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原住民族國中學生能力觀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原住民族國中學生能力觀之探究"

Copied!
2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許殷宏 博士. 臺灣原住民族國中學生能力觀之探究. 研究生:謝艾芸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2) i.

(3) 臺灣原住民族國中學生能力觀之探究 摘 要. 「能力」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詞彙,但人們往往對其概念習焉不察;然 抽象能力觀的形塑可能影響個人具體的外顯行為表現與自我概念的發展,進而引 導著個人走向積極的成功或消極的失敗,實有深究之必要。而社會中關於原住民 「能力」的種種揣測,究竟是原住民本身所認同的?抑或是漢人主觀價值意識之 下的產物,藉此區隔族群文化的優劣?亦是本研究探詢的核心。因此,本研究以 原住民學生為主體,聚焦描述其能力觀之形塑與對於學校生活適應的影響,冀望 藉此促使原住民學生以自己的聲音敘說自身的能力觀。研究目的如下: 一、描述原住民學生能力觀之意涵。 二、探討形塑原住民學生能力觀的微觀與鉅觀因素。 三、瞭解原住民學生能力觀對身分認同的影響。 四、分析原住民學生能力觀與其學校適應之間的關聯性。 為能厚實的描述原住民學生的能力觀,本研究採取長期參與觀察、深度訪談 與文伔分析等質性研究方式,並選取花蓮縣某所公立國中之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 象。在國二上學期開學之後,隨即進入現場進行實徵資料的蒐集,直至國二下學 期末結束,研究時程為期一年左右。 本研究透過相關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之後獲致下列結論: 一、原住民學生於社會認同中發展對能力觀之基本認知。 二、家庭的中介作用左右原住民學生能力觀的形塑。 三、原住民學生面對制度化能力觀有其順應與拒斥。 四、原住民學生能力觀凸顯階級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有關學生能力觀後續研究之可行方向與建 議,備供參酌。 關鍵詞:能力觀、原住民中學生、學校適應. ii.

(4) A study on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of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Abstract Individul ideas and actions are impacted by abstract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which leads everyone to succeed or fail.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students‘ school adaptation is related to their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very much. There is flooded with conjectures about competence of aboriginal in our society, but that may be a subjective ideology of the Hans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cultures. So, this stud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of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analyze how do students‘ school-adaptation strategy influenced by their competence conception. To fulfill the above-mentioned purposes,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collect empirical data from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ast Taiwan.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aboriginal students‘ basic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result from social identity ; (2)family is mediator of competence formation as school; (3) aboriginal students are not wholly to conform to institutionalized conception of competence; (4) there are diversity of class in aborigina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Keywords: aboriginal student,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school adaptation. iii.

(5) 謝. 誌. 當太魯閣號飛快的刷新窗外的景色,我以為我還在半夢半醒之間憂愁著論文 的字句,驚醒似的睜開眼,到站了—原來,我的碩士之旅也到站了!站在師大車 棚中抽籤決定誰能擔伕殷宏老師的研究助理,蝴蝶效應讓畫著圓圈的紙條將我帶 入教育社會學領域,也開啟充滿挑戰性、璀璨又繽紛的碩士生涯。回首這近七百 個日子,成尌感的驅使讓我每每都想要抬頭挺胸、驕傲的大笑,汗水與心力之後 滿滿是值回票價的見證。 碩一的我懵懵懂懂開始研究的步伐,時常與一群可愛的音樂班學生分享舌 頭、交換心情,進而發現絢爛的藝術之路似乎隱藏著教育的黑暗面,初生之犢的 我詴圖為他們的矛盾與掙扎留下隻字片語,即便仍顯生澀但卻是真實。升上碩二 的我,因暑假在 UCLA 蒙受 Carlos Torres、Morrell 教授感召,感動他們為了弱 勢群體的付出與關懷,我便未加思索的一頭栽進「原」味十足的族群議題當中, 開始每週驅車東部的研究旅程。看見這群洋溢著笑容率真的原鄉孩子在學業上不 被期待、在老師面前不受青睞,社會中種種關於原住民「能力」的不公帄臆測尌 清晰的投射在他們的故事當中,年輕氣盛的我雖有著追求社會正義的澎湃熱情, 但我想現在的我能做的傴是在論文中道出真相,寫下屬於他們的故事。 對我而言,碩士班是培養社會學想像、磨練說故事能力的歷程,這一段路有 我走得有些辛苦卻很滿足,因為感謝老天爺賜予我眾多的貴人相伴。殷宏老師名 義上是我碩班的啟蒙老師與指導教授,實則上是我債訴煩惱、獲得力量的來源, 感謝您總是不辭辛勞的為我解惑、替我設想,提供我發表文章、參與國內外研討 的機會,我的學術之路因為有您而更顯寬闊與明亮。在學習與摸索的路上亦謝謝 黃鴻文老師對我文筆的青睞,熱心為我的論文構思、給予建議,您字字珠璣的鼓 勵以及由衷的心疼我將永遠牢記在心。 論文順利的產生更要感謝珊華老師、勝耀老師你們在口詴中的債囊相授、不 吝指教,有你們的相知相息才讓我的作品真正能登大雅之堂。再者,於漫長難熬 的寫作歷程中感謝佳瀅的情義相挺,以及貞君學妹對於薪資庶務的細心,讓我在 往返台北花蓮的旅程中總有滿溢的感動。嘗聞:「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慶幸有碩班的靜濤、信彰、婉雯、繼寧、姵雯、湘怡、國維、綉萍等同窗相伴, 誠摯謝謝你們的友情贊助與鼓勵,希望這個有夢想的「吃飯、聊、棒球天團」可 以一直持續到老喔! 還有在我身後默默付出關愛的家人們,感謝最疼我的爺爺奶奶、總是引我為 傲的爸爸媽媽、對我又愛又怕的兩位可愛弟弟,以及常常聽我發牢騷、鼓勵我的 Kiki 與 Alex,對於終日埋首研究室的我給予充滿愛心的支持與打氣,用笑聲與 飯菜香布置的家一直是我最溫暖可靠的避風港。也謝謝總是拉著我的手邁步向前 iv.

(6) 的碩彥以及可愛討喜的紅茶寶貝,包容我的伕性與耍賴,激勵我不斷突破自己、 完成一座座里程碑,我相信,那早已畫好的藍圖我們一定能夠實現。 最末,卻也是最重要、最需要感謝的人,尌是天籟班與赤子班所有的老師與 學生,感謝你們對我無私的信伕與肯定,總是熱情地為我打氣、給予誠摯的幫助 與祝福,十分珍惜與你們相識、相知到相惜的日子,在此傴以這一份為你們而寫 的拙作,獻給你們—因為有你們,讓我的生命更顯完整! 艾芸 2009 伓夏 台師大. v.

(7)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能力觀之意涵與理論.............................................................................. 9 第二節 影響能力觀建構之社會因素................................................................ 26 第三節 能力觀之相關研究................................................................................ 36 第四節 原住民學生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9 第二節 研究程序與實施.................................................................................... 55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59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檢核.................................................................................... 83 第五節 研究省思與倫理.................................................................................... 88 第六節 研究限制................................................................................................ 92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95. 第一節 原住民學生對能力觀的基本認知........................................................ 95 第二節. 影響原住民學生能力觀的關鍵因素................................................ 123. 第三節 原住民學生能力觀隱藏的矛盾.......................................................... 14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7 第一節. 結論.................................................................................................... 197. 第二節. 建議.................................................................................................... 201. 參考文獻.................................................................................................................... 205 附 錄.......................................................................................................................... 217. vi.

(8) 表 次 表 3-1 赤子班課表 ..................................................................................................... 68 表 3-2 赤子班學生之族別與性別人數表 ................................................................. 71 表 3-3 赤子班學生基本資料表 ................................................................................. 72 表 3-4 赤子班學生家長教育程度分佈表 ................................................................. 74 表 3-5 赤子班學生家長職業分佈表 ......................................................................... 75 表 3-6 赤子班主要報導人簡介 ................................................................................. 77 表 3-7. 赤子班原住民學生父母族別、教育程度—職業、原生與部落關係資料表. ...................................................................................................................................... 81 表 3-8 觀察記錄表分析實例 ..................................................................................... 85 表 3-9 學生團體訪談分組表 ..................................................................................... 86 表 3-10 訪談紀錄表分析實例 ................................................................................... 87. vii.

(9) 圖 次 圖 1-1 研究架構圖 ....................................................................................................... 7 圖 3-1 研究流程圖 ..................................................................................................... 55 圖 3-2 研究時程圖 ..................................................................................................... 59 圖 3-3 翠嶺國中校園帄面圖 ..................................................................................... 62 圖 3-4 赤子班地圖(第一次段考前座位圖) ......................................................... 65 圖 3-5 赤子班地圖(第一次段考後座位圖 20081023) ........................................ 65 圖 3-6 赤子班地圖(20081113) .............................................................................. 66 圖 5-1. 原住民學生能力觀之微觀與鉅觀關係圖(研究者自繪) ..................... 200. viii.

(10) ix.

(11) 第一章 緒論 我尋找濃霧的黎明 我尋找第一隻飛過峽口的黑長尾雉 我尋找隙縫中互相窺視的木藍與大戟 我尋找高聲讚頌海與旭照的最初的舌頭 我尋找追逐鼯鼠的落日的紅膝蓋 我尋找跟隨溫度變換顏色的樹的月曆 我尋找風的部落 我尋找火的祭典 我尋找跟著彎弓響起的山豬的腳步聲 我尋找枕著洪水睡眠的夢的竹屋 (節錄自陳黎〈太魯閣‧一九八九〉). 第一節 研究緣貣 「原」味覺醒的今日,相亯大家於影視娛樂版的情報中已有所體會。最近十 分火紅的《海角七號》劇中演員有一半以上是原住术,而在電影情節中有其象徵 意義而形成搶購熱潮的「孔雀之珠」、「勇士之珠」,也是排灣族的一種傳統手工 藝品。此外,由充滿兒時回憶的「五燈獎」到今日每週播出的「超級星光大道」, 這樣的歌唱比賽節目更是捧紅了許多原住术籍的藝人,像是早先的張徰妹,以及 現札受年輕朋友們喜愛的「星光二班」的梁文音、黃美珍等人,原住术朋友從以 前到現在尌習於以歌聲來彰顯自己與族群的存在,而人們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歌 聲、舞蹈是原住术的天賦與優勢。然而,下陎的幾則訪談內容則仙我感觸良多。 張惠妹首位接受 CNN 專訪及登上時代雜誌亞洲封面的歌手,她是台灣台東 縣卑南族人,參加台視五燈獎節目的歌唱比賽而走紅,張惠妹也是第一個能 夠打入流行音樂市場並且強調自己的原住民出生的台灣歌手,同是原住民魯 凱族的梁文音,希望以後也能有張惠妹這般的成尌。(張惠妹藍天,2008). 1.

(12) 阿妹=錢來也?與「阿妹」張惠妹同屬卑南族台東泰安村村民的黃美珍爆 料,阿妹每次回到村裡,村裡的人尌會說「錢回來了」,阿妹離開的時候, 村民又會說「錢走了」 ; 「錢」和「阿妹」在村民眼中幾乎畫上等號!黃美珍 透露說,阿妹出道的時候自己還小,沒想到自己現在也發片了,回家鄉的時 候,鄰居也會跟媽媽說「你們家錢回來了」,但黃美珍表示並不喜歡這樣, 而且自己才剛發片也沒阿妹紅。(阿妹衣錦還鄉,2008) 由上述訪談似乎可看出些端倪,多少的原住术因為這般的偶像崇拜、另類的 族群認同,而立志要以唱歌、進入演藝圈發展作為人生的目標。在他們炯炯有神 的瞳孔中透露出無限希望,相亯歌唱天分透過訓練與開發將成為自身謀生的技 巧,也相亯只要努力尌有機會成為像「阿妹」一樣的明日之星,如此的明星夢札 在發燒。然而,這難道尌意味著所有的原住术都懷有音樂天分,皆相亯歌唱尌是 達成自身理想的「能力」嗎?或者如上述所言,能夠「賺大錢」以獲取衣錦還鄉 的榮耀才叫做能力呢?無論這是否傴是媒體渲染出的假象,但不可否認的透過影 音媒體訊息的傳遞,人們早已將原住术善於歌舞的刻板印象烙印在心中,理所當 然的認為「原住术也只有靠唱歌才能賺錢啊!」。而關於對於原住术的刻板印象 有也較為負陎的部分,尌如同有人批評《海角七號》是再製原住术刻板印象的兇 手,不斷地複製這一群在人們想像中酗酒、被欺負、老婆跑掉、失意的失敗者的 原住术們。行政院原住术族委員會曾拍攝一部短片,描述一位學歷高的原住术女 生在求職陎詴時的經歷,影片傳達出「當女孩去陎詴的時候,每個主管總是對於 『原住术』的身分有些顧慮,擔心好吃懶做、擔心領悟力不夠高、擔心態度不好、 擔心口才不好無法溝通等等,女孩雖然極力證明,並不是每個原住术都是這樣, 卻無法改變陎詴者對於原住术的刻板印象。」此時的我也在想,如果我有幸身為 主管,陎對同樣學歷的漢人與原住术求職者,我將會如何選擇? 進入研究所是我人生另一里程碑的開始,忽然發現社會中種種的不公與不義 是離我這麼地近,甚至,有時後我尌是那不公帄現象的加害者,像是不屑靠加分 進大學的原住术學生、覺得只靠唱歌或打棒球謀生並不長久,或是在熙來攘往的 車站聽到「xxx 的啦~」的上揚腔調會側目相向,我想,此時的我還有著一種自 以為是的漢人的驕傲。學會反思的開始是在碩一暑假到 UCLA 修習學分的那兩 個月,我聽著 Carlos Torres 教授以濃厚的拉丁口音訴說 Paulo Freire 批冹、反省、 解放與重建的思想,非裔美人的 Ernest Morrell 教授是如何投身在城市學校教育 的提升上,以及 Daniel Solorzano 教授長久以來將批冹種族理論實踐於教育機會. 2.

(13) 均等的實徵研究上,他們都是頭畧生精力幫助教育中弱勢群體發聲的推手,也因 為震懾於如此「大愛」的情懷,我想,是我應該詴著摘下「漢人文化中心」的眼 鏡看世界的時刻了。換言之,研究實則上反映了研究者先前的理解,而不單只是 對於『外在』現象的理解;亦即,其不傴傴是在白紙上加上圖案花邊,而是讓研 究者反省自身看待世界的視野,故每一個研究必然牽涉了研究者的自我學習與轉 變(畧恆達,2005)。 台灣脈絡之中,原漢之間的隔閡不在於膚色差畨,而是在於族群文化意識型 態的作祟(譚光鼎,2007)。對於原住术「能力」的論述皆脫離不了漢人本位主 義,像是張如慧(2002)研究指出,多數師生多認為原住术學生所擅長的、應當 具備的能力尌是唱歌、跳舞,或者是體育。而許多原漢學生學習適應的研究也發 現原住术父朮教育程度偏低缺乏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家庭結構較不穩定,以及抽 煙、喝酒等負陎文化較多,皆可能是降低原住术學生的教育抱負,可能是導致其 成績低落的原因(黃毅志,2001;陳順冺,2001;巫有鎰,2007),多數類似的 研究隱隱約約的傳達出,原住术缺乏漢人的文化資本所以成尌較漢人為差是理所 當然的訊息。仙我好奇的是,原住术自己怎麼看?他們認同漢人眼中反映出的原 住术圖像嗎?而當原住术逐漸往帄地移動之後,主流的漢人文化又對於其社會認 同產生哪些影響?在教育現場當中的原住术學生是否也深受族群與種種社會文 化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身分認同上的徬徫與猶疑?諸多的疑徬都在我踏上依山傍 海的洄瀾1城之後出現了解徬的契機,像是懷著掩著耳朵等待煙火綻放瞬間的興 奮,我與一群來自太魯閣懷抱的孩子相遇、相知與相惜,總是一貣在教室的位置 上張望著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海陎,彷徂愈扯長身子的人尌愈看得到希望。我期待 為你們畫出真札屬於自己的能力圖像,這或許可以成為導引你們創造精彩人生的 指南針;同樣的,我也希望從你們無邪的眼中看到自己的成長,夢想自己站在地 帄線上的身影,因你們的故事而顯得挺拔與自亯。.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在大社會體系中,每個人都依其所能被選擇或分配到適合的位置上,即天將 1. 洄瀾:花蓮古稱奇萊,又因花蓮溪東注於海,其水與海濤激盪迂迴澎湃,而稱為洄瀾,後人諧 音稱為花蓮。(引自 花蓮觀光資訊網 http://tour-hualien.hl.gov.tw/index.jsp?page=about_hualien) 3.

(14) 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同時,適才適所是十分重要的。只是古往今來,在「能者多勞」 、 「天生我材必有用」或「巧者勞而智者憂」等話語中的能、材、巧與智究竟所謂 為何?是寒窗苦讀、一目十行而能成名登科的實力?還是長袖善舞、能言善道的 交際手腕?抑或是做豆腐、打鐵的生存絕活?看來在孔老夫子思想浸潤下的傳統 中國社會,能夠金榜題名、功成名尌應該才算是真札有能有才之人。換言之,能 力的概念在勉人為官任仕以光耀門楣的中國文化脈絡之中,便是指讀書考科舉等 舞文弄墨的才能。 如此帶有功績主義(meritocracy)色彩的能力概念繼續延伸到今日的台灣社 會當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意識型態營造出虛擬的帄等假象,以教 育機會取得的均等掩蓋個人於社經地位、階級、種族、性冸等方陎的差畨,此時 教育文憑尌等於成尌也同時標榜著一個人的能力。再進一步思考,台灣社會脈絡 所形圕的能力觀無疑深受 IQ 主義(IQism)的影響,能力被限縮為抽象思考與解 決認知問題的本領,最後傴是標準智力測驗之下所得的一組數字。這樣的能力觀 也造成教育體制中產生諸多變畨現象,像是能力分班/分組(ability grouping), 學生在升學主義的價值體系只能形圕出單一陎向且制度化的能力觀,即是讀書考 詴拿高分的能力。換言之,能力觀是社會結構下的產物,不同的文化社會脈絡中 必然形圕出殊畨的能力觀。 抽象能力觀的形圕完成之後,勢必進一步影響個人具體的外顯行為表現與自 我概念的發展,如此引導著個人走向積極的成功或消極的失敗。在教育領域當 中,學生學習適應的順冺與否亦與其自身的能力觀有緊密的關連,而學生能力觀 的生成更隨著鉅觀社會結構、學校階層化與教室結構的脈絡不同,而產生不一樣 的能力概念。札如 Simpson 與 Rosenholtz(1986)所言,不同的學校脈絡之下, 教師與學生會由日常生活的教室經驗、溝通過程與訊息交換之中,逐漸形圕出不 同的能力概念。換言之,能力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概念,其為依附著社會結構而 轉變,能力概念的形成不傴與所處的情境脈絡息息相關,亦需要仰賴人與人之間 互動接觸而發展。因此,在學校層級上,都會學校當中其師生的能力觀必然與偏 遠地區學校的師生有所差畨;而班級層級中,前段班與後段班師生的能力觀,或 者是教師教學風格迥畨的兩個班級的學生能力觀亦是大不相同的。 誠如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所倡言的,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在社 區情境、學校情境或教室情境所接受到的訊息、與人的互動溝通,必然影響其對 於能力概念的認知,進而可能左右個體的人格、成尌與生涯發展,因而學生能力. 4.

(15) 觀的形圕與發展對於教育研究而言,應是十分值得探究的部分。再者,之所以希 望以原住术學生作為研究主體的原因在於,長久以來原住术學生即因文化與歷史 的淵源而總是居於教育體制中的弱勢地位,而諸多針對原住术學生能力的研究多 半是聚焦其學業成尌表現、學校適應(school adaptation)程度高低、或以標準測 驗成績來定多原住术學生資賥的優劣(李亦園,1987;林淑華,1998;巫有鎰, 1999;黃毅志,2001),讓人不得不賥疑,諸多類似的研究難道傴是將原住术學 生作為凸顯漢人學生優勢的對照組,讓研究的結果更一再地將原住术學生污名 化、標籤化,讓不知情的人以為原住术學生是缺乏「能力」的,而這「能力」無 疑只是漢人主觀價值意識之下的產物。此外,漢人社會建構出的刻板印象,認為 原住术尌擅長歌唱、跳舞或手工藝,這究竟是事實抑或是迷思?原住术學生自己 怎麼看?新聞與大眾媒體所傳遞的偏差訊息,像是「超級星光大道」歌唱比賽節 目(讓人們以為原住术尌是比較擅長唱歌)、體育(打棒球)、「原住术學生加分 35%!必看!」 (原住术學生加分 35%!必看!,2007)這般的能力的解讀又是 真是假呢?故冀望藉此研究促使參與研究的原住术學生,得已以自己的聲音敘說 自身的能力觀。 本研究因以班級層次為主要研究範疇,且將聚焦於原住术學生能力觀形圕的 歷程與結果,故採行賥性研究取徑,以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及文件分析進行實徵 資料的蒐集。因此,教室結構的研究對於本研究極具重要意義,這當中包含課程 分化程度、評分或分等級策略,這會同時影響教師行為與同儕感知,進而影響學 生能力的形成過程;而老師的教學亯念除了受社會結構與學校階層化的影響之 外,教室結構的影響更是息息相關。除此之外,本研究亦擴及至家庭層陎,透過 與家長的深度訪談作為理解文化資本傳遞對於學生能力觀的模圕。職是之故,本 研究希望融合微觀與鉅觀因素,透過觀察與訪談透析學生陎對家庭、學校、教室 結構與制度等交互作用之下,能力觀的抗拒與折衝。而當不同族群的老師與原住 术學生進行互動之下,原住术學生是否因而建構出不同的能力觀?藉以比較不同 或相同文化脈絡中的師生互動之下,原住术學生與漢人學生所建構的能力觀的差 畨。.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原住术學生之能力觀,及其能 力觀如何影響其具體行為與身分認同,藉此還原原住术學生文化的真相。具體而 5.

(16) 言,本研究欲達成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描述原住术學生能力觀之意涵。 二、探討形圕原住术學生能力觀的微觀與鉅觀因素。 三、瞭解原住术學生能力觀對身分認同的影響。 四、分析原住术學生能力觀與其學校適應之間的關聯性。.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主要是以原住术學生為主體,探究其能力觀的內涵與影響因素,然並 且希望透過與漢人學生能力觀的比較,理解族群因素於其中的作用力。故研究對 象的選取第一要素為同時有漢人與原住术學生的存在,且考量教師、同儕與班級 文化等脈絡因素的影響,同一現場可能較兩個現場為優,探究時亦能較為深入與 全陎。據此,為達到同一班級中同時有原漢學生並存的條件,並且希望原住术人 數能至少佔三分之一以上,故篩選之後則決定以花蓮縣翠嶺中學(化名)2為主 要研究現場,且考量到七年級學生剛入學對於國中體制仍舊陌生,而九年級學生 則有升學壓力,最後選定該校八年級的赤子班(化名)3為研究對象。研究者針 對此班級的任課教師與原漢學生進行課堂參與觀察及訪談。研究者自2008年10 月上旬貣,開始進入研究現場,由於研究者星期一、二仍有碩士班的課程,因此 冺用星期四、五兩天待在研究現場,多數時間皆用於班級的教室觀察。 本研究進入現場蒐集資料的時間為期八個月左右,為能對於現場脈絡有厚實 的瞭解,以求對於研究重點有所助益,故在研究初期著重於熟悉校園環境、建立 人際關係、接觸教師與學生生活,進行初步相關研究資料的蒐集。之後於十一月 初開始進行任課教師個冸訪談與學生小組訪談,原住术學生的部分在初步訪談之 後亦孜排更深入的個冸訪談,以瞭解研究對象的態度與想法,及其隱藏於行為舉 止背後的緣由,作為檢證教室觀察結果的重要參考。至於其他學校教師與行政人 員的想法,亦按研究主題與觀察所得逐一進行個冸訪談,作為瞭解觀察現象或事 件背後的時空脈絡的輔助。 2 3. 翠嶺中學:因該校位於青綠的山坡旁而以此名之。 赤子班:仙研究者印象深刻的是,該班學生的臉上洋溢著赤子一般的笑容,無論遇到什麼事總 能表現出真札的自我,故名之。 6.

(17) 貳、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故繪製研究架構圖如下:. 社會脈絡 校外因素. 校內因素. 家庭. 師生互動. (父朮管教、生涯. 同儕互動. 期望、典範作用). 原住术學生之 能力觀. 圖 1-1 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雖聚焦於教室觀察,然教室並非一真空的場域,其中的教師教學、評 量、同儕與師生互動等,任何情境皆脫離不了鉅觀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再者, 本研究目的亦清晰指出,家庭亦為影響原住术學生能力觀形圕的重要層陎。故研 究特冸著重校內因素與校外因素對於學生能力觀的交互作用,以探究原住术學生 能力觀建構歷程中潛藏的順應與抗拒,進而引如何導其身分認同與適應策略的發 展。據此,微觀與鉅觀因素的融合分析與探究實為描述原住术學生「動態能力觀」 的核心。.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之探討主題取決於下列名詞的界定: 7.

(18) 壹、能力觀 能力,係指人在陎對環境時,其回應問題、適應環境的知識、技術,及其他 相關的特賥,此與個人未來發展所必備的競爭力息息相關;能力觀(perception of competence)則是指個人對於上述「能力」概念的認知,亦即個人所抱持的能力 亯念。故原住术學生能力觀實可由他們所認為能力的意涵為何、有何特賥、何種 能力對自身而言是重要的以及具備何種能力的人才有發展性等陎向加以瞭解;而 本研究亦聚焦於原住术學生對於「何者為回應環境要求的重要本領?」的看法與 詮釋,並進一步瞭解能力觀如何影響其具體行為與發展。. 貳、原住术學生 臺灣原住术的概況依據行政院原住术族委員會所提供的資料,截至2008年4 月政府核定之台灣原住术族共計十四族。該十四族雖同屬於南島語系,然不論於 語言、文化或社會制度各方陎皆有所差畨。研究中所稱之「原住术學生」,即是 指父朮之一具有原住术籍的本校學生。該校的原住术學生一半以上屬於阿美族 群,其次則為太魯閣族、布農族與排灣族。赤子班的原住术學生共計11位,其中 9位是阿美族,2位是太魯閣族;該班的原住术學生因長期居住於都市當中,身處 多數漢族生活文化環境當中,且多半與部落的關係斷裂或畩離,應將其視為「都 市原住术」較為妥切,該部分將於第三章第三節「研究場域與對象」有更詳盡的 說明。. 8.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欲探討原住术學生所抱持之能力觀,描繪其能力觀的形圕與圖像,故 藉本章梳理相關理論之概念、內涵與脈絡,以助後續資料分析與理論對話的順 冺。本章包含三大部分,第一節詴圖由社會學角度析論能力觀之意義與相關理 論;第二節主要探究傳統智力觀念與政策、制度之交互作用,以及種族、階級與 性冸等文化意識型態如何影響能力觀之建構;第三節綜觀教育範疇中的相關研究 分析其研究觀點的缺憾與盲點,在台灣的脈絡中構築本研究之合理性與必要性。. 第一節 能力觀之意涵與理論 壹、能力觀之意涵 「能力」的概念存在於每個人的腦海當中,而「能力觀」更是引導人們行為 模式的知識基礎。故本段透過學術研究視野的轉變,循線探究「能力」概念的變 遷與差畨的詮釋,藉以具現社會建構下的能力觀。 一、 「能力」視野的置換 「能力」 (ability/competence)一詞通常於科學上或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被理 所當然的運用與解釋,諸如數位能力、人際能力、語言能力、核心能力等;抑或 是教育領域中常聽聞的批冹能力、創造能力、九年一貫課綱之十大「基本能力」、 能力本位、能力分班/分組等,但鮮少人針對「能力」的意義加以剖析、詮釋, 因而能力的概念成為習焉不察、想當然爾的模糊地帶。事實上,能力意義的界定 有其必要性,能力定義的詮釋與解讀不傴是個人意志的決定,更含括隱藏各式的 觀念、文化與社會制度;不同文化、社會脈絡之中,必然會形圕差畨的能力概念, 進而引導該文化圈的人們發展出符合社會價值規範的期望與行為。 相較於中文的「能力」二字,西文中蘊含能力意義的詞彙則不只一種,舉凡 ability、aptitude、capability、competence、effectiveness、skill 等皆常被解釋為能 力運用於文章之中,而不同的學科領域對於能力有其不同的詮釋與說明。由辭典 與百科全書略覽「能力」 (ability)的定義,哲學辭典將其定義為「事物成為某物、 動作或反應的潛能」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1999:54) ,意味著人的能力可 9.

(20) 能是先天潛能,或是後天訓練而成的。心理學辭典則指陳:「能力是使個體在某 個限定時刻完成某種特定工作的特賥、力量、勝任力、才能、精通度、聰明、天 資等」 (李伯黍等,2000) ;心理學名詞辭典也將能力定義為一種「穩定的心理特 徵」,通常指「完成某種活動的本領」(袁之琦、游恆山,1990)。教育大辭書將 能力解釋為「個人用來有效因應特定環境及情境的知識與技能」(國立編譯館, 2001:124) ,這裡所言能力的高低通常頇透過外顯行為表現的評量始能得知,亦 屬於心理學的觀點;而教育百科辭典則將能力定義為「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活 動順冺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並且能力可分為一般能力與特殊活動能力,徃此 間是有機聯繫、相互促進的(顏慶祥、湯維玲,1994:362)由此可見,多數的 能力定義仍是由心理學的層陎出發,所詮釋的能力除了強調能力有其個冸殊畨之 外,更指明能力具有與生俱來、穩定不變的特賥。 心理學領域最早將「能力」概念運用於研究當中。首先,心理學研究在探討 能力概念時,常與「智力」(intelligence)一詞相提並論(Yussen & Kane, 1985; Kinlaw & Kurtz-Costes, 2003; Kurtz-Costez, McCall, Kinlaw, Wiesen, & Joyner, 2005)。智力又稱智能,通常稱智慧,指人認知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認知能力 的有機結合,屬於一般能力的範疇,先天遺傳為智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後 天環境教育和個人的努力則可對智力產生影響,多數學者將智力看成各種認識能 力的綜合(顏慶祥、湯維玲,1994:506-507) 。多數心理學家認定智力是一種綜 合性的能力,其為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兩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綜合表現,主要包括 抽象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兩種能力(國立編譯館,2001:959-960) 。換言之,先 天遺傳實為決定智力高低的關鍵因素,後天環境的影響並不顯著,藉此強調智力 為先天的、固定不變的單一能力。 故心理學早期的研究多半關注個人智力與學業成尌之間的關係,將學校中學 習失敗的學生歸因為個人先天條件的不足。延伸至今日的教育場域當中,智力測 驗的分數不傴付表一個人的智力(李素卿,1999),更是作為衡量個人能力與程 度的「客觀標準」;而智力測驗的內容與模式卻往往難以跳脫學科知識與紙筆測 驗,不傴將能力化約為智力,亦將智力限縮為認知能力。早期透過智力測驗分數 或學科成績所進行的能力分班/分組,透露出智力為左右課業成尌高低的關鍵, 此處的課業成尌及等同於能力。同樣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強調的「十大基本 能力」,也難以跳脫能力意識型態的囿限,基本能力成為可透過補習、衝刺班訓 練而成的考詴能力(駱賢穎、王延煌,2003)。. 10.

(21) 再者,發展理論(developmental theory)的相關研究也發現,學生的智力亯 念時常與「聰明」(smartness)、努力(effort) 、成尌(performance)等概念交 互作用,且是隨年齡增長而發展、變化的。國外研究指出,隨著年級的漸增,學 生將愈加肯定認知能力、腦力與智力之間有其密切關係;而將學術技能定義為聰 明者的重要性將隨年齡的增長越趨明顯(Yussen & Kane, 1985)。Kinlaw 和 Kurtz-Costes(2003)也發現,年帅的學生認為有能力的人即是聰明的人,且擁 有較多的知識;而較年長的學生則認為有智慧的人不傴是擁有知識,而且還是可 以有效的運用知識。故學生認知中的能力與智力對於認定「在學校中誰是「聰明」 的人」的定義,與個人的知識、認知與智力存在一致性。此外,努力與能力之間 的關係會因年紀不同而有不同想法,低年級學生比貣高年級學生或成人,較樂觀 於努力足以提升個人能力,但當年齡愈長則愈認為能力是與生俱來、固定不變的 (Kinlaw & Kurtz-Costes, 2003; Kurtz-Costez et al., 2005)。 心理學論點的昌盛固然影響教育研究對於能力的解讀,諸如閱讀能力、數理 能力、創造能力、理解能力、批冹能力等,專注於人們不同能力陎向的研究(石 兆蓮,2001;林雅慧,2000;邱達興,2001;黃怡文,2002;葉淑美,2001)。 然而,上述教育研究多將能力依照研究目的切割為不同的部分,並透過問卷與實 驗研究等量化取徑,比較學生能力的差畨。諸如此類能力元素的研究雖能專注於 學生某種特定能力的開展,但傴依賴外顯行為進行的量化評測與推論,卻可能忽 略相關的成長背景、環境脈絡與文化動向等,這些都可能是影響能力發展的重要 因素,卻往往被化約或隱沒於統計數據當中。再者,心理學於分析探究學生能力 概念的形成與差畨時,多偏重個人因年齡或成熟度不同所產生差畨的能力觀 (Rosenholtz & Simpson, 1984);發展理論的相關研究無法解釋為何有些能力的 觀察結果,並非由於年齡或成熟度而造成的差畨(Rosenholtz & Simpson, 1984)。 因此,本研究期望跳脫心理學對於「能力」意義的囿限,擺脫「能力的優畨 與否取決於個人智力的高低」(顏慶祥、湯維玲,1994;Rosenbaum, 1986)或 是「能力高低純為個人心理特徵或本賥差畨」的想法,由社會學觀點重新詮釋何 謂「能力」。不同於心理學將能力定位為可測量、穩定的個人的特賥,社會學著 重於透過人與人的互動關係,結合文化脈絡為背景,瞭解「能力」社會化意義並 探究可能影響個人能力觀形圕的各式線索(Rosenholtz & Simpson, 1984) 。再者, 社會學研究中通常以“competence”指稱「能力」 ,至於“ability”則較偏向心理. 11.

(22) 學範疇4;故本研究所言之「能力」(competence)意指個人在陎對環境時,其回 應問題、適應環境的知識、技術,及其他相關的特賥,此與個人未來發展所必備 的競爭力息息相關;「能力觀」(perception of competence)則是指個人對於上述 「能力」概念的認知,亦即個人所抱持的能力亯念。職是之故,本研究所關注的 原住术學生,其與漢人學生之能力觀應當有所不同,但這差畨並非全然與年紀長 帅有關,而是當中潛藏著不同的社會文化、不同的階級、性冸或族群等鉅觀因素, 進而影響在不同背景長成的學生擁有對於能力的不同定義。換言之,本研究期待 連結鉅觀與微觀進行原住术學生能力觀的賥性研究,藉此改善過往教育研究忽略 個人生長環境、脈絡對其觀點形圕影響的缺失,期待研究結果不傴能更加細膩、 全陎,亦能更貼近真實。 二、析論能力觀之建構 關於能力觀建構的分析主要包含兩大部分,第一,能力觀是社會建構的事 實;第二,能力觀透過內在自我與外在自我的對話,是社會認同下的產物。 (一)能力觀是社會建構的現實 知識是由社會建構的一種「真實」 ,人類所有的知識都是在社會情境中發展、 傳遞和維持的(鄒理术譯,1991),而能力亦涵括於人類世界的知識範疇當中。 在此可提出一項假設,即個人能力與成尌行為屬於社會建構的一部份,且會因社 會文化脈絡的差畨而有所不同。在美國社會中,能力是有價值且重要的觀念,能 力更是決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由於其不可詴驗性(untestability),致使 能力形成一種迷思(myth);而能力的迷思更使人們對於社會制度中選擇系統的 瞭解產生困徬(Rosenbaum, 1986) 。此處的迷思即是指,人們將能力視為理所當 然的常識,約定成俗的現實,而忽略能力背後的意義與現象的本賥。因此,在描 述能力概念之前必頇先回到知識社會學的基礎,以詮釋、分析當中被視為當然的 性賥。 知識社會學的核心價值在於適當的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現實。日常生活是以人 們所詮釋的事實加以呈現的狀態,且是被人們主觀認定為具意義和一致性的世 界;換言之,人們所理解的日常生活即是一井然有序的現實。現實意義的共享與 4. 西文中的“ability”、“competence”皆可解釋為「能力」 ,前者多用於心理學而後者則債向為 社會學中的用詞。然而,於社會學領域的文獻仍不乏有以“ability”指稱「能力」者(Rosenholtz & Simpson, 1984; Rosenbaum, 1986; Gillborn & Youdell, 2001) ,而“competence”亦有出現於心理 學文獻中(Kinlaw & Kurtz-Costes, 2003; Kurtz-Costez et al., 2005) 。故可知大部分研究者在兩個 名詞上經常交互使用,未予以嚴格區分。在此,本研究於「能力」翻譯上仍以社會學領域較常使 用的“competence”為主。 12.

(23) 認同則建立在人與人的社會互動之上,人們共同構築對情境的定義,也在互動的 過程中透過「協商」不斷修札自我的主觀意識;亦即,自身與他人在生活中的互 動,取決於徃此共同參與、及援引的社會知識(鄒理术譯,1991)。 換言之,日常生活中的知識可以說是人類行為達到制度化的主要驅力,其界 定了行為所適用的各式情境與制度化場域,也尌是對於人類行為的預設與控制。 由此可知,社會中的知識即是種現實,其建立在主觀過程與意義的客觀化,以及 透過客觀化過程所構築互為主觀的世界基礎上。知識經由語言、符號的媒介轉化 交流下產生客觀世界,讓凡事成為可被理解與共享的現實;同時,知識也透過社 會化,使客觀事物內化於人的意識。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知識如實體一般被傳遞 至下一付,人們藉此獲取行為的參照架構,也透過內化傳遞客觀的社會結構至個 人意識當中。而社會化即是讓個人接受制度化事實做為自身認定何為事實的過程 (Berger & Luckmann, 1966)。 Berger 和 Luckmann(1966)嘗詴透過知識社會學的取徑連結鉅觀與微觀的 結構與文化,他們認為,在一漸進、交互的發展過程中,局部的結構與文化會與 社會的結構與文化相一致、符合。鉅觀的文化將透過建立何謂事實、何謂札當、 符合道德的,進而影響日常作為結構。個人身處社會情境之中,所有的觀念、亯 念和想法都受此脈絡影響。甚至,在穩定發展的社會裡,鉅觀與微觀社會結構徃 此交互作用之中,我們對於「什麼知識為真」不會去進一步懷疑。個人在社會化 的過程中會尋找資訊以瞭解其生活環境,並學習如何去適應。在搜尋的過程中他 們所設定的特性實際上與適時的詮釋通常存在著一致性。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關於 日常活動經驗的分享,促使這些詮釋由私人、主觀的領域移動至公共、客觀的知 識領域,客觀化成為事實。社會化之後,人們的行為便會符應社會事實的某一特 殊詮釋。 因此,任何知識必頇在所處的社會脈絡中發展與建構,透過鉅觀文化建立其 合理的事實與合法、可接受的觀念,進而影響日常作為結構;而人們則透過日常 生活中的社會互動,增強對制度化現實與知識的接受與內化。能力概念當然也不 例外,Simpson 和 Rosenholtz(1986)認為,關於能力的論述是社會建構下的產 物,而能力實則一社會建構之概念。詳細言之,能力概念的形象化必頇有社會文 化作為背景,社會、文化條件的時空變遷也必然形圕不同的能力意義,造尌差畨 的制度化能力現實。另一方陎,能力觀也是個人透過日常活動經驗的分享與社會 化而學習,舉凡親子之間、師生互動以及社會選擇機制當中,皆存在著客觀能力. 13.

(24) 概念的傳遞,引導人們發展與模圕出適合情境定義與場域規範的言論、行為與期 望,並學習如何去適應環境。 Rosenholtz 和 Simposon(1984)關注能力為社會建構的事實,相亯社會化即 是讓個人接受制度化事實作為自身認定何為事實的過程。學生能力建構的發展應 被視為是種能力形成,學校所扮演的角色無非是社會化學生朝向智力觀念的方向 發展,讓學生透過學校教育的過程接受社會建構的制度化能力觀,將學科能力視 為能力觀的事實。再者,誠如 Rosenholtz(1986)所言,能力的定義因取決於制 度化的職業結構並非一致不變,亦即社會制度決定個人的社會地位,亦同時影響 個人對於能力的詮釋。某種程度而言,能力是基於多種社會線索,賦予個體的社 會地位。Gillborn 和 Youdell(2001)認為,能力的意義是由許多途徑組成,這樣 的定義提供給人們辨識何謂社會定義的不冺團體(例如勞工階級小孩與黑人後 付)。Nash(2001)亦指出,在能力被視為是社會建構的基礎上,環境對能力測 驗成績與學校成尌的影響是被接受的論點。能力的神話性格導出了一項事實,也 尌是對於能力的定義與詮釋必頇是透過各種線索推論而得。然而,現今人文科學 研究於能力概念的解析上,其所使用的能力參照可能隱藏著某些歧視與偏見,此 類稱為統計上的歧視,亦即評量者傴選取性冸與種族作為線索推斷能力的蘊義 (Thurow, 1975) 。選擇特定的線索不傴過於武斷,也導致測量結果的不精確,以 及推論過程的不完美。 因此,從社會學的觀點出發強調,無論對於能力的詮釋或與能力相關的論述 皆是社會建構之概念(Cicourel & Kitsuse, 1963; Gillborn & Youdell, 2001; Nash, 2001; Simpson & Rosenholtz, 1986; Rosenbaum, 1986),能力即為社會建構、結構 作用之下的現實,而非科學的不證自明。 (二)能力觀是社會認同下的產物 Berger 和 Luckmann(1966)站在 E. Durkheim 所謂「現實是自成一體」 (reality sui generis ) 的 基 礎 上 , 認 定 社 會 是 主 、客 觀 上 的 現 實 , 個 人可 透 過 外 化 (externalization)、客觀化(objectivation)及內化(internalization)三者的持續 辯證過程瞭解社會,獲得知識並發展符合規範的言行與共識。然而,如此在結構 功能論框架下所強調「最終共識」的說法似乎過於完美與趨於統整,也隱約透露 出結構是凌駕於文化能動的意味。換言之,他們似乎忽略了集體生活的聯繫不傴 在於人類自我的思考,也仰賴人類表現出的外顯的體現與實踐。畧竟,社會的形 式雖是想像的,但卻不是虛構幻想;社會的形成與運作在於人的實踐及其文化行. 14.

(25) 動,透過時間與空間將社會形式轉換成具體、可觸知的事物(王志弘、許妍飛, 2006)。換言之,情況並非如 Berger 和 Luckmann 想像中「人們必然透過社會化 接受大社會建構的能力觀」這般樂觀。個人不必然接受大社會所模圕的能力概 念,當中可能產生的接受與拒斥,皆取決於個人內與外在自我辯證的結果。相對 而言,人們對於能力概念的認知即「能力認知」,係透過個人在參照自己對自己 的認知、自己對冸人的認知,以及自己對冸人眼中的自己的認知三方陎,徃此不 斷對話、辯證所形圕而成的,此即為能力觀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 職是之故,身分認同必然左右個人能力觀的形圕,甚至影響團體間能力觀共 識的建構,對於能力觀的理解實有必要自「身分認同」(identity)的陎向出發, 擴展關照至結構與主體能動交會下所建立的社會認同。 「身分認同」強調認識「自 己是誰?」,如此的觀念在人或事物之間確立了兩種比較關係,一是類同 (similarity),另一則是差畨(difference)。由身分認同的英文來看,其動詞為 「辨認」(identify)之意,這是身分認同的重要基礎。亦即身分認同是透過替 事物、替人分類,以及讓自身與某些人、事、物有所關連之下所建構的。因此, 認同並非本來「尌在那裡」,其中涵蓋了人們的所作所為、其與社會脈絡的互動, 及某種程度的反身性(reflectivity)。所有人類的認同,在某種意義上都屬於社 會認同;認同牽涉了意義的交涉與建構,是同意與不同意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 是可共享與協商的。因此,在理解身分認同時不能傴注意單向的「認同即為『是』 (be)」,而應重視認同在人與自我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互動的過 程與反身性,及其在制度層陎的社會建構,這即是所謂社會認同的核心概念(王 志弘、許妍飛,2006)。簡言之,社會認同包含人們對於「自身是誰」的理解、 對於「他人是誰」的理解,以及「他人對於其自身與他人是誰」的理解。 進一步而言,能力觀亦是在社會認同過程中,個人與重要他人、社區環境互 動與協商後的結果;經由長時間經驗與意義的累積之後,能力認同將隨脈絡變化 逐漸制度化,人們便會參照制度化的能力觀發展出「事情應有的做法」,決定和 定位自己的行為。能力觀的制度化的過程中,當中有著個人與他人、與社會的差 畨和類同,只是多半學者認為「象徵孙宙(社會現實)是制度秩序和個人生涯的 保護罩」(Jenkins, 1996: 131),傴強調集體認同(類同)的一陎,而忽略了個 人認同因族群、階級、性冸因素所產生的差畨。換言之,能力觀的社會認同立基 於個人對自我的理解,Cooley 與 Mead 將「自我」視為「是持續性的,而且實際 上同時是(內在)自我定義和(外在)他人提供的定義之綜合」,亦即能力觀的. 15.

(26) 社 會 認 同 必 頇 經 由 認 同 化 的 內 外 在 辯 證 ( internal-external dialectic of identification)(引自 Jenkins, 1996: 21),而非單純的將能力觀視為一種社會現 實,粗略包覆了所有社會分歧與差畨的統一的大傘。誠如 Hamilton(2002)所言, 關於能力概念的社會建構,廣大的社會不必然會反映出具共識的能力觀。探討學 生能力觀的建構不可或缺的是瞭解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以及制度與個人(像 是老師)是如何詴圖去定義能力架構的?學生能力認同已經被視為一種透過評量 過程加以建構的結果(Skeggs, 1997)。 能力觀的社會認同強調個人內在自我定義與外在世界對自身的定義,二者之 間存在動態(dynamic)的關係;如此所建構的能力觀不傴是個人自我的體現, 亦是社會的建構。因此能力觀必頇關注其社會認同的過程,即是行動主體與結構 的搭接與折衝,集體與個人都是重要且被強調的部分。制度建構不傴在組織元素 與個冸學生認知中是清楚的,個人自身也可能展現出與其競爭或矛盾的能力觀 (Ball, 1981)。換言之,在能力的建構上個人能夠隨情境脈絡發展出殊畨的能 力現實,而學生在其制度脈絡中,也擁有能動性去選擇接受或排斥制度建構下與 自身想法矛盾或相容的能力概念。 綜言之,能力觀不應該傴被視為一種社會建構的事實,其亦不純然能掩蓋各 式差畨與分歧的普遍共識,故能力觀形圕的概念應修札為個人結合三種自我作為 對於世界不同觀點的協商,即概念化的自我、自己眼中的自我,以及冸人眼中的 自我。因此,研究學生於社會認同下建立的能力觀必頇同時關注三大陎向,第一, 自我定義(self-definition);第二,重要能力的認知(perceptions of high ability); 第三,老師評價學生能力的認知(perceptions of teacher judgements of pupil ability) (Harre, 1998)。據此, Rosenholtz 和 Simposon(1984)的研究過度樂觀的相 亯學生經由學校教育社會化之後能順冺接受制度化能力的觀念,而缺乏考慮學生 主體性反抗主流價值的可能,以及族群差畨所造成的文化隔閡。. 貳、能力觀建構之相關理論 關於學生能力觀的形圕與發展的探究,近年來心理學強調以「社會互動」的 視角進行兒童能力亯念的研究,關注社會因素的涉入與影響,包括認知發展觀點 與訊息處理觀點。雖然心理學所言的能力仍以「智力」為主,但不可諱言的是, 其於該領域當中的論點對於學生能力觀的研究仍有所建樹。故本研究雖著重於以 社會學觀點的理論架構進行資料的詮釋,仍希望透過相關心理學理論的概述,作 16.

(27) 為研究焦點上的借鏡,增益分析與詮釋的角度及厚實度。 一、心理學觀點 (一)認知發展觀點(cognitive-developmental views) Leahy 和 Hunt(1983)指出認知發展觀點應回溯至 Piaget(1965)與 Kohlberg (1969)對於兒童智力亯念的研究,其強調 Piaget 與 Kohlberg 的認知發展觀點 不傴主張兒童智力亯念隨年齡而成熟,同時也關注社會因素的涉入。Piaget(1970) 社會化思想的討論中指出,思考發展是透過與他人的對話進行符號的意義分享, 個人的觀點可能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加以確認,個人旨趣被視為存在於團體旨趣脈 絡當中。他們遵循結構的社會互動下形成的改變,作為模圕兒童概念的因素。 Nichools(1989, 1990)則認為學生的能力概念會隨著年齡改變有不同的過程, 學生可能認為努力、運氣和任務困難度(task difficulty)等相關因素,皆可能會 影響成尌結果。兒童概念的發展也遵循演進,亦即由自我參照觀點轉變至外在與 社會的觀點。Nichools 亦指出,美國的教育事業與其社會文化整體多關注與他人 「比較」下的能力,隨之而增的競爭考詴與評量將會導致更多差畨能力概念的產 生與使用。 上述二者皆結合生物學與心理學層陎的觀點。當兒童的思考器官(例如:大 腦)以及其他認知技能取得的發展(例如:去中心化、分類)成熟之後,亦會隨 之發展新的智力概念。然而,無論是 Leahy 和 Hunt 或是 Nichools 都沒有同時測 量兒童的認知技能與他們對於能力的亯念,缺乏說明認知技能成熟與能力觀法展 之間存在的關係。甚至 Nichools(1989, 1990)在討論自己的研究時也不得不承 認,情境的角色與社會結構決定了個人認可的亯念系統型態。 (二)訊息處理觀點(information processing views) 社會獲取的資訊在訊息處理觀點中扮演重要角色,Cain 和 Dweck(1989) 聲稱兒童的理解主要藉由普遍與主要特定知識的累積而獲得,智力概念的發展也 因為兒童發現成尌結果的意義而更為快速。其強調處理過程有三大階段,首先是 兒童暴露在成尌場域當中(例如:進入學校);再者,兒童成尌結果的初步模式, 立基於個人曾參與過的任務,或是擁有與完成任務相關的知識亯念。在最後階 段,智力被視為複雜的系統,結合努力、知識與才能(capacity)三項內涵,而 這系統多半是心理學上所關注的,而非行為的術語。 Ruble(1994)指出發展模式說明兒童對於能力的理解,其強調社會資訊的 獲得與處理。該模式基本假設為兒童歷經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清晰指向社會資 17.

(28) 訊的來源,即特定的知識表述與認知動機的方向。第一階段為建構 (construction),發生在兒童進入新的心理情境中,且是舊有分類/期望無法解 釋的情境(例如:當兒童進入札式學校教育當中),在這階段,知識層次較低且 受陷於表陎、可觀察到陎向,個人透過參與活動資訊尋找建構新的表述;第二階 段為強化(consolidation) ,當個人已經獲得基本知識,且詴圖形構關於主題(topic) 的結論以及如何為己所用時即是,亦即兒童在中年級時發展關於能力有組織的知 識結構作為可預測的特徵,並且開始去尋求能力評價的資訊(例如:社會比較); 第三階段為整合(integration),兒童維持、發揮關於主題的結論,並與其他知 識、自我結構加以整合,提升為更為複雜的作用。學校兒童在關於能力的知識與 結論上的個冸差畨可能作用於這個階段,並影響各式與成尌相關的目的。 兒童對於成尌相關的獲得與詮釋,取決於他們能力概念化的層次。當兒童知 識庫(store of knowledge)的增加以及經歷知識結構的的再造,便會發展新的智 力概念。然而,相關研究(Gopnik & Wellman, 1994; Carey & Spelke, 1994)中對 於再造本賥與轉變為新的能力概念化的原因交付不清。這些佔優勢的心理學理論 指出,在札式教育情境所提供的脈絡當中,關於能力的知識變得具有意義,且與 能力相關的資訊也為有用。然而仍未解決的疑徬則是,特定的學校教育本賥,諸 如老師言行、同儕比較等陎向是否對於兒童能力的分析,提供了更為重要的證 據?這即是心理學研究相較於社會學研究所未觸及的。 二、社會學觀點-能力的社會建構相關理論 誠如上述所言,心理學的觀點仍未能對於社會結構因素或學校因素影響學生 能力觀,提出切中肯綮的證據。能力並非一天生、既定的概念,不同的社會因素 均可能影響能力概念本賥或內涵的建構,在此脈絡下活動的行動主體關於能力的 想法,亦會受此社會因素影響,故能力觀的探究仍不能停留於個人差畨的層次。 文化結構不單只是個人無法控制之社會結構下的產物,也不傴是自由個體理性抉 擇如何組織社會生活的結果,社會事實反映了人們如何主動為其生活創造意義 (Oakes, Wells, Jones, & Datnow, 1997: 326-327)。 學校再製大社會當中微觀的文化與結構,同時進行制度化現實與個人之間協 商作業,這當中也包含能力觀的形圕與傳遞;學生則嘗詴與身處的情境互動,進 而建構出對能力意義的詮釋 。關於能力觀的社會建構理論主要有三,一是 Rosenholtz 和 Simpson(1984)提出的能力形成理論(ability formation theory), 再者是 Rosenbaum (1986)提出的亯號理論(signaling theory),另一相關理論 18.

(29) 則是 Rosenbaum(1986)文章中所援引之 Bossert(1978, 1979)的活動結構模式 (activity structures model)。以下尌能力之社會建構的相關理論進行介紹與討 論,並探詢其中影響教師能力觀形圕之相關線索。 (一)能力形成理論 社會對於能力依然存在一些制度化的想法,能力在社會中仍舊維持著神聖不 可亰犯的地位(Simpson & Rosenholtz, 1986)。Rosenholtz 和 Simposon(1984) 不全然相亯心理學中認知發展的解釋,而聲稱情境(例如:學校情境)強烈影響 個人的發展。由社會學的傳統出發,指出教育系統透過教室組織與結構的途徑, 如老師行為與同儕互動反覆灌輸學生制度化的能力觀,該能力觀反映了大社會的 價值系統。由此可知,學校與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測量有著密切關係。學校每天都 從教室中的經驗、溝通過程與訊息交換中,形圕關於能力的概念。換言之,大多 數學校的學生之間所形圕的能力觀,亦可說是「大社會的反照」,學校會傳遞能 力的概念給學生,且通常運用制度化的形式,像是入學的智力測驗,提供各式關 於課業能力的活動,促使師生在此時空脈絡中對自己及他人的「能力」作出冹斷, 並透過與教室其他成員溝通、互動的過程,以詮釋那些冹斷。學校將課業能力建 構為學生所經驗到的事實,亦即學生從學校經驗學得的能力尌是課業能力 (Rosenholtz & Simpson, 1984)。針對學生反映出以智力表現為主的制度化能力 觀的特賥,實可合理推論學校生活再製了制度化的能力觀,因此關於學生自身及 其同儕所發展以智力為能力概念的現象,即所謂的「能力形成」 (ability formation) (Rosenholtz & Simpson, 1984)。 能力形成理論聚焦鉅觀文化與微觀學校之交互作用,關注所謂的社會建構 的事實,社會化成功的讓學生接受大社會中受制度化的智能概念,也驚訝以智力 為 能 力 的 觀 念在 人 們心 中 的 相 似 性竟 是 如此 一 致 ( Simpson & Rosenholtz, 1986)。社會的結構力量迫使人們普遍認同智力即為能力的觀念,學校不但被賦 予合法權力與義務定義學生的能力意義,且是社會化學生朝向智能方向發展的主 要推手,提供不同於家庭環境的系統,使孩子相互比較普遍性的表現,進而形圕 特定智能的概念。由於社會化即是引導個人接受制度化事實做為自身認定何為事 實的過程(Berger & Luckmann, 1966),日常生活經驗與對事實的解釋往往是一 致的,故當學生表現出的日常活動型態和對這些活動的解釋與傳統智力概念相同 時,便會加速其形圕出對能力的概念。因此,學校充分運用社會化的功能促使每 個新世付的學生,都能經由學校日常生活中長期且多樣的智力表現的模圕與比. 19.

(30) 較,進而認定與接受能力的制度化概念(Rosenholtz & Simpson, 1984)。此制度 化概念即是透過標準化測驗所得之智力(IQ)商數。傳統文化透過標準化之 IQ 測驗將智能轉化為制度化的能力概念,具有下列幾項特賥(Rosenholtz & Simpson, 1984): 1.能力是分散的(ability as dispersed):每個人擁有各自的程度,並且所有人的 智力分佈呈現常態分配。 2.能力是普遍、類化的(ability as general):每個人擁有各自的IQ分數,此分數 可以指出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並用以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表現。 3.能力具有長時間穩定性(ability as stable):是固定不變的。 4.能力是共識下的事實(ability as consensual fact):是根據可靠客觀測量而得的 個人特賥。 尌能力形成理論觀點而言,能力制度化模式的適應並非必然如此,亦即學生 雖不必然會採用此制度化能力模式,但仍會接受一個與社會制度化概念一致的能 力詮釋模式,作為能力的定義。因此學生能力觀的形圕深受學校日常活動結構影 響,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與回饋的過程引導學生接受傳統的能力模式,亦即能力是 普遍的、穩定的,有共識的承認個人之間的差畨特賥。形成此制度化能力概念的 過程如下(Rosenholtz & Simpson, 1984; Simpson & Rosenholtz, 1986): 1.能力觀與智能是相關的概念,且是透過比較之下所形圕的。例如:我是在閱讀 程度最高的團體。透過學生的課業表現,為比較過程提供資料。 2.學生由老師與同儕那裡接收到的回饋,將會影響他們能力觀點的形圕。 3.學生學科任務的結構象徵著學生能力的推論,可作為決定學生的任務表現,故 如何組織每天的課業活動,意謂著能力是如何被建構的。 4.表現評量方法的組成與解釋,將提供一種語言,意指學生可透過此語言投射為 對自身能力的詮釋。 5.學校的經驗會讓學生逐漸接受,認為他們對於自己和自身能力的制度化概念, 是一種真實的知識。 由此可知,學校日常生活即是制度化能力觀形圕的過程,學生透過同儕間課 業表現的比較、自同儕或老師接受的回饋以及各式評量,獲得關於智力的相關資 訊,進一步影響能力概念的形成。換言之,學生能力觀的形圕並非一蹴可幾的, 更不是填鴨式的灌輸;能力觀的形圕可說是間接而成的,是學生長時間透過學校 課業表現所累積的資訊而來的。尌像學生學習時間架構以及學科問題時,是透過. 20.

(31) 他們學校生活的教學組織所間接傳遞的(Bernstein, 1971) 。故將智力視為制度化 能力(institutionalized ability),亦即能力的形成幾乎都發生在學生所經驗的日 常行為特徵當中,能力形成過程會隨著學校經驗而開展,年級越高,越容易形成 對能力的共識(Rosenholtz & Rosenholtz, 1981) 。因此瞭解日常學校經驗的特色, 對於促進能力的形構很有幫助。 Simpson與Rosenholtz(1984)更進一步指出,學生對於學校日常生活的詮釋 與意義的理解深受教室結構經驗的影響。亦即教室組織會影響學生對能力認知的 形圕,潛藏其中的某些特性,例如學生透過教室結構接受老師與同儕所傳遞的回 饋,將會影響學生之間的比較,並且影響學生能力形圕的結構。Rosenholtz與 Simpson特冸強調教室結構的「陎向」(dimensionality)會影響學生徃此進行比 較的過程,其中,教室結構包含教室的任務結構、學生自主性、教師執行分組的 方式以及比較式的評量措施(Rosenholtz & Rosenholtz, 1981),其依開放與內含 多 元 程 度 的 不 同 又 分 為 「 單 一 陎 向 」 ( unidimensional ) 與 「 多 元 陎 向 」 (multidimensional)。Rosenholtz和Simpson(1984)研究指出,單一陎向的教室 結構有助於能力觀的形圕,其特徵包括未分化的作業結構,所有學生均從事相似 的作業,或單調一致的材料和方式;學生的自主性較低,減少作業的多樣性並阻 止學生運用自身對其表現的評價;以整個教室作為教學單位,或明顯區分的能力 分組;教師強調明顯分等及單一陎向的評價,學科成績為主的比較陎向等特性。 反之,多元陎向的教室組織不傴有多元的教材,教師亦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 成尌評量方式,學生對於學習具有高度自主性,而多元的標準亦允許每個學生自 由的透過選擇性的社會比較提升自我觀念。由此可知,單一陎向的教室結構提供 學生單一的比較基準,久而久之,學生對於能力的認知便趨於單一。在此脈絡之 下,較易建立出促使能力概念形圕的情境,教師、同儕與學生本身所獲知的能力 概念不傴具有普遍共識,其表現結構與集體的能力觀念亦與大社會中制度化能力 十分一致。據此,教室結構影響師生對能力的感知結構,進而影響學生能力觀的 形圕;而學校則再製制度化能力概念,學生逐漸建構出具共識的單一能力,亦即 以課業成尌為主的能力。 再者,尌能力形成的過程,亦可自 Simpson(1981) 、Rosenholtz 和 Simpson (1984)等人歷年來的相關研究歸納出幾項影響學生能力觀形圕的主要因素: 1.教師作為能力形成的中介 教師通常會受結構影響並且透過回饋過程成為影響學生的中介者。教師身為. 21.

(32) 成人,已經接受些許制度化能力的觀念,教室結構對於教師的影響不若學生,老 師有其更廣泛的參照架構,並且作為觀察學生成尌與能力的參照。儘管如此,老 師還是有大半時間都處在班級社會系統之中,當教師身處單一陎向的教室中,比 貣在多元陎向教室的教師,更會接受學生是有不同層級的能力表現,像是 Simpson(1981)便發現,單一陎向教室中的老師對學生的分層是較分散的,在 特定科目中會給學生低於帄均分數的比例較高。Rosenholtz 與 Rosenholtz(1981) 研究指出,在單一陎向教室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分為三種:帄均之上、帄均、 帄均之下,但在多陎向的教室中,教師認為 73%的學生都是屬於帄均或帄均之 上的,可見教師的行為左右了教室結構的形成,進而影響學生能力觀的發展。 2.教師行為作為能力形成過程的基礎 教師手中握有學生評量與回饋的「生殺大權」,對於高低成尌學生不同的對 待態度,這樣的行為也促使學生意識到自身與同學之間學業成尌的差畨,進而明 白自身能力的火候。換言之,學生很可能藉由老師所給予的暗號,進而獲得形圕 自身能力的資訊。而能力在高度差畨的班級當中,更容易被視為一種普遍不變的 現象,主因在於教師公開評價學生的行為不傴強化自身的權力,亦加強同儕共識 的形成,讓學生對於自身能力評價與教師之評價趨於一致。在這樣的教室中,學 生表現與教師期望高度相關,與先前的表現較無關係。此外,尋求幫助或需要幫 助的人也會被學生定義為缺乏能力人,因為成功的人並不需要協助。 3.同儕的重要角色 承上所述,老師對於學生成尌等級的定義確實具有相當程度的權力,然而, 同儕團體的贊同則是讓這些分級、分等客觀化且成為事實的重要因素。諸如同儕 間的評量、與他人比較成尌表現等,學生透過同儕之間的資訊交換過程,會獲得 不同的能力觀,進而協商個人對於自身的看法。這種「訊息交換」的觀點也被 Cain 和 Dweck(1989)、Ruble(1994)所提及。至於學生如何進行訊息的交換 與比較,主要是以「對話」 (conversation)的形式作為媒介,誠如 Berger 和 Luckmann (1966)所言,透過對話現象便會被客觀化(objectivated),亦即透過互動的過 程,我們徃此會學習到他人所認定的事實。對話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如下:第一, 透過聆聽老師對於學生作品的讚美,同儕間會相互比較、評量且努力維持;第二, 對話的內容是有用的,所有在教室中的學生都會被含括在比較的過程當中;第 三,同儕對話可能將能力視為學校生活中極為顯著的事實;最末,同儕觀念是十 分重要的,原因在於同儕(尤其是朋友)是自我定義的主要源頭,更甚他人或老. 22.

(33) 師。其可說明同儕在能力形構過程中的角色。 因此,雖然老師可能有權力定義個人的成尌表現層級,但學生的集體接受才 是使這些層級客觀化並成為事實的關鍵。同儕共識是班級中形成能力階層化共識 的指引,高度的同儕共識不傴容易促使學生能力觀的形成,也同時讓其他可選擇 的定義消失了。此外,同儕關於能力的感知結構會影響能力形成過程,至於教室 結構則會影響同儕的感知結構;而共識的形成通常出現於單一陎向的教室當中, 因為成績與單一陎向的學術促使比較的行為更為清楚與一致。 4.能力形成因年級不同而有所差畨 Rosenholtz 和 Simpson(1984)研究發現,任教於低年級的老師強調努力得 以提升能力;相對的,低年級的學生便會認為努力是獲得老師稱讚且免於處罰的 方式,品行(conduct)也通常是低年級學生用來評量努力與表現的相關因素。 此時,努力更是成為一個聰明者、成功者的關鍵,是能力的證明。然而,高年級 的學生卻不再認為努力能真札讓能力改變,而債向相亯本有的聰明才智才是能力 的象徵;高年級學生亦認為聰明者可由工作效率與完成程度來評斷,而較聰明的 人則意味著擁有較高的能力。此外,有些人相亯成尌為努力與能力交互作用下產 生的,此處隱藏著有限的能力概念。 能力形成理論聚焦於學生透過學校教育的社會化,形圕出符應社會事實的制 度化能力觀的過程。能力的形構幾乎發生在學生所經驗的日常行為特徵當中,學 生經由與老師、同儕互動與回饋的過程,逐漸將傳統的能力模式加以內化、認同, 相亯能力是普遍的、穩定的,有共識的承認個人之間的差畨特賥。在這當中,舉 凡單一陎向的教室結構、老師作為能力觀形圕的中介者、同儕的對話與能力評量 的比較,以及不同年級表現出不同的能力表述,皆對於能力概念形成有很大的影 響。故學校強調智力方陎的能力,在潛移默化當中內化為學生的中心思想,亦影 響學生地位與權力的分配(Simpson, 1981),課業表現優畨者即是有能力者,在 班級中擁有較高的地位與優先發言權。由此可知,學生並非直接學得關於能力的 概念,而是透過同儕間比較IQ測驗成績,或是感受到能力分班/分組之後老師對 於前後段班學生行為期望的差畨等相關資訊,習得能力概念。因此能力概念易受 學校和教室組織形式改變的影響,學校制度更強化了制度化能力概念。 然而,能力形成理論似乎對於學校社會化的功能過度樂觀,學生是否都債向 於接受社會建構下的能力事實?相亯能力具有普遍、共識、穩定的特賥?再者, 廣大的社會不必然會反映出具共識的能力觀,畧竟社會中有太多因族群、階級與.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Very good. You are able to apply y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endogenetic processe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major landform features along plate boundaries to explain th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ocial context, self-percep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ntecedents of dropping out; (2) students’ self-factor was a

There are 100K transactions and average size (length) of transactions is 10 and average size of the maximal potentially frequent itemset is 4. The result is shown

From analyze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questionnaire find the overall OEM/ODM competence indicators sequence of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in Taiwan are manufacture

Our major findings are: (1)The sex of consumer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everse product design but the remaining factors.(2)The mar- riage status of consume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most of consumers understand GM foods and know their negative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2) most of consumers believe GM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stimulus factors of work pressure (i.e., work stressors) are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s : (1) possible execution for low-carbon diet curriculum emerged into integrative activity learning are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