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黃瓊瑩小提琴獨奏會(含輔助文件:從速度、動機的關係之變化來看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黃瓊瑩小提琴獨奏會(含輔助文件:從速度、動機的關係之變化來看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Copied!
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交通大學

音樂研究所演奏組

碩士論文

黃瓊瑩小提琴演奏會

(含輔助文件:從速度、動機的關係之變化

來看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Chiung-Yin Huang Violin Recital

(with a Supporting Paper: Tempo and Motive Transformations in Ernest

Bl

oc

h’

s

Vi

ol

i

n

Sona

t

a

No.

1

)

研究生:黃瓊瑩

演奏會指導教授:吳庭毓教授

輔助文件指導教授:楊建章博士

(2)

黃瓊瑩小提琴獨奏會

(含輔助文件:從速度、動機的關係之變化來看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Chiung-Yin Huang Violin Recital

(with a Supporting Paper: Tempo and Motive Transformations in ErnestBloch’s

Violin Sonata No.1 )

研究生:黃瓊瑩 Student: Chiung-Yin Huang

演奏指導教授:吳庭毓教授 Performance Advisor: Ting-Yuh Wu

輔助文件指導教授:楊建章博士 Supporting Paper Advisor: Chien-Chang Yang

國立交通大學 音樂研究所演奏組

碩士論文〈演奏會與輔助文件〉

A Thesis (Presented in the Format of a Recital and a Supporting Paper) Submitted to the Institute of Music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ter of Music June 2005 HsinChu, Taiwan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3)

黃瓊瑩小提琴獨奏會

(含輔助文件:從速度、動機的關係之變化來看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研究生:黃瓊瑩 演奏指導教授:吳庭毓 教授 輔助文件指導教授:楊建章 博士 演奏會曲目 萊克雷爾:D 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作品 296 布拉姆斯:詼諧曲 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以上曲目已在九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於國立交通大學演藝廳演出。該場演奏會的 實況錄音 CDs 將附錄於本文。 輔助文件:從速度、動機的關係之變化來看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摘要

本文以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的速度、動機關係之變化為研究對象,探討動 機與速度在樂曲當中之相關性,以及動機發展與音樂之詮釋。第一部分,主要了 解布洛赫生平、背景,以及其音樂之風格。第二部分則是透過動機音型之分析, 了解動機之架構,並且藉由速度變化的整理,分析出動機與速度之相關性。最後 則是以詮釋為主,試圖嘗試用以上之分析及探討,尋找出最貼切之演奏方式。

(4)

Chiung-Yin Huang Violin Recital

(with aSupporting Paper:Tempo and MotiveTransformationsin ErnestBloch’s Violin Sonata No.1 )

Student: Chiung-Yin Huang Advisor: Ting-Yuh Wu

Supporting Paper Advisor: Chien-Chang Yang

Recital Program

Jean-Marie Leclair: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D major W. A. Mozart: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K. 296

Johannes Brahms:Scherzo From the“F.A.E.”Sonata

Ernest Bloch: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1

The Program above was performed in the Recital Hall of Th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on March 23, 2005. The recording CDs of the recital are appended to this paper.

Supporting Paper: Tempo and Motive Transformations in ErnestBloch’sViolin

Sonata No.1

Abstract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empo and motive transformations in ErnestBloch’sViolin

Sonata No.1. I document the life, background, and style of the composer and his music. In the second part, I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motives,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empo changes. I attempt to find out the most appropriate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my analysis.

(5)

誌 謝

求學階段暫時告一段落了,回想學音樂的路程,真是百感交集阿!從懵懵懂懂的 踏入國中音樂班,到充滿自信畢業於交大的我,這一路上,真是要感謝太多人了! 在此,特別感謝我的主修老師-吳庭毓,讓我在研究所這段期間內,突飛猛進、 功力大增,也給予我許多演出機會,讓我接觸到許多不同環境,不論在技術上, 或是音樂的想法上,都賦予我新的思維;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楊建章,這一 年多來,不辭辛勞、不怕囉唆的引導、修正我的文章,讓我今天能順利完成這本 書;感謝所上的教授們,因為你們的用心教導,讓我這三年來,獲益匪淺。 另外,很開心擁有你們這群最麻吉的朋友,Power Action Group 的團員們,感謝 你們一起陪我上山下海,一起度過許多難忘、有趣的時光….易霆、大砲(特別感 謝技術支援)、家琪、怡君、亭衛、仲平、亭如、瀚禧、培琳,期待大家再度全 員到齊,一起放炮去! 感謝陪伴我三年的研究所好友們-比齡、慧倫、小美、韻如、沛怡、嘉駒、易真、 藍嵐、玉卉、佳芬、士眉、香瑩,因為有你們,讓我研究生活過得更精采、充實。 最後,超級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以及龐大的家族,總是默默在背後支持我,給 我鼓勵、信心,每當遇到挫折,你們總是給我滿滿元氣的笑容,每當需要幫助時, 你們總是熱心地幫我解決許多問題,讓我有超強的後盾可依靠。 感謝你們,因為有你,才有今天的我!

黃瓊瑩

July 2005

(6)

黃瓊瑩小提琴演奏會錄音 CDs

林聖縈,鋼琴

時間:二 OO 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三】 下午 7 時 30 分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活動中心二樓 演藝廳 Disc 1

【1】 J. M. Leclair: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D major 萊克雷爾:D 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I. Adagio molto maestoso

II. Allegro

III. Sarabanda. Largo

IV. Tambourin. Allegro vivace

【2】 W. A. Mozar: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C major, K. 296 莫札特:C 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 296

I. Allegro vivace

II. Andante sostenuto

III. Rondeau. Allegro

【3】 J. Brahms:Scherzo from the“F.A.E.”Sonata

布拉姆斯:摘自《 F. A. E. 奏鳴曲 》之詼諧曲

Disc 2

【4】 E. Bloch: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1 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I. Agitato

II. Molto quieto III. Moderato

(7)

目 錄

頁次

演奏會曲目與輔助文件摘要………i

RecitalProgram and PaperAbstract………..………ii

誌謝………...………iii 黃瓊瑩小提琴畢業演奏會錄音 CDs………iv 目錄………v 譜例目錄………...………vi 表目錄………..………vii

輔助文件:從速度、動機的關係之變化來看布洛赫第一號小提琴奏鳴

一、緒論………..………1 二、布洛赫音樂風格與作曲手法………..………2 2.1 作曲家背景……….………2 2.2 布洛赫的音樂風格……….………5 2.3 布洛赫重要之作品………...………10 三、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之寫作手法………13 3.1 創作背景………...………13 3.2 樂曲分析………...………15 3.3 從速度變化來看………...………22 3.4 速度與動機之機的關係………...………26 四、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之詮釋探討………29 4.1 動機音型與音樂之張力………...………29 4.2 樂曲之詮釋與演奏………...………36 五、總結………43 參考文獻………..………45

(8)

譜 例 目 錄

Ex.2-1 Ernest Bloch:“Nigun”(mm. 5-7)…...………...………….……….11

Ex.2-2 Ernest Bloch:Violin Concerto (mm. 7-10)……….. …….…..……….…….12

Ex.3-1 Ernest Bloch:Violin Sonata No.1 mov. I (mm. 85-95)…… …….….…..…27

Ex.3-2 Ernest Bloch:Violin Sonata No.1 mov. I (mm. 117-126)………....…….…28

Ex.4-1 Ernest Bloch:Violin Sonata No.1 mov. I (mm. 378-387)..….…….……….33

Ex.4-2 Ernest Bloch:Violin Sonata No.1 mov. I (mm. 461-471)……….……...34

(9)

表 目 錄

表 2-1 布洛赫年代對照表………..4 表 2-2 布洛赫作品對照表………...……….10 表 3-1 布洛赫居住年代對照表………13 表 3-2 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樂曲架構………...……….16 表 3-3 曲式、拍子、速度之關係表………...………….23 表 3-4 速度與動機之間的關係表………26 表 4-1 呈示部速度與動機之變化……….…………..31 表 4-2 動機 a 之弓法、樂句、力度的比較……….………42

(10)

一 、 緒 論 不 同 於 其 他 音 樂 家,布 洛 赫 在 音 樂 的 處 理 上,擁 有 鮮 明 的 個 人 特 質 及 技 巧, 並 且 運 用 了 許 多 的 特 殊 節 奏 與 猶 太 風 格 , 使 得 音 樂 充 滿 變 化 及 張 力 , 讓 人 能 對 布 洛 赫 的 音 樂 , 留 下 深 刻 的 印 象 。 這 首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是 布 洛 赫 在 1920 年 的 作 品;此 首 樂 曲 特 別 於 其 他 曲 子 , 在 於 音 樂 節 奏 上 , 具 有 強 烈 的 特 殊 效 果 及 氣 勢 , 並 藉 由 不 斷 地 更 換 拍 號 和 節 奏 , 使 得 樂 曲 的 進 行 , 讓 人 更 有 一 氣 呵 成 之 感 ; 也 因 為 如 此 , 此 首 奏 鳴 曲 , 在 一 些 拍 號 轉 變 、 以 及 節 奏 變 化 上 , 常 常 讓 演 奏 者 感 覺 到 困 惑 ; 當 中 , 除 了 拍 號 轉 變 、 節 奏 不 斷 變 化 外 , 速 度 的 轉 變 , 也 是 此 首 曲 子 的 困 難 之 處 。 本 文 在 此 文 章 的 研 究 方 式 , 除 了 對 作 曲 家 的 背 景 、 作 品 了 解 外 , 會 從 動 機 的 分 析 、 與 速 度 的 變 化 著 手 ; 先 了 解 布 洛 赫 , 在 音 樂 處 理 上 的 風 格 外 , 再 進 一 步 地 探 討 其 寫 作 手 法 , 並 分 析 樂 曲 的 整 體 架 構 , 從 樂 曲 當 中 的 動 機 音 型 , 研 究 之 間 的 關 係 及 變 化 ; 再 透 過 速 度 轉 變 的 分 析 , 探 討 動 機 與 速 度 之 間 的 關 係 。 此 外 , 透 過 上 述 的 分 析 與 整 理 , 再 做 不 同 的 詮 釋 與 探 討 , 並 藉 由 有 聲 資 料 的 取 得 , 了 解 不 同 演 奏 家 在 演 奏 同 樣 的 樂 曲 時 , 會 有 何 種 不 同 的 詮 釋 方 式 。 筆 者 希 望 本 文 的 探 討 與 分 析 , 除 了 對 布 洛 赫 的 音 樂 風 格 , 能 有 更 多 元 的 認 識 外 , 在 演 奏 時 , 更 能 詮 釋 出 他 特 有 的 猶 太 風 格 , 並 藉 此 一 研 究 , 希 望 能 做 出 最 貼 切 於 作 品 本 身 的 音 樂 內 涵 , 進 一 步 能 夠 思 考 、 給 予 音 樂 的 詮 釋 發 展 , 有 更 多 的 想 像 空 間 及 演 奏 。

(11)

二 、 布 洛 赫 音 樂 風 格 與 作 曲 手 法

2 .1 作 曲 家 背 景

布 洛 赫 (Ernest Bloch, 1880-1959), 出 生 於 瑞 士 的 日 內 瓦 , 最 後 卒 於 美 國 俄 勒 岡 的 瑪 瑙 海 岸 。 他 在 早 期 的 日 內 瓦 期 間 , 跟 隨 Albert Goss 與 Louis

Et i en ne-R e ye r1學 習 小 提 琴 , 並 且 與 Jaques-Dalcroze2學 習 作 曲 , 之 後 , 他

便 聽 從 Martin Marsick3的 建 議 , 前 往 布 魯 塞 爾 學 習 音 樂 。 在 1896-1899 這

段 期 間 , 他 跟 隨 Eugène Ysa ÿe4學 習 小 提 琴 , 並 與 Rasse 學 習 作 曲 、 Franz

S ch ö rg 學 習 室 內 樂 。 1 8 9 9-1 903 年 期 間 , 他 又 前 往 法 蘭 克 福 與 慕 尼 黑 , 跟 隨 Knorr 與 Thuille5學 習 音 樂 。 1903-4 年 前 往 巴 黎 , 學 習 、 研 究 法 國 的 印 象 樂 派。之 後,1904-15 期 間,他 便 回 到 了 日 內 瓦,迎 娶 Margarethe Augusta S ch n ei d er, 並 繼 承 父 親 的 衣 缽 , 並 在 這 個 時 期 , 他 開 始 創 作 一 些 較 現 代 的 小 品,並 在 樂 團 中 指 揮,同 時 也 在 大 學 中,演 講 一 些 關 於 音 樂 美 學 的 知 識 。 1 91 4 年 發 生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戰 , 當 時 的 歐 洲 社 會 動 盪 不 安 , 相 較 之 下 , 此 時 美 國 經 濟 較 為 穩 定 , 所 以 布 洛 赫 決 定 開 始 舉 家 遷 移 到 美 國 。 1 91 6 年 , 他 前 往 美 國 , 展 開 他 人 生 另 一 個 階 段 的 旅 程 。 在 美 國 這 個 大 環 境 中 , 他 開 始 漸 漸 接 觸 各 方 的 音 樂 訊 息 及 資 訊 , 不 論 在 他 音 樂 上 的 創 作 , 或 是 開 始 投 身 於 教 學 的 路 程 中 , 漸 漸 嶄 露 頭 角 。 到 達 美 國 的 第 一 年 , 他 成 功 首 演 了 第 一 號 絃 樂 四 重 奏 , 並 在 波 士 頓 、 紐 約 、 費 城 等 地 巡 迴 演 出 。 並 在 1 91 7 年 三 月 , 指 揮 波 士 頓 交 響 樂 團 , 演 出 猶 太 作 品 《 Tro i s p o ém es j u i fs 》6 以 及 《 Schelomo》7, 而 這 些 猶 太 作 品 , 受 到 了 廣 大 的 迴 響 , 也 得 到 了 音 樂 界 的 讚 賞 與 資 金 的 贊 助 , 更 加 深 了 布 洛 赫 在 美 國 的 音 樂 地 位 , 以 及 對 於 猶 1 L o u i s E t i e n n e - R e ye r 1 8 2 3 - 1 9 0 9 , 法 國 作 曲 家 及 樂 評 家 , 他 的 本 名 為 L o u i s É t i e n n e E r n e s t R e y , 之 後 改 名 為 E r n e s t R e y e r 。 2 J a q u e s - D a l c r o z e 1 8 6 5 - 1 9 5 0, 瑞 士 人 , 為 音 樂 家 、 教 育 家 、 作 曲 家 、 指 揮 家 、 舞 蹈 家 、 及 詩 人 。 3 M a r t i n M a r s i c k 1 8 4 7 - 1 9 2 4 , 法 國 人 , 小 提 琴 家 。 4 E u g è n e Y s a ÿ e 1 8 5 8 - 1 9 3 1 , 比 利 時 人 , 小 提 琴 家 。 5 T h u i l l e , L u d wi g T h u i l l e , 1 8 6 1 - 1 9 0 7 , 生 於 義 大 利 , 卒 於 慕 尼 黑 。 6《 Tr o i s p o é me s j u i fs 》, 1 9 1 3 年 所 創 作 , 寫 給 大 交 響 樂 團 。 7《 S c h e l o mo 》, 1 9 1 6 年 所 創 作 , 寫 給 大 提 琴 獨 奏 與 大 交 響 樂 團 的 希 伯 來 狂 想 曲 。

(12)

太 音 樂 的 貢 獻。1917 年 開 始,他 在 紐 約 的 大 衛 曼 尼 斯 (Mannes)音 樂 學 院8 教 授 音 樂 理 論 及 作 曲 , 同 時 期 , 也 指 揮 費 城 管 絃 樂 團 , 布 洛 赫 可 說 是 當 時 最 具 代 表 性 之 猶 太 音 樂 作 曲 家 。 布 洛 赫 開 始 延 伸 觸 角 , 帶 領 一 些 業 餘 歌 手 , 在 曼 哈 頓 職 業 學 校 中 , 教 導 他 們 唱 文 藝 復 興 時 期 的 合 唱 音 樂,並 且,他 也 教 導 孩 童 一 些 基 礎 的 音 樂 理 論, 開 始 慢 慢 走 向 教 學 的 領 域 中 。 在 1920 年 時 , 開 始 擔 任 克 利 夫 蘭 學 院 的 院 長 , 然 而 , 在 擔 任 院 長 的 這 段 期 間 裡 , 因 為 他 的 教 學 方 向 , 與 理 事 成 員 的 理 念 方 向 不 同 , 他 便 提 出 辭 呈 , 並 於 1925 年 , 前 往 舊 金 山 。 1925-30 年 期 間,他 擔 任 了 舊 金 山 音 樂 學 院 的 院 長,1926 年,因 為 創 作《 Four Episodes》 9

, 獲 得 由 紐 約 室 內 樂 音 樂 協 會 所 舉 辦 的 Carol yn Beebe Prize 首 獎 , 同 時 ,

作 品 《 America》1 0, 也 獲 得 了 由 美 國 音 樂 協 會 的 肯 定 , 獲 得 第 一 獎 。

1 93 0 年 , 他 再 度 回 到 了 故 鄉 - 瑞 士 , 創 作 一 些 作 品 , 如 《 Vo i ce i n t h e

Wi l d em es s 》、《 Piano Sonata》、《 Evocations for orchestra》、《 Vi olin Concerto》、

《 Sacred Servi ce》 ….等 。 1934-37 年 , 他 在 歐 洲 各 地 演 出 、 指 揮 自 己 的 作

品 , 並 成 立 了”Ernest Bloch Society”1 1。 而 他 在 1909 年 所 創 作 的 歌 劇 馬 克

白 《 Macbeth》, 在 當 時 被 譯 為 義 大 利 文 , 並 在 義 大 利 的 拿 波 里 舉 行 公 演 , 可 惜 只 有 演 出 三 場 , 因 為 當 時 的 政 治 家 墨 索 里 尼 , 與 希 特 勒 同 盟 , 納 粹 主 義 興 起,此 時 因 為 歐 洲 的 反 猶 太 民 族 聲 浪 漸 起,加 上 本 身 為 美 國 公 民,1940 年 時 , 他 毅 然 決 然 回 到 美 國 , 到 柏 克 萊 加 州 大 學 任 教 , 直 到 1952 年 ,他 退 休 為 止 。 在 晚 年 的 這 段 期 間 裡 , 他 隱 居 到 俄 勒 岡 的 瑪 瑙 海 岸 , 並 獲 得 了 許 多 榮 譽 的 殊 榮,例 如 在 1947 年 時,第 二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的 作 品,獲 得 American Academ y o f A rt s an d S ci e n ces 頒 授 第 一 獎 的 榮 譽 , 以 及 1 9 5 7 年 , 美 國 音 樂 協 會 頒 予 作 曲 家 及 指 揮 家 的 卓 越 成 就 獎。1958 年 時,他 罹 患 癌 症,隔 年,不 敵 病 魔 , 卒 於 美 國 的 俄 勒 岡 瑪 瑙 海 岸 。 8 D a v i d M a n n e s C o l l e g e o f M u s i c 為 1 9 1 6 年 創 立 , 創 立 者 為 小 提 琴 家 D a v i d M a n n e s 與 鋼 琴 家 C l a r a D a mr o s c h 。 9《 F o u r E p i s o d e s 》, 1 9 2 6 年 所 創 作 , 寫 給 室 內 樂 交 響 樂 團 。 1 0《 Ame r i c a : An E p i c R h a p s o d y》, 1 9 2 6 年 在 舊 金 山 創 作 。 1 1 E r n e s t B l o c h S o c i e t y,建 立 在 英 國,名 譽 董 事 為 A l b e r t E i n s t e i n,A l e x C o h e n 為 秘 書 。

(13)

階 段 年 代 年 齡 所 在 地 備 註 第 一 階 段 1 8 8 0 -9 6 0 -16 Genev a 1 8 9 6 -9 9 1 6 -19 Brus s el s 1 8 9 9 -1 9 0 1 1 9 -21 Frank fu rt 1 9 0 1 -3 2 1 -23 M u n i ch 1 9 0 3 -4 2 3 -24 P ari s 1 9 0 4 -1 5 2 4 -35 Genev a a. 結 婚 b .1 9 1 4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戰 第 二 階 段 1 9 1 6 3 6 Uni t ed St at es 1 9 1 7 -2 0 3 7 -40 New Yo rk 定 居 1 9 2 0 -2 4 4 0 -44 C l ev el and 克 里 夫 蘭 學 院 院 長 1 9 2 5 -3 0 4 5 -50 S an Franci s co 舊 金 山 音 樂 學 院 院 長 第 三 階 段 1 9 3 0 -3 4 5 0 -54 R o vered o , Ti ci n o 故 居 - 瑞 士 提 奇 諾 河 1 9 3 4 -3 8 5 4 -58 Haut e S av o i e 法 國 第 四 階 段 1 9 3 9 -5 9 5 9 -79 Uni t ed St at es a. 回 歸 美 國 b . 任 教 於 柏 克 萊 大 學 c. 俄 勒 岡 表 2-1 布 洛 赫 年 代 對 照 表

(14)

2 .2 布 洛 赫 的 音 樂 風 格 布 洛 赫 一 生 的 作 曲 風 格 , 與 他 的 人 生 旅 途 一 樣 , 不 斷 地 在 改 變 、 自 我 創 新 。 從 開 始 的 出 生 地 瑞 士 , 到 旅 居 於 美 國 這 漫 長 的 人 生 , 不 僅 為 了 增 加 在 音 樂 的 豐 富 性 , 不 斷 地 吸 收 新 的 資 訊 、 訊 息 以 外 , 他 也 試 圖 嘗 試 著 不 同 的 創 作 路 線 。從 1910 年 ,開 始 嘗 試 創 作 歌 劇《 Macbeth》, 到 最 後 趨 向 他 獨 樹 一 格 的 猶 太 音 樂 , 不 論 創 作 作 品 何 如 , 最 主 要 都 是 希 望 音 樂 本 身 , 能 更 趨 於 完 善 。 所 以 布 洛 赫 常 常 會 使 用 一 些 鄉 間 、 民 俗 題 材 , 融 入 到 音 樂 中 , 並 希 望 這 些 音 樂,一 方 面 能 感 動 人 心,另 一 方 面 也 能 超 越 音 樂 本 身 的 意 義, 從 中 喚 醒 人 類 忽 視 掉 的 某 些 事 物 。 布 洛 赫 從 早 期 的 音 樂 , 到 他 晚 期 的 作 品 , 其 音 樂 風 格 有 不 同 的 轉 變 , 不 同 的 時 期,也 都 有 新 的 創 作 手 法 與 不 同 的 音 樂 想 法。我 們 依 據 他 的 作 品 風 格, 把 他 劃 分 為 四 個 最 主 要 的 階 段 , 分 別 為( 一 )戲 劇 風 格 、( 二 )新 古 典 主 義 風 格 、( 三 ) 猶 太 風 格 、〈 四 〉 抽 象 風 格 。 ( 一 ) 戲 劇 風 格 〈 dramatic style〉: 布 洛 赫 在 早 期 1910 年 時 , 受 到 Roger Sessions 的 建 議 , 於 是 開 始 專 注 於 戲 劇 性 風 格 的 寫 作,當 時,他 創 作 了 他 唯 一 的 歌 劇 - Macbet h 。 此 首 歌 劇 , 他 加 入 、 綜 合 了 許 多 作 曲 家 的 音 樂 元 素 , 如 華 格 納 (R i ch ard Wa gn e r 1 8 13-18 3 3 ) 、 德 布 西 (C l au d e A ch i l l e Deb u s s y 1 8 6 2-1 9 1 8 )、以 及 穆 索 斯 基 (M od es t P et r ov i ch M u s s o rgs k y 1 8 3 9 -18 8 1 ) 的 音 樂 戲 劇 張 力 , 並 且 我 們 可 以 看 到 , 在 這 首 歌 劇 作 品 中 , 他 的 戲 劇 張 力 風 格,常 常 運 用 了 變 化 節 拍、速 度、和 調 性 來 增 加 音 樂 色 彩 , 並 且 再 加 上 經 常 使 用 完 全 四 度、及 增 二 度 的 音 程 效 果,來 擴 張 旋 律, 使 音 樂 更 富 有 張 力 。 然 而 不 同 的 是 , 他 也 在 歌 劇 中 , 運 用 了 教 會 調 式 , 並 且 較 少 去 使 用 樂 器 演 奏 ; 旋 律 上 , 也 常 常 使 用 重 複 音 型 、 固 定 音 型 、 運 用 踏 板…. 等 技 巧。只 是,這 種 使 用 許 多 音 樂 元 素,加 在 其 中 的 戲 劇 張 力 風 格 , 對 當 時 布 洛 赫 來 說 , 其 寫 作 技 巧 都 尚 未 純 熟 , 並 表 達 不 出 他 想 要 表 達 的 音 樂 內 涵 ; 加 上 此 首 作 品 , 不 像 一 般 正 統 的 歌 劇 作 品 , 所 以 算

(15)

是 他 一 件 未 成 功 的 作 品 。

雖 然 第 一 首 歌 劇 作 品 並 未 如 預 期 順 利 , 但 受 到 這 種 戲 劇 風 格 的 影 響 , 讓 他 開 始 喜 愛 用 一 些 誇 張 、 與 特 別 之 元 素 在 他 的 作 品 中 , 例 如 狂 暴 地 快 板 (Allegro frenetico) 、 甚 多 、 很 多 的 音 之 強 度 (molto i n t en s o )、 悲 哀 地 、 傷 心 地 (l am en t o s o 、 a gi t at o d o l o ro s o ) 。 然 而 在 這 段 時 間 裡 , 除 了 致 力 於 色 彩 豐 富 、 多 變 之 戲 劇 風 格 的 音 樂 作 品 外 , 他 也 開 始 漸 漸 嘗 試 寫 了 幾 首 小 調 的 作 品 , 例 如 第 一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 ( 二 ) 新 古 典 主 義 風 格 〈 neo-classical〉: 從 這 之 後 , 布 洛 赫 的 寫 作 風 格 , 漸 漸 地 改 變 , 從 他 早 期 較 為 主 觀 的 戲 劇 性 風 格 , 慢 慢 地 轉 變 為 考 慮 較 多 曲 式 、 具 有 音 樂 結 構 、 規 則 之 風 格 , 這 就 是 他 第 二 個 主 要 階 段 的 風 格—新 古 典 主 義 風 格 。 1 9 5 5 年 時 , 布 洛 赫 曾 說 「 我 之 前 在 19 1 2 -19 1 6 年 … ..的 作 品 , 或 許 參 雜 較 多 主 觀 的 因 素 , 現 在 , 或 許 我 會 多 些 客 觀 的 角 度 、 多 些 目 的 來 創 作…..。 」1 2。 如 同 布 洛 赫 所 言 , 他 開 始 從 早 期 的 戲 劇 風 格 , 漸 漸 轉 變 到 一 個 截 然 不 同 的 風 格 裡 。 從 1916 年 之 後 的 三 十 年 內 , 他 開 始 企 圖 打 破 他 過 去 寫 作 的 戲 劇 手 法,相 較 於 之 前 喜 愛 的 戲 劇 張 力 來 說,他 在 整 個 樂 曲 結 構 的 考 量 上, 變 的 更 為 周 詳 、 重 要 。 在 此 第 二 階 段 新 古 典 風 格 的 這 段 期 間 內 , 他 開 始 創 作 第 二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 我 們 可 以 比 較 出 , 與 之 前 的 第 一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 其 風 格 、 架 構 大 相 逕 庭 , 不 僅 如 此 , 他 在 音 樂 上 , 開 始 很 普 遍 地 運 用 了 新 古 典 、 新 巴 洛 克 的 風 格 和 織 度 。 然 而 , 這 種 改 變 , 不 僅 讓 布 洛 赫 的 音 樂 變 得 更 加 完 善 , 也 讓 他 的 音 樂 變 得 更 具 有 人 性 化 、 更 富 有 色 彩 ; 不 再 像 之 前 的 創 作 手 法 , 只 經 常 單 純 地 使 用 主 題 的 一 致 性 , 並 且 把 一 個 調 性 的 使 用 , 當 作 音 樂 發 展 、 發 揮 的 最 主 要 技 巧 、 目 的 。

1 2 出 自 Olin Downes,”A GreatComposerat75,New York Times,Su nd a y, J ul y 2 4 , 1 9 5 5 ,

(16)

( 三 ) 猶 太 風 格 〈 Jewish Cycle〉: 布 洛 赫 不 同 於 其 他 的 音 樂 家,是 因 為 他 能 在 音 樂 中,加 上 了 富 有 民 族 性 、 獨 樹 一 格 的 神 秘 色 彩 ; 不 僅 如 此 , 在 他 的 作 品 中 , 也 可 發 現 具 有 東 方 色 彩 ( oriental )1 3及 希 伯 來 文 化 的 一 些 音 樂 特 質 、 特 色 。 此 種 音 樂 風 格 , 我 們 把 他 劃 分 為 第 三 種 音 樂 風 格─猶 太 風 格 。 布 洛 赫 在 他 的 創 作 裡 , 他 喜 愛 運 用 許 多 聖 經 、 聖 詩 、 敘 事 詩…..等 材 料 , 並 且 把 他 們 加 以 改 編 、 創 作 ; 在 聖 經 中 的 語 調 、 詞 彙 , 也 經 常 運 用 在 他 歌 劇 作 品 中 。 例 如 女 高 音 、 男 中 音 、 五 部 獨 唱…..等 聲 部 中 。 這 些 作 品 當 中 , 我 們 可 以 從 他 在 1912-1916 年 , 所 創 作 的 歌 劇 作 品 中 , 及 作 品 《 Schelomo》 中 看 出 端 倪 。 另 外 , 在 同 一 時 期 作 品 中 , 例 如 給

小 提 琴 與 鋼 琴 的《 Baal shem》,與 給 大 提 琴 與 鋼 琴 的 作 品《 From Jewish

Li fe》 裡 , 也 都 可 以 發 現 他 的 猶 太 音 樂 風 格 。 布 洛 赫 喜 愛 運 用 聖 經 的 音 樂 手 法 , 加 上 使 用 一 些 五 聲 音 階 的 創 作 手 法 , 使 得 他 的 音 樂 , 深 深 具 有 這 種 神 秘 的 東 方 色 彩 、 以 及 有 著 希 伯 來 文 化 的 特 質 。 這 種 特 質 , 也 形 成 了 他 不 同 於 其 他 音 樂 家 、 擁 有 著 獨 一 無 二 的 猶 太 音 樂 風 格 。 在 這 種 猶 太 風 格 裡 , 他 常 常 會 使 用 一 種 特 有 的 節 奏 , 然 而 這 種 節 奏 , 與 希 伯 來 的 語 言 十 分 相 似 ; 它 通 常 會 在 一 個 小 節 的 最 後 一 拍 、 或 倒 數 第 二 拍 的 拍 子 上 , 使 用 重 音 , 這 種 特 有 之 節 奏 , 我 們 稱 之 為─蘇 格 蘭 斷 奏 之 節 奏 (Scotch-shap rh ythm)1 4。 由 於 這 種 特 殊 的 節 奏 , 經 常 出 現 在 他 的 作 品 中 , 之 後 的 人 , 便 稱 之 它 為 布 洛 赫 節 奏 (Bloch rh ythm)。 布 洛 赫 的 作 品 特 點 , 即 是 將 這 些 材 料 , 例 如 猶 太 教 在 舉 行 儀 式 集 會 中 , 所 使 用 的 羊 號 角 、 再 加 入 了 節 奏 自 由 的 希 伯 來 讚 美 詩 , 把 他 們 綜 合 起 來 ; 並 且 再 給 他 們 賦 予 全 新 的 意 義 及 內 容 , 然 後 把 其 音 樂 加 以 變 化 、 循 環 。 1 3 o r i e n t a l : 東 方 色 彩 , 指 的 為 中 東 地 區 的 音 樂 , 即 為 現 在 印 度 和 阿 拉 伯 一 帶 。 1 4 S c o t c h s h a p : Q u a n t z 曾 說 , 此 節 奏 由 1 7 2 2 年 義 大 利 開 始 , 但 它 的 型 式 卻 像 蘇 格 蘭 音 樂 。

(17)

這 種 猶 太 音 樂 , 與 之 前 所 論 述 到 的 三 種 音 樂 風 格 中 , 是 比 較 傾 向 於 新 古 典 的 音 樂 風 格 。 然 而 這 種 猶 太 風 格 , 經 常 會 使 用 改 變 音 程 的 音 樂 技 巧 , 我 們 可 以 從 他 兩 首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 第 一 號 鋼 琴 四 重 奏 、 和 第 一 號 大 協 奏 曲 中 看 出 這 種 猶 太 風 格 , 並 且 發 現 蘇 格 蘭 斷 奏 之 節 奏 。 ( 四 ) 抽 象 風 格 〈 Abstract style〉: 除 了 以 上 敘 述 的 三 種 音 樂 風 格,布 洛 赫 試 圖 運 用 新 的 題 材,給 予 音 樂 特 別 的 意 義 與 特 質 。 所 以 他 除 了 廣 泛 地 運 用 許 多 各 國 音 樂 的 題 材 之 外 , 他 也 試 圖 模 仿 一 些 聲 音 、 效 果 , 並 使 用 語 錄 、 祈 禱 文….等 , 賦 予 音 樂 新 的 詮 釋 方 法 。 A: 運 用 各 國 的 音 樂 題 材 ─ 布 洛 赫 移 居 到 舊 金 山 時 , 由 於 在 美 國 這 個 民 族 大 鎔 爐 裡 , 他 漸 漸 開 拓 他 的 眼 界 , 所 以 他 的 音 樂 風 格 , 也 開 始 嘗 試 寬 廣 、 多 變 的 路 線 , 例 如 他 的 交 響 曲 作 品 《 美 國 (Am eria: an Epic Rhapsody)》, 有 完 整 的 三 個 樂 章 , 但 特 別 的 是 , 布 洛 赫 所 採 用 的 題 材 , 內 容 廣 泛 地 包 括 了 a. 美 國 國 歌 中 的 辭 彙 、 b. 英 國 的 水 手 歌 、 c. 美 國 的 戰 役 歌 曲 、 d. 黑 人 聖 歌 ……等 。 除 此 之 外 , 他 還 想 要 創 作 、 表 現 出 二 十 世 紀 工 業 化 那 種 工 廠 噪 音 、 汽 車 噪 音 的….等 等 的 特 殊 音 樂 特 質 。 B: 使 用 語 錄 、 祈 禱 文 等 ─ 布 洛 赫 想 表 現 出 對 於 傳 統 上 樂 曲 結 構 的 創 作 手 法 , 他 的 音 樂 風 格 更 進 一 步 的 有 著 更 崇 高 、 更 理 想 化 、 超 越 本 身 音 樂 價 值 的 意 義 。 例 如 一 首 已 快 被 人 遺 忘 的 聖 歌 , 他 也 會 想 試 圖 去 喚 起 聽 眾 的 記 憶 。 例 如 在 他 寫 給 室 內 樂 管 絃 樂 團 的 四 首 插 曲 中1 5, 他 便 試 圖 去 喚 回 美 國 人 的 生 活 記 憶 。 在 作 品 中 , 裡 面 充 滿 了 常 見 的 語 錄 、 與 阿 爾 卑 斯 人 的 箴 言 , 希 望 喚 起 民 眾 對 本 土 的 熱 愛 之 心 。 布 洛 赫 的 音 樂 , 讓 許 多 的 音 樂 學 者 引 起 了 迴 響 、 探 討 , 包 括 了 Sessions、 1 5 《 F o u r E p i s o d e r s fo r c h a mb e r o r c h e s t r a 》 為 布 洛 赫 在 1 9 2 6 年 , 在 舊 金 山 時 所 創 作 的 曲 子 。

(18)

Dou gl as 、 M o o re、 R o g ers 、 C han l e r、 Frederick Jacobi……., 然 而 他 認 為 每 個 人 創 作 音 樂 時 , 都 要 不 斷 地 自 我 發 展 , 創 造 自 已 的 音 樂 風 格 及 個 性 , 並 且 鑄 造 、 發 展 自 己 的 音 樂 獨 特 性 。 以 上 敘 述 的 四 種 布 洛 赫 音 樂 風 格 , 其 中 , 最 具 獨 特 性 的 , 就 是 這 種 熱 情 、 奔 放 的〝 猶 太 風 格 〞。雖 然 回 朔 看 這 些 音 樂,都 免 不 了 受 到 樂 曲 形 式 的 一 些 控 制 、 牽 絆 , 然 而 , 不 同 於 晚 期 一 些 弦 樂 四 重 奏 及 弦 樂 獨 奏 組 曲 等 作 品 , 第 四 種 的 這 種 抽 象 的 音 樂 風 格 , 這 些 靈 感 來 自 於 聖 經 中 的 作 品 , 更 讓 人 覺 得 非 常 多 樣 性 、 多 變 化 性 , 讓 觀 眾 能 沉 浸 在 音 樂 的 感 性 中 , 而 非 像 如 樂 曲 形 式 般 的 理 性 思 考。雖 然 他 一 些 較 有 民 族 性 的 作 品,含 有 強 烈 的 自 我 意 識, 但 他 最 令 人 讚 賞 之 處 , 則 是 他 那 種 堅 決 、 堅 定 的 宗 教 信 仰 的 力 量 , 讓 所 有 的 人 都 感 受 到 , 他 那 股 最 忠 於 宗 教 熱 忱 的 信 念 。

(19)

2 .3 弦 樂 重 要 之 作 品 在 布 洛 赫 的 音 樂 作 品 中 , 融 合 了 許 多 音 樂 的 元 素 , 不 僅 侷 限 於 一 些 基 本 的 音 樂 形 式 、 結 構 外 , 他 還 再 加 入 一 些 猶 太 風 格 的 音 樂 , 帶 有 東 方 色 彩 的 五 聲 音 階 , 使 他 的 音 樂 內 容 , 更 加 豐 富 , 也 不 同 於 當 時 的 音 樂 家 。 其 中 , 在 他 的 作 品 當 中 , 弦 樂 的 作 品 , 佔 了 舉 足 輕 重 的 份 量 。 筆 者 從 他 的 弦 樂 作 品 當 中 , 目 前 還 較 常 被 拿 來 演 奏 的 曲 目 , 大 致 說 明 他 們 的 創 作 時 期 及 風 格 。 其 整 理 的 作 品 年 代 如 下 : 年 代 作 品 1 9 1 6 年 第 一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1 9 2 0 年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1 9 2 3 年 巴 爾 申 組 曲 1 9 2 4 年 第 二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1 9 2 5 年 第 一 號 大 協 奏 曲 1 9 3 8 年 小 提 琴 協 奏 曲 1 9 4 5 年 第 二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1 9 5 2 年 第 二 號 大 協 奏 曲 、 第 三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1 9 5 3 年 第 四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1 9 5 6 年 第 五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表 2-2 布 洛 赫 作 品 對 照 表 布 洛 赫 共 做 了 五 首 弦 樂 四 重 奏 的 作 品 , 我 們 可 以 從 圖 表 中 , 看 出 他 對 弦 樂 四 重 奏 的 偏 愛 , 1947 年 時 , 他 的 第 二 號 弦 樂 四 重 奏 的 作 品 , 就 獲 得 了 金 牌 獎1 6的 榮 譽 。 1923 年 , 布 洛 赫 所 創 作 的《 Ba al S hem - 巴 爾 申 組 曲 》, 副 題 為《 三 幅 哈 德 西 派 教 徒 的 生 活 情 景 》, 而 其 中 的 第 二 首 〈 Nigun-即 興 曲 〉, 樂 曲 極 具 東 方 情 1 6由 Ame r i c a n Ac a d e my o f Ar t s a n d S c i e n c e s 所 頒 發 的 F i r s t G o l d M e d a l i n M u s i c 。

(20)

調 , 表 現 即 興 式 的 風 格 , 也 是 現 今 小 提 琴 家 , 在 演 奏 會 中 , 常 常 被 演 出 的 樂 曲 , 以 下 為 〈 Nigun〉 的 樂 段 : ex . 2-1 Ni gu n (m m 5-7 ) 此 首 樂 曲 , 充 滿 了 猶 太 民 族 音 樂 的 風 格 , 而 此 首 標 題 《 三 幅 哈 西 德 派 ( Has s i d i c)教 徒 的 生 活 情 景 》, 就 是 敘 述 猶 太 教 的 故 事 。 Ba al S h em To v 是 一 位 偉 大 的 以 色 列 猶 太 人 , 而 〝 B aal S h em To v 〞 原 本 的 意 思,是 為〝 不 可 思 議 的 能 者 〞,而 這 個 故 事 的,是 來 自 於 梅 爾 ・ 李 文 ( Me yer

Lev i n )所 編 寫 的 「 哈 西 德 故 事 集 」 ( C l as s i c Has s i d i c Tal es )。

哈 西 德 派 教 徒 , 為 哈 西 德 派 ( Hassidism ), 他 是 十 八 世 紀 時 , 東 歐 猶 太 人 興 起 的 宗 教 運 動 , 成 為 猶 太 教 的 一 個 支 派 ,而 創 教 人 叫 做 Baal S hem To v。 但 其 教 義 , 被 當 時 的 正 統 份 子 , 視 為 是 一 種 邪 教 , 而 他 們 當 時 的 處 境 , 就 如 當 時 的 東 歐 , 與 一 世 紀 時 , 古 代 的 巴 勒 斯 坦 差 不 多 , 同 樣 是 處 於 政 治 的 迫 害 、 社 會 的 動 盪 , 信 徒 都 在 期 待 上 帝 的 啟 示 , 苦 行 的 贖 罪 。 而 他 們 信 仰 的 , 便 是〝 無 知 , 可 以 戰 勝 知 識 〞。 雖 然《 猶 太 教 法 典 》( Tal m ud )中 指 出 , 無 知 者 不 可 虔 誠 , 但 哈 西 德 教 派 卻 相 反 , 他 認 為 , 不 需 要 猶 太 傳 統 去 肯 定 猶 太 精 神 , 而 是 人 神 之 間 , 是 可 以 直 接 溝 通 的 , 而 信 徒 則 是 以 狂 熱 的 內 在 信 仰 , 獲 得 力 量 。 而 Baal Shem Tov 並 沒 有 任 何 著 作 , 只 有 信 徒 紀 錄 其 言 行,他 死 於 1760 年,從 此 之 後,信 徒 漸 少,但 影 響 力 還 在,多 半 在 學 術 界 。 此 首 曲 子 , 便 是 在 描 述 哈 西 德 派 教 徒 的 一 些 生 活 情 景 。 此 樂 曲 的 作 曲 手 法,運 用 了 許 多 猶 太 風 格,我 們 可 以 看 出,他 運 用 了 聖 經 、 聖 詩 、 敘 事 詩…..等 材 料 , 並 使 用 了 許 多 五 聲 音 階 的 手 法 、技 巧 ,使 得 此 首 Ba al S h em 充 滿 了 濃 濃 的 猶 太 風 格 , 這 也 是 布 洛 赫 在 猶 太 音 樂 中 ,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一 首 樂 曲 。 除 了 猶 太 音 樂 的 風 格 外,在 1938 年 時,布 洛 赫 創 作 了 在 他 小 提 琴 的 作 品 中, 唯 一 的 小 提 琴 協 奏 曲 。

(21)

以 下 為 小 提 琴 協 奏 曲 的 樂 曲 片 段 : Ex . 2 -2 Ern es t Bl o ch:《 Vi o l i n C o n cert o 》 (m m 7 -1 0 ) 我 們 可 以 看 出 , 一 開 始 主 奏 小 提 琴 , 便 以 似 Cadenza 的 方 式 進 入 樂 曲 , 並 且 運 用 相 同 的 主 題 動 機 , 不 斷 地 做 主 題 的 延 伸 , 並 且 在 A 音 和 E 音 之 間 , 做 五 度 音 程 的 循 環 , 強 調 著 五 聲 音 階 的 形 式 , 使 得 樂 曲 的 織 度 , 也 慢 慢 地 浮 現 。 由 於 此 首 協 奏 曲 , 是 他 較 接 近 晚 期 的 作 品 , 所 以 可 以 發 現 , 他 不 僅 善 用 他 拿 手 的 猶 太 音 樂 風 格,另 一 方 面,在 樂 曲 的 結 構 安 排 上,以 及 織 度 、 架 構 的 考 量 中 , 也 較 於 成 熟 。 不 僅 運 用 了 一 些 戲 劇 的 張 力 在 樂 曲 當 中 , 我 們 也 可 在 其 中 , 發 現 他 獨 特 的 布 洛 赫 節 奏 , 以 及 他 運 用 五 聲 音 階 在 當 中 的 技 巧 , 讓 他 此 首 小 提 琴 協 奏 曲 , 更 趨 於 完 善 。

(22)

三 、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之 寫 作 手 法 3 .1 創 作 背 景 布 洛 赫 在 他 的 一 生 中,旅 遊 過 許 多 的 國 家,雖 然 瑞 士 是 他 的 出 生 地 , 但 他 生 命 中 大 部 分 的 時 間,仍 是 居 住 在 美 國。他 年 輕 時,曾 到 過 布 魯 塞 爾 、 法 蘭 克 福 等 地 學 習 音 樂 , 並 周 遊 列 國 , 涉 獵 許 多 各 國 音 樂 的 要 素 , 並 企 圖 把 他 們 綜 合 起 來 , 例 如 浪 漫 時 期 、 新 古 典 時 期 的 音 樂 , 以 及 他 曾 求 學 過 的 法 國 、 德 國 等 地 的 音 樂 。 從 布 洛 赫 的 一 生 來 看 , 我 們 依 據 他 居 住 的 地 方 , 劃 分 成 了 四 個 階 段 , 分 別

為 (一 )早 期 ─Early Years、(二 )美 國 I─America I、( 三 )歐 洲 ─Return to Roots、

(四 ) 美 國 II─America II, 以 下 為 表 格 敘 述 。 階 段 居 住 地 年 代 第 一 階 段 Early Years 瑞 士 19 8 5 -1 9 16 第 二 階 段 America I 美 國 19 1 6 -1 9 29 第 三 階 段 R et u rn t o R o o t s 歐 洲 19 3 0 -1 9 38 第 四 階 段 America II 美 國 19 3 9 -1 9 59 表 3-1 布 洛 赫 居 住 年 代 對 照 表 從 布 洛 赫 的 居 住 年 代 來 看 , 我 們 更 可 以 清 楚 的 研 究 , 他 一 些 比 較 重 要 的 作 品 , 與 他 居 住 的 所 在 地 、 年 代 之 間 , 有 著 怎 樣 密 切 的 關 聯 。 布 洛 赫 原 本 生 長 在 瑞 士 , 在 他 的 年 幼 時 期 , 及 求 學 階 段 , 都 是 在 歐 洲 度 過 的 , 並 且 在 瑞 士 、 德 國 、 法 國 等 地 , 找 尋 優 秀 的 音 樂 家 學 習 音 樂 , 而 到 成 年 後,也 開 始 自 己 創 作 音 樂、指 揮 樂 團,然 而,在 他 34 歲 時,即 1914 年 , 當 時 爆 發 了 第 一 次 界 大 戰 。 當 時 的 歐 洲 , 幾 乎 整 個 被 捲 入 了 大 戰 中 , 並 且 在 戰 爭 的 摧 殘 之 下 , 歐 洲 的 經 濟 開 始 衰 弱 , 政 治 也 動 盪 不 安 , 於 是 , 布 洛

(23)

赫 決 定 要 移 居 至 美 國 , 因 為 當 時 美 國 的 經 濟 , 較 為 穩 定 , 並 且 因 為 歐 洲 各 國 的 戰 爭,使 得 美 國 此 時 逐 漸 茁 壯 中。在 當 時,美 國 約 有 300 萬 的 猶 太 人 , 在 美 國 主 宰 著 重 要 的 金 融 、 貿 易 、 醫 生 、 律 師 、 教 育 、 文 化 等 行 業 , 當 中 更 是 業 中 精 英 , 也 顯 示 了 猶 太 人 在 美 國 的 地 位 。 布 洛 赫 在 1916-1929 年 這 段 期 間 , 他 陸 續 擔 任 了 克 利 夫 蘭 學 院 的 院 長 、 以 及 舊 金 山 學 院 院 長 , 除 了 教 學 的 領 域 , 他 也 創 做 了 許 多 樂 曲 , 其 中 不 免 包 含 了 許 多 猶 太 音 樂,並 且 參 與 樂 團 的 指 揮 工 作。但 在 1929 年 時,紐 約 股 市 崩 潰 , 世 界 陷 入 經 濟 大 蕭 條 , 布 洛 赫 決 定 再 度 重 返 歐 洲 。在 1930 年 時 ,布 洛 赫 回 到 他 的 祖 國 , 在 他 的 故 居 Rocerdo-Capriasca, 瑞 士 南 部 的 提 奇 諾 河 (Ti ci n o ), 開 始 創 作 《 Av o d at h ha kod es h 》, 這 首 曲 子 的 內 容 , 裡 面 採 用 了 懺

悔 猶 太 祈 禱 文 〈 Reform Jewish pra yer book〉 裡 的 內 容 所 創 作 , 對 他 來 說 , 這 首 曲 子 具 有 紀 念 的 價 值 性。但 當 時 的 政 治,排 斥 猶 太 人 的 希 特 勒 的 政 權, 開 始 逐 漸 擴 大 。 鑒 於 當 時 排 猶 太 的 風 潮 下 , 1939 年 , 布 洛 赫 又 決 定 回 到 美 國 , 並 且 移 居 到 美 國 的 俄 勒 岡 瑪 瑙 海 岸 , 並 在 那 度 過 了 餘 生 。 由 上 述 的 敘 述 來 看 , 布 洛 赫 在 遷 移 的 過 程 中 , 與 政 治 和 經 濟 的 變 動 , 有 極 大 的 關 係,而 布 洛 赫 的 這 首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為 1920 年 之 作 品,是 他 移 居 到 美 國 的 第 一 階 段 之 時 期 。 如 果 我 們 分 成 兩 個 層 面 來 分 析 此 曲 的 話 , 第 一 從 政 治 來 看 , 可 發 現 當 時 為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戰 , 剛 結 束 不 久 ; 從 音 樂 層 面 來 看 , 他 在 第 一 號 奏 鳴 曲 裡 面 , 可 看 出 他 對 猶 太 風 格 音 樂 的 執 著 , 也 可 觀 察 到 他 的 戲 劇 性 風 格 , 讓 此 奏 鳴 曲 具 有 音 樂 的 戲 劇 張 力 , 更 可 從 樂 曲 當 中 , 發 現 他 對 樂 曲 結 構 安 排 的 重 視 , 並 且 使 用 新 古 典 主 義 的 織 度 來 創 作 , 使 得 此 首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 更 趨 於 完 善 、 成 熟 。

(24)

3 .2 樂 曲 分 析

在 布 洛 赫 小 提 琴 的 作 品 當 中 , 最 常 讓 人 演 奏 的 , 便 是 他 的 第 一 號 、 第 二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以 及 Baal Shem,其 中,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共 有 三 個 樂 章 , 而 第 二 號 小 提 琴 則 是 單 樂 章 , 並 且 具 有 標 題 性 , 名 為 《 P oème Mystique》, 意 為 神 秘 、 靜 謐 之 詩 篇 , 最 後 一 首 Baal Shem 則 是 有 三 個 樂 章 , 分 別 為

<No .1 - Vi d u i (C o n t ri t i o n )> 、 < No. 2 -Ni gu n ( Im p ro v i s at i o n)> 、

<No .3 -S i m ch as (R ej o i ci n g)>。 布 洛 赫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 為 他 在 1920 年 的 作 品 ; 在 1924 年 , 又 創 作 了 第 二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 相 較 於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 第 二 號 奏 鳴 曲 唯 一 首 有 標 題 性 的 樂 曲 , 這 是 他 在 音 樂 風 格 上 , 剛 從 早 期 的 戲 劇 風 格 , 轉 變 到 新 古 典 主 義 風 格 上 之 過 度 期 。 在 當 時 , 他 作 品 風 格 之 階 段 , 並 未 完 全 趨 於 成 熟 , 仍 在 自 我 探 討 、 摸 索 著 , 所 以 在 此 作 品 中 , 可 以 很 明 顯 、 清 楚 地 發 現 , 他 的 音 樂 風 格 , 不 僅 參 雜 著 戲 劇 性 風 格 , 喜 愛 用 一 些 誇 張 、 特 別 之 元 素 在 作 品 中 , 使 樂 曲 色 彩 豐 富 外 , 他 在 樂 曲 結 構 的 考 量 上 , 也 變 得 更 為 周 詳 , 並 且 運 用 著 新 古 典 主 義 風 格 之 織 度 , 使 得 此 首 奏 鳴 曲 , 不 僅 有 著 戲 劇 性 的 張 力 , 且 樂 曲 的 架 構 、 結 構 , 也 讓 人 能 更 能 體 會 、 了 解 作 品 的 意 義 與 價 值 。 布 洛 赫 的 第 二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 與 其 他 奏 鳴 曲 不 同 , 他 只 有 一 個 樂 章 , 重 頭 到 尾 演 奏 , 一 氣 呵 成 , 並 附 有 標 題 , 名 為 〝 神 秘 、 靜 謐 〞 之 詩 篇 。 樂 曲 一 開 始 , 小 提 琴 以 靜 謐 的 氣 氛 , 獨 奏 的 進 入 樂 曲 , 並 且 以 E 音 為 中 心 , 開 始 圍 繞 、 擴 展 其 旋 律 , 這 樣 的 作 曲 手 法 , 與 他 的 小 提 琴 協 奏 曲 ,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處 , 而 由 此 我 們 也 可 以 發 現 , 布 洛 赫 喜 愛 使 用 主 題 一 致 性 的 手 法 , 並 且 以 一 個 主 音 為 中 心 , 開 始 向 此 音 往 上 、 往 下 發 展 , 擴 充 此 旋 律 , 爾 後 , 才 再 加 入 其 他 元 素 進 去 。 布 洛 赫 不 僅 在 旋 律 上,喜 愛 運 用 擴 充 的 手 法,在 寫 作 的 風 格 上,對 於 節 奏 、 速 度 方 面,也 非 常 多 變 且 豐 富,例 如 在 他 的 第 二 號 大 協 奏 曲 的 第 四 樂 章 裡, 就 可 發 現 他 對 於 節 奏 的 重 視 , 與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相 似 。 在 第 二 號 大 協 奏 曲 第 四 樂 章 的 一 開 始 , 是 以 四 分 音 符 = 58 的 速 度 進 行 ,

(25)

到 了 M.40,速 度 變 為 = 116-118,到 了 M.104,速 度 變 為 = 58,到 M.132, 速 度 變 為 = 63, 到 M.139, 速 度 變 為 = 112, 由 此 可 看 出 , 布 洛 赫 對 於 節 奏 的 變 化 , 是 相 當 重 視 的 。 而 本 曲 的 第 一 號 奏 鳴 曲 , 在 速 度 的 變 化 上 , 也 是 本 書 要 探 討 的 重 點 , 本 章 第 三 節 中 , 會 有 更 詳 細 的 討 論 。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第 一 樂 章 , 是 一 首 很 標 準 的 奏 鳴 曲 式〈 sonat a fo rm 〉, 共 有 503 個 小 節 , 其 中 分 為 呈 示 部 、 發 展 部 、 再 現 部 三 部 分 , 最 後 再 加 上 一 段 尾 奏 ( coda)。 以 下 是 第 一 樂 章 之 樂 曲 架 構 : 曲 式 結 構 小 節 數 呈 示 部 第 一 主 題 第 二 主 題 M m 1 -5 4 M m 5 5 -84 發 展 部 M m 8 5 -29 1 再 現 部 第 二 主 題 第 一 主 題 M m 2 9 2 -3 2 0 M m 3 2 1 -3 9 2 尾 奏 C o d a M m 3 9 3 -5 0 3 表 3-2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樂 曲 架 構 筆 者 依 據 樂 曲 當 中 , 較 具 相 關 聯 性 的 動 機 音 型 , 與 重 要 之 動 機 音 型 呈 現 出 來 , 並 逐 一 探 討 、 分 析 , 可 幫 助 樂 曲 之 分 析 , 其 中 , 我 們 將 樂 曲 共 分 為 a、 b 、 c、 d 、 e、 f、 g、 h 、 i 九 種 動 機 音 型 。 然 而 , 在 第 一 樂 章 中 的 動 機 音 型 , 不 僅 只 有 上 述 列 出 的 九 種 動 機 音 型 , 只 是 為 了 要 更 清 楚 的 了 解,動 機 音 型 之 間 的 關 聯 性,我 們 將 九 種 動 機 的 音 型, 依 據 其 架 構 , 逐 一 分 析 其 中 之 相 關 聯 性 , 並 在 下 一 章 節 中 , 探 討 動 機 與 速 度 之 相 關 性 及 變 化 之 關 係 。 以 下 為 九 種 a、 b、 c、 d、 e、 f、 g、 h、 i 動 機 音 型 之 分 析 。

(26)

( 1) 動 機 a: 動 機 a 之 音 型 , 為 全 曲 最 重 要 之 音 型 。 全 曲 的 旋 律 架 構 , 皆 是 由 動 機 a 延 展 、 發 展 出 來 的 , 同 時 , 也 是 全 曲 核 心 的 五 聲 音 階 之 主 音 。 動 機 a 的 旋 律 為 Eb、 C 兩 音 , 由 音 程 度 數 看 來 , 為 小 三 度 , 而 樂 曲 剛 開 始 的 這 個 三 度 , 就 是 連 接 整 個 曲 子 的 核 心 音 程 。 之 後 我 們 可 看 到 另 外 的 八 種 動 機 音 型 , 皆 是 由 動 機 a, 運 用 音 程 三 度 延 伸 出 去 , 所 構 成 的 音 型 。 Eb - C ( 2) 動 機 b: 從 此 段 旋 律 來 看,動 機 b 的 音 型,為 動 機 a 的 音 程 擴 張,它 為 Eb、C 兩 音 , 在 上 、 下 各 加 了 一 度 音 , 變 成 F、 B 音 , 音 程 度 數 也 由 原 本 的 三 度 , 變 為 五 度 , 其 音 型 變 化 整 理 如 下 : ( F) Eb - C( B) ( 3) 動 機 c:

(27)

此 段 為 發 展 部 , 速 度 轉 換 至 Allegro agitato 時 , 鋼 琴 左 手 所 彈 出 的 動 機 。 此 旋 律 依 然 以 三 度 為 主 , 分 別 為 F、 D 音 , 並 在 D 音 下 方 , 往 下 擴 張 一 個 C # , 其 音 型 變 化 如 下 : F - D( C # ) ( 4) 動 機 d: 此 段 為 呈 示 部 的 第 二 主 題 , 旋 律 是 由 往 上 、 下 三 度 音 程 所 構 成 的 。 它 以 A 音 為 主 音 , 旋 律 往 上 小 三 度 至 C 音 , 而 後 , 再 往 回 三 度 回 到 A 音 , 並 且 繼 續 往 下 擴 張 小 三 度 到 F# , 並 且 在 分 別 在 C 音 、 F# 音 , 往 上 升 小 二 度 , 分 別 為 D 音 、 E# 。 其 旋 律 進 行 整 理 如 下 : A → C ( D) → A → F# ( E# ) ( 5) 動 機 e: 此 段 為 發 展 部 中 , 發 展 出 的 小 片 段 旋 律 。 它 以 A 音 為 主 音 , 它 的 導 音 G# 不 斷 地 進 行 到 A 音 , 確 認 著 主 調 a 小 調 , 並 且 利 用 音 程 互 換 的 方 式 , 由 原 本 導 音 至 主 音 二 度 的 音 程 , 轉 換 成 七 度 , 使 得 整 個 和 聲 之 音 響 效 果 , 更 加 豐 富 、 多 變 。 此 旋 律 在 之 後 的 樂 曲 片 段 中 , 也 會 不 斷 地 出 現 。

(28)

( 6) 動 機 f: 此 段 為 呈 式 部 第 一 主 題 裡 的 旋 律 , 類 似 Cadenz a 的 這 段 , 為 一 音 階 上 行 之 音 型 。 它 是 以 a 小 調 A 音 為 開 頭 , 並 以 導 音 G# 為 開 頭 音 , 爾 後 , 以 一 連 串 a 小 調 的 音 階 琶 音 , 不 斷 地 向 上 攀 升 , 配 合 節 奏 減 值 、 速 度 越 來 越 快 。 其 中 , 三 度 音 程 , 也 參 雜 在 旋 律 當 中 。 ( 7) 動 機 g: 是 發 展 部 一 開 始 的 旋 律 。 相 較 於 之 前 的 三 度 音 程 , 在 發 展 部 的 一 開 始 , 便 擴 張 整 個 樂 曲 的 張 力 , 所 以 , 音 程 也 由 三 度 , 擴 張 變 為 四 度 , 讓 發 展 部 一 開 始 , 就 有 不 同 的 音 響 、 感 受 。 C - E C - F ( 8) 動 機 h: 為 發 展 部 中 , 發 展 出 的 小 片 段 旋 律 。 它 以 G、 E 為 主 音 , 並 且 向 上 、 向 下

(29)

擴 張 了 一 度 音 , 變 為 A、 D# 音 , 其 音 型 變 化 如 下 : ( A) G - E( D# ) 相 較 於 之 前 動 機 a 以 Eb、 C 為 主 音 來 看 , 在 發 展 部 中 的 這 段 旋 律 , 音 程 已 經 往 上 又 移 了 三 度 。 ( 9) 動 機 i: 為 發 展 部 中 , 片 段 旋 律 動 機 。 其 音 程 以 三 度 為 主 , 在 這 之 後 , 會 不 斷 出 現 此 音 型 , 雖 然 不 是 B、 D 這 兩 音 , 但 都 與 三 度 音 程 息 息 相 關 。 B - D 由 上 述 的 動 機 分 析 中,我 們 可 以 清 楚 地 看 出,九 種 動 機 音 型 的 結 構 與 架 構, 皆 是 由 動 機 a 延 伸 而 成 的,不 論 是 往 上 擴 展 的 音 型,或 是 往 下 延 伸 的 旋 律 , 皆 與 動 機 a 脫 離 不 了 關 係 。 所 以 我 們 可 以 發 現 : A. 以 三 度 為 主 : i、 動 機 a 是 最 典 型 的 代 表 動 機 音 型 , 也 是 整 個 動 機 音 型 最 重 要 之 核 心 結 構 , 上 述 所 整 理 的 動 機 音 型 , 皆 是 由 動 機 a 延 伸 、 發 展 而 成 。 i i、 動 機 c 也 是 由 三 度 音 程 所 構 成 , 此 段 為 發 展 部 開 始 轉 變 速 度 時 , 鋼 琴 所 彈 出 的 動 機 。 此 動 機 的 主 要 旋 律 分 別 為 F、 D 音 , 比 動 機 a 之 主 要 旋 律 Eb、 C 音 , 上 升 了 小 二 度 , 也 代 表 著 進 入 發 展 部 , 旋 律 整 個 的 音 程 架 構 , 往 上 延 伸 、 擴 張 。 i i i 、 動 機 i 為 三 度 音 程 構 成 。 為 發 展 部 中 , 片 段 旋 律 動 機 。

(30)

B. 以 三 度 擴 展 : i、 動 機 d 之 旋 律 是 以 A 音 為 主 音 , 往 上 、 下 三 度 音 程 擴 展 所 構 成 的 。 它 是 呈 示 部 當 中 的 第 二 主 題 , 也 意 味 著 動 機 a 從 第 一 主 題 的 三 度 音 為 主 , 到 第 二 主 題 時 , 運 用 三 度 擴 展 旋 律 的 方 式 , 來 擴 充 、 擴 展 整 個 旋 律 架 構 。 i i 、 動 機 b 為 動 機 a 的 音 程 擴 張 。 以 動 機 a 的 Eb、 C 兩 音 , 往 上 、 往 下 各 升 降 了 二 度 音 , 變 成 F、 B 音 , 所 以 為 動 機 a 之 擴 展 。 i i i、 動 機 h 以 G、 E 為 主 音 , 往 上 、 往 下 各 升 降 了 二 度 音 , 變 為 A、 D# 音 , 為 三 度 之 擴 展 音 型 。 i v 、 動 機 g 為 發 展 部 之 旋 律 。 從 呈 示 部 的 三 度 音 程 來 看 , 發 展 部 之 動 機 g 擴 張 變 為 四 度 之 音 程 , 以 便 擴 張 整 個 樂 曲 的 張 力 。 C . 以 三 度 延 伸 : i、 動 機 f 以 導 音 G# 為 開 頭 音 , 並 以 一 連 串 a 小 調 的 音 階 琶 音 , 向 上 延 伸 而 成 , 而 三 度 音 程 , 也 參 雜 在 旋 律 當 中 。 i i 、 動 機 e 以 A 音 為 主 音 , 以 七 度 和 絃 至 它 的 導 音 G# , 並 運 用 音 程 互 換 之 技 巧 , 把 導 音 至 主 音 之 二 度 , 轉 換 成 七 度 音 程 。 從 上 述 的 整 理 當 中 , 我 們 可 以 清 楚 的 了 解 、 看 到 各 個 動 機 音 型 的 變 化 與 架 構 , 除 了 可 讓 我 們 更 清 楚 地 知 道 樂 曲 的 旋 律 之 架 構 , 更 可 由 上 述 的 分 析 、 整 理 之 下 , 提 供 演 奏 者 一 個 明 確 地 旋 律 概 念 , 讓 我 們 在 詮 釋 樂 曲 時 , 能 夠 更 演 奏 出 音 樂 的 張 力 。

(31)

3 .3 從 速 度 變 化 來 看 一 般 來 說 , 在 奏 鳴 曲 的 曲 式 中 , 發 展 部 幾 乎 為 全 曲 旋 律 最 豐 富 、 最 多 素 材 的 部 分 , 而 此 曲 也 不 例 外 。 在 布 洛 赫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第 一 樂 章 中 , 速 度 變 化 是 很 重 要 的 特 色 之 一 。 從 一 開 始 的 呈 示 部 , 到 最 後 結 尾 Coda, 其 速 度 跟 整 個 樂 曲 的 動 機 及 架 構,都 息 息 相 關。本 節 只 把 此 樂 章 之 速 度 的 變 化, 做 一 歸 類 、 整 理 , 讓 演 奏 者 能 在 練 習 此 曲 時 , 更 加 清 楚 、 容 易 了 解 全 曲 的 速 度 變 化 及 架 構 。 在 第 一 樂 章 中,呈 示 部 包 含 第 一 主 題、第 二 主 題;速 度 由 第 一 主 題 的 Agitato ( = 1 3 2 )逐 漸 轉 變 為 Al l eg ro m od er at o ( = 12 0 -11 6),直 到 第 二 主 題 的 速 度 繼 續 變 慢 為 Calmo ( = 69-76)。發 展 部 的 速 度 為 Animato、All egro agitato ( = 144)。 接 著 再 現 部 由 第 二 主 題 先 現 , 其 速 度 為 Moderato ( = 76), 逐 漸 轉 變 為 第 一 主 題 , 其 速 度 為 Animato ( = 132)。最 後 尾 奏 Coda 部 分,速 度 轉 變 分 別 為 Presto、 Prestissimo、 Moderato Presto。

從 整 體 速 度 的 架 構 來 看 的 話 , 我 們 把 它 分 成 七 大 速 度 , 分 別 為 Agitato 、 Al l egro m o d e rat o、 C al m o 、 Ani m at o 、 Al l egro a gi t at o 、 M o d erat o 、 P r es t o , 而 這 些 大 速 度 中 , 都 還 有 許 多 速 度 、 拍 子 在 其 中 轉 換 ; 為 了 更 清 楚 表 達 其 中 細 部 的 變 化 , 我 們 以 速 度 變 化 為 基 準 , 看 其 中 曲 式 、 拍 子 , 與 速 度 變 化 之 相 關 性 。

(32)

速 度 小 節 數 曲 式 拍 子 Agi t at o =1 3 2 m m 1-2 2 呈 示 部 (第 一 主 題 ) 3/4→4/4 Al l egro m o d erat o = 1 2 0-11 6 m m 2 3-54 4 / 4 →2/4→4/4 C al m o = 6 9 -7 6 m m 5 5-10 6 呈 示 部 ( 第 二 主 題 )→ 發 展 部 2/4(piano)→4/4(violin) →3/4→4/4→2/4→ 3/4→2/4→3/4→2/4→ 3/4→2/4 Al l egro agi t at o = 144 m m 1 0 7-2 9 1 發 展 部 (2/4)→3/8→2/4→3/8→ 2/4→3/8→2/4→3/8→ 2/4→3/4→2/4→3/4 →2/4→3/4→2/4→3/4→ 2 /4→4/4→2/4 M o derat o = 76 m m 2 9 2-3 2 0 再 現 部 (第 二 主 題 ) 4/4→5/4→4/4→3/4 Ani m at o = 132 m m 3 2 1-3 9 2 (第 一 主 題 ) 3/4→2/4→3/4→4/4→ 2/4→3/4→4/4→2/4→ 4/4→3/4→4/4→2/4→ 4/4→2/4→4/4→3/4→ 2/4→3/4→2/4→3/4→ 2/4→4/4→3/4→2/4→ 4/4→2/4→4/4→2/4→ 4/4→2/4→4/4 P res t o m m 3 9 3-5 0 3 C o da 2/4→3/4→2/4→7/8→ 2/4→3/8→7/8→2/4 表 3-3 曲 式 、 拍 子 、 速 度 之 關 係 表 由 圖 表 中 , 我 們 可 以 看 出 呈 示 部 從 mm 1-84, 速 度 的 變 化 由 = 132 轉 慢 至 = 76 ; 在 拍 子 節 奏 的 部 分 , 都 是 以 四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在 進 行 著 。 由 此 可 看 出 , 在 呈 示 部 裡 , 第 一 主 題 速 度 大 約 都 維 持 在 = 132-120, 但 到 了 第 二 主 題 時 , 速 度 突 然 轉 慢 , 由 本 來 的 = 120 , 轉 慢 變 成 = 76, 並 先 由 鋼 琴 三 對 四 拍 的 節 奏 先 現 。 第 二 主 題 整 段 的 感 覺 較 為 悽 美 、 悲 傷 , 在 M.80 後 , 才 有 一 小 段 第 一 主 題 模 仿 的 再 現,暗 示 著 回 憶 舊 主 題,即 將 迎 接 新 的 開 端。 發 展 部 由 mm 85-291, 速 度 變 化 由 = 76 漸 漸 轉 快 至 = 144。 在 拍 子 節 奏

(33)

的 部 分 , 不 僅 只 限 於 四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 更 增 加 了 3/8, 交 錯 在 2/4 中 , 不 斷 的 替 換 。 大 致 來 說 , 發 展 部 開 始 時 , 承 接 著 呈 示 部 速 度 = 76; 到 了 M.107 時 , 由 鋼 琴 先 奏 出 了 三 度 音 階 下 行 , 點 出 了 動 機 音 型 ; 這 時 速 度 也 突 然 轉 快 到 了 = 144 , 整 段 活 潑 且 快 速 的 音 群 , 不 僅 展 現 了 呈 示 部 中 舊 有 的 動 機 、 音 型 , 更 是 把 動 機 、 音 型 加 以 變 化 、 模 進….等 。 不 規 則 的 拍 子,在 mm 107-126 鋼 琴 部 份,更 讓 人 捉 摸 不 定。之 後,在 M. 265 到 再 現 部 之 間 , 雖 然 速 度 不 變 , 但 旋 律 音 型 卻 慢 慢 開 始 延 展 、 轉 慢 ;最 後 在 鋼 琴 左 手 部 份 , 出 現 了 之 前 三 度 音 階 下 行 之 音 型 , 慢 慢 的 進 入 再 現 部 。 不 同 於 以 往 再 現 部 的 形 式 , 此 首 奏 鳴 曲 之 再 現 , 是 先 由 第 二 主 題 先 現 。 再 現 部 由 mm292-392, 速 度 變 化 由 = 76 漸 漸 轉 快 至 = 132。 在 拍 子 節 奏 的 部 份 , 承 襲 了 呈 示 部 的 特 色 , 皆 為 四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 大 致 來 說 , 再 現 部 第 二 主 題 , 與 呈 示 部 第 二 主 題 相 仿 , 但 在 旋 律 音 程 上 , 有 所 改 變 ; M. 292 的 旋 律 , 相 較 之 前 M. 55, 音 程 高 了 大 二 度 ; M. 305 的 旋 律 , 相 較 之 前 M. 3 3, 音 程 低 了 小 二 度 。 鋼 琴 在 接 入 M . 3 21 的 第 一 主 題 前 , 再 次 出 現 三 度 音 程 的 旋 律,作 一 動 機 回 應。之 後,速 度 馬 上 轉 快,由 = 76 轉 快 到 = 132, 進 入 了 再 現 部 第 一 主 題 。 在 再 現 部 第 一 主 題 中 , 我 們 可 以 看 到 更 多 呈 示 部 中 的 動 機 、 元 素 , 被 加 以 變 化 、 擴 充 , 且 密 集 被 使 用 在 樂 曲 當 中 , 使 得 再 現 部 的 色 彩 更 加 的 豐 富 。 最 後 Coda 結 尾 部 分,mm393-503。速 度 大 約 都 維 持 在 Prest o 中,只 有 其 中 十 個 小 節 〈 mm472-481 〉, 速 度 到 了 Prestissimo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在 mm 4 82 -1 8 9 這 八 個 小 節 中 , 速 度 突 然 轉 慢 到 M o d erat o, 到 了 M . 4 9 0 時 , 速 度 才 又 馬 上 回 到 Presto 中 。 最 後 在 小 提 琴 高 難 度 的 雙 音 和 絃 拉 奏 下 , 燦 爛 的 結 束 了 第 一 樂 章 。 大 致 來 說,Coda 部 份,皆 是 沿 用 之 前 呈 示 部、發 展 部、再 現 部 之 題 材;除 此 之 外 , 更 加 入 了 更 多 的 雙 音、和 絃,讓 音 樂 聽 起 來 更 加 有 力、飽 滿。在 mm 461-4725 中 , 特 別 運 用 了 7/8、 2/4、 3/8 的 拍 子 , 交 錯 在 其 中 , 並 且 用 音 階 下 行 模 進 之 音 型 , 接 入 了 Prestissimo。 為 了 更 清 楚 的 表 達 速 度 及 拍 子 在 曲 式 當 中 的 變 化 , 我 們 提 出 以 下 幾 點 特 別

(34)

之 處 : a. 在 第 一 號 奏 鳴 曲 第 一 樂 章 中 , 速 度 不 斷 地 轉 變 , 拍 子 的 拍 號 , 也 不 停 地 轉 變 。 b . 在 呈 示 部 中 的 速 度 變 化 , 是 由 快 漸 漸 轉 慢 , 如 座 標 的 線 性 圖 往 下 的 線 條;到 發 展 部,速 度 馬 上 轉 換 到 全 曲 之 最 快 速 度;回 到 再 現 部 時 , 由 第 二 主 題 先 現 , 速 度 又 從 全 曲 的 最 慢 , 慢 慢 加 快 到 呈 示 部 一 開 始 之 速 度,其 速 度 的 轉 變,是 與 呈 示 部 的 速 度 做 一 對 稱。(最 後 的 Coda, 則 是 以 presto 的 速 度 , 結 束 本 曲 )。 c. 拍 子 在 全 曲 中 不 斷 地 變 化 , 但 都 以 四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 只 有 在 發 展 部 當 中,出 現 了 以 八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的 拍 號。(Coda 為 尾 奏,不 包 括 在 內 討 論 )。 d . 呈 示 部 當 中 的 拍 子 變 化 最 為 單 純 , 但 到 了 再 現 部 第 一 主 題 時 , 作 曲 家 運 用 拍 子 的 變 化 , 呈 現 第 一 主 題 在 呈 示 部 與 再 現 部 之 差 異 。 發 展 部 當 中 的 拍 子 變 化 最 為 豐 富 , 可 說 是 全 曲 之 精 華 , 也 是 最 多 動 機 元 素 與 速 度 拍 號 , 變 化 交 錯 在 發 展 部 中 。 e. 發 展 部 中 的 拍 號 變 化 , 是 全 曲 最 豐 富 、 也 是 變 化 最 多 的 地 方 。 在 下 節 中 , 將 探 討 動 機 元 素 , 在 曲 子 當 中 的 變 化 , 並 且 與 速 度 的 關 係 變 化 , 做 一 探 討 與 相 關 聯 性 。

(35)

3 .4 速 度 與 動 機 之 間 的 關 係 在 本 章 的 第 一 到 第 三 節 當 中 , 我 們 分 析 了 曲 式 , 並 探 動 機 音 型 的 構 成 要 素 , 以 及 詳 細 的 敘 述 了 速 度 與 拍 子 在 曲 子 當 中 的 變 化 ; 在 本 章 節 中 , 我 們 將 之 前 所 探 討 的 元 素 , 融 合 在 一 起 來 看 , 以 曲 式 為 基 準 , 並 配 合 速 度 、 拍 子 的 變 化 , 研 究 動 機 音 型 與 速 度 之 間 , 有 何 相 關 聯 性 。 曲 式 速 度 拍 子 動 機 音 型 呈 示 部 Agi t at o = 132 Al l egro m o d erat o = 120-116 C al m o = 69-76 3/4→4/4 4/4→2/4→4/4 2/4(piano)→4/4 (violin)→3/4→4/4→2/4 a ab f ad 發 展 部 Al l egro agi t at o = 144 3/4→2/4→3/4→2/4→3/4→ 2/4→3/8→2/4→3/8→2/4→ 3/8→2/4→3/8→2/4→3/4→ 2/4→3/4→2/4→3/4→2/4→ 3/4→2/4→4/4→2/4 acd efgh i 再 現 部 M o d erat o = 76 An i m at o = 132 4/4→5/4→4/4→3/4 3/4→2/4→3/4→4/4→2/4→3 /4→4/4→2/4→4/4→3/4→4/ 4→2/4→4/4→2/4→4/4→3/4 →2/4→3/4→2/4→3/4→2/4 →4/4→3/4→2/4→4/4→2/4 →4/4→2/4 →4/4→2/4→4/4 ab d ab cefgi 尾 奏 P res t o 2/4→3/4→2/4→7/8→2/4→ 3/8→7/8→2/4 c 表 3-4 速 度 與 動 機 之 間 的 關 係 表 (1 ) 從 速 度 來 看 : 呈 示 部 由 一 開 始 的 = 132, 到 = 69-76, 速 度 由 快 漸 慢 。 發 展 部 一 開 始 速 度 為 = 144, 是 全 曲 最 快 之 速 度 。 (Coda 除 外 ) 再 現 部 由 一 開 始 的 = 76, 到 = 132, 速 度 由 慢 漸 快 。

(36)

(2 ) 從 拍 子 來 看 : 呈 示 部 由 四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 拍 號 有 2/4、 3/4、 4/4。 發 展 部 有 四 分 音 符 、 八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 拍 號 有 2/4、 3/4、 4/4、 3/8。 再 現 部 由 四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 拍 號 有 2/4、 3/4、 4/4、 5/4。 (C o d a 有 四 分 音 符 、 八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 拍 號 有 2 / 4 、 3/ 4 、 3 / 8 、 7 / 8 。 ) (3 ) 從 動 機 音 型 來 看 : 呈 示 部 的 動 機 音 型 有 a、 b、 d、 f。

發 展 部 的 動 機 音 型 有 a、 c、 d、 e、 f、 g、 h、 i。 再 現 部 的 動 機 音 型 有 a、 b、 c、 d、 e、 f、 g、 i。 (C o d a 的 動 機 音 型 有 c。 ) 從 上 述 的 統 計 來 看 , 我 們 發 現 速 度 部 分 , 在 發 展 部 中 , 是 最 快 的 。 在 拍 子 的 部 分 , 只 有 在 發 展 部 中 , 有 出 現 八 分 音 符 為 一 拍 的 拍 子 。 從 動 機 音 型 來 看 , 發 展 部 中 , 擁 有 最 多 不 同 元 素 的 動 機 。 所 以 我 們 發 現 在 布 洛 赫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的 第 一 樂 章 中 , 發 展 部 是 擁 有 最 多 元 素 、 最 豐 富 的 部 分 。 而 其 速 度 的 轉 換 , 也 與 動 機 音 型 之 間 , 呈 正 比 的 關 係 進 行 著 。 而 我 們 也 發 現 其 中,因 為 動 機 音 型 的 不 斷 轉 換,使 得 布 洛 赫 在 處 理 拍 號 時, 便 配 合 著 動 機 音 型 的 變 換 , 而 轉 換 其 拍 號 , 例 如 下 列 的 譜 例 :

Ex . 3 -1 Ern es t Bl o ch: Vi o l i n S onat a No.1 m ov. I (m m . 8 5 -9 5)

(37)

為 了 要 使 樂 句 能 夠 流 暢 , 有 一 氣 呵 成 之 感 , 所 以 在 運 用 許 多 重 複 動 機 時 , 他 便 會 使 用 許 多 的 拍 號 變 化 , 來 達 到 句 子 流 暢 的 效 果 , 並 且 也 藉 由 這 樣 的 變 化,使 樂 句 有 層 次 感,並 且 不 會 有 讓 句 子 斷 掉 的 憂 慮,例 如 下 列 的 譜 例 :

Ex . 3 -2 Ern es t Bl o ch: Vi o l i n S onat a No.1 m ov. I (m m . 11 7 -12 6 )

從 上 列 的 譜 例 來 看 , 我 們 發 現 有 許 多 的 拍 號 變 化 , 其 實 都 密 集 在 幾 個 小 節 當 中 , 雖 然 在 圖 表 中 的 拍 號 , 不 斷 地 變 化 , 但 其 實 最 主 要 的 拍 號 變 化 , 都 密 集 在 某 些 片 段 中 , 而 這 些 片 段 , 就 是 為 了 要 讓 動 機 音 型 串 聯 起 來 , 所 使 用 的 效 果 。 這 樣 不 僅 可 以 緊 緊 地 扣 住 樂 曲 中,每 個 片 段 的 連 貫 性,並 且 藉 由 動 機 音 型, 所 發 展 出 的 旋 律 , 更 可 以 使 整 個 樂 曲 , 充 滿 了 張 力 , 除 此 之 外 , 再 加 上 布 洛 赫 特 有 的 節 音 型 , 使 得 他 這 首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 不 僅 充 滿 戲 劇 張 力 , 也 蘊 含 著 新 古 典 主 義 時 期 的 織 度 、 與 樂 曲 架 構 。

(38)

四 、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之 詮 釋 探 討 4 .1 動 機 音 型 與 音 樂 之 張 力 在 上 一 章 節 中 , 我 們 探 討 了 有 關 動 機 音 型 的 架 構 , 並 了 解 第 一 號 小 提 琴 奏 鳴 曲,在 速 度 上 的 變 化,與 動 機 音 型 的 相 關 性 後,本 章 要 探 討 的 部 分 , 即 為 動 機 音 型 , 在 樂 曲 當 中 ,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及 地 位 , 並 了 解 動 機 音 型 , 在 音 樂 當 中 , 如 何 擴 展 音 樂 的 張 力 與 表 情 , 使 得 音 樂 更 加 多 元 、 豐 富 。 (1 ) 呈 示 部 第 一 樂 章 的 呈 示 部 , 其 中 共 細 分 為 三 個 速 度 , 分 別 為 Agitato 、 Allegro m o d erat o、 C al m o。 一 開 始 的 動 機 a, 開 啟 了 全 曲 , 此 動 機 運 用 了 後 半 拍 之 重 音 , 頗 有 蘇 格 蘭 節 奏 之 風 味 ; 從 音 程 的 角 度 來 看 , 以 C、 Eb 三 度 音 程 為 主 幹 , 強 而 有 力 地 奏 出 。 在 Agitat o 的 速 度 中 , 大 致 上 都 是 以 動 機 a 為 主 題 , 並 且 運 用 減 值 的 作 曲 手 法 , 由 八 分 音 符 轉 為 十 六 分 音 符 , 使 音 樂 進 行 更 為 緊 湊 。 鋼 琴 部 分 , 也 從 原 本 八 分 音 符 , 擴 展 到 三 連 音 的 形 式 , 最 後 以 十 六 分 音 符 快 速 的 轉 入 了 另 一 個 速 度 - Allegro moderato。 在 此 , 整 體 的 速 度 , 由 原 本 的 = 132 轉 慢 到 = 120-116, 拍 子 從 3/4 拍 , 也 轉 換 到 4/4, 鋼 琴 則 是 以 A 音 的 三 度 音 C 音 為 主 音 , 作 一 半 音 的 顫 音 , 顯 示 著 樂 曲 的 不 確 定 感 ; 並 加 上 了 六 連 音 , 加 強 整 個 速 度 的 變 化 性 。 小 提 琴 開 始 奏 出 似 Cadenza 的 動 機 f。動 機 f 的 音 程 結 構,承 襲 著 先 前 動 機 a 的 三 度 音 程 觀 念 , 以 a 小 調 為 主 音 , A、 C、 Eb 小 三 度 加 上 小 三 度 之 小 調 和 絃 , 開 啟 了 另 一 個 速 度 的 轉 換 。 雖 然 動 機 音 型 不 相 同 , 但 是 原 則 上 , 都 是 圍 繞 著 三 度 音 程 在 進 行 著 。 在 一 連 串 運 用 動 機 f 的 節 奏 減 值 , 從 四 分 音 符 、 轉 到 八 分 音 符 、 再 運 用 三 連 音 增 加 其 速 度 感 後 , 轉 到 另 一 動 機 b。 動 機 b 的 音 程 結 構 , 是 以 音 程 擴 展 的 方 式 來 增 加 其 音 域 的 進 行 ; 由 原 本 之 主 要 音 型 C、 Eb 為 主 軸 , 往 上 、

(39)

往 下 伸 展 一 度 音 程 ,變 為 B、F 之 減 五 度 音 程 。 所 以 , 動 機 b 之 動 機 變 化 , 原 則 上 都 與 三 度 音 程 脫 離 不 了 關 係 。

在 Allegro moderat o 最 後 要 接 入 速 度 Calmo 時 , 再 次 出 現 零 星 的 動 機 a,

作 一 前 後 呼 應 ,最 後 結 束 在 主 音 A 音,接 入 速 度 Cal m o = 69-76。 在 此 , 速 度 再 度 轉 慢 , 並 進 入 了 呈 示 部 的 第 二 主 題 ; 一 開 始 由 鋼 琴 奏 出 三 對 四 的 三 連 音 , 以 及 十 六 分 音 符 , 慢 慢 引 出 動 機 d。 動 機 d 的 音 程 結 構 , 把 旋 律 分 解 來 看 的 話 , 我 們 可 以 發 現 , 他 是 由 A、 C、 A、 F#之 主 要 結 構 音 群 組 合 而 成 , 並 且 都 是 以 三 度 音 程 為 主 軸 ; 以 a 音 為 主 音 , 音 程 往 上 三 度 、 往 下 三 度 所 發 展 出 的 音 型 。 其 中 , 音 程 幾 乎 以 小 三 度 為 主 , 似 乎 是 與 樂 曲 一 剛 開 始 的 動 機 a 之 C、Eb 小 三 度 音 型 有 著 密 不 可 分 的 關 係。在 Calmo 的 最 後, 再 次 出 現 零 星 的 動 機 a, 再 一 次 呼 應 著 主 題 。 緊 接 著 便 改 變 拍 子 , 由 原 本 的 4/4 拍 , 先 轉 換 到 2/4, 再 接 入 發 展 部 Animato 中 的 3/4 拍 。 由 目 前 為 止 , 我 們 可 以 發 現 , 在 呈 式 部 中 的 三 個 速 度 轉 換 , 皆 會 配 合 著 動 機 音 型 一 起 轉 變 ; 並 且 在 速 度 Allegro moderato 和 Calmo 裡 , 最 後 要 結 束 時 , 都 會 再 次 出 現 動 機 a; 這 樣 顯 示 著 , 在 呈 式 部 中 , 所 有 的 動 機 音 型 , 都 與 A 音 為 主 音 的 三 度 音 程 , 脫 離 不 了 關 係 。 一 切 的 音 型 , 皆 是 以 三 度 為 主 軸 , 並 上 、 下 擴 充 音 程 去 發 展 動 機 音 型 的 。 除 了 動 機 的 主 要 三 度 音 程 外,動 機 也 配 合 著 速 度,由 剛 開 始 的 Agitato = 1 32 , 轉 慢 到 C al m o = 69-76; 其 中 的 音 型 , 也 都 隨 著 速 度 的 轉 換 , 而 同 時 改 變 其 音 型 。 大 致 來 說 , 在 呈 示 部 裡 , 不 論 是 速 度 、 或 是 動 機 音 型 , 都 按 照 著 傳 統 之 曲 式 來 進 行 ; 並 且 到 呈 示 部 第 二 主 題 時 , 動 機 音 型 之 音 程 , 更 是 比 先 前 擴 充 的 音 程 範 圍 更 廣 。 關 於 呈 示 部 速 度 與 動 機 音 型 之 間 的 變 化 , 以 下 統 整 的 表 格 , 更 可 清 楚 的 分 辨 其 中 變 化 的 關 係 。

(40)

表 4-1 呈 示 部 速 度 與 動 機 之 變 化

(2 ) 發 展 部

發 展 部 的 速 度 , 共 細 分 為 兩 種 速 度 , 一 個 為 呈 示 部 接 入 發 展 部 , 所 延 續 的

速 度─Calmo = 76; 另 一 個 速 度 為 Allegro agitato = 144。 在 此 , 除 了

最 後 Cadenza 部 分 速 度 到 了 Presto 以 外 , 在 發 展 部 的 Allegro agit ato, 應 該 算 是 轉 到 全 曲 最 快 之 速 度 了 。 在 發 展 部 裡 , 速 度 的 變 化 , 沒 有 像 呈 示 部 一 般 , 一 直 配 合 著 動 機 做 變 化 ; 但 是 , 在 此 卻 運 用 了 許 多 , 原 先 的 動 機 音 型 , 去 做 一 豐 富 的 擴 充 、 變 化 ; 使 得 發 展 部 中 的 動 機 , 比 呈 示 部 裡 , 來 得 要 更 加 精 采 、 多 變 。 發 展 部 一 開 始 , 承 襲 著 呈 示 部 最 後 速 度 , 開 始 了 動 機 g 之 音 型 。 我 們 由 動 機 g 之 音 型 分 析 來 看 , 可 發 現 其 實 它 與 動 機 a 的 節 奏 、 與 重 音 相 仿 。 所 以 在 發 展 部 的 一 開 始 , 便 打 破 了 先 前 動 機 音 型 , 皆 由 三 度 音 呈 所 構 成 。 動 機 g 就 如 仿 效 一 開 始 動 機 a 的 主 題 一 般 , 與 全 曲 的 開 頭 做 一 相 呼 應 。 不 同 的 是,在 此 的 音 程,比 原 先 的 三 度 音 程 C、E,更 擴 張 到 了 四 度 音 程 C、 F; 這 也 暗 示 著 , 在 發 展 部 中 , 將 比 呈 示 部 有 著 更 寬 廣 的 音 程 型 態 出 現 。 在 結 束 一 連 串 3/4、 2/4 交 錯 拍 子 的 動 機 g 後 , 小 提 琴 以 三 個 fff 的 力 度 奏 出 B 音。而 這 個 B 音,布 洛 赫 巧 妙 地 把 全 曲 的 音 程 結 構,從 呈 示 部 中 的 A、 C 音 為 主 要 的 主 幹 音 , 轉 為 發 展 部 中 , 以 B、 D 音 為 主 要 發 展 的 音 型 。 從 這 裡 開 始 , 音 程 結 構 已 上 升 了 二 度 音 。 而 這 個 B 音 , 在 呈 示 部 裡 , 其 實 就 已 經 開 始 佔 了 舉 足 輕 重 的 地 位 。 在 mm 40-48 當 中 , 以 B 音 開 始 , 開 始 做 一 連 串 以 半 音 下 型 為 結 構 、 似 速 度 動 機 音 型 曲 式 Agi t at o = 132 a 第 一 主 題 Al l egro m o d erat o = 120-116 f→b→a 第 一 主 題 擴 張 C al m o = 69-76 d→a 第 二 主 題

數據

表 4-1 呈 示 部 速 度 與 動 機 之 變 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5 to be the precise limit of f(x) as x approaches 3, we must not only be able to b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x) and 5 below each of these three numbers; we must be able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