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諮商督導任務中受督者情緒覺察之督導介入初探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諮商督導任務中受督者情緒覺察之督導介入初探分析"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教 育 心 理 與 輔 導 學 系 教育心理學報,41卷,諮商實務與訓練專刊,205-222頁

諮商督導任務中受督者情緒覺察之

督導介入初探分析

*

蔡 秀 玲

陳 秉 華

私立中原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通識中心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諮商督導至少包括諮商技巧、個案概念化與情緒覺察三大督導任務,本研究旨在探究諮商督 導情境中,督導者如何協助受督者覺察諮商中被案主引發的情緒。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的 發現式取向歷程研究,研究對象為三組督導者-受督者的配對,每對分別進行連續六次的個 別督導,每次督導晤談進行全程錄音,三位督導者於六次督導前後分別進行一到三次的個別 訪談。研究資料包括十八份督導晤談過程錄音逐字稿,以及九份督導者訪談錄音逐字稿,資 料分析採用紮根理論的開放譯碼。研究結果發現情緒覺察的督導工作理念,包括:評估受督 者情緒覺察的準備度、跟著受督者,以及督導界線的拿捏;此外,督導者協助受督者情緒覺 察的督導介入則包括:情緒辨識與聚焦、提供安全與支持、情緒澄清與確認,以及認知探究 與擴大觀點。

關鍵詞:情緒覺察、督導介入、諮商督導

督導者針對不同的受督者會有不同的督導重點與目標,此即為督導任務(Holloway, 1995),在督

導歷程中,諮商技巧、個案概念化與情緒覺察是三大核心督導任務(Bernard & Goodyear, 2004; Bradley, 2000; Holloway, 1995),其中情緒覺察意指受督者和案主之間,以及受督者和督導者工作時所產生的 情緒、思考,以及行動的自我覺察,包括個人內在或是人際間的覺察(Holloway, 1995)。督導者需要 適時地協助受督者探索、覺察、處理並善用自身的情緒感受(Bernard & Goodyear, 2004; Holloway, 1995, Ladany, Friedlander, & Nelson, 2005; Neufeldt, Iversen, Juntunen, 1995)。諸多督導重要事件研究中,亦 發現督導過程中對於受督者的情緒與個人議題的探討,乃是影響受督者諮商專業發展的重要事件 (Ellis, 1991; Heppner & Roehlke, 1984; Martin, Goodyear, & Newton, 1987; Rabinowitz, Heppner & Roehlke, 1986; Wulf & Nelson, 2000)。蔡秀玲、陳秉華(民96)研究進一步發現當受督者覺察因諮商 互動引發之情緒後,有助於受督者的情緒釋懷、接納自己的現況、增加情緒處理能力,以及促進專 業統整等影響。

情緒覺察是重要的督導任務之一,然而目前在督導領域中有關情緒覺察的論述與研究仍是有限

(2)

。督導文獻中,多是提及自我覺察的重要性與內涵,或是肯定情緒覺察的重要性(陳金燕,民92; Bernard & Goodyear, 2004; Bradley, 2000; Campbell, 2000; Holloway, 1995),實徵研究中,目前僅蔡秀玲、陳 秉華(民96)從受督者角度瞭解情緒覺察的歷程,但是究竟督導者是如何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至 今仍缺乏相關的實徵研究。有關督導介入的研究亦限於技巧層面之探究(王文秀, 民87; Bernard & Goodyear, 2004; Rabinowitz et al., 1986; Worthington & Roehlke, 1979),以及針對口語互動行為的分析 (鄭麗芬,民86; 劉志如,民87; Holloway,1982; Holloway & Wampold, 1983)。這些研究結果發現: 支持、鼓勵與回饋是一致被認為有助益的督導介入,但是針對特定督導任務的脈絡下,督導者可以 採用的介入方法與工作原則,所知仍是有限。

Neufeldt 等人(1995)根據多年督導實務經驗,提到督導者需要協助受督者探索其在諮商晤談與 督導過程中的感受,探索受督者對於使用某些技巧與介入的感受、對諮商的信心與擔憂,並且提供 受督者機會去處理(process)自己的情感或防衛。而在處理受督者的情緒時,除了直接詢問以探索 受督者的感受之外(Neudfeldt & Nelson, 1999),督導者也可利用一些體驗性的活動,如內在對話、 身體工作、感官訓練等,協助受督者覺察自己的感覺、情緒經驗與個人化議題,接著才進行教導或 討論(卓紋君、徐西森;民91)。此外,督導者向受督者坦露自己的感受也是一種協助受督者情緒覺 察的方法(Ladany, Constantine, Miller, Erickson, & Muse-Burk, 2000; Schneider, 1992)。由上可知,

對於受督者情緒的處理有許多方法,但正如Neufeldt, Karno 與 Nelson(1996)指出:這些方法都是

根據實務經驗所發現,需要進一步進行實徵研究,瞭解其實用性。Tuttle(2000)研究亦指出目前督 導者所接受的情緒處理理論與相關訓練很少。由此可見,督導歷程中的情緒覺察任務,有待更多實 徵研究之進行,有助於未來理論模式的建立,此為研究者進行本研究的重要動機。

Ladany 等人(2005)指出督導過程是由一系列的事件或段落組成,從事件的發展脈絡中,了解 督導重要事件在何種情境發生,以及如何完成任務,此為結合實務與研究的重要方向。Ladany 等人 根據其多年的督導實務經驗,提出以事件為基礎的督導模式(an event-based model of supervision), 呈現不同督導重要事件的督導歷程模式,企圖更細膩地呈現督導互動的脈絡與行為,但是國內外至 今仍未見這樣的督導歷程實徵研究,因此,本研究即以情緒覺察事件為焦點,探討督導歷程中督導 者做了什麼以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 過去文獻指出,情緒覺察督導任務包括協助受督者對督導互動與諮商互動引發的情緒進行覺察 (Holloway, 1995)。受督者在督導情境中產生的情緒會受到案主、督導者與受督者三人動力的交互影 響,有其豐富與複雜,然而對大多數受督者來說要直接表達督導互動引發的情緒有較多的困難(許 韶玲,民93),而且除非督導互動引發的情緒干擾督導的進行,才會進一步探討(Schneider, 1992)。 由於受督者被案主引發的情緒最會直接影響諮商的進行(林玉華、樊雪梅,民86; Hayes, 2004), 而且對於這些情緒的覺察也是受督者認為是督導歷程中的重要事件(Ellis, 1991; Heppner & Roehlke, 1984; Martin et al., 1987),因此,本研究聚焦在探討督導者做了什麼以協助受督者覺察所提及的在諮 商中被案主引發的情緒。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問題為:督導者進行情緒覺察時的工作理念為何?在何 種情境下,督導者會進行情緒覺察此一督導任務?督導者有哪些介入可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在這 些督導介入中會使用哪些技巧方法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本研究結果除可提供督導者在實踐情緒覺 察督導任務的實務性知識外,亦可作為日後督導訓練之參考內容,並且有助於建構諮商督導有關情 緒覺察的理論性知識。

方 法

一、研究取向

(3)

本研究主要是以情緒覺察事件為研究焦點,採發現式取向研究(Mahrer, 1988)。發現式取向研究 的目的是要貼近與深度檢視實務現象場,研究者不存著預測的想法,需要開放地觀察與了解為解決 某特定問題,所產生的互動過程,並藉此發現導致改變的要素,然後歸納出跟改變有關的組成成份 (Mahrer, 1988)。本研究從督導歷程中選取情緒覺察的事件或段落進行分析,並且帶著發現式的眼 光,開放地觀察在督導過程中督導者與受督者的互動,然後歸納出督導者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的督 導介入,並且透過對督導者的深度訪談,釐清內隱的專家知識,探究資深督導者的工作理念。

二、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的參與者包括三位督導者與三位受督者所組成的三組督導配對、訪談者與協同分析者, 以下分別介紹。 (一)督導者:本研究為了解專家知識,故邀請督導者時採立意取樣之方式,督導者的條件, 除了需要有多年的擔任督導者經驗外,也需要在督導過程中重視情緒覺察之督導任務。共邀請到三 位督導者,其年齡為35-50歲之間,均為女性、合格諮商心理師,諮商實務年資從13-25年之間,擔任 督導的年資則從7-12年之間,主要諮商取向以完形與心理動力為主。 (二)三位受督者:三位受督者年齡介於30-45之間,均為女性、合格諮商心理師,諮商實務年 資為5-15年之間,諮商取向以完形與心理動力為主。三組督導配對在本研究進行之前,已經有半年至 兩年的督導關係。 (三)訪談者:訪談工作由第一位研究者自行擔任,有六年擔任督導者的經驗,以及十二年的 諮商實務年資,並曾實際進行多篇質化研究。 (四)協同資料分析者:本研究邀請到兩位諮商心理學博士共同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討論,兩位 均有豐富的督導實務經驗,並持續進行質化研究。第一位協同分析者協助研究資料分析,共同歸類 與討論,並且激盪思考,開展與充實研究思維的廣度與深度。第二位協同研究者則是參與研究結果 的檢視與討論,充實研究結果與討論的完整與深入。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包括督導晤談錄音與督導者訪談錄音,茲將研究工具說明如下: (一)督導晤談錄音逐字稿:本研究收集每組督導者-受督者配對每週一次一小時、連續六次的 督導晤談全程錄音,並將錄音檔騰成逐字稿,共計有18份督導過程逐字稿。 (二)半結構訪談大綱:分為六次督導前訪談與六次督導結束後訪談。 1.督導前訪談:在每組配對所進行的六次督導之前,分別針對三位督導者進行個別訪談,訪談過 程中會依據督導者的回答來深入問題,了解督導者內隱的理念想法。督導前的訪談大綱內容如下:(1) 您對督導任務中的情緒覺察,有何看法?(2)在您進行督導的過程中,何時會協助受督者覺察自身 的情緒?(3)在協助受督者覺察情緒的過程中,您通常是如何協助受督者覺察? 2.督導結束後訪談:在六次連續督導晤談全部結束之後,再次分別針對三位督導者進行個別回顧 訪談,訪談的主要問題包括:(1)六次督導過程中,您在引導受督者覺察自己情緒時,主要的工作 方法與背後意圖為何?(2)您在協助受督者覺察情緒的過程中,會特別注意什麼?(3)您通常會 如何拿捏分寸,避免督導成為諮商?此外,研究者會根據初步整理出來的督導歷程逐字稿,與督導 者檢核其介入方法,並且進一步詢問督導者內隱的工作理念,亦即如此介入背後的考量或者意圖是 什麼。

(4)

四、研究程序

(一)研究資料的收集 確定研究主題後,共邀請三組督導配對為研究對象。研究者先針對督導者進行一次訪談,瞭解 其對情緒覺察的工作理念。之後,各組督導配對進行6次密集個別督導,6次督導結束後,與每一督 導者再進行回顧訪談,其中督導者A 為二次,每次約1.5小時,督導者 B 為3次,每次各約1小時,督 導者C 則為1次,約2小時,因此,本研究共收集到18份督導晤談過程錄音與9份督導者訪談錄音。 (二)研究資料分析 本研究採用紮根理論分析方法中的開放性譯碼,進行資料分析。資料分析的步驟如下所述: 1.確定督導晤談過程逐字稿的分析段落:研究者先詳細閱讀督導晤談過程逐字稿,在督導過程中 出現明顯與情緒覺察有關的話題與討論篩選成為分析之段落。段落開始於受督者提及自己在諮商中 被案主引發的情緒感受,納入其前後脈絡,當受督者對情緒有所洞察,並且討論的焦點轉為不同主 題時,即為分析段落的結束。 2.標示重要句子與摘述:將單次督導晤談中所選取的分析段落與督導者深度訪談中的重要句子予 以畫線,成為重要的意義單元,並以關鍵字摘述其意。 3.開放性譯碼:研究者從不同的意義單元中充分發展出相關的譯碼類別,反覆以每份逐字稿檢視 形成的譯碼類別,並不斷發現尚未被編碼的理念或介入類別,之後,再將所有的類別依其相似性予 以群聚,統整為較高抽象層次的範疇,整理出最貼近研究資料的類別架構與類別彼此之間的關係, 統整為本研究結果。 (三)資料分析的可信性 質性研究的旨趣不在於普遍化類推,而是去發現主觀的真實與現象,因此,質化研究更重視整 個研究過程中的嚴謹度與結果的可信性與確實性(Yeh & Inman, 2007)。本研究為確保資料來源與分 析的可信性,謹守研究過程之嚴謹,而且研究者在訪談過程與分析過程不斷自我省思,並書寫研究 手札,研究過程的每一步驟均有清楚、具體及詳實的說明。再者,研究者亦邀請兩位協同分析者協 助整理、分析與討論,避免主觀與偏頗,若有意見不同之處,均會充分討論至達到共識為止。研究 過程中,研究者就情緒覺察督導介入的初步整理,請督導者澄清、補充與檢核,以求周延,最後亦 將研究結果交予督導者核對,確定研究結果符合其實際經驗,以達到確實性的要求。

結 果

本研究結果發現二大主要範疇,分別為情緒覺察的督導工作理念,以及情緒覺察的督導介入, 每個主範疇又包括次要範疇,其結果說明如下:

一、情緒覺察的督導工作理念

(一)評估受督者情緒覺察的準備度 在督導過程中,督導者討論受督者被案主引發的情緒時,會持續評估受督者的狀況,一方面評 估受督者所提到諮商困難是否與個人狀態有關,另一方面也評估受督者對於情緒覺察的準備度。前 者評估主要是依據督導者對受督者的認識與瞭解,後者評估乃依據受督者在督導互動中的回應。當 督導者澄清感受時,如果受督者回應比較是在理性層面,就得評估受督者是否預備好要多瞭解自身 情緒,例如督導者 A 提到「我會去試試看他準備好的程度,因為不是每一個諮商員都願意看情緒,

(5)

我就會先試試看,如果說他收了,我就可以多做一點,直到那個部分跟概念化連結起來(A1A004)」。 三位督導者均提到即使情緒覺察很重要,但是主要還是要看受督者的準備度。情緒覺察與受督 者的專業經驗層級不一定有直接相關,最主要的還是取決於督導關係之信任程度、受督者對情緒的 接收程度,以及開放程度。例如督導者 C 提到「很重要的是受督者有沒有預備要去談情緒。當受督 者願意,督導關係也穩固的話,很多東西其實就會自發性產生,只要受督者願意探索,就可很快有 所覺察與連結……主要是受督者願意呈現的主題才看(C1C007)」。 (二)「跟」著受督者 三位督導者提到在過程中其實就是「跟著」(follow)受督者,非常看重受督者當時的需要,督 導者均表示當受督者提到感受時,介入的方式依狀況而定,主要看受督者如何描述,以及其督導需 要為何。例如督導者 A 提到「我會比較跟著受督者的速度走,因為這個部分是個歷程,他必須去相 信去談自己是安全的(A1A024)」。另外,督導者 C 提到「蠻跟著受督者當時的那個需要是什麼 (C1C002)……其實是蠻 follow 受督者的,就是用自己的直覺,或者是對他當時、此時此刻的,也 許是一些非語言的訊息,或者是他當時的狀態,就是跟著他,來幫助他瞭解自己(C1C032)」。三位 督導者一致強調並沒有企圖一定要受督者覺察到什麼,而是在這探索與覺察過程中有所體會與學 習,例如督導者 E 提到「在督導過程中,主要是讓受督者意識到自己可能有些情緒干擾諮商互動, 然後與受督者一起探索,協助受督者共同思索以促進覺察,並且提昇情緒的敏感度,降低自身情緒 對諮商互動的影響E1E036)」。 (三)督導界線的拿捏 當受督者的情緒與個人議題有關時,督導者也需要注意拿捏介入的分寸,可以有諮商的精神與 技巧,但不是進行諮商,至於如何拿捏呢?督導者的看法包括:督導一開始就清楚說明督導的角色 與期待。例如督導者A 提到:「有時受督者自發帶出一些議題,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跟人好好說再見, 他要講我不會阻止,但一開始督導就很清楚說明這不是諮商,通常受督者就會自己拿捏分寸,但是 你不能阻止受督者去阻絕他們的頓悟(A1A018)」。對於個人議題通常是點到為止,談論而不催化, 不去追溯歷史,頂多是建議可探索方向。督導者C 認為:「在諮商中,談到個人部分會去問過去歷史, 比較在動力的瞭解,但是督導情境中頂多是提醒他可以去想想生命中的怎樣怎樣,這也是極限 (C1C008)」。當受督者在督導過程中有些情緒流露,督導者只是陪伴與等待,並不會多做什麼,以 避免逾越督導界線。督導者E 提到:「即使受督者感受很強烈的時候,我也不覺得那個叫做諮商,因 為我也會陪伴他,然後同理他,然後可能也會幫他做一點點探索,但是我的角度還是幫助他這個人, 最終的目的還是他可以更知道如何面對案主(E1E046)」。三位督導者均強調協助受督者談論或覺察 個人情緒的終極目標在於幫助案主,所以督導者要很清楚自己僅是幫助受督者探索,讓受督者對自 己的情緒有些新的認識,但是並不處理個人議題。

二、情緒覺察的督導介入

本研究發現情緒覺察的督導介入包括:「情緒辨識與聚焦」、「提供安全與支持」、「情緒澄清與確 認」,以及「認知探究與擴大觀點」四大類別,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情緒辨識與聚焦 從督導訪談逐字稿中,發現「情緒辨識與聚焦」為情緒覺察督導任務之開端,「情緒辨識與聚焦」 意指督導者辨識受督者需要進一步覺察的情緒,並以受督者呈現的情緒當作討論的焦點與主題。當 受督者提及自己的情緒感受時,並非所有被提及的情緒都需要再深入探索覺察,因此,督導者得先 辨識出需要進一步覺察的感受,並且成為討論的主題。

(6)

(二)提供安全與支持 督導者「提供安全與支持」,主要是督導者的態度或回應需要讓受督者感受到支持,並且讓受督 者對於要在諮商督導中覺察自己情緒感到安全。三位督導者均提到督導者要提供安全的督導氣氛, 受督者才會真實坦露或更深覺察。當受督者坦露自己的感受時,督導者的回應是很重要的,督導者C 表示「唯有當受督者感覺到安全與扶持(holding),才有可能更深地去覺察自己,當督導者提供的是 扶持的環境時,受督者就會自發地、更深地檢視自己。對受督者來說就像是一層一層剝洋蔥,更深 地看見,對督導者來說,則是看見受督者不斷地「蛻變」,在安全的環境下受督者就會願意深入核心 (C3C011)」,所以在督導互動中重要的是鋪出安全與支持的氛圍。 為了讓受督者能夠自在開放地在督導過程中坦露或探索自己被引發的情緒,督導者提到要事先 教育受督者之重要,在開始建立督導關係時,督導者都會先教育受督者,讓他們知道被案主引發情 緒是很正常的,鼓勵受督者接納自己的情緒,並鼓勵受督者若有任何情緒感受都可以帶到督導中來 談。 (三)情緒澄清與確認 「情緒澄清與確認」意指督導者幫助受督者釐清自己的感受,並且再度確認自己的感受。當辨 識出受督者需要進一步覺察的情緒之後,督導者就要開始幫助受督者釐清自己模糊的感受,或者正 視自己真正的感受。 (四)認知探究與擴大觀點 「認知探究與擴大觀點」意指督導者從不同角度探問受督者,協助受督者釐清情緒背後可能的 源由,並且適時協助受督者將自己的情緒與案主、背後信念與個人議題作連結。當受督者澄清自己 感受背後的想法或信念時,督導者會從不同的角度探問,刺激受督者思考,試圖擴大受督者的認知 觀點。在情緒覺察的督導任務中,督導者提供諮詢探問,讓受督者有機會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索, 同時也提供機會讓受督者釐清並整理自己的想法。

三、情緒覺察督導介入的重要技巧

在不同類別的情緒覺察督導介入,分析出重要的技巧如表1: 表1 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的督導技巧 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的督導介入 督導技巧 情緒辨識與聚焦 1.辨識情緒覺察線索 2.以受督者情緒為討論焦點 提供安全與支持 1.接納同理 2.正常化 3.督導者自我坦露 情緒澄清與確認 1.澄清特定諮商互動 2.澄清感受 3.同理感受 4.注意非語言訊息 5.面質 認知探究與擴大觀點 1.探究背後假設 2.連結案主人際互動的情感經驗 3.思索與個人經驗或議題的關連

(7)

(一)情緒辨識與聚焦的重要技巧 1.情緒辨識的線索:三位督導者認為並非所有受督者在督導中提到的情緒都需要進一步覺察,而 需要探索與覺察的情緒,其辨識的線索包括: (1)諮商遭遇的困難明顯與受督者的專業能力無關,可能是受到受督者個人情緒的影響:督導 者 C 認為對於個案概念化與諮商處理已經比較沒有困難的受督者來說,討論諮商的處理不是重點, 反倒是要幫助他們覺察自己,了解是什麼阻礙他們能力的展現。督導者A 表示處理案主的情緒與受 督者個人對情緒熟悉度與處理有關,當案主有明顯的感受,但受督者無法同理、不去接觸案主的感 覺、比案主更防衛,或者太焦慮自己的表現等,督導者都要幫助受督者去覺察個人對接觸案主情緒 的困難所在,而不是教導受督者情緒處理或同理的技巧。 (2)在督導情境中受督者重複出現的個人議題:在長期督導中,督導者有機會對受督者有更多 的認識與瞭解,受督者的重要個人議題或模式會在連續性的督導中重複展現,當發現是受督者重複 的議題或模式干擾諮商進行時,督導者也會主動介入。例如由於督導者A 知道受督者本身有些經驗 感受與案主相似,所以引導受督者更多自我覺察,以避免與案主互動的混淆或干擾;又如督導者 C 發現受督者對於設立界線,以及分離結案有較多的困難,所以在談到結案時,督導者也會敏感此部 分,並幫助受督者覺察自己情緒與困難所在。 (3)與受督者平常的表現或狀態不同:當受督者對某一案主有特別的感覺,通常表示有反移情 或投射性認同在影響。例如,督導者A 發現受督者的情緒強度大於平常,所以督導者 A 整體評估之 後,認為是投射性認同造成受督者的強烈情緒表達。 (4)當受督者談及某案主時,就有一些情緒流露:督導者 E 強調在諮商互動中一定是有各種的 情緒感受在流動,但是大多的情緒感受,受督者都可以自己沈澱或消化,進行督導時通常不會有太 強的情緒波動,若有,表示可能跟受督者個人有一些關連,就需要進一步覺察。 督導者的辨識與評估在受督者提及被案主引發的感受時就開始運作,例如督導者 E 藉著直接詢 問受督者這樣的情緒反應是否與以往不同,來幫助受督者自己檢視與評估。督導者 E 會以「你以前 別的案主會這樣嗎(EF1E035)?」、「其實你連對之前那個撞得你這樣子頭昏腦脹的案主,你都沒有 舉白旗。你怎麼忽然對這樣的案主,好像還沒開始,你就先投降(EF2E048)?」等探問。 2.以受督者情緒為討論的焦點:當督導者辨識出受督者需要進一步覺察的情緒,接下來就會以受 督者的情緒當作討論的焦點。然而要受督者真實坦露自己的感受本來就是在一種比較脆弱的狀態, 即使有先前的安全信任與允許為基礎,有時仍然需要督導者邀請聚焦於情緒探索,例如在督導配對 AB 的第一次督導晤談時,受督者 B 一開始雖然很坦承且也經驗到自己被引發的害怕,但後來似乎要 轉移討論焦點到如何進行諮商介入,督導者 A 認為受督者的害怕反應與其平常反應不同,故邀請受 督者聚焦在自己的害怕感受,「所以那時候你還不是很清楚他到底要的是什麼,不過,我們慢一點喔, 我們再回來這個你對案主的害怕,我記得好像我們上一次好像也提到類似這樣的部分(AB1A009)」, 藉此邀請以聚焦,方能進一步探索受督者害怕什麼。 (二)提供安全與支持的重要技巧 至於督導者可以藉由何種技巧提供安全與支持呢?本研究結果發現督導者的接納同理很重要, 此外,三位督導者也都強調正常化(normalization)技巧與自我坦露的重要,分別說明如下: 1.接納同理:當受督者提及自己被諮商互動引發的感受時,督導者通常就是傾聽與同理接納。例 如督導者 C 表示「在督導中要鋪出安全信任的關係,甚至不需要具體的肯定與增強,重要的是讓受 督者覺得被接納(C2C005)」。有時雖然受督者提到自己被案主引發的感受,但是要開放地討論仍會 有些焦慮與緊張,因此,督導者需要先處理這些焦慮,予以接納同理。例如在督導配對CD 第二次督 導時,受督者D 要繼續討論自己對於結案的處理有些焦慮,受督者 D 提到「覺得好像做錯事,然後

(8)

又一直要去講那個,我自己的狀態是有一個做錯事的焦慮(CD2D047)」。督導者 C 的回應是「你雖 然想逃避但還是面對,其實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假如你把它認為是做錯事的話,那你現在等於是 說你還是願意去正視那個是怎麼回事,所以我可以體會是說,It is very hard,you are doing great,這 是很不簡單(CD2C048)」,在此,督導者 C 同理了受督者 D 的困難,並肯定她的勇氣,當這些抗拒 處理之後,才有機會聚焦於情緒的覺察。 2.正常化:從督導過程錄音逐字稿中,發現正常化常是督導者在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時,為降低 受督者焦慮或表達接納的方法之一,例如:「我想分離時都會很難,因為那是被遺棄的感覺嘛!每個 人都有,只是強弱的問題啦(CD2C2095)」、「覺得這種案主比較會有成就感,這也蠻正常的啊,你 沒有因此說你不能結案,這樣應該沒關係(EF3E036)」。三位督導者表示受督者被引發的情緒感受是 相當正常的,但受督者易對此感到焦慮,因此,以正常化來降低其焦慮,並表達支持。督導者C 認 為「為了鋪陳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需要帶入諮商的態度與技巧,但是督導又不同於諮商,所以在 介入時就有一些不同於諮商的作法,如跳話題,或者是更多正常化、幽默感等,都是在鋪陳一個安 全支持的關係,讓受督者在面對自己真實感受時,不會有太多的焦慮(C3C032)」。 3.督導者的自我坦露:三位督導者在督導過程中會適當地自我坦露,有助於受督者對於要真實的 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到安全,通常督導者的真實或真誠一致會影響受督者的真實與開放。督導過程中, 督導者會真誠分享自己處理案主的經驗,示範如何帶進自己真實的感覺,真實展現督導者自己的想 法與感受。督導者 A 表示自己的自我坦露除了為受督者示範如何真實互動外,也幫助受督者可以真 實面對自己且開放。 (三)情緒澄清與確認的重要技巧 此時常用的方法包括澄清特定諮商互動、澄清感受、同理感受、注意非語言訊息,或是面質。 1.澄清特定的諮商互動情形:當督導者詢問諮商互動的情形時,讓受督者有機會重回諮商情景, 喚 起 當 時 的 感 受 , 例 如 在 第 一 次 督 導 晤 談 時 , 督 導 者 A 詢 問 受 督 者 B :「 你 當 下 怎 麼 回 應 (ABA1004)?」,受督者B 提及當時的情境與自己的反應:「我開始不知所措,我覺得我有點害怕, 我有點僵在那裡,然後我那時候腦子真的不知道該回應什麼,該怎麼做,我覺得我那時候講的一些 話,也覺得是蠻言不及義的(AB1B005)」。當督導者幫助受督者進一步去區辨到底是案主哪一個特 定的言行引發其感受,其實也幫助受督者更清楚自己的內在感受與反應。例如督導者 E 問及「所以 他到底做了什麼呢?讓你那麼謹慎小心地維持關係(EF5E114)?」,受督者釐清是案主一開始來的 時候就說他不認為諮商真的會有用,所以更希望自己要有效(EF5F115)。 2.澄清感受:當督導者聚焦在情緒相關的話題,開始時最常使用的技術就是採取開放式問句,如 「怕什麼」、「擔心什麼」以澄清受督者的情緒,詢問之後,進而促使受督者更進一步釐清自己感受。 例如:「你覺得對你而言,當案主突然好像變得像個小孩子一樣,對你生氣的時候,你怕的是什麼 (AB1A005)?」、「你擔心什麼(CD3C035)?」、「你在焦慮說有一個人覺得自己這麼糟,然後呢 (EF5E009)?」督導者均表示在督導過程中只要談論(talk about)感受就很足夠,談論感受就是澄 清感受,在不斷澄清的的過程中,讓受督者正視自己的感受,並且了解自己是怎麼回事。 3.同理感受:情緒覺察過程中督導者的同理是重要的,一方面藉著同理可以鋪陳出溫暖支持的督 導氛圍,讓受督者可以更加真實與開放,另外,同理也可以幫助受督者深刻去經驗並正視自己的感 受,才有機會作進一步的洞察。例如督導者對受督者同理說:「可見確實陷的很深,就那無力真的還 蠻深的,就是蠻大的,到現在你在講的時候還是很無力(EF2E065)」、「你好像有點那個受委屈的感 覺吼!你那麼努力,卻是真的被他這麼樣地給否定了(AB5A017)」。 4.注意非語言訊息:在督導過程中,督導者藉著注意受督者的非語言訊息,幫助受督者接觸自己 的感受,例如「看你整個人好累,都往下掉這樣子的感覺,確實讓你很無力(EF2E064)」,透過當下

(9)

與感受的接觸幫助受督者更加正視或確認真正的感受。又如在第一次督導時,督導者 A 反映受督者 B 的非語言訊息:「你講到這裡你覺得怎樣…你看起來蠻沈的(AB1A006)?」,讓受督者有機會確 認自己內在的感受:「我覺得裡面好像有一股悶悶的感覺,就是那個好像很怕人家生氣(AB1B007)」。 5.面質:當督導者敏銳於受督者真實的情緒,即使受督者還未完全正視自己的感受,在良好的督 導關係下,督導者可以直接面質,幫助受督者確認自己的感受。例如在第五次督導時,督導者 C 與 受督者 D 在討論案主所引發的無力感,受督者覺得對強勢的案主感到無力,提到自己其實是不怕生 氣的人,但是督導者C 直接挑戰面質,受督者才開始承認自己的害怕:「有可能我還是怕的吼,嗯, 我對他真的很小心(CD5D097)」。 (四)認知探究與擴大觀點的重要技巧 從研究資料中發現認知探究的方向主要包括:1.探究背後的假設,如「為什麼你認為若案主出國 就一定會發生事情?他的危險性就很高(EF4E036)?」;2.探究與案主人際互動情感經驗之關連, 如「這個案主是不是在家裡面常常是被這麼否定?就如同你現在所經歷的(AB5A023)?」;3.探究 與受督者個人經驗或議題的關連,如「這個人的特質跟你有些什麼樣的經驗是有關的(EF2E055)?」。 除了認知探究的多元方向之外,督導者也會適時地提供不同的觀點,幫助受督者釐清自己的想 法,並且刺激受督者再次思考自己的假設,例如當受督者D 的自我懷疑主要是因為他背後有個信念 是「當案主沒來就表示我不夠好」,督導者C 則進一步詢問此信念的真實性,如詢問「案主沒來就真 的代表自己不好嗎?」或者反向詢問「那如果案主一直來就代表諮商很有效嗎?」,藉此不斷讓受督 者覺察自己背後影響情緒的假設或信念並擴大觀點。又如,第五次督導時,督導者A 直接引導受督 者B 思索其經驗到被否定的痛苦是否也就像案主的家庭經驗;此外督導者 E 也會直接將受督者 F 的 過度擔心,連結到那是案主的人際互動模式,由於案主容易讓周遭的人過度擔心,因此,諮商師 F 也需要替案主擔心,故此連結幫助受督者對自己的擔心有不同的解讀。

討 論

一、安全與支持的良好督導關係,有助於情緒覺察任務之進行

本研究結果肯定督導者提供安全與支持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受督者要在諮商督導中覺察情緒

更為重要,此結果呼應Ladany, Hill, Corbett 和 Nutt 等人(1996)、Webb 與 Wheeler(1998)的研究,

其結果均指出安全信任的督導關係會影響受督者對督導者的自我坦露。Coburn(2001)認為提供受 督者一個沒有批判、安全的環境,受督者才願意呈現自己與案主的經驗,進而有機會完整瞭解諮商 互動情形;在安全與支持的情感連結下才能進行有效的督導。Walsh, Gillespie, Greer 與 Eanes(2002) 研究發現,督導關係的品質是決定受督者是否願意自我坦露的重要因素。受督者的焦慮影響其對自 我坦露的開放度,雖然受督者期待透過督導可以協助釐清自己的情緒,但是在坦露的過程中,受督 者仍會有焦慮不安或掙扎的感受,因為坦露本身會引發受督者的羞愧感,挑戰受督者的勝任感、自 主性與對自我的感受(Yourman, 2003),因此,督導者鋪陳一個安全信任的空間,有助於受督者的情 緒覺察。Teitelbaum(2001)指出在受督者開放述說自己的諮商互動與感受時,督導者很重要的功能 就是提供扶持,讓受督者覺得安全,並且幫助他/她去瞭解與包容案主所引發的情緒感受。 Ladany 等人(2005)也提到要論及受督者被案主引發的的情緒,理想條件是有相互信任與尊重 的穩固督導關係,而且受督者必須清楚認識督導與諮商的界線不同,與本研究結果相呼應。本研究 發現指出界線拿捏在情緒覺察時的重要性,此結果呼應國外相關研究(Ladany & Friedlander, 1995; Nelson & Friedlander, 2001; Olk & Friedlander, 1992),唯有清楚的界線,督導者才可進一步討論受督

(10)

者的個人或關係上的困難。本研究還發現界線拿捏時需要注意之處,督導者會讓受督者清楚了解督 導者的角色;即使在諮商督導過程中受督者會談及個人部分,但是督導者多是陪伴,並不催化情緒 或進一步深入探究源由,並會回到與案主之關聯,所以不會造成角色混淆不清的狀況,也讓受督者 可以更放心坦露與覺察,此結果頗符合Neufeldt 等人(1995)針對督導實務所提供的的督導策略,並 且和Neudfeldt 與 Nelson(1999)對督導者在發揮諮商功能時的提醒是相當一致的。

二、督導者在情緒覺察過程中的探問,一方面幫助受督者澄清與確認感受,另一方面也刺激受督者從

不同角度思考以促成洞察

本研究發現探問是情緒覺察歷程中常用的督導介入,呼應Neudfeldt 與 Nelson(1999)所言,以 直接詢問來探索受督者的感受。督導者的探問主要涵蓋情緒與認知兩大領域,亦即本研究所發現的 「情緒澄清與確認」,以及「認知探究與擴大觀點」。Greenberg 和 Safran(1989)認為情緒過程是個 複雜的機制,因此可以從感官知覺、過去的情感記憶與經驗,以及概念系統(conceptual system)三 方面去幫助當事人覺察情緒。本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如:注意受督者當下的非語言訊息就是從感 官知覺著手、澄清諮商互動就是從情感記憶與經驗著手,而認知探究與擴大觀點則是從概念系統切 入。 本研究結果指出,協助受督者覺察的督導過程中,督導者運用許多的探問技巧,內容包括澄清 感受、澄清特定互動,或藉著詢問情緒背後的相關假設或信念、與個人經驗或議題的可能連結,以 及從受督者被引發的情緒中去思索與案主內在感受,或者他人對案主感受之間的關連。督導者在探

問中刺激受督者思考與連結,進而有更豐富的覺察內容。國外學者Neudfeldt 和 Nelson(1999)、Teyber

(2000)建議受督者自行反思的問題,如澄清自己對案主的感受、澄清自己的感受是否特別對此案 主才有?這些感受與個人的經驗有何關連等?這些都與本研究督導者探問的方向有相似之處,然而 本研究結果也發現澄清引發情緒的特定互動此一重要探究方向。Watson(1996)所進行的諮商研究 結果發現,生動地描述特定的情境確實可以讓案主喚起情緒,專注於引發情緒的相關情境細節;當 案主生動地以語言描述時,通常可以讓案主經驗到當時的感受,並且回憶起當時特定的情境、感受 與反應;此一研究結果肯定生動的描述確實可以增加情感經驗與意識覺察的強度,與本研究結果相 呼應。Ladany 等人(2005)亦認為探索受督者與案主在諮商中發生什麼,辨識出引發情緒的特定行 為,可助受督者進一步了解與洞察自身之感受。在本研究結果中確實也發現,當受督者在述說引發 情緒感受的特定諮商互動時,受督者同時可正視或確認自己感受,並且連結到背後的想法、信念或 個人議題,而有所洞察。 此外,Ladany 等人(2005)提出反移情覺察的線索,一為受督者個人常出現的情緒,會認為可 能是古典反移情,亦即與受督者的個人議題有關,另一為受督者的反應是平常少見的,不合理的, 而且是針對特定案主的,這可能顯示受督者在潛意識過程中認同案主,親身體驗到案主的內在未說 出的深層感受。本研究並非以反移情為探究主題,然研究結果提供督導者可以協助受督者進一步覺 察的諮商互動情境相關情緒之線索。除了上述Ladany 等人所提到的兩種情緒線索外,本研究也發現 當下受督者自然流露的情緒,以及從討論的諮商困難與受督者的能力無關兩類線索,亦可用來判讀 是否需要進一步幫助受督者覺察被引發的情緒。

三、督導者善用不同技巧以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

在督導實際互動中,督導者通常會運用不同技巧以達成督導任務。McCarthy, Kulakowski 與 Kenfield(1994)研究發現最常使用的督導技巧是支持與鼓勵,這也是本研究督導者所常用的。至於 在情緒覺察督導任務上,Campbell(2000)指出在提及情緒層面的話題時,面質、詢問與探究等督導

(11)

技巧可以促進受督者自我覺察,此論述與本研究結果相當一致,而且由於本研究的督導配對至少有 半年以上的穩固督導關係,在信任與安全的關係中,督導者更可適時使用面質,幫助受督者確認自 己的感受。此外,本研究的督導者也會留意當下的督導互動,當受督者呈現有意義的非語言訊息時, 督導者會適當予以澄清,幫助受督者跟自己當下的感受接觸,進一步確認自己的感受。如同Neufeldt 等人(1995)所說,督導者可以在督導歷程中觀察受督者的非語言訊息並進行探索,這些探問大多 可以協助受督者進一步檢視自己的內在經驗,幫助受督者有所覺察。 Lewis(2001)指出有效督導者的特徵之一就是在督導過程中真實與開放,很願意分享自己的情 緒感受、諮商經驗、專業發展經驗、自己的錯誤,以及過去身為諮商學習者的懷疑與焦慮,再者, Ladany 與 Lehrman-Waterman(1999)研究指出督導者自我坦露的程度可以預測督導聯盟強度。在本 研究也發現督導者自我坦露對情緒覺察督導任務的重要性,透過督導者的自我坦露,除了可以示範 如何坦露外,也讓受督者對於真實坦露自己的情緒或更深層的內在感到安全。如同Strean(2000)所 言,督導者的自我坦露可降低督導者權威與專家色彩,展現督導者的真誠一致,這也讓受督者可以 真誠去面對自己的感受。Campbell(2000)也指出當督導者提供支持、同理與自我坦露,可建立合作 關係,釋放受督者的焦慮,並且促進洞察,與本研究結果相呼應。尤其是本研究結果發現督導者的 自我坦露與同理回應,均為降低受督者焦慮,並且提供安全支持,以促進受督者情緒覺察。 然而,督導者的自我坦露除了提供安全與支持,增加督導工作聯盟的強度外,督導者敏感於自 己對受督者的反移情,並且向受督者坦露自己的感受,也是進一步協助受督者情緒覺察的方法 (Ladany et al., 2000; Schneider, 1992)。Coburn(2001)指出督導者可利用自己被受督者引發的感受 與情緒過程來協助受督者,從督導者的感受來了解受督者與案主之間的互動感受,並且藉此協助受 督者探索這些感受與意義。Strean(2000)指出在重要的時刻,督導者自我坦露自己反移情的感覺可 以有效協助受督者解決治療困境,當受督者無法藉著督導者的教導、澄清或詮釋來處理平行過程時, 督導者可對受督者坦露部分反移情感受,坦露之後,督導關係中的緊張消除了,治療僵局也獲得解 決。但在本研究中並未發現此類型的自我坦露,值得未來探究之。

四、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對諮商教育與督導和未來研究兩方面提出建議。 (一)對諮商教育與督導的建議 1.長期督導關係之重要:從本研究結果中發現,情緒覺察的線索需要建基於督導者對於受督者的 瞭解,無論是其平常的諮商表現、對情緒覺察的準備度,以及重複出現的模式或議題都需要在較長 期的督導互動中比較容易展現與發現,而且信任與穩固的督導關係也是督導者在協助受督者情緒坦 露與覺察的要素,因此,諮商學習者在接受督導時,能與自己所信任的督導者維持長期與穩固的關 係相當重要,除可幫助自己在技巧與個案概念化的學習外,也可從情緒覺察加深專業之學習。 2.加強情緒相關訓練:在本研究中,確實發現受督者在諮商互動過程中會被引發出許多不同的情 緒感受,受督者自身如何有效處理,以及督導者如何協助受督者處理都是諮商教育的重要議題。本 研究的督導者特別提及情緒覺察督導任務需要受督者的開放度、對情緒的接收度與準備度,尤其情 緒在諮商過程中有其關鍵性,不容輕忽,因此,建議在諮商養成教育中,仍需要加強受督者對情緒 的相關訓練。此外,在本研究發現的情緒覺察督導介入中,發現情緒辨識與聚焦,以及情緒澄清與 確認,都需要督導者對於情緒的敏感度與掌握,而且國外研究指出很多負向的督導經驗其實都跟督 導者忽略受督者的感受有關(Gray, Ladany, Walker, & Ancis, 2001),因此,督導訓練中,亦需要加強 督導者對於情緒覺察督導任務的相關訓練,方能有效實踐情緒覺察督導任務,以提升諮商效能。

(12)

取向,並非全都重視情緒之重要性,但是當受督者的情緒感受已經影響到諮商或督導進行時,督導 者就有責任協助受督者妥善面對與處理其情緒(Neufeldt & Nelson, 1999),且督導者學習處理受督者 的情緒議題,是督導者專業成長必經的過程(Baker, Exum, & Tyler, 2002)。然而如同 Tuttle(2000) 研究指出,目前督導者所接受的情緒處理相關訓練與介入策略理論很少,故本研究結果所發現的工 作理念與督導介入,都可以當作情緒覺察任務實踐的參考架構,作為督導介入的方向與指引。尤其 是新手督導者,更需要熟悉情緒覺察的線索與督導介入,有助於敏感受督者的情緒狀態,適時助其 進一步覺察。 4.探究資深督導者的專家知識之必要性:由本研究結果發現,資深督導者內隱的工作理念,以及 實際的諮商介入,有其原則與脈絡可循,並且藉由對資深督導者專家知識之探究,更加豐富了原有 的督導論述,發現許多具價值與意義的結果,對於督導實務有許多重要之提醒。因此,諮商教育與 訓練內容,除西方的理論與實務論述外,更需要納入國內資深督導者在本土文化脈絡下的實務知識, 日後無論從對話空間的開展,或是專家研究的投入,都有其需要,並且可進一步整合理論、實務與 研究,提昇諮商教育與督導訓練之本土性與專業性。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繼續拓展對受督者情緒之探究:受督者情緒覺察與處理對於諮商效果有極大的影響,但是目

前相關的實徵研究卻極為有限(Williams, Judge, Hill, & Hoffman,1997),由於情緒是抽象的、多變的、

常涉及內在經驗,且有時還是潛意識的過程,所以要正確地操作、認定與測量這複雜且抽象的構念 確實是有很大的困難,然而質化研究的興起,擴展更多的可能性。受督者在諮商互動過程中會產生 許多感受,但是否某些感受對諮商進行特別有幫助或有所阻礙?或是對受督者本身專業成長具有意 義?而當受督者在督導歷程中所呈現或進一步探討的情緒事件,是否也有何特別的臨床意涵呢?均 待探究。由於本研究僅針對三組督導配對,所以無法收集受督者情緒事件的充分資料,但日後可以 訪談更多的受督者,了解會引發受督者情緒反應的重要事件有哪些?針對受督者情緒的來源、觸發、 表現、影響與處理等方面都相當值得探究,系統地瞭解可能的情緒與現象,將有助於督導者與受督 者對重要情緒之敏銳與深入認識,亦可增進諮商效果與督導效能。再者,本研究聚焦於督導者的工 作理念與介入方法,然而在情緒覺察過程中,督導者與受督者彼此之內在經驗為何?彼此如何知覺 對方的反應?帶出怎樣的督導互動與影響?都值得探究,日後可採人際歷程回顧訪談,精微捕捉督 導互動當下雙方的內在經驗,或是採用配對研究,同時檢核督導者與受督者雙方之經驗,以增加對 情緒覺察督導任務更全貌的探究與理解。 2.探究其他與情緒覺察相關之督導介入:本研究僅初探研究,未來可再探不同督導取向之介入方 法,或者針對文獻中督導實務工作者提出的方式(如內在對話等體驗性活動,或者督導者反移情之 坦露)進行研究。此外,許多學者大多認為較資深的受督者,需要多探討情緒議題或個人議題 (Ronnestad & Skovholt, 1993; Stoltenberg & Delworth, 1987; Sumerel & Borders, 1996),然而 McNeill

與 Worthen(1989)認為諮商新手也需要處理情緒或個人議題。由於本研究的受督者均有至少5年以 上的實務經驗,未來研究對象可以增加為新手受督者,瞭解資深督導者在協助新手受督者情緒覺察 時,有無其他的督導介入與技巧。由於本研究之發現式取向研究法相當適合於初步的探索研究,故 本研究發現已經提供一個初步的督導架構,未來可依本研究結果為基礎,納入不同配對的研究對象, 進行任務分析,同時就受督者的表現與督導者的介入進行分析,以建立更精緻化的情緒覺察督導工 作模式。 3.運用事件典範研究於督導歷程研究:Bernard 與 Goodyear(2004)認為未來督導研究中,可以 採用事件典範進行研究,而本研究乃目前第一個以事件為焦點之督導研究,本研究結果支持事件研 究之應用價值,除可促進特定的督導現象或互動之了解,並可細膩地呈現督導的脈絡與行為。因此,

(13)

未來研究也可依此事件典範的研究模式繼續進行,探究督導過程中其他的重要事件,例如Ladany 等 人(2005)及 Ladany(2004)提出可探討的重要事件包括:處理受督者的技巧困難與不足、提升多 元文化覺察、妥協角色衝突、處理性吸引、修復與性別相關的誤解、處理有問題的情緒、態度或行 為,以及督導工作聯盟之建立等,都是未來值得探究的督導事件。

參 考 文 獻

王文秀(民87):諮商員受督者被督導經驗對其諮商挫折之因應及其專業成長之影響研究。中華輔導 學報,6期,1-34頁。 卓紋君、徐西森(民91):完形治療取向督導模式及其督導歷程實錄分析。中華輔導學報,12期,73-116 頁。 許韶玲(民93):受督導者於督導過程中的隱而未說現象之探究。教育心理學報,36卷,2期,109-125 頁。 陳金燕(民92):自我覺察在諮商專業中之意涵:兼論自我覺察督導模式。應用心理研究,18期,59-87 頁。 劉志如(民87):循環發展督導模式中督導員與受督導諮商員之口語行為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秀玲、陳秉華(民96):受督者在諮商督導情境中的情緒覺察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卷,3 期,311-329頁。 鄭麗芬(民86):循環發展模式督導歷程中受督導諮商員知覺經驗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 導學系博士論文。

林玉華、樊雪梅譯(民86):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Bateman, A. & Holmes, J. (1995).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Baker, S. B., Exum, H. A., & Tyler, R. E. (2002).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clinical supervisors in training: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upervisor complexity model.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42, 15-31.

Bernard J. M., & Goodyear, R. (2004). Fundamentals of clinical supervision (3rd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Bradley, L. J. (2000). Counselor supervision: principles, process, and practice (3rd ed.). Muncie,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Campbell, J. M. (2000). Becoming an effective supervisor: A workbook for counselors and psychotherapists.

Muncie,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Coburn, W, J. (2001). Transference-countertransference dynamics and disclosure in supervision. In S. Gill (Ed.). The supervisory alliance: Facilitating the psychotherapist’s learning experience (pp. 215-232). 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

Ellis, M. V. (1991). The critical incidents in clinical supervision and in supervisor supervision: Assessing supervisory issu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8(3), 342-349.

Gray, L. A., Ladany. N., Walker, J. A., & Ancis, J. R. (2001). Psychotherapy trainees’ experience of counterproductive events in supervis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8(4), 371-383. Greenberg, L. S., & Safran, J. D. (1989).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1), 19-29.

(14)

Hayes, J. A. (2004). The inner world of the psychotherapist: A program of research on countertransference.

Psychotherapy Research, 14(1), 21-36.

Heppner, P. P., & Roehlke, H. J. (1984). Differences among supervise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training: Implications for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supervis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 76-90.

Holloway, E. L. (1982). Intera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supervision interview.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9, 309-317.

Holloway, E. L. (1995). Clinical supervision: A systems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Holloway, E. L., & Wampold, B. E. (1983). Patterns of verbal behavior and judgments of satisfaction in the supervision interview.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0, 227-234.

Ladany, N. (2004). Psychotherapy supervision: What lies beneath. Psychotherapy Research, 14(1), 1-19. Ladany, N., & Friedlander, M. L. (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ervisory working alliance and

trainees’ experience of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34, 220-231.

Ladany, N., & Lehrman-Waterman, D. E. (1999). The content and frequency of supervisor self-disclos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upervisor style and the supervisory working alliance.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38, 143-160.

Ladany, N., Constantine, M. G., Miller, K., Erickson, C. D., & Muse-Burk, J. L. (2000). Supervisor countertransference: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its ident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1), 102-115.

Ladany, N., Friedlander, M. L., & Nelson, M. L. (2005). Critical events in psychotherapy supervision: An

interpersonal approac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adany, N., Hill, C. E., Corbett, M. M., & Nutt, E. A. (1996). Nature, extent, and importance of what psychotherapy trainees do not disclose to their supervis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3, 10-24.

Lewis, W. C. (2001). Transference in analysis and in supervision. In S. Gill (Ed.). The supervisory alliance:

Facilitating the psychotherapist’s learning experience (pp. 75-80). 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

Mahrer, A. R. (1988). Discovery-oriented psychotherapy research: Rationale, aims, and method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3(9), 694-702.

Martin, J. S., Goodyear, R. K., & Newton, F. B. (1987). Clinical supervision: An intensive case study.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8(3), 225-235.

McCarthy, P., Kulakowski, D., & Kenfield, J. A. (1994). Clinical supervision practices of licensed psychologis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5, 177-181.

McNeil, B. W., & Worthen, V. (1989). The parallel process in psychotherapy supervisi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 329-333.

Nelson, M. L., & Friedlander, M. L. (2001). A close look at conflictual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s: The traine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8(4), 384-395.

Neufeldt, S. A., & Nelson, M. L. (1999). When is counseling an appropriate and ethical supervision function? The Clinical Supervisor, 18(1), 125-135.

Neufeldt, S. A., Iversen, J. N., & Juntunen, C. L. (1995). Supervision strategies for the first practicum.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15)

Neufeldt, S. A., Karno, M. P., & Nelson, M. L. (1996). A qualitative study of experts’ conceptualization of supervisee reflectivi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3(1), 3-9.

Olk, M., & Friedlander, M. L. (1992). Trainees’ experience of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in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9, 389-397.

Rabinowitz, F. E., Heppner, P. P., & Roehlke, H. J. (1986). Descriptive study of process and outcome variables of supervision over tim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3, 292-300.

Ronnestad, M. H., & Skovholt, T. M. (1993). Supervision of beginning and advanced graduate student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1, 396-405.

Schneider, S. (1992). Transference, countertransference,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role responsiveness in the supervisory process. The Clinical Supervisor, 10(2), 71-84。

Stoltenberg, C. D., & Delworth, U. (1987). Supervising counselors and therapist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San Francisco, Calif: Jossey-Bass.

Strean, H. S. (2000). Resolving therapeutic impasses by using the supervisor’s countertransference.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28(3), 263-279.

Sumerel, M. B., & Borders, L. D. (1996). Addressing personal issues in supervision: Impact of counselors’ experience level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36, 268-286.

Teitelbaum, S. H. (2001). The changing scene in supervision. In S. Gill (Ed.) The supervisory alliance:

Facilitating the psychotherapist’s learning experience (pp. 3-18). 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

Teyber, E. (2000).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psychotherapy: A relational approach.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Tuttle, L. D. (2000). Countertransference within the context of clinical supervis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mith College School for Social Work, Massachusetts.

Walsh, B. B., Gillespie, C. K., Greer, J. M., & Eanes, B. E. (2002). Influence of dyadic mutuality on counselor trainee willingness to self-disclose clinical mistakes to supervisors. The Clinical

Supervision, 21(2), 83-98.

Watson, J. C. (199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vid description, emotional arousal, and in-session resolution of problematic reacti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4(3), 459-464. Webb, A., & Wheeler, S. (1998). How honest do counselors dare to be in the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 An

exploratory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26, 509-524.

Williams, E. N., Judge, A. B., Hill, C. E., & Hoffman, M. A. (1997). Experiences of novice therapists in prepracticum: Trainees’, clients’, and supervisors’ perceptions of therapists’ personal reaction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4(4), 390-399.

Worthington, E. L. & Roehlke, H. J. (1979). Effective supervision as perceived by beginning counselor-in- train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6, 64-73.

Wulf, J., & Nelson, M. L. (2000). Experienced psychologists’ recollections of internship supervision and its contributions to their development. The Clinical Supervisor, 19(2), 123-145.

Yeh, C. J., & Inman, A. G. (2007).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Strategies for best practices.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5(3), 369-403.

Yourman, D. B. (2003). Trainee disclosure in psychotherapy supervision: The impact of sham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9(5), 601-609.

(16)

收 稿 日 期:2008 年 04 月 16 日 一稿修訂日期:2008 年 08 月 04 日 二稿修訂日期:2008 年 10 月 02 日 三稿修訂日期:2008 年 10 月 30 日 接受刊登日期:2008 年 10 月 30 日

(17)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9, 41, 205-222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Supervision Interventions in Emotional Awareness Task

of Counseling Supervis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Shiou-ling Tsai

Ping Hwa Chen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tasks of supervision include counseling skills, case conceptualization, and emotional awarenes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supervision interventions used to help supervisees become aware of their emotions aroused by their clients. Three supervisor-supervisee dyad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Each dyad had six intensive supervision sessions. Each supervisor was interviewed individually to understand her working rationale and interventions. A total of 18 supervision sessions and 9 supervisors’ interviews were recorded and transcribed. The qualitative discovery-oriented approach, as well as grounded theory,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Results found that supervisory interventions involve recognizing and focusing on emotion, providing security and holding, clarifying and validating emotion, and moreover, probing and expanding the link between emotion and cognition. The supervisors’ working rationale illustrated assessment of the supervisee’s readiness for emotional awareness, following the supervisee, and keeping the supervisory boundary.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輔導 人力運 用情形 暨輔導 工作整 合發展.. 藉由三級個案統計分析,建 立「特殊需求學生情緒及行

Breu and Kirk- patrick [35] (see [4]) improved this by giving O(nm 2 )-time algorithms for the domination and th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s and an O(n 2.376 )-time algorithm for

• One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empirical formulas in the laboratory is combustion analysis, commonly used for compounds containing principally carbon and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ing needs of socie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views of stakeholders collected through various surveys and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ing needs of socie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views of stakeholders collected through various engagement activities and events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a) In your group, discuss what impact the social issues in Learning Activity 1 (and any other socials issues you can think of) have on the world, Hong Kong and you.. Choose the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