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科技] 電腦發展歷程 - 國中科技領域 - 藝能科檔案下載 - 國立中科實驗高級中學教學單位網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資訊科技] 電腦發展歷程 - 國中科技領域 - 藝能科檔案下載 - 國立中科實驗高級中學教學單位網站"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中科實驗高級中學

國中部七年級數位學習課程,2018/9

(2)
(3)

電腦的

發展歷程

 電腦( Computer ),原意是計算機。  早期在電腦還沒有發明之前, 人類用什麼工具來計算?  法國數學家巴斯卡 (Pascal) 在1642年時,設計第一部加法計算器。

(4)

電腦的

(5)

第 一 代 電 腦

 西元1944年在美國,誕生了第一部真正可稱得上「電腦」的機器, 稱之為ENIAC。  ENIAC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15.5公尺,寬9.3公尺,重30噸。  真空管消耗大量電力,所產生的熱量也造成嚴重的 冷卻問題,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鐘就可能燒 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員須再花15分鐘以上的時間 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很不方便。

(6)

第 二 代 電 腦

 西元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展出電晶體,這項發明給一般電 子應用帶來極大的變革,尤其是電腦。  電晶體使電腦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省電,故障率降低,計 算能力更快。  由貝爾實驗室製造的第二代電腦,使用了800個電晶體,由於體 積大幅縮小,重量輕,使得電腦的應用範圍由軍事用途擴大到 政府機關行政用途。

(7)

第 三 代 電 腦

積 體 電 路

 西元1959年,德州儀器和Fairchild半導體公司共同推出積體電路 (Intergrated Circuit, IC)。它由矽作成,一片比八分之一英吋還 小的晶片上,包含幾百個電子原件,構成一個完整的電子電路。  西元1964年,IBM公司用積體電路設計的電腦,開啟了第三代電 腦的序幕。一個一公分平方的晶片就可以存放相當於一份報紙的 字數,而且計算速度幾乎快到以十億分之一秒為單位。另外,使 用三千三百萬個小時後,才可能發生故障,因此耗用能源少,價 格更為低廉。

(8)

第 四 代 電 腦

超 大 型 積 體 電 路

 西元1975年,超大型積體電路(Very-large-scale integration, VLSI)被完成,一片積體電路晶片可裝進上萬個電子原件,體積比 第一代電腦小了數百倍,計算速度卻快千倍以上,用這種晶片所 製造的電腦,是近代風行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  延續超大型積體電路而發展的微處理機(晶片上的通用處理機) ,體積小,能力強大而價格低廉,更可實際應用於家庭和商業每 一種機器上,如:微波爐、冷氣機、音響、電視、洗衣機等等。

(9)

第 五 代 電 腦

人 工 智 慧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 AI)電腦時期,電腦常常需要處理複

雜而大量的資料,因此處理速度要更快,記憶容量要更大,除了硬 體技術的改善外,也著重在軟體技術的突破。

 這個時期發展的電腦,具有像人類一樣的學習、判斷、思考及推理 能力,例如:Google研發的AlphaGO,已經有能力與人類進行圍 棋比賽。

(10)

電腦的

發展歷程

真空管

電晶體

積體

電路

積體電路

超大型

人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03 集體創作 洪慶桐 建國科技大學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彰化縣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03 集體創作 張建雄

中文科 英文科 數學科 常識科 音樂科 體育科 電腦科 視藝科.. 中文科-遊蹤活動 @

試驗計劃」 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 香港大學

、明泰科技、淩網科技有限公 司、威寶電信、神準科技、漢 翔航空、智邦電信公司、華寶 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和碩聯合

結合夥伴協作學校,與大專院校、出版社及電 子學習平台機構組成專業協作社群,以資訊素

有關資料可參閱教城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科目: 中文 英文 數學 常識 視覺藝術 體育 音樂 普通話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