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懷老人心靈健康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關懷老人心靈健康之探究"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關懷老人心靈健康之探究

鄭金謀 摘要 當今醫藥發達,人們又重視養生,使得壽命增長,相對的老年人口不斷增加,老人 安養問題油然而生。目前有關老人安養的研究,表面上多著墨在老人身體層面,如何藉 著安養機構的硬體設施和軟體策略,讓老人獲得良好的生活照顧,事實上少探索其內隱 的心靈層面,如何關照其精神愉悅、心情舒暢,心靈健康充實。本文旨在探究老人安養 中關懷其心靈健康之意涵,以及如何充實心靈健康,以達全人健康。利用文獻探討及生 命體驗方式分析心靈健康之意涵、重要性及策略。建議編擬衡量心靈健康之量表,採用 抽樣調查了解當前老人安養時心靈健康現況,或質性訪談安養機構之老人方式,以建立 適切之安養理論或模式,作為解決安養問題之參考。 關鍵詞:關懷 老人安養 心靈健康

Caring the Spiritual Health of the Old (Senior Citizens)

Abstract

The peaceful nourishment for the old not only provides the old with a good attendance of physical needs, but also helps to obtain their spiritual health. The holistic concept of health seamlessly integrates physical, mental, spiri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health, reflecting how health is embedded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the old. Nowadays, the aging population unceasingly increases in Taiwan, and thus the peaceful nourishment for the old has arisen. Few relevant studies aim at the mental or spiritual health in peaceful nourishment for the ol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quire the content, importance and strategy of the spiritu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olistic health. The author adopts an approach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life experience to analyze the spiritual health. Finally, the author proposes to develop a scale that will measure the spiritu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I will also apply the method of survey and interview to sample the old and find their performances of spiritual health in the process of peaceful nourishment. Based on this, I will propose a theory related spiritual health of peaceful nourishment to resolve the relevant questions.

Key words: caring, peaceful nourishment for the old, spiritual health

壹、前言

「關懷」為人群社會之優美情操,亦為以醫護為主之科技大學所崇尚的教育理念之 一。為落實關懷之理念,本校自民國八十七年開始,每年舉辦全國關懷學術研討會,盼 將關懷精神一直延續下去,並在生活為人中加以實踐。經縝密思考及衡量實際狀況,本 次研討會聚焦於特定議題,定名為「全國關懷學術研討會:老人安養的人文與社會關懷」。 本文旨在探討老人安養易受忽視的心靈健康問題。 台灣在 1966 年,64 歲以上的老人人口為人口總數的 2.7%,1973 年老人人口為 3.3%, 1983 年為 4.7%,1993 年為 7.1%(已達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高齡化社會指標 7%),

(2)

1995 年為 7.6%,2002 年為 8.95%。行政院經建會推估,至民國 110 年(2021),老年人口 將達 402 萬餘人,佔總人口的 16.88%,至民國 116 年(2027)老年人口估計會有 490 萬餘 人,佔總人口的 20.69%,即每五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長者,超過聯合國的預估(根據聯 合國資料估計,到 2050 年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將超過 20%)。海峽對岸亦面臨老化問題, 大陸老化程度預估在 2030 年左右達到頂峰(林進忠,1993)。美國老年人口超過 75 歲 者從 1990 到 2000 年增加了 23%,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對其健康關懷造成甚大的衝擊, 並影響未來服務老者的計畫(Mokdad, Giles, Bowman, 2004)。從以上資料顯示高齡化社 會之快速變遷,引發新的需求與問題,成為政府及民間關注的焦點,因而也須有相對的 規劃、因應對策與措施,乃至法規的修訂,以有效落實老人安養福祉。在高齡化社會裏, 如何讓老人維持尊嚴和自主的生活是一項挑戰,也是整個社會,包括老人本身、家庭、 民間部門和政府的責任。據內政部統計,需要長期照顧護理者,由 1995 年之 4.5%增加 到 2000 年的 5%;如此估計 2005 年超過 5.5%。目前平均每 7.9 生產者撫養一位退休者, 預估 30 年後,每 3.8 生產者就要撫養一位退休者,這些數字皆意味著高齡化社會的危機 已經到來。快速高齡化的社會,關懷及解決老人安養問題為當務之急。 傳統所謂「老者安之」,「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務期「老有所養」,不致造成「子欲 養而親不待」之遺憾。老年期的變化在生理機能方面有部分減緩,而在心理與社會方面 有所謂 3 L,亦即 Loss 失落,退休離開工作,失去經濟掌控力;Lonely 孤獨,人際網絡 減少;Low level of respect 不受尊重,現代社會快速變遷,對老人賦予的價值、尊重及支 持少。這些現象涉及心靈健康問題,由於老人腦部功能的變化,社會心理、生活事件隨 著年齡不同於以往的現象,如罹患憂鬱症。現今人口老化問題對台灣社會形成重大挑戰, 因人口老化所衍生的老人問題也逐一浮現。為因應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問題,政府致力於 推動老人福利相關措施。而隨著醫藥的進步、生活型態的改變,世界先進國家,普遍都 面臨了老年人口的照顧安養、老年經濟保障、醫療保障問題。在醫療保障方面,各國政 府相繼或整合既有的健康照護系統,或發展出新的制度模式,以因應未來沈重的負擔(謝 穎慧,2001)。人口老化問題,突顯老人服務及照顧問題。我國自 1994 年 3 月實施全民 健保後,老人就醫便利性大幅提高,但醫療服務的提供對於老人健康的影響,政府和民 間安養機構對於老人的身體健康之外,對心靈健康的影響如何尚有探討空間。對老人安 養可參考社會支持理論的直接保護及緩衝效果,醫療服務及社會照顧服務,如個人照護、 家務處理、餐飲準備、社會娛樂活動,對於老人身體、精神和社會功能有何效果,以至 心靈功能如何,此為關懷老人安養所欲理解者。 21 世紀知識經濟的社會,由老人安養所衍生的人文與社會現象,本研究特針對一般 在老人安養中所浮現之心靈健康問題加以探索。如老有所終生存保障照顧相關議題,健 康休閒問題,慢性病長期照護問題,老人教育與學習問題,老人社會支持心理輔導需求, 老人由憂鬱症衍生自殺防治問題,安養防老抗衰營養保健問題等,這些問題涉及心靈健 康構面者,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在研究流程上,先探討相關文獻,從外在安養機構為 老人服務的各類工具所蘊含的意義確有思索的空間。接著闡釋健康金字塔中心靈健康所 佔之地位;心靈健康之意涵和重要性及充實策略。再以生命體驗方式舉例說明心靈健康 在安養之地位。最後作一結論並提建議事項,以為相關單位人士之參考。本研究之架構 如圖 1 所示。

(3)

精神

健康 圖 1 探索架構圖

貳、文獻探討

從近三年來國內有關老人安養關懷之博碩士論文、期刊,列舉一些較具代表性者加 以分析探討,並輔以國外相關資料作一對照。 一、由老人安養所衍生之心靈健康問題 1 老有所終,老人生存保障行動照顧問題,由身體照顧而後心靈照護 為使老有所終,面對老人生存保障問題,如生存的司法保障(周宗憲,2002)。重視 居家生活的產品設計(郭辰嘉,2001),強調在高齡化社會之使用性(廖哲政,2001), 顧及老人使用電子化產品介面設計之準則(蔡旺晉,2003;謝承志 2003;陳建男,2003), 在遭遇操作困難時,產品操作需求性較高的高齡者較能有應變的方式。注意高齡者操作 按鍵時的心理反應,以提供設計師及產業界產出之參考(趙榮洲,2003)。以高齡者為中 心之產品設計(黃立鈞,2003),著重老人住宅環境偏好(林學宜,2003)。老人使用器 材具有運動性,有助於身心健康(林銀秋,2003;彭威翔,2003),高齡者因生理機能退 化,往往造成心理上的意識老化;而心理上的老化,使其不喜歡運動。為便於交流因地 制宜(施惠真,2002;周千清,2003),落實在地化社區照顧的理念。老年配偶彼此照顧 (周嘉鈴,2002),老年配偶照顧,理所當然的責任;長時間的陪伴、安心、係增進關係 的潤滑劑。養護中心機構的經營著重老人生活與空間(黃榮輝,2004;鄭詩涵,2003; 符宜鳳,2003)。安養效率評估(馮意茳,2003),注重養生環境(龔文華,2003;黃琦 絢,2003)。另檢視老人的視覺功能健康情形(Owsley, McGwin, 2004)。了解老人的認知、

感覺功能和身體功能及醫療狀況,正確的自我監視以促進安全健康(Anstey, Wood, Lord, 2000)。以上對老人之照顧由外而內,先在器材配備上讓老者安心使用,然後能顧及其心 靈需求,活得有尊嚴。 ... 2.老人健康休閒,生活滿意度 由於老化問題日趨嚴重,老人安養服務日受重視,於是大專設有老人服務健康休閒 相關科系以迎合時需,如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之類。有關改善老人健康素質問題,老人 休閒運動的加強,如老人健康休閒運動(吳郁銘,2003);休閒涉及健康狀況、生活品 質(謝瓊慧,2003;蘇美文,2003;簡素枝,2003;王惠玲 2003;劉孟婷 2003);旅遊 老人安養 關懷 文 獻 分 析 生命體驗 身 體 健 康 精 心 靈 健 康

(4)

健康與休閒之關係密切(陳振聲,2003),但亦要考慮可能有阻礙因素(黃永福,2002)。 注意老人生活品質之相關因素(杜玉卿,2002;林富琴,2002),服務品質(張富盛,2003)。 依需求理論,老人勝任感、自我決定與休閒滿意度有密切關係(張樑治、余嬪、宋秉明, 2004)。老人主觀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及生活適應中的個人心理因素,為生 活滿意度的顯著預測因子,可解釋生活滿意度。由此知悉老人健康休閒活動參與可增進 其生活滿意度,生活滿意度提高亦可增進其心靈健康。以生活量表衡量社區老人並評估 其健康休閒以避免風險 (Nikolova, Carignan, Moscovitz, Demers, 2004),而老人自我知覺 健康,心理資源和主觀知覺扮演重要角色(Jang, Yuri, Kim, Shin, 2004)。老人知覺其老化 健康是適應老年生活舒適的指標,亦可見其生活滿意度,作為衡量心靈健康之準則。 3.慢性病長期照護問題,關心其心理社會需求 慢性病需長期照護,如行動照護(蕭淑玲,2003);形成長期照護制度(黃靖涵, 2003);需要家庭照顧(陳昱名,2003);考慮家屬在長期照護機構之經驗(王文芳,2002); 長期照護有保險(吳凱勳,1997);了解健康照護之現況(吳淑瓊、莊坤洋,2001);著 重日間照顧服務適應過程(王潔媛,2002),日間照顧服務不易滿足老人在生理、心理、 社會上的需求,對既有的生活模式受影響。宜多了解人口老化現象、老人形象問題(李 亞南,2001;施淑真,2003;吳榮鐘,2002)。設置資訊系統(李忠穎,2003);特需照 顧者(吳錦勳,2003);對長期照護的需求(曾家鵬,2003;林坤志,2003);需推估長 期照護費用(陳之政,2002);以 家庭為中心的就地照顧政策成本(曾薔霓,2002),結 合家庭照護(含括家人照顧、社區照護與家庭支持性照護)及機構照護的多元化服務模 式,兼顧被照顧者與照顧者之間的福祉,此符合世界潮流趨勢思潮。以家庭為中心「就 地照顧」理念的考量,非以節省照顧成本為主要目標;而是研擬符合未來失能者照護需 要的政策與原則,以及提昇其所對應合理的資源配置效率。長期照護由家屬或安養機構 進行,不僅要滿足其生理需求,更要滿足其心理社會需求,亦即促進其心靈健康為重。 4.老人需求教育與學習,學習生活適應 老人在教育學習方面,可能傾向於較少敘述故事的細節,較多處理訊息的完整意義 (MacGregor,2003)。須顧及老人教育的實施途徑(林淑敏,2003);學習生活適應(簡瓊 珠,2002),學習者因性別、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及居住環境不同,在生活適應上具有 差異性;多考慮老人之學習型態(曾揚容,2003);顧及學習動機(莊淑富,2002;顏 金郎,2003);老人也需要資訊生活(葉乃靜,2002)。人老化現象,易訴諸情感、就 近取用、受習慣影響。須對健康教育學習的需求評估(蔡孟岑,2003;施淑真,2002); 老人能學到規律運動行為(李月萍,2003)。落實活到老學到老之理念,譬如老年學習 者對於生死教育有需要(顏蒨榕,2002)。老人有教育有學習機會較能感受生活充實, 亦是達到心靈健康的途徑之一。 5.老人藉社會支持滿足心理輔導需求,促進心靈成長 老人有心理輔導之需求,如社會支持(陳峰瑛,2003;余月嬌,2003;林淑敏,2003); 關心其健康狀況來源的情感性支持,而友誼支持與幸福感關係密切(楊雅筠,2002)。對 輔導的需求(陳聰興,2003),發現諮詢健康仍是老人最關心的需求。家人接近和社會 支持對老人心理健康有關(McCulloch, 1995)。社會支持對老人的心理健康有正面的效應 (Okabayashi, Liang, Krause, Akiyama, Sugisawa, 2004),因此給予老人社會支持,讓其不孤

(5)

單寂寞,關心其健康,是獲得心靈需求滿足之途徑。社會資源如婚姻地位、社會支持, 是影響心理健康之指標,而自述健康可提供健康完整的指標,社會經濟和社會心理對晚 年生活有影響(Grundy, Sloggett, 2003);但發展中國家,如中國老人寡居和憂鬱,多元回 歸分析寡居對心理健康有負面的影響,透過社會支持,有不同於西方國家的撫平傷痛(Li, Liang, Toler, Amanda, Gu, Shengzu,2005)。利用治療性園景(心靈花園),使老人能維持情 緒、身體和靈性健康是相當重要的,尤其心靈振興(spiritual renewal) 關係老人生活品質 (Milligan, C.; Gatrell, A.; Bingley, A., 2004) 。為解決人際衝突及提昇與醫師互動,與老人

簽約以促進溝通 (Weitzman, Weitzman, 2003)。另使用促進會話策略,反應記憶避免癡呆

( Dijkstra, Bourgeois, Allen, Burgio, 2004)。如此透過社會支持與溝通,滿足老人心理需求, 可促進其心靈成長。 6.預防憂鬱自戕,因應策略 罹患憂鬱症在各年齡都有,但老人憂鬱帶有孤寂感(侯菊鸝,2002;侯慧明,2003); 憂鬱與睡眠品質是安養機構老人普遍的問題,憂鬱與睡眠品質呈現顯著正相關,睡眠品 質對憂鬱具有顯著預測力(黃文玲,2003)。70%自殺的老人在死亡之前曾諮詢一位普通 開業醫師。自殺意識與其憂鬱相關,憂鬱症狀與其日後生活之自殺意識密切相關。因此 需提昇開業醫師認證和有效處理老人病痛之能力(Pfaff, Almeida, 2004)。憂鬱傾向可預 測(鄧惠琴,2003);憂鬱狀態及生活品質相關(趙珮琁,2002);需有因應策略(古婕 文,2002);可利用音樂治療改善憂鬱症狀(洪慧容,2002);預防老人憂鬱以促進其 健康(洪麗娜,2003)。活動參與高的老人身心健康也較活動參與低的老人為佳(王佑 璽 2003)。勞動參與高的老人在日常活動功能、心理健康與自評健康上較勞動參與低的 老人為佳。 因此多讓老人參與運動或利用音樂治療方式,可讓其心靈得著寄託。對於憂 鬱老人的診斷和處理除了基本關懷外,還需施行等量的心理健康處理(Unutzer, 2002)。改 進發現和處理晚年生活憂鬱,以有效促進心理健康關懷,可預防晚年因憂鬱而自殺的行 為(Harpole, Williams, Olsen, Stechuchak, Oddone, et. al. 2005)。另利用聽覺邏輯復健課程協 助聽覺受傷老人恢復溝通和心理社會功能,可提高自尊和生活需欲,避免孤獨和憂鬱, 有完整評估(Russo, 2003)。預防老人憂鬱傾向,可免罹患憂鬱症,以提昇其心靈健康。 7.防老抗衰,老者安養策略 當前「養顏美容、預防老化、延年益壽」充斥坊間,防老抗衰,吃出不老的食品藥 品甚囂塵上。醫療科技的進步,讓老化機轉愈來愈有助於滋長和修補。飲食攝取與心血 管疾病相關(錢美伃,2003),具保護作用的食物類有水果、豆製品、奶類、肉類。水果 類對男性罹患高血壓和代謝症候群有保護作用;豆製品是女性罹患高血壓、男性罹患糖 尿病之保護因子;而奶類是女性糖尿病的保護因子;肉類對女性罹患高尿酸血症、糖尿 病及代謝症候群有保護作用。老人需定期健康檢查,追蹤調查(洪婉菁,2003);除食 療外,運動,如太極拳介入,以感應器資料推估老人健康狀況可嘗試(王夷暐,2003; 許哲榮,2003)。1990 至 2003 美國老人介入營養教育,使用合適的行為改變理論,確有 正面的健康效果(Sahyoun, Pratt, Anderson, 2004)。老人需在飲食上多費心調製,如此 可抗衰防老,亦有助於其心靈健康。

在高科技狂濤的衝擊中,面臨人口老齡化和社會發展的現狀,靜下來反思人文精神

(6)

質的改善,必須兼顧物質與精神內涵的提昇。在台灣已邁入老年化社會的當下,未來勢 必要解決高齡化社會的老年人口安養照護問題(http://www.careolder.com.tw)。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老人安養照護機構落實安養政策(蘇千田,1998)。體驗照護生活空間(劉愛 嘉,1999;蔡淑瑩,2000)。由此在生活空間給予老者關懷,進而可關心其心靈健康。 以上有關論文比較偏於老人安養之生理空間之關照,雖隱含著心理社會的關照,但 深入探究攸關全人健康的心靈健康甚少著墨,此為本研究所關注者。 二、從「老人福利法」探究老人心靈健康問題 民國 91 年 6 月 26 日修正公布「老人福利法」,老人「福利」脫不開安養、生活照顧。 底下扼要列述其大要。「老人福利法」乃為宏揚敬老美德,維護老人健康,安定老人生活, 保障老人權益,增進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福利而立。安養機構,文康機構,服務機構,醫 療或護理服務等依規定辦理老人安養。公私立老人福利機構設有獎助辦法,辦理成績優 良者,主管機關應予獎勵。有關老人福利措施,如興建適合老人安居之住宅,並採綜合 服務管理方式,專供老人租賃。老人經濟生活保障,採生活津貼、特別照顧津貼、年金 保險制度方式,逐步規劃實施。中低收入老人未接受收容安置者,得申請發給生活津貼。 另協助因身心受損致日常生活功能需他人協助之居家老人得到所需之持續性照顧,地方 政府應結合民間資源提供居家服務,譬如居家護理、居家照顧、家務服務、友善訪視、 電話問安、餐飲服務、居家環境改善等。無扶養義務之親屬或扶養義務之親屬無扶養能 力之老人死亡時,當地主管機關或福利機構應為其辦理喪葬,所需費用,由其遺產負擔 之;無遺產者,由當地主管機關或福利機構負擔之。定期舉辦老人健康檢查及提供保健 服務。老人或其法定扶養義務人就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部分負擔費用或保 險給付未涵蓋之醫療費用無力負擔者,地方政府應予以補助。老人搭乘國內公、民營水、 陸、空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康樂場所及參觀文教設施,予以半價優待。老人志願以其知 識、經驗貢獻於社會者,社會服務機構應予介紹或協助,並妥善照顧。有關機關、團體 應鼓勵老人參與社會、教育、宗教、學術等活動,以充實老人精神生活。老人直系血親、 親屬對其有疏於照料、虐待、遺棄等情事致其有生命、身體、健康或自由之危難,主管 機關及老人福利機構得依職權並徵得老人同意或依老人之申請,予以適當短期保護與安 置。老人如欲對其直系血親、親屬提出告訴時,主管機關應協助之。建立老人保護體系。 重視機構高齡者教育及學習活動,激發機構高齡者參與學習。 由上所述老人福利法特重老人生活居家行動之照顧,家有老人奉養之責天經地義在 兒女,宜盡奉養之道。否則要勞駕政府或民間安養機構非上策。老人安養表面上偏於身 體居家生活起居各方面之照顧,實際上也隱含著心理社會方面之關照,當然對於更重要 的心靈健康仍有待充實。否則老人即使物質不虞匱乏,但心靈上往往空虛難奈,甚至產 生憂鬱症毀了餘生。因此要注重安養護機構服務品質(楊靜芸,2002),落實活到老學到 老之理念,譬如老年學習者對於生死教育「生命意義之探索」、「對老化及疾病之態度 與因應」、「對死亡及瀕死之態度與因應」、「醫療、法律與社會資源層面之實務」等 內容有需要(顏蒨榕,2002)。關於生命經驗與生活體驗的分享,老年學習者偏向於「願 意在安全的氣氛與適宜的時機中分享,讓自己的經驗智慧成為課程中的學習資源」;藉 由教師引導協助共同探索生命意義,希望在生死教育的學習中得到多元化的收穫,獲致 心靈需求的滿足。高齡者需要身心靈全面的照顧,除了生理上健康外,老人的內在心靈

(7)

及個人生命意義硬受重視,如高齡者參與教會活動,可提昇其生命意義感。教會活動視 為老年生活規劃的一部份(唐存敏,2003)。由此足見從老人福利法所強調的不只是生 理需求的問題,更進而探索其心靈健康的現象,如生命意義感的提昇,可視為心靈健康 之指標。 三、貫徹老人福利從關懷老人心靈健康起 為貫徹老人福利法、加強老人福利之推展,以解決老人安養問題,循序著手推動老 人居家服務與家庭支持、老人保護網絡體系、無障礙生活環境與住宅、保健與醫療照顧 服務、機構式服務、津貼與保險、社區照顧及社會參與、專業人力及訓練、教育及宣導 等措施勢在必行。另為提昇老人福利機構服務品質,有關當局於九十三年辦理老人福利 機構評鑑。88-92 年台閩地區老人福利服務辦理情形如表 1 所示。 表 1 臺閩地區老人福利服務 (資料來源:http://www.careolder.com.tw) 為落實照顧老人生活,增進老人福祉,除了協助居家老人得到所需之持續性照顧, 基本生活費用外,提供居家服務,譬如居家護理、居家照顧、家務服務、友善訪視、電 話問安、餐飲服務、居家環境改善等為讓老人不僅得到身體照顧,經濟生活無虞,同時 能兼顧心理社會的照護。從行政院核定的「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需加強老人生活 照顧、維護老人身心健康、保障老人經濟安全、促進老人社會參與,建構符合社會民需, 世界潮流,締造健康、尊嚴、安全與快樂的老人福利政策。因應家庭功能的轉型與人口 結構的改變,使老人居家安養問題獲得妥善解決,藉由必要的社區資源或福利社區化之 措施協助長者能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頤養天年。若因健康問題、生活自理能力退損、乏 人照顧者則以機構進行安養服務。無論是居家服務、社區照顧或機構養護均應尊重長者 的自主選擇,並予有尊嚴的服務及生活安全的保障。提供老人完善的服務與全人之照顧, 各方皆有責任照顧老人之福祉。因此無論老人的健康維護、經濟安全、教育與休間、安 定生活、心理及社會適應等,都能獲得全人照顧。老人仍以期望能與子女同住或與配偶 同住,居家是最理想的養老居住方式。如上表 1 所示,以居家服務佔的人次最多。高齡 者晚年較願意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環境中並獲得妥善的照顧,不需離家便能獲得照顧, 在自己家中安享晚年。依據學者的推估,國內目前至少有五萬名老人需要長期照顧,仍 有部份老人必須依賴老人福利機構的照顧。依老人福利法第九條規定,老人福利機構可 分為長期照護機構,養護機構,安養機構,文康機構,服務機構等,各有不同的服務對 象。這些老人福利機構仍以照顧老人身體生活起居服務為主,而涉及心靈健康之關照, 如精神生活、心靈的寄託、人生意義的追尋等仍有待深究。 有鑑於高齡人口比例漸高,生活無法自理必須接受養護或長期照護機構就養之需求

(8)

殷切,老人養護機構,安養機構轉型擴大辦理老人養護服務,增加老人養護及長期照顧 的服務量。透過社會上在老人心理、醫療護理、衛生保健、環境適應、人際關係、福利 救助等方面具豐富學養或專長人士參與,對老人、老人家庭或老人團體提供諮詢服務, 協助解決老人各方面的問題。為長者紓解鬱悶情緒,鼓勵老人及其家屬共同參與各類活 動的服務措施,以提昇老人社會地位,增進家庭親情,滿足高層次心理需求。目前安養 護機構服務品質參差不齊,老人之就養,常有不知何選擇適宜機構之困擾,因此提昇老 人福利機構安養護服務品質、安全及經營管理,推動照顧服務產業發展方案,須具體實 踐之。在高齡人口急遽增加之時,老人福利服務益顯其迫切性與重要性,是以更應不斷 研發相關知能,分享服務經驗,藉以提昇服務品質。因應需求拓展服務項目,使政府機 構,社會資源相互為用,並以全方位、人性化的需求導向,多元化的福利政策,提供適 切的福利服務。因之落實老人福利不單在照顧其身體生活有保障,同時更進而對其心理 社會層面加以探索,亦即注意其心靈需求,為老人福利,尤其心靈健康締造佳績而努力。

叁、心靈健康之內涵

健康猶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可分為三層,底層為身體健康,中層為心理健康,頂 層為靈性健康。靈性健康之探究與昇華,乃奠基於身體及心理健康。擁有身體(生理) 健康僅是人們的基本需求與企盼,但並非完整的健康。完整的健康除身體外,還包含心 理和靈性的健康。當前人們崇尚名牌品味,享受美食,物質生活富裕優渥,卻忽視精神 生活心靈健康的需求,導致個人健康失衡,心靈不健康。由於心靈不健康引發憂鬱傾向 或自閉、自殺者多不勝舉。因此關懷心靈健康須提供對策,對症下藥,身體健康與心理 及靈性健康密不可分;而靈性健康,可從對人生意義的追尋、生活品質的提昇、活得有 尊嚴、實現願景、參與宗教信仰等方式著眼,以朝向全人整體健康之關懷生命目標邁進。 健康金字塔如圖 2 所示。 生命層次 心靈 健康層面 Zoe 靈性生命 靈性健康 spiritual health

psyche 精神生命 精神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health

bios 身體生命 身體生理健康 physical health 圖 2 健康金字塔 從上圖可見心靈健康居於健康金字塔之頂端,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大家或許會質疑 心靈是否會隨著身體老化而凋零,其實心靈生命具有不朽性。隨然老化是所有的動物都 會面臨的一個生物學現象,到最後會影響整個生物體的生存。此修正了 1950 年代老人科 學工作者認為老化是一種疾病,而且到後來是致命的觀念。老化只是正常的生命現象, 而不是一種疾病,不過這是指明身體的老化,是生物的自然現象,心靈或靈性並不含蓋

(9)

在其中。目前的說法是社會、經濟、環境的因素會造成對人體、生理、健康以及壽命的 影響。社會的制度、秩序,應該要逐漸適應日漸增多的老年人口,在生理學、臨床上以 及行為科學上面,最好能經過科學方面來解決,減少傷病、對老化有更好的了解。此並 不意味著心靈也會隨之歸於老化。心靈和身體方面都重視健康,為促使人之靈性生命並 不隨著身體老化而歸於無有,所謂出於塵土歸於塵土,需要追尋具有永恆意義的靈性, 亦即追求心靈的充實和健康。 心靈健康從憂鬱傾向言,在研究老年人口的各種精神疾病中,以憂鬱症盛行率為最 高(16~26%),其次是老人痴呆症。經常覺得食慾不振、頭重、容易疲勞、睡不著、口 渴、便秘等,其實是情緒低落所致,卻以身體不適的症狀出現。出現妄想,當妄想太強 烈,可能會企圖輕生。出現焦躁不安,呈現癡呆,記憶力衰退症狀。當發現家中的老人 家開始變得精神越來越不好,嚴重健忘,失眠,誤以為是「年紀的關係」或「癡呆的緣 故」而置之不理。近十年來老年人的自殺率在 23%~34%之間,為一般人的三倍之高。老 年人因為經濟地位低、健康狀況不佳以及高疏離感,容易「以退為進」對自己做出沉默 的抗議。老人憂鬱症主要來自於健康醫療問題,不但對老人本身造成困擾,亦造成家庭 和社會沉重的負擔。宜對症下藥 (摘自 http://www.bliayad.org/articles/pages/0326.htm) 。 其實老人身體失去健康,未獲得妥善安養,影響到心理不健康,甚至罹患憂鬱症;若能 對老人安養顧及心理健康,也有助其病情改善。因此對老人心靈健康加以重視,讓老人 積極地創造退休後的生活,過得很有尊嚴,心靈充實的生活,實踐健康金字塔中居於頂 端的心靈健康需往上發展,提昇生命的層次之意涵。」 底下列舉關懷老人心靈健康之範例,以最近王永慶積極推動的「養生文化村」而言, 其基本概念是「活到老、做到老」,強調「這些老人進來,不是只來安養而已,是要來 做事情的!」傳統的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家一進來就成了「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 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老人家非但活得沒有尊嚴,也因生活沒有重心,意志容易消沉。 許多老人的經驗和智慧是無價之寶,不把他們的經驗傳承下去,實在是浪費;而在經驗 傳承的過程中,這些老人家受到肯定,精神上就能獲得滿足,生活自然有目標,當然就 能健康快樂的安養天年了。同時讓這些老人參與社區工作,一些不需體能、不具危險性 的工作,可以由住所中的老人擔任。工作是一種勞動參與,老人退休是離開勞動市場, 無論是從工作進入退休抑或是從退休返回工作,勞動參與的改變與老人的健康有關。除 了讓老人有工作可做,也可獲取報酬,而且由老人照顧老人,才能真正了解老人的需求, 達到「老扶老、老助老、老愉老」的終極目標。這些是仍能自我照顧的老人可達到心靈 健康的層面,至於需要安養的老人須有適切的作法,讓其藉助安養服務提昇生活品質, 以達到兼顧心靈健康之目標。

肆、心靈健康之體驗

杏林子女士所撰「來不及的愛」中 (摘自 http://human.ncue.edu.tw/post1_711.htm), 有一篇故事是這麼說的。病床前的老先生一遍遍呼喚著:「老伴,妳醒醒啊!醒來我們 就一起環遊世界,妳不是一直想去嗎?」老伴張著茫然無神的眼睛,沒有知覺,沒有反 應。老先生深深嘆了口氣。老夫妻倆結褵四十年。初識時,老伴原有出國唸書的計畫, 為愛他而留了下來。他為了彌補心中那份歉疚,許諾說:「有一天,我會陪妳環遊世界!」

(10)

只是,隨著孩子一個個出生,經濟的壓力逼使他們不得不縮衣節食,環遊世界成了一個 遙不可及的夢想。他總是安慰妻子說:「等孩子再長大一點,等家裡再寬裕一點……」 孩子終於長大,各有自己的家庭。他們也有足夠的錢可以實現當年的夢想,可是男人的 事業正在高峰,別說出國旅遊,平日連兩人相處的時間都有限。面對老伴無言的怨嘆, 他也總是抱歉地說:「等我退了休,我所有的時間都是妳的,妳要怎麼玩就怎麼玩!」 及至等到他退休,老伴卻等不及了。一場腦中風,造成深度昏迷,日夜陷在無夢也無欲 的世界裡。只留下老先生守在床邊,不斷重複地說:「老伴,妳要趕快醒來啊!我帶妳 去巴黎看鐵塔,去荷蘭看風車,去羅馬…」因此愛要及時,該付出的還是要付出,否則 悔不當初。

關於奉養,列舉英文的家庭稱為 family 加以說明,六個字母拆開後分別是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是否覺得非常有道理?在父母心中,孩子不管多大永遠是孩子;同樣 在孩子心中,父母不管多老,都永遠是父母。父母懂得自我愛惜與照顧,孩子也該付出 反哺孝心,在父母無力自我照顧時。此涉及深層的心靈需求,在從事老人健康促進時, 應理解靈性健康的研究愈來愈受重視(蕭雅竹,2003)。因此心靈健康的研究有其迫切 需要性,也具有深刻的意義性。 1. 為了籌備這次關懷研討會,多面思考較合適的主題,最後敲定老人安養的人文與 社會關懷,一面來講是為因應老化的趨勢,另一面研究者有感於家父母也正面臨安養 問題,尤其家母的安養宜思奉養地點和人位問題,使其能獲得妥適安養頤養天年,讓 為人子者無後顧之憂。但人算不如天算,隨著家慈驟逝暗自感傷安養未及時。那是兩 個月前發生的事,儘管有百般不捨與無奈。原本已準備好接過來奉養她安度餘年。沒 想到晚了一步,「人欲養而親不在」了。「愛如死之堅強」,身體的生命難挽回。回顧 這一年多來,家慈在老家安養,由家父代勞,他們習慣鄉間家居。家父實在很辛苦, 他眼睛看不清楚,家母則耳不靈光,真難為他們了。經過一年多調養,身體狀況每下 愈況,實在不忍心這樣下去,就在節骨眼之時,最怕面對的事發生了。難以逃避的殘 忍事實,或許這有上天美意,不忍心看到那麼痛苦的景象。多年來經常回老家探視, 尤其在這一兩年之內格外奔波,每個月一兩次頻繁探視,內人為讓他們得溫飽,每次 回老家都料理好帶了兩三週的菜餚,特別是做得精細讓家母容易享用。但仍敵不過疼 痛折磨,她息了地上勞苦,安息主懷。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極限,無法逃避的事實。 這肉身的生命都會隨著年齡老化以至於回歸自然,可是內在心靈深處領悟到心靈的生 命是不朽的。家父對撫養家母至感力不從心,或許其內心百感交集,面對老伴頓失, 感到無奈和不知所措。在家母後事料理完後,馬上接家父出來至兄弟家,輪流奉養, 聊表孝心於萬一。重點是在身體的照顧之餘,能多有心靈上之溝通、思想交流、性情 陶冶和個性變化以至於成熟,此兼顧其心靈的的需要,亦即隱含於身體生活安養背後 的心靈需求的滿足,這是本文所強調的心靈健康。

伍、結論

本文針對老人安養所衍生的心靈安適問題加以探索,特以相關文獻分析,經歸納整 理發現安養讓老有所終,老人生存保障行動照顧,由身體照顧而後心靈照護;老人健康

(11)

休閒,生活滿意度;老人慢性病長期照護,關心其心理社會需求;老人需求教育與學習, 學習生活適應;老人藉社會支持滿足心理輔導需求,促進心靈成長;預防憂鬱自戕,因 應策略;防老抗衰,老者安養需有策略等。從表面看來安養照顧以身體生活為重心,顧 及老人生存保障服務,其實隱含著心靈的需求內在涵養的渴望,需要落實老人福利法, 促進其心靈健康,以達全人健康之目標。心靈健康在物質文明數位化資訊科技發達之今 日,已逐漸受到大家的青睞,人的健康伴隨人的一生,從大學生探詢生命意義,追求心 靈健康來講,確實可見其對健康的領悟不只是身體沒有病痛,更且是心靈安適。最近美 國 UCLA 高等教育研究所針對十萬新生所做研究調查,結果顯示 80%大學生重視心靈健 康、靈性健康,注意生命意義 (摘自 94.4.20 聯合報 C7 教育版)。大專青年已逐漸知覺 心靈健康的重要,為以後年老時做好準備,是穩健豁達的表現。為著身、心、靈全人健 康的生活未雨綢繆,須強調老人健康之促進,尤其在心靈健康方面,維持健康較顯著的 方式有正確飲食、水、運動、有事做、與人和睦、信仰上帝和參與教會及關心自己等 (Arcury, Quandt, Bell, 2001)。本研究因限於時間,所採研究法以文獻分析為主,輔以奉養親人之 生命體驗方式,並非嚴謹之研究。仍有待深入探究心靈健康之內涵,以及達到全人健康 目標的途徑。 心靈健康,涉及生命意義感、活得有尊嚴,遠離憂鬱傾向,獲得心靈寄託,坦然面 對人生之順逆,覺得心靈充實不虛此生。建議編擬衡量心靈健康之量表,採用調查方式 普遍了解當前老人安養時心靈健康現況,或質性訪談安養機構之老人方式,並建立適切 的安養理論或模式,作為解釋安養問題或策略之參考。

參考書目

王惠玲(2003)。糖尿病中老年患者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王文芳(2002)。家屬安置老人於長期照護機構之經驗。中國醫藥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王潔媛(2002)。老人使用日間照顧服務適應過程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不足」的困境。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夷暐(2003)。太極拳社區介入對老人跌倒之成效。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王佑璽(2003)。勞動參與改變與老年人口身心健康研究。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古婕文(2002)。如何因應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子女愈少,質要愈好。張老師月刊,300 34-37。 吳郁銘(2003)。活動型老人休閒運動參與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輔仁大學體育學碩士論文。 吳凱勳(1997)。第五種社會保險—兼論「高齡化社會」與「長期照護保險」。台大公衛 研究所。長期照護雜誌。 吳淑瓊、莊坤洋(2001)。台灣老人健康照護之現況分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

(12)

吳榮鐘(2002)。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形象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錦勳(2003)。特需照顧獨居資深榮民生活狀況及照顧服務需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亞南(2001)。黃春明《放生》人口老化現象問題中之老化問題及臨終現象研究。南 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忠穎(2003)。建置機構式長期照護資訊系統之研究─以某長期照護中心為例。中正大 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月萍(2003)。運用自我效能理論探討安養機構老人規律運動行為。中國醫藥大學護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月嬌(2003)。退休老人的社會支持網絡與生活調適之比較研究 - 以台北和桃園地區 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敏(2003)。社區榮民與非榮民老人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比較研究-以台中縣 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玉卿(2002)。護理之家老人的激能感受與其生活品質之相關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富琴(2002)。接受居家服務老人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學宜(2003)。老人住宅環境偏好相關因素研究─以潤福生活新象為例。中原大學室內 設計所碩士論文。 林銀秋(2003)。由重心動量分析老年人前傾動作之平衡。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進忠(1993)。大陸人口老化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坤志(2003)。企業員工長期照護需求調查之研究---以台電公司為例。中正大學社會 福利系碩士論文。 林淑敏(2003)。我國老人教育實施途徑之調查研究。中正大學成人教育所碩士論文。 范涵惠(2001)。長期照護機構老人健康狀況、生活適應及生活滿意度相關性之探討。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嘉鈴(2002)。老人居家服務使用者之夫妻關係探討。臺灣大學社工系碩士論文。 周千清(2003)。農村地區獨居老人社區照顧服務輸送評估-以台南縣新大同社會社區 照護。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周宗憲(2002)。憲法上人民最低生存權的性質與司法保障―我國與日本學說及司法判 決。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侯菊鸝(2002)。長期照護機構老人憂鬱狀態、社會支持與孤寂感相關性之探討。國防 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慧明(2003)。長期照護機構老人憂鬱狀態、社會支持與孤寂感相關性之探討。中國醫 藥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麗娜(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安養機構老人健康促進行為之探討。中國醫藥大學護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慧容(2002)。音樂治療對改善癌症病患焦慮、憂鬱及睡眠品質之成效。高雄醫學大 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洪婉菁(2003)。台灣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健康檢查之相關因素。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健 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惠真(2002)。臺北市老人運輸優惠之研究。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唐存敏(2003)。高齡者參與教會活動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教會為例。中 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符宜鳳(2003)。中老年對安養機構重要性之分析。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淑富(2002)。高齡者參與電腦學習動機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哲榮(2003)。以非侵入式感應器資料推估老人健康狀況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家鵬(2003)。高雄市失能老人對長期照護需求之探討--以前金區為例。高雄醫學大學 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薔霓(2002)。以家庭為中心的就地照顧政策成本:長期照護費用動態推估之研究。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博士論文。 曾揚容(2003)。老人社會大學高齡學習者學習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師範大 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威翔(2003)。足部後伸拉筋運動對高齡者生理與心理之影響。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 系碩士論文。 馮意茳(2003)。高雄地區老人養護機構效率評估–資料包絡法之應用。中正大學社會福 利系碩士論文。 郭辰嘉(2001)。高齡化社會居家生活產品設計之研究。雲科大工業設計所碩士論文。 張富盛(2003)。大台北地區安養中心服務品質評估之研究-模糊多準則決策方法之應 用。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碩士論文。 張樑治、余嬪、宋秉明(2004)。安養機構老人休閒滿意研究-需求理論之驗證。教育與 心理研究。27 卷 4 期,807-821。 黃立鈞(2003)。以高齡者為中心的電動代步車設計。長庚大學工業設計所碩士論文。 黃榮輝(2004)。非營利機構老人養護中心之經營研究。東海大學管理碩士論文。 黃琦絢(2003)。從文化傳承論養生文化村之發展。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永福(2002)。老人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碩士論文。 黃靖涵(2003)。長期照護制度之研究-以不同區域作實證分析。淡大保險學系碩士論文。 黃文玲(2003)。公費安養機構老人憂鬱與睡眠品質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所碩士論文。 陳建男(2003)。高齡者使用家電產品之通用設計準則建構。樹科大應用設計碩士論文。 陳昱名(2003)。社會福利資源與需求的落差--以老年失智症病患家庭照顧者之照顧負擔。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振聲(2003)。銀髮族自覺健康狀況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以團體國外旅遊為例。台 北護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之政(2002)。台灣老年長期照護費用推估:以榮民長期照護體系為估計基礎。長庚 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峰瑛(2003)。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探究-以高雄都會區的獨居老人為 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陳聰興(2003)。老人諮商需求與諮商意願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乃靜(2002)。資訊與老年人的生活世界:以「台北市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為例。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靜芸(2002)。老人安養護機構服務品質影響因素之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碩士論文。 楊雅筠(2002)。老年人友誼支持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台北市老人服務中心為例。中國 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碩士論文。 楊靜芸(2002)。老人安養護機構服務品質影響因素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碩士論文。 廖哲政(2001)。高齡化社會之使用性研究,雲科大工業設計所碩士論文。 趙榮洲(2003)。高齡化產品之按鍵壓力研究─行動電話為例。雲科大工業設計碩士論文。 趙珮琁(2002)。老榮民自覺健康狀況、憂鬱狀態及生活品質相關性之探討。中國醫藥 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旺晉(2003)。高齡者產品介面模式之研究。雲科大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孟岑(2003)。高雄市老人健康教育需求之研究。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瑩(2000)。台北市居家老人生活空間與環境體驗之探討。臺大建築城鄉所博士論文。 劉愛嘉(1999)。年老的社會建構與老人照護困境之探討。中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孟婷(2003)。自然與手術更年期婦女蛻變、生活型態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探討。長庚大 學護理所碩士論文。 鄧惠琴(2003)。髖骨骨折老人出院前憂鬱傾向的預測因素及憂鬱傾向對預後之影響。長 庚大學護理所碩士論文。 鄭詩涵(2003)。社區老人生活與空間的研究-以嘉義縣民生社區為例 。東海大學建築 學系碩士論文。 錢美伃(2003)。台灣地區老人飲食攝取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探討。國防醫學院公共 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承志(2003)。高齡者電子化產品介面設計研究。雲科大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瓊慧(2003)。社區老年婦女的健康狀況、家庭功能、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長庚 大學護理學碩士論文。 謝穎慧(2001)。服務使用對老人健康之影響-追蹤 1994-2000 年高雄市三民區社區老人。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博士論文。 蕭淑玲(2003)。以行動科技為基礎的社區式長期照顧服務資訊系統架構研究-行動照顧。 台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雅竹(2003)。護生靈性健康與實習壓力、憂鬱傾向及自覺健康狀態之相關性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簡瓊珠(2002)。高齡學習者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正大學成教碩士論文。 簡素枝(2003)。嘉義縣市高齡學習參與者與非參與者在人際關係、生活滿意度之比較 研究。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蒨榕(2002)。老人生死教育課程內容與教學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顏金郎,2003)。嘉義縣山區原住民參與成人教育活動的學習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美文(2003)。影響老年人生活品質因素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所碩士論文。

(15)

蘇千田(199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深入探訪台灣老人安養照護機構之服務。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文華(2003)。高齡者進住養生文化村意願之影響因素。長庚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 Anstey, K. J.; Wood, J.; Lord, S.; Walker, J. G. (2005) Cognitive, sensory and physical factors

enabling driving safety in older adult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Volume: 25, Issue: 1, January, 2005, pp. 45-65

Arcury, T. A.; Quandt, S. A.; Bell, R. A (2001). Staying healthy: the salience and meaning of health maintenance behaviors among rural older adults in North Carolina,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Vol: 53, Issue: 11, 1541-1556

Dijkstra, K.; Bourgeois, M. S.; Allen, R. S.; Burgio, L. D. (2004). Conversational coherence: discourse analysis of older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dementia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Vol: 17, Issue: 4, 263-283.

Grundy, E.; Sloggett, A. (2003). Health inequalities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the role of personal capital, social resources and socio-economic circumstance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Volume: 56, Issue: 5, March, 2003, pp. 935-947

Harpole, L. H.; Williams, J. W.; Olsen, M. K.; Stechuchak, K. M.; Oddone, E.; et. al.(2005). Improving depression outcomes in older adults with comorbid medical illness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Volume: 27, Issue: 1, January - February, 2005, pp. 4-12

Jang, Yuri, Poon, Leonard W.; Kim, Soo-Young; Shin, Bok-Ki, (2004). Self-perception of

aging and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 in Korea.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Volume: 18, Issue: 4, pp. 485-496

Li, Lydia; Liang, Jersey; Toler, Amanda, Gu, Shengzu, Widowhood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older Chinese: Do gender and source of support make a differenc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Volume: 60, Issue: 3, pp. 637-647.

MacGregor, D.G. Psychology, meaning and the challenges of longevity Futures Volume: 35, Issue: 6, pp. 575-588

McCulloch, B. J. (1995). The relationship of family proximity and social support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older rural adults: The Appalachian context.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Volume: 9, Issue: 1, 65-81

Milligan, C.; Gatrell, A.; Bingley, A. (2004) ‘Cultivating health’: therapeutic landscapes and older people in northern England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Volume: 58, Issue: 9, May, 2004, pp. 1781-1793

Mokdad, A. H., Giles, W. H., Bowman, B. A. (2004). Changes in health behaviors among older Americans, 1990 to 2000. Public Health Reports, Vol: 119, Issue: 3.

Nikolova, R.; Carignan, M.; Moscovitz, N.; Demers, L. (2004).The psychogeriatric and risk behavior assessment scale (PARBAS): a new measure for use with older adults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Volume: 39, Issue: 2, 187-200.

Okabayashi, H.; Liang, J.; Krause, N.; Akiyama, H.; Sugisawa, H. (2004). Mental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 in Japan: do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negative interaction make a

(16)

differenc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Volume: 59, Issue: 11, 2259-2270.

Owsley, C.; McGwin, G. (2004) Depression and the 25-item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 in older adults, Ophthalmology, Volume: 111, Issue: 12, pp. 2259-2264

Pfaff, Jon J.; Almeida, Osvaldo P.(2004). Identifying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older adults in a general practice setting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Vol: 83, Issue: 1, 73-77.

Russo, I. C. P, (2003). An audiologic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elderly adults in Brazil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Volume: 1240, October, 2003, pp. 177-181.

Sahyoun, N. R., Pratt, C. A., Anderson, A. (2004). Evaluation of nutrition education interventions for older adults: a proposed framework.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Vol: 1, Issue: 1, 58-69.

Unutzer, J. (200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lder adults with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Biological Psychiatry, Vol: 52, Issue: 3, 285-292.

Weitzman, P. F.; Weitzman, E. A. (2003). Promoting communication with older adults: protocols for resolving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and for enhancing interactions with doctor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Vol: 23, Issue: 4, 523-5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behavior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troduction to Leadership: Concepts

PEERS for young adults :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other

The elderly health centres provide people aged 65 or above with comprehensive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which include health assessments, physical check-ups, counselling,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students, teachers, support staff (counsellors, social workers);.. parents and board of governors, are involved in confronting the issue

between the roles of the individuals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ublic or government in the provision of social care and health services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