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操平衡訓練對大專一般女生下肢穩定性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體操平衡訓練對大專一般女生下肢穩定性之探討"

Copied!
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體操平衡訓練對大專一般女生 下肢穩定性之探討. 研 究 生:吳憶琳 指導教授:俞智贏.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體操平衡訓練對大專一般女生下肢穩定性之探討 2014 年 6 月 研 究 生:吳憶琳 指導教授:俞智贏 摘要 目的:旨在探討體操平衡訓練對大專一般女生下肢穩定性之影響。方法:由 20 名 大專一般女生分為實驗組及控制組,實驗組介入維持六週,每週三次的平衡增能課表訓 練,控制組則不介入訓練。在訓練前、後分別進行開眼及閉眼單足站立、垂直蹲跳、原 地垂直跳轉 180°及高台落地等測驗,並以相依樣本 t 考驗與獨立樣本 t 考驗分別進行考 驗比較 (α=.05)。結果:進行為期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後,實驗組一般女生檢測項目統 計結果全部達到顯著性的差異;而控制組經實驗後檢測,僅部份達顯著差異,其餘則未 達顯著性差異。結論:研究結果中了解到,平衡能力對下肢穩定性的表現有某程度的影 響。利用為期六週,每週三次的體操平衡訓練介入,對大專一般女生下肢穩定性動作表 現達顯著性的進步。. 關鍵詞:體操、平衡能力、穩定性. i.

(3) Discussion of the lower limbs stability after gymnasts balance training on college female Abstract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gymnastic balance training on lower limbs stability of the general college females. Methods: 20 general college female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aintained balanced curriculum training three times per week for six week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intervention of train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pectively, the subjects from both groups conducted single-leg stance test with and without eyes opened, Squat Jump test, vertical jumping 180° test and the high ground jumping test. The 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d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were conducted for statistics (α = .05). Results: After six-week gymnastic balance training, all parame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 for the subjec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hown instead.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learned from the research,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balance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lower limbs. The use of a six-week, three times a week gymnastic balance training intervention generally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lower limbs stability of the general college females.. Keyword:gymnastics, Balance ability, Stability. ii.

(4) 謝誌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在臺灣師大運動競技研究所兩年的碩士班生涯, 不論是課業或是練習,這段時間以來的點點滴滴,隨著論文的付梓,即將 劃上句點。 首先,本論文能順利完成,承蒙指導教授 俞智贏博士的悉心指導,在 我對論文撰寫仍不熟悉的時期,給予我許多的教導與包容,撰寫的過程雖 然辛苦,但經由多次修改,終於順利完成,在此獻上最深的敬意與謝意。 論文口試期間,張家豪教授在實驗過程中,給予我許多指導及幫助,張秀 卿教授則是特地從臺南北上指導口試,同時也鼓勵我、肯定我,承蒙以上 兩位教授的鼓勵與建議,使得本論文更加完備,由衷的感謝二位。 感謝論文撰寫期間,教練翁士航的關心與照顧,並給予我許多鼓勵; 感謝體操隊的學弟妹們,朝夕相處的陪伴與支持;感謝同學佑全在專業領 域的指導與討論;學妹雯欣、真萱在練習上的陪伴與鼓勵;感謝受試者的 全力配合,以及每一位曾經幫助過我、鼓勵過我的人,在此深表感激。 最後,特將本文獻給我最敬愛的家人,感謝父親吳嘉航與母親柯秀絹 對我無怨無悔的照顧,讓我無後顧之憂地衝刺於學術的跑道,並感謝姊姊 燕青、妹妹羿嫻,在我忙於論文撰寫論文的這段期間,幫忙打理家中事物, 照顧父母,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願以此與家人共享。.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誌………….….…….…………….….….……………………..….……..….….…………iii 目次…………..….….….………….….……………………….….…….…….………………iv 表次………….….…………….………..………………..……...….…….…….……………vii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前言…...……………………………………….…….…………………………1 第二節 問題背景………………..….………..….….………………..…………………1 第三節 研究目的………………..….………..….….………………..…………………3 第四節 研究假設………………..….………..….….………………..…………………3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3 第六節 操作性名詞定義解釋…..….………..….….………………..…………………4. 第貳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身體平衡之生理機…...……………………….…….…………………………5 第二節 下肢平衡能力與體操之關聯性…...………………..…………………………7 第三節 平衡訓練增能課表之相關研究…...……………….…………………...……10 第四節 本章總結…...……………………………….……….……………..…………12. iv.

(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13 第一節 研究對象…………….....……………………….…….………………………13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13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施….….……………………….…….…………...……………13 第四節 實驗架設………...….….……………………….…….………………………14 第五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15 第六節 實驗流程……………….……………………….…….………………………16 第七節 資料處理………..….….……………………….…….………………….……17. 第肆章 結果..…...……………..………………..……………………………18 第一節 訓練前、後之開眼及閉眼單足 (慣用腳、非慣用腳) 站立 (重心移動距離) 動作表現之比較分析….…..…..…..……..….…..….…...……..…........….…19 第二節 訓練前、後之垂直蹲跳 (重心移動距離) 、原地垂直跳轉 180° (重心移動 距離) 動作表現之比較分析.………….……...……………....…..…………25 第三節 訓練前、後之高台落地 (落地穩定性) 動作表現之比較分析…….…….…30. 第伍章 討論..…...…………………...………..…….…...………….………..32 第一節 訓練前、後之開眼及閉眼單足 (慣用腳、非慣用腳) 站立 (重心移動距離) 動作表現之相關討論….....…..…….….…..….….....…...…….…....……..…33 第二節 訓練前、後之垂直蹲跳 (重心移動距離) 、原地垂直跳轉 180° (重心移動 距離) 動作表現之相關討論…........………….….…...……...…...…………34 第三節 訓練前、後之高台落地 (落地穩定性) 動作表現之討論….....….…………35 第四節 綜合討論…...……………………………….……….……………..…………36. v.

(7)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37 第一節 結論….......…..…………….……..…........……………..……...….….………37 第二節. 綜合建議….......…..…….…….….…........……………..……...….….………37. 引用文獻.……………………..………………………………………..………38 中文部分….......…..………………….……..…........……………..……...….….………38 英文部分….......…..………………….……..…........……………..……...….….………43. 附錄.………..…………………..………………………………………………45 附錄一、受試者須知及參與實驗同意書…………....…………..….…....….….………45 附錄二、高臺落地動作評分表…………....………………………......………...………46 附錄三、實驗組課表…………....……………….….….……..........….….……..………48 附錄四、實驗原始資料………....……………….….….................….…….….…...........51 (一) 重心位移軌跡 (1).…………....……………….….…................………51 (二) 重心位移軌跡 (2)…………......….….….………….…..........….….….52 (三) 高臺落地原始評分單 (前測).….….….…..…….……...........….….….53 (四) 高臺落地原始評分單 (後測).…..………………..….….…......………54. vi.

(8) 表 次 表 3-1 受試者平均資料表…………………….……………………………………………13 表 4-1 實驗組開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19 表 4-2 控制組開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19 表 4-3 兩組受試者經訓練後開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1 表 4-4 實驗組閉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2 表 4-5 控制組閉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2 表 4-6 兩組受試者經訓練後閉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4 表 4-7 實驗組垂直蹲跳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5 表 4-8 控制組垂直蹲跳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5 表 4-9 兩組受試者經訓練後垂直蹲跳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7 表 4-10 實驗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8 表 4-11 控制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8 表 4-12 兩組受試者經訓練後原地垂直跳轉 180°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29 表 4-13 實驗組高台落地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30 表 4-14 控制組高台落地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30 表 4-15 兩組受試者經訓練後高台落地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31. vii.

(9) 圖 次. 圖 3-1 實驗場地佈置圖………...………………………….………….……………………14 圖 3-2 實驗場地佈置圖………...……………………………………..……………………14 圖 4-1 實驗組與控制組開眼單足 (左) 站立前、後測比較圖…………..….………….…20 圖 4-2 實驗組與控制組開眼單足 (右) 站立前、後測比較圖………..…….………….…20 圖 4-3 實驗組與控制組開眼單足(左、右) 站立後測比較圖……………………………..21 圖 4-4 實驗組與控制組閉眼單足 (左) 站立前、後測比較圖……….….….………….…23 圖 4-5 實驗組與控制組閉眼單足 (右) 站立前、後測比較圖……….…….…….…….…23 圖 4-6 實驗組與控制組閉眼單足(左、右) 站立後測比較圖……………………………..24 圖 4-7 實驗組與控制組垂直蹲跳 (左) 前、後測比較圖…….…..….….….…….…….…26 圖 4-8 實驗組與控制組垂直蹲跳 (右) 前、後測比較圖……...…….….….…….…….…26 圖 4-9 實驗組與控制組垂直蹲跳 (非慣用腳、慣用腳) 後測比較圖…….………….......27 圖 4-10 實驗組與控制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前、後測比較圖……....….…..…..….…….…28 圖 4-11 實驗組與控制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後測比較圖………………..………………...29 圖 4-12 實驗組與控制組高台落地前、後測比較圖………..…...…......….....…………...…31 圖 4-13 實驗組與控制組高臺落地後測比較圖……………………..…….………..…..…..32. viii.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仰賴雙腳來進行活動,全身的重量也由雙腳來承擔,也因如此,我們 能站立、行走、跑步、跳躍…等。而要完成這些動作,需要平衡能力來幫助我們達成,否. 則將出現不穩定、不協調之動作。人體所有的肢體動作皆需維持身體穩定性,使動作能流暢 的完成,並避免造成身體的意外傷害或跌倒,而許多的活動也都皆由雙腳來支撐,但支撐面積 卻僅有一個狹小的腳掌,因此,姿勢平衡控制對人體極具重要性 (林威秀、黎俊彥、鄭秀琴, 2002) 。. 每個人都有運動的經驗,而在如此多的運動項目中,競技體操是一項全身性的運 動,發展至今具有悠久的歷史,也是奧運會的重要項目之一。體操規則隨著奧運每四年 做一次修正,國際體操聯盟 (F.I.G) 在2004年將傳統十分起評分的限制取消,讓選手有 更多的發展空間,在評分上也比較能分出選手實力的好壞。選手的最後得分主要來自於 裁判對動作的實施扣分,在扣分上也將影響到名次,因此,在比賽時,選手實施的結束 動作應選擇能夠自我完全控制,而在平時訓練上,必頇優先強調動作的質 (姿勢及穩定 性) ,再發展動作的量 (組群分值) (陳光輝、陳五洲,2011) 。綜上所述,穩定性在體 操動作的學習過程中相當重要,而平衡能力可以說是建立穩定性的基礎。. 第二節 問題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走、跑、跳…等各種複雜的動作,皆需要平衡能力。平衡 (balance) 在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動作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Burton & Davis, 1992) ,而且 平衡與穩定性更是身體活動與運動的重要因素 (Haywood & Getchell, 2001) 。而在不同 的運動中,每個項目所需的平衡能力也皆為不同,例:體操、柔道與舞蹈等項目的選手, 需要較佳的動態平衡能力,而芭蕾、射箭與射擊等項目的選手,則需較佳的靜態平衡能 1.

(11) 力 (邱鈺淇、黎俊彥,2008) 。 高群超 (2007) 認為平衡能力是一種肢體的協調能力、感覺與控制,在生活中展現 出來的即是動作的技巧、優美與穩定。在眾多的運動項目中,為了達到更高水準的運動 表現,除了基本的肌力和肌耐力以外,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而在體操這個項 目裡,平衡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在國內,許多競技體操教練為了成績,在國小時,便 開始要求選手練習高難度動作,而忽略了基本素質訓練,導致在質量上的正確性及穩定 性不足,表現出來的也就缺少美感及平衡感,在這當今的比賽中,將是一大扣分重點。 體操技術的呈現總體基本能力包括:速度、敏捷、力量、肌力、耐力、爆發力、平衡、 支撐、跳撐、懸垂、柔軟、協調、控制等 (俞智贏,2007a;黃國明,2004) 。鄭吾真與 陸保鍾 (1990) 更進一步指出,身體控制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都是學習較高難度動作 前,所必備的基礎技能,因此,競技體操選手的基本動作訓練是提高本身所需要的身體 素質。也有學者指出,選手為了在體操賽事中獲得較佳表現與成績,甚至是奪取獎牌, 除了具有成功實施較高難度的能力之外,也必頇有穩定的表現,而落地能否穩定,在比 賽中更是奪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優秀的競技體操選手所需具備的條件是擁有好的 落地穩定性 (姚吉慶,2003;俞智贏2006、2007b) 。也就是說穩定性的平衡基礎訓練, 此基礎對於體操訓練相當重要。 平衡是體操選手必備的能力之一,也是建立穩定性的基礎;對於一般人來說更是不 可或缺,在日常生活中,人為了行走、跑步、跳躍…等活動,都必頇有好的平衡能力, 以避免身體不穩而導致跌倒,例如:容易跌倒的老年人、在行進的公車或大眾交通工具 中維持站立姿勢、以及罹患視覺障礙或曾經患有腦血管病變的病患,亦是需要訓練自我 平衡控制以便建立自理生活能力及重建運動控制能力 (江勁政、江勁彥、相子元, 2004) 。綜上所述,雖然平衡能力及穩定性攸關選手成績及名次,在體操選手基本能力 培養上需要鞏固加強;然而一般人是否也如同體操選手,需透過基本能力培養,將平衡 能力及穩定性提升,確保生活能維持正常機能運作。因此,本研究透過介入體操平衡訓 練來評估其對下肢穩定性表現的影響。. 2.

(1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為體操平衡訓練對大專一般女生下肢穩定性表現之探討,具體研究目的 如下: 探討兩組間及訓練前、後動作表現之差異。檢測參數包含開眼及閉眼單足 (非慣用 腳、慣用腳) 站立之重心移動距離、垂直蹲跳 (Squat Jump:SJ) 落地後之重心移動距離、 原地垂直跳轉 180°落地後之重心移動距離、高臺落地之穩定性。.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一、實驗組及控制組訓練前、後 (比較組內及組間) 之開眼及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 用腳) 站立重心移動距離無顯著差異。 二、實驗組及控制組訓練前、後 (比較組內及組間) 之垂直蹲跳落地重心移動距離、原 地垂直跳轉180°落地重心移動距離無顯著差異。 三、實驗組及控制組訓練前、後 (比較組內及組間) 之高臺落地穩定性無顯著差異。.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一、本研究之受詴者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20名一般女生為研究對象,利用高速攝影機 及測力板儀器對受詴者實施開眼及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垂直蹲跳、 原地垂直跳轉180°及高臺落地表現等資料進行分析。 二、本研究僅針對訓練後的結果討論,並不探討受詴者心理方面問題。 三、本研究僅針對部份大專一般女生進行研究,其結果應用於其他頇謹慎。. 3.

(13)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平衡 指憑藉良好的姿勢控制系統維持身體重心的能力 (林寶城等,2008) 。 二、下肢穩定性 即為落地穩定性。指身體維持在相同姿勢,所展現維持平衡的能力。在維持平衡中, 若身體搖晃幅度越小,表示穩定度愈佳;若幅度越大,表示穩定度愈差 (莊麗玲等, 1998;林寶城等,2008) 。 三、開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 於測力板上雙手叉腰,並睜眼單足站立10秒。 四、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 於測力板上雙手叉腰,並閉眼單足站立10秒。 五、垂直蹲跳 於測力板上雙手叉腰,並直接由屈膝動作開始往上垂直彈跳,並以單足落地 (慣用 腳、非慣用腳) 。 六、原地垂直跳轉180° 預備姿勢雙腿併攏直立於測力板上,雙手叉腰,腿部向上蹬離地面,身體以垂直姿 勢向慣用邊轉體180°。 七、高臺落地 預備姿勢雙腿併攏直立於高臺上,雙手叉腰,腿部用力向上蹬離高臺,身體以垂直 姿勢落於地面。. 4.

(1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一個人於日常生活中,平衡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基礎,也是所有動作的能力發展, 不管是簡單的行走或是從事各種不同活動,皆需要使用到平衡,因此,在不同的環境下 或不同的動作中,倘若我們要熟練各種技巧,則必需具備優異的平衡能力和良好的姿勢 穩定 (陳湘,1999;蔡佳良、吳昇光,2003;顏惠价,2006) 。本研究將文獻探討分成: 第一節為身體平衡之生理機制;第二節為下肢平衡能力與體操之關聯性;第三節平衡訓 練增能課表之相關研究;第四節為本章總結。. 第一節 身體平衡之生理機制 人體在一天中會有許多的肢體動作,它包含了上、下樓梯,彎腰撿取地上物品等, 因此,需要靠完善且適當的身體姿勢平衡控制系統來完成這些動作 (黎俊彥、林威秀, 2003) 。而人體在運動的過程中,想獲得更高、更遠、更快的水準,以達到自己的最佳 運動表現及最大潛力,唯有讓動作在平衡及穩定的狀態下才能有效發揮 (邱靖華, 1995) 。 為了維持身體姿勢的穩定性,必頇仰賴身體姿勢平衡控制系統,而此系統主要是利 用感覺、運動與中樞神經系統組成的交互與協同作用 (Nashner, 1993; Shumway-Cook & Horak, 1986;陳彥宏,2006、顏惠价,2006) 。感覺系統可提供身體各部位及空間之相 關位置與重力作用的訊息;而運動系統則可修正肢體位置改變,使身體重心恢復至穩定 位置,以維持身體平衡;而中樞神經系統則是經由小腦整合,並協同肌肉收縮、肢體動 作及平衡策略,以維持身體的穩定性與協調 (黎俊彥、林威秀,2003;顏惠价,2006) 。. 一、感覺系統 感覺系統包括本體感覺系統、內耳前庭系統和視覺系統三種 (王進華,2007;黎俊 彥、林威秀,2003) 。Grigg (1994) 指出本體感覺就像是一種複合式的感覺,包含了四 肢的位置與關節活動的感覺。前庭系統則可提供頭部重力、線性加速度與角加速度,並 5.

(15) 感知頭部對身體與周遭事物的位置訊息 (胡名霞,2001) 。視覺系統可藉由眼睛提供周 遭事物及身體活動與方向之訊息 (劉陽,2007)。. 二、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即指肌肉骨骼系統,主要目的是將訊息經中樞神經系統整合,決定平衡反 應的模式,再透過此神經系統做出適當之動作,並調整身體姿勢以維持平衡 (王進華, 2007) 。. 三、中樞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的主要部份是中樞神經系統。它是接收由全身各處傳入的訊息,經整合後 並傳出,或是將訊息儲存在此系統內,成為記憶、學習的神經基礎 (王進華,2007;劉 安鈞、林瑞興,2012) 。 許多研究證實經由長期、規律且適當的運動訓練可以改善身體姿勢平衡的能力,其 機轉可能包括增加及活化本體感覺、內耳前庭及視覺等接受器的敏感性,因而改善神經 的傳導與訊息的傳遞,並使中樞神經的整合、調節功能增強,使整體神經及肌肉的控制 功能能夠提升 (邱鈺淇、黎俊彥,2008) 。本文研究以穩定性作為基礎,而一個人的生 活中少不了以雙腳步行,因此,本文僅針對下肢平衡作為探討方面。. 6.

(16) 第二節 下肢平衡能力與體操之關聯性 身體本身就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平衡能力,例如:身高、肌力的大小、腳掌的長度及 寬度等。為了維持人體的穩定度,可藉由增加底面積的接觸、降低重心位置或是增加重 量等方式來幫助提升穩定性 (邱靖華,1995;蔡佳良、吳昇光,2003) 。人體平衡分為 動態平衡與靜態平衡,動態平衡是指在運動中,動作從不平衡的狀態下恢復至平衡,或 是身體維持在一定的旋轉軸或是軌跡上的能力;靜態平衡則是指人體不轉動也不運動, 身體維持在一固定動作上的能力 (王順正,1992;林寶城等,2008;邱靖華,1995) 。 在靜態平衡中,因為開眼及閉眼站立情境的不同,所以能維持站立的時間也不同, 目前在這方面的平衡訓練,多數以倒退行走來進行研究 (黃永昌、邱文信,2007) 。倒 退行走是一種針對步態與平衡的訓練方式,它能強化並增加下肢穩定性,更能減輕膝關 節的承受壓力,而在進行倒退行走的過程當中,不像正常向前行走可以有視覺線索的提 供,所以需要更多的本體感覺、神經肌肉的控制及保護性反射能力來協助完成倒退行走 (Thomas & Fast, 2000;黃雅婷、翁梓林,2007) 。此外,林世欽、陳五洲 (2006) 也認 為在接受一段時間的倒退行走之後,對於下肢的肌力與耐力皆有增強的效果,因此,倒 退行走可以說是一種訓練、也是一種運動。 在動態平衡中,張鳳儀 (2005) 針對兩名風浪板選手,利用不穩定懸吊系統進行為 期七天的平衡訓練,結果顯示兩位選手的動態平衡能力皆有提升;也有針對15位健康大 學男生,分為經驗組 (滑板社團學生) 、非經驗組及控制組各5位,經驗組及非經驗組分 別進行連續4週,每日10次不穩定平衡台之動態站立訓練,並於停止訓練後一個月再檢 測一次,結果顯示此訓練可以增進下肢左右之協調能力與提昇維持平衡之時間 (黃漢 年、蘇明耀、賈叢林、山本高司,2011) 。另外,也有學者曾對64位國小男生實施十二 週的跳繩、墊上翻滾、呼拉圈等三種運動訓練,研究結果顯示:跳繩、墊上翻滾與呼拉 圈運動組三組在平衡木測驗中皆有顯著進步,但是,此三種訓練中,以跳繩運動的進步 效果為最佳 (黃任楷,2003) 。跳繩運動可以發展下肢的靜態及動態的肌耐力,還有協 調性、平衡感、敏捷性等能力,尤其對於姿勢的重複性及穩定性的動作表現更為重要 7.

(17) (Brancazio, 1984) 。因此,跳繩運動不僅可以改善人體健康、體適能及心肺耐力,對於 人體協調性及骨骼密度和肌力方面也有相當的幫助 (謝明達、邱文信,2008) 。國外學 者則是對49位社區老人進行4和8週的太極拳訓練,對於老年人的平衡控制有所提升 (Tsang & Hui-Chan, 2004) ;而Gauchard, Jeandel, Tessier, 與Perrin (1999) 對19位老人 進行瑜珈、體操、慢跑、游泳與騎腳踏車運動,研究結果也顯示訓練後肌力與平衡控制 能力有明顯改善。 體操整套中,由最基本靜態平衡動作到高難度動態翻騰動作,或由高難度動態翻騰 動作連接到最基本靜態平衡動作,有靜有動,因此,在測驗項目中,相較於以往單一屬 性之測驗,將會有屬於靜態平衡的開眼、閉眼單足站立,以及屬於動態平衡的垂直蹲跳、 原地垂直跳轉180°及高臺落地。而在體操項目中,幾乎所有項目皆使用下肢,最主要的 作用在於提供力量及增加穩定,並維持身體平衡,也因下肢大部份的肌肉比上肢來得厚 實 (許樹淵,1976) ,因此,下肢肌力甚為重要。而在日常生活中,人為了行、跑、跳… 等活動,就必頇有好的平衡能力,以避免身體不穩而導致跌倒 (江勁政等,2004) 。對 於運動員來說,針對核心肌群進行肌力訓練將有助於提升個體的平衡及控制能力,能有 效提升運動表現,甚至在訓練上或比賽中想降低受傷的機率,選手們更要讓核心肌群得 到良好的鍛鍊 (林季嬋、吳慧君,2009) 。黃佩佳、李淑芳和王秀華 (2013) 針對中老 年女性介入核心訓練,結果顯示介入後,能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之下肢肌力與靜態平衡 能力。大陸學者針對6名武術男運動員,進行16週的實驗研究發現,隨著運動員核心穩 定力量的提高,其武術專項基本功、力量、完成高難度跳躍動作的落地穩定性及技術水 平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彭云釗、泰子來、王攀、謝曉艷,2009) 。核心肌群不僅是 供應四肢產生力量的基礎,更是全身力量來源的穩固連結 (王嬿婷、黎俊彥,2010) 。 因此,透過核心訓練能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以及穩定性,對選手而言,也可以降低影響 運動表現的原因,並而提升運動表現 (楊繼美、李貴慶,2010;蘇金鵬、江杰穎、林晉 利,2008) 。 許多老年人因失去平衡造成跌倒意外傷害,但可透過規律的運動來預防,而運動的 最大效益在於改善肌耐力和肌力,並改善平衡和協調能力 (洪偉欽、沈竑毅,2007),李 8.

(18) 蕙蘭 (1998) 研究中指出老年人若要預防跌倒事故的發生,主要目標為加強個人之肌 力;而年輕人擁有較佳的平衡能力,也與本身下肢肌力有關 (張鳳儀、高紹源、張明玉, 2009) 。Judge (2003) 研究發現,以平衡訓練和低強度肌力訓練介入個人或運動中心安 排之運動計劃後,能有效提升身體機能和改善平衡能力。因此,下肢力量對下肢穩定性 有正面的幫助。另外,在體操中,幾乎所有項目皆頇運用空翻技術 (蔡宜郎,1973) , 對體操選手來說,常見的基礎空翻是團身前空翻及團身後空翻,而前、後空翻又可加入 縱軸轉體及橫軸轉體,在縱軸轉體中最常見的是向後空翻兩周;橫軸轉體則是側向轉體 720°或是900°。因此,除了基礎空翻頇多加練習外 (由於大專一般女生並無接觸過體操, 因此基礎空翻落地部份利用高臺落地代替) ,也能藉由基礎動作 (原地垂直跳轉180°或 是360°) 來提升基本能力。在訓練高臺落地方面,必頇考慮到跳臺的高度,以避免造成 傷害;但若跳臺高度太低,對肌肉刺激不夠,則無法達到一定效果,因此,跳臺高度以 40公分為較適合之訓練高度 (李書維,1998;翁士航、俞智贏,2012) 。國際上,選手 們為了奪牌,因而提升動作難度,在國內亦是如此。配合規則的改變以及特殊要素的需 求,頇針對性的訓練,以提升穩定性。然而,在生活及體操中,平衡控制能力較差的人, 穩定性相對較差,平衡能力差的人除了動作不穩定之外,也很容易造成下肢傷害,許多 研究指出踝關節是最常發生運動傷害的部位 (Garrick & Requa, 1988;林威秀、黎俊彥, 2003;林彥男、曾雅莉,2009) 。眾多運動項目中,下肢的使用有一定之重要性,而下 肢傷害的發生機率則與個體的平衡能力有密切關係 (林威秀、黎俊彥,2009)。臨床報告 中指出,下肢的傷害多來自於負荷過大及平衡能力差所造成 (林彥男、曾雅莉,2009; 林威秀、黎俊彥,2009) 。 另外,隨著體操新規則的改變,難度分值比重提高,因此,想在比賽中拿得好成績, 除了增加難度動作以外,好的平衡性及穩定性成了奪牌的關鍵。宋雯 (2001) 認為難、 新依賴於穩來體現,而穩是新的基本要求,也是體操致勝基礎。陳嘉遠與張至滿 (2005) 則針對2003年87位世大運選手在吊環上的表現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中顯示技術實施 及身體姿勢優美的「美」是重要的致勝因素,但在整套中,若是沒有落地穩定性的「穩」, 將會功虧一簣。也有研究指出體操運動中的跳馬、地板等各單項,整套動作除了需加強 9.

(19) 難度及表現出協調性外,在比賽時,有良好的平衡穩定表現更是得分關鍵 (江勁政等, 2004) ,因此,在進行體操這個項目時,平衡能力較佳者擁有較大的奪牌機會。在生活 中更是如此,雖然不像選手們有奪牌機會,但是,有好的穩定性能降低下肢傷害,也能 減少跌倒的機率,更能有正常、穩定的好生活。. 第三節 平衡訓練增能課表之相關研究 在本章第一節中有提到,平衡與感覺系統、運動系統及中樞神經系統有關,因此, 有學者對15位老人,連續進行12週,每週2次,每次60分鐘包含肌力、前庭、視覺及本 體感覺等平衡訓練,結果顯示訓練後閉眼單足站立、肌力及穩定性限度都有明顯提升 (Islam, Nasu, Rogers, Koizumi, Rogers, & Takeshima, 2004) 。在眾多平衡能力的研究中, 研究對象居多為老人,研究方向為降低跌倒風險。因此,尹德鈞、吳麗芬與周崇頌 (2001) 對230位社區長青大學老人,進行連續12週的呼拉圈運動訓練,研究結果為訓練後單腳 站立時間延長;Tsang & Hui-Chan (2004) 則對49位社區老人進行為期8週,每週1.5小時 的太極拳訓練,研究顯示訓練後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平衡控制能力。 除了提升老人平衡能力之外,其餘還有許多相關研究,包含運動訓練、醫療上的復 健等。在訓練方面,李成碩、姚承義、林威秀與黎俊彥 (2011) 針對28名高中乙組籃球 選手,並分成兩組進行七週的運動訓練,結果顯示有參與增強式訓練的籃球選手,明顯 改善了專項運動上的表現及動態平衡。陳樹屏、林尚武、佘紹文 (2010) 針對60位國小 三年級學童,分為控制組及訓練組各30位,其中訓練組進行為期12週,每週兩次,每次 一小時的直排輪運動訓練,結果顯示,訓練後訓練組靜態平衡能力、動態平衡能力及下 肢肌力明顯優於控制組;另一位學者也是針對60位 (8~9歲) 男童,分成後退跑組、後 滾翻組、後退跑加後滾翻組及控制組,進行連續12週,每週2次的訓練,結果發現後退 跑及後滾翻的訓練對男童動態平衡能力有明顯提升 (陳彥宏,2006) 。在醫療復健上, Ayodele, Taofeek, & Henry (2009) 對中風患者進行為期6週的平衡板訓練計畫,研究結果 顯示,經過訓練後的受詴者靜態平衡能力有明顯提升。 10.

(20) 大多數平衡訓練研究所顯示的結果都是對下肢穩定性有較正面的幫助,但仍舊有相 反的結果,Riemann, Tray, & Lephart (2003) 對13位健康年輕人進行連續4週,每週3次, 每次包含本體感覺、前庭、視覺及肌力等平衡訓練,而Verhagen, Bobbert, Inklaar, Kalken, Beek, Bouter, & Mechelen (2005) 針對30位健康大學生進行連續5.5週的平衡訓練計劃, 研究結果皆為無顯著差異。在上述文獻中,居多以單一動作作為訓練課表的內容,結果 顯示能改善個體平衡,甚至是有效提升平衡能力,但也有結果是無法提升或改善平衡能 力,因此,本實驗想了解若是綜合多個動作,並以體操為主,能不能與上述文獻結果一 樣有顯著差異。由此可知,平衡訓練對平衡能力以及對下肢穩定性的影響效果仍值得研 究。在研究計畫上,進行的週數與次數時間略有差異,從以上所敘述的文獻訓練計劃中 可以發現,介入6週以上的訓練,結果較能達到顯著差異,相反的,過短的週數 (4或5.5 週) 較無顯著差異;而在一週內的訓練時間則可從一週2次到一週7次,但是,超過六成 是每週3次 (陳怡如、黃璉華、鄭舜平,2005) 。因此,擬定訓練計劃的課表時,訓練時 間的長短也需詳加考慮。在訓練計畫及處方上,每一組的時間限制最佳為控制在30秒 內,一來可以避免精神無法集中,二來則是可避免肌肉疲勞所導致之傷害 (洪孟楷、王 苓華,2011) 。因此,本研究測驗內容之開眼、閉眼單足站立及增能課表之不平穩軟墊 皆以20秒為限。而本次實驗內容皆以3次為實驗原則 (江勁政等,2004;何承訓、蔣宜 芳、方世華,2010;林威秀等,2002) 。. 11.

(21) 第四節 本章總結 透過相關文獻可了解,在日常生活以及各項運動的動作中,皆需要使用到平衡能 力。在生活中,平衡能力的好壞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而在運動中則是會影響到奪牌 的機會。邱靖華 (1995) 從力學、生理學及解剖學的原理來探討平衡與穩定,認為人體 在運動的過程中,想獲得更高、更遠、更快的水準,以達到自己的最佳運動表現及最大 潛力,唯有讓動作在平衡及穩定的狀態下才能有效發揮。王順正 (1992) 的研究則認為 運動技術呈現的基礎在於人體重心維持在特定的平衡狀態下,例如:選手如果自我的空 間感不佳,將很難表現出原有的實力,甚至是無法得到優異的運動成績,因此,運動員 必頇根據各個專項的平衡特性,進行培養不同的平衡能力,才能使運動成績表現更上一 層樓;而一般人則只需提升身體平衡能力,將身體機能提高,便能得到更佳的生活品質。 因此,運用平衡訓練並配合體操專項所需體能訓練,對於體操基礎動作應是一種有效訓 練。在體操項目無論男子或女子項目,皆頇仰賴基礎動作及空翻來進行動作的發展,而 競技體操中常見的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方式,通常是以該單項基本動作,來做為強化專項 身體素質的訓練內容。但是,將此訓練方式介入大專一般女生中,來探討體操平衡訓練 是否可提升大專一般女生下肢穩定性,並如何保證有效達到顯著效果,依然是可持續探 討之課題,因此,訓練計劃的實施內容、負荷重量與動作技術正確性都將影響訓練成效 及未來發展。綜上所述,本研究針對的下肢穩定性動作表現加以探討,盼研究結果可幫 助國人了解平衡訓練的效果。. 12.

(22)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20 名大專女生 (未經過專業體操訓練,並就讀非體育相關系所) 為研究對 象 (平均年齡:19.9±1.2 歲,平均身高 160.7±4.9 公分,平均體重 55.0±8.8 公斤) (如表 3-1) ,分為實驗組及控制組進行維持六週實驗研究。 表 3-1 受詴者平均資料表. M±SD. 組別. N. 年齡. 身高. 體重. 實驗組+控制組. 20. 19.9±1.2. 160.7±4.9. 55.0±8.8. 實驗組. 10. 19.7±1.5. 159.2±5.0. 53.0±7.0. 控制組. 10. 20±0.9. 162.1±4.7. 56.9±10.3. 歲. 公分. 公斤. 單位.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一、實驗時間:103 年 3 月 24 日~5 月 4 日,共六週。 二、實驗地點:(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操館 (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第三節 實驗儀器與設施 一、臺師大體操房 (一) 體操比賽用落地墊 (二) 40 公分高臺 (三) 筆記型電腦一台 (四) 高速攝影機 (型號:JVC GC-PX10U) 13.

(23) 二、臺師大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一) Kistler 測力板 9281 型 (二) 電源線與傳輸線. 第四節 儀器架設 一、臺師大體操房. 圖 3-1 實驗場地佈置圖. 二、臺師大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圖 3-2 實驗場地佈置圖 14.

(24) 第五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 一、本研究進行為期六週,每週三次的平衡訓練。以 20 名大專一般女生為受詴對象, 並隨機分派為兩組各 10 位,一組為實驗組,另一組為控制組。 二、實驗前每一位受詴者均填寫受詴者同意書,並向受詴者說明有關研究目的、過程及 回答相關問題,同時要求受詴者在同意書上簽名,表示願意參與配合本實驗。測驗 當天再次詳述測驗流程及相關細節,實驗期間隨時回答受詴者任何疑問。 三、兩組受詴者於實驗前使用 Kistler9281 測力板 (1200Hz) 檢測開眼單足站立、閉眼單 足站立、垂直蹲跳與原地垂直跳轉 180°動作,並接受高臺落地動作表現測驗。受詴 者每個測驗動作各實施三次,開眼及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於測力 板上單足站立 10 秒,並由三次中選取最佳表現為該次成績;垂直蹲跳,雙足於測 力板上往上垂直彈跳,並以單足落地,並由三次中選取最佳表現為該次成績;原地 垂直跳轉 180°,雙足於測力板上向上蹬跳,身體以垂直姿勢向慣用邊轉體 180°, 並由三次中選取最佳表現為該次成績;高臺落地則是實施三次後,選取最佳表現為 該次成績,並依照女子競技體操規則實施扣分,但為了讓受詴者的程度有好壞之 分,則與專業體操裁判討論後,將最高得分 10 分降至 5 分,最後依據高臺落地評 分表由專業體操裁判評分方式給分,四位裁判去除最高與最低分數後得分之平均為 該受詴者之最後得分。 四、實驗組介入六週平衡增能課表訓練 (V字腹肌、背肌、跳繩、不平穩軟墊、跳墊子、 原地垂直跳轉180°、高臺落地) (詳細如附錄三) ,而控制組不介入任何訓練。 五、兩組受詴者於訓練後,再接受動作表現測驗 (同前測測驗內容) 。. 15.

(25) 第六節 實驗流程 受詴者分組前進行隨機分組. 說明實驗流程並填寫個人資料表. 儀器準備. 受詴者熱身. 前測 1、開眼單足站立 2、閉眼單足站立 3、垂直蹲跳 4、原地垂直跳轉 180° 5、高台落地. 控制組 不介入任何訓練。. 實驗組 介入為期六週,每週三次的平 衡增能課表訓練。. 後測 1、開眼單足站立 2、閉眼單足站立 3、垂直蹲跳 4、原地垂直跳轉 180° 5、高台落地. 資料處理. 16.

(26) 第七節 資料處理 一、本研究資料分析以 Spss20.0 統計分析。在開眼及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 立上,取 10 秒內的 5 秒 (3~8 秒) 為重心位移軌跡之距離長度;垂直蹲跳,則取 往上蹬跳並單足落地後開始的 1 秒為重心位移軌跡之距離長度;原地垂直跳轉 180°,則是取往上蹬跳並轉體 180°落地後開始的 1 秒為重心位移軌跡之距離長度。 體操動作落地後,必頇馬上保持平衡,並為了讓受詴者的程度有好壞之分,因此在 垂直蹲跳及原地垂直跳轉 180°上,取落地後的 1 秒為重心位移軌跡之距離長度。 二、實驗組與控制組前後測差異,以相依樣本 t-test 處理。 三、組間以不同母群體獨立樣本 t-test 處理,以考驗兩組間之差異。 四、本研究中之顯著水準為 α=.05。. 17.

(27) 第肆章. 結果. 本研究目的是希望透過體操平衡訓練來探討其對下肢穩定性之動作表現影響,藉以 找出日後大專一般女生下肢穩定性訓練的重要方向。因此,本研究結果分為以下三個部 分加以闡述: 一、訓練前、後之開眼及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 (重心移動距離) 動作表 現之比較分析。 二、訓練前、後之垂直蹲跳 (重心移動距離) 、原地垂直跳轉 180° (重心移動距離) 動作 表現之比較分析。 三、訓練前、後之高臺落地 (落地穩定性) 動作表現之比較分析。. 18.

(28) 第一節 訓練前、後之開眼及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 (重心移 動距離) 動作表現之比較分析 一、開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之比較分析 如表 4-1、4-2,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測實驗組與控制組開眼單足站立, 前測與後測重心移動距離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組前測與後測達顯著性差異 (非慣用:p<.05;慣用:p<.05) ,而控制組前測與後測達顯著性差異 (非慣用:p<.05; 慣用:p<.05)。. 表 4-1 實驗組開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N. M±SD. t值. 前測 (非慣用). 10. 1.596±0.337. 8.606*. 後測 (非慣用). 10. 1.057±0.182. 前測 (慣用). 10. 1.571±0.316. 後測 (慣用). 10. 1.063±0.186. 實驗組 8.093*. *p < .05. 表 4-2 控制組開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N. M±SD. t值. 前測 (非慣用). 10. 1.616±0.278. 3.579*. 後測 (非慣用). 10. 1.361±0.272. 前測 (慣用). 10. 1.566±0.271. 後測 (慣用). 10. 1.355±0.274. 控制組. 19. 3.534*.

(29) *p < .05. 圖 4-1.. 實驗組與控制組開眼單足 (非慣用) 站立前、後測比較圖. *表示組內與組內比較 p < .05。. 圖 4-2.. 實驗組與控制組開眼單足 (慣用) 站立前、後測比較圖. *表示組內與組內比較 p < .05。. 20.

(30) 如表 4-3,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開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平 均重心移動距離在兩組後測中是否有差異,結果發現兩組後測呈現顯著差異 (非慣用: p<.05;慣用:p<.05) 。. 表 4-3 兩組經訓練後開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組別. M±SD. t值. 實驗組. 1.057±0.182. 2.943*. 控制組. 1.361±0.272. 實驗組. 1.063±0.186. 控制組. 1.355±0.274. 後測 (非慣用腳) 2.790*. 後測 (慣用腳). *p < .05. 圖 4-3.. 實驗組與控制組開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後測比較圖. *表示與控制組比較 p < .05。. 從圖 4-3 中可得知,實驗組在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訓練後,有實施平衡訓練的 實驗組開眼單足站立之移動距離,明顯比無實施平衡訓練組來的短。. 21.

(31) 二、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之比較分析 如表 4-4、4-5,以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測實驗組與控制組閉眼單足站立,前測與後 測重心移動距離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組前測與後測達顯著性差異 (非慣用 腳:p<.05;慣用腳:p<.05) ,而控制組前測與後測達顯著性差異 (非慣用腳:p<.05; 慣用腳:p<.05)。. 表 4-4 實驗組閉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N. M±SD. t值. 前測 (非慣用腳). 10. 1.594±0.304. 9.472*. 後測 (非慣用腳). 10. 1.064±0.193. 前測 (慣用腳). 10. 1.545±0.299. 後測 (慣用腳). 10. 1.059±0.176. 實驗組 9.543*. *p < .05. 表 4-5 控制組閉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N. M±SD. t值. 前測 (非慣用腳). 10. 1.600±0.279. 3.460*. 後測 (非慣用腳). 10. 1.362±0.276. 前測 (慣用腳). 10. 1.547±0.254. 後測 (慣用腳). 10. 1.355±0.276. 控制組. *p < .05. 22. 3.232*.

(32) 圖 4-4.. 實驗組與控制組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 站立前、後測比較圖. *表示組內與組內比較 p < .05。. 圖 4-5.. 實驗組與控制組閉眼單足 (慣用腳) 站立前、後測比較圖. *表示組內與組內比較 p < .05。. 23.

(33) 如表 4-6,以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平均重心 移動距離在兩組後測中是否有差異,結果發現兩組後測呈現顯著差異 (非慣用腳:p <.05;慣用腳:p<.05) 。. 表 4-6 兩組經訓練後閉眼單足站立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組別. M±SD. t值. 實驗組. 1.064±0.193. 2.797*. 控制組. 1.362±0.276. 實驗組. 1.059±0.176. 控制組. 1.355±0.276. 後測 (非慣用腳) 2.858*. 後測 (慣用腳). *p < .05. 圖 4-6.. 實驗組與控制組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後測比較圖. *表示與控制組比較 p < .05。. 從圖 4-6 中可得知,實驗組在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訓練後,有實施平衡訓練的 實驗組閉眼單足站立之移動距離,明顯比無實施平衡訓練組來的短。. 24.

(34) 第二節 訓練前、後之垂直蹲跳 (重心移動距離) 、原地垂直跳轉 180° (重 心移動距離) 動作表現之比較分析 一、垂直蹲跳之比較分析 如表 4-7、4-8,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測實驗組與控制組垂直蹲跳,前測 與後測重心移動距離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組前測與後測達顯著性差異 (非慣 用腳:p<.05;慣用腳:p<.05) ,而控制組前測與後測達並沒有達到顯著性效果 (非慣 用腳:p=.608;慣用腳:p=.348) 。. 表 4-7 實驗組垂直蹲跳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N. M±SD. t值. 前測 (非慣用腳). 10. 0.320±0.709. 6.216*. 後測 (非慣用腳). 10. 0.229±0.335. 前測 (慣用腳). 10. 0.309±0.644. 後測 (慣用腳). 10. 0.229±0.332. 實驗組 5.754*. *p < .05. 表 4-8 控制組垂直蹲跳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N. M±SD. t值. 前測 (非慣用腳). 10. 0.320±0.538. -0.532. 後測 (非慣用腳). 10. 0.328±0.563. 前測 (慣用腳). 10. 0.310±0.570. 後測 (慣用腳). 10. 0.325±0.538. 控制組. 25. -0.990.

(35) 圖 4-7.. 實驗組與控制組垂直蹲跳 (非慣用腳) 前、後測比較圖. *表示組內與組內比較 p < .05。. 圖 4-8.. 實驗組與控制組垂直蹲跳 (慣用腳) 前、後測比較圖. *表示組內與組內比較 p < .05。. 26.

(36) 如表 4-9,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垂直蹲跳,平均重心移動距離在兩組後 測中是否有差異,結果發現兩組後測呈現顯著差異 (非慣用腳:p<.05;慣用腳:p<.05) 。. 表 4-9 兩組經訓練後垂直蹲跳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組別. M±SD. t值. 實驗組. 0.229±0.335. 4.777*. 控制組. 0.328±0.563. 實驗組. 0.229±0.332. 控制組. 0.325±0.538. 後測 (非慣用腳) 4.804*. 後測 (慣用腳). *p < .05. 圖 4-9.. 實驗組與控制組垂直蹲跳 (非慣用腳、慣用腳) 後測比較圖. *表示與控制組比較 p < .05。. 從圖 4-9 中可得知,實驗組在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訓練後,有實施平衡訓練的 實驗組垂直蹲跳之移動距離,明顯比無實施平衡訓練組來的短。. 27.

(37) 二、原地垂直跳轉 180° 之比較分析 如表 4-10、4-11,以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測實驗組與控制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前 測與後測重心移動距離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組前測與後測達顯著性差異 (p <.05) ,而控制組前測與後測並沒有達到顯著性效果 (p=.570) 。. 表 4-10 實驗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N. M±SD. t值. 前測. 10. 0.363±0.060. 9.702. 後測. 10. 0.250±0.036. *. 實驗組. *p < .05. 表 4-11 控制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N. M±SD. t值. 前測. 10. 0.371±0.060. 0.570. 後測. 10. 0.360±0.066. 控制組. 圖 4-10.. 實驗組與控制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前、後測比較圖 28.

(38) *表示組內與組內比較 p < .05。. 如表 4-12,以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原地垂直跳轉 180°,平均重心移動距離在兩組 後測中是否有差異,結果發現兩組後測呈現顯著差異 (p<.05) 。. 表 4-12 兩組經訓練後原地垂直跳轉 180°之重心平均移動距離比較表 (單位:毫米) 組別. M±SD. t值. 實驗組. 0.250±0.036. 4.639. 控制組. 0.360±0.066. *. 後測. *p < .05. 圖 4-11.. 實驗組與控制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後測比較圖. *表示與控制組比較 p < .05。. 從圖 4-11 中可得知,實驗組在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訓練後,有實施平衡訓練 的實驗組原地垂直跳轉 180°之移動距離,明顯比無實施平衡訓練組來的短。. 29.

(39) 第三節 訓練前、後之高臺落地 (落地穩定性) 動作表現之比較分析 一、高臺落地之比較分析 如表 4-13、4-14,本研究利用相依樣本 t 考驗來檢測實驗組與控制組高臺落地,前 測與後測重心移動距離是否有差異,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組前測與後測達顯著性差異 (p <.05) ,而控制組前測與後測並沒有達到顯著性效果 (p=.555) 。. 表 4-13 實驗組高臺落地之落地穩定性比較表 (單位:分) N. M±SD. t值. 前測. 10. 3.610±0.208. -8.531*. 後測. 10. 4.190±0.139. 實驗組. *p < .05. 表 4-14 控制組高臺落地之落地穩定性比較表 (單位:分) N. M±SD. t值. 前測. 10. 3.695±0.267. -0.612. 後測. 10. 3.735±0.175. 控制組. 30.

(40) 圖 4-12.. 實驗組與控制組高臺落地前、後測比較圖. *表示組內與組內比較 p < .05。. 如表 4-15,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 考驗來比較高臺落地,平均落地穩定性在兩組後測 中是否有差異,結果發現兩組後測呈現顯著差異 (p<.05) 。. 表 4-15. 兩組經訓練高臺落地之落地穩定性比較表 (單位:分) 組別. M±SD. t值. 實驗組. 4.190±0.139. -6.440*. 控制組. 3.735±0.175. 後測. *p < .05. 圖 4-13.. 實驗組與控制組高臺落地後測比較圖. *表示與控制組比較 p < .05。. 從圖 4-13 中可得知,實驗組在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訓練後,有實施平衡訓練 的實驗組高臺落地之落地穩定性,明顯比無實施平衡訓練組來的好。. 31.

(41) 第伍章. 討論. 本研究目的欲探討體操平衡訓練是否能有效的提升大專一般女生下肢穩定性之動 作表現,共分四節進行討論: 一、訓練前、後之開眼及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 (重心移動距離) 動作表 現之相關討論。 二、訓練前、後之垂直蹲跳 (重心移動距離) 、原地垂直跳轉 180° (重心移動距離) 動作 表現之相關討論。 三、訓練前、後之高臺落地 (落地穩定性) 動作表現之討論。 四、綜合討論。. 32.

(42) 第一節 訓練前、後之開眼及閉眼單足 (非慣用腳、慣用腳) 站立 (重心移 動距離) 動作表現之相關討論 實驗組經過六週的平衡訓練後,開眼單足站立平均距離進步 0.539 毫米 (非慣用 腳)、0.508 毫米 (慣用腳) ;閉眼單足站立平均距離進步 0.530 毫米 (非慣用腳)、0.486 毫米 (慣用腳) ,而沒有實施體操平衡訓練,僅依循原本生活作息的控制組,開眼單足 站立平均距離進步 0.255 毫米 (非慣用腳)、0.211 毫米 (慣用腳) ;閉眼單足站立平均距 離進步 0.238 毫米 (非慣用腳)、0.192 毫米 (慣用腳) 。 在體操中,平衡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因此選手如何在比賽中達到平衡、穩定的表 現是一重要課題;而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更是所有動作的能力 發展,因此,在不同的環境下或不同的動作中,要熟練各種技巧,就必需具備優異的平 衡能力和良好的姿勢穩定 (陳湘,1999;蔡佳良、吳昇光,2003;顏惠价,2006) 。較 差的姿勢平衡能力與平衡能力及肌力不好是有關係的 (蔡櫻蘭,2004) ,因此,可藉由 肌力訓練來提升身體平衡能力及穩定性。肌力訓練能降低受傷和跌倒的風險,而擁有好 的肌力能增進平衡感與柔軟度 (侯堂盛、林晉榮,2006) ,對於下肢穩定方面可增強的 肌力部位包含核心及下肢。許多國家的運動選手皆將核心訓練視為不可或缺的練習內 容,良好的軀幹動作控制不僅可以幫助平衡的維持,還有利於肢體的動作表現 (郭哲 孙、林威秀,2010;楊繼美、李貴慶,2010) 。而下肢肌力訓練能有效改善柔軟度、平 衡能力與心肺耐力 (陳姿如、王建臺,2010) 。因此,增進核心與下肢肌力能提高身體 平衡及穩定。由上述可發現,學者的理論剛好與本實驗結果是相仿的。 而在本研究當中,控制組於實驗後測開眼及閉眼單足站立皆有進步,因而針對此結 果進行探究,發現雖然控制組不介入任何訓練,僅過著一般生活,但部份受詴者皆有運 動之習慣,許多研究顯示規律的運動訓練能降低跌倒機率、預防下肢傷害及改善平衡能 力 (邱鈺淇、黎俊彥,200;洪偉欽、沈竑毅,2007;黃永昌、邱文信,2007) ,因此, 在靜態平衡能力中 (開眼及閉眼單足站立) ,仍有進步效果。 本研究也利用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來分析,實驗組與控制組於後測統計結果顯示, 33.

(43) 開眼及閉眼單足站立出現顯著差異,雖然在經過六週的時間,後測實驗組與控制組於開 眼及閉眼單足站立皆有進步,但仍可發現實驗組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後,呈現明顯 的進步,而平均重心移動距離也比控制組來的短 (圖 4-1、圖 4-2、圖 4-3 及圖 4-4) ,且 利用統計交叉比較後也發現,未實施體操平衡訓練前,兩組 (實驗組與控制組) 受詴者 程度相當,但經過體操平衡訓練實驗後,結果發現兩組程度上已出現明顯的落差,所以, 實驗組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後,重心移動距離確實有明顯的改善。. 第二節 訓練前、後之垂直蹲跳 (重心移動距離) 、原地垂直跳轉 180° (重 心移動距離) 動作表現之相關討論 實驗組經過六週的平衡訓練後,兩項檢測動作確實皆有明顯的進步,垂直蹲跳平均 距離進步 0.091 毫米 (非慣用腳)、0.080 毫米 (慣用腳) ;原地垂直跳轉 180°平均距離進 步 0.113 毫米,而控制組則在垂直蹲跳退步了 0.008 毫米 (非慣用腳)、0.015 毫米 (慣用 腳) ;原地垂直跳轉 180°僅進步 0.011 毫米。 在本章第一節中有提到,下肢穩定方面可增強的肌力部位包含核心及下肢,而透過 運動或訓練能提高身體的平衡及穩定。因此,在核心訓練上,核心訓練能促進軀幹與四 肢連結的動力鏈,有助於學童的平衡性、協調性、肌力、肌耐力及柔軟度的發展,並有 預防傷害及身體姿勢的優化之作用,進而提升運動表現 (李勝雄、黃旭賢,2012;曹立 全、陳愛華、譚思潔,2011;蘇金鵬、江杰穎、林晉利,2008) 。大陸學者針對 6 名武 術男運動員,進行 16 週的實驗研究發現,隨著運動員核心穩定力量的提高,其武術專 項基本功、力量、完成高難度跳躍動作的落地穩定性及技術水平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彭云釗等,2009) 。而周小青、張冬琴 (2010) 針對 28 名散打運動員,進行 8 週的核 心力量訓練,結果顯示核心力量訓練增強了運動員在核心部位肌群上的能力,並發揮了 保持平衡、穩定重心的作用。 在下肢訓練上,陳姿如、王建臺 (2010) 以台南縣 15 名 60 歲以上之高齡者作為研 究對象,進行連續 8 週的下肢肌力訓練,結果顯示右腳開眼單足站立的表現有顯著之進 34.

(44) 步 (p <.05) ,而左腳開眼單足站立的表現也有接近顯著進步的水準 (p =.05) 。黃任楷 (2003) 則是針對 64 名國小學童,進行連續 12 週,每週 3 次,每次 30 分鐘的運動訓練 (跳 繩組、墊上翻滾組、呼拉圈組及控制組) ,研究結果顯示,跳繩組在開眼行走平衡木及 閉眼單足站立的時間上皆有顯著進步,而不平穩表面訓練對於足踝損傷功能的恢復與下 肢功能性動作也有幫助 (王政嘉、黎俊彥,2011) 。在青少年方面,功能性肌力訓練主 要以發展穩定系統為主,並強化平衡能力及建立均衡肌力 (林政東、劉菊枝、廖貴鋒, 2013) 。而本研究實驗組於垂直蹲跳及原地垂直跳轉 180°皆達顯著性差異,剛好與上述 學者的論點一致。. 第三節 訓練前、後之高臺落地 (落地穩定性) 動作表現之討論 相同地,高臺落地之落地穩定性在實驗組方面,最後平均得分進步 0.580 分。而控 制組最後得分統計結果僅進步 0.040 分,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後,實驗組與控制組 後測分數呈現顯著差異,實驗組平均得分比控制組多了 0.455 分。針對高臺落地的結果 進行探究,可以發現若是要增進一個動作的穩定性,可藉由單動作個別訓練,並從中改 善其動作的缺點,來提升此動作的穩定性。 由本研究可得知,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後,大專一般女生其下肢重心移動距離 上已有明顯的改善與進步,而實驗組在所有檢測的項目中皆達到顯著性差異,雖然未實 施體操平衡訓練的控制組,於開眼及閉眼單足站立皆有進步,但是,從統計比較圖中仍 可以發現,有經過體操平衡訓練的實驗組,各項檢測與控制組比較後,確實明顯進步許 多。. 35.

(45) 第四節 綜合討論 本研究經過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後,大專一般女生在靜態項目 (開眼及閉眼單足站 立) 檢測上有明顯的改善與進步,而在動態項目 (垂直蹲跳、原地垂直跳轉 180°及高臺 落地) 檢測中,下肢穩定性也有明顯的提升。因此,體操平衡訓練是影響大專一般女生 下肢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值得我們高度的重視。 郭怡瑩 (2012) 以13名某高中商業職業學校的保齡球選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 兩組並進行為期8週,每週3次,每次60分鐘的專項核心肌力訓練及一般體能訓練,結果 顯示,專項核心肌力訓練能顯著提升身體穩定度、投擲穩定度、軀幹肌肉量及軀幹肌耐 力,進而提升選手的運動表現。核心肌群有助於柔軟度、平衡性、協調性、肌力及肌耐 力的發展,因此,能藉由核心訓練來幫助學習正確的動作,並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與機 率 (李勝雄、黃旭賢,2012;葉益銘、黃士魁、林正仰,2009) 。陳姿如、王建臺 (2010) 則是運用肌力訓練器材對15名60歲以上的高齡者,進行8週的下肢肌力訓練,並利用開 眼單足站立、坐起繞物…等測驗來檢測下肢運動表現,結果顯示,受詴者在右腳開眼單 足站立的表現有顯著之進步 (p<.05) ,而左腳開眼單足站立的表現也有接近顯著進步的 水準 (p=.05) 。此外,在不穩定表面訓練上,不穩定表面訓練能改善下肢本體感覺與神 經肌肉控制功能,並且,也能縮小一般健康人及足踝損傷患者單腳站立偏移之半徑 (Lee & Lin, 2008) 。而本研究實施體操平衡訓練的實驗組,於重心移動距離有明顯改善,與 高臺落地最後得分也明顯增加,似乎顯露出此研究與文獻所指出的平衡能力與下肢運動 表現相互呼應,因此,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的理論一致。 體操平衡訓練應用於極需平衡能力與穩定性的運動項目,並作為輔助練習。而Judge (2003) 也指出平衡訓練和低強度肌力訓練介入運動計劃中,能有效提升身體機能和改善 平衡能力。這些能力的增加是運動員奪得優勝的關鍵之一,因此,在比賽時,選手能有 良好的平衡穩定表現是得分關鍵 (江勁政等,2004) 。在此研究中所饒富的意義是,體 操平衡訓練對下肢運動表現能有明顯的助益,且對於下肢穩定性需求量較大的運動項 目,似乎可以利用此種方式來進行有效的輔助訓練。 36.

(46)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有鑑於此,平衡能力與下肢穩定性有密切關係,本研究亦顯示體操平衡訓練可以有 效的增加大專一般女生在下肢穩定性的動作表現,並提供國人針對平衡訓練,在日後對 下肢穩定性訓練上的參考。本研究實驗組在實施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後,具體研究 結論如下: 一、本研究進行為期六週的體操平衡訓練後,實驗組一般女生檢測項目開眼及閉眼單足 站立、垂直蹲跳、原地垂直跳轉 180°之重心移動距離及高臺落地之落地穩定性,統 計結果全部達到顯著性的進步。 二、研究結果中了解到,平衡能力對下肢穩定性的表現有某程度的影響。 三、利用體操平衡訓練,有助於下肢動作穩定性的提升。. 第二節 建議 平衡能力是攸關著選手成績與名次的關鍵之一,對於一般人則是能降低跌倒機率、 預防下肢傷害,而如何針對下肢穩定性做出較有利於一般女生訓練的方式,將是值得我 們探討的課題之一。過去許多的文獻中,受詴者人數大多以 20 人以上為主,而本研究 僅以 20 名大專一般女生做為研究對象,因此,建議後續研究在受詴者人數上可再增加。 透過本文可發現,體操平衡訓練對於大專一般女生具有提升下肢穩定性動作表現的能 力。因此,筆者希望本文能提供國人了解體操平衡訓練的效果,並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與 幫助,藉由體操平衡訓練來增加一般人於下肢的穩定性,以減少及預防因下肢的穩定性 不足而造成的傷害。. 37.

(47)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順正 (1992) 。人體平衡能力的測量。中華體育季刊,6,83-91。 尹德鈞、吳麗芬、周崇頌 (2001) 。呼拉圈運動對老人平衡感訓練之效果。中華復健醫 學會雜誌,29,107-113。 王政嘉、黎俊彥 (2011) 。不穩定表面訓練對姿勢穩定控制之效益。中華體育季刊,25, 471-477。 王進華 (2007) 。老年人之身體姿勢控制與跌倒。大專體育學刊,92,140-147。 王嬿婷、黎俊彥 (2010) 。彼拉提斯訓練與體能表現。中華體育季刊,24,171-178。 江勁政、江勁彥、相子元 (2004) 。體操選手與非運動員平衡能力之定量評估。大專體 育學刊,6,203-212。 宋雯 (2001)。世界體操強國致勝探密。成都體育學報,27,68-71。 李蕙蘭 (1998) 。鄉村老年人太極拳運動教導的身心健康評估 (未出版碩士論文) 。長 庚大學,桃園縣。 何承訓、蔣宜芳、方世華 (2010) 。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靜態平衡能力之比較。大專 體育學刊,12,72-80。 李書維 (1998) 。不同高度著地反彈跳與垂直跳之生物力學分析。大專體育學刊,40, 87-92。 李成碩、姚承義、林威秀、黎俊彥 (2011) 。增強式訓練對籃球選手動態平衡與專項運 動表現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3,418-426。 李勝雄、黃旭賢 (2012) 。淺談核心肌群融入國小學童田徑訓練。臺南大學體育學報,7, 24-33。. 38.

(48) 邱靖華 (1995) 。人體運動之平衡與穩定。中華體育季刊,9,27-34。 邱鈺淇、黎俊彥 (2008) 。規律運動訓練對身體姿勢平衡控制之影響。中華體育季刊, 22,23-30。 林威秀、黎俊彥、鄭秀琴(2002)。人體站立平衡能力之研究-生理特徵與KAT2000。 大專體育學術專刊,509-517。 林威秀、黎俊彥 (2003) 。踝內翻外翻肌力與平衡控制的相關。體育學報,34,53-64。 林世欽、陳五洲 (2006) 。淺談「倒退行走運動」。大專體育學刊,85,181-186。 林寶城、何維華、林槐庭、湯文慈、江勁彥、洪得明、蔡虔祿 (2008) 。運動生物 力學。台中市:華格納企業。 林彥男、曾雅莉 (2009) 。踝關節扭傷之處置與運動處方。屏東教大體育,12,139-144。 林威秀、黎俊彥 (2009) 。身體姿勢平衡控制與踝關節傷害發生風險。中華體育季刊, 23,65-72。 林季嬋、吳慧君 (2009) 。核心肌力訓練對運動表現之探討。文化體育學刊,8,23-30。 周小青、張冬琴 (2010) 。核心力量訓練對提高散打運動員速度力量的實驗研究。山東 體育學院學報,26,66-68。 林政東、劉菊枝、廖貴鋒 (2013) 。青少年的功能性肌力訓練。臺灣體育論壇,7,1-13。 周翠華、藍雪華、張秀卿、江麗玉、陳碧媛 (譯) (2013) 。2013 評分規則女子競技體操。 台北市:中華民國體操協會。 (F.I.G 國際體操總會,2012) 。 胡名霞 (2001) 。動作控制與動作學習。台北市:金名圖書。 姚吉慶 (2003) 。論競技體操跳馬落地技術穩定性。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7,74-76。 侯堂盛、林晉榮 (2006) 。肌力訓練對健康提昇與身體適應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期刊,5,28-34。 俞智贏 (2006) 。從2005東亞運男子體操賽探討2008奧運奪牌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5,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sakov [Isa15] showed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is inverse problem increases as the frequency increases in the sense that the stability estimate changes from a logarithmic type to

The proof is based on Hida’s ideas in [Hid04a], where Hida provided a general strategy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the non-vanishing of Hecke L-values modulo p via a study on the

• The order of nucleotides on a nucleic acid chain specifies the order of amino acids in the primary protein structure. • A sequence of three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In 1971, in the wake of student upheavals in much of the world during the previous three years, Rene Maheu (then Director-General of UNESCO), asked a former

Each course at the Institute is assigned a number of units corresponding to the total number of hours per week devoted to that subject, including classwork, laboratory, and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