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世間「生涯」為何物?臺灣大學生生涯概念原型分析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問世間「生涯」為何物?臺灣大學生生涯概念原型分析研究"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39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六十四卷第二期 2019 年,64(2),39-68 doi:10.6209/JORIES.201906_64(2).0002

問世間「生涯」為何物?

臺灣大學生生涯概念原型分析研究

王秀槐

陳珍德

* 國立臺灣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學系

摘要

如何建構生涯以「安身立命」,是青年時期的重要核心議題,對生活在西方與華人文化脈 絡影響下的現代臺灣青年而言,「生涯」究竟有何涵義?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大學生對於「生 涯」一詞所抱持的概念。以「原型分析」為手段,透過 200 位大學生的參與,經由生涯詞庫 建立、擴展、驗證、分類等階段,釐清「生涯」一詞所呈現的概念與範疇。研究結果顯示, 臺灣大學生之生涯概原型架構,在水平向度上,可分為「內在」與「外在」兩大體系,「內在」 體系包含「定錨」與「修為」、外在體系包含「工作生活」與「家庭生活」,其下又界定出「定 向」、「定位」、「選擇」、「信念」、「實力」等基本概念,其下再包含「未來發展」、「個人終極 關懷」等 15 個基本概念與 36 個下位概念。在垂直向度上,內在體系為一個五層的概念架構, 強調大學生內在的自我探索與知行培養,呈現大學生如何決定生涯方向與如何實踐;外在體 系則為一個四層的意義系統,重視個人與外在的社會關係和現實脈絡,代表大學生如何思考 自身與社會的關係。研究發現臺灣大學階段青年的生涯概念內外兼具,涵蓋多元,反映出西 方個人主義取向、華人傳統儒家思想,以及現代青年生涯處境的交互影響。 關鍵詞: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華人文化 通訊作者:陳珍德,E-mail: andiechen02@gmail.com 收稿日期:2017/07/15;修正日期:2018/05/10;接受日期:2018/06/29。

(2)

40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壹、研究緣起

「安身」乃為個體在現實脈絡中探索生涯方向並加以實踐,「立命」則為個體透過自身歷 程與發展找尋生涯的意義(劉淑慧,2005),是以如何「安身立命」,一直是青年時期所需面 對的生涯核心議題,特別對於即將面臨生涯選擇與定向的大學生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可 喻。現今世界在全球化影響下開始多元、快速發展,大學畢業生未來要在社會中安身立命更 形困難。以臺灣社會為例,周光明(2008)發現臺灣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就業困境」等五困 問題。金樹人、林清山與田秀蘭(1989)也發現,大學生畢業後普遍有「學非所願」及「學 用不符」的問題。有近五成的畢業生對於自己的未來感到焦慮疑惑,不知何去何從。前述研 究均反映現今臺灣大學生尋找安身立命之道的茫然和困境。由此可見,對現代大學生而言, 如何建構一個足以安身立命的「生涯」,成為他們不斷思考及追問的「大哉問」! 生涯議題亦具有「文化特殊性」。西方是過去此生涯理論領域研究中的主導者,但與其立 基於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基本文化價值取向不同,華人文化在傳統儒家的脈絡下強調 「關係」。黃光國(2009)綜合整理出儒家思想的內在結構,定義儒家思想中個體的角色義務 與依附而來的關係,其中一再強調個體之於社會的各項關係,這是在華人文化脈絡下談生涯 不可忽視的一環。然而,在華人社會中,過去有關生涯的研究多數仍沿襲西方理論派典,套 用或修訂西方發展的生涯理論和測量工具,少部分進行質化性初探或實務應用性研究。其中, 對於生活在華人特有的社會文化脈絡下的大學青年,其所懷抱的生涯概念,過往亦少有研究 做系統性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希冀探索與勾勒出蘊含華人生涯文化特殊性的大學青年生涯 概念。 是以,「生涯」究竟涵蓋哪些意義?又有哪些概念?也是本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career” 在臺灣被翻譯為「生涯」,在中文中找不到一個完全對等的詞語可以體現其概念(金樹人, 1997)。可見「生涯」一詞確實複雜而模糊,其涵義值得推敲探究。更重要的是,過去有關「生 涯」的定義多為學者所提出的理論性定義,鮮少有研究針對青年學生心目中的「生涯」所代 表之意涵,進行實徵性的探討。由於生涯發展議題一直是每個青年學子殫心竭慮所面對的挑 戰,因此,藉由詢問他們「生涯為何物」,來剖析在他們的心目中,究竟生涯涵納了哪些概念、 意義與價值,是解答「生涯」核心概念最直接的方式。同時,這種方式也可適切反映出這些 青年所生長的社會中,「生涯」所代表的特殊文化意涵。

(3)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41

貳、文獻探討

一、西方生涯概念

西方學者的生涯概念定義,可溯源自 1950 年代以前的工作選擇(occupation choice),1950 年代以後的職業(vocation),直到 1960 年代以後,生涯一詞才被廣泛地使用,例如,Crites (1969)認為,生涯是一個人在工作中的經歷,包含職業、職位等。而 1970 年代以後的學者, 對生涯所下的定義則不再只認為是單純的工作歷程,而進一步認為其代表著「此一歷程對個 人造成的種種影響」。Ivancevich 與 Glueck(1979)認為,生涯不只是工作,而是在工作生活 中,所從事與生活相關經驗的關聯順序。1980 年代後,學者則將自我發展的概念引入生涯中, 生涯不只是工作、工作態度及動機,還包含了個人成長、生活意義與個人價值和期望。Super (1981, 1992)強調隨著生涯階段發展,個體的自我概念逐漸發展成熟,包含一生各種角色, 與個人在一生中的生命經驗與歷程(吳芝儀,2000;郭萱瑞,2012)。Marcia(1980)強調個 體在對各種議題與價值,包括:政治、職業、宗教、親密關係、友情、性別角色等,做出選 擇與承諾,逐漸發展自我認同。另一方面,Holland(1997)則強調個人與環境間的適配,主 張個人應依據個人特質類型選擇適當的工作環境,以達人境適配(person-environ fit)。 隨著世界變化日趨快速及後現代主義的興起,為生涯引入了新的觀點。相較於以往強調 自我發展與人境適配,晚近更強調個人主觀意義的建構與授權賦能(empower)(Savickas, 1993)。Niles、Amundson 與 Neault(2011)的生涯建構論強調個人應針對主觀經驗進行詮釋 與反思,透過解構個體生涯進而建構出個人獨特的生涯境域。Savickas(2013)的後現代多元 觀點也強調個性化與多元生涯,個人依據其主觀意義與目的,建構出獨特的生涯形式,展現 個性與多元的生涯風貌。 除了「個人化」外,「不確定性」的概念也出現在晚近西方生涯學者的探究視野中, Savickas(2013)在談論個人化時,也強調解構後的個別獨特生涯,由於不再有軌跡可循,生 涯也將變得不規則、不穩定、不可預測;針對不確定性,Lipshitz 與 Strauss(1997)透過對生 涯決策相關的文獻進行梳理,歸納危機或風險(risk)、模糊性(ambiguity)及模稜兩可 (equivocality)為生涯不確定的三大要素;Krumboltz(2009)則將蝴蝶效應應用於生涯領域 中,提出計畫性機緣理論(planned happenstance theory),強調偶發與機緣在生涯發展中不可 忽視的重要性,在其理論中機緣並不單指運氣,而是強調生涯中各項人事物有意義的相遇, 個體需保有好奇、堅持、彈性、樂觀及主動五種態度,以面對可能遭遇的機緣。

綜合前述,隨著「生涯」字詞定義的擴大及延伸,西方生涯理論發展更形完整而多元。 西方所認為的「生涯」是自我工作、目標、角色,甚至自我概念、自我意義建構的延伸。然 而,不論是基於前述何種觀點,其背後均蘊含個人主義的文化預設:「生涯」是一種「自我」

(4)

42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主動性(agency)、主動權(initiative)和自我動機(self-motivated)的展現(Hall, 1986)。 個人為其生涯的自主選擇者,在生涯探索的過程面對各種不確定性與多元機會中,做出對自 己最有意義的選擇。

二、華人生涯概念

在華人傳統歷史脈絡中雖無「生涯」字詞,對於「人生之道」,也就是人應如何生活,確 有諸多的思想論述,就如本研究在緣起中所提及的安身立命,「安身」乃為個體在現實脈絡中 探索生涯方向並加以實踐,「立命」則為個體透過自身歷程與發展找尋生涯的意義(劉淑慧, 2005),那麼該如何「安身立命」,走上人生之正道? 本研究整理華人文化關於生涯的相關學說與研究,發現不同於西方所強調的個人特質與 興趣,華人文化下的生涯更傾向將個體的生涯視為一個整體,且強調「內外兼修」。內在而言, 謂之修養,在儒家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之下,人生而有來自天的善性,而生活就是為了實現秉 自天道的道德生命,需不斷學習、培養知行以成「君子」之大人境界(劉淑慧,2000)。丁孝 明(2006)認為,孔子希望藉由教育,培養知識份子成為具有「德能」的君子。基於此「德 性」取向,華人發展了具文化特殊性的生涯概念,藉由「修身」以求自我精進,「正心、誠 意」的態度來「格物、致知」是儒家對於「修身」的基本主張(黃光國,1998),如《大學》 所強調「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努 力進取,自強不息」則是達成「修身」之法,華人認為個人能力具有可塑性,「勤能補拙」的 觀念根深柢固(黃光國,2009),只有不斷自我精進,才可修得有德、有學、有才的君子理想 人格。 除了內在修養,華人傳統也強調個體外在的關係性,相對於西方強調獨立我,東方更強 調相依我,重視關係連結與責任義務。「關係」是瞭解華人社會及社會行為的一個核心概念 (黃光國,2005;楊國樞、葉明華,2005)。儒家關係主義的文化強調「以義務作為基礎」的 道德,個人不僅必須和關係網絡內的其他人保持不同關係,且有義務和「有關係的其他人」 互相調節協商,以決定重大目標。如華人家庭對於個體的生涯價值觀即有深遠影響,在家庭 此一共生系統中,父母提供撫育的同時,子女則以順從作為回報。在生涯發展歷程中,如何 調適自我目標與符合家庭期待,往往是華人社會子女所須面對的挑戰(黃光國,2005;楊國 樞、葉明華,2005)。研究顯示,針對不同期待的父母,華人子女會發展出不同的因應方式, 可見華人父母之期待對子女的生涯選擇具有重要影響(王秀槐,2015)。由此可見,華人「人 生之道」重視「內在修養」與「外在關係」;從個體內在的道德修養出發,透過「關係」與社 會群體連結,以此安身立命,找尋自身以「安身立命」的社會位置。 然而,此一位置並非是固定不動的,隨著現今的社會變化日趨快速,個體所處環境日新 月異,生涯被視為是一連續不斷的歷程(金樹人,1996)。國內學者近來也提出生涯需面對不

(5)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43 確定性之可能,例如,金樹人(1997)探討華人特有的生涯觀念,認為「自定」與「命定」 乃為兩個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概念,前者強調自我能動性,後者則針對外在不確定性提出 詮釋,以維持心理均衡;劉淑慧(2005)以華人「安身」、「立命」的概念為基礎,參考西方 理論中的「不確定性」概念,將生涯發展視為動態的過程,個體除在關係網絡中積極找尋自 我位置以「安身立命」外,也需有面對生涯中不確定性並做出調整的能力。換言之,安身立 命不再是如傳統經典所說:「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只是固定單一的位置,而是在家庭、 學校及社會各個不斷變動關係網絡中找尋最適位置。 綜合前述西方理論,華人傳統文化與臺灣學者之論述,可歸納華人文化下之生涯內涵如 下:不同於西方所強調的個人特質及興趣,華人文化下的生涯更傾向將個體的生涯視為是一 個整體,且有內外之分、兩者相輔相生,個體透過實踐生涯目標,探索其在變化的社會關係 中的定位,此一循環發展,乃為華人文化下之生涯特徵。

三、現代青年生涯處境

除了西方生涯理論與華人生涯概念外,現代青年也因身處當今社會而呈現特有的生涯處 境,包括:

(一)全球化的衝擊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競爭加劇,個人需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挑戰。1990 年代以後,各 國青年失業率逐年上升,臺灣也不例外;2013 年總失業率為 3.39%,其中 20~24 歲青年失業 率為 13.25%,25~29 歲失業率為 6.84%。同時,當年我國兼職、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比率 約為 6.94%,而 15~24 歲從事非典型工作者的比例高達 25.28%(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 總而言之,當今青年世代正面臨高失業風險、低職場起薪的困境,成為兼職、臨時性或人力 派遣等非典型工作的主要人口(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

(二)專業知能門檻高

是以,現代青年必須具備專業知識或一技之長才能生存。在文憑主義社會中,社會中下 階層必須透過就學與高學歷取得高社經地位(羅家德,1996)。換句話說,教育,尤其是大學 或大學以上的教育,仍是階級地位跨代流動的重要手段。在科技發展快速的現代社會中,掌 握專業知識技能更是個人做決策時不可或缺的能力(Averch, 1985),因此,現代青年不但需要 取得學歷文憑,也需要在教育過程中,增進自身的專業知能,才能達到進入職業世界的門檻。

(三)學歷貶值

現今大學生畢業後不僅要面臨前述挑戰,同時還需面對大學學歷逐漸貶值的問題,吳清 山(2016)整理我國高等教育畢業學生人數變化趨勢,相較於 20 年前,如今不論是學士、碩 士、博士畢業生都成長遠超過六倍以上;且在大學系所蓬勃發展後,部分校系定位上的模糊

(6)

44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不明,加上沒有引導學生生涯規劃的相關機制(葉建宏,2016),使學生難以學而專精,或是 所學與現實、職場所需產生斷裂,使得學歷貶值問題更加嚴重。

(四)追求自我意義與價值

大學生正是處於探索自我、定位自我的階段,在進行各種生涯選擇的歷程中,個人追求 的意義與價值也是重要參考。楊智馨與林世華(1998)發現大學生對自身意義的認定會影響 其生涯發展情況;陳金英(2005)探討應屆畢業生的就職焦慮,也發現大學生在決定生涯發 展方向時,會選擇最符合個人價值、最能發揮個人意義的方向;洪菁苑(2014)針對大學生 生涯定向的研究中,也再次強調大學生會考慮自己的特質與價值觀,並評估工作滿足自身價 值觀的程度做出選擇。從前述研究可看出,自我的意義與價值在當今大學生做生涯思考脈絡 中占有重要位置。 綜合上述可知,對華人而言,生涯概念理論最初借鑑於西方理論,後透過與華人特有的 生涯文化的深厚底蘊對話,逐漸建立了貼近文化(culturally fit)的華人生涯概念。然而,學者 針對「生涯」所界定的概念和範圍甚為廣泛而多元,少有研究針對在華人文化中生活的現今 大學生究竟如何理解、解讀「生涯」,進行分析。當今大學生身處全球化浪潮下快速變化的社 會,該如何在面對專業門檻提高、學歷貶值的挑戰下同時追求自我意義與價值?換言之,現 代的學子們對於「生涯」的概念究竟有哪些內涵?有哪些要素?其面向與範疇又如何?是依 然沿襲著傳統中華文化深層的信念與結構,還是已受到注重個人特質西方文化的理路發展? 抑或是在中西融合交織的過程中,發展出蘊含東西方文化、頗具獨特性的生涯概念? 因此,本研究將對成長在東西文化交融影響下的臺灣青年所抱持的生涯概念進行探討。 為了釐清此一複雜而模糊的概念,本研究將採取原型分析(prototype analysis)方法,敘述如 下。

四、原型分析

本研究以「原型分析」為手段,從基礎研究(ground work)著手,期能釐清臺灣大學生 眼中「生涯」一詞在社會與文化脈絡下呈現的概念與範疇。 原型分析方法由 Rosch(1973)提出,他發現在人類認知中,物件會依其相似性聚集在一 起而形成範疇;人類概念類別的形成過程,並非對範疇先設定一些條件,再將符合物件納入 該範疇當中。換言之,人們的分類概念,是以相似、重複經驗或物件為主要依據(Norman & Bobrow, 1975; Posner & Keele, 1968)。同時,認知概念之範疇和分類可從水平向度(horizontal dimension)與垂直向度(vertical dimension)兩個層面加以檢視。水平向度是指相似或不同的 概念在同一層級的情形,概念間有愈多共同屬性表示它們在水平向度上較為接近,也愈接近 核心概念,而此可彰顯共同屬性的核心概念愈可能被當作某一範疇的代表,這就是原型 (prototype)出現的地方。垂直向度代表概念間的從屬關係,可分為三個層次:下位概念

(7)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45 (subordinate concept)、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與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 concept)。多個 相似細節性質的下位概念(如餐桌、書桌、電腦桌)可匯集成一個較具體的基本概念(如桌 子),而多個基本概念則匯聚成更為抽象廣泛的上位概念(如家具),如此層層匯集,可呈現 出一個複雜領域中各相關概念間的水平與垂直關係(Rosch, 1973; Rosch, Mervis, Gray, Johnson, & Boyes-Braem, 1976)。

一般而言,原型分析包含三個步驟:(一)建立與所欲探討的複雜抽象概念範疇有關種類 元素之詞語語彙;(二)選出多層面或模糊分類的多個詞語,產生分組分類,並將其組別進行 統計分析,來進行詞語定義;(三)依據各項被定義的詞語彼此間的水平與垂直關係,逐步歸 納出欲探討之複雜概念範疇的內部詞語/概念之結構。上述步驟方法證明了人們雖然無法對 一個複雜抽象的概念給予非常清晰的定義,但仍能以類似的詞彙/經驗形成一個典型、最具 代表性的概念種類範疇(Rosch, 1978; Smith, Shoben, & Rips, 1974; Uyeda & Mandler, 1980)。

近年來,已有為數眾多的學者運用原型分析來釐清人們的概念,研究成果相當豐富。例 如,描繪人們心理範疇,包括:敘事結構(Graf & Mandler, 1984)、情緒系統組織(Fischer, Shaver, & Carnochan, 1990; Shaver, Schwartz, Kirson, & O’Connor, 1987)及社會狀況(Cantor, Mischel, & Schwartz, 1982)等;Chang 與 Chou(2009)利用原型分析探討人類美感;Norman、 Armitage與 Quigley(2007)分析青年人暴飲行為與動機的計畫性行為;St. Amant(2005)研 究網際網路網頁設計行為;Shaver 等(1987)以原型分析探討美國成人對「情緒」(emotion) 一詞的概念架構;Li(2003)以 Shaver 等人的研究步驟為基礎,運用原型分析探討美國及中 國大學生的學習信念,對本研究頗具啟發性。 透過原型分析,可闡明情感、認知、行為等層面之意義及概念,因此本研究擬運用此方 法分析「生涯」這個複雜的概念。藉著探討生涯概念的原型,區別其上位、基本及下層概念 的組成因素,以瞭解及澄清其意義、範圍與內涵。

參、研究目的與問題

在華人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交織影響下成長的臺灣大學生,對於「生涯」究竟抱持什麼 樣的概念?這些概念間具有哪些向度、要素與層次?實為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因此,本研 究目的為探討臺灣大學生「生涯」的概念原型結構,具體研究問題如下: 一、對臺灣大學生而言,「生涯」一詞的概念原型結構為何?並可細分為以下兩個問題: (一)對臺灣大學生而言,「生涯」一詞在水平向度上含括哪些面向? (二)對臺灣大學生而言,「生涯」一詞在垂直向度上,各類別下又可分為哪些概念層次? 二、臺灣大學生生涯概念原型結構展現出哪些特徵?

(8)

46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肆、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目的乃在於探討生活於臺灣社會中之大學生對於「生涯」一詞整體性的概念範 疇與向度,分析「生涯」二字在現今大學生觀點中外延與內蘊之語意內涵。為達此目的,本 研究採「原型分析」方法,本方法之重點在於蒐集身處某一文化中的個人,對理解某個複雜 文化概念的相關詞語,加以分類彙整,以獲得該群體對該文化概念之整體形貌。雖然個體與 其所處文化環境的交互作用與個人選取文化規則的程度乃因人而異,但深層的文化概念可藉 由對於來自同一文化的成員加以探討,並採擷個人之概念內容加以綜整,以集體方式涵納不 同個體觀點的形式,來顯現該文化對特定概念上的意義系統。 本研究選擇之對象為大學生,由於其在成長之文化中已生活有一定的時日,因此其所匯 整、評定與分類之「生涯」詞語應可適當反映所屬文化對生涯的整體概念。同時,就生涯發 展階段而論,大學時期正處於生涯探索、定向、抉擇發展的關鍵期,根據其經驗表達對於生 涯之感受與概念的想法,以瞭解生涯二字之內涵,頗為適當。依據此一派典過去典範研究的 作法(Li, 2003; Shaver et al., 1987),研究對象的代表性取決於其浸潤於文化、共享文化經驗的 程度,以及其所建構出的相關概念詞語的飽和性而定,而非以人數多寡而論。是以,本研究 獲得研究所屬學校之倫理審查會審核通過,亦取得所有研究參與者之研究同意書資料蒐集的 前提下,針對五所公、私立大學,200 位大學生進行三階段研究:詞庫建立、詞語驗證及詞語 分類,各階段研究樣本特徵如表 1 所示。 表 1 研究三階段之樣本分布狀況 研究階段 總人數 性別比例 學校比例 學科比例

詞庫建立 20 N/A N/A N/A

詞語驗證 60 男(28.3%) 女(71.7%) 公立大學(80.0%) 私立大學(20.0%) 社會科學(26.7%) 工 程 學(03.3%) 人文科學(38.3%) 醫療健康(13.3%) 科 學(18.3%) 詞語分類 120 男(34.2%) 女(65.8%) 公立大學(60.8%) 私立大學(18.4%) 私立科大(20.8%) 社會科學(18.3%) 工 程 學(14.2%) 人文科學(32.2%) 醫療健康(15.8%) 科 學(17.5%)

(9)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47 三個不同階段的研究參與者,均在研究尚未進行前預先以書面/當面方式得知有關本研 究的說明與邀請函,告知研究目的與參與方式,時間花費及權利義務之相關訊息,並徵詢進 一步參與和聯絡的意願後,續由研究者接洽聯繫,邀請進行日後之資料蒐集;第三階段的生 涯詞語卡片分類作業均由研究者親自主持與施作,於資料蒐集現場(以教室為主)說明研究 細節,逐條宣讀與說明研究同意書內容及參與者之個人相關權利,並解決參與者的疑慮,在 取得參與者簽署同意書後始進行正式資料蒐集,以確保參與者權益及研究倫理之落實。

一、詞庫建立階段

研究者首先依循先前原型研究之典範,自辭典報刊及生涯論文中,先初步羅列與生涯有 關的詞語作為初級刺激(primary stimulator),再以電子郵件方式邀請 20 位大學生參考已建置 之初步詞庫以延展詞庫的內容,盡量腦力激盪,提出更多與生涯相關的詞語,廣泛蒐羅大學 生心中的生涯詞語概念並建立初步框架。經過三週的蒐集,初步建造了一個擁有 780 個詞語 的大詞庫。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階段雖僅 20 位大學生參與,但已建構數量龐大的詞庫,其內 容包羅萬象,依照先前原型研究的典範作法規準(Li, 2003; Shaver et al., 1987),具備足已進行 後續研究的意義飽和性。 為減少下一階段研究參與者的認知負荷以期提升研究內在效度,研究者遂將初步的大詞 庫進行整理,刪除重複詞,過濾詞庫中直接指稱某種職業的詞語(如教師、醫生等),並將詞 義相同,但方向相反的詞合併(如高成低就/高不成低不就),共得 585 個生涯相關詞語。經 由檢視所蒐集的生涯詞庫,發現生涯相關的詞語概念涉及多面向的領域,單由詞語的總數即 可知,生涯在吾人的文化中已是一個複雜且重要的概念。同時顯示臺灣大學生心中早已形成 一個與生涯有關的概念,而這些概念深刻且可隨時由記憶與自由聯想中提取。

二、詞語驗證階段

本階段主要目的為:藉由研究參與標的族群親身評定,由研究對象來篩選出與生涯此一 概念最為相關且普遍使用的詞語,並可在此階段中藉由集體的評定結果(aggregative rating results)自動過濾過度個人化的概念。 此階段研究者再邀請與第一階段不同的 60 位大學生,針對上述 585 個生涯詞語進行評 分;評定量表為五點李克特式量表(0~4,0 為我不明白這個詞的意義,1 為肯定無關,4 為 緊密關聯)。各詞語與生涯的關聯性可由該詞被評比的分數之平均數之高低顯示出來,平均數 愈高者,表示大學生認為該詞與生涯的關聯性愈高,反之亦然;詞庫評定反映出大學生現階 段的生涯發展任務與心態,而觀察被大學生評定者評定為較不相關的詞語,歸納出下列特徵: (一)有些詞語項目並非直指生涯,而是一種對於生活與生命的廣泛態度或通說,因此 並未獲得較高的得分,如徬徨不安、人生苦短等。 (二)大學生對於某些詞語並不熟悉,因此給予低分,如 SOHO、DINK、NEET、FREETER

(10)

48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等。 (三)某些詞語已鮮少為大眾使用,或某些態度信念稍顯過時,沒有被大學生視為生涯 高關聯詞語,如「光宗耀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 「坐這山,望那山高」、「滾石不生苔,轉業不生財」等。 (四)有些詞語雖然看似與生涯有關,但因具負向義涵,違背大學生年輕且充滿希望的 特質,即使其本質可能與生涯相關聯,亦未給予高相關的評定,如混口飯吃、為五斗米折腰、 養兒防老等。 (五)有些詞與大學生的人生經驗、人生議題,發展任務相距較遠,因而未被給予高分, 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勞動階層等。 依循先前原型典範研究之步驟,研究者續計算各詞語與生涯關聯度的平均分數,依參與 者的評定結果對這些被評比的詞語進行核對與整理,判准之決斷分數(cutoff points)的決定 主要是參考 Li(2003)與 Shaver 等(1987)操作原型分析法的方式,本階段之詞語經評定與 整理後預期達到以下之目的:(一)整理後所選出的字詞應能反映「生涯」的概念範疇;(二) 經過整理後所產生的詞語數量,不致造成下階段研究參與者在詞語分類工作上之過度負擔。 經過綜合評估後,擇定以平均數 2.85 作為決斷標準,未達此數值的字詞予以刪除,共得 248 個項目。這些詞語遂被作為下一階段詞語分類「生涯排排樂」(similarity sorting)活動之詞卡, 由下一階段的研究參與者進行生涯詞語卡片分類作業。

三、詞語分類階段

經第二階段參與者評定後的生涯詞語,經充分洗排後編號再被印製成 16cm×12cm 的單詞 牌卡,每張牌卡印有一個生涯詞語項目。雖然每張牌卡均印有詞語的編號(俾利後續統計分 析),編號被印製在較不明顯之處,以避免提供任何暗示。每套牌卡共 248 張單詞卡及迴紋針, 共製作 120 組套卡。 此階段共有來自五所公、私立大專校院,120 位同學參加生涯排排樂的活動,資料蒐集以 現場施作為主。在生涯排排樂的活動中,參與學生被邀請將 248 張單詞卡依照自己的想法, 將單詞卡依相似程度分類。類別數目與每一類別之牌卡數目,係依個人之想法與概念決定。 研究者現場說明生涯排排樂的操作方式,並強調牌卡上之編號乃為統計編碼方便之故,無任 何分類暗示的意義。活動進行中,每位參與者均有足夠的空間來操作排卡的分類作業,參與 者被要求獨立完成分類工作,且不被允許任何形式的討論。分類完成後,參與者以隨附之迴 紋針將同一類的單詞卡夾在一起以為識別,將分門別類好之生涯套卡繳回,遂完成任務。

四、資料分析

活動結束後,將學生的分類結果轉換為一個 248×248 的個人矩陣(individual matrix),若 兩詞語被歸為同一類,則在二詞語之編號的相對位置上之空格輸入 1。不同類者則維持 0。只

(11)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49 要被歸類為同一類別之詞語,無論數目多少,均在其編號相對之相關位子上輸入 1,依此原則 建置 120 張個人矩陣。之後再將每一個個人矩陣加總,建置一個大矩陣(grand matrix),以此 作為統計分析的依據。

統計分析採用階層群集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乃依據原始資料觀察點/變數 自身的相似性,分成群集(或叢集),而各群組特性為未知的。根據統計分析的結果,群集分 析的主要目標為群集出現在同一群組內的個體,其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意義相近,而不同群組 之間的差異性大。本研究以 SAS 9.2 版進行統計分析,以各詞語間之「平均組間距離」 (average between group distance)為依據,進行相似性歸類,並以該統計軟體繪製樹狀圖 (tree-diagram),描繪詞語與概念間之階層叢集結構關係。 階層樹狀圖之直向高度反映概念結構之上下從屬關係,橫向距離反映概念之間的遠近(即 相近性與關聯性的情形),遂獲致各詞語群組間的水平與垂直結構關係圖。進一步以各觀察叢 集間之均方根離值(root-mean-square distance,即群集間相似與相異程度,亦即樹狀圖中各概 念的垂直高度)作為叢集架構的判別依據,據以決定生涯概念原型之上位、中位與下位層級 概念,同時依樹狀圖顯示水平向度中各概念間的相對遠近位置,以表現概念與概念的相異程 度。 依樹狀圖中各概念之位置與概念叢集聚合之 RMS 距離,決定水平向度各概念之階層等 級;即上位、基本與下位概念之界定;概念階層的界定乃依據三層面的考量:(一)RMS 之距 離(即樹狀圖中各概念之高度);(二)依原型理論對各層級概念的定義,考量每一個概念之 意涵與涵蓋範圍:上位概念寬廣而含糊,涵蓋範圍較大;基本概念較為具體,但不會過於細 瑣繁雜,且能表達分類的核心類別;下位概念則清楚具體,但涵蓋範圍較小;(三)參考具代 表性之典範研究的分層依據(Li, 2003; Shaver et al., 1987)再加以界定。生涯概念原型架構依 各叢集概念聚合之 RMS 距離係數及樹狀圖之形式,訂定水平向度各概念之層級;上位概念之 RMS定在 .98 以上,基本概念之 RMS 係數介於 .90~ .98 之間,下位概念之 RMS 距離均在 .90 之下,實際統計資料顯示,各下位概念之 RMS 係數均在 .50 以上。 有關樹狀圖中各層級概念之命名,研究團隊針對樹狀圖從下而上逐層命名,在命名每一 層概念名稱時,研究團隊來回討論與審視,務必將其下層(subordinate)字詞的共同屬性意涵 納入其中,以呈現其核心意涵,而此核心基本概念即成為其下各詞語的原型代表。研究團隊 亦盡量參採參與者所使用之類別名稱(詞語分類階段的作業之一),以貼近研究參與者的想 法。而初步概念圖完成各層級類目命名後,研究團隊在不同時間點來回檢視架構的適切性(與 代表性),確定上層概念能完全含括其下屬概念的意義範圍。透過如此層層堆疊的步驟,最後 形成共識,獲得一個完整的生涯概念原型結構圖(如圖 1 所示)。研究團隊由三位研究人員組 成,兩位大學教師,學術專長領域為教育與生涯輔導諮商;一位碩士層級專案研究助理,專 長領域為教育。同時,也計算每一個上層概念下屬詞語的數目占據整體詞語的百分比,以代

(12)

50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1

(13)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51 表該概念屬性下屬概念的豐富或貧乏程度。一般而言,一個概念下屬類別的多寡顯示其內涵 之多樣性,而一個概念下屬的詞語量占整體詞語量之百分比顯示該概念內涵的豐富性。可能 有幾種情形:下屬詞語多而類別廣,顯示該概念的豐富與重要性;下屬詞語量多但類別少, 表示該概念為具分量的同質/單一概念;下屬詞語數量少但類別多,顯示該概念內涵頗為分 歧;亦有可能一個概念其下詞語雖少,但卻與其同層其他概念不相似,自成一獨立類別,顯 示其獨特性。 圖 1 顯示,「生涯」的概念雖然複雜多面,詞語的數目也極其繁多,但詞語間並非單一獨 立或隨機無意義的存在。概念類別間的關係呈現階層性與系統性的關聯,而這些概念結構系 統類似樹狀。雖然多數研究參與者並未分析與明列各個概念間的相互關聯,但所有參與研究 者的分類結果反映了某種一致的共通性:某些詞語間的關係較為緊密,某些則較為疏遠。而 這些遠近高低不同的概念組織,說明大學生在其認知架構中早已形成生涯概念的樹狀組織心 理地圖。

伍、研究結果

一、臺灣大學生「生涯」概念原型結構

依據研究問題一:對臺灣大學生而言,「生涯」一詞的概念原型結構為何?研究結果顯示 臺灣大學生之生涯概念原型如圖 1 所示。根據階層樹狀圖的形式發現,就水平向度而言,「生 涯」這個主概念下主要分為「內在」與「外在」兩大體系(RMS 距離>1.0),以上兩概念被 歸類為「上位概念階層一」;而在「內在」體系下又包含「定錨」與「修為」兩概念,再根據 此兩概念之高度(即 RMS 距離),檢視概念意涵內容之範圍大小與具體程度,將之歸類為「上 位概念階層二」(RMS 介於 .98~1.00)。檢視此二層級之上位概念的意義範圍與具體程度發 現,此二層級概念涵蓋範圍較為廣闊,其具體性亦較為低(模糊),且概念亦未反應出核心類 別屬性,因此將之界定為上位概念應屬合理。 在上位概念下,又依 RMS 距離界定出二層級之基本概念,即「基本概念階層一」(共有 7 個概念,RMS 距離介於 .94~ .98 之間)與「基本概念階層二」(共有 15 個概念,RMS 介 於 .90~ .94 之間);第一層基本概念由左而右計有「定向」、「定位」、「選擇」(屬於「定錨」)、 「信念」、「實力」(屬於「修為」);「工作生活」、「家庭生活」(屬於「外在體系」):第二層基 本概念由左而右則包含「未來發展方向」、「個人終極關懷」(屬於「定向」)、「個人素質」、「上 進心」(屬於「定位」)、「努力致勝」、「見機行事」(屬於「信念」)、「教育」、「專業力」(屬於 「實力」)、「對工作全面實際的考量」、「經濟獨立」、「盡忠職守」、「現實壓力」、「社會與全 球之現實」(屬於「工作生活」)、「家庭關係與責任」及「生活品質」(屬於「家庭生活」)。 檢視此二層級之基本概念的意義範圍與具體程度發現,基本概念層級中之各概念涵蓋範

(14)

52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圍介於上位概念與下位概念之間,而其具體程度亦不至於過度廣闊模糊或過度細瑣,且概念 亦反映出核心類別屬性,因此將之界定為基本概念應為適宜。二層級基本概念下,含括了 36 個下位概念(RMS 距離介於 .50~ .90 之間)。 最底層為下位概念,共 36 個。檢視此層級之下位概念的意義範圍與具體程度發現,本層 級中之各概念涵蓋範圍最小,亦最為具體細瑣,且概念亦尚未反映出核心類別屬性,因此將 之界定為下位概念。雖然本層級的概念範圍最小,但卻蘊含極為豐富的意義單元。每一個下 位概念均包含意義相近之生涯相關詞語。 從垂直向度而言,生涯項下主要二分為內在(69.20%)與外在(30.80%)兩個體系;內 在體系為一個五層的概念架構,較為繁複錯綜,強調大學生內在的自我探索與知行培養,呈 現大學生如何決定生涯方向與如何實踐;外在體系則為一個四層的意義系統,重視個人與外 在的社會關係和現實脈絡,代表大學生如何思考自身與社會的關係。每一個垂直向度中之上 層概念均涵蓋下層概念的意涵與範圍,由下而上層層隸屬與兼併,由具體漸至抽象,由狹義 而至廣義。各分向詳細敘述如下:

(一)內在體系

在大學生的生涯概念中,內在體系可分為「定錨」(44.73%)和「修為」(24.47%)。意謂 著他們在內在生涯建構的過程中,必須一方面為自己設定生涯方向,另一方面需要自我充實 與培養。

1. 定錨

對大學生而言,「定錨」的意義非常廣泛,包含「定向」(15.19%)、「定位」(24.89%)及 「選擇」(4.64%)三個下層概念:

(1)定向

可細分為「未來發展方向」(9.28%)及「個人終極關懷」(5.91%)。未來發展方向包含: 前景、追求夢想、立志、方向、前途、展望、成功、功成名就、地位及收穫;個人終極關懷 包含:生命、人生階段、人生的意義、存在的價值。由以上的分類可看出,對大學生而言, 要「定向」前,需同時瞭解自己的志向和夢想,一邊思考這樣的夢想和成就、地位的關聯性, 同時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人生階段歷程及存在的價值。

(2)定位

可細分為「個人素質」(13.92%)及「上進心」(10.97%)。「個人素質」又可細分為「自 我瞭解」(7.17%)、「內在滿足」(2.53%)、「親密關係」(2.53%)及「社會網絡」(1.69%)。「自 我瞭解」的意義包含:自我探索、個性特質、天分、品行、操守、價值觀及思想。由以上可 知,對大學生而言,瞭解自我不只是要瞭解自己的天分及特質,更要注重自己的品行及操守。 另外,「內在滿足」的意義包含:快樂、滿足、樂天知命、陶冶性情;「親密關係」的意義包

(15)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53 含:愛情、承諾及緣分;「社會網絡」的意義包含:人緣、人脈及溝通。從以上的分類可知, 對大學生而言,「個人素質」不單指自我素質而已,尚須包含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及社會網 絡。值得一提的是,「興趣」一詞在自我探索中並未占據重要地位,不但比例很小,甚至埋在 下位概念中,無法形成一個獨立的基本概念。 「定位」的另一個下層概念「上進心」又可細分為「精進」(3.80%)、「冒險」(2.11%)、 「進取與自主」(1.69%)、「堅毅」(1.69%)及「負責」(1.69%)。「精進」的意義包含:成長、 改進及磨練;「冒險」的意義包含:勇於嘗試、挑戰及創新;「進取與自主」的意義包含:勇 往直前、行動力及主動性;「堅毅」的意義包含:持之以恆、毅力及能耐;「負責」的意義包 含:責任、擔當及使命感。 由以上分類可知,大學生在「定位」前,除須瞭解自我的能力、品行及操守外,且須親 密關係及社會網絡的支持以達內在滿足。另外,在瞭解自我的過程中,大學生還須擁有精進、 冒險、進取與自主、堅毅及負責的內在動力。

(3)選擇

在大學生的生涯字詞中,有關「選擇」的字詞相當少,僅占全體詞語的 5%不到,由於其 獨樹一格,表示「選擇」在其定錨過程中,仍占一席之地。不過其下層詞語數量少,且沒有 進一步的分類層次。其意涵僅包括:取捨、決定、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機會成本及評估等, 並未包含興趣、個人特質等詞語(此二詞語只為定位項下的最下位概念)。顯示在大學生心目 中,「選擇」主要是一種取捨,一種機會成本,和興趣特質較無關。 綜而言之,在內在體系中,大學生在自我「定錨」的過程當中,必須依據自己的志向、 成就及對生命意義的關注來為自己的生涯定向。大學生也必須在親密關係、社會網絡及自我 動力的驅動下,找到自我定位。

2. 修為

內在體系的第二個類別為「修為」。對大學生而言,「修為」的意涵非常廣泛,包含「信 念」(13.50%)及「實力」(10.97%),意謂著大學生在自我充實與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內在信 念的驅動來磨練自己的專業實力。究其內涵,似乎接近生涯領域所謂的「生涯規劃策略」,所 包含的「實力」、「教育」、「專業能力」等下層概念,似乎接近生涯領域所謂「生涯資產」。

(1)信念

對大學生而言,「修為」所需的「信念」非常廣泛,包含「努力致勝」(10.13%)及「見 機行事」(3.38%)兩類。 「努力致勝」可細分為「有備無患」(0.84%)、「積極進取」(0.84%)、「穩中求進」(1.27%)、 「努力奮進」(1.69%)、「必有出路」(2.11%)、「堅忍必成」(2.53%)及「超越自我」(0.84%) 等多個下層概念,由以上字詞可看出,努力致勝的信念驅動著大學生的自我修為,而此努力

(16)

54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致勝信念代表大學生相信自己需積極、努力進取、堅忍不拔才能在穩定中求成長,進而追求 超越自我建功立業。 「見機行事」可細分為「把握時機」(1.69%)及「隨機應變」(1.69%)。「把握時機」的 意義包含:把握機會/機不可失、機會/機緣。「隨機應變」的意義包含:順勢而為/見機行 事、識時務者為俊傑。綜而言之,從以上字詞可看出驅動著自我修為的信念,包含努力做到 人所能做的,對於人無法控制的機會/命運,大學生抱持著把握時機及隨機應變的信念。

(2)實力

大學生認為自我修為和實力有非常大的關係。實力包含「教育」(2.95%)及「專業力」 (8.02%)。「教育」的意義包含:學習、教育、學歷及術德兼備;「專業力」可細分為「能力 /技巧」(2.95%)、「專長」(1.69%)、「專業自我認同」(1.69%)、「人境適配」(0.84%)及「累 積之效」(0.84%);「能力/技巧」的意義包含:專業、一技之長及技巧(skills);「專長」的 意義包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給他吃魚,不如教他如何捕魚;「專業自我認同」的意 義包含:每一行都有它的眉角、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境適配」的意義包含:適才適 性、發揮潛能;「累積之效」的意義包含:日積月累、經驗累積。綜而言之,在努力致勝及見 機行事的內在信念驅使下,大學生追求術德兼備及專業能力的自我修為。

(二)外在體系

在大學生的生涯概念中,外在體系的主要概念可分為「工作生活」(23.21%)和「家庭生 活」(7.59%),意謂在大學生概念裡的生涯是與工作生活及家庭生活息息相關的。

1. 工作生活

對大學生而言,「工作生活」所涵蓋的意義十分廣泛,包含「對工作全面而實際的考量」 (13.92%)、「經濟獨立」(1.27%)、「盡忠職守」(1.69%)、「現實壓力」(0.84%)及「社會與 全球之現實」(5.49%)五個下層概念。

(1)對工作全面而實際的考量

可細分為「與工作一詞有關的同義詞」(2.11%)、「工作保障」(1.27%)、「工作條件」 (3.80%)、「生計維持」(3.38%)、「理財」(1.27%)、「創業」(0.84%)及「工作的負向代價」 (1.27%)。「與工作一詞有關的同義詞」包含:職場、職業、行業及事業;「工作保障」的意 義包含:鐵飯碗/金飯碗、軍公教人員;「工作條件」的意義包含:升遷、工作環境、福利制 度;「生計維持」的意義包含:賺錢、討生活、生計、吃頭路;「理財」的意義包含:存錢、 投資;「創業」的意義包含:創業、白手起家;「工作的負向代價」的意義包含:工作狂、勞 碌命、職業病。

(17)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55

(2)經濟獨立、盡忠職守、現實壓力

「工作生活」另有三個概念範疇,其下並沒有再細分為更下層的下位概念,分別為:「經 濟獨立」(1.27%)、「盡忠職守」(1.69%)、「現實壓力」(0.84%)。「經濟獨立」包含獨立生活、 自食其力;「盡忠職守」的意義包含:善盡本分、敬業樂業;「現實壓力」的意義包含:現實、 壓力。從字詞中可看到,在臺灣就業環境現實的壓力下,大學生重視工作是否有保障,工作 收入是否能維持生計,工作是否需付出負向代價,是否能達到經濟獨立等現實考量。

(3)社會與全球之現實

可細分為「全球競爭」(2.53%)及「社會責任」(2.95%)兩個概念。「全球競爭」包含全 球化、與時俱進、競爭力;「社會責任」包含服務他人、回饋社會、社會責任。由此可知,在 全球競爭的壓力下,大學生必須先隨時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以達成回饋社會的責任。 綜而言之,對臺灣大學生而言,工作生活似乎並不是活出自己的興趣及夢想,而是在生 存的實際考量下的生活型態。另外,大學生必須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才能養活自己, 進而回饋社會。

2. 家庭生活

其意涵可細分為「家庭關係與責任(5.06%)及「生活品質」(2.53%)。「家庭關係與責任」 包含:家人、家庭責任、家人期待、倫理、幸福美滿;「生活品質」包含生活型態、生活品質、 生活環境。由以上字詞可知,大學生的家庭生活與個人生活緊緊相連,其認為盡了倫理義務 就能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及好的個人生活品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生活」下屬的 詞語量僅占全體詞語的 7.59%,而其下只有兩個下屬概念類別,顯示在大學生心目中家庭生活 似乎處於其生涯概念的邊緣,不及內在體系的「定錨」與「修為」以及外在體系的「工作生 活」來得顯著。 綜而言之,在現實的壓力下,大學生追求工作保障、經濟獨立及生計維持。然而生涯並 不只是工作生活,尚包含家庭生活及個人生活品質。換言之,生涯不只是工作,而是包含生 活的各個面向。

二、臺灣大學生生涯概念原型結構特徵

根據上述「生涯」概念的樹狀圖回應本研究問題二:臺灣大學生生涯概念原型結構展現 出哪些特徵?針對大學生生涯概念原型之特徵,本研究有以下發現:

(一)內外兼具、包羅萬象

生涯不只是工作或職業的概念,更含括針對個人內在系統的精進修為與對外在世界的準 備。現今大學生所認為的生涯內涵,它不單只是對未來主客觀特性的瞭解與探索,在個人職 涯的選擇與發展和家庭的關係中取得平衡,找到社會關係中自身的位置,而是擁有更深入的

(18)

56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內在系統性意涵,包含個人能力與修養的培育、對生活的態度與信念,更可廣泛地涉及到深 刻的自身存在意義、期待與角色實踐,此涵蓋了生命歷程中發展任務,也注重存在的關懷、 生命的關注、意義的探尋、價值與賦予。透過此一由外而內的生涯原型,可看出生涯對現今 大學生而言是一個內外兼修、包羅萬象的人生課題與要務。

(二)磨練實力、專業修為

在生涯概念原型中也可看出大學生對自身「實力」的期許,包括磨練實力與專業修為。 此部分的字詞概念顯示其對自身實力的重視,也彰顯其對實力的多元看法:並非單指教育與 學歷,同時包括「專業能力」、「一技之長」、「工作能力」等多層面。同時,他們認為實力需 要經過磨練與累積,以達累積之效,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專業實力的人才,才能面對當今高 失業風險、專業知識門檻高的社會現況。

(三)面對工作、全面考量

在「工作生活」的字詞彰顯大學生對工作或職業的全面性考量,不單有個人層面的字詞, 如工作保障、工作條件、生計維持等;也包含對於大環境的關注,如社會經濟發展與變遷、 全球化與全球競爭等;更有對自身價值的思考與期待,如創業、社會責任等,呈現了當今大 學生針對工作環境的多元關注與全盤考量,顯示出在他們眼中,工作世界有許多需要考量的 層面,包含待遇條件、創業理想,甚至工作負面代價等,顯示工作世界對他們而言,是充滿 挑戰而需審慎面對的領域。

(四)努力致勝、見機行事

生涯原型圖也呈現了大學生在面對現今快速變化、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時,所持有的生 涯理念與態度,一方面積極進取,在「上進心」與「工作信念」兩個類別中都相繼出現「努 力打拼」、「努力致勝」等字詞,並有「堅毅不拔,吃苦當吃補」的概念,由此可看出奮鬥與 毅力、強調打拼、磨練自身,可能仍是深植於華人心中的文化價值信念。另一方面,又強調 「見機行事」,把握時機、隨機應變,亦即做好準備以待機會來臨時有所發揮,也在時機轉變 時隨機應變、順勢而為。顯示大學生透過這兩種互補信念的交錯搭配,一方面努力進取,一 方面彈性調整,維持動力並求取平衡,以面對生涯中各種挑戰與不確定性。

(五)家庭關係與生活品質

由前述結果也可看出工作、家庭在大學生生涯概念中的失衡。大學生在思考生涯時,工 作選擇是他們最大的挑戰,工作詞語所占的比例顯著高於家庭,顯示在他們心目中家庭生活 似乎處於其生涯概念的邊緣,不及內在體系的「修為」與外在體系的「工作生活」來得顯著。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觀之,在其相關概念中,關係仍是家庭角色責任緊密相繫的;同時,「生 活品質」雖亦為生涯相關的獨立概念類別,其與「家庭關係與責任」緊密相連;有趣的是,

(19)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57 與「生活品質」最為鄰近相關的概念並非「財富名望成就」,或在工作中「實現自我,追求夢 想」,而是「家人的關係與責任」。這個結果暗示在華人文化脈絡影響下,大學生在建構生涯 概念時,生活品質與幸福是建構在美好家庭關係的架構之下。

陸、研究討論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大學生之生涯概念實含括了西方個人主義色彩的生涯概念、華 人傳統儒家文化的思想脈絡,並因應現實環境競爭而發展出了特有的大學生生涯原型特色。

一、特質探索與意義追尋

古典西方生涯理論較強調個人特質的探索與適配,主張協助個人探索瞭解自我的能力、 性向、興趣及人格特質,作為生涯選擇的基礎(吳芝儀,2000;郭萱瑞,2012)。例如,Super (1981)的生涯發展論強調個體隨著生涯發展階段,透過探索與具體化的歷程,使生涯目標 更為具體,生涯成熟度更為提升。除了個人特質探索外,還進一步將個人特質與環境條件進 行適配,協助個人找到最適的工作。Holland(1997)提出人格類型論,發展個人與工作的何 倫碼(Holland code),協助個人找到與個人特質較一致的職業領域。對照來看,臺灣大學生的 生涯概念中,也有包含對於自身特質的探究、瞭解與認定,在本研究所建構的生涯概念圖中 就占了 13.92%,包含:「自我瞭解」、「內在滿足」等。然而更深一層去看,臺灣大學生在解讀 「生涯」時,除了自我特質的探索外,還展現更多元、更深刻的思考,包含對於社會網絡及 親密關係的責任與連結,如最根本的「家庭生活」(7.59%)、工作上的責任與連結「工作生活」 (23.21%)、個人層次的「親密關係」(2.53%)與超脫於自我、他者之外的「個人終極關懷」 (5.91%),從這些點可看出大學生在思考「生涯」時,除了自我特質之外也涵蓋更多方面的 豐富意義,包括探索自身所處的社會關係網絡,並找尋自身更高層次的生命意義。 這些新面向的納入不但凸顯具有華人文化特殊性的生涯概念,也與晚近西方生涯理論相 呼應,如 Niles 等(2011)以個人意義為核心提出生涯建構論,強調個人應針對主觀經驗進行 詮釋與反思,透過解構個體生涯進而建構出個人獨特的生涯境域。Savickas(2013)的後現代 多元觀點也強調個性化與多元生涯,個人依據其主觀意義與追尋目的,建構出獨特的生涯形 式,展現個性與多元的生涯風貌。晚近學者更提出目的感(purpose)(Damon, 2008)、召喚 (calling)(Duffy & Blustein, 2005)、使命感(王玉珍、田秀蘭,2016)等概念,彰顯對自我 生命意義與目的追尋逐漸成為生涯領域的顯學之一。這個趨勢乃凸顯在物質相對富裕但價值 觀多元混沌的後現代社會中,個人要能建構出有意義的生涯之路,除了探索個人特質外,更 深層的意義目的,甚至召喚使命感的追尋,可能更形重要。而這樣的趨勢也已呈現在本研究 臺灣大學生的生涯概念之中,值得生涯輔導者深思。

(20)

58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二、興趣選擇與實力磨練

「興趣」一向為西方生涯理論中所強調的要素,不論發展論、適配論或決定論,均強調 協助當事人探索並發展其興趣,為生涯選擇與規劃的基礎。事實上,依據 Deci 與 Ryan(2008) 的自我決定論,興趣作為一種內在動機,被視為是投入承諾、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的先決條 件,所謂要先「探其所愛」才能「選其所愛」,最後「投入所愛」。然而,本研究發現在大學 生的生涯概念原型中,興趣並未占據重要地位,不但比例很小,甚至埋在下位概念之中,無 法形成一個獨立的基本概念,而本研究所建構的生涯概念圖中與努力有關的詞語集合「努力 致勝」卻占 10.13%。此現象值得深思,一個可能的解釋為:從華人文化較強調實用性與從眾 性(黃光國,2004)的脈絡來看,傳統上個人興趣在生涯選擇上較不被看重,反而是現實出 路或他人期待可能更為重要。同時,華人文化強調努力累積之效,俗民文化中有「興趣可以 慢慢培養」的觀念,強調個人雖然對某件事物(工作)一開始沒有興趣,只要透過投入努力, 即可累積培養(王秀槐,2015),可看出相對於「選其所愛」,可能較強調「愛其所擇」。除了 上述兩種解釋外,另一種可能的解釋為:本研究詢問的問題為「何謂生涯?」,是屬於“what” 的問題,而非「如何做生涯選擇?」(“how”的問題);在此前提下,興趣在大學生思考何謂生 涯的過程中並未被凸顯。如果研究主題為:如何做生涯選擇?興趣是否會成為重要概念,值 得進一步探討。 相對於興趣選擇,本研究生涯原型凸顯出「實力磨練」的概念。在大學生的心目中,「實 力」的概念多元而複雜,字詞多而比例大,顯示其重要性;同時,努力精進、累積磨練的信 念與實力並駕齊驅,成為「修為」的兩大支柱,如「實力」在生涯詞語中即占 10.97%,其中 內涵更是強調「專業力」(8.02%),顯示在他們的心目中,生涯涵蓋實力的培養與磨練。這個 頗為特別的結果可以從華人的文化脈絡來理解:華人傳統強調努力,先前文獻顯示,相較於 西方較重視天生能力的發展(ability model),華人強調後天努力(effort model),因此相信能 力可以透過努力不斷累積提升(incremental),對能力的觀念比較偏向需經過訓練培養的「實 力」(competency),而非固定(entity)的「天生能力」(innate ability)(Chen, Fwu, Wei, & Wang, 2016; Fwu, Wang, Chen, & Wei, 2016, 2017; Fwu, Wei, Chen, & Wang, 2014)。其次,努力為華人 文化傳統的核心特色,俗諺成語如:「鐵杵磨成繡花針」、「滴水穿石」、「愚公移山」等,均強 調磨練砥礪、盡心努力誠為必要,乃為美德的信念 (Chen et al., 2016; Fwu, Wang et al., 2016, 2017; Fwu, Wei et al., 2014)。本研究顯示,這種根深柢固、源遠流長的文化信念也顯示在現代 臺灣大學生的生涯概念中。除了傳統文化的影響,當今競爭激烈、高專業門檻的就業市場, 也可能是增強大學生認為必須培養實力、提升就業力的近因。值此,通過傳統與現代的雙重 影響,實力磨練成為臺灣大學生生涯的顯學。

(21)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59

三、掌握機緣與隨機應變

面對當今快速變遷、資訊爆炸、高失業率的風險社會(risk society),晚近西方生涯學者 以「不確定性」定義個體生涯中可能面臨的危機、風險與挑戰。Lipshitz 與 Strauss(1997)對 生涯決策相關的文獻進行梳理,歸納出風險、模糊性與模稜兩可為生涯不確定的三大要素; 而 Krumboltz(2009)更提出計劃性機緣理論,強調不確定性在現代生涯發展中具有不可忽視 的重要性,個人應將其視為生涯中的重要機會,應保有好奇、堅持、彈性、樂觀及主動五種 態度以正向面對生涯中難以預期的遭遇,強調「掌握機緣」,將不確定性轉化為有價值的事務, 甚至成為生涯發展的助力。 本研究發現,臺灣大學生的生涯概念中也有「見機行事」的想法,包括「把握機會」與 「隨機應變」,一方面做好準備以待機會來臨時有所發揮,另一方面也在時機轉變時隨機應 變、順勢而為。依據上述 Kromboltz 提出的五種態度,把握機會似乎較偏向堅持、樂觀、主動; 而隨機應變則較傾向保持彈性。相較於 Kromboltz 提出的掌握機緣,強調將不確定性轉化為有 價值的事務,甚至成為生涯發展的助力,臺灣大學生除了積極把握機會外,似乎多了一些保 持彈性,隨機應變、順勢而為的空間。此結果一方面驗證了晚近生涯理論的重要趨勢,另一 方面也顯示面對未來充滿挑戰且未知、充滿不確定性的生涯路上,臺灣大學生似乎體會到進 退攻守、交互平衡的必要。

四、內外兼修與安身立命

本研究中多次強調「安身立命」一詞,而研究結果也正可與之相呼應。「安身」乃為個體 在現實脈絡中探索生涯方向並加以實踐(劉淑慧,2005),本研究揭示的生涯概念原型呈現大 學生在尋求「安身」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向內探索尋求個人終極關懷以「定位」,另一方面 需要瞭解「個人素質」(13.92%)與需求以「定向」,同時透過「選擇」以「定錨」。他們也認 為大學時期需要透過培養「專業力」(8.02%)與「努力致勝」(10.13%)的充實修為來充實自 我,以面對社會中的各種挑戰,在外在世界中「安身」。其次,「立命」則為個體透過自身歷 程與發展找尋生涯的意義(劉淑慧,2005),從生涯概念原型圖觀之,內在系統中的詞語均呈 現了大學生對自我的期待、瞭解,以及自我存在意義的追求。而外在系統中的詞語則體現華 人社會中個人透過與他人的關係連結尋求意義的特色。如此透過內、外系統的相互參照與循 環相生,就形成了現處華人文化脈絡下臺灣大學生尋求「安身立命」之道的軌跡。同時,外 在體系中「現實壓力」與「全球競爭」之現實與挑戰,亦可能提高了大學生面臨變動的機會, 因此,除了自身的準備與計畫,也需要掌握時間與機會,以在日趨快速的未來變化中找尋自 身的定位,探索自我存在的意義,並面對現實環境的變化與挑戰,可謂之「內外兼修、安身 立命」。

(22)

60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柒、研究貢獻與限制

一、學術研究

本研究在學術研究上具有開創性。首先,不同於傳統生涯研究中定義大都由學者提出, 本研究另闢蹊徑,透過詢問臺灣大學生其心目中的生涯概念,以原型分析法勾勒「生涯」的 詞語意境,藉以建構出「生涯」此一複雜概念的原型。原型分析法是以嚴謹的架構與分析程 序,來釐清多重複雜概念間的關係。因而本研究藉由原型分析法之特性,探討臺灣大學生對 「生涯」所建立的認知,並開拓此分析方法在生涯領域之應用。 此外,研究顯示,臺灣大學生的生涯概念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精髓,不僅融入西方「個 人主義」色彩強調自我定向與定位的生涯觀,亦反映傳統華人儒家文化中強調努力、實力培 養與修為的信念,再加上現實生涯處境所造成的擔憂與期許。因此,本研究在過去以西方理 論為主軸的國際生涯研究領域中,注入新的文化視野與活水,增進華人與西方對彼此「生涯」 概念的理解與溝通,共同提升整體人類對生涯研究領域的豐富內涵。

二、實務方面

本研究結果提供跨社會/跨文化的生涯概念架構,可為華人生涯理論的發展提供一個基 礎架構,為生涯輔導與諮商提供具體的工作方向,將其內容分述如下:

(一)「定錨」方面

從「定向」而言,大學生認為「定向」是從自我角度出發,一方面瞭解自己的志向和夢 想,另一方面思考生命的意義與終極關懷;從「定位」而言,包含「自身內在」及「人我關 係」所處位置的理解與思索;從「選擇」而言,缺少「人境適配」的概念,依照西方生涯理 論觀點,個人應選擇與自身興趣、性格相適配的工作。因此,輔導人員在輔導學生進行生涯 選擇時,鼓勵其考量自身特質與環境之適配性。

(二)「修為」方面

輔導青年學子的修為信念時,除了積極進取以培養專業技能實力的努力觀,作為核心的 輔導目標之外,另可協助其學習體察置身環境的時機,並加以把握機緣,思索能回應外在環 境變化的最佳模式,以作為致力追求生涯目標的彈性策略。

(三)「工作生活」方面

大學生在思考未來就業方面,需面對外在大環境的真實情況,因此輔導人員可提供多面 向的思維角度供參考,包含工作條件、工作壓力、全球化的衝擊等各種職場面向的統計資料 或相關分析報導,以豐富大學生進行生涯選擇的資料蒐集層面與角度。

(23)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61

(四)「家庭生活」方面

工作以外的生活亦是個人生涯的一部分,尤其是身處華人社會中的個體,重視家庭關係 與角色責任,生活品質及幸福與美好家庭關係息息相關,因此生涯輔導的內容也應納入對家 庭生活的考量。

三、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

本研究針對大學生建構其生涯概念之原型結構,蓋因大學生處於生涯建構的關鍵時期, 也是未來職涯的發展階段,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後續研究的基礎線(baseline)。然而,由於 大學生尚未進入職場,也大多未經歷工作角色,其所呈現的生涯概念未能涵蓋職涯階段,與 成人工作者之概念應有不同,可能較為理想或片面,未能反映整體生涯/職涯之全貌,此乃 本研究之限制。 因此,未來可將研究對像延伸至初入或已入職場之青年,瞭解其生涯概念,並與本研究 所建構之大學生生涯概念進行比較,以建構更為全面之青年生涯概念內容,以期對華人文化 中現代青年生涯概念有更為完整的瞭解。若有機會進行延伸研究,將針對不同生涯階段,性 別或人生角色之族群進行類似之研究,以多方比較語意內涵與特性,觀察其變化。 此外,本研究所建構的生涯概念架構圖已初步描繪勾勒出臺灣大學生對於生涯一詞的認 知架構,因研究取向係採量化分析,以群集分析之結果呈現生涯概念之下之各概念類別的結 構形貌,而此概念大傘之各個概念範疇是否有最為核心關鍵與優先的構念,仍需進一步的探 究。同時未來也可進一步以德懷術法針對本研究所建構的字詞與分類蒐集專家意見,進行多 回合的評比與討論,增加研究結果的專家效度。透過此兩項廣度與深度的延伸,相信可對生 涯研究領域做出更具價值之貢獻。另一方面,生涯牽涉廣泛,涵蓋多元的複雜概念,在臺灣 大學生的生涯選擇與生涯經營中是如何影響個人,此動力關係值得進一步瞭解。後續研究可 以本研究結果為基礎,以質性派典探究更為深層的動力過程。

誌謝

本研究感謝論文撰寫期間科技部經費資助(計畫編號:MOST105-2410-H-002-147-MY2)。

(24)

62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王秀槐、陳珍德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丁孝明(2006)。孔子君子之道的思想與歷史意涵。正修通識教育學報,3,1-32。

【Tim, H.-M. (2006). The historic meaning of Confucian thought on the way of becoming a sage. Cheng-Shiu General Education Journal, 3, 1-32.】

王玉珍、田秀蘭(2016)。青少年生涯目的感的概念發展與實務。教育研究月刊,264,37-51。 doi:10.3966/168063602016040264003

【Wang, Y.-C., & Tien, S. H.-L. (2016).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sense of purpose applied in career counseling for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264, 37-51. doi:10.3966/168063602016040264003】

王秀槐(2015)。從「以我為榮」到「證明自己」:華人文化脈絡下知覺不同父母期待之大學 生的生涯因應組型初探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7(1),79-97。

【Wang, H.-H. (2015). From “taking pride in me” to “proving my own worth”: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perceived parental expectations on their patterns of career choices. The Archive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37(1), 79-97.】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101 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取自 https://www.dgbas.gov.tw/ct.asp? xItem=32738&ctNode=4987&mp=1

【Directorate-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Executive Yuan. (2013). 2012 manpower utilization survey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32738&ctNode=4987&mp=1】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市:濤石文化。

【Wu, C.-Y. (2000).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 Theories and practice. Chiayi, Taiwan: Waterstone.】 吳清山(2016)。學歷貶值 學力增值。師友月刊,586,0-4。doi:10.6437/EM.201604_(586).0001 【Wu, C.-S. (2016). Devaluation of qualifications and appreciation of academic competency. The Educator

Bimonthly, 586, 0-4. doi:10.6437/EM.201604_(586).0001】

周光明(2008)。破解大學生「五困」現象的實踐探索。教育研究,29(6),109-111。 【Chou, G.-M. (2008). Breaking down the “five dilemmas” of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Research, 29(6),

109-111.】

金樹人(1996)。生計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天馬。

【Jin, S.-R. (1996). Livelihood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Taipei, Taiwan: Tianma.】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市:東華。

【Jin, S.-R. (1997). Life consultation and counseling. Taipei, Taiwan: Donghua.】

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我國大專學生生涯發展定向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 167-190。doi:10.6251/BEP.19890601.8

【Jin, S.-R., Lin, C.-S., & Tien, H.-L. (1989).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2, 167-190. doi:10.6251/BEP.19890601.8】

洪菁苑(2014)。生涯探索對生涯未定向大學生發展生涯定向之影響探究。諮商與輔導,337, 33-36。

(25)

王秀槐、陳珍德 大學生生涯原型分析 63 【Hong, J.-Y. (2014). The impact of career exploration on career undecided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Archive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337, 33-36.】

郭萱瑞(2012)。社會變遷對當代大學生職涯發展輔導的挑戰及反思。家庭教育雙月刊,40, 77-81。doi:10.6422/JFEB.201211.0077

【Guo, H.-J. (2012). Challenges and reflections of social changes 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Family Education Bimonthly, 40, 77-81. doi:10.6422/JFEB.201211.0077】

陳金英(2005)。科技大學應屆畢業生之生涯定向焦慮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8(4),745- 771。

【Chen, J.-Y. (2005). A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of career deci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 Psychology, 28(4), 745-771.】

黃光國(1998)。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學詮釋。臺北市:心理。

【Hwang, K.-K. (1998). Knowledge and action: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Taipei, Taiwan: Psychological.】

黃光國(2004)。儒家社會中的生活目標與角色義務。本土心理學研究,22,121-193。 doi:10.6254/2004.22.121

【Hwang, K.-K. (2004). Life goals and role obligation in a Confucian society. Indigenous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Societies, 22, 121-193. doi:10.6254/2004.22.121】

黃光國(2005)。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Hwang, K.-K. (2005). Confucian relationalism: Cultural reflection and paradigm reconstruction. Taipei, Taiwa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黃光國(2009)。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臺北市:心理。

【 Hwang, K.-K. (2009). Confucian relationalism: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Taipei, Taiwan: Psychological.】

楊國樞、葉明華(2005)。家庭主義與泛家族主義。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 華人本土心理學(上)(pp. 249-292)。臺北市:遠流。

【Yang, K.-S., & Yeah, M.-H. (2005). Familism and pan-familism. In K.-S. Yang, K.-K. Hwang, & C.-F. Yang (Eds.),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y (pp. 249-292). Taipei, Taiwan: Yuan-Liou.】

楊智馨、林世華(1998)。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0(2), 1-16。

【Yang, C.-S., & Lin, S.-W. (1998).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go identity statu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0(2), 1-16.】

葉建宏(2016)。高等教育學歷貶值問題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158-161。 【Yeah, J.-H. (2016). Discussion on the d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aiwan Educational Review Monthly, 5(6),

158-161.】

劉淑慧(2000)。人生哲學─從華人先哲的論述來看生涯觀。輔導季刊,36(2),1-11。 【Liu, S.-H. (2000). Philosophy of life − Viewing the outlook of life from the discourse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ers.

Guidance Quarterly, 36(2), 1-11.】

劉淑慧(2005)。回首看見生涯諮商思潮之流變。輔導季刊,41(2),46-53。doi:10.29742/ GQ.200506.000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o provide career and life planning education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to develo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in the context of whole-person development.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In the related workshop, students will analyse how and why objects in the M+ Collections were made and create their own versions by redesigning everyday objects. Students

The English terms, simple or compound, included in the glossary are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e.g3. ther terms ‘active transport’ is considered beginning with th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 Class invariant: A Person always has a date of birth, and if the Person has a date of death, then the date of death is equal to or later than the date of birth. To be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

By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Chung Hua University for objects, to make use of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factor analysis, consider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