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1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傳統聚落居民對觀光發展之態度與認知研 究─以瑞芳鎮猴硐聚落為例

Traditional Settlement Resident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 A study case of Hou-tong Settlement, Ruifang District

系所別: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09805016 范薰文

指導教授:陳榮村博士

中華民國 100 年 7 月

(2)

1

摘 摘 摘 摘 要要要要

「猴硐聚落」是一個由煤礦產業支撐起的傳統聚落。自民國 79 年全臺礦業 沒落後,發展停滯,聚落逐漸蕭條。直到近年來,隨著臺灣本土旅遊意識的抬頭,

政府部門逐漸將觀光資源的開發焦點轉向產業沒落,但蘊含豐富文化資源的傳統 聚落,猴硐也因此受到公部門的重視,加入觀光發展行列。

由於觀光發展對一地方的影響正、負兼具,而當地居民對於衝擊可說是首當 其衝,與觀光衝擊有切身的關切。Ap(1992)認為,居民對於觀光發展影響的認知 與態度,是決定觀光發展能否成功的有效指標,Pearce( 1980)亦指出,居民態度 是影響其發展政策與計畫執行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居民對觀光發 展的知覺與態度,將有助於觀光活動之推行及永續發展。

基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從未接觸過「觀光概念」的猴硐居民,面 對觀光發展的認知與態度為何。透過質性研究中深度訪談及參與式觀察法,檢視 居民對觀光發展衝擊;包括經濟、實質環境及社會文化三方面影響的認知,其次 分析當地居民對於觀光的態度模式。

田野調查期間,透過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方式進行調查,共訪談了39位居 民。研究結果發現,部分居民對於觀光發展抱持正面、支持的態度,而部分居民 因受到衝擊影響,因此反對觀光發展,亦有居民對觀光發展不冷不熱,展現出漠 不關心的態度。

綜合研究之分析,本研究提出幾項建議:第一,推廣「觀光」的概念,提升 居民正面態度、第二,使利益於全體居民當中平均分攤,避免地方情感被商業利 益撕裂、第三,由居民自行推行觀光活動、發掘可能的觀光資源,提升社區凝聚 力、最後,應將猴硐聚落特有的歷史背景、記憶與文化透過觀光再發展延續並傳 承,達到聚落永續發展的目標。

關鍵字:傳統聚落、觀光發展、觀光衝擊、居民態度

(3)

2

Abstract

"Hou-tong settlement" is a traditional settlement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type of mining. Since 1980, as the mining industry declines around Taiwan, development of Hou-tong was stagnated, settlement began to desolate. Not Until recent years, followed by the risen of Taiwanese local tourism industr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gradually shift their focus to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 a type of village tha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clined, but contains a wealth of cultural resources. At this point Hou-tong drew the public sector attention, hence joined the rank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s tourism development brings impacts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side to its local district, the stakeholders are often bearing the brunt of the impacts. Ap (1992) referred that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effective index towards a successfulness in tourism. Pearce (1980) also pointed out that residents attitude is one of the key influenc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develop policies and the execution can be successful. Hence that, a fully understand of residents’ attitudes and the

percept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will hel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ourism activit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prior experience with it .Through way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order to evaluate residents’ perceptions towards tourism impacts , includes economic,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ulture aspects. Secondly, to analysis the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uring Field investigation period, a total number of 39 residents were interviewed; carry out by the method of “semi structural in depth interview”. The

(4)

3

result shows that partial residents embrace positive and supportive manner regard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yet partial residents holds opposition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tourism impacts, in addition some residents reacts neither supportive nor against, but indifference.

To sum up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analysi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following proposals: First of all, popularize the concept of “tourism” enhance residents’ positive manner, secondly, economical benefit should be shared equally throughout every stakeholders, to avoid commercial interest disunite resident emotion. Thirdly, tourism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stakeholders could help to enhanc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ty cohesive force. Finally, it is important to inherit the uniqu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the memories an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ourism, and

achieves the ultimate goal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impacts, Resident attitude

(5)

4

謝誌謝誌謝誌 謝誌

兩年的時光飛逝,回首寫論文的歷程,從論文題目與範圍界定的混亂掙扎、

來回跑田野的奮戰過程、到撰寫論文的陣痛階段,一直到現在完成研究,只能用

「辛苦」兩個字形容,而這箇中的滋味恐怕真的只有過來人才會懂,慶幸的是,

一路上有人給我鼓勵與支持,使我能夠堅持不放棄,順利體會到完成時刻那種結 出果子的美好滋味。

這兩年期間,有太多人要感謝,首先要向我的指導教授陳榮村博士獻上最大 的謝意及尊敬,感謝老師一直以來的悉心教誨,由其是每次討論時給予我精闢的 見解,讓我從困惑中豁然開朗。老師治學嚴謹的態度是最好的身教,面對作研究 應該要有的「態度」,是我從老師身上學到到最有用的課題,亦是未來到了社會 大學後,能夠受用一輩子的教誨。

再來,要感謝我摯愛的爸媽,在我多年的求學過程中,給我最大最大的鼓勵,

無條件地支持我、相信我,你們為我所作的,我都放在心裡…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同時要謝謝最瞭解我的景為,總在我最失意的時候激勵我、在我壓力大到快要放 棄的時候,讓我得以釋放,一切的一切都成為我最大的依靠。

感謝許阿東老先生、周章琳老師、柯茂林理事長、蔡淑惠小姐還有每一位接 受研究訪談的猴硐居民,若不是你們,我的研究便無法完成,更感謝每一位居民 在訪談期間熱忱的款待,幾位阿嬤們的家常料理、猴硐居民親切的對應,更加讓 我無法自拔地愛上這個純樸的聚落。衷心地盼望,日後,能夠有更多人認識並且 願意去保護猴硐這個美麗的地方。

再來要謝謝教會的大家長─陳雲明牧師,以及淑榕傳道與每一位無私地為我 禱告的會友,我知道這兩年當中,是你們以禱告拖住我,在我的背後給予我向前 的力量,真的真的很感謝大家。

最後要將此本論文獻給在天上的父神,願我在每一件小事上所盡的心能夠榮 耀祢。懷著感恩的心,我終於要畢業了,我會帶著在研究所期間所學習到的每一 件事,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6)

5

目 目 目

目 錄 錄 錄 錄

第一章 緒論 ... 1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1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 1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15

第五節 研究流程 ...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9

第一節 傳統聚落保存與活化 ... 19

第二節 觀光發展相關理論 ... 25

第三章 聚落發展脈絡與觀光發展概況 ... 39

第一節 自然環境 ... 39

第二節 聚落發展脈絡 ... 44

第三節 聚落空間紋理分析 ... 53

第四節 觀光發展概況 ... 60

第四章 研究內容與分析 ... 69

第一節 分析方法 ... 69

第二節 人口結構 ... 71

第三節 抽樣方法 ... 73

(7)

6

第四節 訪談對象 ... 75

第五節 居民認知分析 ... 77

第五節 居民之態度模式分析 ...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0

第一節 結論 ... 11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13

參考文獻 ... 119

附錄 ... 125

(8)

7

表 目 錄

表 1-4-1 訪談提綱表……… 16

表 2-1-1 聚落研究領域比較表……… 20

表 2-2-1 居民態度研究理論比較表……… 36

表 3-2-1 淡蘭古道開闢年代、路線整理表……… 45

表 3-4-1 歷史資源種類表……… 61

表 3-4-2 自然景觀資源種類表……… 62

表 3-4-3 生態資源種類表……… 62

表 3-4-4 產業資源種類表……… 63

表 3-4-5 遊客環境行為分析表……… 65

表 3-4-6 園區內各區域人潮比較表……… 66

表 4-4-1 受訪者性別分析表……… 74

表 4-4-2 受訪者年齡分析表……… 74

表 4-4-3 受訪者居住時間分析表……… 75

表 4-5-1 就業機會受訪者認知……… 79

表 4-5-2 收入影響受訪者認知……… 73

表 4-5-3 主客交流受訪者認知……… 85

表 4-5-4 歷史文化推廣受訪者認知……… 87

(9)

8

表 4-5-5 生活方式影響受訪者認知……… 89

表 4-5-6 自然環境影響受訪者認知……… 91

表 4-5-7 實質建設影響受訪者認知……… 93

表 4-5-8 居住環境影響受訪者認知……… 101

表 4-5-1 居民態度分析表……… 104

(10)

9

圖 目 錄

圖 1-3-1 研究範圍圖……… 14

圖 1-5-1 研究流程圖……… 18

圖 2-2-1 觀光生命週期模式……… 32

圖 2-2-2 居民之態度模式表示圖……… 35

圖 3-1-1 猴硐鳥瞰遠景……… 40

圖 3-1-2 猴硐地區平均雨量與氣溫……… 40

圖 3-1-3 瑞芳鎮水系圖……… 41

圖 3-1-4 大粗坑溪……… 42

圖 3-1-5 猴硐地區煤層分佈圖……… 43

圖 3-2-1 瑞芳各地區拓墾時期比較圖……… 44

圖 3-2-2 輕便車站舊址……… 49

圖 3-2-3 1939 年新坑開坑……… 50

圖 3-2-4 瑞三礦業公司歷年產煤量……… 51

圖 3-3-1 猴硐各聚落單元分佈圖……… 53

圖 3-3-2 弓橋里與侯硐理領域劃分圖……… 54

圖 3-3-3 學校腳聚落建物配置圖……… 55

圖 3-3-4 九坑聚落建物配置圖……… 56

圖 3-3-5 車頭與車頭頂聚落……… 57

(11)

10

圖 3-3-6 內坑聚落建物配置圖……… 58

圖 3-3-7 內店仔聚落街屋立面型態……… 59

圖 3-4-1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發展定位圖……… 60

圖 3-4-2 觀光資源分佈圖……… 65

圖 4-1-1 資料分析流程圖……… 70

圖 4-2-1 歷年人口比較圖……… 71

圖 4-2-2 各里人口分佈圖……… 72

圖 4-3-2 受訪者分佈區域圖……… 74

圖 4-4-1 猴硐煤礦物園區開店情況圖片……… 86

圖 4-4-2 猴硐煤礦物園區設施圖片……… 94

圖 4-4-3 猴硐煤礦物園區自然景觀破壞圖片……… 97

圖 4-4-4 貓村居民居住環境影響圖片……… 98

圖 4-5-1 猴硐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模式圖……… 109

圖 5-1-1 猴硐觀光發展階段示意圖……… 111

圖 5-1-2 猴硐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模式比例圖……… 112

(12)

1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猴硐聚落,位於新北市瑞芳鎮。早期曾是台灣最大、品質最佳的煤礦場─「瑞 三爌業礦場」的所在地,民國 65 年總生產量為 22 萬 2,000 公噸,佔當時全臺灣 煤產量的 8%,礦業最盛時期曾擁有七千餘人的人口數,是典型的礦業聚落。

民國 70 年代後期,隨著煤礦產業的衰退,瑞三爌業公司於民國 79 關閉所有 礦場,造成猴硐聚落多數居民失去工作,產業停滯的情況下,聚落失去經濟原動 力,人口逐年外移。

煤礦產業結束後,猴硐聚落因交通不便,加上早年受到礦業污染嚴重,無法 導入新的產業型態,居民只得尋求傳統產業以外的發展。

由於猴硐早年煤礦產業興盛,聚落型態為煤礦產業所支撐起的產業型聚落,

曾經具有其機能的選煤場、運煤橋、礦工寮、礦工浴室、舊礦坑等礦產設施皆保 留完整,再加上基隆河壺穴景觀等自然環境資源,聚落內蘊涵豐富的觀光資源,

於是觀光產業自然成為聚落再發展的最佳解答。

近年本土觀光旅遊意識抬頭,使鄉土旅遊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面對臺灣本 土觀光產業的快速成長,政府在從事開發觀光資源的同時,也使得「猴硐」─這 個產業停滯已久,但文化資產均保存良好的傳統聚落受到官方的關注。民國 99(2010)年「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幕,以「礦業觀光」概念作為轉型契機,猴 硐煤礦聚落正式走入觀光發展行列。

但是任何開發均可能對地方產生衝擊,被視為「無煙囪工業」的觀光產業,

並不等同於「無衝擊產業」,觀光發展對一地方的影響是正、負兼具的,觀光發 展所產生的正面衝擊影響可帶動地方經濟,使原本蕭條的聚落再次復甦,但勢必 也會對地方帶來衝擊負面的衝擊。而當地居民對於衝擊可說是首當其衝,除了與 觀光衝擊有切身的關係外,還需要忍受、適應觀光發展衝擊下所產生的,經濟、

社會與環境的改變。

(13)

12

因此不論國內外學者,在觀光發展研究領域當中,都相當注重當地居民對觀 光發展的態度。Ap(1992)認為,居民對於觀光發展影響的認知與態度,是決定地 方觀光發展能否成功的有效指標,Pearce( 1980)亦指出,居民對地方觀光發展的 知覺與態度是影響觀光發展的政策與計畫執行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了 解居民對觀光發展的知覺與態度,將有助於觀光活動之推行及永續發展。

目前國內外居民態度研究,多是針對觀光發展進入「發展期」後的地區進行 研究(Davis,1988、 Dogan,1989、Hernandez,1996、Cave,2003、顏宏旭,1994、

游仁君,2000、劉曄穎,2002、劉佳勳,2005),研究者認為,居民態度是受到 衝擊的利與弊而影響甚至改變。

然而,那些從未涉及觀光發展概念的居民,他們對觀光發展的態度為何?是 否知道觀光發展會對地方帶來正、負兩面的衝擊影響、亦或是否有足夠的知識去 判定,相關規畫對地方的影響,是正面大於負面;亦或是負面多過於正面?這些 問題顯示針對觀光發展尚在「規劃期」或是「涉入期」地區的研究資料是有待增 加的。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雖已開園近一年,遊客數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目 前園內仍在進行第二期、第三期的施工規劃階段,居民對觀光發展的涉入不深,

觀光發展正要起步。因此本研究選定猴硐聚落作為研究對象,猴硐聚落居民,接 觸觀光發展未滿一年,其態度與對觀光衝擊的認知為何,為本研究的主要動機。

(14)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與於上述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貢獻在於探討觀光發展後居民的態度,以 助於猴硐地方推行後續觀光活動與永續發展,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猴硐傳統聚落發展脈絡與觀光發展過程。

二、探討居民對觀光發展的認知與態度模式。

三、提供猴硐地方觀光發展模式建議。

(15)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新北市瑞芳鎮東南約三公里處的「猴硐聚落」作為研究範圍。猴硐 聚落,行政劃分上是由四個里所組成,由北至南分別為:弓橋里、猴硐里、光復 里、及碩仁里,但由於在居民的情感認知中,碩仁里有地理區位上的區隔,屬於 隔幾座山的三貂嶺範圍,而弓橋、猴硐及光復才是屬於猴硐居民的日常活動區域 範圍,因此本研究僅以弓橋、猴硐及光復三里作為研究空間範圍(圖 1-3-1)。

二、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以猴硐聚落內的弓橋里、猴硐里與光復里居民為主體,同時針對觀 光發展與遊客之遊憩行為,對猴硐聚落實質環境的影響作探討。

圖 1-3-1:研究範圍圖 (圖片來源:瑞芳鎮公所網站)

(16)

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一、文獻回顧法

本研究文獻回顧著重於兩個部分。第一,透過出版文獻或相關論文、史料中 取得研究範圍的歷年人口資料、歷史年表、宗教祭祀圈、產業分布與經濟地理等 資料,瞭解猴硐聚落的發展過程及歷史演變脈絡,對研究範圍的產生初步概念作 為田野調查的基礎。

第二,針對國內外研究當中,傳統聚落觀光發展議題、觀光衝擊及居民態度 理論進行文獻整理,以作為研究內容的理論架構。

二、田野調查法

基於時間上的限制,田野調查的時間為 2010 年 11 月至 2010 年 4 月。田野調 查工作內容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 實質環境調查

由文獻資料中獲得研究空間的概念後,進入田野並對建築物使用現況進行調 查。

2. 觀察與記錄

參與式觀察的目地在於,經由實際體驗被觀察者的活動,並從參與活動的過 程中,以同樣的觀點觀察並記錄活動中的人們。透過參與式觀察以瞭解居民的生 活常態與受到觀光行為的影響。而針對遊客部分則藉由非參與式觀察,非參與觀 察以不干擾到活動之進行為原則,以旁觀者的角度進行觀察;主要觀察遊客之旅 運方式、停留的時間、參觀的景點遊憩足跡及其行為模式。

3. 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是一種訪談員與受訪者間直接面對面的接觸過程,透過一個人問、

一個人答的互動關係,使研究者能蒐集研究主題所需要的資料。對訪談人而言,

(17)

16

深度訪談之內容是受訪者的經驗、想法及情緒,再透過受訪者與訪談者雙方互動 的過程中,進行詮釋並試圖理解。

過去針對居民觀光發展認知與態度的研究多半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所 得到的優點在於可以蓋推多數人的意見,然而得到的資訊卻會被所問的問題、問 題的形式所限制,運用訪談的方式,可獲得問卷無法測量出來的因子。因此本研 究選擇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

通常,在詮釋深訪的過程中得以「結構發問」及「非結構發問」兩種發問法 交錯使用,以獲得所要的資訊。「非結構發問」是在訪談開始時由一連串開放性 的問題,使受訪得以自由發揮,訪談者並接續所回答的脈絡中找出新的議題,藉 由此一行徑可使受訪者感到自在。「結構發問」是訪談者透過已確立的架構發問,

使受訪者能夠循著研究者的脈絡架構,針對研究所需的議題給予答案。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發問」,具有問題的架構,但維持非標準化型式的彈性,

訪談的過程中,允所受訪者反應己見,使受訪者較能夠敞開心房侃侃而談。

訪談目的在於了解居民的基本屬性以及對觀光發展的態度與認知。訪談的架 構根據研究目的與文獻回顧擬定,並參考過往研究的訪談大綱,將訪談的方向分 為居民的背景資料、居民對觀光發展衝擊的認知與對觀光發展的態度三大面向,

其中觀光衝擊認知面針對「經濟方面影響」、「社會文化影響」及「實質環境影響」

三個子構面進行探討,而居民態度的部分再針對「居民對遊客的態度」、「對公部 門觀光發展規劃的看法」、「對未來觀光發展的願景」三個子構面進行調查。訪談 的題綱與問題如下表(表 1-4-1)。

研究面向 訪談問題

居民背 景

基本屬性 您的年齡?

在猴硐居住了多久?

表 1-4-1:訪談題綱表 (本研究整理)

(18)

17

從事的工作或曾經從事的工作為何?

認知 經濟層面 觀光發展對本地居民的就業機會影響為何?(是 否有增加?)

觀光發展對本地居民的收入影響為何? (是否有 增加?)

社會文化層 面

觀光發展後,居民(您)與遊客的互動如何?(是否 有增廣見聞獲得新知?)

觀光發展對推廣歷史文化的影響為何?(是否有 幫助?)

觀光發展對生活方式的影響為何?(是否有改 變?)

實質環境層 面

觀光發展對本地自然環境的影響為何?(是否有 遭到破壞或受到重視?)

觀光發展對本地的實質環境影響為何?(是否有 改善設施或美化環境?)

觀光發展對居民的居住環境影響為何?(是否有 造成擁擠、吵雜、環境髒亂等問題?)

態度 對遊客 觀光發展後,您對遊客的看法為何?

對相關單位 的規劃

您對相關單位所作的規劃看法為何?(是否滿 意?)

對未來發展 的願景

您對未來猴硐整體觀光發展有何願景或看法?

(19)

18

第五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包含研究規劃及理論彙整階段、

田野調查階段、內容分析階段以及研究產出階段;這四個階段又可再細分為若干 個步驟,如(圖 1-5-1)所示。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範圍與方向

文獻蒐集與理論回顧 研

究 界 定與 理 論 回 顧

研 究 產

出 階 段 研 究 調 查階 段

田野調查

深度訪談

現況調查 觀察與紀錄

內 容 分 析階 段

理論建立 資料整理與分析 紮根法

觀光發展與居 民態度理論 傳統聚落

再發展理論

猴硐地方 發展過程

研究結果

結論與建議

圖 1-5-1:研究流程圖 (本研究繪製)

(20)

19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本章節針對兩部分的文獻與相關理論作探討,一是傳統聚落的定義與再發展 議題,若是以觀光發展作為聚落活化的發展計畫,其發展的可能性與應該重視的 議題為何。另一部分則針對觀光發展相關理論作探討,分別包括觀光發展衝擊影 響之內涵、居民對觀光發展之認知與態度,以及影響居民認知與態度差異之因 素,並以彙整出的文獻資料作為本研究的理論架構。

第一節 傳統聚落保存與活化

一、傳統聚落的定義

「聚落」一詞英文為 Settlement,泛指人類的定居行為、其居住環境的空間 分布與形式、以及特定之社群等。換言之,聚落是一個綜合的名詞,是以人的生 存需求為目的,進一步發展出人與自然、人與活動、人與空間的型態與結果。

郭肇立在 1998 年為聚落定義所提出的觀念為:一種人類生活的共同體,無須有 尺度大小的差異。聚落可以是一個城市,也可以是一個鄉鎮,或更簡單的鄰里社 區單元。而這個尺度空間則為一個生態的、社會的、空間的、擁有文明自主性的

「生活共同體」。期內部包含以下四個詳細部分:

1.是這群人建立的活動交往關係。譬如:社交、親屬、經濟、宗教、政治等關係,

以建立以上各種關係的溝通系統、符號或語言等。

2.是此生活共同體所需要的實質空間。譬如:建築、城市、廣場、市集等場所供 以棲息、社交等行為。

3.是以上實質空間與生態環境的平衡,與有機共生的問題,讓人造環境納入大自 然的生態環境。

4.是整體價值觀和文化的意義。因為人是歷史性的動物,有記憶的;同時也是文 化性的動物,有差異的、自明性的、有感情的社群。任何一個社區或鄰里,對居

(21)

20

民的知覺而言,都是獨特的、意義深遠的地方。

二、傳統聚落研究之領域

目前台灣傳統聚落之研究在傳統建築學界、地理學界、人類學界、歷史學界、

考古學界、民俗信仰學界等各領域均有人投入,而各研究領域的研究範圍與對象 多少有些界線與差異性存在。在地理學界以研究聚落景觀、聚落的生計行為等為 主;在人類學界以聚落的社會結構為主;在建築學界以聚落的空間及實體為主;

歷史學界以聚落單元內的歷史變遷研究為主;民俗信仰界以聚落單元內的民俗信 仰為中心。施添福(1993)認為這是由各學科的研究旨趣有異、切入點不同所逐漸 分化而成地理學、民族學、建築學等三大聚落研究取向。以下用表格作為整理研 究範圍與研究對象之比較。

研究學科 研究取向 研究範圍 研究對象 國內外學者 地理學 聚落地理 自然環境居

民生計行為

生態、地形 地貌、聚落 景觀、人為 環境

施添福、陳 憲明、潘朝 陽等學者

民族學 人類、社會 社會結構、

社交行為

宗族譜、祭 祀圈、信仰 圈

王世慶、許 嘉明、施振 民、等 歷史 歷史結構 墾荒行為、

歷史變遷

溫振華、宏 麗完 考古 聚落遺跡 古文物、聚

落空間

張光直、劉 益昌 民俗、信仰 宗教民俗 祭祀行為、

民俗習慣 建築學 空間、結構 實體空間 民宅、廟

宇、廣場、

鄰里空間

郭肇立、林 會承、米復 國等

其中,建築學界之學者認為聚落空間的研究是整體性的,對於聚落空間的觀 念應包括實質的都市與建築環境,以及產生社會空間的居民行為本身。因此若單 獨做建築形式探討,失去了居住行為的意義;而若單純的做社會人類學研究或歷

表 2-1-1 聚落研究領域比較表 (本研究整理)

(22)

21

史研究,則失去產生此歷史過程的空間整體。

三、傳統聚落型態

傳統聚落的形成是一直持續發展變化;依當地的氣候、自然地形等自然環境 及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所衍發的自發性演變過程。根據胡振洲所撰《聚 落地理學》一書,傳統聚落可分為兩種景觀型態,集居型(Campact Settlement) 與散居型(Scallered Settlement)。散居型聚落指的是由散布於地面的孤立家 屋,以二三或四五間聚集,呈零星點狀分佈的聚落,而集居型聚落則相反,呈現 群居型態分布。台灣傳統聚落型態,南部多屬集村;北部多為散村。

散聚居型聚落之形成因素有幾點,以自然因素而言,地形是影響聚落型態的 最大要素,因地形複雜所形成之散村多為海拔六百公尺以下之丘陵或河谷地形,

地勢起伏雖不大,但由於可耕之地不多,耕作環境不足以維持大量人口之生活所 需,居民為避免住屋占去良田,而選山麓或河階較不適於耕種之地建立聚落,而 無以促成集居型聚落。第二則是氣候特殊所造成,氣候影響於散村者為雨量及 風,在飲水不虞匱乏的地方較易產生散村。以台灣北部台北丘陵及林口盆地為 例,由於受東北季風之影響,冬季雨量較台灣南部為多,故台北外圍山地都是散 居型聚落。集村之形成除地形、水源外,安全顧慮也是一大因素。早期漢人初來 移墾為對抗原住民族,不得不集居以求安全,因此安全無虞之聚落也容易形成散 居型聚落。另外交通對於聚落之發展也有密切的關係,許多地形崎嶇之小型平地 因交通不便,無公路之修築,只能形成散村。農業制度、農業經營方式與社會風 尚亦影響聚落的集散。

由散村聚落的形成因素可知,集村形成有三項必備條件,地形許可、生活資 源足夠供應較多人口、對外交通便利。以鄉村聚落而言,集村是鄉村聚落的主體,

集村依成因和機能之不同又可分為農業聚落、礦業聚落、宗教聚落、工業聚落等 不同產業型態之聚落。

由於本研究地區原屬礦業型聚落,因此在此只針對礦業聚落之特徵作為探

(23)

22

討。礦業聚落是居民以礦業為生的聚落,由於礦業是破壞自然景觀最為嚴重者,

易使原本一地區的青山綠水變成灰色的世界,而由洗煤場排出的汙水也將原本清 澈的河流變為一曲汙水,因此礦業聚落在各類聚落景觀中屬於醜陋的一型,一般 煤礦聚落具有下列各項特徵:

1. 多分布於山腳地帶:台灣現有之礦場多半進入山地,然而煤礦聚落則分布於 山腳。一般礦坑身及山中,然後以台車運出,集中山腳靠公路沿線,作為檢 煤、洗煤場所。礦場工作人員即就近搭建工寮,構成礦業聚落。

2. 廢土堆積成人造平台:煤藏深及山中,非挖掘坑道不足以採掘,各煤坑道出 口附近,往往堆成一人造之小台地,皆為挖掘坑道時廢棄土石及煤炭以外的 灰色岩屑之堆積,色澤與周邊土地迴異,因是因掘出之碎石礫土,未經風化 作用,不含腐植質及土壤成分,顏色較淺,甚少植物生長,呈灰白色土堆,

有些分為兩層至三層不等,一般煤礦聚落多分布於此線之下。

3. 房舍建築低矮簡陋:煤礦聚落中除供儲裝卸的蓄煤棚較高大寬敞之外,其他 如礦場辦公室、煤礦工人住宅等多半低矮簡陋,凌亂而汙濁,木造房屋最為 普遍,礦工集體居住,每人僅有一小塊空間。部分有家屬的礦工,每戶僅有 一間小房間,全家擠於約四坪大的小空間內,生活困苦情況更甚於農家。

4. 煙塵造成黑色世界:煤礦聚落有異於其他產業聚落,厥為煤灰之汙染,各種 器具、房頂、甚至居民面孔皆被煤灰所汙染。煤礦之旁難見白色,居民衣著 亦多深色。初由礦坑出來的煤礦工人,面目烏黑,全身衣服難見原色。

5. 台車鐵路維持交通:台車為非動力的輕便鐵路,軌寬僅七十公分,架設容易,

利用人力推動輕便省力,為台灣礦場最重要之交通工具。煤由坑道中運出即 採用台車,如礦坑有坡度,常用機動力量吊出,運出洞口後由人力推送,至 集煤場再轉運至消費地,故台車為煤礦聚落之交通特徵,此種台車除運送煤 之外,亦為礦工出外採購乘坐之工具。

(24)

23

四、傳統聚落保存與發展觀光之課題

戴伯芬(1996)認為,聚落保存的意義在於「透過保留實質聚落環境、建築,

記錄居民歷史空間記憶」,聚落保存不僅是整個聚落實體空間的保留與維護,重 要的是如何在未來的空間營建過程中,轉換與再創原來的社會文化意義,並延續 原來人與自然間的和諧關係 。

觀光發展目前已在全世界被視為「無煙囪工業」,不僅可透過老舊建築再利 用延續聚落本身的空間環境;還可透過與當地居民互動促進文化交流;更可給予 聚落本身新的產業契機,增加居民經濟收入,因此,聚落產業結構轉型為觀光發 展被視為傳統聚落保存與活化的最佳方案。近十年來,政府開始積極投入策劃鄉 土觀光,以觀光發展振興聚落的地方產業,同時積極設法保存傳統聚落的古蹟、

傳統建築等重要文化資產與文化地景。

鹿港、三峽老街、九份、澎湖、金門、舊好茶聚落等地區都以「觀光」作為 推動社區再發展的主要議題。隨著觀光產業導入傳統聚落,也使這些原本因產業 沒落而停滯發展的聚落,燃起了新的生命。

除了本土觀光意識的抬頭,使遊客願意走入鄉村之外,夏鑄九等人(1992) 認為聚落是都市人用來作為辨識自己的符號表徵,傳統聚落本身異於都市生活的 機能與形式,易成為都市人心中「故鄉」的符號,使傳統聚落成為滿足鄉愁的「觀 光物」,並藉由觀光尋求歸根的滿足感。但都市居民被媒體及商人教化成:聚落 觀光等於追求感官上的刺激,這樣的觀點隱藏著將傳統聚落視為被消費的對象並 將之推向頹圮、破敗深淵的危機。如九份、鹿港聚落的遊客容易流於走馬看花、

購買名產,在觀光據點附近總是充斥著相同型態的消費型商品,欲滿足遊客的「去 了等於認識,買過等於擁有」的心態,使遊客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形式上的滿足,

而不主動探究該聚落特有景觀文化。

以利益為發展導向的結果,產生同質性過高的商業行為(如九份),使聚落產 生與原本生活大相逕庭的表象,也使居民由原本真實生活型態中抽離逐漸抽離

(25)

24

(曾湋茹,2002、林彥旻,2004、林美景,2005) 。

目前多數以觀光發展作為聚落再發展手段的地區,常有與常民文化有所脫節 的情況產生,聚落的發展不應單純被視為都市人的觀光遐想,而應是具有整合性 規畫、管理與維護。除重視閒置空間利用與文化資產保留外,居民的態度應是要 重視得課題、更應該要積極推廣民眾參與、常民文化的延續、促使保存地區生活 化等議題。

居民的集體記憶是聚落形成的基礎,公共利益則須平均分配,如此個體才會 對對正在發生或進行的事物產生認同(施植明譯,1995;林欽榮,1995),在觀光 發展下,聚落整體居民記憶與文化的傳承;對環境、產業型態的認同才是傳統聚 落再發展最應該要被提出討論的議題。(夏鑄九,1992、遊仁君,2001、陳冠允,

2002、林彥旻,2004、錢運財,2006,)

(26)

25

第二節 觀光發展相關理論

一、觀光發展的定義與內涵

根據 UNWTO(世界觀光組織)在 1995 年所提出的定義,「觀光」是由人們為了 休閒、商務和其他目的而旅行,停留在某日常生活環境之外的地點,不到連續一 年的時間內從事的各種活動所構成的行為。

然而為什麼要觀光?觀光的目的在於滿足人們達到遊憩、文化、自然、教育 及宗教等需求(薛明敏,1993)。觀光一詞在英文中稱為 Tourism 或 Travel,最 早出現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觀光的出現代表社會結構在改變,中產階級的人口 逐漸增加,為了紓解生活壓力,開始有觀光行為的出現。就基本元素來說,觀光 現象應包含人、時間、空間三種要素,人即觀光客或遊客;時間是觀光及停留目 的所耗的時間;空間是只要前往的地點 (許紋綺,2010)。

觀光的本質包括以下三點:1.觀光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社 會現象;2.觀光成為現代人物質、文化生活的必須;3.觀光是以經濟活動的形式 表現出的綜合性活動。(陽明賢,1999) 因此開發地方的觀光資源、以發展觀光 作為振興的手段是最常見的方法,透過觀光的行銷作用,可以提升經濟效益,有 利於地方產業的發展。

國外學者 Gunn 在 1994 的研究當中提出若要使觀光發展更為興盛,必須有一 套完善的運作系統,此觀光運作系統應包含五個要素:觀光吸引物、交通運輸系 統、觀光資訊、推廣促銷、觀光服務及設施;其中觀光資訊部分主要目的在於讓 遊客了解與關光地有關的人事時地物等說明;觀光設施指的是提供觀光旅客休 閒、遊樂之設施;而觀光地內外交通運輸是否完善和服務品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 遊客的觀光滿意度及旅遊意願。

觀光發展是一種綜合性的事業,可以促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外來投 資、提供工作機會、增加居民所得、促進文化交流等,帶動地方發展與繁榮,但 由於觀光會帶來大量的人潮,觀光行為本身勢必會使該地區的生活環境、品質、

(27)

26

習慣受到影響,因此觀光對地方的影響同時具有正、反兩面(Burns &

Holden ,1995)。

二、觀光衝擊理論

「衝擊」(Impact)一詞是指某種活動或相關一連串事件對於不同層面所引起 的變化、效益或產生新的狀況,以一體兩面的方式存在;即有正、負兩者衝擊存 在。觀光衝擊是影響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的潛在因素之一,為探討觀光可能導致 對地方及居民所產生的影響,就必須先了解其產生的衝擊為何,因此有必要對此 一現象加以討論。

早期(1960 年代)關於觀光衝擊領域的研究集中針對於經濟的正面衝擊,到 了 1980 年代才有學者針對所產生的正、負面衝擊同時探討並提出觀光衝擊模式:

Brougham & Butler(1981)、Mathieson & Wall(1982)。由於觀光衝擊之層面相當 廣,Mathieson & Wall 將衝擊層面分為三大類別探討:經濟層面、社會文化層 面及實質環境層面(Mathieson & Wall,1986)。

(一) 經濟衝擊(Economic Impact)

在觀光衝擊之研究領域當中,經濟衝擊的相關研究是最早被注意的,因為它 較容易測量,可具體量化 (Archer & Cooper,1998)。早期的一些研究也顯示觀光 經濟利益通常是觀光開發的計畫重點,觀光事業能改變經濟結構,使低產值的一 級產業轉為獲利較高的三級產業,為地方帶來經濟上的受益。其正面的衝擊效應 為人潮及商業行為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促進居民的收入與增加地方就業機會、促 進經濟投資、增加購物機會、促進經濟投資等。但經濟成長的同時,觀光事開發 投資與消費亦為產生負面的衝擊,如:設施的需求造成土地過度開發;導致地方 地價、房價上漲、物價提高,或是因外來商業行為進駐而導致利益均分不平、生 活開銷與稅賦的增加等問題,在經濟發展提升的同時,也是地區必須負上對應的 代價。

(28)

27

因此學者 Ryan(1991)指出,應當先考量當地經濟的發展程度與尺度,以滿足 當地小尺度經濟需求的前提下來從事觀光發展,建立一個以社區為主且非單一的 經濟體系,並避免以下幾點的情況產生:1.飯店屬於外資擁有的程度─如果飯店 是外資擁有,其收益會匯回母公司,離開當地經濟、2.非當地勞工就業─遊客消 費所產生的當地收益可能會因外來勞工就業而產生外流與減少,確保當地的設施 與觀光資源能夠完全滿足各類型遊客,使得經濟利益的流向維持於當地,這樣對 社區主體經濟長久發展才不會造成傷害。

(二) 社會文化衝擊(Social and Cultural Impact)

社會文化的衝擊與一般衝擊的測量方式不同,由於作用期較長因此較難在觀 光發展短時期內察覺。Mathieson & Wall(1982)將社會影響定義為「因觀光活動所 引起的價值觀、道德意識、家庭關係、集體生活方式、個人行為、傳統儀式與社 區組織的改變」。

Fox(1977)則認為觀光的社會文化衝擊是指「觀光對價值體系、個人行為、

家庭關係、集體生活型態、道德行為、創造性的表達、傳統禮儀和社區組織的變 遷上之影響」。另外UNWTO(1997)將社會與文化分別區分定義;認為社會衝擊是

「居住在當地社區居民生活的改變,大多是因為牽涉到與觀光客的影響」;而對 文化的影響則是指「社區居民的藝術、手工藝、習俗、儀式、建築上的改變,而 起因緣於觀光發展」。

一般而言,社會文化衝擊層面對地方正面的影響像是能使地區與外界結合,

透過觀光的發展,使社區融入國際性的系統,促進地方福祉,負面的影響則包括 人際關係受到異族團體或外來團體的影響,而破壞原有的穩定性,造成居民情感 之間關係緊張、社會結構複雜化或成為以商業行為為中心的社會等。

學者 Cohen,E(1984)綜合過去相關研究,整理出十項觀光發展對當地社會文 化衝擊影響,分述如下:

1. 社區與更大的系統緊密結合─經由觀光發展,使社區融入全國性或國際性系

(29)

28

統,當地社區的福祉也越依賴外來因素。

2. 人際關係─由於觀光發展使得當地人際關係的穩定性受到破話,鄒向個人 化,而引起壓力及衝突情形;伴隨而來得是因當地生活之形式化所產生的壓 力 (例如婚喪喜慶禮到人不到) 。

3. 社會結構─觀光發展使社會組織的基礎受到改變,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由其 是一些原本單純及傳統的社會,變成商業化及商品化為中心的社會。

4. 生活節奏─許多研究指出,觀光發展會影響當地社會生活和諧,由於觀光活 動是有季節性的,因此會嚴重影響農業社區的生活方式;同時,對於觀光遊 憩服務行業而言,其工作與休閒時間與農民社會方式不一致,進而影響家庭 生活節奏。

5. 遷移─由於觀光發展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進而影響人口的遷移,除了穩 定當地人口減少外移之外,同時會因為就業機會的增加吸引外來勞動人口的 移入。另外,也可能造就就業結構上的改變,吸引部分農業人口轉業。

6. 勞動力劃分─觀光發展的就業影響中最被普遍提及的是勞力在性別間的區分 問題。因為觀光發展造就許多女性的就業機會,其社會結構與經濟地位改變,

導致家庭生活發生衝突,如與先生的相處、子女的教養等。

7. 社會層化─觀光發展引起社會層化現象,改變階層關係的標準,由傳統住種 個人出身或階及榮譽,轉為強調金錢的重要性。

8. 權力的分配─觀光發展產生新政治利益及使地方勢力結構產生變化,如原本 無利用之土地突因觀光發展可獲得可觀的價值,也產生外來中產階級,增加 社會不一致性及利益分配不均。

9. 脫序行為的增加─觀光發展增加了脫序行為的產生,如偷竊、色情及賭博等。

10. 風俗習慣及藝術─觀光發展導致風俗習慣及藝術以經濟導向與商品化。

綜合以上可知,相較於經濟影響,更難闡述觀光發展對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 的衝擊影響,其原因在於,居民對社會變化的認知,與其價值觀密切相連,因此 這種認知是主觀且不易測量的,其社會結構與網路亦經歷長期且複雜元素的交互

(30)

29

影響,而變化是好是壞亦相當難以判定(劉曄穎,2002)。觀光所導致之社會改變,

與造成之本質主要取決於遊客之特性、當地居民文化、信仰及該地區之設施環 境、社會心理承載量等(遊仁君,2000),在此改變過程中包含了主(居民)客(遊 客)雙方面在各自被自己的文化所定型之情況下,與另一文化交流所產生之認 知、忍受度及期望(Ryan,1991)。

(三) 實質環境衝擊(Physical or Ecological Impact)

觀光與自然環境間存在開發與保護的關係,由於觀光發展必須不斷開發與擴 張土地使用,往往會造成環境的破壞,帶來對土地及自然生態等實質環境的衝 擊,因此一般觀光開發對環境的影響通常是負面的(遊仁君,2000)。而觀光發展 對實質環境的影響又可分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與對人文環境兩方面;自然環境部 分主要針對土壤、水、野生動植物與植被,衝擊包括土壤流失、植物群的破壞、

擾亂動物之棲地、生態系統的改變等;在人文環境部分,則針對建築、景觀、設 施層面作探討,例如垃圾噪音問題所帶給地方的負荷,建築空間的變遷,如違建、

空間異化形態產生等負面衝擊。

ODEC(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在1980年將 觀光發展對實質環境負面影響歸納為七類(一)汙染、如空氣、水、噪音、垃圾等,

(二)農村景觀消失,(三)動植物滅絕,(四)地景、歷史、具紀念價值地方建築,

(五)擁擠,(六)衝突。

反之觀光發展對於缺乏經費或意願以保護自然或人文資源的地區也具有正 面的影響,經由觀光發展來賺取經費,使該地有能力保護當地資源,隨著當地觀 光發展,交通設施、遊憩設施在質與量上皆會有所改善與增加(游仁君,2000)。

France(1997)歸納環境影響像目,其正面影響有(一)保護自然地區與野生動 物,(二)環境激賞,(三)老舊建築的維護與再展示,(四)導覽的規劃與管理。觀光 發展若能在有計畫、有限度下從事開發並且提供環境適當的保護與管理,則能夠 將兩者間的衝突性減至最小;且透過居民及相關單位的管理與維護,能讓外人對

(31)

30

當地的自然或文化景觀產生興趣,而使保護當地環境的意識覺醒,提升大眾對當 地自然生態及景觀的重視,使觀光成為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育的最佳宣導方式。

三、居民對觀光發展認知與態度模式

「觀光發展態度」依 Weber(1991)與 Gifford(1997)定義,是指居民對社區發 展觀光的「認知」、「情感」、「行動傾向」之組合。「認知」(perception)是指居民 經由意識活動對觀光認知及理解知覺、想法或瞭解,「情感」是指個人情緒及反 應的態度,及居民對觀光作出好壞、肯定與否定情緒之判斷,「行動傾向」是對 社區觀光所採取的準備、行動及表現。

Pearce(1980)認為,一個地區的觀光發展若無法吸引遊客,便無法帶來經濟 收益,而居民對於觀光的態度與行為表現,會影響遊客對該地觀光整體事業的評 價,因此居民的知覺與態度是影響觀光發展政策與計畫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 一。

在這個領域當中,觀光地區居民態度理論最早出現於 70 年代,由 Doxey(1975) 提出的 Doxey’s Irridex Model─遊客厭煩指數模式、與 Butler(1974)應用二分法分 析居民與遊客的關係等。而後接著有 Davis, Allen & Cosenza(1988)、

Dogan(1989)、Ap. & Cromptn(1993)等研究學者提出針對居民對觀光發展的反應 模式,用來分析居民對觀光發展的態度。本研究將歷年幾種國外研究模式作概述 與分析比較如下:

(一)觀光發展影響之居民態度轉變過程 Doxey’s Irridex Model(1975)

Doxey 依照觀光發展期間居民與遊客之互動發展出「社會影響之生命週 期」,其內涵為隨著觀光衝擊之產生居民態度轉換的反應模式。他認為居民對遊 客的反應態度從時間上可分為四個階段,其發展階段當中,居民依照不同程度的 觀光衝擊,呈現出不同的反應模式,也就是說,初次接觸到觀光發展收益的居民

(32)

31

對於觀光行為及遊客都是抱持著歡迎及期待的心態,但隨著時間的發展,衝擊與 干擾情況漸漸產生,會使居民的態度由原本的支持轉為冷漠與厭惡。這四個反應 階段為分述於下。

1.陶醉階段(Euphoria)

此時觀光發展在初期階段,居民為了擺脫經濟的困境冀望地方藉由觀光發展 帶來繁榮,因此遊客與投資客皆受居民的歡迎,而居民的外顯態度呈現歡迎遊 客,期待人潮等反應。Doxey 發現這現象也僅是少數居民涉入,隨著遊客人數增 加,外來遊客不再是少見的景象,居民慢慢習慣遊客後,熱情即會慢慢退卻。

2.冷漠階段(Apathy)

觀光發展已成事實且獲益成為其主要目標,藉由觀光帶來的繁榮被視為必 然,與遊客的接觸變得形式化,屬於一種常態性的活動,過去的期望心態開始冷 卻,原有的熱情陶醉轉為冷漠。此時,居民對遊客比例轉換,居民比例上越來越 少慢慢地被邊緣化,在生活上,居民必須忍受排隊購物,而當地商店似乎未遊客 而存在,同時也有交通擁擠,無處可停車,環境髒亂等情況。

3.厭躁階段(Annoyance)

地方觀光已呈飽和無法容納新增之遊客,承載量不堪負荷,設施資源不敷使 用甚至超限利用,造成遊客與居民在施設、資源使用上的衝突,交通組塞、環境 混亂擁擠現象產生。過度的觀光活動安擾了居民日常生活,這些負面的因子不斷 衝擊影響居民,以致居民對遊客產生敵意,在心理上產生對遊客不滿及排斥心態。

4.敵對階段(Antagonism)

由不悅發展至敵對。居民視遊客為造成消費提高、對交通癱瘓、年輕人腐化 等不便與不悅的主要原因,認為一切生活的負面感受均由遊客及觀光活動所造 成,故在行為上出現反對的態度,最後居民開始與遊客產生衝突、排斥遊客,這 對於觀光發展造成負擔,導致遊客流失,使觀光發展鄒於沉寂。

Irridex 模式的主要論點在於說明遊客該地區居民的互動關係,並據此轉換

(33)

32

成居民不同程度的反應,這些反應是隨著時間不斷的在轉變。雖然 Doxey 指出居 民態度可能產生變化,但卻將居民的反應過分單純化(劉佳勳,2010),事實上,

居民和社區團體不應該被視為同質性的。Lankford & Howard(1994)在研究以居 民人數甚少的鄉村社區─美國哥倫比亞河谷時亦發現居民在認知上呈多樣化的 反應。在 Davis,Allen & Cosenza 模式(1988)所發展出的模式,則可更進一步說明 在同一個地區裡所反映出的不同態度與行為。

(二)居民對觀光發展與觀光客態度(行為)模式 Butler(1974)

相較於 Irreidex 模式顯示出態度隨時間階段由正到負的必然趨勢,Butler 所 提出的分析模式屬於較動態的模式,主要在於分析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背景的居 民在與遊客的社會互動中所發展出的模式,Butler 認為居民的態度及行為是隨著 發展的變化,產生主動、被動;支持、反對;正面、負面等 4 種類型態度,這些 態度並無固定的發展線向,也可能在同一時期並存於同一個地區,而其中存在著 比例的差異。

(三)觀光生命週期模式 Butler(1980)

1980 年 Bultery 提出「觀光生命周期模式」,以依時間變化的縱向研究,得

知居民態度隨著觀光發展階段的轉變情形,如(圖 2-2-1)表示。

圖 2-2-1:觀光生命周期模式(資料來源:Cooper&Jackson,1997)

(34)

33

在旅遊地開始出現遊客時是屬於觀光發展階段的第一階段─發現期

(Exploration),此時期之特徵是只有少量的遊客,他們自己安排旅行,而這些遊 客的特質是具冒險精神且深受當地自然與文化吸引,因為接近途徑與設施的缺 乏,所以遊客是屬於少量的,純樸的居民遊客是熱忱且互動頻繁,當地仍維持原 貌,此階段社會影響很小,任何商業活動發生都是小尺度的。

第二階段─涉入期(Involvement),隨著遊客人數增加,當地居民開始提供新 設施與服務來因應逐漸增加的遊客,商業活動仍是以家庭式為主,一些社區居民 開始在住家附近為遊客設置住所,居民與遊客互動仍然頻繁,市場性仍是緩和 的,居民開始展示住宿訊息看板和少量的印刷品給遊客,遊客也會將印刷品轉其 朋友。此時,遊客與居民關係仍是和諧的,遊客仍對當地有高度的興趣,在涉入 期階段後期,觀光持續成長,為了更多的經濟收益,開始增加設施,有了資金借 貸的情形,也有了金融上的交流,專業化旅遊企業形式產生,遊客人數增加之結 果,觀光季與販賣地區出現。

第三階段─發展期(Development),遊客人數漸多,社區開始成為觀光據點。

在涉入期與發展期前期,社區開始引起外界的興趣,新的零售商出現,有些是當 地人,也有些是外來者,在發展期早期,套裝旅遊出現,也有依些兼職的旅遊公 司、觀光組織開始接手當地之控制權,此時引進大眾觀光,遊客與居民關係改變。

觀光此時已變成一種行業,居民與遊客的互動減少。此時也是觀光失敗的關鍵時 期,隨著人數與受歡迎的程度增加,使該地發生過度使用以致設施品質下降的情 況。此階段地區或國家層級的規劃與控制顯得相當重要。

第四階段,當進入鞏固期(Consolidation)後,此時觀光發展以達到頂峰,雖 然總人數量持續增加,遊客增加的比率卻已開始減少,對當地旅館、設施及旅遊 業者來說,控制成本是增加營收的唯一可能方式。

各時期過後便呈現停滯期(Stagnation)狀況,遊客人數到達高峰後,當地已不 再受歡迎,遊客數維持僅仰賴重複型的遊客,此時當地已面臨環境、社會與經濟

(35)

34

的問題。面臨到飽和的狀態之後,觀光發展至此面臨兩種情況:一則衰退 (Decline);二則再生(Rejuvenation),由當地政府引進新吸引力,將此衰退情況轉 變為再生的契機,如新設施與活動的引進,或是擴張其他季節時間的新市場等,

但是象徵著公私部門需增加當地新投資。

(四)觀光發展影響之居民態度模式 Davis,Allen & Cosenza(1988)

本模式為 Davis & Cosenza 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所作的研究,採人口分類的方 式,將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分為 5 種類型。1.喜愛型:讚成觀光發展,對觀光所 帶來之益處有所認知,支持未來觀光發展。2.原因型:支持觀光及其成長;但是 支持程度不如喜愛型。贊成原因純粹因為觀光給予工作及社會利益,但是有意識 到所產生的負面結果。3.中間型:對觀光利益與持續發展持有適度、公正的態度,

贊成一般性的均衡發展,而對觀光獨項成長不以為然,但態度較為謹慎溫和。4.

謹慎型:一般對遊客與觀光存有正面的態對,但是反對光成長的心態與仇視型相 似;感激觀光所帶來的利益,卻又對其成長抱持非常謹慎的態度。5.仇視型:對 觀光涵有極端負面的態度,反對觀光及其成長,對觀光活動皆表強烈不滿。

由此模式可知居民對觀光利益與衝擊態度顯現出或多或少的矛盾情結,除了 仇視型與喜愛型,其餘類型居民雖然肯定觀光之正面效果,但多少也存有猶疑態 度。另外,居民對觀光發展的看法,取決於其認知之獲益與否,當然獲益與否應 不只侷限於經濟上的考量(劉曄穎,2002)。

(五)觀光發展衝擊之居民反應模式 Ap&Crompton (1993)

Ap & Crompton 於 1993 延伸 Butler 的概念,針對美國德州四個不同社區的 居民進行個別訪談與問卷發放,發現四種面對觀光發展及衝擊的反應型態:欣然 接受、容忍、適應與退縮。「欣然接受」(Embracement)用來描述完全贊成且熱 切歡迎遊客的居民,特別是從觀光中直接獲的利益者,他們與遊客互動良好,並 認為遊客給與當地生命力和活力,「容忍」(Tolerance)則指對觀光存在抱持正反

(36)

35

並存兩種情緒的居民,他們深切知道觀光對社區發展及經濟的貢獻,所以學習忍 受不適應的部分,「適應」(Adjustment)表示居民開始調適並學會在何時能夠適當 的避開人潮,或另外利用社區道路避開車潮,運用在地的知識避免與遊客間可能 造成的衝突,「退縮」(Withdrawal)是最負面且極端的策略,可能導致居民暫時 或永久離開社區,而部分對於觀光發展有負面情緒但無法離開的居民,則可能造 成心理上的退縮(劉佳勳,2010)。

若將 Ap & Crompton 提出的 4 種反應類型與 Butler 所提出的反應模式作比 較,可發現兩者都屬於動態,並可能因不同的影響因子產生態度轉變,若將 Butler 與 Ap & Crompton 所提出的兩種模式套用在一起(圖 2-2-2),則可發現 Butler 所提出的 4 種類型較屬於情感或是認知上的判斷,而 Ap & Crompton 所提出的「欣 然接受」、「容忍」、「適應」與「退縮」等反應模式較則屬於居民在被動、主動、

正面、負面等情緒因子下所產生的行動傾向。居民在正面支持與主動的行為下產 生欣然接受的態度;正面支持觀光但沒有主動行為,產生適應;對觀光發展有負 面情緒但卻無法改變現況,處於被動的劣勢,因此必須容忍;有能力主動脫離負 面觀光衝擊影響的居民則選擇退縮。

(態度)

欣然接受

退縮 容忍

適應 正

負 面

主動 被動

(外顯行為)

圖 2-2-2:居民之態度模式表示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7)

36

(六)初次接觸觀光發展之居民態度模式 Cole(1997)

另外,學者 Cole 發現,對從來沒有接觸過「觀光」,也對「觀光發展」概念 毫無任何理解之地區區民所呈現出的態度與 Doxey 所提出的模式也是有差異性 的,Cole 於 1997 針對印度一偏遠社區所做的研究顯示;地區居民的態度是「困 惑」與「害怕」的,而困惑的原因出自於觀光客不理解社區文化、民俗所帶來的 社會文化衝擊,例如:女性觀光客在只有男性能夠使用的浴池裡洗澡、觀光客穿 著過於暴露冒犯了當地的社會規範等。了解到居民與遊客間的文化衝擊後,Cole 開始以小團體為單位帶領遊客進入社區進行深度的文化旅遊導覽,同時也教育當 地居民關於「觀光旅遊」的概念,隨著時間的發展,居民的態度由原本的害怕與 排斥逐漸轉換為正面反應,因此 Cole 認為,在規劃觀光策略之前先深入了解當 地的風俗、民情及居民的道德規範是非常的重要的。

上述六種研究模式中,除了 Doxey 的 Irridex 模式是以單向、不可逆的階段 性質來表示情緒態度之外,其餘模式都顯示不同的態度或反應可能於同一時期並 存於同一地區。本研究依據模式之研究內涵與特性整理於下表。

研究者(年代) 居民態度內涵 研究特性

Doxey(1975) 態度:陶醉→冷漠→厭煩→敵對 優勢情緒、單純化、線像

型態

Butler(1975) 態度:正面或負面

行為:主動或被動

並存、動態

Butler(1980) 與遊客互動頻繁→與遊客互動和

諧→與遊客互動減少→仰賴重複

隨著階段而改變,但在每 個階段當中,居民態度不

表 2-2-1 各居民態度研究理論比較表 (本研究整理)

(38)

37

型遊客→需要新的契機吸引遊客 見得是同質的 Davis,Allen &

Cosenza(1988)

1. 喜愛型 2. 原因型 3. 中間型 4. 謹慎型 5. 仇視型

並存於同一區域、居民有 可能改變原本的態度型 態,改變原因與觀光發展 之收益、觀光衝擊有很大 的關聯性

Ap&Crompton (1993)

衝擊反應型態:

欣然接受、容忍、適應、退縮

主要針對觀光衝擊之行 動反應,可並存

Cole(1997) 初次接觸觀光發展之居民態度為

「困惑」與「害怕」

是針對較少在過去研究 中出現的「規劃期」地區 所做的研究

四、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之影響因素

在影響居民認知與態度的可能因子,經由諸多國外學者在研究中提出為:社 區依附(community attachment)(Lakeford,1994);經濟收入狀況(state of Local economy)(Pizam & Milman,1986);受到遊客區的影響強度(Proximity of tourist zone)(Faulkner & Tideswell,1997);社會人口特徵(Socio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Weaver & Lawton,2001),這些變數及因子都有可能影響或改變居民 對觀光發展之態度。

由於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作為居民對觀光發展認知與態度 的測量方式,因此對各變數因子在此只作整理,而不作深入的探討。

五、小結

綜合各學者所提出的理論與研究結果可瞭解到,每個地區發展觀光的情況並

(39)

38

非同質的,居民對於觀光衝擊的認知與態度也大不相同。居民擁有性質上、個體 或整體利益上的差異,進而產生出不同的態度與反應,其態度和反應亦會隨著時 間、利益的改變而轉換,換言之,若欲了解某一地區的居民對觀光發展的變化趨 勢,則須針對該地區進行長時間的研究,以追蹤了解不同階段居民態度的轉換,

如此才能夠得到最適切的結論與建議。然而由於時間上的限制,本研究僅對研究 地區─猴硐聚落進行縱斷面的調查,也就是儘以現階段觀光發展對地方的衝擊影 響,作為對當地居民認知與態度的測量依據。

(40)

39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聚落發展脈絡與觀光發展概況 聚落發展脈絡與觀光發展概況 聚落發展脈絡與觀光發展概況 聚落發展脈絡與觀光發展概況

猴硐,早期因地方上一處山洞內有猿猴棲息而命名,根據安倍明義在《台灣 地名手冊》中記載:侯硐,古稱「猴洞」,為「有猴子居住的洞穴」(安倍明 義,1987,P.116)。雖然猴子早在二、三十年絕跡,但至今約八十餘歲的居民 仍能指出當年猴硐里有猴子出沒的「猴洞」所在,證實此地原有許多猴子居 住。另有一傳說指出,當時有一名被稱為「猴仔伯」的老人在此地豢養了許 多猴子,而有了「猴洞」的地名。

清光緒20(1894)年猴洞地方屬基隆廳石碇堡苧仔潭庄所轄。後來隨著聚 落發展煤礦產業,當地居民多以採礦維生,因礦坑內忌湧水不斷,不喜洞內 有水,便將有水字旁的「洞」改為「硐」;民國35年居民覺得「猴」字不雅 因此由鎮長李建興先生提議更改為「侯」字,被稱之為「侯硐」,直至民國 94年因地方意識抬頭,居民希望將地方名稱改回古名,於是再度更名為「猴 硐」。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包含了以下三個行政區域:弓橋里,民國35(1946)年設 立,昔日地區內種有大量的九芎樹,且當地居民以九芎作橋,因而命名為「弓 橋里」。光復里,民國35(1946)年設立,舊地名為柴寮,後來為紀念台灣光 復,而命名為「光復里」。侯硐里,民國35(1946)年設立,舊地名為猴洞,

後因名字不雅,而在設立時改名為「侯硐里」。

第一節 自然環境

1

一、地理位置

猴硐聚落位於東經 121o 4911北緯 25o0525,屬新北縣瑞芳鎮,坐落於鎮 中心靠南位置,是基隆河上游的第二個聚落,同時也是平溪鐵路支線的起點。地

1 參考資料:周章琳,2009,《黑金的故鄉 猴硐》,臺北縣政府、林詩傑,1994,侯硐地方研究。

(41)

40

理上屬於基隆丘陵區,大部分地區在標高約 75mm~250mm 之間,四面有山嶺圍繞 (圖 3-1-1),東西兩側山勢較陡,東有五丹山(580m),三貂嶺大山(523m),西有 三爪子尖山(526m),南側有獅子嘴奇岩(422m)。

二、氣候

猴硐年均溫約在 22 度左右,夏季炎熱,日照強烈;七、八月溫度可達攝氏 29 度以上(圖 3-1-2)。春秋氣候宜人,冬季一、二月風勢強勁,引入海面的濕冷 氣流,寒冷且多驟雨,平均氣溫在 15 度左右,一月時,最低溫度則能低達 8 度。

由於冬季受到東北季風影響,雨量豐沛,一年約有 200 天以上下雨,屬於典型的 冬雨區,全年降雨量約高達 4,000 公厘。

圖 3-1-2 猴硐地區平均雨量與氣溫(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 3-1-1 猴硐鳥瞰遠景(資料來源:周章琳,黑金的故鄉─猴硐)

(42)

41

三、水文

基隆河由南北走向貫穿猴硐聚落,使整個聚落被分散於河兩岸的台階平地 上。基隆河發源於新北市平溪區的分水崙,河長 86.4 公里,自源頭向東北流下,

出了十分瀑布、三貂嶺,在三貂嶺轉而向北,又再猴硐外側轉向西,流入大台北 地區,最後於關渡匯入淡水河 (圖 3-1-3) 。

由於猴硐位於基隆河中上游,上游地區地勢陡峭,加上雨量豐沛,在九月至 翌年三月雨季期間,河水流量大,若遇到颱風時期,河水氾濫,猴硐、瑞芳地區 不時傳出淹水,造成無數的損傷,直到民國 94 年原山子分洪道完工啟用,才降 低這些低區淹水情形。猴硐聚落的水系還包含了大、小粗坑溪兩支溪流,因河中 大小石礫密佈而得名,大粗坑溪石礫較大(圖 3-1-4);小粗坑溪石礫較小。

圖 3-1-3 瑞芳鎮水系圖 (資料來源:瑞芳鎮誌地理篇)

(43)

42

四、地形與地質

猴硐所在的河階平臺狹小,南北走向的基隆河與兩側山谷間發展的空間有 限,除了河階平臺外,山與水便是猴硐的全部寫照。猴硐的土壤呈酸性反應,是 有機質含量低的黃棕土壤分布地區,因雨水豐沛,坡度又陡,沖刷作用十分嚴重,

土壤貧瘠且多石礫。

在地質上屬於新第三紀沉積岩,以砂岩、頁岩為主,在此沉積岩石底層中,

還蘊含了猴硐的重要資展─煤礦。猴硐的煤礦主要蘊藏於石底向斜軸東邊南北 翼,其範圍廣達至武丹山岩塊的西南邊緣,共蘊藏約 27,950,000 公噸的煤礦量2, 煤層的傾斜度界於 0o到 90o之間,煤礦的分佈型態如同書頁一般一頁一頁的薄 層,共有七層的煤炭。(圖 3-1-5)。煤炭的開採以本層煤與下層煤為主,本層煤 煤厚 0.25 到 0.75 公尺,左右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煤煤厚 0.3 到 0.5 公尺。

2 瑞三爌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五十周年特刊,P15。民國 73 年,已採煤量為 6,610,000 公噸。

圖 3-1-4 大粗坑溪 (資料來源:瑞芳鎮誌地理篇)

(44)

43

圖 3-1-5 猴硐地區煤層分佈圖(資料來源:瑞三爌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五十周年特刊,P15

(45)

44

第二節 聚落發展脈絡

3

猴硐地區最早開發於乾隆 15(1750)年,其拓墾時期介於台北平原開墾後與 宜蘭平原開墾前之間。當時,此地區僅有少數幾戶墾戶越嶺到此開墾山林,形成 九芎橋4、三爪子5、蛇仔形、柴寮子等小地名。三爪子;即現在瑞芳鎮爪峰里、

碩仁里、光復里地區,為閩南人劉玉蘭、蘇玉、蘇標香等人所開墾。乾隆晚期,

陳、林兩姓人士開闢柴寮子地區;現猴硐里地區,福建人蔡姓人士開闢九芎橋、

大粗坑、小粗坑;即現弓橋里地區(圖 2-1-1)。

早年,猴硐僅是山間的小聚落,居民稀少且生活貧苦,清同治年間,屬淡水

3 參考資料有:周章琳,黑金的故鄉猴硐、侯硐地方研究,林詩傑、瑞芳鎮誌、謝靜琪,2008,

猴硐地區礦工文化之研究。

4 地名起源於當地種了許多九芎樹,當時的人並不會為了交通而造橋,所以將九芎橋數砍倒,自 然橫落成為一座橋。

5 因境內有三個爪狀山峰所命名。

圖 3-2-1 瑞芳各地區拓墾時期比較圖 (資料來源:吳海獅,台灣礦業聚落的興衰─以瑞芳鎮為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a general dietary guidance or impose a cash punishment policy on customers for not finishing their food o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omputer attitudes, the digital learning attitude and the digital game attitude and tried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digital game-bas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It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leisure lives, or even healt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activity demand to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