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西湖溪流域客家嘗會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西湖溪流域客家嘗會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西湖溪流域客家嘗會之研究 A Case Study 治 Ancestral 政of Hakka 大 立 Estate Associations in Xihu River Basin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彭欽清 研究生:徐毓宏 撰. 中. 華. 民. 國. 一0六 年. 七.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本論文承蒙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論文田野培訓計畫」補助 (2014/1-2014/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誌謝辭 回憶剛考上博士班時,當時任職於苗栗縣政府主計處統計科的我,記者來 採訪時,我提到:「我覺得硬梆梆的統計數據,如果融入人文精神的關懷,讓理 論與實務相互結合,數字將不僅僅只是數字,數字將會說話,在統計分析上也會 更有意義。」此時,檢視這本文的書寫方式,的確秉持初衷,沒有忘記當時進修 的想法與抱負。 對於本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彭欽清老師,他是我人生當中的貴 人,因他耐心與細心的指導下,給予我相當多關鍵性的啟示,實獲益非淺,且他 經常在百忙當中,仔細地審閱和批改本文初稿,當我再次拿到初稿時,上面已批 改的密密麻麻,這些均銘記在我內心深處,若非他本文將無法順利完成;同時, 萬分感謝陳其南老師於課堂與口試時,對宗族與嘗會概念的啟發與指正,以及後 續研究之思考與建議,以上均對本文啟發許多新的觀點與思考方向,這些都已流 露到本文的字裡行間,陳老師學識淵博、心思細膩與嚴謹的治學態度,令我深深 折服;並且由衷感謝論文口試委員潘朝陽、楊松齡、王雅萍教授審閱全文,並惠 賜諸多寶貴的建議與指正,使本文能更臻完善與周延。.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回想過去求學的日子,感謝林修澈老師,記得當初踏入民族學之殿堂時, 充滿了對這學科的熱情與憧憬,但對學科卻有些模糊不清的概念,承蒙林老師指 點下對民族學才有更清楚之方向,且林老師對於客家研究之見解,讓我得到許多 啟發並應用於本文;也非常感謝就學期間黃季平老師的支持鼓勵與悉心關懷,在 此亦表達由衷的謝意。. io. sit. y. Nat. n. al. er. 此外,感謝筆者發表研究回顧論文於《民族學界》時,當時匿名審查委員 於嘗會概念上的啟迪與指正;感謝羅烈師老師在田野調查之關心與鼓勵;亦感謝 同為賴氏宗族後代之賴永源、賴文慧、賴怡瑾等,提供豐富的賴氏宗族資料。在 此刻,我所訪問過的政府機關的祭祀公業承辦人與當地居民們之形象又映入眼 簾,深感完成本文有著太多的機緣與巧遇,儘管我不能在此一一列舉他們的名 字,但他們是我認識研究場域或客家傳統社會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此,我 要深深地感謝他們對我的田野調查的幫忙與協助。. Ch. engchi. i n U. v. 最後,感謝多年以來默默在背後支持我的爸媽與妻子,若非他們的付出與 照顧,學業將難以順利完成,也感謝兒子自動自發做好分內的事,讓我無後顧之 憂。謹以本文獻給我最敬愛的家人與所有關心我的人,感謝你們在我人生旅途中 給予的關懷與支持。 徐毓宏. 謹誌于.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中華民國一0六年七月.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摘要 本文以「嘗會」為研究的主題,並於前面加上「客家」一詞,是希望突顯以 客家為主題的論述與特性,藉此來瞭解客家人的文化特徵,故從歷史脈絡看來, 研究地區若非屬早期客家人開墾的地方,則未列入研究場域,冀望透過這樣的研 究思維,並運用比較研究觀點,呈現出西湖溪流域內客家嘗會之一般與核心的文 化特徵。 研究動機除了對客家嘗會的核心文化特徵加以探討外,亦綜合前人對中國傳 統社會宗族理論成果之探討,運用於本文之研究;期望透過宗族相關理論的應. 政 治 大 宗族分布的情況、有哪些宗族對流域拓墾較具代表性、嘗會與宗族發展甚或對聚 立. 用,並藉由西湖溪流域嘗會的族產統計分析,以達成研究目的,包含探討的早期. ‧ 國. 學. 落發展的關聯性等;再以西湖溪流域客家嘗會為核心的觀察,探析國家政策與社 會變遷對嘗會的挑戰。研究方法上,則採用文獻分析、參與觀察以及深度訪談。. ‧. 在資料處理方面,則運用 2009 年政府地政機關有關嘗會族產的公務登記資料為. al. er. io. 對話,以進一步提升研究資料分析結果之信度與效度。. sit. y. Nat. 基礎,進而以統計方法加以整理、歸納、分析,並與相關文獻分析結果做比較與. v. n. 研究結果發現客家嘗會可探析客家人早期來台拓墾的宗族發展的脈絡與聚. Ch. engchi. i n U. 落發展的關聯性,亦可分析出流域內前五大姓氏宗族分別依序為賴、李、彭、劉、 邱,並可探討嘗會於客家地方社會發展的意義與特質;而「嘗」所展現的形式上 與實質上的意涵,代表著客家人獨特的文化特徵,惟這些客家文化的特殊性,不 僅正面臨社會轉型與時代變遷的衝擊,亦面臨著從日治時期政府以來,國家政策 前所未有的挑戰。 關鍵詞:客家、嘗會、祭祀公業、族產、宗族、西湖溪流域.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Hakka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嘗會 cang hui)as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As the term “cang hui” is used only by the Hakka ethnic group in both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akka people and its culture features. Therefore, in terms of historical context, the region for the research is limited only to Xihu River basin area where early Hakka immigrants settled. Through this kind of study and by comparing various research points of view about cang hui, this paper hopes to present the general and. 政 治 大. cor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akka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 in Xihu River Basin.. 立. ‧ 國. 學. In addition to exploring the cor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akka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 the study also deals with and applies. ‧. discussions and findings of previous theori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lineage, hoping tha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lineage related. y. Nat. sit. theory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Hakka Ancestral Estate. er. io. Associations in Xihu River Basin to attain the research purposes. The. n. purposes are the situation lineages which a of the early lineage distribution, v. l. i. are more representative ofCthe h developmentUofn Xihu River Basin, the. engchi.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neage, 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ttlement, etc. The Hakka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 in Xihu River Basin is the core observa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discusses further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policy and social change on the Hakka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 we use document analysis, participation in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bout data processing, we use the official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property of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 owned by the government's land office in 2009 and then adopt suitable statistical methods to sort, summarize,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result of related I.

(12) historical documents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research data analysis results. The study finds that Hakka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 can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lineage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ttlements in the early history. We can also use it to find that family names of the top five lineages in the river basin are Lai, Li, Peng, Liu and Chiu. Besides, we can analyze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akka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 in Hakka society. While formal and realistic meaning of “Chang”(嘗) represents Hakka people’s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uniqueness. 政 治 大. is not only fac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of. 立. the times, but also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by government policy. ‧ 國. 學. since Japanese Reign.. Key words: Hakka, Hakka Ancestral Estate Associations, Ancestral. ‧. Estate Associations, ancestral property, lineage, Xihu River. n. al. er. io. sit. y. Nat. Basin. Ch. engchi. II. i n U. v.

(13) 目. 次 頁次. 緒論.............................................................................................................1 第一章. 西湖溪流域客家人的拓墾 ......................................................39. 第一節 流域的開發 ............................................................................39 第二節 客家人之分布與認同 ............................................................55. 政 治 大. 第三節 中心與邊陲的轉變 ................................................................67. 立. 西湖溪流域嘗會的分布 ..........................................................81. 學. ‧ 國. 第二章. 第一節 基礎資料說明與處理 ............................................................81. ‧. 第二節 各鄉嘗會分布概況 ................................................................87. y. Nat. er. io. sit. 第三節 各鄉嘗會分布與姓氏之關係 ................................................92. n. 第四節 流域內前五大嘗會之姓氏分布 .......................................... 129 a v 第三章. i l C n hengchi U 嘗會與宗族的發展 ................................................................137. 第一節 姓氏分布之情形 ..................................................................138 第二節 嘗會與李氏宗族的發展 ......................................................146 第三節 嘗會與彭氏宗族的發展 ......................................................160 第四節 嘗會與劉氏宗族的發展 ......................................................173 第五節 嘗會與邱氏宗族的發展 ......................................................191. i.

(14) 第四章. 賴氏宗族嘗會的經營與發展 ................................................207. 第一節 賴氏宗族拓墾史 ..................................................................207 第二節 賴氏宗族的宗祠與舊宅 ......................................................212 第三節 賴氏宗族嘗會的發展 ..........................................................223 第四節 合約字嘗會-「祭祀公業法人苗栗縣賴德祥」..............233 第五節 賴氏宗族與聚落發展 ..........................................................243 第五章. 政 治 大. 嘗會的特質與挑戰 ................................................................249. 立. ‧ 國. 學. 第一節 嘗會一般性的意涵 ..............................................................249 第二節 「嘗」於客家人的意涵 ......................................................258. ‧. 第三節 「嘗」於地方社會之特質分析 ..........................................263. sit. y. Nat. io. a. er. 第四節 國家政策對嘗會的挑戰 ......................................................271. n. v l 結論......................................................................................................... 295 ni Ch. engchi U. 參考文獻.................................................................................................307 附錄一. 西湖鄉清領時期拓墾一覽表 ................................................323. 附錄二. 銅鑼鄉清領時期拓墾一覽表 ................................................326. 附錄三. 三義鄉清領時期拓墾一覽表 ................................................329. 附錄四. 西湖鄉彭朝寶家族分鬮書 ....................................................331. ii.

(15) 附錄五. 道光 24 年 8 月劉漢魁等立分鬮字 ......................................332. 附錄六. 光緒 3 年 10 月劉永定等立鬮書分田合約字(一) ..........333. 附錄七. 光緒 3 年 10 月劉永定等立鬮書分田合約字(二) ..........334. 附錄八. 光緒 3 年 12 月劉永定等立合約字 ......................................335. 附錄九. 明治 38 年 4 月 1 日劉肇鑫等立遜讓田 畑原野池沼建物敷地. 字.............................................................................................................336. 學. ‧ 國. 附錄十. 政 治 大 「鎮平十七世渡台祖秀文公嘗苗栗公館」序文 ................337 立 「鎮平十八世祖星明公嘗苗栗西湖鄉高埔」序文 ........338. 附錄十二. 「鎮平十九世瑞龍公嘗苗栗西湖鄉高埔村」序文 ........341. 附錄十三. 「鎮平十九瑞鳳公嘗苗栗西湖下埔村」序文 ................342. 附錄十四. al 「祭祀公業邱五妹嘗」序文 ............................................ 343 iv. 附錄十五. 祭祀公業賴德祥嘗管理暨組織規約 ................................347. 附錄十六. 西湖溪流域西湖鄉五湖村賴氏宗族嘗會彙整一覽表 ....349. 附錄十七. 台灣各州廳祭祀公業設定年次統計表(1937) ............352. ‧. 附錄十一. n. er. io. sit. y. Nat. Ch. n U engchi. iii.

(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17) 圖目次 頁次. 圖 1-1-1 西湖溪流域圖..........................................................................40 圖 1-1-2 西湖溪集水區行政區域圖 .....................................................42 圖 1-1-3 清領時期漢人拓墾進程示意圖 .............................................54 圖 1-2-1 臺灣客家人定義標準圖..........................................................61 圖 2-2-1 苗栗縣銅鑼地政事務所轄區地段示意圖 .............................86 圖 2-3-1. 治 政 西湖鄉嘗會姓氏分布圖........................................................ 102 大 立 ‧ 國. 學. 圖 2-3-2 西湖鄉之夥房分布圖............................................................103 圖 2-3-3 銅鑼鄉嘗會姓氏分布圖........................................................122. ‧. 圖 2-3-4 銅鑼鄉客家夥房集中範圍分布圖 .......................................123. sit. y. Nat. 圖 2-3-5 三義鄉嘗會姓氏分布圖........................................................127. er. io. n. al 圖 3-2-1 銅鑼鄉三座厝澗窩之惇敘堂 ............................................... 146 iv 圖 3-2-2. n U engchi 銅鑼鄉三座厝段李德萬公派下宗族嘗會系譜圖 ...............151. Ch. 圖 3-2-3 銅鑼鄉朝西段李秀錦派下宗族嘗會系譜圖 .......................154 圖 3-2-4 西湖鄉二湖村李茂勝公墓 ...................................................155 圖 3-2-5 西湖鄉二湖段李順吉公派下宗族嘗會系譜圖 ...................156 圖 3-2-6 西湖溪流域李氏宗族相關嘗會族產分布圖 .......................159 圖 3-3-1 彭朝寶公遺像........................................................................160 圖 3-3-2 西湖鄉龍洞村彭朝寶祠堂 ...................................................161 v.

(18) 圖 3-3-3 彭朝寶祠堂正廳內神龕........................................................161 圖 3-3-4 西湖鄉彭氏宗族相關嘗會系譜圖 .......................................169 圖 3-3-5 西湖鄉彭祥瑤公派下嘗會族產分布圖 ...............................170 圖 3-4-1 西湖鄉劉恩寬家族法猷公派下系統表 ...............................173 圖 3-4-2 西湖鄉劉恩寬公墓................................................................174 圖 3-4-3 西湖鄉陳太孺公墓................................................................174. 政 治 大. 圖 3-4-4 西湖鄉「彭城堂」劉氏宗祠 ...............................................174. 立. 圖 3-4-5 西湖鄉四湖村劉恩寬公祭祖儀式 .......................................181. ‧ 國. 學. 圖 3-4-6 西湖鄉劉氏宗族 17 世清魁公春祭典禮應備事項 .............182. ‧. 圖 3-4-7 西湖鄉四湖段劉恩寬公派下宗族嘗會系譜圖 ...................183. Nat. io. sit. y. 圖 3-4-8 西湖鄉四湖村劉恩寬公派下嘗會族產分布圖 ...................185. er. 圖 3-5-1 西湖鄉高埔段邱五妹公祖堂 ...............................................192. al. n. v i n Ch 西湖鄉高埔段邱星明公祠堂 192 e n g c ............................................... hi U. 圖 3-5-2. 圖 3-5-3 西湖鄉高埔段邱秀文公派下宗族嘗會系譜圖 ...................199 圖 3-5-4 西湖鄉高埔村邱道芳公派下宗祠 .......................................200 圖 3-5-5 西湖鄉高埔段邱道芳公派下宗族嘗會系譜圖 ...................202 圖 3-5-6 西湖鄉五湖村邱氏宗祠........................................................203 圖 3-5-7 西湖鄉五湖村邱氏宗祠正廳內神龕 ...................................203 圖 3-5-8 西湖鄉五湖段邱皆秀公派下宗族嘗會系譜圖 ...................204 vi.

(19) 圖 3-5-9 西湖溪流域邱氏宗族相關嘗會族產分布圖 .......................206 圖 4-1-1 西湖鄉五湖村賴氏宗族世系表 ...........................................210 圖 4-1-2 賴氏諸公之坟墓.................................................................... 211 圖 4-2-1 賴氏宗族的宗祠與舊宅分布圖 ...........................................212 圖 4-2-2 第一世賴德祥祠堂全貌........................................................213 圖 4-2-3 第一世賴德祥祠堂正廳內神龕 ...........................................213. 政 治 大. 圖 4-2-4 第一世賴德祥祠堂正廳內牌位 ...........................................213. 立. 圖 4-2-5 維侯公賴氏舊家廟................................................................214. ‧ 國. 學. 圖 4-2-6 維侯公賴氏家廟....................................................................214. ‧. 圖 4-2-7 第十三世賴維侯祠堂正廳內牌位 .......................................214. Nat. io. sit. y. 圖 4-2-8 第十三世賴維侯祠堂正廳內神龕 .......................................214. er. 圖 4-2-9 賴維信潁川世第門樓............................................................216. al. n. v i n C.................................................................. 賴維信潁川世第 216 hengchi U. 圖 4-2-10. 圖 4-2-11 賴維信潁川世第正廳內神龕..............................................217 圖 4-2-12 賴維信潁川世第正廳正廳內牌位 .....................................217 圖 4-2-13 賴維信潁川世第大門口左側石母廟 .................................217 圖 4-2-14 石母廟所供奉之石母像......................................................217 圖 4-2-15 石母娘娘修建收支結算表的立碑 .....................................218 圖 4-2-16 賴崇達秀才第......................................................................219 vii.

(20) 圖 4-2-17 賴崇達秀才第第一進..........................................................219 圖 4-2-18 賴崇達秀才第第二進..........................................................219 圖 4-2-19 賴崇達秀才第第三進..........................................................220 圖 4-2-20 賴崇達秀才第正廳門口......................................................220 圖 4-2-21 賴崇達公宅第前方上灣福神祠全景 .................................221 圖 4-2-22 西湖鄉五湖村上灣福神祠 .................................................221. 政 治 大. 圖 4-3-1 西湖鄉五湖村賴氏宗族嘗會系譜圖 ...................................225. 立. 圖 4-4-1 賴氏家族土地清冊(賴德祥部分第 1 頁) .............................238. ‧ 國. 學. 圖 4-4-2 賴氏家族土地清冊(賴德祥部分第 2 頁) .............................238. ‧. 圖 4-4-3 賴氏家族土地清冊(賴得祥部分) .........................................239. Nat. io. sit. y. 圖 4-4-4 賴氏家族土地清冊(賴維侯、維信嘗部分) .........................240. er. 圖 4-5-1 西湖溪流域西湖鄉五湖村賴氏宗族嘗會族產分布圖 .......247. al. n. v i n Ch 銅羅鄉樟樹村徐開興公來台祖「東海墓園」 ...................255 engchi U. 圖 5-1-1. 圖 5-3-1 苗栗縣行政區劃分圖............................................................264 圖 5-3-2 海線鄉鎮毗鄰西湖溪流域祭祀公業名稱冠「嘗」字之分布 圖.............................................................................................................269 圖 5-4-1 銅鑼鄉祭祀公業李秀錦嘗派下員系統圖 ...........................288 圖 5-4-2 申報祭祀公業法人李德萬費用樂捐簿 ...............................289. viii.

(21) 表目次 頁次. 表 1-1-1 西湖溪流域內 2017 年 7 月份各村里人口統計表 ...............43 表 1-1-2 西湖鄉行政沿革表..................................................................46 表 1-1-3 銅鑼鄉行政沿革表..................................................................48 表 1-1-4 三義鄉行政沿革表..................................................................50 表 1-1-5 西湖鄉、銅鑼鄉與三義鄉拓墾進程比較表 .........................53 表 1-2-1. 治 政 苗栗縣西湖溪流域內各鄉鎮使用語狀況一覽表 .................57 大 立 ‧ 國. 學. 表 1-2-2 2004 年西湖溪流域鄉鎮之客家人口數及比例 ....................62 表 1-2-3 2008 年西湖溪流域鄉鎮之客家人口數及比例 ....................63. ‧. 表 1-2-4 2010-2011 年西湖溪流域鄉鎮之客家人口數及比例 ...........65. sit. y. Nat. 表 1-2-5 2010-2011 年西湖溪流域鄉鎮依客家基本法定義之客家人口. er. io. n. al 數及比例............................................................................................ 66 iv 表 1-3-1. n U engchi 日治時期西湖溪流域四鄉鎮人口一覽表 .............................68. Ch. 表 1-3-2 國民政府時期西湖溪流域四鄉鎮人口一覽表 .....................69 表 1-3-3 55 年至 65 年後龍鎮、西湖鄉與銅鑼鄉人口一覽表 ..........70 表 1-3-4 81 年至 90 年三義鄉鎮人口一覽表 ......................................71 表 1-3-5 苗栗縣場所單位生產總額前 5 大鄉鎮市區經營概況表 .....74 表 2-2-1 各鄉登記之嘗會數量與嘗會土地筆數概況統計表 .............88 表 2-2-2 各鄉嘗會所屬的土地面積占該鄉土地面積概況統計表 .....88 ix.

(22) 表 2-2-3 西湖鄉各段土地擁有的嘗會數與面積分布概況統計表 .....89 表 2-2-4 銅鑼鄉各段土地擁有的嘗會數與面積分布概況統計表 .....90 表 2-2-5 三義鄉各段土地擁有的嘗會數與面積分布概況統計表 .....91 表 2-3-1 西湖鄉鴨母坑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93 表 2-3-2 西湖鄉二湖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94 表 2-3-3 西湖鄉三湖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95. 政 治 大. 表 2-3-4 西湖鄉四湖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96. 立. 表 2-3-5 西湖鄉四湖段劉姓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96. ‧ 國. 學. 表 2-3-6 西湖鄉五湖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97. ‧. 表 2-3-7 西湖鄉五湖段賴姓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98. Nat. io. sit. y. 表 2-3-8 西湖鄉高埔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00. er. 表 2-3-9 西湖鄉高埔段邱姓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01. al. n. v i n Ch 銅鑼鄉七十份段中平小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04 engchi U. 表 2-3-10. 表 2-3-11 銅鑼鄉九湖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105 表 2-3-12 銅鑼鄉三座厝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06 表 2-3-13 銅鑼鄉三座厝段李姓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07 表 2-3-14 銅鑼鄉天神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07 表 2-3-15 銅鑼鄉竹圍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08 表 2-3-16 銅鑼鄉老雞隆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09 x.

(23) 表 2-3-17 銅鑼鄉西崗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0 表 2-3-18 銅鑼鄉芎蕉灣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1 表 2-3-19 銅鑼鄉芎蕉灣段謝姓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2 表 2-3-20 銅鑼鄉東田洋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3 表 2-3-21 銅鑼鄉東田洋段劉姓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3 表 2-3-22 銅鑼鄉東田洋段吳姓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4. 政 治 大. 表 2-3-23 銅鑼鄉客屬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4. 立. 表 2-3-24 銅鑼鄉朝西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5. ‧ 國. 學. 表 2-3-25 銅鑼鄉朝西段李姓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6. ‧. 表 2-3-26 銅鑼鄉朝東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7. Nat. io. sit. y. 表 2-3-27 銅鑼鄉朝陽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7. er. 表 2-3-28 銅鑼鄉新雞隆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9. al. n. v i n Ch 銅鑼鄉福安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 119 engchi U. 表 2-3-29. 表 2-3-30 銅鑼鄉福興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0 表 2-3-31 銅鑼鄉銅鑼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0 表 2-3-32 銅鑼鄉樟樹西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1 表 2-3-33 銅鑼鄉樟樹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1 表 2-3-34 三義鄉拐子湖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4 表 2-3-35 三義鄉三叉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4 xi.

(24) 表 2-3-36 三義鄉五穀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5 表 2-3-37 三義鄉水美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5 表 2-3-38 三義鄉聖王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5 表 2-3-39 三義鄉雙草湖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6 表 2-3-40 三義鄉雙連潭段姓氏創設的嘗會數統計表 .....................127 表 2-4-1 西湖鄉前十五大姓氏創設的嘗會數與面積統計表 ...........129. 政 治 大. 表 2-4-2 銅鑼鄉前十三大姓氏創設的嘗會數與面積統計表 ...........131. 立. 表 2-4-3 三義鄉前五大姓氏創設的嘗會數與面積統計表 ...............134. ‧ 國. 學. 表 2-4-4 西湖溪流域嘗會土地面積前十五大姓氏統計表 ...............135. ‧. 表 3-1-1 西湖鄉前十大姓氏各村戶數分布一覽表 ...........................140. Nat. io. sit. y. 表 3-1-2 西湖鄉前十大姓氏各村人口數分布一覽表 .......................141. er. 表 3-1-3 銅鑼鄉前十大姓氏各村戶數分布一覽表 ...........................142. al. n. v i n Ch 三義鄉前十大姓氏各村戶數分布一覽表 e n g c h i U ...........................144. 表 3-1-4. 表 3-1-5 西湖溪流域 1954 年前十大姓氏各鄉戶數分布一覽表 .....145 表 3-1-6 西湖溪流域 1994-2003 年前十大姓氏各鄉戶數分布概估一覽 表 ......................................................................................................145 表 3-2-1 銅鑼鄉三座厝段李德萬公派下創設之嘗會統計表 ...........148 表 3-2-2 銅鑼鄉朝西段李秀錦公派下創設之嘗會統計表 ...............153 表 3-2-3 西湖鄉二湖段李順吉公派下創設之嘗會統計表 ...............156 xii.

(25) 表 3-3-1 彭氏宗族合約字嘗會-「彭延年嘗」族產統計表 ...........163 表 3-3-2 彭祥瑤孫朝和、朝助、朝路、朝寶各分得之田產一覽表 ..........................................................................................................165 表 3-3-3 西湖溪流域彭祥瑤公派下創設的嘗會統計表 ...................168 表 3-4-1 西湖鄉四湖段劉恩寬公派下創設的嘗會統計表 ...............180 表 3-5-1 西湖鄉高埔村邱秀文公派下創設的嘗會統計表 ...............199 表 3-5-2 西湖鄉高埔段邱道芳公派下創設的嘗會統計表 ...............201 表 3-5-3. 治 政 西湖鄉五湖段邱皆秀公派下創設的嘗會統計表 ...............204 大 立 ‧ 國. 學. 表 4-4-1 祭祀公業法人苗栗縣賴德祥合併後土地差異比較分析表 ..........................................................................................................237. ‧. 表 4-5-1 西湖鄉五湖段賴維侯公、維信公昆仲派下創設的嘗會統計. Nat. io. sit. y. 表 ......................................................................................................245. er. 表 5-3-1 西湖溪流域嘗會名稱冠「嘗」字之統計表 .......................266. al. n. v i n Ch 東邊毗鄰西湖溪流域鄉鎮市嘗會名稱冠「嘗」字之統計表 engchi U. 表 5-3-2. ..........................................................................................................266 表 5-3-3 西湖溪流域東邊鄰近的鄉嘗會名稱冠「嘗」字之統計表 ..........................................................................................................267 表 5-3-4 海線地區的三鎮祭祀公業名稱冠「嘗」字之統計表 .......268 表 5-4-1 西湖溪流域各類型嘗會名稱統計一覽表 ...........................273 表 5-4-2 西湖溪流域嘗會族產因「三七五減租」出租之情形統計表 ..........................................................................................................275 表 5-4-3 西湖鄉嘗會族產因「三七五減租」出租之情形統計表 ...276 xiii.

(26) 表 5-4-4 銅鑼鄉嘗會族產因「三七五減租」出租之情形統計表 ...277 表 5-4-5 全國祭祀公業及祭祀公業法人土地清理統計表 ...............281 表 5-4-6 苗栗縣祭祀公業法人名稱尚冠有「嘗」之統計一覽表 ...284 表 5-4-7 苗栗縣祭祀公業法人登記主事務所非於申報公所家數統計 一覽表 ..............................................................................................29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v. i n U. v.

(27)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關於苗栗西湖溪流域 1的研究,雖有許多文史工作者、碩士研究生或學者撰 寫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研究卻未曾以「客家嘗會」為視角,對西湖溪流域 的客家宗族、土地拓墾與聚落發展的關聯性,提出清楚的說明。西湖溪流域由北 至南涵蓋之鄉鎮有後龍鎮、西湖鄉、銅鑼鄉以及三義鄉,若以人的屬性分析,除. 政 治 大. 後龍鎮屬福佬人占大多數外,其餘 3 鄉均以客家人居多;而筆者於西湖鄉田野調. 立. 查時,發現宗族群聚現象相當明顯,而且各宗族大都有著各自勢力範圍,如經常. ‧ 國. 學. 有人提到西湖鄉四湖村的劉屋、五湖村的賴屋、高埔村的邱屋等,這樣的情況相 對於同屬西湖溪流域內的銅鑼鄉與三義鄉,則有較為鮮明的特色。. ‧. 西湖溪流域宗族群聚的現象,黃麗生研究提到,客家先民跨海來臺,入墾本. y. Nat. sit. 區、開基繁衍,稍有累積即設立宗祠,藉由聚族而居、教化子孫、共同祭祀等多. n. al. er. io. 重功能達到凝聚族人的目的。透過西湖溪流域內三鄉的宗祠分布,呼應了本區溯. i n U. v. 游而上的拓墾進程;最早開發的西湖鄉,宗祠數量最多,次為銅鑼,清末才見進. Ch. engchi. 一步開發的三義,宗祠數量明顯較少。「宗族」是本區客家人文社會最重要的基 盤,本區客家社會若要永續發展,宜善用此人文資產。從宗祠陸續的設立,象徵 宗族的逐漸成長茁壯,亦反映流域內拓墾的歷程與成果。 2 戴炎輝研究更進一步指出,我國的宗族團體,是同姓同宗且共同其祭祀的男. 1. 西湖昔稱四湖,因打那叭溪(今稱西湖溪)沿岸有曲流形成的河谷平原,一般在地名上稱作 「湖」 ,即山中盆狀低地之意。打那叭溪流域這類地形特多,從下游至上游依次命名為頭湖、二 湖、三湖、四湖、五湖。四湖即第四個盆狀低地。同時由於四湖就在西湖鄉略中央,遂取以為鄉 名。因與雲林縣四湖鄉同名,乃於民國 43 年 8 月 3 日改以諧音字「西湖」為鄉名。 ﹙西湖鄉志編 纂委員會 1997:87﹚ 2 黃麗生(2012:2、11)〈西湖溪谷地人文社會的基石與變化─客家宗族與族際關係(1895~迄 今)〉收錄於《西湖溪谷地客家人文空間的塑成與發展:聚落、文化、族群、產業(二)整合型研 究》台北:客家委員會。 1.

(28) 系血族之團體。宗族團體有大宗族(本宗)和小宗族(支宗、旁支)的分別。許 多的宗族蓋起了祠堂,編造着族譜,而附置了祠產,俾族人有精神上的中心,物 質的基礎。祠產在大陸也叫做祭田、族田、族產、大公田等。在臺灣,閩南籍民 叫做祭祀公業或公業、祀產,客家屬叫祖嘗。 3在傳統社會祠產往往提供祠堂運 作的經費支出,祠產亦促成了宗族的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清領時期客家人來台在分家時,經常會保留一部份的族產,作為祭祀祖先 的經費來源,為了這些族產的管理,於是早期的祖先會有設置特別的組織來管 理,於是古文書上我們常見到客家人稱呼這些組織為「□□□嘗(祖嘗、公嘗、. 政 治 大 「會」 ,只是六堆地區的「會」的成員則毫無姓氏的限制, 「會」的財產也像祭祀 立. 蒸嘗)」 。簡炯仁研究南部六堆地區認為,六堆地區除了「嘗」之外,還有各種的. 公業一樣大多為不動產,尤其以價值較高的水田為主。其實,「會」是另一層性. ‧ 國. 學. 質的「嘗」,只是成員資格不同而已,難怪當地人習慣以「嘗會」合稱二者。因. ‧. 為「會」的成員毫無姓氏的限制,嘗與會的成員時常重疊,足以彌補嘗與嘗之間. y. Nat. 的空白,而將各聚落更加緊密團結在一起。 4從上述的研究說明了「嘗會」一詞. er. io. sit. 的由來,且南部的客家人將「嘗」與「會」合稱「嘗會」 ,但筆者於田野調查時, 在西湖溪流域年長的客家人大都用客家話稱之為「公嘗」(gung song)。. al. n. v i n 莊英章研究更清楚說明:「嘗會」是一種在客家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組織。在 Ch engchi U. 明清時代,特別是清代留下的古文書中,經常可以看見「嘗會」 、 「蒸嘗」的名稱 混用。事實上,「蒸嘗」應是特別指祭祀祖先的一個財產團體。而其他舉凡是集 資共有財產的團體,客家人都會使用「嘗會」這個名稱,因此「嘗會」在範圍上 較「蒸嘗」 5為廣;且由於「嘗會」組織的普遍存在,使得客家地區在土地產權 的結構上有一種明顯現象:產權為「嘗會」所有的土地,占相當高比例。 6而目. 3. 戴炎輝(1979:770-771)《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 簡炯仁(2000:41-42)〈屏東平原客家「六堆」聚落的形成及其社會變遷〉收錄於《聚落、 宗族與族群關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5 蒸,冬天祭禮名。嘗,秋天祭禮名。 6 莊英章、李翹宏(2010:668)《客家族群的「嘗會」與地方社會發展:以頭前、鳳山兩溪域 為例》台北:客家委員會。 4. 2.

(29) 前學術界關於以台灣早期財產團體為研究對象者,則以嘗會來包含蒸嘗;簡言 之,以嘗會概括稱之。 許多文獻資料顯示,嘗會與宗族團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研究「嘗 會」 ,無可避免會同時探討宗族的相關議題,因為嘗會組織的運作得以順利推動, 後面一般有族產的支應,而族產的累積過程可看出一個宗族在某一個地區開始形 成、茁壯與發展。陳其南的研究提到,隨著土著地緣組織的形成,台灣漢人移民 社會的親屬團體-宗族,也開始茁壯、發展。在臺灣的傳統社會中,與中國本土 一樣,宗族組織也可以從族產或宗祠的建立看出來。在臺灣,這類的族產稱為「祭. 政 治 大 發展的問題。 而莊英章、李翹宏研究亦指出嘗會或祭祀公業的土地資料,可以 立 祀公業」。今天我們即可以根據這些有形的、持續的祭祀公業之記錄來考察宗族 7. 探討當地嘗會組織的空間分佈及其在該區域所佔有的重要性。 8施添福研究亦指. ‧ 國. 學. 出,若一個家族早期在一地方設置有相當多的嘗會,則代表其以該地方作為家族. ‧. 發展的根據地,反之則主要在擴張家族事業,雖然透過開墾而擁有土地,卻無意. y. Nat. 在此久居和落戶生根。 9基於此,在處理宗族的形成與變遷的歷史問題時,可以. er. io. sit. 將嘗會所屬的族產研究納入研究素材加以分析,以探討「宗族發展」的情形。 綜上所述,我們可理解「嘗會」為客家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而本研究以「嘗. al. n. v i n 會」為研究的主題,並於前面加上「客家」一詞,目的希望突顯以客家為主題的 Ch engchi U. 論述與特性,藉此來瞭解客家人的文化特徵,冀望透過這樣的研究思維,並運用 比較研究觀點,呈現出西湖溪流域內客家嘗會之一般與核心的文化特徵;再者, 本研究透過分析嘗會的初級資料,如嘗會財產、派下員系統表、嘗會沿革、派下 現員名冊及分鬮書等,進而轉化為可用之素材,探討西湖溪流域客家嘗會的形成 或時空變遷的過程中,瞭解各宗族的分布與發展情況,並進一步探析研究場域的 嘗會特殊性以及對客家人重要意涵、並深入探討宗族與聚落發展之關係,以上即 7. 陳其南(1987:138)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莊英章、李翹宏(2010:667-668)《客家族群的「嘗會」與地方社會發展:以頭前、鳳山 兩 溪域為例》台北:客家委員會。 9 施添福(2005)〈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 《臺灣文獻》56(3):222。 8. 3.

(30) 為本研究的主要動機。. (二). 研究目的 西湖溪為苗栗縣境內重要的河流之一,本研究的研究場域以「西湖溪流域」 為地理範圍的觀察,研究透過客家嘗會組織探討宗族對客家聚落的形成與變遷過 程,所欲研究之目的如下。 1. 探討在哪些特定的歷史及地理條件下促成流域的開發。 2. 瞭解流域內從早期到現在之族際關係之演變。 3. 透過嘗會族產的統計分析,探討宗族分布的情況,並與相關文獻分析結. 政 治 大 藉由嘗會族產的統計分析,探討有哪些宗族對流域拓墾有著較為重要貢 立 果做比較與對話。. 學. 獻。. ‧ 國. 4.. 5. 探析嘗會以揭示宗族發展與時代變遷的階段性特點,並進而探討對早期. ‧. 聚落發展的影響。. sit. y. Nat. 6. 藉由嘗會理解宗族型態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al. er. io. 7. 探討有西湖溪流域內存在哪些嘗會組織較具獨特性。. v. n. 8. 透過區域性的比較研究,瞭解客家嘗會的特殊性。. Ch. engchi. i n U. 9. 探究國家政策與社會變遷對嘗會的挑戰。. 二、理論基礎 從前述可明瞭嘗會即是客家人的祭祀公業,但回顧有關嘗會的理論大都數的 文獻均以祭祀公業稱之,故以下理論之討論,為求忠於原著仍以祭祀公業名稱來 探討之。. (一). 祭祀公業分類 根據戴炎輝的研究提到:祭祀公業在臺灣很普遍,大多數是在清代設立的, 日治初期還有一些,以後就沒有了。設立的方法,普通在鬮分家產時,抽出一部 分來做祭祀業為鬮分字的公業,但也有族人按股湊錢而購置田產的為合約字的公 4.

(31) 業。閩南籍的公業大都是鬮分字的公業,反之,客家籍的多為合約字的公業。在 前者的場合,鬮分時對家產有份的人全部為派下,而其派下權的分量則照其家產 應份額。反之,在後者的場合,則僅湊錢的族人才有股份。且享祀的祖先,在前 者的場合,多為很近的祖先,而在後者的情形,多為遠祖,若不是開基祖,最少 也應是一支派的始祖。後者或稱為祖公會。但還有第三種不同的公業,即俗稱為 『丁仔會』。現在雖也叫公業,但頗有特色,凡有湊錢的族人,由他傳下來的男 子孫都為派下,因此丁旺的族系,則有和丁同數的派下,且各丁為派下的權利是 均等的。在臺灣,丁仔會是罕有的。 10. 政 治 大 種,前者普通以大祖為享祀者,成員很多,財產也較富,原則上,設立的年代較 立. 根據祭祀公業的組成方式,分為合約字的祭祀團體和鬮分字的祭祀團體兩. 早。也有少數是家產分割以後,子孫以其近祖為享祀者之團體。相對的,鬮分字. ‧ 國. 學. 的團體,一如文字本身的意義,乃是鬮分家產之際,抽出一部分的不動產組織而. ‧. 成。其享祀者以最近的共同始祖,或四代以內的祖先為限。 11是以,關於祭祀公. y. Nat. 業分類的研究,戴炎輝是最早將臺灣祭祀公業的組成分為:鬮分字祭祀公業與合. er. io. al. sit. 約字祭祀公業,主要係因設立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別。. v. n. 目前祭祀公業的研究者,基本上都是採用戴炎輝的理論;故人類學家根據前. Ch. engchi. i n U. 揭論述,將台灣祭祀的組成分為兩種:「鬮分字」與「合約字」祭祀團體. 12. 。這. 種分類的方法主要以祭祀組織中的派下員當作劃分依據。 1. 鬮分字祭祀團體 鬮分家產時抽出一部分來作祭祀公業,鬮分時對家產有份的人全部為派下, 而其派下權的份量則照其家產應分額來分配。所以,鬮分字的宗族團體,是由某 一位特定祖先之後代所組成,也就是在鬮分他的財產時抽出一部份充當祭祀公. 10. 戴炎輝(1979:770-771)《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 戴炎輝(1945:231)〈臺灣之家族制度與祖先祭祀團體〉,《臺灣文化論叢》第二輯。 12 陳其南(1987:143)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暨莊英章(1994:110)《家族 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 11. 5.

(32) 業,是純粹基於血緣關係所組成。享祀的祖先多為世代較近的「開臺祖」。我們 為了分析的方便,把這種鬮分字祭祀公業所組成的宗族稱為「開臺祖宗族」,其 祭祀對象通常是第一位開臺祖或其後代。 13所以同一家內的男子都成為這個祭祀 組織內的當然成員,他們也在這個組織中享有一部分的會份權,同時必須負擔祭 祀的事務。 14 2. 合約字祭祀團體 乃是來自同一祖籍地的墾民以契約方式共同湊錢而購置田產,派下人僅限出 錢的族人;合約字的祭祀團體所祭祀的祖先,世代通常較遠,以便包容更多的成. 政 治 大 括數位開臺祖之後代,我們稱之為「唐山祖宗族」 。 立. 員。這些享祀的祖先是從來沒有來過臺灣的,故稱為「唐山祖」。其派下可以包 15. ‧ 國. 學. 通常是以自願認股的方式組成,每一個會員出資一定的數目,共同組成一個 祭祀組織,而其權利與義務則僅限於出錢族人的派下子孫。由於參與認股者雖然. ‧. 同姓,但是其來台祖各不相同,為了克服這種不同祖先,卻又要共組宗族的困境,. y. Nat. sit. 於是採取了上溯祖先的辦法,少則三、四代,多則十幾代,直到一位共同始祖後,. n. al. er. io. 便以該始祖為祭祀對象。由於這位始祖必定未曾來台,因此相對於來台祖,也被. i n U. v. 稱為「唐山祖」。 16這種共同出資的組織,會員之間不一定有直接的血緣關係,. Ch. engchi. 但通常會限定同姓才能參加,祭祀祖先的用意比較淡薄,但是每年仍會利用祭祖 的機會連絡感情並清算帳冊。這兩種祭祀組織的組成方式,在福佬人的社群中稱 為「祭祀公業」,在客家社會中則稱為「祖嘗」。 17 實際上,臺灣民間對於祭祀公業往往也分為大公和小公,這雖然是相對性的. 13. 陳其南(1987:143-144)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莊英章、李翹宏(2010:669)《客家族群的「嘗會」與地方社會發展:以頭前、鳳山 兩溪域 為例》台北:客家委員會。 15 陳其南(1987:143-144)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16 莊英章、羅烈師(2007:94-95)〈家族與宗族篇〉收錄於《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 院客家委員會。 17 莊英章、李翹宏(2010:669)《客家族群的「嘗會」與地方社會發展:以頭前、鳳山 兩溪域 為例》台北:客家委員會。 14. 6.

(33) 名詞,但常被用來分別唐山祖宗和開臺祖宗族之祭祀公業。根據這樣的定義,開 臺祖宗族的祭祀公業雖然有時採合約的方式組成,但唐山祖宗族之成立則顯然不 可能有所謂鬮分字者。 18. (二). 宗族理論 1. 移民社會 在臺灣談到宗族的形成與變遷的過程,先要瞭解臺灣的歷史背景為一個移民 社會。清領時期台灣從 1683 年到 1895 年的兩百多年中,是來台漢人由移民社會 (Immingrant Society) 走向「土著化」(Indigenization) 變成為土著社會(Native. 政 治 大. Society) 的過程。初期的台灣漢人移民社會可以說是中國大陸傳統社會的連續或. 立. 延伸,而「移民社會」的性質就是原傳統社會移植和重建的過程。 19陳其南提出. ‧ 國. 學. 「土著化」的理論,最早是在 1975 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所撰寫《清代 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之碩士論文,基本上是研究清領時期的祖籍分類. ‧. 械鬥與宗族組織的形成,以及寺廟信仰轉型的變遷等三項歷史事實導出的論證結. sit. y. Nat. 果。. n. al. er. io. 移民社會經過一段時間的定居之後,即發生土著化的現象,轉化為「土著社. i n U. v. 會」,經過這樣從「移民社會」走向「土著社會」的轉型,逐漸建立在本地地緣. Ch. engchi. 和血緣關係的新宗教和宗族團體取代了過去的祖籍地緣和血緣團體;且原來的移 民開始對移住地台灣本土產生認同感,相對地脫離了早期移民的大陸祖籍意識。 到了清末,台灣漢人的社會意識顯然已經逐漸拋棄祖籍觀念,而以現居的聚落組 織為其主要之認同單位。這就是台灣漢人社會逐漸從一個移民社會轉變為土著社 會之最佳說明。 20 2. 宗族形成的論述. 18. 陳其南(1987:144)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1998:172)《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文化。 20 陳其南(1998:172-174)《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 文化。 19. 7.

(34) 有關宗族形成的論述,許多國內外學者觀察大陸與臺灣的現象後,提出了不 同的看法,依其論述觀點可歸類如下: (1).功能學派 以 英 國 倫 敦 政 治 與 經 濟 學 院 的 人 類 學 家 Maurice Freedman( 以 下 簡 稱 Freedman)為代表人物,他主要對宗族的論述主要集中在 1958 年出版的《中國東 南的宗族組織》與 1966 年出版的《中國的宗族與社會:福建與廣東》。 他研究大陸東南的宗族組織指出:「假如有公產存在,而在地理上分隔開來 的獨立單位繼續共同享有這個公產,那麼無可置疑的這便是宗族。否則,這些繁. 政 治 大 基於此,Freedman認為宗族形成的必要條件即是必須要有公產,若無公產即便是 立 衍開了的宗支就變成了各自自主的宗族,其間僅由姓氏的關係聯繫起來而已。」21. 繁衍開來也只是自主的宗族,像氏族由許多宗族團體構成,在系譜上找得共同的. ‧ 國. 學. 關連性,但並無共同的公產存在。他亦提到:「當祖先祭祀的地點從家庭住宅轉. ‧. 移到祠堂時,不同種類的社會團體就因此形成了,祭祖宗支可以相應於一系列的. y. Nat. 祠堂之建立而形成,…在這個層次上經由儀式行為所展現的宗族分支直接決定於. er. io. sit. 其經濟資源狀況。假如沒有祠堂和土地或其他財產的支持,那麼宗支便不可能產 生並自我延續下去。」22關於這也說明了如果要當祭祀儀式改為在祠堂時,另一. al. n. v i n 個宗族團體也就形成了,而且沒有祠堂與族產宗族便會瓦解,於是建立與維繫宗 Ch engchi U 族,不僅依賴族譜的編修,亦需要祠堂的修建。. 陳其南更清楚說明Freedman的看法,宗族和宗支的存在與否是取決於祭祖的 地點與祖產的有無,根據這個看法,祀產形式的共有財產之存在,對於漢人宗族 的形成、維繫和內部結構而言,是不可缺少的;Freedman對於宗族內部分支的看 法,其核心理念就在於宗族內部從屬的男系成員團體彼此之間以共祖為名設立祀 產,因而建立了個別分化的團體意識。 23從社會結構的論述觀之,Freedman是從 21. Maurice Freedman ,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Athlone Press, 1966, p.21. 22 Maurice Freedman ,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pp.47-48. 23 陳其南(1998:148-149)《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 8.

(35) 功能的觀點來看宗族形成後,進而如何整合社會,亦即宗族是構成社會結構的一 環。 Freedman的觀點,後來也有學者採用如Hugh Baker指出:「親屬祭祀宗支如 果沒有公產便無法存在;亦即雖一個人只要有一個兒子以上就有了宗支分化的系 譜基礎,但除非有些財產被捐獻出來指定作祭祀某一個兒子之用(當然每一個兒 子都可以做為單獨祀產的享祀者),否則宗族分支是無法認定的。」24可見他也強 調祀產在形成宗族分支上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人類學家孔邁隆(Myron L. Cohen)以土地改革. 政 治 大 財產為主,他便以有無正式分財產作為分家的依據。其結果是忽略了另一不以分 立 以後的農村,農戶大多分配到田產,分家在 1960 年代的菸寮相當正式而且以分. 財產為主體的分家形式,也就是分灶、“分隨人食”、同時分收支預算。 25. ‧ 國. 學. (2).文化學派. ‧. 自從Freedman提出宗族形成的必要條件,不論是在台灣或大陸的學者,均紛. y. Nat. 紛提出自己研究的不同觀點,本研究將其歸納為文化學派論者。而這些學者可謂. er. io. sit. 是對外國學者的論述,提出了自身對中國傳統社會內在的反思,這樣也就不難理 解Arthur Wolf 會認為Freedman 是台灣人類學共同接受的學術祖先(a stipulated. al. n. ancestor)。. 26. A. 對功能學派的評述. Ch. engchi. i n U. v. 對 Freedman 宗族理論的挑戰,是來自文化論者對功能學派的質疑;陳其南 認為Freedman在定義宗族或探討宗族內部的運作法則時,很自然地傾向於「功能 主義」;但完全不具任何社會功能的家族或房,在Freedman的看法中不能算做宗. 文化。 24 Hugh Baker D. R. , A Chinese Lineage Village:Sheung Shu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p.99. and Hugh Baker D. R., Chinese Family and Kinship.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 p.61. 25 胡台麗(1991:215)〈合與分之間:台灣農村家庭與工業化〉收錄於《中國家庭及其變遷》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26 Arthur Wolf ,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on Taiwan. In Hsieh Jih-Chang and Chuang Ying-Chang(eds.) The Chinese Family and its Ritual Behavior,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1985. 9.

(36) 族(lineage),他透過家庭生活團體、土地所有觀、特殊婚俗(冥婚、 招贅)、收 養與繼承(過房、螟蛉)以及祭祀組織等材料,分析出清楚的以「房」為核心的 親屬體系,房與家族代表的是相對的分支與融合形式,系譜原則優先於功能團 體。 27 根據Freedman的理論,宗族團體的形成是決定於該宗祧群集的經濟資源,陳 其南則提到:「嚴格地說,祀產關係上的所謂分支事實上是不存在的。有祀產的 房,跟無祀產的房,都同樣根據房的原則與其他各房分開。Freedman的理論只認 定那些擁有特定要素的宗支之存在,而忽略了那些缺乏此種要素的宗支之系譜結. 政 治 大 一個扭曲的「非對稱」系譜結構之圖象。他更進一步清楚闡釋,我們在研究漢人 立 構,因此也就把系譜圖上祀產和祖祠之隨機分布,誤解為一種系譜原則,而得到. 的親屬制度時首先就要分清楚系譜法則和功能作用。漢人社會的民族誌資料說明. ‧ 國. 學. 了在定義宗族形成和分支過程時,首要的是房和家族意識與系譜,其次才是共同. ‧. 體和功能。功能因素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漢人宗族分支在社會經濟層面上的展. y. Nat. 現形態,但分支傾向的本身則必須根據系譜結構的基本原則來瞭解。」 28. er. io. sit. 此外,陳奕麟亦批評 Freedman 錯估了家族與宗族制度中包含的文化觀念; 他認為族產作為宗族成員經濟利益的考量以促成宗族凝聚的說法難以解釋漢人. al. n. v i n 親屬關係,反而是與祖先崇拜有關的儀式和象徵中的道德價值與文化觀念才具有 Ch engchi U 解釋力。 29. 而大陸學者麻國慶的研究指出,在典型的宗族中,祠堂、族田和族譜是重要 的標誌,但並不是所有的宗族都兼而有之。 30這就說明了,族田非宗族構成的必 要條件。但亦有對Freedman理論有些的假設提出了另一種觀點;譬如,回顧 Freedman假設“鄉村範圍內的人渴望形成單一的宗族”一句,我們可以回應,這 27. 陳其南(1985)〈房與中國傳統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漢學研究》3 (1):127-184 暨 陳其南(1990a:189-190) 《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台 北:聯經。 28 陳其南(1998:165-166)《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 文化。 29 陳奕麟(1984)〈重新思考「Lineage Theory」與中國社會〉,《漢學研究》2(2):403-445。 30 麻國慶(1999:81) 《家與中國社會結構》北京:文物出版社。 10.

(37) 個“渴望”只是代表自身模型向意識型態模型的追求,以為一姓一村是典型的自 身模型,不一定在實際上是一姓一村。在一姓一村的自身模型下,不同地方的社 會結構還是可以有相當的分歧。 31以上敘述意涵了Freedman的有些論述,他認為 要先建立於一般普遍性與規律性的原則或理論,這代表著自身模型的建立後,仍 可藉由後續研究者的發現進而補充、修正或驗證,使其理論具有更為一致性與周 延性。 此外,麻國慶亦認為,孔邁隆把財產視為分家的最重要多樣的因素,而忽略 了沒財產的農戶以分灶作為分家的指標。其實無論是有財產還是無財產的農戶,. 政 治 大 是分家。這些對分家的研究都是從經濟上考慮的,即把分家產看作一個完整家的 立 分灶只是分家的一個重要指標之一,但即使分灶如沒有正式的分家儀式也不能算. 破裂。在對很多漢族家庭的兄弟均分繼承原則和以長子繼承為基礎的不同文化的. ‧ 國. 學. 家庭進行比較研究時,常常認為漢族的家庭繼承的是一個分裂的家庭,即沒有繼. ‧. 承一個完整的家。這一看法是把財產的均分看作是家的分裂,事實上在分的背後. y. Nat. 一個很關鍵的字就是“繼”。這個“繼”字正是中國家庭的基本特點。這個家庭. er. io. sit. 是“上以事祖先”而“下以繼後世”的團體。這個“繼”字,在法學術語中常以 繼承二字體現出來,在家庭的再生產過程中,是關鍵的一個環節,它是和分家的. al. n. 概念不可分割的。 B. 房的含意. 32. Ch. engchi. i n U. v. 孔邁隆提到:「房是一個用來指稱不同系譜深度和不同功能化程度的男係親 屬團體。」 33「房」通常是清楚地被當做是構成家族(family)的次屬單位。 34但它 也被用來指稱一個大宗族團體的次屬單位,而譯做「亞宗族(sublineage)」 35「分. 31. 賀喜(2011:5) 《亦神亦祖:粵西南信仰構建的社會史》北京:三聯書局。 麻國慶(1999:49-50) 《家與中國社會結構》北京:文物出版社。 33 Myron L. Cohen , Agnatic Kinship in South Taiwan. Ethnology 8(2):167-182, 1969, p.125. 34 Myron L. Cohen , Developmental Process in the Chinese Domestic Group. In Maurice Freedman, ed., 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21-22. and Myron L. Cohen ,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p.57. 35 Maurice Freedman ,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p. 36. 32. 11.

(38) 枝(branch)」。而陳其南研究更清楚說明,這些著作都相當確切地指出「房」的 一個重要含意,即是「某一個上級範疇的次屬單位」。在家居生活的層次,這個 上級單位就是漢人所謂的「家」,英文稱常譯為“family”,其涵意大致是指一 個家戶(household)或家庭(domestic)單位之功能團體。但是「家」這個用語也可以 指稱任何世代深度的親屬單位。超出家居生活單位,這個上級單位的「家」就被 稱為「宗」或「宗族」。比起「家」而言,「族」更是一個純粹的系譜觀念,用 來指稱男系親屬羣集單位,不論其功能如何。如果我們仔細探討「家族」的語意, 就會發現「家族」的名詞不但延續了原有的系譜概念意涵,也在世代深度方面涵. 政 治 大 析,特別將「家族」一語規定為「房」的相對概念。 立. 蓋了自家戶團體以至大宗族或氏族(clan)這麼鬆懈的範圍。根據這些用語的分 36. 3. 大陸華南地區宗族組織的形成. ‧ 國. 學. 有關近代中國傳統社會的宗族組織,以往一些學者都注意到,中國東南地區. ‧. (包括廣東、福建和台灣)的宗族數目之多和規模之大都是遠超於華北地區。37. y. Nat. 關於這樣的現象,Freedman綜合了Rubie Watson 認為邊疆地區有三個特徵,一. er. io. sit. 是國家的控制相對薄弱,二是暴力事件發生較多,三是人口相對土地比例較低 等 38,以及水稻農業的種植特性。於是Freedman提出以下的解釋,由於華南地區. al. n. v i n 密集式水稻耕作提高了生產,容許密度較高的人口聚落,而農業生產的盈餘可以 Ch engchi U 累積族產(corporate estate),因族產為地方宗族存在的最重要的條件,故強大的地. 方宗族遂得以形成;此外,由於土地的開墾和水稻的種植均需要大量的勞力,以 及在邊疆地區地方宗族組織能團結族人與發揮自衛的功能,於是在上述的環境條 件下,宗族組織得以在華南地區形成,進而發展、茁壯。 39. 36. 陳其南(1998:138-139)《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 文化。 37 鄭銳達(2009:15)《移民、戶籍與宗族:清代至民國期間江西袁州府地區研究》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8 Rubie Watson,“The Creation of a Chinese Lineage: the Teng of Ha Tsuen, 1669-1751”Modern Asian Studies. 16.1(1982), p. 98. 39 Maurice Freedman ,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Athlone Press, 1966, pp. 160-165. 12.

(39) 再者,關於華南地區為何能形成強大的宗族組織呢?徐正光將Freedman的研 究彙整後,提出了兩個主要的因素: 40 第一,華南屬於稻作生產區,稻米生產需要較大的社會團體來從事水利建設 和整地的工作,因而有利於宗族的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稻米生產力較高,易於 形成剩餘資源,有助於族產的設立與擴張。 第二,福建、廣東在中國歷史上長久處於「邊陲地帶」,政府的控制力常無 法深入這些地區。在政府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地方常見的「番害」、匪亂、村際 械鬥及族群間的糾紛,只好藉由民間組織力量維持社會秩序,聚族自保即成為常 用的一種方式。 4. 臺灣宗族的形成. 立. 政 治 大. 陳其南認為理論上,一個移民社會要有足夠的人口建立宗族,至少必須具備. ‧ 國. 學. 下述兩個條件之一:舉族遷徙或足夠的世代繁衍。一般都認為台灣漢人社會無舉. ‧. 族遷徙的例子。就嚴格的意義而言,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因在現有的資料中,也. y. Nat. 找不到任何一個華南宗族的建立是舉族遷徙的結果。當然,我們也不期望在華僑. er. io. sit. 社區或台灣漢人社會中,找到此種原封不動的「移植」宗族。但一如過去的研究 所指出的,華南宗族的分布往往集中於一個鄉鎮或基本市集區。 41. al. n. v i n 陳其南的研究亦提出,在鋪陳臺灣宗族的形成過程時,主要的因素有兩點: Ch engchi U. 祖籍與姓氏,因此,文中提到其認為要瞭解台灣漢人宗族形成和分布首先應該比. 較台灣鄉村人口的祖籍和姓氏分布關係。並認為目前在台灣被研究到的宗族,大 部分屬於第二條件,即由於開台始祖在台灣經過一段長時期的繁衍之後,所累積 而建立的。這一類宗族,如Pasternak所說的,應該不受祖籍人群差別的影響。其 世代通常都很淺,至祭祀公業組成之際也不過三、四代。作者陳其南為方便討論, 擬稱之為小宗族。據此,以「唐山祖」(在大陸之先祖)為奉祀對象,其派下包括 40. 徐正光(1997:9)〈台灣客家的人類學研究:回顧與前瞻〉發表於「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研 討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http://c.ianthro.tw/sites/c.ianthro.tw/files/da/df/409/409172_0001.pdf。檢索日期:2017/3/18。 41 陳其南(1975:107)〈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碩論) 國立台灣大學 考古人類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40) 數位開台基祖之後代者,稱為大宗族,以一位開台祖或其後代為祭祀對象者,稱 為小宗族。 42 對於大宗族而言,由於合約時所定法則的不同而各有其特別的組織型態,大 部分已經不可能採取「照房份」的方式;因此,大宗族的構成,表現在祭祀公業 上的分配方式往往是照股份(shares)或丁份(per capita),有時兩種同時使用。而小 宗族和大宗族在設立過程和分配制度上的這些差異,在台灣這個移民社會有特別 的意義。華南的宗族或也容有這兩種不同的組織方式,但其分界點往往模糊不 清,而以高度分枝(segmentation)的型態出現。當開基祖建立宗族以後,歷經數代,. 政 治 大 而形成較大宗族內的小宗族,具有同樣的法人性質(corporateness)。這是宗族自 立. 或十數代,照房份的方式已無法實施,便有一部份人丁較旺的宗支凝結成一房,. 然發展的過程。但在台灣開基的小宗族,當我們可以充分觀察其自然的分枝以. ‧ 國. 學. 前,已經在日據時期宗族道德的毀壞和光復土地改革政策的衝擊下,逐漸解體。. ‧. 我們所能看到的是一種與分枝過程相反的融合(fusion amalgamation)現象,也即是. y. Nat. 不同開台祖的後代,聯合起來組成一個以唐山祖為奉祀對象的宗族。 43陳先生也. er. io. sit. 認為台灣漢人移民在臺重建其宗族組織的過程,正顯示他們已經決定把臺灣當做 永久之故鄉,不像在南洋所見的大部份僑民多抱著落葉歸根的想法。 44. al. n. v i n 此外,在台灣從事有關宗族研究的學者還有莊英章,他以合約字祭祀公業與 Ch engchi U. 鬮分字祭祀公業的差別,以及兩者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多寡,來建立以 1860 年作 為區分臺灣漢人社會發展之不同階段的主要依據,即移墾時期以祭祀唐山祖為主 的合約字祭祀公業較多,土著化以後才有以祭祀臺灣祖為主的鬮分字祭祀公業。 土著化的概念之形成大底淵源於陳其南 1975 年〈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 結構〉之論述,然則莊英章以移墾社會到土著化社會之發展模式來解釋宗族組織. 42. 陳其南(1975:107-111)〈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碩論) 國立台灣大學 考古 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陳其南(1975:112-113)〈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碩論) 國立台灣大學 考古 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4 陳其南(1998:175)《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文化。 14.

(41) 之不同類型的發展,對後來的學者有所影響。 45 但林美容對於陳其南與莊英章等人的宗族論述卻有相當的質疑,其在〈草屯 鎮之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一文提到:莊英章及與其有合作關係的學者有關宗族 發展的論述,雖然使我們對不同類型的宗族有所了解,但以下的幾點,很值得討 論。而這幾點當中對於莊英章等諸位學者最重要的評析,則是來自於將宗族與祭 祀公業混同,其指出:將莊君逕稱祭祀公業為宗族,以祭祀公業的個數為宗族的 個數,以「合約字宗族」或「大宗族」來指涉合約字祭祀公業,以「鬮分字宗族」 或「小宗族」來指涉鬮分字祭祀公業,不無可議之處。宗族是一個父系繼嗣群,. 政 治 大 執行祖先之祭祀而有的組織。兩者在成員構成上頗不相同。一個宗族可以包括某 立 而祭祀公業是宗族內為了維持祖先的祭祀而設的共有財產,以及為管理此財產與. 一位祖先的所有父系男性血緣後嗣及其配偶,以及未婚的女性血緣後嗣。而祭祀. ‧ 國. 學. 公業之成員,無論照股份或照房份,皆由男性為代表。宗族與祭祀公業的不同,. ‧. 由一個宗族內往往有若干重合的祭祀公業,照理一個人不可能同屬於同一祖先派. y. Nat. 下的兩個宗族,在臺灣,一個人同時屬於兩個祭祀公業的情形卻是非常常見,可. er. io. 祀公業並非宗族。 46. sit. 見祭祀公業不是宗族;而由某些祭祀公業並未包括起祀祖的所有後代,亦可見祭. al. n. v i n 關於林美容的評述,筆者認為雖有其邏輯的論述 ,但沒有任何繼嗣法則是「自 Ch engchi U. 然形成」而一成不變的,而繼嗣的做法有三種主要方式,由之也建立了三種繼嗣 47. 的基本法則,在中國傳統社會屬於父系繼嗣(Patrilineal descent)排除了母親的親屬 羣,而使小孩單只加入父親的血親羣。因此,假如男人的財產傳給他的兒子,就 屬於父系繼承。 48在傳統社會女子嫁到夫家後要冠上夫姓成為附屬於夫家之人, 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稱呼而改為夫家姓氏的稱呼,以男人為代表,在中國傳統社會 45. 林美容(1989)〈草屯鎮之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收錄於《文化雜誌》台北:中央研究院。 同上註。 47 三種繼嗣的基本法則為父系繼嗣(Patrilineal descent)、母系繼嗣(Matrilineal descent)與雙邊繼嗣 (Bilateral descent)。 46. 48. 喬治.彼德.穆道克(George Peter Murdock)(譯者:許木柱、林舜宜、王長華、梁永安、熊. 鵬翥、陳瑪玲、李秀娥)(1996:52、42)《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台北:洪葉文化。 15.

(42) 關於家是男人的家;所以,宗族與祭祀公業關於人的組成上均以男人為主,女人 為附屬,這種現象從譜牒上即可看出,故合理推論應屬同一群人。一個人屬於兩 個祭祀公業是有可能,但是實際的情況是祭祀公業之享祀者的世代階序上是不同 的;譬如,西湖鄉四湖村的劉氏宗族來台祖設置「祭祀公業劉恩寬嘗」,來台祖 第二代次子清魁設置「祭祀公業劉清魁嘗」,目前「祭祀公業劉清魁嘗」管理人 是劉旭祥先生,他也曾任「祭祀公業劉恩寬嘗」的副管理委員。. (三). 小結 綜合以上討論後,筆者認為有可歸納為下列幾點,以應用於本文後續討論與 思考: 1.. 政 治 大 對於研究區域內之嘗會設置的由來,可加以分析與討論,是否如文獻所 立. ‧ 國. 學. 指出的客家嘗會以合約字的公業居多。. 2. 以 Freedman 為主的功能學派之宗族理論或有討論空間,但他對於祀產. ‧. 的重視,反應出嘗會轄下的族產可以視為研究的重要素材,亦可由此觀. sit. y. Nat. 察是否族產較多者,宗族組織之規模的發展呈現正相關反應。. al. er. io. 3. 對「宗族」一詞的觀點,本研究將以「唐山祖」(在大陸之先祖)為奉祀. v. n. 對象,其派下包括數位開台基祖之後代者,稱為大宗族,以一位開台祖. Ch. engchi. 或其後代為祭祀對象者,稱為小宗族。. i n U. 4. 本研究以嘗會所屬的族產為研究標的,綜合前述宗族理論的論述,可將 來臺祖之後有祀產者的祖先視為小宗族的支派宗族加以分析之,進而研 究西湖溪流域的嘗會與宗族發展的關係,並深入探究研究區域的聚落的 形成原因。 5. 本文認為文化學派論述較為符合中國傳統社會,因根據筆者田野調查的 結果,許多宗族雖無祀產的物質基礎,但只要有集體祭祀活動的精神基 礎,以及系譜與房的概念,則宗族組織仍可持續維持下去。 6. 關於宗族理論的應用,雖本研究認為文化學派論述較為符合中國傳統社. 16.

(43) 會的實際情形,但本研究也認為 Freedman 以族產為主的概念,亦是瞭 解中國傳統社會宗族組織所不可或缺之概念,故以下仍然會將族產視為 分析與理解宗族組織的重要因素之一。 7. 要瞭解台灣漢人宗族形成和分布,首先要掌握祖籍與姓氏這部分主要是 針對大宗族而言,而若要研究小宗族則應該不受祖籍人群的影響。本研 究根據這樣的概念鋪陳前兩章內容,即本文在第一章提及的西湖溪流域 內祖先來台的祖籍與姓氏,第二章則以姓氏來探討嘗會分布,目的為探 討西湖溪流域內重要的宗族與分布情形。. 政 治 大 土著社會的一種現象,尤其嘗會大量的增加,也意謂著土著化的速度正 立. 8. 嘗會的大量的設置,亦可認為是客家人來臺後,從移民社會漸趨轉變為. 在加快的進行中。. ‧ 國. 學. 三、相關研究成果述評. ‧. 臺灣客家嘗會的研究,本文將以 2004 年劃分嘗會研究文獻回顧之分水嶺,. sit. y. Nat. 關於這點爲求更嚴謹的推論,並嘗試整理出嘗會研究與整體客家研究的相關性,. al. er. io. 將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來說明。以宏觀視野分析,綜觀臺灣整體客家研究發展. v. n. 時,發現 2004 年為客家研究重要的分水嶺,原因分析如下:一是 2004 年為「客. Ch. engchi. i n U. 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訂定並頒佈施行的年份,這是政府於學 術界鼓勵客家研究具體的作為,二是從客家委員會委託國立中央大學執行的《建 構「客家知識體系」規劃研究成果報告書》顯示 2004 年以後不論在客家期刊論 文、學位論文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客家研究的論文都大幅增加。49觀察 49. 客家委員會委託國立中央大學執行的《建構「客家知識體系」規劃研究成果報告書》 ,在分析 客家期刊論文數量時提到: 「2003 年起客家研究研究中心陸續成立,中央大學亦於 2004 年成立 了客家學院,這些客家學術研究機構的成果產出,直接顯現於 2005 年之後期刊數量呈現倍數的 大幅增長,2005 年亦達至數量上的高峰,此與制度化後客家研究議題受到重視也甚有關聯。」 (國 立中央大學 2012:總-67)其次,其分析客家委員會成立後 11 年間的學位論文成長率時,也發現次高 峰出現在 2004 年,而最高峰出現在 2008 年;自 2008 年學位論文攀升至頂峰的同時,學位論文 的數量亦出現遞減,其原因可能與客家相關系所的招生情況有關。 (國立中央大學 2012:5-41)再者, 在該成果報告書亦提出: 「在補助客家研究計畫上,除了大部分為行政院客委會補助,另外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也占多數…。在制度化以後,從 2004 年開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客家 研究計畫突然增加至 18 筆,並且逐年提高補助數量。以此可推測,關於客家相關領域之研究漸 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