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本體論為基礎的中文成語練習系統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本體論為基礎的中文成語練習系統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楊亨利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以本體論為基礎的中文成語練習系統之研究 Nat. y. sit. n. al. er. io. A Study on the Ontology-Based Chinese Idiom Practice System.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李 瑄. 中華民國 100 年 7 月.

(2) 誌謝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由衷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楊亨利老師,在這五年裡除了 指引學生方向外也包容學生的任性,像個爸爸一樣的分享學生的喜怒哀樂,充份 給予學生時間與空間,敢這麼放任且信任學生一定會完成論文的,也只有楊老師 了!也感謝論文口試委員余千智老師及籃玉如老師,在計畫及論文審核上給予諸 多懇切的建議與指導,使本論文能更趨完善。 我終於能將我的二項專長結合起來做出一個成果,不枉費走過的任何一條 路。感謝冉師父、大鈞老師及阿原老師在十二、三年前教我寫程式,讓我走上這 條路;感謝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幫我買了一整套看漫畫學成語,還有擺滿四個 書櫃的中國文學,確確實實紮實了我的文學底子;感謝曾經在課堂上送給學生「素 面相見」這幾個大字、教我們不要忘記自己原來的樣子的高中國文老師們,原來 文學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感謝願意接受我臨時請託及提供非常多專業諮詢的 認識或不認識國文老師們,尤其是乃綺,我的國文專業素養,因為有你的相互砥 礪,一直可以維持在一定的水平。.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五年,相較一般人花費在研究所的時間,真是一段非常長的日子,而論文計 畫一直到論文完成更是經過了二年半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裡,除了一直掛在心 頭的研究所課業、除了工作外,花了更多的時間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真實的生活上, 終於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步調,也開始看到了世界真大,開 心的、傷心的、張開眼睛就想去體驗的、閉上眼睛也依然能感受到的…,這些情 緒,伴隨著五年的光陰一起流過,融進我的成長之中。感謝自己在這麼長的時間 裡,最後還是能堅持有始有終;感謝大阿姨與俊豪陪我度過研究所前三年同時進 行行政工作、修課、研擬論文計畫、尋覓棲身之處等生活很忙碌、時間總是不夠、 壓力很大的時光;感謝小慧、大頭、阿孟、婉如、鏡芳、珮筠、慧萍、小傑、沛 宏、澳洲陪我走過蹲著的日子;最後半年裡,感謝爸媽照顧我的三餐及身體,感 謝老妹陪我熬夜,感謝老弟與我同病相憐,感謝留給我安靜空間的同事們,感謝 忍著不來找我玩樂的朋友們。因為有你們,總是能讓我在最後一秒鐘之前鼓起勇 氣。.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僅以此成果與親愛的家人、師長和好朋友們分享,就當作是民國 100 年的大 禮一份吧!謝謝你們,請笑納。. 瑄. 於民國 100 年 7 月.

(3) 摘要 成語的使用有助高層次的語文認知學習和應用,無論在閱讀與寫作各方面都 是重要的基礎訓練,然而目前台灣大部份的成語教學、學習平台或軟體多數提供 靜態的資料查詢或教學資源,缺少以學生練習為主的環境。 本研究之目的為發展一個以本體論為基礎的中文成語練習系統。首先從文獻 中分析成語多元訊息內容以建構成語知識本體、歸納學生運用成語造句時常見的 病句偏誤原因並設計電腦可行之診斷機制,再以系統發展法建構一個以本體論為 基礎的中文成語練習系統,系統可提供線上成語教材、可以自動產製是非、選擇、 配合題型之測驗題目,並可以用情境式造句–在既定情境下實際利用成、詞語組 合成一完整句子–的方式來練習成語,而系統可以判斷答題結果或造句是否合 理,再針對成語使用盲點給予即時回饋,突破現有成語線上練習僅能從預先設定 好的題庫中出題的限制,並提供情境式運用成語造句的環境。. 政 治 大. 系統效能及滿意度評估方面,本研究以準實驗設計進行,結果發現利用本研 究之系統輔助教學的學生學習成效顯著高於使用傳統教學的學生,尤其對中、低 能力程度學生具有顯著學習成效。在實際成語造句方面,以本研究之系統輔助教 學之學生成語語法、語義使用正確性也較傳統教學學生顯著為高。學生也覺得本 研究之系統是易用及有用的,並感到滿意。另外,在系統的可行性方面,受訪教 師皆認為本研究之系統可以應用於學生自學成語。.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關鍵字:成語教學、電腦輔助語言學習、本體論、華語教育. Ch. engchi. I. i Un. v.

(4) Abstract Using idioms would benefit a higher level of language perception,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It is also a kind of important but basic training in both reading and writing. However, presently, most platforms or software of Chinese idi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y offer static data inquiry or teaching resources, lack the environment of relying mainly on the fact that students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the “ontology-based Chinese idiom practice system”. At first, we probed into the meta-data of Chinese idioms from any kind of studies and references to building and forming the ontology of the Chinese idiom, and summed up the wrong sentence with Chinese idiom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missing to design the feasible diagnosis mechanism of the computer. And then, we used above-mentioned ideas to develop the ontology-based Chinese idiom practice system. The system can offer the on-line teaching material of Chinese idioms, can automatically produce true-false, multiple-choice, and matching questions to examine, can offer a platform that users can actually practice sentence-making with Chinese idioms under a provided situation utilizing situational words and idioms. The system can also judge question sheet result or diagnose user-making sentences to be reasonable and can give feedback aiming at the blind spot immediately. This research can break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that the questions of existing on-line testing of Chinese idioms are always selected from the setting up question bank and can offer the situational environment that uses idioms to make sentence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Using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one class was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the system of this research assisted learning and the other class,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Related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especially it made better effect to the students of middle and low abiliti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making actual sentences with Chinese idiom, the number of correctness of Chinese idiom grammar and meaning using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ought the system of this research is apt to use and useful, and feel satisfied. In addition, the teachers using the system actually thought the system of this research is practicable when the students study Chinese idiom by themselves..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Keywords: Chinese Idiom Instruction,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Ontology, Chinese/Mandarin Education. II.

(5) 目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錄 ...................................................................................................................................Ⅲ 表目錄 ...............................................................................................................................Ⅵ 圖目錄 ...............................................................................................................................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程序及方法 ...........................................................................................4. 政 治 大.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立. 第五節 論文架構 .......................................................................................................5. ‧ 國. 學.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中文成語 .......................................................................................................7. ‧. 第二節 本體論 .........................................................................................................13. sit. y. Nat. 第三節 情境教學法 .................................................................................................15. io. er. 第四節 電腦輔助教學與電腦輔助語言學習 .........................................................16 第五節 電腦自動產生試題 .....................................................................................26. n. al. Ch. i Un. v. 第三章 雛型系統設計 .....................................................................................................30. engchi. 第一節 知識本體概念設計 .....................................................................................30 第二節 造句診斷設計理念 .....................................................................................35 第三節 中文成語練習雛型系統設計 .....................................................................38 第四節 輔助教師產製測驗子系統之系統架構 .....................................................48 第五節 測驗題練習與評量子系統之系統架構 .....................................................50 第六節 情境式造句練習與診斷子系統架構 .........................................................51 第四章 雛型系統建置 .....................................................................................................54 第一節 雛型系統開發環境及工具 .........................................................................54 第二節 學習者觀點之雛型系統介面及功能整體說明 .........................................54 第三節 學習者觀點之雛型系統操作流程說明 .....................................................55. III.

(6) 第五章 雛型系統初步評估 .............................................................................................68 第一節 雛型系統之系統成效評估 .........................................................................68 第二節 雛型系統之系統滿意度調查 .....................................................................75 第三節 雛型系統之系統可行性評估 .....................................................................7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系統特色與貢獻 .........................................................................................87 第二節 未來方向與建議 .........................................................................................88 參考文獻 ...........................................................................................................................90 附錄 A 預試第三大題成語造句二位教師評分結果 .....................................................96 附錄 B 成語教學評量前測試卷 .....................................................................................97. 政 治 大 附錄 D 系統滿意度調查問卷 .......................................................................................101 立 附錄 C 成語教學評量後測試卷 .....................................................................................99.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7) 表目錄 表 2-1:成語的情感色彩................................................................................................. 11 表 2-2:成語的語法限制................................................................................................. 11 表 2-3:國內外華語文教學著名的網站.........................................................................20 表 2-4:現有網路中文成語教學、練習平台及其功能分析.........................................23 表 2-5:近 5 年國內中文成語教學、練習系統開發相關研究.....................................24 表 2-6:與本研究相關之電腦自動出題研究.................................................................27 表 3-1:本研究系統句法規則資料庫所使用的詞類標記符號表.................................48 表 5-1:本研究樣本分析.................................................................................................69 表 5-2:本研究之系統成效評估研究變數.....................................................................70. 政 治 大. 表 5-3:「成語教學評量」選擇題部份難易度、鑑別度分析摘要表...........................71. 立. 表 5-4:個人造句評定量表.............................................................................................71. ‧ 國. 學. 表 5-5:二位教師所評之個人造句成績 Pearson 積差相關分析 ..................................72 表 5-6:二組學生前、後測成績描述性統計.................................................................72. ‧. 表 5-7: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73. sit. y. Nat. 表 5-8:利用共變數調節之後測成績.............................................................................73. io. er. 表 5-9:後測單因子共變數檢定統計摘要.....................................................................73 表 5-10:實驗組內部依能力分組前、後測之 t 檢定摘要表........................................74. n. al. Ch. i Un. v. 表 5-11:實驗組、控制組個人造句部份「語義正確句數」交叉統計表 ...................74. engchi. 表 5-12:實驗組、控制組個人造句部份「語義正確句數」卡方檢定.......................74 表 5-13:實驗組、控制組個人造句部份「語法正確句數」交叉統計表...................75 表 5-14:實驗組、控制組個人造句部份「語法正確句數」卡方檢定.......................75 表 5-16:系統滿意度問卷描述性統計表.......................................................................76 表 5-17:各向度平均分數表與 t 檢定結果摘要表........................................................77. V.

(8) 圖目錄 圖 2-1:TOVE 本體論工程建置流程 .............................................................................14 圖 3-1:詞語類別本體.....................................................................................................31 圖 3-2:詞語訊息.............................................................................................................32 圖 3-3: 「美麗」一詞的詞語訊息...................................................................................32 圖 3-4:成語知識本體.....................................................................................................33 圖 3-5:成語「美不勝收」的成語註解.........................................................................33 圖 3-6:設計理念與知識本體之對應.............................................................................37 圖 3-7:本研究之系統架構.............................................................................................38 圖 3-8:輔助教師產製測驗子系統架構.........................................................................44. 政 治 大. 圖 3-9:測驗題練習與評量子系統架構.........................................................................45. 立. 圖 3-10:情境式造句練習與診斷子系統架構...............................................................46. ‧ 國. 學. 圖 4-1:本研究系統環境架構圖.....................................................................................54 圖 4-2:學習者觀點之雛型系統介面.............................................................................55. ‧. 圖 4-3:學習者觀點之雛型系統介面「所有成語」功能.............................................56. sit. y. Nat. 圖 4-4:「成語教學」功能操作流程及成語「罄竹難書」讀音...................................56. io. er. 圖 4-5:成語「罄竹難書」之完整用法說明.................................................................57 圖 4-6:與成語「罄竹難書」有相同性質分類之成語.................................................58. n. al. Ch. i Un. v. 圖 4-7:成語「妄自菲薄」的近義、反義成語與辨析.................................................58. engchi. 圖 4-8:成語「亭亭玉立」之用法說明 1......................................................................58 圖 4-9:成語「亭亭玉立」之用法說明 2......................................................................58 圖 4-10:成語「目不見睫」之成語由來.......................................................................59 圖 4-11:成語「目不見睫」之成語由來 .......................................................................59 圖 4-12:性質分類中「德才」類別相關成語...............................................................60 圖 4-13:成語練習操作流程及題目(題型:是非題,內容: 「罄竹難書」成語再認) ...........................................................................................................................................61 圖 4-14:成語練習題目(題型:選擇題,內容:「罄竹難書」成語再認).............61 圖 4-15:成語練習題目(題型:選擇題,範圍:綜合測驗)...................................61 圖 4-16:成語練習題目(題型:配合題,範圍:綜合測驗)...................................62. VI.

(9) 圖 4-17:成語練習解答(題型:是非題)...................................................................62 圖 4-18:成語練習解答(題型:選擇題)...................................................................63 圖 4-19:成語練習解答(題型:配合題)...................................................................63 圖 4-20:造句運用測驗操作流程及測驗題目(題型:是非題)...............................64 圖 4-21:造句運用測驗題目(題型:選擇題)...........................................................64 圖 4-22:造句運用測驗解答(題型:是非題)...........................................................64 圖 4-23:造句運用測驗解答(題型:選擇題)...........................................................65 圖 4-24:「情境式造句練習」操作流程及題目(題型:文章改寫).........................65 圖 4-25:「情境式造句練習」題目(題型:文章評論).............................................66 圖 4-26:「情境式造句練習」題目(題型:看圖造句).............................................66. 政 治 大 圖 4-28:情境式造句練習診斷結果 2............................................................................67 立 圖 4-27:情境式造句練習診斷結果 1............................................................................67. ‧ 國. 學. 圖 4-29:情境式造句練習診斷結果 3............................................................................67 圖 4-30:情境式造句練習診斷結果 4............................................................................67. ‧. 圖 4-31:「成語分類」操作流程及題目(題型:文章改寫).....................................67 圖 5-1:某國中七年級傳統成語教學流程.....................................................................68.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Un. v.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11) 以本體論為基礎的中文成語練習系統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 一、中文練習系統研發需求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四分之一人口使用中文,全世界有超過三千萬人正在學習 中文,這股中文學習的風潮越來越盛行,但反觀國內,依研究者的教學經驗與觀 察,日前中小學學生普遍中文程度不佳,在寫作上常有詞彙錯置、成語誤用、文 段不通順及結構鬆散的狀況發生。而研究者更進一步與國中國文教師討論交流 後,發現時下國中生連基本造句達義的能力都偏弱,更遑論是要將許多句子組合 成一篇完整又有意義的文章。. 政 治 大. 根據陳玉茹、于乃芬(2007)研究指出及許多學校因為上課時數不足,常常 將或作文寫作當成家庭作業,這樣的情形相當普遍,有的學生國小畢業前都未曾 上過一次作文課,導致許多學生因此無法培養良好語言能力,無法正確運用詞彙 造句,甚至因為不知如何寫作選擇放棄。由於這樣的時代背景,造成國內學生造 句、寫作能力的日益低落,以及寫作態度不佳等情況。因此若要因應時下課程內 容過多、上課時數不足以致於學生常需回家自行練習的現象,發展學生可在家自 行練習造句或作文的系統是有必要性的,另外現代家庭中父母也常有工作繁忙或 教育程度限制無法有效陪伴小孩作業的情形,因此練習系統最好能夠具備如教師 引導的功能,可即時並有效提供回饋及引導。這樣具智慧型的語文練習系統是時 代的趨勢也是教育協助上刻不容緩的配套措施。全球知識交換(GKE-Global Knowledge Exchange)公司總裁張光進也強調,台灣的資訊科技應朝「教育科技」 產業發展,結合「中文學習」、「數位內容」是台灣未來數位產業的利基。.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針對此一需求,近年來有許多中文或華語教學、測驗、練習系統被提出,但 仍是以提供靜態教學內容的系統偏多,測驗練習部份大多仍是預先建立的題庫中 出題為主,而針對造句或作文練習軟體之研究更為少數。與本研究較為相關的有 岳修平、王雅文、鄧雅婷、林維真、王友俊(2009)提出的「網路化中文成語教 學系統研發建置與可使用性評估研究」 ,該研究發展一網路化成語教學系統,讓教 師可在線上進行成語基本資料編修、練習題製作、指定閱讀與指派作業,而學習 者則可利用系統題庫中的題目進行練習;另外在陳玉茹、于乃芬(2007)所提出 的「情境式中文造句教學軟體之研發」的研究中,針對造句的通病詳加分析,並 逐一設計解決方案,製作一系列情境式多媒體中文造句教學教材,協助學習者解 決造句時的問題,但其著重於設計一系列情境式多媒體中文造句教學教材,練習 的部份也是僅提供由教師預先設定好題目及答案的選擇題與配合題型式的文章填 空。以上研究中之系統皆無自動產製新試題或允許學習者彈性組句的功能,然而 語言學習是需透過練習或運用而熟練的,因此開發一套可自動產製試題並能提供 學習者作有彈性的造句練習的系統是有需要的,一方面可輔助教師出題,另一方 面可提供學習者更多元練習的機會。. 1.

(12) 此際,全球正處於中文學習的熱潮當中,不但中文學習人口日益增多,學習 者的背景也更趨多元,而以中文為母語的台灣人造句及寫作能力怎麼能夠輸給將 華語當作第二外語的學習者?因此,不論是對內或對外,開發一套對大多數中文 學習者有效的教學或練習軟體的需求更顯重要。 二、中文成語的重要性與多元訊息 資訊高速發達的時代,我們的語言文字也呈現出「速食化」的傾向,新興字 詞如簡化文字、火星文、數字文等以極快的速度產生,又以更快速度消失,在語 言的路上曇花一現。而成語就完全不一樣了,從幾千年前一路走來,仍是充滿內 涵及生命力(石雨祺,2008)。 成語是中文的精華。成語的使用有助高層次的語文認知學習和應用,無論在 閱讀與寫作各方面都是重要的基礎訓練,其使用普遍、詞彙結構特殊、意義獨特、 具文化意涵等獨特的性質,更是形成一個重要學習的區塊。學者徐仲華(2006) 認為,成語是富於表達力的語言單位,由於它鮮明生動的涵義,可以把比較複雜 的意思,精煉準確地表達出來;作家南方朔認為,成語有其豐富的脈絡及獨特的 的意象,具有豐富我們的表達並使表達更為簡練而準確的功能。在日常言談或作 文時,若能適切地引用成語,將可美化文句、提高用語的素質,並增加內容的深 度和廣度(季旭昇,2002) ;高中教師王淑貞(1998)也指出,成語具有「結構簡 單、音韻鏗鏘、內容豐富、表達力強」的特色。綜合學者與教師意見,皆認為成 語在中文語言能力中佔極重要的部分,非常具有教學的價值,在華語文教學中也 是核心主題之一。只是很可惜的,目前台灣國文教科書中出現不少成語,但課程 卻安排將成語當作一般詞彙處理,沒有有系統的教學原則設計與也無專門成語教 材(鄭培秀,2005) ,甚至以成語字典當作教材,指定學生以背書的方式學習成語, 導致學生在學習成語上無系統性且成效低落,更不知如何適切運用成語,以致許 多誤用情況產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Un. v. 近年來幾個代表性誤用成語例子舉例如下,陳前總統在執政六週年紀念致詞 中說: 「有很多我們的志工團體,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間企業幫忙等等,這些 都是『罄竹難書』,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誤引成語「罄竹難書」形容志工的 貢獻,而根據教育部成語典的用法說明「罄竹難書」現在的意義是用來比喻罪狀 之多,難以寫盡,是典型含「貶義」情感色彩的成語,用它來形容義工們勤奮地 勞動,顯然是非常不恰當的;鄭前教育部長將「亭亭玉立」用來形容蔣經國基金 會現況及將「始作俑者」用以讚美基金會的創辦人,然而根據教育部成語典的釋 義「亭亭玉立」只能用來形容女子身材修長或花木、山峰等的挺拔姿勢,明顯誤 用了成語的形容對象,而現在「始作俑者」用來比喻首創惡例的人,也是屬於「貶 義」的成語不能用來讚美創辦一件好事的人;記者在報導關於「花蓮警察涉嫌收 取電玩業者賄賂收押」一事,新聞內容提及警察與民間「禮尚往來」 ,錯把「褒義」 的成語用在不法勾當上。像這些誤用成語的例子層出不窮。. engchi. 因此多名中外研究者針對學習者學習及運用成語上的偏誤進行研究,並提出 有效教導成語的方法。學者建議在成語教學時,不僅可教導學生瞭解典故、熟習 詞義內容,更可以從文化意涵、語義關係、詞彙結構、語意成分、句法限制、褒 貶色彩、搭配詞語等不同方面爲成語加上多元訊息標註,讓學習者對成語有更多. 2.

(13) 元化及更實用性的認識(鄭博真,1993;張英榮,1995;張永芳,1999;蔡智敏, 2000;黃福鎮,2001;祁偉,2001;洪波,2003;吳瑾瑋,2005) ,然而目前台灣 成語教學(包含教科書及各式成語字典)並未將這些多元訊息作完整且系統化的 整理,成語教學(練習)平臺或軟體也未能應用這些多元訊息標註讓系統更具知 識並作智慧型的產出或處理,僅提供釋義、辨析、例句、典源等傳統靜態的資料 查詢或記憶再認層次性的練習及簡易遊戲(岳修平、王雅文、鄧雅婷等,2003), 也無可提供學生作實際運用成語造句練習並自動判斷語意、語法等有智慧的系 統,如此一來只讓學習者停在理解成語字形字義階段,不知道如何應用,也不符 合教學需求。 因研究者本身具有資訊及中文專長,亦具備教學經驗,故本研究以「教育科 技」為方向發展,以中文成語為研究內容,本體論及知識庫為系統核心,結合中 文學習與數位內容發展一個中文成語的學習系統。首先就現有文獻中提出的成語 資料加以彙整、分析,並採用各學者對成語教學應包含的內容建議,有系統地為 成語作多元訊息標註,將成語結構化,建置一成語知識本體架構,並期望能利用 詞語類別本體、詞語訊息及成語知識本體設計一中文成語練習系統,此系統除了 自動產生成語教材外,將能夠自動地套用測驗題樣板並利用成語知識產生成語練 習題,更可以藉著成語知識本體診斷造句問題,讓學生得以以貼近真實運用的狀 況–情境式造句–來練習成語,並且獲得回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目前在教育部《成語典》電子版中,已有注音一式、通用拼音、漢語拼音、 書證、釋義、典源、典故說明、語義說明、搭配類別、例句、同義、近義、反義、 辨識等資料,本研究將再參考其他成語字典如許晉彰、邱啟智(2005、2006)所 編著的《分類成語辭典》及《多功能分類成語典》、金淵博、曾鴻儒編著(2004) 所編著的《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 ,以及徐淑遠(2004)對國小高年級國語教科書 中成語之語法分析、鄭培秀(2005)對國中階段建議教學的各條成語、頻率統計 及統計其可擔任句法功能等研究資料,作為本研究建置成語知識時的資料來源。. n. er. io. sit. y. Nat. al. 第二節 研究目的. Ch. engchi. i Un. v. 語文能力的好壞在於用詞造句的精準,而適切的運用成語更能豐富表達並讓 文句更為簡練而準確,本研究期望提出一個成語練習系統,在此系統上,學習者 不只可以進行線上學習與測驗題練習,更可以以貼近真實運用的狀況–情境式造 句–來練習成語,並且獲得回饋。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歸納如下: 一、探討中文成語之多元訊息內容,包含音讀、語源、使用特徵、語意內容、詞 義關係、例句與辨析、出現頻率等,建構成語知識本體。 二、探討影響學生運用中文成語造句時常見病句偏誤原因。藉由歸納各學者提出 之學生病句偏誤原因,提出對應之診斷病句方法並設計電腦可行之診斷機制。 三、發展一個以本體論為基礎的中文成語練習系統,系統可提供線上成語教材、 可自行產生測驗題供學生練習並可評分及針對錯誤回饋,亦可讓學生在此系. 3.

(14) 統上運用成語作造句練習,而系統可智慧地判斷學生造句是否恰當或判斷出 成語運用上的盲點並給予即時回饋。利用資訊科技來促進中文成語的學習成 效,讓系統可自動產製測驗題,且讓學生可實際運用成語造句並針對成語運 用的正確與否作有智慧地判斷,以突破現有成語教學之練習系統或軟體僅能 作單向、靜態測驗且無法自動擴充題庫的限制。 四、探討以本體論建構中文成語練習系統的可行性及成效分析。. 第三節 研究程序及方法 在學者 Yang(1995)的研究中指出,管理資訊系統領域的研究能夠區分成塑 模、系統建置及實證研究等三大類。本研究先藉由分析成語教學系統提供之成語 練習的現狀來瞭解研究問題,再以概念塑模(Conceptual Modeling)的方式,依據 所關注的研究問題及提出的概念探討相關理論,提出一個系統架構,再經由系統 設計一雛形系統,最後進行系統的成效評估。. 政 治 大. 本研究之研究程序可分為七個階段,分別敘述如下:. 立. 一、分析目前中文成語教學或練習系統提供之成語練習功能。. ‧ 國. 學. ‧. 二、從文獻分析各學者提出之中文成語詞條所包含之多元訊息,包含音讀、語源、 使用特徵、語意內容、詞義關係、例句與辨析等,作為建構成語知識本體之 準備。. sit. y. Nat. 三、設計與建構詞語類別本體、詞語訊息本體與成語知識本體。. er. io. 四、分析常見中文成語測驗題型如是非題、選擇題、配合題等基本試題樣式,建 立測驗樣式庫中之各測驗題型基本樣板。. al. n. iv n C 五、從文獻歸納學者提出學生常出現之中文成語病句及偏誤原因,設計電腦可行 hengchi U 之造句診斷機制。 六、以系統發展法進行以本體論為基礎的中文成語練習系統的雛型系統發展:利 用上述階段的研究與設計結果,規劃能利用本研究提出的本體結構及造句診 斷方法達成自動產製試題及診斷造句的之系統架構,建立初始資料庫,並發 展雛型系統。 七、以準實驗設計,針對學生進行以本體論為基礎的中文成語練習系統的成效及 滿意度分析。以訪談方式,針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可行性研究。.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與限制可大略歸納成以下幾點: 一、研究內容範圍:本研究內容範圍設定為中文的成語。成語及其知識來源為係. 4.

(15) 依教育部《成語典》電子版、《多功能分類成語典》 (許晉彰、邱啟智,2006)、 《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金淵博、曾鴻儒,2004)、《同義詞詞林》(梅 家駒、竺一鳴、高蘊琦等編,1996)、《不錯用成語》(石雨祺編著,2008) 及徐淑遠(2004)與鄭培秀(2005)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對象範圍:本研究成語資料庫中成語以某南部國中七年級生的成語教學 進度為建置依據,因此本研究適用對象為母語為中文之國中七年級學生或相 仿年齡層學生。 三、本系統的功能之一為利用成語知識本體自動產生測驗試題,基於時間限制, 在測驗題型產製上,僅以國中測驗中常見的是非題、單選題、配合題等題型 為主,就各測驗題型建立基本樣板,不作太多的測驗題型及樣板內容發展。 亦先不針對本系統產出題目的難易度以及可靠度進行評估且不針對對選項的 誘答性部份深入探討。. 政 治 大. 四、本研究在造句練習的上主要是針對學生運用成語造句時易產生的偏誤作診斷 設計,因中文詞彙廣博而精深,受限於研究目的與時間,無法將所有中文詞 彙都建置入本研究詞語資料庫中,因此本研究無法進行完全開放式由學習者 全句造句練習技術發展,故採「情境式成語造句」之方式將學生造句限定於 某個情境中,引導學生以限定範圍之詞彙在固定的語幹中進行的成語造句練 習,且為了排除學生可能會有漏字或錯別字的狀況,將提供系統設定好之詞 語供學生組合運用。.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五、本研究規劃的系統功能,包括了學習者觀點之成語練習操作介面及其功能、 管理者與教師之系統與題庫管理操作介面及其功能,礙於研究目的及研究時 間受限,本研究將以學習者觀點之成語練習操作介面及其功能為研究核心, 以建置詞語訊息、成語知識本體及完善各測驗、造句練習功能為目標,進行 系統實作及後續測驗與成效評估,管理者及教師功能並未能包含在本研究的 實作中。. 第五節 論文架構. Ch. engchi. i Un. v. 本論文之內容結構共分為六個章節,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 ,主要針對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程式、研究範圍、 研究限制進行描述。 第二章「文獻探討」 ,主要是以研究目的為出發點,對於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加 以整理與探討,以作為系統架構設計概念之依據及本研究之理論基礎。 第三章「雛型系統設計」 ,主要針對本研究設計理念及所使用到的知識本體作 介紹,並對雛型系統中各子系統、模組功能、資料庫內容作說明及描述。 第四章「雛型系統建置」 ,主要針對本研究的系統開發環境及系統功能作說明。. 5.

(16) 第五章「雛型系統初步評估」 ,主要針對本研究之雛型系統作初步評估。包含 三部份,一為系統成效評估、二為系統滿意度調查、三為系統可行性估評。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主要針對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未來方向與建議進行描 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Un. v.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希望藉由文獻的探討歸納與思索,建立理論基礎與發展系統架構時的 概念基礎。在建立系統架構及研究架構前,必須先對中文成語、電腦輔助教學、 電腦輔助語言學習、本體論、及其他相關研究等文獻進行概念性探討。. 第一節 中文成語 一、中文成語的教與學 (一)本國語文教學 台灣目前國中國文教科書中出現不少成語,但課程卻安排將成語當作一般詞 彙處理,只重視詞義說明,也沒有有系統的教學原則設計。鄭培秀(2005)分析 國版課本中成語教學方式有五種:直接以注釋釋義、說明四字格詞語形容的對象 練習、查閱成語、四字格詞語填空練習及造句練習,前二項為成語的語義說明與 練習,第三項為練習使用工具書及擴充語量,後二項同時測驗成語的語義與功能 性,需能掌握成語的搭配限制與在句中的位置。成語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 但目前主要配合範文教學實施,並無專門的成語教材。.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而近年來有多名研究者提出對本國語文中成語教學的建議,認為在學習成語 時,認為除了詞義外,也要明白當下成語的用法及包含的訊息,可從詞彙結構、 語意成分、語法限制等各個方面爲成語加上多元訊息標註,讓學習者對成語有更 多元化及更實用性的認識(吳瑾瑋,2005) 。如鄭博真(1993)認為成語教學內容 不僅限於釋義、出處、用法,還應該包括褒貶意涵、相似相反、例句辨析等;張 英榮(1995)提出成語除了語義和語源外,也要說明成語的形音義、修辭和語法 結構;黃福鎮(2001)同樣強調語源、語義和修辭,並主張說明成語的「褒貶」 、 「近義和反義」 ,並辨析各成語的用法差別,且須造例句以利學生瞭解;祁偉(2001) 藉分析維吾爾族學生學習漢語成語的病句,指出成語教學除需注意成語形音義說 明外,也要在用法和語法意義上下功夫。也就是說,有關成語詞條所包含的訊息, 除了字形和語義網絡外,還要有詞彙結構、語意褒貶成分、文化意義、語法限制 等訊息,才能對成語有實質瞭解並正確使用。.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在成語「運用」部分的教學建議主要有二個,一是提供例句以利學習者學習, 二是應說明成語適用的對象、使用的場合(田少青,2002) ,如「德高望重」只能 用於老人。練習題型也可分為三種類型,判斷成語適用的句子、造句練習和作文 練習等,其中以造句及作文所佔比例較高,而「作文」又是造句練習的擴充,因 此成語的運用教學,主要是以造句練習為主(鄭培秀,2005) 。而在造句時需瞭解 成語的句法功能及適當的搭配成分,才能順利運用。 (二)對外華語教學 目前對外華語教學中的成語教學多半從分析學習者所犯的錯誤著手,再依學 習者的偏誤類型提出教學建議以提升教學效果。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成語教學建 議部份,張永芳(1999)分析母語為英文並學過一年以上中文的學生使用成語時. 7.

(18) 的不當文句,提出在學生理解成語後,要教導學生把握語法功能及語義;蔡智敏 (2000)分析中高級印尼學生病句類型後,提出應瞭解成語的正確詞義、適當的 使用情境、詞性的掌握及習用句型,且認為詞性的掌握與否是正確使用四字格的 重要關鍵;洪波(2003)則從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角度,提出應注重學生偏誤 類型分析,主張在成語語義教學時要講清隱含意義、引申義、比喻義等,另外還 要注意成語語法功能、句法功能的教學及成語的搭配,其中句法功能是運用成語 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尤其要特別注意,而詞語的搭配屬於一種語言的習表達方式, 不能隨心所欲組合。 (三)小結 歸納以上學者的觀點,在中文成語教學時的教學內容應包括:語源、語義、 語法、詞義關係、褒貶意涵、近義反義詞、例句辨析等。語義教學是成語教學的 根本,但需要再更深入的強調其隱含義、引申義或比喻義,除語義說明外,成語 的語法意義則包含句法功能、詞性、習用句型、搭配成分及其他使用規則等。. 政 治 大. 另外,成語是詞彙統的一部分,詞彙的研究有許多層面,Nation(1990)指出 要完全具備使用一個詞的知識,就需要瞭解詞的八個層面:一是語音形式,二是 書寫形式,三是文法習慣,四是排列規則,五是使用頻率,六是體材專用語言的 限制,七是概念意義,八是詞的結合(轉引自Susan & Larry,2001)。. 立. ‧ 國. 學. ‧. 另外,在國外英語成語教學研究中,Nippold & Rudzinski(1993)與O’ Brien & Hammer(2003)在測驗後皆指出成語的熟悉度會影響學習者對詞義的理解,也就 是成語的常見度是影響成語學習的因素之一。鄭培秀(2005)也針對國內成語學 習者作實驗,指出學習者接觸成語的機會和成語的常見度會影響學習的成效。因 此,成語出現的頻率也是作為成語教材中該成語被編排的順序,亦屬於成語多元 訊息的一部分。. n. er. io. sit. y. Nat. al. i Un. v. 因此本研究將綜合上述,從多方面分析爲成語加上多元訊息標註,建立成語 知識本體(詳見第三章) ,讓學習者對成語有更多元化及更實用性的認識,並建立 成語知識庫。. Ch. engchi. 二、學習者運用成語造句偏誤類型分析 在蔡智敏(2001)分析中、高級印尼學生使用漢語四字詞語時的錯誤文句, 整理出八種病句類型:一是因不明詞義而產生病句、二是因使用情境不當而產生 的病句、三是受母語語法影響而產生的病句、四是名詞的用法用為動詞的用法、 五為形容詞的用法誤用為動詞的用法、六為副詞的用法誤用為動詞或形容詞的用 法、七為形容詞的用法誤用為名詞的用法、八為不明白有固定的句型而犯的錯誤, 而此八種病句類型,可簡約整理為語義誤用(第一種類型) 、語義搭配不當(第二 種) 、與句法功能誤用(第三至八種)等三項。而蔡智敏(2001)指出外籍學習者 以語義誤用和詞義搭配不當比例較高。 根據鄭培秀(2005)搜集本國國中、高中、大學階段學習者成語的病句研究, 分析出本國學習者與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偏誤類型相似,同樣有語義誤用、句法功. 8.

(19) 能用錯誤和成分搭配不當等現象,其中句法功能誤用及詞義搭配不當是本國語言 學習者成語學習的二大難點。詞義搭配不當最是常出現的偏誤類型,主要是不瞭 解成語的搭配類別限制,如成語作謂語使用時應搭配何種語義類型的主語,如「車 水馬龍」用來形容交通擁擠,但主語卻不能是「交通」 ,作定語使用時可修飾何種 語義類型的中心語,如「人山人海」形容人群眾多,但不能用來修飾「行人」 。出 現句法功能誤用主要在於不清楚成語的句法功能限制,如是否可加賓語,如「迎 刃而解」以該成語及物動詞「解」結尾,卻不能在後面加上賓語,或是否可以接 受狀語的修飾等,以及誤用成語不具備的句法功能,如成語不具備定語功能卻誤 作定語使用,類型多集中於謂語、定及狀語功能使用不當。 綜合鄭培秀(2005)及蔡智敏(2001)的研究指出,本國學習者與外籍學習 者在學習成語上的偏誤類型主要為三種–語義誤用、句法功能誤用、詞義搭配不 當。本研究也將採用此二位研究者的研究,作為系統診斷學生運用成語造句正確 的設計理念。. 政 治 大 成語是習見常用的語言,經過時間的考驗,一直流行,歷久不衰,是表達力 立 極強的語言成分。所以成語是語言中的精華,華語及世界上的任何語種都各有大 三、中文成語的多元訊息分析. ‧. ‧ 國. 學. 量的成語,各自精彩、美不勝收。而不同的語種對於成語的定義不完全一樣,但 儘管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並不妨礙人們使用成語。 歸納學者所言,成語在訊息內容上可整理出幾類特點,分述如下:. sit. y. Nat. (一)成語是習用的富於表達力的語言單位。. n. al. er. io. 成語是一種濃度很高、很純、很實在的語言(葉滋芬,2004) 。成語多由四字 組成,多於四字的較少,而少於四字的成語相形下更少。而成語的來源有可能是 歷史事實、前人故事、寓言傳說、古人原句、截用或改易古人語言、民間用過的 精爛詞組、諺語或穀、外來成語、改造而成的成語等,是約定俗成、習見常用的, 大部分的成語都是在較長時間裡被人們經常使用著的。所以成語的涵義是為鮮明 生動的,可以把比較複雜的意思,精煉準確地表達出來。目前權威的辭書中對於 成語的註釋皆在說明成語如何富有表達力,這些辭書對成語的註釋是:言簡意賅、 精練生動、富有表現力和生命力、帶有歷史性色彩,流行廣泛;有些具有典故性、 有來歷、有出處。出處不止於神話、傳說、歷史性故事等,也源出古代前人的詩 文;內容豐富、意在言外,常用比喻(明喻和隱喻均有) (楊立義等,1991;王力、 呂叔湘、徐仲華等,2006)。. Ch. engchi. i Un. v. (二)成語的結構有定型性。 所謂成語的定型性,是指成語裡每一個字不能用其他同義的字來替換(王力、 呂叔湘、徐仲華等,2006),亦即規範化。而儘管一般來說成語都是固定形式的, 不能用其他同義的字來替換,如「朝三暮四」出自《莊子.齊物論》 ,並不能任意 改成「朝三夕四」、「晨三暮四」或「朝二暮三」。. 9.

(20) 但在流傳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若干不同的書寫形式(用同音或同義字改換 其中一、二字而保留原義或增添改變意義,也有把詞序填倒) 、被後人更動原意或 將原意發展引申(有時甚至以相反的意思來運用)或發生情感色彩上的褒貶轉換 (從褒轉貶或從中性轉成貶義的情況較多)等,都是在長期使用中不知不覺地轉 變的(楊立義等,1991)。如「朝三暮四」出自《莊子.齊物論》,原用以比喻只 變名目、不改實質,是中性的意涵;後用來比喻人心意不定、反覆無常,轉變為 貶羲,亦可以「暮四朝三」出現。 (三)成語的意義具有完整性。 成語多半是「複合詞整體」,所謂的完整性,是指成語的意義並不等於成語 裡各個詞意義的相加,其實際內涵可能是比喻或引申,因此無法望文生義,不能 按照成語字面意思來理解,否則必然發生誤解及誤用。如「朝三暮四」若只看其 字面的意思「早上三份下午四份」並不能瞭解到底這句成語實際含意, 「落花流水」 字面上的意義是「落下來的花和流走了的水」,實際運用時卻是「零落」、「潰散」 的意思。所以使用成語時,必須先瞭解該成語的來源、典故、發展變化及其隱含 義、引申義或比喻義,切忌望文生義(楊立義等,1991)。. 立. 政 治 大. (四)成語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 ‧ 國. 學. ‧. 成語的情感色彩,是指成語在習慣使用中所附帶的某種傾向和情調(石雨祺, 2008) ,除了情感色彩為中性外,表示喜歡,通常說它含有褒義;表示憎惡的,通 常說它含有貶義。因為成語的情感色彩一般是比較鮮明的,千萬不可誤用,必須 分辨清楚,才能真正理解其中含義。在第一章中舉例誤用成語情感色彩的例子中 的「罄竹難書」,這則成語是來自古代書籍中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成書的《呂氏 春秋.季夏紀.明理》中曰:「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 不能書」,指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拿來書寫,也難以寫盡。形容災亂異象極 多,無法一一記載。而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用法說明「罄竹難書」是用來比喻 罪狀之多,難以寫盡,形容罪狀極多。用在「罪惡深重」的表述上,是典型含「貶 義」情感色彩的成語,用它來形容義工們勤奮地勞動,顯然是非常不恰當的;又 如另一誤用成語「始作俑者」,語出《孟子.梁惠王上》,指最初製作人俑來殉 葬的人。孔子認為雖然用假人陪葬,在意念上實在仍與用真人陪葬無異,所以指 責最初發明俑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絕子絕孫,後用「始作俑者」比喻首創惡 例的人,也是屬於「貶義」的成語,不是用來形容所有的創始者。.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相似的成語在情感色彩上也可能大為不同,如表2-1中「無微不至」與「無所 不至」兩個成語只差一個字,可是「無微不至」多指關懷,表示什麼細小的地方 都照護到了,含有褒義; 「無所不至」多係斥責,表示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含有 貶義。因此「帝國主義者對殖民地勞苦人民的剝削壓櫅真是 『無微不至』」的句子 就有毛病,應把「無微不至」改成「無所不至」較為妥當(隋樹森,1999;徐仲 華,2006) 。另外「不負眾望」表示沒辜負大家的期望,為褒義;「不孚眾望」是 未符合大家的期望,為貶義等。. 10.

(21) 表2-1:成語的情感色彩 褒義. 貶義. 中性. 無微不至. 無所不至. 不負眾望. 不孚眾望. 一心一意. 朝三暮四. 面目一新. 面目全非. 歎為觀止. 不堪入目. 功德無量. 罄竹難書. 不勝枚舉. 陳腔濫調. 老生常談. 成語的情感色彩主要表現於應用之中,它需要與成語所在的句子或文段所表 達的整體意思或傾向一至,乃不會產生極為彆扭的效果(石雨祺,2008)。 (五)成語的語法有一定的限制。. 治 政 大 現代漢語的句子成分可分為六種: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及補語(劉 立,句子的各成分由詞或短語所組成,成語是一種特殊 月華、潘文娛、故韡,2002). 栩栩如生 雨後春筍 美不勝收 無影無蹤. y. sit. er. al. n. 美不勝收. io. 青山綠水. 表2-2:成語的語法限制 造句 語法功能 青山綠水是大自然的原貌,千萬年來植物總 是盡職的涵養著土地。 (仁林出版社《國語課 主語 本第10冊》) 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只見處處花開似錦, 謂語 美不勝收。 (翰林出版社《國語課本第10冊》) 由於雕刻技巧高超,看起來真是栩栩如生。 賓語 (翰林出版社《國語課本第10冊》) 現代印行書刊愈來愈容易,新書像雨後春筍 般的大量出現。 (南一出版社《國語課本第10 狀語 冊》) 到了這裡,彷彿就進入了一個美不勝收的童 定語 話世界。(仁林出版社《國語課本第9冊》) 西遊記裡的芭蕉扇,輕輕搖一搖,就把孫悟 空扇得無影無蹤。 (康軒出版社《國語課本第 補語 12冊》) (資料整理自:徐淑遠,2004). Nat. 成語. ‧. ‧ 國. 學. 的固定詞組,它在語言裡作為一運用的單位,相當於一個「詞」 ,可以充當句子中 各種成分,是建構語句的材料(王力、呂叔湘、徐仲華,2006;吳競存、梁柏樞, 1999) 。一般詞彙可在句中擔任句種句法角色,也可同時具有多種句法功能,而成 語作為詞的等價物,也具備有多元的句法功能,舉例說明如下表2-2:. Ch. engchi. i Un. v. 每一個成語在句子中所能充當的語法腳色不盡相同,因此在成語教學時,要 標註該成語所能充當的語法角色為何。張永芳(1999)提出成語按照入句後充當. 11.

(22) 的句子成分可以分為體詞性成語和謂詞性成語二種,謂詞性成語又分動詞性和形 容性二類,其中體詞性成語在句中多做主語、賓語,有時也作定語,謂詞性成語 在句中多作謂語、狀語、補語和定語;蔡智敏(2001)在綜合張永芳(1999) 、陳 懷萱(2000)的研究後指出成語入句後可擔任各種句法角色,其中又以當成謂語 最常使用,其次為狀語,再其次為定語、主語、補語;而鄭培秀(2005)統計《小 學生成語辭典》所收詞項實際在平衡語料庫中運用的情形,發現成語最常具備的 句法功能是謂語,其次是定語,再來是狀語。但學習者常無法掌握主語和謂語的 搭配,定語和中心語的搭配,以及成語當作謂語、定語和狀語時的使用限制。因 此為成語標註語法限制訊息後,可以給予造句練習、給予數個句子作判斷或給予 短文克漏詞方式作成語練習,以便評量學習者是否掌握使用時的語法限制。 在鄭培秀(2005)研究中,已作出部份成語在平衡語料庫中出現時的句法功 能之統計,本研究將採用其統計出的句法功能作為各成語知識中的一個訊息內容。 (六)成語有其特定的使用對象、情境或慣用搭配的詞彙。. 政 治 大. 學習成語除了懂得了字面的意思,還要特別注意它的習慣上用法成分的搭 配,通常搭配的詞彙不當是發生在成語語義與語用方面搭配錯誤的情形(鄭培秀, 2005)。. 立. ‧ 國. 學. ‧. 語義上的搭配錯誤常出現在不瞭解成語特定或慣用的使用對象或情境,如部 份成語有性別區別,有些只能用於男性或只能用於女性,這是由於傳統使用沿襲 下來的習慣,如果沒有把握好這些慣性,就會造成誤用,例如第一章提到鄭前教 育部長將「亭亭玉立」用來形容蔣金國基金會現況,根據教育部成語典的釋義「亭 亭玉立」只能用來形容女子身材修長或花木、山峰等的挺拔姿勢,因此該成語特 定使用對象為女子、花、木或山峰,明顯誤用了成語的形容對象。另外如「豆蔻 年華」專指十三、十四歲的女孩, 「河東獅吼」是用來形容悍婦, 「舉案眉頭」 、 「白 頭偕老」 、 「琴瑟合鳴」 、 「破鏡重圓」使用對象是夫妻, 「德高望重」只能形容老人 等,這些成語皆有其特定的使用對象。.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情境上的搭配錯誤最常見的如「萬人空巷」是形容大家都去參加慶祝等盛會, 並非指街上空無一人; 「人滿為患」是強調人多的壞處,並不能用來形容人很多的 情景; 「車水馬龍」用來形容交通擁擠,但主語卻不能是「交通」 , 「人山人海」形 容人群眾多,但不能用來修飾「行人」等。使用成語又應當求用得場合恰當,不 得亂用。 此外,有些成語有特定的搭配語法,如「歎為觀止」及「賞心悅目」二成語, 直接使用成語要注意主語是「人」 。如果主語是物,則要用「令人歎為觀止(賞心 悅目)」或「讓人歎為觀止(賞心悅目)」(石雨祺,2008)。 「搭配」是一種結構關係或橫組關係,也就是一個詞在同一句子或同一文中 跟其他詞的意義關係。因為詞彙搭配是一種相互預期或習慣聯想的關係,一個詞 在某個語境中的出現導致另一個詞出現的可能性大增,所以詞與詞的配合使用, 不是無限自由的,而是受語法、詞彙、語義、語用等方面的一系列、多層次、多 側面的規則和範疇的制約(汪榕培,2001) 。若學習者不瞭解成語在語法、語意或. 12.

(23) 語用方面習慣性限制,即會產生搭配不當或組合不當等問題(楊振蘭,2001)。 Lagnacker(1987、1991)在認知語法的觀念中也曾提出: 「如果一語境因素,在同 一語境內老是和一詞語或結構發生關係,該因素就可以從該語境中抽象出來,而 成為該詞語或結構的語義特徵。似乎所有語言單位的語義,或多或少都和語境有 關。」 。因此教師在教學成語時,應要配合使用情境造出例句,學生才能從這些例 句中找到一個可接受的記憶空間(蔡智敏,2001) ,並需對情境及慣用搭配詞加以 說明。而我們也可以在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從該成語出現的語句上下文中找 出慣用搭配詞彙,作為成語知識的其中一項訊息內容。. 第二節 本體論 一、本體論定義 「知識」這個名詞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很難以用語言或文字來具體的陳述, 更遑論是讓電腦瞭解所謂的知識。因此為了讓電腦能瞭解這些知識,必須使用一 些特殊的表達方式。. 政 治 大 本體論(Ontology)也稱為實體論,來自於哲學領域。哲學上的本體論是於真 立 實世界的基本特性哲學理論,用來探討生命體存在的本質與存在問題(Bunge, ‧. ‧ 國. 學. 1997) ,而將所有真實世界中實體的分類後,即可進行有系統的說明。近年來,本 體論已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議題,Knight et al.(2006)表示本體提出一個重 要的方法去呈現現實世界的知識,Allen & March(2007)認為本體使用現實世界 所呈現出的現義來定義概念,而本論也在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分享、知識工程… 等人工智慧領域中被廣泛的使用中,用來表達知識、描述知識構成要素間的關係 (曾憲雄等,2002)。. sit. y. Nat. n. al. er. io. 在電腦科學領域中,本體論有許多不同的定義,根據全球資訊網協會(W3C) 上Web-Ontology工作小組所作的定義,本論是用來描述與表示各種領域的知識;而 目前本體論最常被引用的定義是學者Gruber於1993年提出的定義「An ontology is specification of a conceptualization.」,此定義表示了本體論是某一概念的明確說 明,是對於群體共用的概念化之正式的、明確的表示形式,其中所謂「正式的」 指的是具有標準的格式、 「明確的」指的是被描述的概念值所應有的限制,如年齡 值必須是一數值而非字串(Gruber,1993) 。而Bernaras(1996)認為對於知識庫中 的知識,本體論提供一種明確描述其概念化的方法,讓人與人及不同系統間彼此 可以分享溝通知識,Swartout(1999)認為本體是一個為描述某個領域而按繼承關 係組織起來作為一個知識庫的骨架的一系列術語,因此本體論被發展用來提供機 器可處理的資訊來源,使知識分享和再用更容易,也是代理程式的智慧中最重要 的部份(Fensel, et al.,2001)。. Ch. engchi. i Un. v. 簡而言之,本體論是某特定領域相關術語(字詞)的集合,而這些術語都有 明確且正規的定義與描述,用來表達該領域下共有的認知、共同概念化之事物, 並將該領域知識作概念化描述,也可用來描述概念與概念間的關聯(relation) ,而 定義出的概念必須要能清楚的傳達在人與電腦之間,因此,只要制定好表達語言 與詞彙,就可以分享特定領域的知識予其他人使用(Chandrasekaran, Josephson & Benjamins,1999)。而本體論也常利用樹狀結構及關聯的方式來描述事物及這些事. 13.

(24) 物之間的規則。 本體論的組成方面,多數學者都認為由下列四種元素構成(戚玉樑,2005; 喻英雲,2008): (一)實例(Individual) :實例是本體論中最明確、最底層的物件,不同領域會有 不同的描述,可能包含具體的物件,如動物、植物或數字、文字…等。 (二)概念或類別(Concept) :概念(或類別)是由多個底層物件(實例)所組成 的集合,藉由概念將資料表達出來,進而描述出所有領域的資料。概念可 能是一個範圍、領域或是主題。概念之下又可分出子概念,以進一步描述 本身所處之領域的部份。 (三)屬性(Attributes) :屬性是對物件本身的描述,字彙與概念都屬於物件,而 每一物件本身的特徵、特性均須由屬性來描述,使得物件本身更能被了解。. 政 治 大. (四)關聯(Relationships):關聯為物件與物件間之關係。. 立. 二、TOVE 本體論工程. ‧ 國. 學. ‧. Gruninger & Fox提出的多倫多虛擬企業本體(TOronto Virtual Enterprise Ontology,TOVE),採用一階邏輯(First-Order Logic)進行描述,很容易結合其 他的人工智慧系統或本體表示語言一起使用,同時它也是現階段較為嚴謹的本體 建置方法。. y. Nat. sit. n. al. er. io. TOVE 本體論工程將本體論的建置分為六個階段(Uschold & Gruninger, 1996),如下圖 2-1。. Ch. engchi. i Un. v. (資料來源:Uschold & Gruninger,1996) 圖 2-1:TOVE 本體論工程建置流程 (一)定義本體論的動機:此階段定義本體論的動機。設計一個本體論的動機, 通常是因為企業面臨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且需要用到本體來解決問題。因 此本階段就是要描述本體所須解決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可以 瞭解本體的用途,幫助後續本體的維護動作。. 14.

(25) (二)歸納本體論所須回答的問題:從第一階段中歸納出本體論所須回答的問題, 描述本體的需求。此階段成為將來評估本體的重要條件。 (三)定義本體論的領域術語:此階段定義本體論會使用到的詞彙和詞彙之間的 關聯性,也就是定義本體論的領域術語。第一步是先定義所有本體會用到 的詞組,接下來則是定義本體的屬性及關聯。TOVE 採用一階邏輯來表達詞 彙和關聯性。 (四)找出術語之間的階層架構與關聯:將第二階段的問題轉成標準的表示式, 並找出術語之間的階層架構與關聯。標準表示式將成為評估本體的準則, 也可以此區分出不同的本體。 (五)表達本體論中的原則與限制關係:此階段明確定義本體的原則,意即各種 限制或詞組的語意(包括邏輯關係) 。本階段使用一階邏輯表達出本體論中 的原則、公理與限制、邏輯關係。. 政 治 大. (六)建立本體與評估:建置本體,並評估建立的本體是否符合第一階段的動機。. 立. ‧. ‧ 國. 學. 藉本體技術來建置知識庫可稱為本體知識庫,戚玉樑(2005)建議本體知識 庫發展上須分別依照規劃、設計、測試修正、佈署及整合擴展等五項階段進行, 由於本體知識庫主要是由概念架構及其關係所構成,因此設計階段是其成效的重 要關鍵。本研究以TOVE評價法為基及戚玉樑(2005)提出的方法,作為建立成語 知識本體的參考方法。. y. sit. n. al. er. io. 一、情境教學理論. Nat. 第三節 情境教學法. i Un. v. 情境教學的理論首先由 Brown、Collins & Duguid(1989)提出,認為知識的 意義構成本身便有一部份鑲崁於世界之中,因此知識來自於對話,必須透過使用 才能理解其意義,而學習強調真實的活動(authentic activity)及具脈絡(context) 的情境,是需要實際參與的。舉例如而字典所提供的知識只是「片段」的,字彙 和語句是無法獨立存在的實體,語言的使用需配合當下提供的情境來判斷解決。 有經驗的閱讀者在閱讀文章時,如遇不懂的文字而查閱字典時,會配合上下文或 讀本內容所呈現的情境脈絡來決定文字的意義解釋。所有的知識都如同語言一 樣,是特定活動或情境的產物。若無法親身經歷的場景或是抽象的觀念,可運用 故事、遊戲、實作或模擬等方式,讓學習者進入情境脈絡之中而不會與實際情況 脫節,在真實情境中才可以輕易運用所學知識或技能解決問題。. Ch. engchi. Lave 與 Wenger(1991)提出的情境教學理論,認為學習是基於社會中之情境、 活動、與文化三者交相互動的結果,只有投入情境練習的時候,學習的過程才會 發生,而學習的內容必須和社會文化以及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者才能透過 與社會的互動反複練習,而所謂的知識即在這三者的互動中產生並賦予其意義。 Lave 的情境教學理論主張善用「鷹架理論」(scaffolding)設計課程。在學習初期 的發展區內,教師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引導學習的方式與方向,亦可用精心設. 15.

(26) 計的電腦輔助教學工具,代替教師的角色,引導學生學習新知,逐漸建構出學生 自己的認知,隨著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昇,學生就可自我主導學習。這種由教 師或電腦教學軟體提供暫時性的學習輔助支架的教學理念稱為「鷹架理論」。 二、情境語言教學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SLT) 情境語言教學法是 1930 至 1960 年間由英國語言學家發展出來,認為「口語」 是語言的基礎,而語言的結構(句型)是會話能力的基礎,並且強調「情境」在 語言學習的重要性。學者們指出,語言是與真實世界中的目的和情境有相關的特 意活動, 「語言結構」和使用語言的「時空情境」有密切的關連性,所以字彙和文 法必須在合適的意義情況下進行介紹。文法方面不做直接的說明規範,而鼓勵學 生能透過情境來「歸納」並「理解」出正確的意義與使用方法。教師以情境為基 礎限定的句型(Controlled sentence patterns)並選擇字彙,付予學習者進行大量的 練習,且在練習的活動中,學習者的錯誤皆須立即予以糾正(Richards & Rodgers, 2001)。 三、情境式作文及造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中文作文題型大致上可分為二大類: 「傳統式命題作文」和「限制式寫作」 。 「情 境式作文」則屬於「限制式寫作」的一種,也叫做「設定情境作文」 。考選部於 2005 年曾針對「情境式作文」下了以下定義: 「所謂『情境式作文』係指就我們所見所 聞的某一現況或虛擬的事件,設定一些情境,讓應考人發表論、感想的命題方式。」 而「改寫、縮寫、擴寫、評論、仿寫、看圖作文」也都可以包括於情境式寫作之 中,因為這只是寫作的操作方式,如果這些類型的題目提供了情境,便屬於情境 寫作的範疇(潘麗珠,2008)。. sit. y. Nat. n. al. er. io. 張新仁(1992)研究中歸納提出寫作前的教學活動包括訓練寫作的基本能力、 教導文章結構及教導寫作技巧。而寫作能力則包含遣詞、造句、文句組織、組段 和標點符號。陳玉茹、于乃芬(2007)認為要提升寫作能力,可以從練習遣詞、 造句開始,在其研究中提出了「情境式造句」的觀點,以生活素材為教學內容, 運用多媒體科技,發展出一套情境式多媒體中文造句教學教材。透過互動式的圖 形、動畫和影片,模擬實際對話情境用語,並輔以即時詞彙、字句等資料庫的功 能,可適時提供學習者輔助鷹架,有效學習中文,並提升造句的能力。. Ch. engchi. i Un. v. 本研究為了避免學生在練習造句時遇到構思瓶頸、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適當 情境書寫成文句的障礙,故將以情境式教學法設計造句題目,引導學生在固定的 情境利用既定的詞彙或成語造句,進而可再將多個句子組合成一符合情境的短 文,而本研究之系統也必須針對學習在造句練習中的錯誤立即予以糾正與回饋。. 第四節 電腦輔助教學與電腦輔助語言學習 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隨著時代進 步、科技興起,電視、電腦、網路問世,使得可運用在教學上的媒體起來越多元 化,對教學者而言,課程與教材設計的空間越來越大,可以同時使用多種不同的 媒體教學也能同時對多個不同教室的學生授課;對學習者而言,資訊的來源越來. 16.

(27) 越豐富,傳統課堂上講述教學法已無法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學習者甚至可以化被 動為主動去學習、探究知識而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一、電腦輔助教學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 CAI ) 與 電 腦 輔 助 學 習 (Computer-Assisted Learaing,CAL)是 60 年代中期所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為 編序教學法的一種呈現方式,特性為利用電腦促進教與學的成效,後來多稱為電 腦輔助教學,又可稱為 Computer-Based Training(CBT) ,Computer-Based Learning (CBL) 。簡單定義,電腦輔助教學是利用電腦系統來引介教材,提供一種學習環 境,可學習各項知識,並透過學習者與電腦的直接互動及溝通,以達成學習目標 的一種學習方式(陳金祝,1996) 。電腦的高容量及高速運算速度,更可以將多樣 的教學模式與教材儲存並透過清楚的邏輯鷹架展現出來,成為一系列的課程。 電腦輔助學習在設計上的心理學原理是源自行為主義學派的,其先定出終點 的行為目標,再將整個教學內容,細分為多個小單元,按小單元的深淺程度排列, 教學內容以電腦多媒體方式呈現,學生在回答特定的問題後,看到正確的答案, 再從回饋中得以核對自己的反應,此一設計是根據 Skinner 學習理論中後強化原理。.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在教學目標上,Bloom 於 1956 年出指出目標類別可分為認知(Cognitive) 、動 作技能(Psycho-motor)和情意(Affective)三個層面,而電腦輔助學習所側重的 乃知識的獲取,以科技為達成目標的手段,協助學科知識性目標的達成。在教學 設計上,電腦輔助學習強調學習過程的高度系統化,教學內容的組識編排是非常 重要的,也較適合在教材有系統及次序性的科目(如:數學、語文…等)進行(侯 傑泰,1985) 。在學習動機上,電腦輔助學習的學習動機是外誘的,若學生所選擇 的答案是正確的,便可即時獲得增強,假若答案是錯的,則因無增強而減弱,由 連續解答問題,便可塑造學生的學習行為。在學習的互動性而言,電腦輔助學習 乃透過學生與電腦間的互動進行學習,電腦輔助教學可依學習者回應的訊息而隨 時整理所要提供的訊息,這樣的方式較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為佳(Selnow,1988)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電腦輔助教學在表達方式上可以使用靜態的文字、圖形、數據或動態的動畫、 影像、語言、音效等更多元、更真實、更吸引人的方式呈現,增加學習動機,而 透過交談的方式,學習者可以變成主動的參與者,亦可以依自我狀況調整學習進 度並且能紀錄學習、評量的情況,另外,每次的教學都也可以維持一致的教學水 準,並能複製到多個不同的平台、地點進行。 歸納眾多學者的分類,電腦輔助教學的表現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洪 榮昭、劉明洲,1997;陳恆佑、宋如瑜、朱威達、吳獻良,2001;劉繼仁,2006): (一)教導式(Tutorial) :將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內容系統化地設計成可讀教材後後 搬到電腦軟體程式中,透過電腦軟體的表現來達到教學的效果,優點在於 提供反應–回饋的循環(response-feedback cycles)。學生先從電腦閱讀及學 習有關的教學內容,再回答電腦提出的問題,答錯時需找出盲點所在加以 修正,直至答對所有問題,最後達到預期學習目標。. 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Among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ELEKLA,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literary competen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attitudes specific to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Among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ELEKLA,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literary competen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attitudes specific to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ii. Drama as a Second Language: a Practical Handbook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National Extension College Trust. Drama Techniqu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 Resource Book

S3: And the products were the lipase fatty acid…no, no, fatty acid and glycerol and the enzyme remained unchanged. S1: Our enzyme was amylase and our substrate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Rebecca Oxford (1990) 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性 學習策略 (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及間接性學 習策略 (in-directe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A Review of