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咫尺天涯:大陸80後與台灣人的社會接觸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咫尺天涯:大陸80後與台灣人的社會接觸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咫尺天涯:. 學 指導老師:湯京平教授. Nat. n. al. er. io. sit. y. ‧. ‧ 國. 治 政 大 大陸 80 後與台灣人的社會接觸 立. Ch. en. hi. i n U. gc 研究生:蔡宜靜. 2011 年 7 月. v.

(2) 摘要 兩岸自開放以來,對於交流政策及相關議題,始終爭論不休。為何大陸方面 積極邀訪台灣人士,希望「寄希望於台灣人民」,而台灣內部則有諸多疑慮?兩 者的考量實為同一出發點,即接觸和交流勢必改變雙方對彼此的態度及立場,不 得不慎。若兩岸問題是一長久戰,是雙贏還是兩敗俱傷就必須時刻檢視合作戰 略。因此,本研究旨在透過對中國大陸 80 後新生代白領族群與台灣人的社會互 動觀察,來檢視兩岸緊密而頻繁的交流及接觸,是否對兩岸和平發展有實質上的 幫助,軟化兩方對立態度,幫助建立理解及互信機制;抑或是白忙一場,在雙方 不斷釋出利多的情形下,不僅沒有從根本解決兩岸根深蒂固的認同差異,反引發 更大的不理解和厭惡感,實為本研究計畫欲探究的問題。. 政 治 大. 研究結果發現隨著兩岸交流擴大,中國大陸的 80 世代對台的接觸管道也更 加多元。但從江澤民時期一直到胡錦濤世代,中國都未改變一個中國的兩岸關係 原則,加上大陸 80 世代獨特的成長背景和發展軌跡,相較於前幾世代所強調的 政治正確態度,大陸 80 後的黨國意識相對淡薄,尤以畢業於名牌高校的大陸 80 後白領,更是將生活重心和關注焦點放在追求利益的務實道路上。這些都使得其 對台態度產生變化,大部分的大陸 80 後白領除了對中國本土的政治感到漠然, 對於爭論不休的台灣統獨問題更是有些意興闌珊。政治問題的擱置和無奈,也使 他們對於台灣產生一種文化上的情感投射,更多地認同台灣方面對中華文化的保 存和其他的合作機會。可以說是從一個中國的強硬態度轉變成一條務實且相對友 好的道路發展。.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透過長期交流,雖能拉近距離,但對於政治態度的改變仍是徒勞。從想像建 構逐步親身接觸台灣人文歷史,都讓大陸 80 世代對台灣有了更多的認識與喜 愛。而不同程度的接觸經驗確實產生不同的交流成果,但是透過質性調查發現, 接觸的關鍵並不在相處的時間長短,而在建立在某些制約條件上。換言之,若無 法達到某些關鍵前提條件,兩岸的交流經驗不論如何頻密,都無法從根本消弭差 距和隔閡。另外,中國大陸與台灣二十年來不同的發展道路或制度上的差別,讓 兩岸心理在根本產生落差。在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之下,兩岸隔閡仍難補平。. Ch. engchi. 關鍵詞:大陸 80 後、白領、兩岸關係、群際關係、社會接觸. 1.

(3) 目. 次. 第一章 導論.........................................................................................3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假說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第二章 文獻檢閱:兩岸青年接觸的理論分析...................................12 第一節 兩岸關係的微觀分析. 政 治 大 世代理論:由大陸80世代看兩岸接觸 立. 第二節 兩岸互動中的群際接觸與文化背景 第三節. ‧ 國. 學. 第三章 觀察 80 世代:兩岸的差異....................................................24. ‧. 第一節 歷史與社會脈絡的影響 第二節 大陸80世代的價值取向. y. Nat. al. n. 第一節 兩岸接觸的背景:從文攻武嚇到對台讓利. Ch. 第二節 隔海相望兩樣情:想像建構. engchi. 第三節 親身接觸:初次見面到成為朋友. er. io. sit. 第四章 兩岸接觸:當「陸陸」遇見「灣灣」.......................................40. i n U. v. 第五章 結論..........................................................................................59. 參考書目..................................................................................................63. 附件一、訪談者目錄................................................................................69. 2.

(4)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2011 年七月,中共中央領導人胡錦濤主席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兩岸 青年交流活動,期間不僅陪同青年學子一同欣賞中華傳統文化表演,更在觀賞由 台灣所帶來的電音三太子帶來的熱舞之時,跟著一起揮手擺動模仿,並在活動後 發表演說:「青年昭示著未來,推動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歸根到底要靠青年,希望. 政 治 大 動,對於兩岸觀察者來說無疑是項重要的轉折和指標,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 立. 兩岸青年一代接過兩岸關係發展的接力棒」。胡錦濤此次出席兩岸青年交流活. ‧ 國. 學. 教授鄭振清就指出,近年兩岸青年交流已達「空前」境界,其中又以大陸國家主 席胡錦濤跳電音三太子舞為指標,顯見大陸已將涉台工作重心往年輕人移動。. ‧. y. Nat. 本論文主要針對的問題是大陸 80 後與台灣人的交流互動,能否讓雙方逐漸. er. io. sit. 打成一片,並走向融合無間?是否可能在互動過程中,反而造成彼此的隔閡與誤 解,成為進一步交流的障礙?近年來,在兩岸整合的樂觀氛圍下,對於本論文所. al. n. v i n 發現的研究問題,似乎仍未為兩岸學者意識到其重要性,缺乏足夠的關切與投 Ch engchi U 入。有鑒於此,個人將藉由源自理論的研究假說,以及為期 2 月的實地調查,嘗 試驗證並回答上述研究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意識,本論文特別以對岸的 80 後青年作為研究對象。由於需 針對與台灣人交往密切的群體做調查,因此鎖定擁有高校背景、尤以畢業於大陸 名牌大學的大陸 80 後白領族,將世代與階層範圍設定更加精確,以利更細緻底 地了解一特定群體的對台態度。這樣選擇的目的,關鍵不在青年是否作為經濟棟 樑,影響日益增長,也不在台商西進經營,必須借助利用,更不是因為個人眾多 3.

(5) 好友,同屬這個世代,彼此可以敞開心房,深度交換。個人這樣設計的目的,旨 在避免可能產生的「因果干擾」(confounding in establishing causality),這些干擾1 當中,部份來自既有的歷史包袱,例如國共衝突的殘留記憶。但大陸的 80 後世 代,成長於國共恩仇淡薄,共黨意識型態灌輸教育褪色的年代,不僅對台灣充滿 好奇與好感,更經常收看台灣電視戲劇類節目,如「康熙來了」 、 「我猜我猜我猜 猜猜」都是對岸 80 後都看的)。因此,這個世代,若對台灣人士存有嫌惡與隔閡, 那應該不是源自既有印象,反該來自雙方接觸過程中的體會、感受,因此更有必 要從中了解互動過程中可能的阻礙和瓶頸。. 政 治 大. 另外,本研究以出身知名高校的大陸 80 後作研究對象,將可減少因為台企. 立. 特性造成的誤解與誤判。因為鎖定知名高校的 80 後,即可避免由於接觸背景如. ‧ 國. 學. 「產業部門」與「產業結構」所帶來的干擾。2 因為 80 後青年與台灣人觸的機 會,多以職場為背景。但如我們所知,台資企業一方面以「勞力密集」的製造業. ‧. 為主,工資偏低、工時過長、管理嚴苛,往往造成陸籍職工不快;另方面台資企. y. Nat. sit. 業往往以「家族形式」為主,信用自家、排外護短、升遷偏頗,也經常讓冷眼旁. n. al. er. io. 觀的陸籍幹部寒心。前述種種嫌惡與隔閡,不排除其源自於台資企業上述特性。. i n U. v. 因此,由於本研究以大陸 80 後整體作為研究對象,將可減少因為台企特性所造 成對整體的誤解與誤判。. Ch. engchi. 綜合上述,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探討大陸「80 後白領」與台灣人的接觸 經驗,並透過實地的熟悉、互動與訪談,切入這些大陸 80 後與台灣人的互動關 係,嘗試解釋前者之所以感到隔閡與不愉快的原因。我們既已置身兩岸大幅開 放,「跨海社會空間」浮現的年代,3 就必須瞭解雙方接觸交流的種種影響。目 11 2. 3. 耿曙、林瑞華,2007, 〈台商發展研究〉 ,載李英明編, 《中國大陸研究》 ,臺北:巨流,2007, 頁 275-301;鄧建邦,2010, 〈台商研究〉 ,載王振寰、湯京平、宋國誠編, 《中國研究》 ,臺北: 政治大學出版社,即將出版。 吳介民、陳志柔、陳明祺,2007, 〈跨海峽新社會研究:台灣之中國研究典範更新與新興領域〉, 4.

(6) 前屬於宏觀層面的兩岸關係,已有不少探討與分析,4 但從微觀層面剖析兩岸民 眾互動的研究,似乎還在少數,其中部份雖曾觸及台商族群的認同轉變,5 但大 陸民眾的普遍感受與立場如何,雙方還都幾無所知。畢竟,兩岸之所以持續分割, 問題不只在台灣這邊。就這個角度來看,本研究不但能回答「兩岸交流影響為 何」,更盼以此補足兩岸研究「微觀層面」與「對岸情況」的研究缺口。. 第二節 研究假說 本研究從個人經驗出發,輔以理論假說及田野資料的蒐集。此節將先扼要介. 政 治 大. 紹本研究的研究假說,接續報告涉及田野調查的選點、訪談、方式、時程等問題。. 立. 為什麼「同文同種」的兩岸民眾,無法透過大量、頻密的往來,逐漸消弭成. ‧ 國. 學. 見,走向相互融合?反而在互動的過程中,產生諸多隔閡與排斥,造成大陸 80. ‧. 後「覺得台灣很亂」 、 「普遍厭惡台灣人」的負面印象。他們對台灣人的疏離與評. y. Nat. 價,有時甚至低過其他外籍人士。但為什麼廣為接受的「接觸假說」,居然無法. n. al. er. io. sit. 全然適用於兩岸民眾互動?其中原因為何?雙方隔閡究竟何在?. i n U. v. 由於自身對此感到困擾,便在過程中不斷透過 MSN,與大陸好友反覆探討,. 4. 5. Ch. engchi. 《當代中國研究通訊》,第 9 期,頁 12-33。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吳玉山,1999,〈台灣的大陸政 策:結構與理性〉 ,載包宗和、吳玉山編, 《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 ,臺北:五南,頁 153-210; 魏鏞,2002, 〈邁向民族內共同體:台灣兩岸互動模式之建構、發展與檢驗〉 , 《中國大陸研究》, 45 卷 5 期 (9/10 月),頁 1-55;耿曙,2003, 〈「連綴社群」 :WTO 背景下兩岸民間互動的分析 概念〉,載《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許光泰、方孝謙、陳永生編,臺北:政大國關中心,頁 457-487。 莊耀嘉,2003, 〈族群與偏見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 , 《本 ΟΟΟ 土心理學研究》 ,第 20 期(12 月 號),頁 73-104;李美枝,2003, 〈台灣地區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 , 《本土心理學 研究》 ,第 20 期(12 月號),頁 39-71;陳朝政,2005, 〈台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經驗研究與 政策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未出版博士論文;Ping Lin, 2006, “Immigrants, Citizenship and Political Identity, Taiwanese Immigrants in Dongguan and Shanghai?”,宣讀於『中國政治學會年 會』 。臺北:政治大學;林瑞華、耿曙,2008, 〈經濟利益與認同轉變:台商與韓商個案〉 , 《東 亞研究》 ,第 39 卷 1 期(1 月號),頁 165-192;耿曙、林瑞華,2009, 〈「階級」 、 「省籍」或「政 黨」?台灣人當地融入狀況之比較〉, 「2009 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全球效應與地方反應:社 會學新興議題與挑戰」研討會,臺北:東吳大學。 5.

(7) 同時透過中國大陸最受青年歡迎的網路論壇─天涯論壇,來理解兩岸接觸可能造 成的負面感受及成因。根據研究時間的探索與反省,認為「接觸假說」討論情境 有其侷限性。6 根據 Henri Tajfel 所開拓的「群際關係」諸理論揭示,7 其實在雙 方互動的過程中,背後隱藏了種種「心理機制」,因而制約「接觸」的成效。我 們必須將這些機制揭露、提煉,方能幫助我們理解兩岸糾結所在,為改善兩岸關 係拿出方案。這樣「理論啟發」(theory-informed research) 的兩岸研究,也將有 助學界探索「文化背景」與「接觸成效」的關係。8. 針對本論文的研究問題,報章媒體等雖偶有觸及——例如對鴻海/富士康 12. 政 治 大. 跳事件的評論——但不是回頭歸咎於兩岸民眾的偏見使然,就是將矛頭指向台商. 立. 產業結構與管理模式(勞力密集、軍事管理),或者台幹陸幹間待遇歧視、職場競. ‧ 國. 學. 爭。對於此類流傳甚廣的觀點,本研究將進行系統嚴謹的經驗驗證。對此,首先, 本研究挑選大陸 80 後白領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這個世代的青年,由於前述交流. ‧. 機會與媒體接觸的影響,對屬於台灣的方方面面,一般均懷有善意與好感。因此,. y. Nat. sit. 對這個相對沒有偏見的世代而言,若在頻密接觸台灣同胞之後,居然產生相當的. 6 7. 8. al. n. 經驗。. er. io. 嫌惡與隔閡,這樣的結果就不是源自於既有的偏見,而是來自雙方接觸的感受與. Ch. engchi. i n U. v. Gordon Allport,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Reading, MA: Addison-Westley. 參考 Henri Tajfel & Jonathan C. Turner,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L. W.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Hall 及三 冊經典著作,Henri Tajfel, ed., 1982,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aris: 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Henri Tajfel, 1981,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nri Tajfel, ed., 1978,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London: Academic Press. 中文著 作中對此最有系統的介紹,請參考方文,2008, 《學科制度與社會認同》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 Miles Hewstone et al. eds., 1988,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A European Perspective, Oxford & New York: Blackwell; Andrew J. Weigert, , J. Smith Teitge & Dennis W. Teitge ed., 1986, Society and Identity: Toward a Sociological Psychology,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niel T. Gilbert, , Susan T. Fiske & Gardner Lindzey, eds., 1998,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 MA: McGraw-Hill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upert Brown & Samuel L. Gaertner eds., 2001,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Intergroup Processes, Malden, MA: Blackwell; Diane M. Mackie, & Eliot R. Smith eds., 2003, From Prejudice to Intergroup Emotions: Differentiated Reactions to Social Groups, New York: Psychology. 6.

(8) 其次,所謂「80 後」,9 指的是 1980 到 1989 出生的大陸年輕世代。論及成 長環境,他們一方面茁壯於經濟逐步起飛的年代,另方面,他們也大陸第一代的 獨生子女(大陸的計劃生育於 1979 年開始徹底執行)。因此,他們的人格特質來 看,首先,因為成長過程中備受關懷,養尊處優,所以多數比較「自我」。自我 意識高張的結果,任何不公平、不合理,往往都會激發他們極大的情緒反應,這 是第二點。再其次,他們多數敢於表現、叛逆性強,任何不滿都「不平則鳴」, 四處抱怨聲張,絕不忍氣吞聲、深藏內心。最後,對外,他們往往自傲又自卑, 因此又有點崇洋媚外,但一旦任何挫折不滿,又立刻仇外排外,表現出民族主義. 治 政 大 兩岸群際互動的最佳對象:他們對任何歧視、排斥均極為敏感;反應往往極其強 立 式的激情。綜合上述這些特質,我們不難發現,這些 80 後青年,將是我們觀察. 烈;加上,對於任何不滿,他們亦習慣「不吐不快」;尤其是涉及敏感微妙的兩. ‧ 國. 學. 岸關係,更容易挑動敏感神經,充分反映出本研究所希望觀察的問題與情緒。. ‧. 當然,除了 80 世代,「白領」的階層特色和代表意義也是本論文選擇大陸. y. Nat. sit. 80 後白領的重要因原因。由於世代所包含的範圍極廣,同一世代所包含的群體. n. al. er. io. 類型多元,若要探究與台灣人接觸過程中所隱含的問題,大陸 80 後白領便成了. i n U. v. 本研究的首選。白領(White collar)在美國社會學家 Wright Mills 所著的《White. Ch. engchi.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一書中,被定義為有別於舊中產階級的新中 產階級,. 因為自 2005 年台灣連戰先生以國民黨主席身分率領青年訪問團,開啟兩岸 青年交流以來,與台灣方面接觸最頻密的莫過於這些高校背景的大陸 80 後。這 些多數出身不錯高校的青年,也都善於捕捉問題,經過反復思考,往往都能言之 成理。加上筆者與他們同一世代,雙方溝通幾乎沒有障礙。更加上過網交流經驗. 9. 這個稱呼本為大陸青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指得是大陸文壇上 1980-1989 年出身的新生代作家, 後來被媒體借用,泛指所有 80 年代出生的年輕世代。 7.

(9) 積累的知交好友。這些都讓 80 後成為本論文研究對象的絕佳選擇。. 綜合上述,根據初步訪談,配合對「群際關係」理論的思考,我們不難發現 所謂「接觸」並不只「接觸的長短與/或頻率」 ,也不是透過語言文化的類似,就 可以發揮「接觸」應有的功效——如「接觸假說」之所預期。關鍵在接觸過程中, 雙方會因為彼此互動的背景與模式,生出各種心理與態度,因此深深制約「接觸」 的成效。這些影響兩岸民眾互動的制約因素,根據「期前研究」(pilot study,包 括前期的田野、與大陸友人的 MSN 對談、以及大陸網站的觀察記錄) 的印象, 大陸 80 後很容易便感受到下列三種與態度——優越意識、族群區別、與身份素. 政 治 大. 質——也對其極度反感,這樣的態度與機制從何而來?如何影響雙方互動?是否. 立. 前述隔閡與不快的主要因素?這就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 ‧ 國. 學. 本論文的研究訪談鎖定在台資企業,做電腦代工的設計部門,裡面的設計師. ‧. 成員包含管理幹部來自於世界各地,有台灣人、歐美人、香港人、大陸人,且大. sit. y. Nat. 大陸籍員工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80 後」白領,整個設計團隊約莫三十人,顯. al. er. io. 得相當年輕有活力,與以往想像在大陸的台資企業的氛圍完全不同。儘管同樣是. v. n. 由台灣人擔任高階幹部,但是整體工作環境顯得相當融洽,感覺上在那樣開放的. Ch. engchi. i n U. 空間裡,大家都不分國籍、不分你我的一齊工作,這一點在我初次訪談公司內部 員工時候就可以得知。但繼續詢問後,卻發現實際的情形可能不如一開始所感覺 的那樣。 對於台灣人的觀感,有人感覺好奇、有人覺得陌生疑惑、有些人覺得台灣就 是中國的一部分,有欣賞、也有不以為意。從訪談中不難看出,兩岸的距離始終 存在,即使教育程度和物質環境的提升,但這並不是使兩岸隔閡消除的關鍵,相 反的,精神層面的距離也許比外在條件的差距更為巨大。. 綜合本節的分析與推演,本文希望通過雙方接觸的經驗,來關照、解釋「類 8.

(10) 似社會群體、類似文化背景」下的群際接觸,其過程如何?能否順暢溝通?能否 發揮「接觸假說」期許的效果?若答案為否,其中問題何在?是否可以透過上述 假說加以理解?我們若以「同文同種」的兩岸民眾為對象,能否藉此釐清雙方民 眾「接觸互動」互動中的障礙?後一部份的工作,涉及上述假說的經驗驗證。有 關這方面的種種設計與安排,請見下節的介紹。.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治 政 大 在經驗資料蒐集方面,計劃以田野調查為主,結合多項質性方法的研究。在 立. 調查地點上,選擇以上海為中心,針對約 30 位大陸 80 後包含有涉台經驗的上班. ‧ 國. 學. 族及學生為中心進行研究。之所選定大陸 80 後為研究對象,即是因為他們接觸. ‧. 台灣人的場合,並不只於傳統的台資企業,或外商的工作職場,因此主要重心放. y. Nat. 在於觀察他們的涉台經驗及對台觀感。全部的訪問調查工作,因需要和大陸 80. n. al. er. io. 田野選點. sit. 後打成一片,降低其心理防備,才能有效地理解大陸 80 世代的對台視野。. Ch. engchi. i n U. v. 有關調查地點方面,選擇的是以上海為中心,並視需要涵括其他大陸一線城 市。就研究的樣本多樣性而言,上海實為最佳選擇,因為擁有大陸名校背景的 80 世代白領,在畢業之後大多會選擇留在發展機會較多的一線城市,如北京、 上海、廣州等。在此地更能接觸到擁有不同涉台經驗的大陸 80 後,透過筆者的 訪談、觀察、及分析,深入理解個別案例的感受與經驗,將有助讀者進一步掌握 大陸 80 後白領的背景資料及對台態度。. 調查方法 9.

(11) 由於此論文處理的是大陸 80 後白領與台灣人士的接觸,焦點是雙方的互動 關係與彼此感受。因此以約 30 位大陸 80 後中心的「交往網絡」為對象,進行「深 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s)為主,搭配「參與觀察」(participant interviewing), 並視需要酌採「焦點團體」(focus group interviewing) 的方法,來蒐集研究所需 要的資料,進行上述各項研究假說及推論的驗證。. 在調查案例的設計與選擇方面,筆者將以「交往網絡」作為調查對象,即鎖 定特定的大陸 80 白領後作為研究的中心,探討大陸 80 後白領的對台態度與立 場,對彼此的看法、所述的互動模式等,試圖從當中挖掘兩岸「接觸」的障礙所. 政 治 大. 在。至於在個案選擇上,筆者亦從成功接洽的案例中,剔除重疊或不適之個案,. 立. 再依年齡性別、成長背景、行業部門、企業性質、接觸時間與對象等,就其約略. ‧ 國. 學. 比例,各取訪談對象,並採用「極大化選樣差異」(maximum variation sampling) 原則,避免訪談發現有所偏差。也就是在「滾雪球」(snowballing)的訪談牽線過. ‧. 程中,將採用「多線齊滾」方式進行,透過不同的來源幫忙牽線訪談,再透過這. y. Nat. er. io. al. sit. 些「線頭」,發展出不同線索的受訪者。. v. n. 雖然在案例選擇上,無法運用「隨機」原則,可能因而導致「選樣偏差」. Ch. engchi. i n U. (selection bias),但基於下列原因,上述設計應該不致影響研究發現的效度。首先, 這個計劃只專注於較少量個案,目的本在發掘認同變化的趨勢、說明其轉變之原 因。研究結果,只重其「啟發」處 (heuristic),並不作過份擴張的推論。其次, 影響選樣的原則 (筆者所利用之各種關係),與研究的主要變數間,並無系統關 聯;即便選樣有失,仍不致過份削弱所得結論。最後,對於訪談對象的挑選,務 求分散案例來源,避免依賴少數牽線者,也就是前述「多線齊滾」的目的。. 調查過程. 10.

(12) 有關具體的訪談方式,扼要報告如下。首先,筆者將先就大陸 80 後的職場 經驗進行交流,建立整體的資料架構。再隨交談逐步深入,進而擴及受訪者的「生 活史」(life history)。由此轉入其職場關係的種種感觸與體會。至此,將請受訪者 轉而抒發其對於台灣人士的印象、經驗、感受. 之後,經過此相互熟悉的過程,伺機安排再次訪談,藉由雙方的信任關係, 嘗試分享其壓抑與不快的原因所在,並就初步的研究發現,進行嘗試探索與比較 (每位元訪談者通常需要 2-3 次的訪談)。由雙方的立場、偏見與互動模式,進而 分析其「接觸」局限的原因所在。訪談過程中所得之「訪談錄音」及「田野筆記」. 政 治 大. (field-notes),帶回謄錄分析,藉以細緻釐清前述研究假說成立與否。.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13) 第二章、文獻檢閱:兩岸接觸的理論分析 本節對接續研究所需的相關理論,進行扼要的回顧,作為接續分析的基礎, 綜述的內容包括微觀分析部份、以及相關的文化背景與世代差異理論等。. 第一節 兩岸關係的微觀分析 從兩岸政府政策到兩岸人民心理 根據廣為接受的理論觀點,不論宏觀層面政治學門的「整合理論」(integration. 政 治 大 際接觸」終將走向「群際融合」 立 , 尤其兩岸同文同種,本來溝通無礙,如今民. theory),抑或微觀層面心理學科的「接觸假說」(contact hypothesis),都認為「群 10. ‧ 國. 學. 眾穿梭往來,經社互賴密切,為什麼仍存在如此分歧的認同?11 更糟糕的是, 根據上述 80 後白領的經驗來看,雙方頻密互動的結果,似乎不能化解種種負面. ‧. 感受,尤其這樣的立場並非源於過去的歷史包袱,反而誕生於兩岸「互利互惠」. er. io. sit. y. Nat. 的交流。如果這樣的問題不解,兩岸再怎麼加強往來,恐怕也是枉然。. 面對這樣一個並非過往遺留,可能繼續深化的「糾結」 ,到底其背後原因為. al. n. v i n 何?如何從理論角度進行理解?能否找出化解的辦法?而這樣針對兩岸互動的 Ch engchi U 研究,能否回頭豐富西方有關「群際關係」(inter-group relations) 的相關理論?12 10. 11. 12. 吳新興,1995, 《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 ,臺北:五南;魏鏞,2003, 〈台灣海峽兩岸互 動模式之發展:歷史回顧、比較分析與制度建構〉, 《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 ,何思因、陳 德昇、耿曙編 ,臺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頁 343-405;Jean-Pierre Cabestan, 1995.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Neither Re-unification Nor ‘Win-Win’ Game,” Issues & Studies 31(1), pp. 27-50; Chan, Steve & Cal Clark. 1995. “The Mainland China-Taiwan Relationship: From Confrontation to Interdependence?” In Inherited Rivalry: 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ns, Tun-Jen Cheng, Chi Huang & Samuel S. G. Wu eds., Boulder, CO: Lynne Rienne, pp. 47-62. 吳乃德,2005, 〈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 , 《台灣政治學刊》 ,第 9 卷第 2 期(12 月號),頁 5-39;耿曙、劉嘉薇、陳陸輝,2009, 〈打破維持現狀的迷思:臺灣民眾統獨 抉擇中理念與務實的兩難〉 ,《臺灣政治學刊》 ,第 13 卷第 2 期(12 月),頁 1-35。 對這整個研究領域的檢閱性質文獻,請參考 Richard Eiser J. & Wolfgang Stroebe, 1972, Categorization and Social Judgment, London & New York: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 Academic Press; Wolfgang Stroebe, et al. ed., 198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Berlin &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2.

(14) 這都是本論文研究的目標,因此,在研究工作開始之前,就必須先回顧一下既有 的理論文獻。. 兩岸關係的微觀分析:接觸與態度的形成 兩岸關係大概從 1990 年代中開始,就形成所謂「經社整合、政治疏離」的 格局,13 這種極端的政經悖離,不免引起學界高度的興趣,學者討論的焦點, 在兩岸多層面的交流接觸,歷經一段時間的發酵,能否逐步化解兩岸隔閡,促進 兩岸融合?由於兩岸問題的癥結在「認同」 ,如果熱絡穿梭往返,頻密接觸,可. 治 政 大2008 台灣國民黨重新執政 久和平不遠,政治磨合也將步上正軌。有鑒於此,自 立. 以有效的消弭偏見、打破隔閡,雙方不再視對方為「他者」、「異類」 ,則兩岸永. 後,便不斷推動各種擴大交流的政策,從開放觀光、三通直航、學歷認證、開放. ‧ 國. 學. 陸資等。當然,這樣的政策也引發在野陣營的疑慮與批評,認為台灣執政當局,. ‧. 「向中國傾斜」或「犧牲台灣主權」。14. Nat. sit. y. 這當中的關鍵,便在交流接觸的影響,能否化解族群疆界?15對此學者見解. al. er. io. 分歧。先從宏觀面來看,部份學者認為,兩岸間持續深化的貿易、投資、觀光與. n. v i n C h eds., 1995, The Antony S. R. Manstead, & Miles Hewston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i UHewstone, e Blackwell; g c hMiles Psychology, Oxford UK & Cambridge, MA: n Antony S. R. Manstead &. 13. 14. 15. Wolfgang Stroebe eds., 1997, Blackwell Reader in Social Psychology, Oxford & Cambridge: Blackwell; Daniel T. Gilbert, , Susan T. Fiske & Gardner Lindzey, eds., 1998,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 MA: McGraw-Hill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 J. Burke, 2006,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及 Rupert Brown,2007, 《群體過程》,胡鑫、慶小飛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吳玉山,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臺北:正中;陳陸輝、耿曙、塗萍蘭、黃冠 博,2009, 〈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臺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析〉 ,《東吳政治學 報》,第 27 卷第 2 期(6 月號),頁 87-125。 耿曙、林琮盛,2005, 〈全球化背景下的兩岸關係與台商角色〉 , 《中國大陸研究》 ,第 48 卷第 1 期(3 月號),頁 1-28;林琮盛、耿曙,2005, 〈從「安全」與「利益」的兩難中解套:再思兩 岸關係中的市場力量〉 , 《遠景基金會季刊》 ,第 6 卷第 4 期(10 月),頁 238-281;陳陸輝、耿曙、 塗萍蘭、黃冠博,2009, 〈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臺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析〉, 《東吳政治學報》,第 27 卷第 2 期(6 月號),頁 87-125。 本文分別從兩岸的「官方」與「民間」兩個層面,嘗試分解並觀察兩岸關係。並將兩岸民間 關係,視為兩個不同「族群」(「台灣人」與「大陸人」) 間的接觸互動。这样的研究预设, 本身沒有絕對對錯,但希望透過這樣的切入方式,聯繫現有的社會科學理論,幫助解讀我們面 對的兩岸問題。 13.

(15) 其他民間接觸,將形成一股強大的促統力量,這股來自底層的壓力,將迫使官方 軟化立場,為政治統合鋪路。16 另方面,其他學者卻認為,或者由於政府政策 制約,或者因為理論自身缺憾, 「並無證據顯示,兩岸的民間接觸已向其他領域 「擴散」(spillover)。17 根據最近的民調資料觀察,對岸以經貿互惠為主軸的政 策,雖然改善了中共政權的形象,卻沒有消弭雙方隔閡。18 但這些研究都是屬 於宏觀結構層次,缺乏兩岸關係變化的「微觀基礎」(micro-foundation),不易透 過具體的微觀證據,說明兩岸接觸「涓滴成流」的影響。因此,最近一些比較仔 細深入的經驗研究,並嘗試就微觀層面,分析兩岸交流的影響。. 政 治 大. 這些基於微觀層面的實證調查,其研究結論同樣高度分歧,同樣針對跨海交. 立. 流互動,所發現的影響卻各不相同:認為因接觸而相互理解,逐漸融入者固然大. ‧ 國. 學. 有人在,19 但發現「保持距離,敬而遠之」 ,20 或因接觸強化負面印象,因「瞭 解而分開」者亦所在多有。21 部份研究則雖發現雙方關係改善,但僅發生在表. ‧ sit. y. Nat. io. Steve Chan & Cal Clark. 1995. “The Mainland China-Taiwan Relationship: From Confrontation to Interdependence?” In Inherited Rivalry: 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ns, Tun-Jen Cheng, Chi Huang & Samuel S. G. Wu eds., Boulder, CO: Lynne Rienne, pp. 47-62; Cal Clark, 2001. “Prospects for Taiwan-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under the Chen Shui-bian Administration,” American Asian Review 19(1), pp. 27-53; Cal Clark, 2002. “The China-Taiwan Relationship: Growing Cross-Strait Economic Integration,” Orbits 46(4), pp. 753-766; Cal. Clark, 2003. “Does European Integration Provide a Model for Moderat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ian Affairs 29(4), pp. 195-215. Jean-Pierre. Cabestan, 1995.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Neither Re-unification Nor ‘Win-Win’ Game,” Issues & Studies 31(1), pp. 27-50; Wu, Hsin-hsing. 1995.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OC-PRC Relations,” Issues & Studies 31(1), pp. 51-62;吳玉山, 1997, 《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臺北:正中。 耿曙,2009, 〈經濟扭轉政治?中共近期「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 , 《問題與研究》 ,第 48 卷 第 3 期(7 月號),頁 1-32;陳陸輝、耿曙、塗萍蘭、黃冠博,2009, 〈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 影響臺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析〉 , 《東吳政治學報》 ,第 27 卷第 2 期(6 月號),頁 87-125。 方孝謙,許光泰、方孝謙、陳永生編,2003,〈全球化衝擊下大陸台商的認同問題〉,載《世 貿組織與兩岸發展》 ,臺北:政大國關中心,頁 489-504。 鄧建邦,2006, 〈接近的距離:中國大陸台資廠的核心大陸員工與台商〉 , 《台灣社會學》 ,第 3 期,頁 211-251;蔣逸青,2009, 《群際接觸對登陸台灣人當地化之影響:以東莞及上海為例》,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Ping Lin, Ping Lin, “Did They Mix? Taiwanese People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Taiwan Studies--- The Politics of Taiwanese Business People in Mainland Chin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Columbia, US; Ping. Lin, “Easy to Move, Hard to Settle Down: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and Expatriates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London-Taiwan Seminar.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ondon, UK. 14. n. al. er. 16. 17. 18. 19. 20. 21. Ch. engchi. i n U. v.

(16) 層「印象」層次,深層「認同」層次,則仍不動如山。22 另外部份研究則發現, 接觸的效果受各種因素所制約,未必長期接觸就能消融隔閡。23 換言之,上述 微觀層面的研究發現,似乎單靠擴大兩岸交流與接觸,並不一定就能消弭偏見、 促進融合。24. 因此,前述涉及「社經交流」將外溢為「政策影響」的觀點,顯然過於片面 或簡化。但對於「群際接觸」影響為何?現有研究卻又眾說紛紜,讓我們莫衷一 是。但無論根據 Gordon Allport 的想法,或者基於既有研究的思路,群際接觸的 效果,應該或受到各種「制約因素」所左右。換言之,兩岸交流的影響,不在——. 政 治 大. 起碼不只在——接觸本身(其機會或頻率),關鍵應該在接觸過程中各種「制約因. 立. 素」 ,它們左右了「接觸」能否化解兩個族群間的區辨(差異 difference)、隔閡(疆. ‧ 國. 學. 界 boundary)、與嫌惡(排斥 exclusionary),消融了群際間的「疆界」與「類屬」 (de-categorization),終而化「他者」(otherness)為「我群」(we-group),重新塑造. ‧. 群體的認同。25 在這樣的群際接觸過程中,最關鍵的制約條件,應該是「文化. y. Nat. sit. 背景」的異同。這部份且留待下一小節,針對「群際接觸」所進行的文獻條理。. n. al. er. io. 但綜合本節所述,現有兩岸研究的不足,建議後來的研究者走向微觀層面、群際. i n U. v. 心理的觀察與解析,從而徹底深化、豐富現有的兩岸研究,幫助我們確認兩岸交. 22. 23. 24. 25. Ch. engchi. 曾于蓁,2008,《革命不只請客吃飯:中共對台青年交流的政治影響》,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耿曙、曾于蓁,2010,〈交流不只請客吃飯:中共邀訪臺灣青年政策 的政治影響〉 ,《問題與研究》,第 49 卷第 2 期(7 月號),即將刊登。 蔣逸青,2009,《群際接觸對登陸台灣人當地化之影響:以東莞及上海為例》,臺北:國立政 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蘇祐磊,2009,《落地生根或落葉歸根:族群接觸與上海台商子女身 份認同的關係》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郭姿秀,2010, 《矢志不渝或隨波逐流: 大陸台人的身份認同及其社會融入》,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Charles A., Kiesler, Barry E. Collins & Norman Miller Malabar, 1969/1983, Attitude Chang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Approaches, FL: Krieger; Milton Yinger, J. 1981. “Toward a Theory of Assimilation and Dissimilation,” Ethinic and Racial Studies 4, pp. 249-264. Paul R. Brass, 1996. “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In Ethnicity, John Hutchinson & Anthony D. Smith ed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85-90; Rawi Abdelal, eds., 2009, Measuring Identity: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er J. Burke, et al. eds., 2003, Advances in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Jonathan Turner, Michael A. Hogg, & Peter J. Oakes. 1987.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Oxford, UK: Blackwell; Kathryn Woodward et al., 2006,《認同與差異》 ,林文琪譯,台北:韋伯文化。 15.

(17) 流的影響,並藉此展望兩岸關係的未來。. 第二節 兩岸互動中的群際接觸與文化背景 如之前所述,兩岸政治糾結的核心在「認同問題」。而「認同」的根本則在 不同群體間所自我認定的「類屬」(吳乃德,2005)。換言之,兩岸統合的前提, 在相當比例的「台灣人」願意成為「中國人」 。根據群際關係文獻所述,能否成. 治 政 大 所屬(「中國人」、「台灣人」) 的族群疆界(所謂「去除類屬」de-categorization), 立 為「中國人」的關鍵,又在能否與「中國人」打成一片,消弭、泯滅掉雙方各有. 或者某方融入他方,或者雙方加入另一個新類屬(均屬「新融類屬」. ‧ 國. 學. re-categorization)。進一步分析,由於上述的疆界,存在每個族群成員心中(所謂. ‧. 「自我類屬」self-categorization)。因此,能否消融彼此的疆界,通常取決於雙方. y. Nat. 成員的「群際偏見」(intergroup bias)或「群際情感」(intergroup emotion)。這些偏. io. sit. 見包括相互認知的「差異」(也許是刻板印象 stereotype 或偏見)、 「隔閡」 、 「歧視」 、. al. er. 「排斥」 、以及「威脅」等。26 對此,身在台灣的我們,見識過各種「族群動員」,. n. v i n 對此應該並不陌生。然而其化解之道,根據現有社會心理學的理論,首在跨族群 Ch engchi U 或群際間的「接觸」。. 前面已經略有所及,有關群際接觸最重要的經典,無疑是 Gordon Allport 於 1954 年發表的 The Nature of Prejudice。27 書中首先提出所謂「接觸假說」 ,成為 之後類似分析的起點。根據 Allport 書中的分析,群際接觸一般有助化解群體偏 見,但必須屬於「特定形式」或符合「特定條件」的接觸。例如,他提到有效的 群際接觸,必須得是長期頻密,而非偶然短暫的,此外還必須符合一些前提要件, 26 27. M. Hewstong & M. Rubin, & H. Willis, 2002, “Intergroup Bia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No. 53, pp. 575-604. Gordon Allport,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Reading, MA: Addison-Westley. 16.

(18) 包括:(1)雙方地位相仿,(2)具有一致目標,(3)最好能夠制度化或有正式制度長 期支撐。換言之,根據 Allport 的研究,平等、持續的合作關係,再輔以各種制 度支撐,應該是最有助消弭偏見、促進融合的。28. Allport 的開創,引發之後一系列的相關研究。有的強調接觸影響的「過程」 , 29. 有的凸出制約接觸的「條件」 ,30 總的來說,這些相關研究所得,可以總結為. 一句話: 「單靠接觸是不夠的」(contact is not enough)。31 既然接觸本身往往並不 足以保證化解偏見,在 Allport 首開其端之後,學者關注的焦點,便逐漸轉移到 接觸的「制約條件」上。對此雖陸續有所探討與發現,但由於群際關係的背景,. 政 治 大. 多在團體-族群層次,因此對影響接觸最重要的因素——文化背景——反而著墨. 立. 不多。但這也無妨,我們有兩整套的研究傳統——「跨文化溝通」32 與「跨文. ‧ 國. 學. 化管理」33 ——均一致強調文化對接觸的影響。. 32. 33. y. sit. er. al. n. 31. io. 30. Samuel L Gaertner,. & John F. Dovidio, 2000, Reducing Intergroup Bias: The Common Ingroup Identity Model, Philadelphia, PA: Psychology Press; C. Neil Macrae, Charles Stangor & Miles Hewstone eds., 1996,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New York: Guilford; John Duckitt, 1992,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New York: Praeger. Thomas Pettigrew, 1998,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Research, and New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No. 49: 65-85. 如 Ben Amir, 1976, “Intergroup Contact,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Change in Ethnic Attitudes,” in W. Stroebe et a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Conflicts, Berlin: Springer, pp. 151-165. 它正是一篇重要論文的標題,M. Hewstone & R. Brown, 1986, “Contact Is Not Enough: An Intergroup Perspective on the ‘Contact Hypothesis,’ ” in M. Hewstong & R. Brown eds., Contact and Conflict in Intergroup Encounters, Oxford, UK: Blackwell. 有關跨文化傳播,可參考 Richard W. Brislin, 1981,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Face-to-face Interac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William B. Gudykunst, , Stella Ting-Toomey with Elizabeth Chua, 1988, Culture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William B. Gudykunst & Young Yun Kim, 1992,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Aldo Di Luzio, Susanne Gunther & Franca Orletti, 2001,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 Analyses of Intercultural Situations, Amsterdam, Netherland & Philadelphia, PA: Benjamins; Young Yun Kim, 2001,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 2004,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Bradford J. Hall, 2005, Among Cultures: The Challenge of Communication, 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Francisca O. Norales, ed., 2006,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cepts, Cases and Challenges, Youngstown, NY: Cambria Press; Penny Carté & Chris Fox, 2008, Bridging the Culture Gap: A Practical Guide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London & Philadelphia, PA: Kogan/Page. 另外,有關跨文化管理,可參考 Geert, Hofstede, 1991,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London & New York: McGraw-Hill.; Laura M. English & Sarah Lynn, 1995, Business across Culture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Richard R. Gesteland, 17. Nat. 29. ‧. 28. Ch. engchi. i n U. v.

(19) 上述兩個研究傳統,擁有共同的理論預設:同樣都認為,文化背景將深深制 約溝通與管理的過程,因此都特別凸出跨文化情境下,溝通與管理所可能產生的 問題,例如: 1.. 跨文化溝通/管理極其困難:容易產生焦慮,也容易造成誤解,並增加雙方衝 突的機會。. 2.. 跨文化溝通/管理須經調適:跨文化接觸的初期階段,通常會歷經所謂「文化 震盪」(culture shock),必須經歷一段或短或長的「跨文化適應」 ,或雙方之間 的磨合階段。. 政 治 大 The Silent Language 後所形成的理論傳統, 我們可以發現: 立. 為何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互動如此困難?根據從 Edward Hall 於 1959 所發表 34. ‧ 國. 學. 1.. 文化奠基基礎價值:不同文化的成員間,必然在最基本的價值上有所分歧。 跨文化互動過程中的衝突,往往由此而來。. ‧. 2.. 文化暗含認知框架:即便面對同一個標的,不同文化的成員,往往「看」或. Nat. sit. io. 文化挾帶背景訊息:各個文化都隱含了不同的世界觀、不同的成長經驗、不. al. er. 3.. y. 「感知」到相當不同的東西。雙方的溝通困難,往往由此而來。. n. v i n Ch 的角色。不同文化成員間的交流,往往不容易讓對方「真正體會」彼此的感 engchi U 受或看法。 同的非語言訊息。這些額外的訊息,經常在人際溝通過程中,扮演非常吃重. 因此,若從反面觀察跨文化溝通及跨文化管理文獻,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研. 34. 1999, Cross-Cultural Business Behavior: Marketing, Negotiating, and Managing across Cultures, Copenhagen, Denmark, Handelshojskolens Forlag & Herndon, VA: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Press; Nigel Holden, 2002,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Harlow, UK & New York: Financial Times; John Mattock ed., 2003,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Essential Guide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ondon & Sterling, VA: Kogan Page; David C. Thomas & Kerr Inkson, 2004, Cultural Intelligence: People Skills for Global Business,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Wallace V. Schmidt et al., 2007, Communicating Globall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os Angeles, CA: Sage. Edward Twitchell Hall,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之後相關理論的 發展,可以參考 Peter B. Smith, Michael Harris Bond, & Cigdem Kagitcibasi,2009, 《跨文化社 會心理學》,嚴文華、權大勇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18.

(20) 究其實都預設:唯有類似文化背景的下,方可能有深度的交流接觸,也方才可能 達到真正的溝通理解,也才能有機會符合「接觸假說」的期待,有效消弭群際偏 見與隔閡,創造出族群融合的契機。這樣一個觀點,正是有關群際關係的「正統 立場」 ,也是廣為接受的「主流觀點」 。前述相關論點與發現及其源流關係,請參 考下表一的整理。. 但如果的確如此,為何發生緒論所言的兩岸隔閡?同文同種的雙方,在頻密 的接觸互動後,卻留下大陸青年白領難以釋懷的壓抑與不快?這就是本研究關切 的焦點。. 制約/條件. Williams 接觸假說(1947). 毋須特定條件. 效果/正負. n. 文化制約 (跨文化溝通,Hall, 1959) (跨文化管理,Hofstede, 1984). Ch. engchi. 需要特定條件 (聚焦文化差異). 正面. sit. io. al. 需要特定條件 (平等地位、一致利益、 合作關係、制度支撐). er. Nat. Allport 接觸假說(1954). y. ‧. 理論觀點. 學. ‧ 國. 政 治 大 表一 涉及群際接觸影響的相關理論 立. i n U. v. 正面或負面 (視條件而定). 正面或負面 (視條件而定). 來源:個人自製。35. 35. R. M. Williams, Jr. 1947, The Reduction of Intergroup Tensions, 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Geert Hofstede, 1984,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Beverly Hills, CA: Sage. 19.

(21) 第三節 世代理論與社會階層理論:由大陸 80 世代白領看兩岸接觸 世代理論 「世代」的概念時常應用在日常的討論當中,要探究一社會整體,就不能世 代對於整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因此關於世代的討論除了通俗的刻板印象給予 不同世代各式各樣不同的註解,也有諸多學者提出關於世代的論述。如德國社會 學家卡爾.曼漢姆(Karl Mannheim)即認為, 「世代」(generation)的主要意義 並非只是扮演社會規範載體的角色,負責承載著社會體系的延續。相反的,世代 的形成,往往能對既存之社會規範提出挑戰,進而促成整體社會變遷的來臨。因. 政 治 大. 此,根據卡爾‧曼漢姆對世代的解析,我們也可以瞭解到整體社會並非是一個僵. 立. 化停滯的系統,而是會因為不同世代的形成,而逐漸變遷。而每出現一個個新世. ‧ 國. 學. 代,都有可能動搖瓦解原有社會的規範和價值觀,並透過建構新的社會規範和價 值觀,推動整體社會的前進。36. ‧. 此外,世代的概念經常為人所用,兩岸人民對世代的說法也並不陌生。如台. y. Nat. io. sit. 灣政壇上有所謂「美麗島世代」 「學運世代」 ;而中國大陸也有著名的「文革世代」 。. n. al. er. 世代的畫分顯然不是一個十年的概念。僅管構成世代的基本要件在於年齡,例如. Ch. i n U. v. 台灣的五年級生、七年生。但也有中國大陸領導世代的概念,讓兩岸媒體在分析. engchi. 中共領導班子的時候,以第一代領導人、第二代領導人、第三代領導人的說法來 意指不同的領導世代。 從卡曼‧曼漢姆對於世代的理論建構,以及兩岸對於世代的說法,可以大 致瞭解,由於生長的總體社會環境相似,自然也會型塑出相近的世界觀、及價值 觀的同世代人。同時,世代之間也會因為總體社會環境條件的改變,而造成世代 產生不一樣的變化,進而產生價值體系的差異,也就是這種世代的差異才能使整 體社會的樣貌持續變遷。. 36. June Edmunds and Bryan Turner, Generations, Culture and Society, 2002, p.36 20.

(22) 本研究所分析的中國大陸 80 世代,主要是利用十歲做為畫分世代的基準, 但除了以年齡做為區隔世代的標準之外,在政治學、和社會學的分析上,往往為 求更為精準的解釋,輔以重大歷史事件的背景做參照。如果前述所提到的中國大 陸的文革世代,根據大陸說法,文革世代的人,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的劇烈 衝擊,而型塑出那一世代人獨特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例如文革世代的人曾經因 為響應毛澤東烏托邦平均主義理想的號召,而使得自己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飽受摧 殘,所以相較於之前的世代,經歷過文革動盪的一代,往往在之後轉而朝向務實 的路線前進,少掉強烈意識型態的包袱,個性上也變得較為自我保護意識,較為. 治 政 大 領導人胡錦濤即是文革世代的典型人物 。 立. 沉穩、內斂。而根據研究中共權力繼承的專家李成(Cheng Li)的說法,大陸現任 37. ‧ 國. 學. 總的來說,依據卡爾‧曼漢姆的社會學理論,世代涉及了個人的自我認同、 自我意識、以及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建構。而世代的形成,更不光只是建立在以年. ‧. 齡來畫分的基礎上,為求意義上的更為精確和解釋效度的更大包容性,就必須連. sit. y. Nat. 帶參照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國內外環境的劇烈變化。因此,本論文的分析將延續卡. io. al. er. 爾‧曼漢姆的世代概念,將中國大陸 80 後視為一獨特的世代,探討這個世代人 的自我定位、和自我意識,加上近三十年的中國國內、國外的重大歷史環境做一. n. v i n 整體介紹,深刻探討中國大陸C80h後的獨特自我認同和意識,將如何牽引著這個 engchi U 世代人觀看臺灣的視野以及情感轉折。. 白領:社會階層定義. 白領(White collar)在美國社會學家 Wright Mills 所著的《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38一書中,被定義為有別於老式中產階級39的新中產階. 37 38. Cheng Li,China’s Leaders: The New Generation,2001, p.80 C. Wright Mills, 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50th anniversary edition, 2002. 21.

(23) 級,即在後工業化社會中逐漸形成的廣大企業僱員,如學校教師、商店推銷員、 技術人員、經理階層等。而這一群體隨著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大型企業的興起及 壟斷,其所佔的社會比例也隨之攀升。白領所指的便是通過服務及技術類型的工 作獲取一份與勞力密集工人相對優渥工資的群體。. 然而,隨著時代推移和各地區的產業類型和經濟情況的不同,對於社會的 階層定義也會有所不同。大陸學者陳天柱、蘇祥指出「階層意識」的概念,是處 於一定社會階層地位的個人,對社會不平等狀況及其自身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的 主觀意識、評價和感受。40換言之,階層意識並非是永恆不變的,而是依據階層. 政 治 大. 內的個人之自我意識的轉折而隨之變化。因此不同的個人對於自身的社會地位更. 立. 多地依靠自己主觀的感受來做判斷,而人們對於白領的想像和定義也就有所歧. ‧ 國. 學. 異。中國大陸著名的招聘網站-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所推出的白领特别调 查即是為求中國大陸職場人士對於白領的定義。結果發現,職場人心目中對於白. ‧. 領的定義包含了:學歷本科以上、月收入不低於人民幣五千元、有住房及私家車. y. Nat. sit. 的企業中層管理者..等等。顯見中國大陸民眾對於白領的想像為具有良好教育背. n. al. er. io. 景、生活條件相對優渥的社會中堅份子,而白領本身也具有某種優越感。. Ch. i n U. v. 目前中國大陸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平均工資大約在三千至五千元不等,. engchi. 而中國名牌大學相教於其他一般高校的畢業生將更有機會進入三資企業工作,不 僅頂著高學歷的光環,平均工資也大多能拿到人民幣五千元以上,自然更符合中 國大陸對於白領階層的定義和想像。另外,由於白領階層擁有較高的教育背景, 更能從事高階的技術和管理類型工作,相較於勞力密集型的工人也更有在企業體 中向高層昇遷的機會。. 39 40. Wright Mills 在此指的是小農場主、店主、小企業主。 陈天柱、苏祥,2010, 〈中国白领阶层意识形成的两种理论解释及其比较研究〉, 《社會科學研 究》二月號。 22.

(24) 有人將中國大陸的白領特質做三項歸納41:第一、追求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及 生活品質的高品味。第二、在職場上的高流動性。第三、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物 實精神。而大陸 80 世代的白領們出生於改革開放的年代並成長於全球化的時代 下,不僅在生活條件上相對富足,也更能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和極佳的資訊掌握 力。這些都使得這一群大陸 80 後白領比起其他的 80 後更為務實和利益導向,也 更具備於各種事務的思辨能力。 本次論文鎖定的大陸 80 後白領階層,除了在求學階段有機會參與對台交流 的青年活動,出社會後在企業體中,尤其是外資企業中,也將以同等的階層角色. 政 治 大 合世代與社會階層特質的大陸 80 後白領,他們如何看待自己與台灣人的地位及 立 與台籍員工共事,大幅降低企業內部科層不同所帶來的排斥和壓抑可能。因此結. ‧. ‧ 國. 學. 關係,也將是兩岸互動中的重要關鍵。. n. er. io. sit. y. Nat. al. 41. Ch. engchi. i n U. v. 劉精明,2002,〈我国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社会学分析〉,載於《大思想--中央电视台百家讲 坛智慧大餐》第三篇。 23.

(25) 第三章、觀察 80 世代白領:兩岸的差異. 當現實描述不足以幫助我們瞭解一整體,追尋過去的軌跡便是唯一的出 路。同樣的,要探究大陸 80 後,就必須將其歷史背景做一全景的檢視。本章期 盼能夠回顧中國自 1980 年代起的中外大事件,並從中挑選影響中國大陸 80 後最 深刻的歷史事件,藉以理解大陸 80 世代的成長背景。另外透過實際與 80 後的訪 談,針對政治態度、物質主義當道、以及婚姻和住房等社會壓力,歸結出整體 80 世代的價值取向及集體特色。.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第一節 歷史與社會脈絡的影響. ‧. 本節首先回顧 1980 年代迄今的重大歷史事件。事件且分內部與外部兩個面. Nat. sit. y. 向成因。探究近三十年的歷史脈絡中,中國大陸歷經的幾項重大變化,並闡述這. n. al. er. io. 些重大歷史事件又與大陸 80 世代白領的關聯性。. 改革開放的影響. Ch. engchi. i n U. v. 自中國大陸 1978 年提出改革開放方針,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國 家發展戰略,中國大陸旋即以驚人地速度朝經濟發展邁進。為了提升國內生產, 並迎頭趕上西方發達國家,1980 年年初鄧小平即以《目前的情勢和任務》42報告 明確地佈置中國在八十年代的重要的三項任務,包括了反霸權主義、力使台灣回 歸統一祖國、以及加快四個現代化的腳步,並指出三項任務皆以現代化建設為主 要核心。鄧小平認為一旦物質基礎強大起來,不僅能增加中國在國際事務參與的. 42. 《鄧小平思想年譜 1975-1997》,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12,第 142 頁。 24.

(26) 實際作用性,也能夠同時提升實現祖國統一的力量,這也暗示著全中國在 80 年 代初就已經訂定下經濟發展為全中國主要發展戰略,而其他的科技以及軍事力量 皆以輔佐經濟發展為目標。而人們在經歷過動盪的文革世代,除了對於政治的普 遍恐懼持續發酵,鄧小平以經濟發展的策略,比起華國鋒主張的「兩個凡事」也 更加符合民眾所望。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全中國開始走向了追求提升物質的全新 局面,因為「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暗示了以社會主義不論以何種 型式表現,經濟力的提升都是至關重要的。. 也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發展方針的轉向,使得中國正式從社會主義邁向現代化. 政 治 大. 建設的發展道路。除了率先開放沿海城市打造經濟特區,更以「讓一部分人先富. 立. 起來」的策略,大幅地將全中國的生產主力放置在沿海省市,期待以沿海的經濟. ‧ 國. 學. 實力逐步連帶地提升內陸城市的經濟發展,僅管造成中國各地的貧富、發展不均 等問題,但中國確實意識到了物質基礎、現代化建設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其. ‧. 中,台灣問題在鄧小平眼中,也是一個可以由「物質基礎」根本解決的問題,而. y. Nat. n. al. er. io. 思考的。. sit. 這一樣一個觀念一直延續到今日胡錦濤的對台「讓利」 ,都是依著同一個方式來. Ch. engchi. i n U. v. 回到改革開放與 80 後世代的背景聯結,就可以發現在 80 後出生的這一群人 正正巧巧地避開了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和社會風波,成長於一個相對追求物質和經 濟穩健發展的社會環境,這都使得這一代人相較於前幾世代更多地享受現代化建 設所帶來的新物質基礎,從出生起的黑白電視機很快地進入彩色電視機的時代, 自行車、以及洗衣機等民生家電紛紛以「基本配備」之姿進入了城市的居民生活 當中,所以從有印象以來,80 後世代的世界也開始繽紛了起來。. 25.

(27) 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影響. 僅管中國走過文革世代,但在 80 後出生的一代人並沒有能感受到文革所帶 來的苦果,相反地,生活上的相對穩定和優渥都使得這一代人更多地去思考物質 上的追求之道。1989 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之時,80 後世代都還是十歲不到 的孩子,對於政治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加上中國大陸對於政治事件的報導封 鎖,即便是成人都無法非常理解當時的民運風波。一直到資訊化時代來臨,80 後世代進入了網絡互聯時代,一種對於資訊的渴求和好奇才逐漸使這一世代的人 開始或多或少的回顧關於六四的片段,儘管是非常片面的。. 政 治 大 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不知道、不感興趣、也不談。父母其實也不大 立 懂(六四),還停留在普通民眾的階段。(LULU2011041501). ‧ 國. 學. 當初站在天安門廣場的學生抗議群眾,他們為理想所犧牲的故事可能是當年. ‧. 沒有在現場的中國人所無法詳知的。然而經過了十幾二十年,當中國的 80 後掌. sit. y. Nat. 握了網路工具,卻同樣面臨著敏感資訊封鎖的困境,當然也就更難全面客觀地瞭. al. er. io. 解歷史真相,更多的換來一種模糊又似是而非的政治認知。而全國上下齊追求經. v. n. 濟發展的社會氛圍也使得大陸 80 後對於政治產生普遍淡漠的態度。. Ch. engchi. i n U. 六四有什麼可追究的?因為第一個不是我參與的,第二個也不影響我的 利益。(LULU2011041502) 六四後面是有一些幕後推手的,幕後推手的目地就是要讓政策不穩而 已。我不知道幕後推手是誰,但我覺得所有的政治行為都有這樣的事情。前 幾年我還是大三大四的時候,有一些大學生出去遊行,但後面的發起者根本 不是大學生,所以大學生是被利用去做這些事情的。(LULU2011041503) 不管是任何人去挑戰這既有的政權都不能接受的。如果站在統治者立場 上,他們有可能去做這樣的遊行嗎?所以這完全就是不同政治對立的人之間 的矛盾,不論是哄騙或是煽動,最後也沒法爭取到什麼利益。這跟西方國家 工人走上街頭爭取自己的權益是很不一樣的。而在中國換不到一絲利益是絕 26.

(28) 對的。. (LULU2011041501). 僅管政治態度顯得有些冷漠,但是大陸 80 後的政治正確態度卻是非常鮮明 的,即挑戰既有政權是錯誤的思想,且受到黨國統治的影響,深知和共產黨作對 並非明智之舉,出於自保和理智選擇,更多的人選擇對政治避而遠之。. 全球化帶來消費主義. 當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的生產鏈走向全球化的模式,不僅使得中國內部經濟發 生改變,全球化的浪潮也使得 80 年代後的中國正式進入消費主義的時代。對於. 政 治 大. 80 後世代,除了身處較前幾世代相對富裕的社會環境,鄧小平更希望全中國能. 立. 從現代化建設的過程,逐步邁入「小康社會」。根據學者盧漢龍(Lu Hanlong)在. ‧ 國. 學. 1997 年發表的有關中國消費文化的研究論文即可更為清楚的瞭解所謂「小康」 的傳統及現代意涵。以鄧小平的話來說,就是「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43,. ‧. 除了基本的生活所需,整體的消費文化從需要過度到「想要」,即能夠更好地去. y. Nat. sit. 滿足生活想望。這些都是前幾世代的中國大陸人所想像不到的。由於改革開放帶. n. al. er. io. 來的不只是經濟成長,還包含了西方的消費文化和思潮,對於中國人來說那是一 種新的且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Ch. engchi. i n U. v. 八十年代後期西方的速食業者在中國相繼搶灘,使得肯德基、麥當勞也成為 大陸 80 後世代不可或缺的童年印記。尤其是中國城市更是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 最佳舞臺。就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使得 80 後一胎化世代備受更多的關愛,而很 大一部分便是物質生活上的盡可能的滿足。由於整體社會消費風氣盛行,外加國 外的流行文化也連帶地進入中國大陸,那些都使得大陸 80 後的視野更加的多元 及開闊,只要有錢沒有買不到的樂趣、似乎也沒有透過努力辦不到的事情。外在 的利多讓大陸 80 後世代有一種嬌縱的自信,追求物質彷彿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 43. 《鄧小平思想年譜 1975-1997》,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12,第 126 頁。 27.

(29) 分和任務。 我從來不會考慮哪個政黨領導會不會是理所當然的問題。從小沒思想 的,考慮的是怎麼玩樂,有思想的,考慮的是怎樣發展。(LULU2011041503) 比起政治問題,大陸 80 後顯然不是很在意,因為整體的社會氛圍就是以物 質主義、消費主義為主,只有經濟搞好了,賺的錢多了才有可能談下一步,就變 成了大陸 80 後的一種默契,誰也不會想特別的做某種政治利益上的爭辯。這也 直接的影響到其對台的態度,比起政治話題,還不如想想怎麼賺錢,照他們的話 說就是:你們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跟我什麼關係!. 立. 網路世代資訊化. 政 治 大. ‧ 國. 學. 隨著時代演進、科技普及,中國在九十年代初進入了電腦以及網際網路世. ‧. 代。大陸的 80 後白領可以說是最早接觸到電腦和網際網路的孩子,以 1986 年生. y. Nat. 的大陸 80 後白領為例,上小學的時候學校的電腦教室就像是個新奇又神聖的地. er. io. sit. 方,那一台叫電腦的東西,從初期的懵懵懂懂的觸碰,到現在已和 80 後不可分 割的緊密關係,都顯示出大陸 80 後對於資訊搜尋的管道已從傳統的平面資訊徹. n. al. 底顛覆,進入數位化時代。. Ch. engchi. i n U. v. 一直到近十年,互聯網(Internet)仍是 80 世代最仰賴的資訊管道,從 QQ、校 內網、論壇、BBS 都是大陸 80 後最為活躍的舞臺,透過網路,他們瞭解世界、 分享生活,對於一種外來的文化也開始有了新的崇拜或是批判思維,可以說互聯 網的時代確實改變了這一世代的生活模式。. 然而看似資訊多采的網路在中國卻不是那樣的「通行無阻」,除了台灣方面 的網頁受到封鎖,其他如美國的資訊網頁也同樣讓人碰壁,時至今日仍然沒有改 變。但有趣的是大陸 80 後開始懂了「翻牆」 ,他們戲稱那是中國的網路長城,於 28.

(30) 是有一陣子因為好奇的關係,即便不知道要翻到哪裡,也想要試著翻翻看!除了 網路有「遮罩」,手機傳送敏感字眼也可能落得「文字流失」的下場。不過可愛 的是,大陸 80 後因為受到長時間的「網路潛規則」影響,僅管有抱怨,大多數 的人還是選擇接受這樣的「遮罩」,甚至用一種自我解嘲的口吻來看待這樣的事 情。 有遮罩沒有關係啊,可以翻牆的麻!而且現在是你不會翻牆你就 OUT 了!很多時候網路有發表一些東西,如果內容很敏感馬上就會拿掉了,可是 刪了還是有辦法在其他地方又看到。大家會轉載嘛。而且還可以把文字拍成 圖像,那就可以避開網管的文字監督,可以放久一點。(LULU2011051701). 治 政 大 大陸 80 後白領面對困境,仍不忘幽默,更多時候,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彷 立. 彿就像一場遊戲,你出招、我接招,你遮罩、我翻牆,大概就是這個模樣,讓他. ‧ 國. 學. 們把生活重心更多的擺在物質的追求、生活條件的更優化,而非在網路或實際生. ‧. 活中與政府最對抗,最多也就是和網管玩玩捉迷藏!. Nat. n. al. er. io. sit. y. 現在基本上就沒有瞭解不到的東西,所以不會容易被煽動,現在起鬨很 難的。大家還是想生存的啊。(LULU2011051702). i n U. v. 高中開始呢,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變得成熟了,而且由於網路的普及和 見識的增加,對於一些以前模糊的不清楚的東西非常好奇,通過很多手段, 知道了真相。當時知道了 6.4,後來上大學,逐漸看到了社會和政府的更多 陰暗面,看到了社會的不公。(LULU2011051701). Ch. engchi. 可以說因為外部因素的影響,使得大陸 80 後白領對於世界資訊的掌握更為 全面,一方面透過外在資料來瞭解自己的國家和自己身處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 也經由網際網路來建構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29.

(31) 第二節 大陸 80 世代的價值取向 承接上節的歷史脈絡,本節欲透過實際訪談來型塑 80 世代的總體價值取 向,並對於其可能影響對台視野的價值取向因素做一描述。. 一、政治覺醒與漠然. 大陸教育始終沒有脫離政治上的意識型態灌輸,從小學開始,能夠優先戴上 紅領巾的小朋友代表的是一種榮耀。直至今日,大陸的小學生們仍然象徵性的帶. 治 政 大 對這樣的問題,大陸 80 後顯然有著與想像不同的答案。 立. 著紅領巾上學。然而,政治對大陸 80 後來說是什麼呢?重要性又在哪裡呢?針. ‧. ‧ 國. 學. 黨國意識形態灌輸對我沒什麼影響,因為我後來信上帝去了,而黨是無 神論的,我怎麼可能信黨。我一直覺得神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我知道他是神, 他是很大很大的,而人是很渺小的,不管快樂和悲傷都是很小很小的。所以 很多事情可以看得很開的,我覺得神沒有時間去對你做什麼抱怨上的補償。 而共產黨要說他是最大的我覺得就是很荒謬的。毛澤東再怎麼偉大也是人 啊,和我們平常人沒什麼兩樣的。(LULU2011021801). er. io. sit. y. Nat. al. n. 唱國歌其實就是一個儀式而已,紅領巾也是出了學校就不帶了,這麼噁心的 東西誰戴著,只不過不戴的話會扣分,就跟胸牌跟校服是同個概念,如果不 戴記你的名字會被批評,僅此而已。只有小時候會想要怎麼戴會看起來比較 帥一點。(LULU2011041502). Ch. engchi. i n U. v. 因為宗教的影響,首先就改變了少數大陸 80 後的信仰,所以從根本上開始 去思考信仰的本質,是一種絕對的信念,所以也較不容易受到共產黨的言論影 響,更多的是將信任擺在自身的宗教信仰上,而非國家。這也一掃我們認為大陸 人有一種對於毛澤東或是其他高層領導人的普遍崇拜印象。有些 80 後甚至開始 對共產黨的宣傳失去了耐性,開始有些思想上的反彈: 共產黨一天到晚嘮叨自己的這也好那也好,全世界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 中等著我們去解救,我覺得他們一天到晚就會做面子工作,腐敗最嚴重。高 30.

(32) 中之後因為有網絡,就開始覺得共產黨做很多事情是很荒謬的,例如各種監 獄的各種離奇死法,還有城管打人、強拆,都讓我很受不了,就是那種說一 套、做一套的。(LULU2011051801) 我很討厭政治,覺得政治課很腦殘,因為他都是灌輸共產黨覺得好的東 西,不好的東西他都沒有談,因為大學的時候我成績很好,他們一直要我加 入,但我就覺得共產黨都很假,我就堅決不加入,所以老師後來也很討厭我。 (LULU2011051901) 顯然透過資訊的多元接收,再加上自身對於現實的認知和判斷,大陸 80 後 對於共產黨所一貫的官方說法開始有了質疑,也因為受到教育的關係,許多迷信. 治 政 大 到一個完全正面支持共黨的回答,除了指出共產黨的缺陷,即一黨專政且缺乏民 立 甚至對黨的盲目崇拜也不復存在。但若是外人批評起中國大陸的政治,你又會得. 主協調程式,卻又不得不回頭表達對黨治國的肯定。. ‧ 國. 學 ‧. 共產黨是唯一的真理我覺得是很扯蛋的,現在的小朋友都不會信了吧。 不過共產黨能夠做到這種程度,他雖然一黨專政、很暴力,但普遍整體都做 得很好,維持表面很平和的狀態,也不會有遊行啊。(LULU2011031101). sit. y. Nat. al. er. io. 而面對這樣的唯一獨大的官方,大陸 80 後有著亦褒亦貶的評價,畢竟是自. v. n. 己的國家,再怎麼不好,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只是是在看到自己的同儕. Ch. engchi. i n U. 對於社會的冷漠態度,更是感到一己之力的無可奈何。 在國內 Political right 是很重要的,那個東西會模糊掉是非的界線,但也 不至於看不穿現實,所以我覺得最可怕的是,很多人都對這些事情漠然了。 當這個社會建立在家族血緣關系上,對於自己毫不相關的人所遭受的苦難可 以視而不見,因為事不關己。(LULU2011051801) 大陸 80 後能夠對自我環境做一個非常客觀的評價,也瞭解到國家的問題所 在,且能夠提出有力的批判。這與我們想像的大陸人深受大陸意識共產黨影響的 印象很不一樣。許多 80 後都是共產黨員,但他們實際上又是怎麼來看待自己的 黨員身分的呢? 31.

(33) 其實我加入共產黨,是因為加入之後在找工作上會比較好,所以我要去 拜託老師幫我入共產黨,之後進入國企工作的機會也比較大。我覺得談政治 是給生活無憂無慮的人談的,不然現在找工作就很難了,誰還有辦法管政 治。(LULU201141001) 我其實也是人家叫我加入我就入的黨,可是我畢業後也沒繳黨費了,而 且我覺得我對政治根本沒興趣,政治要幹嘛,能夠賺錢比較重要吧 。 (LULU2011051702) 從訪談可以看出,大陸 80 世代加入共產黨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自身的「前途 考量」,而非與共產黨的理念產生共鳴。加入共產黨意味著你將擁有更多的人脈. 治 政 大 高校背景的大陸 80 後加入共產黨最主要的考量。所有人應該很有默契地去看待 立. 資源及社會資源,透過關係網絡更能夠將個人利益最大化。這些變成了擁有大陸. 這一個過程和所產生的效益,因為有些好處是你不能明說的。. ‧ 國. 學. 共產黨不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當政黨必須依靠,不斷地維持人民經濟. ‧. 上的增長,來保有統治的正當性之時,共產黨也只能將重心從政治薰陶轉移到經. y. Nat. sit. 濟和社會建設之上,將「人治」的特色更多地展現在經濟實力的提升。而也就是. n. al. er. io. 這樣一個充滿人治色彩的中國社會,使得多數的人意識到,只要掌握了人與關. i n U. v. 係,那麼發達的機會還是有的。換言之,在黨國體制之下,為了尋求個人及企業. Ch. engchi. 的利益,沒有人會放棄與共產黨「套近乎」44的機會,因為唯有如此,你才有可 能踩著巨人的肩膀,在社會和市場通行無阻。 那些年輕就能搞起創業的,沒有後台沒有背景是不可能的,你說吧,我 們也想賺錢啊,可是上哪去打通關,真的不曉得。感覺上周圍有很多有錢人, 可是卻是離你很遠的,可以肯定的是沒他們說的那麼簡單的。 (LULU2011051001) 對於大陸 80 世代的白領來說,雖然生在一個相對富裕的時代,但是能抓到. 44. 「套近乎」為大陸年輕人口頭用語,為拉攏關係、裝熟稔之意。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mbedkar and Untouchability: Fighting the Indian Caste Syst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 p.121.. Christopher Jaffrelot,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 清雲科技大學 台灣首府學校財團法人台灣首府大學 致遠管理學院 大華學校財團法人大華科技大學 大華技術學院 醒吾學校財團法人醒吾科技大學

Hong Kong’s Chinese history curriculum from 1945: politics and identit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The content of the set of `sutra` is limited to the topics of aggregates, sources, dependent arising and so forth, whereas the Vast Texts are not included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天華,1984) ,頁 297。另外,關於般若經典的概述,可參考〔日本〕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 《佛典 成立》 (台北:東大,民國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