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農業技術創新過程探討公部門之產業知識管理架構模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農業技術創新過程探討公部門之產業知識管理架構模式"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農業技術創新過程探討公部門

之產業知識管理架構模式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 Model of Public Agencies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vi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es.

阮明淑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Ming-Shu Yua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hih Hsin University

E-mail: juanems@cc.shu.edu.tw

關鍵詞 (Keywords):

農產業(Agricultural Business);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農業技術(Agricultural Technology);技術創新(Technology Innovation)

【摘要】

技術創新與競爭力是產業發展關注的二個焦點。 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可分為:農業知識研究過程、農 業技術開發與推廣過程、農產品生產過程及農產品 行銷過程。本文從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各階段專業人 員所形成的專業網絡與知識,探討公部門如何藉由 知識管理機制達到提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之目的。 【Abstrac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re two focal poi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y industry.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 of agriculture can be separated into four parts. They are process of knowledge research, process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process of products production and process of products marke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fessional network and knowledge of the Professional Worker during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 and how the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function in public agencies. It wa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could thus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industry.

前言

台灣五十年來的農業發展,農業科技的創新扮演著 重要的角色。過去不論在動植物品種、農產品及生產 技術上的成績都深受肯定,也為國人帶來不少的經濟 效益。但是,加入 WTO 之後面對國際競爭,必須發展 新農業科技,加速產業升級,使農業成為具國際競爭 力的產業。首先就台灣農業現況、農業產業知識化以 及農業與知識管理三個角度來進行背景說明。

(2)

台灣農業現況

台灣農業係小農經營形態,農場規模小,農業經營不易, 目前正面臨國際農產品進口挑戰之衝擊。農委會針對國 際及國內農業情勢進行分析,認為目前國際情勢為: 一、 國際經貿組織農業自由化之發展:由於國際性組織 的快速發展,對國際經濟產生極大影響;另亞太經 合會(APEC)、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NAFTA) 等區域經貿組織或貿易協定之興起與活躍,也將影 響各國農業市場與國際經濟。 二、 糧食安全受國際關注:開發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及人 口成長,世界糧食需求增加,糧食安全深受國際重視。 三、 生態環境維護為全球焦點:在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 國家不斷追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環境議題仍為 21 世紀人類所必須共同面對的嚴肅課題。 而國內農業情勢分析結果為: 一、 農業產業結構加速調整 二、 新興科技導入農業經營:如基因工程應用在育種工 作,遙測、衛星定位與地理資訊系統應用在生產管 理,其他如精準農業、網際網路及電子商務等的應用。 三、 農地利用更為活絡 四、 農村建設與農民福利漸受重視 五、 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衝擊農民團體組織 六、 知識經濟創造新的農業價值觀:如何將農業科技、 產業文化及地方特色的知識加以商品化與市場化, 使農業知識的價值,真實反映在農產品市場上,以 提昇農業的附加價值,乃未來農業發展重要議題。 七、 日益密切之兩岸交流關係(台灣省行政院農業委員 會編,2003):以上對於國內外農業情勢分析之結 果,將有助於掌握農業發展動向,並作為規劃因應 的參考。

農業產業知識化

產業一般定義為:貿易、商業、製造或生產等經濟 行為的分類(Branch),如從產品導向可分有農業、工業 (含礦業、製造業、營建業、公用事業)、服務業等等。 但是傳統的產業發展的思維,容易導致若干的爭議與 質疑。如:商品(工業)與勞務(服務業)之界線模糊,如 廣播、電視、報紙、網路新聞等其內涵相同,但卻屬 於不同產業。另,研究發展可否視為一項產業,也頗 有爭議。(薛琦,2001) 農業是人類利用土地以培養動植物的生產事業, 「農業發展條例」明訂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及農用 資材,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動植物產銷之 事業,即包括了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台灣省立法院, 2000)。農業產業之範圍沒有一定限制,大至農林漁牧, 小至一類作物(如觀賞植物)或一種作物(如芒果)。 而黃璋如則認為進行農業產業規劃時,所討論之「產業」 除了有產品群的觀念外,亦應包含農家或農村居民 生計的概念,甚至考慮達到農業政策之整體目標。 (黃璋如,1998)基於這種角度考量,文化及生態 等也應納入產業範圍。 農業產業化是指大規模生產單位,使用標準技術管 理,並且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安排,連結到加工製造者。 在降低生產成本,生產適合加工製造者的產品種類和符 合消費者需求的特定屬性產品及食品安全考量下,大小 和 標 準 化 是 重 要 特 徵 ( Boehlje, M. & Doering, O., 2002)。游豐吉(2001)認為大陸農業產業化的核心是: 圍繞某主要產業或相關的若干個骨幹農產品,將產前、 產中、產後諸環節聯絡組合為一個新的產業體系,實行 「種植、畜養、加工」、「生產、供應、銷售」、「貿易、 工業、農業」一體化經營。促進傳統農業朝現代農業方 向轉變,促使農業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作 者也認為產業發展應先找出核心骨幹農產品,並將產銷 相關環節系統整合,此為產業體系規劃的重點工作項目。 台灣農業正面臨殘酷的生存競爭,應由勞力、資本密 集取向的傳統產業,轉向知識密集取向的知識經濟發 展,即農業產業知識化。(蕭崑杉,2000a) 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先生在「第五次全國農業會議」 開幕致詞中提到在經貿國際化、自由化的大環境下, 台灣傳統農業很難和大農國家或低工資、低成本的開 發中國家競爭,產業結構必須加速朝向知識、技術與 資本密集轉型,升級為精緻化的一級產業、高附加價 值的食品加工業及具有特色且無法進口取代的休閒 農業。在策略上,必須繼續輔導傳統農業走向企業化 經營,獎勵農企業投入高科技農業發展,同時,持續 研發創新,善用科技提高農產品 附加價值,加強行銷 管理,樹立高品質形象,以優良品牌,發展「小而美」 的內需型產業,並透過農業策略聯盟整合小農力量, 發揮團隊合作效益,發展「大又強」的外銷型產業, 進軍國際市場。(李金龍,2003 )

(3)

總而言之,「農業產業知識化」的說法似乎比農業產 業化的說法更符合國內實際情況,同時農業產業的產、 官、學、研、銷範圍應涵蓋生態及文化面,整體視同一 個產業包裹的角度來看待。

農業與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 21 世紀管理的新風潮,世界各國、包含 國內學界、政府、民間均掀起一陣知識管理熱。以下分 別就知識管理的基本假設與邏輯、知識的定義、分類與 知識管理、以及農業知識管理三方面來說明。 知識管理的基本假設與邏輯 圖 1 是個人知識能力與群組組織的績效簡單模式。 群組與組織績效大部分決定於員工個人的工作績效, 而員工個人的工作績效則決定於其動機、機會及其本身 的能力( Blumberg, M. & Pringle, C., 1982)。其中主要影 響因素是能力( Rasch, R. H. & Toshi, H. L., 1992),而能 力大部分決定於其是否有良好的知識。在 Bontis(1999) 的研究中,證實個人的知識會透過組織優秀的流程效率 與顧客關係,顯著地影響組織的績效。在此基本假設與 邏輯下,知識管理對組織績效的影響,有其可靠、紮實 的理論基礎。(林東清,2003)該作者點出了知識管理 中知識-能力-績效三者的關係,並視其為知識管理之基 本假設。 知識的分類、定義與知識管理 1. 研究知識如何定義及分類的文章相當多,如知識 分類的相關研究有:

(1) Polanyi(1966)、Nonaka & Takeuchi(1995) 將知識分為內隱知識 (Tacit Knowledge)與外 顯知識(Explict Knowledge)。

(2) Alavi & Leidner(2001)將內隱知識分為認知 的(Cognitive)內隱知識與技巧型的(Technical) 內隱知識。 (3) Leonard-Barton(1995)將知識分為員工個人 知識(Employee Knowledge)與內含於組織實 體系統的組織知識(Knowledge Embedded in Physical System,又稱組織知識)。 (4) Collins(1993)依知識儲存的客體,將知識 分為五個層次,分別為內含於員工的觀念型 知識(Embrained Knowledge)、內含於員工的 經驗型知識(Embodied Knowledge)、內含於組 織文化的知識(Encultured Knowledge)、內含 於 組 織 運 作 的 知 識(Embedded Knowledge) 及可編碼的知識(Encoded Knowledge)。 (5) Quinn、Anderson & Fickelstein(1996)與 Alavi

& Leidner(2001)將知識依照其目的及利用分 為 6 種 , 包 括 描 述 性 的 知 識 (Declarative Knowledge) 、 程 序 性 的 知 識 (Procedural Knowledge) 、 因 果 性 的 知 識 (Causal Knowledge) 、 情 境 性 的 知 識 (conditional Knowledge)、關係性知識(Relational knowledge) 及實用性知識(Pragmatic knowledge)等。 根據不同特性與特徵對知識進行分類,可由分 類結果實施相應的知識管理策略。 2. 在知識定義部份也有許多不同觀點,如知識在哲 學層面的觀點、教育層面觀點。然而在個人及組 織層面的觀點有如下定義:

(1) Alavi & Leidner(2001)認為知識是人類經過 驗證的一種信念(belief),可以提升個人執行 工作的能力(Capability),包括體能(Physical) 與智能(Intellectual)。

(2) Sveiby(1997)認為知識是一種個人能執行有 效活動的一種能力(A capability to act),從實 務面的知識(Practical knowledge)來看,亦可 看成是個人的一種優勢能力 (Competence), 包括五種元件: 群組與組織績效 個人工作績效 動機 能力 機會 知識 圖 1 個人的知識能力與群組組織的績效

(4)

A. 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透過資 訊,產生對事實的了解,一般由教育獲 得(例如學習 MIS)。 B. 技能(Skill),即 Know-how,實務上的熟 稔度,包括體能技能(游泳)、智能技能 (程式設計)、及混合技能 (外科手術)三 種,主要從訓練與練習中獲得。 C. 經驗(Experience),主要由過去的成功與失 敗的歷練所獲得(例如 MIS引進的 CSF)。 D. 價值判斷(Value judgement),個人對於 什麼是對的,有價值的主觀認知,會產 生過濾篩選的作用(例如要不要外包)。 E. 人際網路(Social network),個人與環境中 其他相處關係的建立,例如個人的 EQ。 (3) 知識管理應用界的普遍認知:一種對於問題 的知曉(Knowing, To-Know)的能力,例如: Know-What , Know-Why , Know-How , Know-Which,Know-When。可以提高人類意 義 建 構 (sense making) 、 問 題 解 決 (problem solving) , 決 策 (decision making) , 及 判 斷 (judgement)的一些能力(capability)。 3. 知識在組織層面的定義有: 知識是一切能為組織提升競爭優勢及創造財富 的「組織智慧」與「員工能力」等無形智慧資產 的總和(林東清,2003)。換句話說知識就是能 「提升競爭優勢」及「創造財富」的「腦力」和 「能力」的總合。 績 效 表 現 * 人 人格特質 工作動機* 價值判斷 態度 人 人 知 識 能 力 技 術 能 力 知識需求鑑 別 發現 獲取 創造 組織存儲 分享 使用應用 執 行 力 經 驗 人 際 網 路 學習者用肌肉運動的 協調完成的動作能力 Motor skill

動作技能

包括注意力訓練、符 號理解、言語理解、 口語前訓練及言語表 達能力訓練等。 Communication skill

溝通技能

對某些事務的基本認識 和掌握的基本情況 Declarative knowledge

陳述性知識

隱性 顯性

狀態性知識

State knowledge 知道在什麼情境下 擁有怎麼的資源 可以怎麼做決策 隱性 顯性 知道實現某項計劃或 完成某個作品的方法 Procedural knowledge

程序性知識

隱性 顯性

能力

Competence

*

Intellectual skill

心智技能

按照其階層又分為分 辨、具體概念、定義 概念、原則、高層次 原則解決問題。 圖 2 個人或組織之知識、技能與才能的關係(修改自魏金財(原發表日期不詳)) 原始資料來源:http://www.ymjhs.tyc.edu.tw/~microwei/currinstruc/abilities/abilityc.htm

(5)

知識管理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雖然 Nonaka & Takeuchi(1995)關切知識的創造,認為知識管理是 「創造、辨識、收集、分享以及調整組織知識的一種 複雜程序」。Seviby(1999)也關注企業價值的創造, 因此他認為知識管理是:「從組織無形的智慧資本創造 價值的藝術。其中「藝術」一詞深具含意。圖 2 是個 人或組織之知識、技能與才能的關係,是作者從教育 學者對教育與學習的相關觀點整理的資料中,進一步 延伸檢視而得到的概念,由圖 2 可以發現:知識管理 最終目標是要不斷創新且達到優良的組織績效表現, 其中應該創新和掌握的不應只有知識而已,而應從 知識–技能–能力–人格特質–工作動機–到執行– 績效的一連串過程。在知識管理實施過程中,有人關 注在知識層面,有人關注在技能層面、能力層面、 人格特質面、資訊技術面、知識流動分享面,所以 才會有多種說法,如有人會把文件管理當作知識管理、 把資訊科技當作知識管理,但也有人把知識管理當 作人的管理。換句話說企業的知識管理應是個人或 組織的知識的最終績效管理。 農業知識管理 誠如蕭崑杉(2000a)所述台灣農業正面臨殘酷的生 存競爭,應由勞力、資本密集取向的的傳統產業,轉向 農業產業知識化。 Engel(1992)也提出農業知識管理包含個人知識管理 (農業活動中,相關個人的知識管理)、網絡知識管理 (強調知識流動途徑之管理)、組織知識管理(管理者 之知識管理策略)、知識體系管理(農業知識體系的有 效管理)四層次。 蕭崑杉(2000b)認為對應永續農業知識管理的不同 層次的知識加值作用,推廣策略的設計也將不同。 那麼台灣農業應該如何進行知識管理呢,在農推體系 人員的觀點認為:由於農業科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產量 豐富且很重視應用的科學,因此其研發成果以能實際應 用於生產為要務。但是農業研究和推廣之間的連結不夠, 知識衍生體系以學術掛帥,不重視推廣的現象,一直是被 重覆提及卻無法有效紓解的問題。(李賢德,1995)由於 長久以來在知識衍生體系中,個人的生涯發展和升遷的 考量,主要以研究產出為評量依據,並不重視成果的 推廣,重視的僅是創造的過程而非與農民分享,造成 了知識衍生者即使是將研究產出成文, 也偏重於學術 性文章發表,相對上忽略了推廣性、通俗性知識文章的 發表。(董時叡,2002)。許多農業界人士也提到,整個 農業體系充斥著技術專家,找不到幾個懂行銷的人 (宋秉忠,2002)。以上各點在在顯示整個農產業發展 的知識管理需要。但知識管理不僅是知識整合問題, 創新及績效應是更重要的考量。本文擬由文獻探討及 援引實徵研究資料,透過與 6 位試驗研究單位一級主 管,14 位試驗單位研究人員、4 位農委會專家及 6 位 產業界人員之深度訪談,藉由深度訪談了解農業技術 創新過程,並提出 公部門之農產業知識管理架構建議 初步模式,然系統建置及實施推廣部份,將在後續文 章提出說明。

農業研究、農業知識與農業技術

農業研究

農業研究是種公共責任(Public Responsibility),農業的 角色不只是供應食物與纖維給大眾,也是企業發展的重 要基礎,所以通常政府單位會關注農業研究且由國家財 政支持研究經費。(Arnon, I., 1989) 近年農業私人研究機構研究發展( R&D)增加,如化 學、種子和生物科技公司。私部門的農業 R&D 成績已 有進展,藉由生物技術的進步加強基礎建設,強化智慧 財產權、全球化市場及與公立研究機構合作的新機會。 同時,公立機構也加強與私人部門合作,主要在技術轉移 到市集,但與私部門合作也會限制到公立單位 R&D 資源 的運用。(Klotz-Ingram, C. & Day-Rubenstein, K., 1999) 農業研究、學校教育和農業推廣工作是各國普遍具有 的工作活動。農業研究是在產生農業創新知識和技術, 農業學校教育是在學校內轉化新知識和技術並傳播給 學生,而農業推廣工作則是在鄉村內對一般農民進行教 學或傳播活動,以改進農業經營效果。這三項活動被認 為是支持農業發展的主要活動。(蕭崑杉,1994) 農業研究、學校教育和農業推廣工作是分別屬於不同工 作管理體系,農業研究是屬於農業行政機構的主要業務, 其體系包含政策規劃由農委會負責,研究執行則主要由 農業試驗改良機構負責辦理。農業學校教育是屬於教 育行政機構的工作業務,其體系包含政策規劃由教育

(6)

部負責,教學執行則由各級農業學校辦理。至於農業 推廣工作則分由農業行政機構,農業試驗研究機構及 農民團體 (主要是農漁會組織 )等負責執行部分的工作 活動。(蕭崑杉,1997 ) 農業研究和經濟發展關係密切,因為農業研究可以產 生新知識和新材料,這些新知識和新材料可以作為進一 步研究的基礎,也可直接由農業部門所應用,如可直接 應用到農業生產或銷售上。

農業知識

傳統上認為農業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是衍生有效農業知 識的重要要素。大學和研發單位是創新知識的主要來源 (Jacob, M. & Hellstrom, T., 2000),農業科技文獻和研究 人員是農業知識之主要載體。 誠如上述,農業研究所產生的新知識和材料都可以 用作農業生產上的新技術,進而加速經濟發展並改善 生活品質。因此研究成果及其所衍生的技術,都可視 為生產性的資源。 根據作者初步調查結果,農業知識除了可依主題,載 體區分外,尚可大致分為文件、材料、經驗、點子(idea) 等等。文件類型含括了學術性、推廣性與業務性等性質 的文件,並可再加以區分為實體與虛擬的兩種文件形 態;材料則可依植物、數據、研究與圖像四種類型的材 料來作區分;而經驗則有研究經驗、技術經驗、推廣經 驗、領導經驗、業務經驗等等,這些經驗尚還包括工作 流程;而點子則是指各種有用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 經驗與點子的部分是屬於隱藏在人腦中的知識,較不易 具體化呈現,通常研究推廣人員是透過講習會、田間示 範觀摩、實際操作而傳達。 在國內農業文獻知識傳播上,主要服務機構以科學知 識服務系統之圖書館、資料中心,資訊分析中心及智庫 為主(吳萬鈞,1998)。研究單位及行政單位,因各有 其農業出版品及圖書室或網站,故在整個農業知識服務 體系上亦各有其功用。 在科技文獻服務體系強調科學研究文獻及文獻知識 傳遞過程,而在農推體系中認為農業知識體系可解釋為 「一組個人或組織之間產生連結或互動,且同時參與農 業知識的衍生、轉化、傳遞、貯存、整合、傳佈和使用 等過程,以支持農業經營決策和問題解決」,(Roling, N., 1990)其強調生產問題的解決。 雖然農業知識體系由農業研究和學校教育或推廣工 作所構成,概念上即是體系的分化特性,農業知識體系 的分化是隨著功能的分化而產生,因此,分化後所產生 的副體系,仍須進行整合過程(integration),才能使農業 知識體系產生綜合的體系表現。(Engel, P. A. & Seegers, S., 1991)因而整合性、系統性及有效性是農業知識體 系利用的必然要求。國內目前在農業行政、農業研究、 農業推廣、農業生產、農業運銷及市場發展的整合上, 雖經多方及多年之努力,但仍存在巨大鴻溝,導致農產 業發展受限。

農業技術

技術是什麼?農業技術又是什麼?可藉由下列研究 者的定義加以了解: Sherif(1988)認為技術包含技術體(technoware)、資 訊體(inforware)、人格體(humanware)、組織體(ordaware) 等四個部份,泛指一切生產、行銷、及組織管理等系統 化知識,目的主要在於解決企業經營所遇到的問題。

Perlmutter & Sagafinejad(1991)則認為技術是將科學 性知識加以組織,並應用於生產目的之上。 Bohn(1994)以管理角度看來,技術是使組織改善產 品服務能力的技術知識(Know-how)。 Ambrosio(1995)認為技術是針對具有技能和經濟 性之特定問題的一般解答,且要談技術必須涵蓋三個 部份,包括涉及什麼 Know-how、涉及什麼過程以及要 生產什麼產品。

Katz、Rebentisch & Allen(1996)則將技術分為一般 資訊、特殊資訊、程序和操作、硬體等四個類型。 另外,技術知識也可分為外顯與內隱的層次,而通 常內隱的技術知識是個人、團隊、部門或組織長期累 積的無法外顯化的技巧(Know-how)或(Know-why),這 種知識通常是經由個人或團隊長期累積的經驗,並鑲 嵌組織日常例規或作業程序中,如果要有效移轉,通 常必須透過在職訓練或師徒制的方式。反之,外顯知 識則比較容易透過文字和數字來表達,也可以藉由具 體的文件資料、科學公式、標準化程序或普遍原則進 行溝通與知識分享,也可以透過相關法律如營業秘密 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積體電路保護法加 以保障,否則如果缺乏上述法律的保護,外顯知識將 很容易被模仿。(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技術知識來源管道很多,如核心廠商可以藉由技術網路 取得顧問、顧客、國家實驗室、供應商、大學、其他競爭 者或非競爭公司的技術知識。(Leonard-Barton, D., 1995)

(7)

同時,需要強調的是現代技術的本質許多是系統性 (systemic)的,即是技術常常是鑲嵌在互相連結的多零組 件產品(multicomponent product)之上,而此種技術系統 之 發 展 , 需 要 在 數 種 互 補 性 技 術 (complmentary technology)作重大之投資。這使得單一企業想在互補性 技術上做全面的投資產生困難,而科學家、工程師、製 造商在技術拓展上都會遇到瓶頸。這使得企業很難有能 力來實踐範疇經濟。技術系統包含一連串提供顧客效用 的組件,系統性不能單依靠各組件的績效,且應視其彼此 間相容的(compatible)程度而定,相容性是一個關係屬性, 它定義了組件間介面的合適性與互動規則,這些規則形 成了系統架構。技術系統是由一起提供使用者效用的組 件所組成,相同地,製造組件的公司間,亦形成一種跨 組織系統。這些公司間的關係,與系統中組件的互動相 似。這種組織間系統的制度環境,與技術系統的架構是 並行的(parallel)。(李仁芳、花櫻芬,1997) 農業技術是應用的科學。主要利用科學研究之知識來 製造機具、研發製程及培育作物及動物新品種。每一種 技術係以改善農場之生產、農產品加工、運輸及銷售的 型式為目的。有時農業技術是以一技術群來看待,如以 生物技術而言,並非單一技術,而是一系列關鍵技術的 整合技術,關鍵性的生物技術可分類如下: 1. 遺傳工程技術:從基因之分子層次,開發生物系統之 應用。 2. 細胞工程技術:以融合瘤技術為主,開發細胞融合瘤 及組織培養等技術。 3. 酵素及蛋白質工程技術:從分子層次改變酵素及蛋白 質之特性。 4. 天然物生產技術:以生物程序(bioprocessing)技術就 自然界中天然資源予以開發。 5. 生化工程技術:微生物醱酵及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s) 之設計、系統之控制、產品之回收及純化,製程之開 發擴大。 6. 生技系統技術:各種生物技術之整合應用、週邊工程 之調適,以建立生物科技之產業化,及建立工程硬 體、軟體之規劃。(田蔚城,日期不詳) 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可以從生產效率、產品特性及生產 風險影響整個農業生產過程。同實技術發展與專利關係 密切,如何掌握產業關鍵技術,將直接影響產業發展。

農業技術創新流程

農業技術是農業知識的應用,那麼農業技術是如何 創新的呢?

Lionberger & Gwin 依照農業資訊發展與供給體系, 及藉由基礎科學家、應用科學家、推廣連結者與農民 而區分出知識的創新、鑑定、傳送、整合等四種功能, 強調的是研究到試驗的一系列過程,各副體系承載的不 同功能(李賢德,1995)。

李賢德曾引用 Project Handbook,說明技術創新過程 模式(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簡稱 TIP)的八成分 (components)如下:

一、 世界知識寶庫(the world stock of knowledge) :包括民 間智慧(folk wisdom)、傳統技術、科學知識與進步技術。 二、研究:指科學方面之研究,目的在追求新知識。 三、技術產生:匯合知識、技術、民間智慧等,形成有 用之功能形式(forms)。 四、技術試驗:將產生於試驗場所或特殊地點之技術, 進行重複性鑑定。 五、技術調適:將重複過並穩定的技術創新,在以後預 定推廣的區域、或相近條件下,從事調適性之技術 發展過程。 六、技術整合:將創新技術調適到農場體系之過程,包 括三方面: (一) 生產體系:透過研究人員,將調適過的技術, 整合到實務之農業生產體系之中。 (二) 市場化:即技術要融入商品中,包括投入與 產品,農民才可能完整將技術整合到生產體 系之中。 (三) 國家政策:政策將會影響到農民處理創新技 術的方法。 七、技術傳送:讓農民知道創新技術。

八、傳佈與採用(diffusion & adoption):主要指農民的動 態功能。(李賢德,1995) 李賢德(1995)並指出 TIP 的八個功能可再分成基礎 研究、應用研究、調適研究與技術轉移。就研究推廣之 任務(tasks)來區分,研究組織(research organization)之任 務包括研究、技術產生、技術試驗、技術調適與技術整 合等功能;而推廣組織(extension organization)之任務則 包括部分技術試驗、技術調適、技術整合、技術傳送、 技術傳佈與採用等功能。兩種組織任務部分重疊。

(8)

圖 3 農業技術創新過程以及圖 4 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及農 業知識流為作者整理之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圖 3 說明農業 技術創新過程可依研究構想到農產品效益產生而區分為 四部份,即農業知識及技術的研究過程、農業技術的開發 及推廣過程、農產品生產過程與農產品行銷過程。其中知 識流是-觀念-知識-技術-產品(產品的生產、行銷)。 圖 4 從資訊流動的角度來看農業技術創新的過程,涉 及的單位有行政單位、農業研究單位、文獻處理及服務 單位、農業推廣單位、農業知識應用單位、農業市場行 銷單位以及消費者社群。 傳統上認為在農業知識及技術研究過程中,原以政府 單位與研究人員的構想為主。但現今已產業發展的角度 看,應考慮農業推廣單位、農業知識應用單位、農業市 場行銷單位以及消費者社群的問題解決,才可讓整個產 業系統知識順利整合、運作並發揮功能。其次,農業技 術開發及推廣過程中,應加入產業及專利分析等資訊; 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則應考慮農產品的商品化及市場 化的生產應用,考慮加入地方知識及產業文化;農產 品行銷過程則應考慮品牌、地方特色,以達最佳的農 產品效益。從資訊流動的組織角度來看,從政府單位、 農業研究單位、文獻處理及服務單位、到農業推廣單位、 生產 應用 農產品 效益 農產品 行銷 研究 成果 科學社 群討論 開發 研究 農業文獻 發表 研究 構想 進行 研究 資料 蒐集 技術推廣 或 技術轉移 產業資訊 蒐集 農業知識 及技術研 究過程 農產品生 產過程 農業技術 創新過程 農業技術開發 及推廣過程 農產品行 銷過程 圖 3 農業技術創新過程 生產 應用 農產品 效益 農產品 行銷 研究 成果 科學社 群討論 開發 研究 農業文獻 發表 研究 構想 進行 研究 資料 蒐集 技術推廣 或 技術轉移 產業資訊 蒐集 農業知識 及技術研 究過程 農產品生 產過程 農業技術 創新過程 農業技術開發 及推廣過程 農產品行 銷過程 政府 單位 農業市場 行銷單位 農業知識應 用單位 農業研 究單位 農業推廣 單位 消費者 社群 文獻處理及 服務單位 圖 4 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及農業知識流

(9)

農業知識應用單位、農業市場行銷單位以及最後到消費 者社群所提供的知識流,應是系統化、網路化,不應 有重覆或斷層,彼此間是互通且互利的。另一角度 由 觀念-知識-技術-產品(產品的生產、行銷)來看也應 是如是看法。 農推系統在強調農業知識流動的理論中,原則上有 三種模式: 一、 直線關係:農業機構或人員之間的互動中,僅有某 一個機構或個人是知識衍生者,而具有單向影響的 知識地位,當對方機構或個人僅是需求知識的知識 使用者,此時,即存在著直線關係的知識流動。 二、 連結關係:農業機構或人員之間的互動中,僅有 某一個機構或個人是知識衍生者,而具有單向影 響的知識地位,當知識衍生者與其他機構或人 員,皆需求對方知識而同時成為知識使用者。此 時,即存在著系統連結關係的知識流動。另一種 情形下,僅有知識衍生者需求對方機構或人員的 知識,而成為知識使用者,則此時,即存在著反 饋連結關係的知識流動。 三、 網絡關係:農業機構或人員之間的互動中,雙方 機構或個人皆是知識衍生者,而具有平行知識地 位。當雙方機構或人員接需求對方知識而同時成 為知識使用者,此時,即存在著雙極網絡關係 (two-polar network)。而當僅單一機構或人員需求 對方知識而成為知識使用者時,此時,即存在著 單極網絡關係(one-polar network)。(蕭崑杉,1995) 圖 4 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及農業知識流也顯示了知識流 動及專業網絡之關係,研究人員(含學校及公、私部門 人員)、技術開發人員、生產人員、推廣及輔導人員、 市 場 人 員 及 消 費 者 所 形 成 的 專 業 網 絡 (professional network) 。也因而發現了現代農產業技術創新的多重管 道,如過去農研究僅注重在科學農業知識方面,忽略地 方性農業知識。以國內蓮霧研究技術發展而言,「地方 性農業知識」與「科學農業知識」是蓮霧技術發展的兩 個重要來源。但許多經農民發現的地方性技術知識,卻 經常是專家技術知識研發的主要來源;專家技術知識對 於地方性技術的存在,提供了一個再度科學驗證的過 程,兩者在知識體系的系統中,彼此是透過網絡式的傳 播過程及技術知識的傳遞,呈現互動共構的關係,得以 支撐整個黑珍珠蓮霧農業知識的體系。而農民單一透過 田野觀察發現的地方性知識,透過知識組織的流通與農 民的實作驗證,歷經了社會化的過程及作用,有其互動 加乘的成效,使其得以健全整個黑珍珠蓮霧農業發展的 根基。這樣的地方性知識在農產業更顯重要。 知識管理特別重視默會知識管理,地方性知識、草根 性知識、傳統民間智慧或稱原住民知識(Indigenous knowledge)。Haverkort (1993)將地方性知識定義為 特定族群的實務知識,反映出該族群基於傳統的經驗, 且包含現代技術的經驗。地方性知識是動態的,其隨 地方創新性機制改變,如同經由接觸其它地方或國際知 識系統。(Warren, D.M., 1991)地方性知識具有多樣性, 其價值在於地方性知識系統適於地區人民所需,是一 種有用的資源。 另因應產業發展,配合技術創新流程,在業者及消費 者消費需求、行為,客戶關係管理及市場資訊、產業分 析、專利分析部份,目前研究不多或尚未整合,所以農 產業業者經常責怪政府未盡市場開發之責,農民也怪政 府政策反覆及慢半拍,研究人員則報怨經費短缺,研究 不能延續, 而政府在多方努力後也認為業者及農民短 視、短利,不遵守契約及研究人員研究未能解決產銷問 題等。如果能提供一個農產業知識平台,做好知識分 類、知識整合、組織知識創造及知識分眾分享,將可解 決目前產業發展之困境。

農產業知識管理架構-以茶葉產業

資訊推廣為例

策略(strategy)代表了組織或個人嘗試突破困境或是 創造新情勢時的一種判斷與抉擇。西方管理教科書上的 策略觀點只能算是策略目標或是規劃程序而已。 經由圖 2 個人或組織知識、技能與才能的關係及圖 3 農業技術創新過程之對照可以發現: 一、農業知識管理從技術創新流程看,應整合研、產、 銷,透過資訊科技的運用,使得組織知識得以累積 與傳承,使研發、生產、行銷各流程緊密結合,達 成降低成本、創造利潤的目標。且此一流程須包含 行政單位、資訊服務單位、農業推廣單位及業界, 也就是專業網絡的存在。同時知識之整合應細到關 鍵產品、關鍵技術及關鍵流程。 二、 應促進組織的知識創新和轉移,農業研究人員是農業 知識衍生中心,應主動提供研究人員所需的內外部資

(10)

源,及合用的知識加值工具,並將加值成果透過單一 入口依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資訊。農業知識的產生最 後也應強調利益的產生,而非僅僅創造知識而已。 三、知識管理既是能力管理,也是技能管理、能力管 理,更是績效管理。所謂核心能力使一群技能(skill) 和技術(technologies)的組合,為企業所獨特擁有, 能為顧客提供某種特殊的利益,使企業在某一市場 上長期擁有競爭優勢的內在能力資源。知識經濟時 代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可以歸納為學歷、經歷、 專業能力、專業證照、電腦能力、管理能力、人際 能力、個人能力、語言能力等九大功能要素。 四、 地方性知識與消費者知識與產業及市場知識,與 研究知識,應整合成一系統性產業知識。 五、 農 業 知 識 管 理 的 馬 奇 諾 防 線 : know-how 及 know-who 是知識管理最重要的二種知識,內隱知 識是需要專家來回答和指導的,因為很多內隱知 識要請專家的指導,才能夠學起來。且其知識的 收集,是需要透過時間慢慢累積而成的,無法一 蹴可幾。甚至有很多知識是無法外顯的,或者該 知識是存在於外部專家身上。故有很多的知識大 多還在人的腦海中,需要透過諮詢的方式取得。 因為專家黃頁包含學歷、考試檢定、語言、專長、 經歷、認證、訓練、經驗、專門技術等,亦可提 供電子郵件、MSN 帳號等。所以若想要知道其他 人的專長、能力,但是組織編制又過於龐大時, 可透過知識地圖或專家黃頁可讓員工可以直接找 到內外部專家。(劉勇麟,2003)產業有其地域與 機密性之考量,專家黃頁可解決經驗傳承及即時 解答之需求,又可避免機密外洩之困擾。 圖 5 農業產業知識加值系統圖(以茶產業為例)

(11)

作者從以上各點的考量,提出以茶產業為例的農業產 業知識加值系統圖(圖 5)。協助研究人員透過資訊科技 的協助、建置知識加值平台、單一入口、資料庫建置, 進而得以整合內外部知識、技術及個人與組織等人力資 源,並考慮提供簡易知識加值工具,以利於研究人員從 知識盤點、彙整加值、方便知識使用、累積分享知識、 創造利潤與價值的機制,來達成知識創造並依不同的使 用者提供適用的資訊,達到研究、推廣的目的,創造茶 產業的利潤與價值。

結論

農業技術的創新過程,涉及農業知識的研究、應用、 推廣、生產、行銷以及地方性知識,透過農業知識管理 可將創新過程相關的顯、隱性知識變成系統化、網絡 化,可達到知識經濟創造新的農業價值觀之目標,即利 用農業科技、產業文化及地方特色的知識加以商品化與 市場化,使農業知識的價值,真實反映在農產品市場上, 以提昇農業的附加價值。 雖然農林漁牧研究部門所使用的科技研究發展經費, 近十年來幾乎是停滯不變的。如何在有限經費下持續創 新維持,是個必然的趨勢,最近報章曾經報導農委會近 年來大力推廣海洋養殖的海鱺,即將成為台灣進軍國際 的農產利器,有可能在未來打出「北鮭魚,南海鱺」的 名號,和挪威的鮭魚在國際上相互抗衡,但是漁業部門新 年度的研發預算卻僅編列了一億六千萬元,任何關心台灣 農業發展的人士,看到政府如此對待已經遭遇入關衝擊的 台灣農漁業,真的只能無奈的問道:難道政府眼中只有高 科技製造業,而真的要放棄農業了嗎?有道是:只有夕 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農業需要政府在競爭力上真正 的協助,而非以津貼來餵食、麻痺競爭力正在逐漸流失 的農民!(杜震華,2002) 知識管理的成功需要一個有願景的領導中心,營造一 個有利產業發展的環境,那麼接下來才是建構一個有效 的知識管理、知識分享或知識創新系統,以求達到產業 永續發展的目標。此時,面對強大的國際農業競爭壓力, 在競爭資訊的掌握上應注重資訊的即時性、完整性與可 靠性,並時時檢討創新,才能走出農業新局,而公部門 產業知識管理體系的建立將扮演著舉足輕重之角色。

誌謝

本文為農委會計畫(92 農發-4.2- 企-01)補助部份 成果,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Alavi, M. & Leidner, D. E.(2001). Review: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 25(1):107-136.

Ambrosio, E. M.(1995). Echnological management and transfer of technology? Int. J. technology managemetn. 10(7/8): 665-678.

Arnon, I.(1989). Agricultural Research & Technology Transfer. New York: 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Blumberg, M. & Pringle, C.(1982). The missing

opportunit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some implications for a theory of work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 560-569. Boehlje, M. & Doering, O.(2002).Farm Policy in an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e. Journal of Agribusiness 18(1) Special Issue: 53-60.

Bohn, R. E.(1994).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61-73. Bontis, N.(1999).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by

diagnos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framing and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fie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8(5/6/7/8): 433-62.

Collins, H.(1993).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Social Research, 60: 95-116.

Engel, P. A. & Seegers, S.(1991). Different technology subsystems require a different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linkages. The Hague: ISNAR/RTTL.

Engel, P. G.. H.(1992). Regenerating Agriculture. Discussion pape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Center, Netherlands.

Haverkort, B.(1993)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a focus on local resources: ILEIA’s view on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D. M. Warren, D. Brokensha, & L. J. Slikkerveer(Eds.), Indigenous knowledge system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London: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forthcoming).

(12)

Jacob, M & Hellstrom, T.(2000). The futur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academy. Milton Keynes: 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2.

Katz, R., Rebentisch, E. S. & Allen, T. J.(1996). A study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multinational cooperative joint venture. IEE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43(1): 97-105.

Klotz-Ingram, C. & Day-Rubenstein, K.(1999). The Changing Agricultural Research Environment: What Does It Mean For Public-Private Innovation? AgBioForum, 2(1): 24-32.

Leonard-Barton, D.(1995). The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Nonaka, I. & Takeuchi H.(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rlmutter, H. V. & Sagafinejad, T.(1991). Echnology

transfer? New York: Pergamo.

Polanyi, M. (1966), The Tacit Dimension. in Prusak, L. (Ed.)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

Butterworth-Heinemann, Newton, MA: 135-146. Quinn, J. B., Anderson, P. & Finkelstein, S. (1996).

Managing professional intellect. Knowledge Manag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asch, R. H. & Toshi, H. L.(1992). Factors affecting

software developers' performanc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 16(3): 395-413.

Roling, N.(1990).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technology transfer interface: a knowledge system perspective. In D. Kaimowiz(Ed.) Making the link: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Inc..

Sherif, M. N.(1988). 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 The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467-482.

Sveiby K. E.(1999). Welcome to the Knowledge Organization![webpage]. Prieiga per Interneta. Retrial: http://www.sveiby.com.au/articles/K-era.htm

Sveiby, K. E.(1997).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 Managing & Measuring Knowledge-Based Assets.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

Warren, D. M.(1991) Us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No.127.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劉勇麟(2003)。知識管理的馬奇諾防線:專家黃頁。 檢索日期:2003 年 7 月 23 日。檢索自: http://taiwan.cnet.com/enterprise/people/story/0,200004 0558,20080501,00.htm 台灣省立法院(2000)。農業發展條例,第一章,第三 條[網頁]。檢索日期:2003 年 8 月 27 日。檢索自: http://home.kimo.com.tw/ephonech/b13/b2.htm 台灣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2003)。農業政策:邁向 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網頁]。檢索日期:2003 年 8 月 30 日。檢索自: http://www.coa.gov.tw/2/60/1020/1020.html 吳萬鈞(1998)。科學知識組織系統。資訊傳播與圖書 館學,5(1),19-28。 宋秉忠(2002)。臺灣農業的危機與轉機--靠行銷絕地大 反攻。天下雜誌,265,118-124。 李仁芳、花櫻芬(1997)。技術知識類型與知識交流網 路模型。科技管理學刊,2(1),75-121。 李賢德(1995)。台灣省區農業改良場研究與推廣連結 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李金龍(2003)。農政與農情:農業新挑戰創新與機會-「第五次全國農業會議」主任委員開幕致[網頁]。檢 索日期:2003 年 9 月 2 日。檢索自: http://www.coa.gov.tw/magazine/farming/9204/004.htm 杜震華(2002)。政府果真要放棄農業。科學農業,50 (11/12),445。 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台 北市:智勝文化。 游豐吉(2001)。對大陸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化之 研究。中央研究,35(6),66-80。 田蔚城(日期不詳)。生物技術導論[網頁]。檢索日期: 2003 年 6 月 9 日。檢索自: http://nova.ame.ntu.edu.tw/~dsfon/LifeScience/Lifescie nce/%E7%94%9F%E7%89%A9%E6%8A%80%E8%A 1%93.files/%E7%94%9F%E7%89%A9%E6%8A%80% E8%A1%93.htm 董時叡(2002)。農業知識之創造與分享。台灣土地金 融季刊,39(3),81-101。

(13)

蕭崑杉(1994)。臺灣地區農技職教育制度之研究。農 業推廣學報,10,15-41。 蕭崑杉(1995)。農業研究-教育網絡之研究(國科會專 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4-2412-H002-003)。台 北市: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蕭崑杉(1997)。農業知識體系之研究 農業研究與學校 教育之整合關係。農業推廣學報,13,1-18。 蕭崑杉(2000a)。從知識經濟看農業推廣工作的新方向 [演講]。中國農業推廣學會年會專題演講。 蕭崑杉(2000b)。從知識管理談永續經營農業之推廣策 略。農業推廣文彙,47,45-54。 薛琦(2001)。新世紀產業發展趨勢與策略。國家政策 論壇,1(6),1-10。 黃璋如(1998)。台灣有機農業之產業規劃研究。農業 經營管理,4,102-126。

數據

圖 3 農業技術創新過程以及圖 4 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及農 業知識流為作者整理之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圖 3 說明農業 技術創新過程可依研究構想到農產品效益產生而區分為 四部份,即農業知識及技術的研究過程、農業技術的開發 及推廣過程、農產品生產過程與農產品行銷過程。其中知 識流是-觀念-知識-技術-產品(產品的生產、行銷)。  圖 4 從資訊流動的角度來看農業技術創新的過程,涉 及的單位有行政單位、農業研究單位、文獻處理及服務 單位、農業推廣單位、農業知識應用單位、農業市場行 銷單位以及消費者社群。  傳統上認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熱帶栽培業跟商 業性穀物農業一 樣,也是高度商 業化..

二、

林、漁、牧業生產人員」55,804元最高;鳳山就業服務站所服務之求才者 最高平均薪資以「3

能正確使用壓力錶、真空 錶、轉速計、比重計、溫度 計、三用電表、電流表、電 壓表、瓦特小時表及胎壓計

一、為籌劃辦理水族養殖技術士技能檢定以配合國內水族業蓬勃之發展,及相關行業

4.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之種苗 業登記證、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規定 之農民或農民團體證明文件、具備蘭花產 業經營事實之事業單位證明、具備食用蕈

第四條 本部為辦理創業研習課程,得安排實體及數位課程,提供創 業者學習經營、財務、行銷等相關創業知識,必要時得安排企業

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提具促進特定對象及就業弱勢者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