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羽球反手短發球動作的限制觀點驗證-以工作限制為標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羽球反手短發球動作的限制觀點驗證-以工作限制為標的"

Copied!
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羽球反手短發球動作的限制觀點驗證 -以工作限制為標的. 研 究 生:黃震雄 指導教授:楊梓楣 中華民國 106 年 1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i.

(3) 論文授權書. ii.

(4) 羽球反手短發球動作的限制觀點驗證 -以工作限制為標的 2017 年 1 月 研 究 生:黃震雄 指導教授:楊梓楣.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以限制的觀點,探討羽球反手短發球在工作限制情境下,對不同技 能水準之實驗參加者操弄過網區間、距離及網高,觀察其結果對準確度與失誤率所產生 的影響,以了解上述工作限制對於身體控制與協調的效應,以及做為未來介入訓練的參 考。本研究之實驗參加者為 12 至 17 歲受過羽球專長訓練技能精熟之羽球選手及僅一般 受體育課程教導技能非精熟之青少年各 12 人,實驗設計以不同技能水準分別對過網區 間因子 (紅外線 30 公分區間、無過網限制區間)、發球距離因子 (T 字線的 T1 位置、距 T 字線 1 公尺的 T2 位置、距 T 字線 2 公尺的 T3 位置)及網高因子 (增高、降低 15 公分 網高)等三種情境以反手短球的方式分別進行測試,並以二因子混合設計 ANOVA 進行 統計考驗,顯著水準設定為 α=.05,若達顯著則進行事後比較。實驗結果顯示:(一) 不 同過網區間與技能水準交互作用考驗,在準確度及失誤率上均未達顯著。進行主效果考 驗,在失誤率方面,有無過網區間限制達顯著差異,無過網區間之失誤率顯著小於紅外 線區間限制;準確度方面則未達顯著。(二) 不同發球距離與技能水準交互作用之考驗, 在準確度方面達顯著,進行單純主效果考驗,其結果技能非精熟者在 T1、T2、T3 距離 達顯著差異,事後比較發現距離越遠淨誤差值越大,技能精熟者則未達顯著;失誤率方 面,交互作用效果未達顯著,進行不同距離主效果考驗,其結果達顯著差異,事後比較 發現距離越遠失誤率越大。(三) 不同網高與技能水準交互作用之考驗,在準確度方面未 達顯著,進行不同網高主效果考驗,其結果增高或降低網高之間未達顯著差異;失誤率 方面,交互作用效果達顯著,進行單純主效果考驗,技能精熟與否,增高或降低網高均 未達顯著差異。結論︰(一) 紅外線區間限制並不影響其準確度,但會增加其失誤率;(二) 羽球技能精熟者能有較佳的準確度及較低的失誤率,其準確度表現較不受區間、距離、 網高影響,而技能非精熟者無論是準確度或失誤率容易受工作限制影響。. 關鍵詞:過網區間、發球距離、網高. iii.

(5) The Examination of Constraints on Badminton Backhand Flick Serve – Focusing on Task Constraints January, 2017 Student: Chen-Hsiung Huang Advisor: Chih-Mei Yang.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effect of imposing task constraints on the badminton backhand flick serve.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implemented: Restricted net ranges, variable net heights, and variable serving distances from the net. Different skillfulness participants in badminton were asked to complete backhand flick serves under each experimental condition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nstraints on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and reveal some guidelines for future badminton training.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ages from 12 to 17. Twelve were well trained, and twelve were taught only by PE curriculum.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Two-way Mixed Design ANOVA with a significance level of α = .05 and shown as follows: 1) The tes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net ranges and skillfulness is insignificant. In the main effect test, it is significant in serving error rates for different net ranges, whi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in serving accuracy rate for the constraint of restricted net ranges. 2) For the tes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erving distances and skillfulness, it is significant in serving accuracy rate. In the simple main effect test, for the unskilled participants, the serving distances matter significantly, whi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for the skilled participants. In terms of serving error rate, it is insignificant for the tes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erving distances and skillfulness, while it is significant in the main effect test. 3) For the tes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et heights and skillfulness, it is insignificant in serving accuracy rate. It is also insignificant in the main effect test by changing the net height. In terms of serving error rate,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tes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et heights and skillfulness. In the following simple main effect test, 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net heights and skillfulness. Conclusions are: 1) The constraint of net range could increase the serving error rate, but not affect the serving accuracy rate. 2) Skilled participants demonstrated better accuracy rate and lower error rate than unskilled ones. Their accuracy was less affected by the constraints of net ranges, serving distances, and net heights. The unskilled participants are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task constraints in serving accuracy and serving error.. Keywords: net range, serving distance, net height iv.

(6) 謝. 誌. 從小即朗朗上口的「活到老,學到老」,果真就發生在自己人生的旅程中,就讀臺 灣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是知識的獲得,亦是無悔的夢想追求。2013 年再次踏入校園 重啟書本,更能把實務經驗與理論結合並加以應用,是一個非常快樂又踏實的學習過程。 經歷了嚴謹的學術訓練和深入的知識探索,終能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歷經煎熬及試煉 後終於產出人生第一本學術論文,學習過程的終點或許是另一個學術研究的起點,也是 創造與分享知識的開始。 歷經艱辛完成一篇畢業論文,其實也沒什麼驕傲可言,可貴的是學習過程,從各教 授的傳道、授業、解惑開始,運科知識的獲得,用字遣詞的講究,學術研討會、讀書會 的上台報告訓練,無形中內化出獨立思考、邏輯統整的能力與提升,這就是所謂的價值。 然一篇實證性論文的完成必然非個人能力所及,必有多方貴人相助,非常感謝師大學姐 呂美玲老師及體大學弟陳永銘教練在實驗場地及人員方面的提供,也感謝每每遇到瓶頸 時總會拔刀相助的嘉笙、長志兩位博士生,當然最要感謝莫過於指導教授楊梓楣老師, 總在灰心氣餒之餘提供良方,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中指引方向。除此,也要感謝口試委員 梁嘉音、黃嘉君老師給予我的碩士論文許多寶貴的建議。 在資訊發達且快速變遷的今日,終身學習的時代來臨了,雖己是在職的身分,但絶 不是停止學習的藉口,教育政策的開放得以有更多的進修機會,非常感謝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能提供優渥的師資和學習環境,足讓本人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滿載知識與技能 而歸,再次感謝學習路上曾經幫過我的每一人,謝謝!感恩!. 黃震雄 謹誌 2017 年 1 月. v.

(7) 目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 ii 中文摘要 ................................................................................................................ iii Abstract ................................................................................................................. iv 謝誌 ..........................................................................................................................v 目次 ........................................................................................................................ vi 圖次 ......................................................................................................................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問題背景..............................................................................................................1 第二節、研究目的..............................................................................................................5 第三節、研究問題..............................................................................................................5 第四節、研究假說..............................................................................................................5 第五節、名詞解釋..............................................................................................................6 第六節、研究的重要性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動作行為與自由度的探討 ................................................................................9 第二節、羽球反手短發球形成因素 ..............................................................................11 第三節、限制對技能表現的影響及相關實證研究探討 .............................................13 第四節、文獻總結............................................................................................................1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實驗參加者 .......................................................................................................18 第二節、實驗設備及場地佈置 .......................................................................................18. vi.

(8) 第三節、實驗設計............................................................................................................20 第四節、實驗工作要求與流程 .......................................................................................21 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23.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24 第一節、區間限制的效應 ...............................................................................................24 第二節、不同發球距離的效應 .......................................................................................27 第三節、不同網高之效應 ...............................................................................................3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36 參考文獻 ................................................................................................................37 中文部分 ............................................................................................................................37 英文部分 ............................................................................................................................37. 附錄 ........................................................................................................................40 附錄一、實驗參加者須知及同意書 ..............................................................................40 附錄二、二因子混和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1. vii.

(9) 圖次 圖 1. 發球仰角與身高的對照 ................................................................................................ 3 圖 2. 不同距離之發球位置 .................................................................................................... 7 圖 3. 羽球發球飛行軌跡 ...................................................................................................... 12 圖 4. 不同網高場地配置圖 .................................................................................................. 19 圖 5. 不同距離場地配置圖 .................................................................................................. 19 圖 6. 紅外線區間限制場地配置圖 ...................................................................................... 20 圖 7. 實驗流程圖 .................................................................................................................. 23 圖 8. 過網區間限制之發球準確度 ...................................................................................... 25 圖 9. 不同技能水準之發球準確度 ...................................................................................... 25 圖 10. 過網區間限制之發球失誤率 .................................................................................... 27 圖 11. 不同技能水準之發球失誤率..................................................................................... 28 圖 12. 不同技能水準與距離之發球交互作用圖 ................................................................ 29 圖 13. 不同距離之發球失誤率 ............................................................................................ 30 圖 14. 不同技能水準之發球失誤率 .................................................................................... 30 圖 15. 不同網高之發球準確度 ............................................................................................ 32 圖 16. 不同技能水準之發球失誤率 .................................................................................... 33 圖 17. 不同技能水準與網高之發球交互作用 .................................................................... 34. viii.

(10) 第壹章 緒論. 個體的動作行為,須靠身體各部位的有效協調及控制產生完美的動作,在個體、工 作、環境限制的交互作用,個體次系統能夠自我組織,透過複雜系統交互作用後重整而 產生良好的協調或控制方式,進而達到目的。本研究在以限制的觀點探討羽球的反手短 發球在工作限制下運動表現的影響程度。本章內容包括︰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 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說;第五節、名詞解釋;第六節、研究 之重要性。. 第一節、問題背景 羽球是可緩可急的運動,不限室內或室外,場地不需太大,對體格的要求並不很高, 是一項老少咸宜的全民運動,依據中華民國羽球協會統計目前臺灣約有近 200 萬人把羽 球當作健身與休閒活動。自 1992 年起羽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項目,競技羽球也成了我 國奪牌重點培訓項目。國際羽球賽除奧運會及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 (BWF),另有湯姆 斯盃 (世界男子羽球團體錦標賽,始於 1948 年)、優霸盃 (世界女子羽球團體錦標賽, 始於 1956 年)、蘇迪曼盃 (世界羽球混合團體錦標賽,始於 1989 年)、世界羽球錦標賽 (競 賽項目為個人單項,始於 1983 年) 等大賽。 羽球整體技能 (skill) 包括長球 (Clear)、挑球 (Net Lift)、放網 (Net Shot)、殺球 (Smash)、切球 (Slow Drop Shot)、平球 (Drive)、勾球 (Cross-court Net Shots)、擋網 (Backstop)、過渡 (Passive Shot)、發球 (Serve)。就以發球而言,在隔網的球類運動中, 排球 (Volleyball)、桌球 (Table tennis)、網球 (Tennis) 的發球方式得以強力的攻擊性發 球取得優勢或發球得分。然常見的競技羽球發球方式有正、反手的短發球、平抽球及正 手的高遠球,任何形式的發球都僅能為由下而上防守性的發球,原因來自於規則的限制。 觀賞一場高水準的羽球賽,不難發現一般雙打選手發球的策略以反手短發球為主,而當. 1.

(11) 今男子單打在強力羽球發展下,為繼續保有掌控權,也以反手短發球為選擇居多。就以 國內羽球男單好手周天成 2014 年法國羽球公開賽與中國好手王睜茗的冠軍決賽中,雙 方三局 119 次發球中,有 113 次使用反手短發球,6 次的平抽球,0 次的高遠球;2015 年台北羽球公開賽與中國好手諶龍的冠軍決賽中雙方三局 83 次的發球中,有 82 次使用 反手短發球,1 次平抽球,0 次的高遠球為例可見,顯然反手短發球為競技羽球發球的 主流,既是主流就更突顯其重要性,其形成因素有來自規則限制、爭取有利第三拍、戰 術應用、反應時間等考量。 羽球短發球技術的要領,以右手執拍者為例進行反手短發球時,發球者應站立於發 球線後方並接近中線的位置,右腳於前,左腳在後的自然分開;左手持球位於身體左前 方,並將球拍置於球後方預備擊球姿勢,擊球時,左手不作抛球動作僅將球自然落下, 以右手腕曲腕快速向前閃擊球體完成發球動作。但實務上,發球者所站立位置會考量賽 別、戰術及接發球方所站立之相對位置。例如單打時,接發球方之站立防守位置如在較 靠近中場處,此時發球方考量回防因素,也會調整發球站立位置;在混雙的比賽中也偶 有運用女子站於前場防守而男子站位於中場反手發球的戰術。發球之技術,基本上球路 以近貼網頂飛躍後落於近發球線的有效區域內為原則,發球目標區需考量接發球方站於 左或右場地及非慣用手邊或接發球方之胸際位置,以增加接球者回擊困難和減少變化及 能有效預測接球方回接球之慣性或其他選擇。 現代競技羽球運動的對抗性及強度與日劇增,羽球女子選手的平均身高由過去幾年 約 165 公分提高到約 172 公分;男子選手則由約 175 公分提高到約 182 公分 (王保成、 王川,2005)。原被認為羽球運動是較不受體格限制的,適合亞洲人種發展,然近年來 的競賽成績,無論男、女選手都呈現了有身高的優勢。隔網球類運動的發球,除排球隔 網高於一般選手,進行攻擊 (spike)、發球 (serve)、攔網 (block) 無庸置疑身高佔優勢; 網球、羽球、桌球網高則是低於一般選手身高,個體身高條件限制,對發球者的運動表 現是否有差異?羽球發球依當今國際羽球規則 9.1.5、9.1.6 的規定,羽球在發球員球拍 擊球瞬間整個羽球應在發球員腰部以下及發球員球拍的拍柄於擊球瞬間必須朝向下方 的限制下僅能為由下往上的防守性發球。身高是否會影響發球的運動表現,羽球選手進 2.

(12) 行反手發球時,常有被裁判判定違反當今國際羽球規則 9.1.5 羽球在發球員球拍擊球瞬 間整個羽球應在發球員腰部以下之規則,其違例之動機是否代表較高的發球點有較佳的 發球表現或部分選手在發球時常有腳跟離地身體上提的習慣動作,此舉是否也代表較高 的發球點有利於發球的表現呢?以圖 1 分析︰選手進行反手發球時,個體身高不同會有 高低不同的發球點、飛行仰角及弧線距離,身高較高者發球擊球點較高則飛行仰角較小 且弧線距離短;身高較低者發球擊球點較低則飛行仰角較大而弧線距離長。反之,若增 高網高或降低網高亦有飛行仰角、弧線距離的變化,人體增高 15 ㎝ 猶如網高降低 15 ㎝的相對關係。或增加發球的佔位距離,可減少仰角的角度,但卻增加弧線距離,此舉 是否影響發球之運動表現呢?因而發球點高低、飛行仰角、弧線距離的相互關係中,網 高、身高或發球佔位距離的差異是否對反手短發球的運動表現有影響呢?. 圖 1. 發球仰角與身高的對照 體育教學、運動訓練或國內體育教師甄試,常以工作限制來評量考生或選手協調與 控制的能力。例如籃球的測試中有以三分線五點運球上籃,規定左側需右腳起跳左手上 籃、右側左腳起跳右手上籃;排球基本傳球測試中有限定於籃球場中圈直徑 3.6 公尺範 圍內,高手、低手交替傳球;棒球增加球棒重量後揮棒的訓練等。中壢某國立高級中學 101 學年度教師甄選 (體育科) 的羽球術科考試,其限制條件為考生羽球短發球路徑需 通過網頂與平行於網頂上方 30 公分處的尼龍線所形成的區間及高遠球需飛躍指定高度 並將球成功擊至指定內、外角目標區,看似簡單的反手短發球及高遠球,每人每目標區 各 3 次共計 12 次的發球中,竟無人達命中目標區 8 次的最低門檻,考倒了近 70 位號稱 3.

(13) 體育院校系畢業的儲備教師,落得該校重新擇日再次公告招考的窘境,並引起譁然與討 論,值得思考的是考生中不乏為羽球專長生,羽球發球為何在加諸工作限制下,對選手 會有截然不同的運動表現?其原因係受通行路徑窄化的環境限制因素影響或心理因素 影響?羽球反手短發球以貼近網頂飛躍且過網後不再繼續往上竄升為原則,選手長期的 發球訓練也以此球路為目標,技能精熟者理應有相當的發球水準,若加諸有形或無形的 區間限制,是否影響運動表現或在經區間限制的長期練習會否增進短發球運動技能? 傳統觀念認為動作表現與神經成熟度有密切相關,動作技能 (motor skill) 的精進可 透過動作學習並藉由練習或經驗而增進動作行為穩定成熟表現的線性發展;Fitts (1964) 提出運動學習是經歷認知階段 (cognitive phase)、聯結階段 (associative phase)、自動化 階 段 (autonomous phase) ; Bernstein (1967) 年 也 提 出 運 動 形 成 初 期 由 凍 結 自 由 度 (freezing the degrees of freedom)、釋放自由度 (releasing the degrees of freedom)、最後能 利用反作用現象 (exploiting reactive phenomena) 的三階段過程增進動作表現的增進。但 以動態系統理論與生態論的觀點,動作的構成是經由許多次系統的自我組織的非線性發 展,強調個體與環境的相互關係。Newell (1986) 認為動作的產生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 程,是很多因素間交互作用的結果,彼此間互相影響並產生限制,因而提出三角限制模 式。所謂限制 (constraints) 是指有導引與形塑之意而不是單單指侷限與阻礙而已,然在 有機體 (organism)、環境 (environment)、工作 (task) 三種限制交互影響使動作達到最 佳協調與控制狀態。例如,200 公尺的短距離跑,除限定跑道外,選手本身的速度及克 服彎道離心力的技能決定了勝利。個體限制為自身結構性或功能性限制,結構性限制相 對於時間較無立即或直接關係,例如身高、體重、年齡、性別、技能水準、肌力..等, 屬個體自身結構的限制;功能性限制是指短時間內會影響個體的因素,可能是心理的、 生理的或是經驗上的,例如疲勞、緊張、注意力等;環境限制指外在足以影響個體的環 境因素,包括溫度、場地、風向、光線或觀眾,甚至社會文化差異等,例如網球四大公 開賽有紅土、草地、硬地的不同環境限制;工作限制是指包含操作性的工具、目標設定、 規則及器材等足以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例如不同距離、球體、高度區間等。 基於上述的背景,本實驗將以 Newell 限制的觀點為基礎,以工作限制為標的,藉 4.

(14) 由操弄過網區間限制、網高、發球距離及來檢視實驗參加者在加諸工作限制的情境下其 協調與控制的能力,以其準確度、失誤率的量化結果觀察運動表現,並探討羽球反手短 發球在網高差異下的表現對應到身高的差異及發球策略的發展或做訓練輔助的依據。. 第二節、研究目的 透過問題背景的探討,可了解反手短發球在羽球比賽中的重要角色,如何爭取有利 第三拍,其與發球後的越網軌跡及與影響反應時間的發球位置息息相關,另身高差異是 否具有影響性?Newell 於 1986 年提出的三角限制模式的觀點,本研究之目的是用限制 的觀點,以羽球反手短發球動作為對象,操弄包含網高、距離、過網區間限制,對不同 技能水準的實驗參加者,觀察其在工作限制的情境下動作表現,藉此了解良好球路品質 所面對失誤的風險及因戰術所需所選擇的站位發球。另發球點高低、飛行仰角、弧線距 離間的相互關係是否也影響短發球的表現,並探討羽球反手短發球動作表現是否有身高 的差異。. 第三節、研究問題 一、在不同過網區間反手短發球,其準確度、失誤率表現影響如何? 二、在不同距離反手短發球,其準確度、失誤率表現影響如何? 三、在不同網高反手短發球,其準確度、失誤率表現影響如何?. 第四節、研究假說 一、在不同過網區間反手短發球,其準確度、失誤率表現均會有顯著差異。 二、在不同距離反手短發球,其準確度、失誤率表現均會有顯著差異。 三、在不同網高反手短發球,其準確度、失誤率表現均會有顯著差異。. 5.

(15) 第五節、名詞解釋 一、反手短發球 所謂反手是指握拍擊球時手背朝前的姿勢,相對的正手係指手掌朝前之意。以右手 執拍為例,進行反手發球時,發球者站立於發球線後方並接近中線位置,右腳於前, 左腳在後自然分開,左手持球將球的位置持放於身體左前方,右手反手握拍並將拍 面置於球後方成預備姿勢,擊球時,左手不作抛球動作,球離手後以右手腕曲腕快 速向前閃擊球體完成發球動作,整個發球流程需符合國際羽球規則 9.1.5、9.1.6 規 則之規定。 二、技能精熟者 指受有羽球專長訓練之 12~17 歲的青少年選手,球齡三年以上,有豐富比賽經驗者, 參加過縣級以上比賽獲獎前三名或參加過全中運或全國賽之選手,性別及慣用手不 限。 三、技能非精熟者 一般 12~17 歲的青少年,未曾受過羽球專長訓練且只在體育課程中受過羽球教學, 以曾被教導過羽球反手短發球及了解發球規則者為對象,性別及慣用手不限。 四、網高 本研究不同網高是指羽球隔網的高度區分成正常網高、+15 公分網高 (正常網高增 高 15 公分)、–15 公分 (正常網高調降 15 公分) 三種型式。 五、發球距離 本研究之發球距離是指被限定在前 T 字線位置(簡稱 T1 位置)及距 T 字線 1 公尺的 T2 位置、距 T 字線 2 公尺的 T3 位置與內、外目標區的距離,如圖 2。慣用手為右 手時,由右場地發球至對邊右場地目標區,慣用手為左手時則由左場地發球至對邊 左場地目標區。. 6.

(16) 圖 2. 不同距離之發球位置. 六、過網區間限制 本研究之過網區間限制是指紅外線區間限制及無區間限制兩種。紅外線區間限制是 指於網頂上方 30 公分處平行網頂架設紅外線阻斷器,限定球路需通過此區間,羽 球碰觸紅外線時會有鳴叫聲警示;無限制區間是指未於網頂上方 30 公分處架設有 形或無形之區間限制,但為排除過於異常的球路仍限制越網高度不得超越 50 公分。 七、發球規則 是指當今國際羽球規則第 9.1.5 及 9.1.6 之規範發球 羽球規則 9.1.5︰發球員的球拍擊球瞬間,整個羽球應在發球員腰部以下。腰部的定 義是發球員最低的助骨的最下緣的想像橫切面。 羽球規則 9.1.6:發球員球拍的拍柄於擊球瞬間,必須朝向下方。. 第六節、研究的重要性 以限制的觀點,在過去國內的學術研究中有肢段自由度、動作形式改變、注意力或 介入訓練等方面的探討,但以羽球為標的的研究尚鮮少。本研究是以羽球反手短發球為 對象,以不同技能的兩組實驗參加者在操弄網高、距離、區間限制下其運動表現間的差 7.

(17) 異性。研究之重要性除讓研究更多元外,其結果可作為學生羽球運動之技能及教學評量 或專業羽球運動員介入訓練、戰術運用的參考,另在不同網高的研究亦可了解發球點高 低對發球表現的影響,相對於正常網高時,不同身高之發球者間是否會有身高的差異也 值得在本研究中探討或未來繼續延伸的研究。. 8.

(1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以相關文獻加以探討,分為第一節、動作行為與自由度的探討;第二節、羽 球反手短發球形成因素;第三節、個體、工作限制對技能表現影響之相關研究;第四節、 文獻總結。. 第一節、動作行為與自由度的探討 動作技能是指為了達到某目標而能夠精準地使用頭頸、軀幹及四肢的主動動作 (Magill & Hall, 1990)。它代表動作表現品質的一種指標,也是指能夠以最佳化的方式來 執行動作的能力,其包括五項要素:需具有明確目標、屬於主動動作、需要頭頸、軀幹 與/或四肢動作、學習而得以及具有高度正確性與精準度。所謂行動 (action) 是指肢段 執行的主動動作。而動作 (movement) 是指肢段的行為特徵,是行動或動作技能的組成 部份,而一次行動可用不同的動作方式來完成以及達到相同的目標,例如羽球短發球可 用正手也可用反手。動作技能有三種主要分類方式:(一) 依據精準度與主動肌群尺寸的 分類:動作技能可分為粗大動作 (gross motor skill) 與精細動作 (fine motor skill) 兩大類 (Cratty, 1973),粗大動作是以大肌肉群為主動肌,例如發高遠球、跳躍等。精細動作, 則以尺寸較小的肌群為主動肌,例如羽球短發球、打字等動作。(二) 依據動作起止的明 確性的分類:動作技能可分為連續性 (continuous)、序列性 (serial) 以及間斷性 (discrete) 等三類動作 (Schmidt, McGOWN, Quinn, & Hawkins, 1986)。間斷性動作即有明確的開始 與結束的單一動作,如按電燈開關、踢一顆球,然將間斷性的動作串聯起來就稱序列性 的動作,另連續性的動作如游泳、騎腳踏車、跑步等。(三) 依環境穩定性的分類︰動作 技能可分為開放式動作技能 (open motor skill) 以及封閉式的動作技能 (closed motor skill) 等兩大類 (Gentile, 1972),開放式動作技能如籃球運球過人,封閉式動作技能如籃 球罰球、羽球發球等。. 9.

(19) Wulf 與 Shea (2002) 提 出 將 動 作 技 能 或 動 作 任 務 分 為 簡 單 (simple) 與 複 雜 (complex) 兩類,簡單動作通常自由度較小,而複雜動作任務通常需要控制多重自由度。 動作協調過程中,許多個人的條件,如身高、體重、遺傳或工作需求等因素,皆足以影 響動作的控制與協調。Bernstein (1967) 提出動作是由身體各不同肢段單位共同協調而成, 運動形成初期由凍結自由度、釋放自由度、最後能利用反作用現象的三階段過程增進動 作表現的增進。Southard 與 Higgins (1987) 利用壁球進行動作學習與動作控制的研究, 發現實驗參加者練習初期動作的控制會有動作抑制現象,會先凍結自由度以控制不熟悉 的新動作,經過練習後,動作之協調開始解放自由度而使運動表現增進。Vereijken, Emmerik, Whiting, 與 Newell (1992) 以滑雪動作探討自由度的問題,發現初學者學習過 程個體下肢段的變化,發現初期關節間連結程度高,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關節逐漸得 以單獨控制,支持了由先凍結自由度到釋放自由度的變化過程。 過去對自由度的研究,也多支持了 Bernstein 的概念,認為動作學習過程中,人體 的動作型態由初期凍結自由度轉變釋放自由度的單一歷程。但有研究者提出質疑,由於 動作的產生起因於個人、工作、環境三種限制的交互作用,因而限制的概念應該受到重 視。Tuller, Turvey, 與 Fitch (1982) 承接 Bernstein 的概念,認為動作表現並非由大腦控 制特定肌肉或移動特定關節,而是在動作過程中,人體內各次系統自我重組以掌控多餘 自由度進而達到動作表現。Ko, Challis, 與 Newell (2003) 利用動態平衡的工作,探討學 習者如何調控關節的自由度,實驗結果驗證說明了工作限制造成自由度呈現「逆向」的 轉變 (釋放自由度 → 凍結自由度),並且發現多次練習的效應,讓學習者學會如何利用 環境中的反作用力而非抵抗的方式;此外,Higuchi, Imanaka, 與 Hatayama (2002) 利用 電腦模擬的棒球打擊測驗,觀察實驗參加者在有、無壓力的情境下,動作型態的改變策 略,發現在環境限制的情境下,造成自由度的轉變方向呈現「可逆性」的特徵(凍結自 由度 ⇄ 釋放自由度) 。Newell 與 Van Emmerik. (1989) 研究非慣用手簽名寫字動作學. 習發現,即便經歷長時三個月 10000 次練習,仍然無法有效驗證身體遠端手臂肢段有釋 放自由度的現象。從上述的實證研究也證實了研究者的質疑,動作形成不一定會依練習 初期凍結自由度解放自由度的單一向度改變。Bernstein 所提出動作是由身體各不同肢段 10.

(20) 單位共同協調而成,運動形成初期由凍結自由度、釋放自由度、最後能利用反作用的三 階段來增進動作表現增進的觀點,確實有待商榷。 綜觀上述,人體的動作行為的產生機制相當複雜,組織間在執行過程中相互影響, 常造成動作執行的不確定性。過去對自由度轉變的歷程,多採用 Bernstein (1967) 的理 論觀點,認為練習的過程會從凍結自由度、釋放自由度、最後能利用反作用單一方向而 達技能增進。然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提出外在工作、環境因素影響的重要性,動作技能 不僅受到人體組織的相互影響,自由度的階段性轉變會受個體、工作、環境三種限制的 交互影響,進而產生順向、逆向、可逆性的轉變。雖然這樣的論點還有待更多研究的驗 證,但概念上確實為往後研究者提供了更進一步的思維及研究方向。. 第二節、羽球反手短發球形成因素 羽球擊球動作是以肩關節為軸的運動,運動行為的產生有來自個體、工作需求、外 在環境等多重限制交互作用產生,在多重的限制下,可能包含規則、主/被動性、戰術、 情境、反應時間等條件因素。羽球發球的發展有短發球、平抽球、高遠球,除高遠球外 (如圖 3),短發球、平抽球又可分為正手及反手兩種。然羽球反手短發球為目前羽球競 賽的主流,其形成的因素有︰ 一、規則限制 (一)羽球規則 9.1.5︰羽球在發球員球拍擊球瞬間整個羽球應在發球員腰部以下。 (二)羽球規則 9.1.6︰發球員球拍的拍柄於擊球瞬間必須朝向下方。 在隔網球類運動中,羽球受規則的限制,不像網球、排球可用高壓的強力發球方式 來壓迫對方或像桌球那樣使球體產生各種旋轉等發球技術掌控比賽主導權。因此,羽球 發展了三種發球的方式,有短發球、平抽球、高遠球三種方式,除高遠球外,短發球、 平抽球又可分為正手、反手發球的方式,現階段以反手短發球為主流。 二、爭取有利第三拍 爭取主控權為羽球競賽過程勝利的因素關鍵,能有精確的發球技術可增加接球方回 11.

(21) 擊的困難度及變化以爭取有利的第三拍 (方有恆,1991);發球後第三拍能不能取得主動, 不但取決於發球的質量和接第三拍的技術外,更重要的還取決於接發球方對接球的判斷 及反應水準 (盧正崇、黃奕仁,2008),但若羽球發球策略應用得宜也可成為爭取主動權 的良好攻擊戰術。以羽球飛行軌跡,回擊下壓球、平推球或是放網前球是屬於主動攻擊 的球路,反之,若接球方採平高或挑高球是屬較不利且變成被動方式的回擊策略 (陳俊 汕,2000),羽球 9.1.5、9.1.6 規則限制下,不得為下壓、平推的發球,因而短發球成了 安全且容易繼續主控的發球方式。. 圖 3. 羽球發球飛行軌跡. 三、戰術應用 就短發球技術的要領而言,以飛行弧線近貼網頂,在球越網後防止向上竄升並快速 的往下墜為原則,迫使接發球方繼續處於被動擊球狀況。現階段羽球雙打及男子單打會 選擇以動作小、出手快、對方不易猜測的反手短發球策略 (陸宜山、金廣江,1992)。以 人體肢段的協調與控制,正手短發球使用之肢段自由度較廣,包括肩、肘、腕、手指關 節;反手短發球僅用腕、手指關節。羽球反手發球之預備動作可同時作為發短球及平抽 球的策略,其功能可抑制接發球方撲球。發球時,可視防守者重心的前移動作改以平抽 球反制,逼使防守者重心後移,或來不及回防而突擊成功 (陳寶蓮,1989)。觀賞當今競 技羽球世界大賽雙打或男子單打項目中,發球的策略應用以反手短發球為最多,選擇以 反手短發球原因的依據乃為藉由揮拍速度快、動作小、變化多、隱藏性高的優點考量。 四、反應時間 運動水準不斷的提高,運動技術發展、動作要求也越來越精緻及細膩,且由傳統的 12.

(22) 技術戰演變為心理戰。在開放性或閉瑣性的運動技能中,個體本身的反應時間 (reaction time,簡稱 RT) 與運動表現 (performance) 有密切關係。以反應時間來分析羽球發球到 接發球者的歷經過程,發球預備動作 (預備信號) → 發球瞬間 (反應信號) → 移位瞬間 (反應出現) → 接發球瞬間 (動作完成)。一般而言,整體反應時間 (total response time) 包括了反應時間 (RT) 及動作時間 (movement time, MT)。反應時間是指反應信號 (羽球 發球軌跡) 到反應出現 (接發球方移動瞬間);動作時間是指反應出現 (接發球方移動瞬 間) 到動作完成 (接發球瞬間)。在整體反應時間固定不變的原則下,若能延長、干擾對 手的反應時間,則對手的動作時間必定減少,動作速度就必須加快,其結果將使準確度 及穩定性變差而造成失誤或較無質量的返球。反應時間會因受刺激種類、強度、持續時 間、反應態度、反應方法、有無預知、預備時間長短、身心狀態的影響 (吳萬福,1984)。 羽球發球後第三拍能不能取得主動,取決於發球的質量,更重要的還要干擾接發球方對 接球的判斷及反應水準 (盧正崇、黃奕仁,2008)。. 第三節、限制對技能表現的影響及相關實證研究探討 根據 Newell (1986) 的三角限制模式,提出運動行為的產生是受到個體 (organism)、 環境 (environment)、工作 (task) 限制交互作用影響,所謂限制是指阻礙個體動作能力 的因素。Kugler, Kelso, 與 Turvey (1980) 也認為協調型態的出現是個體、工作、環境限 制交互作用下的產物,而動作的產生則是受到三者限制間交互作用後協調的結果。個體 限 制 依 與 時 間 的 關 聯 性 可 分 為 結 構 性 (structural) 與 功 能 性 (functional) 的 限 制 (constraint),結構性限制相對於時間較無立即或直接關係,例如身高、體重、年齡、性 別、技能水準、肌力..等,屬個體自身結構的限制;功能性限制是指短時間內會影響個 體的因素,可能是心理的、生理的或是經驗上的,例如疲勞、緊張、注意力等。Orlick 與 Partinfton (1988) 研究指出在奧林匹克決賽階段的運動員,在技術、身體層面因素上的 差異不大,但在心理狀態上,其差異性達顯著水準;1988 年我國射擊選手在亞運賽全軍 覆沒,郭孟熙教練在檢討會上感慨的說︰「亞運成績不理想,選手思想及心理出了問題」 。 13.

(23) 有關個體限制相關之研究,常操弄以屬結構性功能限制的年齡、性別、技能水準及屬功 能性限制的注意力、疲勞為變項。關於個體功能性限制研究中,注意力是較常被提及的, 注意力實證研究中 Ponds, Brouwer, 與 Woffelaar. (1988) 以模擬開車並同時數點數的. 雙重作業,探討年齡差異的實驗參加者 (年輕組、中年組、年長者) 注意力分配差異情 形,結果發現年長組與其他兩組間的差異達顯著水準;Won (1998) 以國小五、六年級與 國中二、三年級之羽球運動員及非運動員為研究對象,以「球體捕接」與「刺激偵察」 雙重作業的模式進行探討,結果發現,國小及國中的成長階段中,個體注意資源分配的 能力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獲得改善;鄭財富與林耀豐 (2008) 的「注意力對運動技 能表現的影響」研究結果分析,注意力在年齡方面︰年齡的增加並不會增加注意資源分 配的能力,但年老時注意資源分配的能力會減低;性別方面︰在注意力的各向度,僅寬 廣因素及選擇因素有男、女的差別,男生明顯優女生;不同的技能水準方面︰高水準的 運動員的注意力明顯優於一般水準的運動員,而一般水準的運動員與非運動員之間則在 不同的運動項目會有不同結果,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自動化的不同所造成,高水準的運動 員相對自動化程度很高,所以各向注意力的能力大幅提升;訓練對注意力的影響方面︰ 運動訓練可提高注意力,但過度訓練反而因疲勞而會使注意力下降。 Bernstein (1967) 提出動作是由身體各不同肢段單位共同協調而成,運動形成初期由 凍結自由度、釋放自由度、最後能利用反作用的三階段過程增進動作表現的自由度理論。 觀察以個體肢段的自由度及有關工作限制對運動表現的研究中,常以準確性得分為依變 項,有以操弄不同關節肢段自由度、不同大小的球體、不同的重量的投擲物體等方式為 自變項,來探討不同工作限制對落點準確性得分的影響。黃鱗棋與卓俊伶 (1998) 結合 自由度及限制的觀點探討動作控制與表現,以非慣用手的飛鏢投擲,以操弄肩膀自由度 動作檢驗肢段增減中動作表現與自由度的關係。該研究使用 A-B-A1 的研究設計,即初 期階段 (A) 不限制、中間階段 (B) 限制、最後階段 (A1) 解除限制以操弄自由度變項, 結果證實借由操弄非慣用手關節自由度,使自由度受限後能提高初學者擲飛鏢之間斷動 作的動作表現;劉盈君與楊梓楣 (2009) 以關節自由度限制的觀點探討個體限制是否會 造成動作結果改善,邀集 8 位實驗參加者,採用 A-B-A1 的實驗流程,在 B 階段操弄肘 14.

(24) 關節的有無投擲飛鏢,依成績表現、出手速度、出手角度之間的關係比較,結果發現在 肢段限制後得分下降,出手速度與矢狀面出手角度產生消長的現象,並且當肘關節限制 時,個體動作結果變異性顯著大於未受肘限制情境;Seifert, Chollet, 與 Rouard (2007) 探 討工作限制對游泳表現、划臂的動作與游泳節奏的影響,觀察不同配速下游泳速度、划 頻、划幅、與不同划臂相位。結果發現 200 公尺配速是動作改變的關建值,說明泳者在 不同的工作限制之下會改變動作型態,並且在個體、工作、環境三者限制交互影響下, 實驗參加者游泳動作的協調模式將會改變。 工作限制是指包含操作性的工具、目標設定、規格限定及器材等足以影響運動表現 的因素 (Newell, 1986)。國內、外在工作限制對技能表現之影響的研究中,不少是以投 擲不同尺寸球體或不同距離落點準確度的研究。Liu 與 Burton (1999) 以十位成人探討 距離相對於影響投籃動作型式改變相互關係,結果發現實驗參加者改變投籃動作型式是 因投籃距離改變的原因;梁嘉音、卓俊仱與簡曜輝 (1998) 以操弄五個定點投籃距離, 觀察籃球球員投籃動作型式的影響,結果發現在第三距離 (三分線) 是造成籃球投籃型 態改變的關鍵距離;楊梓楣 (1999) 以九十六位實驗參加者分別就四種不同大小尺寸的 球體,位於相距五公尺的距離拋向實驗參加者,觀察探討接球者的接球動作之型式,皆 發現不同的工作限制或外在環境因素會對動作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彭國威、卓俊伶 與楊梓楣 (2003) 探討兒童踢球動作型式之轉移實驗中,採橫斷式的研究,對五歲、八 歲、十一歲共四十八位實驗中,結果發現球體的大小對踢球腿部動作型式有影響,足以 發生轉移現象並且學童踢球動作有年齡差別效應;李村棋與卓俊伶 (1998) 探討不同工 作限制對單手過肩投擲動作的影響實驗中,對平均年齡 9.5 歲之 13 位男學童以網球過肩 投擲動作,工作限制為用力性投擲及準確性投擲的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的工作限制與投 擲動作因素之間有交互作用存在,不同的工作限制對軀幹動作層次的影響,須視所用何 種投擲方式而定,動作因素在不同的工作限制下也有顯著的差異。. 15.

(25) 第四節、文獻總結 Bernstein(1967)提出動作是由身體各不同肢段單位共同協調而成,運動形成初期 由凍結自由度、釋放自由度、最後能利用反作用的三階段過程增進動作表現的增進。雖 然很多研究驗證了此說,但以動態系統理論的觀點,動作的構成是經由許多次系統的自 我組成的非線性發展。Newell (1986) 認為運動型態的產生,主要來自於個體限制 (organism constraint)、環境限制 (environment constraint)、工作限制 (task constraint) 三 者的交互作用。Lewin 在 1936 也提出場地理論 B = f (P+E); B = behavior (行為)、 P = person (個體)、 E = environment (環境)、 f = function (函數)。黎溫認為人類的行為表現 是由整體環境中的各種可意識到的因素所決定,凡是所有在環境可意識到的因素,都會 與個體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以生態論的觀點也強調個體與環境的 相互關係。所以動作的形成不應只是肢段自由度的單純問題而以,應再考慮工作需求、 個體次系統的自由重組及外在環境因素的限制。 羽球擊球的方式可用肩上、肩下、側肩等多種方式,但羽球發球只能由下往上的防 守性發球,以羽球反手短發球形成的原因為例,是受羽球規則 9.1.5:羽球在發球員球拍 擊球瞬間整個羽球應在發球員腰部以下;規則 9.1.6:發球員球拍的拍柄於擊球瞬間必須 朝向下方的工作限制影響;羽球競賽能否有精確的發球技術以爭取有利第三拍或實施戰 術應用並繼續獲得主控情境則取決於發球方及接發球方之個體限制影響;選手發球時, 接發球方的反應快慢或預備動作 (例如撲球企圖) 的環境限制是影響發球方發球策略的 重要因素。由此,反手短發球形成因素也支持動作的表現是受到個體、環境、工作限制 三者交互作用的結果。 觀察國內許多有關個體、環境及工作限制的研究中,有關個體限制相關之研究,常 操弄以屬結構性功能限制的年齡、性別、技能水準及屬功能性限制的注意力、疲勞為變 項;工作限制的研究中則有以投擲不同大小球體、不同距離、肢段自由度限制來觀察其 動作行為的改變或運動表現影響,亦有部份研究探討工作限制對訓練的影響。環境限制 的研究中則較少被提及,主要原因為環境限制對實驗設計的影響不容易顯現。例如,閉. 16.

(26) 鎖性技能研究很難塑造真實的環境限制,故常以假設環境穩定而不考慮環境所造成的影 響。 綜觀動作的形成,Fitts (1964) 提出運動學習是經歷認知階段、聯結階段、自動化階 段;Bernstein (1967) 年也提出運動形成初期由凍結自由度、釋放自由度、最後能利用反 作用現象的三階段過程;Newell (1986) 認為運動型態的產生,主要來自於有機體限制、 環境限制、工作限制三者的交互作用。以上理論在各學術研究中也分別有其學術研究的 支持,本研究亦認同 Newell (1986)三角限制模式,並以過去較少被作為研究提材的羽球 反手短發球做為對象,以限制的觀點來驗證不同技能之實驗參加者在不同網高、不同發 球距離、不同區間限制等工作限制下交互作用後運動表現的差異性。. 17.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實驗參加者 本研究共計招募 24 位 12~17 位青少年,性別及慣用手不限,平均年齡 14.71±1.3 歲, 平均身高 165±2 公分。其中 12 位實驗參加者為受過羽球專長訓練之青少年選手,並曾 參加縣級以上獲獎技術精熟者;另 12 位實驗參加者為一般僅受體育課程教導技術非精 熟之學生,兩組男×7 人、女×5 人比例相當。實驗參加者需經本人及法定代理人簽署知 情同意書後實施。. 第二節、實驗設備及場地佈置 本研究採用之設備有 (一) 標準羽球場地兩座,做為實驗測量之場地用;(二) 120 公分標竿×4 隻、紅外線感應器一組、0.5 公分×5.4 公尺尼龍線兩條。標竿做為增加網高 及架設紅外線感應器及尼龍線用,其紅外線被阻斷時會有嗚叫聲警示;(三) 羽毛球拍×4 支、黃色直徑 30 公分圓形標靶×4、YONEX20 羽毛球 8 筒、量尺×2、膠水、白色粉末。 羽球拍網拉力各為 20 磅,黃色標靶置放於有效區域內、外角落,膠水做為塗抺於球頭 沾黏白色粉末於落地後增加明顯標記以利測量用;(四) 攝影機兩台做為紅外線感應器區 間限制及發球者發球動作的觀察;(五) 60 公分高膠椅×2,40 公分×40 公分紙盒×4 做為 放置預備球用;(六) 本實驗工作人員每場地各三人,一人站立網柱旁觀察是否為成功發 球兼記錄員記錄淨誤差及失誤發球,並回饋發球者是否發球成功;另一位則站立有效區 域內聽從記錄員指揮測量淨誤差;再另一位則將使用過後的球整理排列並將球頭塗上白 色粉末置於紙盒處。場地佈置如圖 4、5、6 所示。. 18.

(28) 圖 4. 不同網高場地配置圖. 圖 5. 不同距離場地配置圖. 19.

(29) 圖 6. 紅外線區間限制場地配置圖. 第三節、實驗設計 本實驗以不同技能水準為獨立樣本分別對網高因子、發球距離因子及過網區間因子 進行交互作用,各情境之因子為重覆量數。自變項為各情境之因子,依變項為各因子之 運動表現結果,包含準確度及失誤率。明細如下: 一、自變項 (一) 以技能精熟者、技能非精熟者兩組實驗參加者在紅外線 30 公分過網區間、無 過網區間反手短發球的 2 (技能水準) ×2 (過網區間) 實驗設計。 (二) 以技能精熟者、技能非精熟者兩組實驗參加者在+15 公分網高、正常網高、- 15 ㎝網高反手短發球的 2 (技能水準) ×3 (網高) 實驗設計。 (三) 以技能精熟者、技能非精熟者兩組實驗參加者在 T1 點距離、T2 點距離、T3 點距離反手短發球的 2 (技能水準) ×3 (發球距離) 實驗設計。 二、依變項 (一) 準確度︰是指進行該變項測量時羽球落點距離目標區淨誤差的平均值。淨誤差 20.

(30) 之測量為羽球落點距離直徑 30 公分目標區靶心之距離–15 公分(目標區半徑值) 後之差值,但羽球落點命中目標區時視為 0 誤差,不做測量。 (二) 失誤率︰是指進行該變項測量時總發球數中失敗發球的比率。總發球數是指成 功發球及失敗發球的總和。 所謂成功發球是指執行不同網高、不同距離、無限制區間實驗時,球未碰觸隔網或 網頂上方 50 公分處之尼龍線,並經由此區間成功落於對面場地者;執行紅外線區間限 制時是指球未碰觸隔網或網頂上方 30 公分處之紅外線,並經由此區間成功落於對面場 地者。反之,為失敗發球,成功之發球記錄其淨誤差,失敗發球則記錄失誤。. 第四節、實驗工作要求與流程 一、本實驗是以不同技能水準為獨立樣本,分別對過網區間因子、距離因子、網高因子 三個情境分別對其因子進行交互作用,各情境因子為相依樣本,但因無過網區間、 T1 點距離、正常網高三者情境相同,故在進行不同網高情境時只做±15 ㎝網高之測 試;不同距離情境時只測試 T2、T3 點的距離;在進行不同過網區間時則測試紅外 線過網區間及無過網區間兩種變項,原正常網高及 T1 點距離因子的運動表現結果 則援用無過網區間因子的測驗結果,故本實驗實際僅為測驗六個變項。本實驗為三 個情境六個變項,場地佈置為每一種情境時均使用兩個場地進行其兩種變項的測驗, 且僅對同一技能水準實驗參加者施測。施測之順序為每場地隨機分配六人,每場地 依序施測完畢後交換場地再行施測,由於施測時間甚長,不同技能水準實驗參加者 分別在不同時段測驗,以兩個工作天完成。 二、實驗參加者進行過網區間發球測驗時,其一場地為紅外線過網區間,另一場地為無 過網區間,依指定站立於 T1 位置,實驗參加者需至少一腳站立於劃記之框線位置, 以反手短發球方式發球,每完成成功的發球後,內、外角目標區交替,計內、外角 目標區需各 6 次成功發球,合計共完成 12 次的成功發球,非成功發球則記錄失誤。 三、實驗參加者進行不同距離發球測驗時,包含 T1、T2、T3 點距離,但其中 T1 點距 21.

(31) 離不做測量,其 T1 位置樣本援用無過網區間之樣本,其中有一場地為 T2 點距離, 另一場地為 T3 點距離,實驗參加者需至少一腳站立於劃記之框線位置。實驗過程 以反手短發球方式發球,每完成成功的發球後,內、外角目標區交替,計內、外角 目標區需各 6 次成功發球,合計共完成 12 次的成功發球,非成功發球則記錄失誤。 四、實驗參加者進行不同網高 (+15 公分網高、正常網高、-15 公分網高) 發球測驗時, 其中正常網高不做測量,其正常網高樣本援用無過區間之樣本,其中有一場地為增 高 15 公分網高,另一場地降低 15 公分。實驗參加者依指定站位之後不得再變更站 位且需有一腳站立於劃記之框線位置,以反手短發球方式發球,每完成成功的發球 後,內、外角目標區交替,計內、外角目標區需各 6 次成功發球,合計共完成 12 次的成功發球,非成功發球則記錄失誤。 五、本實驗一時段僅對同一技能水準的 12 人進行測驗,受測場地二樓為羽球舘,一樓 為籃球場。各受測埸地隨機分配 3 人受測,完畢交換,除正在進行中及預備等待的 實驗參加者外,其餘實驗參加者均在一樓籃球場熱身。每變項間實驗參加者每人內、 外角均有兩次練習的機會,每次成功發球至測量完畢約 15 秒完成,未成功發球則 休息五秒後繼續發球。每情境變項完成測試後,實驗參加者休息二十分鐘,期間工 作人員佈置另一情境實驗變項。 六、實驗參加者慣用手為右手時由右場地發球至對角右場地,反之,慣用手為左手時則 由左場地發球至對角左場地。 七、測量之方法,每顆實驗用球,球頭均塗上白色粉末,發球後中靶時則不測量,視為 0 誤差;未中靶者,則測量球頭落地後粉末之標記與靶心之距離扣除 15 公分後登記 為淨誤差;失敗之發球不做測量而登記失誤,繼續發球至成功為止。 本實驗兩個不同技能水準分別在不同時段施測,預計以兩個工作天完成測驗,其每 組工作流程均相同,如圖 7。. 22.

(32) 記錄實驗參者相關資料及收同意書. 說明實驗工作要求及流程. 實驗參加者熱身運動 10 分鐘. 兩場地同時進行過網區間發球測驗及記錄. 兩場地同時進行不同距離發球測驗及記錄. 兩場地同時進行不同網高發球測驗及記錄. 資料處理與分析. 圖 7. 實驗流程圖. 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以不同技能水準分別對不同過網區間、發球距離、網高以反手短發球的方式 進行準確度、失誤率的測試。其中不同技能水準因子為獨立樣本變項,不同過網區間、 發球距離、網高因子為相依樣本變項。其所得資料分別採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進 行考驗,顯著水準 α=.05,達顯著則以 Tukey 法做事後比較。. 23.

(33)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實驗參加者為 12 至 17 歲受過羽球專長訓練技能精熟之羽球選手及僅一般受體育 課程教導技能非精熟之青少年各 12 人。實驗設計以不同技能水準分別對過網區間因子 (紅外線 30 公分、無過網區間)、發球距離因子 (T1 點位子、T2 點位子、T3 點位子)及 網高因子 (±15 公分網高)進行準確度、失誤率的測試,其中技能水準為獨立變項,其他 過網區間、發球距離及網高之因子為相依樣本變項。實驗流程以平衡次序法分別用反手 短發球方式,將球擊至內、外角指定直徑 30 公分的靶紙上,內、外角目標區各須 6 次 成功的發球,中靶視為 0 誤差,未中靶則測量其淨誤差 (實際誤差-15 公分),失敗發 球則記錄失誤。. 第一節、區間限制的效應 針對羽球反手短發球不同技能水準與不同越網區間限制所造成的效應,在此區分為 準確度及失誤率兩種,所得平均值越小表示運動表現越佳,分別以二因子混合設計 ANOVA 進行統計考驗,分析技能水準、過網區間限制交互作之效果,其中技能水準為 獨立樣本變項,過網區間限制為相依樣本變項。結果發現: 一、準確度 (淨誤差) 不同技能水準與有無過網區間限制準確度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結果 (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如附錄二之表格 1),其交互作用效果未顯著,F(1, 22) = .79, p = .38,η2 = .035。進行主效果的考驗,就過網區間限制有無的因子來看 (如圖 8),其準確度未達 顯著,F(1, 22) = 1.35, p = .28, η2 = .058;就技能水準的因子來看 (如圖 9),F(1, 22) = 22.40, p < .001, η2 = .504,其準確度達顕著,技能精熟者 (M = 19.71 ± 8.56 公分) 準確度優於 技能非精熟者 (M = 45.52 ± 19.25 公分)。. 24.

(34) 100 準確度淨誤差值(公分).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無限制區間. 紅外線限制區間. 圖 8. 過網區間限制之發球準確度. 100 90. *. 準確度淨誤差值(公分).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技能非精熟組. 技能精熟組. 圖 9. 不同技能水準之發球準確度. 25.

(35) 二、失誤率 不同技能水準與有無過網區間限制失誤率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結果 (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如附錄二之表格 2),其交互作用效果未顯著 F(1, 22) = .01, p = .92, η2 = .001。進行主效果的考驗,就有無過網區間限制的因子來看 (如圖 10),其失誤率達顯 著,F(1, 22) = 55.21, p < .001, η2 = .715。無限制區間 (M = 17.25 ± 21.66 %) 之失誤率顯 著小於紅外線區間限制 (M = 34.73 ± 19.32 %);就技能水準的因子來看 (如圖 11),其失 誤率達顕著,F(1, 22) = 25.46,p < .001, η2 = .796。技能精熟者之失誤率 (M = 11.84 ± 11.16 %) 顯著小於技能非精熟者 (M = 40.15 ± 21.44 %)。 有關不同工作限制對技能表現的影響大都以技能表現的結果作為探討的依據。本實 驗要探討的即是成功發球條件下技能表現的準確度及不成功發球的失誤率。所謂成功的 發球是指執行紅外線區間限制時球未碰觸隔網或網頂上方 30 公分處之紅外線,並經由 此區間成功落於對面場地者,反之,為失敗發球。成功之發球記錄其淨誤差,失敗發球 則記錄失誤。依實驗結果分析,技能水準與過網區間準確度、失誤率交互作用均未達顯 著。過網區間準確度的主效果考驗也不顯著,但技能水準的準確度主效果考驗達顯著差 異,表示不同技能面對有、無紅外線區間限制準確度是沒有差異,但不同技能水準間的 準確度是有顯著差異的。亦即紅外線區間限制並沒有妨礙準確度的表現,反而羽球飛行 路徑被限定在 30 公分的區間,其落點及距目標區的淨誤差值相對會穩定且值小,因限 制而發展出良好的球路品質;在過網區間失誤率的主效果考驗有顯著差異,技能水準的 失誤率主效果考驗亦達顯著差異。亦即過網區間的限制及不同技能水準之間失誤率均達 到顯著差異,紅外線區間限制及技能非精熟者有較高的失誤率,如本實驗統計結果所示, 無限制區間及技能精熟者失誤率小於紅外線區間及技能非精熟者。因而技能透過訓練後, 精熟程度可降低失誤率而改善發球質量。實務上在過去體育教師甄試羽球術科考試中也 經常以工作限制做為評量條件,中壢某國立高級中學 101 學年度教師甄選 (體育科) 的 羽球術科考試,其限制條件為考生羽球短發球路徑需通過網頂與平行於網頂上方 30 公 分處的尼龍線所形成的區間及高遠球需飛躍指定高度並將球成功擊至指定內、外角目標 區,看似簡單的反手短發球及高遠球,每人每目標區各 3 次共計 12 次的發球中,無人 26.

(36) 達命中目標區 8 次的最低門檻,若以本實驗結果分析,其可能原因為 30 公分區間限制 導致失誤率過多及技能不夠精熟所致。爭取主控權為羽球競賽過程勝利的因素關鍵,能 有精確的發球技術可增加接球方回擊的困難度及變化以爭取有利的第三拍 (方有恆, 1991)。發球後第三拍能不能取得主動,發球的質量是很大的關鍵,但若羽球發球策略 應用得宜也可成為爭取主動權的良好攻擊戰術。以羽球飛行軌跡,回擊下壓球、平推球 或是放網前球是屬於主動攻擊的球路,反之,若接球方採平高或挑高球是屬較不利且變 成被動方式的回擊策略 (陳俊汕,2000)。實際的羽球競賽中,就短發球技術的要領而言, 也以飛行弧線近貼網頂,在球越網後防止向上竄升並快速的往下墜為原則,迫使接發球 方繼續處於被動回擊球狀況。因而羽球發球飛行質量必然是優質選手的必要條件,過網 區間限制的訓練必然成為重要的課程,紅外線區間限制符合實際情境,實可作為介入訓 練的輔助器材。. 100 90 80. *. 失誤率(%).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紅外線限制區間. 無限制區間. 圖 10. 過網區間限制之發球失誤率. 27.

(37) 100 90 失誤率(%).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技能非精熟組. 技能精熟組. 圖 11. 不同技能水準之發球失誤率. 第二節、不同發球距離的效應 針對羽球反手短發球不同技能水準與不同距離所造成的效應,在此區分為準確度及 失誤率兩種,所得平均值越小表示運動表現越佳,分別以二因子混合設計 ANOVA 進行 統計考驗,分析技能水準、不同發球距離交互作用之效果,其中技能水準為獨立樣本變 項,不同發球距離點為相依樣本變項。結果發現: 一、準確度 (淨誤差) 不同技能水準與不同發球距離準確度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結果 (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如附錄二之表格 3),其交互作用效果達顯著 (交互作用圖如圖 12),F(2, 44) = 10.54, p = .001, η2 = .324。進一步進行單純主效果檢定,技能非精熟者在不同距離反手短 發球準確度的表現有顯著單純主效果,F(2, 22) = 16.37, p < .001, η2 = .598。進行事後比 較發現,距離越近準確度越佳,其中 T1 位置準確度 (M = 45.91 ± 22.64 公分) 顯著優於 28.

(38) T3 位置 (M = 72.30 ± 27.41 公分),T2 位置準確度 (M = 54.19 ± 22.95 公分) 顯著優於 T3 位置 (M = 72.30 ± 27.41 公分);技能精熟者在不同距離反手短發球準確度的表現沒 有顯著單純主效果,F(2, 22) = .31, p = .741, η2 = .027,表示技能精熟者準確度不受距離 的調整而影響;T1 位置在不同技能水準羽球反手短發球準確度的表現有顯著單純主效 果,F(1, 22) = 11.01, p < .003,技能精熟者 (M = 22.64 ± 8.81 公分) 顯著優於技能非精熟 者 (M = 45.91 ± 22.64 公分);T2 位置在不同技能水準羽球反手短發球準確度的表現有 顯著單純主效果,F(1, 22) = 18.07, p < .001,技能精熟者 (M = 23.66 ± 9.60 公分) 顯著 優於技能非精熟者 (M = 54.19 ± 22.95 公分);T3 位置在不同技能水準羽球反手短發球 準確度的表現有顯著單純主效果,F(1, 22) = 31.54, p < .001,技能精熟者 (M = 24.74 ± 10.47 公分) 顯著優於技能非精熟者 (M = 72.30 ± 27.41 公分)。. * 120. *. 準確度淨誤差值(公分). 100 80 非精熟組. 60. 精熟組 40 20 0 T1. T2 位. T3 置. 圖 12. 不同技能水準與距離之發球交互作用圖 二、失誤率 不同技能水準與不同發球距離失誤率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結果 (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如附錄二之表格 4),其交互作用效果未顯著,F(2, 44) = 2.70, p = .08, η2 = .109。 進行主效果的考驗,就不同距離點的因子來看 (如圖 13),其失誤率的表現達顯著,F(2,. 29.

(39) 44) = 31.20, p < .001, η2 = .586。事後比較發現,距離越遠失誤率越高,其中 T1 位置失誤 率 (M = 17.25 ± 21.67 %) 顯著小於 T2 位置 (M = 23.23 ± 18.23 %),T2 位置失誤率 (M = 23.23 ± 18.23 %) 顯著小於 T3 距離位置 (M = 38.10 ± 21.85 %);就不同技能水準的因 子來看 (如圖 14),其失誤率的表現達顕著,F(2, 44) = 31.20, p < .001, η2 = .586。技能精 熟者之失誤率 (M = 11.82 ± 11.48 %) 顯著小於技能非精熟者 (M = 40.57 ± 20.96 %)。 100. *. 90 80. *. 60. *. 50 40 30 20 10 0 T1. T2 位置. T3. 圖 13. 不同距離之發球失誤率. 100 90 80. *. 70 失誤率(%). 失誤率(%).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技能非精熟組. 技能精熟組. 圖 14. 不同技能水準之發球失誤率 30.

(40) 實務上羽球發球者所站立位置會考量賽別、戰術及接發球方所站立之相對位置。例 如一般雙打時發球者會站在本實驗所設計的 T1 位置上。單打時,接發球方之站立防守 位置如在較靠近中場處,此時發球方考量回防因素,也會調整發球站立位置 (如 T2 位 置);在混雙的比賽中也偶有運用女子站於前場防守而男子站位於中場反手發球的戰術 (如 T3 位置)。以上結果分析,不同技能水準、不同發球距離在羽球反手短發球準確度表 現的交互作用效果達顯著。技能非精熟者在不同距離反手短發球準確度的表現有顯著單 純主效果,發球所站立的位置距離隔網越遠 (如本實驗所指定 T1、T2、T3 的位置) 則 準確度的淨誤差值越大。國內、外在工作限制對技能表現之影響的研究中,不少是以投 擲不同尺寸球體或不同距離落點準確度的研究。Liu 與 Burton (1999) 以十位成人探討 距離相對於影響投籃動作型式改變相互關係,結果發現實驗參加者改變投籃動作型式是 因投籃距離改變的原因;梁嘉音、卓俊仱與簡曜輝 (1998) 以操弄五個定點投籃距離, 觀察籃球球員投籃動作型式的影響,結果發現在第三距離 (三分線) 是造成籃球投籃型 態改變的關鍵距離。發球距離的改變相對動作形式協調控制進而受影響,是造成不同距 離準確度顯著差異的主因。但技能精熟者在不同距離反手短發球準確度的表現沒有顯著 差異,即不受距離的影響,表示羽球反手短發球技能在技能精熟後能有技能遷移的效果, 統計考驗結果也顯示不同距離位置反手短球之準確度表現,技能精熟者都顯著優於技能 非精熟者,由此可知反手短發球準確度的技能表現可因日後技能訓練是否精熟而提昇且 能有技能遷移的效果。不同技能水準、不同發球距離在羽球反手短發球失誤率表現上之 交互作用效果未顯著,其主要效果皆顯著表示技能精熟與否失誤率都隨著發球距離增加 而增高 (如本實驗所指定的 T1、T2、T3 的位置)。故以上之分析,T1 位置無論在準確 度或失誤率其實驗參加者會有最佳的表現,T2 位置次之,再來 T3 位置。因而當進行一 場羽球比賽時,技能精熟者發球準確度雖不易受距離調整的影響,但因戰術應用而選擇 T2 或 T3 之位置反手發球時,除考慮接發球方的反應時間外仍需考慮失誤率的影響。. 31.

(41) 第三節、不同網高之效應 針對羽球反手短發球不同技能水準與不同網高所造成的效應,在此區分為準確度及 失誤率兩種,平均值越小表示運動表現越佳,分別以二因子混合設計 ANOVA 進行統計 考驗,分析不同技能水準、不同網高交互作用的效果,其中技能水準為獨立樣本變項, 不同網高為相依樣本變項。結果發現: 一、準確度 (淨誤差) 不同技能水準與不同網高準確度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結果 (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如附錄二之表格 5),其交互作用效果未顯著,F(2, 44) = 2.51, p = .09, η2 = .102 (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如附錄二之表格 5)。進行主效果的考驗,就不同網高的因子來看 (如圖 15),其準確度達顯著,F(2, 44) = 3.659, p = .03, η2 = .143。進行事後比較-15 公分網高 (M = 28.63 ± 14.16 公分) 顯著優於正常網高 (M = 34.27 ± 20.57 公分),其餘成對未達顥 著;就不同技能水準來看 (如圖 16),其準確度達顕著,F(1, 22) = 9.95, p = .01, η2 = .311。 技能精熟者 (M = 22.85 ± 6.43 公分) 顯著優於技能非精熟者 (M = 40.69 ± 20.08 公分)。. 100 90 準確度淨誤差值(公分). 80 70. *. 60 50 40 30 20 10 0 降15公分網高. 正常網高. 圖 15. 不同網高之發球準確度. 32. 升15公分網高.

(42) 100 90. 準確度淨誤差值(公分). 80.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技能非精熟者. 技能精熟者. 圖 16. 不同技能水準之發球失誤率 二、失誤率 不同技能水準與不同網高失誤率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結果 (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如附錄二之表格 6),其交互作用效果達顯著 (交互作用圖如圖 17),F(2, 44) = 5.11, p < .01, η2 = .188。進一步進行單純主效果檢定,技能非精熟者在不同網高失誤率的表現 有顯著單純主效果,F(2, 22) = 4.22, p < .02, η2 = .277,事後比較-15 公分網高失誤率 (M = 19.99 ± 15.74 %) 顯著小於正常網高 (M = 31.53 ± 22.88 %),+15 公分網高 (M = 22.84 ± 17.35 %) 小於正常網高 (M = 31.53 ± 22.88 %);技能精熟者在不同網高失誤率的 表現沒有顯著單純主效果,F(2, 22) = 3.07, p = .07, η2 = .533;-15 公分網高在不同技能 水準失誤率的表現有顯著單純的主效果,F(1, 22) = 11.93, p < .002,技能精熟者失誤率 (M = 3.57 ± 4.82 %) 顯著小於於技能非精熟者 (M = 19.99 ± 15.74 %);正常網高在不同 技能水準失誤率的表現有顯著單純主效果,F(1, 22) = 18.22, p < .001,技能精熟者失誤 率 (M = 2.98 ± 3.68 %) 顯著小於技能非精熟者 (M = 31.53 ± 22.88 %);+15 公分網高 在不同技能水準失誤率表現有顯著單純主效果,F(1, 22) = 8.44, p = .008,技能精熟者失. 33.

(43) 誤率 (M = 7.29 ± 6.53 %) 顯著小於技能非精熟者 (M = 22.84 ± 17.35 %)。. 100 90. *. 80. *. 失誤率(%). 70 60. 技能非精熟組 50. 技能精熟組. 40 30 20 10 0 降15公分網高. 正常網高. 升15公分網高. 圖 17. 不同技能水準與網高之發球交互作用. 以上結果分析,不同技能水準、不同網高在羽球反手短發球準確度表現的交互作用 效果未達顯著。進行準確度主效果的考驗,升高 15 公分或降低 15 公分網高準確度都優 於正常網高且有顯著差異,但升高或降低 15 公分之間的準確度沒有顯著差異,另技能 非精熟者失誤率單純主效果考驗亦是如此,突顯正常網高樣本平均值的異常現象,亦即 網高向上升高 15 公分及降低 15 公分的準確度及失誤率的表現都優於正常網高,可能的 原因應是受練習效應的影響所致,技能非精熟者正常網高樣本的取樣來自實驗流程最先 的無過網區間樣本。若不考慮技能非精熟者正常網高異常現象的考驗,降低 15 公分、 或增高 15 公分網高對技能非精熟者其準確度及失誤率的表現是沒有顯著差異的。技能. 34.

(44) 精熟者無論是準確度或是失誤率在不同網高的運動表現均沒有顯著差異。統計結果顯示 技能精熟與否,在升高 15 公分與降低 15 公分網高發球時,其發球的準確度及失誤率沒 有顯著差異影響。選手進行反手發球時,個體身高不同會有高低不同的發球點、飛行仰 角及弧線距離,身高較高者發球擊球點較高則飛行仰角較小且弧線距離短;身高較低者 發球擊球點較低則飛行仰角較大而弧線距離長。反之,若增高網高或降低網高亦有飛行 仰角、弧線距離的變化,身高差異±15 公分之選手在正常網高的發球點猶如一選手面對 操弄±15 公分網高的相對關係。現代競技羽球運動的對抗性及強度與日劇增,羽球男、 女選手的平均身高有升高的趨勢 (王保成、王川,2005),例如我國羽球好手周天成,世 界排名第一的女子選手馬林、男子選手諶龍。那身高是否會影響發球的運動表現?羽球 選手進行反手發球時,常有被裁判判定違反國際羽球規則 9.1.5 羽球在發球員球拍擊球 瞬間整個羽球應在發球員腰部以下之規則,其違例之動機是否代表較高的發球點有較佳 的發球表現?另也有部分選手在發球時常有腳跟離地身體上提的習慣動作,此舉是否也 代表較高的發球點有利於發球的表現呢?因而發球點高低是否對反手短發球的運動表 現有影響呢?依本實驗統計結果,在升高 15 公分與降低 15 公分網高發球時,其發球的 準確度及失誤率沒有顯著差異影響,相對應於正常網高時,選手身高在±15 公分的差異 下反手短球的準確度及失誤率之表現是否可以推定亦沒有顯著差異呢?建議在未來的 研究中可以身高的變化做更進一步的應證。.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t is hereby certified all the goods were produced in Taiwan and that they comply with the origin requirements specified for those goods in the generalized system of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The accuracy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 is also explored, and the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examine the effect of test characteristics (e.g., item locations and discrimination) and

By correcting for the speed of individual test takers, it is possible to reveal syst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tems in a test, which were modeled by item discrimination and

Otherwise, if a principle of conduct passes only the universal test but fails to pass this test, then it is an “imperfect duty.” For example, the principle “takes care of

It is interesting that almost every numbers share a same value in terms of the geometric mean of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continued fraction expansion, and that K 0 itself is

• For some non-strongly convex functions, we provide rate analysis of linear convergence for feasible descent methods. • The key idea is to prove an error bound between any 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