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text

(1)

【歷屆大考試題】 1. 某碳氫化合物,沸點為 80℃,凝固點為− 5℃。 下列何種方法較適合用以測定其分子量?【85 日大】 (A)沸點上昇法 (B)凝固點下降法 (C)蒸氣密度測定法 (D)元素分析法 2. 「非揮發性非電解質的稀薄溶液的沸點上升度數與該溶質的重量莫耳濃度成正比」, 此實驗結果和下列何者的關係最為密切?【85 日大】 (A)勒沙特列原理 (B)亨利定律 (C)拉午耳定律 (D)滲透作用 3. 在 a、b、c、d 四個相同試管中,分別加入 2.0 毫升的下列溶液(0.1 M);

Cu(NH3)4(NO3)2於a,CH3COOH 於 b,HCl 於 c,蔗糖於 d。將此四試管置於一密閉的空間內,

待其達成平衡後,四個試管中溶液的相對高度為:【85 日大】

(A) d > b > a > c (B) b > d > c > a (C) a > c > b > d (D) c > a > b > d

4. 將 Ba(NO3)2溶液(0.1 M)分別滴入下列各溶液,何者產生沉澱?【85 日大】

(A)含 K2CrO4溶液(0.1 M)10 滴及 NaOH 溶液(1 M)2 滴

(B)含 K2Cr2O7溶液(0.1 M)10 滴及 HCl 溶液(1 M)2 滴 (C)含 K2CrO4溶液(0.1 M)10 滴及 HCl 溶液(1 M)10 滴 (D)含 K2Cr2O7溶液(0.1 M)10 滴 5. 在某定溫下,甲乙兩種純溶劑之蒸氣壓分別為 250 及 150 mmHg,甲與乙混合形成理想溶液。 取0.3 莫耳之甲與一未知量之乙混合,結果與該溶液達平衡之蒸氣中,甲與乙之分壓正好相 等。則該溶液所取用之乙的莫耳數為:【85 日大】 (A) 0.18 (B) 0.36 (C) 0.42 (D) 0.50 6. 直徑在 10−710−9公尺的粒子所構成的溶液稱為膠體溶液。 下列有關膠體溶液性質的敘述,何者正確?【86 日大】 (A)膠質粒子間相互碰撞而造成布朗運動 (B)膠體溶液通電可促使膠質凝聚 (C)在膠體溶液中加入少許電解質,可防止膠質凝聚 (D)廷得耳效應是因膠質粒子散射光線造成 (E)通常膠質粒子可吸附溶液中的離子而帶電荷,故而易分散於水溶液中 7. 血液的平均滲透壓約為 7.7 大氣壓。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86 日大】 (A)為病患靜脈注射純葡萄糖水溶液時,葡萄糖濃度最好約為 0.3 M (B)若靜脈點滴水溶液中,只含等莫耳數的葡萄糖及食鹽,食鹽濃度最好約為 0.15 M (C)將人的紅血球置入 0.2 M NaCl 水溶液中(37℃),紅血球會皺縮 (D)剛吃飽時,血液的平均滲透壓會略升高,隨後會再降低 (E)靜脈注射時,注射溶液之滲透壓若小於血球的滲透壓,血球會吸收水分 8. 比重 1.16,含 21.0%的 HCl 水溶液 150 毫升和 6.00 M 的 HCl 水溶液 350 毫升混合,假設體 積有加成性,則混合後的鹽酸溶液濃度為多少M?【87 日大】(原子量 H:1.0,Cl:35.5) (A) 5.2 (B) 5.7 (C) 6.2 (D) 6.7

(2)

9. 取 1.80 克葡萄糖溶於 100.0 克水中,測得溶液的凝固點為− 0.186℃;若取 0.585 克氯化鈉溶 於100.0 克水中,測得溶液的凝固點為− 0.343℃【87 日大】 (a)此二溶液沸點較高者為 (1) ;同溫下,此二溶液蒸氣壓較高者為 (2) , 導電度較高者為 (3) ,滲透壓較高者為 (4) 。 (b)此葡萄糖溶液的重量莫耳濃度為 (5) ,氯化鈉溶液的重量莫耳濃度為 (6) 。 在相同重量莫耳濃度之此二稀溶液,假設不是實驗誤差,為何氯化鈉水溶液的凝固點 降低度數(ΔTf)不是葡萄糖水溶液的凝固點降低度數的二倍? (7) 。 (原子量:H = 1.0,C = 12.0,O = 16.0,Na = 23.0,Cl = 35.5) 10. 將含鎂、鈣、鋇三種陽離子([Mg2+] = [Ca2+] = [Ba2+] = 0.01 M)的混合水溶液 10 毫升,置於試 管中,再以下列試劑逐滴滴入試管,作沉澱反應實驗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88 日大】

(A)滴入 Na2SO4(aq)(0.002 M)時,BaSO4(s) 最後沉澱

(B)滴入 Na2C2O4(aq)(0.002 M)時,MgC2O4(s) 最先沉澱

(C)滴入 NaOH(aq)(0.002 M)時,Mg(OH)2(s) 最先沉澱

(D)滴入 Na2CrO4(aq)(0.002 M)時,BaCrO4(s) 最後沉澱

11. 有 A、B、C 三種水溶液,溶液 A 含 0.04 m 葡萄糖(C6H12O6),溶液B 含 0.03 m

硫酸鎂(MgSO4),溶液C 含 0.01 m 硫酸鉀(K2SO4)。下列有關此三溶液的沸點

高低順序之排列,何者正確?【88 日大】

(A) B > A > C (B) A > B > C (C) C > B > A (D) C > A > B 12. 在 27℃時,含某化合物 0.40 克的 100.0 毫升溶液,其滲透壓為 0.30 atm,則該化合物

的分子量為多少g / mol?(氣體常數 R = 0.082 atm‧L / mol‧K)【88 日大】

(A) 120 (B) 133 (C) 246 (D) 328 13. 分離硫酸銅與硝酸鉀混合物(重量比約為 1:12)的實驗步驟如下: (A)將混合物 6.5 克置於裝有水 10 毫升的燒杯中,加熱攪拌使固體溶解。 (B)待固體溶解後,趁熱將澄清液傾倒入錐形瓶中。 (C)將錐形瓶浸入冰水浴中,待結晶生成後,過濾收集晶體,濾液則收集於試管中。 (D)以冰水沖洗晶體數次,完成分離。請回答下列問題:【88 日大】 (1)純化之晶體為何? (2)試管濾液中的主要成分為何? (3)若取試管濾液加入硫化鈉溶液,則有沉澱物產生,此沉澱物的化學式為何? (4)若取試管濾液加入過量的氨水溶液時,溶液呈深藍色,則此反應的主要產物為何? 14. 下列何者與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較無關係?【89 日大】 (A)水的溫度 (B)氣體的壓力 (C)氣體的種類 (D)氣體的體積 15. 在 100℃時,4.0 莫耳甲苯和 1.0 莫耳環己烷混合成一理想溶液。達平衡狀態時, 溶液的蒸氣壓為700 mmHg,並測得蒸氣中甲苯及環己烷的莫耳分率皆為 0.5。 在該條件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89 日大】 (A)此理想溶液中甲苯的莫耳分率為 0.8 (B)溶液的蒸氣中甲苯的分壓為 350 mmHg (C)溶液的蒸氣中環己烷的分壓為 350 mmHg (D)純甲苯在 100℃時的蒸氣壓為 438 mmHg (E)純環己烷在 100℃時的蒸氣壓為 1750 mmHg

(3)

16. 某一混合液含有 Ag+Fe3+ Al3+,可以下列流程圖加以分離和鑑定。89 日大】 (a)寫出濾液 A 中主要之金屬離子或金屬錯離子的化學式。 (b)寫出沉澱 F 的化學式。 (c)寫出步驟(2)中生成沉澱 B 的反應方程式。 (d)寫出步驟(4)中生成沉澱 E 的反應方程式。 (e)根據步驟(6)中,如何鑑定溶液 G 中含有何種金屬離子? 17. 某溶劑的蒸氣壓與溫度的關係為右圖之 a 線, 若加入不揮發性的溶質,其溶液之蒸氣壓 與溫度的關係最可能為下列何者?【90 日大】 (A) a 線 (B) b 線 (C) c 線 (D) d 線 18. 豆漿是一種膠體溶液,當加入下列何種物質時,可使膠質凝聚析出?【90 日大】 (A)水 (B)蔗糖 (C)鹽 (D)食醋 (E)石膏 19. 將各為 1.0 莫耳的 Ba(OH)2、NaOH、BaSO4及Na2SO4固體,分別置入1.0 升的水中。 試問那一個溶液之蒸氣壓最高?【91 指考】

(A) Ba(OH)2 (B) NaOH (C) BaSO4 (D) Na2SO4

20. 在溶液凝固點下降的測定實驗中,選用了環己烷當作溶劑,並分成三組進行實驗。 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組別 化合物 稱取重量 環己烷重量 溶液凝固點 第一組 萘 1.92 克 100 克 3.4℃ 第二組 樟腦 1.52 克 100 克 4.4℃ 第三組 碘 1.91 克 100 克 4.9℃ (分子量:環己烷84;萘 128;樟腦 152;碘 254 環己烷的比重為 0.78) 試根據這些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91 指考】 (1) 求出萘溶液的重量莫耳濃度。(2 分) (2) 利用上述三組實驗數據,經過適當計算處理,將其結果,以濃度為橫座標, 溫度為縱座標,繪入答案卷的方格紙中。(2 分) (3) 在上圖中,標示出環己烷的正常凝固點的位置,並寫出其溫度為幾℃?(2 分) (4) 求出環己烷的凝固點下降常數 Kf?(2 分)

(4)

21-22 題 為 題 組 光合作用使植物持續生長,實驗證實植物利用根部細胞的滲透膜,將土壤中的水分吸入根 部再傳送至樹梢,以便樹梢的葉子得以順利進行光合作用。假設熱帶雨林區內的氣壓與溫度經 年保持在1 atm 與 27°C,試回答21~22 題。 21. 植物細胞內的電解質總濃度,相當於 0.1 M 的 KCl 水溶液,密度約為 1.033 gcm−3。 若土壤中的電解質濃度極低,則熱帶雨林區內的植物高度最高可達幾公尺?【92 指考】 (A) 20 (B) 50 (C) 100 (D) 150 (E) 200 22. 土壤中若溶有電解質,而其濃度均為 0.01 M,則在含有下列哪一種電解質的土壤中, 植物生長高度最高?(土壤中的pH 值可以不考慮)【92 指考】 (A) 硫酸鈣 (B) 硫酸銨 (C) 硫酸鈉 (D) 硝酸鈣 (E) 氯化鈣 23. 某水溶液含有甲、乙、丙三種金屬離子。若進行圖 1 所示的實驗操作,即可分離這些離子。 試問該水溶液中的甲、乙、丙各為何種離子?(從下面的選項中擇一正確的組合)【92 指考】 選項 甲離子 乙離子 丙離子 (A) Ag+ Fe2+ Zn2+ (B) Ag+ Fe2+ Cu2+ (C) Pb2+ Fe3+ Cu2+ (D) Pb2+ Fe3+ Zn2+ (E) Pb2+ Fe2+ Zn2+ 24. 在室溫,下列水溶液中,何者的滲透壓最高?【93 指考】

(A)3.0×10-3M HCl (B)4.0×10-3M NaCl (C)5.0×10-3M CaCl

2 (D)6.0×10-3M CH 3COOH (E)7.0×10-3M C6H12O6 25. 在常溫下,下列四種 1 升的水溶液,何者具有最高的滲透壓?【93 指考補】 (A)0.05 莫耳 Ba(NO3)2 (B)0.06 莫耳蔗糖 (C)0.06 莫耳 NaCl (D)0.05 莫耳 PbI2 26. 下列哪些鹽類的溶解度會因 pH 值下降而增加?【93 指考補】

(A)AgCl (B)ZnS (C)CaCO3 (D)PbI2 (E)Ag3PO4

27. 某深紅色固體化合物 0.325 克溶於 12.2 克的二溴乙烷中,測得此溶液之凝固點為 7.97 oC。 二溴乙烷的正常凝固點為9.80 oC,其凝固點下降常數為 11.8 oC/m,根據上述資料回答 下列兩小題。【93 指考補】 (1)此深紅色固體的分子量為何? (2)若此深紅色固體含 32.5%(重量百分比)的鐵,則每分子的此化合物中含有幾個鐵原子? (原子量:Fe=55.9) 圖1 通入硫化氫氣體 加入稀鹽酸 濾液1 濾液2 含甲的白色沉澱 含乙的紅褐色沉澱 含有甲乙丙三種金屬離子的水溶液 濾液3 含丙的白色沉澱 加入過量的氨水

(5)

20 30 20 40 60 80 溫度(℃) 溶解度 ( 克 ) 丙 乙 甲 圖 溶解度與溫度的關係 28. 在一大氣壓下,將 100 克的某固態物質(分子量為 80),用一穩定熱源加熱時,所得之溫度 與熱量曲線關係圖如下圖所示。試根據此曲線之資料回答第1-3 小題。【93 指考補】 (1)此物質的正常沸點為多少°C? (2)此物質在液態時之比熱為多少卡/(克-°C)? (3)此物質之莫耳汽化熱為多少千卡/ 莫耳? 29. 將 25.3 克的碳酸鈉溶於水後,調配成 250mL 的水溶液,試問溶液中, 鈉離子的體積莫耳濃度(M)為何?【94 指考】 (A)0.26 (B)0.47 (C)0.96 (D)1.56 (E)1.91 30. 濃度均為 0.1M 的下列水溶液,何者的導電度最大?【94 指考】

(A)H3PO4 (B)NaH2PO4 (C)Na2HPO4 (D)Na3PO4 (E)Na2HPO3

31. 晶體試樣甲、乙、丙三種,假定在小溫度的範圍內, 其溶解度(克/100 克水)曲線可簡化為如右圖。今在 室溫20℃,配製甲、乙、丙三種試樣的飽和溶液, 分別過濾得到澄清溶液後,做了下列實驗。試問下列 敘述哪些正確?【95 指考】 (A)升溫或降溫,丙溶液都不會有晶體析出來 (B)若將各溶液分別降溫至 15℃,則甲晶體會析出來 (C)若將各溶液的溫度,從 20℃升溫至 35℃, 則只有乙晶體會析出來 (D)若將各溶液升溫至 30℃後過濾,所得澄清溶液在 30℃蒸發。 當蒸發到溶液的體積變為原體積的約十分之九時,甲與乙的晶體會析出來 (E)若將各溶液升溫至 35℃後過濾,所得澄清溶液在 35℃蒸發。 當蒸發到溶液的體積變為原體積的約十分之九時,乙與丙的晶體會析出來 熱量 (千卡) 溫度 (° C) 固態 液態 氣態 15 21 29 –20 60

(6)

32. 水溶液的沸點與其所含溶質的性質及其濃度有關。試問濃度均為 1.0m 的葡萄糖、 果糖及蔗糖水溶液,三者沸點高低順序符合下列哪一項敘述?【97 指考】 (A)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 (B)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 (C)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 (D)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 (E)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 33. 在室溫,將 1.17 克氯化鈉加入於一裝有 400 克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俟完全溶解後, 置燒杯於溫度為−0.46℃的冰箱中。試問經長時間後,此溶液最多能析出約幾克的冰? (已知水的莫耳凝固點下降常數為1.86℃/m)【98 指考】 (A)80 (B)160 (C)240 (D)320 (E)360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