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醫人第16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醫人第16期"

Copied!
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6

2020/ JULY 1 校長的話 2 防疫專題 戰疫中的北醫人 30 北醫聚焦 34 傑出校友 108 學年度傑出校友 36 北醫人故事 王正坤 醫師 林經甫 博士 40 北醫亮點 三鼎生技 慈善義賣會 44 新創面面觀 潤鴻生技 拇山菁英數位科技 48 北醫榮耀 一校三院榮譽事蹟 49 校友動態 50 進修推廣處課程

(2)

的研發,建構完整的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工具生態鏈,成 為

AI

經濟中各大應用領域的主要系統解決方案供應者(

System Solution

Provider

),並以實現「人本自動化服務」為核心理念,積極開發創新技術, 包括先進、高效能伺服器相關技術開發與品質提升、智慧物聯網的產品與 技術整合,成功開發出多項雲端運算解決方案、人工智慧應用、

5G

次世 代網路通訊技術、智慧穿戴、智慧家庭應用、智慧移動、智慧醫療、智慧 製造等新興領域,以客製化解決方案擴展客源,提供客戶最佳的產品及服 務價值。 在林百里董事長的領導下,近年來更致力於智慧醫療的研究開發,成 立人工智慧實驗室,與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有多項醫療影像智慧偵 測系統的合作開發實例,其成果可以協助偵測並量化一般臨床造影中未被 發覺的病況,並用以加速疾病的風險評估及自動報告的產生;目標將發展 導入臨床之人工智慧,除了減輕醫療人力負擔,更能及早管控潛在疾病之 風險、提早醫療介入點、促進整體國人之健康。雙方合作的模式是由臺北 醫學大學提出具原創性之醫療構想、標註臨床大數據,廣達人工智慧實驗 室則發展人工智慧演算法與提供跨平台整合技術,透過雙方積極投入時間 和資源,促使成功的合作,並發展成為長期穩健之合作關係。

(3)

榮耀北醫 傳承永續

2020年初,全球面臨新冠肺炎的疫情肆虐,造成各國重大傷亡,原訂於61日的校慶活動因疫情 考量,延至1030日舉辦。面對這場艱困的戰役,需要全民的投入,而臺北醫學大學與附屬醫療體系 全體教職員工與醫護同仁都沒有缺席,將防疫工作視為最重要的任務,各自堅守工作崗位,奉獻自己的 一份心力。 雖然處在嚴峻的環境中,北醫的教學量能與校務發展仍不斷的精進、突破,在世界大學排名、亞洲大 學排名都屢創歷史新高的輝煌記錄,如2020 QS世界大學排名,北醫名列全世界第379名,2020 THE 世界大學排名,北醫名列全世界第367名,以及6月最新公佈的2020 THE亞洲大學排名,北醫躍升至 全亞洲第35名,居國內大學第2 名、遠見雜誌2020年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北醫再度蟬聯私立大學與 醫科大學第1 名以及在四項指標皆居於領先,這是全體教職員生與校友共同努力所創造的成就與榮耀。 今年適逢北醫創校60週年,一甲子的時光,培育出許許多多優秀的人才,校友在產、官、學、研各 界皆展現不凡的成就,共同為擦亮北醫的招牌而努力。 本期《北醫人》特別以防疫專題《戰疫中的北醫人》,深入走訪在各專業領域中為防疫工作把關與付 出的校友們,包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指揮官(牙醫系第12屆,衛生福利部部長)、醫療應 變組薛瑞元組長(醫學系第15屆,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疫情監測組周志浩組長(牙醫系第19屆,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醫療應變組王必勝副組長(醫學系第30屆,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 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執行長),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醫學系第14屆)等在政府部門貢獻的校友, 為此次全球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的國家防疫戰線奮戰;同時,與時間賽跑的快篩研發國家隊,不眠不休地 為快速篩檢工具研發和量產做準備;以及為口罩實名制付出心力的社區藥局藥師校友們,耐心承擔民眾 不安惶恐的情緒,每日確實提供口罩購買的服務;還有本校各附屬醫院所有的同仁為病人服務,讓民眾 需要的醫療服務不中斷,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在各自工作上,堅定付出的戰疫英雄們,個個都是北醫大的 驕傲!希望透過不同視角,讓讀者一同為這場戰疫中所有默默付出的英雄們加油喝采。 本期,內容精彩多元:《108學年度傑出校友》,分別是公共服務類廖美南校友(護研所1),長庚 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副總執行長;學術成就類闕士傑校友(醫24),美國克里夫蘭診所醫學中心(CCF) 泌尿部教授;企業經營類王乃弘校友(醫1),光田醫療社團法人光田綜合醫院董事長,期待能成為後 輩學弟妹們的人生典範與學習的標竿;《北醫人的故事》以走過人生困境的王正坤院長,與成功轉型時 尚老人的林經甫醫師,以個人的經歷,分享人生不同的契機;《北醫亮點》以歐耿良教授領軍的「三鼎 生技公司」開創出北醫新創衍生事業新的里程碑,以及北醫慈善義賣會所支持的台灣身心障礙者音樂關 懷協會,其孩子們不畏身體缺陷,努力不懈的圓夢故事;《新創面面觀》以研發「熱帶果后─山竹」為 健康食品的謝榮鴻副院長、為打造優質服務與台灣數位牙科標竿的拇山菁英牙科診所的王大源院長,請 大家一同細細品味北醫人的精采故事。 最後誠摯邀請各位校友,今年1030日(星期五)回來母校,共同歡慶北醫60歲生日,見證北醫 大體系的成長與蛻變。敬祝各位校友 平安健康幸福滿溢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謹誌 2020/7

(4)

戰疫中的

戰疫中的

北醫

薛瑞元

(621)

戴建丞

(803)

周志浩

(672)

李伯璋

(611)

王必勝

(771)

陳時中

(602)

洪經勝

(834)

陳恬玫

(9910)

石公燦

(592)

徐嘉鴻

(

107)

葉人誠

(713)

江宗明

(543)

(5)

一場疫情,重創我們安身立命的藍色星球,也打破恆久不變的國際局勢;從此,強國 不再是強國,弱國也不全然是弱國。在這場百年大疫中,臺灣打出一場波瀾壯闊的經典戰 役,也打出了身價,在原本崎嶇難行的世道中,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臺灣能有如此亮麗的表現,陳時中率領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居功厥偉,再加上針 對疫情發展的超前佈署、堅強的專家團隊、政策的透明度及全民的配合,一舉制伏氣焰囂 張的新冠肺炎(COVID-19),守住臺灣這片淨土,讓立足在座美麗島嶼上的2300萬人民, 得以繼續安心過生活。 臺灣,在這場橫掃全球的世紀大疫中表現精彩;臺北醫學大學,也為守住臺灣這片淨土 做出積極貢獻,從中央到地方,從醫學中心到基層診所和藥局,都可看到無數北醫校友奮力 抗疫的身影。 其中,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是北醫大牙醫學系第12屆(602) 校友;衛福部次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薛瑞元(醫15 / 621),衛福部疾管 署長、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是(牙19 / 672),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 勝(醫30 / 771),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醫14 / 611)。其他還有戴建丞(藥32 / 803), 江宗明(藥6 / 543),洪經勝(醫技30 / 834),徐嘉鴻(傷防19 / 傷防所107),陳恬玫(高 健管6 / 9910),葉人誠(藥23 / 713),石公燦(牙11 / 592),個個在專業領域發揮所長, 一起打贏這場戰役。 「戰疫中的北醫人」專題,記錄這半年來北醫校友在不同領域對抗新冠肺炎的精彩故 事,他們以行動實踐北醫校訓「誠樸」的精神,也完美詮釋「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的人生哲理。 不管身處何處,這群北醫人不畏艱難與挑戰,透過抗疫寫下令人動容的篇章,讓每個 臺灣人都引以為傲,深信自己也可以成為更好的人,同時也知道原來這座島嶼是如此美好。 文/林進修

戰 中的北醫人

楔子

(6)

近半年來,新冠肺炎(COVID-19)狂襲全球,造成無數 死傷,臺灣至今仍屹立不搖,只有四百多例確診及個位 數死亡個案,因而被盛讚為全球防疫典範。臺灣能有如 此出色的表現,原因很多,最核心的原因卻只有一個, 那就是陳時中。 陳時中到底有多大魅力?也許可從幾個調查數據看出 來。2016年他接任衛生福利部長時,不少人根本不曉 得他是何許人,三年多來默默做事的他也沒引起太多關 注,不同團體所做的內閣滿意度調查,他大概就排在中 段班,不上不下,直到202057日新臺灣國策智 庫發表的一份民意調查結果,才出現天翻地覆的改變。 在那份民調中,總統蔡英文滿意度74.9%,為她2016 年就任總統以來新高,行政院長蘇貞昌也獲得68.9% 的好成績。至於在15位內閣部會首長中,陳時中拿到 93.9%的超高滿意度,排名第一,足足比第二名的交通 部長林佳龍高出28%,知名度也從2017年底的5.6%, 飆升到55.1%,不難想見他受歡迎的程度。

抗疫有成

滿意度飆高

這個重大改變,和他這幾個月來帶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 中心抗疫有成息息相關。透過每天至少一場直播記者 會,陳時中總是詳細說明最新的疫情發展及指揮中心的 應變措施,讓民眾可在第一時間得到最新且最正確的訊 息,免除不必要的恐慌,進而造成對立。 就算有些媒體有時會以較尖銳的語氣提問,他也都不慍 不火據實回答,讓守在螢幕前觀看直播的民眾相當欣 賞,每天下午兩點就等著收看被戲稱為「時中劇」的例 行記者會,追劇於是成了日常。 隨著疫情上下起伏,每天一到例行記者會直播時間,全 臺民眾的心幾乎全懸在半空中,當他宣布當天又新增幾 名確診個案時,網路上一片哀號嘆息聲;反之,他說出 當天沒有新增確診個案的那一剎那,則是歡聲雷動,成 串「嘉玲」(加零)、「嘉玲回來了」的留言瞬間噴出, 蔚為奇觀。 從此,虛擬世界中的嘉玲,儼然成了臺灣的國民美少女。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每天盯著直播的民眾更發揮創意, ・現任

:

衛生福利部部長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

(602)

率領防疫團隊擊退新冠肺炎

陳時中讓全世界看見臺灣

陳時中

(7)

第二天零確診,就來個「佑玲」(又零),之後分別是「珊 玲」(三零)、「素玲」(四零)。那一陣子,絞盡腦 汁為「嘉玲家族」新成員命名,幾乎成了全民運動。

天天追看「時中劇」

尋找「嘉玲」幾

成全民運動

有些民眾更天才,乾脆以圖像替代文字,連續四天零確 診,秀出德國奧迪汽車四個圓圈圈的Logo,確定連續 五天零確診時,就把五環的奧運標誌請出來,可說創意 十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似乎也感受到這股歡樂氛圍,順 勢加入這場全民運動,先是請出席記者會的媒體朋友吃 龜苓膏,陳時中還不忘邊吃邊提醒大家,別一次吃光光, 應留下最後一小口,這樣才能讓確診個案持續歸零。 首度零確診連續來到第五天,那天的記者會剛開始時, 陳時中、陳宗彥、張上淳、周志浩及莊人祥等「防疫五 月天」一字排開,秀出總統蔡英文送來內側畫了五個O 的馬克杯蓋;第六天,桌上擺了農委會送來的六顆大西 瓜,讓在場的媒體記者也不禁會心一笑;到了第八天, 換八顆芭樂上場,陳時中笑著說,這代表「八天來,大 家都很樂。」 接下來,連續十天零確診推出龍虎石斑,取其「以石慶 十,十全十美」之意。至於連續十一天的蓮子,則意味 確診連止。就因反應不錯,各地紛紛送來在地農產品, 比如高雄市大樹區農會提供一串串玉荷包荔枝,代表 未來還會有很多個零,陳時中也被民眾推上「最強業配 王」寶座。 在人氣可用推波助瀾下,各縣市首長紛紛把腦筋動到他 率領的「防疫五月天」頭上,屏東縣長潘孟安搶到頭香, 當陳時中他們一行人穿著本土花襯衫及木屐現身墾丁大 街時,吸引滿街人潮,逼得他不得不籲請大家,就算輕 鬆逛街,也不要忘了隨時保持社交距離,或是戴上口罩。 眼看宣傳效果超好,新竹、桃園、臺南、臺中及嘉義縣 市在「輸人不輸陣」的微妙心理下,也強力邀請陳時 中務必親率「防疫五月天」去捧個場,「阿中遊臺灣」 頓時夯到不行,臺南市長黃偉哲精心安排的國華街踩街 行,還因人潮太過擁擠而被迫臨時取消。

率「防疫五月天」全省跑透透

帶動

地方旅遊熱潮

從中央走到地方,從面對媒體的見招拆招,到和民眾 親切搏暖時的真情流露,陳時中展現出不拘小節的彈 性 身 段, 而 這 也 和 他 愛 唱 歌, 尤 其 獨 鍾 臺 語 歌 的 嗜 好 遙 相 呼 應。 他 認 為 臺 語 其 實 很 美, 也 很 優 雅, 獨 特的「氣口」更帶著臺灣人樸實、濃濃的人情味。 「母親的名叫臺灣」是陳時中最喜歡的臺語歌曲,幾乎每 次聚會都會唱。他認為臺語不僅僅只是語言,而是代表土 生土長臺灣人的根,臺語讓人與臺灣這塊土地更親近。 站在這塊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上,他充滿自信,不矯 揉造作,姿態柔軟而溫暖,但對於大是大非卻有他的堅 持,比如武漢因疫情爆發而封城後,不少滯留當地的臺 商及家人急於搭機回臺,但基於疫情發展狀況和專業評 估,以及降低疫區人員流動等多重考量,他表示陸配子 女如果不具有臺灣籍而仍滯留在中港澳地區者,不同意 入境,引起一些議論。 面對媒體一再追問,他明白回答,「國籍是可以選擇的, 如果當初沒有選擇臺灣,家長現在就要自己做些承擔。」 全力防堵任何防疫破口,確保2300萬國人健康安全的堅 定意志,令不少人為之動容,他的人氣指數也直線上升。 有人因而形容他是被牙科耽誤的政治人物,日本放送協 會(NHK)稱他「 人大臣」,日本產經新聞則以「臺 灣防疫成功的關鍵」為引,點名他是競逐下屆臺北市長 的有力人選。429日陳時中面對媒體追問此事時, 僅淡淡回一句,那是「日本媒體不太了解臺灣」,輕輕 帶過。 因應國際疫情情勢召開國際視訊會議 武漢包機回台指揮官坐鎮現場

(8)

日本人眼中的「

人大臣」

國人稱為

被牙科耽誤的政治人物

這是陳時中聰明之處,也是他長期在民間團體打滾沈澱 下來的人格特質。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從他父親、同時 也是國內知名民法學者陳棋炎教授身上,陳時中深諳謙 沖為懷的處世之道,也學會跳脫專業框架,培養出換位 思考的思辨模式及行事風格,不管碰到什麼事,他總是 先在旁觀察,並試著從對方的角度思考,等條理爬梳清 楚後,就放手去做。 當年他在臺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任內,推出的兒童潔 牙運動如是,之後擔任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期間全力爭取的牙科總額預算,亦復如此,雖初期遭遇 不少反對聲浪,最後終能在他一而再地誠摯溝通及說明 下,順利解決。 就因為行事穩重,凡事從大局著想,這一路走來,他在 醫界獲得極高評價,加上撲克臉下又藏著一顆細膩而溫 暖的心,容易獲得他人信任,而這也正是他能帶領中央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穩穩守住疫情的最主要原因。 回首近半年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他總是謙稱至今防疫 有成是全國上下合力打拼出來的成果,他只是扮演其中 一個角色而已。若真要深入探究成功之處,他認為一是 料敵機先,二是有很堅強的專家團隊,三是政策的透明 度,第四則是全民的配合,缺一不可。 就全民配合來說,臺灣因為有過去SARS那段慘痛的經 驗,民眾學會主動配合政府政策與措施,加上又有著 良善、願意互助的本質,因此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呼籲防疫物資要撙節使用時,獲得人民積極而主動的配 合。 「相搶不夠,相讓有剩。」陳時中用充滿本土味的口氣 說,「把自己顧好,就是把社會顧好,把家人顧好。」 大家都能夠一起努力來做,就是臺灣能夠守到現在的最 關鍵因素。 至於政策透明度這項,他認為也是從2003SARS那 場慘烈「戰疫」中學到的寶貴經驗,如今初遇來勢洶洶 且更為棘手的新冠肺炎,無論如何也要讓民眾在第一時 間獲得最正確的資訊,而一天一場甚至兩場的直播記者 會,無疑是資訊透明化的最佳選擇。

資訊透明化

防疫成功的關鍵因素

因此,就算有些媒體提問的口氣不是那麼客氣,他也不 以為意,總認為多元社會原本就有各種不同聲音,所 有媒體也都秉持傳遞正確訊息的理念,從事新聞傳播工 作,雙向溝通非常重要。他除了提供正確的訊息外,也 儘可能琢磨對方想知道什麼,再給予符合專業的說明, 減少不必要的誤解,不讓不實消息甚至謠言有擴大蔓延 的機會。 他記得第一例確診個案痊癒出院時,很多人還是有點忐 忑不安,甚至不太諒解那名個案帶給大家恐慌。「生病 是沒有罪的,」陳時中當下透過媒體對外說明,「沒有 (右起蔡英文總統、陳時中部長、周志浩署長)訪視衛福部昆陽實驗室

(9)

人想要得病!」他同時拜託國人多點同理心,「有問題, 我們就面對他,處理他。」「我們是有能力處理他的, 所以大家放心,要注意,但是千萬不要恐慌,更不要對 立。」 他的苦口婆心,漸漸獲得迴響。4月15日,日本NHK 「早安日本」晨間新聞以「世界矚目的臺灣防疫」為題, 一再強調臺灣之所以能在這場全球防疫作戰中表現得如 此優異,就在於民眾的高度配合,否則就算有再好的政 策,也不會成功。 當然,在整個防疫過程中,並不見得每個國人都能全力 配合,少數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者因身心狀況不是那麼 穩定,還是到處趴趴走,很容易就造成社區防疫的破口。 陳時中說,這個時候政府就要有所作為,讓他們感受到 政府的關心,願意儘量配合,進而將可能的風險降低。 從邊境管理到居家關懷,再到電子圍籬,臺灣融合人性 和科技的防疫模式相當成功,獲得世界各國高度讚賞, 紛紛要求分享與合作,除意外為臺灣打開一扇通往國際 社會的窗,這些國家也加大力道聲援臺灣加入世界衛生 組織,或是再度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陳時中也順 勢喊出「我們需要WHOWHO也需要我們。」爭取 更多支持。

防疫有成

臺灣打開一扇通往國際社會

的窗

雖有了不錯的契機,未來路途卻依舊坎坷難行,但陳時 中認為我們沒有停下腳步、甚至自怨自艾的空間,仍要 勇往直前。從這波流行疫情中,他看出健保制度的可貴 性及不足之處,可貴的是健保高覆蓋率及就醫親近性, 讓絕大多數新冠肺炎感染個案在第一時間就被發現,疫 情不致播散,而不足的則是健保財務狀況不太穩定,不 利後疫情時代的醫療照護。 他進一步表示,疫情衝擊下,歐洲醫療體系在很短時間 內迅速崩潰,在於他們大都採行公醫制,就像英國的 NHS,基本上不鼓勵看感冒這種小病,其好處是這種小 病可能在幾天後就會好起來,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醫療 費用,但壞就壞在新冠肺炎的症狀和一般感冒類似,一 旦未能及早診斷出來,並加以隔離及治療,就可能在社 區爆發流行,一發不可收拾。 反觀臺灣健保制度下的醫療體系,民眾不管大病小病都 可就醫,一旦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症狀,在醫師的經驗 及一些指引之下,很快就被篩檢出來,並予以隔離及治 療,進而切斷傳播鏈。陳時中說,大小病都看,且又由 健保的第三者付費,病人難免會浪費,但從臺灣這次相 對輕微的疫情看來,這些浪費或許是必要的。 然而,量入為出畢竟是健保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陳時 中擔心,健保財務若再不想辦法改善而繼續惡化下去, 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就面臨破產的威脅。為確保健保永 續經營,衛福部除針對重要議題進行多面向探索,研議 適當替代方案,並結合專家學者持續檢討各項制度外, 他也拋出等這波疫情平穩之後,考慮調高健保費率等可 能解決方案的想法。 他舉不久前看到的一則外電新聞,美國有對夫妻感染了 新冠肺炎,丈夫被醫好後,竟收到一張83萬美元的醫 療帳單,太太住院時間稍短,帳單也要70萬美元,兩 人加起來超過150萬美元,根本就付不起。陳時中不禁 感嘆,那對夫妻當初如果選擇不就醫治療,也許還有可 能自己好起來,如今痊癒了,卻也破產了,不難發現這 根本就是制度在吃人。

健保改革

臺灣邁向下一個更高境界的

關鍵試煉

他心有所感地說,臺灣的健保制度如果沒能改好,就有 可能變成那個樣子。為了不讓夢魘成真,歷任衛生署 長、衛福部長及健保署長,無不在健康平權及平等付費 的核心精神及價值下,想辦法讓健保永續經營下去,但 在改革過程中,除了去蕪存菁,他一再強調一定要確保 上述核心精神及價值。 6月7日,臺灣連續56天沒有出現本土病例,中央流 行疫情指揮中心開設140天及舉行164場直播記者會 後,疫情終於來到可以適度鬆綁防疫生活的新里程碑, 記者會也從天天舉行改為每週一次,在在顯示臺灣已正 式通過第一波疫情的嚴峻考驗,成為全球典範。 這是個得來不易的成就,料敵機先、堅強的專家團隊、 政策的透明度及全民配合都是成功要件,但若沒有陳時 中從容而優異的指揮,還是難以達成。 這一路走來,陳時中寫下了歷史。他秉持堅定意志,再 加上誠懇而溫暖的處世態度,展現出無比恢弘的氣度, 讓每個臺灣人都引以為傲,並深信自己也可以和他一 樣,成為更好的人,他同時也讓所有臺灣人知道,原來 這座島嶼是如此美好。 連續8 天0確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擺出8顆芭樂慶賀0確診

(10)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連美國、巴西、俄羅 斯、印度、英國、西班牙、義大利及法國等國,確診人 數不斷攀升,以致原有醫療照護體系瞬間因大量湧入的 病患,癱瘓正常醫療運作系統,相對地凸顯臺灣醫療照 護體系堅強無比,加上我國防疫措施做得相當到位且紮 實,才能把疫情控制得宜,成為全球學習典範。 這個得之不易的成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 組功不可沒,身兼醫療應變組組長的衛生福利部次長薛 瑞元卻始終保持低調,直說這是整個團隊不斷努力才有 的甜美果實。 醫療應變組負責的主要工作有四,一是檢驗,二是整備 醫院隔離病房,三是整備集中檢疫所,第四則是確保醫 護人力的充沛無虞,不論哪一項,都是相當艱難的任 務。 所幸,SARS爆發以來,我國就著手整備醫療量能,由 疾病管制署以健保署六個分區為基礎,建置完善傳染病 醫療網,讓每個分區都設有一家網區應變醫院,該區若 出現流行疫情,病患即優先儘速送到該應變醫院進行隔 離治療;除此之外,22個縣市又各有一家縣市應變醫 院,一旦疫情擴大,可以及時收治病患。

網區應變醫院打前鋒

縣市應變醫院守

二線

薛瑞元表示,原來的規劃是發現有新冠肺炎疑似感染個 案時,首先送到網區應變醫院,收治滿後再往外送到縣 市應變醫院。北區的網區應變醫院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和平院區,負責收治臺北、新北、基隆和宜蘭等縣市疑 似及確診病患,但卻在疫情流行後就發現一些問題。 其中最棘手的是無法確定送來的病患是否感染,需等檢 驗出來後才能知曉。如果後來證實是確診個案,期間沒 有做好感染管控,恐醫院會出現院內感染情形,後果將 不堪設想;但若等待時間就送到應變醫院,結果是非新 冠肺炎病患可能他還有其他重症需要治療,應變醫院量 能不夠,又要把他轉回原醫院,對病患的照顧品質就會 有影響。 此外,傳染病醫療網和另一個緊急醫療網偶有重疊,常 會造成困擾,比如部立新竹醫院以前被指定為傳染病醫 療網的縣市應變醫院,移交給臺大醫院經營後,急重症 醫療能力提昇,又被指定為該區緊急醫療網的重症責任 醫院,問題就來了。 ・現任

:

衛生福利部常務 次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621)

確保醫療量能

薛瑞元防疫功不可沒

薛瑞元

(11)

薛瑞元解釋,如果真有一天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就得 將被指定為縣市應變醫院的新竹醫院清空,以便收治不 斷湧入的確診病患,但原來住在該院的重症病患又該轉 去哪裡? 薛瑞元憂心若此部分無法周全處理,有可能出現非因新 冠肺炎死亡的人數高於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因此緊急協 調疾管署及醫事司這兩個醫療網的主責單位,決定緊急 醫療網的急救責任醫院,要設立傳染病專責病房。 當時,國內疫情已逐漸升溫,民眾擔心受感染儘量不去 就醫,各醫院門診及住院就醫人數都往下降,所以較有 空餘病房來設置專責病房,因此傳染病醫療網的量能, 方能一下子從一千床倍增到近三千床,連疑似感染個案 也住得進來,一舉解決問題。

專責病房倍增

守住防疫陣線

光有充裕的專責病房,如果沒有足夠的醫護人員也無濟 於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是下達禁令,醫護人員 若要出國到疫情三級的國家,必須先經衛福部核准,要 到疫情一、二級的國家,也要醫院核准才能成行。禁令 一出,立即引起不少醫護人員反彈。 薛瑞元知道醫護人員工作相當辛苦,好不容易排好假出 國旅遊散心,如今卻被下禁足令,當然在心情上會受 影響。但當時全球疫情狂燒,不到幾天就風雲變色,原 本被列為疫情一級的國家,一下子就升到二級,甚至三 級,醫護人員從當地旅遊回來,勢必居家隔離或居家檢 疫14天,無法到醫院上班,導致原本就已吃緊的人力 調度,更雪上加霜。 為了確保醫護人力量能充沛,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堅持管制措施,但體恤已訂妥機票及旅館之醫護人員, 因退票而扣款者,其額度由政府適度補助。事後證明, 這個政策是對的,因為約有一萬名醫院工作的醫護、社 工人員來申請補助,萬一這些醫護人員在旅遊期間遭到 感染,除了必須隔離治療外,他們回國上班後接觸到的 其他醫護人員,恐怕也要被迫隔離檢疫,讓吃緊的人力 更加不足,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管制醫護人員出國

避免防疫人力出現

破口

薛瑞元表示,從武漢封城、包機返臺到鑽石公主號,中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不斷整備分散各地的集中檢疫 所,大都是政府機構和國營單位的訓練所,以及國軍閒 置的營舍,從十三處一千五百床,逐步擴充到三千床, 足以暫時收留從國外進來的國人及外籍旅客,做為集中 隔離或集中檢疫之用。 整備過程中,可說曲折不斷,其原因不外乎附近居民的 抗議反對外,印象最深第一批武漢包機回臺事件,因為 被媒體揭露可能會入住設在陽明山的集中檢疫所,立即 引起反彈聲浪,逼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得不臨時 更改收留地點。 薛瑞元說,集中檢疫所都經過探勘和篩選才確定,且都 設在比較偏遠的地區,和民宅有一段距離,對附近居民 生活品質的影響不大,若有人帶頭攔路抗爭,難以引起 大家的認同,因此未再出現類似事件。 回顧半年來的防疫過程,臺灣表現得可圈可點,薛瑞元 認為可從政治及非政治兩個層面來解讀。就政治面來 說,臺灣人民對中國的信任度本就不高,這些年來更是 一路下滑,並沒有因中國的國力增強而改變,其理由很 簡單,就是我們對於中國不會隱匿疫情這件事持保留態 度,所以我們堅持自己的防疫步調,盡最大力量來保護 我國國人。

不相信中國疫情資料

臺灣防疫成功關鍵

非政治面來說,不管是早年的SARS、禽流感、非洲豬 瘟,或是這次的新冠肺炎,都具有可怕且高危險性威 脅,國人體會到與自己息息相關,當然會嚴肅面對,全 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進一步把疫情控制下來。 臺灣和中國僅一海之隔,原本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預測為繼中國之後全球疫情第二慘的國家,如今能有如 此亮眼的表現,真的相當不簡單。 薛瑞元次長主持醫療應變組會議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醫療應變組組長說明保全醫療照護任務原則

(12)

2019年1231日凌晨1點左右,有些人還在睡夢中, 有些人則已迫不及待規畫晚上到臺北東區商圈,欣賞一年 一度華麗登場的101大樓跨年煙火,同個城市的衛生福 利部疾病管制署卻另有一番景像,手機的Line群組叮叮 咚咚響個不停,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 那天凌晨,疾管署副署長、同時也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 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的羅一鈞還沒入睡,到了凌晨3 點左右,發現同樣沒睡的防疫醫師還在逛網路,並在群 組分享不少網友於批踢踢實業坊(PTT)熱烈討論中國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出的緊急通知公文,懷疑當地 可能出現疑似SARS的流行疫情,因此趕緊將訊息放在 疾管署討論群組,提醒大家注意。 一看到「SARS」和「中國武漢」這兩個超級敏感的關 鍵字,群組裡的人當下繃緊了神經,覺得事有蹊蹺,31 日那天一大早,周志浩一進辦公室,就把相關同仁找來, 分頭去追查相關訊息,同時也向中國官方探詢有沒有進 一步訊息,並通報世界衛生組織(WHO),再進一步 確認臺灣幾個主要機場都有武漢直航班機,判定這個不 明傳染性疾病入侵臺灣的風險很高,絲毫不能大意。

看到網路出現「

SARS

」和「中國武漢」

疾管署繃緊神經

當 天 下 午 就 由 陳 時 中 部 長 帶 隊 去 行 政 院 報 告。 由 於 2020年111日就要舉行總統大選,行政院要他們及 早因應,以免引起社會不安。 周志浩說,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疫情威脅,各國一般會 有兩種因應方式,一是不講,另一則是一五一十告訴 民眾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並說明政府會採取哪些行動方 案。有過2003SARS的慘痛經驗,臺灣當然選擇後 者,同時決定超前佈署,任何從武漢直飛來臺的班機, 就全都採行登機檢疫,盡可能將風險阻絕於國門之外。 從武漢來的直飛航班,幾乎天天都有,分別降落在桃園 中正國際機場、松山機場及高雄小港機場等,1231 日那天傍晚6點半,就有一個航班飛抵小港機場,疾管 署立即派遣專業人員登機檢疫。國內第一例新冠肺炎確 診個案,就是2020120日登機檢疫發現的。 周志浩強調,這種登機檢疫並公開疫情資訊的超前佈 ・現任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 制署署長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

(672)

及早發出新冠肺炎流行警訊

周志浩吹響防疫號角

周志浩

(13)

署,一來可提醒國人隨時注意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二來 也真的從登機檢疫發現首例個案,有其積極意義。國內 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時,他坦承心情是五味雜 陳,憂喜參半,憂的是連返臺直飛班機上都能檢查到確 診個案,可見當地的疫情恐怕已不容樂觀,一海之隔的 臺灣將面臨更大風險;喜的是證實登機檢疫確實有效。

國內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周志

浩憂喜參半

面對接下來一連串挑戰,周志浩開始思考在中央流行疫 情指揮中心底下成立專家諮詢小組,提供專業諮詢。他 第一件要做的是選定召集人,於是先匡列幾個條件,一 是要有相當聲望,二是其個性要能統合大家的意見,三 是要在臨床領域有相當程度的權威性,再來則是平時和 疾管署互動良好,要有行政經驗,如果有過2003年抗 煞經驗更好。條件一一列出後,他腦海中立即浮現一個 人:臺大副校長張上淳。 張上淳接到周志浩打來的電話,初步了解狀況後即爽快 答應,隨即從臺灣各地遴選內科、感染科、胸腔科、小 兒科等有經驗的臨床醫師,以及專長疫苗研發、檢驗、 病理及公共衛生等專家學者,組成二十幾人的專家諮詢 小組。才短短幾天,15日他們已召開第一次專家諮詢 會議,此時全球還渾然不知新冠肺炎的威脅已近在咫尺。 這半來來數十次的專家諮詢會議,從新冠肺炎病患的治 療指引、病患的處置流程到出院準則,全都有一套標 準作業程序,且採滾動式修正,隨時調整項目及內容, 比如收治的臨床症狀就陸續加上味覺嗅覺喪失、腹瀉等 項,盡可能不漏掉任何可能的病患,守住防疫第一線。 一路走來,有幾個事件讓周志浩至今仍印象深刻,分別是 白牌車司機、院內感染及敦睦艦隊。白牌車司機是國內第 一例本土確診個案,被確診之前已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 接觸相當多的醫護人員及其他在醫院出入的人,加上就醫 前在社區接觸的對象,人數更加可觀,其可能造成院內及 社區傳播的風險,大到周志浩也不禁頭皮發麻。

白牌車司機、院內感染及敦睦艦隊事

防疫最大挑戰

更讓他膽顫心驚的是,這位白牌車司機在檢驗確定感染 後不到兩個小時,就在醫院往生,頓時少了追溯疫情最 重要的線索。但既然都碰上了,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進 行大規模的疫情調查,最後在透過現代科技、大數據的 協助,以及各部會通力合作下,找到返臺過年的一名浙 江臺商是感染源,確定防疫走向,大家才稍稍放心。 那次事件中,白牌車司機一家共有5人確診,其中幾位 還分住在不同縣市,光是匡列和他們有過密切接觸的居 家隔離及檢疫對象,就有數百人,所幸最後都確認未遭 感染,疫情未持續在社區擴散,周志浩才鬆了一口氣。 連續一百多個日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天天召開直 播記者會,往往前一天才收到檢體,當天上午才得知檢 驗結果,下午就要在記者會中宣佈,那種被時間追著跑 的壓力巨大無比。儘管如此,能夠把疫情控制下來,進 而守住臺灣這塊淨土,再多的辛苦都值得。

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

防疫

新生活好處多多

更讓周志浩欣慰的是,全面施行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 社交距離的防疫新生活以來,除了有效阻絕新冠肺炎的 攻擊,也把類流感、腸病毒、麻疹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威 脅大幅降低。從疾管署69日公佈的數據看來,類流 感個案比去年同期大減百分之七十幾,往年5月即進入 流行期的腸病毒,今年截至6月初仍未見流行跡象,也 算是另一種收獲。 防疫新生活推廣活動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

(14)

被形容為「百年大疫」的新冠肺炎,201912月從 中國湖北武漢爆發後,一路往東南亞、中東、歐洲、北 美洲、大洋洲、中南美洲及非洲等地蔓延,終至席捲全 球,至今未歇。 臺灣和中國大陸僅一海之隔,加上兩岸互動頻繁,剛傳 出流行疫情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預測臺灣會是中 國之外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半年匆匆而過,臺灣不 僅安然渡過一波波疫情的衝擊,還有餘力捐出口罩等醫 療物資協助其他國家,共度難關,讓全世界看見這座美 麗島嶼的堅強與善良。 然而,這個甜美果實並非憑空從天而降,而是兩千三百 萬人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領導下齊心打造來的,其 中的痛苦折磨和心酸血淚,王必勝有很深刻的感觸。 王必勝是衛生福利部附屬醫院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執 行長,同時也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 長,2020310日負責執行的第一架武漢包機返 臺任務,讓他終生難忘。

執行武漢包機返臺任務

王必勝終生難忘

在那之前,武漢已全面封城半個多月,確診個案急遽增 加,擠爆當地專責醫療院所及不少臨時搭建的方艙醫 院,醫護人員身心俱疲,得不到妥善照護的病患更是朝 不保夕,時時面臨死神威脅,搞得滯留當地的國人人人 自危,想方設法搭包機回臺灣,但在當前兩岸政治低迷 氛圍下,那可是一條望不到盡頭的歸鄉路。 幾經協商,中國終於批准兩架搭載當地國人回臺的包機 專案,分別由華航及中國東方航空執行飛行任務。在中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派下,王必勝率領 四名醫師及九名護理師於310日下午搭華航班機前 往武漢,執行國人登機前的檢疫工作,並陪同回國。 「這是一個超級艱難的任務!」接到指令當下,王必勝 就知道那一趟路必定荊棘滿佈,坎坷難行,只因對岸在 政治考量下,很有可能會使出很多他們想也想不到的 「怪招」,但任務在身,且無前例可循,他們也只能摸 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

搭機前往武漢接回國人

王必勝完成歷史性艱鉅任務

王必勝

・現任

:

衛生福利部附屬 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 理會執行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771)

(15)

為了順利完成任務,且確保回臺後不用居家隔離十四 天,從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搭華航班機起飛的那一刻起, 他們一行人就戴上N95口罩、面罩及被戲稱為「兔寶 寶裝」的連身防護衣,把全身包得密不通風。

避免返臺居家隔離

全程穿連身防護衣

苦不堪言

他們估算,那一次任務前後至少七、八個小時,穿著如 同全副武裝的防護裝備,根本上不了洗手間,因此決定 全程不吃不喝。 「你不喝,就不會蓄積太多尿液,當然就不太會想尿 尿。」王必勝說得一派輕鬆,一旦真正執行起來,卻又 是另一回事;為此,同行的護理師準備了成人紙尿褲, 因為她們大半自認為無法憋那麼久不上洗手間,只好勉 為其難穿上。 王必勝坦言,對於同行護理師的好意安排,他確有一點 點心動,但考慮了半天後決定婉拒。「我過了三歲就不 再穿尿布了,」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難道五十年後 的今天,還要再穿一次嗎?」最後的答案,很顯然是心 理因素壓過了生理需求。 說是中年男性的尊嚴也好,或是身為帶隊指揮官的面子 也罷,王必勝為了這個有點任性的決定,付出了一點點 的犧牲。比如登機前,面對華航貴賓室的美味點心及各 式飲品,他只能忍下來,不碰就是不碰。也許就是這份 堅持,加上全程壓力緊繃,從啟程到再次降落桃園中正 國際機場的九個多小時裡,他真的咬緊牙根憋住,沒尿 下一滴尿。 相對於生理的克制,來自心理的壓力更讓王必勝備感沈 重。飛抵武漢天河機場,從打開艙門那一刻起,他才 發現所有狀況都和先前沙盤推演的不一樣。原先兩岸協 商同意我方人員不用入境,可在艙門外的空橋接人及檢 疫,事實卻是中方要求他們都需先入境再出境,就連原 機往返的華航機組人員也不例外。

飛抵武漢走出機艙

才發現狀況連連

「這真是糟蹋人!」即使已過了一段時間,王必勝回想 起那晚的場景,還是忍不住飆了這句臺語。氣歸氣,身 為帶隊指揮官的他還是沈住氣,務實處理這些不合理的 要求,以對等尊嚴的原則完成任務。 他直言那是一次危機,原本他們是去檢疫別人,後來卻 變成人家檢疫的對象,萬一他們之中有人被檢測出發 燒,進而被送去隔離留置,那可就麻煩了。還好,對方 沒再刻意找麻煩,他們一行人才在入境及出境之後,在 空橋完成回臺國人的檢疫作業,順利將一百多名滯留武 漢的國人帶回臺灣,完成一次歷史性的艱困任務。 武漢包機無疑是高度政治性議題,除了人道救援及疫情 之外,還有很多非專業性的考量。310日上午10點 集合,當天晚上近12點才下機脫下裝備,其過程之艱 辛,不足為外人道。回首那趟任務,王必勝認為最折磨 人的並不是生理上的負荷,而是無處不在的不確定性, 不知道到了武漢天河機場會被要求入境再出境,不知道 一行人入境檢疫會不會過,不知道返臺班機何時才能起 飛,不知道……。

北醫人逆境突圍人格特質

任務成功關鍵

所幸,這些不確定所帶來的壓力,都在抵達桃園中正國 際機場那一瞬間煙消雲散。能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完成 任務,王必勝認為和身為北醫人的人格特質有關,相較 於得天獨厚的臺大,早年北醫資源匱乏,也沒有自己的 醫院,學生都得到其他醫療院所見實習,難免有流落在 外寄人籬下的悲情,卻也讓他們接觸到各種不同領域的 人事物,學會折衝與待人處事之道,終能在逆境中脫困 而出,迎向光明。 支援武漢包機醫護團隊 武漢登機檢疫

(16)

新冠肺炎狂襲全球,除了南極洲倖免於難外,其餘各大 洲全都淪陷,不僅超過千萬人感染,逾五十萬人死亡, 對全球經濟更帶來沈重打擊,被形容為上世紀初大蕭條 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在這場世紀大疫中,臺灣、德國、 冰島、紐西蘭及韓國被譽於全球抗疫最成功的5個國 家,其中尤以臺灣的表現最令人驚艷。 臺灣能在這場全球疫情中表現得如此出色,原因很多, 除了2003SARS風暴後痛定思痛建構的防疫體系相 當堅強,以及由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領軍的中央流行疫 情指揮中心全力投入沈穩應對之外,衛福部健保署緊急 推出的「健保雲端旅遊史查詢服務系統」及「口罩實名 制購買管控系統」,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健保署長李伯璋強調,面對傳染病流行疫情,資訊透明 化至關重要,而該署推出多年的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 及健保卡,可讓第一線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即掌握病人 的資訊,了解病人的TOCC,包括詢問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及有無群聚(Cluster),讓醫療資訊更加透明。

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及健保卡

醫護

人員最大幫手

正因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及健保卡有這些功能,新冠 肺炎擴大蔓延之際,醫師與公衛出身的行政院副院長陳 其邁指示健保署和內政部移民署聯手,將健保資料庫與 入出境資料勾稽,兩天內把「健保雲端旅遊史查詢服務 系統」建構起來,並在元月27日的大年初三正式上線。 當時李伯璋正和家人在日本旅遊,突然接到提前上線的 指示,除緊急連絡健保署資訊組同仁,交辦相關任務 外,還臨時改變行程,兼程返國。大年初二搭新幹線趕 往福岡的路上,他忙著連絡華航確認機位,終於在當天 半夜飛回臺灣。 參與這項任務的健保署資訊組約聘副研究員陳孜瑜表 示,之前接到的訊息是這套旅遊史查詢服務系統大年初 五才上線,時程突然提前兩天,讓整個團隊備感壓力。 那時已是大年初一晚上,她趕緊透過line群組連絡回 家過年的所有團隊成員,笑著警告他們,「飛彈就要飛 過來了,要穿好防護衣!」一名協力廠商主力工程師剛 好陪老婆回臺北的娘家,就成了第一個進健保署幹活的 工作伙伴。 ・現任

: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 康保險署署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611)

健保資訊立大功

李伯璋解決口罩購買亂象

李伯璋

(17)

春節接獲緊急任務

健保署資訊團隊全

力配合

雖然第一批送來的資料還不到兩千筆,不算很多,但同 時要和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及內政部移民署兩個單位合 作,加上各單位對資料的定義與格式稍有不同,初期還 需要花點時間溝通及磨合。由於時間緊迫,大年初二近 十個人團隊埋首苦幹時,李伯璋在日本遙控指揮,副署 長蔡淑玲就近帶水果去探班,陳孜瑜也準備了銅鑼燒讓 大家當點心。 「大家都緊張死了,哪吃得下!」陳孜瑜發覺當時大家 都忙翻了,沒空也沒心情吃,就算要幫他們準備晚餐, 總說等一下就忙完了,回家再吃就好,結果傍晚5點說 就快好了,到了6點又說真的快好了,不用備餐,就這 樣一直往後延,直到半夜才把健保雲端旅遊史查詢服務 系統建置完成。 這套系統的特色在於即時警示,凡是被納入防疫名單的 民眾持健保卡就醫,醫師插入健保卡後,連結這套系統 的健保資訊網(VPN)就會馬上提醒,眼前這位就診民 眾曾經去過哪些地方,再根據他有無出現相關症狀,即 可判斷對方是否或疑似感染,迅速採行必要的分流措施。 隨著疫情升溫,有些民眾「故意」忘記攜帶健保卡,改 採自費就診,健保署陸續升級的即時警示系統立即派上 用場,醫療院所只要輸入身分證字號,還是可以查詢; 此外,健保署還特地為少數未加入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 建置VPN並開通連線,將所有可能的防疫破口全都補 起來,後來連119救護人員、法醫及檢察官等特定人員 也可上線查詢,將防疫做到滴水不漏。

VPN

擴增至所有醫療院所

確保防疫

滴水不漏

健保雲端旅遊史查詢服務系統是由第一線醫師在醫療院 所端把關,口罩實名制購買管控系統則是讓民眾可更順 利買到口罩,再透過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把這 波流行疫情控制下來,但整個過程難免有些波折。 李伯璋說,剛爆發新冠肺炎流行疫情初期,臺灣的口罩 日產量約300萬片,絕大多數仰賴國外進口,為了確保 每個民眾每週都能買到基本數量的口罩,中央流行疫情 指揮中心決定採實名登錄方式,在健保特約藥局、衛生 所及健康中心販賣口罩,通稱為「口罩實名制1.0」。 2020年26日上午9點開賣時,只見大街小巷的健 保特約藥局門前早已排了長長人龍,過沒多久口罩就賣 完,很多民眾轉而上健保署官網查詢哪些特約藥局還有 庫存,每分鐘瞬間湧入1萬8千人上線查詢,網路速度 立即變慢。 李伯璋說,官網平時用100M傳輸速度,每分鐘可容納 3千人上線,當天雖已擴充到600M,還是無法應付瞬 間湧入的大量查詢人潮而當機,所幸中華電信將頻寬迅 速提升到1G上限,加上主機廠商IBM公司緊急協助, 才解決網路大塞車的現象。 隨著疫情發展,為了讓因上班、上學沒時間排隊的年輕 世代也能買到口罩,行政院長蘇貞昌指派政務委員唐 鳳主導由政府、民間共同合作,透過「健保快易通行動 APP」進行網路訂購模式的「口罩實名制2.0」,3月 12日推出。

口罩實名制不斷升級

購買簡單又方便

有過1.0版網路塞車的經驗,李伯璋非常留意2.0版上 線時的網路流量是否足夠,因此將伺服器由原本的3台 擴增到18台,之後再增加到60台,頻寬也由1GB擴 增到4GB,沒想到推出那天上線人數還是多到爆,一 度造成程式閃退、無法連線等問題,經確認是網路設備 CPU滿載,防火牆撐不住爆增的服務量所致,健保署緊 急採用比原設備高20倍的網路防火牆及頻寬管理,才 陸續消化壅塞的使用流量,系統逐漸回復正常。 如今,口罩實名制已由實體通路的1.0版、網路通路的 2.0版,升級到超商預購的3.0版,先前一罩難求的亂 象已不復見。61日起,臺灣每日口罩產量增加到近 2000萬片,除開放外銷,也開放國內通路自由上架, 近幾個月來甚至還多次援助歐美日等全球數十個國家, 充分展現人溺己溺的無私大愛,讓長期被孤立、被打壓 的臺灣人民備感驕傲。 李伯璋署長與資訊組進行口罩實名制平台系統討論會議 中央健康保險署資訊組陳孜瑜副研究員與李伯璋署長合影

(18)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狂襲全球,確診病患人 數像火箭般一路往上竄,短短半年就飆破600萬,並 奪走超過40萬條人命,各國除了研發治療藥物及疫苗 之外,更急於開發快速又準確的檢驗工具,及早找出確 診病患,及早阻斷感染途徑,儘速將疫情控制下來,把 對國家、社會及經濟的衝擊降到最低。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全球競賽中,臺灣都一直參與其 中,經濟部技術處生醫材化科科長戴建丞負責推動分子 快篩及抗原快篩的研發進程,近幾個月來,幾乎天天都 都忙到晚上9點以後才下班,回家又繼續忙到半夜才上 床睡覺,雖然很累,但能為國家出點力,讓全世界看到 臺灣超水準的防疫表現,他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常晚上

9

點以後下班

回家又忙到半夜

才睡覺

戴建丞是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第31屆校友,畢業後繼 續留在母校念醫學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後,他邊在診 所打工,邊準備出國留學,並如願申請到美國賓州大學 獎學金,打算出國攻讀當時正夯的生化科學,沒想到同 時考上公職,人生跑道轉個彎,不僅斷了留學夢,也從 此成了朝九晚五的公務員。 在臺北市衛生局待了4年後,戴建丞因緣際會轉換跑道 到經濟部工業局服務, 先在民生化工組的食品醫藥科 工作,後來轉到技術處生醫材化科,一路從技正當到科 長。生醫材化科主管範圍很廣,從醫材、藥品、醫藥服 務、化工、化學、紡織到鞋子等,可說包山包海。 2020年1月底,傳出新冠肺炎流行疫情,臺灣首當其 衝並高度警戒,除了口罩、隔離衣及防護衣等防疫物資 之外,檢測工具、治療藥物、疫苗及醫藥器材的開發也 成為與時間賽跑的重要工作,其中又以一般稱為快篩試 劑的檢測工具最具迫切性。 戴建丞解釋,快篩試劑就像守門員,若沒有足夠且準確 度高的快篩試劑,就沒有辦法及早找出從國外回來或潛 伏在社會各角落的感染者,形成防疫漏洞,很可能引發 社區群聚感染,致使疫情一發不可收拾。而當時所使用

加速推動快篩試劑上市時程

戴建丞樂在其中

戴建丞

・現任

:

經濟部技術處生醫材 化科科長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

(803)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 士班

(

醫研所

84)

・臺北醫學大學細胞治療與再 生醫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

-進修中

(19)

的標準RT-qPCR檢測非常精準,但需要仰賴大量專業 人力,且需要4-6小時的時間,對於醫療系統是極大的 挑戰。在沒有辦法預估疫情發展的情況下,開發又快又 準的篩檢工具,也是國際間最重要的課題。 就因為及早開發出既快又準的快篩試劑是如此重要,他 立即盤點國內現有資源,發現快篩工具可分PCR、抗 原、抗體三種,其中抗體檢測要在感染後7~10天後做 才有效,不太適合做為早期找出感染者的篩檢工具,因 此重點放在PCR核酸篩檢、抗原檢測這兩項。

盤點國內現有資源

找出最適合臺灣快

篩試劑

戴建丞表示,PCR核酸篩檢是臺灣及其他國家目前採用 的方法,準確度也在9成以上,但4小時的檢測時間稍 長,不太符合快篩需求,因此我國就把重點放在針對病 毒蛋白質的抗原快篩,以及針對病毒核酸的分子快篩這 兩種快篩試劑上,積極開發。 抗原快篩已普遍用在流感的檢測,準確性約7成,對 於已知的疾病搭配症狀及接觸史等資料,或可以達到其 篩檢的目的。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前所未見的敵人 時,似乎有所不足,有必要將抗原快篩和PCR核酸篩 檢結合在一起,開發出既快速又準確的快篩試劑。 戴建丞說,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及長庚大學在 抗原快篩這個領域已有相關成果,但是國內快篩檢測產 品的產品開發環境尚有提升的空間,經濟部除需留意研 發進度外,亦須協助承接產品的廠商解決其商品化過程 中,可能碰到的問題,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而經濟部則投入較多心力在分子快篩的開發上。戴建丞 表示,2年前經濟部所屬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生醫與醫材 研究所曾著手開發分子快篩試劑,鎖定當時全球正爆發 流行的流感,可是在試劑快開發完成時,那波流感疫情 已近尾聲,沒機會派上用場。

分子快篩試劑深具潛力

研發優先選項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必須及早篩檢出可能的 感染者,才能把疫情控制下來。他隨即想到這項分子快 篩技術也許有用,於是找來工研院那個研發團隊深入討 論,評估2年前開發的那款流感分子快篩試劑深具潛 力,當下決定重啟爐灶,全新佈局。 戴建丞表示,不管對象是流感或新冠肺炎,快篩試劑 都是檢測病毒的核酸,只是採用的primer(引子)及 probe(探針)不一樣,只要針對這兩項重新設計即可, 加上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疾病管制局(CDC) 都在其官網上公佈相關資訊,研發及產品化所需的時間 較短,或可趕上防疫需求。 在研究團隊日以繼夜努力下,很短時間內成功研發出可 在15~20分鐘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的分子快篩試劑, 但產品的開發,牽涉臨床前研究及臨床樣品的測試,在 經濟部及衛福部(含國衛院)的共同努力下,預計很快 可以取證及量產。 在這波全球疫情中,時間決定一切,包括生與死,也包 括商機,很多國家都積極研發快篩試劑,搶得最有利的 戰略位置,進而侵食龐大的市場,臺灣當然也不例外, 早早就加入此一戰局。

防疫獲國際極高評價

墊高臺灣這個品牌

戴建丞認為,臺灣在這波新冠肺炎的防疫成果有目共 睹,在國際社會獲得極高評價,不僅墊高了臺灣這個品 牌,也讓我們研發的快篩試劑有更多知名度及競爭力, 荷蘭及捷克等歐洲國家就主動來詢問相關技術,如果再 加上馬來西亞、越南等南向國家,商機無限,令人充滿 期待。 對戴建丞來說,過去幾個月是又苦又累卻也相對充實的 一段人生旅程,處理公事之餘,還要兼顧在母校臺北醫 學大學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的課業,像個 轉不停的陀螺,但不管再苦再累,他都認為是自己該做 的事,雖逐漸花白的頭髮更白了幾分,他依舊樂在其中。 新冠肺炎檢體申請專家會議 檢驗試劑專案討論會議

(20)

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速度,決定勝與負, 也決定生與死。 新冠肺炎有如一場狂風暴雨,橫掃全球,短短不到半年 就造成超過千萬人感染,逾五十萬人死亡的超級大流 行,誰能在最短時間內研發出快篩試劑、藥物及疫苗, 誰就能帶頭打贏這場世紀大疫,恢復全球經濟,成了後 疫情時代的最大贏家。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賽局裡,臺灣並沒有缺席;其中, 全力研發快篩試劑的寶齡富錦生技公司更是卯足全力, 在不到一個月內就開發出抗原快篩試劑,目前已進入臨 床試驗階段,預計很快就可在國內外上市,及早在邊 境、醫療院所及社區等場域篩檢把關,不讓病毒有再度 肆虐的機會。

快速開發抗原快篩試劑

守住邊境及社區

身為「快篩國家隊」一員,寶齡富錦總經理江宗明備感 榮耀,因為臺灣原本並沒有完整的快篩試劑產業,疫情 突然來襲,不少廠商被迫臨時投入這個領域,並在這麼 短時間內就有如此好的成績,充分展現出臺灣堅靭無比 的軟實力,也讓全世界看到臺灣之光。 江宗明是臺北醫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前身)藥學系第6 屆畢業校友,6年前設立創新檢驗試劑處,其戰略佈局 就是要切入檢驗試劑這個區塊,把寶齡富錦的專業領域 擴得更大。這個精心佈局,如今在如火如荼的新冠肺炎 疫情中逐漸展現成效,不難看出他的高瞻遠矚。 這個由一群好手組成的創新檢驗試劑處研發團隊,鎖定 呼吸道及腸胃道這兩個門檻較高的項目,全力研發快篩 試劑,至今已開發出67個產品,檢測項目包括A、 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及A型鏈球菌 等,如今再加上可檢測新冠肺炎病毒這個新產品,商品 線更加全面。 江宗明充滿自信地說,寶齡富錦的技術世界一流,這些 快篩試劑也獲得各界高度肯定,行銷全球,其中又以「V Strip」為名的流感快篩試劑最受矚目,一劑可同時檢 測AB兩型流感病毒,且又能以不同顏色區分感染的 是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或是同時感染兩型病 毒,快速準確又簡單,推出後備受市場肯定。

全力研發快篩試劑

江宗明擦亮臺灣檢驗品牌

江宗明

・現任

:

寶齡富錦生技股份 有限公司總經理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

(543)

(21)

自許寶齡富錦快篩試劑

技術世界一流

他進一步表示,病毒有百百種,十幾年前爆發流行的 SARS及MERS威力太強,殺死大多數遭感染的病人, 因少了透過人類這個宿主來擴大傳播的機制,致使疫情 難以為繼,很快就消聲匿跡,今後恐怕已不易再爆發大 規模流行。相較下,新冠肺炎病毒就顯得相當「聰明」, 只在美國紐約及義大利北部等少數地區停留較長時間, 造成大規模流行疫情,卻因致死率不高而得以在全球到 處蔓延,至今仍未見消褪跡象。 就因為新冠肺炎流行疫情不會就此打住,今後很可能會 不斷出現,很像每年都會造成不同規模流行的流感,因 此可視為另類的C型流感。寶齡富錦目前開發出來的新 冠肺炎病毒快篩試劑為單一產品,日後將和「V Strip」 A、B兩型流感快篩試劑合而為一,一劑即可同時檢測 三種病毒,極具市場競爭力。

一劑可同時檢測三種病毒

極具市場競

爭力

江宗明表示,快篩試劑檢測的是病毒的質白質,當前全 球投入研發新冠肺炎病毒快篩試劑的廠商相當多,大都 以病毒外面的Spike蛋白質及Envelope蛋白質為檢測 標的,容易受病毒變異影響,反觀他們研發的快篩試劑 是以細胞核裡面的N protein N蛋白質)為檢測對象, 不易受病毒變異影響,不管今後新冠肺炎病毒再怎麼變 異,也都檢測得出來。 就因這個技術優勢,他們有信心把V Strip打造成快篩 界的SKII,未來只要一提到快篩試劑,就聯想寶齡富錦 這個系列產品。江宗明也自豪地說,V Strip快篩試劑 不僅10分鐘左右即可得知結果,檢驗速度很快,未來 還可同時檢測AB兩型流感病毒及新冠肺炎病毒,以 一測三,品質絕對世界一流。 回首過往,202038日,中央研究院宣布成功製 造出只會辨識新冠肺炎病毒的檢測抗體,319日江 宗明即率領寶齡富錦研發團隊和安肽生醫及臺康生技等 兩家私人公司討論合作案,並決定合組新冠肺炎病毒快 篩試劑聯盟,共同研發抗原快篩試劑,325日開始 進行研發作業,422日就已將產品提交衛福部食藥 署綠色通道,並依審核建議補件,速度相當快。

與安

生醫及臺康生技合作

組成病毒

快篩試劑聯盟

這段期間,研發團隊也難免會遭遇到一些挫折與挑戰, 其中最讓他們難忘的是一時之間很難找到足夠的確診陽 性個案。江宗明笑著說,臺灣這次防疫做得太好了,確 診個案不多,直接影響到他們這個快篩試劑的臨床試 驗,最後不得不移轉到國外,分別和美國、日本及澳洲 等國合作,驗證他們這個快篩試劑確是世界一流。 就當前的疫情發展而言,疫苗至少還要半年、甚至一年 以上時間才能臨床使用,在那之前,快篩試劑勢必會扮 演阻絕疫情擴大蔓延的關鍵角色。江宗明強調,唯有快 速檢測出潛伏期、感染期的確診個案,並給予隔離治療, 才能讓民眾生活回歸正常,重振經濟。在這場重創全球 的世紀大疫中,臺灣沒有缺席,江宗明和寶齡富錦研發 團隊也沒有缺席。 寶齡寶錦生技公司 試劑研發檢測室

(22)

SARS到新冠肺炎,洪經勝的戰「疫」人生相當精彩, 也引以為傲。他深深覺得就是因為17年前那場抗煞戰 役太過慘烈,死傷無數,國人痛定思痛之餘,從中汲取 寶貴經驗,一再超前佈署演練,如今才能在面對新冠肺 炎這個百年大疫的直接威脅時,表現得如此亮眼。 說是痛定思痛也好,說是因禍得福也罷,臺灣這些年來 在防役戰略及戰術上的改變,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 自助人助天助,唯有徹底找出失敗的原因,全盤分析之 後,再制訂長遠的防疫策略,才能脫胎換骨,強上加強, 立於不敗之地。 洪經勝是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第30 屆畢業校友,民國89年進入萬芳醫院醫學檢驗科服務, 如今已過整整20個年頭。回首一路走來的前塵往事, 他發現臺灣的醫學檢驗量能幾呈幾何倍數向上提昇,可 說今非昔比。

SARS

以來

臺灣醫學檢驗量能倍數提昇

他舉2003424日開始爆發的那場翻天覆地SARS 疫情為例,當時他到萬芳醫院才三年左右,還算是個菜 鳥。當時的邱文達院長察覺到病毒檢驗的重要性,指示 醫學檢驗科將全院六百多名員工及收治病患納入篩檢對 象。那時的洪經勝年紀輕輕,也還沒結婚,孤家寡人一 個,沒有家累,可以承擔較多的風險,因此就一個人扛 起幾乎所有的檢測重擔,足足花了近兩個月時間才篩檢 完畢。 開始檢驗那天,防護裝備不足,洪經勝只好自己想辦法 因應,先用保鮮膜把整個頭包起來,在鼻孔處戳兩個 洞,再戴上口罩及面罩。那天檢出SARS的陽性率不低, 邱文達見狀,隔天立即要他穿上被戲稱為「兔寶寶裝」 的全身防護衣,並戴上防護等級比N95還高的P100 口罩,以免他繼續曝露在高風險的作業環境裡。

SARS

到新冠肺炎

洪經勝的戰「疫」人生

相當精彩

洪經勝

・現任

: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醫學檢驗科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醫事技術學 系

(834)

・臺北醫學大學醫事科學研 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

醫學 檢驗暨生物技術組

(

醫科 所

107)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生物科 技博士學位學程

-

進修中

(23)

那段期間,臺北天母一家大型賣場傳出一名擺攤賣鯛魚 燒的老闆出現咳嗽等類似感冒症狀,被懷疑可能已經染 SARS,立即被送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某個院區收治, 因該院區檢驗量能不足,於是將其血清檢體轉送到萬芳 醫院檢驗。洪經勝記得當天下午2點收到檢體後,他立 即進行萃取,再做聚合酶鏈鎖反應的核酸檢測(PCR), 當晚8點就確認那名老闆感染了SARS,那個賣場也隨 即封館全面消毒。 SARS風暴來得既急又猛,經歷那場慘烈流行疫情的臺 灣學到教訓,本著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的精神, 積極投入資源,整備防疫機制,以備不時之需,萬芳醫 院也全面提昇檢驗量能。洪經勝有感於自己的專業能力 有所不足,返回母校臺北醫學大學在職進修,拿到碩士 學位後,再進一步考進博士班,目前是博二學生。

自覺專業能力不足

返回母校北醫攻讀

博士

或許是來自於職業敏感度,這些年來洪經勝養成隨時留 意全球疫情變化的習慣,201912月上網得知中國武 漢地區出現多名病患出現不明肺炎的消息,就覺得苗頭 不對,開始準備相關檢驗的原物料,隨時備戰。 也因此,2020年1月30日,疾管署透過臺北市衛生局詢 問各大醫院參與這波新冠肺炎檢驗作業的意願時,萬芳醫 院率先挺身而出,並如願成為全國34家「嚴重特殊傳染 性肺炎指定檢驗機構」之一,成為「檢驗國家隊」一員。 除了本院之外,萬芳醫院還代檢北醫附醫、臺大癌症醫 院、景美醫院、萬華醫院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等5家醫院的檢體。今年12月間,疫情相對冷清, 洪經勝率領近50人的萬芳醫院醫學檢驗科團隊只篩檢 大約90檢體,3月篩檢件數明顯增加到700件左右,4 月清明連假後,每天約檢驗90件達到最高峰,之後約 維持每天40~50件的規模,可從中看出流行疫情的變 化趨勢,如今已逐漸緩和下來。

透過檢驗件數

看出流行疫情變化趨勢

2003SARS風暴不一樣的是,這次檢測新型冠狀 病毒是在具有負壓功能的生物安全操作櫃(BSC)中進 行,雖操作者仍需穿戴全身隔離衣、N95口罩、面罩及 雙層手套,但檢驗量能及技術已全面提昇,加上所有檢 體均採自動化輸送,不僅檢驗速度加快而準確,且相對 安全,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更重要的是,疾管署規定每家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 檢驗機構都得檢測3段基因,當N基因、E基因及P基 因均呈陽性反應時,才能確定診斷該名病患罹患了武漢 肺炎。洪經勝表示,這種用RT-PCR檢測病毒RNA(核 糖核酸)的分子檢測方式,靈敏度在3.5~5.8個基因數 以上,專一性百分之百,這和中國及部分國家大都僅測 一個基因的做法不同,準確度當然也不一樣。

檢測三段基因

準確度幾近百分之百

SARS到新冠肺炎,洪經勝均躬逢其盛,並參與相關 檢驗作業,明顯感受到這十幾年來國人的防疫心態及警 覺性都更上層樓,加上政府、醫療機構及第一線醫療工 作人員也都全力以赴,如今才能把這波疫情穩穩控制下 來,成為全球學習典範。 身為檢驗國家隊一員,他深以臺灣高超的檢驗水準為 傲。在這個堅強防護網下,只要大家都能配合中央流行 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並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遵行 防疫新生活,我們一定能安然度過這波橫掃全球的流行 疫情衝擊。 高規格軌道系統化實驗室 防護著裝進行新冠肺炎檢驗工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包含神經系統症狀及呼吸衰竭等 1 。腸病毒 D68 型最早是 1962 年時在美

聞「癌」色變!大腸癌連續四年高居癌症排行榜第一,最新發布大腸癌發生人數,從 7,366 人突破 一萬四千多人,平均每天更有

‡ 哈里斯民調中心(Harris Poll)在過去40年曾對90多個國家的 數百萬人進行了無數的調查,近年來Harris Poll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擾亂全球生活節奏,今年首度以「世界提琴 日」( World Violin Day )之名,在美國時間 12 月

智利政府在十月初宣布地鐵漲價,大批學生因此發起抗議遊行,最終演變為反政府 流血示威,並造成 15 人死亡。流血示威經過一週後,在 10 月

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持續增加,面對 Delta

今年的國中教育會考於 22 日結束,報考人數首度低於 20 萬人,部分考生 因確診新冠肺炎、快篩陽性等因素,須改參加 6 月 4

1918 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在美國共造成 67.5 萬人死亡,經過一個世紀 之後,儘管醫學科技已經相當進步,截至 20 日止,在美國因新冠肺炎而死的人數 仍然達到 67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