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模式─台灣的個案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模式─台灣的個案分析"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模式─台灣的個案分析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414-H-002-012-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林水波 計畫參與人員: 石振國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2)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模式─台灣的個案分析

The Patterns of Party’s Policy Change: The Case Study of Taiwan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3-2414-H-002-012

執行期間:93

年 8 月 1 日至 94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

林水波(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

石振國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無)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中 華 民 國九十四年十月十一日

(3)

摘要 在競爭性政黨體系中,政黨的理念、政策主張與政策立場是政黨用以爭取選 票、建立政黨認同的主要依據。不過,政黨一方面需要回應眾趨民意的需求,另 一方面又需堅持政黨的核心理念,在這兩股勢力的緊張關係下,政黨政策主張的 變遷方向與速度,乃成為政黨研究中的重要課題。本研究的分析架構,係以比較 政策研究中的政策趨同理論與政策型態理論為基礎,透過政黨政策研究中的內容 分析途徑,針對十個重要議題,分析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政策主張變遷模式。本研 究發現,國內兩個主要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方向與速度,與涉及之政策型態、 執政或在野、政黨競爭型態等因素密切相關。此外,政黨的政策主張的變遷模式, 對於公共政策與民主品質的影響,亦是值得持續關切的重要課題。 關鍵字:政黨政策主張、政黨變遷、台灣政黨、比較政策、政策趨同 Abstract

Parties compete for votes and form party identification by party’s idea and policy platforms in a competitive party system. However, tensions between responding mass opinion and insisting the core idea of party make changing on party policy platforms, and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of change is influenced by tension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used in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policy convergence theory and policy styles theory in comparative policy studies. We try to sketch patterns of changing party policy platforms by content analysis of ten important policy issues in Taiwa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of change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policy styles, party in office or in opposition, and the type of party competition. In addition, studying the impact of party policy platforms on quality of democracy and public polic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for future study in Taiwan.

Keywords: party policy platforms, party change, the parties of Taiwan, comparative public policy, policy convergence

(4)

一、研究問題與目的

在經歷過西元兩千年的政黨輪替後,台灣地區已經完全符合競爭性政黨體系

的條件,躋身民主國家之林。而在競爭性的政黨體系中,政黨理念(idea)、政策

主張(party policy platform)與政策立場(policy position),向來是政黨用以爭取 選民青睞,建立政黨認同的主要依據,也是政黨與派系之間最顯著的區別。隨著 台灣競爭性政黨體系的成形與穩固,對於主要政黨的政綱及政策主張的進一步蒐 集、分析與比較,正是政黨及政策研究者所必須關注的研究主題。唯政黨的政策 主張一方面必須回應眾趨民意的要求,與時與勢俱進,另一方面又須維護政黨的 核心理念,對於一些議題有所堅持而與眾趨民意有所不同。於是,在這兩股勢力 的緊張關係下,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方向為何,變遷速度快或慢,相關理論如何 詮釋,亦是政黨研究中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關於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綜合相關研究可歸納成兩種主要的模式,其一是 以 Downs(1957)為代表的空間理論(spatial theory),基本假定是 Downs 所說的:「政 黨是為了勝選而提出政策,而非為了政策才追求勝選的」,因此在選票極大化的 目標考量下,政黨的政策主張,必然在最短期間內盡可能調整到與眾趨民意一致 的立場。除了空間理論外,全民政黨理論(catch-all party theory)(Kirchheimer, 1966)及卡特爾政黨理論(cartel party theory)(Mair,1997)則主張,隨著大眾傳 播媒體的興起,政治溝通與動員形態的轉變,政黨角色由意識形態的倡導者與動 員者,逐漸轉型為眾趨民意的追隨者,藉以擴大自身的生存空間。這種模式可統 稱之為理性選擇模式,也就是政黨的政策主張會隨著政黨目標而隨時調整。另一 種模式則認為,隨著政黨組織的制度化,政黨創黨時的核心理念、過往的政策主 張,均將成為政黨遺產(inheritance)的一部份,從而限縮了政黨決策者調整主 張的空間(Panebianco,1988;Rose,1980;Rose & Davies,1994),因此,理論上 政黨政策主張短期內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並不高。在經驗研究上,政黨主張出現跳

(5)

規範性的角色來看,如 E. Burke 將政黨界定為:「基於共同同意的原則,由協力 增進國家利益的一群人所組成」(引自 Ware,1996:5),則政黨主張的巨幅調整, 無異於對支持者的背叛,也是難以想像之事。此種模式可統稱之為漸進調整 (incrementalism)模式,即政黨主張在意識形態及制度的制約下,僅會出現逐步 的調整。而在具體個案的適用上,如何與相關理論結合,以瞭解何種模式,對於 台灣主要政黨的政策變遷方向較具解釋力,這是本研究所要處理的核心問題。 二、研究途徑與方法

歸納而言,政黨政策主張的研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Laver & Hunt,1992:

31-34):(1)民意調查(mass survey data):指透過直接對選民進行意見調查的方

式,讓選民在左右光譜中替自己以及政黨的立場定位,藉以評斷政黨在選民心目 中的政策立場。例如歐洲民意風向球(Eurobarmeter)所做的民意調查資料,就 廣泛地應用於相關政黨研究中,如 Sani and Sartori(1983)就曾據此作歐洲地區跨國

性的比較研究。(2)專家判斷(Experts Judgments):指透過對專家的意見調查方

式,由專家將政黨的政綱或政策,在左右意識型態光譜上予以定位,經綜合調整 後標定各政黨的定位,而所謂的專家,則包括學者、新聞工作者、政治評論者等。 Castles and Mair(1984)在對歐美十七個民主國家政黨的定位時,就是採專家判 斷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他們將左右光譜區分極左派、溫和左派、中間派、溫和右 派、極右派等五類,並將之置於 0(極左)至 10(極右)的量尺中,再由各國具 領導地位的政治學者,負責將本國各政黨在此量尺中定位,結果成為極具繼續進 行資料探勘(data mining)價值的資料。如 Castles and Mair 在將此政黨定位結果 與選舉結果配合後發現,歐美國家溫和左派政黨平均得票率為 18.7%,略高於溫 和右派政黨的 17.8%,更高於中間派政黨的 15.9%。(3)政府支出流動分析

(government expenditure flows):另一種判斷政黨政策立場的方法是,看他們作了

什麼而不是他們說了或別人感受到什麼。此種方式是透過執政黨在特定領域或政 策的預算實際支用情況,作為判斷政黨立場的指標。根據相關研究,可以發現包

(6)

括美國、德國、愛爾蘭、荷蘭、瑞典等國,執政黨的政策宣示或主張,與政府特

定政策領域的預算支出之間有了強烈的相關性(Laver & Hunt,1992:33)。(4)

政策陳述與文件的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of policy statements and documents): 此種方式是透過政黨政綱、政策宣示、重要談話,以及政府的聲明文件等進行內 容分析,主要的資料來源有三:第一,政黨在選舉期間所提出的政策綱領(policy programs);第二、政黨在執政後發表的政府聲明(government declarations);第三, 政府實際執行的政策及其說明。採行此種方式進行研究者,以歐洲政治研究基金 會(European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Research)下屬之政黨宣言研究小組(Manifesto Research Group 簡稱 MRG),對歐洲各國政黨宣言的研究最具規模(Budge, Robertson, Hearl,1987;Budge,2001)。該小組針對戰後數十個民主國家,超過 一千份的政策綱領進行內容分析及編碼定位的工作,而 MRG 也建立了一套包括 五十七項類別的編碼項目,為比較政黨政策累積了豐富的資料基礎與明確的比較 標準(Budge,2001;Adams,2001)。 本研究所採行的研究途徑,則以上述的內容分析為主,但與 MRG 不同者, 在於 MRG 著重於資料的蒐集、分類與編碼,但本研究尚試圖達到模式解釋的目 的,因此將引入比較政策中相關的相關理論,包括政策類型(policy typology)、 以及政策趨同等(McCool,1995),藉以找出不同政策類型與政黨政策主張變遷 方向及速度間的相關性,進而檢證理性選擇模式及漸進調適模式的解釋力,在方 法上可能與專家判斷法較為接近。換言之,本研究的基本假定在於:政黨輪替後, 國民黨與民進黨由於執政與在野立場的互換,政策主張必然出現方向上的變化, 而兩黨政策主張的變化方向與政策類型有關,因此透過兩黨政策主張的比較,可 找出變化方向與政策類型之間的關連性。 三、結果與討論 在比較政策理論中,對於不同政策主體政策立場的變遷,有所謂趨同與趨異 兩種方向上的區別。當在特定政策領域中,兩主體間的政策距離在t1為Δt1,當

(7)

時間進行至t2,兩者間的政策距離為Δt2,當Δt1>Δt2,則可說兩主體的政策呈 現趨同的現象;反之,當Δt1<Δt2,則為趨異的現象(Seeliger,1996:228-229)。 在本研究中,應用此分析架構,以時間為橫軸,政黨的政策立場差異為縱軸,由 此判斷兩個主體間的政策,在一段時間內走向趨同或趨異。如果吾人以Δt1代表 政黨輪替前兩黨政策主張的差異,並以其距離區分為兩類,一為政策距離具有明 顯差異者(以Δt1D代替),一為政策距離較接近者(以Δt1C代替)。再以Δt2代 表政黨輪替後兩黨政策主張的差異2,同樣可以其距離區分為同異兩類(分別以 Δt2C與Δt2D代替),再將兩者交叉後,可得下表。 Δt2C Δt2D t2 1 t Δt1C Ⅰ Ⅱ Δt1D Ⅲ Ⅳ 其中第Ⅰ型為同質型,指國、民兩黨在政黨輪替前,政策立場原本就具有相似 性,即使經過執政權的更迭,兩者對相關政策的立場或處理方式依然相近;第Ⅱ 型為趨異型,指國、民兩黨在政黨輪替前,政策立場原本具相似性或具有相當的 共識,但在經過執政權的更迭後,兩者對相關政策的立場,卻朝漸行漸遠的方向 發展,呈現趨異的現象;第Ⅲ型為趨同型,指國、民兩黨在政黨輪替前的政策立 場原有相當大的差距,但經過執政權的更迭後,兩者的政策立場反而趨於近似, 呈現趨同的現象;第Ⅳ型為異質型,指國、民兩黨在政策輪替前的政策立場原本 就有相當大的差距,在經過執政權的更迭後,兩者的政策立場差距依舊相當大。 2以政黨輪替為主要的時間切割點,主要在於政黨輪替後,我們可以更清楚檢證政黨在執政、在 野角色互換後是否能堅持原先所持的政策立場,從而凸顯其政策位置

(8)

本研究針對此四種類型,各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別針對共識尋求方式、 經濟政策、行政革新作法、中央政府體制定位問題、鄉鎮市長官派問題、統獨立 場、兩岸經貿政策議題、老人年金政策、勞工政策與工時案、核四興廢議題等十 個議題,蒐集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的政策論述與主張、實際作法、對相關法案立 場等相關資料,比較、分析其變化情況。其結果如下表: 議題 政策領域 政策類型 趨同類型 共識尋求 決策 分配性 同質型 經濟政策 經濟 重分配性 同質型 行政革新 行政 構成性 同質型 體制定位 憲政 構成性 趨異型 基層官派 地方自治 構成性 趨異型 統獨議題 國家定位 構成性 趨異型 兩岸經貿 經濟/國家安全 規制性 趨異型 老人年金 社會福利 重分配性 趨同型 勞工政策 社會安全 重分配性 趨同型 核四興廢 環境保護/能源 規制性 異質型 對此比較結果,本研究可進一步分析如下: 首先,在研究限制方面,本研究所探討的十個議題,仍然不足以涵蓋各個主要 的政策領域,如國防、外交、文化等層面的相關議題都未能包括在內,這是本研

(9)

究的主要不足之處,在缺乏如 MRG 等大型計畫的支持下,個別研究計畫亦難以 處理各個主要領域的議題,唯本研究在議題的採擇上,已力求具有凸顯類型差異 的代表性個案,如傳統左右之分的經濟與社會議題、政治動態過程的共識建立議 題、政治結構的憲政體制議題、地方自治的鄉鎮市長官派議題、政府規模與行政 體制調整的行政革新議題、新政治所指涉的環境議題與認同議題、台灣特有的統 獨與兩岸經貿議題等,透過對這十個議題的檢視,我們可以對國、民兩黨的政治 立場及其演變有較清晰的認識。 其次,就實質政策領域而言,我們發現在涉及理念與認同層次、較容易以常識 理解者,通常有趨異的趨勢,例如統獨議題、兩岸經貿議題、核四興廢等議題; 相對的,具複雜性、工具性與選民利益切身相關者,則有趨同的傾向,如共識建 立、行政革新、經濟政策、老人年金、工時案,兩岸經貿中的三通等議題。此種 在實質政策上的變動情況,頗似學者所提出的簡單議題概念(Hsieh & Niou,

1996),他們將議題區分為簡單議題與困難議題,簡單議題指議題內容傾向於符 號而非技術、聚焦者為政策目標而非手段,向來一般民眾不需要太多的認知與概 念訓練即可作政治判斷,具代表性者為美國的種族議題,由於選民對簡單議題的 抉擇往往容易受到政治勢力的所影響,特別容易成為政治團體關注的標的。當 然,簡單議題並不必然會有趨同的傾向,例如中央政府體制議題,由於涉及繁複 的政府權責分配設計,顯然不屬於簡單議題。雖然國民黨試圖將之提昇為理念層 次之爭,力持趨異的立場,但因與選民無法切身感受,國民黨在憲政體制的堅持, 在五屆立委選舉時似乎無法獲得選民的共鳴。而鄉鎮市長官派議題,看似可簡單 地化約為贊成與反對立場,國、民兩黨在國發會期間將基層選舉等同於黑金,在 反黑金的一致理念下,有趨同的主張。不過,在政黨輪替後,國民黨則以理念置 換的方式,持地方自治理念與執政的民進黨對抗,使雙方又成趨異之勢,背後政 治版圖的考量與標的對象的反彈,則是趨異的重要原因,此種議題屬性與政黨立 場的關係,頗值得進一步探討。

(10)

第三,就比較政策理論的角度分析,在有關比較政策的類型化理論中,Lowi (1964,1972,1978)的分類方式是最具代表性者。Lowi 根據強制力的直接與間 接、強制力適用的對象為個人或環境兩大面向,區分出四種的政策型態(如下圖 所示),第一類是強制力間接、對象為個人的分配性政策,在於授與某些優惠待 遇或確立分配原則,如政府的補助措施;第二類是強制力間接、對象為環境的構 成性政策,在於規範治理原則或權力行使方式,如設置新機構或行政改革、預算、 選舉法規等;第三類是強制力直接、對象為個人的規制性政策,為具有懲罰措施 的管理規則,如工業安全法、反托拉斯法、食品與藥物管理法等;第四類為強制 力直接、對象為環境的重分配政策,為對特定群體的管理規則,如社會安全、累 進稅、貨幣政策、低利融資措施等。由於政策具有時空演變、多元參與、多面向 等特質,使得比較政策理論在實際適用上比較有其困難,Lowi 上述的分類方式 亦不例外(Greenberg et al.,1977,引自 McCool,1995:201-220)。唯本研究仍 在 Lowi 的理論架構下,盡可能依 Lowi 的分類方式將十個議題依其屬性予以歸 類。 作用對象 強制力 強制力直接 強制力間接 作用對象個人 規制性政策 分配性政策 作用對象環境 重分配政策 構成性政策 經過分類後,我們可以發現分配型及重分配型的政策類型中,有較明顯的趨同 傾向,包括共識建立模式、經濟政策、老人年金政策、勞工政策等。由於此類政 策是透過賦予特定個人或群體予利益與權力,各政黨通常樂於贊同。值得注意的 是,在重分配政策中,勢必產生由誰負擔轉嫁成本的問題,在經濟政策中,通常 是由政府承擔企業享受優惠措施所增加的成本,如土地開發成本、租稅減免成本 等,這是近年政府負債急速增加的重要原因。而在勞工政策方面,所增加的成本 則多數轉嫁在資方身上,由於顧慮資方反彈,其措施通常較為溫和,但比較國、

(11)

民兩黨執政時期的勞工政策取向,在工具性的趨同外,仍可對照出在理念上的差 異。至於在規制性政策類型中則有趨異的現象,蓋由於規制性政策的標的對象較 為明確,國家強制力的介入常會引起激烈的反彈或抗爭,執政者是否貫徹執行, 有效反映執政黨的政策基本立場,在前述個案中,國民黨對核四興建的堅持、民 進黨對開放三通的疑慮,反映了在兩類個案中,國民黨對經濟優先性與民進黨對 國家安全的堅持,也因此出現趨異的趨勢。最後在構成性的政策類型中,因標的 對象不太明確、強制性也較低,對於此類政策政黨所持的立場通常較為開放,獲 選擇反映支持群眾的意見,如統獨立場議題,或以政黨理念或利益的優先考量, 如中央政府體制問題及鄉鎮市長官派議題,甚至接受研究機構或行政機關所倡導 的意見,如行政革新議題,因此在此類政策中,政黨政策立場趨同或趨異的方向 較不明確。 第四,就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模式與政策型態配合分析,可以發現:兩黨在構 成性的政策主張上,變遷模式較類似漸進變遷模式,兩黨可緩步修正調整,但在 分配性及重分配性的政策主張上,變遷模式就較易出現立場重大轉折的劇烈變 遷,如兩岸經貿政策、老人年金、工時案等。在規制性的政策主張上,由於事涉 公權力的運用,兩黨通常會考量標的團體與支持者之間的立場,呈現政策持續或 僅進行微調式的調整,不致出現巨幅變動,如兩岸政策與核四立場。此外,吾人 亦可發現,執政或在野的立場,亦會影響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模式,對照兩黨在 政黨輪替前後政策立場的變化,可以發現在野黨具有較大幅度的政策變遷空間, 以進行較理性的政策選擇,而執政黨在各種內外在條件的制約下,通常僅能進行 漸進式的調整。 第五,就趨同及趨異的原因分析,造成國、民兩黨政策主張趨同的主要原因, 包括眾趨民意、國際潮流、與個人及組織記憶。在眾趨民意方面,包括共識尋求 方式、經濟政策、行政革新、社會福利,乃至以反黑金為訴求的鄉鎮市長官派等 議題,都因普獲民眾支持,在眾趨民意壓力下,兩黨的主張並無二致。在國際潮

(12)

流方面,由於全球化及資訊化的影響,其他國家的政策理念、主張、作法,得以 快速在國內流傳普及,國內政黨為求與國際接軌,爭相仿效的結果,也會出現趨 同的現象,行政革新及經濟政策即為顯著性的例證。而陳水扁總統在競選時所提 出的新中間路線,更是有意學習國外成功經歷的產物,在政黨輪替後,政策訴求 中的部份理念,如對人力資本的重視、附帶責任的福利措施等,也都在兩黨的共 同支持下落實於政府的政策中。在個人及組織記憶方面,於個人層次,政黨輪替 前後,包括國防、經濟、兩岸等政策領域,都有部份政務人員持續任職或參贊政 務,使政策有其穩定性與延續性,不致因執政黨更迭而有重大轉折;在組織層次, 對於許多重大政策,如國民年金、共識尋求方式、行政革新等議題,權責機關早 已擬定既成方案或因應措施,並成為組織記憶的一部份,即使經過政黨輪替,在 議題一再反芻下(林水波,2003),類似的方案仍會一再浮現,不易出現政策上 的重大轉變,兩黨的主張也就不致有過大的差異。 就形成兩黨政策趨異的主要原因而言,主要包括社會基礎的不同、政策理念的 分歧等因素。在社會基礎方面,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國、民兩黨的社會基礎,包 括省籍、年齡、職業等各方面,都有顯著的差異(歐陽晟,1994)。這些差異反 映在兩黨關於國家定位、經濟與國家安全、經濟與環保等議題的立場分歧上,並 制約了兩黨政策變遷的自由度。兩黨在維持「基本盤」的顧慮下,不致任意調整 其政策立場,致使兩黨的政策不易出現趨同的現象。而在政策理念的分歧方面, 由於國、民兩黨皆屬全民政黨,不致出現如階級政黨般立場涇渭分明的情況,但 在部份政策領域中,雙方所持理念仍有顯著的差異,包括核四議題與國家定位議 題,仍反映出兩黨在經濟發展優先性,與兩岸關係定位上的理念差異。 第六,就政黨體系而言,政黨輪替之後,政黨之間的惡鬥最為國人所詬病,而 離心式的競爭型態,使得政黨的政策主張在鬥爭的思維中趨於分歧,甚至背離理 性競爭、制度忠誠等民主政治在「質」方面的要求。根據 Lijphart(1968)對於向 心與離心競爭型態的界定,乃以政治文化與菁英行為作為判定離心\向心的兩個

(13)

主要變項。在政治文化層面,以國民黨與民進黨為主體的藍綠對抗,在政黨輪替 後已經逐漸滲透到一般民眾的政治參與行為中,而藍綠執政版圖的南北分歧、媒 體 的 立 場 分 明 , 都 在 在 說 明 台 灣 正 走 向 分 歧 性 ( fragmented ) 而 非 同 質 性 (homogeneous)的政治文化。在菁英行為方面,朝野政治人物的相互攻訐、國 會內的相互掣肘、交相指摘,都說明政治菁英行為上的對立性,而離心式的競爭 型態,使得兩黨為了「求異」以凸顯雙方的差異,除了普及性的社會福利政策外, 其他主要的政策都出現往趨異移動的趨勢。尤有甚者,即使專業性較高的議題, 如政府改造、對外軍購等方面,也都出現兩黨不同調的現象,此種政黨體系的發 展趨勢,對照晚進民主理論所關切的民主品質問題(Beetham,2004;Andrew, 2005),實值得國人深思。 四、計畫成果自評 政黨研究與政策理論向來較少有溝通對話的機會。本研究在分析架構上,試圖 在政黨政策主張研究與政策趨同及政策類型的基礎上,對國內個案進行具開創性 與探索性的分析比較,此為本研究的主要特點之一。其次,經過本研究十個議題 的分析,發現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模式與變遷方向,和政 策類型有密切的相關性。此外,政黨位置為執政或在野、政黨間的競爭型態等因 素,亦會影響政黨政策主張的變遷模式與速度。由於國內已經進入競爭性政黨體 系,對於政黨政策主張的演變進行持續性的研究,實為值得關注的重要課題。因 此,不論是在理論架構上的跨學科整合與創新,抑或對個別政黨政策主張進行質 化與量化的觀察,都是值得持續開發與投入的研究主題。本研究不論是在理論上 分析架構的創新,抑或實務上政黨政策主張變遷模式與政策類型關連性的發現, 均屬對此領域的先驅性研究,應有助於國內政黨及政策理論的發展,頗適合在學 術期刊上發表。 五、參考文獻 王智盛,2000。2000 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國家

(14)

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業立、黃豪聖,2000。「選舉制度與政黨轉型:一個新制度論的分析架構」,收 錄於林繼文主編,政治制度,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 石振國,2003。政黨趨同之研究: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比較分析。台北:台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朱鎮明,2001。新公共管理之政治哲學研究─台灣經驗檢證。台北:政治大學公 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秋遠,2000。「政黨理念與政治現實的碰撞:國民黨與民進黨財經政策之比較」, 問題與研究,卷 39,期 11:1-29。 明居正,1998。「向心競爭與中華民國政黨政治之發展」,理論與政策,第十二卷, 第二期,頁 142-155。 明居正,2001。「今年立委選舉後我國政黨體系變遷的初探」,政黨政治與選舉競 爭學術研討會。 明居正、高朗主編,2001。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林水波,1999。制度設計。台北:智勝文化。 林水波,1999。選舉與公投。台北:智勝文化。 林水波,2002。憲法政治學。台北:元照。 林水波,2002。棄保政治學。台北:元照。 林水波,2003。「思辯公投與深化民主」,台大政治系主辦,全球化與基本人權研 討會論文。 林水波、何鴻榮,2003。「我國黨政關係健全化的發展」,立法院院聞,卷 31,期 1:37-67。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台北:五南。 林慧萍,1995。探討台灣選民的議題取向投票─民國八十二年縣市長選舉分析。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 柳金財,2000。「民進黨關於台灣前途主張的歷史發展演變」,中國事務季刊,第 二期,頁 98-114。 徐銘謙,2001。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決策研究(1986.9.28-2001.5.20)。台北: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 陳文俊,2002。藍與綠─台灣選民的政治意識型態。選舉與民主化研究學術研討 會論文,2002 年 10 月 19 日,台北。 曾建元,1997。「九0年代國民黨主導下台灣憲政改革之研究」,憲政時代,卷 22, 期 3:97-110。 黃偉峰,2002。「左派、右派、或是第三條路?英國主要政黨意識型態之區隔, 1979-1997」,理論與政策,卷 16,期 1:1-25。 黃清賢,1996。台灣解嚴後的政黨競爭─以空間理論分析,台北:政治大學中山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 黃德福,2001。「少數政府與責任政治:台灣半總統制之下的政黨競爭」,收錄於 明居正、高朗主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 劉從葦,2003。台灣政黨位置的測量─政見研究小組與專家調查的比較研究。國

(15)

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91-2414-H-194-029。 劉從葦,2004。「單一行動者預設與政黨、派系競爭理論的建立─以單記非讓渡 投票制下的選舉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卷十六,期三:151-195。 劉從葦,2004。空間理論與政黨位置測量─個體資料與內容分析之比較研究。國 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92-2414-H-194-001。 賴祐民,1997。聯合內閣的理論與實際─台灣個案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三 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Adams, J. 2001 “A Theory of Spatial Competition with Biased Voters: Party Policies Viewed Temporally and Comparatively,”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 Vol.31, No.1:121-158.

Andrew, R. 2005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Comparative Politics,Vol.37, No.3:357-377.

Bartolini, S. & P. Mair 1990 “Policy Competition, Spatial Distance and Electoral Instability.” West European Politics, V.13, No.4:1-16.

Beetham , D. “Towards a Universal Framework for Democracy Assessment.” Democratization,Vol.11, No.2:1-17.

Bobbio, N. 1996 Left and Right. Cambridge: Polity.

Budge, I Robertson, D. & Hearl, D. (eds.) 1987 Ideology, Strategy and Party Change:

Spatial Analysis of Post-War Election Programms in 19 Democrac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Budge, I. 2000 “Experts Judgementes of Party Policy Positions: Uses and Limitations in Political Research,”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Vol.31,No.1: Budge, I. 2001 “Validating Party Policy Placement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Vol.31,No.1:210-223.

Castles, F. G. & Mair, P. 1984 “Left-Right Political Scales: Some ‘Expert’ Judgem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12:73-88.

Dittrich, K. 1983 “Testing the Catch-all Thesis: Some Difficulties and Possibilities,” in Daalder & Mair (eds) West European Party Systems: Continuity and Change.

London: Sage.

Downs, A.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Y: Harper and Row.

Enelow J. M. & Melvin J. Hinich 1984 The Spatial Theory of Voting : An Introduction. NY: Cambridge Univ. Press.

Feick, J.1992 “Comparing Comparative Policy Studies: A Path Towards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12:257-285.

Feldman, E. J. 1978 “Comparative Public Policy: Field of Method?” Comparative

Politics,Vol.10, No.2:287-305.

Hsieh, John Fuh-Sheng & Niou, E 1996 “Salient Issues in 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Electoral Studies, Vol.15, No.2:219-235.

(16)

Katz, R. & Mair P. 1995 “Cadre, catch-all or cartel? A rejoinder.” Party Politics, Yol.2 No.2:525-546.

Katz, R. & Mair P. 1995 “Changing Models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arty Democracy: The Emergence of the Cartel Party,” Party Politics,Vol.2, No.1:5-28.

Kitschelt, H. 2000 Citizens, politicians, and cartellization: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and state failure in post-industrial democrac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7: 149-179.

Koole, R. 1996 “Cadre, catch-all or cartel? A comment on the notion of the cartel party.”

Party Politics,2:507-523.

Laver M.(ed) 2001 Estimating the Policy Position of Political Actors. NY: Routledge. Laver M. & W. Ben Hunt 1992 Policy and Party Competition NY: Routledge.

Lijahart, A. 1968 “Typologies of Democratic System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1, No.1:3-44.

Lowi, T. J. 1972 “Four Syatems of Policy, Politics andCho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3:298-310

Lowi, T. J. 1978 “Public Policy and Bureau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in Ashford(ed),Comparing Public Policies: New Concepts and Method, C.A.: Sage.

MacCool D. C. 1995 Public Policy Theories, Models. And Concepts. N.J.: Prentice Hall. MacIvor, H. 1996 “Do Canadian Political Parties Form a Cartel?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9: 317-333.

Mair, Peter 1997 Party System Change: Approaches and Interpret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anebianco, A. 1988 Political Parties: Organization and Power. Cambridge Univ. Press.

Peters, B. G. 1998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ory and Methods. London: MacMillian. Rose, R. 1980 Do Parties Make a Difference? London: MacMillan.

Rose, R. 1993 Lesson-Drawing in Public Policy. New 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Rose, R.& Davis, P. L. 1994 Inheritance in Public Policy: Change Without Choice in

Britain.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Shapiro I. & Donald P. Green 1994 Pathologies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

Critique of Applications in Politics Science.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Stepan, A. 2001 Arguing Comparative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Von Beyme, Klaus 1996 "Party Leadership and: Change in Party System: Towards a

(17)

Postmodern Party State,"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31(2):135-159. Ware, A. 1996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Wolinetz, S. B. 1991 “Party System Change: The Catch-all Thesis Revisited.” West

European Politics, Vol.14 No.1:113-128.

Zielinski, J. 2002 “Translating Social Cleavages into Party Systems,” World Ploitics, Vol.54, No.2:184-2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aper presented at an invitational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Policy and Priorities Board, the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and

There are existing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cater for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styles and interests. Teachers can easily creat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resources/tasks for CL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