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40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O六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王偉勇教授.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許嘉瑋 中國民國一O七年七月.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2) 提要 本論文以「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為題,觀察經學養成下的清 代知識分子,如何以精緻細膩的詞體,傳遞生命際遇的各種情感與展現之 精神面貌;並爬梳詞話與序跋、論詞詩詞等資料,探研渠等反思自身如何 與群體、社會連結的諸多論述。清代被稱為經學、詞學的復興時期,自知 識階層身上可看出兩者之融攝交會,故筆者以此為切入角度,冀能勾勒出 另一條脈絡,為當代詞學研究提出另類思考。全文析為上、下兩編。以〈緒 論〉概括問題意識之提出、前人研究成果之評述,同時針對研究方法與範 圍、章節架構進行說明。正文更分為七章,茲簡陳探論結果如下:. 治 政 大 ,從社會發展及學 其一, 〈經世——清代詞壇的思想背景與時代精神〉 立 術史的角度觀察清代知識階層的心態與行為,得知當時的思想背景隨時局 ‧ 國. 學. 發展,側重點逐漸從「中央」轉至「地方」,倫理秩序上也逐漸以「親親」 取代「尊尊」,故清代詞學也呈現出濃厚的地域特色和強調親族、群體內. ‧. 聚力的發展趨勢。. y. Nat. 其二,〈徵實──清代詞學批評方法中的「考據」與「知人」原則〉 ,. sit. 主要分析清代如何在盛行的考據學風,以及先秦以降強調「知人」的普遍. er. io. 心態下,對作品是否真實展開討論。本文發現在看似客觀的辯證過程中,. n. al 往往帶有讀者對作者生平理解的預判,同時投射自我在當下環境的遭遇。 iv C. n. he 其三,〈致用——經學觀點與清代詞學的「道器」論與「正變」說〉 , hi U ngc. 援引清代《易》學「氣化流行」的理論基礎,論證詞體地位與優劣評價牽 涉典範(正)與變體的關係。道器相互依存,正變也無法獨立存在:若無 時代先後、體製源流、風格差異與具備代表性的詞人詞作,便無法辨別彼 此的界線。「正」未必周延,「變」亦非斷裂,毋需以此抑彼。看似對立的 兩造說法,其實只是論者面對各自關心的現實,提出因應的說法。 其四,〈重意——詞學詮釋的建構與「言意」 、 「連類」之關係〉 ,將比 興說放回《易》學和《春秋》學對言、象、意關係的討論框架,檢視物象 在語言文字(作品)與內心情志(作者)間扮演的角色。以張惠言為例, 後人批評他深文羅織,無疑刻意強調物象與現實的比附關係,忽略他行文 語氣地保留。實際上,張惠言之貢獻並非提出嚴密完備的理論體系,而是.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3) 憑藉類應觀念及感官鋪敘,讓物象擁有更豐富的聯想空間。同時必須指出 的是,張惠言與常派後勁周濟、譚獻等人同樣站在讀者立場進行詮釋。 其五,〈中和──詞學規範背後的「性情」與「禮義」論述〉 ,係在樂 教傳統下,說明身心與家國的理想狀態是身體-文體-國體的和諧。當官 方體系有意無意介入情感表達,遂使本來由內而外自然流露,並與整體時 代環境、個人生命相呼應的情感,反而被侷限在統治者中正和平的標準 內。於此同時,復古、重格律也成為知識階層自我規範的一種外顯形式。 其六,〈崇雅──詞人際遇與創作時展現的「怨怒」與「言志」觀〉 所討論的情感表現,則聚焦在面對不平困頓時,知識階層如何在精神層次 與道德修養兩部分自我調適。先討論表達怨怒的發憤著書傳統和詞學之關. 治 政 大 的塑造,描摹知識階層如何重新發現自我主體。同時思索當學而優則仕之 立 路斷絕,是否還有其他管道能寬慰自我,並找到安身立命的可能。. 係,接著以小影小像及填詞校詞圖題詠為中心,透過他者眼光和自我形象. ‧ 國. 學. 其七, 〈善諷──譎諫褒貶的經學傳統與反映現實的詞史書寫〉 ,旨在 說明知識階層面對充滿壓迫的現實與生命重大的變局時,如何以賦筆鋪排. ‧. 和比興感發的書寫方式,嘗試在失序的倫理關係中勾勒出當下處境。此. y. Nat. 外,梳理「詞史」觀念在清代的發展,辯證並非只有政教上的諷諭和具體. sit. 指陳歷史事件之作才能稱為「詞史」。從個人認知的角度闡發感性主體眼. er. io. 中的心靈史、社會史,文字多半不夠客觀,甚至只是白描自身所承擔的苦. n. al 難,卻往往能夠展現出比現實更加清晰、動人的真實。 iv Ch. n U engchi. 關鍵詞:清代、詞學、經學、經世、徵實、致用、重意、中和、崇雅、 善諷.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4) The Study of Ci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of Jing. Abstract. With “On the Study of Ci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of Jing” as its topic, this dissertation observed the way that the. 政 治 大 employed the refined and exquisite language of Ci to convey their messages 立. intellectuals in the Qing Dynasty who had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of Jing. and expressed their feelings concerning their encounters in life and the spirit of. ‧ 國. 學. the era and probed into their treatises on their relations with groups and the. ‧. society by analyzing data such as the literary works of Ci, prefaces and. sit. y. Nat. postscripts, and critiques on Ci and poetry. The Qing Dynasty was called the. io. er. renaissance of the study of Ci and Jing, the blending of which could be seen from the intellectuals, so this author drew on this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and. al. n. v i n C toh conduct his research followed this thread of thought in the hope of shedding engchi U some new light on the study of Ci in the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fell into two. parts. The introductory chapter outlined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viewed previous pertinent studies, as well as presenting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main body of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ed of seven chapters, as follows: Firstly, in “statecraft-the background and spirit of the Ci circle in the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discussed the mentality and behavior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history.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spirit of the era.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5) varied with the status quo, shifting the focus from the central to the local and ethical order from respect to harmony. Thus, the study of Ci in the Qing Dynasty also exhibited strong regional features and the trend of emphasizing the cohesion of clans and in-groups. Secondly, in “realism-the principle of textual criticism and the ability to assess a man’s character and capability in the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study of Ci in the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d how literary work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realism in the Qing Dynasty, when textual criticism. 政 治 大 capability had been stressed since the Qin Dynas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立. prevail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ability to assess a man’s character and. seemingly objective dialectics tended to bear readers’ pre-judgments on an. ‧ 國. 學. author’s life and involve their projection of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into their. ‧. interpretation.. sit. y. Nat. Thirdly, in “practical use-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of Jing and the. io. er. study of Dao Qi and Zheng Bian in the study of Ci in the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cited the theory of “Chi Hua Liu Xing” in the study of Yi in the Qing. al. n. v i n C h between theUstatus of the linguistic forms Dynasty to corroborate the relations engchi. of Ci and the evaluation of its norm and variants. Dao was interdependent on Qi, and so was the relation between Zheng and Bian: without the chronological evid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nguistic forms of Ci, differences in style, and representative writers and literary works of Ci, it would not be possible to draw a demarcation line. Zheng was not necessarily exhaustive, and Bian did not denote fragmentation, with no need to use one to inhibit the other. Seemingly opposing accounts were just what commentators proposed to respond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that they themselves were concerned about. Fourthly, in “focus on meaning-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6) semantics of Ci, meaning and analogy,” this chapter examined the role that objects played in the language (of a literary work) and inner feelings (of an author) when Bi, Xing and Shuo were put back into the framework of Yan, Xiang and Yi in the study of Yi and Chun Qiu. Take Zhang Hui-Yan for example. People of later generations argued that Zhang gave a far-fetched interpretation and undoubtedly purposefully emphasized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objects and reality, ignoring his reservation in his tone. In fact, Zhang’s contribution was not to propose a soundly conceived theoretical. 政 治 大 more room of imagination for objects. It also merited our note that Zhang 立 framework, but to reason by analogy and draw on sensory descriptions to leave. interpret Ci from the readers’ point of view.. 學. ‧ 國. Hui-Yan and people of the Chang-fraction like Zhou Ji and Tan Xian also. ‧. Fifthly, in “neutralization-the treatises on temperament, courtesy and. sit. y. Nat. justice behind the norm of the study of Ci,” this chapter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io. er. Chinese tradition of music and education, the ideal state of the body, the mind and the home country lies in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body, the linguistic. al. n. v i n C h the authorities,Uwhether purposefully or not, forms of Ci and the country. When engchi interfered in personal expressions of feelings, the instinctive feelings that. echoed the status quo and an individual’s life were constrained by the norm set by the rulers accordingly. The restoration of ancient culture and emphasis of meter becam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tellectuals’ self discipline. Sixthly, in “advocacy of grace - the philosophy of resentment and ambition shown in the literary works of Ci on the writers’ encounters in life,” this chapter discussed how the intellectuals adapted themselves to adversity spiritually and ethically. It explor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radition of expressing resentment and the study of Ci and examined how the intellectuals.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7) re-found their self subject through the eyes of oth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self images by creating literary works of Ci from a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Also, it discussed whether there were any other ways for the intellectuals to comfort themselves and settle down when their chances for taking up an official post were slim. Seventhly, in “satirizing-the critique-oriented tradition of the study of Jing and the writings of the history of Ci that reflected reality,” this chapter aimed to expound how the intellectuals used literary language to depict their. 政 治 大 disorder when they faced oppression-filled reality and life-changing moments. 立. feelings and describe their current situations in the environment of ethical. In addition, the idea of the history of Ci blossomed in the Qing Dynasty,. ‧ 國. 學. authenticating that the writings of the history of Ci were not merely limited to. ‧. satires o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and literary works that concretely referred to. sit. y. Nat. historical events. Although the writings of the history of a writer’s mental state. io. er. and the society from an individual’s cognitive perspective were not objective enough, usually full of descriptions of personal sufferings, they reflected the. al. n. v i n Ch truth that was much clearer and more touching than reality. engchi U. Keywords: Qing Dynasty, the study of Ci, the study of Jing, statecraft, realism, practical use, focus on meaning, neutralization, advocacy of grace, satirizing.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8) 目次.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材料與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文獻及述評. 8. 第四節 選提及章節大綱. 19. 上編 第一章. 治 政 經世——清代詞壇的思想背景與時代精神 大 立 ‧ 國. 一、清初世變與統治者的兩手策略. 學. 第一節 清代三百年之政治興衰. 27. y. 35. sit. 35. Nat. 學術重心移轉與知識分子心態. io. 二、理學與樸學. al. n. v i n Ch 從尊尊到親親看詞學的地域化、宗派化發展 engchi U. 三、實學與經世 第三節. er. 一、經世與程朱. 30 32. 三、帝國衰弱與南方勢力的再度崛起 第二節. 29. ‧. 二、太平盛世與高壓統治. 28. 38 42 45. 一、科舉與經學:文人的生平際遇. 46. 二、郡邑與宗派:清代詞壇的交遊網絡. 51. 第二章 徵實──清代詞學批評方法中的「考據」與「知人」原則. 57. 第一節 詞籍校勘與訓詁章句. 59. 一、文獻輯勘. 61. 二、章句訓詁. 69. 第二節. 知人論世與詞作本事. 75. 一、 「重建」的「現場」. 76 I.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9) 二、 「作者」的「時代」 第三章. 第一節. 80. 致用——經學觀點與清代詞學的「道器」論與「正變」說. 道器德藝與詞體功能. 87 90. 一、據於德與游於藝. 90. 二、衰世末技與合乎時用. 98. 第二節 正變源流與詞學論述. 108. 一、時代. 112. 二、體製. 120. 三、風格. 125. 四、具體詞人詞作. 立. 政 治 大. 132. 重意——詞學詮釋的建構與「言意」、 「連類」之關係. 第一節. 言意互動與比興寄託. ‧ 國. 學. 第四章. y. 150. sit. 155. Nat. (二)微言大義的《春秋學》與「詞出於公羊說」 二、比興論述在詞學詮釋的發展與主體經驗之寄託. io. er. 物、象、典故的認知框架. al 一、物體系與知識框架之建立. 141 143. (一)旁通引申的《易》學與「意內言外」. 第二節. 140. ‧. 一、 《易》與《春秋》傳承下的言與意. 137. 167. n. v 170 i n C 二、從感官書寫與時空推移看清代擬《樂府補題》詞作中的物與意 182 hengchi U 下編 第五章 中和──詞學規範背後的「性情」與「禮義」論述. 195. 第一節 性情論述及相關問題. 200. 一、繫乎時遇──以性情之有無論詞. 202. 二、真字為詞骨──以性情之真偽論詞. 207. 三、合乎禮義──以性情之正邪論詞. 216. 第二節. 禮樂、格調與譜調批評. 224 II.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0) 一、禮學發展與詞體秩序. 226. 二、格調復古與聲音政教. 235. 第六章 崇雅──詞人際遇與創作時展現的「怨怒」與「言志」觀. 245. 第一節. 詞可以怨. 249. 第二節 詞以言志. 271. 一、漁父、歸耕題詠. 277. 二、填詞、校詞題詠. 290. 第七章. 善諷──譎諫褒貶的經學傳統與反映現實的詞史書寫. 307. 第一節. 治 政 主文譎諫之傳統與清代言官諫議制度之淵源 大 立 清代詞史觀念之發展及其相關論題. 307. 第二節. ‧ 國. 學. 第三節 「詞史」作品的內容及其反映之現實. 319. 一、董以寧與王鵬運以個我遭遇見時代氛圍的詞史書寫. ‧. (一)〈乙巳述哀〉呈現的個人家族史 (二)《庚子秋詞》中圍城與群體的歷史見證. sit. n. al. er. io. 結論. y. Nat. 二、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與甲午戰爭. C. 第一節 研究成果與現況反思h e. 第二節 延伸思考與研究展望. ngchi. 徵引書目. i n U. 339 343 343 349 356 373. v. 373 377 381. III.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詞體自唐五代肇興後,至民初不過千餘年,和其他文學體裁的發展並 觀,無疑是相對年輕的文體。清代為中國最後一個帝國,也是各種學術復 興的燦爛餘暉。二十世紀晚期開始,隨著明清學術成為熱門課題,該時期 經、史學、諸子學和不同文體的再度蓬勃,也讓相應的研究成果大量增加。 不過,當代學術對文學或學科的理解與分類,尤其是文學批評與文學研 究,其實頗受西方體系建置的影響,其源可上溯至清末民初──另一個動 盪亂離的時代。1然而耐人尋味的是,我們對傳統學術的認識,很大一部分. 治 政 否可堪載道、如何實用。儘管清代推尊詞體的言論甚多,但詞為小道,聊 大 立 而在晚 備一格的概念,自《提要》後大抵也成為正、反兩方論辯的基礎。. 延續清人對舊有知識的判斷:文學恍若雞肋,在有用無用之間,端視其是 2. ‧ 國. 小覷。 3. 學. 清知識份子眼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已成治學門徑,影響的範圍不容. ‧. 隨著文學批評的體系化和理論化,隱隱然切斷作者作品與學術養成背 景之間的關聯,這種切入角度與傳統詩文評有極大的差異。簡言之,就作. y. Nat. 品論作品讓文學內部研究的規模其實遠大於外部研究。譬如時代相近的作. io. sit. 者,如何細緻討論其學養與成長背景的異同?他們的精神心靈往往顯得縹. er. 緲難測,未若文本那般具體可操作,在強調避免主觀詮釋的現代學術規範. n. al 下,如何儘可能去貼近古人的性情與面貌?此外,在文、史、哲成為獨立 iv C. n. 學科後,各有研究取徑與關懷,甚至偶有以己之長度人之短的情況。就文 he i U. ngch. 學研究的趨勢觀察,在許多專著與學位論文中,儘管都能看見專章(通常. 是第二章)處理政治、社會等歷史背景,有時卻與其他章節顯得斷裂,整 體性與有機性稍有不足。但中國古代文學幾乎不存在純文學的概念,即便 強調個性解放的六朝文學,也必須面對〈雕蟲論〉之論難,明代主情的文 學思想,背景也與儒家精神相頡頏。閱讀與書寫在物我、群己、家國、古 1. 具體論述可參考陳平原:《作為學科的文學史》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年) 。陳國球: 《文學如何成為知識?文學批評、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3 年) 。兩本著作都提及文學、文學史如何成為體制內有架構、可論述、能教學的科目,在建 立學科的過程,曾因為當時歷史情境與文化背景而產生的拉鋸和微調。 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詞曲類序》: 「詞曲二體,在文章、技藝之間。厥品頗卑,作者弗貴。」 此一說法可供討論者不少,如官方立場出現後是否就一錘定音?即便同稱詞為小道, 《提要》和 詞論家的看法有何不同?這樣的說法放回清代詞論史的意義又是什麼? 3 如張之洞〈輏軒語〉便有「今為諸生指一良師,將《四庫全書提要》讀一過,即略知學問門徑 矣」之語。又如阮元等大儒,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頗為熟悉,甚至輯錄未收書目。 1.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2) 今之間,本不可能毫無掛搭。不過隨著時代轉變,年輕一輩的文學研究者, 掌握、理解歷史脈絡與思想譜系,未若前輩學者嫻熟,且學院中相對缺乏 文獻解讀與版本訓詁等基本功的訓練,也導致文史哲不分家,學術不為天 下裂的宏大理想,反而成為年輕研究者不敢輕易碰觸的難題。同時,文學 何為、當代人文學科如何回應社會等疑問依舊存在,隱隱然指向學術研究 與生命、社會無涉。檢視古人對辭章之學的看法(含詞學),能否裨益世 用,其功能如何,同樣是反覆被論述的課題,本論文即是在此前提下思考、 出發的。 自嚴迪昌先生《陽羨詞派研究》 、《清詞史》問世之後,詞派研究頓成 顯學,以派帶論,以論帶史,是從宏觀視野去建構理論與文學史發展的方 式。不過,嚴先生曾明確指出:「清詞的堪稱輝煌豐碩,當然更重要的還. 治 政 它藝術地透現著這特定時代的人間百態在各個層次上的知識份子心頭所 大 凸顯詞人與政治、社會環境的互動,引發另一個值 激起的哀樂與悸動。」立 在於它廣闊而豐富地表現了清朝 260 餘年間社會現實的諸種播遷,特別是 4. ‧ 國. 學. 得深思的課題:如果詞人會因為外在環境動盪而影響心靈,那麼詞人的抉 擇與表現方式,是否也與他們的學術背景、內在精神的養成有關呢?. ‧. 中國學術自漢代後,莫不以經學為尊,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經學穩固政 統,知識份子以經學確立道統,而兩者相互角力之處大概在於文統:寫什. y. Nat. 麼、怎麼寫,在內容、形式與精神面最接近彼此可以接受的平衡點。儘管. io. sit. 如此,朝、野依舊未能形成共識,統治者往往只選取對自身有利的條件加. er. 以發揮,知識份子即便有心也顯得徒勞無功。譬如漢朝代表文學為賦,本. n. al 足以體國經野、潤色鴻業,但上位者視若消遣,倡優畜之;知識份子依循 iv C. n. 《詩》學諷諭傳統,竟流於曲終奏雅。兩者的不對等關係發展至最後,乃 he i U. ngch. 轉出揚雄「篆刻雕蟲,壯夫不為」的感慨。清代為異族統治,滿人入關後. 持續引發衝突,待康熙征討三藩後,局勢才逐漸趨於穩定。漢人從強烈反 抗、被迫接受到轉趨認同,也經歷約百餘年的文攻武嚇。 乾嘉之後,清帝國的版圖盛極轉衰,雍容太平的副作用逐漸湧現。首 先,學而優則仕的途徑出現阻礙,政治體系無法容納數量龐大的官員,且 科舉的名額有限,久試不售的文人數量不斷增加,他們同樣經過舉業訓 練、具備經學背景,最後卻流徙四方,成為地方官吏的幕僚。而清中葉的 穩定結構,似乎讓學術進入停滯期,但值得措意之處在於,當帝國無法提 供知識份子學而優則仕的保障,知識份子該如何自處、如何應世。不難發 現有些文人乾脆放棄晉身之道,優游辭章,有些則專研考據,透過整理古 4. 引見嚴迪昌:《清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年) ,頁 1-2。 2.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3) 籍摸索義理之所在。本論文好奇的是,清代詞人在漢、宋學術背景以及傳 統經學教育養成下,心態、理論與表述方式會呈現出什麼樣的樣貌。魚宏 亮討論明清之際經世學時,曾指出該書的基本架構是透過經世知識的兩套 來源體系出發,觀察以綱常名教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如何發揮作用,不同時 代所面對的具體存在課題有別,便衍生出相異的風氣、思潮與學術方法。 這兩套知識體系,一為禮樂詩教,一為文史法律。5夏曉虹更直接從文學與 政治、思潮、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清末梁啟超面對時局變遷,如何以小 說、詩歌傳遞文學救國與個人情感兩個向度。6二者雖各自針對清代時間上 的首尾討論,且分別屬於宏觀與個案研究,當無不暗指文人心態與文學思 潮難以和知識體系斷然切割。 從先秦兩漢到清末民初,知識份子的思想基礎莫不以經學為原點,然. 治 政 上的困難:如何判斷哪些理論與批評來自於經學。尤其知識份子的「接受」 大 立 有時未必明確到直接可以判斷。本論文知道詮釋的主觀性不能迴避,但重 而文學思想、文人心態與經學之間的彼此滲透,實際研究時難免出現詮釋. ‧ 國. 學. 點是希望透過經學術語與詞學主張的共通性,考察二者的內在聯繫。7相同 術語在不同的框架與使用情境下,必定產生不同的效果,詞語的借鑑具備. ‧. 什麼意義,又該如何詮釋,可作為文學批評的重要切入角度。8詞體與小說 本是最卑下的兩種文體,小說藉由經學提升其地位,無論是明清之際或清. y. Nat. 末民初,在文學變革的潮流下,均展現新的面貌,可是詞體卻依舊維持相. io. sit. 對保守的性格,成為遺民們緬懷故國的支柱之一,作為國故的經學,和緬. er. 懷故國的詞體,似乎隱然可見傳統文人與經學思想與詞體之間的幽微關. n. al 聯。在此基礎下反推,我們將經學思想看成是古代知識階層進行文學批評 iv C. n U ngchi. 時的方法論,應不致有太大的偏差。 he. 以往論詞體,不乏詞向詩取法借鏡之說。然而,儘管詞為「詩餘」之. 5. 歸納自魚宏亮: 《知識與救世:明清之際經世之學研究‧導言》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 ,頁 3-19。 6 夏曉虹主要集中在梁啟超與新文化之間的連動關係,尤其是日本的新知識和文體觀念,在混合 他的舊學根基後,如何以舊風格包含新意境。不過,她在〈從「文學救國」到「情感中心」── 論梁啟超的文學思想〉一文中,指出梁啟超後期的文學思想有別於前期強調政治改革的趨向,而 是希望藉由真情的淨化力量來使群眾因感動而改變。此論可參見氏著: 《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 文學道路》(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頁 13-38。 7 如羅宗強曾有一系列關於文學思想史的著作,但並非專門聚焦於經學與文學之關係,且清代部 分目前似尚未出版,如何將文學思潮與學術背景結合文學批評、理論,應有可發揮的空間。清代 號稱詞學復興,仍必須不斷透過尊體才能在論據上站穩根基。經學在清代同樣號稱復興,但地位 與詞學有天淵之別,二者如何互動,耐人尋味。同時清代許多詞學家都有經學背景,他們如何藉 由經學完成尊體的目標,實屬難以迴避的論題。 8 學生書局曾以「中國批評術語叢刊」為名出版數本著作,如龔鵬程《才》 、張暉《詩史》等, 而蔡英俊亦有《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一書討論「比興」在不同朝代的意義發生什麼變化。追 本溯源,不難發現文學批評與傳統學術的高度相關,此一研究進路也是本論文思考的參考框架。 3.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4) 說導致詩高詞卑,但「詩」卻未必盡指「唐詩」 ,而更可能上溯至《詩經》。 以體格來說,經學最尊,中國文學向有宗經傳統, 「以高行卑」9的過程中, 牽涉正、變體的差異。詞在宋代的比較對象是唐詩,在清代則更偏向《詩 ,如前所言,經學是古代 經》 。 10 清代經學與詞學之關係不只限於《詩經》 知識份子治學的基本功,也是晉身仕途的叩門磚。許多清代詞論家、詞人 都有經學相關著作,對經學的理解也各有所長。眾所周知,焦循、張惠言 都對《易經》深有會心,凌廷堪為《禮》學大家,然而經學是共同的文化 資源,不同階段更有相異流派和經學思想挺立,於此文化思潮薰染的清代 詞學呈現怎樣的面貌,當可更細緻地梳理。 有鑒於從經學到文學,從舊思潮到新文化,清代都是承上啟下的重要 樞紐,當知識體系中的禮樂詩教遭逢要眇宜修的詞體,詞壇又是如何論述. 治 政 言論,兩種不同學科之間的承衍與轉化是頗饒興味的議題,是本論文嘗試 大 立 努力的研究起點。 學(經學)與術(文學)的關係,詞人與詞論家的經學背景是否也流露於. 研究材料與範圍. ‧. ‧ 國. 學. 第二節. y. Nat. 本論文希望考察詞論家與社會之互動、學養如何影響觀點,在詞學論. io. sit. 著中又如何呈現,研究材料主要包含詞話、序跋、論詞詩詞等,而以清人. er. 經學研究成果、文集等相關著作為輔。具體步驟則希望藉由論詞資料的整. n. al 理與歸納,拈出其中重要的詞學觀念、話語,與清代經學進行比對,觀察 iv C. n. 思想脈絡下的關聯,勾勒觀念與觀念之間的聯繫與主從關係。然而經學終 he i U. ngch. 究與文學不同,經學所欲解決之課題與文學所追求之核心有別,詞學有其 獨特性,故本文雖以清代經學為參照座標,但仍將焦點放在理論與創作如 何實踐、展演從傳統經學汲取的養分。 進行步驟以大量檢索、整理論詞資料為起點,將重要詞學觀點、術語 9. 「以高行卑」一詞,乃借用蔣寅之語。蔣氏討論中國古代文體的體位定勢時,曾分別將不同文 體間的互參現象和評價體格高低的基本原則進行討論。認為體格低者可以透過體格高者抬升自己 的地位,但體格高者則應避免混入體卑之風格習氣。參氏著: 《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增訂本) 》 (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2 版 2 刷) ,頁 140-177。 10 雖然蘇軾、李清照等人「以詩為詞,自是一家」和「句讀不葺之詩」都將詞與詩歌對比,但 宋代也不乏比附六義的「復雅」思潮。對於詩詞「同源」與「分流」的詳細論述,背後牽涉的社 會文化現象,請參考顏崑陽: 〈宋代「詩詞辨體」之論述衝突所顯示詞體構成的社會文化性流變 現象〉 ,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 15 期(2010 年 6 月) ,頁 71-98。清代詞話中上媲風騷 的言論更是隨處可見,提倡雅正、諷諭教化、比興論詞,皆屬《詩經》學重要課題。清代是經學 復興的時代,詞論家汲取哪些養份,偏重有何異同,或有待挖掘開展。 4.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5) 擇出,觀察詞論家論述之間的異同。以下就目前所及,進行簡單說明: 較具規模地輯錄、編訂詞話當始於唐圭璋先生,《詞話叢編》至今為 詞學研究者重要的參考書。當時限於經濟、社會條件,唐先生以一己之力, 從最初的六十種詞話增訂至八十五種,殊為可敬。 11 清代詞學復興,理論 尤為可觀,唐先生增補的詞話以晚清居多,但詞話文獻的整理出版仍屬未 竟之功。其中尤以晚清文獻最為豐富,混跡於筆記、雜著之中,晚清三大 詞論家:陳廷焯、況周頤、王國維皆有論詞資料不斷被挖掘增補。 12 譚新 紅《清詞話考述》 13 一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仍以《詞話叢編》所收 清代詞話為範圍,下編則依照經眼詞話、被徵引詞話、待訪書目、誤為詞 話、被徵引而非有是書者分別羅列考述。譚氏下編所述已有不少被整理出. 治 政 如葛渭君便計畫分為三階段進行,首先補入《詞話叢編》漏收或近來 大 立 先發現的詞話資料,而詞話名稱皆可見於唐先生所錄,是為《補編》 ;接 版,而題為《詞話叢編》之相關系列作品,讓研究材料逐漸趨於完整。. ‧ 國. 學. 著專收《詞話叢編》未曾採編的詞話作品,初步估計約有百餘種,是為《續 編》 ;最後則將前二者容納不下、零碎無法成書的資料匯為一書,視為《外. ‧. 編》 。 14不過朱崇才已於 2010 年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詞話叢編續 編》一編,共收錄宋至民初詞話凡 32 種。15此外,屈興國依循唐圭璋的收. sit er. io. 11. y. Nat. 錄標準,排除序跋、題詠、札記等單篇零句,同時不與《詞話叢編》重出,. 輯錄與增訂過程,請參見唐圭璋:〈 《詞話叢編》修訂說明〉 , 《詞話叢編》 (北京:中華書局, 2005 年 2 版 5 刷),頁 1。 12 陳廷焯最早被注意的是《白雨齋詞話》 ,而該書又有八卷、十卷之別。屈興國以十卷本為手稿 足本,故整理出版後顏曰「白雨齋詞話足本校注」 。林玫儀先生曾於〈新出資料對陳廷焯詞論之 補證〉考辨二者關係,認為八卷本並非從十卷直接刪去二卷,而是陳廷焯去世後,由其父刪定而 成。該文收入《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 年) ,頁 785-811。又轉 錄於《詞學》第 11 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年) ,頁。同時,林玫儀先生也針對 《雲韶集》 、 《詞則》二書與陳廷焯詞學思想之關係進行討論,前者屬早期論詞之作,可見陳氏先 浙後常的詞學取徑;後者則可與《白雨齋詞話》相表裏,一為詞選、一為詞論。又如況周頤晚年 寓居滬上,鬻文維生,論詞資料紛亂龐雜,顧況氏詞話之輯補注釋是持續進行的過程。依照出版 時間先後,以下幾個版本就略有差異:王幼安校訂的《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合訂本(北京:人 民文學出版社,1960 年)到唐圭璋編纂的《詞話叢編》本,從屈興國《蕙風詞話輯注》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到孫克強所輯《蕙風詞話廣蕙風詞話》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 ,可略見資料考訂與增補的過程。 13 譚新紅一書,爬梳文獻甚為有功,儘管人力無法窮盡天下之書,但已提供許多罕見的批評資 料。下編所述,經眼詞話凡 132 種,僅被徵引者凡 52 種,待訪書目 103 種,誤為詞話者 9 種, 非有是書者 11 種,提供按圖索驥的基本框架,故較諸上編尤為重要。參見氏著: 《清詞話考述》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年) 。 14 有關葛氏的編纂過程與計畫,引見劉尚榮: 〈 《詞話叢編補編》前言〉 , 《詞話叢編補編》 (北京: 中華書局,2013 年) ,頁 2-3。 15 此著以宋代阮閱《詩話總龜‧樂府》為首,迄於唐圭璋《夢桐詞話》 ,收錄詞話可見《詞話叢 編續編》目錄。. n. al. Ch. engchi. i n U. v. 5.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6) 輯為《詞話叢編二編》。其中有許多文獻是從套書或非詞論專書中摘鈔而 出,也有不少文獻有待搜羅整理。故屈氏有「《詞話叢編三編》則擱置案 頭矣」之嘆。 16 儘管以上諸版叢編體詞話,所收多為清代詞話,然主要以補苴罅漏為 宗旨,並不專門輯錄清人之作。孫克強近年來與其門人蒐羅歷代詞人詞話 資料而出版系列作品,其中《清人詞話》 17 共分上、中、下三卷,亦可收 參照之功。但該書編纂體例以詞人為經,儘可能羅列對該詞人之評論,當 一則文獻同時包含多位詞人時,不免有重複羅列之弊。不過此書之特色在 於將序跋、題詠、評點、論詞詩詞亦納入詞話範圍。《詞話叢編》系列雖 收有郭麐《詞品》、楊伯夔《續詞品》等論詞詩,但依舊以詞話為主,與 孫編略有不同。. 治 政 觀點。以序跋和評點言之,儘管其中不乏友朋揄揚之語,但名家所論仍可 大 立 見其宗旨。施蟄存是較早留意收集序跋資料者,他於 1994 年出版《詞籍 因此,除篇幅較豐富的詞話外,序跋等其他資料亦有助我們理解詞學. ‧ 國. 學. 序跋萃編》 18,書凡十卷,所收序跋時代自唐至清,但非專就清詞總、別 集所錄。近年來,馮乾則揀擇清代詞籍序跋,輯為《清詞序跋彙編》 19 一 數例:. ‧. 書,雖可省去不少翻檢詞籍、文集的工夫,該書仍恐有疑誤處,以下略舉. y. Nat. io. sit. (一)繕打錯誤:1、將《幽蘭草》三位作者中的宋徵輿誤為宋徵羽(頁 2). er. 2、〈坦庵詞序〉中「乃讀其詩騷詞劇者,每每擬為風流倜. n. al 儻,或一覯其容止,則使人疑而不知信」 i v ,或為「不之信」 C. 之誤(頁 32)h e. n U ngchi. 3、 〈澣桐詞序〉中「楊子雲有言: 『詩人之賦麗以則,詞之 人賦麗以淫』」 , 「楊」應作「揚」 、 「詞之人賦」應為「詞人 之賦」。(頁 406) 4、 〈橘亭詞跋〉中「作賦則揮纚千言」 ,應為「揮灑」20(頁 771) 5、〈香草詞序〉中「詞自皋聞選論出」,應為「皋文」 (頁 1215) 16. 見諸屈興國〈凡例〉, 《詞話叢編二編》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年) ,頁 1-2。 孫克強、楊傳慶、裴喆編:《清人詞話》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 年) 。 18 施蟄存:《詞籍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年)。 19 馮乾: 《清詞序跋彙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 年) 。 20 纚為古代包覆頭髮的絲織品,雖有洋洋纚纚、纚纚如貫珠一類的用法,但筆者未見「揮纚」 連用者,不知是原書刻工便作此,或打字之誤,存疑。 17. 6.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7) (二)誤植作者:將〈拙政園詩餘序〉作者署名陳名夏(頁 12) (三)斷句商榷:「阮亭鞭前千古,如馬牛羊」應為「阮亭鞭前,千古如 馬牛羊」(頁 16) 由於未見刊、抄本之原貌,不敢遽斷其是非。但整體看來,繕打之失比例 頗高,應是襄助工作者未能覆核,此不逐一臚列。大醇微疵,不損編纂者 之功勞與此書價值。 論詞詩詞的收集,主要以論詞絕句為主。目前所見,則有三本專書 21, 而時間最早者當屬王偉勇師《清代論詞絕句初編》 ,共收 133 家,1067 首 作品,另附錄錢謙益、潘飛聲等 21 家 303 首作品。該書收錄偉勇師〈清 代論詞絕句之整理、研究及其價值〉一文,可作為資料收集與研究的概括。. 治 政 與採錄之困難所在;其次則臚列相關研究成果,指出此議題可繼續開發之 大 立 處;最後則歸納其價值:一、擴大詞學批評的視野。二、廣泛反應詞人之. 全文第一部分探討詞學界整理清代論詞絕句的過程與發展,說明摭取標準. ‧ 國. 學. 接受。三、輔助建構論詞之觀點。四、指出詞壇爭論之議題。 22 程郁綴、李靜批評王師所收稍失寬泛,認為不宜將僅涉及詞人或詞牌. ‧. 之名者納入,表示應以論詞為主體。但詞人與詞牌與接受傳播有關,其中 存在詮釋的間隙與可能。何況,檢視二人所編《歷代論詞絕句箋注》,儘. y. Nat. 管在〈前言〉中程氏自陳去取從嚴,連題目雖是「論詞」但內容僅簡單涉. io. sit. 及或未有涉及者都不予採錄,我們仍可以發現不少「例外」 。23論詞絕句雖. er. 是評論,但同時也是文學作品,該如何拿捏,未必有明確準則,然恐不宜. n. al 責人以嚴、待己以寬。至於目前在數量上搜羅最多者,當屬孫克強、裴喆 iv C. n. 《論詞絕句兩千首》,該書共得兩千三百五十首,雖以清人為主,但其中 he i U. ngch. 有不少作品的來源是是民國時期載於近現代報刊者,故書名未冠上清人論. 詞絕句。24詞籍評點的資料由於過於分散,目前仍未見較全面的采擇收錄, 故暫時只能就能力所及,盡量參考。所幸隨著古籍文獻整理出版的數量增 加,研究的便利性也逐漸提高,但仍有許多文獻是臺灣無法獲見。僅能冀 21. 必須說明的是,以往雖有學者收集論詞絕句,但僅是將之列為一書之附錄,並未獨立成書。 如吳熊和主編《唐宋詞彙評‧兩宋卷》時,便將所見論詞絕句 595 首列為附錄,孫克強《清代詞 學批評史論》所收 712 首也同樣附於書後,並非主體。 22 〈清代論詞絕句之整理、研究及其價值〉見王師偉勇: 《清代論詞絕句初編》 (臺北:里仁書 局,2010 年) ,頁 1-43。收錄數量與全書說明,則參見〈序〉文,頁 I-II。 23 如李其永《談歷朝詞雜興》就雜有論歌詩、僅提詞牌之作,略舉數例: 「風流天寶老詞壇,羯 鼓能撾勝管絃。不道淋鈴皆入調,蜀山秋雨李龜年」 、 「元和才子一時豪,愛著蘇州刺史袍。不信 解詩皆老嫗,硯邊樊素有櫻桃」 、 「飲殘杯酒漬苔衣,感慨春光上鬢稀。又是荼蘼開欲了,小園片 片見花飛」,這些作品並不直接論詞,甚至與詩更為相關。引見程郁綴、李靜《歷代論詞絕句箋 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年) ,頁 28、29、37。 24 孫克強、裴喆:《論詞絕句兩千首》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 年)。 7.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8) 望來日能隨資料逐漸完備而有更進一步的推展。 清詞別集的標校出版雖日益增加,但有待整理者仍星散於各大圖書 館,搜尋不易,造成研究上的困難。本世紀初,由南京大學程千帆教授等 人擔任編纂工作的全編性文本《全清詞‧順康卷》出版後, 《順康卷補編》 及《全清詞‧雍乾卷》亦陸續出版,輯佚之路漫漫無盡頭,而《嘉道卷》 以降卷次,至今未見出版,可知文獻輯校考訂之難。故勢必參酌較早編纂 之詞總集、選集,如民國初年刊印之《清名家詞》、號稱「全」實則為選 集的《全清詞鈔》等。此外,《四庫全書》系列叢書 25以及 2010 年刊行的 《清代詩文集彙編》,亦提供許多散見於各詩、詞、文集的詞學資料,亦 可稍稍補充前述研究材料的不足。 26 清代文獻浩若煙海,囿於人力、財力 資源與時間,本論文勢必無法窮盡所有資料,因此,筆者僅能以寓目所見. 治 政 論縝密本屬中國傳統文學理論常見的情況,放在歷史縱軸觀察,清代約三 大 立 百年的歷史中,詞論家對同一術語理解的差異或許呈現出他們對經典與所 的文獻為材料,保留討論的空間。最後,論述文字與嚴密體系未若西方理. ‧ 國. 學. 處環境的認知。若承認或相信詞派內部成員的詞學觀點「後出轉精」,那 麼後繼者已經修正、補充前輩的說法,也應加以指陳,才能更清晰掌握理. 研究文獻及述評. io. sit. Nat. 第三節. y. ‧. 論發展的痕跡。. er. 檢視現有研究成果,從宏觀視野去觀察清代社會文化現象者有之,以. n. al 詞學流派與具體詞論家、詞話為研究焦點者更是主流,然而直接討論文學 iv C. n. 與經學之互動關係的專著甚少,分析詞學在經學思潮下的發展殊為罕見, he i U. ngch. 據目前所及,主要成果集中在兩個方面:一、雖論及經學與文學關係,但. 文體並非以詞體為核心,主要是從文學思想及學術思潮切入;二、雖以詞 體為對象,但聚焦於常州學派和詞學之關係,標舉幾位代表人物進行分 析。以上論著各有洞見,亦深具啟發,卻不免令人好奇若清代確實經學復 盛,則何以僅有嘉、道後興起的常州學派才能看出經學與文學之關係?明 清之際至嘉道之前是否有可以補白的空間?是否只有常州地區的文學才 和經學休戚相關,這些問題都亟待進一步開展。 為更清楚站在學術史的角度觀察本論文的位置,以下擬就現研究成果 25. 此指《續修四庫全書》 、《四庫未收書輯刊》 、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 《四庫禁燬書書叢刊》等 與《四庫全書》相關的大型叢書。 26 該套叢書對詞學研究的價值與意義,可參見王師偉勇: 〈 《清代詩文集彙編》之詞學價值〉 , 《國 文學報》 ,第 55 期(2014 年 6 月),頁 201-234。 8.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19) 稍加爬梳。從清代思潮與文化、經學話語與詞學兩方面入手,以便釐清本 論文選題的切入點,茲分別勾勒如次: 一、清代思潮與文化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其複雜程度與內、外衝突均 非前代所能比擬。人非草木,應物斯感,社會政治與文化氛圍的改變,勢 必影響人們對世界的看法。這些外緣因素,並非只是政治史、學術史研究 時,在前言聊備一格的輔證與背景,反而可能是決定人們行動與心態的關 鍵原因。簡言之,個體與社會、內與外的複雜與連動關係應有待進一步發 明。. 治 政 有豐富的成果,以下僅就世變與政治兩方面的研究成果略加陳述,說明清 大 立 代詞人居處的環境與因應的方式,藉以確認本文展開論述時的基礎與尚可. 隨著明清研究趨於熱門,相關資料的累積快速,微觀與宏觀的討論都. ‧ 國. 學. 發揮的空間。. ‧. (一)世變與社會風氣. y. Nat. 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有言: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繫乎時序」 ,. io. sit. 雖是討論文章移轉之機,亦可挪借來觀察社會風氣的變遷。人心關乎時. er. 局,而中國泰半帝國的晚期氣象皆約莫相仿,無非動亂頻起,中央的掌控. n. al 能力大不如前,進而檢討之前的學術脈絡,重新建立知識譜系的框架。然 iv C. n. 而有別於其他時期,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經歷的兩次鼎革,卻都與外來文 he i U. ngch. 化的刺激、衝突有關,從中衍生新、舊思潮交融互滲過程中的諸多思考。 先就明清之際的士人心態論之。由明入清最顯著的社會現象莫過於殉節,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 27 對人生態度的抉擇,其中揉合複 雜的個人情感、社會觀感、忠孝思想因素,無論出、處都必須經過一個又 一個的取捨。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 《制度‧言論‧心態──明清 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 28 二書,分別就文化現象與當時士人關注話題進行 分析,前者如遺民生活、學術與士風,後者如個人生死、君臣關係、文質 27.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年)。 趙園浸潤此議題已逾十餘年,儘管自謙對明清之際的研究只是透過文字去想像、重構,追尋 過往消失的蹤跡,但由「側面」逼近「真相」的過程中,最主要的還是當時士人的情懷。故重點 當不在於還原當時時空背景的完整性。《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3 刷)與《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初版 1 刷)二書,雖屬歷史研究,卻揭示文學作品與作者、社會之間值得注意的切入角度。 28. 9.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20) 世道等。在秩序與失序的遊移之間,遺民與貳臣的辨證,往往在於認同與 心態上的微妙變化,透過文字,易代文人們不斷自我表述,呈現出一種「泛 遺民」情結:無論是政治遺民或文化遺民。試探其原,則家國與群己孰為 輕重,忠義大節與求活存史如何權變,選擇雖殊,背後的衡定眼光均不脫 經學傳統。 29 透過復古返經,士人不斷在經典中尋找應世的方法,確認什 麼才是有用的學問,又該如何安頓自己與無數受創的心靈。《明清之際士 大夫研究》中有兩段話頗醒耳目: 如果你所注意的不止於作為一種「身分」的遺民,還及於遺民之為 「情懷」 ,你將發現遺民現象「泛」到了似無邊際。讀陳維崧、顏元、 王源等人文集,令人印象深刻的,即其時「遺民氛圍」的瀰漫。但. 政 治 大. 我又懷疑這「氛圍」僅存在於文字中。 30. 立. 在遺民這一特殊族類,「出」的所指,已不限於「出仕」 ,有時還包. ‧ 國. 學. 括了界定模糊的「出應世務」(應泛指與官方或當到有關的活動) 。 遺民固然以「不出」為基本標記,但對所謂「出」,理解仍人各不. ‧. 同。………即公認的遺民,其「晦跡」的程度,仍互有差異,尺度 的掌握,不免因人因環境而有別。即如與修方志、參與「鄉飲酒」. io. sit. y. Nat. 等儀式、應邀講學等等,即有人認為可有人認為不可。 31. er. 這是個極其特殊的現象,遺民成為當時知識份子的集體焦慮。更進一步,. n. al 甚至可以說對故明情感的連結,是藉由吳偉業、龔鼎孳等曾仕貳朝的文人 iv C. n. 不斷強化而日益穩固,應可視為當時士人存在的普遍情況。趙園使用的材 he i U. ngch. 料主要是文集,然而「僅存於文字之中」,是否也包含詞體在內?這裡要 追問的其實是,當遺民成為一種不得不然的道德反省,文人生活卻無法保 證完全杜絕文酒之會及應酬往來,也未必始終懷抱不進城、不結社的罪悔 意識? 32 我們該如何看待?辭章相較經世之學,實屬無足輕重的小道,詞 體又居文藝之末,為何在詞集中可見大量唱和、觀戲後的作品,詞體得以 29. 趙園以為現世關懷和遺民身分之間難免出現扞格,但在清初學術轉型中的經世之學,以經學 為依託,強調經學與經術皆能經世,現世性與學術性便顯得相得益彰。相關論述見氏著: 《制度‧ 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初版 1 刷) ,頁 40-46。 30 引見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3 刷) ,頁 397。身為明 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長子,陳維崧的個人時間經驗其實與家庭背景密切相關,透過相關人事與自 我形象的構築,似乎成為當時遺民的某種普遍經驗。有關陳維崧的討論,見同書頁 398。 31 參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3 刷) ,頁 400。 32 詳見王汎森: 〈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 , 《晚明清初 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年) ,頁 187-247。 10.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21) 在清初展開中興之路,其表現手法如何展現遺民心緒,為何在尊體過程中 要不斷上溯風騷,比附經典,應是值得深化開展的主題。更重要的是,士 大夫的抉擇雖與外在環境的變化有關,背後的思維方式與文化蘊藉仍從傳 統學術中來,而經學同時提供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一條道路,讓知識份子 可以在聖賢的智慧裡找到面對眼前環境的道路。 道光二十年(1840)後,中國與西方勢力的衝突愈加明顯,是否接受 「文明」洗禮,「中國」從最初以自我為核心到被視為萬國之一,重新調 整視野的過程,人心之躁動可以想見。康、雍、乾百餘年的治世,人們對 清朝的認同與歸屬感日益確立,當船堅炮利的西方列強「入侵」,華夷之 辨忽然從滿漢的血統差異轉變成中西的種族差異。公羊等經世性格強烈的 經典,因為其實用性與適用性,在晚清由衰轉盛。隨著清朝傾圮之勢難返,. 治 政 天下」 、 「救國」與「救文化」的傳統課題,幾乎是複製了明清之際的課題。 大 立 秦燕春曾從出版、國族文化以及結社寫作等不同層面去處理清末民初士人 士人在守舊與變革兩個選項反覆掙紮,譬如「一姓之天下」與「天下人之. ‧ 國. 學. 是如何尋找、想像晚明。 33 國粹與歐化聚訟已久,知識份子各有立場,但 卻很難否認晚清詩詞等傳統文學形式遭遇極大的挑戰。詞之文體特質比詩. ‧. 更幽微,即便詩、小說、戲曲的功能性被強化,詞依舊裹足不前,或許與 格律限制有關。詩有歌行、古詩諸體,未必需要遵守嚴格的格律,相較之. y. Nat. 下,詞更復古、更傳統,只要熟悉文學形式和語言規範,便能具體操作。. sit. 詩在嘗試新詞語時,或側重於對新器物的形象描述,或藉此議論國政世. er. io. 局,但背後的知識結構並未因此被全盤推翻,反而混雜轇轕。 34 詞之為物. n. al 是否有用,對誰有用,以功能性觀看詞體的價值,看似無法對大環境發揮 iv C. n. 影響,對個體卻擁有穩定的力量。詞因為缺乏強而有力的改革推動者,沒 he i U. ngch. 有「革命」的包袱而維持小道末技的格局,反而成為抒發性靈的最佳載體, 意外凸顯弱勢文學的優位性。 尤其在民國建立後,不少人自視為「清遺民」,傳統的學術與文獻成 為重要「國故」,尤其是保留固有形式的舊詩詞(不包括大量挪借新詞語 33. 秦春燕: 《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 。秦氏自承研究動機來自 疑惑於「晚明」作為一個觀念,是被消費的反滿利器,還是重塑一個遙遠的時代。不可否認,在 當時士人心中,有激進的革命派,也有保守的保皇路線,未能一概而論。如果兩次易代的對照只 是「天道好還」的展現,也許某部份簡化了晚清人對晚明人複雜的情感。秦春燕的意見,參見該 書〈導言〉,頁 1-17。 34 如黃遵憲的「詩界革命」說便是最好的例子,他撰寫《日本雜事詩》時對舊有典故的選擇與 安排,對舊有知識體系的衝擊在於挪移、重構了自我認同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既非新,也非舊。 關鍵不在於二選一,而是這樣的創作手法如何折射出當代意義。尤其我們還需要面對如王闓運、 塵三立等舊派詩人的大量作品。參考鄭毓瑜: 〈舊詩語與新世界〉 , 《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 詞》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 ,頁 268-325。 11.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22) 的舊體詩),只需要繼續書寫,便已經是一種「復古」 。中國學術本有濃厚 的復古、返經、重意傾向,清末民初以「古典」為「經典」的操作策略與 邏輯,和明清之際繼承的精神並無二致,在文學革命的旗幟下,自然顯得 「不合時宜」。在清亡之前,許多士大夫在圍城中憂心唱和,最有名的莫 過於王鵬運等人的《庚子秋詞》,儘管清末四大家除況周頤外,並無成體 系的詞話作品,但他們輯佚、考辨字句版本的學術根柢,仍是由中國傳統 學術對經學研究衍生出來的方法。以往學界對此關注較少,詞學研究中有 關經學與清代社會、文人心態應還有可開發之處。 35 (二)政治與文化政策. 治 政 史》 。梁氏嫻熟舊學,師從公羊學者康有為,同時對西學亦頗有涉獵, 大 立 在清末知識結構新、舊融合的過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位置。此書雖是講. 最早總括清代學術之發展與特色者應是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 36. ‧ 國. 學. 稿彙整,但從各講次的安排,不難發現梁氏很清楚政治環境對學術變遷的 影響,從清初對陽明學的省思入手,接著分析經學、史學與程朱理學等舊. ‧. 學的發展,最後總結清代學人整理舊學的成績在哪些領域。延續梁說,此 處不妨由清末回溯至清初,觀察文人心態與政統的關係,以見其變化之. y. Nat. 機。面對政治文化的轉型,從清朝進入民國的過程,知識份子的華夷之辨. io. sit. 已經從滿漢對立逐漸挪移到中西文化的差異。簡言之,西方憲政體制一開. er. 始並非普遍的政治認同,是以民初仍有許多清遺民以舊思維過著舊生活。. n. al 林志宏在《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 i v 37一書中,透過學 C. n. 術史的視野,考察清遺民進行的活動與儀式、個人與集體的書寫、政治思 he i U. ngch. 想與文化表徵,並舉出許多具代表性的人物為個案,如康有為、王國維、 朱祖謀、鄭孝胥等,從心理層面探討個人與政治體制間互動關係的知識, 35. 王湘華從實際成就、校勘方法出發,接著聚焦似大家中的朱祖謀,再進一步將視線集中在夢 窗詞的校勘,對晚清民國詞籍校勘的發展有清晰的描摹與論述。雖在第一章以一節的篇幅說明當 時的詞籍校勘是受到乾嘉經史校勘的影響,但必須思考的是,有清三百年號稱經學復興,且校勘 考證之風雖是乾嘉之後成為專門之學,卻很難說晚清民國詞人之思想來源只有一條線索。何況, 晚清民國以前的詞籍校勘並非付之闕如。既然詞籍校勘與經史校勘有關,朱祖謀等人的學養根柢 應也出於經學,未必只侷限於乾嘉,而可以放在更寬廣的文化傳統下考察,在細部比較詞籍校勘 有別於經史校勘的特色所在。王說見氏著: 《晚清民國詞籍校勘研究》 (長沙:岳麓書社,2012 年)。 36 梁啟超於 1923 年秋至 1924 年春夏間,在清華等校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講義即為此 書前身。請參見梁啟超著,夏曉虹、陸胤新校: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 》 (北京:商務 印書館,2011 年) 。 37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 年) 。 12.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23) 企圖自個人的認知、情感、態度和行動等各種具體生活樣態和選擇,考察 並解釋政治體制轉變後帶來的各種現象。然而,遺民的政治選擇與文化之 間擁有模糊空間,民國後任官者未必不存著存續文化的意圖,有些人則未 必純然認同清政權,只是在文化上較為守舊。畢竟,文化是一種長期的薰 染,比政治之影響更為深遠,兩者的關係甚是複雜,「遺民」也是動態而 充滿變化的名詞。 正如乾嘉之後考據學興起,成為清代學術的主流指標,但並非前無所 承,必須放在歷史縱軸下討論。黃愛平《樸學與清代社會》 38 一書探討考 據學的產生、興盛與消長,有不少篇幅討論政治與文化的互動關係。第一 章上溯晚明清初理學的衰落,從學術內部的嬗變入手,說明考據之風逐漸 被確立,與知識份子反思明代亡國出於浮言空談有關。隱隱然指出政治上. 治 政 效果。第四章則強調清代帝王的政策取向與士人學術變化之間的連動關 大 立 係,尤其是高壓統治的影響。相似的說法,恰可以和李明軍《文統與政統 欲振衰起敝,唯有從學術方法上的崇實為起點,才能逐漸達到經世濟用的. ‧ 國. 學. 之間:康雍乾時期的文化政策與文學精神》 39 並列共參。李氏以為,從康 熙到乾隆三朝是清政權確立以儒理治天下的重要階段,也是從懷柔到高壓. ‧. 的過程,並判斷清代文學的整體發展是以雅正醇厚、通經明道為主流,而 依照文人際遇與選擇的差異,又展現出多變、尚奇等不同的面貌。不過,. y. Nat. 以上這些作品幾乎都未曾提及詞體與詞學。儘管從政教立場出發,詞或許. io. sit. 無甚可觀,但清廷對詞體絕非視而不見。如朱彝尊於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 er. 詞前,《朱陳村詞》便已流入禁中,醇雅詞風也符合當時的政治風向。康. n. al 熙更前後令文臣編纂《欽定歷代詩餘》和《欽定詞譜》 i v ,《四庫全書》在集 C. n. 部之末亦收錄「詞曲類」,可見清政權的文治是包含詞體在內的。 he i U. ngch. 檢視學術史的流衍脈絡,宗經與致用是儒家為統一帝國所用後,文治. 政策必然的趨勢與發展,尤其在劇烈變動的時期,經學是人心安頓的力 量,也是知識份子思考自身如何存在於當下情境的基礎。魚宏亮在《知識 與救世:明清之際經世之學研究》 40 一書中,先概述學術發展與政治的關 係,接著將目光鎖定在晚明以降,士人因應政治危機提出的學術論爭,指 出入清後經世之學的具體內容包含哪些面向。該書六、七兩章,更可看出 政治環境對學術傾向的作用力。統攝全書要旨,應在於勾勒清代學術從性 理過渡到經世,又從經世轉移到考據的面貌,從知識轉型如何產生經世思 想為線索的進路,恰可與前面諸作相互補充。 38 39 40. 黃愛平:《樸學與清代社會》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李明軍: 《文統與政統之間:康雍乾時期的文化政策與文學精神》 (濟南:齊魯書社,2008 年)。 魚宏亮:《知識與救世:明清之際經世之學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 13.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24) 二、經學背景與詞學建構 清代是諸多學術集大成與總結的時期,經學與詞學同稱復興,許多詞 論家、詞人都兼具經學家的身分,而更多知識份子雖然並非專研經學,於 學術養成背景中,依舊有意無意承衍經學的概念與精神。研究清代詞學, 多半注意到地域流派的重要性,而經學重鎮亦屬南方,此現象並非巧合。 以下擬從學術涵養與群體分布、經學話語與詞學兩部份著手,梳理現有研 究成果,站在前人豐碩的基礎上,找出差堪繼續摸索前進的道路。 (一)群體分布與學術養成. 立. 政 治 大. 唐代以前,黃河中上游與整個河套是較為繁榮的區域,至黃巢亂後,. ‧ 國. 學. 江南地區逐漸成為經濟重鎮。宋、明兩代隨著農業、商業的發達,江南考 取進士者的人數開始居中國之冠,文化程度也睥睨其他地區。清人入關. ‧. 後,江南文人的文化優越感與北方政權有著既矛盾衝突,又彼此調和的微 妙關係。楊念群在《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 y. Nat. 異》一書 41便在此前提下展開論述。在楊氏的觀點下,江南成為華夷、君. io. sit. 臣兩端的角力場域,文統與道統的互動又可以從雙方文質之辨略見端倪。. er. 事實上,此處所指的江南雖屬於脫離黃河流域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但顯然. n. al 不侷限於物質地理上的行政區,而更接近學術文化的「大江南」 。他在更 iv C. n. 早出版的著作《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 he i U 42. ngch. 究》 ,便以江浙、湖湘、嶺南三足鼎立,去思考不同區域的知識份子對. 政治、文化、社會環境有何思考與論辯,如「徵實/崇理」 、 「經術/治術」 、 「道藝/德業」等議題,落實在具體變局時,知識群體內部與外部的對話 關係。其實江浙、湖湘、嶺南三地,也是晚清詞學最為興盛之地。 有別於楊念群宏觀架構式的觀察,蔡長林《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 風潮下的常州學派》一書雖也關注知識份子在政治與社會環境下所採取的 舉措,但更偏重學術內在理路的變化。他特別鎖定常州學派,全書雖不涉 及詞學研究,但〈導言〉與〈論常州學派研究之新方向〉兩章卻提供本論 41. 楊念群: 《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生活‧讀書‧新知三聯 書店,2010 年) 。 42 楊念群: 《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生活‧讀書‧新知三聯 書店,2010 年) 。 14.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25) 文一個有效的閱讀視野。〈導言〉提出一個問題:經學研究在不同時空背 景發揮作用,並且重新煥發生命。蔡氏以為,中國傳統學術是「以人統學」 , 比起學術的「社會效應」,更重視其內在推演的理性思考,然而學術與世 運密不可分,傳統知識份子既賦予學術深刻的歷史使命,也就代表在文化 系統中,學術擁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因此,學術-人-社會之間的隱微 變化與脈絡走向,尚有開拓空間。於是他將當時的文人科舉之業視為常州 學派形成的特殊學術體質,指出博雅綜涉的學術傾向,其實帶有濃厚的文 人習氣:以科舉文章表現學問,但基本內涵仍遵循儒家經世傳統。 43 此說大抵符合清代的學術背景,尤其清代多學人之詞,如何透過辭章 表現學問,發揮義理以合世用,是當時關鍵的命題。清中葉的桐城派將辭 章、義理、考據並列,繼之者如湘鄉派之曾國藩在此基礎上增列經濟,可. 治 政 如果說蔡長林對常州地區學人的觀察是從文人到經生,那麼邱培超 大 立 《自文以載道至沉思翰藻──學術史視域下阮元學圈的文統觀及其意 見文學與經世的關係確實在晚清受到極大的重視。. ‧ 國. 學. 義》 44 一書的論述策略則是藉經學家的眼光去看文學,而非從藝術審美的 立場去討論文學內部的流變,核心觀念仍放在學術和知識如何發揮作用。. ‧. 邱氏以編纂《皇清經解》與刊刻《十三經注疏》的阮元為中心,從其師友 往來為範圍,試圖說明當時有「文以載道」和「文道分離」兩種詮釋方式。. y. Nat. 阮元正是以駢文來對抗桐城一路經世濟民的文統觀。綜合楊、蔡、邱三人. io. sit. 之說,則清代知識份子對文質觀、文統觀、文學與政治社會等議題,持見. er. 頗殊。在常州學人眼中,多半認為文章關乎經術,此說近於桐城、湘鄉。. n. al 到了阮元則開始流露以文學為獨立知識的傾向,為五四以後「純文學」的 iv 觀念奠定基礎。. Ch. n U engchi. (二)經學術語和詞壇群體 經學為四部之首,經學家的文學思想往往也與其學養背景有關,詞體 雖居藝文之末,卻依舊無法脫離學術文化傳統的大架構。但令人好奇的 是,學界對此課題的研究,時間斷代普遍集中在乾嘉以後,範圍則可籠統 地歸納為江南地區,其中又以常州一地最受關注。以下分別論述之: 43. 此段乃概括其大義,欲詳蔡氏之說,可參《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 (臺 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 年) ,頁 i-xxii、1-46 44 邱培超《自文以載道至沉思翰藻──學術史視域下阮元學圈的文統觀及其意義》 (臺北:大安 出版社,2012 年) 。 15.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26) 以文學思想為理論批評史的進路,探究乾嘉學術與文學觀點形成、發 展之關係者,可以劉奕近年出版的《乾嘉經學家文學思想研究》一書為代 、「性情」、 「文、 表。 45 該書以大量經史著作參證文論、詩論,對「義法」 道關係」等議題均有涉獵,將學術思想作為文學觀念的重要支撐,因此論 據條理頗為清晰。其中與本論文最相關者為第四章〈詞意:經學、詩學與 詞學的視域融合〉,但該章仍以張惠言之篇幅最多,蓋以此書主題與討論 範圍泛及詩、文、詞,故未特別著墨於詞。實際上,常州詞派之後繼者頗 多經學家,且鑽研的經典與經學主張亦各有偏重,非《詩》學所能盡之。 楊旭輝《清代經學與文學──以常州文人群體為典範的研究》 46 雖不 特別標舉時代,但內容仍著眼於近代學術史上常州學術在文化流變過程中 的代表性與特殊性。楊氏以為勾勒清代學術的「全景」,乃有清一朝之共. 治 政 學與文學的互動關係。該書前兩章先爬梳常州一地的學術傳統及其繼承, 大 立 點出歷史淵源與家族傳承(尤其是常州莊家巨大的親友網絡) ,強調在高 象,屬於縱深的考掘,而以常州文人群體為研究對象,則較能具體掌握經. ‧ 國. 學. 壓統治下東林精神的復興以及儒者經世與應世的態度。接著說明學術傾向 所以從樸學過渡到致用之學,乃文人群體在面對乾隆朝的承平與文獄後,. ‧. 見證帝國由盛轉衰後的應世態度與實際作為。在此基礎進一步分析常州群 體之學養、際遇與性格如何在詩、詞、駢文、散文等不同文體上發揮作用。. y. Nat. 以詞言之,張惠言的詞論基礎雖以儒家道德觀念出發,卻透露不遇文人的. io. sit. 感觸,形成經學與騷人之間的張力。. er. 張惠言詞論與經學之關係,早已成為學界共識,楊旭輝之說大抵也不. n. al 脫此脈絡。更值得關注之處可能有二:其一,東林學術精神在常州詞派之 iv C. n. 前,難道毫無後繼者?其次,若經學與文學的關係是清代學術的「全景」 , he i U. ngch. 除了常州之外,其他地域是否也有相似的情況,又呈現何種面貌?儘管我 們承認,在社會動盪、時局丕變的情況下,較容易從字面上看出文人的情. 緒轉變,但絕不代表在看似穩定的環境中,經學就失去影響力。綜綰前述, 我們或可持續關注常州文人群體興起前經學與文學的關係,同時考察其他 地區的學術思想與文學觀點。如李貴生注意到揚州學派文論,揭櫫汪中、 凌廷堪、江藩等雅擅文學的考證學者如何用經學視野去闡發文學,彼此的 思想又有何不同,而後又以四章的篇幅去論述焦循和阮元的文學觀點與背 後經學根柢的關係。 47 李貴生的研究帶給本論文兩個啟示:一,以往研究 45. 劉奕: 《乾嘉經學家文學思想研究》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詳細論述參見楊旭輝:《清代經學與文學──以常州文人群體為典範的研究》 (南京:鳳凰出 版社,2006 年) 。 47 參見李貴生: 《傳統的終結──清代揚州學派文論研究》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年)。 46. 16.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27) 多鎖定常州,其他地區同樣有不少經學家,他們對文學的意見往往湮沒不 彰,而著眼於流派雖有助深度的挖掘,卻也容易喪失包容更多聲音的機 會。其二、即便被歸納為同一流派,宏觀架構下也還有微觀分殊的空間, 這些差異可能來自歷史現實,也可能與研究者的閱讀經驗和詮釋角度有 關,讓同一批文獻呈現出多元的面貌與層次。 譬如同樣以常州地區為討論範圍,陳慷玲的研究斷代為清代中晚期, 旨在考察知識份子面對接踵而來的內憂外患,其經史涵養與學術傳承如何 體現在詞學上。該書以個案研究進行串聯,希望釐清經史學背景與社會文 化環境對常州詞派論述的提出、修正與推進又有什麼效果。全書討論的常 州詞派,是以張惠言為起點、晚清四大為終點。上溯學術淵源時,與楊旭 輝持論一致,皆認為常州地區文人繼承的是明末以降的東林經世傳統,接. 治 政 言放回常州學派去思考詞學在經世脈絡中的位置,如易學原則與系統作為 大 立《詞選》的編纂與創作和外在政治環境的互動。 思想背景如何影響創作; 著三至六章分別以張惠言、周濟、譚獻和同光後期四大家為個案。將張惠. ‧ 國. 學. 討論周濟時則拈出其經史觀點和繼承轉化張惠言詞論之處,把歷史背景與 文人互動的交涉放入討論,指出詞史說的現實意義。此外,譚獻與晚清四. ‧. 大家都跨越地域,各自深化常州派詞學理論,呈現出不同的面貌:譚獻花 費大量時間在《篋中詞》與《復堂詞錄》兩部選集上,欲擴大張惠言、周. y. Nat. 濟在詞選上的格局;王鵬運、朱祖謀、況周頤與鄭文焯在創作與校訂的成. sit. 就無疑更加突出(其中惟況氏《蕙風詞話》較有體系),從他們的作品對. er. io. 夢窗詞的推崇也可看出晚清政局與四人的政治關懷。 48. n. 49 al 陳桂清於 2010 年完成的博士論文《清代詞學與經學之關係研究》 iv. C. n. 與本論文最為相關。據眼下所及,該著作乃最早、最完整對詞學與經學之 he i U. ngch. 關係展開討論者,實有開創之功。陳氏敏銳地觀察到清代詞學與經學雙雙 復興的現象,企圖爬梳詞學研究方法借鑑經學之處,同樣分為方法與思想 兩個角度加以考掘。首先就方法言之,他認為古文經崇尚的考據和今文經. 採用的闡發微言大義均對詞學研究產生影響。前者如朱彝尊《詞綜》、萬 樹《詞律》以及乾嘉年間詞話的撰述、詞韻詞樂的研究、詞籍提要與箋注、 晚清詞籍校勘等詞學活動。後者則集中討論常派張惠言、宋翔鳳、周濟、 譚獻等人的詞學理論。經學思想方面,則如「崇雅」 、 「尚真」 、 「重品」皆 48. 此段概述乃檃括陳慷玲之說,見《清代世變與常州詞派之發展》 (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 年) 。 不過四大家未必能視為一個整體,譬如對豔詞的創作與看法,鄭文焯與況周頤就有不同觀點,詳 細討論可參考楊傳慶: 〈鄭文焯、況周頤的交惡與晚清四大家詞學思想的差異〉 , 《文學遺產》 ,2009 年第 6 期,頁 78-86。 49 陳桂清:《清代詞學與經學之關係研究》 (廣州:中山大學博士論文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10 年) ,彭玉平教授指導。 17. DOI:10.6814/DIS.NCCU.CHI.004.2018.A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