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Getting old is terrible? The process of optimal aging among Taiwanese older people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Getting old is terrible? The process of optimal aging among Taiwanese older people"

Copied!
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研‧究‧論‧文

老了,就不中用了?台灣高齡者

最適老化之歷程探究

(1) 陳佳雯*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1 張妤玥*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1 高旭繁*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 陸 洛*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通訊作者:陸洛(luolu@ntu.edu.tw),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教授,10617 台北市 羅斯福路四段 1 號 本文以「最適老化歷程」作為分析的理論基礎,檢視現代台灣 高齡者對於老的知覺與態度,及其對於老年生活的具體規劃。並藉 由深度訪談與結語式分析的方式蒐集與分析資料,共訪談十位身體 無重大失能、對談流暢,且滿意其目前生活之成功老化者。結果發 現:台灣高齡者對於「老」的正向態度是影響其最適老化歷程發展 的關鍵因素。成功老化的高齡者對於目前生活的態度都是抱持著 「心不老,人就不老」的主張。且與一般大眾對於老人的印象相左, 這群受訪者認為老年生活仍可以活得「有價值、有尊嚴、有自主、 有活力」。 關鍵詞:台灣高齡者,老的態度,最適老化 《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 年 12 月,第 40 期,第 87~140 頁 DOI:10.6254/2013.40.87

(2)

本土心理學研究

一、緒 論

「不願意把自己生命的最後幾十年就交代給家門口的小 公園。外面的世界豐富多彩,我們以前的 60 年沒有機會去了 解、去看看,現在有時間,有精力,為什麼不去看看呢……一 定要對得起自己的一生,我們經歷了苦難,也要學會享受生 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戰勝自己的缺陷,走出去看世 界。」(摘自「花甲背包客」部落格,2010) 誰說「上了年紀的老人,就不能背起背包去環遊世界呢?」, 「花甲背包客」的旅遊故事,是最近不論在書店或在網路上都廣為 分傳或轉載的動人故事。一對年逾花甲的中國夫妻,一個只會簡單 的英文,一個連 26 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卻在退休後、在眾人的 質疑聲中,毅然決然地背起 70 斤的背包,環遊世界去。舉凡申請 簽證、規劃行程、如何搭乘各式交通,到尋找飯店都靠自己的力量 完成。雖然,他們也曾為語言不通、簽證沒過、交通等問題擔心、 緊張過,也曾因為國族的不同而受到歧視的對待;但在想看世界的 熱情支撐下,一百八十天後,他們走遍南、北美洲及澳洲,另一個 九十天,他們征服了歐洲。 根據 Erikson 的定義,65 歲以後的人生即進入所謂的老年期 (Erikson, 1950)。但如再細分,55 歲至 64 歲的年紀,即所謂的「前 老期」,係指處在人生之中年晚期,準備進入老年的前段時期。這 時期的人,身心健康尚可維持正常運作,但已開始思考人生歷程的 轉變,思考退休後的生活,為未來的人生做準備(李宗派,2004), 前述花甲背包客的年紀正處在前老期。他們認為「頤養天年、含飴

(3)

最適老化之歷程 弄孫」的傳統價值,在醫療、科技進步的現在已不適用。拜醫療進 步之賜,現代人活到七、八十歲都已不成問題,所以不可再抱持著 退休後即要待在家、靠子女為生的想法。反之,有感於自己前六十 年生活的辛苦,退休後不願再為了照顧孩子、孫子而犧牲自己的花 甲背包客,反而更積極的抓住每一次機會完成自己想看世界的夢 想。「六十歲老人採取自助旅行方式,完成環遊世界一周」的故事, 不僅可作為個人實現夢想的註解,也突破了大多數人對老人的負面 印象,如「生病的、心智遲鈍的、健忘的、對新事物學習能力差的、 退縮的」等等印象(陸洛、高旭繁,2009;McTavish, 1971)。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當一個國家或社會 65 歲以上人口占整個 社會人口超過 7%就是「高齡化社會」。台灣 65 歲以上高齡者早在 1994年 9 月便達到 148 萬人,占總人口數的 7.09%,正式步入高齡 化社會。內政部(2008)更推估到 2041 年,高齡者占總人口比例 將超過兩成,屆時每五人就有一位是高齡者。換言之,人口老化已 是近數十年來全球的趨勢,有關老年健康、長期照護乃至就業與福 利已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焦點。除了「治療」之外,即持續對已生 病或失能老人照護的關注,「如何預防」,即如何使一般老年人的 生活更健康、更滿足而不致落入生病或失能,則是一個更值得討論 與關注的議題。 在西方高齡社會中,研究已發現個體對老化的自我覺知會影響 其福祉(Logan, Ward, & Spitze, 1992),正向的老化態度或老化覺 知有利於身體健康和情緒幸福(Freund & Smith, 1999),甚至增加 平均餘命(Levy, Slade, Kunkel, & Kasl, 2002)。除此之外,在分析 個人就醫(或服務使用)行為時,國內研究也發現若老人將「服務 使用」與「依賴」、「老化」聯想在一起,或認定老人使用正式服 務是因為家人棄養或子女不孝,有此態度和想法後,老人則會猶

(4)

本土心理學研究 豫,不去使用醫療照護服務(呂寶靜,1999),也就是與「老化覺 知」相關的心理因素成了老人服務使用的障礙。最近國內學者針對 老人(化)態度的系列研究更清楚指出:台灣老人對老化的看法遠 比其他年齡族群(從青少年、大學生,到工作成人、企業主管)來 得正面,且含括生理外觀、心理認知、社會參與、經濟安全各面向 (陸洛、高旭繁,2009,2010;Lu, Kao, & Hsieh, 2010)。更重要 的是,老人的正向老化態度與其老年後持續就業的意願及幸福感有 正向關連,而與其憂鬱症狀有負向關連(Lu, 2012; Lu et al., 2010)。 華人社會「尊老」的傳統價值雖讓大多數台灣民眾依然肯定老 人在社會上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並具有「傳承者」的正面價值(陳 宜汝,2002;陸洛、高旭繁,2009),但一般人對老人的認知和期 望與老人自身對老年生活的想像似存在著明顯的落差。例如:「含 飴弄孫」是華人文化為老年生活設計的樣貌,但近來在大眾傳媒和 學術研究,甚或是花甲背包客身上,我們都看到老人在抗拒這樣的 社會要求(陸洛、陳欣宏,2002)。國外研究也發現:以老人為主 要消費者的廣告訴求,若能傳遞正面的價值(老年是復甦、成長的 時期),反映老人的渴望(自主但又能維繫社會連結),而非呈現 身體老化的意象和體弱多病的生理狀態,則較能獲得老人消費者的 正向回應(Bradley & Longino, 2001)。顯然,個體對老化的覺知與 態度有實質的意涵,促進老人正向的自我覺知,會有助於調適老年 的改變,且提升生活品質。 鑑於此,本研究擬以華人文化價值系統為現象脈絡,以台灣社 會為生活世界,採質性深度訪談法讓老人自發地論述老化的內涵、 老化的自我覺知,及對老人身分的接納與調適歷程,在本土現象場 域中解析「老化」的意涵,建構出「最適老化」的歷程。

(5)

最適老化之歷程

二、文獻探討

1998年,Seligman 初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時,提出了一個新觀

點,希望透過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發展,讓個體從 正面的角度留心覺察日常生活、重塑自己的過去、展望未來 (Seligman, 2002;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吳治勳 (2010)的研究也發現個人對於「老」的態度將會影響其日後老化 歷程與健康的發展。換言之,若以正向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待老化議 題,我們認為在了解個體老化歷程的內涵與發展前,更應該先了解 個人如何看待「老」,及其對於老化的態度,才能進一步理解高齡 者在後續老化歷程中的行動與目標。 (一)高齡者對於「老」的態度 中、西方對老人態度的研究不少,然過去文獻多著墨於他人對 於老化的看法與態度,如 McTavish(1971)認為一般人對老人確實 有很多負面的刻板印象,如:生病的、疲乏的、心智遲鈍的、健忘 的、對新事物學習能力差的、易怒的、退縮的、孤獨的、不快樂的、 無生產力的、自我防衛強等等。陳宜汝(2002)、洪淑媚(1997) 與林美珍(1993)等人的研究則是調查大學生對老人的整體態度。 綜合這幾項台灣早期對老人態度的研究,可發現:大學生對老人的 整體態度是負向的,但其中卻也肯定老人在社會上仍具有「傳承者」 的正面價值。如前所述,這在重視經驗傳承、文化保存,與尊敬長 者的華人社會中是完全合理的現象。近期國內學者對老人態度的系 列研究也證實:台灣各年齡層民眾依然普遍存在對老人的刻板印 象,且此等負面態度確實影響其與老人的互動意向(陸洛、高旭繁,

(6)

本土心理學研究

2010),也形成中高齡者續留職場及勞動參與的隱性障礙(Lu, 2010,

2012; Lu, Kao, & Hsieh, 2011)。唯,此一系列研究也發現:台灣老 人自身對老化的態度並非全然負面(Lu et al., 2010),且其老化態 度會直接影響其老年生活品質及社會參與(Lu, 2012; Lu et al., 2010)。是故,在致力消除社會上老年歧視的同時,我們也應關注 老人自身對「老」的看法,他們的積極心態才是破除老化迷思的最 有利論述。 相較於他人對於老人或老化所抱持的負向態度,Laditka、

Fischer、Laditka 及 Segal(2004)研究結果顯示:一般來說,老年

人比起年輕者,對老人有較正面的看法。Ahammer 與 Baltes(1972) 要求三個年齡層的受訪者(青少年、成人、老人),分別從自己的 觀點以及其他兩代的觀點,來評量各種行為的可欲性,結果發現在 「養育行為」(nurturance)上,青少年和成人認為老人對此行為的 重視程度,比老人自身實際的重視程度要高;在「自主行為」 (autonomy)上則出現相反的結果。由此可見,一般人對老人的認 知和期望與老人自身對老年生活的想像存在著明顯的落差。在華人 文化中,「含飴弄孫」本是老人的生活樣貌,但近來在大眾傳媒和 學術研究中,我們都看到老人正努力抗拒這樣的社會印象,老人不 願再淪為照顧孫輩的保母,反而積極追求自主性的活動和成長(陸 洛、陳欣宏,2002)。過去研究也發現:老年女性對身體老化意象 的覺知會促使其使用美容品及美容手術等來改善或重塑身體意象 (張瓊勻,2002)。另一項比較同一家庭中三代女性之價值差異的 研究也發現:老人(祖母輩)對老年和老化的態度是最正向的,其 次是年輕人(女兒輩),最為負面的是中年人(母親輩),這可能 是「怕老」的焦慮在作祟(Kalish & Johnson, 1972)。綜上所述, 老人自身對老化的態度似乎遠比社會大眾對老年的態度來得正

(7)

最適老化之歷程 向,且老人相當重視自主性的價值與生活方式。 就老人自身而言,研究者發現:老人對於「老」之認定較少聚 焦在外表或身體意象(body image)上,而較多受到健康狀況惡化 和喪失自主權之影響(Logan et al., 1992)。影響老化知覺的其他因 素還有:教育、經濟地位及健康狀況,經濟和社會地位較低、健康 問題較多的老人,會有較為負面的老化覺知;而掌控感(sense of mastery)則有利於正向的老化覺知(Jang, Poon, Kim, & Shin, 2004),也會促進老人的健康行為(如不抽菸、運動)(Menec &

Chipperfield, 1997)。不過,國內對老人自身老化知覺的研究仍付

之闕如,亟待補強。再者,老人自身對老化的負面態度也可能衍生 出不適應的行為,使老人不願意或無能力去尋找所需的健康與社會 照顧服務,或其他的社會支持(Bennett & Eckman, 1973)。自認健 康差(老化的後果)的老人常伴隨憂鬱等心理問題(Lu & Hsieh, 1997),而有心理痛苦的老人又往往缺乏社會支持(Lu & Chang,

1997),甚至讓周遭的人也對老人報以否定的態度,進而更陷入孤 立無援的境地(陸洛、陳欣宏,2002)。要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 態度重建,尤其是改善老人自身對老化的否定和排拒,或許是可行 之道。除了陸洛與陳欣宏(2002)、吳治勳(2010)的研究之外, 國內對老人自身老化態度與知覺的研究仍付之闕如。為了彌補此一 缺口,本研究主要目的即在於了解高齡者自身對於老的看法與態 度。 此外,Erikson(1950)認為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個體,隨著社 會所給予任務的不同而會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進而獲得不同的結 果。其中,65 歲以上的高齡者,其生命的主要任務乃是在回顧自己 一生的點點滴滴,盤點自己的人生是否多采多姿,抑或乏善可陳。 若是前者,則其晚年生活將可達到統整(integrity)的人生,若是

(8)

本土心理學研究 後者,個體將抱持著失望(despair)度過餘生(Erikson, 1950)。 換言之,從 Erikson 的理論,我們發現個體若想達到統整的人生, 端視其前幾個階段的發展是否順利。如果,前幾階段都能順利發 展,個體才能在晚年時達到最適老化。近數十年來在正向心理學的 倡導下,「好的老化」已成為老年學中的重要議題,雖然學界對於 「好的老化」的定義仍屬分歧,但其中較有系統且常被運用的觀點 有二:分別是 Rowe 與 Kahn(1997,1998)、Baltes 與 Baltes(1990) 的理論模式,以下我們將詳述之。

(二)正向老化的理論與模式

1980年代,隨著有些國家陸續邁入高齡社會,對正向老化的研

究才漸漸增加。最著名如美國的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著眼於老化的正向觀點,希望 能夠從基因、生物醫學、行為、社會因素等方面來探究老年生活的 能力與功能(Rowe & Kahn, 1987, 1997, 1998)。Rowe 與 Kahn (1997,1998)認為:從半世紀之前就有學者開始界定成功老化的 概念,可是並未獲得共識,主要原因有四:(1)把成功老化定義得太 狹隘,只專注於某個研究者的想法,而非提出一個整合理論;(2) 把成功視為沒有明顯失敗,就像把健康視為沒有明顯的疾病一般; (3)忽略了老化的正面意義與潛在的好處;(4)沒有定義出什麼是好、 什麼是壞,什麼是成功、什麼是不成功。Baltes 與 Baltes(1990) 也認為「成功」的本質較為含糊,使得對於成功老化之界定較難獲 得一致的共識。 因此,Rowe 與 Kahn(1997,1998)以 1,189 位健康之 70~79 歲老人為對象,從 1988 年長期追蹤至 1996 年,調查結果發現對老 化過程有正面影響的指標有三項,並據此提出成功老化之模式。他

(9)

最適老化之歷程 們認為此三項指標缺一不可,同時擁有才能達到成功老化,分別如 下: 1. 避免疾病與失能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功能難免會退化。爲了避免疾病和失能 的產生,個體應秉持預防勝於治療之觀點,採取定期檢查的預防措 施,同時也重視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進而降低慢性疾病的危 險因子。 2. 維持心智與身體功能 高齡者和年輕人一樣,希望能過獨立的生活。獨立性係指能夠 獨自居住、照顧自己、自理日常生活所需。高齡者若能維持高度的 心理和身體功能,將有利於他們過獨立的生活。其中,又有三項需 特別注意的事項,分別是功能喪失無需過度緊張、許多功能的喪失 是可以事先預防的、許多功能的喪失可失而復得。 3. 持續參與生活 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係,以及持續投入有意義和有目的的活 動,對於成功老化而言乃是相當重要的。換言之,成功老化的任務 即在於,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以及從事有意義的活動。 另一個被廣泛用來解釋成功老化的理論由 Baltes 與 Baltes (1990)所提出。他們考量整體系統面及生態環境面提出了「選擇 (selection)、最適化(optimization)與補償(compensation)」模 式,簡稱 SOC 模式。該模式認為老化的成功與否在於心理適應歷 程的好壞。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的身體機能與社會功能也 在慢慢的消失,高齡者必須學會面對能力之「失」大於「得」的現

(10)

本土心理學研究 實。而當個體的資源不足以達成所有的目標時,個人會從中「選擇」 特定目標,並將現有資源針對這些目標作「最佳化」的利用。反之, 對於失去的功能則尋求其他方式來獲得「補償」,如尋求他人的幫 助或改變做事方式等。換言之,Baltes 與 Baltes(1990)認為老化 歷程中個人行為的改變可以透過高齡者自我目標的調整與社會比 較,再透過教育、動機、科技等策略或輔助,使其仍能擁有較佳的 生活滿意度及自我觀點。該模式所蘊含的三要素如下: 1. 選擇 這個階段的重點在於「目標的設定」。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 不同的生命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個人目標。其中,目標設定可以分為 主要與次要的選擇兩種。前者,是指當個人的能力與資源較多時, 個人可以依自己偏好選擇特定的目標;但當個人的能力與資源流失 或不足時,個人也可以選擇其他替代的目標。如當個人身體功能尚 未退化時,個體可以選擇爬山、跑步等方式,維持身體健康;但當 個人膝蓋受傷後,個體僅能選擇唱歌等靜態方式,來保持心情的愉 快,以彌補身體功能的退化。 2. 最適化 最適化則是指達成個人目標的方法。如上述例子「爬山」、「跑 步」、「唱歌」等都是完成個人目標的方法。 3. 補償 補償是改變方式以完成個人目標。如個體想要完成知識更新的 目標,但因為眼睛功能已經退化,無法看書時,個人可以藉由「聽」 錄音帶的方式來取代書本閱讀。

(11)

最適老化之歷程

相較於 Rowe 與 Kahn(1998)對於成功老化提出三種靜態的指 標,我們認為 Baltes 與 Baltes(1990)提出的 SOC 模式更能反映出 個體老化後的具體目標與行動方針。因為,當個體發現他們無法用 既有的方式達成目標時,他們用尋找其他方式完成既定目標;但當 個體發現自己已無法達成既有的目標時,他們則會退而求其次,藉 由尋找其他替代的目標與資源,滿足不同面向的自我,如此循環不 息。而此歷程正如 Schulz 與 Heckhausen(1996)提出的「生活歷程 的控制理論」(life-span theory of control)。該控制歷程可以分為 「初級控制」(primary control)與「次級控制」(secondary control) 兩種。前者,是指藉由改變外在環境條件的方式來達成控制;後者, 則以改變自己來達成控制。一般情況下,個體通常會先採取初級控 制的方式來達成其目標,但隨著生命歷程的演變,當個體發現自己 的能力已無法完全改變外在環境(初級控制)時,會選擇「次級控 制」的方式,如轉念、控制情緒等方式,來維持個人的自我統整 (Heckhausen & Schulz, 1995)。是此,我們將以 Baltes 與 Baltes (1990)提出的 SOC 模式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解釋高齡者對 於老的知覺、態度與行為。

此外,自 1980 年代開始,探討老人學的理論觀點開始出現成 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生產性老化(productive aging),以及 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見 Jagger, 2006; Moody, 2001)等概念。(2)

但不論是成功老化、活躍老化或健康老化,吳治勳(2010)認為這 些概念都認為:好的老化是指高齡者在老化過程中因為擁有足夠的 個人及社會資源,且能以健康的身體、心理,及認知功能來因應老 化的歷程,故將該狀態稱為「最適老化」(optimal aging),而本 研究將以此作為「好的老化」的統稱。

(12)

本土心理學研究 (三)多元文化交融下家庭價值觀的轉變 由於本研究目的是希望能了解台灣華人對最適老化的知覺與 行動策略,故在分析與理解受訪者的論述與行動時,也必須關注其 所處的環境脈絡,特別是在歷經東西文化相互融合後,華人關係主 義的社會脈絡與個人主義的社經體制共存的台灣文化帶給老人的 特殊處境。家庭價值信念指稱的是家庭據以作為所有成員生活目標 的最高指導原則(King et al., 2006)。華人家庭中的主要價值特徵 與華人的家族主義(familism)密切相關(楊懋春,1972)。楊國 樞(1985)曾從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的觀點指出,由於 傳統華人社會屬農耕經濟型態,而家族是農耕經濟生計的最基本運 作單位。因為對家族的保護、和諧、團結及延續等信念特別重視, 華人凡事以家為重的家族主義觀念也油然而生。然而,隨著社會的 現代化,華人家庭的經濟生計方式,由傳統農業轉變成以工商業為 主的生計方式,生活運作的基本單位也逐漸從家庭轉變為個體。個 體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結構與意識型態,特別講求競爭與效率、理 性與平權,並強調獨立自主,追求開放、進取。這些為因應工業化 及現代化結構與意識型態改變所作的調適,在無形中已對華人家庭 成員的價值觀造成衝擊。 不過,實徵研究結果卻指出,家庭價值觀仍是華人社會的核心 價值(黃囇莉、朱瑞玲,2007;Yang, 1988)。葉光輝(1997)針 對「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的研究發現:現代人對家庭 的看法,如「家庭和諧」、「男主外,女主內」等價值觀,以及對 親屬的態度,如「尊親懇親」、「奉養祭念」等「核心孝道觀念」 仍在民眾心中佔有重有的地位(葉光輝,1997)。陸洛與陳欣宏 (2002)研究也發現,台灣高齡者對親子關係的維持與期待,仍可

(13)

最適老化之歷程 見傳統孝道存在的影子。因此,在探究台灣高齡者對於老年生活的 態度與規劃,也必須考量受訪者對家庭與子女孝道的想法與價值 觀,進而能更精確地了解高齡者對「好」的老年生活的態度與策略。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高齡者對於「老化」的知覺、態度及 其最適老化歷程。但為避免行為意向不等同於行為本身的情況,即 假設未來面對老的情境不等同於實際進入老的情境,受訪者的條件 必須限定為 60 歲以上(即前老期以後的個體)。此處要說明「老 人」的界定採 60 歲,而非 65 歲,因李良哲(1999)曾以比例抽樣 法,在全台北、中、南訪談了 505 位社區民眾,發現國人多認為「60 歲就是老人」了,而非官方定義的 65 歲,故我們採此心理界定來 尋找合適的受訪者。另,我們也參考 Rowe 與 Kahn(1997,1998) 對於成功老化者的界定標準,尋找身體機能正常且持續參與生活的 長輩,如此才能有意義地探討其個人老化的經驗。本研究尋求訪談 者的方式為透過研究者熟識的朋友介紹願意接受訪談的朋友,在對 彼此有基本的認識與信任下進行訪談。而因熟識並願意接受訪談的 高齡者有限,本研究亦透過滾雪球的方式,由已接受訪談的受訪者 再推薦其他受訪者。研究者總計進行 7 場訪談,共有 10 位受訪者 參與本研究,其中 4 位單獨受訪,剩下的 6 位中有 2 對夫妻與 1 對 朋友,他們是兩人同時受訪。完訪者中有 4 人接近但未滿 60 歲。 我們以數字作為受訪者代號,並以 M 代表男性(Male),以 F 代 表女性(Female),以 H 代表先生(Husband),以 W 代表太太

(14)

本土心理學研究 (Wife)。如 01F 代表女性受訪者,02H 與 02W 則指他們是夫妻。 詳細的受訪者基本資料請參閱表 1。 (二)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齡者對於「老」的知覺與態度,意不在以精 確的假設驗證哪些因素對高齡者的老化態度具有預測力。再者,由 於高齡者對老的態度與知覺多半具隱約、非意識、私下的、脈絡的 及非正式的特質(徐宗國譯,1997),唯有透過高齡者對自身經驗 的描述與解釋,才能充分了解他們的主觀生活經驗以及內心的情感 與情緒。因此,當我們想要了解高齡者如何看待老化、如何面對老 的全貌,須站在特定的時空脈絡下,才得以看出個人的獨特經驗, 且這樣的連續性歷程也可彌補橫斷性之量化研究的不足。更重要的 是,SOC 的理論視角所強調的正是可變化的、因人而異的、個人對 老的主觀知覺及獨特因應方式,最適當的研究方法莫過於敘說式的 質性研究了。是此,有別於過往對老化態度的量化取向探討,本研 究將採取質性的深度訪談法及質化結語式(qualitative summary)方 法,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深度訪談法以「個人」為訪談單位,是一種針對特定議題進一 步深入探問的方式(胡幼慧、姚美華,1996)。所謂深度訪談即「有 特定目的的會話──是研究者和資訊提供者間的會話,會話的焦點 是在資訊提供者對自己、生活、經驗的感受,而用他∕她自己的話 表達」(王仕圖、吳慧敏,2003)。在質性研究的諸多方法中,此 一方式能讓受訪者表達自己對老化的認知、看法、態度,及其作決 策的情境與歷程,同時,研究者也能透過深度訪談,了解受訪者的 主觀感受與其看待世界的方式,並掌握行動背後的意義與脈絡。

(15)
(16)

本土心理學研究 此外,為確保訪談結果能聚焦,又在訪談過程保有問答的彈 性,我們採「半結構式訪談」。以研究者編撰提綱挈領的「訪談大 綱」為訪談之依據,讓研究者在有限的時間內彈性地探索與詢問, 對訪談的問題與歷程有一定的安排與規劃。訪談大綱可略分為三大 問題:(1)關於老的意義(如:覺得自己老嗎?);(2)關於老的優缺 點(如:覺得老了好嗎?好處是什麼?);(3)關於最適老化歷程(要 怎樣才能達到最適老化?)。訪員以上述三類問題為基礎,在受訪 者敘說時,適時地釐清與追問,以探究潛藏在生活經驗表象下,對 老化的基本立場及其對生活型態選擇的影響。訪談的進行多半在受 訪者家中或安靜的處所,在簡要說明研究目的後,請受訪者簽署「訪 談同意書」與「基本資料表」,再開始訪談,並予以錄音記錄。訪 談結束後,致贈小禮物,並感謝受訪者的參與。訪談時間控制在 1 至 2 個小時左右。 至於資料分析,待錄音謄稿完畢,研究者先請受訪者過目,以 確保謄稿資料正確無誤。爾後,採用質化結語直接分析,即研究者 在反覆檢視資料中,發展出「比較」的架構與「分類」的系統,參 考先前的概念分析與理論建構,回應原有的問題意識與訪談大綱, 將大量的資料剪裁、分類、拼裝,輔以參與者的個人脈絡與訪談的 資料,來呈現複雜的概念、分類及內容,最後得出研究的結論。

四、研究結果

老了一定不好嗎?老人總是悶悶不樂?Ahammer 與 Baltes (1972)的研究發現,老人對於老化抱持的態度明顯地與其他人不 同,老人比其他人更強調「行為自主」,且渴望與他人保持社會關 係,然目前這類的研究多以西方國家的樣本為主,台灣高齡者對自

(17)

最適老化之歷程 身老的知覺與態度為何,仍待了解。鑑於此,本研究以「年齡達 60 歲以上,且尋找身體機能正常且持續參與生活的長輩」為受訪對 象,目的是希望藉由質性訪談方法,深入了解華人文化脈絡下台灣 高齡者對於老化的自我覺知,及其對老人身分的接納與調適歷程。 是故在以下分析中,我們會先了解受訪者對老的定義與知覺。再 者,會進一步剖析這群成功老化的受訪者如何規劃老年生活及其調 適歷程。最後,藉由受訪者對於老的態度與生活歷程的描述及詮 釋,捕捉「最適老化」的意涵與可能進程。以下研究結果將引述部 分逐字稿,引文後的括弧用以說明逐字稿出處,如:(01F,01:01) 意指引文出自 01F 逐字稿第一頁第一行。 (一)對於「老」的定義與態度 何謂「老」?「老」的判準是什麼?根據 Erikson(1950)的定 義,65 歲以後的人生即進入所謂的老年期。後續研究則將老年期細 分為前老期(55~64 歲)、初老期(65~74 歲)、中老期(75~ 84歲)、老老期(85~94 歲)及太老期(95~104 歲)(李宗派, 2004)。但不論是 Erikson、李宗派,甚或是政府組織,都是以「年 齡」作為個體是否「老」的客觀判準。然,在訪談中,我們發現「年 齡」並不是受訪者們用來判別自身老了與否的標準,「身體機能正 常與否」及「心理的認知」才是他們真正覺得自己是否老了的判準。 以下我們將進一步詳述之: 「我老了嗎?」所有訪談過程中,僅 01F 及 06F 坦言「覺得自 己真的老了」,其他受訪者皆不認為自己老了。從李宗派(2004) 對老年生活的分類架構來看,本次十位受訪者中,02H、02W、07H 及 07W 處於前老期;03M、04M、05M 及 08F 處於初老期,06F 與 01F則分別進入中老期與老老期。隨著社會、醫療技術與衛生環境

(18)

本土心理學研究 的改善,綜合比較內政部統計處 2000 年至 2010 年間調查零歲平均 餘命的概況,發現台灣人之平均壽命已從 76.45 歲提升至 79.16 歲 (內政部,2012)。或許因為近年來多數國家之平均壽命不斷的在 增加,相對的也延後了人們對於「老」的知覺,「沒有啦,我們這 樣(59 歲)應該不算老啦,以現在的年齡來說應該不算老啦」(02H, 01:12),若要受訪者依年齡作為判準,02H 與 02W 則認為「我覺 得老應該 80 歲叫老吧,我對老的定義是 80」(02W,01:10)。顯 然「年齡」並不是受訪者用來判別自己是否真的老了的標準。 1. 生理:身體機能正常與否 即便受訪者們對「妳∕你覺得自己老了嗎?」的答案並不一 致,但「身體機能正常與否」則是多數受訪者用於判定自己是否真 的老了的首要標準。受到膝關節與骨骼退化的影響,01F 深刻的覺 得「嗯,對啊!我們老啊……現在比較沒辦法啦,像現在向前跟向 後彎腰也比較沒辦法。像我少年的時候,家裡的東西都會仔細擦 過,但現在彎下去腰就比較沒辦法可以承受得住」(01F,04:20)。 除了身體機能的退化之外,06F 因為受到高齡 94 歲母親作息與自己 眼睛不舒服的影響,加深了自己「我老了」的感覺,「可能是被我 媽傳染的,每次去看她,跟她講話,她都回答很慢、打瞌睡,害我 現在也很常打瞌睡,真的老了!剛好眼睛又乾眼症,點完藥閉眼休 息,就打盹了,就覺得自己老了」(06F,15:22)。相較於 01F 及 06F因為感受到身體器官功能的退化與不便而萌生「老了」的感覺, 05M 與 07H 則更進一步的從「身體機能良劣與否」面向來定義 「老」。他們雖然認為自己的體力大不如前,但「我覺得真正說要 界定是說需要依賴別人或者不需要依賴別人,現在這個階段大概還 不需要依賴別人」(05W,10:04)、「老人就是行動上已經不太方

(19)

最適老化之歷程 便,無法自己行動,很多事情可能都要別人幫你處理了。有時候說 半百老翁,我是覺得還好,也有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還是看自己 的身體狀況……只要我還能動,事情還可以自己處理,就覺得還好」 (06F,15:20)。換言之,對於 05M 與 07H 而言,當有一天他們 必須「依賴他人」生活時,那才是真的老了。 2. 心理:心不老,人就不老 生理機能雖然是作為老化與否的重要判準,卻不是唯一的指 標。03M 與 04M 認為老化可以分為「生理」與「心理」兩種,只 要心理上不覺得自己老,自己就不老。「我覺得我老不修(休)咧, 我不覺得我自己老耶……每天都是很踏實的過日子,自己不知道 老……生理的生老病死這是沒辦法控制的,但是心理上自己不覺得 老」(03M,04:32)。除了 03M 與 04M 之外,02H、02W、07W 與 08F 也皆認為「老了與否」是取決於個人「心境」。比如「還沒 進佛堂前,我覺得老很可憐,頭髮也白了,可是去了佛堂之後,其 實外在都是其次,重要是內心。內心只要健康、有活力,我看有些 人皺紋很多、頭髮白了,可是給人的感覺還是很健康,都不會老的 樣子」(07W,15:14)、「有一種就是客觀上是年齡,還有一些就 是自己覺得啦!像有一些人就會覺得說喔,我好像老了……自己覺 得嘛」(02W& H,01:25)。 此外,Depp 與 Jeste(2006)的研究也發現,參與其研究的高 齡者自評為成功老化者高達 92%,其中不乏多位身體罹患疾病或不 良於行者。可見,對高齡者而言,能擁有健康的身體或良好的體態 當然很好,然若是免不了有些老化的體態及身體功能的退化,甚至 是疾病,個體「心理的主觀知覺」也會影響自身對於「老」的定義 與態度。雖然前文提到 01F 與 06F 因為感受到身體器官功能的退化

(20)

本土心理學研究 而覺得自己老了,但她們兩位「內心」並不是真的「認老」。年近 九旬的 01F,雖然膝關節已退化讓她無法做家事,但她仍如常的參 與老人會的唱歌與打球活動,「嗯,對啊!我們老啊就是沒辦法做 那些家裡的瑣碎工作,但是如果唱歌就沒問題。如果那些少年唱一 首,我就唱一首,就是不會覺得自己老(笑),就是不認老啦,他 們在唱歌,我就跟著唱;他們在打球,我就跟他們打,我就不會想 說老了」(01F,04:20)、「我不覺得我輸年輕人耶!像我孫子說 阿嬤我每天跟妳去運動,我說好啊,不過(孫子)哪天起來過了! 所以我覺得我的心態上比年輕人好」(06F,15:26)。 從過往的研究,我們知道社會對於老人的普遍印象多是負面 的,如 McTavish(1971)發現一般人對老人多抱有「健忘」、「孤 獨」、「無生產力」、「不快樂」等負面印象,但高齡者在面臨自 身體能漸衰與社會上老年歧視的負面壓力時,他們究竟以什麼心情 看待「老」?又如何調適自己生活與角色上的轉變?吳治勳(2010) 與陸洛等人(Lu et al., 2010)的研究都發現:高齡者對於老的「心 態」會決定其老年的健康與生活。對於「老」抱持正向態度的人, 其老年生活品質與健康也會較好。反之,對於「老」抱持不好印象 與負向態度者,其老年時健康狀況亦會較差。由於本研究 10 位受 訪者多是處在身體無重大失能、對談流暢,且滿意其目前生活之成 功老化者,因此,我們發現他們雖在訪談中透露自己體力不如以往 的事實,但多數人不約而同地認為自己是「人老心不老」,而這種 「不認老」的態度,讓他們對於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不一樣的規劃與 行動呢?我們底下將深入了解他們對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何期待與 規劃。

(21)

最適老化之歷程 (二)最適老化的歷程 誰說老了就沒朋友?老人就只能在家當廳長?老了就是要被 服務?從訪談中,我們發現只要事先規劃,老年生活也可以是很精 彩、很充實的。例如 08F 就常以其個人經驗跟大家分享:「我常常 告訴很多人喔,沒關係,你要退休喔,規劃好了你就可以過很快樂」 (08F,03:05)。從前述 10 位受訪者對老化的態度可約略看出,他 們對晚年生活多有所期盼,雖然這些願望並不相同,但在釐清自己 心中所追求與想望的目標後(選擇),一心一意地逐步完成(最適 化)或採取其他替代方案完成(補償)是共同特色。唯,隨著受訪 者對於老年生活態度與規劃的不同,仍會有不同的目標與完成策略 及方法。以下我們將以目標為主軸,說明達成該目標的相關策略或 替代方案。 1. 目標一:老得「有價值」 我國有句諺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簡潔而有力的傳達 了老人之於家庭的價值。陸洛與陳欣宏(2002)從訪談中發現:台 灣老人認為過去自己所累積的生活經驗、對傳統文化與習俗的了 解,讓他們仍能在家中扮演「價值傳承」的重要角色。然而,台灣 人口比例與家庭結構(出生率低、雙薪家庭)的改變也無形中改變 了我們對未來生活的規劃與期待。02W 與 02H 認為現今老人「寶」 的價值應該可以向外擴充,不再侷限於家。「以前認為老人是寶是 為什麼,是因為大家都一起生活,所以他能夠傳遞給那些住在周圍 的五代同堂那一堆人,可是現在老人是寶是一個人關在家裡面,他 根本沒辦法傳承……我們參加這個基金會我們會想一些東西讓一 些人做嘛,所以我們不是對孩子喔,因為我們孩子大家都很忙啊,

(22)

本土心理學研究 我們沒辦法直接傳承到孩子去,可是最起碼傳承到其他周遭的社會 去」(02W,23:06)。但要怎樣做才能充分發揮「老寶」的價值呢? (1) 策略一:走入社會,深化個人所「長」 02H 與 02W 近耳順之年,二十年前兩人與朋友一起創立軟體 設計公司,02W 因為個性較為活潑,主要負責與客戶接洽與聯繫; 02H則負責公司內部人員與工作進度的管理。兩人在同輩中屬高學 歷,分別具有大學及碩士學歷,加上多年工作累積下的企業管理經 驗及近來對社會服務活動的投入,讓他們益加確定自己老年後的生 活重心與角色選擇。「就有的人是幫忙遞遞什麼!就比較屬於身體 上的勞力,像我們有些朋友就比如到醫院幫忙當志工啊!我們希望 我們做的不是勞力型的,我們希望貢獻更多的創意、更多的 know how、我們的知識、我們的經驗,讓更多人去做事,而不是親自做 那個服務的人……等於是策略規劃,規劃方向。因為,服務其實最 難的是前面那一塊,就是背後你怎麼整合,讓它的服務有效率」 (02W,14:41)。 工作之餘、走入社會貢獻己長的還有 03M 及 04M。03M 與 04M 兩位是醫生,平常皆在自己開立的診所上班。早期雖會定時參加小 額捐款的活動,但隨著年齡與人生經驗的轉變,他們慢慢認為捐款 對社會的幫助有限,還應該要有實際的行動。「一個人的因緣都不 一定一樣……我以為一開始的話都是拿錢來幫,就是藉慈濟的手來 幫忙救濟貧困這樣子開始……由小而大,由門外進入門內」(04M, 01:41)、「我們有這個我們有這個專業嘛,就是幫,就加入醫療志 工這樣,加入他們。後來才開始這樣慢慢的進來」(03M,01:40)。 兩人先後加入慈濟醫療組後,慢慢將生活的重心移轉到社會公益活 動上。對於醫療志工的工作,兩人有志一同的認為:社會服務沒有

(23)

最適老化之歷程 退休的一天,直至臨終。因為,醫療志工的活動不僅能讓他們發揮 所長、忘記自己老了的事實,也能讓他們內心獲得滿足。「做下來 自己都不會感覺老。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啊,今天明天也有很多事 要做啊……如果我們沒有慈濟,可能現在我應該退休了嘛……但我 來慈濟,我一定要做到最後一分鐘退休……因為人生活不只是為了 吃飯、吃東西、睡覺而已。在我們的心靈上也要充實,對人生也要 感到怎麼做才有意義」(04M,05:18)。 (2) 策略二:投身公益,奉獻一己之「力」 除了專業知識分享的志工外,08F 也藉由到鄉公所、圖書館、 衛生所等不同單位當志工的機會,發揮個人力量幫助弱勢對象。她 說:「做善事我覺得很好,每天我都去做一點善事,你會覺得生活 過得很踏實、覺得很快樂,你能做到的盡量做,你能幫助人的你就 盡量幫助人,比如說他是他很貧窮啊,他需要錢啊,我們就去慰問 他一下,這樣幫助人」(08F,12:28)。 2. 目標二:老得「有尊嚴」 (1) 策略一:趁早退場,不戀棧權力 除了期望自己能發揮個人價值,高齡者也認為老人可以活得 「有尊嚴」。05M 是某公立大學的退休教授,長期擔任行政職務, 卻認為如果沒有揮灑的舞台,就要選擇最適當的時機退下來,「因 為我發現有些年紀大的人呢他一直很想要貢獻些什麼東西,最後會 被看成是一種負擔唷,所以呢還是趁早還沒有被人家嫌的時候就退 下來」(05M,14:03),是此他提早兩年退休。同時,整間研究室 的專業書籍也全部留下,因為深知自己不可能再回到研究顛峰,「研 究者」這個角色就放手讓它去吧。他表示:「行政工作卸任了,在

(24)

本土心理學研究 教書呢,我也了解我自己的研究工作不可能很好了。作為一個教授 呢,如果說不做研究工作還不如退下來比較好。那趁著這個沒有被 人家罵之前,就提前一點點時間退」(05M,03:22)。此外,他雖 然願意協助學校,擔任特別顧問,但看見過去學校顧問被其他職員 批評的例子,如「組織規程裡頭的文字啦,還有各方不同意見的整 合;你還要到校務會議去列席,還有一些人不同意見還要去 defense,甚至有些不理智的人還會罵,也許說這個老賊怎麼還不退 呢?還在這邊幹嘛。有些人會有不同意見,當然也有人不會啦。有 些人不喜歡這個意見,他就會說這個退休的人還在這邊幹嘛」 (05M,05:29),他在學校高層運作步入軌道後,也慢慢減少顧問 職務,現今已是完全退休的狀態。 (2) 策略二:保持健康,不求他人 對於個人尊嚴維護的強調在 06F 身上也表露無遺。不願意「求」 子女照顧自己的 06F,早些年買房時便預想到將來可能行動不便, 因此,特意買在一樓。她全然負擔起照顧自己的責任,每日行程與 01F、08F 相似,同樣早起運動、買菜、為自己料理三餐、拜訪朋友、 出遊踏青、做志工、定期健康檢查、按時服藥。同樣是維繫身體健 康,但 06F 有著不同於 01F 與 08F 的想法,因為她認為:「我要去 哪裡都我自己去,大不了叫小黃(按:計程車)啊!很簡單,我知 道他們上班都很忙……我不會去求他們……不是捨不得,我不想! 我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我自己去辦。真的做不到,我再去求」(06F, 15:02)。此外,護士工作的經驗讓 06F 不怕生老病死,但害怕拖拖 拉拉,連累大小一家人,畢竟久病無孝子。因此要求子女不可以急 救、不要氣切,希望自己的臨終路可以走得有尊嚴。05M 也有相似 的看法。對 05M 來說,不依賴他人意味著不要成為他人的負擔,

(25)

最適老化之歷程 他已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倘若將來得重病時可以好走,不要 靠機器維持生命。更進一步,他主張樹葬,讓一切回歸塵土,後輩 也不需要祭祀。由此觀之,呼應前述 05M 對尊嚴的捍衛,從目前 的老年生活到將來死亡,都不希望成為他人負擔,深究其因,乃是 希望這一生都活得有尊嚴。 (3) 策略三:裝扮自己,不以老為藉口 除了不戀棧職權、不求他人之外,「不因老而放縱自己」也是 一種維持自己尊嚴的方法。01F 覺得「老人曬得黑黑不好看。像我 要出門之前我也會自己擦一下粉,才去唱歌。這是我從小的習慣, 出門就是穿著打扮要整齊,然後要擦個口紅、化個妝……像有些老 人,也會覺得老了不用妝了,我的個性是出門還是一樣要打扮一 下,自己先照顧好自己,人家才會尊重妳」(01F,07:35)。是此, 01F認為在獲得別人尊重前,自己要先懂得「自重」,而整齊的穿 著與得宜的打扮都是尊重自己的方法之一。高齡者對於自我儀態的 要求,在國外研究中也有相同發現。Charbonneau-Lyons、Mosher- Ashley及 Stanford-Pollock(2002)以 226 位大學生、44 位研究生, 和 59 位獨自居住的高齡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年齡者對正向老 化的見解是否有所差異,結果發現高齡者比學生更重視外在相貌。 我國成語裡也素有「老當益壯」、「老而彌堅」等對高齡者體能上 的正向表述;也有如「老態龍鍾」、「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 等負面的表述。換言之,對自我體態的要求也是高齡者捍衛自己尊 嚴的方式之一。 3. 目標三:老得「有自主」 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過去對於老人的意象總是停留在垂垂老

(26)

本土心理學研究 矣、子孫隨伺在側、需要被「他人奉養」的畫面,但這樣「依賴他 人維生」的需求卻不見得是現在高齡者對自己老年生活的期望。相 較於過去對「被他人奉養」的強調,本研究多數的受訪者皆強調「獨 立自主」之於其老年生活的重要性。 (1) 策略一:經濟無虞,才不用看人臉色 本研究尚未退休的受訪者都有穩定的收入,而已退休的四位受 訪者(01F、05M、06F、08F),除了 01F 為家管之外,其餘受訪 者都有退休金,他們未將「經濟收入」視作老年生活的重要目標, 但也都坦言金錢不虞匱乏是正向老化的重要前提。01F 每月領取津 貼、晚輩給予零用金,讓她覺得生活無憂無慮,只要顧好自己的健 康即可。05M、06F、08F 都有退休金,經濟獨立讓他們衣食無虞, 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堪稱是退休生活模範生的 08F 強調經濟 的重要性,因為「不需要看人家的臉色,你不需要跟人家拿錢,你 自己就有很多的錢,用不完還可以給那個很窮、需要的人」(08M, 10:22)。除了退休金與老年津貼之外,這群正向老化的受訪者從年 輕時便有儲蓄規劃,讓他們晚年不用擔心經濟問題,更不用伸手向 子女拿錢。顯見,經濟穩定是重要且必須被滿足的需求,但他們也 同時強調「經濟無虞」只是老年快樂生活的一項基礎,而不是他們 老年生活中的重要目標。因為他們認為「經濟我覺得過得去就 ok 啦,不要說三餐不繼,整天擔憂下個月的沒有錢。那這個一般我們 這種從學校退休的老師應該還 ok 啦」(05M,11:19),06F 更進 一步說明現在經濟無虞的生活「只是無憂無慮,不愁吃不愁穿,這 樣而已,妳說我有什麼享受?我覺得享受是,我沒有付出,但人家 送來給我吃,那叫享受。現在生活也是我辛苦來的,所以不叫享受」 (06F,11:19)。換言之,經濟無虞僅是滿足了人的生理與安全需

(27)

最適老化之歷程 求而已,但要讓老年後的生活過得開心、有意義,還須仰賴其他方 法。 (2) 策略二:活動自如,才會「快活」 01F就十分強調「自主」的重要性。她認為唯有自由自在,才 是她理想中的快樂老年生活。她深知「我的個性就是如果開了 (刀)、不能走,那我就不要做人了。我若是坐著被人推,我不要。 自己可以活動,自己才比較快活」(01F,10:28)。為了保持獨 立自主的生活,她做了許多努力,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她每天早起 做運動、買菜和唱歌。雖然不識字,但努力學習,透過練唱、記歌 詞,來訓練記憶力與肺活量,並選擇體力能負荷的桌球作為運動的 項目。飲食方面也很節制,盡量不外食,避免高油高鹽;多吃魚肉 蔬菜,且嚴格控制自己的體重,免得像自己的兩位姊姊一樣,平常 疏於運動、好吃肉,進而導致中風、不良於行,必須以輪椅代步。 由此,01F 深深覺得「說正經的,妳看懶惰的人最後都會害了自己。 我自己的姊姊就是這樣,兩個都是懶惰,最後兩個都坐輪椅,然後 被人推來推去,這樣生活就很難過了。這樣生活會不自由」(01F, 10:18)。此外,01F 的女兒曾提議申請外籍看護來照顧她,以免她 一個人太孤單,或者是請司機接她出門、回家;兒子也多次表達想 接她同住。這些建議都被 01F 拒絕,她認為「請菲傭我反而生活更 辛苦。因為,像現在有些東西比如項鍊、金子啊,我都隨便丟,如 果請菲傭,我就都要收好,又要一間房間給她睡、多花錢,這樣不 好」(01F,09:28)、「我在這邊一切都已經習慣了。雖然基隆的 兒子跟孫子都會說『阿嬤妳就來這邊住』,我就會說『免啦,阿嬤 待在這裡比較自由啦』。我就習慣了,那邊我去看看就好了」(01F, 09:11)。

(28)

本土心理學研究 08F也與 01F 有相同的看法,認為身體健康、活動自如是影響 老年生活是否快樂的重要因素,她以朋友的經驗為例,「他身體不 好,每天在那邊喔也是很痛苦啊,要去化療啊,然後請外勞,他現 在已經不會走路了,每次我打電話給他去看他,哎呦,還是真的很 想回去,他真的是太痛苦了,身體又不好,化療又很難過,又不會 走路,就請那個外勞照顧他,他們就會覺得很不快樂,像我們自己 能夠跑得很快啊,會做啊什麼都會,就沒有感覺自己在老」(08F, 13:16)。 (3) 策略三:放下牽掛,為自己而活 為了家庭,辛苦工作近四十年的 06F,在老公的鼓勵下也期望 退休後的老年生活能為自己而活,而不再只是繞著小孩、工作而生 活。她說:「我 60 歲退,提早退休,因為我那時候我先生說:『妳 其實也可退了,我們三個孩子都大了。』我想也對啊,他說:『我 們退了以後,我們就去遊山玩水。』我就想,不錯啊,遊山玩水不 錯啊,(一直以來都)做牛做馬嘛,所以好,我就退……」(06F, 03:30)。雖然,06F 的先生在他們退休後不久就去世,但 06F 仍積 極規劃個人的生活,如參加烹飪班、社會服務、與朋友出遊的活動。 05M與 08F 也認同理想的老年生活應該是「能完全掌握、安排 自己的生活」。05M 年輕時常做一種夢,考試時間快到了卻發現考 卷還沒寫完,或是直到教職退休前都還夢到一早學生要考試,試卷 卻還沒出好。05M 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厭惡時間的束縛,渴望全然掌 握自己的時間,提早退休解除了此種時間壓力。他珍惜得來不易的 自由,培養自己一人即可從事的休閒,如園藝修砌不需要他人配 合,即使獨處也怡然自得。「以前上班的時候,有會有一種工作壓 力,啊每天上班啊下班,就趕趕趕著喔,那我們退休以後呢就沒有

(29)

最適老化之歷程 那個工作壓力,就放鬆很自由自在」(08F,07:25),免除了工作 壓力之後,08F 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如週一至週五到不同 社會單位擔任志工,週末則享受家人團聚的溫暖片刻。 4. 目標四:老得「有活力」 (1) 策略一:走出家門,活動去! Rowe與 Kahn(1998)指出: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有些身體 功能,將隨著年歲的增長而無可避免地喪失,但是,更多功能的喪 失卻是肇因於不良的生活型態,例如:暴飲暴食、營養不均衡、吸 菸、酗酒、缺乏運動等。因此,高齡者可藉由生活型態的改善與妥 善安排,預防身體與心智功能的快速喪失。01F、06F 及 08F 為了 避免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跟其他老年人一樣,待在家當「廳長」、坐 輪椅,然後不久就被人家抬出去,她們都十分強調走出家門運動或 與人互動對老年生活的重要性。01F 每天參加老人會唱歌與打桌球 的活動,「老人家去這種老人會才會比較有精神。因為,妳每天都 在唱歌啦,記憶就在運轉,就比較不會忘記什麼。老人家最好就比 較不要待在家,一直待在家會比較容易有老人痴呆」(01F,06:26)。 06F則是參與志工活動、與朋友聊天,讓頭腦保持在「需要思考」 的開機狀態。「我想應該不會老人痴呆啦。我去做志工那裡也是很 熱鬧,創世發票太多啦,要一直弄一直弄,還有電子發票,更難看! 所以應該不會痴呆啦。還有跟同事聊聊天,晚上才回來。有時候一 日遊二日遊,都不在家。腦袋都有在動啊」(06F,11:25)。為什 麼受訪者們這麼強調要走出家門呢?08F 自己彙整醫生與朋友的意 見認為:「醫生講說走路就是我們老年人最好的運動……他說走路 會預防老年痴呆,現在很怕這個(笑),老年痴呆症啊(笑),看 到很多人都看得很怕,所以說啊要常常去看外面,最重要就是不要

(30)

本土心理學研究 不要躲在家裡……整天躲在家裡就會把自己範圍縮小,生活圈子小 了很快就會老化,就會枯萎下去,所以還是要出去走動走動最重要 的」(08F,07:36)。換言之,「走出家門」不僅可以讓高齡者藉 由活動維持體能,也可以藉由與外人接觸,讓自己保持思考、拓展 生活圈。 (2) 策略二:參與團體,保持心理富足 林美玲、翁註重、李昀儒及邱文科(2009)的研究發現:對成 功老化有較高自我滿意度者,較樂於分享生命經驗;且可透過志願 服務活動達到自我實現,獲致晚年的成就感。因為藉由社會活動的 參與,不僅可以填充高齡者的日常生活時間,也會讓他們心理產生 歸屬與富足感。03M 與 04M 參加慈濟功德會,並以「慈濟人」自 稱,每次志工活動後的心靈分享,讓他們收穫豐碩。03M 與 04M 表示投身慈濟讓他們找到人生的方向,發揮所長幫助更多的人。兩 人共同的願望是持續付出,充實心靈,讓人生有意義。雖然忙碌, 但 03M 認為做好事是修行,04M 也提到「付出……覺得我來這個 世間就沒有白走……你認為人生有意義你就會活得感覺很好了,你 如果……為了家庭那個很小的利益……你會嘮叨,又沒地方發 洩……你在家裡沒做,老了沒做很痛苦的」(04M,17:2)。此外, 07夫妻近年加入一貫道也讓他們找到另一個歸屬。這對夫妻在歷經 開店、休店的多次循環後,隨著子女長大,竟覺頓失重心。信教為 他們的生活賦予了新的意義,一方面向內修行,改掉自己不好的習 慣與信念,一方面向外行善,賣素食是替諸佛服務,心中感到無比 豐足。 除了宗教團體的參與之外,老人會、社區大學、土風舞社等一 般社會團體也能讓高齡者找到生活的重心與活力。如,01F 參加老

(31)

最適老化之歷程 人會,堪稱是其生活重心;02 夫妻參加社區大學也結交新朋友;08F 不僅與先生參加相同的志工活動,也與同齡者組成「同年會」,定 期聚會,交流彼此生活經驗;或是參加公教退休人員旅遊活動。這 些社交活動看似在維繫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但 08F 實則透過這些活 動來讓自己更懂得知福與惜福,如「可以從人家那邊你知道很多的 事情啊,比如說想想人家,我們真的很幸福啊,人家那麼可憐那麼 痛苦,有的子女不孝順的啊,子女不給他錢的啊,打來打去的都有, 去看就覺得說我們真的很幸福」(08F,14:22)。由此可知,對 08F 而言,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均備,才是真正的健康。 Charbonneau-Lyons 等人(2002)的研究也顯示:朋友關係及 家庭關係是高齡者認為最重要的社會整合層面。Rowe 與 Kahn (1997,1998)發現人際孤立對健康是一個危險因子,人際關係的 維持及社會支持(情感性的、工具性的)皆有助於高齡者正向老化。 張素紅與楊美賞(1999)的研究也發現:與家人相處的滿意度、參 與社團活動和社會支持的滿意度都對老人寂寞具顯著的預測力,其 中又以社會支持滿意度為寂寞最有力的預測因子。由此可知,擁有 良好的人際關係品質,獲得較多的社會支持,如與家人、朋友多聊 天,或親朋好友間的相互支持都是幫助高齡者達到最適老化的重要 方式之一。陸洛(Lu, 2011)最近分析台灣全國性大樣本調查的資 料也發現:老人所獲得的社會支持可有效減少其憂鬱症狀,從休閒 參與中得到的心理社會需求的滿足,也能進一步降低老人憂鬱的風 險。 行文至此,我們發現這些受訪者對於老年生活目標的設定,不 論是要老得有價值、有尊嚴、有自主或有活力等,都再再顯示出他 們對自我的了解。因為對自我有清楚的了解,他們知道自己要的是 什麼、此刻自己追尋的是什麼。除此之外,這群成功老化的高齡者

(32)

本土心理學研究 身上,我們也可以看見他們如何讓自己處在「自在我」的境界。他 們認為老人不再只是扮演「被照顧者」的角色而已,老人也可以主 動追求自己的個人興趣、自主,傳遞個人價值。是此,在邁入人生 階段的晚期,他們希望自己不僅僅是收割人生前期的耕耘,更盼望 自己能持續付出,讓自己的力量、智慧延伸到更多社會上灰暗的角 落。活得自在、有價值雖然是自我實現的一種,但實際行動的背後 不也同時映照出無我、大愛的深層意涵。

五、討論:認老與抗老的辯證

本研究以華人文化價值系統為現象脈絡,以台灣社會為生活世 界,藉由深度訪談法讓老人自發地論述老化的自我覺知,及其對老 人身分的接納與調適之歷程,從中解析華人社會中,高齡者之「最 適老化」的歷程。從前述的結果中,我們發現「心態」是影響一個 人成功老化與否的重要因素,因為「心不老,人就不老」。Reichstadt、 Depp、Palinkas、Folsom 及 Jeste(2007)以焦點團體法研究了 72 位居住於美國加州老人社區的 60~99 歲高齡者,結果顯示身體因 素並非他們認定正向老化的首要因素,最重要的還是心理因素,如 適應環境變化、抱持正向態度及有目的的生活等。王永慈(2008) 以台灣樣本進行分析後發現:相較於中高齡者,65 歲以上的高齡者 憂鬱程度開始明顯上升,這突顯了高齡者心理健康的議題值得關 注。因此,許多學者均強調高齡者宜採樂天知命、順應變遷、安於 現狀等適應生活情境的方式(黃富順,1995),方能達到「人老心 不老」之最適老化狀態。換言之,不論是過去或本研究都發現:健 康的心理是高齡者達到成功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這群成功老化之受訪者普遍認為老年生活是可以過得

(33)

最適老化之歷程 「有價值、有尊嚴、有自主、有活力」。但要怎樣做才能老得有價 值、有尊嚴、有自主及有活力呢?參考 Baltes 與 Baltes(1990)提 出的 SOC 模式,我們將受訪者達成最適老化之歷程整理成表 2。 表 2 正向老化之最適化歷程 目標選擇 最適化方式 1. 走入社會,深化個人所「長」 老得「有價值」 2. 投身公益,奉獻一己之「力」 1. 趁早退場,不戀棧權力 2. 保持健康,不求他人 老得「有尊嚴」 3. 裝扮自己,不以老為藉口 1. 經濟無虞,才不用看人臉色 2. 活動自如,才會「快活」 老得「有自主」 3. 放下牽掛,為自己而活 1. 走出家門,活動去! 老得「有活力」 2. 參與團體,保持心理富足 從表 2 我們可以發現達成最適老化的方式與 Rowe 與 Kahn (1987)提出成功老化三要素概念相似。Rowe 與 Kahn 認為成功老 化包含「避免疾病與失能」、「維持心智與身體功能」,以及「持 續參與生活」等三項要素。此外,黃富順(1995)認為要達到最適 老化,需注意下列三個層面的重點:第一,在生理上要注意飲食、 營養均衡、攝取有益健康的食物、避免肥胖,並經常運動、不吸菸、 不酗酒。第二,在心理上要樂天知命、參與社交活動、培養對事物 的好奇心、常思考、多使用腦力,並能保有對環境的控制與自主感。 最後,在情緒上要樂觀開朗、保持平靜溫和、不隨便動怒、具有平

(34)

本土心理學研究 心靜氣的修養功夫。黃氏對最適老化涵蓋面向的討論主要聚焦於生 理、心理及情緒三個層面,也呼應了本研究的發現。在身體健康部 分,所有受訪者皆會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除了維持定期的健康檢查 之外,01F、06F 及 08F 也十分強調飲食均衡與飲食控制。如 01F 與 08F 怕胖了會有「血壓、血糖、血脂肪三高」的疾病,她們努力 控制自己每日飲食的「質」與「量」,盡量吃得清淡、吃七分飽就 好。受到宗教的影響,03M 與 04M、07H 和 07W 除了飲食清淡之 外,更強調「茹素」的重要性與健康價值。飲食固然重要,「運動」 也是保持個人健康的重要方法。01F、05M、06F 及 08F 維持每天運 動的習慣,保持自己的體能,如散步、跳舞、參與社會公益與休閒 活動等。在情緒與心理健康方面,03M、04M、01F、08F 認為人就 是要快快樂樂,煩惱的人反而容易有毛病。就算是老了,也要活得 開心。且 01F 與 08F 的心態十分樂觀,她們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並 鼓勵周遭朋友要經常踏出家門、與人互動。02 夫妻、07 夫妻、08F、 03M 及 04M 皆藉由參加公益活動、宗教活動或社區大學而結交新 朋友、建立歸屬感。 總體而言,過去關於最適老化的研究與發現多著重在「行為」 端的參考指標,而較少去理解成功老化高齡者行為背後的態度與想 法。從本研究的結果中,我們不但可以發現高齡者採取了哪些策略 與方法〔即 Baltes 與 Baltes(1990)提到最適化歷程中的「O」〕, 幫助自己老得健康、老得快樂。在談論最適老化行為方式的同時, 我們也可以同時看見高齡者對自己生活的期待〔即 Baltes 與 Baltes (1990)提到最適化歷程中的「S」〕。從前述的分析與討論中, 我們發現不論是避免疾病與失能、維持心智與身體功能,或持續參 與生活等行為背後的動機都是:高齡者他們期望自己可以活得「有 價值、有尊嚴、有自主、有活力」。雖不見得每個人都是可以按自

(35)

最適老化之歷程 己所欲,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他們總會先試著追尋內心真正「所 欲」,無法達到時,他們才會選其他方法來補償或替代。如 06F 本 來很期盼家人情感的陪伴,但子女眼中的母親是充滿活力、行動 力、獨立自主的,06F 即便希望子女多關心自己,也從未主動提出 自己的心願,因為她認為關心應當發自內心,而不是自己去求子女 關心。故她轉而將時間與精神投入志工團體、朋友出遊、奉養母親 等活動,尋求其他類型的社會支持以滿足個人需要他人陪伴的需 求。 從前文的分析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高齡者對於老化的知覺、 態度,及其如何達到最適老化的歷程。但從前述的討論中,我們也 發現高齡者自身對老化的態度並非一成不變,會隨著人生經驗而有 所轉變。如他們對老的知覺,同時包含「認老」與「抗老」兩種心 態。表面上,他們承認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衰退,接 受有些事情不再能做、體力或視力不如以往的限制。但另一方面, 正因為知道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的事實,受訪者們反更 積極努力的運動、控制飲食與規範生活作息,來維持或降低身體機 能的衰退速度;或另闢蹊徑,藉由參加同年會或老年會等社團,重 新發展自己的長才(如唱歌、畫畫、跳舞等活動),找到新的成就 與歸屬感等,都顯示了他們努力抗老的意志。但不管是「認老」或 「抗老」,都可視為「自我超越」的一種展現。因為,在「認老」 及「抗老」的引導下,不僅有助於高齡者對自我的了解,也協助高 齡者現實地看待現在的我,並藉由積極作為展望未來的我。是此, 以下我們將進一步討論高齡者正向老化態度的內涵與轉變。 1. 樂觀面對,積極生活 態度是個體對特定客體所持的認知評價、情感喜好與行為傾

(36)

本土心理學研究 向;而價值觀則是個體對生活中所有事物重要性的排序。即使是面 對同一個體,具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其態度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價 值觀對個體的老化態度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如:高齡 85 歲的 01F 認為人就是要快快樂樂,煩惱的人反而容易有毛病。就算是老了, 也要活得開心。雖然身體機能逐漸退化,但 01F 的心態卻十分樂觀, 她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並教育周遭朋友肯定老年人「踏出家門的勇 氣」。另一方面,02 夫妻,雖然年近六旬,但一點都沒有退休的打 算,太太甚至表示要做到九十幾歲。他們置身的軟體產業需跟隨環 境脈動而變化,工作內容極富挑戰且不枯燥,創新的思維也展現在 他們對老化的態度上。02 夫妻認為老並不可怕,老是再自然不過的 事了。或許是受到職業特性的影響,他們認為科技日新月異,身體 機能的退化總有器材可以輔助。「如果,哪一天坐輪椅很好啊!有 人幫你推很好啊;到某個時候需要人家照顧,就到某個地方去嘛!」 再再顯示樂觀面對老年生活的態度,雖然前述情況尚未發生,但夫 妻倆已有許多討論,想像可能的進展。散步經過醫院附屬的老年生 活館,便笑稱:「幫你找到以後老了要住的地方」。 2. 「靠己防老」更勝「養兒防老」 這些受訪者對於「老」除了抱持樂觀與開放的態度之外,他們 對於子女孝親的態度也與過往有所不同,大部分的受訪者不再抱持 外求 (「養兒防老」的想法),而是期望自己能「靠己防老」。 以父子軸為特徵的家族主義是華人社會秩序與倫常的基礎,而以 「敬老養老」為核心的「孝道」則是士人庶民安身立命的行為準則。 本研究中受訪者的心聲也回應了陸洛與陳欣宏(2002)稍早的訪談 發現,即台灣高齡者對傳統孝道仍是念茲在茲,也仍對維持親子關 係抱持熱切的期待,唯有在「不可得」時才退而「不求」。簡單來

(37)

最適老化之歷程 說,在家族主義下,華人文化中老人的位置仍是被安放在「家庭」 中的,而孝道正是這種文化安排的說服基礎。但隨著文化與社會的 蛻變,高齡者對「孝道」的堅持及對「家庭」的寄望仍強烈可感, 反應了他們對老化態度與理想生活的論述。然而,細觀之,這份期 望「孝道」的背後,卻也同時隱含著一份無奈的「不敢期望」,兩 種心境或隱或顯,互相映對,其間的辯證關係正反映出以「孝道」 為核心的親子關係在台灣老人的家庭適應上所造成的困境。如 06F 本來很期盼家人情感的陪伴,但子女眼中的母親是充滿活力、行動 力、獨立自主的,06F 即便希望子女多關心自己,也從未主動提出 自己的心願,因為她認為關心應當發自內心,而不是自己去求子女 關心。 楊國樞(1985)從文化生態學的觀點出發,認為傳統中國所處 的生態環境主要適合農業活動,而農業活動需要一個穩固且持久的 團體來共同運作,因此以血統為基礎的家庭則成為中國傳統社會內 最重要的運作單位,「孝道」倫理的功能即在於促進、維持家庭和 諧、團結及延續,以有效適應務農的經濟生活。但在時代變遷中, 當傳統社會中促進孝的傳承、同住、少遷徙乃至國家層級的「孝」 的政治意識型態改變時,老年人只能坐困親子權力關係中弱勢的一 方,對子女的回報「不敢期望」了。「期望孝道」與「不敢期望」 中間的拉扯,反映的正是家庭內的「代間資源移轉」,也是親子間 在權力關係上主客的異位。即便是被認為天經地義的理想文化設計 ──「三代同堂」,在現今的社會處境中也顯得尷尬。老人們在訪 談中也不得不聲明「不一定要住在一起」,除非子女「真的關心」, 或是「身體狀況不好」,即便到了此時,也還可以選擇「養老院」。 可見老人對「同住」的戒慎恐懼。然而「期望」依舊,只是老人在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境下,已能接受其他的居住安排,轉而追求

(38)

本土心理學研究 親子間以情感為基礎,而非義務為規範的真誠相待。葉光輝(1998) 的研究也發現,親子關係的品質是影響已婚子女與年老父母未來是 否同住的關鍵因素。「真的關心」應該才是老人們所關注的「新孝 道」的本質吧。 3. 看破生死,放下「我執」 對於「自己過去生活或生死」看法的蛻變,亦會讓個體對生活 的態度與規劃有所不同。03M、04M 及 07HW 因受到宗教的影響而 對死亡與老有了新的看法。03M 與 04M 認為「職業」有退休的一 天,但行善則是畢生的「志業」,修行之路永無止盡,這輩子鞠躬 盡瘁,下輩子乘願再來。如 03M 認為健康的身體固然是行善的基 礎,但死亡亦是種解脫,身體這個臭皮囊壞掉了,換一個好的身體 (下輩子)再來,反而更有力量行善。而 04M 也提到原本容易執 著於俗事萬物,放不下心中的要求與慾望,信仰讓他將焦點從自身 移向外界,並抱持著更正向的心態生活。兩人投身慈濟已二十年光 景,忙於助人讓 04M 忙到不知道要老;助人的滿足則讓 03M 高興 到不知道要老。也因此,03M 與 04M 不怕老、更不怕死,在老年 階段反而活得更樂觀、更積極。07 夫妻則是一貫道的道友,他們也 談到信仰對其老化態度的影響。07W 在找到信仰前,認為老了很可 憐,有了信仰後發覺外在都是其次,重要是內心,只要內心健康就 不老,也因此轉向修行自己的功課。信仰讓 07W 從「要求別人」 轉為「要求自己」,像是如果別人覺得沒那麼髒,自己認為髒那就 自己弄,不會去要求別人。並學習放下焦慮、放下對他人的要求。 07H一向秉持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信念,對未來不感到惶恐, 即使自家的小吃攤曾因健康因素三度歇業休息,也不曾覺得緊張。 跟著太太信教後,這樣的念頭更強烈,人就是要放下對生活、對感

(39)

最適老化之歷程 情的執著,他認為「像一對夫妻常同進同出,感情很好。結果太太 先走,過了一陣子先生又再婚,也是有這樣,所以也不是他走了你 一定就要怎樣。活的人總是要活,死的人總是要走」(07H,17:26)。 換言之,03M 與 04M、07 夫妻雖有不同宗教信仰,但他們都展現 出不關注自身老化,反而重視行善修行的氣度。由於不擔憂身體機 能的衰退,讓他們對老化的態度不如一般人那樣負面,反而珍惜剩 餘的時間,以求發揮更大的價值。 林麗惠(2007)認為正向老化為常保身體健康,心理適應良好 及維持良好社會關係。她也發現藉由志願服務的參與,有助於彰顯 晚年生活的意義與價值,進而協助其邁向正向老化(林麗惠, 2006)。由此可見,在回顧一生時,能對生活各方面的滿意,對生 命有正向的看法,即是正向的老化。反之,若因為許多的不滿、不 如意、不稱心,導致懊惱與悔恨,自憐自艾的度過晚年,則與最適 老化的歷程背道而馳。 4. 參照他人經驗,砥礪自己 除了源自於個人內在的因素,高齡者對老化的態度也會受到外 在事物的影響。誠如社會學習理論所提到的,觀察他人行為可帶來 學習效果(Bandura, 1977)。個體周遭生活的人事物均是可觀察學 習的對象,進而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本身已具有創新彈性 思維的 02 夫妻,工作之餘參與音樂性社團,他們從社團老師身上 學到很多。這位老師是盲人卻可獨自生活,自己搭乘大眾運輸,自 己背樂器抵達教室。而在一次出遊賞鳥的經驗中,他們看到這位視 障的老師如何以耳朵聆聽現場的瞬息萬變、鳥兒展翅的聲音。02W 覺得即使失去某些東西,還是可以用既有的(能力)去享受情境。 因此,他們更加認為老是自然的,對老化沒有特別的期待或想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Among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ELEKLA,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literary competen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attitudes specific to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se include so-called SOC means, SOC weighted means, and a few SOC trace versions of Young, H¨ older, Minkowski inequalities, and Powers-Størmer’s inequality.. All these materials

Shared readings: modeling comprehension, vocabulary, text structures, and text features for older readers, The Reading Teachers, Vol. Read

“Comparing Buddhist and Jaina Attitudes towards Warfare: Some Notes on Stories of King Ajātaśatru’s/Kūṇika’s War against the Vṛjis and Related Material.” Annual Report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behavior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troduction to Leadership: Concepts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The study explores the degree of favor towards B&B from different ages of people in Yilan, the impact of B&B brought upon the local economy and the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