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圖書與資訊學刊 2:4=75(Nov. ’10)72-96 ISSN 1023-2125.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A Study of Design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for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張. 如. 瑩. Ju-Ying Chang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研究生 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mail: 97155003@nccu.edu.tw. 楊. 美. 華. Mei-Hwa Yang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mail: mhyang@nccu.edu.tw. 【摘要 Abstract】 我國目前資訊素養通識課程,在各個學校的開設有不同的名稱,且不同教師所教授的資訊素養課程 內容亦有所分歧;這些課程都是以提升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為教學目標,若能發展具有共識的課程內容、 尋覓適當的教學方式,應有助於協助教師規劃課程,改善大學生整體的資訊素養。本文以內容分析、問 卷調查與訪談法進行研究,探討目前大學校院資訊素養課程開設之情形,以及授課教師對課程規劃之看 法,並提出資訊素養通識課程規劃之建議。 In Taiwan, there have been a variety of course titles and a diversi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adopted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Since the common goal of these courses aims to build up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bilities, a consensus on a general scope of course contents and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s will furthermore facilitate the curricular desig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and as a result will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skills. Adopting content analysi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as research method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urrent operation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and instructors’. 72.

(2)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perspectives on the curricular design.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enerally feasible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in Taiwan.. 關鍵詞 Keyword 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課程 通識教育. Information literacy;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General education. 73.

(3)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根據大學院校課程資源網(http://ucourse.tvc.. 壹、前言. ntnu.edu.tw/NEWWEB/index.html)與技職院校課程 資源網(http://course.tvc.ntnu.edu.tw/Web/Default.. 資訊素養是一種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能 力,也是一種對資訊資源選擇、利用與評估的學. aspx)的查檢,我國九十七學年度大學校院的資訊. 習;資訊素養能力需透過適當的教育與訓練才能. 素養相關通識課程,共有 41 所學校 72 位老師開設. 獲得,身為一個資訊素養者應知道哪些資訊對自. 78 門課程,其中,在大學有 21 所學校 38 位老師. 己有幫助,利用適當的檢索方法獲取資訊,並能. 開設 41 門課程,技職則有 20 所學校 34 位老師開. 進一步解釋、評估、組織和傳播資訊。我國在 1990. 設 37 門課程。課程內容大多以圖書與網路資訊為. 年代便開始探討資訊素養的概念,各家學者紛紛. 主,但是不同學校所開設之相同名稱課程,其內容. 對資訊素養進行深入的探究,高等教育單位也開. 重點不盡相同,且不同教師所教授的資訊素養課程. 始重視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培育。台灣的高等教. 內容亦有所分歧;這些課程都是以提升學生資訊素. 育含蓋大學校院和技職校院,儘管體制上有所不. 養能力為教學目標,若能發展具有共識的課程內. 同,但皆為知識文化傳播的重要場域;為有效提. 容、尋覓適當的教學方式,將有助於協助教師規劃. 升學生的素質,各大學校院皆開始在學校推行資. 課程,改善大學生整體的資訊素養。 雖然我國目前資訊素養教育在內容上仍以圖. 訊素養的教育。 近年來教育部開始重視通識教育,一改以往教. 書館與各式圖書資源的利用為主軸,但課程目標已. 育重專業、輕通識的心態,推動 96-99 年通識教育. 較以往更為多元,且內容也更為廣泛。大學校院資. 中程綱要計畫,希望發展以能力導向為基礎的教. 訊素養教育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很多,開發資訊素養. 學,實踐以問題解決導向為基礎的學習,培養學生. 網路教學課程也成為資訊素養教育的趨勢之一,資. 知識反思能力、知識整合能力、以及知識創新能. 訊素養課程的設計應納入新的元素,對學生學習評. 力,以提升我國整體國力及國家競爭力(教育部,. 量的方式也與以往不同,故有再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2009)。通識教育中強調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知識創. 性。. 造能力,即是資訊素養精神的一部分,此連結更顯. 為了能深入瞭解資訊素養課程的發展,本研. 示出資訊素養通識課程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 究具體的研究問題包括:(1)目前大學校院資訊素. 各大學在規劃資訊素養教育應考量的實施方式。. 養通識課程開設之情形為何?(2)現今大學校院. 一般在大學校園內進行的資訊素養教育,大致. 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涵蓋哪些內容單元?(3)大學. 分成大一必修課程、通識學分課程、圖書館利用教. 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教學型態與授課方式為. 育相關選修課程,以及由圖書館開設的資訊資源利. 何?(4)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授課教師多. 用指導等模式。由圖書館開設的資訊資源利用指導. 利用哪些方式來評量學習成果?(5)大學校院資. 一直以來是最為普遍的授課方式,但隨著資訊素養. 訊素養通識課程授課教師對課程規劃的看法為. 能力變成一種基礎能力時,以一系列學習過程來建. 何?. 構資訊素養的概念和技能愈顯重要,也更被重視。. 貳、文獻探討. 各大學校院陸續以通識課程或必修課程的形式開. 具備資訊素養的人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能力,一. 設資訊素養課程,以期能全面性地落實資訊素養的. 直是被廣為討論的議題。為能具體說明資訊素養能. 教育。. 74.

(4)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力內涵,世界各國紛紛訂定資訊素養能力標準,做. 之一,其授課內容著重於培養學生取用資訊的能. 為資訊素養教育推行之參考,以培育人人具備良好. 力,強調深度認識資訊素養的概念,學生不僅要瞭. 的資訊素養能力。. 解資訊的產生與傳播,亦需熟習各種使用資訊的技. 1999 年英國學院、國家與大學圖書館協會. 能,養成良好使用資訊的態度。這些課程內容的安. (Society of College,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 排涵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標準的概念,能有效教授. SCONUL)開始發展資訊素養架構、制定資訊素養. 學生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能力。. 能力,定義何謂資訊技能以及其重要性;2000 年. 隨著數位學習興起,大學與圖書館發展許多數. 美國學術與研究圖書館學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 位學習資訊素養課程,並開始運用網路式指導.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CRL)訂定高等教育資訊. (Web-based instruction, WBI)方式來創造有意義的. 素 養 能 力 標 準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學習環境。透過線上學習能超越時空障礙,增加學.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提供教師、館員以. 習者自學的空間。資訊素養課程也開始朝向數位化. 及資訊素養相關人員在課程設計與評估成效時的. 教學設計,將教材數位化並運用數位平台授課,在. 基本參考;2004 年澳洲與紐西蘭的教育學者及圖. 互動的學習情境中提供有系統的多元化教學。例如. 書館員共同訂定出澳洲與紐西蘭資訊素養架構:原. 在全球性大學網路式資訊素養教材資料. 則 、 標 準 和 實 務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Peer-Reviewed.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 principles, standards. PRIMO)中,專門負責評鑑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 and practice),做為紐澳實施資訊素養教育的準則. 將許多經同儕審閱後的圖書館資源指導數位課程. (Bundy, 2004) ; 至 2007 國 際 教 育 科 技 學 會. 收錄在 PRIMO 資料庫中,以推廣和分享課程為目.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標,培養大眾在網路環境中發現、取用並評估資訊. ISTE) 公 佈 給 學 生 的 教 育 科 技 標 準 與 表 現 指 標. 的能力。PRIMO 資料庫中的網路式資訊素養課程. (National. Educational. 內容涵蓋範圍廣泛,以教導工具類的主題為主,大. (NETS•S). and. Technology. Standards.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Online,. for. 多數的課程運用多媒體以增加課程的解說力,每個. Students),特別強調創新思考以及概念整合的重要. 課程均積極運用各種教學策略,並有效結合多媒體. 性。. 呈現出具有創意的課程。PRIMO 委員會評鑑教材. Performance. Indicators. 當資訊素養能力成為人人需具備的基礎能. 的標準分為八項,分別考量教學設計是否有清楚陳. 力,大學校院也開始重視獨立資訊素養課程的開. 述目標和範圍、科技的選用是否能提高學習經驗、. 設。各國因國情與教育制度的不同,資訊素養與通. 是否運用科技提供創新的教學、教材的內容和語言. 識教育之結合方式也有所差異。在美國,多是由圖. 是否明確有效、教材內容是否正確、組織架構是否. 書館兼負起資訊素養教育的責任,將資訊素養技能. 明確且易於使用、教材是否有利用圖形例子或靈活. 融入通識教育中執行。在我國,多是開設獨立的資. 的學習路徑達到互動效果,以及是否能有效地提供. 訊素養課程來教授資訊素養。. 給所有使用者使用(ACRL, n.d.)。. 在國外大學校院資訊素養教育之推動方面,由. 國 際 圖 書 館 學 會 聯 盟 (The International. 圖書館主動規劃資訊素養課程,開設具學分的選修.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課程,已成為英美大學校園普遍推動資訊素養教育. IFLA) 則 設 有 資 訊 素 養 工 作 小 組 (Information. 的方式。支持學校課程成為圖書館主要的工作任務. Literacy Section),以促進國際合作推廣資訊素養. 75.

(5)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為任務,推行全球資訊素養計畫 InfoLit Global. 養。以逢甲大學為例,查天佑(2007)針對逢甲大. Project (http://www.infolitglobal.info/en/),整理各. 學之專任教師進行質性與量化之實證調查,以瞭. 國資訊素養課程資料、資訊素養能力測驗、相關. 解大學教師對資訊素養融入課程的看法與態度。. 計畫與出版刊物等資訊於資料庫中,提供資訊素. 研究發現,教師十分肯定資訊素養能力對於學生. 養教學者參考。從課程中可見,美國大學圖書館. 學習的必要性;而學生在課業要求上,其資訊素. 在校園中扮演資訊素養教育的主要推動角色,除. 養能力表現普遍低於教師的期望,可判知透過課. 了由圖書館主動推出圖書館利用教育外,也開設. 程的引導應有施行的空間;教師傾向選擇性地施. 正式的資訊素養課程,並與通識教育結合,運用. 行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並期望在融入的方式上保. 數位學習的方式,教導學生資訊素養的概念與技. 有彈性的空間。. 能 。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此外,亦有由圖書館開設之課程,如淡江大 學圖書館分別在 95、96 學年度開設資訊素養網路.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n.d.)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教育之推動,主要透過. 自學課程,96 學年度是針對教育學門及文學學門. 圖書館開設的資訊資源利用指導進行,或是由學校. 開設教育學院必勝課-資訊素養 Hot 到家以及文. 開設資訊素養相關通識學分課程。資訊素養在大學. 學院必勝課-資訊素養 Hot 到家二門網路課程,. 教育中扮演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角色,將資訊素養. 課程內容包括:訂定研究主題、檢索技巧、找期. 課程規劃為正式的課程時,能更完整地教授學生資. 刊論文、資源評估等 11 單元,透過 WebCT 平台,. 訊素養的內涵,且透過授予學分的必修與選修模. 以數位學習的方式教學、互動、並給予測驗,用. 式,能促進學生選課的動機,進而增加學生修課的. 以培育學生資訊素養技能(淡江大學圖書館,. 機會。. 2009)。. 莊道明(民 90)從資訊素養的角度,探討學習者. 邱子恆(2008)蒐集臺灣164所大專校院的相關. 應具備資訊素養的重要性與資訊素養融入建構教. 課程進行分析,以呈現資訊素養教育在臺灣的大學. 學的必要性。其指出在正規教育體制下,培養學習. 校院之現況。其研究結果發現,164所大學校院中,. 者的獨立學習能力,是終身教育極為重要的基礎。. 僅有38 所(23.2%)開設資訊素養相關課程,大學校. 魏令芳(2002)研究大學資訊素養教育,提出當前教. 院的資訊素養教育,主要由通 識教育中心來主導,. 育應發展學生獨立自導資訊素養教育;推動大學資. 而大學校院的資訊素養課程,在內容上仍以圖書 館. 訊素養通識教育可塑造學生成為資訊素養者,建立. 與各式圖書資源的利用為主,在決定資訊的性質與. 校園與社會創新的機制,達成全民學習的任務。程. 範圍、以及資訊相關議題方面的熟稔 度,仍需要加. 秋萍(2008)調查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在職學生資訊. 強教學上的設計。. 素養與職業技能之相關性,研究在職學生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課程主要建構學生資訊尋求與詮釋. 能力自評分析結果指出,在職學生若能接受良好的. 資訊的能力,在此學習過程中,應透過有規則的課. 資訊素養教育, 不但可幫助他們培養專業知能,更. 程設計來訓練學生思考,發揮知識管理的自主能. 可促進他們有效地獲取適切性的資訊、處理與利用. 力。大學校院資訊素養教育目標相當多元,且學習. 資訊、整合運用資訊能 力,以完成職場工作及解決. 模式多樣化,故資訊素養課程應發展一套教學策. 生活問題。. 略,遵循資訊素養能力標準設計課程內容、規劃資. 有些學校則是以融入課程的方式教授資訊素. 訊素養教材,並以數位方式輔助教學活動的進行,. 76.

(6)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加強教學的效果。. 教學型態,包括教學模式、教學活動、教學工具、 教學策略、評量學習成果方法,並瞭解教師對學. 參、研究方法. 生應具備的資訊素養能力看法,以及詢問教師對.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 教育部圖書資訊應用教材單元規劃之同意程度。. 程之設計,瞭解資訊素養課程內容、授課教師對. 本研究共寄出 71 份問卷(扣除研究者),回收 55. 課程規劃之意見。首先於 2010 年 2 月 25 日利用. 份,回收率 77.46%,但因樣本中有兩位老師漏填. 教育部大學課程資訊網與技職校院課程資訊網檢. 寫一部分的問卷題目,考量該樣本對其他題目之. 索九十七學年度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並就網路上. 統計仍有幫助,故未將其列為無效問卷,而在統. 可查找到的課程大綱,進行教學內容之分析。研. 計該部分題目時,樣本數為 53。. 究者以系統提供的進階查詢進行檢索,課程進階. 最後,參考由大學院校與技職校院課程資訊網. 查詢可針對課程資料進行欄位合併查詢,包括關. 所查檢到之九十七學年度資訊素養通識課程開授. 鍵字、開課學校、學分數、開課年級、開課學年. 課教師,以及網路上查找到有開設資訊素養課程之. 度與學期、科目類別與教學型態等;檢索時以圖. 教師,詢問有意願接受訪談者進行訪談,共訪談十. 書、資訊、網路為課程名稱關鍵字,查詢九十七. 位教師,其中包含大學校院教師五位、技職校院教. 學年上下學期通識課程。其中,圖書類別中以圖. 師五位。訪談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討課程開. 書館與圖書資訊相關課程為主;資訊類別中以資. 設之背景,藉以瞭解教師開設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 訊資源應用為主,屬電腦應用方面課程者,如電. 動機與緣由,以及對課程開設方式與課程名稱之看. 腦基本概念、作業系統、網路安全、多媒體製作. 法;第二部分為課程設計,瞭解教師認為資訊素養. 課程等,不納入研究範圍;網路類別中的認定標. 課程之核心概念,以及運用之教學資源;第三部分. 準為與網路資源查找或應用的相關課程,網頁設. 為課程實施,這部分主要詢問教師運用什麼方法來. 計等應用技能則不算在內。查檢課程資料時因將. 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對以數位學習方式進行資訊素. 科目類別限定為通識科目,故列為全校共同科目. 養課程之看法,以及從授課經驗中給予資訊素養通. 之課程不在查詢範圍內,惟世新大學將資訊素養. 識課程規劃上之建議。. 課程列為必修課程,故列入本研究統計範圍內。. 肆、研究結果. 經篩檢後之結果發現,九十七學年度與圖書館、. 以下就查檢到的 78 門課程進行課程名稱及. 資訊素養相關的通識課程,有 41 所學校開設 78. 課程大綱之分析,以瞭解資訊素養課程發展之情. 門課程,由 72 位老師授課。. 形。. 其次,依據大學課程資訊網與技職校院課程資 訊網,檢索出九十七學年度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授. 一、大學校院資訊素養相關通識課程內容 評析. 課教師為問卷調查對象,寄發問卷予有查找到通 訊資料之教師填寫,瞭解教師對資訊素養課程之 規劃以及學習成果評量之看法。問卷分兩部分,. (一)課程名稱分析. 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調查,瞭解我國大學校院開 資訊素養相關課程的開設在各校有不同的名. 設的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授課教師背景,第二部分. 稱,有的稱資訊素養,有的稱圖書館利用教育、圖. 則是調查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授課方式與. 77.

(7)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書資訊利用或資訊與網路資源利用等名稱。若將課. 共計 14 種,其中以圖書館資源利(應)用最多,共. 程名稱以圖書館、圖書資訊、資訊與資訊素養四類. 有 11 門課程採用此名稱;以圖書資訊為相關課程. 主題來分,共 34 種名稱。分類歸納後可以看出,. 名稱共 5 種,以圖書資訊(源)利(應)用最多,共 10. 在課程名稱中出現圖書館字眼的課程仍是佔多數,. 門;以資訊素養為相關課程名稱共 7 種;以資訊為 相關課程名稱共 8 種,如表 1 所示。. 表1. 九十七學年度資訊素養相關通識課程名稱分類表 主. 題. 圖書館(14 種). 圖書資訊(5 種). 課. 程. 名. 數. 量. 圖書館利(應)用. 2. 圖書館利用教育. 3. 圖書館資源利(應)用. 11. 圖書館資源利用教育. 1. 圖書館與資訊利用. 2. 圖書館與資訊檢索. 2. 圖書館與網路資源(概論)(應用). 3. 認識及利用圖書館. 1. 圖書館與數位資源利用. 1. 圖書館資訊使用實務. 1. 圖書館與數位典藏. 1. 圖書館學概論. 1. 圖書館知識管理. 1. 著作權法與圖書館經營. 1. 圖書資訊(與)檢索. 2. 圖書資訊學導論. 1. 圖書資料管理與運用. 1. 圖書資訊(源)利(應)用. 10. 圖書資訊與網路資源. 1. 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7 種). 稱. 14. 資訊素養基礎. 1. 資訊素養與主題探索. 1. 資訊素養與倫理. 2. 資訊素養與資訊社會. 1. 資訊素養與圖書館. 1. 數位圖書館與資訊素養. 1 (續下表). 78.

(8)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接上表) 主. 題. 資訊(8 種). 課. 程. 名. 稱. 數. 量. 資訊(與)網路資源利用. 2. 資訊與生活. 1. 資訊蒐集與應用. 2. 資訊檢索與應用. 2. 工商資訊搜尋與利用. 1. 資訊媒體與人文素養. 1. 資訊倫理. 1. 資料蒐集與網頁設計. 1. 總計. 34 種. 78 門. 進一步來看,單獨以資訊素養為課程名稱雖有. 研究者以美國學術與研究圖書館學會訂定的. 14 門課,但只有 4 所學校選用此為課名(中央大. 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為基本架構,用建立. 學、世新大學、華夏技術學院、環球技術學院);. 背景知識、查找資訊資源、評估資訊資源、呈現. 以圖書館資源利(應)用為課程名稱的有 11 門課,. 資訊成果與合理且合法地使用資訊五大標準做為. 共 4 所學校選用;以圖書資訊(源)利(應)用為課程. 檢視課程內容之標準,並在五大標準下細分出定. 名稱的有 10 門課,共 7 所學校選用。綜合來看,. 義與描述資訊需求、形成知識與選擇主題、利用. 以資訊素養為課程名稱者並不普遍,反到是以圖書. 圖書資訊資源、利用網路資訊資源、資訊檢索策. 館資源利(應)用、圖書資訊利(應)用為課名者較. 略、資訊評估、撰寫報告與口頭簡報、書目格式、. 多;可見,我國目前資訊素養相關課程在授課內容. 資訊倫理與網路安全、取用資訊相關法律議題幾. 上,大部分的課程仍是以教導學生圖書館資源以及. 項標準,來分析九十七學年度資訊素養相關課程. 其他資訊資源為主,並強調應用資訊的能力;建議. 之教學內容。. 教師在課程名稱選擇上,可以圖書館與資訊素養或. 經分析後,在我國資訊素養相關課程內容. 圖書資訊應用為課程名稱,不僅較資訊素養一詞更. 中,有 66 門課(95.65%)達到標準二:查找資訊資. 能反應課程內容,也較容易取得學生的共識。. 源,顯示幾乎所有的課程皆重視教導學生有效獲 取所需資訊的能力;另一個比較被受重視的為標. (二)課程內容分析. 準四:呈現資訊成果,共有 42 門課(60.87%)教導. 為瞭解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主要內容,本研究進. 學生如何撰寫報告,以及正確的書目格式寫作方. 一步檢視課程大綱。在 78 門相關課程中,有 6 門. 法;接著有 31 門課(44.93%)達到標準一:建立背. 課無法在網路上取得完整的教學大綱,在檢視此. 景知識,包括教導學生定義與描述資訊需求、以. 72 門課程之教學大綱後,發現有 3 門課程與資訊. 及 形 成 知 識 和 選 擇 主 題 的 能 力 ; 有 30 門 課. 素養課程無關,故排除在分析範圍之外,最後本研. (43.48%)達到標準五:合理且合法地使用資訊,. 究以剩下 69 門課為分析對象。. 教導學生使用資訊時應注意的資訊倫理以及如著. 79.

(9)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作權權法等相關法律議題;最後,僅有 22 門課. 準,但對於熟悉與資訊有關的經濟、法律和社會議. (31.88%)達到標準三:評估資訊資源,教導學生. 題,並合理合法取用資訊和有能力決定所需資訊的. 如何進行資訊的評估,且從教學大綱中可見網路. 性質和範圍則少於兩成。. 資源的評估顯得重要。. 對照魏令芳和邱子恆研究之發現,我國九十七. 若從各細項標準來看,教導學生利用圖書資. 學年度資訊素養相關通識課程內容與先前相同,仍. 訊資源(92.75%)、利用網路資訊資源(88.41%)、資. 是以圖書和網路資訊資源的查找為主,並且重視資. 訊檢索策略(86.96%)仍為資訊素養相關課程的主. 訊檢索策略;然而除了這個不變的核心概念之外,. 要核心;而約有半數的課程皆重視教導學生撰寫. 其他先前忽略的內容在現今資訊素養課程中已漸. 報告(49.28%)和書目格式(49.28%)方面的技能;約. 漸備受重視。例如,組織與呈現資訊的能力成為課. 有 三 成 的 課 程 將 選 擇 主 題 (27.54%) 、 資 訊 評 估. 程教授中重要的一部分,資訊素養課程開始深植學. (30.88%)與資訊倫理(33.33%)納入課程單元之中;. 生正確使用書目格式的觀念,並且教導學生報告撰. 而定義與描述資訊需求(21.74%)與取用資訊相關. 寫與簡報呈現的技巧;而且,目前使用資訊的道德. 法律議題(21.74%)的部分則為目前資訊素養相關. 概念漸漸高漲,教育部亦重視資訊倫理與法律的教. 課程較少著墨的部分。. 育,推動資訊素養與倫理、資訊法律等計畫案;隨. 魏令芳 2002 年分析美國 22 門資訊素養課程及. 著此趨勢之發展,現今資訊素養課程愈來愈強調資. 我國 7 門課程之教學大綱時指出,當時資訊素養相. 訊倫理的部分,並且對使用資訊會遇到的法律議題. 關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印刷資料與網路資源的查詢. 加以重視。. 為主,重視查詢策略以及資訊資源的評估;在教授. 二、問卷調查發現. 學生組織能力的部分較少,其中書目格式的介紹稍 多於書面和口頭簡報技能;而資訊倫理與著作權法. (一)教師基本資料分析. 這方面的課程內容則為資訊素養課程中最弱的一. 資訊素養相關課程教師之個人基本資料分析. 環。. 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教師資格、隸. 邱子恆在 2008 年則以高等教育資訊素養標準. 屬單位與學科領域。在性別方面女性居多,有 40. 對當時的資訊素養課程進行內容分析,結果指出幾. 位(72.73%);男性有 15 位(27.27%),如表 2 所示。. 乎所有課程都有滿足有效獲得所需資訊和評估資 訊和資訊出處並將之融合到自己的知識庫的標. 表2. 教師個人基本資料分析表:性別 性. 別. 人. 數. 百. 分. 比. 男. 15. 27.27%. 女. 40. 72.73%. 總計. 55. 100.00%. 80.

(10)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就 年 齡 而 言 以 41-50 歲 居 多 , 有 29 位. 見 41-50 歲教師為資訊素養課程主要授課群,如表. (52.73%);其次為 31-40 歲,有 18 位(32.73%),可. 3 所示。. 表3. 教師個人基本資料分析表:年齡 年. 齡. 人. 數. 百. 分. 30 以下. 1. 1.82%. 31-40 歲. 18. 32.73%. 41-50 歲. 29. 52.73%. 51-60 歲. 7. 12.73%. 55. 100.00%. 總. 計. 在 最高 學歷 方面 ,以碩 士最 多,有 41 位. 比. (3.64%)為雙碩士,如表 4 所示。. (74.55%);其次為博士 12 位(21.82%);有兩位. 表4. 教師個人基本資料分析表:最高學歷 最高學歷 碩士. 人. 數. 百. 分. 41. 74.55%. 2. 3.64%. 博士. 12. 21.82%. 總. 55. 100.00%. 雙碩士 計. 以 教師 資格 來看 ,以講 師最 多,有 40 位. 比. 為助理教授,有 7 位(12.73%);可見講師為資訊素. (72.73%);其次為副教授,有 8 位(14.55%);再者. 養課程主要授課教師群,如表 5 所示。. 表5. 教師個人基本資料分析表:教師資格 教. 師. 資 格. 人. 數. 百. 分. 比. 教授. 0. 0.00%. 副教授. 8. 14.55%. 助理教授. 7. 12.73%. 40. 72.73%. 55. 100.00%. 講師 總. 計. 81.

(11)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在隸屬單位方面以通識中心最多,有 32 位. (1.69%)、生命科學院 1 位(1.69%),其他 1 位. (54.24%);其次為傳播學院,有 8 位(13.56%);接. (1.69%)。可見通識中心的教師為資訊素養課程的. 著 為 商 管 學 院 7 位 (11.86%) 、 人 文 學 院 4 位. 主要開課教師,如表 6 所示。. (6.78%)、圖書館 5 位(8.47%)、教育學院 1 位. 表6. 教師個人基本資料分析表:隸屬單位 (可複選 ) 隸. 屬. 單. 位. 人. 數. 百. 分. 比. 人文學院. 4. 6.78%. 商管學院. 7. 11.86%. 傳播學院. 8. 13.56%. 教育學院. 1. 1.69%. 通識中心. 32. 54.24%. 圖書館. 5. 8.47%. 生命科學學院. 1. 1.69%. 其他. 1. 1.69%. 59. 100.00%. 總. 計. 另就教師學科領域而言,以綜合性學科(圖書. 位(3.28%)、語言文學類 2 位(3.28%)、哲學類 1 位. 資訊)最多,有 42 位(68.85%);其次為社會、教育. (1.64%)、生命科學類 1 位(1.64%)。整體來看,可. 類教師,有 7 位(11.48%);接著為工商企管類 4 位. 見大多數教資訊素養課程的教師來自圖書資訊相. (6.56%)、數理科學類 2 位(3.28%)、史地考古類 2. 關學科,如表 7 所示。. 表7. 教師個人基本資料分析表:學科領域 (可複選 ) 學. 科. 領. 域. 人. 綜合性學科(圖書資訊). 數. 百. 分. 42. 68.85%. 哲學類. 1. 1.64%. 數理科學類. 2. 3.28%. 生命科學類. 1. 1.64%. 社會、教育類. 7. 11.48%. 工商企管類. 4. 6.56%. 史地考古類. 2. 3.28%. 語言文學類. 2. 3.28%. 61. 100.00%. 總. 計. 82. 比.

(12)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二)教師教學模式 成式教學 ,有 12 人(22.22%);有一位教師(1.85%). 以教學型態來看,資訊素養課程之教授主要仍. 以非同步遠距教學方式授課。如表 8 所示。. 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有 43 人(79.63%);其次為混. 表8. 教師教學型態分析表 (可複選 ) 教. 學. 型. 態. 人. 次. 人 數 百 分 比. 課堂教學. 43. 79.63%. 混成式教學. 12. 22.22%. 非同步遠距教學. 1. 1.85%. 同步遠距教學. 0. 0.00%. 從數位學習平台的使用情形來看,在教授資訊. 括:圖書館建置的平台、學校自行開發的 e-course. 素養課程時有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教師居多,有. 教學課程系統、e 學院、LMS 數位學習系統、Google. 32 位(58.18%);未使用數位學習平台者為 23 位. 論壇和 Blog。由教師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情況來. (41.82%)。32 位教師所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種類相. 看,雖然大部分教師皆以課堂講述為主,但以數位. 當多元,如表 9 所示,其中有 5 位教師同時使用一. 學習平台輔助課程進行已漸漸成為教學的新型態。. 種以上的數位學習平台,使用其他教學平台則包. 表9. 教師使用數位學習平台情形分析表 (可複選 ) 數 位 學 習 平 台 旭聯智慧大師. 人. 次. 人 數 百 分 比. 10. 18.18%. Blackboard. 6. 10.91%. WebCT. 4. 7.27%. iCAN xp. 4. 7.27%. e-Campus III. 3. 5.45%. Moodle. 2. 3.64%. TopLearn. 2. 3.64%. 9. 16.36%. 其. 他. 83.

(13)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在教師採用之教學活動方面,由表 10 可知,. 25 位(45.45%)、參觀活動 22 位(40.00%)、教學評. 幾乎所有教師皆以課堂講述為主要教學方法,有. 量 19 位(34.55%);而腦力激盪、專家演講、個案. 54 位 (98.18%) ; 其 次 是 實 作 練 習 , 有 47 位. 研究、專題研究和角色扮演等教學活動較不常被教. (85.45%);其他常用的教學活動包括:分組合作 42. 師們所使用。. 位(75.36%)、師生問答 32 位(58.18%)、問題討論. 表 10. 教師採用之教學活動分析表 (可複選 ) 教. 學. 活 動. 人. 次. 人 數 百 分 比. 教師講述. 54. 98.18%. 實作練習. 47. 85.45%. 分組合作. 42. 76.36%. 師生問答. 32. 58.18%. 問題討論. 25. 45.45%. 參觀活動. 22. 40.00%. 教學評量. 19. 34.55%. 腦力激盪. 13. 23.64%. 專家演講. 12. 21.82%. 個案研究. 9. 16.36%. 專題研究. 8. 14.55%. 角色扮演. 2. 3.64%. 其他. 1. 1.82%. 註:複選題(N=55). 就教師採用之教學工具而言,由表 11 可見,. 教材、視訊軟體、Facebook、Second Life。由教師. 大部分教師皆以投影片為主要教學工具,有 51 位. 使用之教學工具可得知,目前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之. (92.73%) ; 其 次 是 自 行 編 製 的 教 材 , 有 46 位. 授課教師大多自行編製教材(包括投影片),固定教. (83.64%);其他使用的教學工具包括:影音檔、. 科書(21.82%)的使用比例並不高,而網路教學工具. CD/DVD、教科書、Youtube、部落格、Wiki、Flash. 的運用情形十分多元化。. 84.

(14)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表 11. 教師採用之教學工具分析表 (可複選 ) 教 學 工 具. 人. 次. 人 數 百 分 比. 投影片. 51. 92.73%. 自行編製的教材. 46. 83.64%. 影音檔. 23. 41.82%. CD/DVD. 14. 25.45%. 教科書. 12. 21.82%. Youtube. 11. 20.00%. 部落格. 10. 18.18%. Wiki. 4. 7.27%. Flash 教材. 4. 7.27%. 視訊軟體. 3. 5.45%. Facebook. 2. 3.64%. Second Life. 2. 3.64%. 註:複選題(N=55) 在教師採用之教學策略方面,從表 12 來看,. 用各種形式的資訊資源的能力,以及訓練學生能快. 以資源導向學習和能力導向學習來設計課程者居. 速尋找、辨別、選擇及找到所需資訊的能力為主,. 多,有 51 位(92.73%);其次為實證學習,有 36 位. 並且重視以具體的方法強化認知的過程,培養學生. (65.45%)、內容導向學習 35 位(63.64%)。由此可. 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自我診斷學習需求並. 見,教師們的教學策略以訓練學生在學習過程能運. 選擇學習資源。. 表 12. 教師採用之教學策略分析表 (可複選 ) 教. 學. 策 略. 人. 次. 人 數 百 分 比. 資源導向學習. 51. 92.73%. 能力導向學習. 51. 92.73%. 實證學習. 36. 65.45%. 內容導向學習. 35. 63.64%. 過程導向學習. 31. 56.36%. 問題導向學習. 28. 50.91%. 工作導向學習. 18. 32.73%. 自我導向學習. 16. 29.09%. 註:複選題(N=55). 85.

(15)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而在教師採用之學習評量方法中,大部分以. 資訊素養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在學習評量方法. 作 業 的 方 式 來 評 量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 有 43 人. 統計分析中,可以發現教師皆會搭配各種方法,. (81.13%),其次為課堂參與 40 人(75.47%)、測驗. 由各種面向評量學生學習成果將更具成效,如表. 35 人(66.04%)、團體報告 29 人(54.72%)、口頭. 13。. 簡報 27 人(50.94%)、隨堂練習 26 人(49.06%)。. 表 13. 教師採用之學習評量方法分析表 (可複選 ) 學. 習. 評 量. 人. 次. 人 數 百 分 比. 作業. 43. 81.13%. 課堂參與. 40. 75.47%. 測驗. 35. 66.04%. 團體報告. 29. 54.72%. 口頭簡報. 27. 50.94%. 隨堂練習. 26. 49.06%. 議題討論. 17. 32.08%. 同儕互評. 10. 18.87%. 5. 9.43%. 學習歷程檔案 註:複選題(N=55). 應培養學生具備的能力為查找資訊資源的能力. (三)教師對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應培養學生 能力之看法. (4.48),其次依序為建立知識背景的能力(4.33)、評 估資訊資源的能力(4.08),培養學生呈現資訊成果. 在教師對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應培養學生能力. 的能力則為最低(3.91)。各面向詳細數據,見表. 之看法分析中,分建立知識背景、查找資訊資源、. 14-17。. 評估資訊資源以及呈現資訊成果四個面向進行探 討,由統計表中各大項的平均數來看,教師認為最. 86.

(16)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表 14. 教師對培養學生建立知識背景能力之看法 資 訊 素 養能 力 瞭解資訊產生與傳播 管道 定義與描述資訊需求 尋找和辨識各種類型 的資訊來源 利用資訊建立知識背 景以選擇研究主題. 非常. 非常. 同 意. 普 通. 不同意. 15. 29. 8. 0. 0. 28.85%. 55.77%. 15.38%. 0.00%. 0.00%. 17. 27. 7. 1. 0. 32.69%. 51.92%. 13.46%. 1.92%. 0.00%. 31. 20. 1. 0. 0. 59.62%. 38.46%. 1.92%. 0.00%. 0.00%. 20. 32. 1. 0. 0. 37.74%. 60.38%. 1.89%. 0.00%. 0.00%. 同意. 不同意. 總平均數. 平均數. 標準差. 4.13. 0.66. 4.15. 0.72. 4.58. 0.54. 4.44. 0.52. 4.33. 註:n=53. 表 15. 教師對培養學生查找資訊資源能力之看法 資 訊 素 養能 力. 認識圖書館與資訊機構 利用圖書館提供的各種 資源 利用網路上的資訊資源 選擇適合的資訊檢索系 統進行資料查詢 建構有效的資訊檢索策 略. 非常. 非常. 同 意. 普 通. 不同意. 23. 24. 5. 1. 0. 43.40%. 45.28%. 9.43%. 1.89%. 0.00%. 30. 18. 4. 1. 0. 56.60%. 33.96%. 7.55%. 1.89%. 0.00%. 30. 21. 2. 0. 0. 56.60%. 39.62%. 3.77%. 0.00%. 0.00%. 32. 21. 0. 0. 0. 60.38%. 39.62%. 0.00%. 0.00%. 0.00%. 29. 22. 2. 0. 0. 54.72%. 41.51%. 3.77%. 0.00%. 0.00%. 同意. 總平均數. 不同意. 平均數. 標準差. 4.30. 0.72. 4.45. 0.72. 4.53. 0.58. 4.60. 0.49. 4.51. 0.58. 4.48. 註:n=53. 87.

(17)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表 16. 教師對培養學生評估資訊資源能力之看法 資 訊 素 養能 力 依據標準評估資訊 分析資料並說明結果 綜合主要思想建構新概 念 明白資訊的引用方式 瞭解資訊應用上相關倫 理、法律和社會問題. 非常. 非常. 同 意. 普 通. 不同意. 11. 31. 8. 3. 0. 20.75%. 58.49%. 15.09%. 5.66%. 0.00%. 13. 27. 12. 1. 0. 24.53%. 50.94%. 22.64%. 1.89%. 0.00%. 11. 25. 17. 0. 0. 20.75%. 47.17%. 32.08%. 0.00%. 0.00%. 21. 25. 7. 0. 0. 39.62%. 47.17%. 13.21%. 0.00%. 0.00%. 22. 25. 6. 0. 0. 41.51%. 47.17%. 11.32%. 0.00%. 0.00%. 同意. 不同意. 總平均數. 平均數. 標準差. 3.94. 0.77. 3.98. 0.75. 3.89. 0.73. 4.26. 0.68. 4.30. 0.67. 4.08. 註:n=53. 表 17. 教師對培養學生呈現資訊成果能力之看法 資 訊 素 養能 力 應用新舊資訊來開發產 品或創造新的表現 撰寫報告的能力 能有效在不同環境與各 種對象溝通和合作 具備批判性思考、問題解 決和決策能力 職場競爭力(如企劃能 力、簡報能力). 非常. 非常. 同 意. 普 通. 不同意. 6. 21. 23. 2. 1. 11.32%. 39.62%. 43.40%. 3.77%. 1.89%. 21. 26. 3. 3. 0. 39.62%. 49.06%. 5.66%. 5.66%. 0.00%. 10. 22. 18. 3. 0. 18.87%. 41.51%. 33.96%. 5.66%. 0.00%. 15. 28. 9. 1. 0. 28.30%. 52.83%. 16.98%. 1.89%. 0.00%. 14. 27. 9. 2. 1. 26.42%. 50.94%. 16.98%. 3.77%. 1.89%. 同意. 總平均數. 不同意. 平均數. 標準差. 3.55. 0.82. 4.23. 0.80. 3.74. 0.84. 4.08. 0.73. 3.96. 0.88. 3.91. 註:n=53. 88.

(18)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若以各單項平均數在 4.5 分以上者來看,教師. 對培養學生創造力、溝通合作能力的部分著墨較. 們最重視培養學生選擇適合的資訊檢索系統進行. 少。. 資料查詢的能力(4.60),其次為尋找和辨識各種類. (四)教師對教育部圖書資訊應用課程各單. 型的資訊來源的能力(4.58),第三為利用網路上的. 元適宜之看法. 資訊資源的能力(4.53),第四為建構有效的資訊檢 索策略的能力(4.51)。. 由教師對圖書資訊應用課程各單元同意程度. 各單項統計結果反應出,在資訊素養課程中,. 之分析來看,有八成以上的單元同意程度皆在平均. 授課教師一致認為最應培養學生具備的能力為查. 數 4 以上,而十八單元總平均數為 4.25,可見此課. 找資訊資源的能力。教師在設計課程中仍是以指導. 程之規劃達到教師普遍之認同。在各單元被重視的. 學生如何進行資訊資源查找為主軸,辨識各種類型. 程度來看,以資訊資源的辨識和查找最高,呼應教. 的資訊來源、建構有效的資訊檢索策略皆有助於更. 師認為應培養學生具備選擇適合的資訊檢索系統. 有效地進行資訊檢索。. 進行資料查詢的能力;而在較不被重視的單元中,. 相對地,對教師來說,認為在資訊素養課程中. 以資訊呈現單元中的閱讀、企劃撰寫和做筆記的單. 較不需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前三項依序為應用新舊. 元為主,亦與教師認為資訊素養課程較不需要培養. 資訊來開發產品或創造新的表現的能力(3.55)、能. 學生應用新舊資訊來開發產品或創造新的表現的. 有效在不同環境與各種對象溝通和合作(3.74)、綜. 能力(3.55)相符合,參見表 18。. 合主要思想建構新概念(3.89),由此可見,教師們. 表 18. 教師對教育部圖書資訊應用課程十八單元之看法 單元名稱. 1.圖書資訊應用與研究歷程. 2.選擇研究主題. 3.建立背景知識. 4.資訊資源的類型. 5.認識圖書館. 6.查找圖書資源. 非常 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 常. 不同意. 20. 25. 10. 0. 0. 36.36%. 45.45%. 18.18%. 0.00%. 0.00%. 19. 30. 6. 0. 0. 34.55%. 54.55%. 10.91%. 0.00%. 0.00%. 14. 38. 3. 0. 0. 25.45%. 69.09%. 5.45%. 0.00%. 0.00%. 30. 25. 0. 0. 0. 54.55%. 45.45%. 0.00%. 0.00%. 0.00%. 26. 24. 4. 1. 0. 47.27%. 43.64%. 7.27%. 1.82%. 0.00%. 29. 22. 3. 1. 0. 52.73%. 40.00%. 5.45%. 1.82%. 0.00%. 平均數. 標準差. 4.18. 0.72. 4.24. 0.64. 4.20. 0.52. 4.55. 0.50. 4.36. 0.70. 4.44. 0.69 (續下表). 89.

(19)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接上表) 單元名稱. 7.上網找資料. 8.查找期刊雜誌. 9.查找報紙新聞與媒體. 10.查找研究報告與專利. 11.資訊評估. 12.如何成為閱讀達人. 13.筆記輕鬆記. 14.資訊倫理. 15.企劃案的撰寫. 16.報告與論文寫作技巧. 17.熟悉論文寫作規範. 18.溝通與簡報技巧. 非. 常. 同. 意. 同 意. 普 通. 不同意. 非. 常. 不同意. 30. 21. 4. 0. 0. 54.55%. 38.18%. 7.27%. 0.00%. 0.00%. 27. 24. 3. 1. 0. 49.09%. 43.64%. 5.45%. 1.82%. 0.00%. 26. 22. 6. 1. 0. 47.27%. 40.00%. 10.91%. 1.82%. 0.00%. 23. 23. 8. 1. 0. 41.82%. 41.82%. 14.55%. 1.82%. 0.00%. 25. 27. 2. 1. 0. 45.45%. 49.09%. 3.64%. 1.82%. 0.00%. 12. 30. 12. 1. 0. 21.82%. 54.55%. 21.82%. 1.82%. 0.00%. 13. 21. 16. 3. 2. 23.64%. 38.18%. 29.09%. 5.45%. 3.64%. 26. 27. 2. 0. 0. 47.27%. 49.09%. 3.64%. 0.00%. 0.00%. 15. 22. 14. 3. 1. 27.27%. 40.00%. 25.45%. 5.45%. 1.82%. 26. 22. 6. 1. 0. 47.27%. 40.00%. 10.91%. 1.82%. 0.00%. 22. 26. 6. 1. 0. 40.00%. 47.27%. 10.91%. 1.82%. 0.00%. 23. 25. 5. 1. 1. 41.82%. 45.45%. 9.09%. 1.82%. 1.82%. 平均數. 標準差. 4.47. 0.63. 4.4. 0.68. 4.33. 0.75. 4.24. 0.77. 4.38. 0.65. 3.96. 0.72. 3.73. 1.01. 4.44. 0.57. 3.85. 0.96. 4.33. 0.75. 4.25. 0.73. 4.24. 0.84. 註:總平均數 4.25 從單項平均數來看,以單元四:資訊資源的類. 圖 書 館 (4.36) 、 單 元 九 : 查 找 報 紙 新 聞 與 媒 體. 型(4.55)同意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單元七:上網. (4.33)、單元十六:報告與論文寫作技巧(4.33)、單. 找資料(4.47)、單元六:查找圖書資源(4.44)、單元. 元十七:熟悉論文寫作規範(4.25)、單元二:選擇. 十四:資訊倫理(4.44)、單元八:查找期刊雜誌. 研究主題(4.24)、單元十:查找研究報告與專利. (4.40)、單元十一:資訊評估(4.38)、單元五:認識. (4.24)、單元十八:溝通與簡報技巧(4.24)、單元三:. 90.

(20)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建立背景知識(4.20)、單元一:圖書資訊應用與研. 名,而是加上圖書館、圖書資訊或網路資源等字. 究歷程(4.18),最低三項則為單元十二:如何成為. 眼。有的教師表示課程名稱亦可強調資訊蒐集與網. 閱讀達人(3.96)、單元十五:企劃案的撰寫(3.85). 路資源利用,或是以資訊解讀來突顯資訊素養課程. 以及單元十三:筆記輕鬆記(3.73)。. 的實用性。 至於教師對修課對象之看法,有的教師認為大. 三、訪談調查結果. 一新生便應修資訊素養課程,即早養成找資料和寫. 本研究訪談 10 位資訊素養課程授課教師,瞭. 作的習慣;認為二年級以上學生較適合修課的教師. 解其對資訊素養課程規劃之意見。訪談內容包括資. 表示,當學生已經上過系上專業課程,意識到自己. 訊素養課程開設背景、課程設計及課程實施等部. 的需求,比較會注意需要哪些資訊,學習會更有成. 分。. 效。. (二)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之設計. (一)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之開設背景 授課教師之開課動機可歸納為兩點,一是發現. 在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之課程設計方面,分兩部. 大學生們並不擅長有效地查詢與利用資料,所以藉. 分進行探討,包括教師認為在課程中應具備的核心. 由開設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圖書. 概念,以及教課時需要之教學輔助資源。. 館資源,一方面培養學生正確地選擇與組織資訊的. 教師希望學生從課程中學習到的能力反應在. 能力。另一個動機是依學校期望和個人專長背景來. 其課程的設計上,問及受訪教師的教學理念,大部. 開此類課程,也就是有些教師因具備圖書資訊相關. 分教師是以認識資訊資源和資訊資源檢索為資訊. 背景所以開設資訊素養課程,或是因隸屬於通識中. 素養課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並且也強調書目格式. 心,在中心規劃下依個人專長開課。. 和報告撰寫的技巧。教師們多認為應先讓學生懂得. 在教師對資訊素養課程最理想開課方式之看. 掌握優質資訊資源,接著再進一步教導他們認識使. 法方面,有的教師認為應以全校必修為最理想,有. 用資訊的相關議題,並培養出良好呈現資訊的能. 教師認為適合以必選修、選修方式開設。不論是哪. 力。有關資訊素養課程的核心概念包括資訊資源的. 一種看法,教師皆一致認為,資訊素養課程最主要. 認識與檢索與資訊評估和資訊倫理。. 的目的在培養學生具備資訊素養的能力,若列為必. 而教學資源能輔助教師更有效地進行教學,. 修課程,首先要克服學校學分安排以及師資支援上. 像是合適的教材、協同教學、校外參訪、教學硬. 的問題,故讓學校課程單位或通識中心瞭解資訊素. 體設備…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皆能給教師良. 養課程的重要性,是推動資訊素養課程的重要因素. 好的教學協助。資訊素養授課教師皆認為教材相. 之一。. 當重要,像是圖書館的資源、網路上的開放式資. 而資訊素養課程之名稱包羅萬象,包括資訊素. 源,或是教育部的圖書資訊應用課程教材,皆是. 養、圖書資訊利用、圖書館與資訊檢索、圖書資訊. 教師認為有助於協助課程進行的教學資源。除了. 與網路資源…等課名。有關教師對課程名稱之看. 教材之外,在課程的安排上帶學生進行校外參. 法,以圖書館、圖書資訊為課名之教師認為,資訊. 訪,或是與館員或專家進行協同教學,以及請學. 素養此一名詞常會被學生誤會為電腦方面的課. 長姐分享學習經驗等方式,亦有助於課程的進. 程,故在課程名稱的選擇上,較不以資訊素養為課. 行。另外,教學上需要用到的電腦與網路設備,. 91.

(21)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是教師認為應具備的基本配備。隨著數位學習的. 程的方式進行,才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形,也才能. 概念興起,數位學習平台也已成為大部分教師使. 確保學生有進入學習狀況。. 用的教學資源,教師將課程資料公開於平台上,. 伍、結論. 學生可隨時複習並進行線上發問和討論,成為師 生在課堂外的另一個互動管道。. 本研究分析九十七學年度大學校院資訊素養 通識課程之開設情形與課程內容,並調查開課教師. (三)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之實施. 對資訊素養通識課程規劃之看法,以瞭解當前資訊. 在資訊素養相關課程實施方面,主要瞭解教師. 素養課程之開課現況與規劃建議。茲綜合分述如. 運用於資訊素養課程之教學策略,並探討教師對以. 下。. 數位學習方式進行資訊素養課程的看法。. 一、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開設數量 已有所成長. 教學策略為教師運用之教學指導方式,在資訊 素養課程中,大部分課程皆重視培養學生查檢資訊 的能力,故以講述式教學搭配實機操作是教師主要. 在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開設情形方. 的教學方式;而透過案例分析、問題導向思考可以. 面,九十七學年度,在 164 所大學校院中有 41 所. 透過生活化經驗或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狀況,是引起. 學校開設資訊素養通識課程,開課校數佔全國大學. 學生學習動機主要策略之一。. 校院四分之一,開課數成長為 78 門,相較於之前. 隨著數位學習已成為學習的趨勢,在資訊素養. 邱子恆(2008)調查的 38 所學校開設 52 門資訊素養. 課程中,網路上的資訊資源及多媒體影音資源已成. 相關課程已有所成長,顯示資訊素養教育已愈來愈. 為教師使用的主要輔助教材之一。在教師對以數位. 受學校重視。. 學習方式進行資訊素養課程之看法中,表示贊同的. 二、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名稱仍未 有共識. 教師主要是認為數位學習平台能使得教學較傳統 教學便利,且在數位多媒體教材中設計的教學情境 和活潑的畫面呈現,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表示. 在課程名稱分析中發現,我國目前 78 門資訊. 部分贊同的教師則是認為數位課程應搭配實體課. 素養通識課程可歸納出 34 種不同課名,課程名稱. 程一併進行,不僅可保留圖書館場域概念並加強課. 關鍵字可分為圖書館、圖書資訊、資訊素養和資訊. 程互動,也能讓學生依個人學習態度自行掌握學習. 四大類。不同學校用不同的名稱加以詮釋資訊素. 進度。. 養,其中以含有圖書館者居多,而在圖書館此類中. 除了瞭解教師在資訊素養課程實施之經驗,本. 又以 圖書館資源 利用 (或應用 )為課 程名稱者 最. 研究亦深入瞭解教師對於圖書資訊應用單元之設. 多。在訪談中教師表示,課程名稱會影響學生選課. 計與運用於教學的看法,此教材運用多媒體互動教. 動機,學生普遍對資訊素養的概念不甚瞭解,若以. 材可協助教師教學之進行亦可讓學生自行進行數. 資訊素養為課程名稱未必能吸引學生選課,故課程. 位學習。大部分的教師們皆認同此教材之規劃,並. 名稱的訂定應要能反應課程內容,讓學生一看就知. 認為對教授資訊素養課程會有所幫助,但受訪教師. 道教學內容是什麼,並與教師之教學理念配合,最. 指出,在運用多媒體教材進行數位學習時,需要注. 為理想。. 意不同學生的學習程度和學習態度,以搭配面授課. 92.

(22)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之一,惟運用方式不同,有的教師僅將教材放於平. 三、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涵蓋之內 容相當多元. 台上供學生下載,有的教師則充份運用平台的各種 功能,進行討論和評量等各種互動。隨著網路資源. 我國目前資訊素養通識課程所涵蓋之內容,從. 與數位媒體的運用愈來愈多,資訊素養課程必定會. 問卷調查結果得知,查找資訊資源為資訊素養課程. 以多種傳播管道來進行,數位學習提供新的溝通傳. 主要的核心,九成以上的教師皆以資源導向學習和. 播方式,促進師生和同儕間的討論和分享,數位學. 能力導向學習為主要運用的教學策略,以達到「培. 習平台將不再只是放教材的網路空間,而會成為虛. 養學生具備運用各種形式資訊資源的能力」的教學. 擬教室。故混成式的數位學習將會是資訊素養課程. 目標。然而從九十七學年度資訊素養通識課程的教. 的發展趨勢,與實體課程相輔相成。. 學內容來看,雖然查找資訊資源仍為整體資訊素養. 五、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同時採用 多種教學活動. 課程的主要核心,但除了此概念,大部分的課程也 包含建立知識背景、評估資訊資源等內容,並較以 往的資訊素養課程更重視資訊的組織與呈現,以及. 而在教學活動設計的部分,現今資訊素養課程. 資訊倫理和法律議題。現今資訊素養課程已跳脫傳. 雖然仍是以講述教學為主,但教師相當重視各種教. 統圖書館利用教育的範疇,其涵蓋之核心概念相當. 學活動的設計,以增加學生課程參與程度。問卷調. 多元,以培養學生具備不同層次應用資訊的能力。. 查中列舉之 12 種教學活動,包括教師講述、專家. 故在規劃理想的資訊素養課程時,應包括建立知識. 演講、師生問答、問題討論、實作練習、分組合作、. 背景、認識資訊資源、資訊檢索與評估、資料闡釋. 角色扮演、專題研究、個案研究、腦力激盪、參觀. 與呈現、並認識資訊倫理與法律議題,才能徹底培. 活動、教學評量,皆有教師採用,從平均來看則每. 養學生成為具備資訊素養的人。而教育部規劃之圖. 位教師使用 5 種以上教學活動,較傳統教學來得多. 書資訊應用數位學習教材,十八單元內容從建立知. 元。在教學教材方面,教師多以自我編製之教材進. 識背景、探索資訊資源、查找資訊資源、進行資訊. 行授課,但搭配許多輔助教材如教科書、影音檔、. 評估、瞭解資訊倫理、到展現資訊成果,涵蓋資訊. Flash 教材和 Web 2.0 工具(部落格、Youtube、Wiki、. 素養概念,循序漸進教導學生資訊運用的正確知. Facebook、Second Life),顯示教師在教材之選用. 能,並透過多媒體互動方式呈現課程內容,再以案. 上亦相當多樣化。此外,從學習評量方法統計分析. 例分析的方式帶領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教師可運用. 中可以發現,教師皆會搭配各種方法,包括課堂練. 其中設計之問題情境來促進學生的討論與互動,引. 習、作業、測驗、口頭簡報、議題討論、課堂參與. 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等各種面向來評量學生學習成果。由於資訊素養課 程的內容兼具理論與實務,從知識、技能與態度面. 四、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教學模 式朝數位學習方向發展. 來評量學生學習成果,將更真實反應學生的學習狀 態。. 本研究調查資訊素養授課教師教學型態,採用. 陸、建議. 混成式教學者佔 21.82%,但調查使用數位平台之. 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 情形,目前已有 58.18%的教師使用數位學習平. 識課程規劃提出下列建議。. 台。數位學習平台已成為輔助教師教學的主要工具. 93.

(23)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一、各大學校院應主動規劃資訊素養通識 課程. 在規劃上皆已融入資訊素養之精神,因此,若要從 教育部對通識教育之理念來發展,且貼近學生的認 知,在課程名稱之調整上,圖書館與資訊素養應較. 本研究分析之資訊素養通識課程,72 位授課. 為合適之選擇。. 教師中,有 32 位隸屬於通識中心,有些教師雖非. 四、以 ACRL 的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 準為目標彈性設計課程. 通識中心的老師,但亦在通識中心底下開課,故 可知當前資訊素養通識課程至少超過半數是由通 識教育中心來開課。通識教育是大學教育中培育. 從教師對資訊素養課程應培養學生具備能力. 學生多元能力的重要推手,其宗旨在培養學生批. 的看法來看,理想的資訊素養課程應以培養學生選. 判思考的能力、拓展學習經驗,並具備知識統整. 擇、判斷、評估與處理資訊的全面性素養為目標,. 與創新的能力;由通識教育中心來規劃資訊素養. 故以 ACRL 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來設計. 課程時,能將資訊素養的概念與通識精神結合,. 課程,讓學生進行學習與研討,能有效加強其在資. 並可聘請相關專業師資授課,故通識教育中心應. 訊社會中運用資訊所需的知識與能力。然而在一般. 主動規劃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促成大學校院資訊. 綜合大學、專業導向的大學(如師範大學、醫學大. 素養教育之發展。. 學…等)和技職院校中,由於學生背景與教師教學. 二、教師與圖書館宜共同合作發展課程. 目標不同,資訊素養課程之規劃重點會略有差異, 且依教師對課程進度之安排,未必能將高等教育資. 大學圖書館一向扮演支援學校教學與研究的. 訊素養能力標準五大目標全部融入十八週的課程. 角色,圖書館有許多館員具備專業學識,瞭解如何. 之中。故在實際授課時,可將資訊素養課程定位在. 運用資訊達到學習目的。館員能有效配合教師的課. 以指導學生有效進行資訊蒐集與檢索為主要教學. 程要求,於專業課程中進行資訊素養指導,滿足各. 目標,並重視學生資訊的解讀、整合和運用資料的. 種背景學生的需求,進而有效地發揮資訊素養的價. 能力,以學生的背景狀況來調整課程內容,提供學. 值。本研究結果顯示,圖書館所提供之館藏與電子. 生更完整的學習。. 資源是不可或缺的教材,且館員協同教學來指導學. 五、開發問題導向式學習教材. 生有效利用圖書資訊資源,也是教師課程上重要的 協助之一。當資訊素養課程在一學期不只開設一門. 資訊素養課程應朝問題導向式學習來規劃,陳. 課時,學校應當給予圖書館支持,把圖書館納為整. 冠年與孫皓章(2006)指出,以問題導向學習設計資. 個教學人力和資源。. 訊素養課程時,要依照現實環境之需要建 立問題討. 三、以圖書館和資訊素養為課程名稱較為 適切. 論題庫,並規劃諸問題之間的關聯性和各問題之引 導和討論時間。問題的選擇和編寫攸關問題導向教 學方式的成敗,故開發問題導向的學習教材是課程. 從本研究課程名稱分析中發現,我國目前資訊. 規劃中最重要的部分。問題導向教學教材之設計需. 素養課程名稱以圖書館資源利用(或應用)居多,且. 要相當多的時間準備,而目前尚無資訊素養相關通. 教師發覺學生喜歡並覺得獲益較多的仍是技巧面. 識課程的問題導向學習教材題庫,故有迫切之必要. 的內容。有鑑於大部分圖書館與圖書資訊應用課程. 開發問題導向式學習教材,並將之開放共享為開放. 94.

(24) 我國大學校院資訊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 教材,讓資訊素養課程授課教師可以互相分享與使. 進而落實終身學習之理念(教育部,2009)。課程認. 用。. 證包含科目說明、維持學習動機、學習者與教材互 動、師生互動、同學互動、學習評量、教學管理服. 六、善用數位學習教材輔助教學並以數位 課程認證規範來開發課程與教材. 務、平台功能檢核八種規範。如果能從課程認證、 教材認證的觀點來開發課程,一定會更嚴謹、更有 效益;除了促進學習成果,亦對教師自我成長有所. 依據課程設計準則設計數位學習教材,並搭配. 幫助。. 標準化的線上課程進行流程,能有效地提升老師教 學與學生學習兩方面的成效。數位學習的優點之一. 七、建立資訊素養教材資源交流的管道與 平台. 在於具備和使用者互動的機制,近年來數位學習開 始設計情境式學習教材,仿照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導 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中,再運用相關知識解說來建立. 資訊素養課程應能與時俱進,以永續發展的態. 學生對問題的瞭解,並學習相關知識的應用。資訊. 度籌劃課程,建置網路式課程並研擬發展我國網路. 素養是一種問題解決的能力,透過情境式的數位教. 式資訊素養教育教材之資料庫。在教材方面,美國. 材,能激起學生一步步去搜集資訊來尋找解答,在. 成立了許多圖書館利用教育資訊交換管道, 如. 這樣的過程中主動學習。. PRIMO 平台,對於教材的收集與促進任教者的經. 此外,數位教材之設計對於數位學習之成敗具. 驗交流,貢獻極大。國內目前還沒有類似的做法,. 有決定性之影響,教材之設計,則又必須回歸到教. 宜參考國外豐富的網路資源,建立教學資訊交流的. 學設計。我國數位學習認證之目的在確保學習品. 管道與平台。. 質,促進社會大眾對數位學習的認同;透過數位學 (收稿日期:2010 年 8 月 19 日). 習認證制度,可以提升學生參與數位學習之意願,. 參考文獻 邱子恆 (2008,7 月)。臺灣大學校院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之現況。在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 院主辦,2008 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B 輯。武漢市: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 查天佑 (2007)。大學教師對與圖書館員合作推動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之需求與態度:以逢甲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教育部 (2009)。教育部數位學習認證作業申請須知。上網日期:2009 年 9 月 24 日。網址:http://ace.moe.edu.tw/form.php 淡江大學圖書館 (2009)。淡江大學資訊素養數位學習課程。上網日期:2009 年 6 月 11 日。網址: http://www.lib.tku.edu.tw/project/excellent/elearn.htm 莊道明 (民 90 年,10 月)。資訊素養對獨立學習能力養成初探。在逢甲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主辦, 2001 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台中市。 陳冠年、孫浩章 (2006)。圖書資訊利用課程之設計:「問題導向學習」觀點。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1),151-182。 程秋萍 (2008)。在職學生資訊素養與職業技能相關性之研究:以國 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為例。 圖書與資訊學刊,66, 89-106。. 95.

(25) 圖書與資訊學刊. 第 2 卷第 4 期(第 75 期). 魏令芳 (2002)。大學資訊素養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2000).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May 1, 2009, from http://www.ftrf.org/ala/mgrps/divs/acrl/standards/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cfm ACRL. (n.d.). PRIMO: Peer-reviewed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online selection criteria. Retrieved November 7, 2009, from 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about/sections/is/projpubs/primo/criteria.cfm Bundy, A. (Ed.). (2004).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 Principles, standards and practice (2nd ed.). Retrieved Aug 22, 2009, from http://www.library.unisa.edu.au/infoskills/infolit/infolit-2nd-edition.pd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n.d.). InfoLit Global Project. Retrieved November 7, 2009, from http://www.infolitglobal.info/e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7).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Retrieved May 1, 2009, from http://www.iste.org/AM/Template.cfm?Section=NETS. Society of College,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 (1999). Information skills in higher education: A SCONUL position paper. Retrieved August 22, 2009, from http://www.sconul.ac.uk/groups/information_literacy/papers/Seven_pillars2.pdf. 96.

(26)

數據

表 11  教師採用之教學工具分析表 ( 可複選 )  教  學  工  具  人  次  人  數  百  分  比  投影片  51  92.73%  自行編製的教材  46  83.64%  影音檔  23  41.82%  CD/DVD  14  25.45%  教科書  12  21.82%  Youtube  11  20.00%  部落格  10  18.18%  Wiki  4  7.27%  Flash 教材  4  7.27%  視訊軟體  3  5.45%  Facebook  2
表 14  教師對培養學生建立知識背景能力之看法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非常  同意  同  意  普  通  不同意  非常  不同意  平均數  標準差  瞭解資訊產生與傳播 管道  15  28.85%  29 55.77%  8 15.38%  0 0.00%  0 0.00%  4.13  0.66  定義與描述資訊需求  17  32.69%  27 51.92%  7 13.46%  1 1.92%  0 0.00%  4.15  0.72  尋找和辨識各種類型 的資訊來源  31  5
表 16  教師對培養學生評估資訊資源能力之看法 資 訊 素 養 能 力   非常  同意  同  意  普  通  不同意  非常  不同意  平均數  標準差  依據標準評估資訊  11  20.75%  31 58.49%  8 15.09%  3 5.66%  0 0.00%  3.94  0.77  分析資料並說明結果  13  24.53%  27 50.94%  12 22.64%  1 1.89%  0 0.00%  3.98  0.75  綜合主要思想建構新概 念  11  20.7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畢業於國立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大學時代則就讀國立大學法律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楊肅煜 召集人.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朝陽科技大學 資訊與通訊系. 107

掌握MDM系統 / 資訊素養課程 推行反轉教室教學 運用Google classroom教學.. 2010-11年度 起步 階段.. 計劃 支援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