達方式。 就工商建築形式與空間的表現上,提出以現代化資訊技術為主導之多媒體互動表達方式,針 對建築形式與空間的設計意念與知識傳達的目的進行規劃,建構多媒體知識網絡的建築空間 的數位典藏博物館。 貳、數位內容主題: 本計畫的執行策略將在於如何利用資訊科技作為對工商建築空間之知識表達與意見交流工 具,以工商建築在台灣發展之歷史軌跡為主軸,透過資訊視窗與本土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 展歷程相互參照。 本研究試圖運用數位影像的技術從不同時期的「工商建築類型」探討台灣的城市與建築的空 間變遷,主要探討的內容包括: 1. 商業建築空間:從不同時期的案例分析可以發現商業建築空間呈現出沿街店舖的水平式商 業街、集中在單幢百貨公司的垂直式商業空間以及結合水平式與垂直式的超大購物中心等三 種空間形態,運用數位影像的技術可以更進一步探討三種商業空間形態與城市的關係以及視 覺空間經驗的差異。

(49)

49 2. 商業辦公建築空間:從材料、設備與工程技術、逐漸朝向高層化發展的超高層商業辦公大 樓與強調企業形象的企業總部辦公大樓可以探討不同時期的商業辦公建築與城市關係以及在 內部空間的轉變。 參、工商建築類型案例: 1. 迪化街(1851,咸豐元年) 1851 年為了躲避海盜洗劫由基隆逃到大稻埕發展的林藍田開始在此設立店舖。1853 年(咸豐三年)來自 安溪與同安的「下郊人」與來自泉州晉江、惠安、南安的「頂郊人」為了爭奪在艋舺的地盤引發劇烈 的械鬥,落敗的「下郊人」隨領導人林右藻護著信奉的神祇霞海城隍爺逃到大稻埕發展。1856 年開始 興建霞海城隍廟,1859 年完工,以城隍爺夫婦為主祀並配祀械鬥殉難的三十八義勇公。1867 年又在 長樂街(民生西路口)建造媽祖宮。兩座信仰中心也成為大稻埕街區發展的中心。迪化街從城隍廟到媽 祖宮口稱為「南街」,過了媽祖宮到目前的歸綏街之間稱為「北街」。1984 年被列為文化資產加以保 存的迪化街是仍能記錄台灣早期沿街設店的水平式商業空間形態的案例。在此種水平式商業空間形態 中,人與商品以及顧客與店主之間相互交融的關係所具有的人性化商業空間特質是日後發展的百貨公 司垂直式商業空間形態所無法比擬的。 ■數位內容:  建築外觀量模  建物簡介  室外影像式虛擬實境  室外動畫  現場收音  單棟街屋簡介、VR 外觀 2. 錦記茶行(1923,大正十二年) 光復後,以青海省貴德縣命名的貴德街,原名建昌街、千秋街,由於鄰近淡水河,日據時期稱為「港 町」。1856 年英法聯軍迫使清朝於 1858 年簽訂天津條約開放台灣通商口岸,1872 年英國在此設立貿 易與保險公司「德記洋行」,形成茶商聚集的大稻埕商業街。1923 年(大正十二年)茶商陳天來興建佔 地 160 坪的華麗洋樓「錦記茶行」,中國建築的平面格局結合西洋的外觀形式。地面樓層作為商業用 途與樓上作為居家空間的空間組織,呈現出當時的商業空間特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pp... Annealed

The angle descriptor is proposed as the exterior feature of 3D model by using the angle inform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3D model.. First, a 3D model is represented

Lange, “An Object-Oriented Design Method for Hypermedia Information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seven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1994,

Muraoka, “A Real-time Beat Tracking System for Audio Signals,”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pp. Goto, “A Predominant-F0 Estimation Method for

[16] Goto, M., Muraoka, Y., “A real-time beat tracking system for audio signal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Computer Music.. and Muraoka, Y.,

Shih and W.-C.Wang “A 3D Model Retrieval Approach based on The Principal Plane Descriptor” , Proceedings of The 10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