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各級英語教學的詞彙量問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內各級英語教學的詞彙量問題"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論 著 國立編譯館館刊

95,34卷,第3期,35-44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2006, Vol. 34, No.3, 35-44

國內各級英語教學的詞彙量問題

楊懿麗

本文從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國內各級學校英語教學中的詞彙量問題。全文分為四小節:一、 前言;二、詞彙量與篇章涵蓋率;三、國內英語教學的詞彙問題—國小、國中、與高中;四、大 學英文的詞彙量問題;五、結論。 本文先從詞彙量與篇章涵蓋率的問題,討論詞彙量的根本意義。接著就國內各級學校英文課 課程所訂定的詞彙量,討論適當與否的問題。最後,深入探討大學英文教學中的詞彙量問題。於 討論過程中,筆者依據學理與教學環境,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學界參考,也希望藉此拋磚引玉。 研究發現,國內中學英語課程所訂定的詞彙量,頗合乎學理,但是,國小英語部分,在認識 詞彙方面,缺乏明確的規定,可能導致一連串的問題。筆者建議國小英語的認識詞彙,以500 到 600 個詞為宜,並且應當編列一份詞彙表,以供參考。 而大學英文部分,因為缺乏教育部的任何規範,問題更多。筆者建議大學英文應明定8,000 到 10,000 個詞的詞彙量為教學指標,如此,則大學英文可以起死回生,也可以為國家培養更具競爭 力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詞彙量、篇章涵蓋率、九年一貫課程、國小英語、國中英語、高中英文、大學英文、英 語教學 楊懿麗,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退休教授。 通訊作者:楊懿麗,116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 64 號,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E-mail: ylyang@nccu.edu.tw

壹、前言

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對於國中、小學的詞彙 量的訂定,曾經引起很大的爭議。其中最大的問題 是國小階段所規定的「口語部分至少會應用二百個 字詞,書寫部分至少會拼寫其中八十個字詞」。因為 不論學界或輿論都知道,只有80-200 個字詞,連最 基本的聽、說、讀、寫教學活動,都很難進行。1 詞彙是語言的根本,是語句形成的素材,就 像是蓋房子的鋼筋、砂石、磚塊、與水泥,沒有詞 彙,語言的藍圖畫得再漂亮,都無法變成真正的 言語行動或語句篇章。一個人所擁有的詞彙量的 多寡,與他的閱讀理解能力,乃至於整個語言能 力,有密切的關係:詞彙越多,能力越強(Willis, 1990;Meara, 1996;Coady & Huckin, 1997;Lewis,

1997, 2000;林麗慧等,2003;蔣佩珊,2003)。 詞彙的計數,基本上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 式 以 詞 族(word family)為單位計數;例如 read, reads, reading, readable, readability 都是屬於同一個詞 族,算一個單位而已。換句話說,一個詞族包含一 個基詞(base word,如 read),以及經過曲折變化insections)所產生的字(如 reads, reading),或 由衍生變化(derivations)所產生的詞(如 readable, readability)。這種算法是許多辭典(如 Websterʼs

Thir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所用的方法。

第二種是以詞(lemma)為單位。一個詞包括 基詞和經由曲折變化所產生的字,但不包括由衍生 變化所產生的字(Nation & Waring, 1997;Schmitt, 2000)。例如 read, reads, reading 只算一個詞,而 read, readable, readability 則視為三個詞。詞相當於

1 這是九十二年發布的綱要資料(2003 年綱要,頁 127,能力指

(2)

Monograph 一般所謂的字(word),本文稱之為「詞」。這是最 常用的方法,也是九年一貫千字表所用的方法。2 有人估計3,000 個詞族相當於 5,000 個詞(Eyck-mans, 2004)。本文就以 3:5 的比例來換算詞族與詞 的數量。 究竟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就本國語部分 擁有多少詞彙?而就外國語的學習方面,又需要多 少詞彙?本文將從國內外文獻所見,探討國內各階 段英語教學所制定的詞彙量的問題。

貳、詞彙量與篇章涵蓋率

根據Nation & Waring(1997),一個五歲小孩的 母語詞彙量為4,000 到 5,000 個詞族左右,而且每一 年增加1,000 個詞族,所以到大學畢業時(二十歲左 右),至少有20,000 個詞族的詞彙量。3這樣的詞彙 量,雖然與辭典所收集編列的詞彙量(如Websterʼs

Thir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含有 54,000 個詞族)有

一段距離,但是卻足以處理所有語言文字上的問題。 事實上,語言心理學家估計一般人所使用的詞彙,大 約 在 最 常見的3,000 與 6,000 之間(Taylor & Taylor, 1990)。讓我們先看看專家們利用一本以詞族為單 位、以頻率為依據所編寫的一本工具書—General

Service List(West, 1953)—所做的統計。

General Service List( 簡 稱 為 GSL), 雖 然 是

五十年前的著作,而且以書面文字為資料,但是 還 是 很 有 參 考 價 值。 它 總 共 收 集2,000 左右的詞 族,並且提供各個詞的出現頻率,依據頻率之高低 排列。專家們想知道的是:這兩千個詞族,在任 何一篇文章或書本裡,究竟能涵蓋多少內容(text coverage)?也就是說,在一篇文章裡,這 2,000 個詞族究竟占了多少比例?以下是三個調查的結果 (摘自Nation & Waring, 1997)。

表 1 GSL 的篇章涵蓋率 研究者與 篇章類型 前1,000 個 詞族 後1,000 個 詞族 總 和 Sutarsyah(1993) 學術教本 一長篇經濟學教本 Hwang(1989) 多種教本 Hirsh(1992) 短篇小說 74.1% 77.7% 77.2% 84.8% 4.3% 4.8% 4.9% 5.8% 78.4% 82.5% 82.1% 90.6% 從 上 表 可 知,GSL 的第一千個詞族,能涵蓋 74% 到 84% 的文章篇幅;再加上第二千個詞,就 可涵蓋了78% 到 90% 左右。換句話說,當一個人 具有最常用的1,000 個詞族時,他就能掌握 74% 到 84% 的文章內容;若是擁有 2,000 個詞族,則能掌 握將近80% 到 90% 的內容。 現 在 再 看 利 用 近 代 大 型 語 料 庫 所 做 的 調 查 (Brown corpus 摘自 Nation & Waring, 1997;Collins Cobuild 摘自辭典)4

Brown語料庫含有500篇文章,共1,000,000詞。 而Collins Cobuild 的語料庫為 Bank of English,共有 2 億個詞;其中 25% 是美式英語, 5% 為其他英語(如 澳洲或新加坡), 1 千 5 百萬個詞為口語資料。注意: 這兩個語料庫都是以詞(word / lemma)為單位計 數,而且都有頻率的資料。例如表中的第一欄的第 一個數字1,000,代表最常見的 1,000 個詞;第二欄 的第一個數字700,代表最常見的 700 個詞。5

2 事實上,還有第三種。那是以字形為單位計數,所以像上面的 read, reads, reading 就算是三個詞。以九年一貫的千字表來說,主要以詞

lemma)為單位計列,但有時候也會用字形為單位計數。

3 有關兒童詞彙增長的估計,眾說紛云。像 Just & Carpenter (1987)就認為,一個小孩子每年可以增加 3,000 個詞,而 Anglin (1987)卻認

為,一個小學一年級生的詞彙已經達10,000 個詞。

4 此處的 Collins Cobuild 是指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1995)。在這本辭典裡,並沒有提供所有的數據,所以表 2 用「?」表示。

但是從現有資料看,兩邊應該相去不遠。

5 Collins Cobuild 的數據並不是以 1,000 為單位在分級,而是依照頻率分成五個等級(bands),所以形成每個等級內的字數,不盡相同:從

(3)

論 著 從表2 裡 Brown 語料庫的數據,可知當詞彙量3,000 個的時候,篇章涵蓋率是 84%;而當詞彙 量為6,000 個時,涵蓋率將近 90%;而當詞彙量超15,000 時,涵蓋率則昇到 95% 以上。

表 2 Brown 語料庫與 Collins Cobuild 語料庫的

   篇章涵蓋率

Brown corpus(1982) Collins Cobuild(1995)

詞彙量 (words) 篇章涵蓋率 詞彙量 (words) 篇章涵蓋率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5,851 72.0% 79.7% 84.0% 86.8% 88.7% 89.9% 97.8% 700 1,900 3,400 6,600 14,600 ?4 75% ? ? 95% 所謂95% 的涵蓋率,表示只有 5% 的文字是生 詞。多數的專家學者都認為只要能達到95% 的涵 蓋率,就可以行遍天下,無往不利(Laufer, 1989; Hirsh & Nation, 1992)。

從上面兩個表裡的篇章涵蓋率,我們發現:頻 率越高的詞或詞族,也就是越常用的詞或詞族,所 能涵蓋的的文字比例越多。如GSL 的第一千個詞族 就能涵蓋74% 到 84% 的篇章,第二千個詞族卻只 涵蓋4.3% 到 5.8% 而已。同樣的,Brown 的第一千 個詞的涵蓋率為72%,到第二千個詞變成 7.7%,到 第三千個詞只剩下4.3%,到第四千個詞更少—只有 2.8%。6 Collins Cobuild 的情形也應當一樣。 這表示學會常用的詞彙是很重要的。那麼到底 要學1,000 個詞、2,000 個詞,還是 3,000 個詞? 要回答這個問題, 就要再回頭看涵蓋率。 以 Brown 語料庫的資料為例,當一個人擁有最常用 的1,000 個詞的時候,在閱讀時所遭遇的生詞約有 28%。換句話說,他每讀 10 個字,就會有將近 3 個 生詞。在這種情況下閱讀,會有很大的挫折感,因 為只有7 個字的上下文,很難幫助他猜解 3 個生字 的意思。可是當他擁有2,000 個詞的時候,可理解的 文章比例增加到79.7%;也就是說,每讀 10 個字只 會遇上2 個生詞。這當然還不夠理想,最理想的是 能達到涵蓋率90% 到 95%;也就是說,擁有 6,00015,000 個詞。光是從這些統計數字,就可以明白: 詞彙越多,代表更精通、更成熟的語言能力。 根據以上母語方面的資料,有些外語教學專 家 建 議,2,000 個詞(約 1,200 個詞族,也就是涵 蓋率接近80%)為第二語學習的基本門檻(Meara, 1995;Schmitt, 2000)。也有人建議以 5,000 到 8,000 個詞(約3,000 到 5,000 個詞族)為認識詞彙,而 且其中的3,000 到 5,000 個詞(約 2,000 到 3,000 個 詞族)為應用字彙。這個時候,涵蓋率已經高達 88% 以上,有足夠的能力來閱讀原文書籍(Nation & Waring 1997)。這個建議與心理學家對成人詞彙 使用的情形(也就是,在詞頻3,000-6,000 之內)相 當接近。更有人建議17,000 個詞(約 10,000 個詞 族) (Hazenburg & Hulstijn, 1996)。可見要學多少詞 彙,完全取決於所欲達到的精通程度(prorciency level)。

參、國內英語教學的詞彙問題— 國小、國

中、與高中

以上所引用的專家建議,雖然主要針對第二語 言學習者(second language learner)而提出,但是 卻也可以在我們的課程設計裡,看到類似的主張。 例如,九年一貫(2004 年修訂版)所定的國中基本 應用詞彙為1,200 個,認識詞彙為 2,000 個,可以說 已經達到基本門檻。而依據最新修訂的高中課程標 準,高中的詞彙量也定在5,600 左右,也與閱讀原 文所需要的詞彙量相去不遠。7

6 這就是所謂的 Zipf’s Law (Just & Carpenter, 1987)。

(4)

Monograph 現在依照課程標準的規定,把各級學校英語教 學詞彙量摘要如表3。 表 3 國內各級學校英語教學詞彙量 國小 國中 高中8 大學 認識詞彙 (含應用詞彙) 500-600(?) 2,000 5,600 ? 應用詞彙 300(口語) 180(文字) 1,200 (?)3,360 ? 國中與高中部分,與學者所建議的相當接近, 我們就不再討論。9至於國小的認識詞彙與高中的 應用詞彙,都沒有在課程標準裡說清楚,所以筆者 只好比照5:3 的比例來估計,並在旁邊打個問號來 表示不確定。國小部分,筆者只用口語的300 個詞 來推算,因為拼寫180 個詞也含在口語的 300 個詞 內。至於大學階段,則先打兩個問號,下面再詳細 討論。 假 如 筆 者 所 估 計 的 國 小500 到 600 個認識詞 彙是合理的話,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這個詞彙量的 適當性。首先從語料庫的資料來看。根據林麗慧等 (2003)的調查分析,500 個詞(lemma)占總詞頻 的百分比為60.27%,這個數據相當於前面所謂的篇 章涵蓋率。我們根據Brown 的資料來推測,也估計 500-600 個詞的篇章涵蓋率應該在 60% 左右。假如 這個估計是正確的話,那麼就要再進一步問:達到 60% 的涵蓋率,也就是每讀 10 個詞就可能遇到 4 個生詞—將近一半的字看不懂—這樣的閱讀能 力,是否就是國小學生應有的能力? 九年一貫的課程,很明白的表示,國小階段以 「聽說為主,讀寫為輔」,而且在「不增加學生負 擔」的考慮下,才只設定300 個口說詞彙,180 個 拼寫詞彙。以此教學重點來說,認識600 個詞彙而 言,似乎足夠了,能夠滿足分段能力指標的要求。10 不過從所投入的教學時間來算,似乎有斟酌的 必要。九年國教若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教授英語, 每週1-2 節課,到國小六年級時,總授課節數約為 160-320。換句話說,每次上課所要學的詞彙只有 2-4 個字。 這個數字,不論從兒童學習語言的角度,還是 教學實務來看,都會讓人家覺得很不可思議。 第一、一個母語學習者可以一年認識一千個詞 族,我們把詞彙量訂定在每年150 個(注意:只是 「詞」而不是「詞族」!),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實 在不成比例。 第二、根據腦神經學的研究,我們人的記憶力 從出生到青春期(十二、三歲),是最佳的狀態,但 是成年以後,就慢慢在退化(楊榮蘭,1999;郭美 辰、郭隸德,2001;葉兆祺,2003)。國小階段(六 ~十二歲)不善用此能力增進英語詞彙,更待何 時? 第三、由於課程裡對於認識詞彙並沒有界定清 楚,一般人以為只要學300 個詞彙就夠了。11有些 家長看到國小的300 與國中的 2,000 之間的巨大差 距,就想辦法送孩子去校外補習,以致有額外資源 的小朋友學了很多,使原來就已存在的雙峰現象變 本加厲,製造更多的教學困擾,延伸許多問題— 如孩子養成優勢、功利主義、或自暴自棄等偏頗的 觀念。 第四、一個孩子在進入小學的時候,主要的目 的就是在學著讀書、識字,以增進對這個世界的了 解。他學得越多,越有成就感,越有興趣。把詞彙 8 新修訂的高中課程綱要要求每學期教授的詞彙不得少於 600 個詞,所以三年六學期至少學習 3,600 個詞,再加上國中小的 2,000 個詞, 可達5,600 個詞以上。八十四年的課程標準裡明訂高一每課含 30 個生詞,高二每課 40 個,高三 50 個,總共約 2,880 個,再加上國中的 2,000 個,總共是 4,880 個。 9 根據林麗慧等的研究(2003),國中及高中部編版的英文教材(舊教材),所涵蓋的詞彙,有超過 70 %-80% 是在 Collins Cobuild 的 3,000 個詞內(以字形計算),九年一貫的千字,也大致良好。 10 不過也有人呼籲,國小應該加強讀寫的教學(陳又銘,2003;吳萼洲、張玉芳,2004)。 11 對於國中詞彙,亦有類似的誤解。

(5)

論 著 量控制在300 個或 600 個,實在是畫地自限。不斷 地重複學習簡單的東西,不但沒有成就感,而且會 降低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可見,把詞彙量限制在300 或 600 個,實在有 背常理與學理。不過由於英語是個外國語,所以國 小的課程規劃,即使有所不足,也不至於不當。為 了不願小學生承受太多的壓力,筆者也不敢斷然主 張一千個認識詞彙。12 以上是從學習的角度看國小英語詞彙量的問 題。事實上,詞彙量的訂定確實兩難:一方面要照 顧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另一方面也要顧慮到多元教 學的理念。這個問題不是只有國小的300 到 600 個 詞會出現,國中的1,200 到 2,000 個詞也照樣對教材 編寫者或授課者綁手綁腳。 然而,詞彙量若是不加以訂定,在一綱多本 的情況下,各版本在詞彙的控制與選擇,已經出 現很大的落差(楊雅岑,2003;吳萼洲、張玉芳, 2004)。這個落差直接影響教材的難易(陳又銘, 2003;潘靖英,2004)。而過少的詞彙也往往造成教 材的重複以及缺乏連貫性(葉兆祺,2003)。這些問 題必然引發更多的問題,如程度差異懸殊以及與國 中難以銜接等(周中天,2002;陳姿清,2002;楊 雅岑, 2003;郭蕙菊, 2003;潘靖英,2004;吳萼 洲、張玉芳,2004)。 因此,國小英語認識詞彙量的訂定,有其必要 性。同樣的,我們也希望有一份應用與認識詞彙表。 國小英語詞彙量與詞彙表的擬定,即使不能解決所 有的教學問題,至少可以減少一些弊病。

肆、大學英文的詞彙量問題

大學英文(或大一英文)課程,對許多學生來 說,實在是「味同雞肋」。追究其因,主要是課程目 標的模糊(楊懿麗,1984、1985;吳又熙、謝燕隆, 1990;郭志華等,1990;忻愛莉,1995;蔡鈺鑫, 1995、86;謝琇玲,2003)。 大學英文課程的教學目標,教育當局並沒有明 確的規定,而是由各校自行決定。雖然各校系都會 有明定的課程綱要或原則,但是在尊重專業的原則 下,往往較難有嚴密的規範與約束,不但各校之間 所使用的教材、教法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同一學校 裡落差亦很大(黃素月,1998)。 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一定的教材、再加上沒 有一定的評量方式與標準,使大學英文的教學績效 「惡名昭彰」,導致這門課成為被刪減、排擠的對 象。民國八十二年教育部就把原來八個學分的必修 大一英文,改成六個學分的必修大一外文。 雖然如此,有關改進大學英文教學的議題, 仍然不斷出籠,有的著重在課程結構與設計的修訂 (謝琇玲,2003;王毓芝,2004;鄒文莉,2004), 有的推出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廖美玲,1999;錢 景甯等,2002;吳蕙宜,2003;黃藍億,2003;黃 珮菁,2003)。不過種種的努力,似乎都沒有達到預 期的效果(忻愛莉,1995)。最近美國 ETS 測驗中 心公布,國內大學生的英文水準,在某些領域內已 經低於國際標準,而這個問題在職場與學術界,已 經成為一個隱憂(2005 年 7 月 5 日「聯合報」、「蘋 果日報」等)。 依筆者之見,大學英文教學的改革需從根本 做起。所謂「根本」,一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二在 詞彙量的明定。大學生所擁有的詞彙太少(郭志華 等、1990;謝琇玲,2003;王毓芝,2004),是所 有問題的癥結—即不能自在地進行聽、說、讀、 寫的活動。 國外自從1980 年代以來,詞彙的重要性重新 被評估。學者專家熱烈探討有關詞彙教學的原理、 方 法、 以 及 評 量(Willis, 1990;Nation, 1990, 1994, 2001;Lewis, 1997, 2000;Schmitt, 2000;DeCarrico, 2001;Eyckmans, 2004)。大抵而言,詞彙教學比起

(6)

Monograph

其他方面的教學,更容易執行與落實,更容易有具 體 的 成 果, 更 容 易 做 客 觀 的 評 量(Nation, 1990; Alderson & Banerjee, 2001, 2002;Eyckmans, 2004)。

國內相關研究也在跟進中,有的著重在中小 學階段(李恩玲,1997;黃文財, 2000;施文嫻, 2001; 許 國 鋒,2003; 黃 惠 真,2003; 林 婉 瑜, 2003),有的探討大學階段(黃自來,1994;林至 誠,1997;湯廷池,2000;蔣佑仁,2000;陳碧珠, 2003;沈薇薇,2003;謝琇玲,2003),但都側重在 教學原理與方法,很少涉及詞彙量問題。 所以,筆者建議大學英文在課程裡規定明確 的詞彙量,做為教學的一個重要指標,並指導以 適當的學習方式。13有豐富的詞彙作後盾,則不論 目標為何,大學英文的教學必然如虎添翼、如順 水推舟,必能使這門課起死回生、具有挑戰性, 不再被視為營養學分,並且建立大學英文程度的 能力指標,名符其實地幫助大學生學到應學的「大 學」英文! 那麼一個大學生,究竟應學會多少詞彙,才算 夠呢?根據上面的討論,一個外語學習者,至少要 有5,000 到 8,000 個詞,才能閱讀原文書籍;若能15,000 個詞彙,就能涵蓋 95% 的內容。因此, 筆者認為一個大學生至少要擁有8,000 個詞彙,而 英文本科系學生至少要有10,000 個以上的詞彙。換 句話說,只要在高中的5,600 個詞彙之外,再增加 2,400-4,400 個詞,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不過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大學 英文通常只有一年的課程,而且只剩六個學分,如 何能在一年內增加2,400-4,400 個詞彙?針對這個問 題,筆者有三個想法: 1. 2,400-4,400 個詞,轉換成詞族,也不過是 1,440-2,640 個詞族而已。一個高畢業生已經習慣於 詞族的學習—除了學一個基詞之外,一定還附帶 學習其他的衍生詞。所以,一年內增加1,440 個詞 族等於一個學期只增加720(約 1,200 個詞)個詞族 而已,這並不是一個天文數字。若是能把六個學分 的課程,分散在三個學期裡,那麼一學期只剩500 個詞族(約800 個詞)的學習量,對於一個已經進 入大學之門的人,一定可以勝任愉快地學習。至於 本科系的學生,四年內增加2,640 個詞族,絕對不 是問題。

2. 根據 Milton & Meara (1995)的研究,高級 程度的學生,在適當的教學情境下,一年可以學習 2,500 個詞。而大陸學者 Hui Du (2004)也建議大學 生每學期應學習2,500 個詞,並且以 12,000 個詞彙 為學習目標。筆者所設定的8,000-10,000 個詞,已 經算是低標了。 3.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不設定一個 增加詞彙的目標,那麼一個大學生在高中時代所學 過的詞彙,就會慢慢淡忘。以每天忘掉三個詞彙來 算,四年下來後所剩下的英文詞彙,恐怕不如一個 國中生!以8,000-10,000 個詞為目標,具有一舉兩 得的作用—既可增進新詞,又可防止忘記舊詞。 總之,今天當全國都在拼英語的時候,當我 們急迫需要提昇國家競爭力的時候,我們的高等教 育中的大學英文,不能再敷衍塞責、墨守成規、不 求進步。而訂定明確的詞彙量,就是改進大學英文 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大學英文若能 以詞彙教學做為標竿,必有立竿見影之效,不論是 聽、說、讀、寫,必能得心應手,不必再為了應付 檢定測驗而到補習班補習了!

伍、結論

本文先從詞彙量與篇章涵蓋率的問題,討論詞 彙量的根本意義,接著就國內各級學校英文課程所 訂定的詞彙量,討論適當與否的問題,最後深入探 13 在大學階段的詞彙教學,不能像中小學一樣仰賴教師的解說,而是要教導一套學習策略,讓學生自修學習(Nation, 1990, 1994, 2001; Meara, 1996;林至誠,1997;沈薇薇,2003;謝琇玲,2003)。

(7)

論 著 討大學英文教學中的詞彙量問題。於討論過程中, 筆者依據學理與教學環境,提出一些建議。 有關中小學的部分,國中與高中課程標準所定 的詞彙量,還算恰當,但是國小部分,就頗有爭議 性。筆者建議除了將認識詞彙界定清楚之外,並且 應當列出一份含認識與應用的詞彙表,以供授課教 師及教材編纂者參考。 至於大學部分,應重視詞彙教學,將在高中所 學的詞彙量,擴充到8,000 -10,000 個詞,以此做為 大學生英文能力的指標之一。 筆者針對國內英語教學的詞彙問題,提出這 些建議,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共同關懷詞彙教學 的問題。

參考文獻

王毓芝(2004)。Designing an innovative Freshman English curriculum in the new era(新世紀大一英文課程之革 新方案)。人文社會學報,5,119-144。 李恩玲(1997)。高中英文詞彙分析教學法之效益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 忻愛莉(1995)。再談大學英文課程—制度與課程相輔 相成。英語教學,19(3),16-21。

沈薇薇(2003)。Current trend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FL settings。逢甲人文社會學

報,7,187-223。

林至誠(1997)。Semantic network for vocabulary teach-ing。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學科類,42,43-54。 林婉瑜(2003)。由音韻層面分析英語的詞彙編碼:以臺 灣高中生記憶及複述英語單詞所犯的錯誤為例。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 林慧麗等(2003)。英語教材真切性研究—從「Cobuild 字頻表」分析「教育部頒布常用英文詞彙」與「部 編本國、高中英文課本」之詞彙使用。英語教學, 28(1),1-13。 吳又熙、謝燕隆(2000)。大一英文及其後繼課程之設 計。英語教學,14(3),62-66。 吳萼洲、張玉芳(2004)。臺中市國小英語教材使用現況 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57,71-78。 吳蕙宜(2004)。應用合作學習於大一英文閱讀教學之 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 蓮。 周中天(2002)。回歸課程綱要—解決國中國小英語課 程銜接的問題。師友,425, 6-11。 施文嫻(2001)。運用字母拼讀法與字詞分析法於字彙教 學之效用。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又銘(2003)。高雄市國小英語教師對教材的看法及使 用現況。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南。 陳姿清(2002)。國小英語教學的困難與展望。師友, 425,15-19。 陳碧珠(2003)。詞彙教學對外語閱讀之影響:從篇章中 習得未知名詞。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博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 陳得文(2003)。南縣國小英語教學現況與問題之調查研 究結果報告。南縣國教,12,26-27。 張志全(2004)。國小英語教學的現況分析與因應之道。 南縣國教,13,6-7。

許國鋒(2003)。An iconic-morphological approach via commonly-used roots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how to help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morize English vocabulary。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 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 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5)。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郭志華等(1990)。大學英文課程設計(上、下)。英語教 學,15(1),44-51;15(2),77-84。 郭美辰、郭隸德(2001)。大腦研究「學習機會之窗」論對 認知和國小英語教學的啟示。教育研究,90,88-95。 郭蕙菊 (2003)。國小英語教育—向下紮根亦或讓孩子 提早放棄英文。師說,174,51。 黃文財(2000)。整合式高中英語字彙教學之探討。淡江 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自來(1994)。英語的詞彙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 通訊,5(4),6-25。

黃素月(1998)。Freshman English programs for non-English majors at universities in Taiwan: An

(8)

Monograph

investigation into the gap between expectations and reality。東海學報,39(1),129-154. 黃惠真(2003)。透過畫圖教單字:一個個案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 黃藍億(2004)。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大一學生英文閱讀 理解能力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花蓮。 湯廷池(2000)。語言分析與詞彙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 教學通訊,11(3), 133-156。 鄒文莉(2004)。師院學生對大一英文課程的期望及其影 響變因之關聯性。課程與教學,7(4),59-76。 楊雅岑(2003)。 國民小學審定版英文教科書之內容分析 研究。臺東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楊懿麗 (1984)。國立政治大學大一英文閱讀興趣調查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0,89-121 楊懿麗(1985)。大一英文教學改革芻議。國立政治大學 學報,51,167-184。 詹餘靜(2004)。教師、教學與教材—九年一貫課程 國小英語教學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教育 類,17(1),167-195。 葉兆祺(2003)。從語言習得理論探究國小英語教學之現 況。南投文教,19,85-88。 潘靖英(2004)。花蓮縣國小英語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 英語教學,29(2),21-39。

廖美玲(1999)。Casting a net on the memorable Freshman year: Infusing webpage construction into the Freshman English syllabus。東海學報,40(1),173-202。 蔣佑仁(2000)。不同方式的字彙教學對臺灣大學生英文 聽力理解之效果研究。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新竹。 蔣 佩 珊 (2 0 0 4 )。 英 語 為 外 國 語 學 習 者 之 字 彙 量 與 其 閱 讀 理 解 能 力 之 關 聯 (T h e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etween EFL learnersʼ vocabulary size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高雄。

蔡鈺鑫(1995)。從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的一項學生問卷 調查看我國大學英文系課程的理想與實際。華岡英

語學報,1,77-86。

蔡鈺鑫(1997)。Student expectations of the Freshman English course at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華岡英

語學報,3,49-71。

錢景甯、荊行倫、高儷華(2002)。中原大學英文能力分 班政策實證研究。中原學報,30(4),505-516。 Alderson, J. C., & Banerjee, J. (2001). 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t (Part 1) State-of-the-Art Review. Language Testing, 18, 213-236.

Alderson, J. C., & Banerjee, J. (2002). 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t (Part 2) State-of-the-Art Review. Language Testing, 19, 79-113.

Anglin, J. M. (1987). The childʼs construction of a mental dictionary. Seminar given at the McLuhan Program, University of Toronto.

Coady, J., & T. Huckin. (1997).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 rationale for pedag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Carrico, J. S. (2001).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M. Celce-Murcia (Ed.),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 pp. 285-300). New York: Heinle & Heinle.

Eyckmans, June. (2004). Measuring receptive vocabulary size.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LOT.

Hazenburg, S., & J. Hulstijn. (1996). Defining a minimal receptive second-language vocabulary for non-native university student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17, 145-163.

Hirsh, D., & P. Nation. (1992). What vocabulary size is needed to read unsimplired texts for pleasure?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8(2), 689-696.

Hui, Du. (2004). Reflections on vocabulary size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5(4), 571-581.

Hwang, K. (1989). Reading newspaper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vocabulary and reading skills. Unpublished MA thesis.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Just, M. A., & Carpenter, P. A. (1987).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Boston: Allyn & Bacon.

Laufer, B. (1989). What percentage of text-lexis is essential for comprehension? In C. Lauren & M. Nordman (Eds.), Special language: From humans thinking to thinking machines (pp. 316-323).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ewis, M. (ed.) (1997). New ways in teaching adults.

(9)

論 著 Other Languages.

Lewis, M. (2000).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for teaching collocation. In M. Lewis (Ed.), Teaching collocation: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lexical approach (pp. 186-204). Hove, UK: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Meara, P. M. (1995).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emphasis on L2

vocabulary. The Language Teacher, 19(2), 8-11.

Meara, P. M. (1996). The dimensions of lexical competence. In G. Grown, K. Malmkjaer & J. Williams (Eds.),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pp. 33-5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ton, J., & P. M. Meara. (1995). How periods abroad affect

vocabulary growth in a foreign 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07/108, 17-34.

Nation, Paul. (1990).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New York: Newbury House.

Nation, Paul (ed.) (1994). New ways in teaching vocabulary. Alexandria, VA: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Nation, Paul. (2001).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 P., & R.Waring. (1997). Vocabulary size, text coverage

and word lists. In N. Schmitt & M. McCarthy (Eds.),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 (pp.6-1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mitt, Norbert. (2000).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I., & M. M. Taylor. (1990). Psycholinguistics: Learning and using language. Englewood, N. J.: Prentice-Hall. West, M. (1953). A general service list of english words.

London: Longman, Green & Co.

Willis, D. (1990). The lexical syllabus. Collins: Cobuild.

初稿收件:民國94 年 7 月 22 日  完成修正:民國95 年 2 月 10 日  正式接受:民國95 年 6 月 28 日■

(10)

Monograph

On the Issue of Vocabulary Size in

English Teaching in Taiwan

I-Li Ya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vocabulary size in English teaching in Taiwan. The research method is basically a review of related literature on the issue. There are rve sections: (1) Introduction, (2) Vocabulary size and text coverage, (3) Vocabulary size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curriculum of Taiwa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nglish teaching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4) The problem of vocabulary size in college English in Taiwan, (5)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ed, it is found that the vocabulary sizes stipulated in the curricula for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are quite reasonable; those for elementary schools and colleges, however, need further clarircation and dernition. For elementary English,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derne the size of vocabulary for recognition but also to prepare two vocabulary lists-one for words for production and the other for words for recognition.

As to college English, an emphasis on vocabulary teaching can be a good way to supplement 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and make the course a more challenging one. It is suggested that a vocabulary size of 8,000-10,000 is desirable for college students if they really want to become competent and successful readers and user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Keywords: vocabulary size, text coverage, college English, junior and high school English,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English teaching in Taiwa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for incorporating the major updates in the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Step 1: With reference to the purpose and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of the review genre (Stage 3), design a graphic organiser for the major sections and sub-sections of your

Help pupils create paradigmatic associations by introducing the superordinates of different sports (e.g. water sports, track and field events, ball games) and guiding them to

 Tying in with the modules and topics in the school-based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schools are encouraged to make use of the lesson plans in the resource

incorporating creative and academic writing elements and strategies into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deepe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writing and enhance students’

Enhancing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Teaching at Secondary Level is a resource package produced by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Section,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